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环境建设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环境建设意义

篇1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意义

前言:在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的环境下,我国面临着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的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近些年来愈发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林业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保护必须要加大力度,发挥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内在价值,推动林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真正落实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人类生存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一、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

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最基本生存条件的重要路径,因为林业和人类的身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条件。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进程始终与林业环境紧密关联,林业生态环境中,绿色森林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将人类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和消化后释放出新鲜的氧气,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没有森林就不可能存在人类,森林孕育着人类,因此人类要在林业生态环境下生存与发展,体现了森林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生命和生存条件的功能。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建设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的关键途径[1]。

(二)保证林业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功能,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林业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键。林业及其经营的对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体,其经营的主要对象就是森林,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在人类生存中作为基础的自然条件,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在国民经济中作为关键的构成部分,是一项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产业。林业生态环境同样具有社会政治功能,在生态经济功能作用下,体现了社会公益性,形成了对国家的政治影响,人们生活在生态经济环境中,组成了国家整体,林业生态环境的效益是不可忽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通过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能够更好地将林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发挥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林业社会效益形成了生态效益之后,逐渐反映出来,可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挥着保证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积极作用[2]。

(三)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作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需要遵循发展这一客观的规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的发展目标,发挥出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持作用,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尤其是在日益恶化的林业生态环境下,更是需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林业生态环境的适应力,实现对森林植被的保护,防范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提供切实的保护和支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森林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林无人亡是不可避免的规则。面临着这样的客观条件,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维护人类的生存,在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发生林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防范灾害和资源经济危机对社会发展产生制约、对人类生存形成威胁。社会人们需要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知,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3]。

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以保护性为原则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始终坚持保护性的原则进行各项活动,因为我国的森林资源仍旧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林业部门需要对森林资源加强重视,认识到生态林业建设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结合森林资源的积极作用价值,始终坚持保护性原则展开林业经营管理工作,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恢复森林生态的环境,创建起良好的条件,促进森林资源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区的林业部门应制定符合当地森林资源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策略和计划,例如在一些林区内,存在着严重的森林生态破坏问题,针对此类林区,需要采取封山育林的保护措施,短期内禁止进入林区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活动,加强营造林建设,在营造多树种混交造林、嵌合造林等方式下,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强化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避免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破坏。在森林生态环境较为完善的林区内,允许企业、个人参与开发森林资源活动的同时,还要结合经营者与林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合同签订,明确林地经营者的义务权利范围,对迹地更新造林合同的内容要进行明确,保证林区森林资源不受破坏,提高对领取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始终坚持以保护性为原则,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4]。

(二)创新营林工作模式

营林工作在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中作为核心的内容之一,有必要紧跟时展的脚步,与时俱进,优化和创新引领工作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林木存活率和营林工作的综合水平,支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结合现代化监控技术、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提高对林区森林资源的勘查水平,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问题的有力防控,预防森林火灾问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分布情况,监测林木生长情况,对于营造林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指导作用。对于林木后期的管理和抚育要加大投入,创建起良好的环境,促进林木更好的生长,对于选地、整地、挖穴、选种、播种、栽苗等各个环节均需要明确重点,实现精细化的植树造林活动。

(三)更新林业技术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等融入到了社会各行业领域中,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不例外,在林业技术方面要加快更新的步伐,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支持体系。林业部门需要结合资金、人力资源等投入,加大对林业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实现林业技术的优化和创新,建立起完善林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转化机制,对各地区林业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收集,明确未来的林业技术研究方向和探索趋势,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推广新型的林业科学技术成果,将林业技术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效率,为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5]。

结论:综上所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结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营林工作的创新。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手段和理念,创建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云波.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策略研究[J].新农业,2021(02):68.

[2]赵涛,刘宏.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探析[J].现代园艺,2020,43(24):171-172.

[3]李小兵.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策略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36):51-52.

篇2

关键词: 城市建设;生态和谐;环境;宜居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296-01

0 引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当今城市建设中景观设计的任务是创造美景并考虑与自然生态和谐发展。古村落整体布局中讲究地制宜,依山傍水相的构屋营建思想,经过时间的洗礼,村落已经和自然融为一体,人的生产生活并没有给环境带来十分严重危害,村落的功能依然鲜活,这归功于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态环境的和谐相处。

1 生态和谐在古代建筑设计中的应用

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而朴素的生态道德文化,其中“天人合一”和“风水理论”最能代表了中华民族追求人与生态环境和谐统一的精神境界。位于浙江兰溪市的诸葛八卦村就充分体现了这种哲学思想。诸葛八卦村内鳞次栉比的层楼叠院与旖旎的池塘山色交相辉映,动静相宜,空灵蕴藉,处处是景,步步入画。村中间低平,四周渐高。四方来水,汇聚锅底,形成一口池塘—钟池。以钟池为中心,有八条小巷向四面八方延伸,直通村外八座高高的土岗,其平面酷似八卦图。这种别出心裁的村落水系设计,不仅为村民生产、生活用水和消防用水提供了方便,而且大面积的水面调节了气温,创造了一种家家门前有清泉的良好环境可谓巧夺天工。村中建筑各家各户多为四合院式建筑,四面封闭,中留空间。而房屋的前沿比后沿高,每到下雨,几乎所有的雨水都聚集在自家院内。诸葛后裔们管这种做法叫“肥水不外流”。这种面面相对、背背相依、巷道纵横、似通却闭的布局使外人贸然进村时,如果没有熟人带路,往往进得出不得。

2 生态和谐理念的价值

人与生态环境是和谐的整体,人应该尊重自然环境,遵循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办事。可是我们人类建造的城市就像传说中的怪兽,一点点吞噬着我们周边的生态环境。如果大自然一旦进行报复我们的城市就会陷入瘫痪。不管是采取什么方式的填海,这些近岸的生态系统包括海岸、物种以及自然景观,都将不可避免地遭受灭顶之灾,反观日前,有报道指出有的填海区完工不足10年就进行房地产开发,土地根基不稳,地表或继续缓慢沉降。在深圳填海区建造的小区楼盘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沉降,楼面底部处的裂缝随处可见,严重威胁人类自身安全。大自然有大自然的规律,几千年前我们的祖辈建造的都江堰就是利用了自然规律一直运行到今天,解决了现代科技都很难解决的泥沙对水利工程的威胁。几百年过去了,始建于北宋的诸葛八卦村村落依然在正常的运行,没有对周边的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宏村建设之初我们的祖辈就考虑到的取水、排污、防火等的多重因素,又考虑到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追求的是适合生存、布局合理、富有诗意的人居环境。村落已经变成自然环境的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古民居,学习古人崇尚自然、珍惜自然、合理利用自然的态度,对建造生态和谐宜居的居住环境有着多方面的意义。

3 生态和谐居住环境的设计

3.1 居住环境设计的前提是融入生态系统 居住环境的设计应该充分尊重场地原有的地貌状况,去发现场地的自然的演替规律和生态进程,在建设规划前应充分考虑保护自然、管理自然、恢复自然、改造自然和再现自然的要素,才能真正将建设工程与自然系统和谐统一。环境设计的目的在于更自觉地建立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环境在发展变化中与自然相协调,最终融入广大的生态系统。人类的生存空间在不断的扩展,为了更有效的利用各类自然资源和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环境设计应基于对自然本质的理解,根据现有地形地貌在宏观层面上进行规划。通过对场地和场地所处的区域环境进行深入研究,总结出场生态格局的现状。重点在水体系统与水质净化、植被群落和动物栖息地营建这两方面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与规划,确保整个项目在宏观生态层面上的正确导向,把建设开发后人类对环境影响降到最低。

