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9: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发展的意义

篇1

一、乡村旅游和农村区域经济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域内开展的,以乡村独特的生产方式、田园风光、人文古迹、民俗风情以及乡村生活情景为吸引物,吸引旅游者前往观光、休闲、度假和学习考察的旅游活动。农村区域经济是按照自然地域、经济的内在联系、商品流向及社会发展需要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特定区域农村经济整体的总称。每个区域都有其特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和特点,因而导致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结构和布局的差异性。

二、乡村旅游产业和农村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的现实意义

发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意义表现在: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将作为第一产业的农业与第三产业的旅游业相联接,对于农业产业升级、调整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具有较大的推动作用;稳定农村社会,增加农民收入,农户离土不离乡,就地搞接待,对其兼业、转业的技术要求不高;改变农村破败的面貌促进农民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整体提升农村地区的卫生面貌;沟通城乡,引进城市资金流、信息流以及先进的思想观念,缩小城乡差距。因此,乡村旅游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最终要实现各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农业产业的区域化、专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将有限资源实现最佳配置的体现,也是农村从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必由之路。农村经济生产的区域化,有益于实现农业生产的统一组织、统一协调、统一标准和指导;有益于“品种、知识、科技”三大更新工程;产品易集中收购和销售;容易实现效益农业致富农民,推进农产品的深度加工。实现农村经济区域化,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

三、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

(一)宏观管理力度不够,相关政策欠缺

中国“旅游法”尚未出台,乡村旅游的发展更没有相关的法律条文,在这方面也未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来保护和管理。这种无章可循、无法可依、自由发展的状况导致许多乡村旅游地发展处于自发、盲目、无序状态,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景点分散,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乡村旅游的发展普遍存在投资与经营规模小、地区分布与组织形式散、项目低水平重复设置、市场竞争秩序乱的局面,地域上的分散性也给旅游线路在设计上造成很大困难。而且乡村旅游景点在很大程度上和其他旅游景点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极大地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三)项目活动形式单一,产品深度不够

渝西经济走廊乡村旅游的主体方式仍是以观光旅游为主,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尚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虽然已经注意到产品开发的参与性,但因对其深度挖掘不够,使旅游活动形式过于单调。

(四)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环境条件较差

尽管各乡村旅游区开发时对基础设施建设都有较大的投入,但由于乡村旅游地大都位于城市的郊区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仍然适应不了游客的需要。

四、乡村旅游产业与农村区域经济的互动发展对策

(一)打造乡村旅游的品牌文化

在积极支持和鼓励农民在办好家庭旅馆和提供特色餐饮服务的基础上,组织、引导和培训农民依托当地的特有资源,参与设计、开发和销售具有民族、地方特色的服饰、手工艺品、特色食品、旅游纪念品等旅游商品。提升传统农业和手工业的附加值,使更多的农民成为制作、生产旅游商品的能工巧匠,并从中得到实惠。努力打造“一村一品”、“一家一艺”;推动接待、农副产品加工和旅游商品生产的分工,加强自主品牌深加工农产品和纪念品、工艺品的开发和生产,提升产业化水平,逐步完善乡村旅游商品生产和销售体系。

(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

科学编制乡村旅游规划,并纳入各级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城乡规划、农业发展总体规划和旅游总体规划,强化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建立规划实施和监督机制,加强乡村旅游规划执行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检查。同时,建立健全乡村旅游标准化体系,建立和实施乡村旅游住宿、餐饮、娱乐、购物等主要消费环节的服务规范和安全标准。启动准入标准、组织管理标准、基础设施标准、服务标准、市场营销与信息管理标准和乡村旅游区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等地方性标准的制定,提升乡村旅游产品质量和档次。另外,根据乡村旅游地域差异大、类型丰富、方式灵活多样等实际情况,要加强分类指导。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明确各自工作重点,制定不同的政策措施。

(三)加大对乡村地区的资金投入

探索推动重点地区农村旅游项目的集中招商,吸引社会资金和民间资本,引导大型旅游企业参与开发和经营。鼓励多渠道和多层次筹措资金,探索建立社会化的旅游就业发展基金。积极鼓励和引导规范各种扶贫基金和社会捐助。建立“政府主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多方参与”的开发建设机制,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业主开发为主体、社会资金为补充、项目经费打捆使用的模式,多渠道投入。在确保农民利益基础上,鼓励社会资金以租赁、承包、联营、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投资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兴办各种旅游开发性企业和实体;鼓励农民集资入股或以村组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公司+农户方式参与乡村旅游投资开发;有条件的地区要引导大企业参与投资开发,推动乡村旅游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

(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环境建设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领导,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整体布局中部署和推动,促进各级政府有关公共服务向乡村旅游延伸,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建设。农村沼气、乡村道路、人畜饮水、乡村清洁等支农工程项目要向发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倾斜,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重点是优先解决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点的道路交通建设;加强农村环境污染综合防治,加大旅游区及周边环境垃圾和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和有机食品建设;推进旅游村镇街道硬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指导乡村旅游点房屋外表改造和标牌、标识规范设置;改善乡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条件。

(五)因势利导起好带动特色经济

积极探索,用好用活国家和市政府制定的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和土地转换等土地政策。在“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耕地面积不减少、质量不降低,用地布局更合理”的前提下,探索按照“城乡挂钩、指标周转”的要求,通过建新拆旧和土地复垦,保障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用地。各级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采取补助和奖励等办法,鼓励乡村旅游企业应用小型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在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等扶持中,对乡村旅游示范点予以支持。在星火计划、863、服务业支撑计划、新能源发展计划等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大对乡村旅游的科技扶持,纳入国家和各级政府相关科技计划,享受相关政策,用于发展乡村旅游。

篇2

陈文华先生是一个极具开拓精神和开拓能力的人,1981年他创办《农业考古》,填补了学术界的空白,20多年来不仅《农业考古》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刊物,而且陈文华先生在农业考古这一学术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丰硕的成果;1991年陈文华先生创办《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这是一种开拓,他举起了茶文化研究的大旗,推动了茶文化研究的热潮。十多年来,陈文华先生在中国茶文化领域的研究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出版了厚重的专著。而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创办,不仅是陈文华先生个人事业的一种开拓,也是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种开拓。“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上晓起)”在旅游业上的意义在于树立了中国茶区乡村茶文化旅游的一个好模式:

(1)发展中国乡村茶文化旅游正契合了当今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趋势。当今中国的旅游业正红红火火地向着乡村游、农家游发展,在节假日,人们纷纷走入乡村的山水、农家的果园、菜园、花园去体验农家生活的乐趣和呼吸乡村的空气,而茶文化村的出现,使得中国的乡村游、农家游有了更多的内容。

(2)中国茶文化第一村的创办拓展了中国乡村旅游的模式,使乡村游更具有文化意义,更具休闲、放松作用。

目前中国乡村游主要是浮光掠影式的游览乡村自然山水和体验农家生活环境。而到“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则既可浮光掠影式的体悟自然山水、欣赏极具美感的徽派建筑,还可游览茶园、观赏利用自然水力的茶叶制作,还可在水岸边的古樟树下品茗,感受中国茶艺,即使蜻蜓点水,也感受到茶文化的魅力。而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所提供的不仅仅是浮光掠影,更具意义的是休闲度假,有农家式的旅馆可住,有别具风味的农家菜可赏。晨光里,月光下,可悠然漫步田间、山林;无论是白天还是夜晚,在水口岸边的古樟树下品茶总是特别惬意。如此的乡村游怎不让人留连?

(3)“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这一模式,可使茶区的自然资源更好地得到开发利用。

中国有众多的茶区(1000多个产茶县),难以计数的种茶乡村,都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自然空气,以往有限的茶区乡村游或欣赏自然风光或是茶园观光,茶区的自然风光和茶文化的资源没有结合好,而“中国茶文化第一村”正是把茶区乡村各种旅游资源融为一个系统,并提升了自然资源的文化价值,使茶区的自然资源得到了更好地利用。

(4)“中国茶文化第一村”这种旅游模式向社会各阶层更广泛地宣传了中国茶文化。

当今社会正受西方文化的不断侵蚀,年青的一个代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接受正越来越少。而作为凝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精华的中国茶文化,正可使人们在茶文化村的旅游中得到感受和体悟,有利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

此外,“中国茶文化第一村(上晓起)”对于当今中国正要开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还有一定的示范意义,至少对于茶区的乡村新农村建设有着示范作用。

篇3

乡村休闲旅游,常又称为“农家乐”,它不同于一般的农业观光,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旅游类型。其兴起和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农民在保护环境为前提下进行增收,以民俗风情、民族文化、农耕文化、农舍建筑、节庆活动等为主体的农村休闲旅游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二、乡村旅游国内外发展概况

虽然乡村旅游自20世纪60年代初在西方发达国家兴起和发展,但至今没有形成统一的定义。在西方,休闲旅游农业亦称为农业旅游或乡村休闲旅游,英语为Agritourism,法语为Agritourisme;在东亚地区,称为“农业观光”。我国学者王兵、黄冲平、朱志泉等也对乡村旅游也有一些界定。尽管概念内涵外延略有区别,但关键词都锁定在“农业旅游”,“乡村休闲旅游”,“农业”,“农村文化”,“生态旅游”,“农村农业设施”,“休闲”,“农村风情”等,这表明各位学者有着的认识。

