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垃圾分类回收的现状

篇1

>>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问题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与清运方案探索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情况现状调查 深圳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现状与分析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回收与再利用问题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研究 浅谈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模式的发展方向 驻马店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回收现状调查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漫谈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策略探讨 杭州市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私人供给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通路方案优化研究 对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的质疑与思考 “尽量回收城市生活垃圾”等三则 现阶段城市生活垃圾回收措施要点研究 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系统设计 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日益严峻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困境与制度创新 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访问日期2012年8月18日。

②参见《苏州每天收集的生活垃圾近4000吨,每年递增3%》,《城市商报》,2012年12月19日,http:///2012-12/19/c_114078534.htm。

③参见:《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

④参见谭文柱:《城市生活垃圾困境与制度创新--以台北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管理为例》,《城市发展研究》,2011年第7期。

⑤季卫东:《法治程序的意义》,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56页。

⑥李洁 《循环经济视野下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法律》,《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年第2期,第33页。

⑦西伟力:《日本垃圾分类及处理现状》,《环境卫生工程》,2007年4月版,第28页。

⑧卢英芳:《瑞士、德国的垃圾管理》,《城乡建设》,2007年2月版,第72页。

篇2

【关键词】城市垃圾 分类回收 循环经济

随着近年来我国城镇化的深入发展,城市垃圾激增,但由于垃圾处理能力的滞后导致城市环境与社会稳定遭受到了严重影响。基于这样的现状,我们理应正确认识科学处理城市垃圾的紧迫性与重要性。然而,在整个城市垃圾处理体系中,垃圾的分类回收无疑是促进源头减排的首要环节。

一、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意义――基于循环经济效应

毫无疑问,由于城市垃圾污染问题将涉及到广大城市居民的身体健康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因此其理应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那么,我们就必须坚持以资源化、减量化以及无害处理为原则,采取科学手段来促使城市垃圾进入良性生态循环。在这其中,分类回收处理不仅是实现垃圾资源化回收利用的基础与前提,更是将废物转变为再生资源来进行循环利用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通过分类回收处理可以有效减少垃圾的二次污染,是垃圾生态化的必由之路。

(一)城市垃圾,同样是一种资源

据相关调查统计得知,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如果皮垃圾、厨房垃圾等)占据的比例高达70%,废纸塑料类和玻璃类垃圾则分别占据20%和4%的比例,剩下的则为布类、金属类等。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城市垃圾中有大部分物质都具有被资源利用的可能性,如果进行合理的开发与利用,变废为宝并非不可能。比如说1t废塑料通过再生利用可以提炼出大约0.7t的汽油或柴油。又比如,1t废纸通过再生利用可以造纸800kg左右,这相当于少砍伐了20余颗树木或节约了4m3的木材。基于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城市垃圾其实也是一种不被人们重视的“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1]。

(二)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对城市环境的益处

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可以有效避免垃圾中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通过对现有物资的充分利用,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索取,从而减少对自然生态平衡的破坏。具体来说,垃圾不仅仅是一种资源(从生态角度来看),其更是地球上唯一不断增长的资源(从资源角度来看)。因此,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不断推进的今天,我们理应建立起相应的资源化企业,设立专门的资源再生企业或部门来对分类回收的垃圾(如玻璃、废塑料、纸张、金属、辐射性或有毒物品等)进行处理,以此来高效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从而有效减轻城市垃圾对水体、土壤及大气的污染,让人们的生存环境得到保护。

二、完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的建议

(一)明确主管部门的监管职能

地方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理应建立健全相关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监督管理制度,由环境卫生部门牵头对区域内城市垃圾分类、回收与处置工作的开展进行监督管理。具体来说,首先应该促进废品回收部门与环卫部门的有机结合,确立废品回收部门与环卫部门的分工协作关系,实行再生资源行业与环卫行业相联合且优势互补的管理运作模式。通过相关制度的制定来将废品回收与环卫回收合二为一,均纳入到垃圾分类回收体系之中,并统一归属环卫部门进行管理。其次,进一步完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各项技术标准,而相关主管部门也必须严格依据各项技术标准来对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工作进行实时监督与管理,确保分类回收工作的实效性。

