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9: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发展现状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8-265-02
随着中央对”三农”的高度重视以及全球现代旅游发展的趋势,乡村旅游在国内旅游开发市场中越来越得到重视。乡村旅游是以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资源为主要载体的特色旅游,是促进城乡共同繁荣的有效形式。乡村旅游依托当地生态环境、农耕文化、产品特色和民风民俗,符合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具有十分广阔的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
扬州乡村旅游资源异常丰富,近年来发展迅猛,出现了自然生态游、乡村休闲游、农业观光游等多种形式的旅游产品。扬州市乡村旅游的真正发展始于2006年在仪征召开的乡村旅游工作会议,会议明确了“背靠资源、面向市场、打造特色、唱响品牌”的发展思路和“政府主导、农民参与、市场化运作”的发展途径,在此会议的推动下扬州乡村旅游开发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2007年扬州市委、市政府在《旅游名城建设行动计划》中明确提出“从一般观光旅游城市向休闲度假旅游城市转变”的总体目标,乡村旅游是把观光旅游与休闲旅游、体验旅游等结合起来,具有进一步拓展传统旅游的功能,是实现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的几个小长假,扬州乡村游人气十分旺盛,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清明”、“五一”和“端午”小长假,全市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00多万人次,全年接待游客500万人次以上,乡村旅游已成为扬州市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7月,扬州市政府第二次召开乡村旅游工作会议,确定扬州市乡村旅游2010-2014年的“三级跳”发展目标:2010年,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总量要达到600万人次,2012年年接待游客总量要达到800万人次,到2014年,全市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总量要突破千万人次。
一、扬州乡村旅游开展现状
1.乡村旅游主题特色逐步显现。有主题有特色才能有发展,扬州各地在挖掘资源的基础上,积极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打造了一批主题鲜明且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如以江鲜、湖鲜、花鲜为主题的江都沿古运河水乡旅游区,以登月湖的生态风貌、果蔬种植和农家饭菜为主题的仪征登月湖农家乐旅游线,以野鸭、麻鸭养殖、原始生态岛的野外食宿游为主题的高邮鸭岛生态旅游区;另外,宝应以荷花、莲藕、果园、螃蟹自然资源为主题,维扬以蜀冈文化为主题,湾头古镇以玉器为主题,瓜洲古镇以时尚旅游为主题等等。扬州乡村旅游初步形成了以下几种模式:以山林野味、湖鲜江鲜为特色的品牌餐饮模式,如邵伯龙虾、双黄鸭蛋、全鱼宴、全鹅宴、全牛宴等;以农业观光园、采摘园为特色的都市农业模式,如登月湖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小纪农业观光采摘园等;以乡村休闲、度假为主的休闲农庄模式,如临泽生态度假村等;以乡村自然生态、丘陵风貌为特色的生态养生模式,如白羊山森林度假山庄等;以及乡村酒店模式、创意产业模式等。
2.乡村旅游重点项目稳步推进。在众多的旅游项目中突出重点项目。宝应正润生态园已投资上千万人民币对旅游区进行改造完善,增加游客参与项目,改善接待条件与基础设施,正在积极申报国家AAA级景区。渌洋湖生态度假村项目围绕“水上森林、农渔风情、人间仙境、有机食品”等特色,开发建设集生产、观赏、休闲、娱乐为一体的“八区一带二十四景”乡村旅游,游客中心、荷花池、龙虾垂钓等已建成。仪征枣林湾生态园累计投入2亿多元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和新农村建设,先后吸引了国内外100多批次客商前来参观考察,已有20多个总投资亿元以上的生态项目签约落户,其中以红山体育森林公园、康大枣林湾生态农庄、云鹭农业科技、青春园林为代表的10多个康体娱乐、高效种植、观光旅游项目建成开放。高邮东湖湿地公园、瓜洲国际旅游度假区已被列为全省重点旅游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临泽生态度假村、宝应荷园经过加大投入、认真整改,已成功申报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目前,扬州市已拥有全国农业示范点7家,近百家乡村旅游接待点。
3.乡村旅游的外部环境明显好转。乡村旅游主要面向广大城市居民,环境整洁优美、交通便捷舒适、食宿安全卫生就成为发展乡村旅游的基本要求。各地区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积极为乡村旅游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是结合新农村建设,加大投入,对乡村旅游示范点、集中点进行改造、完善、提升,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是加强经营户配套设施建设,开展农户庭院美化、绿化、洁化工作。三是加强重点乡村旅游点和自然生态景区建设,对景区旅游资源进行整合,开发建设更多更富特色的生态景点,通过环境整治和设施建设,使游客真正做到“行有基础”、“食有特色”、“住有条件”、“游有内容”。
4.乡村旅游渐渐成为市区主板块旅游的有力补充。为吸引更多的扬州市民及外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分流市区旅游接待的压力,延伸市区旅游线路,各地主动对接,积极采取措施承接市内外游客。宝应的“中国宝应荷藕节”和仪征的“绿杨春早茶文化节”、江都的“邵伯龙虾节”、高邮的“鸭蛋节”均进行了进一步完善与包装,面向市内外进行了宣传推介,吸引了大量游客。2009年5月首届中国芍药节隆重开幕,仪征先后在扬州、南京邀请数十家新闻单位、近百家旅行社和各界朋友到会并踩线,并举行了乡村旅游推介会,宣传推介乡村旅游新产品。在芍药节期间还开通了为时一个月的旅游直通车,在市民中产生了很大影响。2009年“清明”、“五一”、“端午”等小长假,以“农家乐”、乡村休闲游、田园风光游和农业生态游为主题的度假休闲之旅多姿多彩,游客和市民感受农家乐,吃农家土菜,在入乡随俗中轻松度假。小长假期间,许多外地游客第一日游玩市区后,第二日便开赴周边地区放松身心,休闲旅游,乡村旅游接待量成倍上升,已经成为市区主板块的有力补充。
二、扬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扬州乡村旅游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起步阶段,与苏南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还存在很多问题。
1.布局规划不统一,思想认识尚有待提高。从扬州乡村旅游目前的发展状况来看,大多数已开展乡村旅游的地区,基本上是自发组织,乡村旅游景点主要由当地农民或外来投资者自发建设,政府部门缺乏规划和有力的引导。当地政府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也存在不足,只把乡村旅游看作是旅游业的补充和点缀,没有从更高更远的角度来认识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新事物所具有的极广的市场需求,没有认识到其发展的广阔前景。政府认识上的不足导致不同旅游地之间信息不畅、缺乏地方互动,农业项目与传统旅游景点之间、农业项目自身之间缺乏有机联系,共生性较差;多数地区缺少对旅游资源的总体规划设计,一般是在原有农业生产活动的基础上稍加改动就开始接待游客,既不具备观光、参与性旅游的基本要求,也没有深入挖掘传统的乡土文化,尚未达到乡村旅游所应有的氛围与标准。
2.经营分散,产品形式亟待多元化。扬州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是经营分散。许多乡村旅游景点只是依托就近的水面等自然风光,简单摆放建筑等设施,建筑的风格、内部装璜装饰也缺乏协调性,一些乡村旅游景点的内部的装饰与物品的配置也存在冲突,旅游产品的整体性、协调性较差,整体布局多显凌乱。分散的经营使乡村旅游景区重复投资,形成恶性竞争,在市场经济中很难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同时,扬州乡村旅游没有形成一定的经营规模,加上资源整合程度低,不能充分体现出旅游产品的特性。大多数地区的乡村旅游主要以“农家乐”的方式存在,向客人提品基本上都是:钓鱼、打麻将、打扑克、吃饭,旅游内容十分单调、乏味,与本地域文化结合较少,缺乏对乡土文化、民风民俗的发掘。乡村旅游产品缺乏耀眼的亮点和特别的吸引力,产品整体处于低水平开发状态。
3.行业管理力度不够,接待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多数乡村旅游业的经营属于自发的、分散的、粗放的个体小农经营方式,许多经营者对于乡村旅游这一概念没有深入的认识和理解。许多景点由个人或村委会管理,处于低水平的管理状态,根本谈不上产品的包装、营销、更新,基本没有新的投入,也基本没有对经营秩序的有力管理。另外,由于扬州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各地区的乡村旅游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且主要形式又多为农家乐,而农家乐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尤其是当地农民开发建设的农家乐,他们既是管理人员,又是服务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从管理上、服务上都比较粗放,个别景点形成了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另外,很多“农家乐”不提供住宿,一些旅游接待点居住条件较差,人工造景过多,经营管理水平低,特色服务不明显,这使得乡村游很难被更多的城市居民所喜爱。
