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4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篇1

关键词: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科学合理

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必须要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园林布局的要求,要将园林中的乔木、灌木、花卉、草坪等植物进行合理的配置,从而发挥出园林本身所具备的功能和观赏价值。现在园林设计中,主要是进行生态园林的构建,在植物配置中,必须要符合生态园林的要求。因此,在植物配置中,并不是对植物进行简简单单的搭配,要保证植物的搭配有着美观性、效益型以及功能性。

1利用生物多样性的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1)景观多样性。在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利用景观的多样性,必须要合理的运用物种本身所具备的多样性进行有效的实现。在配置多种植物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园林的美感,同时要注意不能过多的使用种类繁多的植物,这样很容易造成生态位的重叠,也使得物种之间出现激烈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对植物的生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划分景观时,可以划分廊道、基质和斑块这三种类型。斑块主要指的是景观的外形和周围地区不相同的非线性区域;在基质中,其本身所具备的功能、结构以及本身所发生的变化都会对景观的整体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廊道主要是一道带状的区域。斑块的面积较大,有着丰富的物种,若是尺度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生物的多样性。为了提高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程度,必须要扩大斑块的数量,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可以设计多于2个大型的斑块,以此实现物种保护的目的。当斑块具备了不规则性后,其本身所具备的生态功能要高于规则性的斑块,因此,在配置植物时,可以相应的将斑块的边缘适度的设计成不规则性。通常要在园林的关键部分配置的植物,必须对整个园林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能够对整个园林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2)生物多样性。在园林设计中根据生物多样性的原则,在对园林进行配置时,可以适当的进行自然群落的模拟,并要保证植物整体的稳定性。因此,在设计园林时,必须要设计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整个环境系统起到稳定的作用,同时也可以有效合理的利用生物资源。

2利用生态学的原则进行园林植物配置

(1)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必须要将生态学因素进行充分的考虑,在配置植物时,不仅是对植物进行简单的拼凑,而是要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在园林设计中,要遵循生态学的原则,在植物配置中选择优势树种和伴生树种以及植物种类,使得植物之间能够相互补充,这样可以稳定植物种群,构建合理的结构,也能够充分利用环境资源。同时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追求,能够满足人们的视觉效果,同时也可以尽量减少物种之间不必须要的空间和养分的争夺。因此,在选择植物上,要最大程度上因地制宜,根据当地和园林的实际情况,发挥不同植物之间的优势,并可以有效的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在园林设计中,要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同时选择有针对性的植物,利用不同植物之间的生态学差异,进行植物的配置,使得各个植物之间能够协调共生与发展。

(2)合理利用当地的自然景观。首先要合理适当的改造自然环境。在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时,要根据人们的审美需求和生活需要进行植物配置。在园林设计中,要对自然存在形式和内在价值进行充分的尊重和认识。在配置植物时,不能只是按照人类的需求进行植物配置,要在最大程度上利用植物的自然特征,同时将当地的自然特征有效的融入到植物配置中,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园林设计的成本,也可以减少由于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对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

3利用生物学原则进行植物配置

在植物配置中,首先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在植物生物学特征中主要包括对植物的生长特征和繁殖的特征。要充分了解植物的生长特点,以及对周围环境的需求,这样在充分了解了植物的生长规律,才可以对植物进行正确的配置。在充分了解了植物的生物学特征后,才可以为植物的生长创造优秀的生长环境,同时也可以为维系和发展植物景观,

4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带来的生态效益

在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时,是可以利用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所带来的生态效益进行实现。而要想获得更大的生态效益,必须要进行更多绿量的创造。而要想获得更多的绿量,必须要在园林设计中配置更多的植物。在建设的植物群落中,可以有效的增加单位面积植物的层次和数量,使得植物叶面积有着较高的指数和较强的光合作用。植物群落对生态系统的作用要在很大程度上高于单层树木带来的生态效益。比如在配置乔灌草植物结构时,其产生的生态效益要大于草坪产生的生态效益。植物群落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和较强的稳定性,能够有效的起到防风、防尘、降低噪音以及减少有有害气体含量的作用。因此在园林设计中尽量增加植物群落,以此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5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带来的社会效益

在园林设计中,可以创建知识型植物群落,以植物的形式进行教育,主要是要让人们应该与生态自然环境和谐共存,要树立尊重自然规律的意识。在建设生态型植物群落时,可以使得人们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处,激发人们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思想意识。在园林设计中,构建结构合理的植物群落,可以有效的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同时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人们的生态观念。在人们的生活和生产过程离不开植物,在社会发展过程中也离不开绿色植物。人们在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必须要站在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

6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带来的经济效益

在园林设计中配置稳定的植物群落,使得植物群落具备着自我调节和自我维护的功能,可以将树叶转变成植物营养的原料,并减少不必要的植物养护管理工作。在建立植物群落时,要能够充分利用各种生态因子,这样可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同时也可以防止病虫害的发生。比如在松栎混交时,可以防止出现松毛虫的现象,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对植物的养管费用。另一方面,园林植物本身所具备的经济价值,在促进园林经济效益时,可以从第三产业收入方面进行,使得园林植物自然资源转化进行有效的开发。

7总结

在园林设计中进行植物配置,首先可以站在生物多样性的原则的基础上进行植物配置,同时也可以利用生态学原则和生物学原则进行植物配置。另外,在园林设计中配置科学合理的植物结构,必须要站在生态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要与当地的环境进行有效的协调发展,要重视植物的配置,进行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并且,有效的植物配置,可以带来很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吴国良.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38(07):56-58.

[2] 邹慧.生态园林设计中植物配置分析[J].现代园艺,2012,35(24):13-15.

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设计;园林植物;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6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园林设计中园林植物保护存在的几个问题

1、园林植物配置不合理

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一些设计人员由于知识水平的限制以及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其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没有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特性以及植物之间的相生相克关系,进而影响了园林植物配置上的合理性。比如:将相克的植物种植在一起,如核桃树对周围植物的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核桃树与苹果树、槐树等的配置就是不科学的。又比如:将喜光植物种植在树荫下、将容易产生转主寄生的植物一起种植、喜干植物种植在积水处等等。这些不合理的配置一方面会使得园林的观赏效果降低,而更为重要的是对植物没有起到有效的保护作用,引发了病虫害的发生和流行,影响了周围环境,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2、缺乏对植物多样性的考虑

园林设计不仅要满足人们的需求,对植物的保护也更为关键。目前,我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单一,生物群落结构简单,这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由于植物过于单一,抵御病虫害的能力就会大大降低,长期下来,病虫害的现象日益严重,造成大面积的植物死亡。比如,近年来,我国一些地区的城市园林病虫害现象猖獗,如蝗虫等,造成了大量植物枯萎死亡,并且连年发生。既浪费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也影响了整个园林设计的整体效果。还有,近年来发展迅速的金丝柳,其极易感染腐烂病,这些都是由于植物的单一性造成的。

二、城市园林设计的园林植物保护

1、设置合理的植物栽植密度

我们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需要合理的设计植物栽培的密度,才能够促进植物更好的生长。如果植物栽培的密度过高的话,那么植物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而且还会造成植物的浪费,植物的存活率低。;植物栽培的密度过高,生长空间会非常的狭窄,无法得到充足的阳光和养分。因此,我们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应该设置合理的植物栽培的密度,确保植物有充分的生长空间,增强植物的抗病虫的能力,进而达到理想的景观效果。

2、注重植物配置的合理化

在进行城市园林设计时,应该要分析植物之间相生以及相克之间的关系,进而使植物的配置趋于合理化。使配置的植物不仅具有观赏性,还要遵循植物生长的自身规律,进而有效的避免植物在生长的过程中由于植物相克而造成植物的死亡。例如:在进行园林设计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植物有侧柏、桧柏、龙柏、翠柏等,这些都是在园林设计中较为优良的树种,但是在设计时,要充分的认识这样一个问题就是,这些树种都是苹果锈病以及梨锈病的转主寄主。因此,在进行实际的设计时,应该注意树种之间的间距,并且距离至少要在50cm之间,进而能够有效的避免病虫害的侵害,确保植物的良好生长。

3、体现多样性的原则

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需要体现植物多样性的原则。可以实现良好的观赏性;可以提高植物的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设计人员在进行设计时,一定好充分考虑植物的多样性,进一步提高植物的免疫力。通过合理的设计将多样化的植物进行有机的结合,利用植物不同的特点,相互制约,相互依存,能够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需要秉持这植物多样性的原则,使园林中的植物能够尽量的丰富起来,不仅能够提高园林设计的美观性,还能够促进植物的保护,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4、结构层次要富于变化

结构复层化与品类多样化密切相关,它是指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时除了多品种、多类型外,还要注意植物层间的混配与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植物群落。根据植物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要因时因地制宜,乔灌藤草花并重,构建丰富多彩、高低错落有致的植物景观。这对病虫害的滋生蔓延、传播扩散有机械阻隔作用,同时还有利于鸟类、蜘蛛等天敌动物及其它有益生物生存繁衍,它们对植物病虫害可以起到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果仅注重观赏和休闲需要,热衷于栽培整齐划一的植物,植物种类、年龄、层级趋向一致,极易出现水土流失、地力衰退等生态恶果,也容易发生火灾和病虫害问题。

5、加强对本土植物的利用

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还应该加强对本土植物的利用。由于本土植物有其自身的优势,像本土植物比较适合在当地生长,并且易于培育,还能够减少长途运输的费用,本土植物能够很快的适应当地的环境,并且能够尽快的融人到当地的生态系统中去,还可以有效的提高抗虫害的能力。园林系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并且受到人为干扰性特别的大,进而在进行园林植物保护时,应该要注重本土植物的推广应用。

