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带来的影响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是大学生群体消费领域常见的现象,如何引导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使其能够尽快养成健康消费行为和习惯,对其迈好人生关键阶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心理成因
从众消费行为是指在群体压力面前,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自觉不自觉地以群体中其他消费者的行为作为参照,作出与多数消费者一致的消费行为或反应倾向。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产生有多种客观原因,但主要是由大学新生自身心理因素导致的。
一是自主消费经验缺乏。经济的非独立性决定了大学新生自主消费经验缺乏,没有形成相对自主、稳定的消费观念。在面临全新的大学生活时,难以根据自身经济条件、生活以及发展需要确定消费计划,在消费行为中常常表现出缺乏主见,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盲目冲动,产生从众消费欲望和行为。
二是消费自控能力不强。由于受各种媒体宣传炒作或是受周围环境影响以及身边同学诱导等而产生消费欲望,加上自控能力不强,极易产生随机冲动消费。个别学生不能体谅家庭的困难,以各种借口欺骗家人寄钱用于自己消费,事后也感到后悔。但当遇到周围环境、市场因素、网络媒体、群体舆论等诱惑时,还是难以自制,产生从众消费行为。
三是攀比消费心理滋生。大学新生消费心态多种多样,其中攀比消费心理占有相当比例。一部分学生总是习惯于有意无意地与身边的同学作比较,以求心理平衡,获得自我认同感。少部分学生不顾及家庭条件去消费,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甚至个别贫困学生,也盲目地去效仿别人的高档次消费,等等。这些攀比消费心理的滋生,是从众消费行为普遍性的一个主要原因。
二、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现实危害
从众消费行为是被动的接受过程,在群体压力面前,从众者往往有无奈、被动等消极心理体验,从众消费行为对大学新生而言是弊大于利。
一是加重家庭经济负担。对于大多数大学新生而言,其上学费用已经是家庭一笔不小的开销,甚至有的家长不惜贷款或借钱来供学生。当学生出现从众消费行为时,很多开支就变成了“计划外”,必然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家长为此常常是苦不堪言。
二是增加学生精神压力。由于刚走进大学校门,消费环境发生了变化,购买欲也随之增强。除了学习和生活必需品以外,他们会有很多消费奢求,由于缺乏消费理性的消费冲动,极易导致过度消费,带来经济上不必要的浪费,使部分学生成为“月光一族”,囊中羞涩的窘境带来的是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
三是导致诚信行为缺失。从众消费带来过度消费或透支消费,使得一些学生不得不编造谎言向家长伸手,向周围同学和好朋友张口。把钱借来后,又很难按时偿还,直接影响了同学关系。学生中因债务关系发生矛盾甚至打仗斗殴的事情也是不乏其见的。更有甚者有极个别学生采取欺骗、偷窃、诈骗等违纪违法手段,想方设法弄钱满足自己的不正当消费。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诚信行为的缺失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三、大学新生从众消费行为的思治对策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信息化社会的到来,各种与消费相关的信息充斥市场,大学新生消费者很难作出合理的判断和选择,所以必须加强教育与管理。
一是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大学新生是一个特殊的消费群体,喜欢追求“新、奇、美、特”。很多消费品往往在大学新生中一出现就迅速流行开来,如配备手机、电脑、买高档化妆品和名牌服装等,他们在消费时却很少顾及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和消费的必要性。必须通过采取日常教育管理、举办专题讲座、进行咨询服务等多种形式,使其掌握大学消费规律和特点,明确科学消费内涵和意义,培养理性消费意识和习惯,树立科学消费行为和时尚,营造文明消费环境和舆论。对经济宽裕的学生,帮助制定科学合理的消费计划,对其日常消费行为进行适当监督,避免其盲目引领时尚消费和过度消费。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要帮助培养健康的消费观念,教会如何把钱用在刀刃上。特别是对那些家庭条件一般且易产生非理性从众消费行为的学生要格外关注,采取有效的教育和管理手段,提前进行干预,防止因从众消费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和精神负担。总之,加强消费理念教育和引导,必须作为大学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一课。
二是营造良好消费环境和舆论。日益丰富的消费市场、日益复杂的消费环境、日益多元化消费观等诸多因素,无时无刻不在充斥着大学校园,影响着莘莘学子,给他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带来了冲击,而往往是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形成了学生高消费的心理基础。因此,社会要多创造一些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经济使用的消费商品与服务项目,使大学生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有更多选择的余地,提供更加经济合理的消费平台。学校要努力在大学生消费的心理环境营造上做文章,通过倡导消费文明,强调智力性、发展性消费,提高消费文化、教育含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和选择消费行为。从更深的意义上讲,通过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消费意识和行为习惯,用小环境来影响大环境,可以促进社会精神文明的进步。总之,营造校园良好的消费环境和舆论,已是社会赋予高校的使命和责任。
三是消除从众消费症结和误区。大学新生心理处在不成熟的阶段,相互攀比的消费心理较为普遍,对消费认识及行为呈现不稳定、片面和极端性等特点,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虚荣心,而不是从自身的学习或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因此,高校必须采取教育和管理手段,加强国情、校情和家情等方面的专题教育,倡导适度和文明消费。学生家长也要积极配合学校,对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加以有效的指导和有力的监督。大学生自身要注重加强自身修养,把主要精力用于自身的学习和发展上,自觉抵制高档和超前消费,避免盲目地从众消费,避免给自己带来经济和心理压力,以良好的心态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完成学业,成为社会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篇2
11.所谓“鲶鱼效应”,是指挪威人在运送沙丁鱼的过程中,往往在鱼槽中要放进一条鲶鱼。鲶鱼放进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自然会四处流动到处挑起摩擦。而大量的沙丁鱼发现多了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这样一来,沙丁鱼就一条条活蹦乱跳地回到渔港。
1.澳大利亚某牧场上狼群出没,经常吞噬牧民的羊。牧民于是求助政府和军队将狼群赶尽杀绝。狼没有了,羊的数量大增,牧民们非常高兴,认为预期的设想实现了。可是,若干年以后,却发现羊的繁殖能力大大下降,羊的数量锐减且体弱多病,羊毛的质量也大不如从前。牧民这才明白,失去了天敌,羊的生存和繁殖基因也退化了。于是,牧民又请求政府再引进野狼,狼回到草原,羊的数量又开始增加。这个现象反映了一种什么样的社会效应呢?(C)
A霍桑效应B马太效应C鲶鱼效应D格马利翁效应
12.马太效应
《新约·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国王远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
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这就是马太效应,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马太效应(MatthewEffect),也可以理解为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例如对已有相当声誉的科学家做出的贡献所给予的荣誉越来越多,而对那些还未出名的科学家则不肯承认他们的成绩。
13.从众(Conformity)个体的一种相符行为,或叫遵从行为。在群体情境的压力下,个体在知觉、判断、动作、态度等方面作出与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反应。从众,并不是没有目的的盲目的行为,而是个体意在使自己作出与群体即其他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反应。从众总是与群体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当群体情境即多数人的压力不存在时,个体就会坚持自己原来的行为反应。区别从众与其他相联系符行为的一个重要指征就是看是否存在群体情境。