乡村休闲旅游最早起始于欧洲,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55年,法国巴黎市的贵族就组织到郊区乡村度假旅游。到1865年,意大利制定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乡村休闲旅游。二战后,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及城市生态环境的日趋恶化,城市居民到城郊休闲旅游的需求更加强烈。此后,乡村休闲旅游在德国、美国、波兰、日本、荷兰、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得到大力倡导和发展。这一阶段的乡村旅游以旅游观光为主,结合购、食、游、住等多种方式进行经营。到20世纪80年代,观光农业园由单纯观光性质向休闲、度假、操作、体验、教育、环保等多功能扩展,并出现了具有生产、生活、生态多功能的休闲农场、度假农庄、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等。

休闲旅游农业在我国作为一种产业,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台湾地区。迄今为止,台湾地区已拥有1 000多家休闲农园。在大陆,休闲旅游农业在20世纪90年代首先在沿海大中城市兴起,并在新农村建设运动中逐渐向全国推广。

三、成都“五朵金花”:概况性研究

“五朵金花”是成都锦江区三圣乡的五个村雅称。这五个村以花卉产业为载体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乡村观光道路两侧的农户,依托改造后的特色农居,采取多种经营方式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并逐渐形成了红砂村的“花乡农居”、幸福村的“幸福梅林”、驸马村的“东篱花园”、万福村的“荷塘月色”、江家村的“江家菜地”等著名景点。

1.发展缘起

在成都市所辖的区(市)县中,锦江片区的农村较少,农业只占地区生产总值0.5%,农民也仅有3.7万人。该区地处成都市通风口,按规划不能作为建设用地,且土质为酸性膨胀土,如果发展定位不准,很容易形成“城中村”。区政府经过认真靠,决定利用地缘优势,因地制宜,逐步打造了各具特色的“五朵金花”。农民依托“五朵金花”构建的经营、就业、保障平台,变单一的种植农作物收入为拥有多渠道增收,使农民人均纯收入快速增长,由2003年的4 426元增长到2005年的5 311元,农民收入增幅首次超过了城镇居民。

2.主要措施

(1)运用BOT等民营化政府工具,建设标准化基础措施。“五朵金花”占地12平方公里,该区充分运用BOT等民营化政府工具,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市场运作、农民参与的方式,每平方公里政府投入1 500万元,共计投入1.8亿元兴建或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在此基础上,大量社会资金纷纷涌入,共计吸引社会资金1.67亿元,实现了建设投资的多元化。此外,还采取土地租赁的方式,既让城市居民到“五朵金花”区域从事经营、体验种植;也增加了农民的现金收入。

(2)准确定位,培育核心竞争力。锦江区结合三圣乡的历史,重点对花卉企业在资金、技术和政策上大力扶持,使其成为龙头企业。该区培育年销售收入超过3亿元和1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一个,5 000万元~1亿元的企业三个,引导农民发展花卉产业,为观光旅游业奠定基础。花卉产业逐渐成为该地区的具有较高核心竞争力产业。

(3)利用节事,提升品牌形象。文化是旅游的魂灵,旅游也是一个多元文化交融的舞台。锦江区借节会、民间秋季赏菊饮酒的习俗,展现景区魅力,聚集人气,提升文化艺术品位,营造菊文化氛围,拉长产业链。2003年,锦江区以承办省首届花博会为契机,运用市场化大力发展现代花卉业,花卉产值由2000年的4 124万元,上升到2004年的6 168万元,增幅达49.6%。通过机制创新,“五朵金花”将文化、旅游产业与农业生产有机嫁接,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走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之路,大力发展本地特色农业,土地产出效益大幅度增长。

四、分析和建议

迄今为止,我国已经形成一批著名的休闲旅游农业基地,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不仅是城乡一体化重要措施,也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之一。不过各地也不同程度出现了一些问题,如盲目修路建楼、“一窝蜂”式开发,导致民族历史文化内涵丧失,直接影响旅游景区发展的生命力。有些地方肆意违反法律法规,吃野味珍稀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此外一些旅游产品严重趋同,恶性竞争、低水平竞争时有发生,破坏了整体形象。因此,如何推动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四川“五朵金花”的模式,以及国内外的经验建议:

1.形成以政府为主导的战略联盟,纳入解决农村问题的一揽子方案。世界各国政府对乡村休闲旅游干预程度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多数国家把乡村休闲旅游作为政治任务或公益事业来发展,把社会效益(比如扶贫、增加就业等)放在经济效益之上。我国乡村休闲旅游解决农村人口收入不高问题的重要手段。因此,更应强调政府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中的角色从原来的管制(government)转变为现在的治理(governance)(Goodwin, 1998)。政府应与企业、社会、个人共同合作,并在地方政府层面上积极推动乡村休闲旅游活动。地方政府可采取基于社区参与的产业化开发CBD模式(Community-Based Development),使产业链本土化,保证当地居民最大程度收益。

2.基于生态承载力进行科学分类、突出强调保持乡村自然人文环境的原真性。乡村休闲旅游与其说是在乡村空间里旅行,还不如说是在乡村概念中旅行。在进行乡村休闲旅游资源开发和规划时,一方面需要重视在原有的一些遗址上进行复原和整修,尽可能保持其传统的、原貌的民俗景点或博物馆,使之成为乡土式的综合博物馆。人们在农场可以欣赏原生态的乡村景色,体验原汁原味的乡村生活。另一方面需要保护环境。在开发过程中,可以科学测定生态承载力,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科学分类,并形成一种有效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单纯强调对脆弱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从而达到旅游业的长期稳定。

3.采取市场化措施使乡村休闲旅游朝着品牌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多种类型,如观光旅游型、休闲度假型、参与体验型、疗养健身型、品尝购物型、回归自然型等。不过我国在乡村休闲旅游发展过程中,大多仍为品尝购物型,因此受益最多还是餐饮业。但随着乡村休闲旅游的迅速普及化,旅游者对品种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和体验差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和旅游内容有不断泛化的趋势。因此,我国未来的乡村休闲旅游应注重品牌建设,拓展景点内涵,使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的客源构成趋向多元。

五、简短结语

篇4

关键词:街头镇发展乡村旅游实践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layout for county development made by the county Party committee and government and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planning of " building great city in county", the Jietou town is implementing the "tourist town, agricultural wealth, industrial town" three major strategies, and based on the tourism resources of Jietou town strive to develop rural tourism with supporting of the three major scenic spots and rich countryside features, with the carriers of happy farmhouse and the participatory tourism, with selling points of Han Shan, Xu Xiake, Fan Zeng, Hu Gong, and selects Houan Village as the experimental village to develop the new round of rural tourism.

Key words: the development of Jietou town; rural tourism; practice

中图分类号:B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后岸旅游村自2011年4月启动建设以来,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各职能部门的大力关心扶持,经过一个阶段的共同努力,取得了良好的阶段性成果。目前,全村共有经营户29家,床位638个;自2011年10月4日正式对外营业以来,共接待入住游客10000多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0多万元,带动农副产品销售20多万元,农家乐经营户月平均净收入近万元。现将后岸旅游村有关情况作简要汇报。

一、后岸旅游村建设的背景情况

建设后岸旅游村,首先得益于良好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后岸村地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寒明岩景区,景区的核心部分“十里铁甲龙”屹立村前,始丰溪蜿蜒过村,更兼有五百亩后岸桃坞、三千亩杨梅山林、二百亩优质梨园散布周边,生态良好,景色怡人;同时,农房改造等新农村建设也使后岸村逐步具备了发展乡村旅游的良好人文环境。

其次,建设后岸旅游试点村,也是破解街头传统农家乐产业发展困局的内在要求。街头镇的传统农家乐产业发展起步较早,主要集中在九遮山、田芯、寒山湖等区块,在一个时期内发展较好。但近年来大多发展缓慢,有些甚至逐步萎缩。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总体层次较低,二是同质化现象严重,三是经营方式陈旧,基本是独户经营、面向散客,缺乏较强的接待能力,客源市场的不稳定,直接导致经营状况的不稳定。要打破这种困局,需要寻找一个合适的试点成为突破口。

此外,后岸村发展乡村旅游,也是实现农村经济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长期以来,后岸村依托丰富、优质的矿山资源,形成了开采石板这一传统产业。但采石致富的历程,也是村民付出健康代价的过程,近年来,石肺病等职业病已严重危害到村民的生命安全,并逐渐导致开采石板这一传统产业难以为继,广大村民特别是石板矿封停后产生的闲置劳动力不得不面向市场进行转产就业的重新选择。

在此大背景下,经县、镇、村三级的共同研究,确立了依托生态景观,结合农房改造,发展乡村旅游的主题定位。

二、后岸旅游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后岸旅游村建设总的指导思想是:依托自然景观,渗透文化元素,营造乡村风情,发展有地域特质、吃住乐立体发展、有创意、有品质的乡村旅游,努力拉伸消费链条,使广大群众参与其中、得益致富,使后岸旅游村成为街头乃至西线乡村旅游的成功范例,并在后岸村试点成功的基础上,推动九遮山等周边区域乡村旅游的共同发展,使农家乐乡村旅游成为推介西线旅游资源、扩张旅游接待能力的重要承载平台。

后岸旅游村按照省级农家乐休闲旅游特色村的标准实施建设;经营户按照农家乐四、五星级的标准实施建设。建设步骤,按照市场需求分期、分步实施,尤其是第一期,适度控制规模,力争饱和经营,降低风险,作好示范,逐步带动后续农户发展。