6、树种选择上要适地适树

在进行园林植物设计时,对树种的选择和配置,需要本着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并且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进行树种的选择和配置。我们主要考虑的因素有,自然条件,植物的特点以及园林的整体性等。设计人员在设计时要坚持适地适树的原则。因此,在进行植物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当地的生态系统,考虑植物的实际特点,进而在合适的土地上,种植合适的植物,不仅实现美观性和经济性,还能够促进植物的更好生长,起到对植物保护的作用。

三、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趋势

1、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原则

在中国景观园林未来的发展趋势中,园林设计者们将把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建设纳入考虑的因素。在中国的文化当中,讲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文化自古以来就有所体现。前些年,有很多景观园林的设计者误认为:在设计中增加自然的元素结合自然就是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事实上,注重生态和可持续发展,更重要的还是要尊重景观园林的地域性,在当地。当时寻求出适合当地的自然灵感和自然元素;同时还要尊重当地场地的特征,尊重它的历史和文化,在设计中保留。利用这些文化元素,增加景观园林的功能性和审美性。

重视结合自然的设计,倡导全新的设计理念,形成生态设计理念;必须按照生态原则对城市进行规划和设计,更多的是运用本土材料将整个被设体形成一个有机体,最大化的减少人工成本,增加自然的做工,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因此,未来的景观设计,将不再单纯的停留在表面的美丽上,而是将更加注重园林设计的内在美,将生态价值和生态美从形式走向功能与内涵的统一。

2、更加复杂化、高科技化

2.1景观园林设计必须不断的追求产品的个性化设计和精细化发展,满足人们日益繁多的要求。

2.2随着现代化城市结构的日益复杂,景观园林设计作为一项大型的综合项目,在错综复杂的城市结构中,也面临着较大困难和挑战,扩宽园林设计的思路,寻求到创新设计的灵感,是未来景观园林设计者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当今社会已经走向高度工业化的时代,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益辉煌,使得景观园林设计也将朝着高科技化发展,运用高端科学技术,采用更加精细的测算仪器,利用计算机绘画技术实现优化的绘图设计,构建模拟城市景观园林,对景观园林设计而言,将是未来城市景观园林的必然发展方向。

结束语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园林绿化设计决定着植物配置、植物群落的结构等事项,这对园林植物病虫发生都有直接关系。科学的园林设计,能够使各类植物种群之间相互协调,起到保护植物并达到植物造景的效果,否则会造成植物生态系统失衡、病虫害滋生、养护管理困难,进而影响园林景观。因而,在园林设计过程中,要把植保因素放在设计的重要位置,提前做好预防工作。

参考文献

篇3

尽管在中国和欧洲,庭园的历史已有数千年之久,但现代植物园则起源于欧洲文明。世界上正式出现植物园的名称是在欧洲文艺复兴之后,历经400余年的发展,至今全世界共有植物园1400余个。而世界现代植物园的历史约有200年,在中国还不足100年。

植物园的起源和发展

植物园是从药用植物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6世纪开始在欧洲出现的植物园,都是从种植草药开始的。从16世纪到18世纪的300年间,欧洲发展了一批植物园。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殖民主义对植物资源丰富的国家,尤其是对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国家资源的获取和开发利用。

19世纪初欧美植物园从世界各地引种了成千上万种植物。以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为例,当时每年有数以千包计的植物运到伦敦,同时也有数千份植物分发到它的100多个殖民地植物园。现在世界上的一流植物园,大部分是在皇室和国家的特殊关注下,经过几百年,至少是几十年的经营才形成的。

现代工业和高消费的人类生活,过渡地消耗和浪费了自然资源,把全球的生态环境搞得千疮百孔,世界上的植物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但人类建立的植物园里却保存着大量的物种,总数约80000种,占全球植物1/3的物种保存在植物园里。

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世界植物园在开发利用植物方面的步伐也慢了下来。一直到1992年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才对享用发展中国家的植物资源提出了利益分享问题。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植物。植物资源涵盖的面很广,植物园发掘利用植物的面也极其广阔。

当前我国植物园正处在发展的,不仅是数量的增多,更重要的是质量的提高。上世纪50年代以前实际存在着的植物园只有数处。50年代是我国植物园发展的一个,主要是经济发展和国家科学发展规划使植物园有了一个迅速的增长。当时,植物园队伍主要属于中国科学院系统。60年代以后林业系统和城建系统的植物园增长迅速,以后进入了缓慢发展阶段。到80年代中期,全国共有30余处。从80年代后期起,数量迅速增加,到1993 年已达100余处。到目前为止,我国植物园总数已达约140处。

上世纪80年代植物园的大发展像很多其他事业发展一样,带来了数量很多而质量较差的弊病。尤其是经济改革过程使多数植物园在经济上产生了诸多困难,因此质量的提高难以解决。到了9木0年代由于社会对植物园的需求更多,很多植物园在经营管理上对经济政策的适应能力也大为提高。因此,到目前为止,已经有相当一批植物园在经济上逐渐转入良性循环。在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已经能在经济上有一定的收入,并投入到建园甚至科研中去,这种情况从整体上说还会越来越好。

全国植物园应多功能全方位发展,就各植物园而言应各具特色。植物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至少公认的有五大功能,即保护物种、科学研究、普及教育、游憩、植物资源有关的生产活动。现代的植物园应积极保持生物多样性,并着重于迁地保护的研究,重视栽培和利用物种的研究。

植物园规划设计的前提

植物园是一个城市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其规划应以植物取胜,突出本地特色,体现科研、科普、观赏和生产功能,具有科学的内容和园林艺术的外貌。

植物园以科研为主,又是科普的园地。从植物园发展的历史看来,其规划设计是从简单的整形式到比较复杂的自然式,从着重于实用和科研发展到需要满足科普与游览要求。近代的植物园,多以日益丰富的园景供群众参观休息。因此,植物园的规划设计要求就比较高。

植物园与公园在性质、功能及其组成上都不同。它们虽然都有众多植物以及精心布置的庭园,但公园是为了公众的游览、休息、娱乐等而设置的园林,虽然也有花草树木,主要是为美化环境栽培的。而植物园是以活植物为对象,具有植物引种驯化、珍稀植物展示、科学普及等功能,一般分为树木园、植物分类展览区、植物地理展览区、应用植物展览区、花卉园艺展览区、植物生态展览区、庭园、苗圃、试验地等。植物园内栽植的植物要登记编号,有记载来源、名称、产地生态环境的挂牌,有详细的种植图、种植时间和地点记载,有完备的观察记载,有开花结果的蜡叶标本及其他标本,有适量的种子供播种和交换。

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其着眼点不能局限于一个园。在园景建设方面,植物园与公园一样,有很高的美学要求。不论采用何种美学流派,所有高水平的现代植物园都遵循同一个原则,那就是崇尚自然,切忌过多的所谓“园林小品”建筑。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坚持以下前提。

植物和人文资源配置、景观建设、馆室设立、分区布置坚持高起点、高品位、高技术,力求新、奇、异、美,具有不可替代性和特殊性;突出地方特色,特别是在当地珍贵、稀有、濒危植物的搜集、保存、展示和繁育方面,引进国内外适合本地生长的珍贵物种,宣传其保护的重要性;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近期投入与远期回报相协调。园区设置及项目安排上,分期分批,逐步形成规模,以社会公益性为主,经济效益为辅;园区建设与景观建设匹配和谐,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无论植物安排还是景点布置,充分满足人们热爱自然的要求;做到仿效与创新相结合,把引进、繁育、保护、自然资源与相应的文化、历史资源相结合,努力维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

现代植物园的选址要求

一个现代的植物园,在园址的选择上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水源有无是现代植物园规划及建园成败的重要因素。一般植物都需要灌溉,水生、沼生植物更不能没有水面。水还可以调节气温和湿度,丰富园林景色。

植物园要求有比较丰富的地形地貌,以便合理安排不同分区,且可形成各种小气候条件,以利于引种驯化工作。

植物园内的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因此,对于土壤的要求也多种多样,最好具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学性状,以便适应各种植物生长。在整个园地范围内,应有一半以上的土壤,土层深,排水良好。因此,选址时要充分考虑土壤条件,规划前要做好土壤普查工作,必要时进行适当的土壤改良工作。

植物园多位于近郊,有时周围有工厂,选址时要注意避开大气、土壤及水源污染的地方,以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干扰科研工作进行,破坏园林景观。

园址内植被丰富说明其自然环境适宜多种植物生长,而且在建园初期即可形成一定的园林外貌。但是如果树木过多,建园过程中不可能充分利用,反而要大量砍伐后才能种植,则会造成浪费。因此最好有一定数量的树木,近期可达到绿化效果,以后逐步改造。

园址内如有古迹文物,应慎重保护,并可结合植物配置,形成具有特殊风格的景区,组成不同的专类园。

植物园园址的选择,除本身所应具备的条件以外,还应考虑其在城市规划中的位置。植物园要经常进行科研工作,又有对外开放游览、进行科普教育的任务,不同于风景区或疗养地,更有别于自然保护区。因此,植物园距市区不宜过远,选址时要考虑城市规划的远景,使植物园在近期内既不过于偏僻,远期又不至于成为居民区或工厂区。

植物园的用地面积是根据该园的性质、任务,所设置的展览区,研究工作的项目,搜集植物的种类和株数,以及我国当前国民经济水平、城市规模、植物园的投资、技术力量等综合因素决定的。

现代植物园规划设计原则的构建

尊重现状,结合自然地形和周边环境,利用现有植被、水面适当整理地形,营造溪环水绕、低丘起伏、植被丰富、生态优越的环境,使休闲娱乐融入自然生活之中,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以植物造景为主,改善生态平衡,形成完善的人工和自然相结合的复合生态系统,改善区域环境。