关于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至今的大量研究表明主要有:(1)群体的规模。规模越大,个体感受的心理压力越大,就越可能作出从众反应,反之则容易保持独立。(2)群体的凝聚力。在凝聚力越强的群体中个体从众的倾向就越强烈。(3)群体成员意见一致性的程度。这有两层意思,一指群体成员之间的意见越一致,个体就越倾向于从众;二指群体成员意见前后一致程度,越一致个体越会从众,反之,群体成员若前后改变态度,就不会对个体有较大的从众压力。(4)群体的结构。这既指个体在群体中的相对地位,地位低者易受群体影响而从众;也指群体中是否出现反从众者,如果有就会大大降低其他个体的从众倾向。(5)个体与群体的心理关系。这主要指个人的认知与群体行为之间矛盾冲突的程度。这种矛盾冲突若很小,个体感受不到群体压力就不容易从众;矛盾冲突程度若很大,反而促使个体怀疑群体反应的正确性也会削弱从众倾向;一般说,中等程度的矛盾冲突会对个体产生的从众压力。
关于个体作出从众反应的原因,一般认为从众的原因源自两种压力;一是群体的信息的压力,个体除了自己直接感知,接受外界信息外,还通过他人、群体间接地接收外界信息,当两者矛盾时,尤其与群体中多数人矛盾时,个体会宁愿否定自己而相信多数人,这是个体的一种自然心理倾向,因为从概率原理看,多数人正确的可能性远比个人的高,这样个体在群体提供的信息的压力下很容易作出从众反应,地是群休的规范的压力,任何群休都有这的规范,个体的任何与群体规范要违背的行为,包括与群体多数人不一致的判断、态度、意见、观念等,都会受到群体的拒绝和排斥,正是在这种群体规范的压力下,个体或是出于不从众会受到惩罚的惧怕,或是出于表明自己具有归属于群体的强烈愿望,或是出于表示自己有与群体多数人合作的良好意图,或是出于贪图省力而简单地“抄袭”利用他人的反应,最终作出了从众的行为反应。
1.两个水果摊卖的水果,价格和质量一样,一家门前没有人,而另一家挤满了人,此时一人来买水果,看见这两个水果摊,他没多想也挤进了人多的那个摊子前。请问这是一种什么心理现象。(C)
A.社会助长B.社会惰化C.从众D.晕轮效应
2.在群体决策时,其决策结果的风险程度会因为有多人参加而:(C)
A.减少B.不变C.增加D.变化不大
3.加入团体的难度越大,成员间的凝聚力(A)
A.越大B.越小C.适中D.时大时小
4.自愿接受他人的观点或信息,使自己的态度与他人要求一致叫(D)
A.同化B.内化C.服从D.从众
5.群体的压力可能是明确的,也可能是含糊的。(对)
14.异性效应:
心理学家曾在一次测试中发现,男性在男、女同桌就餐地要比单纯男性就餐时要文明许多,这是由于大多数人在异性面前更注意自己的言行。
1.考核者在评价他人时,特别体谅那些与自己一致的行为和思想,这种考核中心的心理偏差是(b)
A从众效应偏差B相似性偏差C趋中化的偏差D暗示性偏差
15.边际效应:
消费者在逐次增加1个单位消费品的时候,带来的单位效用是逐渐递减的(虽然带来的总效用仍然是增加的)。
1.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有人给你拿来一笼包子,那你一定感觉吃第一个包子的感觉是的,吃的越多,单个包子给你带来的满足感就越小,直到你吃撑了,那其它的包子已经起不到任何效用了。这就是一个典型的(C)效应
A.皮格马利翁效应B.马太效应
C.边际效应D.霍桑效应
16.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有相同的倾向,即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所谓“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反射的就是这种投射效应的一个侧面。
一般说来,投射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指个人没有意识到自己具有某些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了他人身上。例如:一个对他人有敌意的同学,总感觉到对方对自己怀有仇恨,似乎对方的一举一动都有挑衅的色彩。另一种是指个人意识到自己的某些不称心的特性,而把这些特性加到他人身上。例如:在考场上,想作弊就吃亏了。值得注意的是,这后一种投射往往会把自己某些不称心的特性,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崇拜的人身上。其逻辑是,他们有这些特性照样有着光辉的形象,我有这些特性又有何妨。目的是通过这种投射重新估价自己的不称心的特性,以求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在生活中,我们要注意防止心理上产生的偏差,造成我们决策上的失误。
17.皮克马利翁效应
又称罗森塔尔效应。皮克马利翁是古希腊神话里的一位雕刻师。他用象牙精心雕刻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并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感情,希望雕像能够成活。上帝感其所诚,使象牙姑娘获得了生命,成了他梦寐以求的情侣。
曾有一个心理学家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在某小学随机抽了二十名同学,这二十名同学的学习成绩都差不多,他谎称他已经为他们测了智商,测出其中十名同学的智商很高,非常聪明;另十名同学智商一般,是普通人。然后告诉了他们的老师,一年过后,他又来到了这个学校,发现他伪智商高的同学的成绩普遍明显高于智商一般的同学。这是因为人对自己或是别人对他有一个希望就会按照那个标准去要求他,把他按照那种人来对待,就会激发他的潜能最后真的成为了大家希望的那样。有一句的话:如果你想飞,你就要相信自己能飞。
1.教师的期望会对学生的成绩产生深刻的影响,这是一种(A)
篇3
【关键词】群体;群体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群体心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群体心理
群体是由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而成的,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中介,具有独立特征的,从而能与其他人群及个人区别开来的人群集合体,其最显著的标志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群体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
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指群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形成的,是群体成员共有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群体心理的特征
1、界限性。群体心理具有群体界限性。群体心理是在共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一群体都有不同的于其他群体的需要、规范和结构。因此,群体有自己固有的界限,有内外之分。群体心理既是群体内共有的,又是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为了维护本群体的利益,要求群体成员遵守群体规范,力求向内,行为应与群体多数成员协调一致。
2、归属性。指群体成员自觉地归属于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即具有依赖群体的要求。群体心理的这个特征会使群体成员以群体为准则进行认知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该群体的规范和群体所遵循的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的维护该群体的利益。归属感引发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殊的准则。由于群体内聚力的高低不同,群体归属感表现的程度也不同。群体内聚力越高,取得的成绩越大,其成员的归属感也就越强烈,并以自己是这个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
3、排外性。所谓排外性,是指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群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群体成员具有整体意识,这就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排外意识。排外意识是和群体成员把自己看做哪一个群体的成员或者说更倾向于把自己看做哪一个群体的成员相联系的。越是把自己看做小群体的成员,排外的意识就越是强烈。因此,“外人”也就更难进入小群体。这反过来也说明,人们往往更重视小群体的利益。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现状
(一)盲目效仿他人的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从众现象非常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膨胀、充满热情、敢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生活的阅历和理性的思考,在独立性、自制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方面还很薄弱,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盲目的从众容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正确的方向,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成员个性化趋于明显。大学生群体拥有共同或相似的追求与理想信念,从而使作为成员的大学生自觉维护这个群体,遵循该群体的规范要求,与群体其他成员保持一致。然而受多元价值观与文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群体成员的思维独立性和判断性增强,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在行为方式上越来越明显。一旦群体的目标与个体意愿不相符时,如果个体的目标不能实现,同时心态又不能得到有效调整,会使大学生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减弱,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对个体自身、甚至群体产生不良影响。