后岸旅游村建设坚持了“一个目标、一个主题、三个原则”。一个目标,就是以“积累消费”为目标,努力拉伸消费链条,使广大群众增收致富。一个主题,就是综合后岸及周边环境,以“闲适隐逸”为后岸旅游村的主题气质。三个原则,就是坚持立体发展,真正具有吃农家菜、住农家屋、游农家山水、品农家风情、享乡村乐趣的丰富内容;坚持突出“创意”,使地域文化元素渗透在乡村风情中,力求避免被其他地方纯山水乡村旅游所同质化,避免压价竞争,追求以质取胜;坚持讲求“品质”,每一项建设、每一个细节既要兼具实用功能,又要成为耐看的景观小品,更要追求生态的风貌。

三、后岸旅游村建设的实践路径

后岸旅游村建设,按照“边建设、边接待、边完善”的总体思路,坚持了六方面的实践路径。

篇5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我国乡村旅游开发开题报告

毕业论文(设计)研究的意义:

随着国内外旅游逐步的发展,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青睐,现代人对旅游需求的多样化已不仅单纯限于名胜古迹的观光,且旅游胜地在旺季人满为患,无形中激发了人们对集短途、经济、娱乐、度假、体验、回归为一体的旅游产品的迫切需求,由此催生了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是为了寻求一种使旅游业得以平衡发展的方式,防止城市和沿海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过快,从而达到保护国家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目的。通过对乡村旅游整体的研究,借鉴国外较为成熟的乡村旅游的发展经验,再结合中国目前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与地方案例相结合,找出目前中国乡村旅游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做出相应的解决对策,是当前我们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

乡村旅游是由农户为旅游者提供食宿等条件,使其在农场、牧场等典型的乡村环境中从事各种休闲活动并获得快乐的一种旅游,是一种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对象的一种旅游,是将农业生产、农业生活和生态环境三者合为一体进行旅游开发;其基本形式是凭借城市周边地带的农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面向城市居民开发的集观光、旅游、科普、健身、娱乐为一体的农业园区。这是一种全新的旅游形式,它最大的吸引力在于与城市不同的环境,最大的优势在于可以与生态旅游结合起来,形成乡村旅游独有的鲜明特色。

乡村旅游早期发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1863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到瑞士农村的第一个包价旅游团;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而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化的乡村旅游则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班牙。

一、我国乡村旅游产生背景与开发意义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产生有着十分深厚的时代背景。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经济建设的逐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旅游意识在日益增强,对旅游形式的需求也变得日新月异。乡村旅游以其一种既满足旅游者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的需求,又以对环境、生态的保护为前提的旅游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早期的乡村旅游研究很多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意义及背景。对意义的阐述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及农业观光满足了人们“回归自然”的需求;可以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为农村农民增收创利,缓解就业压力等;可以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如梁明珠(1999)总结了观光农园的重要创新意义,提出了观光农园对农业、农村、农民和都市人不同的意义。白琳(1999)以归县为例分析了发展农村旅游对解决三峡库区农业人口的就业压力和重构社会、经济系统的特殊意义。李立华等(2002)、何景明等(2003)分别以西藏和四川少数民族自治区地方为例,分析了乡村旅游对边远贫困地区扶贫的积极意义。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回顾二十多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经历,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期,农村改革率先突破,尤其是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开辟了农村由单一农业向农、工、商、游多元发展的道路,我国的乡村旅游开始得以展露头角,发展较快的江浙地区的部分农村,作为先进典型接待了大量的国内外各方人士,甚至还有境外团队。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越来越多的农业资源得到开发与利用,村镇得以扬名,农民也从中受益,企业从中有利可图,旅游规模得到壮大,一些村镇开始兴办起旅游企业。进入新世纪以来,农村发展的外部环境、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村经济社会结构、农民就业和收入结构等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农村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国家旅游局确定创建全国工农业旅游示范点后,乡村旅游产品在我国得以正名,被正式列为旅游产业的一部分。凡是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的村民,每年来自旅游的收入快速增长,农民就地搞旅游服务,不离土、不离乡,幸福指数高。实践证明,乡村旅游迅速成长为我国旅游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靠旅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走出了一条重要的成功之路。

党和政府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为乡村旅游大发展和上一个新的台阶提供了强大的政治、经济平台。同时,乡村旅游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一条解决“三农”问题的理想、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及模式研究概述

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和模式研究一直是个热点问题。学者们就此提出了很多不同的见解。主要从两个方面对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进行了阐述。一方面就全国范围而言,分析乡村旅游的发展特点和模式;另一方面细化到某个地区、景区,以特定的区域对乡村旅游的模式和特点进行分析研究。王兵(1999)对我国乡村旅游的特点进行了总结,提出根据区位把乡村旅游分为3种类型地区:景区边缘地区、都市郊区、老少边穷地区。舒伯阳(1997)将观光农业划分为3个阶段模式,即早期旅游萌芽阶段的自发式、初级经营阶段的自主式、成熟经营阶段的开发式,以及两种地域模式——依托自然型和依托城市型。尹振华(2004)提出开发我国乡村旅游要采取“做减法”的开发模式,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许春晓(1995)分析了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农村旅游业成长的3种模式,即旅游资源主题型、旅游资源共建型、旅游资源附属型,并对邵阳市西部3个县级行政区的旅游业成长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乡村旅游主要研究内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我国乡村旅游的研究内容,大都不是集中于某一个具体的侧面,而是一种试图全面覆盖的“大杂烩”式的格局。从乡村旅游定义、乡村旅游特点、乡村旅游开发意义、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资源、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乡村旅游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旅游开发对策、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到乡村旅游的开持续发展无所不包,范围很广,但宏观研究较多,深入到企业、游客、当地居民、旅游目的地的卫管研究和分析则还不够,不同尺度案例地研究较多,理论性不强。这种全景式的研究状况,表明我国对于乡村旅游的研究深度和层次还相对较低,整体处于起步阶段。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历史较短,现实开发中存在不少产品、市场、体制、管理、政策、金融等方面的问题,我国学者在不同尺度上,结合具体案例地,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和对策。潘秋铃(1999)认为我国乡村旅游存在整体接待水平低下,游客配套设施不完善;产品雷同,未脱离观光的特征等问题。李太平(2003)认为南京乡村旅游发展问题有:缺乏统一的布局规划;缺乏参与性、趣味性和知识性;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接待服务水平低下;缺乏应有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等。吴建华(2004)等认为特色化、规范化、规模化、品牌化和可持续发展是乡村旅游发展的目标和方向。曹艳英(2004)等认为,我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有:盲目投资和粗放式经营;在经典建设和项目开发上缺乏科学的规划;项目单一。缺乏内涵和特色,人工倾向化、城市化严重;产业规模小,基础设施、服务设施不完善管理与经营体制不健全;旅游地市场的季节性较大。王云才(2002)提出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政策经验对我国的借鉴意义。刘爱服(2005)以北京为例,指出北京乡村旅游存在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落后;人才欠缺乏等问题,并提出了对策。

四、临安白沙村“农家乐”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带动了居民回归自然、感受乡村的需求,也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收入,明显的得到了提高。

临安市地处于浙江省西北部的天目山区,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幅员3126.8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高达76.5%,生态优越,气候宜人,是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白沙村位于临安市的西北角,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村域面积32平方公里,全村的森林覆盖率在95%以上。全村十里长谷蜿蜒,两侧峰峦起伏,溪流急湍,水清石现。夏天白天最高温度在30度左右,晚上更低,故有“一年四季盖棉被”的说法。近年来,白沙村通过积极保护森林和生态资源,依托太湖源景区和优美的自然资源,大力发展“农家乐”,全力打造“乡村休闲度假胜地”,白沙村是久居大城市的城市人生态旅游、避暑度假的首选。

基于以上条件,本文将从白沙村的实际发展情况出发,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进行结合,通过对白沙村乡村旅游的区域发展特色,反映出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的提纲:

一、乡村旅游的起源、概念和类型

二、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和现状

三、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

四、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建设条件分析

五、白沙村乡村旅游开发规划思路

六、论文小结

参考文献

刘伟,等.以色列乡村旅游发展迅速[J].世界农业,1998,231(7):12-13[2]

周玲强,黄祖辉.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经济地理,2004,24(4):572-576.[3]

何景明.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村经济,2004,(7):36-38.[4]

文军.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农村经济,2003,(10):30-34.[5]

李慧欣.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学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8(2):37-39.[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2,28(5):125-128.[7]

韩丽.乡村旅游开发初探[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0,19(4):87-89.[8]

胡巍.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旅游资源评价实证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2,(3):58-59.[9]

甘巧林,暖.从乡村旅游的非农化看乡村旅游的兴起[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84-89[10]

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2):38-42.[11]

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9,14(2):38-42.[12]

杜江,向萍.关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旅游学刊,1999,14(1):15-18.[13]

肖佑兴,明庆忠,李松志.论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J].旅游科学,2001,16(3):8-10.[14]

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科学,2006,21(3):12-19.[15]

乌恩,蔡运龙,金波.试论乡村旅游的目标、特色及产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02,24(3):78-82.[16]

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8(5):125-128.[17]

林刚,石培基.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认识[J].开发研究,2006,23(6):72-74.[18]