植物园在风格上最好能体现地方特色,展示当地园林艺术和园林植物的精华和魅力。遵循地方特色的原则,充分考虑地域特点和气候条件,在植物造景上利用当地乡土树种为基调树种,适当种植特色珍贵树种,运用植物多样性和层次丰富的种植方式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

以科学普及教育为目的,寓教于赏,使游赏者获得植物生态方面的基础知识,为在植物园内游玩休闲的人们提供接触自然、体会自然的机会,增加人们对自然生态的认识,从而加强人们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建筑物体量宜小巧、造型简洁,硬地、园路采用生态环保、经济的地方材料,色调和谐。植物种植以自然为主,模仿自然生态植物群落,尽量减少人工的痕迹,做到质朴自然。

在经济合理的前提下既满足近期景观使用要求,又符合远期调整规划的需要。规划时留有余地,从空间布局方面应充分考虑园区的分期建设和动态发展。

现代植物园基本功能区划分

按植物分类、观赏效果及使用功能,现代植物园一般划分为植物观赏区、植物专类区、科普试验区、管理服务区。

植物观赏区,包括入口区、展览温室等;植物专类区,包括水生植物园、蕨类植物园、仙人掌及多肉植物园等,可根据植物园所在地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科普试验区,包括引种试验区、科普教育区等。以科普试验为中心,向游客展示和普及知识;管理服务区,包括办公管理区、游客服务中心、服务网点等。

现代植物园在植物景观的营造和植物的选择上,要注重新、奇的原则,充分展示千奇百态的植物多样性及和谐的景观布局一致性,同时还注重源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景观及植物配置创作理念,体现“虽自人工,宛若天开”的效果。

除了考虑植物的形态优美和季相变化和色、香搭配外,还应考虑乡土及野生植物的利用,体现适地适树的原则,既适合于本地生态的恢复,又方便于管养。速生树种与缓生树种合理结合利用,以丰富植物生态环境。

植物园的建筑分为展览演示、科研科普、服务管理三大类。各建筑类别应满足园区总体规划和设计,体现该植物园特色,满足园区功能需要;植物园的道路系统主要是联系园中各区、组织游人,起到导游的作用。园路应有主次之分,主路联系重要分区及主要建筑物,是道路系统的骨架,次路或小路位于各区内部,起辅助作用。在规划时,园路要借助地形、水体和少量的建筑物来加强分区效果;现代植物园的道路安排要有意识的引导游人进行参观,组织好参观路线;要有目的的利用园林景观引导游人进行参观;对道路旁边的植物和园路的铺装要进行区域性划分,以起到导游的作用;植物园的次路及小路应引导游人认识和鉴别植物;园路要随着植物的高低错落采取自然式配置,避免引导游人至不开放的试验区及生活区。

植物园是一个涉及多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综合体。它兼有物种保护、科研、科普、旅游的内容,又涉及资源开发和商品化。植物园的核心和灵魂是生物多样性,它集中着各种各样的植物,是人们认识、探索和研究利用植物多样性的科研阵地,又是提供人们欣赏、休闲、吸取知识以及接触自然的绿地。它同时肩负着保护物种和促进人类利用物种两方面的责任。

总之,现代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必须尊重场地的原有特性,因地制宜地进行场地设计和分区规划,营建具有自身特色的植物景观序列,同时又融入现代的设计元素。无论是创新的设计理念、极具现代感和前瞻性的建筑,还是现代的科普设施、手段和技术,都赋予了植物园现代的生命和活力。同时,为满足植物生长和展示需要,植物园的规划设计必须进行科学的分区。营造丰富多彩的生境环境和景观空间,真正体现植物园的科学内涵和艺术展示,这样才是现代的植物园。

篇4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植物多样性;对策

1前言

为优化城市居民生活环境、减少城市污染、提高市民的生活品质和城市的品味.人们提出将自然引入城市.通过园林来弥补城市的不足,以形成城市园林『l_。一般认为。无论是生态系统还是生物群落.只有当其达到多样化之后才具有稳定性.才具有较强的抗拒外来影响的能力.城市绿化中植物的多样性也是如此圜 多样的生态系统及物种构成使城市的园林绿地具备了较好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而单调的生态系统及物种构成使城市园林变得相对脆弱.一旦遭遇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园林可能失去其应有的形态及功能

2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多样性存在的问题

随着城市品位的提升,城市绿化植物引进呈现许多新特点,如引种推广数量增多、规模增大;引种方式上,从以往的种子、枝条等繁殖体发展到多种径级的檀株;驯化间隔明显缩短.甚至出现不经试验直接引进的现象。尽管短期内有利于满足城市绿化发展对新优植物的迫切需求,但这种无序的植物引进存在诸多问题。

2.1 绿化植物引进制度缺失

近年来。城市园林绿化已经发育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经济,由于新植物具有很强的观赏新奇性及较高商业价值,园林行业的很多单位纷纷涉足该领域,在高额利润的驱动下,竞相引进,大量推广。城市绿化植物的选择和引进是一项科技含量高、技术要求高和生态风险大的工作,应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在进行相应的适应性试验和风险评估之后,方可引进。但目前除了《植物检验检疫条例》外,尚无其他法律和法规可依据,至于园林植物引进的规范性细则更是缺乏。由于制度的缺失,加之高利益的驱使,盲目引进外来植物渐成一种时尚,其背后隐藏了很大的风险。这方面案例不少,如三裂蟛蜞菊、凤眼莲、加拿大一枝黄花等目前均已对城乡环境造成了较大危害。

2.2 植物种类单一

尽管各地大量引进外来植物,并没有达到真正丰富园林植物品种的效果,引进主要体现在数量的增加,而不是种类的增多。总体而言,我国城市绿地植物的种类相对比较单一, 我国除了个别城市在植物园或者城市周边的自然山林之中园林植物应用的种类超过1 000种,大多数城市的物种数量在200~400种,至于能够种植在街道两侧的树种则更少。

近年来大规模弓1进的外地绿化植物,主要集中在少数品种,跟风和盲从的现象表现突出,尤其是行道树更甚。纵观长江中下游城市,行道树主要选择香樟、女贞、国槐、栾树、合欢等为数不多的几个品种。植物种类的单调,易导致生态系统脆弱。

2.3 植物种类特色不明显

城市的绿化应当因地制宜,在绿化植物种类选择上要首先要适应当地的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其次要服务于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品味及其功能划分。可现在城市园林绿化中出现了一种可怕的抄袭现象,各城市之间的园林绿化存在惊人的雷同和相似,在绿化植物的选择上表现更为明显,省会城市选择引进的某些品种,几年后则会漫延到中、小城市。如果自然条件相近的城市相互借鉴还情有可原,但气候、土壤条件根本不同的城市间照搬照抄,只会造成植物生长不适,导致极大浪费。这种盲目跟风引进植物品种还易造成城市自身特色和城市品味的弱化。

一个城市的植物种类是经过几百甚至上千年自然选择的结果,物种之间的关联性和互补性相对稳定。“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该有一定的区域特色,引进种类和数量与当地植物的比例要恰当,切不可超越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城市绿化主管部门应设置较高的“门槛”,形成准入机制。

2.4 对本地物种重视不足

城市绿化是新兴产业,市民、城市绿化工作者常常过分欣赏和青睐外来物种,不注重乡土植物的引种驯化,从而有意或无意地疏远甚至放弃乡土物种。外来种的无序引进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利的后果,如排挤本土植物、微生物和小动物,使其生存环境发生变化,对野生生物缺乏友好性,不利于丰富生物多样性格局的形成和构建地域特色的绿地景观.异种花粉可能导致过敏症等。而同时,许多本地物种并没有在城市绿化中得到普遍应用,乡土树种,特别是其中的建群种和优势种,在营造高效、稳定的生态绿地中具有不可替代地位。

2.5 植物引种缺乏安全性认识和措施

由于各种形式的国际间植物材料交流相当频繁,使城市绿化植物引种成为最有可能造成生物入侵的途径之一。绿化植物引种所带来的入侵生物不仅包括植物,植物材料可能携带的危险性昆虫和微生物更具隐蔽性,危害更大。目前在植物引种上,不仅在引种安全上意识薄弱,也缺乏科学有效的措施。不利于生物入侵的防范。

3 应对城市园林植物多样性的对策

城市园林绿化是关系市民日常生活的大事,国家要完善这方面的立法,以保持城市园林的多样性和安全性。同时。在植物选择上对绿化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城市绿化植物选择要综合考虑自然环境、植物特性、本地特色、多样性及与城市性质等多方面因素 。

3.1 地理环境与植物特性相结合

选择最适合当地气候及土壤的植物是园林建设的根本。只有选对了植物种类,园林建设才能多、快、好、省,否则将会事倍功半,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城市具有特殊的小气候及土壤条件,对植物的选择要求较为苛刻,尤其是城市行道树选择的要求更为严格,要求既能够忍耐城市街道强烈的辐射热。又能忍耐瘠薄的土壤。

3.2 保住地域特色底线

选择的园林植物一定要有地域代表性,这样才能有利于营造具有当地特色的园林风貌,体现出城市自身文化品味。本土植物的使用量及其与外来植物的比例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城市的基调树种是外来树种。那么这个城市的园林风貌很难体现其地域特征。

3.3 运用植物品种多样性提高生态安全性

单调意味着危险性的增加,多样意味着安全性的提高。适合当地自然地理环境的植物品种越多,其自然生态系统与生态群落越丰富,则其生态系统更具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只有物种多样化,才能保证城市园林具有较强的抗拒外来干扰的能力,构建丰富的园林景观风貌。