4.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尚待完善。扬州农村旅游资源均分散在郊区县,数量众多,星罗棋布,但“拳头”旅游产品缺乏,具有一定规模的旅游景点较少,且投资比重偏小,许多乡村旅游点还没有意识到把吃、住、行、游、购、娱旅游要素进行配套,尚未形成完整的产品体系和配套的旅游功能,仅仅在简单再生产上徘徊。农业项目的旅游功能难以得到进一步开发,导致乡村旅游景点总体规模偏小,最终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其旅游产品的促销工作自然就跟不上发展要求,因而所能吸引到的游客仅限于周边城镇地区,对外地游客未能形成应有的吸引力。同时由于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乡村旅游中的必要因素如道路、停车场、洗手间、电话亭等公共设施简陋、设备不足,客房、餐厅等主要食宿设施条件差,卫生状况和设施设备条件难以让人接受,与游客需求不配套,导致乡村旅游发展后劲不足。当前,大部分游客来扬游览的主要去向还是传统的旅游景点,真正参观乡村旅游项目的游客很少。
5.产品开发定位不清,营销理念及品牌意识尚需增强。目前,扬州乡村旅游中以“农家乐”、“渔家乐”为主要业态,而这些项目相对来说起步早,大都缺乏可行性研究和科学的市场定位,发展思路不清晰、管理水平不高,导致发展潜力不足、发展态势不理想。部分乡村游产品打造中还出现一种不好的倾向,即乡村旅游产品景区化,乡村旅游线路观光化,乡村旅游接待宾馆化,失去了“农、俗、情、趣、真”这样的“灵魂”。
从营销情况来看,大部分开展乡村旅游的村镇宣传力度不够,许多企业经营主体还未真正意识到营销的重要性,营销手段单一,缺少包装策划,主要靠客传客宣传,靠自然散客、回头客经营,基本没有发挥网络信息在整个旅游产业价值链中的作用。销售不成体系,农户和旅游协会的自我销售意识不强,在宣传方面过多依赖村委会,没有形成一套属于自己的预定和销售系统,没有横向和纵向的网络体系,与当地或周边大城市的旅行社联系不密切,没有形成整体营销。
三、解决扬州乡村旅游问题的对策
1.加强乡村旅游开发规划。具体的规划工作可从两个层面展开:首先是区域规划。各旅游主管部门应切实承担起这方面的工作,打破行政壁垒,按照市旅游发展的总体布局,做好规划对接,做好项目定位,挑选出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点列入全市旅游总规的项目储备库,并与农林规划及相关规划相衔接。突出重点,有序开发,指导他们发挥特色、制造差异、显出优势,避免仿效跟风,恶性竞争。其次是项目规划。乡村旅游开发不能急功近利,要有长远眼光,应该请专业公司从市场需求的角度规划、策划,以保证项目的生命力。维扬、广陵、邗江可根据全市城乡统筹发展实施意见,按照“一江”、“三线”、“五片”的总体布局,打造蜀冈生态休闲区、槐泗、甘泉生态休闲区、湾头古镇和茱萸湾、凤凰岛生态度假区,并形成特色发展的格局。
2.挖掘乡村旅游产品文化内涵。在乡村旅游产品的开发和设计中注重挖掘其文化内涵,对旅游地的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客源市场等进行认真和详实的调查与评价,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揉进民风民俗,以乡土文化为核心,在乡村民俗、民族风情和乡土文化上做好文章,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与新农村建设环境相协调、有品牌效应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使乡村旅游产品具有较高的文化品味和较高的艺术格调。同时,在开发过程中要控制人工化、城市化倾向,保持景区青山绿水、空气清新以及自然农业景观、原始森林、水域面貌。因为乡村地区特色是旅游产品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之所在,也是旅游开发的重要原则之一;乡村自然原始的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是有别于城市景观的最突出的特征,也是乡村旅游得以兴旺发达的根基。
3.规范管理,提高服务水平。乡村旅游作为近几年形成的新型旅游业态,目前国家尚未制定相关管理办法,但江苏省去年推行了乡村旅游等级划分的试行标准,市政府旅游部门可根据省里的标准,结合各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切实规范服务行为,提升服务质量。应该把星级饭店、A级景区的服务理念和要求向乡村旅游延伸,各旅游主管部门做好对乡村旅游的跟踪管理工作。除了服务质量以外,还应加强乡村旅游的统计工作,真正全面、客观地反映接待情况。制定和完善旅游行为规范,加强对经营者的检查与监督,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证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4.加大投资力度,加强配套设施建设。加强乡村旅游投资的方式主要是调动各方面投资乡村旅游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投资主体的多元化,可采取以下措施:政府制定财政贴息和税收优惠政策,加强对乡村旅游企业的资金扶持;坚持“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用优惠政策吸引大企业集团、乡镇、村集体及农户投资参股;积极引导金融机构特别是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联社加大对乡村旅游的信贷投入,面向农户和中小旅游企业扩大小额贷款和联保贷款规模,在保证资金安全的前提下,降低贷款门槛;对于已有良好发展基础的乡村旅游项目,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和债券,开展社会融资;发展开放型经济,大力引进外资;鼓励农户以房屋、宅基地、土地承包使用权、资金、技术等投入乡村旅游开发。通过多种形式筹集资金,努力使与旅游服务相关联的行业,包括宾馆饭店、景点设施、娱乐、交通、购物等配套设施都做到尽善尽美和富有特色,同时注重提高服务质量,以吸引游客,扩大客源。
5.加强宣传和促销力度。重视乡村旅游点的营销工作,增强营销的针对性,以附近的城市居民为主要的目标市场,如仪征面对南京、江都面对泰州,宝应面对淮安,邗江面对镇江的市民,打造不同特色的产品来满足游客需求。在县(市)域层面的营销上,充分利用旅游网络和旅游宣传品引导市场消费,在乡村旅游点营销上,不断策划旅游产品,丰富游客参与性项目,发掘传统习俗文化,举办专题节庆活动。已有的节庆活动应继续完善,作出品牌。各乡村旅游点应该用特色项目、特色活动、特色餐饮、特色商品来增加市场吸引力。旅游部门应加强宣传、整合、引导的力度,加强与相关部门和旅游集散中心的联系,尽可能多地开辟至乡村旅游点的旅游班车,努力提高散客的可进入性。同时,与旅行社、大企业、学校、车友俱乐部和其他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形成稳定的客源渠道。加快乡村旅游目的地网络营销管理系统建设,指导乡村旅游景区、农村家庭旅馆等建立网上预定系统,提高乡村旅游发展的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南京;乡村旅游饭店;发展策略
一、乡村旅游饭店的概念乡村旅游饭店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而兴起的,最初源于法国。就目前来说,对乡村旅游饭店的定义,业界还没有给出统一的解释。一般认为它是聚集在乡村地域空间内,有独特的自然环境、极具特色的人文环境和经营管理方式的、为顾客提供食宿及其他服务的商业性企业。目前中国乡村旅游饭店,主要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由大都市中远郊区由旅游企业集团提供的度假村,客源市场定位中高端休闲度假旅游者和部分会议团体旅游者。第二种是家庭旅馆,农户将自己家中闲置房屋出租给旅游者,提供特色农家菜,使其能更好的了解乡村生活。
风俗民情。
二、南京乡村旅游饭店基本现状
1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近两年来,南京乡村旅游发展迅猛,继2009年发放2000万乡村旅游券,2010年又举办乡村旅游月,无论是度假村,抑或是家庭旅馆或私营农庄都在此期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乡村旅游饭店很难用星级饭店的标准来衡量。随着南京市乡村旅游步入转型升级新阶段,乡村旅游由观光型,向观光和休闲度假型并重转变。南京市旅游局制定并下发了“南京乡村度假酒店标准(试行)”,按照标准化、制度化发展的要求,在综合效益、旅游交通、基础设施、旅游游乐、旅游购物、餐饮住宿等方面,对乡村度假酒店进行了规范和评比。
2.总体数量充裕。各区分布较为均衡。据不完全统计,南京乡村旅游饭店约为500家。以此同时,每年的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从数量上来说,可供消费者选择的余地还是比较大的。从分布上来看,南京8个区县中由于雨花区离市区较近,乡村旅游点多数只提供餐饮服务,能同时提供住宿和餐饮的乡村旅游饭店较少。而在其他7个区县中,见图l,以高淳县和江宁区最多,剩下的5个区,除建邺区略高外,数量基本持平,出现这种分布的原因主要是和各区县与市区的距离以及经济发展速度相关联。
1 4 l
63.接待人次及收入逐年上升。南京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心城市的都市效应明显放大。随着南京乡村旅游资源整合力度及知名度的增强,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乡村旅游饭店的接待量及收入也在逐年上升。从表1中可以看出,无论是接待量还是收入都保持着逐年上升的趋势。