篇6

【关键词】乡村文化;文化传承;研究;现状

一、乡村文化内涵

一谈到文化,首先会想到文化的涵义,因为文化是一个很大的词汇,它包含的范很广,当提及美丽乡村文化时,美丽乡村的文化又有那些呢?接下来本文会解释乡村文化的涵义。

其实,乡村之所以称为乡村,不仅因为与城市相比,乡村具有独特的居住形态,更在于具有特色鲜明的乡村文化。五千年的华夏文明,乡村是产生先进文化的土壤,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谈到很多古老而传统的文化都是在乡村中,那里淳朴的村民一直遵从宗族的遗留下来的训,保持传统文化。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注重文化融合,挖掘文化特色、寻求文化融合点、彰显文化元素,充分发挥文化对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作用,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丰富和提升“美丽乡村”内涵,使群众建设美的环境、拥有美的心灵,共享美的生活,让“美丽乡村”更具魅力。

二、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意义

美丽乡村建设中的乡村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旅游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以及市场文化。

1.文化传承对旅游文化的意义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外出旅游的人数不断增多,旅游业发展方兴未艾,从世界旅游业趋势来看,乡村旅游比例不断上升。就美国举例,至2030年美国乡村旅游业所创造的GDP将占全国的50%,因为城市去乡村旅游的人数将达到90%,除了乡村旅游业的效益以外,还推动了三产业的发展。发达国家发展乡村旅游业的做法,值得中国借鉴。乡村旅游业文化除了包括农、林、牧、渔业以外还包括农耕文化、森林文化、垂钓文化、休闲文化等。

2.文化传承对饮食文化的意义

注重饮食文化已成为人们的时尚。不少人从过去的温饱阶段、讲求色味香阶段,向保健阶段迈进。而乡村所提供的土鸡、土菜等有机产品对身体是有益的。现代人的饮食越来越多样化,但也难免良莠不齐,鱼龙混杂,既有健康食品也有对人们身体有害的食品,有害食品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环境的污染,又有饲料添加剂添加过量的问题。而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仅改善了农村的环境,都是环境比较优美的地方,水果蔬菜都是不打农药的,生物都是放养的,所以做出来的饭菜非常可口,这些条件都为发展饮食文化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3.文化传承对于民俗文化的意义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文化那就是民俗文化,民俗文化的展现会让人们回忆起岁月的沧桑,让人们深入其中细细体会美丽乡村的美好,还可以让年轻人接受到传统的教育,内心有不忘本心的意识。民俗文化的保留不仅有入乡随俗的意识,还可以融入农村的文化,感受乡村的气息。

4.文化传承对于市场文化的意义

随着我国的市场经济的提高,美丽乡村和市场经济的关系日趋紧密,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市场经济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为只有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才可以更好的建设美丽乡村,所以在美丽乡村中人们可以利用旅游业来发展市场经济,可以收取一定的住宿费。也可以利用饮食来发展经济,在饮食中可以收取一定的餐费,建设一些文化馆科普教育基地以及水果采摘园等等这些都是美丽乡村建设中带来的市场经济,对村民的生活有很大的提升和改善。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现状

每件事物都会有其两面性,美丽乡村建设同样也是有利有弊,接下来谈一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美丽乡村建设中文化传承的问题有以下:

1.物质文化遭到破坏

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会出现与自然景观,空间肌理等相冲突的时候,虽然会努力寻找最好的解决办法但是或多或少会影响农村的原貌,有些地方由于保护重视程度低,片面一村貌整治或者经济发展为目标,大拆大建,严重影响对历史风貌的原样和文化价值,而且建起的楼房与原建筑或者旁边古老建筑出现不协调的场景。

2.农耕文化渐行渐远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的农业种植技术已经渐渐淡出农业生产生活,农业用具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也只有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知道传统的农耕用具和耕作方法。许多原来随处可见的民风民俗也渐行渐远。美丽乡村建设中应该去保护这些古老文化防止流失而不是用现代化取代。

3.民俗风情经历变迁

乡村中的传统民俗风情文化异常丰富,风土习俗众多。但是近几年来一些民间习俗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乡村中的社会,经济,政策环境发生的变化,使得乡村中人与人的关系也发生了变化,原本邻里间和睦的关系,乡里间的节庆活动都渐渐消远,大部分非物质类民俗在民间实际生活中正在被逐步抛弃。

四、乡村文化传承中存在的问题

1.乡村文化传承内容比较狭隘,文化传承选择的渠道较少

对于物质文化遗产,单个的建筑保护占主要的方法,这样比较单一,政府支持较少,没有具体的科学的文化传承渠道

2.传承方式缺乏探索性

在文化传承方式中,主要把眼光集中在了古城古镇以及物质遗产上忽略了文化的挖掘和开发,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主要集中在环境的改造,村貌的整治这些外观而忽略了内在,没有真正理解文化保护和文化传承。实际上这样只是注重外观忽略内在是对文化毁坏,对村貌进行整治很多会毁坏一些古建筑,这种历史文化资源是无法修复的。

3.传承路径没有得到规划的保障

在文化传承中使得一些路径没有得到确切落实,由于对于文化传承的认识不够方法失当等问题加上缺少统一的规范标准,导致乡村文化传承路径也不顺畅,虽然总体规划中会提到但是没有具体的做法和实施,缺少是实际性指导乡村文化保护和管理也不到位,需要通过规划来完成规划体制,使文化传承的管理与规划更好的融化。

4.资金投入不够

资金投入力度不够是制约美丽乡村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由于资金渠道单一、社会参与不足、资金整合难度较大等原因,致使美丽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缓慢,进展程度并不明显。

5.管理者和农村社区居民ο绱逦幕建设认识不足

农村社会自古是一个相对较封闭的社会,农民世世代代生活在小乡村里,使农民受现代文化的熏陶较少,精神文化生活比较贫乏。同时,受近年来片面追求GDP发展以及对官员政绩的考核重经济而轻文化等思想的影响,部分基层干部认为,发展经济是第一要务,轻视文化建设。而且,文化建设的考核标准,主要是依据建设农家书屋、文化活动室、送电影下乡等的数量,对于成效缺少回访。

五、美丽乡村文化传承的对策分析

1.推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文化传承

文化是乡村的灵魂,也是生命力所在,只有将文化植入乡村旅游才有可能发挥出更大的竞争力才会更有魅力,美丽乡村的建设才是可持续的。传承历史地域文化,支撑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是乡村旅游生命力所在,让乡村旅游散发着古老的文化气息和时代文明风采,把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相结合把文化传承发在乡村旅游这个“活态”而自然的整体环境中。

2.文明创建,提升素质

发挥宣传、妇联、团委、老干部等群团体组织作用,加大试点村精神文明创建力度。开展多项文化娱乐活动、竞赛,请村民当评委,加大参与度。加强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为文化活动提供充足的场所。加大古村落开发保护力度,注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3.完善相关法律政策,建立地方遗产名录

目前对于文化的保护主要表现在实物的保护,或者对已经列入文化保护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传的保护,对本土乡村文化所蕴含的风俗人情、礼仪习惯和信仰等方面的保护还是存在盲区,鼓励各类的文化进行申报,建立相应法律,进行法律保护。

4.加强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

调查显示,资金不足是制约新乡村文化事业发展的瓶颈,多渠道扩大资金来源是美丽乡村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本文认为,市、县(区)、乡镇二级政府应提高对美丽农村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视,在财政预算中应安排一定的专项经费用于文化事业;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努力争取专项经费,用好经费;乡村管理人员可与企业合作,争取企业赞助乡村文化娱乐活动,拉动文化消费的双赢。

5.培养、引进多方面专业人才,调动居民的积极性,强化乡村文化服务

新型农村住宅乡村文化的发展,需要国家政策在人才引进上给予扶持。通过大学生村官热,录取思想素质好、专业水平高的人才,充实到美丽乡村文化干部队伍中,带来工作新气象;鼓励文化能人积极参与美丽乡村文化建设,积极培训文艺精英,并给予适当的精神或物质等的奖励;还可以开展社区居民文化体育娱乐活动、行为规范宣传活动、自愿者服务活动等。

参考文献:

[1]边建全新农村建设中乡村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2011(10).

[2]刘秀英.农村建设视野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探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9).