(三)面对社会现象的困惑心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相对简单的环境中,往往在心理上呈现出不够成熟、理智的特点。面对当前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当大学生无法进行正确的分析时,会导致困惑彷徨,甚至无法忍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只会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三、利用群体心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不仅影响学生成才和高校的发展稳定,还日益成为被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探索如何利用群体心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实效性与针对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与宽松活泼的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益大学生身心的党团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同学们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以利于个性心理的发展。
(二)加强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班集体是大学生正式群体的基本形式,也是大学生群体生活的基本载体。班集体人际交往和各种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即班集体的制度文化。通过加强大学生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加强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班集体文化氛围,使同学们自觉服从那些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的行为准则,形成有效的“软约束”,减弱规章制度这种 “硬约束”给同学们可能带来的心理冲撞和由此产生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使学校各级组织达成某种统一、和谐和默契,规范学生的行为。
(三)正确引导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中的从众心理要分析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发现群体压力不妥当不正确的情况时,从众心理是消极的,要尽可能控制从众现象扩散,并积极支持个别人的正确意见,去抵制群体压力,防止消极从众行为的进一步发生;当群体意见正确时,从众心理是积极的,要善于利用这种积极的从众心理,产生强大的群体压力,促使持不正确思想或行为的某些群体成员,放弃其原有想法做法,尽快从众。当然,要转变某些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不能只靠群体压力,也不能完全靠从众,仍然要做细致的思想引导工作,发挥内外因的双重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正面引导非正式群体。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很多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生的社会生活。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客观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更加复杂。非正式群体本身固有的自发性、凝聚力和不稳定性既有利于满足学生许多需求,也带来诸如群体激情等消极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者来说,应当创造条件使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消极方面得到控制。对具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并鼓励其存在,通过正式群体的认可赋予非正式群体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芷英、王希永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4
法国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关于松毛虫的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还有一个故事是这样的:一位石油大亨到天堂去参加会议,一进会议室发现已经座无虚席,没有地方落座,于是他灵机一动,喊了一声:“地狱里发现石油了!”这一喊不要紧,天堂里的石油大亨们纷纷向地狱跑去,很快,天堂里就只剩下那位后来的了。这时,这位大亨心想:大家都跑了过去,莫非地狱里真的发现石油了?于是,他也急匆匆地向地狱跑去。好好的天堂没人了,大家却都向地狱拥去。
从上边的两则故事中,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大家肯定觉得松毛虫好傻呀,那些石油大亨也好傻,他们的行为太可笑了。可是这种可笑下却隐藏着很深的道理哦,这种道理在心理学上有个名称叫做“羊群效应”,也叫“从众心理”。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是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也被称为“从众效应”。人们会追随大众所同意的,自己并不会思考事件的意义。羊群效应是诉诸群众谬误的基础。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从众跟风心理。羊群是一种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在一起也是盲目地左冲右撞,但一旦有一只头羊动起来,其他的羊也会不假思索地一哄而上,全然不顾前面可能有狼或者不远处有更好的草。因此,“羊群效应”就是比喻人都有一种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很容易导致盲从,而盲从往往会陷入骗局或遭到失败。
生活中的羊群效应
有一个人白天在大街上跑,结果大家也跟着跑,除了第一个人,大家都不知道奔跑的理由。人们有一种从众心理,由此而产生的盲从现象就是“羊群效应”。很多时候我们不得不放弃自己的个性去“随大流”,因为我们每个人不可能对任何事情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对于那些不太了解、没把握的事情,往往“随大流”。持某种意见人数多少是影响从众的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少有人能够在众口一词的情况下,还坚持自己的不同意见。压力是另一个决定因素。在一个团体内,谁做出与众不同的行为,往往招致“背叛”的嫌疑,会被孤立,甚至受到惩罚,因而团体内成员的行为往往高度一致。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人们喜欢凑热闹、人云亦云。对于个人来说,跟在别人屁股后面亦步亦趋,走别人走过的路貌似风险会小一些,但是这样也会把自己变成一只盲从的羊。同学们在学习和生活中不能盲目地随大流,看到别的同学干什么自己也去干什么,看到有的同学有手机就不管自己的家庭状况,非要父母给自己买手机,这种盲从行为是不可取的。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篇5
应用型学校的学风是怎样形成的?它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的,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和行为特点。针对学风对于学生的影响,分为优良学风和不良学风。学风能制约学校的教育质量,而一所学校的教育质量也能反映出其学风的优良。因此,学风对于学校提高教育质量起着主导作用。学风通过学校的年级分类及其整体学风之间有着必然联系。在这些表象的背后,隐藏着学校学风形成的规律:
1.学校的学风受制于社会风气
在社会的整体大氛围之下,学校从属于社会,而学生不仅仅是从学校接收思想学习教育,更在社会关系及家庭中都受其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社会的风气对其影响也越大,因此,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风气,很容易感染到低年级的学生。
2.学生的学习心理是学风形成的关键
学生的学习心理是从学生的主观思想角度出发,因为学生的年龄偏低,认知水平并不完整,因此,很容易接受和认同社里上不良的风气,进而无意识的成为不良学风的影响者。
3.学校的教育教学与管理是学风形成的支撑点
因为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学校从属于社会,虽能影响其社会风气,但是却不能彻底改变它,因此,为了保护学生避免受不良学风的影响,学校应充分提高其教育教学水平,通过循序渐进的教育和管理来转变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心理。如果学校自身的管理规范和教育水平有了质的提高,那么就可以将学风从不良的方向转变。在上述学风形成规律的作用下,学风形成的具体的过程是:对于学习的某种心理先在一定数量的学生个体中产生,后被多数学生所认同和接受,进而形成风气;这种风气一旦形成就会产生强大的影响惯性,使后来者被同化。因此,应用型学校的学风形成机制主要有三个环节构成:个体产生—大众接受—同化后来者。
