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未成年网络环境整治

篇1

一、领导重视,广泛宣传到位。

多次召开全镇文明创建动员大会,统一思想,深入宣传,广泛动员全体人员参与到文明创建工作中去,营造浓厚的创建氛围。党委领导高度重视,成立镇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为创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组织保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目标责任制,层层分解任务,责任到人,确保有人抓、有人管、有人做。充分利用宣传栏、标语、广播、滚动屏幕、文化墙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调动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促进文明创建的各项工作向前发展。

二、打造美丽乡村,创建文明村镇

我镇立足实际,紧紧围绕“创建文明村镇”的目标,以重兴行政村孙坝中心村为中心,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美好乡镇。建设三留守人员活动中心,为三留守人员的业余生活提供最为坚实的物质保障;打造文体活动中心,为中心村村民的业余生活提供场所;建设文化广场、便民利民施舍、健身器材,为中心村村民的健身娱乐提供场所。举办道德讲堂活动,向民众宣传好人好事,净化民众的身心涵养;开展“好婆媳、好夫妻、好儿女”评选活动,营造向身边文明榜样学习的氛围;开展“十星级文明户”评比活动,打造文明向上十好家庭。集中清理生活垃圾,做到无露天粪坑,无乱堆、乱放,无污水塘、臭水沟;对村内的臭水沟、废池塘等进行清淤整治;集中整治村庄周围由于畜禽养殖所产生的污染;并形成了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依托孙坝中心村的建设,镇文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

三、扎实推进道德讲堂建设。

为深入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增强广大群众的思想道德建设,促使道德建设的氛围更加浓厚、基础更加扎实、实践更加深入、成效更加明显,营造学习、崇尚、争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我镇积极组织开展道德讲堂活动。通过每季度一次的道德讲演活动,以“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人讲自己事、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形式,大力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使先进的道德理念入脑入心,外化于行,营造“讲道德,做好人,树新风”的浓厚氛围,推动我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

四、开展节日主题宣传活动

为充分利用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以节日文体活动、中华经典诵读活动、民俗活动、扶贫帮困等为重点,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期间广泛开展了“我们的节日”系列宣传教育和庆祝活动,不断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认知传统、尊重传统、弘扬传统,增进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感,努力营造和谐、欢乐的节日氛围。

五、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今年以来,我镇以加强未成人保护工作为导向,认真贯彻落实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加大宣传实施力度,不断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努力构建长效工作机制。关心关爱全镇困难留守儿童,并定期了解、掌握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和成长需求,加强学校与学生家长及其监护人的联系。在学习上辅导,在生活上指导,思想上引导,对青少年提供学习、生活上的帮助。

六、加大宣传工作力度

镇利用多种方式加大对文明创建工作的宣传,在宣传栏上进行图文讲解宣传,通过微信、微博发送信息进行传播,在文明网上发表文章进行宣传,组织志愿者开展文明创建宣传活动。通过开展各项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广大群众参与文明创建的激情和热情。

七、环境整治工作

篇2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查、测、考”工作机制

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功在长远、利在千秋的工作。哈尔滨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成立了四个市级领导为主任的哈尔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领导小组,按照人均0.2元的标准落实了工作经费,增设机构和人员,统筹规划,着眼长远目标,建立长效机制,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创建文明城市、文明单位考核及绩效考核和目标考核体系中,同步推进落实。完善“查、测、考”工作机制,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规范化、常态化。一是月查。根据年度工作重点和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确定每月的督导检查内容,集中力量开展专项的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解决工作中针对性和时效性不强的问题。二是季测。按照中央文明办《测评体系》的要求,加大测评考核力度,组织专门人员按照“国检”标准在全市开展季度测评。坚持以测促建,充分发挥测评体系的导向作用,提高区县(市)主要领导对未成年人工作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中作用的认识。三是年考。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考核相关单位和部门年度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终目标考核体系,并充分运用考核结果,以此区分优劣、兑现奖惩,增强对未成年人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围绕立德树人,打造“唱、学、进”活动品牌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引领,遵循未成年人身心成长规律和特点,广泛开展“中国梦”学习教育活动,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高深抽象向简单易懂转变,让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提高。一是唱童谣。牢牢把握童谣创作、传唱的主题和时代的主旋律,定期组织开展“童心向党、优秀童谣传唱”、“唱健康童谣,过快乐假期”、“优秀童谣创作评比”、“优秀原创童谣展演”等活动,让孩子们在传唱健康向上、朗朗上口、充满时代气息、体现童心童趣的优秀童谣中健康快乐成长。总结推广了香坊区数十年坚持原创、传唱优秀童谣的经验,得到了中央文明办和省文明办领导的充分肯定,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积极影响。二是学典型。一个先进典型就是一面旗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真实和最鲜活的体现。大力开展了“美德阳光建设工程”先进典型的评选,将这些典型的先进事迹,特别是其中蕴含的道德闪光点和积极人生态度,在各类媒体和校园中广泛宣传报道。在全市中小学开展了“向英模人物学习,弘扬哈尔滨风尚”活动,培养未成年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养成能力,树立未成年人“哈尔滨风尚”形象,成为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新生力量。三是进校园。发挥我市丰厚的音乐资源和悠久的革命历史文化底蕴,在全市组织开展了“十精神”进校园、“经典音乐”进校园、“优秀儿童剧”进校园、“中华经典诵读”进校园、“党史知识”进校园、“道德讲堂”进校园、“优秀爱国主义影片”进校园等“七进”活动,引导学生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吸纳人类先进文明成果,培育高尚品质,树立远大志向。目前,共组织各类演出活动110场次,组织编印了《哈尔滨市中华经典诵读读本》、《哈尔滨市未明礼仪小常识》等10套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系列丛书,免费发放到全市各中小学校。

三、创新教育载体,开展“争、当、设”主题实践活动

发挥以学校教育为主导,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社会教育为辅助的三结合教育网络作用,把蕴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道德元素,渗透到实践活动中,培育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培养未成年人的创新精神,提高实践能力。一是争做美德阳光少年。以大中小学“认星争星”网络教育为试点,在全市广泛开展“认星争优”活动,教育和引导未成年人做到“五个学会”(学会快乐、欣赏、感恩、合作、承担),不断深化和拓展“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在全市建立了2个国家级、21个省级和104个市级“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联系点。“日行一善”、“洒扫应对”“创编节日小报”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争做美德阳光少年成为未成年人的一种追求和时尚,从而树立了学习美德、弘扬美德、践行美德的良好风尚。哈四中“四责”教育已成为拉动和提升学校整体工作水平的重要力量。全市涌现出了以“爱心哥哥”张家赫、优秀志愿者孙慧熙、三次入水抢救溺水男子的常伟豪为代表的市级美德少年。张家赫、王之雨荣登中国美德少年榜。二是当小小志愿者。在全市中小学校广泛建立学雷锋志愿服务站,3月5日开学第一天,全市中小学校统一时间举行了“学雷锋、争当美德少年,让雷锋的旗帜更鲜艳”主题升旗仪式。开展“学习雷锋,做小小志愿者”、“伸伸手、弯弯腰,文明跟着走”“五小员进社区”等志愿服务。举办了“我和雷锋比童年”、“志愿助残、放飞梦想”青少年演讲、故事会等各种宣传教育活动2 000余场,利用课余时间到辖区内孤寡老人、残疾人家中开展“五个一”活动,让广大未成年人在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的过程中,感受真情、领悟崇高、体验光荣。三是开设冰城文明小博客。巧妙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容融入到“冰城文明小博客”之中,为学生写博提供素材。在全市开展了优秀博文评选和文明小博客评选活动,激发学生参与热情和传承文明的使命感。平台开通以来,来自哈市注册登记的中小学生数为15 000余人,参与互动的人数不断增加。