[3]张军.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浙江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综述[J].今日浙江,2010(21).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年”,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生态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点纷纷打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旅游理念和口号,乡村旅游一时间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目前,国内一些乡村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效率也较为低下。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游玩,欣赏农村风景,体验农村乐趣的旅游方式;而对经营者而言,就是通过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与乡村文化,吸引广大游客群体来农村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是指农村家庭以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农家生活为旅游资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度假以及体验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见的旅游方式,其经营主体为农村家庭,在经营管理上相对松散自由。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通过自身的果园、鱼塘、牧场等农村资源来吸引城市旅游群体。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1.乡土特征鲜明。乡土特征鲜明是乡村最为明显的特征。相比较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乡村旅游的载体为田园风光、乡村自然景点,因此,其所展示的为农村所特有的自然风貌,而且其将农村自然风貌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乡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的乡土气息,体验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氛围和节奏。

2.平民性明显。目前,国内旅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费用过高,旅游群体基本上是以富裕阶层为主,而这点在乡村旅游中却不明显。尽管国内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向富人开放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群体还是集中于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受制于收入与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离为主,而乡村旅游则是其首选。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参与体验性强。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打牌。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观光、欣赏为主,而乡村旅游方式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客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4.消费水平较低。在近年来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乡村是以农村消费为基础的,接待者为农村家庭,旅游的内容也是以农村生活的体验的感知为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吃的东西是农户自产自销,住的是农家小屋,娱乐是以果园、花圃以及风景区的农村资源为主。因此,乡村旅游总体消费价格较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目前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为主导的,通过旅游公司来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维护。然而,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则是农村家庭,夫妻或上下两代人等直系亲属共同操持,雇佣的服务员也多是亲戚。

三、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农村旅游资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是三农问题的最核心问题,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价值链,通过乡村旅游延伸开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如农渔养殖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乡村旅游帮助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为主,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对工作人员都没有年龄、学历上的限制,这无疑为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第二,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发展。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为农村家庭,而且相比较其他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这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家庭的额外收入。同时,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则有助于刺激农村消费,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洁的环境、文明的语言与举止在农村和农民中逐渐形成,而且游客对餐饮的卫生要求也使得农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邻里和睦。

第四,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民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毕竟是市场化的竞争活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市场,这使得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农村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农村整体环境不断改善与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已经逐渐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升。为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做好主动营销宣传工作。主动营销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乡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当然,在主动营销宣传工作前,首先要明确宣传的品牌主题。对乡村旅游而言,其所强调的是城乡文化的差异,城乡文化差异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必须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着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趋势发展,而且一些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将逐渐形成,游客除了关注健康、舒适、卫生以外,还追求品位独特、文化底蕴、个人空间。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从高起点、高品位着眼,对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实解决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问题。所谓的“三化”问题,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务的标准化。这“三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服务层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要科学栽花植草,美化农家环境;同时,学习城市一些星级酒店的居住环境,改善卧室的寝具和卫生间的洗浴设施的方便、卫生、整洁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做到既要有农民的质朴热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第三,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呈现着乱象的态势,这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扶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机制,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交通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实现乡村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交通标志、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此外,建立农村本土特产产品的生产与物流配送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副食品行业。

第四,转变经营理念,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从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认识乡村的经营理念精髓,转变经营观念,通过“农”、“家”、“乐”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二是结合营销宣传,塑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化辐射各个区域,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需要服务水平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 罗康荣.农家乐与休闲运动产业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曾建明,肖洁.略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8).

篇8

摘要发展乡村旅游,是贯彻落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在评述城步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开发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新农村建设中城步苗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选择性建议。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新农村建设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建设占有重要地位,乡村旅游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纽带,实现社会资源和文明成果在城乡之间的共享以及财富的重新分配,逐步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异和城乡差别,推动欠开发、欠发达的乡村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和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我国乡村旅游景区(点)每年接待游客超过3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400亿元人民币;每个黄金周形成约6000万人次规模的乡村旅游市场。2007年国家农业部与旅游局联合推出“百千万工程”,争取“十一五”期间每年新增乡村旅游就业30万人以上,间接就业150万人,每年旅游从业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5%,在全国建成具有乡村旅游示范意义的100个县、1000个乡(镇)、10000个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1城步发展乡村旅游对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城步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城步)地处湖南省西南边陲,东邻新宁崀山,西连通道侗乡,南抵龙胜、桂林,北通邵阳、长沙。素有“苗疆要区、楚南极边”之称。全县总面积2647km2,总人口26万,其中以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人口14.54万人;农业人口21.1万人,占总人口的81.2%。经济主要靠国家扶贫,人力资源、知识资源和资本资源贫乏。加快城步乡村旅游的开发,对城步建设新农村具有重要的意义。

1.1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乡村旅游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产业,以当地拥有的丰富旅游资源为基础,发展乡村旅游业必将成为农村地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由于发展乡村旅游,当地农民很多参与到旅游业的发展之中去,促进了农业结构的变化,减少了农业人口的比例,增加了第三产业的比重,使农村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化。发展乡村旅游还可以充分发掘和实现资源的价值,并可通过产业链产生一系列经济增长点,对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统计数据表明,城步参与旅游农业的农民每户的人均年收入由1999年的1568元增长到2006的4658元,其平均收入每年也逐渐上升。实践表明,乡村旅游为农民带来了增收的渠道,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2促进传统文化保护、完善生态环境

发展乡村旅游能在保护、开发利用和传承民族历史文化、自然文化等方面发挥十分独特的作用。随着经济的飞跃发展和交流的日趋活跃,不单是城市,就连乡村、集镇的景观风貌与日常生活也已经出现了同化的趋势。如果社区存在传统乡村景观而吸引游客,发展乡村旅游带来的收益又比从事其他经营要多的话,居民就会主动地承担起保护传统乡村景观和文化形态的责任。例如,长安营的大寨侗族文化村,通过以民族文化为主要资源基础发展乡村旅游,正在加快消失的民族建筑、服饰、歌舞、风俗又鲜活地再现了,并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此外,良好的乡村自然环境是乡村旅游这一充满活力的经济产业的基础,为了吸引旅游者,村民就要美化乡村的居住环境,爱护树木、花草和动物,因此,乡村旅游还能激活村民整治环境、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乡村生态环境的质量。

1.3增进城乡观念交流、推动农村进步

乡村旅游是城乡之间思想观念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平台,城市居民到乡村旅游寻找失落的清净空间和远去的古典文化,农村农民在提供纯净的空间和演绎古朴的乡土风情的同时,也接受城市居民先进的理念和开放的意识。小农经济几千年封闭保守,发展乡村旅游增加了村民与外界的接触,农民摈弃了沿袭几千年封闭保守的小农经济传统观念,结识了许多新事物,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价值。此外,乡村旅游对文化层次的高要求能够激发当地居民自觉学习文化知识的热情,使农民的群体素质不断提高,精神面貌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2城步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评述

2.1城步乡村旅游发展历程和经营类型

城步素有“苗疆要区、楚南极边”之称。既拥有以苗文化为主的多民族风情,又有两江峡谷和白云湖秀美的自然风光,更有令人神往的南山大草原。1993年,城步县委、县政府就提出了发展旅游业的口号,并相继提出了“旅游搭台、经贸唱戏”,“兴旅游,建基础”的发展思路,大力挖掘旅游资源优势与潜力,使城步乡村旅游从无到有,旅游产品结构初步形成自然与人文相结合,产品开发与资源利用相结合的开发建设格局,少数村民纷纷加入经营者的行列。“九五”期间,县委、县政府将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进行开发建设,共投入旅游建设资金1360万元,建成了南山、白云洞、大寨侗族风情村等景区景点;改造了县城——白云湖、江头司——南山两条旅游公路,新修了两江公路、威将公路、南山至岩寨公路;开发了南山皇家马车、桃林苗家乐等旅游产品;在此期间,乡村旅游服务项目日益丰富,服务设施日益完善,服务水平逐渐提高,对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2.2城步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城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遗憾的是旅游开发起步较晚。在开发过程中,由于受资金短缺、技术落后、信息不畅等一系列因素限制,还存在诸多问题。从基础设施建设来看,基础设施落后、景区可进入性差、接待能力较低。城步县目前仅有旅行社1家,星级宾馆2家(二星级),其余18家宾馆和招待所的档次较低。城步县的商场和娱乐场所很少,而且离景点远,不集中。有些景区水电、通讯等“缺胳膊少腿”,如沙角洞银杉区,景区群山环抱,现在还没有通电话,手机通讯属盲区,给游人带来诸多不便。从产品开发来看,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知名度低、竞争力不强。目前城步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还停留在旅游景点和景区建设的初级阶段,对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的挖掘只触及皮毛,很多产品都为观光游览型的初级产品,结构单一,开发深度不够,缺乏名牌产品和文化依托。而且仅从服饰、建筑、语言三方面来看,城步县苗侗特色不突出,尤其是服饰汉化明显,汉化程度较高,使竞争力大大减弱。从经营管理来看,由于乡村旅游业从业人员缺乏必要的管理培训,市场竞争意识不强、经营理念缺乏、相关业务技能和管理经验能力不足,跟不上市场发展的要求。经营者更乐意在建筑、设施、设备上花钱,而对吸引游客至关重要的一些因素,如地方特色、服务水平与质量等往往重视不够。

3新农村建设中城步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选择

乡村旅游是一种参与性、文化性、趣味性很强的产业,随着旅游者的日趋成熟,乡村旅游只有在内容和形式上充分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色彩和文化内涵,才能最大程度地激发旅游者的需求动机。城步乡村旅游开发模式的选择,要在深入挖掘城步乡村文化特色和注重环境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乡村旅游开发的成功经验,以城步乡村环境条件为基准,与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发掘并构建个性鲜明的城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

3.1主题农园与农庄发展模式

该模式具有教育农园、市民农园、租赁农园等多种形态,承载了农旅结合的农事参与、自然教育和创意空间等功能,是兼有观光和教育功能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这一模式在世界上具有许多成功的例子。如美国西部的牧场务农旅游,旅游者放牧可以拿到牛仔一样的工资,以资助旅游费用,不仅解决了农场劳动力缺乏的问题,而且可以就近推销产品。从城步的乡村自然资源看来,城步拥有中国南方最大的高山苔地草原和最大的现代化山地牧场,该景区内还有老山界和高山红哨等具有教育意义的红色旅游资源。利用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可以建一个上规模的教育牧场,场内可修建展厅、步道,开设牛舍、挤奶室、奶制品加工车间等设施,展示奶制品生产的全过程,供学生和游人参观。这样在教授农业知识的同时,也让游客对他们的农产品有了一定的认可,起到就地宣传促销的作用,并且游客还要交纳一定的学费。这种兼有娱乐和教育培训意义的参与式的乡村旅游形式,集观光、度假、体验、学习科考等各种活动于一体,必然成为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趋势。