即使期间遭受自然、经济、政治等外部环境的影响,年均增长率基本保持着22%左右。三、南京乡村旅游饭店存在的问题1.消费单一,产品雷同。从南京市农林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消费者在乡村旅游饭店的支出以餐饮为主。客房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又往往差强人意,使得客人在乡村旅游饭店留宿少之又少。其它各项收入都欠佳,消费项目较为单一。而从南京乡村旅游饭店提供的菜肴上来看,农家菜的品种缺少变化,菜肴更新速度慢,即便个别推出新的菜式,也很快被别的店家抄袭。不仅如此,娱乐项目也存在很大的雷同性。南京2010乡村旅游月活动向游客推荐26家乡村旅游饭店典型代表中,见表2,除个别推出一些新兴的项目诸如真人cs,游艇外等活动外,14家提供垂钓项目,约占总数的54%,其次为简单农事项目,诸如采摘等。对游客来说,如出一辙,缺乏个性化。2.基础设施有待提高。乡村旅游饭店的发展有赖于乡村旅游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基础设施的完善,诸如,道路、停车场等。从目前南京乡村旅游发展的状况来看,游客前往乡村旅游饭店的方式多以自驾为主。对于没有私家车的游客来说,去到这些地方往往需要转乘多次公交,而且一般这类公交车的发车间隔以及运营时间往往不尽人意。而即便是有私家车的游客,如果是在周末或旺季去到乡村旅游饭店,停车又经常成为难题。停车场的容量有限,导致有些车子在场外随意停放,产生的垃圾废物不能及时得到处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村的生态环境。据南京乡村旅游饭店周边居民反映,近两年的噪音等污染比前些年严重很多。
3.季节差异较大,无序竞争涌现。从人们的出游习惯上来看,一般乡村旅游多发生在春季与秋季,因此乡村旅游饭店往往在这两季节的接待量达到顶峰,而在冬季以及夏季门庭冷落,造成资产设备的闲置浪费。虽然南京市组织了悠游四季的活动,如夏季江宁区的横溪西瓜节,冬季浦口养生保健游等,使该地区这一情况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但总体上来说,南京乡村旅游饭店在淡季的营业不是非常理想。在客源下降的情况下,有些管理不规范的地区就会出现互相降价的不正当竞争。这种不正当竞争的出现,会从某种程度上扰乱乡村旅游饭店正常的市场秩序。
4.从业人员素质较低。南京乡村旅游饭店的管理者和工作人员大多为当地居民。而这些人员在经营管理方面只是凭经验进行,没有受过系统的培训,素质不高,有时会做出一些只顾现实既得利益,牺牲长远发展的行为。
有关乡村旅游饭店的食品安全问题以及环境污染问题这两年层出不穷,对发展乡村旅游以及相关产业的质疑也是此起彼伏,其实追根究底还是相关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存在缺陷。
5.品牌意识较差,宣传不够到位。近几年南京乡村旅游品牌建设卓有成效,诸如江心洲的葡萄节,横溪的西瓜节,以及高淳的螃蟹节等,但与之配套的知名乡村旅游饭店却屈指可数,至今尚无知名品牌的乡村旅游饭店或连锁度假村,也很少能在媒介上看到有关南京乡村旅游饭店的广告推荐,除了南京市旅游局网站出现的一些简单介绍,游客很难发现相关的有用信息。
四、南京乡村旅游饭店发展策略
1.饭店产品设计突出南京特色,平衡消费金额。对于占据消费份额较大的餐饮部分,乡村旅游饭店可围绕当地物产情况以及南京特色来设计菜品。诸如江心洲的江鲜,六合的活珠子等。并根据不同客人的口味对菜式加以调整创新。此外,乡村旅游饭店建筑设计所力求的乡土气息不能忽视。但同时要结合地域文化、传统习俗,既要高于当地传统的民居建筑,又要善用本地特有的建筑元素。
南京的乡村旅游饭店可着眼于南京的特色,比如雨花石文化展示,南京民间艺人的剪纸等作品,这样使得内部环境更加贴近生活,也宣传了南京的文化,特别的居住环境,也是吸引客人留宿的一种方法。至于游客消费有限的附加服务方面,可以通过优化土特产包装,注册商标,实现品牌化来提升。同时增加除垂钓这些传统项目外的一些新兴项目,诸如拓展活动等,来刺激游客的消费,提高饭店总体收入。
2.借助政府宏观政策的支持,改善相关基础设施。南京政府近两年对乡村旅游扶植的力度比较大。乡村旅游消费券和乡村旅游月的活动都极大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乡村旅游饭店要积极和政府合作,借助政府的力量对一些基础设施项目,采取融资和集资的方式进行改造提升。便捷消费者到乡村旅游饭店的通路,增加公共交通的班次等。对一些水电气等较难解决的基础设施问题,要积极向相关部门反映,协调好整体规划和施工,避免后期改造对环境造成的二次干扰。
3.在淡季采取力度较大的优惠措施以及主题活动。
针对淡季客源较少的情况,可以借鉴一些商场的促销活动方式,实施比如“满就送”,会员积分,抽奖等促销活动。
对消费金额满一定额度的客人发放礼券,鼓励客人下次来饭店消费。对经常消费的常客,办理会员卡,针对消费的累计金额进行积分回馈,年终发放饭店白有品牌的土特产。抑或是在淡季进行一些消费抽奖的活动。此外,增加一些主题活动,可以在夏季推出一些纳凉晚会,冬天举行篝火晚会。这类促销活动可以从一定程度上吸引客人,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缩小淡旺季的差别。
4.加强乡村旅游饭店从业人员的培训。南京市旅游局虽然出台了有关乡村度假酒店标准,但对从业人员的规范和培训尚未正式启动。可以通过各区县的相关部门组织定期的集中强化培训,培训内容以行业标准,业务技能和管理技能等为主。在培训结束后可以进行考核,对达到要求的人员颁发资格证。此外,乡村旅游饭店业主也应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对自己的员工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培训课程以产品知识为主,适当辅助一些文化礼仪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员工整体素质的提高。
5.开拓网上直销模式。加强行业合作。乡村旅游饭店不能仅仅依靠南京市旅游局网站的简单介绍,在有可能的情况下建立自己的网站,与官方网站建立链接,实现b2c的销售模式。现在更多的散客愿意通过网络预先了解旅游目的地的情况。通过自有网站,可以满足客人产品查询,预订等一系列需求。乡村旅游饭店则可以通过网上的意见反馈,更直接地了解客人的真实想法,改进自己的不足。在稳定散客客源的同时,还应加强与旅行社等行业组织的协作,争取人数较多且稳定的短线nip,游客,使饭店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团队中游客的口口相传,达到扩大饭店在外地的知名度的目的。
五、结语
在宏观政策的大力支持以及自身努力下,南京乡村旅游饭店无论是大规模的农庄或是农户经营的小型家庭旅馆,如果可以在突出特色,加强培训,推广新型销售模式等方面多做一些努力,今后的发展的空间也许会更大一些。
篇3
>> 山东省旅游局官方微博研究 旅游局官方微博分析 国内旅游酒店的微博营销管理 国内微博图书馆应用现状研究 国内旅游形象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景区开发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流研究综述 关于国内旅游厕所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综述 国内旅游扶贫研究述评 国内旅游金融产品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 国内旅游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现状及进展 福建省国内旅游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乡村旅游国内旅游行为的实证研究 国内旅游地居民旅游感知研究综述 IPA分析法在国内旅游研究领域的应用 国内旅游会展发展现状探析 国内旅游现状及对策分析 国内旅游品牌模型研究综述 中国国内旅游经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6-05-20.
[13]江燕青,许鑫.半衰期视角的微博信息老化研究――以高校官方微博为例[J].D书情报知识,2016,(2):92-100.
[14]André P,Bernstein M,Luther K.Who Gives a Tweet?:Evaluating Microblog Content Value[C].Proceedings of the ACM 2012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operative Work.ACM,2012:471-474.
[15]Kivela J,Crotts J C.Tourism and gastronomy:Gastronomys influence on how tourists experience a destination[J].Journal of Hospitality & Tourism Research,2006,30(3):354-377.
[16]Hall C M,Zeppel H.History,architecture,environment:Cultural heritage and tourism[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29(2):54-55.
[17]钟敬文.民俗学概论(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1-12.
[18]Greenwood D J,Smith V L.Culture by the pound:an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 on tourism as cultural commoditization[J].Hosts and guests:The anthropology of tourism,1989,(2):171-185.