四、凝聚各方力量,构建“整、建、搭”教育网络

良好的社会、文化、校园环境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我市不断拓宽教育渠道,积极构建教育平台,逐步形成了城乡联动、媒体牵动、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整合社会资源。充分发挥市直各相关部门的职能作用,大力推进未成年人传统文化、爱国主义、社会实践、社区文化“四大基地”建设,切实抓好网络、手机、荧屏、声频净化和网吧、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会同文化等相关部门组织开展了“中小学生告别网吧”、“文化管理校园”等活动;联合教育、执法等部门开展创建平安校园行动,学生和家长对校园周边环境满意度逐年提升分别达到97.8%和95.1%。二是建立活动阵地。成立了全省第一家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指导中心,在8个城区建成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点),并逐步向街道和社区延伸,在中小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和辅导室,形成教育网络,我市的做法在全国第二期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培训班上做了经验介绍。按照“四站八室”建设标准规范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2013年我市181个乡镇将全部建成乡村学校少年宫。打造一批以新桥小学为代表的城市学校少年宫典型。大力完善社区未成年人活动设施、场所。全市80%以上的社区开辟了未成年人文体活动室,全市共建立了487所家长学校或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二是搭建宣传教育网络平台。发挥新闻媒体宣传引导与舆论监督作用,在市属主要新闻媒体、都市类媒体和相关部门的网络媒体的重要版面、时段开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专题、专栏(或网页),加大有利于未成年人教育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加强社会宣传,制作宣传海报2万余张、宣传手册40万册,利用户外电子屏、宣传栏、宣传板、张贴画、宣传条幅等,积极宣传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标语口号,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

篇3

调整和完善街道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小组,由政法委员同志任组长,综治办主任、派出所所长、派出所副所长、司法所所长任副组长,并担任法制副校长。成员包括街道综治办、宣传办、民政、社保、妇联、团委、派出所、各村党支部、居委会、中小学、幼儿园等各关职能部门。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综治办同志任主任。各成员单位按照领导小组统一部署,明确职责任务,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密切协作配合,切实为青少年远离犯罪、遵守法纪创造出良好的环境。

二、以学校为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主要阵地,开展各种法制宣传和教育工作。

1、发挥法制校长作用,以各种形式警示学生,提高法律意识,以“远离危险、远离犯罪”为主要内容,深入各中小学定期举行法制专题讲座。法制副校长结合学生、学校、家庭、社会的现状,对青少年犯罪典型案件进行剖析,重点讲解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是犯罪,增加学生的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同时,由街道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同志不定期向师生汇报近期街道区域内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并邀请校外法制辅导员举办法制报告会。向师生们介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未成年人保护法》、《青少年维权法》等关的法制法规,增强全体师生的法制意识、遵纪守法的意识及对违法犯罪的防范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2、充分发挥教师、学校、家长联合作用,构建预防网络。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通过加强师德,增强广大教师监督、保护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宣礼讲法,及时帮助、引导学生远离犯罪,特别是关注问题学生的学习、生活问题;充分发挥学校主渠道作用,将法制教育列入教学大纲,切实将法制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家长的法制意识和教育方法,利用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耳濡目染宣传守法意识,营造出家庭和睦、遵纪守法的环境。教师、学校、家长加强联系,努力合作,为青少年创造出遵纪守法的典范和环境。

3、提高自我保护、安全自救的意识及抵御侵害的能力。通过青春教育、心理生理辅导、避险救护演习,引导他们克服成长期综合症状,抵御不良思想侵蚀,提高自我保护能力。邀请消防中队在中学举行实地灭火演练,增强学生的消防安全意识,邀请交通民警为师生上交通安全课,培养学生遵守交通法的良好习惯。通过种种措施让学生掌握必要必备的自我自救方法,提高自我预防和自我保护能力。

三、在社区开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作为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并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举措。

1、开展社区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以社区青少年法制学校为依托,建立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增强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技能。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

2、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开展各种家庭教育培训班、讲座、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特种是年轻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杜绝家庭暴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

3、强化社区青少年管理、服务,帮助、教育社会闲散青少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创建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社区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社区居委会要因地制宜,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争取设立法制教育阅报栏、宣传栏、图书室及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继续对残疾、下岗以及因父母服刑、吸毒而无法获得正常家庭监护的困难青少年开展“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困服务,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上的实际困难;对有不良好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要制定社区结合帮教措施,安排专人开展结对帮教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开展“社区青少年远离行为”联合公安部门利用社区各种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向青少年介绍有关的知识,使广大青少年了解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的危害,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识。

4、净化社区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街道、社区要联合公安、文化、工商等关部门,根据社区中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突出问题,密切合作,各抓共管,特别是对、不健康音像制品、违规经营网吧、违规经营歌舞厅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问题,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清理整顿力度。重点做好校园及周边地区的治安整治工作。组织青少年开展“告别网吧”、“拒绝”、“远离赌博”活动,增强青少年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

四、争对日益增多的外来人口中的青少年,通过多种方式建立信息渠道,掌握情况,重视并切实抓好管理工作。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外来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教育有不良行为的外来青少年,做到企业内、各村及街道社区中外来青少年群体的生活有人问,思想工作有人做,发生问题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

篇4

一、充分重视,加强领导,提供财政保障

态度决定高度,思想决定出路。面对普法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镇党委政府对做好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给予充分重视,采取有效措施,推动青少年权益相关法律法规的有效落实。一是把对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提到重要议事日程,持之以恒,常抓不懈。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做好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二是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职责.成立了法制宣传和依法治镇工作领导小组、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同时会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为全镇中小学配备了法制副校长和法制辅导员,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三是提供财政支持和保障。三年来,镇政府采取倾斜的财政政策和补贴,投入资金1万余元,主要用于中小学青少年普法宣传。

二、多方协作,整合资源,综合治理

做好青少年普法宣传教育工作,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是全社会人民的事。镇党委政府为使全镇青少年尤其是在校学生有一个良好的法制环境,形成了以党委领导、政府实施、人大监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在组织上指导、协调、检查、推广、提升上狠下工夫,调动各方面的力量,汇集社会各方面的智慧,利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多方协作,整合资源,综合治理。先后采取多项措施,确保法制教育环境良好。一是强化网吧管理,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对学校周边200米以内的营业性网吧、电子游戏厅和经营性娱乐场所进行清理整顿取缔。二是建设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对我镇枧忠中学和两所小学等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进行指导,保证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基地活动经常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三是通过对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宣传教育,重点对学生进行自尊自爱自护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能力,形成自觉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习惯。四是结合“平安家庭”“民主法治示范村”“法治校园”等活动,加大普法力度,拓展普法领域,为青少年法制教育提供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法制底蕴。