3.2 居住环境设计的方法是因地制宜 居住环境的设计的方法是因地制宜,根据场地所处的区域环境来设计景观,注意生态环境自然规律办事。一是在缺水的地方不去设计大的水体,根据地貌现状设计更多雨水的收集方式。二是降低环境景观的日常运行对电能的依赖,例如景观的照明可以设计为太阳能,喷泉是否能更多的利用水体本身的落差来产生压力等等。如果景观的面积够大还可以根据周边环境建设小型的太阳能发电站。三是增加种植本地的树种,减少日常的维护和维护产生的垃圾。提倡垃圾分类,将有垃圾回收利用。四是不对场地地貌现状进行大的变化,不破坏现有的水土植被。

3.3 居住环境设计的目的是反哺环境 居住环境设计应对环境有贡献,把景观生态学理论引入环境的设计,维持并加强环境本身的自我调节能力,水—土—生物之间形成的良性循环系统。水作为一切生产生活所必须,设计中应注重对水的利用,特别是加强雨水的收集,并在城市管网建设中提倡雨污分流,通过对雨水和生活污水的回收利用,可大大降低绿化用水和景观水体用水。减少硬化面积保持土地自身生命力,使水能自然的渗入大地,水与土产生循环补充地下水。马路硬化多使用混凝土减少沥青面积,同样屋顶多设计成坡屋顶,多使用瓦等材料减少沥青防水层的面积,以减少沥青对雨水的污染。根据景观的面积和地貌适时的把潜流人工湿地引入景观,通过人工湿地净化一部分的人类生活污水。并建议在城市污水处理厂经过一级处理后建设人工湿地进行在降解,注重人工湿地的景观公园化建设。随着时间的推移,各种自然因素会自发地进行演替,从而形成良性的可持续的循环系统。

4 结语

综上所述,城市建设应该同时考虑快捷的交通网络、完善的公共服务体系、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健全的基础设施等等,缺一不可。生态和谐的居住理念以珍惜土地、重山水、护林木、巧用自然能源为原则,因地制宜,实现人与大自然的紧密相融。同时作为一种历史的延续和新景观产生的基础,从而构建出人工与生态环境协调的格局,创造出属于生态和谐宜居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刘肺林.古村落和谐的人居空间[M].上海,三联书店,2000.

篇3

【关键词】生态;环境建设;林业;效益评价;策略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城市的规模、城市人口的数量也是与日俱增。当然,伴随着工业化程度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精神生活在得到极大的满足的同时, 也不得不面对与日俱增的各类污染、“热岛效应”以及自然灾害等的严重威胁。面对这一现状,我们如何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生态环境建设是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最佳途径。因此,在该背景下,笔者结合自己从业经验,拟以可持续发展观为视角,对当前我国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同时对其发展问题提出可行性意见。

1.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地位可概括为“位居主体,效益显著”。

1.1生态环境建设的物质基础

森林是陆地生态环境的主体,是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森林在改善生态环境、维系生态平衡、保护人与自然和谐等方面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此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如公园、专类园以及森林公园等处处体现其重要地位。

1.2生态效益为主,多效益并存的体系

城市森林生态系统在生态环境建设中作用的发挥主要体现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方面。生态效益方面,如固碳释氧、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减噪等;经济效益方面,林产品的开发与利用、旅游收入以及生态节能所带来的间接收益;社会效益方面,城市建设中园林植物的应用,可为市民或游人提供休息、交流以及释放自我的空间,以达到缓解压力、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为人类社会结构的改进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启动啊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是一个应用理论,也是一个技术性问题。实际上这是全球公认的一个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就现今而论,国内外大都集中于对相关效益的研究,对该问题的评价鲜有问津。笔者认为,针对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应重点做好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2.1准确核定评价内容

如上文所述,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效益凸显,而就评价内容而言,应包含改善小气候效益、水文生态效益、森林游憩效益以及林业生态工程经济效益分析等等。

2.2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效益评价

2.2.1体现综合效益

森林系统效益体现主要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三大效益是生态环境建设中应当树立的主要目标,在效益评价中要对其进行科学、系统的分析。围绕三大效益确立投入产出利率、投资回收率、内部收益率[1]等主要指标。通过上述指标的全面系统的分析,能够正确反映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意义和内涵。

2.2.2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

为了力求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中要掌握定向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中不仅要针对某一特定目标,而且要从质量、数量以及时间等方面进行多因素评价。有时在直接评价中也会遇到一些待评因素或指标不好预测、定量或计价[2],这时就应当以现有的资料为基础,从其侧面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2.3动态与静态相结合

为追求评价及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我们要从多角度进行比较。从系统本身而言,要对其不同阶段的效益评价;对不同系统而言,还要对相同阶段的进行比较。因此,只有结合动态与静态结合,才能如实反映其现实状况以及系统发展趋势。

2.2.4与发展规划相结合

通常,在评价时往往把整个项目分为三个阶段来进行,也就是项目基期、项目执行期和项目后期阶段,这样评价结果会相对准确、客观。

3.林业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发展对策

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足,人们逐步关注精神层面的需求。城市环境的优劣是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然而,由于我国主导文化的发展,现代城市建设很少有自己的特色。因此,笔者结合自己实践经验和相关文献分析。提出以下应对策略。

3.1林业与城市建设规划同步

林业建设与城市发展步调一致:现代城市建设中,要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指导,以生态为导向。城市建成区建筑密度比较大,是人们工作、生活比较集中的场所,应保留部分廊道或斑块;城市,往往是人们游憩、休闲等场所(崇尚自然的回归),因此,在规划时,除不破坏原有的自然生态廊道外,还要在其附近人工营造相应斑块,以达到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的有机结合,凸显“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此外,城市内外的廊道要注意有机密布与衔接(嵌块体),这样有利于增加绿地率,进而构成城市森林生态网络体系。

3.2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多学科同行

林业建设的主要要素是植物,而植物又是有生命的物体,因此,在建设中要严格遵循其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习性,同时要以森林生态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学等多学科作为指导,兼收中西方文化,注重造景艺术,达成一个多功能、高效益的城市森林系统。此外,城市中的不同森林植被类型也在不断演替,我们还要根据其变化特点适时进行林分改造,通过人为的方式促进其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形成稳定、多层次的生态结构,进而提高三大效益。

3.3其他

城市生态环境建设,要尽量减少硬质景观(地面铺装、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应用,以提升城市人均绿地率为主。出增加绿地面积之外,还要尽量考虑绿化用地面积的有限性,要通过先关技术,采取复层混交种植模式,即营造乔灌草相结合的模式。此外,还要充分优化城市绿化或造林植物资源的选择,要根据城市不同的立地条件,选择合适的树种,注重乡土植物、抗性树种的应用,关注森林结构优化等等。最后,政府相关部门领导还要从源头上真正重视起这项艰巨的任务;同时,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全民参与林业建设的意识。

4.结语

城市生态与环境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必定能创造宜人环境,确保我国林业的健康、良性可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围绕“一中心、两试点、三条线”,坚持“四个到位”,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环境整洁、设施完善的美丽乡村,实现环境美好、生态优良的宜居环境。

一、依据现有特色科学规划美丽乡村。坚持规划先行,按照一村一景、一户一策原则,依据村庄现有布局和特色,科学谋划。以青龙岗村为例,根据村庄现有“一村一园和一路,两水围绕五条街”的特色布局,规划“一心一带压三轴,五区遍布多节点”空间结构。依据村民现有风貌进行规划改造提升,打造“L”型、“一”字形、“围合式”等院落,实现美观与实用的融合。