二、应用型学校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对学风的影响
学风在其形成的过程中离不开每个学生对其自身心理认知和选择,一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影响着学风的优良。应用型学校学生的不良学习心理类型主要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浮躁心理、矛盾心理、从众心理等,而这些心理因素正是构成学风优良的形成及评定标准。在应试教育这个大背景下,学生对于学习往往有着较大的心理压力,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逆反心理表现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对学习的抵触,对教师家长教育的抵制,这大大抵消了来自家庭和学校的教育效果。而且浮躁的心理表现,期矛盾的心理特征,则很容易导致学校不良校风的形成。其从众心理又会将学生的心理思想轻易的改变,因而,学校校风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允许有松懈的时间,必须引导学生的整体思想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学生产生从众心理有其内源性,就对学风的影响而言,从众心理对学风的影响有两种可能:如果从众心理接受的是优良学风形成因素,对学风的建设就会起到促进作用;如果从众心理接受的不良学风形成因素,对学风建设就会起到阻碍作用。由于应用型学校的学生普遍有自卑心理、逆反心理、浮躁心理、矛盾心理,所以,应用型学校的学生的从众心理接受不良学风影响因素的可能性远远大于对优良学风影响因素的可能性,给学风建设带来很大的阻力。
三、学校建设优良学风的策略
学校建设优良的学风,是从学生的主体表现得到验证,而想要影响和改变学生的心理,就要遵循客观的学风形成规律,在学风建设的各个环节上来消除学生的负面学习心理,这主要通过循序渐进的引导学生,树立其正确的人生观,思想观,教育观。严格遵守学校的常规管理和考核制度。
1.正确的思想引导是学校培育优良学风的基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学校的德育是否能被学生主动去接收和消化,这离不开学校在贯彻其思想理念的防范手段,学校应避免采取强硬手段,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应从学生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正确的行为规范,使学生能够认可并接收,鼓励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来自各方面的压力,使其化解为学习的动力,进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
2.严格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培育优良学风的关键
学校的管理应做到有张有弛,既不能让学生感觉苛刻,也不能政策太过宽松,学生的自律性较差,因此,学习的管理是必要的,管理若过于严格,会加强学生的逆反心理,而疏于管理,又会导致学校不良校风的形成。因此,学习的管理不仅仅是规范学生的行为,影响学生的心理,更是学风建设的主要外因。
3.科学的学业考核要求是应用型学校培育优良学风的保证
学业考核是学生学习的过程的最终环节,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影响学校的学风转变,也是评定学校管理教学的标准,因而在教育学习的过程中,学业考核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四、结语
篇6
关健词 团体心理 体育教学 教学管理
1、什么是团体心理呢? 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使全班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严格地按照教学程序完成教学任务。要想使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一致,教师必须掌握全体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行为倾向。掌握了学生团体心理活动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科学管理极为有利。团体心理,是指一群人在其同一规范与目标的指引下协同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般心理行为倾向。在学校的中则表现为:无论班集体,还是小集体的成员都具有归属感、团体荣誉感、从众感、认同感和团结互助感等心理。它是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分支。体育教学过程实际上也是一个管理过程,即体育教师(管理者)对学生(被管理者)学习行为进行控制调节的过程。因此,团体心理和规律对体育教学的管理具有指导意义。
2、团队心理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
2.1利用归属感心理,增进进取心
归属感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有隶属这个团体的感觉。这种心理产生是由于人的本性需要所致,即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渴求他人的友谊,得到他人的承认;个人的能力、才华的展现均需要在团体中才能实现。学生中有这种心理,教师如果较好的对这一心理加以正确的引导,使学生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相提高,进而产生积极效应,这就为上课和活动增强了凝聚力。举一个例子,对于一个小组中的大部分人都给予表扬和肯定,那么极个别的人由于强烈的归属感,就会在以后的学习训练中变得认真起来。
2.2利用从众心理,增强集体凝聚力
从众是个体在团体舆论压力下,放弃个人意见而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行为心理现象。从众感是指团体中的成员都有尽可能的与多数成员在语言、行为、态度等方面保持一致的心理。我们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学生中关系较亲密的在动作、穿着、打扮等方面都有极为相似之处,而在几个比较亲密的学生中必有一个人是比较大或很有威望的。这个团体中的其他成员均附和于他的言行,他有一种凝聚力。因此,要调动其团体成员的积极性,必须首先正确的引导他,调动他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其他学生的积极性,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如不愿上体育课的学生,迫于全体同学都要上体育课的要求,也只得勉强上体育课。判断个体是否从众,从众多现象中可以归纳出四种不同的情况:①表里一致的从众;②表从里不从;③里从表不从;④表里一致的不从众。由于从众表现的复杂性,体育教师要多做细致的调查工作,了解学生对体育课的要求,只有根据学生的需要进行体育教学,才能防止学生中出现表从里不从的抵触情绪。
2.3 利用学生的认同感心理,加强师生关系
认同感是指团体成员对同一语言、行为和态度,对本团体内的人员具有更高的接受度、评价和支持度。人们在交往中有这样的体会,对你提出一个完全相同的善意的批评,如果一个是知心朋友,一个是关系一般的人,你会乐于接受朋友的批评,而对后者往往嗤之以鼻。这种心理的产生是由于人的心理距离导致的。
基于这种团体心理,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能把自己高高置于学生之上,发号施令,而应尽可能的取得学生的认同,把你视为他们中的一员;这就是常说的“与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很容易对教师言听计从,从而便于教学的顺利进行。
2.4利用团结互助感心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团体中的成员能将其他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当作自己的来看,且能共同承担,称为团结互助感。
运用这种心理在体育教学中可让学生相互纠正动作,练习时需要帮助和保护时(在学生已掌握方法的前提下),可以互相进行。如在做头手倒立时,自己不能看到动作正确与否,不能独立完成动作时,就需要同学的帮助、纠正与扶持。
2.5利用服从心理,使学生能行动一致,提高教学效果
服从是按照他人意志,团体内部行为准则或社会规范来约束行为,以求与团体保持行动一致的社会心理现象。这是人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按照体育教师的指挥做各种练习,都是服从的表现。服从分为自觉服从和违心服从。有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教师安排的一些练习虽然不感兴趣,但迫于课程规定性和教师的威严,还是违心地服从了。这是一种不正常的现象,容易造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隔阂。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应多了解学生的体育爱好,根据他们的生理、心理、年龄和性别特点以及技能水平有针对性地安排练习,使学生自觉地服从安排,认真锻炼、学习。这样,不仅能沟通师生感情,而且能使学生愉快地学习和锻炼,身心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为了保证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团体心理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学生引导工作,促使全体学生行动一致,保持团体的整体化。
2.5.1 让学生明确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