三、突出重点,创新方式,广泛宣传

篇5

我们今天在这里召开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总结前一段全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部署当前和今后全县精神文明建设主要任务,进一步深化全县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圆满完成今年精神文明建设的各项工作任务,为促进伊川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

今天参加会议的有各乡镇党委副书记、新申报文明村的支部书记、在届省、市、县级文明单位的主抓副职,新申报文明单位的主抓领导和创建人员。

今天会议的议题非常集中,共有两个议程,下面分项进行。

会议进行第一项:请县文明办许道学同志传达伊文明委[20XX]3号文件《关于伊川县荣获20XX年度省、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通报》。

会议进行第二项:请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李雪玲同志对2014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行部署安排。

同志们,刚才许道学同志传达了伊文明委[20XX]3号文件《关于伊川县荣获20XX年度省、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的通报》,李雪玲部长就我县20XX年精神文明的整体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对各项创建工作安排细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要全面部署,重点突破。一要广泛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讲文明树新风”是中央文明委成立以来坚持开展的一项主题创建活动。近年来的工作任务是大力开展文明交通行动、文明引导行动、文明餐桌行动和文明传播行动,在全社会大兴文明礼仪、读书学习、勤俭节约之风,传播正能量,弘扬新风尚等。二要着力提升文明单位创建水平。搞文明单位、文明行业的创建,目标就是讲求职业道德,尤其是诚信和敬业问题。要在各级文明单位继续开展“五个一”活动:建好用好一个道德讲堂,成立一支学雷锋志愿服务队,设置一个与环境相融合的遵德守礼提示宣传牌,开展一次文明餐桌行动,建立一个网络文明传播活动小组。三要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目标任务是乡风文明、环境改善;宗旨是提升农民素质;工作方法是依靠农民、各方统筹、城乡共建。今年的工作重点一是结合建设“美丽乡村”,搞好清洁家园活动,全面开展星级文明户评选及身边好人、道德模范评选。四要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继续开展“暑期集中行动”、“扫黄打非行动”、“校园周边环境整治行动”,净化社会文化环境;进一步完善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网络,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法制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环保教育,培养未成年人的社会责任感;依托志愿服务体系,组织未成年人开展“学雷锋,用爱点亮人生”系列活动,评选表彰十名“美德少年”;开展“诵读中华经典朗诵会”,“心向党、爱家乡”、“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活动和“网上祭英烈”、“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丰富孩子们的课余文化生活。五要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志愿服务体现着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现代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培育全社会奉献精神的有效载体,是创建文明县城测评主要内容。搞这个活动关键是培养人们的爱心,工作项目是“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服务理念是“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志愿服务是精神文明创建工作新的生长点,我们必须全力以赴,抓实抓好。六要大力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目的就是要挖掘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把我们的节日搞旺。传统节日里有很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和习俗,春节要回家、要团圆;清明节追思先辈,搞爱国主义教育;中秋节赏月思亲;重阳节敬老等等。每个节日来了,我们都要精心策划,多种形式正面引导群众,传承我们优秀的文化血脉,把“我们的节日”办成文化节、爱国节、仁爱节。

篇6

今天我们召开广州市第一批文明社区示范点的工作座谈会,交流工作心得、工作经验,听取大家的工作意见和建议。刚才15个示范点作了很好的工作汇报,区文明办、街道的负责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说明大家一年来做了很多的工作,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这里,我代表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对大家一年来辛勤的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和亲切的慰问。下面,我结合大家发言中提出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一、2005年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的简要回顾

2005年,我市精神文明建设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龙头,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全面加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为构建和谐广州,建设适宜创业发展和生活居住的现代化大都市提供了强大精神动力,营造了良好社会环境。2005年,广州市再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我市及增城市顺利通过省文明城市复评,从化市获广东省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越秀区北京街、荔湾区金花街桃源社区和天河区骏景社区居委会主任何月玲等14个单位和个人受到中央文明委命名表彰,越秀区广卫街都府社区、荔湾区逢源街耀华社区等35个单位和个人推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和先进工作者。市领导对全市精神文明创建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我们2005年打了一场硬仗,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为我市今后精神文明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区、县级市、街道、社区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辛勤劳动,离不开在座的各位同志的辛勤工作。

在过去一年的创建工作中,以文明社区示范点为代表的各类示范点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有效地发挥了先进典型在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示范带动作用。荔湾区耀华社区接受了总理和省委张德江书记的检阅,极大地鼓舞了全市社区建设和基层精神文明创建的积极性。天河区石牌街等12个现代公民教育示范点,认真履行职责,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探索开展现代公民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积累了宝贵经验。越秀区大新街加强“三结合”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荔湾区建立少工委双主任制的经验和做法受到中央文明办的充分肯定。荔湾区、越秀区、黄埔区、海珠区等围绕构建平安和谐社区,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睦邻日”或邻里节活动,受到居民群众和社会各方面的一致好评。全市区级以上文明社区覆盖率从50%上升到75.6%,文明社区创建基础扎实,覆盖面广,社区创建工作整体水平不断提高。15个文明社区示范点中有8个社区被命名为省文明社区,一个被评委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在我办编写的《广州市社区建设先进典型荟萃》,15个示范点全部入选,创建工作经验在全市得到总结推广,为全市社区建设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

二、巩固提高,认真做好2006年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一年,精神文明建设担负着重要任务。各区、各街道和社区示范点要在以下工作中,找到自己的着力点,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巩固提高,争取新年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围绕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扎实推进新一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

1、抓好创建工作的巩固、提高。在全市即将启动的新一轮创建文明城市的工作中,各单位、各社区要在巩固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创建工作水平。特别是社会影响大、工作难度大、群众反响强烈的工作项目,要化大力气,力争取得绝大多数市民群众普遍满意的实际效果。要主动配合,积极支持和参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工作,使“三创”在目标统一的基础上达到同创共赢,推动创建活动取得更大成效。

2、抓好创建宣传。街道、社区等要抓好社会公益宣传阵地建设,积极推进全市主要公共场所公益宣传阵地的规划布局和统筹利用,继续保持创建宣传力度,动员更多市民群众以城市主人翁的姿态自觉参与创建工作,提高创建工作的支持率和参与率。今年我们将举办“文明广州”摄影大赛,希望各单位能积极参与,展现我们的社区文明风采。

(二)围绕培育良好社会道德风尚,扎实推进“爱国、守法、诚信、知礼”现代公民教育。

1、以“文明广州、礼仪亚运”为主题,深入开展市民文明礼仪教育。精心组织“讲文明、懂礼仪、守秩序”教育实践系列活动,以《广州市市民礼仪手册》为教材,充分利用各类宣传阵地和教育资源,在全体市民中普遍开展一次倡导文明言行、普及礼仪知识教育。