(二)进一步加强垃圾分类回收的可操作性

显然,要想着实解决垃圾污染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让城市居民在垃圾回收的源头来实现对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然后再将其运送到分拣中心进行细致的划分,最后才根据垃圾的组成成分来分别进行再利用。当然,为了方便城市居民垃圾分类回收的操作,可以采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来分别盛装不同成分的垃圾,如有害垃圾、有机垃圾以及无机垃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大件垃圾产出率较低,并且规格和体积均超常,所以其难以与其他类别的垃圾一起进行回收,因此应该划定一个期限(如半年、一年)来进行回收处理[2]。另外,在盛装垃圾袋的垃圾桶上应该注明回收的类别以及简要的使用说明,以此来指导广大居民合理使用。

三、结语

总之,“垃圾文明”始终都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发展,其不断挑战者人类的生存状态。鉴于我国城市垃圾的现状,我们理应采取先进技术与综合处理的方式来大力推行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并加大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全民环境意识,尽快实现城市垃圾无害化、减量化以及资源化。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现状;应对方法

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城镇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不断增加,随之而来的是生活垃圾的增多。据七部委联合的《关于促进生产过程协同资源化处理城市及产业废弃物工作的意见》中所述,目前,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年清运量约1.71亿吨,虽然因城镇所处的地区不同,不同城镇的人均日垃圾产量不同,但毫无疑问的是,城镇垃圾的总清运量在不断攀升,垃圾处理问题愈发严重。

垃圾分类回收,这是从很久以前我国就开始倡导的一个垃圾处理基本要求。对于垃圾分类进行归纳回收,这是为了将不同种类的垃圾进行良好的分类,以便对不同的垃圾采取相对应垃圾处理方法,从而达到高效的处理效果,减少填埋和焚烧垃圾所消耗的能源,同时最大限度的回收垃圾中的可回收利用资源,减少垃圾浪费,控制垃圾污染。

愿望是良好的,前景是美好的,但我国现在仍处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起步阶段,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的规定,我国所做甚少。如今,我国对于垃圾分类回收的主要要求体现在公共垃圾回收方面,最显著的即垃圾桶出区分可回收、不可回收两个较大的分类,将公共场所所产生的垃圾进行了一个简单的区分,而对于人们日常生活垃圾的分类却鲜有明确规定,多以倡议、宣传为主。为了了解垃圾分类回收处理情况,作者对此展开了一个走访调查。

以作者所在城市,河南省濮阳市为例,作者走访了市区内近四十个大小不同的居民生活区。首先,对于日常生活垃圾回收,各个小区均设有明显的垃圾回收处,确保了垃圾不会随意丢弃,保证小区内部整洁。但所有小区无一例外均未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垃圾回收区内部没有划分不同垃圾的堆放区域,所有的生活垃圾集中堆放在同一区域。

通过对垃圾的观察,市民在丢弃垃圾时也并未对垃圾分类,塑料制品,餐饮垃圾,玻璃废弃物甚至电池均以直接或袋装的方式丢弃在垃圾回收处。在进一步的对前来丢垃圾的市民的询问调查中,绝大多数的市民表示有垃圾分类处理的概念,日常生活中也有垃圾分类的意识,但实际日常垃圾丢弃时没有分类处理。90%的市民表示未分类的原因在于无明确分类垃圾堆放地点,个人分类丢弃无显著效果等。

而市政府垃圾回收系统方面,通过对市区内的垃圾回收中转站的走访,我们发现,中转站其主要功能在于对各个小区的垃圾进行集中回收,垃圾压缩并转运至垃圾填埋厂或焚烧厂,出于成本方面考虑,对于垃圾集中回收均是以垃圾车按时按区域直接进行回收,并无垃圾分类方面的措施。垃圾填埋厂及焚烧厂由于距离缘故未能实地走访,但对比郑州市的垃圾处理情况,作者有理由相信,工厂内无条件、也无方法实现对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城市生活垃圾难以分类回收的原因有很多,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垃圾分类处理观念存在问题,认知不够深刻

对于城镇生活垃圾的处理,我国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对于垃圾分类的重要性的观念,政府和人们都存在不足。90年代,国内的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混乱,作者小时候所在小区就存在垃圾乱堆乱放无人处理的情况,气味难闻,扰乱了正常生活秩序。近年来随着政府统一规范的发展,集中处理已成主流,乱堆乱放早已过去,市民乐于接受现状的变化,对于垃圾集中处理的情况鲜有了解。而由于中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各级政府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这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但成效不是立杆见影的工程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