3.2体验生态博物馆发展模式

该模式属于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高级阶段,也是我国未来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趋向。生态博物馆是指将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如民族村寨)建设成为对物质文化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挖掘、搜集、整理、研究、陈列、保管和展览的基地。主要由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生态文化(建筑、歌舞、节庆、习俗等)和当地居民组成。生态博物馆有人有物、有静有动、朴实自然、和谐共生。通过静态的设施展示和动态的生活展示满足城市旅游者猎奇的心理,并将之与乡村文化遗产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强调村寨在旅游中的整体性开发和有机成长。体验生态博物馆既具备传统博物馆对典章文物保存、整理、研究及陈列展览的功能,更具备对文化生态社区环境、建筑、歌舞、节庆、习俗、生产生活方式等动态的、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实施整体保护,并在保护中实现有序开发的作用。城步的长安营大寨侗族风情村聚居着2800多名侗族乡亲,这里完整地保留着侗族人民原始、古朴、奇特的民族风情。村民住的全是一色的吊脚楼房;寨中有鼓楼、风雨桥,村民有自己的服饰、语言、节日、风俗,他们还时兴集体舞、对山歌、喝油茶。风雨桥旁边还有88棵古杉树,迄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湖南杉树王”也巍然屹立在这群古杉中。因此,城步长安营大寨侗族风情村的开发应着重发掘乡村遗产,发展为体验生态博物馆模式,在变与不变之中不断丰富其内涵,拓展其空间。

3.3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

该模式具有承载古村落、新文化村落、新经济村落等,不同阶段乡村整体人文生态系统物化与意化相统一过程的认知和体验功能。为了满足都市人回归自然的潜在需求,该模式通过旅游策划、设计和组织管理,加上旅游者自身的体验,使都市人的潜意识现实化,有助于他们实现“回归自然”。城步有着丰富的民俗资源,涉及内容广泛,有特色民居四合院、八角楼、苗家吊角楼;有民俗风情庆古坛、苗家“烫”新郎、踏花山、踩鼓舞;有民间手工艺刺绣、手编、蜡染、苗乡油茶;特别是城步的傩文化和丰富的傩面具,为其他地方所不能比及。城步民俗文化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与自然生态的完美结合,无论是在桃林、边溪,还是在大寨、南山,均能见到绿树、蓝天、清流、人家的优美画面。因此,城步县桃林苗族文化村、两江峡谷森林公园的设计要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保持乡村环境的真实性,营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圈层,向体验旅游和民俗文化的结合方向发展。在目前国内旅游市场正从观光旅游向度假旅游、体验旅游发展的大趋势下,该模式具有很好的市场开发前景。

城步乡村旅游的发展要以农业资源优势为启动点,注重旅游和农业两大产业的有机结合及其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使之最终形成独具风格和特色的整体化、系统化优势产业,从而达到发展生产力,保持生态平衡,促进地区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是城步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城步乡村旅游只有沿着生态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前进,才有希望把城步建设成湖南省乃至全国著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邵琪伟.发展乡村旅游,促进新农村建设[J].求是,200……全(1)

2邹统钎.乡村旅游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模式与政策取向[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

篇9

1 引言

乡村旅游起源于1885年的法国,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大规模发展。目前乡村旅游在德国、奥地利、英国、法国、西班牙、美国、日本等国家发展的已相当具有规模,走上了规范化的发展道路。2001年,意大利一万多家乡村旅游企业接待游客达2100万人次,营业额达4亿多美元,比2000年增加了12.5%。在美国就有30多个州有明确针对农村区域的旅游政策,其中14个州在他们的旅游总体发展规划中包含了乡村旅游。国外乡村旅游的研究领域:(1)乡村旅游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2)乡村旅游与农村环境的关系及可持续发展研究;(3)乡村旅游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影响;(4)乡村旅游产品和服务质量研究等[1]。

国内的乡村旅游萌芽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为外事活动的需要率先在河北石家庄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2]。目前,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一将达到359家,遍布内地的31个省市,覆盖了农业的各种业态。每年的三个黄金周,全国城市居民出游的比例约占70%,每个黄金周形成大约6000万人次的乡村旅游市场,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旅游业新的增长点。进入21世纪后我国乡村旅游呈现快速发展迹象[3]。从学术研究的层面上看,20世纪90年代到2008年底,关于农村旅游研究热点有一个从观光农业旅游、农业旅游、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目前对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乡村旅游的概念。(2)对乡村旅游类型与特点的研究。卢云亭提出了两类乡村旅游地的旅游类型,传统乡村旅游可以分为乡村民俗型、乡村传统农业型、古村古镇类、乡村风水或风土类、乡村土特产类、乡村休闲娱乐类、乡村名胜类和乡村红色旅游类八类[4]。(3)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马勇等总结出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四大成功模式,为村落式乡村旅游集群发展模式、园林式特色农业产业依托模式、庭院式休闲度假景区依托模式和古街式民俗观光旅游小城镇型。(4)在乡村旅游的影响方面。熊建平等通过武汉郊区乡村旅游地居民的调查,研究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旅游开发的感知和态度,从而为乡村旅游开发中,经营者和目的地居民的和谐发展提供了案例。(5)乡村旅游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方面。吴必虎借鉴国外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提出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升级的相关问题,传统乡村旅游产品中的民俗园/农家乐、采摘园/观光农业园等旅游产品逐渐向以休闲度假、康体娱乐为主体的方向发展,打造第二住宅、分时农业、滑雪、会展、节事等产品升级[5]。(6)乡村旅游市场研究。(7)乡村旅游文化。(8)乡村旅游扶贫。(9)乡村旅游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等。以上介绍了国内外乡村旅游的研究现状,接着本文将探讨乡村旅游的定义,特点及内容。首先,本文列举了国内外对乡村旅游的定义:

表1-1 乡村旅游的不同定义

本文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村自然风光、人文遗迹、民俗风情、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及农村环境为旅游吸引物,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满足旅游者的休闲、度假、体验、观光、娱乐等需求的旅游活动。

乡村旅游的特点有:(1)独特的活动对象。(2)分散的时空结构。(3)客源市场的定势性。(4)参与的主体行为。(5)高品位的文化内涵[6]。乡村旅游的内容包括:乡村旅游的资源构成要素有:(1)自然环境(2)物质要素(3)非物质要素。资源类型:(1)乡村田园风光型。(2)乡村聚落景观型。(3)乡村建筑景观型。(4)乡村农耕文化型。(5)乡村民俗文化型[7]。

本文的研究意义包含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1)理论意义:乡村旅游是不断发展的,新的旅游需求出现要求新的规划思想指导和新的规划手段应用。这是“与时俱进”的客观要求。乡村旅游作为一种专项旅游,其规划必然要求规划者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时空特征、文化内涵、发展趋势作出准确的分析判断,以此调整规划战略,满足旅游业发展的需要。(2)现实意义:如果缺乏对乡村旅游效应的全面、客观评价,缺乏对乡村旅游发展过程的引导、管理和控制,乡村旅游发展将无法实现预期的目标。我们经常面对的事实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初衷和出发点很好,但是由于缺乏合理而系统的规划,往往造成开发者进行盲目开发,从而产生经济、社会、文化的负效应。乡村旅游的发展迫切需要规划理论的指导。本文通过对乌鲁木齐乡村旅游的研究,能对乌鲁木齐乡村旅游的开发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对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作了总结,并提出了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能改善乌鲁木齐乡村旅游的现状,并使其发展越来越完善。

2 乌鲁木齐周边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

2.1 乌鲁木齐及其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现状

乌鲁木齐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不仅有人文旅游资源,还有自然旅游资源,本文摘取了乌鲁木齐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以图表形式展示,还对重要的旅游景点做了简单的介绍。乌鲁木齐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如下表[8]:

表2-1 乌鲁木齐周边旅游资源

著名景点的有关介绍如下:

(1)天池:天池的景点,主要有“石门一线”、“龙潭碧月”、“顶天三石”、“定海神针”、“南山望雪”、“西山现松”、“海峰展”、“悬泉飞瀑”景观。

(2)南山风景区的主要景点有:三峰叠影――苜蓿台、白杨飞瀑――西白杨沟、幽谷翠烟――东白杨沟、牧野菊香――台等。

(3)水磨沟风景区:水磨沟风景旅游区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乌鲁木齐市“新十景”之一。主要景点有:温泉疗养院、广汇丰泽园俱乐部、空中索道、葡萄山庄、雪莲山高尔夫球场、清泉寺、白塔、翰文岭、今世缘、古水磨和一炮成功广场等旅游景点和度假村。水磨河六景:“辉映青史”、“箭亭秀色”、“香妃出浴”、“清泉汇流”、“香斋观鱼”、“水磨欢歌”。

2.2 对乌鲁木齐乡村旅游的SWOT分析

2.2.1 优势

(1)可开发的景区、景点多。乌鲁木齐的水磨沟景区、南山牧场、盐湖、五家渠的郁金香节等,都可以把民族文化特色加入其中开发乡村旅游。

(2)旅游资源丰富。不仅包括人文的旅游资源,还包括自然地旅游资源,民族特色饮食,民族特色旅游纪念品品种繁多。

(3)客源丰富,良好的市场基础。乌鲁木齐周边有大量的客源市场,有大量的周末休闲游客,另外,新疆的丝绸之路具有悠久的历史渊源,自古以来,茶马古道,香料市场等闻名中外,新疆的旅游特色具有沧桑的美感,及深厚的少数民族文化特色于一身,许多游客都慕名而来。再加上,国家对西部的援助是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新疆的旅游业已经日益完善,成为新疆的支柱产业。