体育教学是为使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增强体质,培养终身锻炼的习惯和自我锻炼的能力而进行的。只有让学生明确了体育教学的组织目标,他们才会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联系在一起。当学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中,获得了个人需要的满足和个人的发展后,学习团体中的学生之间就会产生相互关心、相互支持的心理凝聚力,就会共同来支持体育教师对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管理。
2,5.2 建好良好的团体规范
团体规范是指团体确立的行为标准。团体成员都须遵守。它可能是正式规定的,也可能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它的作用是使其成员在心理上形成一种不被自己意识到的约束力。在团体规范的约束下,成员之间的态度、情绪和行为会发生彼此接近、趋同的类化过程。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积极的措施来形成良好的规范。如建立课堂教学常规等。也可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好的行为倾向经常给以肯定和表扬,这样才能形成积极的团体规范。只要形成了积极良好的团体规范,学生的行为就容易产生积极的类化,从而形成学习团体的整体化。在形成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同时,要注意防止学生中出现消极的团体规范,如厌恶上体育课等现象。以免影响良好的团体规范的建立。
2.5.3 形成积极的团体压力
团体压力是指个体在团体内部与多数成员认识和行为发生分歧时,从主观上感受到来自多数成员的精神力量,从而迫使个体放弃个人的意愿以求和团体成员取得统一。其目的是迫使个体从众。它是利用团体成员归属与交往的需要,造成个体担心受到孤立、排斥和唾弃的心理气氛而实现的。但作为体育教师必须看到团体的压力的两面性,即来自团体的压力和舆论是正确的,就能产生促进体育教学组织目标的实现;如果是错误的就会带来消极影响。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维护正确的舆论,以促使学生与体育教学组织目标保持一致的认识。切忌学生中正确的意见被不正确的团体压力或相应的从众行为所压抑。
2.5.4 保持高度的团体内聚力
团体内聚力是使成员保持在团体内的吸引力。这种内聚力能使成员对本团体产生比别的团体更亲切的情感,更一致的行动,更深刻的相互依赖性。团体内聚力的产生受内部和外部两方面因素的影响,良好内部因素是主要的。如团体明确的学习目标、积极的团体规范与团体压力、民主型的师生关系等。外部因素也是不可忽视的,如班级之间的体育竞赛等,学生为了给本班争光而团结一致,努力创造出比其他团体更多更好的成绩,这就是一种由外部压力促使内聚力提高的情形。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造各种积极的内、外环境来形成良好团体内聚力,如利用各种竞赛、达标、创优活动等,以提高团体的内聚力,从而使团体内部产生高度的整体化凝聚力量。
2.6 利用团体荣誉感,发挥集体力量
篇7
网络媒体具有传统媒体所不具有的优势,其传播方式的独特性、互动性、快捷性及虚拟性等特点,使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心理有别于传统媒体下的选择心理,这种选择心理的变化,将会影响青少年学生对德育信息的接受度,进而影响其网络行为包括网络道德实践。因此,德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并分析青少年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心理,以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
1.从众心理支配下的积极“参与”心理
从众心理是个体由于受到他人及群体的行为、心理等影响,在自身的心理、判断力、行为等方面表现出的与多数人一致的行为模式。从众心理常常使个体在其行为与群体表现出差异时产生一种压力,从而迫使自己做出改变,使自己的行为趋向于多数人。因此,从众行为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就心理学角度而言,青少年学生的网络参与心理主要源于从众心理,主要表现为期望把握时代潮流,期望得到更多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希望别人关注自己的优点,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但是,我们应该一分为二地看待具有盲目性的从众心理,它虽然提高了青少年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但也容易使他们不断陷入自欺欺人的深渊。
2.为释放压力而产生的“娱乐”心理
青少年学生的娱乐心理是网络世界中典型的心理现象。这种心理现象是随着学生可支配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充足而产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消遣,释放现实生活中的压力,使自己的生活更加快乐。青少年学生往往通过网络游戏表现自我、发展天赋。然而,当前我国的网络游戏以战争、竞争、神话玄幻、魔法奇幻等为主要游戏题材,游戏内容的火爆刺激很容易使青少年学生产生道德认知模糊,置身虚拟世界,留连忘返。由于青少年学生大多未形成健全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果长期沉溺于暴力游戏,习惯于暴力和血腥场面,将影响其思维行为方式,形成麻木的生命观。这种“娱乐”心理会使青少年学生沉迷于网络而不能自拔,因此,需要德育工作者加以引导和控制。
3.好奇心驱使下的“猎奇”心理
好奇心理是人类的一种本能心理行为,而网络由于其传递的信息瞬息万变、包罗万象,使得青少年学生在本能好奇心的驱使下产生对网络信息的猎奇心理需求感。在他们的闲暇时间,家庭压力和学习压力得到充分释放,自由支配的时间越来越多,常常沉迷于网络,在网络生活中变得“无拘无束”、“放任自流”。面对鱼龙混杂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学生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一定的政治辨别力,难免会在一些不健康思想的传播中迷失方向,如果缺乏正确的理论和信念指导,很难控制自己的网络道德,往往表现出对现实道德的破坏和变异,为寻求刺激而产生偏激行为,由此产生网络道德的失范现象。
4.对网络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心理
网络信息包罗万象,像一本实时更新的大百科全书,对于如此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青少年学生并不是全部接受的,也不可能全部消化,他们的注意是一种选择性注意。所谓选择性注意,是指在信息接受过程中,青少年学生有选择地加以注意的心理状态。传递的信息往往和人们接受的信息不一致,人们只记忆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或只记自己愿意记忆的信息,而其余信息却被忘却,由此形成选择性记忆。根据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其倾向于记忆一些更加感性化的、符合年龄特征的、娱乐性的或有助于发挥想象的信息。网络时代的德育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青少年学生这种心理现象,积极创设情境,为其产生对预设德育信息的选择性记忆奠定基础。
5.认知能力的提高引发的“求知”心理
由于青少年学生有了一定的自主意识,认知能力大大提高,好奇心和求胜心等驱使其产生旺盛的求知欲望,希望通过网络了解更多的新事物,学习更多新东西。网络扩展了青少年学生获得知识的领域和范围,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使青少年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了强化,同时也强化了他们的求知欲望,往往能够快速接受和吸收各方面的信息。但是,当前价值观的多元化以及青少年道德识别能力较低,很可能会给青少年学生带来较大的思想冲击,甚至引发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因此,我们在看到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求知心理积极作用的同时,一定要认识到如果引导不好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二、接受主体因素对德育内化的影响分析
作为一种价值教育,德育目的的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程度。接受理论最初来源于西方解释学,邱柏生教授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角度将“接受”定义为:主体在外界环境影响下选择和摄取思想教育信息的一种能动活动。接受过程不仅受环境影响,与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者有关,而且与教育对象的心理活动紧密相连[1]。接受理论视野下的德育内化是指德育内容的接受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运行过程。这些要素主要包括接受主体、接受客体、接受中介、接受环境,诸要素虽然各自独立,自成体系,但又互相依赖,共同作用于德育过程。
道德的接受过程是接受主体对接受客体进行反映、选择、理解和整合的过程。作为接受主体的青少年学生由于受个人成长环境、经历、文化背景、感情、心理等主观意识的影响,加之所处的时代背景、民族传统等外在影响,这些因素都制约其接受程度。德育内容首先需要内化为学生的价值体系,并外化为具体的道德实践,能否实现这一飞跃,关键在于学生的接受心理和接受程度。然而接受主体本身又具有诸多的主体因素,这些因素将对德育内化起决定性作用。其中接受主体的信念、习惯、本能等心理因素会对德育内化的效果产生重要的影响。不同的心理状态情况下,受教育者对德育信息的接受效果明显不同,也许其中某一因素的显著变化将成为决定德育内化成效的关键因素[2]。网络时代青少年学生有着不同于传统社会的选择心理,这种选择心理势必影响学生对德育内容的接受和内化。