2 垃圾分类处理外部条件缺乏,分类难以实现

垃圾分类处理需要的除了意识,还有外部条件的支撑。走访的市民均表示未能垃圾分类是由于无分类环境所致,市民即使分类堆放,集中回收的城市垃圾收集系统也会将垃圾统一回收,失去了分类堆放的意义。政府方面,由于城市区域大、人口众多等因素,垃圾分类收集存在着各种困难,需建立一系列完整的体系,这对于发展中的政府是不小的开支,也使得垃圾分类回收实现的难度较大,难以实现。

3 垃圾分类处理法律规范空缺,无可依据标准

我国在垃圾分类回收方面仍处在起步阶段,九十年代末,我国才开始建立相应完善的垃圾回收系统,实行垃圾袋装化,撤消垃圾箱采取“垃圾不落地”的回收方式,初步完成了对于生活垃圾的处理,距离完善垃圾分类回收还远远不足。现阶段关于生活垃圾的处理主要参考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和《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关于垃圾分类,自2009年施行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是一部专门应用于垃圾分类的法规,但仅仅限制了电子产品,各级政府颁布的地方性条例也存在着政策不清,实践难以执行等诸多问题,相比于日本《家电回收法》、《食品回收法》等大量与垃圾减量相关的法律,甚至是打开垃圾回收袋确认垃圾分类情况,不符合就打回原地拒绝回收的严格要求,我国相距甚远。从立法方面垃圾分类就无从谈起,实践更只能是纸上谈兵了。

4 垃圾分类处理学术研究较少,技术标准不足

日本垃圾处理系统的完善,这个很多人有所耳闻。日本对于垃圾分类处理的限定近乎于苛刻,每种废弃物应归于何种垃圾,每种垃圾应当何时堆放在何地,处理什么样的垃圾应缴纳多少垃圾处理费用等等规定数不胜数,有效的解决了垃圾分类回收方面的问题。这都是学者、政府通过长期研究、讨论得出来的便于实施且切实针对国情的解决方案。我国地域辽阔,不同的地区风土民情不同,垃圾产生情况也不同,照搬一个模式显然是不显示的,但我国对于垃圾分类方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大多数学者讨论更多的是日益严重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的解决处理方案,对于垃圾处理这种污染产生源头的分析明显不足,急需人们更多的关注。

其实,垃圾分类难以实现的原因还有很多,不过都证明着我国在这方面仍需长期的努力,针对这些情况,我个人而言提出了一些方法。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建设,让垃圾分类回收有法可依,切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实现进程。其次,政府应起到责任作用,垃圾分类毕竟是一个系统的大型工程,需要政府的引导监督,并在一定程度上给与支持,保证整个工程的完整开展。然后,建立合理的产业体系,使得垃圾分类回收成一个产业,充分利用市场优势推动产业发展进行。最后,加强宣传力度,做好基础工作开展,让市民养成良好的垃圾分类处理习惯,从源头做好处理工作。

众所周知,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对于垃圾的回收利用一直是可持续发展规划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阶段,我国对于生活垃圾这种固体废弃物的处理方法有限,焚烧,填埋是主要措施。近些年来,出于土地,环境的考虑,国内也出现了垃圾发电,垃圾堆肥等有效的回收手段,但由于垃圾未能分类,在垃圾发电的过程中,垃圾焚烧会产生二恶英等有毒有害物质,垃圾堆肥的过程中也易产生沼气不纯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这些垃圾处理方式的发展。因而建设良好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做好垃圾处理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2013年 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2014-06-05)

[2] 任连海. 城市典型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工程[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篇4

关键词:城市垃圾;分类处理;资源化;卫生填埋;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expansion of city scale and the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increasing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e output of municipal waste in growing, garbage composi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complex. Because of urban garbage disposal in China has just started, the city garbage is put in bigger difference of ingredients,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management is not perfect, the actual effective rate of garbage are produced by low. And strengthen the treatment of urban garbage classification and recycling, is the only way to realiz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waste, this paper probes into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garbage sorting processing and countermeasures, and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solid waste.