2、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建设。着力在建设良好社会环境、培养现代公民意识、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上狠下功夫,完善机制,整合资源,不断拓展思想道德建设阵地,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认真总结现代公民教育示范点的工作经验,充分发挥示范点的示范、辐射作用。充分尊重和发挥基层群众的首创精神,利用“学雷锋纪念日”、“现代公民行动日”、“现代公民教育电影百日行”等活动载体和“文明交通”、“小手牵大手”、“千名志愿者进社区”以及社区居民论坛等活动形式,引导人们在社会做一个好公民,在单位做一个好建设者,在家庭做一个好成员,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环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公民道德教育宣传,做好中华道德名言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工作,精心营造有利于公民道德教育的社会氛围,努力倡导和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目前我们初步选定在越秀区的盐运西社区、荔湾区西关大屋社区等进行“中华道德名言进社区”的试点工作。今后,各单位有好的思路和项目,可以和我们及时联系,我们将尽可能给予支持和指导。

3、从关心、教育和服务“新市民”出发,积极探索建立外来流动人口公民道德建设的工作机制。统一思想,更新观念,立足于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把外来流动人口的教育、服务和管理纳入本地公民道德教育工作范畴,协调各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丰富和活跃外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积极探索经验,扩大工作领域,营造和谐氛围,培育合格公民。

(三)围绕培育“四有”新人目标,扎实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1、大力加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教育网络建设。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和各级关工委的重要作用,遵循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规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各负其责又密切配合的教育网络。命名一批“广州市未成年人校外素质教育基地”,加强街道、社区未成年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积极促进社区内的各类文体设施等资源向未成年人开放。大力倡导建立社区教师、社区少工委制度,适时组织召开全市社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经验交流会。重视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采取多种形式扶持农村中小学校开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2、努力增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善于运用信息网络平台、动漫作品等各类新兴媒介,贴近未成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不断增强教育的生动性和有效性。扶持社区公益网吧建设,不断总结试憔椋晟乒芾碇贫取=⒆ㄏ钭式穑崩判愣髌罚哟笳嬉剂Χ取?

(四)围绕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扎实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1、要按照构建和谐平安社区的工作要求,深化创建文明社区工作。对区级以上文明社区要抓好巩固、重点提高,着力在营造社区和谐文明氛围上下功夫。要努力整合各类资源,多建设群众普遍欢迎、方便实用的文化娱乐体育设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以社区为阵地,广泛开展“睦邻日”、“邻里节”活动,通过社区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宣传教育活动,培育平等友爱、团结互助、和谐相处的新型邻里关系。这项活动,今后几年我们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要抓好市级文明社区示范点建设,进一步发挥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各区、县级市要分批确立各自的示范点,做到抓先进带后进,抓重点带一般。

2、继续深化科教、文体、法律、卫生“四进社区”活动,5月份举办全市“四进社区”文艺、体育展演。各社区示范点要将“四进社区”活动作为一个品牌活动长期抓好,并力争在文艺、体育展演活动中出好成绩。

以上四大项工作希望各区能认真贯彻,取得新的成绩。尤其是各示范点要高标准推进,在实践中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大胆实践,创出特色。

三、要注意把握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文明示范社区和平安和谐社区的关系。在2005年11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部署了建设平安和谐社区建设的各项工作,提出2010年前80%的社区达到文明社区标准,80%以上的社区到达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自治好、管理好、治安好、环境好、风尚好”的“六好”平安和谐社区要求。这个奋斗目标回答了部分同志提出的现在省、市建设平安和谐社区,文明社区还要不要搞、怎么搞的困惑。文明社区创建与平安和谐社区创建两者在目标、任务、创建标准和内容方面基本相同,和谐统一,两者并不矛盾。文明社区作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的一个重要项目,而且是中央、省、市精神文明建设的传统表彰项目,必须加强,不能削弱。需要注意的是各区、街道和社区在创建平安和谐社区和文明社区工作过程中,要统筹安排,要有机结合,不要另起炉灶,各搞一套。在推荐表彰先进名单时,要互相考虑,要与民政等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推荐平安和谐社区时要考虑它是不是文明社区,推荐文明社区时要考虑它是不是平安和谐社区,这样,我们的工作将会融会贯通、互相促进。

2、要抓好创建工作的长效机制建设。创建工作在一定时期内可以采取重点突破的方法,但要长期坚持就不容易,所以创建工作一定要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相结合。我们的示范点是在2002-2003年度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会上的名单基础上,经过区、街推荐确立起来的,很不容易。为了加强创建,保持品牌,去年,我们每个社区扶持了5万元创建经费,对加强社区的精神文明建设基础工作发挥了一定作用。今后的扶持将集中在那些有影响力的品牌项目和创新项目上。所以各示范点一定要巩固成果,加强长效机制的建设,把创建工作融入到社区日常工作中,避免牌子到手,创建到头的做法。为了促进各单位长效机制的建立,今年我们将建立文明社区管理办法和文明社区示范点管理办法。对工作滑坡的,不再适合担当示范任务的,将予以摘牌。

3、要切实履行示范点的工作职责。示范点作为文明社区的重点工作对象,要履行一下工作职责:一是要成为创建文明社区的工作示范点。示范点在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建设中要成为各方面工作的先行者,示范者,要发挥好带头作用。二是要成为我市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建设的参观学习点,成为我市对外接待外省兄弟城市学习交流的参观点,在环境整治、对外宣传和接待方面要做好一些基本的工作。三是要成为市、区、街道文明办系统的工作联系点。我们市、区、街道文明办系统要将加强机关作风建设,密切联系基层,加强调查研究等工作首先在示范点得到体现,要加强对示范点的工作指导和工作帮助,从人、财、物方面切实解决示范点的一些实际困难,多提供工作方便。

同志们,社区建设和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始终是我们的基础性工作,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坚持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着力打基础、抓重点、求实效,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区文明程度,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活力广州、文化广州、祥和广州和生态广州,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篇7

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区预防

在新时期,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挽救已经违法犯罪的青少年,预防其它青少年违法犯罪,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利用社会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切实做好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社区是城市管理体制的基础,是青少年学习、生活。娱乐和就业的重要场所。社区对青少年的成长,有着深刻的影响。立足社区,可以把闲散青少年、流动青少年和问题家庭青少年等群体管理起来,扩大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覆盖面;可以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整合起来形成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社会联运机制。在社区中开展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和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的有力措施,是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一项重要举措。一、加强社区教育,提高青少年的综合素质