(4)地理位置优越。除了大量的国内游客市场外,乌鲁木齐地理位置优越,是亚欧大陆的地理中心。新疆与俄罗斯、印度、巴基斯坦等八个家接壤,具备丰厚的国际游客市场[9]。

2.2.2 劣势

(1)资源开发缺乏民族特色。乡村旅游的民族特色旅游产品与国内其他地区的雷同,突显不了新特的民族地域特色。

(2)缺乏专业经营人才。乌鲁木齐市周边的乡村旅游景区主要是由旅游开发公司经营,还有当地住户,社区居民,他们还未摆脱小农意识,缺乏现代服务观念,市场开拓能力较差,这也是制约乌市周边乡村旅游综合接待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

(3)营销管理机制不健全。乌鲁木齐乡村旅游的营销策略不健全,同时,宣传的力度也不够,宣传的手段也不够丰富。这些都直接影响乡村旅游发展速度,给乌鲁木齐市的乡村旅游造成了负面的影响。

(4)旅游接待设施不完善。乌鲁木齐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接待设施良莠不齐,不能整体提升乌市乡村旅游的旅游接待能力。

2.2.3 机遇

(1)国家对开发和保护文化产业的大力加强和传扬民族文化精神的时代精神。国家日益注重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使文化体验游成为游客的首选。

(2)回归自然的社会趋势,使乡村旅游日趋时尚。

(3)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政府对农村的补助政策,对在新疆投资的商户的减税政策等。

2.2.4 挑战

(1)能否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2)高端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

(3)解决旅游季节性差异明显问题。

3 乌鲁木齐周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

3.1 文化营销型体验性乡村旅游模式

乡村旅游的本质是游客在乡村地区的文化体验活动。乡村旅游能够满足旅游者的“故乡情节”、“怀旧心态”、“回归自然愿望”,这是人们对以往文化的留恋和不同文化的向往。因此,乡村旅游的开发要满足旅游者的这些文化需求。在乡村旅游的文化开发和文化营销中应该注意到:一是具有物化的体验性,如饮食品尝、歌舞观赏、土特产品购买、各种田园活动等。二是习俗上的参与性,如节庆活动、婚俗过程、地方娱乐和竞技参与等,如维吾尔族的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等。三是精神上的感知性,如旅游过程中,游客对原居民的群体特性的各种感受,从而使游客从整体上了解乌鲁木齐的民俗文化。可以增进游客对新疆十二木卡姆这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体验。这些文化营销乡村旅游体验模式在提升为乡村文化体验游时主要通过以下途径进行:(1)注重环境的提升作用,精神的促进作用等。(2)开发内部的体验价值。实际上乡村文化体验旅游的从业人员本身也在进行一种体验,这种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创造性,还可以更好地稳定人们之间的关系,起到沟通、信息和知识共享、协调等等作用。(3)重视对游客感官刺激、触觉刺激、视觉刺激甚至味觉的刺激。(4)重点设计游客感兴趣的项目:各历史时期示范表演(如古代生活情景),游客动手制作工艺品,有奖励的游戏和竞赛,表演、庆典、游行和各式各样的狂欢,赠送纪念品等等[10]。

3.2 主题营销的模式乡村旅游模式

针对不同的景区景点,或者在同一景区景点,可以开发设计不同的主题模式,以吸引联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游客,满足旅游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包括如下:

(1)田园农业主题。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乡游、果香游、花香游,满足游客体验乡村旅游的心理。如五家渠等。

(2)民俗风情主题。以少数民族乡土人情,农耕文化,节庆活动,民族歌舞表演等为特色,以满足游客对新疆少数民族神秘的猎奇心理。如天池的哈萨克族民族风情游等。

(3)农家游乐主题。村民自己的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作物为旅游资源,为游客提供衣食住行为一体的旅游服务。如南山风景区。

(4)乡镇村落主题。以维吾尔族古镇,古村等旅游资源,让游客更加深入的了解民族的历史和文化。如天池等。

(5)休闲度假主题。以古亭,楼阁,娱乐设施等,搭配环保的绿色空间,将温泉、沙浴、光浴等为主题,丰富乡村旅游产品多元化需求。

3.3 政府、社区和企业相协调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发展以公司为主导,政府为支持,社区为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发展模式,以城市为依托,利用区位好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乡村旅游,这种方式结合了旅游新农村建设和社区生态旅游两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不但使旅游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相互促进,还改善了人民生活,而且政府、公司和社区一起的发展模式,让社区参与并发挥集体作用,公司是主导,村民与公司共同参与分配,使分配更加合理,村民积极性高,关系融洽。

4 乌鲁木齐乡村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

4.1 科学合理地开发设计乡村旅游产品

应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调查与评价。并以科学乡村旅游开发理念为指导进行合理规划与开发。决不能不顾客观实际和旅游市场规律,盲目的开发旅游项目,这样会导致旅游资源的浪费,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指导,导致不同景区的恶性竞争。旅游主管部应对各地乡村旅游的开发工作提供指导并实施监督,确保旅游开发合理有序地进行,并将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发挥到极致。如修建具有伊斯兰风格的阁楼,餐厅等。

4.2 加强社区参与和农民引导作用

乡村旅游开发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使旅游业成为乡村社区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要加大社区参与力度,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工作,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办旅游的能力,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增加旅游收益,使广大农民真正受益。

4.3 以市场为导向,开发特色产品

乡村旅游的开发也应遵循市场规律,根据旅游市场需求情况,开发出适销对路的产品 同时,要注意旅游产品的特色性,以增强其吸引力,特色是旅游产品生命力的所在。可以开发结合乌鲁木齐周边民俗风情的“绿色产品”等,增强游客的环保意识。

4.4 加强卫生监督和完善食品安全工作

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现阶段我国城乡居民在生活方式、生活水平及卫生习惯上还存在一些差异,在乡村的一些地方,基础卫生条件还较落后,因此应加强卫生工作 对旅游地和接待食宿的农户家的厨房、餐具、卧室、浴室、厕所、用水及公共娱乐场所进行杀菌消毒处理。乡村是社会治安力量较为薄弱的地方,有些犯罪分子利用乡村人口密度小、农户稀散、部分游客分散住宿的特点伺机作案,抢窃谋害游客,因此应加强乡村旅游地的治安工作。

4.5 加强职业培训和文化素质教育

要提高乡村旅游的服务水平,要使乡村旅游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以农民为主体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服务水平。对从业人员的培训,既是提高他们科学文化、专业知识水平,也是激发他们开发乡村旅游资源的积极性、增强自我能力的过程[11]。

4.6 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增强环境保护意,乡村生态环境通常保存较为完善,但也是最为敏感和脆弱的生态系统,如果在旅游开发建设中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对乡村经济社会的展将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而在旅游开发时要树立乡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观,从当地政府、社区到居民部要接受持续发展的教育,从思想到行动都具备环保意识,形成从上到下的环境保护观念。

对乡村旅游的开发其总体原则应是“保护为主、永续利用、合理开发、综合发展。”旅游资源的保护是旅游开发的前提和基础,保护是为了更好开发,而开发可以使旅游资源和环境得到了改善.而且旅游开发所得收益,可为保护提供部分资金。同时,旅游开发同样带来诸如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能还会影响到居民的日常生活。其关键是加强资源保护的同时,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适度开发,以实现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对此一定要增强地方政府和当地居民的保护意识。为此,必须加强宣传力度,以形成保护共识,共同参与保护与开发[12]。

4.7 塑造良好的品牌效应,利用品牌的力量

品牌是生产者价值感的体现,这就要求产品生产者能够识别对这些价值感兴趣的人群,品牌也是文化的象征对于旅游消费者来说,所有乡村旅游产品的基本功能是一致的,最终促使其选择购买某一旅游产品的驱动力多是因为该产品能满足其对某种情感利益的追求。所以,一旦乡村旅游产品形成品牌,就容易获得旅游者认同,容易获得旅游者对品牌的忠诚。

5 结论

如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城市居民出行的时尚,在大的旅游景区周边村庄发展乡村旅游已成普遍现象,乡村旅游可以缓解生活压力,给人的身心带来愉悦。本文对比与其他研究乌鲁木齐周边乡村旅游的学术文章来说,其独特之处表现在:(1)本文提出了自己对乡村旅游的定义。(2)本文研究了乌鲁木齐周边的乡村旅游资源。(3)本文对乌鲁木齐周边的乡村旅游进行了SWOT分析,探讨了乡村旅游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4)本文提出了乌鲁木齐周边乡村旅游的主题营销模式。针对不同资源,不同特色的景区景点,可以采取不同的营销模式。乌鲁木齐周边的乡村旅游可以借鉴其他地区的成功的经验,将优势资源充分发挥,走可持续发展的的道路,也要不断挖掘潜在的乡村旅游资源,在现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乡村旅游资源。面对旅游市场的良好机遇,乌鲁木齐周边的乡村旅游要以自己独有民俗文化和景区为依托,发展的农家旅游与景区在发展战略上存在优势互补关系,使乡村游使景区服务更有特色。在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旅游服务功能外,乡村旅游更要突出特色,发挥饮食、民俗、建筑等资源优势,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以期打造饮食、住宿、休闲、游乐、购物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将新疆乌鲁木齐的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知名的乡村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1]袁香香,武邦涛.国外乡村旅游研究概况[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1):9996-9997.