篇4
摘 要 农家乐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形式在我国经过二十几年的发展已取得了突出成绩。但相比国外,我国的农家乐发展还只是处在初级阶段,本文主要围绕我国农家乐的起源、意义、发展现状以及相应对策来展开。
关键词 农家乐 现状 对策
一、我国农家乐的发展阶段与意义
农家乐是基于传统第一产业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旅游休闲方式,也被泛称为乡村游。我国农家乐起源于四川郫县的农科村(1984),发展阶段分为以下三个过程:萌芽期(1987―1992),是农户经营的小规模农家乐,这一时期农民的思想正逐步转变,传统的农业也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发展期(1993―2003),这一时期的农家乐乡村旅游市场发展逐步成熟,各地纷纷建起不同形式的农家乐。规范期(2004年至今),农家乐旅游开始注重规范化、品牌化、特色化。
发展农家乐的意义:首先,能为城里人提供休闲放松的场所。都市人饱受“城累”,渴望回归自然,寻找“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感觉,拾回“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记忆,这种“追求自然,崇向本源”的消费心理,赋予农家乐巨大的发展潜力。
其次,有效地解决了“三农”问题。发展农家乐可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优化农村环境,改变农村整体面貌;提升农民素质,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再次,对新农村建设具有积极作用。农家乐现象,是一种城乡协调发展现象, 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以城带乡、统筹城乡、城乡互动、相互促进”的新型乡村发展模式的雏形。发展乡村旅游能促进当地乡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先进科技文化的传播、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民参与意识的培养,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二、我国农家乐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一)农家乐发展现状
一是基础设施不完善。农家乐由于大多以家庭经营为单位,能够投入的资金有限,而影响旅游发展的交通、休闲设施、配套设施等问题,依靠单个家庭不可能完全配套,如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村和山区的农家乐基础设施严重滞后。
二是经营者文化素质偏低。农家乐的经营者大多是当地的农民,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于农家乐的前景缺乏考虑,往往只在乎眼前的经济利益而忽略了农家乐长远的社会效益,经营管理理念落后。
三是旅游服务水平不高。由于从业人员大都没受过专业的业务培训,与专业人员的服务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目前,农家乐虽然数量不少,但规模少,大多处于无序状态,每个农家乐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服务标准和服务理念,很难做大做好做强。
四是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目前,农家乐的开发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各地区只按照自己的想法发展农家乐,每个经营者也有自己的想法,导致农家乐的经营不规范,随意性很强。
五是盲目追求城市化。大多数农家乐景点都选用了钢筋混凝土建筑,一些设施模仿城里宾馆的样子,客人走进去如同进了城里的宾馆饭店,虽然建在依山傍水的地方,名字也叫农家乐,却使人感到十分的别扭。
六是农家菜味淡了,卫生状况不尽如人意。
七是特色不突出,品牌不突出。多数农家乐只是农家饭,没有什么乐趣和特色,风格雷同,出现“千店一面”的现象。
八是宣传促销力度不够。主动宣传和参加集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很难适应旅游市场竞争的形式。
最后,规划不合理,环境保护力度不够。农家乐在开发上大多没有考虑到当地的规划与环境保护,使远离城市的田野在农家乐休闲中遭到破坏。
(二)发展农家乐对策研究
针对以上我国农家乐的发展现状,总结国内外经营农家乐优秀地区的经验,提出以下对策:
一是完善基础设施。旅游基础设施是接待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基本保障。建筑色彩、风格应和农耕场景保持协调一致。如修建停车场、简朴的休闲设施、便利店、小药店等。
二是加强从业人员培训。加强对农家乐旅游从业人员旅游知识、管理知识、服务知识的培训,进一步抓好日常管理和经营。
三是规范管理体制。针对当地的实际情况强化管理,相关部门要及时制定《农家乐规范管理细则》等管理条例和管理制度,加强市场经营管理。
四是结合地方文化特色,走品牌经营之路。文化是农家乐的灵魂,没有文化内涵的农家乐是没有前途的农家乐。
五是多开发一些游客参与性的项目,使游客乐在其中。
六是加强卫生管理。对于开办农家乐的农户应证件齐全,如经营许可证、卫生许可证、安全许可证等,服务人员要有健康证。
七是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创造一个优美的游乐环境。要转变观念,摒弃以前那种小打小闹游击式的经营方式。要在有关部门的引导下,进行规模经营,避免重复建设。
八是加强宣传促销力度。不但要通过制作宣传标语牌、导游解说牌,办宣传栏等加大户外宣传,扩大影响,同时也要利用电视、报纸、书籍、网络等宣传舆论工具促销。还可以通过各种会议,借助名人效应等展开促销,提高其知名度。
最后,保护环境,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农家乐在进行旅游规划时一定要做到开发与保护不冲突,在良好的环境中进行旅游、观光活动,在取得效益的同时,保护周围生态环境不受到侵害,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力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三、结束语
总之,认清现状,找准对策,力争实现农家乐的三化。实现规范化,就是要通过制订统一的管理标准、管理办法和成立专业协会的办法,使经营者有章可循,让游客透明消费;逐步走向品牌化,就是要努力形成地区大品牌和多种中小品牌;努力体现多元化,就是要努力形成各具特色、百花齐放的发展局面。最终,实现农家乐造福农民的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袁家村;民俗旅游;乡村规划;发展模式
一、袁家村民俗旅游发展现状及规划
袁家村位于陕西关中平原腹地,处在西咸半小时经济圈内,毗邻312国道、银武高速、陇海铁路,交通十分便利,是热门的乡村旅游目的地。袁家村周边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自2007年开始开发关中印象体验地,现已成为国家3A级景区,陕西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袁家村以西安、咸阳市民为主要客源进行设计规划,确立了以关中民俗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主题,分旅游项目和景观设计两大部分进行主题营造。在旅游项目上策划出体现关中生产生活方式的作坊参与性活动,体现关中饮食文化的饮食商贸活动、展示仿古乡村院落风貌的农家乐体验活动,以及展现田园风光的果园采摘、烧烤垂钓等休闲活动;在景观规划设计上则根据旅游项目建设出明清风格的古民居建筑、街市、农家院落以及充满乡土特色的活动场所。
二、袁家村民俗文化旅游开发模式
袁家村的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属于以游客参与民俗活动为主,兼有旅游产品开发的混合模式。关中民居、关中小吃、关中民间艺术作为袁家村民俗文化三大符号,在关中印象体验地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古色古香的民间作坊为窗口将文化旅游产品销售给游客。在动态模式下游客参与到各项民俗活动中,加深了游客印象,提升了旅游产品的附加价值。
三、袁家村民俗文化旅游管理模式
(一)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
袁家村的管理模式属于自主经营中的村集体组织全体村民参与开发的模式,由村委领导,村民自发组建,民主管理,共同投资,共同收益。同时村民们共同讨论发展目标,制定管理规定,规范经营行为。
(二)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优点分析
集体开发模式避免了无序竞争的情况,在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等方面具有优势。该模式可以避免政府的行政干预,也可以避免乡村旅游的大部分利润被外来企业攫取。其优势可总结为以下三点:
(1)使当地居民掌握旅游资源管理权、使用权和参与主动权,避免了无序竞争的情况发生;
(2)避免乡村旅游的大部分利润被外来企业攫取;
(3)该模式有利于袁家村进行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三)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缺点分析
乡村旅游自主经营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困难,如高成本低回报,缺乏经营技能等。乡村个体经营大多没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进行有效的市场营销,乡村旅游开发需要较大资金,而回报则相对较低。同时,村民在市场推广和服务管理方面较弱,而且经常缺乏有效管理,经营户之间由于客源、公共物品使用等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矛盾。而且随着经营规模的扩大和经营者的日益增多,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受乡村旅游资源以及经营者自身经营观念、经济实力等方面的影响,面对竞争可能会出现无力应对的局面,或者是采取恶性压价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从而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整体发展。乡村集体组织主导型制度模式要高效运行,有许多比较苛刻的先决条件。其缺点可总结为以下两点:
(1)易出现经营户之间恶性竞争事件发生,影响区域整体发展;
(2)实际操作中缺乏科学组织和管理。
四、基于和谐理论改良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
乡村旅游不仅要保证整体发展,保证居民的受益,也要兼顾生态、社会各方面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发展中,有的外来投资商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环境资源的持续价值为代价。而旅游区居民则在获得一定经济收益的同时,更多承担了由于环境的急剧恶化而产生的巨大环境代价,其生活质量并未得到实质提高;另一方面,自主经营管理型模式本身存在弊端,在袁家村附近村落的对比调查中可以发现,经营户之间由于客源、公共物品使用等问题频繁产生矛盾,甚至采取恶性压价等不正当的竞争手段,严重影响了旅游品质和整体发展。因此,和谐理论在乡村旅游中的指导作用尤为重要。
经过分析可知,袁家村能够不受这些弊端影响繁荣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的关键就在于和谐理论的指导。袁家村村里门面房的租金全免,相关手续请工商税务局上门为村民办理。集体定价、集体购买物资、集体分配物资,这种类似于“计划经济”的发展政策对于内部公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村委对村民及时地进行思想教育以提高村民的觉悟,也促使袁家村实现和谐发展。
五、发展模式升级对策
(一)“农业+旅游”土地利用模式
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农业用地和旅游用地的分配不合理会造成村民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整体发展。在袁家村,大部分村民已将工作重心放在旅游业上,但仍有3%~4%的村民以务农为主。因此,在土地安排上可采取了“向旅游项目倾斜”的策略,在土地使用上采取“荒地荒坡发展旅游业”的方式,推出“观光农业”的新项目。这样既能使旅游用地不受影响,又可使务农的村民收益增加。
(二)“区域特色文化”经营模式
对区域特色文化进行准确的判断和评价,对于建立乡村旅游经营机制十分重。通过对特色文化进行分析,把握区域文化个性、特质,以及这种文化特质与所要开展的乡村旅游活动之间的契合关系,就能在乡村旅游经营机制建立中精确呈现区域文化优势。袁家村紧紧结合关中民俗文化而制定经营模式,使其旅游项目更具文化竞争力,走出了一条特色民俗文化旅游之路。
参考文献:
[1]郑鑫,邸芃.关中传统民居空间形态解析[J].新西部.2010(7).
[2]黨红星.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经营模式探析[J].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
[3]韦瑾,薛东前.乡村旅游经济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及可持续发展[J].江西农业学报.2010(4).