三、有效利用青少年学生的选择心理,为德育内化打造接受主体基础
1.满足求知心理,打造网络德育实践平台
针对青少年学生在网络时代普遍存在的求知心理,结合学校德育目标的实现及当前学校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等问题,德育工作者应该高度关注学生的求知心理,创设情境,开发网络德育的实践平台。网络德育的实践内容要实现以教材为载体向以网络为载体转变,从静态向动态转变,从平面向立体转变,从一元向多元转变,只有德育实践内容丰富多彩,才能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他们提供更为广阔的德育实践空间。由此,可以拓展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基本实现“全天候”、“全覆盖”。
2.提升青少年学生的主体性,使其主动参与德育活动
针对网络时代学生的“参与”心理及其带来的负面影响,德育工作者要充分挖掘“参与”心理的积极效应,促进青少年学生主体性的提升。网络德育时代,逐渐打破了德育课堂和学校的界限,拓展了德育的时间和空间,德育内容不再完全由教师规定和安排,青少年学生开始自主选择和利用网络资源,实现自我教育。青少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获取对自己成长和发展有价值的网络信息。在获取网络德育信息时,青少年学生更多依靠自身的约束,自己辨别、分享和接受相应的道德观念,并进行道德实践。
3.开发多样化网络德育载体,寓教于乐
为有效利用学生的娱乐心理,网络载体应该趋于多样化,如网络游戏、QQ、飞信、微博、网络空间等都可以借以进行道德教育,既可以拓展德育的空间和渠道,又可以提高德育的效果。这种寓教于乐的教育形式比较符合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符合网络时代德育方式的变革方向。利用网络载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活动可以实现真正的双向互动,师生能以平等的身份在同一平台探讨道德问题,这种互动、引导、对话式的教育方式既可以减少面对面交流给青少年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又可以了解学生的真实思想动态,更好地提高网络德育的效果。
4.不断满足身心需求,在“猎奇”中实现德育的“选择性记忆”
道德不仅是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和人们行为的外在软约束力,而且是人的内在需求。青少年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生活的主体,道德是其参与社会生活、获得别人尊重、获得社会认可的需要。因此,德育工作者要注重满足学生的身心需求,尤其是猎奇心理,要充分引导其猎奇心理,通过形式多样的德育实践活动、生活化的德育案例等逐渐符合学生的接受心理,吸引其注意力,力求实现德育内容的“选择性记忆”。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趋同 心理沉默的螺旋 第三人效应
认知行为主义认为:“人们不只是由外部事件塑造的有反应性的机体,还是自我组织的、积极进取的、自我调节的和自我反思的”。也就是说个人的行为不仅受到环境的制约,还有自身内部的情感的、认知的和生理的因素的制约。
基于这个观点,认知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班杜拉提出了三元交互决定论的假设。根据该理论,个人的行为是内因(信念、期望和思维等认知的、动机的、情感的和生理的因素)和外因(如奖励、惩罚和各种环境变量)共同决定的。个人的行为取决于内外因的力量对比,当内因力量强大时,个人行为的方向更多的趋向内因的方向;当外因力量更大时,个人行为的方向更多的趋向外因的方向。
通过这一社会认知模型,我们对个人行为的分析应该从内心因素与外部因素两个方面来进行。第三人效应正是一种基于内心的“反抗性”的心理――对自己判断能力的肯定,对独立性的坚持,对个人喜好和经验的保持,对他人态度的批判性怀疑,这种心理对于应对大众趋同心理以及沉默的螺旋现象带来的影响有很大的意义。在大众传媒影响力如日中天的今天,第三人效应的研究对于不盲从于大众传媒的宣传、保持个人的独立精神;对于保持意见的多元化有积极意义。
一、趋同心理与第三人效应
趋同心理,心理学中又称“从众(co-
nformity)”心理。指个人的观念或行为由于群体的引导和压力而产生的一种合群倾向,这种心理使得个体产生放弃自己与群体意见或规范相抵触的意识倾向,作出与自己本来意愿相反的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
根据班杜拉的三元交互理论,趋同心理也有内心因素和外部环境两个原因。对多数意见的服从,即趋同心理的内因是信息压力。信息压力指的是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会认为多数人提供的信息,其正确性概率要大于少数人,基于这种信念,个人对多数意见会持较信任的态度。趋同心理的外部环境因素来源于群体压力。所谓群体压力,即群体中的多数意见对成员中的个人意见或少数意见所产生的压力。无论是群体内传播还是来自于群体外的传播,都受到群体规范的制约,群体成员为了保持与群体的关系而遵守群体规范所感受到的无形压力,会使成员倾向于对群体中大多数人的意见采取服从的态度。
第三人效应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W・菲利普・戴维森教授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在其论文《传播中的第三人效应》中,戴维森教授对第三人效应下了定义:“在说服传播环境下,群体中的个人会认为说服传播对他人产生的影响大于对他们自己的影响。”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理论可以按照两个前提来进行描述。这两个前提是:1、人们倾向于认为媒介对其他人(即第三人)的影响比对他们自己的要大;2、这种观念的结果对他们(第一人)的行为产生了影响。
第三人效应和趋同心理都属于社会认知行为。社会认知指的是人们对周围的社会与世界形成认识与了解的过程,包括对周围的其他人、社会中的各种事件、问题与现象的认识与了解。根据定义可知,趋同心理更多的是来自外部环境的压力而做出的判断,而第三人效应是个人对他人态度的推测以及基于这种推测而进行的行为,更多的是来自个人的内部因素。
趋同心理可能导致从众行为,典型的从众行为包括沉默的螺旋现象和多元无知现象。沉默的螺旋理论是德国社会学家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舆论――我们的社会皮肤》一书中提出来的。该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社会动物,总是力图从周围环境中寻求支持,避免陷入孤立状态,这是人的“社会天性”。为了防止因孤立而受到社会惩罚,个人在表明自己的观点之际首先要对周围的意见环境进行观察,当发现自己属于“多数”或“优势”意见时,他们便倾向于积极大胆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当发觉自己属于“少数”或“劣势”意见时,一般人就会屈服于环境压力而转向“沉默”或附和。
多元无知的概念是1931年由丹尼尔・卡茨和弗洛伊德・奥尔波特创造,描述“一种情形:群体多数成员私下拒绝一种行为模式,但是错误地想象其他大多数人都接受它。用Krech和克拉奇菲尔德的话说,在这种情况下,虽然没有一个人相信,但是每个人都认为,每个人都相信。”反过来,这说明有可能得到支持的某种行为模式,在事实上,可能是大多数人都不喜欢的。
我们可以发现同样是基于社会认知的“沉默螺旋理论”和“多元无知理论”在正反两种意见的数量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最终导致的行为也不同。在多元无知效应中,反对意见没有明确、强烈的形式表现出来,群体中的其他成员就会产生一种错觉,认为大家的意见都是一致的,最终导致“虚假”共识的形成,而没有反对意见的存在,该效应的优势意见成为了唯一的意见。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优势意见没有像“多元无知效应”中那样成为唯一的意见,而只是优势的意见,反对的意见虽然相对变小但还存在。
由于没有反对意见的存在,在多元无知现象中,人们基于虚假共识的行为会带来严重的后果。在沉默的螺旋现象中,虽然媒介提供的优势意见促使大多数人采取了符合的行动,但是也有部分人转向了沉默,而且对于劣势意见(反对意见)的支持虽然少了,但是没有完全消失。如果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正确的、理性的,那么劣势意见(错误意见)的存在也具有意义――“那就是在真理与错误的冲突中产生出来的,对于真理的更加清楚的认识和更加生动的印象”。如果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错误的,那么劣势意见(正确意见)的存在就给了我们“让真理通过‘公开而自由的辩论’战胜谬误”的机会。因此,在“意见的自由市场”里,反对意见的存在是必须的而且是有益的。
诺依曼在沉默的螺旋理论中指出,个人意见的表达是一个社会心理过程。诺依曼详细地分析了媒体提供的优势意见是如何形成日益扩大的螺旋型影响,以及其他人是如何转向附和或沉默的。但是诺依曼没有分析沉默螺旋现象中反对意见的形成以及在优势意见螺旋上升过程中的劣势意见存在的心理动因和机制。而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分析的工具。
二、用第三人效应分析沉默的螺旋模型
沉默的螺旋理论把优势意见的扩展归结于人们对“意见环境”的感知后,基于群体压力,而选择发表意见还是转向沉默。该理论对于“优势意见”与“劣势意见”的互动过程进行了分析。但是该理论没有回答当接触到“意见环境”时为什么会有“劣势意见”――即反对意见的产生,以及在优势意见的扩展过程中劣势意见相应的较小的增长。