[2]阚耀平.国内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网络财富,2009,12(10):166-168.

[3]刘彩玲.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开发重点与思路――以河南省南召县大石窑村为例.景区依托型乡村旅游开发重点与思路[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1,29(4):134-137.

[4]卢云亭.两类乡村旅游地的分类模式及发展趋势[J].旅游学刊,2006,6(4):6-8.

[5]吴必虎,吴佳.中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升级问题[J].旅游科学,2007,3(21):11-13.

[6]马勇.旅游规划与开发[M],科学出版社,2004,231-235.

[7]陈梅.乡村旅游规划核心内容研究[J].苏州科技学院,2008,38(6):16-17.

[8]赵建新.乌鲁木齐旅游资源评价及开发建设方向[J].新疆经济,2006,27(2):25-26.

[9]黄翠鸾.少数民族乡村旅游SWORT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7,37(5):72-75.

[10]赵承华.基于文化体验的乡村旅游开发研究[J].社会科学期刊.2011,24(3):211-214.

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国;理论概述

中图分类号:F5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8-0264-02

引言

20世纪中后期,旅游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或行业的依存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世界经济体系中起重要作用的龙头产业和核心产业,并且在它的周围也集聚了一大批相关产业或行业。

一、相关概念及理论概述

1.产业集群。产业集群是指相互关联的企业、专业供应商、服务机构、与产业相关的公司及社会团体(大学、贸易机构等)在特定区域内,既竞争又合作所形成的地理集中。产业集群并非全新的学说,新古典经济学家早在20世纪20年代就曾对这种现象做出过许多精辟的论述,如阿尔弗雷德·马歇尔、阿尔弗雷德·韦伯等。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于产业集群的研究论文数量逐渐增多,甚至在美国出现了研究产业集群的热潮,一些负有盛名的经济学家对产业集群的理论产生浓厚的兴趣,大量研究成果由此产生,如波特等。

2.旅游产业集群。旅游产业集群是指由旅游要素企业、关联企业以及辅助企业和相关机构,围绕优势旅游资源或区位条件优越的旅游目的地而形成的空间地域集聚体,它是旅游产业适应经济全球化和集群化发展的必然趋势。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现象,是旅游产业集聚到一定程度的结果,是大量与旅游者的旅游行为联系密切的行业或企业以及相关的支撑机构在空间上的集聚,并由此形成旅游产业核心竞争力和持续优势的一种现象。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旅游产业集群是一种区域旅游发展战略,能够促进区域旅游内聚力的提升和区际旅游产业的和谐共生。

3.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相关企业从乡村文化和乡村资源的特色出发,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性的文化、景观和乡村生活的需求而相互结网互动,创新旅游服务的乡村旅游产业链的集群。乡村旅游产业集群最早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的钱津研究员在对中国产业集群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后提出的。对乡村旅游来说,主要由独特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充足的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市场需求、配套完善的旅游相关支撑产业、产业链上的企业为满足旅游者体验乡村生活的旅游需求而相互结网和互动、当地政府的积极扶持以及发展乡村旅游的机遇等导致产业集群。

二、当前研究内容

1.旅游产业集群。国外学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和竞争优势,集群中就业和劳动力分配,旅游产业集群中的企业网络和社会资本,旅游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竞争和合作等几个方面。

通过对国外学者的研究分析可以得知:(1)在旅游业发达,旅游发展历史较长的地区的确出现了明显的旅游产业集群现象,用集群理论对这种现象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研究,将有利于旅游目的地可持续发展和旅游经济的持续增长;(2)国外学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企业间联系、社会资本等方面,对旅游产业集群企业竞合机制、旅游产业集群形成机制和演变以及集群空间结构等方面的研究较为缺乏。

龙勤在《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一文中,将波特的集群理论应用到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这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关于旅游产业集群方面最早的研究;有的学者的针对“提升旅游产业竞争力”进行研究分析。如刘恒江在《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中,对旅游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上海旅游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认为旅游产业集群能有效提高旅游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旅游市场的竞争态势日趋激烈,这就要求各地实施旅游企业集群战略,以有效提升区域旅游业的竞争优势,实现旅游目的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的学者重点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的集聚机理和细部架构,如尹贻梅和刘志高在2003年中国地理学会年会的发言提纲《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中提出,将企业集群战略引入到旅游目的地发展中来,认为这是一种提升目的地竞争力的新的战略模式,并给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定义、分析了旅游企业的优势、讨论了旅游企业集群的构成并提出了发展旅游企业集群的战略;有的学者从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关联带动作用角度分析旅游产业集群现象。如郭荣朝在《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中,阐述了物流业与旅游业之间的互动关系,并提出了整合对策;有的学者还从创新的角度来对旅游产业集群加以了分析。如麻学锋在其题为《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了中国旅游产业集群的现状,旅游产业的集聚对中国旅游业发展的现时意义,并且提出了旅游产业集群的创新措施。

总的来讲,国内对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界定旅游产业集群并辩证其存在性、研究其形成条件和集聚机制、阐释其形成机制和构成、分析其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研究的特点表现为着重于集群理论在旅游产业的应用和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框架的初步构建,在研究方法上相对而言比较单一,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学科角度。

2.乡村旅游产业集群。钱津认为产业集群将在服务领域遍地开花,由工业产业集群和商贸产业集群向服务业产业集群发展是必然趋势,将乡村旅游的发展提升到产业集群化的高度,使乡村旅游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也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形式平台和更好的产业规范保障。乡村旅游只有向产业化的方向发展才会获得根本出路,而走向这一条道路,必然会形成新型的产业集群。

乡村旅游产业集群要想更好地发展应注意以下四方面的基本点:一是政府主导,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就是在某一个县、市内开发出十几个甚至是上百个村寨成为乡村旅游点,以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不仅应在形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中发挥主导作用,而且在日后的运营当中也应该起到统领作用;二是品牌同质,产业集群不是进行差异化生产,而是追求同质产品生产的集中;三是度假旅游,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必须是乡村能够赚到较多的钱,即有好的收益,要达到这一点,只能是创造条件发展度假型乡村旅游;四是规模适当,太小了形不成产业的号召力和市场的吸引力,也不能超越市场需求去盲目发展。

杨伟容在《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一文中,根据国内外学术界的最新理论与方法,构建乡村旅游产业集群的理论体系,分析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化发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并以武汉黄山为例,进行实证分析。

刘冬认为随着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链逐渐完善,产业集群模型初步形成。作者顺应上海都市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从产业集群的角度分析上海都市乡村旅游发展的模式,从宏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策略,从微观的角度提出上海都市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措施。

冯静在《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一文中认为,以产业集群的组织模式来实现贵州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企业间的竞争与合作,是提高贵州旅游产业竞争力和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途径。

结论

国内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开始于近几年,目前研究成果集中在旅游产业集群的基础研究上面,如旅游产业集群的界定、形成条件和聚集机制、旅游产业集群的结构、类型和竞争优势等,仅有少量的研究涉及集群发展空间布局模式及培育途径、旅游产业集群的系统架构、旅游产业集群的演进、集群内产业间和企业问关系、集群内部竞合机制等方面,对乡村旅游集群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而且研究方法单一,缺乏定量研究。再者,由于旅游产业集群理论研究较为滞后,政府对于旅游产业集群的关注度不够,支持力度不足。

参考文献:

[1] Sara Nordin.Tourism Clustering& Innovation- Paths to Economic Growth & Development[EB/OL].http://etour.se.2006-12-21.

[2] Patrice Braun.Creating Value To Tourism Products Through Tourism Network and Clusters:Uncovering Destination Value Chains [EB/OL].http:// /data o ecd /27/3/ 6886079.pdf,2007-12-21.

[3] 麻学锋,吕白羽.武陵山区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对策[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9):6-8.

[4] 杨竹青.重庆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初探[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0,(5):79-81.

[5] 杨伟容.乡村旅游产业集群发展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6] 冯卫红,苗长虹.国内外关于旅游产业集群的研究综述[J].人文地理,2007,(5):16-21.

[7] 龙勘.建立云南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簇群的意义与构想[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2,(4):43-46.

[8] 刘恒江.上海旅游产业簇群研究[J].上海经济,2003,(5):25-26.

[9] 尹贻梅,刘志高.旅游企业集群:提升目的地竞争力新的战略模式[Z].2003年中国地理年会发言提纲.

[10] 郭荣朝.物流业与旅游业互动研究[J].物流技术,2004,(10):37-38.

[11] 麻学锋.旅游业产业集聚的创新研究[J].市场论坛,2004,(8):62-63.

[12] 钱津.乡村旅游的建设和发展[J].中国纵横,2005,(12).

[13] 钱津.贵州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及其反贫困意义[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4,(5).

[14] 钱津.产业集群与乡村旅游发展[J].广州大学学报,2007,(4).

[15] 里白.乡村旅游形成产业群化走势探索[J].经济师,2007,(8):6-7.

[16]] 冯静,邹显强.贵州旅游产业的集群发展组织模式研究[J].北方经贸,2009,(5):153-156.

[17] 蒲姝.以乡村旅游价值要素为基础的旅游产业集群发展探索[J].商业时代,2010,(22):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