作者简介:
王玥(1994-),女,陕西渭南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本科生。
篇6
[关键词]农村经济;农家乐;经营水平
1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现状
农家乐这一新型旅游模式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是由乡村旅游演变而来的。自政府出台旅游扶贫政策以来,农家乐呈现快速发展趋势。由于都市人群长期处于喧嚣紧张的生活状态中,需要回归自然寻求一种轻松的旅游方式,由此农家乐经济产业链应运而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乡村旅游客流量已达3亿人次,乡村旅游经济收入已达800亿元[1]。现如今大江南北都可看到农家乐的身影,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但增加了农民的收入,而且解决了农村居民的就业问题。另外,农家乐的发展对实现城乡融合有着重要意义,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虽然农家乐在我国各地均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被越来越多的人认可,但在实际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
2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家乐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在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问题,具体表现如下。第一,整体发展规划不合理,落后的农村基础设施得不到有效改进,旅游产品较为单一,农民的文化水平不高。第二,部分餐饮门店证照不齐全,无证经营现象较为严重。由于缺乏资金,普遍经营规模较小,一些未经防火审核的建筑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经营者缺乏安全自救常识。此前,我国农家乐项目开发较为盲目,出现资源浪费及管理思想落后的现象,经营者通常对旅游市场预测不敏感,缺乏具体营销策略,对于旺季和淡季经营不平衡。由于经营者文化素养的限制,旅游产品的开发缺乏文化内涵,服务质量也较低。此外,政府方面对于农家乐的扶持力度不够,参与度较低,没有积极做出引导,使原有的乡村味道遭到破坏,甚至会造成农户间的恶性争斗。
3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农家乐经济发展对策
3.1强化管理部门自身责任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民的引导,使其重视服务质量。为了促进农家乐健康可持续发展,政府的规范与引导不可缺少。相关管理部门应对农家乐的开发与经营管理进行全方面的指导,制定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建设多样化的休闲娱乐项目,促进行业经济发展。管理部门应明确行业准则,成立农家乐行业协会,增加经营者的自律性,整体提高农家乐发展水平。应对农家乐经营人员展开培训,如在旅游知识、礼仪服务规范、管理水平、烹饪技能等方面加强培训,使其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家乐品质与等级。对农家乐实施等级划分政策,加强管理部门的整顿,对相关场所进行综合评定,对基础设施、安全条件、卫生标准等几项内容进行综合考评,对于评定不合格的商家进行警告、整顿[2]。在执行检查时,要求经营管理人员出示营业执照,必须达到证件齐全的要求,否则将不予开放。农家乐协会应对经营项目进行规范管理,保障旅游者的合法权利并体现出经营者的基本义务。对农家乐的发展方向应根据当地风土特色来确定,不可盲目发展,具体表现在增添新颖娱乐项目,同时保留生态特色。
3.2提高农家乐经营水平
农家乐经营者应立足当地的生态特色,从基本服务起步。在农家菜上体现出当地饮食文化,为游客提供农家屋,为游客提供可采摘、垂钓等休闲娱乐地域,将田园风光展现出来。农家乐长远发展的关键在于充分发挥自身特色,提高经营水平,研发出他人无可复制的项目。农家乐最大的特点在于“农”,所以经营者应充分开发可供游客实践的农事项目,运用农村风光与农事活动吸引都市人群的目光。例如,河南省三门峡市的农家乐旅游项目,由于旺季带来较多的游客,使现有食物无法满足游客的需求。因此,许多经营户带领游客进行农事采摘,游客在农事活动中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不同的山水成就了不同趣味的农家乐,游客被当地的地方特色与风土人情所感染。由此可见,农户应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挖掘趣味旅游项目。现有资源指的是土地资源、景观资源、文化资源等,使游客参与到趣味项目的体验中,领略独特的自然风光与农村生活体验,体会农家乐独有的魅力。
3.3加强政府引导
政府需要对农家乐的长远发展给予支持,科学合理地对其进行规划布局。制定的规范管理体制要符合实际发展状况,加强对农家乐的管理,从物价、卫生、质检等各个方面入手。定期做市场调研工作,收集市场信息与旅游动态,对市场行情做出预测,为农家乐业主提供正确的指导,研发适应市场的旅游产品。同时,政府应加大对农家乐的扶持力度,维护公共关系,将农家乐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优质服务宣传至更多地区,利用政府优势扩大本地农家乐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群来休闲度假,从而提高农家乐的经济收入,促进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此外,政府应辅助农户积极开发新景点,充分展现本地特色。由于大量游客长此以往的蜂拥而入会导致农村基础设施遭到损坏。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对农村薄弱的基础设施展开建设,完善相关旅游设施,同时提供便捷的交通旅游路线,如开设旅游大巴通道,使游客体会到舒适与便捷感。
3.4拓宽融资渠道
农户应寻求更多的融资通道,解决农家乐资金短缺的现状,改善设施管理与服务质量方面的问题,也可促进其在健康稳定的状态下不断增加新的项目,扩大经营规模,形成连锁产业链,使农家乐逐渐形成星级档次。金融企业需适当降低对农民的贷款门槛,使农家乐得到发展所需的资金。同时,对商业银行来讲,可以拓宽贷款营销的渠道,从而达到与农家乐旅游业协同发展的目的。此外,建立网络营销平台,用现代化经营理念进行管理,打破传统营销模式,依照科学流程展开管理,利用互联网快速传播的优势,为农家乐开拓旅游市场。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客流量与经济效益,使农家乐旅游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篇7
关键词 休闲渔业;现状;问题;对策;安徽六安
中图分类号 F326.4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36-02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休闲旅游已成为提升大众生活品位、释放工作压力的有效娱乐方式。厌倦了喧嚣的都市环境和人造景观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向往清新的乡村风情。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内容,休闲渔业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新兴业态产业,它既能够满足人们对野外宁静生活的美好需求,又能够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并为渔民创造更多的增收就业机会。
六安市渔业资源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产业发展优势。全市拥有水域面积21.67万hm2,其中可养殖水面10.67万hm2,佛子岭、梅山、龙河口、响洪甸、磨子潭、白莲崖六大水库总蓄水量为71.8亿m3;瓦埠湖、城东湖、城西湖等大水面2.67万hm2以上;天下第一塘——安丰塘有水面逾3 333.33 hm2;精养鱼塘1.67万hm2,计有11目19科100种鱼类定居其中,行业发展多项经济技术指标长年稳居安徽省前列。2012年全市水产品产量28.1万t,实现渔业总产值48.7亿元(其中第二、第三产业产值12.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3.8%,渔民人均渔业收入7 600元,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1 065元。目前,以生态观光、天然垂钓、景观开发、观赏游乐、渔事体验、风味餐饮为特色的休闲渔业在六安市逐渐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有效促进了全市渔业经济的健康长足发展。
1 六安市休闲渔业发展现状
六安市休闲渔业发展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有20余年历史,近几年来,休闲渔业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得到了较快的发展。据调查统计,2012年全市拥有休闲渔业场所565个,垂钓场182个,食鱼餐饮美食馆105家,度假村21个;垂钓总水面2 400 hm2;休闲渔业实现旅游接待量25万人次,产值3.98亿元,年利润1.23亿元,休闲渔业产值分别占渔业总产值和休闲农业总产值的8.2%、28.3%。2012年底六安市拥有农业部认定的全国休闲渔业示范基地1个——舒城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省级以上休闲渔业示范基地9个,部省级渔业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32个。全市现有的730家星级农家乐中,有近1/3开展了休闲渔业项目,休闲渔业从业人数达到4 750人,带动周边农民就业1.5万人以上。六安市休闲渔业在不断成长壮大过程中,特色明显,亮点纷呈,归纳起来有以下6个方面。