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给了我们一个解释的角度,即劣势意见在接触“意见环境”后没有屈服于“群体压力”的原因很可能和他们所持的观点“认为他人更容易受到媒体影响而自己因为有不同于别人的经验和信息而不会受到媒体影响”有关。而个体基于该观点的行动――转而支持劣势意见或坚持劣势意见就是沉默的螺旋中劣势意见产生的心理原因之一。也就是说沉默的螺旋效应是群体压力和第三人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戴维森进一步认为产生沉默的螺旋中“关键时刻的雪崩现象”是基于这样的推理过程:我并没有发现候选党派之间明显的区别,但是其他人可能会被党派A的辩说或形象劝服,认为党派A是一个更好的党,从众心理就产生了。也就是说那些转向支持优势意见的人的心理动机除了群体压力外,也有第三人效应作用的结果。
麦奎尔在《大众传播理论》一书中充分肯定了沉默的螺旋理论对于媒介效果研究由有限效果论转回到宏观效果论所做出的积极贡献,但是同时也指出诺依曼的沉默螺旋理论“过份强调‘害怕孤独’这一社会心理因素,而忽略了其他导致社会行为的动力因素”。而戴维森的第三人效应无疑是导致沉默螺旋劣势意见形成、巩固和壮大的社会动力因素之一。这就是戴维森在他的论文《传播学中的第三人效应》中论述的沉默的螺旋与第三人效应的关系。
通过对沉默螺旋模型的分析,我们知道在意见表达以及随后的行为中,不仅有趋同心理和从众行为的作用,而且还有第三人效应的作用。沉默螺旋现象是既有政治倾向、趋同心理和第三人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个人行为的方向最终取决于这三种因素的相互力量对比。
结语
进入信息社会后,媒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公民个体无时无刻不受到来自媒介的夹杂着价值观的冲击。在这样的情况下,保持公民个人的独立判断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意见表达这一社会心理行为,我们不仅要考虑外部环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而且要考虑到内部因素,包括信念、期望和思维等认知的、动机的、情感的和生理等对个人行为的影响。第三人效应就是一个从内心的信念、可能是非理性的情绪化的角度出发判断事物,进而在该判断基础上进行决策和行为的。在研究个人行为时,不能片面强调外部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例如趋同心理和从众行为),而要在综合考虑外部环境与个人内部因素的基础上来对行为进行解释。否则,所做出的解释就有片面性和局限性。
参考文献
①许正林:《欧洲传播思想史》[M].上海三联书店,2005
②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
③周晓虹:《社会心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④陶鹤山,《第三人效应理论:传播效果研究的新视角》[J].《国际新闻界》,2001(4)
篇9
目前,中国大学生的消费大大高于一般城市居民的平均水平,正成为消费的“主力军”。大学生申办和使用信用卡不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购物等方面的需求,同时也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求新、提前消费心理
消费主义是一种典型的西方追求高消费的消费文化。大学生作为一个思想开放、能够敏锐洞察新的观念和行为并乐于尝试新行为、模仿新行为的特殊消费群体也受到了消费主义文化的影响。他们厌倦一成不变的消费模式和思想观念,喜欢挑战并容易接受新鲜事物,有一种追求时尚生活方式的求新心理。信用卡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手段和消费符号,具有时尚性,恰能被广大大学生所接受,并把其作为一种时尚标志而产生认同。很多大学生认为自己是现代人,就应该享受现代的消费手段。有了信用卡他们就可以关注并尝试提前购买那些分期付款的东西来提前享受到这些商品,同时也可以为理财积累经验。
1.2趋同、从众心理
尽管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求新心理,但是。人的行为会受到周围人群尤其是同辈群体或参照群体的影响,从而产生趋同和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对其消费行为和观念产生重要作用的不是家庭,而是同辈群体。正是这种群体示范效应和从众心理导致很多大学生申办和使用信用卡。办理信用卡成为一种身份,一种标志,一种群体界限的体现。往往,大学生会在感受到巨大的群体压力之后,为了保持与同辈群体的一致性而主动去办理信用卡。正是这种趋同及从众心理,促使了大学生办理和使用信用卡。
1.3信用卡的便捷性及应急性
信用卡突破了以现金为支付方式的传统消费方式,便捷性和应急性是信用卡消费的主要特征。这些,正迎合了大学生对消费模式的需要。拥有信用卡,大学生在购物时就不用再携带现金,刷卡既快捷又不用找零,在降低风险的同时也省去了很多麻烦。同时,大学生可以使用信用卡进行网上购物、网上支付各种报名费等。各大银行信用卡的不同优惠功能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强的吸引力。信用卡的透支功能对于资金周转发生困难或者手头暂时缺少现金但又需要进行消费活动的学生来说,可以缓解燃眉之急。
2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影响
针对大学生信用卡消费对大学生本人及银行等发卡机构带来的影响,众说纷纭,可谓有利也有弊。
2.1积极影响
(1)对大学生:信用卡的使用能够帮助大学生解燃眉之急,购买自己需要的商品,满足自己的生活和学习需求。同时,随着我国信用体系的不断完善,信用记录成为大额贷款、工作以及学习深造的保障之一。大学生使用信用卡并提高对信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断积累自己的信用记录,有利于以后更好地生活。除此之外,大学生使用信用卡是对理财的初步尝试,合理地使用信用卡是理财的方式和途径之一。太学生通过使用信用卡有利于增强他们的理财观念和锻炼他们的理财能力。
(2)对发卡行:尽管在校大学生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职业和资产,不符合银行发放信用卡的申请标准,但大学生知识结构高,毕业之后可以迅速补充到社会各个领域,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讲,大学生就是发展信用卡市场上的一个潜在的优质客户群,与其高风险高收益的内涵相吻合。从长远意义上看,高校大学生是未来的中高收入者;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应用新产品的意愿也比较强;他们将成为未来银行卡持卡人的主力军。因此,从诚信角度与长远角度上考虑,高校大学生信用卡市场的开发前景相当巨大。
2.2消极影响
(1)对大学生:首先,现在社会存在的各种各样的消费观对大学生产生了很强的影响,其中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和市场引导助长了他们的消费欲望。一旦这种消费心理及行为成为一种习惯,就会使他们沉迷于物质享受和消费的诱惑之中,对日后的生活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其次,大学生没有独立的购买能力,通过信用卡提前消费尤其是分期付款购买一些电子产品,一旦资金紧张不能按时还款,不仅会损坏信用,同时也会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为了还款去做兼职更会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再次,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表面上看起来是个人行为,而实际上是集体行为。大学生自身消费观不成熟,消费心理也处于不成熟阶段,大学生信用卡消费在校园中通过集体认同和从众心理在校园中快速蔓延,容易导致享受主义、拜金主义和个人中心主义。
(2)对发卡行:对于发卡行来说,信用卡业务利润来源于年费、向持卡人收取的服务费用及透支利息。但是就目前我国几家发卡行来看,银行基本上免费为大学生提供信用卡服务。虽然对年费、利率等都有明确规定,但所有银行均实施了免交首年年费、累积刷卡达到一定次数或金额达到一定程度即免除次年年费、对借款给予较长时间的免息还款期等政策。国际经验表明,发卡量在300万张以上时,该项业务才能够实现盈利。由此可见,对于国内绝大多数银行来说,还在起步阶段的信用卡业务其实是桩“亏本买卖”。另外,行用卡恶意透支、诈骗等问题也层出不穷。3对大学生及发卡行的建议
人生每个阶段面临的问题都会有所不同,侧重点也会有所不同。理财也是如此,不同时期的理财标准和尺度是各有侧重的。大学生在培养和提高自己智商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和提高自己的“财商”。而“财商”观念,应该包括金钱观、价值观、风险观、未来观和成功观。大学生要时时掌握资金支出状况,合理安排个人收入,并正确学会正确区分必需品与非必需品,懂得自我完善,科学消费。
发卡行应着力完善大学生信用卡业务
(1)改善定位设计。各银行应该借鉴国外与港台的发卡机构对大学生信用卡的定位、设计和营销理念,逐渐加强自己产品的针对性,吸引更广泛的群体关注,推动信用卡市场的和谐发展。
(2)增强自身认识。银行有关人员应该对于大学生普及其信用卡知识。舆论媒介乃至整个社会也应该适当参与到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来。加强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信用卡市场进一步的完善和发展。
篇10