3.4 与城市性质相协调

城市园林绿化植物引进除需考虑其自身适应性、功能性外,还需要与所在城市的性质与定位相协调。如文化型城市在树种选择上主要考虑物种的景观效果及其对人的适宜性和友好性,而工矿型城市在物种选择上主要需要考虑对特定污染物的忍耐能力和净化能力等。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目标是“城在园中、园在城中”,园林绿化在建设过程中需着力于改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因此需要注重植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建设,创造出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及物种构成,保证城市园林的稳定性,为人们提供一个层次丰富的既观形又闻香、既赏花又观色的园林生态系统,营造出一个富有地方特色与文化底蕴的现代园林城市景观。

篇5

【关键词】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发展趋势

园林景观环境由园林建筑、山石、植物及水体等要素组成,植物作为其中唯一一种具有生命力的要素,其自身的生长变化及寓意能赋予空间景观环境美学、生态、经济等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作为专业技术人员,必须正确认识植物在园林景观环境中的地位与作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自觉遵循植物生物学、生态学原理,积极促进植物种植设计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园林生态化、景观大地化”的构想。

一、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原则

(一)生态原则。园林景观的植物种植要发挥其生态效益,改善和保护环境,如释放氧气、防尘减噪、调节气温、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主要依靠植物的种植,这也是做到生态效益的关键。

(二)科学原则。每一种植物都有其固有的生态习性,对光、土、水、气候等环境因素有不同的要求,有的植物是耐阴的、喜阳的、干生的等,因此对于不同的生态条件选择适当的植物,做到适地适树。

(三)布局协调原则。规则式的园林景观种植多采用对植和列植,而在自然式的园林景观种植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种植,这就要根据局部环境和总体布置要求,采用不同的种植方式。大门、道路、广场、大型建筑附近多采用规则式种植,而在自然山水、草坪及不对称小型建筑附近采用自然式种植。

(四)统一性原则。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时,树形、色彩、线条、质地、比例等都要有一定的差异和变化,显示植物的多样性,但又保持一定相似性,形成统一感,这样既生动活泼,有和谐统一。变化太多,整体就会显得杂乱无章,甚至一些局部感到支离破碎,失去美感,过于繁杂的色彩会让人心烦意乱。所以要掌握统一中求变化,变化中求统一。

(五)注重观赏效果原则。人们欣赏植物景色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是全能的植物是很少的,要根据园林植物本身具有的特点进行设计,发挥每种园林植物的特点。

二、园林景观植物种植形式

园林景观植物种植形式可分为规则式、自然式、混合式和图案式。规则式的植物配置多对植、列植、几何中心种植、几何图案种植等;自然式园林景观设计中则采用不对称的自然式配置,充分发挥植物材料的原有的自然姿态;混合式则为规则式和自然式的融合;图案式则是几何图案种植的扩展。在园林景观植物种植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场地的性质与要求和当地环境的辩证关系,灵活地与当地的地形、地貌、土壤、水体、建筑、道路、广场等相互配合,并与其他草本植物和草坪、花卉互相衬托,才能充分发挥园林景观植物种植的最大效益。

三、园林主要景观植物种植设计

(一)乔灌木种植设计。乔木和灌木都是直立的木本植物,在园林绿化中功能作用显著,居于主导地位。乔木和灌木之间有显著差别,乔木树冠高大,寿命长,树冠占据空间大,树干占据小,形体和姿态富有变化,遮荫效果好,因此在园林中既可以成为主景,也可以组织空间和分离空间,但种植地点要有较大空间和深厚土壤。灌木则树冠矮小,寿命短,对人的活动影响大,形体和姿态变化也很多,可防水土流失、防风沙、护坡等,不需过大空间和深厚土壤。具体可以对它们采取对植、行植、孤植、丛植、群植、片植等。

(二)花卉种植设计。花卉种植的设计主要从花坛、花台和花池的种植设计出发。花坛大多布置在道路交叉点、广场等重点地区。主要在规则式种植中应用,有单独或连续带状及成群组合种植等方式。花坛要求经常保持鲜艳的色彩和整齐的轮廓,因此,多选用植株矮低、生长整齐、花期集中等艳丽的种类,一般还要求便于经常更换及移栽布置,故选用一、二年生花卉。

花台因抬高了植床,缩短了观赏距离,宜选用近距离观赏的花卉,不是观赏其图案花纹,而是优美姿态。因而布置高低不一,错落有致。牡丹、杜鹃、梅花等都是花台传统观赏花卉。花池的边缘应用砖石维护,池中常常灵活的种花木或者配置山石,从植株的高低、株型与花序及植株的质感、创造出错落有致,花色分明的景观。

(三)绿篱种植设计。绿篱是耐修剪的灌木或者小乔木,以相等距离进行种植,单行或者双行的排列种植,应进行密植行列种植,根据使用的目的不同,种植的密度也应不同,应根据不同树种、苗木规格和种植地带的宽度而定。绿篱的起点和终点应作近端处理,从侧面看来比较厚实美观。

四、现代植物种植设计趋势

在人们日益关注人居环境质量的今天,植物种植设计在继承和发扬中西方传统造园思想精髓的基础上,应遵循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原则,实现园林建设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一)适地适树。从结构上提高植物种植设计科学内涵植物种植设计,建设部颁布的行业标准《园林基本术语标准》(CJJ/T91-2002)将其定义为:按照植物生态习性和园林规划设计要求,合理配置各种植物,以发挥它们的园林功能和观赏特性的设计活动。可见,植物种植设计应遵循植物自身的生长规律,从生物科学、生态科学的角度,完善植物种植设计的结构与形式。

1.确立绿量指标,优化植物种植结构。植物具有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阻滞尘埃,调节小气候环境温度、湿度,降低噪音,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吸收有毒有害气体等多种生态功能,且主要是通过叶片进行生理活动的,因此园林绿地中物质及能量流动大小主要取决于植物叶片面积的大小,从而决定其产生生态效益的总量大小。因此以叶面积为主要标志的绿量,是决定园林绿化生态效益大小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将绿量作为衡量园林绿化建设水平的指标,重视绿化结构,改善现有绿地种植结构不合理的现状,提高绿化建设的质量和水平,可进一步提高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的科学性。

改善人们生活环境,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园林植物种植目的之一。绿地中不同植物种类、不同种植结构,其生态效益差异很大。使用同一树种,由于受不同树龄,不同生长环境等自身及外界因素影响,其生态效益也很不同。因此,确立绿量指标,结合生物科学、生态科学以及环境科学等原理和方法,优化植物种植结构,促进植物生态效益的发挥。切实从植物种植结构上,从绿量角度增强园林建设中植物种植设计的科学性。

2.合理配置,促进生态园林实现。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且依据我国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等基本国情,植物种植设计应坚持以乔木为主体,乔、灌、草结合的立体绿化发展模式。在当前科学发展观、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生态园林日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

生态园林的概念很多,普遍认可的是:生态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循生态学的原理,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植物群落,建立人类、动物、植物相联系的新秩序,从而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提高环境质量,实现园林建设的生态美、科学美、文化美和艺术美。建设生态园林可以为人们提供良性循环的生活环境,建立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结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生物链结构,主要有观赏型人工植物群落、保健型人工植物群落、环保型人工植物群落、知识型人工植物群落、生产型人工植物群落、文化环境型人工植物群落及文化娱乐型人工植物群落等类型。建设科学的人工植物群落不仅能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园林的优势,更能满足现代园林发展的生态需求,实现环境友好型的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目标。

(二)优化整合,实现植物景观功能多样性。园林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包括建筑营建、叠山、理水和植物种植等四大部分,植物作为其中具有生命力的要素,不仅具有美学、生态及经济等功能,且还能从系统的角度,优化整合园林各组分优势,充分实现园林景观的现代意义。

1.体现整体性。植物在我国传统园林中没有形成整体景观结构,更多的是作为配景,通过孤植、对植、丛植等表现形式与建筑、山石、水体等配合形成局部景观,这于大尺度的现代园林景观建设是相悖的。

作为构成现代园林景观的重要组分,植物种植设计必须在尊重地域、尊重基址自然、地理条件的基础上,立足于构建园林景观整体性,将整个景观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现代园林植物景观要实现多样性,应由形态、功能不同的绿地类型组成,这种思想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植物种植设计方法,主张用景观生态学原理来指导植物种植设计。如在系统研究园林景观其他组成的特点、优势的基础上,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应用植物的形态、功能、物种多样性,通过版块、廊道、基底等形式,将建筑、地形、水体等有机整合,实现园林景观的整体性。

2.体现地域性。不同植物种类以其特有的形态、质感、色彩,在竖向上所表现出来空间范围和围合感是不同的,不但具有丰富和分割园林环境空间的作用,还能营造场所精神,体现地方文化、民族风格。在现代园林植物种植设计中,植物种类选择应以乡土植物为主,适应性强的外来树种为辅,形成稳定的近自然植物群落,建立起具有地方特色的、体现地方风貌的植物群落,从而构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园林绿地景观,成为地域特征识别的重要标志。

3.体现延续性。在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拓展了植物种植设计的思路。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运用,使现代建筑拥有宽敞的空间、流动的空气、明亮的光环境以及稳定的温湿度,为植物生长、发育提供了必要的光照、温度、水肥等条件,这些极大地促进了植物景观的空间使用范围。从在室内陈设植物到现在的可在建筑底层、中间层、屋顶种植植物,既可增加绿地率,还可美化、软化生硬的、没有生机的建筑空间,为人们创造愉悦身心的空间环境。同时,由于我国园林植物特有的人文底蕴,使其价值不仅表现在改善室内外空间环境质量、产生经济效益等方面,在意境营造、寓意象征等方面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从创造室内外绿色空间延续到人们思想情感的寄托。