1.1 依托城郊区位,投资休闲垂钓
利用近郊区位优势,在原来水产养殖基础上,发展休闲垂钓和网捕娱乐项目。如金安区聚龙山庄和金帝豪休闲渔业基地将原有养殖池塘进行标准化塘口改造,并配套开展道路硬化、周边环境绿化、路渠维修和电力设施建设,修建了观光垂钓和三产服务等设施,投放大量商品成鱼,供城市居民节假日前来游钓和消费。
1.2 依附重点景区,发展特色旅游
主要利用重点景区游客多的特点来补充其他景区接待能力不足,以较为低廉的价格接待散客或团队,提供游客休闲、垂钓、观光、捕鱼等参与性渔事体验活动,实现山上湖中游玩、岸边渔家吃住。如霍山县佛子岭水库周边的渔家乐集群等。
1.3 依傍自然风光,开展休闲度假
利用湖泊、水库、河流沿岸地理位置优势,以优美整洁的环境、良好的生态条件为基础,通过规划建设,形成以休闲度假为主要经营内容的发展模式,主要代表是舒城县龙河口水库三江码头乡村渔业旅游、霍邱县临淮岗水利枢纽工程内和盛田园度假村和卧牛山庄等,按照“乘游船、观湖光、看捕鱼、吃鱼头”的旅游线路,让游客一边观赏秀丽风景,一边亲临捕捞现场,充分感受渔民的艰辛和快乐。
1.4 依靠优势资源,开发休闲产品
利用当地的资源并结合自身原有的产业,开发出特色鲜明、形式多样的休闲旅游产品。安徽省君湖生态农业休闲度假村就是依托瓦埠湖和瓦埠古镇,凭借天然湖泊,合理利用湖边滩涂、湖心小岛及瓦埠古镇古居、人文而兴建。根据瓦埠湖水产品丰富及特产鲜明的情况,开发了“君湖四宝”,将瓦埠湖出产的“银鱼、瓦虾、毛鱼、鲦鱼”精致打理并包装销售,提高了瓦埠湖水产品品质的声誉和效益。
1.5 依据消费需求,打造风味餐饮
由餐饮企业投资的休闲渔业,通过特色餐饮吸引游客,或为过路游客提供餐饮服务,既满足自身对水产品的需要,又满足消费者对品尝水产品的需求。典型代表有金安区卧虎山庄、西海生态示范园等一批主题餐饮酒店,隆重推荐湖库有机鱼饮食文化,现已推出了50余道菜鱼宴,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好评。
1.6 依随品牌推介,举办节庆活动
万佛湖是六安市对外开展旅游推介的一项重要品牌,库钓产业也是当地旅游开发的一大亮点,为此,舒城县万佛湖渔业总公司从2006年开始先后大力投资建设金海岸、三江码头垂钓区,近年来又投资建设万佛湖海螺堰高级休闲垂钓区,按照国际一流的标准进行规划,加大硬件设施建设,常年开展龙舟系列活动,先后承办了“龙津杯”龙舟赛、“亚洲铁人三项赛”、“中国万佛湖旅游文化节暨国际龙舟邀请赛”、“万佛湖”杯安徽首届国际模特大赛美人鱼专场表演等重大赛事和活动,2012—2013年承办了“中国万佛湖国际休闲垂钓首届库钓大赛”、“合肥晚报第十、第十一届读者杯库钓大赛”等10次比赛,多次接待有关单位举办的联谊赛、邀请赛等,年接待垂钓人员10万人次,带动当地旅游产业销售收入达2 000万元以上。
2 当前休闲渔业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六安市的休闲渔业整体开发刚刚起步,还处于成长发展的过程之中,因此在建设和发展中普遍存在单体规模小、经济效益低、经营管理粗放,服务层次和服务水平低档,服务设计落后,对旅游景区、渔业生产的收获活动及传统节庆活动过分依赖等缺点和不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缺少统一规划
由于缺少政府主导和统一规划设计,各地休闲渔业在本乡镇范围内单独开发,并且各自的特色又不明显,难以成规模、上档次,同时还会出现重复建设、浪费资金等现象,难以打造出精品和上档次的休闲景点。
2.2 区域发展不平衡
县区与县区之间、点与点之间、六安市与外地发达地区之间发展均不平衡。纵向比较,舒城县、霍山县等山区县休闲渔业发展相对成熟,其他平原、丘岗县区较弱,发展速度不快。横向比较,六安市休闲渔业发展水平落后于合肥、黄山、安庆等市,很多休闲渔业示范点特色不明显、发展水平不高。自身内部比较,除一些靠近城郊和风景区内的休闲渔业场所上规模、上层次外,其他大部分由于经营时间短、资本积累及经验不足,普遍存在规模小、档次低,基础薄弱的问题。
2.3 缺乏开发资金
目前,六安市的休闲渔业基本上是一乡一镇式的开发,资金匮乏是比较普遍的问题。乡镇财政本身就很困难,能拿得出来用于投资开发的资金就更少,企业投资受客源、自身经济实力影响难以做大做精,招商引资因为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落后、配套服务跟不上等因素受到限制,这样一来既浪费了优质的旅游资源,又制约了当地美丽新渔区的建设步伐。
2.4 经营理念落后
六安市大部分休闲渔业经营业主思想守旧,习惯于接待型的传统发展模式,经营方式主要以提供渔家餐饮及景区住宿为主,而游客参与性体验活动提供较少,对当地渔业饮食文化和风味水产品的经营开发元素不多,效益不明显。2.5 从业人员素质亟待提高
六安市休闲渔业从业人员主要以农村劳动力为主,文化水平不高,长期从事渔业生产,缺乏市场意识和现代经营理念。他们除提供垂钓、餐饮和住宿服务外,能够向顾客提供景区景点导游服务、农事活动指导服务、民俗风情讲解服务、农副产品导购服务的为数不多。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束缚了六安市休闲渔业的深度发展。
3 进一步提升六安休闲渔业发展水平的对策
鉴于目前面临的种种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加快六安市休闲渔业发展步伐,培育壮大繁荣当地农村经济的增长极,特提出以下发展建议。
3.1 注重科学规划
整合现有的优势渔业资源,统一规划,科学策划,切实做到“先规划,后开发,不规划,不开发”,以此来保证休闲渔业的有序开发、合理利用、长远发展[1]。要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六安市及县区休闲渔业总体发展规划,明确内容和重点,做到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分阶段进行。要按照塑造品牌、突出鱼味、提升品位的原则,以休闲垂钓、渔事体验、餐饮服务、观光旅游为主线,采取点、圈、线相结合的办法,根据平原、丘岗、山区、湖库区和圩畈区等不同地貌特征,因地制宜进行空间布局,可在沿交通干线、重点渔区、依山傍水逐草区、风景胜地周边、城镇近郊选址并打造特色休闲渔业精品示范点,重点在全国风景旅游区和城市近郊发展观光游钓业,在水库、湖泊开展网箱垂钓、驾船、划艇、渔家乐等项目,在近郊水产养殖基地发展垂钓、捕捉体验等休闲渔业。在各示范点周边村、镇形成辐射带动圈,并结合主要旅游精品线路配套建设休闲渔业专线,实现点、线、面的有机结合[2]。
3.2 注重示范引导
一是要花大力气抓好休闲渔业示范点建设工作,通过精心包装和策划,逐年确定一批特色鲜明、市场前景好、吸引力强的休闲渔业开发为典型项目并进行广泛宣传。二是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开发观光游览园、科普示范园、渔民文化村、主题农庄等休闲渔业实体经济。三是要利用休闲渔业主体行为参与性的特点,让游客参与饲养捕鱼活动,体验渔事之趣。四是要把休闲渔业发展情况列入各级渔业部门年度工作目标考评内容和统计报表数据体系,设置休闲点发展数量、固定资产投入规模、就业人数和经营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对县区和渔业重点乡镇进行综合考评。
3.3 注重拓展功能
在积极调整渔业产品、产业结构的基础上,实现休闲渔业与现代农业、乡村旅游、生态环保、美好乡村建设等有机结合,融合发展。在抓好主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渔具、饲料、鱼药、水族器材等相关联的产业,大力发展观赏鱼、观赏水生植物的种苗业,规划建设一批集垂钓、观赏、餐饮、游乐、度假、美食于一体的渔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渔民专业合作社和重点产业发展项目,同时积极开发出具有渔业文化特色的产品,培植休闲渔业品牌,形成品牌效应,要与旅游业紧密结合,形成连锁经营,提供配套服务,开展广泛宣传,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一是打造渔业品牌,即养殖品种的品牌建设;二是经营品牌,就是在休闲渔业经营中,结合本地的特色品牌资源,发展独具特色品牌的休闲渔业,使其发展状大[3]。
3.4 注重资金投入
发展休闲渔业需要较多资金投入,因此建议今后各级政府制定减免税优惠政策,创新投融资的方式和途径[4]。一是要允许部分涉农项目资金惠及到休闲渔业,扶持渔民自主创业就业;二是对有利于生态、文化、环境保护的旅游项目,应积极引导用于休闲渔业领域;三是要树立“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收益”的理念,积极鼓励和吸引当地民间资本投资开发休闲渔业;四是要重点引进经济实力强、发展前景广的企业投资开发特色休闲渔业项目,在适宜建设的水面上修建人工岛屿、楼台亭榭和水上游乐园工程,提供游客休闲垂钓、游泳、放生、伐舟等观景游玩项目,培育形成主题突出、风格迥异的水上建筑群落。
3.5 注重改善服务
一是要加大对休闲渔业相关从业人员培训力度,提高生产、管理与服务水平。二是要建立健全规范的休闲渔业接待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提高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三是要制定接待服务标准,从接待设施、接待条件、卫生状况和接待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规范,使其服务标准达到和保持应有的水平。四是要切实加强环境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为游客提供愉悦、舒适、卫生、安全的休闲娱乐环境。
4 参考文献
[1] 王琳,韩增林.我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分析与对策探究[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7(1):139-142.
[2] 李明爽.休闲渔业发展现状及对策[J].科学养鱼,2011(10):71-72.