针对家庭和社会教育中存在的突出薄弱环节,结合青少年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以青少年存在的突出问题为重点,在社区中进一步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纪律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加强社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开展弘扬民族精神的教育和实践活动,广泛开展弘扬民族精神宣讲教育,掌握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的基本内容和观点;开展形式多样、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相统一的各种互动活动。如:结合“七·七”组织青少年参观侵华日军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爱我中华,不忘国耻”教育;以“青少年社会活动体验基地”为载体开展体验教育活动,强化青少年对道德规范的体验与认同;通过参与纪念日升旗仪式、“18岁成人仪式”等活动,增强青少年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加强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按照“四五”普法规划的要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宪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交通、消防、禁毒等十几部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采取上法制课和其它灵活多样的形式相结合,开展社区系列普法宣传活动;以社区青少年法制学校为依托,建立社区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同时结合青少年特点,开展青少年参与的法制实践教育活动,帮助青少年在实践中掌握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对是非的辨别能力,增强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技能。同时,教育青少年在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正确方法寻求法律保护。加强青春期生理、心理卫生健康教育。组织相关专家、学者,通过讲座、咨询、测试等方式为青少年提供科学的生理、心理卫生知识,使青少年能够正确认识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增强心理承受力,避免由于对自身出现的一些问题认识不清而导致失常行为。提高家长素质,改进家庭教育。以“家长学校”为依托,开展各种家庭教育培训班、讲座、咨询等活动,帮助家长特别是年轻家长提高自身素质和家教水平,教育和引导家长走出溺爱、纵容子女或“棍棒教育”等误区,以自己的良好品行当好子女的第一任“教师”,提高教育水平和监护能力,成立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把好家庭教育关,守住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第一道防线。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杜绝家庭暴力,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强化社区青少年管理、服务,帮助、教育社会闲散青少年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基层创建活动,加强社区文化建设,进一步发挥社区管理,教育和服务功能。社区居委会要因地制宜,建立青少年活动场所,争取有法制教育阅报栏、宣传栏、有图书室、有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网络。要充分发挥学校和社区基层团组织以及其他群众组织的作用,组织教师和团员、青年及老同志参加创建安全文明社区活动,开展普法教育和书法、音乐、体育等兴趣培训活动。对已完成义务教育,无业在家的青少年,街道要配合家庭、学校、基层组织加强管理和教育,做好帮助教育工作。对外来务工青年,要有培训计划,提高外来务工青年的劳动技能、法制观念和思想道德文化素质。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帮教育有不良行为的青少年,做到社区殊青少年群体的生活有人问,思想工作有人做,发生问题有人管,遇到困难有人帮。对残疾,下岗以及因父母服刑,吸毒而无法获得正常家庭监护的困难青少年,要开展“一助一”、“多助一”结对帮困有服务,解决他们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对有不良好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的青少年要制定社区结合帮教措施,安排专人开展结对帮教;矫治其不良行为;同时落实对刑释解教青少年的安置帮教措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重新违法犯罪。完善社区服务内容,加强社区青少年教育培训。学校的素质教育要向社区延伸,要面向社区青少年开展计算机网络知识、科普知识,实用技能等培训活动;根据青少年的就业需求,社区要联合劳动、教育、工商等部门开展职业培训,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开展各种活动,丰富青少年业余文化生活。广泛形展球类运动,棋类竞赛、文艺演出等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满足青少年的休闲娱乐需求;要立足社区积极开展广场文化,楼道文化和家庭文化评比、表彰活动,调动青少年 参与社区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社区文化建设。开展“社区青少年远离行为”联合公安部利用社区各种活动阵地和宣传阵地,开展多种生动活泼的活动,向青少年介绍有关的知识,使广大青少年在活动中充分了解给中华民族带来的屈辱历史和给社会、家庭、个人带来的危害,增强青少年拒毒防毒的意识。深化“青少年维权岗”创建活动。建立青少年维权网络和社区维权热线,推行青少年维权工作例会制度,形成维权合力,及时有效地保障青少年的合法利益;通过举办社区青少年自护培训班,训练营、自护学校,帮助社区青少年掌握正当防卫,紧急避险,法律援助等必要的自护知识和技能。三、净化社区环境,消除青少年违法犯罪的诱因加大社区环境整治力度。街道、社区要联合公安、文化、工商等相关部门,根据社区中青少年成长环境的突出问题,密切合作,各抓共管,特别是对,不健康“口袋本”图书,违规经营“网吧”,违规经营歌舞厅等危害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环境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加大清理整顿力度。积极配合做为校园及周边地区治安整治工作。组织大中小学生利用闲暇时间积极参与社区法制宣传,义务治安巡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青少年开展告别“网吧”、“拒绝”“远离赌博”活动,增强青少年对社会不良现象的免疫力。社区是各类青少年群体聚集的地方,他们的不同需求表现在社区,他们的不同矛盾反映在社区,社区对青少年的成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努力发挥社区在青少年健康成长中的重要作用,以未成年人为重点,立足于教育,保护和预防,加强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基层基础工作,通过社区教育使青少年知法、懂法、守法、用法,明确自己的权力和义务提高对是非的辩别能力,增强依法保护自己权益的意识和技能。同时提高青少年在正当权益受到侵害时运用正确方法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篇8

这次省文明委全会的主要任务是,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7年工作,分析当前形势,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前不久,中央召开了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研究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我们开好今天这个会,总结去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研究部署今年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刚才,吟怡同志向大家汇报了省文明委去年的工作、今年的工作安排和其它一些事项,大家也进行了讨论,都谈得很好,提出了许多富有建设性的意见。当前正值年关当头,大家都很忙,一年一次会议很难得,也不容易。会后,文明办要很好吸纳、整理大家意见,做好有关文件的修改、完善工作。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思想道德建设取得新进展,以文明礼仪宣传教育、“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文明出行、乡风评议等为载体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主题实践活动蓬勃开展,“八荣八耻”的道德规范进一步深入人心;以评选表彰全国道德模范为契机,学习先进典型、关爱先进典型、崇尚先进典型、争当先进典型的良好氛围日益形成。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文明城市、文明社区、文明风景区创建深度拓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成效,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教育广泛开展,农村环境整治、文化建设成绩明显。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得到了切实加强和改进,全社会关心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环境日益改善。文化大省建设迈出了新步伐,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都取得了重大成绩,为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过去一年全省精神文明建设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文明委各成员单位的积极努力和所作出的贡献。在此,我代表省文明委对各文明委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精神文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当前精神文明建设还面临一些严峻的挑战,主要是精神文明建设在区域发展上不平衡,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社会各阶层群体差距比较大,统筹精神文明建设任务紧迫;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精神文明建设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方面的压力在增大;面对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思想活动的深刻变化,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非常紧迫,等等。

我们必须从服务党和国家发展全局、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善于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把握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

下面,我讲几点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精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站在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战略高度,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和各族人民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出发,强调要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把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结合起来,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弘扬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建设生态文明;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要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要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要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要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等等,所有这些,充分反映了我们党对当今国际国内发展大势和我国文化建设地位的准确把握,也对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前几天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中央高度重视这次会议,总书记和李长春同志出席会议并分别作重要讲话。会议回顾总结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对取得的成绩给予了高度肯定,对积累的经验给予了精辟概括,科学分析了新形势新任务对宣传思想工作的新要求,深刻揭示了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规律,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进行了研究部署。我们一定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结合我省实际,认真学习领会,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面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对继续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作出了新的部署。省第十二次党代会,审时度势,提出了“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发展战略,对我省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惠及全省人民的小康社会作出了全面部署。动员和激励全省人民大力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需要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打牢全省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需要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和释放全社会的活力;需要精神文明培育文明道德风尚,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我们更好地发挥精神文明建设的保证、动力和支持作用,着力营造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环境,营造居安思危、艰苦奋斗、埋头苦干、顾全大局的良好氛围,切实把全省人民的积极性引导到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上来。

2、面对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现,经济较量中的文化因素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国家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经过长期努力,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明显提高,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我国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理解和认同,中华文化的作用和影响引起世界更大关注,国际社会更加重视我国的声音和作用,国际形势中的中国文化因素和国内形势中的国际文化因素都在增加.同时,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思想文化领域斗争依然深刻复杂。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文化软实力,对内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对外增强国家亲和力和影响力,是全面增强综合国力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和平发展、持续发展、和谐发展的战略之举。我们必须从提高综合国力、掌握国际文化竞争和国际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主动权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善于在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互动联系中谋划宣传思想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切实提高文化的软实力,增强精神文明的影响力。