五、结语

现代城市运动也影响到园林景观设计,使其遵循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表现在植物种植设计中,产生了多元化倾向。植物种植设计不仅要遵循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更要从系统的角度,综合应用其他相关学科知识,促进植物种植设计科学性与艺术性的结合,实现园林景观的现代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 鲁敏等.园林景观设计 [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2] 张学军.浅谈园林景观设计中的植物配置 [J].山西建筑2007(22)

[3] 张声平,刘纯青.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J].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2)

篇6

关键词:园林;植物;配置;原则;事项

我们所说的城市绿化不仅是需要城市的美观,而且还要城市绿起来,这就对于植物的绿化要求更加的鲜明,更加的具体,要与环境相适应,相统一,而植物配置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所谓配置不仅只是色彩上的美,而且也要体现到意境上的美,个体与群体的美,也可以通过把植物的色彩与线条相联系,构造出一幅美图,从植物的变化来观赏季节的美景,生命周期是有限的,但美景是无限的。我们要尊重自然,认识和保护自然,与自然相融合,这不仅是一门艺术,更具有观赏性和文化的底蕴。

一、园林植物配置的作用

在园林的硬质景观当中,植物起到了非常显著的一个作用,合理的设计园林当中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让建筑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也可以用绿色来掩盖建筑的美,更为艺术化,有着深远的意境。由于季节不同,植物也会有所变化,而这种变化恰恰彰显出植物给季节带来的不同感受,更为有生命力,而植物也可作为建筑的标记,还起到了一个导向的作用。此外,对植物的配置还可以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划分空间,让其柔软的过度,在光合的作用下,防风降尘,改善气候变化,降低噪音以及净化空气等多方面的功能,从而更好的维护了绿色环境。

二、植物配置的主要原则

在对园林植物进行配置时需要遵循的原则就是艺术性与科学性相结合,相统一,从而打造出完美的植物景观。从生态的角度来看,不仅满足了环境与植物的适应关系,又体现出植物个体与群体的艺术结构性,给人们营造出一种意境,植物造景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因此,在选择植物种植设计时,一些特色的种类不能与环境相适应时,或者是不利于生长,不能够有效的存活,也达不到我们所需要的要求,那么就不能够再继续的种植,这也是不符合发展规律的,也就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配置的设计性原则

对于生态环境的设计,必须要把生B功能的优先性放在首位,这也是设计的基础,再通过景观的多样性进行展示,达到一个合理的生态配置,提高对自然元素的应用,达到一个健康的生态景观结构。在园林生态当中,绿是生态的基础,所以,如果要应用植物进行造景,就必须要应用乔、灌、草等复合的群落结构,从而来提高叶面积,在选用材料时也最好应用叶片较宽,光合效果好,叶面较大的植物,改善小气候的环境,也提高绿化光合的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有效的改善冬季保温和夏季降温的能耗。我们知道,植物是多种多样的,所以在众多的植物当中,很多都具有美化的作用,同时也具有绿化的作用,能够防火防风,吸滞粉尘以及隔音等作用,改善环境,降低污染。对此,在挑选适当的植物时,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功能进行有效的选择,要耐污染,可以吸收污染物,减少污染所带来的危害,达到一个生态平衡的作用。除此之外,对于植物景观的应用也要发挥出其它的功能,比如说可以植物抑菌,改善空气质量,植物释放出的有益物质等。

(二)配置的景观性原则

无论是哪种植物都是具有生命力的,但在园林当中,不同的环境对植物的要求也是不同的,都具有形态与生态的不同特性。所以在对植物进行配置时,应选择适宜的气候,适宜的时间,以及适宜的环境等,让植物得以正常的生长,发挥出它们的特性。此外,也要考虑到植物的种植顺序与人们观赏的关系是否可以统一,季节的变化与色彩的搭配是否具有协调性,园林树种的配置要根据环境的要求来种植,毕竟生长是靠环境来达到的,一般适合的植物有玉兰、银杏等,这些品种更有利于阳性植物。

(三)配置的应用性原则

对于植物在园林当中的配置时,必须要明确它的目的,不能没有规则的进行,要达到一个怎样的理想效果,空间与气氛相结合,怎样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这些问题在设计时都应作为一个考虑因素,也只有通过充分的研究才能更加合理的对植物进行配置,在布局方面更加合理化,体现出有用性。设计时,例如我们可以应用一些青松翠柏,渲染出庄重的氛围,但在儿童乐园当中就会抑制儿童的纯真天性,不能让他们更好的解放天性,所以,在选择植物的配置上必须要符合实际,也尽量应用一些无污染,色彩艳丽的植物相匹配。

(四)配置植物多样性原则

一方面可以提高群落的韧性,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它的观赏性,利于植物群落具有更加稳定的效果,也防止病害的产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种种类的丰富性才能营造出景观的群落美感,也达到人们对审美的要求,种类繁多才能构造出不同的生态功能,发挥出预期的生态效果和景观。

三、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的现状

基于园林绿化的整体状况,现在植物配置的景观价值水平远远满足不了现代人们的审美要求,必须通过科学分析为植物配置研究进行定位。

1. 植物配置生态习性的现状。植物配置是要考虑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满足其正常生长所需条件,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植物景观。

2. 植物配置原则的现状。随着植物配置地位和作用的不断提高,不少学者对植物配置在科学和艺术的结合上提出一定的原则和要求。如:(1)根据每种植物的自身生长特性,适地适树;(2)根据绿地功能、性质选择植物;(3)园林植物配置应和地形、建筑结合组成韵律节奏的空间。

3. 植物配置类型的现状。植物配置类型主要是指树木配置的类型,目前树木配置类型主要有孤植、对植、列植、群植、篱植。

四、植物配置时的主要事项

在对园林植物配置时,必须要根据它的具体原则进行操作,用什么树来配置,什么树是主体都是有讲究的。由于植物的品种不同,所以在配置时应考虑到是否会相互的影响,他们的阴阳性,病虫害的防治,影响力,怎样才能更好的映衬出配置的效果,是否具有耐湿耐旱性等问题都应在设计的考虑范围之内。在通常情况下,具有乡土气息的树种适应能力更强,生命力也更强,从而就可以避免病虫害的发生,而利用落叶树对其隔离也可以防止病害的传播和蔓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第一,一般城市园林会把很多种类的植物引进来,但通常规模会很小,也会逐渐的消亡,这也就是说会对植物的要求^高造成的,过于要求完美,如果只是需要植物四季常绿,那么就会导致慢生植物被冷落,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被遗弃。虽然每种植物都有他的优缺点,但其本身没有好坏和高低之分,都属于自然现象,只有配置更为科学,更为合理,才能表现出植物的艺术性。所以,在配置园林植物时必须要扩大种类,提高各种植物的适应性,把可以适应的种群相结合,做好比例分配;第二,必须要提高对植物的品种的意识,不能对植物有过高的要求,只重色彩,不重结合,要加强对植物的驯化和筛选,生态型的和地带型的要有所区分,从而营造出具有个性化的绿色景观。另外我们也要注意的是,首选的植物应是我们原产国的,对国外的品种在引进时一定要慎重;第三,可以借鉴其它群落植物的种类组成,选择合理的植物以及相应的结构特点,同时也可以开发一些绿化空间,把单一的物种进行密集化,让植物更加丰富,使之达到一个良好的生存空间,更加接近于自然,同时也具有绿化的功效。

五、结论

在园林景观当中,园林植物是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并且具有很强大的绿化功能,起到一个美观的作用。此外,植物也可以平衡生态环境,净化空气,改善人们的居住环境,由此可见,合理的配置植物是非常关键的,尤其在园林建设当中更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在植物配置的时候必须要结合该园林的自然条件进行,对植物要有选择性的种植,合理的规划,从而来提高园林的综合水平,发挥出其实效。

参考文献:

[1]吴燕丽.园林设计植物配置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4(01).

[2]严云山.浅谈我国现代园林植物配置的趋势[J].建材与装饰,2016(13).

[3]刘家琦.园林建筑与植物配置之我见[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3).

[4]陈焕英.继承与发展――试论中国现代园林的植物配置[J].防护林科技,2016(08).

[5]杨赉丽.城市园林绿地规划[M].中国林业出版社,1995.

篇7

论文摘要: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本文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建设绿化景观大道、主题公园、生态居住小区等城市不同形式绿地景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最大程度地满足居民对绿地的需求,保证城市绿地系统的开发,让市民亲近绿地,保障资源共享和社会公平。 

 

1 创建生态城市的一体化格局,提升城市生态设计水平 

 

生态绿化通过构建多样性景观,对城市整体空间进行生态合理配置。城市绿地不应局限于仅仅作为视觉的欣赏对象,还应满足城市绿化的外在形象美观。作为城市 自然 生产力的主体,城市生态绿化应成为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因此,城市生态绿化应贯彻生态优先准则,同时参与城建项目规划和建设过程,而不是工程建设的最后补漏和修饰。其思路包括:在实施城市生态绿化建设中尽量保留原有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把城市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干扰和破坏降低到最低程度;完善城市绿地规划布局能有效协调城市居民与环境的关系;根据城市气候效应特征和居民生存环境质量要求,搞好城市绿化布局并进行城市绿化系统设计,提出城市功能区绿地面积分配、品种配置、种群或群落类型方案;根据生态功能区建设理论,建立环境生态调节区,在此区中,自然生态系统的特征和过程应被保留、维护或模仿。 

绿地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担负着环境净化的重要功能,防止城市污染。应用景观生态学的“基底-廊道-斑块”理论,建设城市生态绿地的绿网系统。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间异质性,贯通城市内的绿廊结构,其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楔形绿地和中心区园林绿地,将城市周边的清洁冷湿的空气经过高绿量的森林群落引入城市内部,缓解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在城市的生态绿化工作中,我们应注意城市绿地分布的均匀性和合理性。在目前加快城市绿化步伐的一片呼声中,人们似乎更热衷于城市新区绿地的开辟,城市中心区绿化、老城区绿化缺乏应有的关注目光,新、老城区绿化建设的“两极分化”也由此而生,“最需要绿的地方反而最缺乏绿色”。针对此现象,有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促使城市公共绿地在新区与市民聚居的中心区、老城区之间得到合理的分布和平衡的 发展 。 