二、依托已有基础探索新型发展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同时统筹产业规划和发展,依托产业基础,形成一村一品,探索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产业发展的新模式。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不断夯实产业发展之基。一是依托青龙岗木制品加工园区,充分发挥木材加工产业优势,推进村产业整体发展。二是完善村庄基础配套设施,做好产业的支撑。将村庄污水管网同园区污水管网统筹规划施工,实现生产生活双服务。三是进行村庄环境整治,延伸村庄发展脉络,打造宜居环境,并同步推进企业“三化”提升。

篇5

关键词:住宅小区; 规划设计; 生态环境

1 现代设计理念中日益凸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步伐的不断加快, 人们在考虑解决某一问题时越来越注意到它同其他问题的相关性. 整体性, 住宅和城市建设已经不仅仅是解决住所那样简单和单一, 住所的构造和功能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 住宅和城市的规划设计已经成为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建设和营造一个能够充分满足人们生理、物质及精神需求的生存环境问题. 其中,首先是以生态学理论为依据, 营造合理的生态环境现代规划设计理念中, 生态系统观念的确立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1. 1 节资、节能阶段

自80年代始, 由于深切认识到资源、能源的有限性, 以及在大量消耗后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的严重性, 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和综合利用, 开始探索住宅和其他建筑节资、节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并在此理念的基础上, 提出了“绿色建筑挑战”行动, 即通过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实行综合优化设计,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基础上, 使建筑所消耗的资源、能源为最少.

1. 2 注重生态阶段

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提出和逐步深入, 在住宅建设中愈来愈重视住宅小区生态环境的营造和保护, 建设了大量以“生态”、“绿色”、“健康”为理念的住宅小区, 即把住宅小区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生态系统来进行规划、建设. 它的主体是“人”, 小区内的非生物因素和除“人”以外的生物因素的总和, 是“人”这个主体的居住生态环境. 所谓“生态住宅”、“绿色住宅”、“健康住宅”, 都是旨在创造一种能够保持住宅小区生态系统的平衡状态、而不破坏其生态平衡的居住环境。

1. 3 环境量化阶段

由于此前很多住宅小区的建设, 还只是停留在绿化、美化的表层, 把“绿色”等同于“绿化”, 而尚未涉及“生态”、“绿色”、“健康”的深层次的多角度的科学内涵, 于是, 近年来逐步提出小区环境的指标,并研究制订其评价体系. 这些体系突出了三大主题:一是节约资源和能源; 二是创造健康、舒适的居住环境; 三是强调住宅小区与周围环境的亲和融合, 人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2 住宅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首先面对的是对住宅生态环境问题. 居民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是在室内, 室内生态环境状况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是直接也是最重要的. 其要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 1 住宅标准

( 1)具有符合生态要求的人均居住面积. ( 2)具有完善的厨卫、煤气、供水、供电、供热、智能等设备.

2. 2 建筑环境

( 1)住宅类型, 如别墅、公寓、高层、多层等, 应根据基地的不同自然条件来确定, 体现与周围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 2)建筑形式. 目前的主流形式分塔楼和板楼两种. 塔楼的优点是能出面积, 视野好, 外立面丰富,一梯多户便于邻里交流, 节约能源, 楼宇布局灵活;板楼的优点是容积率低, 通风、采光的均好性强. 采用何种形式, 应从居住者“好用性”出发.

( 3)住宅内部结构布局.目前国外住宅的功能分区越来越细, 功能空间细分为“礼仪、交往、私密、功能、室外”五大区, 而仅室内的空间格局已达15个左右, 并尤其着力于对入口、起居室、餐厅等礼仪空间和卧室等私密空间的设计. 主卧室不仅要放在开敞、舒适度好的位置, 而且还将其空间细分为睡区、坐区、卫生区和壁橱区. 根据居住者对良好人居空间的不同要求来进行功能空间的细分和组合设计, 已成为造精品、创品牌的有效途径.

2. 3 声环境

( 1)房间与房间之间隔音要良好. ( 2)消除周围的噪声污染. 例如有的小区在临噪声污染源侧建立隔音墙, 或在规划上把多层、高层、排屋、公建进行有机排列组合, 形成高、中间低的态势, 从而对外部的噪声过滤阻断. ( 3)解决家用设备的噪声污染.如抽水马桶的节水、减少噪音问题.

2. 4 热环境

( 1)夏天遮阳消暑隔热. 朝西的房间统一设置遮阳装置或种树遮挡. ( 2)冬天采暖保温. 在采暖方面, 每个房间的暖气应该能够单独调控; 在保温方面, 要采用先进的墙体保温、门窗保温和屋顶保温技术.

2. 5 光环境

有良好的采光和日照. 应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住宅日照间距标准, 并积极研究保证良好日照的住宅设计方案和新住宅体系. 大进深住宅中无直接采光的厅(黑厅) , 其使用面积不得大于10平方米, 最好是创新设计大进深无“黑厅”住宅方案. 国外已研制成“太阳光照装置”, 以解决大进深住宅日照或因遮挡而没有直接日照的问题, 可以参考.

2. 6 空气环境

为保证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 1)要有良好的通风条件;( 2)要治理住宅周围的大气污染源. ( 3)防止装修污染。

2. 7 水环境

( 1)清洁的供水水源. 如采用住宅管道分质供水技术, 即用独立管网向住户输送经过净化处理、达到有关标准的饮用水. ( 2)开展水的综合利用和重复利用. 如设置中水系统和雨水收集、复用系统等.

2. 8 视觉环境

运用装修技巧和家具陈设来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内视觉环境.( 1)用不同的色彩造成不同的视觉效果.(2)运用线条. 长线条能给人一种延长空间的视觉效果. 层高矮小的房间使人感到压抑, 如果在四周墙壁上饰以色彩鲜艳的竖直线条, 即能造成房间变高的视觉效果. ( 3)运用壁上装饰. 在壁上挂一面大镜子, 或挂一幅大海、森林、草原等广阔景色的油画, 或挂上落地窗帘、落地壁帘, 可以得到房间宽大, 心情舒畅的视觉效果。

3 社区生态环境

室外环境不仅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会影响到室内环境. 其主要内容是:

( 1)好的环境质量和必要的环保设施. 好的环境质量包括具有清洁的空气、水体、土壤, 并远离排放污染气体和污水的污染源. 环保设施如: 污水和固体废弃物处理设施; 临近噪声源的应有噪声隔断设施; 使用原排放有害物质工厂厂址、或堆放有害物质的仓场作小区基地的, 应对土壤进行处理, 如无法处理则不得用作基地; 日照期长、阳光资源充足的地区, 还应有太阳能利用的设施.