3、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我国进入了文化消费的快速增长期,人们精神文化需要更加旺盛,文化已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显著标志。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特征更加明显,人们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越来越多的人不仅需要更多高品位、高质量、多姿多彩的优秀文化产品,还希望更加优质、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文化服务;不仅需要获得更多感性的愉悦,还希望受到更多理性的启迪、情操的陶冶。近年来,我省的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但是,我省当前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总体还不高,同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不相适应。我们一定要从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的高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4、面对社会矛盾日益复杂、社会思想多元多变的实际,切实提高对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当前,我国我省正处于快速发展和改革攻坚的关键阶段,既是发展的机遇期,也是矛盾的凸现期。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思想道德领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现象,如一些人理想信念不坚定,思想政治领域中的杂音、噪音时有出现,一些腐朽落后的思想文化沉渣泛起,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部分社会成员思想道德失范,有些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扭曲,等等。这些现象的存在,使引领社会思潮、弘扬社会正气、培育文明风尚的任务更加繁重。这就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下大气力抓好精神文明建设。

二、突出重点,明确任务,抓好今年的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全面实施我省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的重要一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我国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年。做好2008年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对于保持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意义十分重大。

1、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工作,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思想道德建设的中心环节。党的十七大和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都十分重视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把这项工作作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首要任务来论述和强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即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鲜明回答了在社会思想日益多元、多样、多变的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理论、信念、精神和道德来指导、团结、鼓舞和引领全国各族人民开拓前进的问题。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努力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力量和基本的道德规范。

要结合实际,通过开展诸如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道德实践活动、道德模范评选、文明素质工程实施等形式多样的思想道德建设主题活动,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落到实处。要从政策环境、体制环境、法制环境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个领域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各个方面。要发挥学校的主渠道作用,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国民教育的全过程,努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校园、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要完善有关政策,制定得力措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理论武装、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思想道德、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实践中,以更好更多的精神文化产品鼓舞人、塑造人;要精心设计活动载体,广泛吸收群众参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内容融入到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陶冶情操。

2、着眼于提高公民素质和社会现代文明程度,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广大干部群众参与精神文明建设、实现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有效途径,是把精神文明建设任务落到实处的有效载体。要按照党的十七大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有关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要求,以评选表彰第二届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为契机,突出群众创、群众评,紧紧围绕关注群众生活和文化权益的根本问题,进一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文明城市创建活动要以解决社会反映强烈、与人民群众生活紧密相关的诸如交通秩序、公共场所市民的文明言行、社会治安等精神文明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立足于制度建设和常态管理,突出针对性、实效性和经常性,通过修改完善文明城市测评体系和考核方式,深化创建主题,丰富思想内涵,健全工作机制,进一步巩固提高城市的现代文明程度和市民的文明素质。要围绕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举办奥运会等重大节日,发动和组织群众开展系列庆祝活动。要大力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引导人们支持奥运、参与奥运,为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贡献力量。完善志愿者服务机制,广泛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文明行业、文明示范窗口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要充分运用先进评比机制,调动广大单位,特别是窗口服务单位,根据群众反映的意见,着眼于方便群众办事,健全和完善信用制、承诺制等制度,简化办事程序,优化服务流程,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要动员更多的民营企业参与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把关注民工文化生活、支持农村文化建设,作为民营企业创建文明单位的重要内容。文明村镇创建活动要着眼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人居环境的改善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的丰富,以乡风文明建设、环境整治和文化建设为主要内容,激发广大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的热情,广泛动员农民群众参与。文明风景区的创建,要从优化景区管理、改善景区条件、提高景区员工素质入手,将《中国公民出国(境)旅游文明行为指南》和《中国公民国内旅游文明行为公约》落到实处。

3、着眼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的,全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题中之义,又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点和难点所在。要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字总要求,着眼于提高农民的文明素质,大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以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目标,积极探索教育、活动、服务相结合的工作方式,在农村广泛深入地开展党的十七大精神主题教育活动,教育和引导农村干部群众确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形成与新农村要求相适应的文明风尚,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以推进农村垃圾集中处置、污水集中排放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深入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努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以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镇(乡)文化站、村文化活动中心为重点,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引导宣传文化工作者深入农村基层,贴近农民群众,创作更好更多适应农民群众需求、为农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文化产品。继续推进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加大城市文化资源配送农村、服务农民的力度,形成理论政策、电影戏剧、图书报刊、文化工作者下农村基层的长效机制。着眼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充分发挥农民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认真总结近年来全省各地农村开展“种文化”活动经验,在全省农村开展“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加大组织实施力度,广泛发动农民参与,努力扩大活动覆盖面。以巩固规模、拓展领域、提升水平、扩大成果为目标,深化双万结对共建文明活动,引导各级文明单位进一步从信息、资金、技术等方面,帮助结对村促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协调发展。

4、着眼于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

青少年是社会的主群体,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对象。紧紧围绕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重点,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继续按照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3510”工作思路,进一步完善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大力实施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社会环境的阵地、精品、绿网、净化、帮护等“五大工程”,积极引导和协调各类公共文化设施以及社会资源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服务,动员社会各方力量,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以学校为龙头,家庭为基础,社区为平台,各负其责、密切配合、三方联动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网络,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继续实施未成年人实事项目工程,进一步明确责任,落实实施方案,进一步健全为未成年人办好10件实事的考核机制,鼓励各地在完成省规定动作的前提下,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实际,努力为未成年人多做好事、多办实事,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关心、关爱未成年人的良好社会环境。要以课堂教学、社会实践、校园文化生活和形式多样的人文大讲堂为载体,全方位培训高校思想政治辅导员队伍,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

三、着眼于建立健全齐抓共管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领导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显著特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关键在领导。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总书记在这次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高举旗帜、围绕大局、服务人民、改革创新”16字的总体要求,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高度,切实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努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文明委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力的政治保障。

各级党委、政府要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作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真正做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党政主要领导要亲自抓精神文明建设,及时听取有关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党政各部门要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责任制、检查考评制、表彰激励制、财政投入制等工作机制,在制度上、财力上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保障。

篇9

1.指导思想。坚持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围绕建设人民满意政府为目标,以推进“六大民生工程”为抓手,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基本、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使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权益切实得到尊重和保障。

2.基本要求。依法保障公民权益,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依法行政、公众参与、统筹兼顾的原则,按照着眼长远与立足当前相结合、全面推进与突出重点相结合、普遍保护与特殊保护相结合的方式,始终把依法保障公民权益贯穿于政府的各项工作,妥善协调和处理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到年,全面落实依法保障公民权益的各项任务和要求,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社会保障、食品药品、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劳动就业、教育事业等领域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公民权益保护和实现程度明显提高。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

(一)依法保障公民人身财产权益

3.加强应急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相关法规规章,加快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和相关配套制度建设,全面落实突发事件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制度。建立健全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加强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应对工作。经过5年的努力,应急体系和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提升。