 

 2 加强城市绿地生物多样性保护,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市绿地自然化的基础,也是提高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所以,生态绿化应恢复和重建城市物种多样性。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自然遗留地和自然植被,建立自然保护地,维护自然演进过程;修建绿色廊道和暂息地,形成绿色生态 网络 ;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斑块的连接度,减少城市内生物生存、迁移和分布的阻力,给物种提供更多的栖息地和更便利的生境空间。生态绿化要发挥健全城市的生态功能,将更多的野生动植物引入城市,满足市民与大自然接触的天性要求。城市要尽量保存适应野生动植物生存繁衍的栖息地。西方国家常以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来衡量城市绿地和生态环境质量,这对于我国也有借鉴意义。保护和建立半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绿化实现自然保护的重要途径。“半自然”是指人类干扰之前保留自然植被痕迹的地方,但又被人类深刻改变,不能视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然。如遗留的林地、湿地、草地以及废弃的深坑、水库和人工湿地系统,它们是水生动物良好的栖息场所,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大量自然生境的丧失。生态公园是模仿自然生境、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理想途径,如伦敦中心城区的海德公园、中山市的歧江公园,都是较好的例子。

绿地群落是一个有序而渐进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的过程。生态绿化应改变绿化的事后管理和末端管理为源头的管理,改善种植结构,提高绿地自身的稳定性和抗逆性。生态绿化所用植物应尽量选用与当地气候、土壤相适应的物种,利用绿地凋落和绿肥等土壤适应物,进行再循环和再利用,形成群落自肥的良性循环机制,从而减少施肥、除草和修剪等非再生资源的使用,降低绿地建设、维护费用。重视绿地水体的建设,为有益昆虫和两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存的环境,形成绿化植物-病虫害-天敌及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和制约,实现城市绿地植物无公害控制。把握地带性群落和种类组成、结构特点和演替 规律 ,合理选择耐荫植物,充分开发利用绿地空间资源,丰富林下植被,改变单一物种密植的做法,使 自然 更新物种具有生存和繁衍空间。应用人工顶级群落和动态平衡演替理论,形成具备多个优势物种的不同类型群落交错分布、稳定而优美的城市自然景观。 

 

3提高植物配置水平,体现城市地域人文特色 

 

城市生态绿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合理的植物配置。首先要求我们提高对植物品种的认识,加强地带性植物生态型和变种的筛选和驯化,构造具有乡土特色和城市个性的绿色景观;同时慎重而节制地引进国外特色物种,重点还应是原产我国,但经过培养改良的优良品种。目前大多数城市的绿化植物种类不够丰富,这与对绿化植物的要求太高,过于追求完美或轻易否定有关。如片面追求“四季常绿”,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的落叶植物遭冷落;“一次成型”等急功近利的做法,也导致慢长植物和缺乏大规格花木的植物被随意抛弃和轻易否定。又如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生长良好,生态效应高的植物,像华南地区的幌伞枫、秋枫、海南蒲桃、野牡丹等优良植物品种乏人问津;而南洋杉、海枣、红刺露兜树等滥用;大王椰、 台湾 草、黄金榕铺天盖地。由于 我们对植物生存环境特性缺乏了解,出现了将一直生活在阴凉环境的罗汉松大树千里迢迢移栽在干热的岗顶上,结果只能是枯萎死亡。在城市绿化中,我们应利用不同物种在空间、时间和营养生态位上的差异来配置植物,最终形成乔灌草结合、层次丰富、配置 合 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篇8

关键词:城市园林;建设;植物生态学;应用

一般在城市生态园林建设过程中,植物作为园林中的重要构成元素,植物生态学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能够合理、科学地指导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提高植物群落建设的质量,构建多重目的的生态系统,从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 城市园林建设中应用植物生态学的重要性

随着城市生态的深入研究,人们对周围环境关系进行了再认识,城市园林的功能与作用也发生了极大变化,由传统的游览观赏、文化休息和卫生防护转变为保护环境、维持生态平衡等。在这种新形势下,城市园林的范围也得到了一定的扩展,将城市及其郊区等作为整体进行综合规划,从而改善城市环境质量,促进城市绿化发展[1]。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将市区和郊区连接于一体,形成完整的规划,需要结合城市当地的植物资源和生态条件,采用先进技术,结合生态原则构建城市园林。

2 城市园林建设中植物生态学的应用

2.1 植物选择

城市绿化的前提和基础就是植物,城市园林生态功能和美观的实现需要依赖植物,因此,需要重视植物的配置、选择和引种驯化。当前城市对绿地的要求越来越高,应重视生态,严格遵循植物生理生态规律,科学选择植物,从而达到城市功能的要求。首先,在生态功能方面。目前,部分研究人员多对城市植物多样性的发展、保护、评价和调查等方面较为重视,以此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同时,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生态群落的构建,如防护绿地与公园用地建设,以此保证生态群落的稳定性,形成特色景观的城市。其次,在观赏功能方面。城市绿地建设的基本功能就是观赏功能,由于人们对于美的追求越来越高,因此,植物的选择成为了动态持续的过程。当前大部分人员开始研究蕨类、观赏草、菜叶植物等植物的应用,以此满足立体绿化和湿地等不同绿地类型的需要。一般而言,在城市绿化植物选择的过程中,行道树具有十分重要的功能,如隔音、屏障和庇荫等生态功能以及塑造城市特色,因此,其选择需要高度重视[2]。由于城市生态环境具有多变性,绿化功能的要求日趋多样化和复杂性,这要求行道树树种具有多样性,因此,在选择树种的过程中,主要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从而保证景观格局的丰富性。

2.2 居住区绿地建设

城市绿地主要是指配套绿地和非配套的其它绿地,其中配套绿地包括城市中的道路交通用地、工业用地和居住区用地等,总量达到城市绿地的50%~70%,是城市绿地系统的基础。居住区绿地作为配套绿地中的一种类型,其占据较大的比例,并且居住区绿地的植物具有丰富的种类、灵活的布置和多样的功能,需要重视植物生态效益的评价、配置和选择等。如生态效益评价是居住区绿地生态效益的重要内容,对植物景观的配置具有一定的参考作用,有利于促进居住区绿化的改进。又如在景观配置方面,强调景观的自然化、多层次以及自然群里的立体化与模拟,从而有效发挥植物的生态功能,保证植物群落的健康。

2.3 公园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中的重要内容就是公园绿地,其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场所,也是衡量绿地质量的重要标志。一般公园分区、规模和性质等方面的不同,植物配置方式也不尽相同,以生态公园为例,其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物种类。相较于城市其它绿地而言,城市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的一种类型,其植物种类更加丰富,生态功能更为多样化,植物群落结构十分复杂,具有良好的美化效果。同时,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的演替、季相变化和树种组成等是景观生态系统的重要内容,因此,需要将公园的生态及其教育作用加以充分发挥,构建城市生态公园。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公园建设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是公园的生态环境环境较为恶劣,受人为因素的干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植物的生理、群落结构、种群结构与个体结构等。

3 结语

城市绿化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部分,其与植物生态具有重要的联系,城市园林的管理、建设、规模和布局等方面需要满足城市的实际需求。因此,在城市园林建设过程中应用植物生态学时,需要从植物选择、居住区绿地建设、公园建设等方面加以考虑,科学应用植物生态学原理,从而保证园林的可持续建设,促进城市的良好发展。

参考文献

篇9

1 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简介

武夷山保护区于1979年成立,是国务院批准的我国第一个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先后被确定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具有全球保护意义的A级保护区、中国陆地生物多样性保护的11个关键区域之一、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保留地保护区等,在国内外生态建设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唐忠,2009)。

1.1 自然资源状况

武夷山保护区地处武夷山脉北部的最高地段,位于福建省南平市境内武夷山、建阳、邵武、光泽四县(市)的结合部,总面积为56527.4hm2,其中60%为集体林地。保护区发育着丰富多样的植被类型和动植物资源。共分布有11个植被型,15个植被亚型,25个群系组,57个群系,170个群丛组。区内已定名的高等植物种类有267科1028属2466种、低等植物840种、脊椎动物484种(其中哺乳类71种、鸟类260种、爬行类73种、两栖类35种、淡水鱼类45种,分别占全省的63%、48%、63%、73%和19%)、昆虫4635种(约占全国已定名昆虫的1/5)。保护区内的银杏、南方铁杉等28种植物属国家珍稀濒危、渐危植物品种,南方红豆杉、水松等20种属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品种。保护区腹地挂墩和大竹岚早在19世纪中叶便是闻名于世的“生物模式标本产地”,一百多年来,大批中外学者先后在此采集标本,从事科学研究,陆续形成了大批论文、报告和专著,科研成果丰硕(唐忠,2009)。然而,在如此众多的科研成果和丰富的遗传资源中,至今还没有出现被商业开发、产生经济价值的案例。

1.2 社区情况

保护区在1979年建立时涉及5个公社、10个大队、23个小队,人数2056人。经过近30年的发展与变革,当前保护区内有武夷山市星村镇桐木村、建阳市黄坑镇坳头村、大坡村和桂林村的六墩自然村,共32个居民点,区内有居民住户589户,人数2453人,周边还涉及4个县市、6个乡镇、13个村(场)的10694名群众。保护区建立之后,他们的生产和生活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他们不能以砍伐森林作为薪材和收入的来源,也不能随意引进外来新品种。在给予村民适当补偿的前提下,保护区管理人员还积极引导他们在实验区开展一些与生态环境相适宜的生产活动,如小片毛竹生产和限量采伐、小规模的茶叶生产、生态旅游等获得收入。