( 2)绿化、景观设施. 小区景观的规划设计, 应首先着眼于满足生态平衡的要求, 为营造良好的小区生态系统服务. 品评小区景观优劣应把握的尺度,按其重要性可依次排序为: 生态尺度, 舒适尺度、美观尺度. 生态尺度是品评小区景观水平的根本尺度,而舒适、美观, 则是与小区的档次相匹配的, 不同档次的小区, 可以有不同的舒适尺度和美观尺度. 但是, 各个档次的小区, 都无例外地要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满足生态要求的基础上求舒适、求美观。

篇6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开展,是推动我县环保系统进一步思想解放、改进工作作风和创新工作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进一步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理论。为正确把握环境保护工作与落实科学发展观之间的关系,更好地把科学发展观理念贯穿于环境监察工作的始终,切实在工作实践中

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来指导和推进我县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工作。近期,围绕 “提高思想认识、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促进科学发展”的主题,我局全体干部职工走访了****矿业有限公司(勐马铁合金厂)等部分重点企业结合生态县创建、节能减排等工作进行了相关调研。

一、基本情况

**县**矿业有限公司是在云南省“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方针指引下,积极推进“电矿联营”的政策措施,通过引入外来资金,在**县成立的民营企业。公司位于勐马镇帕亮村,占地面积62243平方米,法定代表人贾珩。公司以铁合金产品的生产和经营为主,兼营矿产品和黑色金属材料。20xx年5月公司新建铁合金厂一期工程建成投产,生产硅铁、高碳猛铁、锰硅合金等铁合金产品。公司计划总投资5000万元,设计安装9000kva和12500kva矿热电炉各一台,总容量21500kva。同时建设环保除尘系统,供电系统、水循环利用系统及机电维修、化验分析、原料处理等附属设施。公司现有职工80人,其中,管理人员8人;吸收本县内农民工18人,安置残疾就业人员7人。

该项目已列入**县20xx—2020年县经济发展规划,具有年产锰系列铁合金2.6万吨的生产能力,年产值2亿元,年实现利润931万元,上缴税金2137万元。公司建设工程完成后,每年可消耗锰矿石8万吨,焦炭2万吨、石灰石3万吨、电力1.3亿kw.h;年进出厂主要物资吞吐量将达23吨。

通过强有力的监管手段,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达到了县委、县政府“确保环境污染好于周边地区,确保不发生大的环境污染事故”的目标。通过实施严密、严格、严肃的执法监管,促进我县地方政府和企业在环境治理工作中的多方面重大转变和提升,此次调研感受最深的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由“被动治理”为“积极治理”的环境保护意识的转变: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高度重视环境管理,思想意识由以往的只重视经济效益向经济环保并重转变,一些企业主由以往一问三不知的环保“门外汉”逐步成为行业污染治理方面的行家里手,通过完善治污设施、生产技术改进、资源综合利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措施逐步取得“减污增效”的实际效果。在治污设施提标升级改造中不再是以往的“被动治理、消极观望”,而是积极寻方案、找技术、舍得投入,“重企业经济效益、轻环保社会效益”的老观念有了重大转变。

(二)企业“软件硬件升级”发展的内部环境有了较大转变:

企业生产过程中“跑冒滴漏”,现场环境“脏乱差“的现场已不多见,在完善污染治理设施的同时,厂容环境也得到长足的提升:物流堆放有序,沟渠保洁,雨污分流等细节显示出企业在污染防治硬件方面有了较大转变,制度标语上墙,台帐资料完整、专人定岗定位等措施也显示了企业在管理软件方面有了较大提升,企业内部生产环境较以往有了较大转变。

二、存在问题

调研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我县的环保执法环境进一步优化,绝大多数企业主的环保意识有了一定程度的增强,群众对环保工作的满意度逐步提升。这些进步与环保部门近年来所做的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是分不开的。但在肯定监管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到环境监管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工作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与不足,亟需在今后工作中着力解决:

(一)、工作成效与当前严竣的环保形势尚有差距。在应对上级部门的各类检查中,我们还不能做到信心十足胸有成竹,究其根源还在于我们的工作仍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例如在对一些小企业的监管方面工作还存在不细不实的情况,在上级部门的执法督查中还是有仓促应对突击应对的情况,包括在企业治理工艺的细节方面我们执法人员在自行检查中并未及时发现问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在上级部门检查中却暴露出来,往往成为通报的焦点。

(二)、业务能力有待加强,服务水平还待提高。各次检查中也暴露出我们部分监察人员缺乏查实查细的钻劲和韧劲,缺乏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特别在推进环保整改的执行力方面有所欠缺。业务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重监管,轻服务”的现象还明显存在,在帮助企业解决问题,指导企业完善治理技术、

攻克治理技术方面的疑点难点问题的方面,能力还显得薄弱。

(三)、地区间的监管差异明显,不平衡性还很突出。总体看来我市东部沿太湖地区企业环境意识普遍好于西南部地 区企业,重点企业环境意识普遍好于小型企业。调研中也反映出部分企业仍存在环保法制意识淡薄和安于现状的心理,少数化工企业存在生产与治污不够协调的问题还很突出。原因之一是治污设施投入和运行成本较高,加之受到今年国际经济大环境的影响,受利益驱动,有些企业治污设施配备不全或运转不正常,治污设施成为应付环保检查的摆设;原因之二是环保执法工作存在疏漏之处,仍存在诸多盲点死角,执法工作的不平衡性导致有些局部区域环境污染较重,群众投诉反响较大。

三、几点建议

针对我们目前面临的环境形势,建议政府及相关部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群众利益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法这一基本国策的贯彻和落实,在今后一段时期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提高科学发展意识,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要通过发展来解决经济与环境保护问题,通过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来促进发展,走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之路,实现区域经济可持续稳定的发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清洁生产,促进企业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对决定转产、搬迁的开发区化工企业,要做好督查工作,确保企业按进度转产或搬迁。

篇7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环境;教育生态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2)11-0073-04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环境已不是狭义上的空间范围,而是信息系统的一个群落的概念,它是以现代教育为目的,信息技术为基础,集中协同控制多种现代视听设备,以及灯光幕布等环境设备,营造现场演示与实时交互的教学系统环境。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分为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和非教室类多媒体教学环境(如学术报告厅、多功能厅、音乐厅、大礼堂等),本文讨论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是从多媒体教室教学环境来阐述的。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教育学与生态学相互渗透的结果。教育生态学是研究教育与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规范的、生理的、心理的)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应用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探索教育规律。本文把多媒体教学环境看着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从教育生态学的角度来提出平衡、动态、可持续发展的建设对策,期望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范建设、科学管理及未来发展提供些参考意见,进一步促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一、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现存问题

1.规划问题

目前大多数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不仅与社会环境、组织结构、工作流程等诸多方面的体制有关,而且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再由于缺乏严谨的顶层设计和统一的建设标准,往往是根据现阶段的教学需求来建设,而无整体统一的规划,再加上受到经费、场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不可能一次性投入就能满足全校教学的需要,往往需要分期分批来实施,多媒体设备品种繁多,规格不一,导致设备的不兼容,而且多媒体设备可拓展性弱,只是满足基础性应用,忽略了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进一步设计与规划。

2.设计方案问题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建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根据学校的需求分期分批建设的,常常是每一次建设中标的都是不同的设备,不同的厂家理念不一样,其操作方法、使用注意事项及功能也不尽相同,这样教师就不得不适应各种多媒体设备的操作使用,这让管理者和使用者都增加了不少的麻烦。

物理环境、设备选型在很大程度上还存在一个规范问题,由于无标准可依,建设方案工作组只能根据以往经验、调研情况以及知名厂家提供的设备与集成服务来制订方案,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后期建设的兼容性。而厂家设备的生产也无统一的标准可依,厂家相互平台兼容性也不够,这也造成了后期建设的瓶颈问题。

3.系统集成问题

系统集成同样存在一个标准问题,各个施工厂家有各自的理念,系统提供的参数指标各不相同,提供的系统原理方框图、设备布局图、设备的选型和配置接线图及说明文件也各种各样,有的甚至就没有集成图纸,就简单配置与连接成型。