4.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国家、省、市有关食品药品和农产品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和措施。积极推行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及区主要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保证药品监管网络覆盖全区各乡镇(街道)和村。强化农产品质量源头管理,加强对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超市的主要农产品的监测、抽检。全面实施“十小”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推进食品安全“三网”建设和示范乡镇建设。经过5年的努力,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保持在90%以上,药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5%以上,农产品残留物检测合格率达到95%以上。2008年起,全区药品供应网社区(村)覆盖率达100%;餐饮服务单位卫生监督实现全覆盖。

5.加强安全生产监管。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根据《区区级有关部门及人员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规定》,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职责,加大对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消防、渔业捕捞交通、建筑施工、矿山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监管和治理力度。切实落实《市重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规定(试行)》和《市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暂行办法》。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建设,完善安全生产监管网络体系,深化隐患排查治理机制,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健全重大事故隐患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到年全区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总量、事故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三项指标继续下降,全社会各行业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健全不安定因素排查制度,妥善处理较大规模。落实区委、区政府《关于加强外来务工人员服务管理工作的意见》,加强流动人口管理,流动人口信息采集率达90%以上,“人户一致”率达到70%以上,出租房屋信息采集率达到95%以上。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措施,深化青少年“导航工程”。深入开展打黑除恶、命案侦破、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等工作,着力整治突出治安问题和治安混乱地区。落实《市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实施细则》,实施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经过5年努力,发案总数得到有效控制,破案率力争逐年提高,社会治安状况更加良好,公民社会安全感满意度保持在95%左右。

7.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加大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贯彻力度,切实落实《市环境保护污染防治规定》,严格执行环境安全、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和约束性指标,建立和完善环境保护规章制度。深入实施“811环境保护新三年行动”,加强饮用水源安全管理,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加强垃圾填埋场和焚烧场的建设、使用和管理。到年,城区餐厨垃圾收运率达到80%以上,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在97%以上,努力完成各项污染减排和环境整治任务,全区生态质量和环境保护能力走在全省前列。

8.加强征收拆迁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重点做好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落实《市征收集体所有土地房屋拆迁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区里的各项拆迁政策,规范土地征收审批程序,切实落实征地、拆迁安置补偿政策。严格违法用地处理和手续补证制度,建立和健全违法用地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信息化建设,完善土地承包仲裁调处机制。

(二)依法保障公民社会权益

9.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切实落实和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深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充分发挥商业保险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中的补充作用。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及其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全面落实《市医疗救助办法》。建立健全和完善新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被征地人员养老保障制度,城镇廉租房、经济适用房保障制度和外来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制度。经过5年的努力,城乡居民多层次、广覆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多层次住房保障体系更加健全完善。

10.加强就业服务和劳动管理。认真落实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培育和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不断完善最低工资制度和分类工时审批制度,积极探索建立劳动定额管理制度,大力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强化工资支付管理,严厉查处企业拖欠工资等劳动违法行为。经过5年的努力,劳动合同制度得到全面推行,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企业达70%以上。工资拖欠、就业歧视等现象得到有效遏制。

11.促进和规范教育事业。全面实行义务教育,健全教育督导评估制度,进一步做好高标准普及十五年教育工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和规范民办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和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不断完善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和管理,落实扶持农村、欠发达地区教育发展制度。规范教育收费行为,全面推行教育收费公示制度,严厉查处教育违法收费行为。完善和落实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困难家庭子女教育扶助制度。

12.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和管理。按照建设“文化强区”战略目标,全面落实区委《关于进一步推进文化强区建设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意见》,完善城乡公共文化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基层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利用、服务和管理,加强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加大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力度,着力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经过5年的努力,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公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13.加强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深化“青少年维权工程”。贯彻落实《市区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加快以残疾人康复技术指导、就业安置、法律援助及维护权益为重点的服务和管理网络建设。健全和落实妇女权益保障制度。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继续实施“星光计划”,推进居家养老工作。

(三)依法保障公民经济生活权益

14.加强消费者权益保护。贯彻落实消费者权益保护、反不正当竞争、反垄断等法律、法规,加强行政执法,依法查处违法行为。加强消费维权监督网络建设,进一步完善消费者投诉体系,切实做好消费维权保护工作。2009年起,消费者举报投诉办结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

15.加强价格调控监管和行政性收费管理。全面实施价格监测预警制度,建立完善应对市场价格异常上涨预案。依法推行价格听证和公示制度,建立健全定价成本核算和公开制度,强化市场价格监管,建立覆盖城乡的价格监督网络,畅通价格投诉举报渠道,严厉查处价格违法行为。2009年起,制定列入听证目录的重要商品、公用事业和公益价格,并全面实行价格听证制度。

16.加强规划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和落实规划公告、公开征求意见、听证、专家论证和合法性审查等制度。规范规划修编和调整行为,强化规划执行、监督管理和行政执法。到年,编制或者修改城乡规划公告率、公开征求意见率均要达到100%.

17.规范行政审批和投资管理。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和行政审批职能归并。加强行政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一站式”审批,探索行政审批全程制度,落实行政许可监督检查制度。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建立健全投资管理制度,落实企业投资决策权,规范政府投资预算管理。2009年起,全面清理对企业的各项政府性奖励政策,规范经济领域的政府奖励行为。

(四)依法保障公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

18.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全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落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政府信息公开目录。2009年起,区政府及其所属各部门,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主动公开的政府信息全部实现网上公开;全面落实政府信息主动公开和依申请公开制度,健全完善政府信息公开、监督和保障制度。

19.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公众参与行政决策机制,实行重大行政决策公开听取意见制度,积极推行重点领域行政决策听证制度、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和专家论证试点。到年,重大行政决策听证全面实施。

20.加强行政投诉处理和工作。加强效能投诉中心建设,畅通行政投诉渠道,健全行政投诉处理制度,规范行政投诉处理程序,推行行政投诉处理责任制。全面落实工作职责,开展工作规范化达标活动,加强事项的督察督办,推行“网上”试点。到年,行政投诉处理率、事项办结率均要达到98%以上。

21.保障和规范村民自治。认真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的意见》,指导村民自治组织建立和完善村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切实保障村民合法权益。加强村民委员会和村民代表法律知识培训,试行村民自治监督制度、村规民约备案制度,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创建活动。经过5年的努力,实现村民依法自治的目标。

(五)依法保障公民救济权益

22.健全利益协调机制。认真组织实施仲裁、人民调解等法律、法规,建立完善劳动争议、不动产权属争议、医疗事故纠纷、生产安全事故和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等行政调解、人民调解和劳动争议调解机制,落实各项调解制度,实施“人民调解质量工程”。到年,城乡社区和职工人数200人以上的企业、大型集贸市场全面建立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成功率达95%以上;不动产权属争议、劳动争议案件、医疗事故赔偿纠纷、交通事故赔偿案件的行政调处或人民调解、劳动争议调解率达到90%以上。

23.加强行政复议、行政应诉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建立行政复议和解、调解机制,实行行政复议简易程序,畅通行政复议申请渠道。建立行政复议与、行政监察、行政审判工作协调、沟通机制。加强行政复议队伍建设,实行行政复议人员资格管理制度。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相关制度,健全司法建议处理反馈机制。到年,行政复议“案结事了”率保持在90%以上,行政复议生效决定、行政诉讼生效判决和裁定执行率达到98%以上。