Key words: urban waste; Classification; Resource; Sanitary landfill;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

我国城市垃圾处理的现状分析

(一)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与特点分析

1、分类

通常情况下,将城市生活垃圾分为三类:有机物、无机物和可回收固废。

2、影响构成特性的因素分析

理论研究和相关调研表明,城市生活垃圾的构成成分非常复杂,影响其特性的因素有很多,如城市的地理条件;城市经济发展的水平高低;城市居民的消费水平和结构等等。

3、国内外经济发达程度不同的各个城市垃圾组成成分对比

将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成分与国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进行比较发现,越是发达的地方,其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无机物越少,国内的生活垃圾中含有的无机物要比国外发达国家的多很多,而可回收的废品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要少得可怜。

(二)垃圾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我国垃圾处理受到基础设施和处理水平的影响,当下的垃圾处理还很落后,绝大多数以填埋为主要处理方式,此外的处理方式就是垃圾堆肥和焚烧,缺乏垃圾分类、垃圾回收措施,造成了垃圾资源浪费与流失。而且在处理上方式单一化,未能对垃圾的形成过程进行有效地控制,解决固废污染问题涂于表面。主要表现出来的问题形式有以下几个:

1、“填埋法”土地占用量比较大,同时还会严重污染生态环境

目前国内在处理方式的选取上,“填埋处理法”用的最多,不过大量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城市里,卫生填埋未能真正做到位,处理存在简单化、形式化,如利用被人们废弃的土坑或是干涸鱼塘将垃圾进行简单的填埋,有的甚至于是直接的露天堆放。像这样粗劣的处理方式占用了大量的用地面积,填埋后的土地不再能有其他用途,加上垃圾不太容易腐烂和分解,如此一来,对土壤、大气、地表水和地下水势必造成不可估计的污染和危害。

2、“堆肥法”对土坡污染严重而且肥效低下

从资金的投入来看,与填埋法相比,堆肥的投资费用高一些,同时,由于没有事先进行垃圾的分类与资源回收处理,通常情况下,简单地堆肥,常常因为垃圾肥料中的重金属和玻璃含量超标,导致对土壤的污染严重,同时,由于垃圾没

有分类收集,导致堆肥的肥效低下,高成本投入还导致了产品销路的不佳。

3、“焚烧法”热值低且技术匮乏

根据国家的相关规定,使用“焚烧法”的垃圾其热值必须要能达到5000KJ/Kg。而我国大多数城市生活垃圾的收集常用的是混合收集的方式,垃圾中的有机物含量和含水率都比较的高,这样势必导致垃圾的热值比较低,达不到焚烧法的要求。同时,国内在焚烧炉及净化设备的技术上还没有能够有效解决焚烧产生的二恶英和有毒有害物质等问题,所以,“焚烧法”在我国使用较少。

垃圾分类的处理方法探讨

(一)分类收集

从资源利用上看,对城市固废、垃圾首先进行分类,然后收集,这是垃圾资源化回收得以实现的前提和重要保证,唯有如此才能将废物中的可再循环利用资源充分地提取出来。

具体的操作上来看,应结合选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和方式,对垃圾分类收集与处理相一体化设计。就具体的办法而言,分类收集应分类设置不同的垃圾回收箱:通常在居民住宅区、公共场所和办公区等等场所附近分设厨余垃圾桶、可燃及不可燃垃圾桶、可回收及不可回收垃圾桶、大件垃圾桶和有害有毒垃圾桶等,让不同类型的垃圾有处可投。

(二)采取多元化方式对垃圾分类处理

1、提高堆肥产品的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堆肥是处理与利用垃圾的一种方法,是利用垃圾或土壤中存在的细菌、酵母菌、真菌和放线菌等微生物,使垃圾中的有机物发生生物化学反应而降解(消化),形成一种类似腐蚀质土壤的物质,用作肥料并用来改良土壤。堆肥的垃圾处理方法在我国未得到认同,这可能是由于我国还没有形成垃圾分类的体制,还没有具备对垃圾进行堆肥处理的基础条件。

2、垃圾焚烧

焚烧是以燃烧反应彻底转化垃圾中可燃组分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可使垃圾减量90%,大大减少占地,并可利用余热发电实现资源化。垃圾焚烧的缺点在于投资费用大、运行成本高、并且产生二噁英等微量剧毒物需采取措施控制。

3、卫生填埋

卫生填埋是将垃圾与环境的物流交换渠道加以隔离同时实施填埋的方法,其主要原理是通过填埋场内的厌氧消化、微生物降解等作用将垃圾降解。卫生填埋始于20 世纪 60 年代,现今,污泥的卫生填埋已是一项相对成熟的污泥处置方法。卫生填埋具有运行简单、投资及运行成本低、适用性强等优点,是垃圾必不可少的最终处理手段,也是现阶段我国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最终不能通过堆肥和焚烧处理的少量垃圾采用卫生填埋的方式处理。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潜力及具体方法