施工进场注意到了不影响正常教学,施工准备上也比较充分但在施工操作上,如辅材的质量、线缆的铺设、设备的安装、细节的处理等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二、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教育生态学分析

根据教育生态学的观点,教育主体与教育生态环境之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影响,它们共同构成教育生态系统。各级教育生态系统的内部和外部都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任何一个局部的变化都会引起连锁反应。

1.规划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规划,意即进行比较全面的长远的发展计划,是对未来整体性、长期性、基本性问题的思考、考量和设计未来整套行动方案。

从目前大多数的高校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规划来看,首先缺少良性体制的支撑,现行的行政体制与现代教育的管理制度的冲突,采购与使用分离,行政力量参与较多,所以不可能做到系统的全面的顶层设计。其次是缺失动态平衡的观念,长远目标不明确,只是关注了前期设备简单的堆积,较少考虑后期的运维、应用与发展等,认为一旦软硬件到位,后续应用就会自然跟上,对应用规划和成本绩效没有做特别的设计和考虑,再加上对未来发展趋势了解的缺乏,前期工程与后期先进技术的衔接不合理。最后是缺少以人为本的观念,忽视把对学生成长和发展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顶层规划设计最基础性、最硬性、最经得起时间检验的依据,没有做到让每个学生享受到公平教育,体现更多的人性关怀;对教师来说,同样忽视把教师作为教育生态信息系统中的一个因子,教师成为了技术的奴隶;忽略了对多媒体教学环境的管理者的人性关怀,简单重复性的工作得不到解放,服务价值体现不了。正是缺少了这些生态观的考虑,多媒体教学环境也就难以得到明显的改善,最终导致了系统在整体优化和实践应用方面出现的呆滞局面。

2.设计及系统集成问题的生态学分析

从目前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及系统集成存在的问题来看,首先是缺少顶层设计,导致“花盆效应”(也称局部生态环境效应)。没有详尽的长远总体规划和近期目标的指导,缺少先进的发展的理念作为支撑,每次不管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环境的改革,缺乏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的设计思路,如果仅局限于满足目前的某一功能需求,脱离于校外多媒体环境的发展,还在最习惯、最容易的传统的建设中,会很容易产生局部生态环境效应。其次缺少标准,从基础教室条件到音视频技术都缺少相应的标准,只是凭经验使然,更做不到互联互通。值得庆贺的是最近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给我们的后期的建设带来了福音。最后是缺少人性关怀,教育的宗旨是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公平教育,实现自主发展,我们看到,教室的投影的亮度并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清晰地看到投影幕的画面,座位的设计并不能排除视角的盲区,多媒体讲台的设计不能满足人机工程学要求,更谈不上人性化。

三、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生态化策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本是一个有机、复杂、统一的生态系统,依据刚颁布的中国教育技术行业标准之《多媒体教学环境工程建设规范》,结合实际建设的需求和学校状况,从规划设计和系统集成生态化的角度去科学建设,不搞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教学效率,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这将是建设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主要使命。

1.建立运行机制,保持政令通畅

要想突破体制制约,适应信息时代的组织,加强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宏观指导与协调,必须将重要的决策权从行政管理转向学校管理,成立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主管教学、科研、财务、基建、图书馆等的校领导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针对学校教育信息化需求,按照学校的办学方针,设计、指导、实施和实践教育信息化过程。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专家委员会,对信息化技术方案进行把关。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的办事机构可设在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中心领导兼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秘书,详细制定本校相应的《信息化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信息化建设项目验收规范》等规章制度,学校信息化工作就会形成合力,决策更加科学、高效,建设与管理的运行机制日趋完善。

由此学校上下对教育信息化工作非常重视,在学校发展规划、党代会报告、职代会报告、学校年度党政工作要点、学校工作计划中对教育信息化和教育技术工作都有专门阐述,可见,组织的建立、完善机制的运行将有利于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顺利开展。

2.做好顶层设计,谋划发展战略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顶层设计首先要明确中长期目标:面向使命(环境与人的融合)释放效能,在设计时才能处处体现这一宗旨,然后细化分级目标,支持不同类型学习,根据自身的类型进行整体设计调整,例如协作学习时设置与现实环境对应的虚拟学习支持系统、远程学习时提供虚拟实验系统等等,帮助学生进行协作和交流。其次空间的设计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讲究科学性,空间、通风、采光、内部造型、色彩运用等都要与人的生理、心理活动紧密联系。如空气新鲜能使人大脑清醒,心情愉快,提高教学效率;教室墙壁和桌椅的颜色不能过于强烈和鲜艳,避免学生兴奋好动,分散注意力。再次要慎重考虑信息技术的应用,一方面课堂教学信息的传递要多样,教学手段要可选,必须充分重视信息的反馈与调控,整合课堂与信息技术,另一方面还要为未来的技术发展预留空间。实施从以“物”为中心的低级态向以人为中心的高级态的战略转变,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各个生态因子之间的合理竞争和协调配置在以“人本”为核心的应用中使得整个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这个生态系统始终处于一种稳定和平衡的状态。

3.以应用为导向,科学论证方案

针对学校的基础情况、实际教学需求和经费能力,以应用为导向,对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规模、层次等做好决策。

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根据学校委托的项目成立信息化建设监督小组,根据信息化建设项目的具体要求,制定技术方案编制的基本原则,确定项目工作小组的人员构成和责任人。监督小组组长由中心党支部书记担任。

项目工作小组负责具体项目技术方案的编制、市场调查、询价等工作,形成可行性论证报告、技术方案、招标采购建议书。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方案的设计需要不断的优化,技术方案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先进、经济、实用的原则,需经过项目工作小组充分调研、集体讨论形成。对于意见不一致的或有多种选择的方案,应将不同意见或各种方案报中心领导,中心组织校内外专家对项目工作小组上报的技术方案进行论证,论证通过后报学校领导和设备采购部门。

项目工作小组应对所需采购设备的名称、型号、规格、性能、技术参数、市场价格等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根据科学、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制定招标采购建议书,对拟购置的仪器设备的品牌、型号、规格等进行详细描述,提出建议。除专业性较强的仪器设备外,应推荐至少三个品牌的同类产品。项目工作小组应对设备供应商、系统集成商进行详细的考察,对投标单位的资质、实力、信誉和售后服务等进行审查,择优选择至少3个单位,由中心向学校设备采购部门推荐。对企业信誉差、在我校既往工程建设中技术和服务质量差、没有兑现合同或承诺的单位,亦应向设备采购部门说明,作为设备采购部门对投标单位的审查依据。

4.关注标准,以人为本,系统推进,体现教育公平

多媒体教学环境的设计应更多地体现对于组成教育主体的教学者与学习者的关注。在技术设计与应用上更多地体现以人为本的精神,如在设计方面应体现绿色环保和无障碍设计。欧美许多政府机关、大学和企业都接受了一些绿色环保标准,例如能源和环境设计的领导力的论证(LEED)。LEED评估系统在五个方面关注人和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水资源的利用、能源利用率、材料和资源的选择、室内环境质量。对于多媒体教学环境而言,往往需要考虑教室的节能、绿色、环保,使用的灯光的节能性,使用的油漆和涂料等有机化合物的挥发性,课桌黑板使用材料的安全性等。无障碍设计也是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人性化特性表现,通过标准化的设计,智能无障碍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可以满足一些特殊人群学习者的需求。