篇8
一、大庆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现状
《大庆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2015-2020)》中也明确:“建设大庆美丽乡村,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带动大庆市农村向“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人文美”的美丽乡村发展,使农村地区成为农民和谐宜居的幸福家园、致富增收的就业田园和市民向往的休闲乐园。
根据大庆市农委的统计,大庆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大庆市休闲观光农业的年接待人数为200万人次,年收入达到了5亿元。根据大庆市旅游局提供的《大庆市乡村旅游发展情况及规划》可以看出,近年来大庆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硬件设施”相当不错。大庆市拥有63万公顷耕地、70万公顷草原、27万公顷天然水面、64万公顷湿地,是东北地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畜产品基地和水产品基地。
目前,大庆市依托特色景观、设施农业、民俗风情、沿江文化等优势资源,加快发展乡村旅游。以八井子、大同镇等为代表的果蔬采摘游,红旗林场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代表的森林旅游,莲花湖、衍福寺景区等为代表的沿江旅游,当奈湿地、鹤鸣湖为代表的湿地旅游,阿木塔蒙古风情城、吉禾民族赛马为代表的民俗风情旅游,连环湖、北国温泉为代表的温泉度假旅游,红骥乡情园、银浪生态园为代表的农牧旅游等乡村旅游景区,都对游客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带动周边餐饮、住宿、商贸等配套设施建设和发展,带动了当地农民发家致富。
二、大庆市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优势
(一)大庆市观光农业资源丰富
大庆市农业观光游可分为:温泉旅游度假区、湿地旅游观光区、少数民族风情园、观光农业园。
鹤鸣湖湿地温泉风景区是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它拥有湿地草原、水域湖泊和芦苇草甸共3万亩。大庆市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将“湿地”、“温泉”两张牌打得不错。
九道沟满族风情园,是国家AAA级景区,主打少数民族风情游。
色氏湿地人家旅游度假村,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地处林甸县三合乡胜利村,水面面积4万平方米,陆岸上面积3万平方米。设有射箭场、游泳池、采摘园、水上迷宫、文化展览室、康体健身房、美食居等场所。
五星温泉旅游度假村。主要由“室内温泉区”、“水上动感娱乐区”、“五行养生区”、“心灵养护区”、“豪华休息大厅”、“家庭式酒店公寓”、“特色演艺厅”和“绿色美食养生餐厅”板块组成,共有14个温泉池。
当奈湿地人居生态村,重点建设千亩经济园区,建设完成大棚215栋、温室50栋,进一步发展特色种植,开发休闲采摘旅游项目。同时,当地发挥地域和资源优势,发展以旅游业和畜牧业为重点的主导产业,形成牧、游、农、渔、苇多元结构的农业观光体系。
八井子观光农业园,打造“品味乡村”之旅这一品牌,推动观光农业向纵深方向发展。共有旅游景点十二处,分别是采摘园、民俗园、八井子农业科技主题公园、李江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井乡坑烤部落村寨、远航广场、原味蔬菜小区等,达到了“一园一景”,“一点一品”,“一线一特”,既满足了游客对农业、农村的好奇心,又增强了吸引力。
龙凤铁东村特色餐饮。铁东村借助濒临龙凤湿地、大庆东站及客运枢纽站的地缘优势,快速发展乡村特色餐饮旅游业。目前,铁东村发展乡村旅游餐馆30余家,年收入290万元。
(二)休闲观光农业发展潜力巨大
休闲农业的基本概念是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提升旅游品质,并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摘、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
《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深度调研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前瞻》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底,我国共有8.5万个村开展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活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达到170万家,其中农家乐150万家,从业人员2800万,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6.9%,年接待游客8亿人次,实现营业收入超过2400亿元。
根据农业部对全国13.5万家典型休闲农业经营主体的调查,农民占其从业人员的92.4%,其土地产出率每亩接近12000元,是全国农业用地平均产出率的6.2倍,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5.41万元,是同期全国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2.75倍。
按照农业部对全国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收入与农业劳动力人均产值的比例,可以大致推算出大庆市经营休闲农业人口的人均收入:大庆市上一年的农民人均收入为13766元,经营休闲农业的农民人均产值应该是13766×2.75=37856.5元。
农业专家认为,大庆市大力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不仅可以改变农村的面貌,还可以提高农民的收入,缩减城乡差距。有利于农村产业的融合和发展,这也是大庆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当中重点提到的内容之一。
三、大庆市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对策
(一)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无论是现代示范区规划还是旅游部门的规划,共同提到了“美丽乡村旅游”,这也说明了“美丽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良机。休闲农业、观光农业是现代农业的两个子课题,大庆市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是:把乡村旅游纳入解决农村问题、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范畴。
同时,坚持以市场经济思路发展“美丽乡村旅游”项目,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和有经济实力的企业家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建设,改善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扩大乡村旅游规模。
在美丽乡村发展方向上注重发掘项目的个性化和文化内涵。充分调研、科学规划、创新观念,充分挖掘乡村文化内涵,引导“农家乐”向“一村一品”和“一家一艺”的方向发展,注重突出农村生活特点,强化乡土氛围。
(二)完善景区基础设施
旅游可以促使大庆经济转型。政府需要做好大庆市旅游统筹和规划的工作,聘请各方面的专家团队,对大庆市的旅游资源和发展目标进行整体梳理,做好大庆市旅游发展规划,有序推进旅游发展,哪些区块可以开发观光游,哪些区块可以开发体验游,彻底改变目前各自为战,零散经营,无序竞争的现状。
其次,政府应该做好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如道路、标识、给排水工程的建设。并且做好九道沟满族风情园、色氏湿地人家旅游度假村、八井子观光农业园、林甸北方温泉欢乐谷、红旗林场瑞鹤庄园和阿木塔蒙古风情岛等景区的投资建设,促进景区提档升级。
大庆市还对各县区尤其是涉及乡村旅游景区主要交通道路、通往主要景区的路口、市内主要交通站点、城市出入口等处,按照标准选址建设旅游道路交通标识和城市旅游导览图。
(三)谋划三条旅游产业带
林萨让温泉产业带。将依托林甸至萨尔图区的地热温泉旅游资源,以林甸镇综合服务区、黄牛场物流产业区、花园镇休闲商务区、鹤鸣湖休闲旅游区、四季青镇温泉果菜产业区、让胡路区星火温泉度假村、萨尔图区黑鱼湖旅游区等温泉产业聚集区为节点,建设独具特色的林(甸)―萨(尔图)―让(胡路)温泉产业经济带。
环连环湖旅游产业带。积极推进环连环湖及周边地区旅游开发,建设以连环湖为核心,周边村镇融为一体的特色湖泊郊野公园,打造环连环湖旅游度假区。
大庆市肇源县沿江旅游经济产业观光带。选址在肇源县松花江――嫩江沿岸,依托松花江国堤建设,以堤顶路为主轴,串联沿岸白金宝遗址、望海屯古城遗址、出河店古战场遗址、衍福寺、八家河、莲花湖、西海湿地等景点,以水乡田园景观营造、历史遗址公园开发、文化历史符号活化为重点,创新文化、美丽乡村旅游产品,开展自驾游等多种休闲娱乐方式,打造沿江历史文化度假带。
篇9
关键词:旅游房地产 现状 对策
一、旅游房地产概述
1.旅游房地产概念。旅游房地产,是指以旅游景点、休闲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住宅等产业为依托而进行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其开发模式与旅游业密切相关,常以景区或旅游接待作为其开发的功能,。旅游房地产是旅游与房地产两种行业以多种形式的结合,是旅游业与房地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出现的一种房地产业态。
2.旅游房地产分类。旅游房地产种类繁多,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例如,按照物业形式可划分为:度假村、度假酒店、产权酒店、时权酒店、景区住宅、景观型房地产等;按照房地产项目在旅游景观中所承担的功能划分可分为:旅游景点房地产、旅游商务房地产、旅游度假房地产等。随着旅游房地产的发展,很多种旅游房地产存在交叉领域,并不能单纯地归属于哪种类型。
二、成都旅游房地产开发现状
目前成都市旅游房地产的开发热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景观住宅。这类住宅多建在旅游资源突出的大中型城市市内或市郊。通过依靠旅游资源条件,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成都景观住宅的项目开发主要集中在郊区,以为客户提供假日休闲居住功能为主要目的,偏重于房产功能的第二居所为主。目前成都景观住宅项目开发有两种主要的形式:一部分是借景。靠着处于景区或其他吸引人气的场所附近,比如天下青城、锦里等;另一部分是项目自建旅游地,如荚蓉古城、国色天乡等,此种旅游地产地价相对更便宜,获利更丰厚,但风险也更大。
2.旅游观光休闲度假村。指发展商利用旅游开发区、旅游景区、休闲度假区的优越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开发的具有观光、餐饮、娱乐、住宿等多种功能的住宅项目。成都休闲度假村的开发最大的特色就是“农家乐”占主导地位。“农家乐”是近年来在成都市区周边兴起的一种由农民利用自家院落以及依傍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市民前来吃、住、游、玩、购的度假村形式。农家乐作为成都市乡村度假村的主要形式,现状是规模小而分散,产品形式趋于雷同。
3.产权酒店。产权酒店即将酒店的每一个单位分别出售给投资人,同时投资人委托酒店管理公司或分时度假网络管理,获取一定的投资回报。一般情况下,投资人均拥有该酒店每年一定对问段的免费居住权。成都的产权酒店仍基本属于新项目开发。有些采取了变相或不完全变相或打擦边球售后包租、返租返利的模式推向市场。这其中就会存在着短期行为、炒作行为甚至是欺诈行为。成都产权酒店的发展可仍存在投资陷阱等问题。
4.主题公园。主题公园是为了满足旅游者多样化休闲娱乐需求和选择而建造的一种具有创意性游园线索和策划性活动方式的现代旅游目的地形态。成都主题公园的代表项目主要有:成都华侨城、国色天乡、海洋极地世界、大溪谷。从目前已经亮相的项目来看,成都主题公园式的投资策略、盈利模式及开发思路都已经非常清晰。投资商一般是先修主题公园和配套商业,当公园环境出来后再开发住宅,然后利用主题公园的环境和资源提升住宅的品质和价格。
5. 主题街区。主题街区是具有特定的主体及核心吸引物,满足城市居民及旅游者的特定需求的一定的城市区域空间。主题街区一般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利用文化的作用,使之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成都的仿古主题商业街主要有锦里、文殊坊、大慈寺片区商业街、宽窄巷子、金沙古蜀文化旅游街、水井坊酒街、熊猫文化一条街、青羊坊等。同时也有西式风格的特色商业街如铜梓林欧洲风情街、平安桥西式风情特色商业区等。