24.完善行政赔偿和补偿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赔偿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行政赔偿听证、协商与和解制度。建立和完善行政补偿制度,规范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生态保护等行政补偿标准、程序。

25.加强法律援助。认真落实法律援助制度,逐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完善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和措施,鼓励各社会团体开展法律援助。加强与相关部门、机构的协调,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形成“1小时法律援助圈”。加强法律援助队伍建设,提高法律援助质量和效率。到年,全区法律援助机构的“落地”窗口建设率达90%以上,力争非指派的法律援助案件数量每年递增5%以上。

三、有关保障措施

26.加强组织领导。要切实加强对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各级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指导、协调和督促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的落实。各部门要依照各自职责按年度分解、细化工作任务和目标,制定年度工作方案,并实行行动计划实施情况年度报告制度。各镇(乡)政府、街道办事处,有关部门于每年度12月底前向区政府报告本地、本部门行动计划年度实施情况和下一年度行动计划实施工作方案。

27.加大财政保障力度。健全公共财政制度,加大对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住房保障、医疗卫生等资金投入,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山区的财政支持。落实行政执法经费,保障行政执法职能有效行使。

篇10

今天召开全县教育工作大会,是落实西部教育发展战略,加快推进我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员会和工作部署会。刚才,保平同志在总结我县近年来教育工作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对加快推进我县教育事业发展作了部署,大家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今天的大会还表彰了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学校和眉县第五届名牌教师。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辛勤耕耘在我县教育战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诚挚的问候!向多年来对眉县教育给予特殊支持与关爱的市教委以及所有关心、支持我县教育事业的单位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关于教育工作,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要高度重视教育在眉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是我县贯彻“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要求的具体体现。教育是和千家万户利益密切相关的领域,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人民群众对教育越来越关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全县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我们一定要按照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断提高教育服务水平,为全县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教育服务。

认真抓好教育工作,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发展。要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事业;建设现代国民教育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教育必须适应这个形势,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充分发挥潜能,使教育在眉县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都要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大力推进教育发展,为眉县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推进教育现代化进程,是我县加快发展的迫切需要。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作用,是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的基础。我县第十一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眉县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目标任务,为确保这个目标任务的落实,必须抓好教育工作,充分发挥教育在眉县现代化建设中的特殊重要作用,全面提高人的素质。要根据全面提高人的素质的需要,树立大教育、大培训、大人才的观念,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创新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的基础上,重点培养人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着力提高人的创新能力,切实把教育的发展能量释放出来,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为眉县加快发展提供人才智力保障。

二、要进一步明确眉县教育现代化的发展思路

2011年陕西省要在西部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眉县作为全省第一个教育强县,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确保眉县教育改革发展的各项指标达始终处于全省领先水平。因此,我们必须按照省市教育发展战略的要求,遵照优先发展、适度超前、合理布局、信息带动、科研领先、优质高效的方针,努力创新,大胆实践,推进我县教育现代化进程。我们要进一步优化教育布局,整合教育资源,显著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努力缩小眉县与中东部教育发达地区的差距,缩小县城与乡村教育的差距,力求均衡发展。要高度重视学前教育的普及,进一步做强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逐步健全社区教育网络,努力构建学习型眉县框架体系。

当前,我们要重点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是显著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基础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基础教育质量的好坏已经成为优化投资环境、提高县域竞争力的重要环节,要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为基础教育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基础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挖掘现有资源的潜力,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牢固树立质量第一意识,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一方面,要通过深入开展教育骨干体系建设,满足群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要逐步加大对教育教学条件落后学校的改造建设力度,逐步提高办学水准。要充分调动学校、教师和学生三方面的积极性,在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社会有用之材。

二是要加紧推进教育均衡发展。要按照统筹资源的要求,加大布局调整力度,对于薄弱学校要切实加大教育的投入,逐步改善办学条件。要通过积极探索建立县城教育资源支持偏远乡村教育的长效机制,大力开展对口支援和校际合作,积极推动城乡之间、学校之间的教师交流,研究并实施县城教师到山区农村兼课等多种有效措施,努力缩小城乡校际间的差距,实现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对在偏远薄弱学校任教的教师,教育部门要为他们在评先、评职等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使大家教书育人。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县里也按照相应政策提高义务教育阶段寄宿制学生的伙食标准,解决学生的实际困难。我们也要将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划,采取多种形式保障他们受教育权利。

随着眉县发展步伐的加快,普及和发展学前三年教育成为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我们要按照政府办园为骨干、社会力量办园为补充,形成学前教育服务体系,满足学前儿童入园的需求。

三是教育必须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要进一步加强各类教育与经济社会的结合,根据我县加快发展的趋势、产业结构调整的任务和要求,创新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要动员多方面力量,创建各种学习型组织,加强各类人才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工作。要广泛开展针对农民的各类培训活动,围绕不断提高我县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加大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等多种实用技术培训。围绕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强职业指导和技能培训,提高下岗失业人员的技能水平和创业能力。围绕不断提高区域文明程度,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树立与我县建设旅游大县、科教名县、经济强县相适应的区域文明形象。

四是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部署和安排,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要整合资源,改善环境,动员全社会做好未成年人教育工作。学校是对未成年人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加强学校德育工作,要注重实效,贴近社会、贴近学生生活、贴近青少年学生成长的实际。要寓教于乐,多用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多用疏导、参与、讨论的方法,多用他们能够接受的方式,真正把这项工作落到实处。

三、要狠抓眉县教育现代化各项任务的落实

一是要加强领导。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不仅是教育部门的事情,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切实加强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要进一步形成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教育职能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教育工作新格局,不断增强我县教育发展的合力。各乡镇党委、政府都要把教育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研究有关本地区教育发展的大事,解决本地区教育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二是要各司其职。教育部门要切实履行好牵头抓总的职责,加强对教育工作的规划、部署、协调和组织实施。农委等部门要积极和教育部门合作,加快实施对农民进行实用技能的培训;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要主动与教育部门配合,积极促进职业教育与就业的结合。发改委、财政、人事等各有关部门,要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加快职能转变和体制机制创新,不断提高为教育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水平。县文化、市政、城管和公安等部门要积极配合学校,不断进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维护正常教学秩序,努力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育人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全县各单位、各部门要多为全县教育办实事,特别是要多

为山区、多为农村贫困校排忧解难。要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和支持教育事业。同时,必须坚持艰苦奋斗、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加强对教育投入的监督和管理,进一步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益。

三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眉县教育的水平关键在教师队伍。教师和教育管理队伍是全县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教育系统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到全县人才工作的总体战略中统筹考虑。要建立优秀教师的培养、评价、使用、流动、激励机制,加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队伍建设,要努力造就一批在县内乃至全市有一定影响的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打破地域限制,吸引优秀、紧缺人才充实到我县教师队伍中来。结合我县发展的实际,要逐步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不断改善教师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要进一步完善教师培训制度,创新教师培训模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重视教育管理人才队伍特别是校长队伍的建设,不断加强对学校管理人员的培养、选拔力度,树立校长是提高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强烈的“人才强教”意识,切实为教育、为学校、为教师搞好服务,当好“后勤部长”,在政治上多关心,在生活上多照顾,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教书育人的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