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的人性化还应体现在未来课堂能充分解放教师被技术的束缚,更多地关注于教学过程本身。如使用物联网技术,在合适的情境中用手势或语言就可以自如地控制投影、计算机、灯光等,将最适合的技术与有效的教学方法相结合,人与物产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其注意力。从本质上真正的“让技术回到教育的幕后”,让教师尽情地释放教学的激情。

对于学习者而言,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让学生有充分实践和问题解决的机会,例如,在师范院校的教育技术专业的课程中,学生可以在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故障中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技能,利用现有的场景去实践去练习实际任务。未来多媒体教学环境要适合情境学习。例如教学者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利用多媒体设备(声、光、电)及物联网技术创设教学所需的情境。

5.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上升螺旋式的建设模型,强化建设的整体效应

余胜泉说,当技术成为环境中的一部分时,它必然会对教育赖以生存的基石产生一个革命性影响——人类的基本认知方式正从个体认知转变为分布式认知,即人与智能设备的协同认知,人机结合的思维体系,这是现代人应对日益复杂社会的基本认知方式。

一个新技术的出现(如多媒体、移动通信、电子白板、Weblog、云计算、物联网),人们总是将其引入教育教学中,或作为教学内容,或作为教育环境中的装备,但是每一个设备都有自己在教学中的适应性与不适应性,并不是尖端的就是最好的,用技术解决教育的问题,而不是让学校成了新技术的实验场。

以应用为导向引领的思路则是先调研实践应用以及人的发展需求,围绕需求问题的解决,确定目标,分析条件,制订方案,综合评价,优化方案,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并建立实施中的检查、监督、反馈、评价等制度。坚持以“人本”为核心,坚持教师和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弥合不同种群的优势与弱势,协调配置各生态因子,科学的搭建多媒体教学环境,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如图2模型。

以应用为导向的多媒体教学环境系统会将离散的设备打通,形成信息流,让不同系统、不同部分的信息流动起来,实现无缝对接。比如,物联网真正用于教学,信息流形成之后,当教师与学生进入课堂后,课堂的设备会根据身份识别提供相应的服务,教学设备会自动启动进入到待用状态,只要教师发出指令,播放一段视频,这时相应的各个设备系统就会自动运作,从待用状态进入服务状态,老师无须像以前手忙脚乱地打开计算机、投影机、投影幕等。

此模型在实践中促进信息流通,形成动态平衡:关注系统与人相连,系统自然地融合于建设业务之中,推进流程再造,有控制的打破旧平衡态,有目的地创建和发展新的平衡态;从关注眼前短期行为转向关注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应用中更好地将人、技术、实践融合在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活动中,通过有效问题的解决,螺旋式地实现自上而下建设驱动转变为自下而上应用需求驱动,最终能够持续、深层次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融合与创新发展。

四、结束语

从生态的角度探寻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的发展路径,完全符合信息化建设发展的历史规律,生态化是现代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发展的基本路向。多媒体教学环境建设是一个处在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技术环境等多种环境因子下,由经费投入、教师能力、管理者能力、厂商技术等生态因子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我们充分发挥各主体的能动性,分析各种限制因子,坚持耐度与最适度原则,克服“局部的生态环境效应”,优化教学环境与过程,提高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教学效益,使得这样的系统能动态、平衡、稳定、持续地发展下去,进一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进程。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高校教育资源利用绩效评价及其优化配置研究”(10YJCZH150)和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2011年度课题“基于B/S模式的高校多媒体教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研究”的研究成果。

篇8

(西南政法大学 经济法学院,重庆 401120)

摘 要:十提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其中之一就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加强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就必须创新环境保护机制,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的能动作用,补充环境行政执法的不足。环境公益诉讼作为社会大众环境意识的觉醒和司法进步的体现,对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决策的民主化,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借鉴环境公益诉讼制度通说理论,分析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特征,在此基础上阐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合理功能,进而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起诉权、审判规则等方面上进行改进的制度构想。

关键词 :生态文明建设;环境公益诉讼;司法能动

中图分类号:D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092-03

一、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特征考察

环境公益诉讼乃公益诉讼的一种。新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于公益诉讼仅有原则性的规定,导致无论是实务界还是理论界对环境公益诉讼的特征见仁见智。理论界认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是为了解决对“环境”损害救济的不确定性建立的特殊制度,不同于对“人”的损害主体,其核心在于协调对“环境”的损害与对“人”的损害的确认[1]。因此,可以把环境公益诉讼定义为:“行政机关、社会组织及公民的行为使环境遭受侵害或有侵害可能时,公民、社会团体或行政机关为维护环境公共利益,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2]从定义可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具有以下特征:首先,环境公益诉讼针对的是损害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该行为不一定直接损害原告利益。环境公共利益不仅限于经济利益,还包括健康、审美、娱乐以及环保等多方面的利益[3]。其次,环境公益诉讼提出主体是法律规定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及个人,区别于传统诉讼中的直接利害关系人。新民事诉讼法将公益诉讼的起诉权赋予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最后,环境公益诉讼原告多为社会团体和个人,但被告往往是大型企事业单位或握有重要权力的部门[4],导致诉讼双方力量不平衡,故在审判规则、举证责任以及诉讼费用的承担上更倾向于保护公共利益。

二、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在生态文明建设下的功能定位

不同制度的特征决定了不同的制度功能。通过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特征之考察,我们发现,环境公益诉讼在侵害的利益、提起诉讼的主体以及审判规则与传统诉讼有着很大差别。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起初是解决“公地悲剧”的一种诉讼手段,它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反映了环境公共利益保护的紧迫需要。但不能仅仅将其作为一种手段,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下,有必要对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合理定位。新民事诉讼法过于原则的公益诉讼制度设计,也只是更多具有“口号效应”而非制度效应,更多具有道德价值而非法律价值,甚至难免有“立法形象工程”之嫌[5]。正确定位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可以为司法实践提供原则性的指导。相比较以调整个体间利害关系冲突为对象的传统民事诉讼,环境公益诉讼不仅有纠纷解决、实体权利保护、不当行为纠正等基本的诉讼功能,还有弥补环境行政执法不足、形成公共政策以及促进社会变革这三大特殊功能。

(一)监督环境行政机关执法,弥补环境行政执法不足

现代社会日趋复杂,政府的公共事务也日益繁多,使得政府对整个社会的管理不可能面面俱到。为了保证国家对社会生活的管理目标,借“私人检察官”[6]的力量来补充国家力量的不足在现代社会就显得很有必要。

同时,环境受到损害,部分原因是环境执法机关没有尽职尽责履行义务。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坚持“经济至上”的发展观念,环境保护观念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在相当一部分领导干部心中,往往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在较轻的位置上。为了给“GDP”让路,不仅不为环境执法工作提供支持,甚至要求环境执法机构消极不作为。迫于压力,环境执法工作人员只能消极执法。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赋予公民、社会团体及有关机关以起诉权,可作为监督环境行政执法机关勤勉执法的有效方式。并且,社会成员监督环境执法机关的执法,并对取其不履行职责的行为提起诉讼,也可以弥补环境行政执法的不足。