三、成都旅游房地产发展对策
篇10
【关键词】新建县;进贤县;体验经济;农业生态旅游
1.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
体验是企业以服务为舞台、商品为道具,围绕消费者创造值得消费者记忆的活动。一旦这种活动成为经济活动的中心,体验经济时代就到来了。体验经济的出现是人们需求变化的新趋势,是以满足人们的情感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为主要目标的一种经济形态。有专家说,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具备了发展体验经济的条件。南昌市拥有多种类型旅游资源。红色、生态旅游资源特色尤为突出。各种资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为旅游产品开发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从而为体验式旅游经济的开发打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文化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旅游业是经济行业,更是文化行业,旅游一定程度是对“他文化”的一种欣赏和探求。都市居民出游乡村,是要暂离其都市文化常态,去享受乡村农耕文化的清新。优美的田园风光,古朴的农耕情调是乡村旅游的“主餐”,也正是农耕文化的核心。在许多人的内心深处,都有着很强的农耕文化情结。提高乡村旅游产品的文化品位,增强文化体验是我国乡村旅游顺利发展的主要问题。结合目前以休闲为主的旅游方式,开展以农耕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该有较好的基础和持续的市场需求。南昌新建、进贤二县农业经济基础良好,文化底蕴丰厚,适合发展体验式农业旅游。
3.南昌新建、进贤县都市体验农业旅游的现状
3.1大环境发展优势。南昌市具有发展旅游业的五大优势,分别为:①省会城市:作为江西省的省会城市,南昌市是全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环鄱阳湖城市群的核心城市。②区位优势:南昌市位于中国中部地区,是国内惟一一个连接长三角、珠三角和闽东南三角区的节点城市,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③交通优势:交通设施建设逐步完善,形成了“快捷畅通、四通八达”的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网。④休闲氛围浓厚:休闲已经成为南昌市民的一种普遍生活方式,为南昌市建设休闲旅游城市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产业基础。⑤环境优势:山是城之魂、水是城之灵、文是城之韵,山脉、水脉、文脉相融的南昌市拥有旅游业发展的绝对环境优势。
3.2两县资源储备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3.2.1区位优势。新建县位于南昌市西北,与南昌市一江之隔,县城与红谷滩新区紧密相连,融为一体,交通四通八达。全县处于南昌市50公里经济圈内,是南昌西拓的重要承载区。进贤水域辽阔,陆路交通便利,称“东南之藩蔽,闽浙之门户”,成为省会南昌市的东大门。当今是长江三角洲,闽东南三角洲进入南昌的必经之路,已成为江西乃至整个中部经济发展的黄金地带。
3.2.2资源优势。新建县地域广阔,耕地多,山地资源巨大。文化底蕴丰厚,有道教圣地西山万寿宫,江南最大的民间建筑群汪山土库。旅游景点多,全县有五色旅游景点,如:古色的西山万寿宫,红色的小平小道、金色的厚田沙漠,绿色的象山森林公园、溪霞水库和梦山朱权墓,特色的汪山土屋等。劳力资源多,技术优势强。农业发展优势表现在一是市县财政投入资金多,二是区位效应,三是农业招商引资势头强劲。新建县是宗教资源富集区。进贤县水域面积大,是亲水旅游资源和特色产业旅游资源富集区。如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等。
3.2.3特色农业现状与发展优势。近年来,新建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在发展城郊型都市农业,实行“一村一品”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藠头生产等取得了可喜的成绩。进贤县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4.旅游业应对体验经济
旅游业应对的体验经济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4.1确立创意体验主题。体验主题定位成功的关键在于什么是真正令人瞩目和动人心魄的。一般而言, 创意好的旅游目的地体验主题主要包括:一是调整人们的现实感受。如在西山万寿宫体验传统道教文化与在小平小道体验红色旅游,渡酒文化旅游区体验酒文化,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文化之旅都是典型的现代体验旅游。二是改变游客对现实的感觉。无论是在李度饮酒,还是在军山湖吃螃蟹,都是在在活动中感受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三是协调的现实整体。从万寿宫到小平小道,从李度到文港,从道教文化到红色文化,跳跃性大,空间变化大,调动了人们的积极性。
4.2打造体验服务。旅游体验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游客感受。游客从制定旅行计划,到旅游的全过程,包括前往景区和离开景区,最终形成旅游的整体印象。因此,宾馆、饭店、景区小卖部以及乘坐列车飞机过程中游客所受到的服务,都会提供给游客最令人难忘的体验。各类星级宾馆、乡村酒店及其提供的良好的体验式服务,如在李渡烧酒遗址、文港笔都增加一些文化展示服务,通过文化创意和时尚解读,“活化”一些特色旅游产品。
5.新建、南昌县体验式农业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
5.1做强做优特色农业基础产业。发展特色农业是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化解“三农”问题,推进“三农”工作的战略任务。如何依托独特优势,挖掘自身潜力,走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城郊型都市农业发展之路,是摆在我们新建、进贤人面的一个重大的农业课题。
5.1.1新建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要发展特色农业,具体要做到“五要”,即:一要大,即规模要大。二要专,品种要专一。三要特,特色要明。四要强,产品竞争力要强。五要精。一是农业生产要精,二是品牌要精,三是发展精品农业要注重产业的横向联系,例如抓住两县地处城郊,旅游资源丰富这一特色,大力发展休闲农业,把精品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起来,形成一大特色产业,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为此建议抓好六项措施。一抓投入。二抓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三抓农民培训。四抓农民转移。五抓龙头企业发展。六抓农业服务体系建设。
5.1.2进贤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和建议。进贤山青水秀,物华天宝,素有鱼米之乡美誉。农业是进贤的基础,也是经济优势所在。2007年8月,第七届全国县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结果公布,进贤县为中部百强县名列第67位。该县的文化用品“一支笔”、医疗器械“一根针”、 高空礼弹“一盆花”、食品加工“一瓶酒”、钢架结构“一张网”、 特种水产“一只蟹”、食用菌类“一朵菇”等七大特色产业群体,紧紧围绕“工业优强县、产业特色县、绿色生态县、和谐文明县”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区位、资源等优势,积极对接南昌,推动了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5.2制定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在进行农业生态旅游开发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以及市场需求状况,开展合理的农业生态旅游规划。重点推出红色旅游绝品、文化旅游名品、生态旅游精品和休闲旅游新品等南昌旅游“四品”。 转贴于
新建县定位于“生态家园、休闲绿洲”,重点发展生态休闲旅游产品、休闲度假旅游产品、宗教文化旅游产品、会议旅游产品以及参与型旅游产品。重点项目为湿地生态观光与科考项目、温泉开发、厚田沙漠、宝葫芦农庄、汪山土库、象山森林公园、小平小道、溪霞水库、西山万寿宫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小平小道 、厚田沙漠、西山万寿宫景区、汪山土库、梦山、宝葫芦农庄。
进贤县定位于“亲水型乡村休闲旅游区、传统文化体验区”。主要发展文化旅游产品、生态旅游产品、工业旅游产品等。重点项目为李渡酒文化旅游区、军山湖与青岚湖生态旅游区、军山湖观湖品蟹天堂项目、文港毛笔文化旅游区、军山湖国际螃蟹美食节等。主要旅游产品有:军山湖风景区、李渡旅游区、文港笔都旅游区等。
5.3确定旅游产品开发战略。南昌市的旅游产品开发,应当形成由精品型、提升型、潜力型构成的金字塔型旅游产品开发体系。重点建设厚田沙漠、小平小道、汪山土库、李渡烧酒遗址等精品型旅游产品。使之发展成为国内一流的旅游产品。军山湖螃蟹节、万寿宫、宝葫芦农庄等提升型旅游产品是精品型旅游产品的有益补充,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精品型旅游产品。文港笔都、以李渡烟花为代表的工业旅游等潜力型旅游产品,需要大规模投入(智慧或资金)才能开发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产品。潜力型旅游产品对于丰富南昌市产品体系具有重大意义。
5.4打造新型旅游产品。根据旅游市场个性化、休闲化、运动化的变化特点,南昌市要规划建设新型旅游产品,其中新建、进贤二县主要包括:
5.4.1汽车营地。汽车营地既是面向自驾车旅游市场的新型旅游产品,又是满足自驾车旅游对旅游服务设施需求的主要基础设施。在厚田沙漠、军山湖等地,按照国际标准规划建设一批自驾车营地,其中包括帐篷露营地、房车营地,以增强对长三角、珠三角和周边城市自驾车市场的吸引力。
5.4.2亲水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南昌市地表水域面积大、水体形态多的特点,大力开发亲水旅游产品。实施水系联通工程,开发环湖游、环城休闲游、夜航船、海——河——湖产品、水上娱乐、水上餐饮、水上演艺、湿地公园亲水旅游产品,营造“水中有景、景中有水”的水体景观。
5.4.3休闲旅游产品。南昌市拥有数量丰富、特色突出的休闲旅游资源,两县品古文化休闲旅游区、青山生态休闲旅游区,规划以都市休闲旅游、农(渔)业休闲旅游为基础,以文化休闲旅游、亲水休闲旅游为重点,以美食休闲旅游、保健养生休闲旅游、体育休闲旅游、商务休闲旅游为特色,以工业休闲旅游、修学培训休闲旅游为补充的十大系列休闲旅游产品。
5.4.4打造一流生态旅游城。新建县生米镇生米镇是我国最大的藠头生产基地,藠头通过农业部的验收,被认定为“无公害食品”和“绿色食品”,并授予其“中国藠头之乡”的光荣称号。在注重生态资源保护、全力打造南昌后花园的同时,2007年1月宝葫芦农庄也相中了生米镇这块风水宝地。2008年9月28日,宝葫芦农庄内成功举办了南昌市金秋金贸月和新建县第七届旅游文化节,活动成效得到省、市和县级领导的充分肯定, 同时也是农业生态旅游的良好依托。
5.4.5打造一流温泉城。在未来的开发建设上,新建县温泉城计划依托温泉,打造养生天堂、欢乐天堂、商务文化天堂、湿地天堂,成为南昌旅游的龙头、江西省休闲旅游的标志、亚洲最大的综合性温泉中心,并力争叫响世界。进贤——枢纽之地、鱼米之乡?、特色之县?、文化之邦,为进一步唱响特色品牌,做强特色产业,使之成为省市乃至全国的特色,经过科学论证,提出了“打造大温圳工业经济圈和环军山湖生态经济圈”的战略构想。
参考文献:
[1]B.Joseph Pine.Ⅱ and James H.Gilmore ,The Experience Economy ,Har2
vard Business Review ,1998
[2] 陈超、沈彩虹、杨荣斌.体验经济迎面扑来.文汇报,2001 - 08 - 01
[3] 吕鹤剑、刘斌中.中国农业生态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对策.陕西农业科学,2006 (1)
[4]舒伯阳.中国观光农业旅游的现状分析与前景展望.旅游学刊,19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