1.3 管理情况

根据我国《自然保护区条例》,武夷山保护区在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林业局的共同管理下,又由福建省林业厅代表国家林业局实施具体的管理。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文件,保护区于1979年成立了“福建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1990年更名为“福建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内设人秘科、保护科、研究室,并在崇安、光泽、建阳三县建立管理所,暂定事业编制60名,其中管理处30名,3个管理所各 10 名,全部列入福建省林业事业经费开支。1979年11月,福建省人民政府确定武夷山自然保护区管理处隶属省林业局,相当于县一级的事业单位。由于保护区内60%的区域属于村民的集体林地,40%的区域属于国家所有的林地,权属比较复杂,保护区管理人员必须协调好保护区的资源保护和村民的生产生活(福建武夷山国家级保护区,2009)。除了小部分个人捐助和国家资助之外,保护经费、管理人员开支、村民经济补偿等一切费用均来自于福建省财政。

2 产权配置理论及应遵循的原则

2.1 产权配置理论

根据产权理论(黄少安,2004),资源的产权是一组权利束,可分解为狭义的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四种权利。这四种权利即可以集中于一个主体,又可以分解到不同的主体。当四种权利集中于一个主体时,又称为广义的所有权,即这时的所有权人同时具有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拥有每一种权利都意味着同时拥有资源的部分收益权。收益权不能独立存在,是所有权、占有权、支配权和使用权的隐含权利。获得收益也是权利行使的主要目的。科斯(2004)认为,如果现实中不存在交易成本,资源的初始分配状态并不影响资源的利用效率。但对于交易成本大量存在的客观现实,资源的初始配置对于资源的利用效率影响较大。另一方面,巴泽尔认为,当存在大量的产权界定成本和监督成本时,私人产权并不一定比公共产权更有效率(巴泽尔,2002)。

2.2 植物遗传资源产权配置的原则

2.2.1 公平性原则

植物遗传资源的产权应该配置给谁,会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公平性是首先应该考虑的一个因素。根据经济学中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植物遗传资源的收益权应该配置给对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培育付出劳动和作出贡献的个人或群体。

2.2.2 经济效率原则

植物遗传资源的产权配置应有利于节约社会成本,有利于对遗传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提高遗传资源的利用效率。

2.2.3 激励原则

植物遗传资源的产权配置应有助于激励产权主体保护和合理利用植物遗传资源的积极性。

3 植物遗传资源产权配置的相关问题分析

3.1 自然保护区植物遗传资源的价值链分析

自然保护区植物遗传资源从潜在的价值转变为现实的价值,需要经过一系列的价值创造过程,具体如图1所示。植物遗传资源的价值创新分为两个过程:资源的形成和资源的利用。在植物遗传资源的形成过程中,供给方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植物品种的生态环境,而能否产生新品种,何时产生新品种,产生什么样的新品种完全是众多植物品种在自然力的作用下自然演变的结果。但对遗传资源的生长环境保护越好,,越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生长,植物品种储量也就会越丰富。因此,在资源的形成阶段,遗传资源的保护将有利于增加保护区遗传资源使用权的转让价值。在自然保护区内,供给方只能发现新品种,而不能创新新品种。一旦发现新品种,供给方应对其进行登记、造册,对其遗传属性及使用特性进行描述。供给方对遗传资源的生物特性、遗传特性、应用价值进行详细的描述,将有助于降低遗传资源使用方的开发创新成本,增加保护区遗传资源使用权的转让价值。总之,在资源的形成阶段,生态环境保护越好,对遗传品种的生物学知识了解越多,对相关知识记录越详细,遗传资源转让时的潜在价值就越大。但由潜在价值到现实价值的实现还需要创新者的创新活动。创新者的创新能力越强,创新技术水平越高,对遗传资源遗传特性的认知越充分,创新活动成功的概率就越大。只有当创新者的创新活动获得成功,实现市场价值,遗传资源的潜在价值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价值。此时,植物遗传资源才产生惠益,供求双方才能够分享惠益。供求双方最终进行分割的惠益是创新所获得的收益减去遗传资源使用方的创新成本、提供方的保护成本以及双方的交易成本之后的余额。因此,作为植物遗传资源的提供方,不仅要保护遗传资源,还要对其遗传特性进行认真观察与记录,同时还要积极主动地搜寻理想的需求方,以减少双方交易的成本,增加遗传资源利用成功的概率。

3.2 主要利益相关者及其价值需求

从自然保护区的成立性质可知,有较多的个人或群体与保护区植物遗传资源的利益相关。根据各利益相关者参与保护区遗传资源保护的价值取向,本文将之归纳为三大群体:第一群体是代表全国人民共同利益的国家和地方政府,包括国家政府、国家环保局、国家林业局、福建省人民政府、福建省林业厅等行政部门,虽然这些部门之间的目标与利益需求不全相同,但他们管理自然保护区的目标基本一致。作为全国和地方人民利益的代表,他们管理保护区的价值需求是保护区的生态价值、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价值。第二群体是武夷山保护区的具体管理人员,他们由福建省人民政府任命,代表国家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对武夷山实施具体的管理,实现国家和福建省人民政府的目标。他们与国家和地方政府形成了委托-关系。本文忽略该群体内部的利益需求差异,将他们作为一个利益群体。作为保护区的具体管理者,他们代表保护区的利益需求,又同时具有个人的需求,因而除了实现国家对保护区的需求外,还具有为保护区争取更好的发展前景,为个人谋求更多的经济利益的价值需求。第三群体是生活在武夷山保护区内和周边的居民。他们对武夷山保护区的利益诉求基本一致,本文同样将其作为一个群体看待,忽略内部的利益需求差异。他们作为世世代代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当然希望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但另一方面,他们更希望从资源中获得更多的实惠,更多的经济收益。因此他们的价值需求体现为生态环境价值和经济价值。

3.3 利益相关群体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中的贡献与作用

3.3.1 当地居民

由于自然保护区的植物品种都为野生品种,当地居民对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贡献具体归纳为:(1)行为约束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保护区成立之后,村民不能到核心区和缓冲区采摘野果、野菜或抓捕野生动物,而只能在实验区从事活动。由于严禁采伐保护区内的林木资源,致使他们的生活用材、制茶(红茶)用材、生产毛竹架桥材等受到严重制约。他们不得不寻找高成本的替代品。(2)生产活动的约束。为了不改变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村民不能随意改变林地的树种,只能从事小规模的毛竹、茶叶等生产活动。(3)发现新的植物品种。村民在保护区的长期生活与生产活动中,通过对保护区植物的长期观察,更容易发现新的植物品种。(4)形成社区知识。在保护区内的长期生活中,村民渐渐会形成对植物品种遗传特性和使用价值的认知,这些认知将有助于创新者有目的地选择所需要的遗传材料,降低开发成本。

3.3.2 保护区管理人员

管理人员代表国家和地方政府管理自然保护区,主要贡献与作用体现为:(1)执行国家法规与政策,对保护区进行日常管理。(2)监督保护区内居民和其它人员的活动,防止他们对保护区生态环境和动植物资源的破坏。为了使保护区的居民的生产活动不会对保护区造成破坏,一方面国家对保护区居民的损失进行部分经济补偿,另一方面保护区管理人员积极探索为社区居民增收的方式,如带领居民发展竹类加工业、茶加工业、生态旅游业等,极大地提高了村民保护植物遗传资源的积极性。(3)调查自然资源并建立档案,组织环境监测,保护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4)组织或者协助有关部门开展自然保护区的科学研究工作。对可能的新品种进行鉴定与评审。(5)对植物品种的信息进行登记与造册。收集社区知识,对植物品种的遗传特征、使用功能进行记录、归纳和整理。(6)对植物遗传资源的潜在价值进行评估、推销,寻找潜在的需求者。

3.3.3 国家和地方政府

国家和地方政府的主要贡献体现为对保护区的宏观管理,包括:①制订保护区发展规划;②监督保护区遗传资源的发展和其他相关人员在保护区内的行为;③监督保护区管理人员的行为;④对违法行为进行制止,对违法者进行制裁。

3.4利益相关群体在遗传资源保护中的作用特征比较

3.4.1 当地居民

从以上当地居民在遗传资源保护中的贡献可知,村民在保护遗传资源时,处于被动的地位。在没有得到合理的补偿时,他们从主观上并不愿意改变自己的生产行为和生产方式。另外,由于村民的专业水平较低,他们对新的植物品种的发现只是无意的行为,而不是投入劳动有意识有目的的结果。

3.4.2 自然保护区管理人员

与当地居民不同,他们在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中起着积极的主动的作用。他们付出的努力水平与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水平有着直接的关联性。但是,他们投入的努力中,一部分是隐性的,难以从外部观察的。另外,除了份内的工作职责之外,他们投入在植物遗传资源保护上的额外努力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通过观察保护区生物的生长情况,并不能够准确地判断出管理人员投入的努力程度多大,因为植物品种的生长除了与管理人员的努力有关外,还会受到自然力的更大影响。

3.4.3 国家和地方政府人员

他们代表全国和地方人们的利益,委托保护区管理人员对保护区实施管理,监督管理人员的行为。与保护区管理人员相比,他们对保护区资源情况的了解并不深入,投入到保护区的精力也有限,只能起到宏观的控制作用。他们对保护区管理人员工作的监督也是不充分的。总之,保护区管理人员在植物遗传资源的保护与利用中起着核心作用。他们拥有专业知识,对保护区资源比较了解。但是他们有着个人的利益,工作具有短期性,对保护区的管理也只是履行个人的职责。如果没有相关的利益激励,他们不会以牺牲个人利益为代价去实现全国人民的利益。