(一)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的潜力

虽然目前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程度低、经济效益差,但垃圾资源化潜力仍然巨大。主要表现在:

城市垃圾中可资源化的物质较多

由于我国生产技术较落后,自然资源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垃圾中残留的有用物质较多。随着我国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中可回收的物质将增多。

科技进步将为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了硬件支持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特别是堆肥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了可喜的进展,为垃圾资源化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拓宽城市垃圾资源化资金的来源是可能的

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程度低,在很大程度上是受资金不足的制约,若能增加投资,就可大大提高资源化程度。垃圾资源化的资金除由政府提供外,还可适当向居民征收城市垃圾排放费、管理费或引进外资。

城市垃圾量大,来源广泛

我国城市人口众多,垃圾排放量多,为我国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了“原料”来源。

(二)城市垃圾资源化的具体做法

加强我国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

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是实现城市垃圾资源化的重要前提。过去城市垃圾的混合回收,加大了垃圾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的难度,造成了大量资源的浪费。为了促进垃圾的分类回收,应在居民区,商业、文化及娱乐中心放置不同标志的垃圾容器,制定相应的制度和奖惩措施来保证居民自觉地分类放置垃圾,实现垃圾的分类收集。

2、加大资金的投入,形成城市垃圾的产业链

在城市垃圾中,有机垃圾占60%~70%,塑料占8%~9%,玻璃占3%~5%,纸张占2%~3%,其他(包括废金属制品等)占13%~21%。可回收的有玻璃、纸张、金属制品等,可回收率约10%~15%。另外有机垃圾中以厨余与果皮居多,如果通过垃圾分类,就可以将厨余与果皮进行堆肥,这样最终垃圾处理量将大大地降低。

目前,垃圾中可回收主要是靠城市垃圾的拾荒者完成,回收只是一小部分,而由于没有得到分类,厨余与果皮根本无法进行堆肥,且存在着市民分类好的垃圾,无处投放的尴尬局面。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资金投入,一方面通过政策鼓励企业对产品利用完后可回收部分进行回收,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则建立废品回收产业,回收可回收的但企业未能回收的废品;再者,建立垃圾分类细则,并严格执行,以小区为单位,推广垃圾堆肥处理方法,形成垃圾堆肥后化肥的产业链,建立市场运行机制。还要打破目前垃圾处理中政企不分、垄断经营、非市场化运作的现状,要由原来的政府环卫部门运作转变为市场机制企业化运作,让企业成为市场的主体。

大力发展城市垃圾资源化技术

面对垃圾的挑战,许多科学家提出应全面应用高科技,变废为宝,向垃圾要效益。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城市垃圾的资源化在很大程度上与资源化技术有关。科技的进步可增加可利用废物的种类及其利用深度,提高综合利用率,从而推动垃圾资源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加强垃圾资源化技术的研究,为城市垃圾资源化提供硬件支持是非常必要的。

4、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

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标准和工艺流程均是根据当地的财力、技术水平、现有设施而自行确定的。一方面受当地经济、技术制约,对垃圾处理监管不力的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主管部门缺乏统一的标准来规范、监督各城市垃圾处理设施,致使目前我国各城市的垃圾处理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制定统一的垃圾无害化处理标准,加强监督管理势在必行。

5、完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实行城市垃圾处理规范化

我国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制定方面起步较晚,且其发展未能与现时环境问题的真实情况相一致,这就导致了环境问题的处理得不到正常化和规范化,而在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更加如此,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城市垃圾处理的法律法规,这就造成了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得不到明确的法律保护。城市垃圾问题的

出现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但是我国的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的体系依然未能将其纳入依法处理的规范化范畴,这不仅仅是城市垃圾问题的现象,而且还是整个环境保护过程中较为突出的问题。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根据环境问题的实际情况及时更新,是实行包括城市垃圾问题在内的环境问题规范化处理的基础。

结语

综上,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与资源化的进行要因地制宜,根据我国城市垃圾的特点和状况,结合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采用合适的技术与工艺处理垃圾,并大力推行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回收利用。当然,垃圾治理也需要国家制定有效的垃圾处置管理制度,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尽快实现城市生活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马诗院,马建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现状及对策[J].环境卫生工程,2007.1.