(二)为公众参与环境决策提供制度渠道[7],形成环境公共政策

自由法论者认为法律漏洞乃无可避免,因而承认法官法律不明确的范围内,可自由创设法律[8]。当下社会关系日趋复杂和价值观念日益多元化,传统权利架构体系出现了许多新兴利益以及权利雏形,因法律规定的空白使许多问题无法在司法裁判中实现。这就要求司法机关发挥能动作用,即裁判不仅能发挥解决纷争功能,而且发挥政策功能。由于实体法上,我国法律规范具有较多的一般条款,裁判政策形成的实现就要求法官在法律授权范围内,运用司法裁量权作出合理裁判,进而使法官通过司法推动政策的形成。授予法官利益衡量权,个案也就被赋予了政策性的价值判断。现实生活中,法院通过诉讼形成的判决即可做出同类事件进行裁判的先例。虽然大陆法系中,法源以成文法为主,判例处于补充地位,但判例具有相当大的社会统治作用,则属无可置疑之事权[9]。对案件当事人之外的社会大众、行政机关等相关者,这些判例很可能会产生类似于确定法律内容的作用,从而成为指导同类行为的基本准则。正如有学者所说,判决所采用的法律准则无论好坏都成了先例,能为今后发生的同类案件事实上提供具有实际约束力的准绳[10]。通过判决的这种扩张效力,环境公益诉讼在很大程度上发挥着形成和促进环境保护公共政策的作用。

(三)推动社会的变革

美国正义之盟的创建人南·艾伦将公益诉讼的结果分为以下四种:(1)执行法律;(2)适用和解释法律;(3)改革公共机构;(4)激发社会和政治变革[11]。而公益诉讼的目标也正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方面的社会与法律变革。成功的公益诉讼会导致现行法律规定的执行或者政府履行其责任的变化,也会导致司法实践以及法律的解释发生变化,环境公益诉讼尤其如此。环境公益诉讼为社会大众参与环境治理以及行政管理提供了渠道,将民众对环境保护的关心和热情导向制度内的参与,进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12]。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不仅能够激发社会主体参与环境公益诉讼实践的热情,提供一系列的制度保证社会主体充分发挥其智力、能力等优势保护环境,而且也能够优化行政机关的执法工作,促进政府职能的履行,进而保护整个社会的公共利益,推动社会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三、生态文明建设中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初步构想

环境公益诉讼在我国刚刚起步,还有许多不足。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民众等诉讼主体状告无门的客观现实,迫切需要我国推进公益诉讼的立法与实践。在建设生态文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的背景下,如何更好地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弥补环境行政执法不足、完善公共政策、促进社会变革这三大特殊的强大功能,笔者认为,应该从完善我国的环境公益诉讼制度入手。

(一)赋予公民个人起诉权,形成对行政执法更强有力的监督与补充

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首要功能就是弥补环境行政执法的不足。谁可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这决定了在多大范围内社会大众可以行使监督环境行政执法权,参与社会的管理。通过向公民敞开诉讼的大门,赋予公民环境公益诉讼的起诉资格,不仅是公民环境权的体现,也是环境行政执法力度加强的重要举措。目前,新民诉中规定有关国家机关和社会团体组织有权利提起侵害公共利益的公益诉讼。法院可以发挥司法能动性、形成公共政策的功能,对个人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进行具体审查,不能简单地做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如沃尔夫所言:“司法能动主义的基本宗旨就是,法官应该审判案件,而不是回避案件,并广泛地运用其权力,尤其是透过扩大平等和个人自由的手段,达致促进社会公平,即保护人的尊严。”[13]具体来说,针对个人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笔者认为,首先,法院审查个人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起诉权是否有法律明确规定。其次,若属于有关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起诉者要举证说明其曾向相关国家机关或社会团体请求提起公益诉讼且没得到答复。个人履行完此项形式证明责任后,法院应受理。最后,若个人提起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起诉权没有法律明确规定,法院不应当以无法律规定为由不予受理,需结合宪法的精神、环境法的基本原则以及诉讼法的理论等做出决定或裁判。

(二)统一现行的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民事、行政、刑事审判程序与规则

依诉讼性质可对公益诉讼分为三种:一是行政机关对环境侵害行为依法不具有行政监督和管的理职能,社会主体应以环境侵害行为人为被告提起诉讼。这属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二是行政机关应当依法承担监督和管理职能,但是若不履职责,社会主体可以以有关行政部门为被告提起诉讼。这属于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三是在刑事诉讼法中对于有关环境公益诉讼的犯罪分出一章节进行了专门规定,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危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诉讼。由此可见,我国的三大诉讼法对于环境公益诉讼没有较为统一的规定,甚至在行政诉讼法中都没有涉及。正像有的学者说的,在传统法律规则中,不可能包含解决环境污染或者破坏行为所产生的对人的损害进行救济,不可能也不会对环境损失进行弥补,更因其不考虑环境公益等因素,对未来纠纷的再生、重复和扩大不能形成制约力[14]。在新形势下我们出于保护环境公共利益、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需要,就要对环境公益诉讼的有关规则要进行协调、统一。首先,要把有关环境民事、行政和刑事公益诉讼的有关现行法条整理出来。其次,鉴于环境刑事公益诉讼制度较为明确具体,可以以环境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基础,划分出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具体说就是,像刑事诉讼法中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追究民事责任一样,立法者完全可以以环境刑事公益诉讼制度为基础,将整理出来的环境民事、行政公益诉讼的有关规定与刑事公益诉讼相协调。最后,这种协调统一绝不是简单的法律条文的堆砌,是建立在对环境公益诉讼理论的理解基础之上,是建立在对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功能把握之上的。

(三)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制运行环境

整个世界由社会和自然构成。社会发展的方式一般有两种,一是激烈的革命突变;二是平缓的改革渐进。长期以来,我国环境的管理是由各级政府的环境保护机关代表国家对环境进行监督和管理,这种管理体制已经被证明效果很差。环境执法机关不但没有真正承担起保护环境的重任,反而构成了对环境的威胁。运用法律的社会变革功能,发挥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特殊变革功能,就需要优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运行环境。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立法上需要明确规定公益诉讼的特征和功能以及具体的操作程序,方便社会公众了解如何进行正当的保护环境利益,便于监督环境机关严格执法;其次,执法上环境行政执法机关依法保护环境公共利益,严格按照法律法规授予的权力依法提起环境公益诉讼;最后,司法机关在法治精神和保护环境公共利益的观念指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审理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总之,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才能使公民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更好地建设生态文明和中国特设社会主义。现阶段须尽快完善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健全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用法律武器同危害我国环境公共利益的行为进行抗争。

参考文献:

〔1〕〔2〕吕忠梅,吴勇.环境公益实现之诉讼制度之构想[C].环境公益诉讼[M].法律出版社,2007.23.

〔3〕陈亮.美国环境公益诉讼原告适格规则研究[M].中国检察出版社,2010.55.

〔4〕贺海仁.公益诉讼的新发展[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69.

〔5〕帅恒.公益诉讼制度之检讨[J].公民导刊,2012,(2).

〔6〕王名扬.美国行政法[M].中国法制出版社,1995. 627-628.

〔7〕陈亮,卢伟.环境公益诉讼功能再造[J].人民法院报,2012,(11).

〔8〕〔9〕杨仁寿.法学方法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111.

〔10〕梅冷,付黎旭.日本环境法的展开[C].环境资源法论丛(第2卷)[M].法律出版社2002.255.

〔11〕梁慧星.开放纳税人诉讼,以私权制约公权[J].人民法院报,2001,(4).

〔12〕叶俊荣.环保自力救济的制度回应:“解决纠纷”或“强化参与”[C].环境政策与法律[M].元照出版公司,2002.335.

〔13〕(美)克里斯托弗·沃尔夫.司法能动主义——自由的保障还是安全的威胁?[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3.