4 植物遗传资源的产权配置构想

从以上比较可知,保护区管理人员对保护区遗传资源的潜在价值了解最充分,他们一方面有更大的能力实现公众利益,另一方面也有更大的机会与不法分子勾结侵害公众利益。因此,植物遗传资源的产权分配既要体现出对管理人员正当行为的激励,又要体现出对管理人员不当行为的约束。

4.1 国家和地方政府享有所有权

国家代表全国人民享有保护区植物遗传资源的所有权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第一,国家拥有所有权与《生物多样性公约》中体现的国家所有权原则相一致;第二,国家拥有所有权能够抑制不法人员与国外企业合谋骗取遗传资源,侵害公众利益;第三,在与国外企业谈判时,国家更有能力为保护区争取应得的利益;第四,国家拥有所有权能够更好地解决相同植物品种同时分布于不同保护区或其它区域的情况,避免因国内利益群体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遗传资源以低价被国外企业获取的悲剧发生。作为所有者,国家和地方政府负责监督与审核保护区对遗传资源使用权的出售是否合法、审核遗传资源使用方的信用能力、参与遗传资源利用的惠益分享的谈判,为保护区管理人员提供建议等。但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只是一个行政机构,仅仅履行了其行政职责,不应该享有遗传资源的惠益分享权。但国家可以适当收取管理费。

篇10

论文关键词:植物新品种:育种权:专利保护:专门保护

植物新品种是指经过人工培育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植物品种。植物新品种权是指授权机关依法赋予育种者对授权品种享有排他的独占权,是知识产权范畴中的一种新型权利类型。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基本内涵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法律规范旨在保护育种者的权益,其核心内容是授予育种者对其育成的品种享有排他独占权。他人在将该品种作为商品使用时,需要向育种者支付一定的费用,借此鼓励育种者对新品种进行研究开发,提高投资研究的积极性,促进农业、园艺和林业的发展。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及国外立法

(一)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起源

20世纪30年代伊始,各国开始采用不同的模式对植物新品种进行保护.逐渐形成了现在以欧洲和美国为代表的两种主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德国最早在1953年出台了《种子材料法》,开创性地对育种者权利提供了专门保护,形成了一种新的权利即育种者权,也称植物新品种权。1961年,比利时、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和荷兰在巴黎签署了《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国际植物新品种保护联盟。《保护植物新品种同际公约》经过1972年1978年、1991年i次修改,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主要的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大多数欧洲国家都是这种模式的拥护者和实践者。1983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通过了《关于植物遗传资源的国际约定》,虽然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它是人类社会在植物遗传资源领域达成的第一个国际协议。从这一文件开始,国际社会迈开了通过国际合作共同保护人类生物资源的步伐。1992年,在联合国环境发展大会上缔结的《生物多样性公约》是迄今为止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最突出的成果.它将保护范围由植物扩大到了所有生物,并具有法律上的约束力。目前公约已经有187个缔约国,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承认。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国外立法

1.美国 美国早在1930年就出台了美国植物专利法,是世界上第一个以专利形式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国家。尽管它只是美国专利法的一个部分.但与其它专利法的授予条件和权利范围都不一样。美国植物专利法的保护限制在无性繁殖的植物新品种.而在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是有性繁殖的品种,所以其作用是有限的。1970年,美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法(PVPA)出台了,填补了农业生产中有性繁殖的空缺。美国是少数既利用专门法又利用专利法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国家。尽管都是用法律的形式来保护植物新品种,但获取保护的途径却不一样。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专门法)的管理机构是农业部,而植物专利法管理机构则是专利局与商标局,可见美国是通过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管理和保护。后来又通过法院和行政机关确立了实用专利保护制度,从而实现了植物专利法、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和实用专利法三重保护,在最大程度上对植物育种者进行了知识产权的保护。

2.德国 德国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从法律上来说还是比较早的。1934年,德国专利局就开始授予植物品种专利.授予专利的标准为利用不同性状的亲代而得到的具有新颖性状植物育成的植物新品种。1968年,又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修正了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凡受植物品种保护法所保护的植物新品种,不授予专利。后来德国又根据1991年国际植物新品种联盟对公约的调整,于1998年另行制定了《植物新品种保护法》。

二、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现状

我国的植物新品种保护相对来说起步较晚。在1997年以前,我国对农林领域内的发明创造主要还是实施专利保护,但按照专利法相关规定,对动植物品种不授予专利权.而仅对起非生物学培育方法授予专利权,也就是专利法只能保护育种过程,而不能保护品种本身,这就使植物品种本身难以得到有效的保护,导致育种者的知识产权得不到合理有力的保护1997年3月20日,我国颁布《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拉开了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序幕,也明确了中国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采取了与《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和《与贸易有关的保护知识产权协议》一致的原则,通过专门法承认植物新品种并给予其有效的法律保护。我国于1999年加入公约1978文本,成为第3个会员国。

从我国现状来看,形成的以专利法保护其生产方法,通过《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取得植物新品种权的模式来保护植物新品种,笔者以为是比较符合我国当前国情的。如果采用发达国家的专利法保护植物新品种,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护育种者的权利,激励创新,但从对立面来看,专利制度就是相对技术的高度垄断,而对于一个人口大国和很多资源都较为稀缺的国家来说这是不利于农业、牧业和林业发展的,同时对本国的农业从业者,以及以农业产业为生的人来说大多也不能承当数额巨大的专利许可使用费。所以,盲目地和发达国家靠近是不理智的做法,也是不符合我国国情的但从长远来看,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在植物新品种的保护上也应该有更新更好的认识和发展。

三、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模式的选择及立法探索

(一)保护模式的选择

1.专利保护 专利保护是一种比较灵活的保护方式。如果不将植物新品种作为一个整体来申请专利,那么,可就某一部分植物品种申请专利.也可就这种培育方法申请专利。专利权的内容是植物新品种的专利权人获得在申请国范围内排除他人制造、使用、销售此项发明或者把此项发明进口到申请国的独占性权利。专利权有专利期限的限制,超过专利期限以后,专利权即行终止。在专利法的保护模式下,对育种者的保护是较强的,但其他利益主体的保护如何在专利法的模式中体现却是一个难题。因此,如果按照这种模式立法,植物新品种就是名副其实的“育种者权保护”了。

2.专门保护 专门立法模式在审查标准上不同于专利,现在各国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专门法基本上采用了《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的模式。1991年《保护植物新品种国际公约的标准》确定了新颖性、稳定性、一致性、特异性几个标准,其中新颖性条件我们可以视为一个法律要件,而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要件我们可以认为是技术要件。专门保护的审查标准要宽于专利保护的专利性条件,因此,专门保护在内容上要弱于专利保护。从植物新品种专门保护的审查内容来看.是就新品种的可复制和可繁殖材料享有排他性权利,可以控制这种材料的生产、繁殖、销售、进口和储存,但是,这种排他性权利不利于新品种本身。而且在专门的保护模式下,很多专利保护利益主体没有得到呈现。专利法中也有各种各样的权利限制制度,但却不可能如此严格地限制权利人的利益。

(二)制度的选择

从国外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和我国的现状来看,各国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方法都不完全相同。大体上可以将它们分为两种法律制度:一种是双轨制,即通过专利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法对农业植物新品种予以保护;第二种是单轨制,即仅以专门植物新品种法对农业植物新品种提供保护,或者以单一专利制度提供保护。我国虽然对植物新品种保护采用双轨制,但在实践中,也多采用单一制保护制度(另一制相对弱化),所以,我国目前的保护制度更接近于欧洲.但无论和欧洲还是美国相比都还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专利法》明确规定:动植物新品种不能被授予专利。

因此,对于植物新品种,我国的育种者只能根据《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获得品种权的保护。而随着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仅仅依靠《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远远不够的。1997年颁布的《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是当前我国主要的保护植物新品种的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了品种权的申请和受理以及审查与批准的具体内容,要求申请人必须向审批机关提出书面申请.审批机关进行实质审查.主要依据也是申请文件和其他有关方面的材料来进行。但这些都停留在条例这个层面上,它和法律比起来力度相对较弱,所以法律保护升级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保护内容上,我国《植物新品种条例》第十、十一条规定,在以下情况使用授权品种的可不向其支付使用费:(1)利用授权品种进行育种和其他科研活动;(2)农民自繁自用授权品种材料,为了国家利益或公共利益,审批机关可以作出实施植物新品种的强制许可决定。而美国法律没有这样的强制许可。虽然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但在由发展向发达过度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对知识产权的重点保护,这种强制不应该再披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外衣。在我国保护植物新品种的发展道路上,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立法上应该废除专利法不能授予动植物专利的规定。植物新品种本身并不缺乏专利性.它具有专利法构成要件的新颖性、实用性和创造性,因此,它有受知识产权保护的权利。

(三)立法探索

虽然我国目前植物新品种的保护是符合国情的,但从长远发展的要求以及法律高度来看,还是远远不够的。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农业大国,具有一定的生物技术实力。有l3亿人口,粮食安全问题关系重大,首先要保证粮食自给自足,保证国民的生存和发展是最大的人权问题.同时又不能因此限制植物品种的发展,做到和谐才是关键。

立法机关应以法律的形式对品种权进行规定.协调专利法与专门法的关系,尽快制定统一的司法评判标准,修改刑法不足的地方,加大对侵犯品种权行为的制裁力度,继续完善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专门立法。

立法的重点要以加强中国农业植物品种竞争优势为出发点,从保障国家经济利益出发,充分考虑相关因素对中国农业发展的利弊影响,考虑到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研发能力的差别,以及植物品种资源在不同国家分布的不平衡,最大限度地通过立法来控制发达国家借助品种权利保护制度强化既得利益,从而为植物新品种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法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