(一)暗示效应人的大脑具有可暗示性的功能。这种功能能够唤起观念,使人将所接受的外来信息经过思维加工并付之于实践性的行动。而且,人的思维还具有这样一个特点:人对于某一见解、计划或目的具有强烈的信念和期待时,会对其进行多次的深思熟虑并深深地植于自己的潜意识中,最终变成自己积极行动的向导和源泉。这样,我们从社会心理学角度所认为的个体行为就是一种在一定的社会情景下,通过暗示能够引起他人的行为变化并产生的连锁反应。“跟风”最初是源于暗示的。这种暗示是这样传递的:“风”以一定的方式向个体发出信息,个体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从而作出相应的心理乃至行为反应———“跟风”。例如,在我国,各种媒体长期以来宣传某某产品的效果如何如何好,老孺皆宜;某某做法有益于人们的健康,能够延年益寿,等等。这些不遗余力的宣传,对于“跟风”现象的形成自然会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盲目从众和模仿从众是指在大众化行为或潮流的引导下,个体的观念与行为向与多数人相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对多数人而言,偏离的恐惧是其与群体融合的心理反应。所以,当个体看到很多人参与一件事时,可能会不由自主参与进去,因为他们唯恐因不参与而会被别人视为异端,受到排斥和打击。“跟风”方面的从众行为是这样产生的:受外界环境的刺激和暗示后,人们开始萌发从众心理。在此心理的驱动下,个人的认知、反应及言行等也逐渐向公众或多数人的舆论靠近,最后表现出与之相符合的行为。从众心理往往来自于人们不够充足的自信心。缺乏自信心而使得个体不能确定自己的思想行为的正确性,从而产生了转向群体寻找依据的心理,以期来支持或修正自己的思想行为;或者是虽然能够肯定自己思想行为的正确性,但往往因为骨子里根深蒂固的随大流思想,或者因个人的行为不能扭转大局而从众。因不能扭转大局而表现出的从众是屈从,尤其是这种屈从能给个体带来某些利益时,从众心理更容易产生。在我国,这种行为也是屡见不鲜的,而且是起落无常。从众的同时,还存在靠模仿讨好受众的行业通病。如大同小异的娱乐类节目的泛滥,小孩上兴趣班跟风等现象都程度不同地存有模仿的成分。
(三)特殊感染“跟风”得以扩展的另一重要“助推器”是特殊的感染。人具有主观能动的特质。这一特质使得人们在做决定时会反复思考,最后采用自己认为合理的方式或途径去行事。因此,在从众现象中,有些个体想以某种与群体不同的方式行动,但面临着脱离群体的窘境,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个体便会处于内心的矛盾和冲突中。群体中人们的号召以及行动方式的感染是解除个体这一心理病痛的“一剂良药”,在其诱使之下,内心辗转、犹豫不决的个体最终会不由自主地跟着这种方式行动。这种感染的机理具体表现为:个体会观察并学习这种行动,内心不由自主地减少了阻止其以某种方式行动的限制,渐渐解除了思维方面的约束。即以榜样解除内心约束,在这里我们称其为行为的特殊感染。“跟风”者的“跟风”行为常常是在别人的影响下发生的。人们通过“跟风”解除了内心约束,尽情释放了内心的欲望。而导致这一现象发生的深层原因在于处于某种信息不对称的社会状态而使得人们缺少足够的用来做决策的信息。在这种趋势下,人们只好去参照周围大多数人的意见来做决策依据。
(四)去个性化去个性化是“跟风”得以扩展的人们心理变化的最高层次。去个性化主要体现在个体自身同一性意识的下降以及自我评价和控制水平的降低等方面。处于这一层次中的个体已经基本丧失了其同一性和责任感,在正常且单独的条件下不会做事情,只能依附于群体之中,让大众行为牵着鼻子行动。具体表现为:丧失其个体性的个体会不由自主或不得不融合于群体当中,在社会行动方面毫无自主性可言,几乎丧失其自控力,完全在群体行为的主导下行动。去个性化多出现在当中,主要表现为由群体中极少数人的社会行动引发整个群体的行动,一般都具有较大的破坏性,会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但去个性化也适用于对“跟风”现象扩展的解释。因为,处于去个性化状态的个体具有较高的“唤醒水平”,容易对社会中的一些心理行为产生内部认同,而且即便是以后脱离了原群体,这种认同以及因此而产生的社会行为或行动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留和维持。正是人们的这种去个性化,导致了“跟风”现象的延续和扩大。以上几个方面的因素对于“跟风”的扩展作用是相互关联,相互承接,互为因果和目的的。首先,“跟风”来源于暗示效应。人们由于对一些事物或现象或行为缺乏足够的认识能力和鉴别能力,因而对于能够引起其跟随的事物充满好奇心,从而为“跟风”的扩展创造了条件;其次,人类所具有的他人取向是其盲目跟从的原动力,促使“跟风”不断出现;再次,由于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使得在其宣传下的许多事物极富感染力,为人们“跟风”的扩展创造了温床;最后,“跟风”导致人们去个性化,而去个性化更加剧了“跟风”思潮和行为。
二、“跟风”现象的社会影响
(一)“跟风”造成社会道德缺失“看样样儿”、“依猫画虎”、“跟着干”等词眼儿是人们对“跟风”的形容;跟“食品治病”之风,跟传销之风,跟“美容”之风乃至屡禁不止的抄袭和盗版现象等等,是“跟风”行为的真实表现。“跟风”的结果是:以食物治病耽误治疗;干传销之类的违法勾当;有的人更容易让虚假广告和骗子得逞;有些消费者因缺乏辨别能力而陷入整容、增高等圈套,而且还强迫子女或家人盲从,并使其受到严重的伤害,等等。所以,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跟风”是一种愚昧的做法,会直接造成社会道德的缺失。这种道德缺失轻则对人们的价值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一定的误导,使社会秩序变得比较混乱;重则会出现因占有或者损害了国家、集体或个人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可见,“跟风”现象理当受到道德谴责或法律的惩治,否则会对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极其不利。
(二)“跟风”导致人们理性缺失,影响创造力的发挥从“跟风”动机来看,“跟风”的目的是为了得到好处。但这只是表象,“跟风”的结果往往或许连占点儿小便宜的好处都捞不到,近乎“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最后还会给自己或他人造成比较惨重的损失。所以说,在面对各种“风”时,“跟风”者大都是缺乏理性的。因为,不理性“跟风”的极致是无条件地盲从,一般跟的是歪风。个人因理性自主分析能力上的缺失而进行的盲目“跟风”会导致自己上当受骗,如盲目跟“食品治病”之风让虚假广告和骗子得逞等;集体缺乏理性思路而盲目“跟风”会使得集体利益受损,如行政上的缺乏治理监管而导致的地方政府盲目“跟风”的结果则是劳民伤财等。另外,“跟风”者不仅自身缺乏创造性思维,而且会对社会上真正的创造力的发挥也具有严重的阻碍作用。因为,一方面,“跟风”带来的是盲目决策,这一点在政府官员行的政决策方面表现的较为突出,如看到部分官员盲目追求假大空的项目,自己也跟着上,给国家造成一定的浪费;另一方面,“跟风”中的仿制行为使那些具有创造力的人受到严重侵袭而不能充分发挥自己投入资源的真正作用,从而在竞争中失利,发展举步维艰。可见,“跟风”者不仅妨碍了他人创造的激情,而且使自己原本或许鲜活的创造力有可能永远被泯灭。
三、告别“跟风”,走向成熟
从以上研究不难看出,“跟风”是一种拙劣的模仿,结果必然是平庸的跟随、盲目的复制与可怕的同化,这是缺乏理性、丧失文化个性的行为,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会产生不良的后果。因此,对个人而言,应当理性观察和思考各种不良社会之风,避免盲从;对社会而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是克制“跟风”的有力之举;从国家的角度来说,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建设独立自主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是民族自强之路,也是建设世界健康的文化生态的召唤。
(一)个人要认清“风”向,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对个人来说,告别“跟风”,首先要能够辩清“风”向,并对“风”采取冷静的态度。努力做到不见“风”使舵,不“见”风盲从,更不迎“风”吹“风”。其次,要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坚决沿着自己树立的路标行事。要做到这两点,除了需要风清气正的社会舆论环境外,还需要我们灵活运用好自己的嘴巴、耳朵和眼睛,努力做到少说、多听、多看。对社会中的不良之风要多点思考,多点防范;要善于独立思考,善于从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解析出闪光东西,从来自于媒体等方面的承诺中分辩出背后的残酷伪装。另外,还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分析、处理一切。具体可以以知识作依托,借助知识的力量为自己树起一个不跟风的路标。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能够观察到,且可以很好地运用到社会行动中的知识很多,如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传统美德、职业道德、生活美德等等,都是驱散不良社会风气的劲风。只要人们能够充分运用这些思想武器,相信无论是在打击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上,还是在避免自己盲目“跟风”方面,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全社会要营造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倡导公民个性发展现代社会在诸多领域都推崇“标准化”的操作模式,常常以同一模式对许多事物或行动进行打造,给“跟风”极大的可乘之机。因此,对全社会来说,要告别“跟风”,首先要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形成一股强劲的正气和正风,不给“跟风”留出任何可以滋生的环境和土壤。其次,要积极倡导公民的个性发展。随着商业化的全面推进,社会交流的日益频繁以及信息化的强力渗透,“跟风”更有可能束缚人们的思维,扼杀人们的创造力,使我们在生活方式、文明习惯等方面缺乏个性。这就要求全社会要通过舆论和宣传等行之有效的途径,千方百计使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个体都具有较高的素质,能够抵挡得住诱惑,守得住人生的宝贵价值,不给世俗化的思潮留下任何可以滋生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