篇9

【关键词】生态林业;经济建设;经济发展

1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意义

1.1经济意义

作为生态系统及林业经济的共同组成部分,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实施,可以促使林业经济走向更好的发展,也能够对我国复合型经济的发展起到相关作用,从而完成我国经济发展中多元化经济结构的构建过程。另外,对林业生态环境实施保护,可以促使生态体系功能得到建设与恢复,并促使林业资源不断优化与改善,进而帮助果业、木材等与林业相关的行业得到系统化发展[1]。

1.2现实意义

目前,虽然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了,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物质需求,但是也带来了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对林业资源,存在过度开发的问题。林业中的森林树木,能够净化与吸收空气当中的有害成分、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保护人类健康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我们面临的环境问题依旧十分严峻,因此在未来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对自然资源的保护,做到不断维护生态环境。

2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间的问题所

在在可持续发展理念得到推行之后,如何处理好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在这两者之间,还存在一些没有得到解决的问题,使得林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受阻,这些问题主要有:一是生态环境意识与法制观念不足。在我国,关于生态环境的法律体系建设尚不完善,且法制宣传不到位,从而使相关企业及个人在发展经济时,存在对生态环境保护认识不够充分的问题,也就更谈不上整个社会生态环境意识的形成,特别是在水土保持等方面,其更不具备法律意识与环境意识,对于仅存的一些法律与规定,也得不到有效地应用与实施。二是林业经济体制不够完善。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的经济体制从共有制经济向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体制进行转变,这一转变,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升我国的经济活力。但是对于林业经济来说,一直以来,其均由国家控股,政府在林业经济中担当控制角色,其他所有制经济占比很低,这样一来,使得我国林业经济活力得不到提升,甚至出现职责紊乱,林业经济发展难以调控的局面,阻碍了林业经济的发展。由此可见,要想促使林业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就应当考虑到经济发展的影响。所以,对于林业与林业经济发展相关部门,在充分发挥自己职能的同时,通过引导来帮助林业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建设,以实现在有效改善林业生态环境的同时促使经济保持持续发展的目标。

3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共同发展对策

3.1工业园区与园林城市协调发展

工业园区与园林城市的协调发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避免资源浪费问题的出现,从而帮助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促使城市经济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对此,一是需要完成工业园区的规划工作,结合生态城市建设,从水系、植被与山体保护的角度出发,来促使园区当中的景观环境得到保护。另外还需科学合理的使用林业资源,对林业相关生产工作做到严格规范,进而帮助生态环境得到优化与改善,如综合利用木材资源等。二是保护城市绿地的法律地位,在一些园林城市中,由于绿地被肆意占用,致使城市发展受到影响,为此应当加强此方面的法律建设工作,帮助绿地法律地位得到提升。三是要做好绿化城市建设,这就需要对生态资源重要性做出宣传,从而借助群众的力量,来做好绿化造林工作的开展与推行,从而帮助城市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3.2完成林业经济发展机制的建设

林业经济要想得到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就应当合理处置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间存在的关联,进而完成发展机制的有效构建。在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做好林业发展,并借助科学手段及措施,控制林业资源消耗,并完成林业资源培养与管理工作。另外,还应当采取各类经济方式,把山区土地经济建设起来,通过建设经费的投入,来帮助化解资源利用与保护间的冲突,进而保障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3进一步扩大森林面积覆盖率

现如今,我国林业资源遭受严重的退化与缩减,林业资源较为紧张,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为了能够改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关系,需进一步扩大森林覆盖率,通过义务植树、森林防护等相关工作的开展,来使得林业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保护与发展。同时,对于相关政府部门来说,还应当完成相关法律体系的建设工作,从而对林业资源实施保护,在退耕还林与速生林等工程建设项目上,要做到进一步发展,从而对林业经济起到保障作用。

3.4提升林地生产的经营效率

林业资源保护工作的开展,并不仅仅只是做好看护管理即可,而是应当使得林业生产能力有效地使用这些资源,从而提升林业资源所能够发挥的效益。同时,还应当根据林业的实际发展状况,来完成对林地经营方式的选择工作,并可以发展一些林下经济,例如发展养殖业,打造旅游业等措施,来帮助经济发展。通过借助更为科学、合理的经营方式,在对林业资源环境进行保护的基础上,促使林业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得到提升,进而帮助林业资源与经济得到有效发展。

4结语

林业资源作为我国资源结构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我国经济与环境健康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因此,为了能够促使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做好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具体可从制度、经营方式、宣传措施、法律手段等方面入手,来处理好林业资源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篇10

一、建设农村金融环境的意义

(1)促进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建设的力度,对农村经济水平的更好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处于一个相对比较低的阶段,而经济水平的提升是要依赖于整体金融环境的。拥有一个稳健的金融资本体系,农村的经济发展才能得到一个较好的环境基础。而且提高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质量,还有利于农村经济效益发展速度的提升。

(2)为农村金融体系提稳定环境。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另一个重要意义是能够为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提供一个稳定的环境。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经济发展方式也有了一定的改善,在这种经济环境下,农村的金融体系正在逐渐形成。现代化的金融经济体制正在农村经济环境中建立,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能够为金融体系的建立构建一个良好的环境。

(3)促进农村市场经济的建立。 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还能够加快市场经济制度在农村建立的步伐。从总体上来说,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比较落后的,而且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也仅仅局限于各大经济发达城市。想要提高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就需要逐步在农村市场中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工作的建设力度,健全农村的金融资本体系,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制度在农村的建立。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中的不足

(1)农村金融体系不完善。 关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问题,当前我国农村的经济市场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我国农村的金融体系不够完善,农村金融体系的完善程度决定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目前我国广大农村的经济市场中,金融结构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缺乏完善补充,这就会影响我国农村市场中的金融体系的建立,导致我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不能很好地开展。

(2)农村法制意识淡薄。当前我国农村的金融生态环境中建设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农村法制意识比较缺乏,在金融体制建立的过程中,法制意识是维持经济安全运行、维护金融体系合法运作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村人口的法律意识还普遍处于一个低水平,缺乏法律意识作为支持,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就不能很好的开展。

(3)相关的机制制度缺乏。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中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相关配套制度的缺乏,对于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来说,拥有完整的、正确的配套制度是保证其建设工作良好开展的依据,而当前我国的农村中,有关金融体系的机制制度还并不完善,这就阻碍了金融结构的建设工作,不利于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的良好开展。

(4)农村人口素质比较低。我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由于我国教育水平的有限性,当前农村人口的素质还普遍处于一个低水平。缺乏高素质、高学历的金融专业人才。专业人才作为金融工作开展的一个重要资源,缺乏专业人才就意味着缺乏相关的人力资源来建设金融生态环境。这样必然不利于农村金融工作的良好开展。

三、如何加强农村金融生态建设

(1)完善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提高农村金融工作的建设水平,首先要补充完善农村的金融结构体系。农村的金融行业拥有一个完整的结构体系,才能够创建更高质量的农村金融资本环境。加强农村的金融体系建设力度,能够促进农村金融经济的更好发展。

(2)加强制度化管理建设。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建设工作,还需要强化对机制层面的管理力度。健全的机制制度是金融工作得以良好开展的重要前提,尤其是针对缺乏机制体制的农村来说,加强制度化建设,能够为金融工作的良好运行提高制度层面的保障,能够提高金融体系建立过程中的可行性,进而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整体水平。

(3)引进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另一个措施是引进先进的金融体制管理经验,相于城市来说,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更低,金融管理经验缺乏,这种现状会阻碍金融工作的良好开展。因此,大力引入先进的金融管理经验,为农村金融建设工作增添新的动力,更好的促进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