篇5

[关键词]校园垃圾;分类处理;回收利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每天会产生大量的垃圾,其数量远远高于可再生资源。由于排出量相对较大,成分复杂多样,具有一定的污染性、资源性和社会性,这就需要我们做相应的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和社会化的处理。如果没有做出妥善处理,一方面这些垃圾会侵占大量土地,污染环境,影响环境卫生,浪费资源,进而破坏生活安全,影响社会和谐。而另一方面,垃圾中又可能含有多种有用物质,可视为一种资源,如果能将其中的有用物质回收利用,不但能有效解决当今资源短缺问题,还可有效的的降低垃圾的排放量。因此,垃圾问题一直是社会发展中所关注的一个焦点,妥善处理垃圾问题是人类迈向美好生活的一个重要因素[1-3]。

大学校园就是一个“小型社会”,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师生人数的增加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校园生活垃圾数量也不断增加。以我们学校为例,目前在校学生人数已达到15000余人,教职工近800余人。大学校园垃圾收集与处理问题成为管理部门和全校师生必须面临的课题。每天的教室、宿舍、食堂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这些垃圾会影响校园的美观,污染校园环境,又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处理起来又费时费力。学校每年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校园绿化和垃圾清运,设立垃圾箱上百个。

一、校园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现状

(1)每日产生垃圾量大,种类多

对于我们学校而言,1.5万余人,学院占地面积1306亩,建筑面积42.8万平方米,每日产生大量的垃圾。以一个容纳600名学生的宿舍楼为例,每日至少产生500个以上的废弃塑料瓶,以及大量的一次性方便筷子、餐盒及其他的生活垃圾。至于学校的食堂、教学楼和办公楼,同样会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其中食堂以厨余垃圾为主,垃圾产生量最大,而教学楼、办公楼所产生的垃圾量相对较少且最具回收价值:像一些废书,废报纸,及废弃的办公用纸等。

(2)环保意识薄弱

回收及循利用意识不强,缺乏能源危机感在校园里经常就会发现用了一半就扔掉的书本,八九成新的书籍,随手丢弃的饮料瓶(特别是在每年的毕业季,被扔掉的物品数量更多),这些被当做垃圾丢弃的东西,其实很多都是有用的资源,并且也是最容易被分类回收并可以被再次利用的。可是在大多时候,人们却将其丢弃了。

(3)学校对垃圾分类回收利用重视程度不够

学校为保证能具有一个干净舒适的校园环境,除了办公室,教室,学生宿舍外,其它区域都交给了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保持。虽然大多数的师生支持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工作,但校园里没有相应的设施设备,只有传统的垃圾箱。对校园保洁人员来说,他们虽说在垃圾处理前会进行简单的分类处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物质。但有时也会出现处理不及时,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和影响校园环境卫生的情况。

二、校园垃圾的处理与回收利用的对策

(1)全面推广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实现废物利用最大化

学校将垃圾分类工作作为学校每年重点工作的一项,分派给相对应的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具体实施,如制定垃圾分类工作的进度计划,并对相关各部门、学生等进行监督、考核。

当然,这就需要:首先应完善垃圾分类额硬件配置,如设立一定数量的可分类的垃圾容器,这样既可方便方便投放垃圾,对保洁员的工作也起到了一定的支持作用;其次,对于有害垃圾(主要为废弃电池、废弃温度计和灯管),我们可以采取以班级、办公室为单位进行回收的方式将有害垃圾回收集中处理。第三,垃圾做到“日产日清”,减少垃圾对校园环境的二次污染。

(2)大力进行环保宣传,提高垃圾分类回收利用意识

在完善了垃圾分类的硬件配置后,针对人们环保意识薄弱,缺乏能源危机感,进行垃圾分类回收利用宣传。广大师生和在校工作人员,既是垃圾的制造者,同时也是受害者,更应是垃圾公害的治理者,可以通过引导人们进行垃圾分类来有效的治理垃圾公害。学校应该将垃圾分类回收纳入到素质教育体系中去,通过教育改变师生的卫生习惯意识,使垃圾分类行为真正融于日常生活,成为人们是一种生活方式,成为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让垃圾分类走向正规。

最终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使校园垃圾尽可能的变废为宝、物尽其用,实现资源化管理。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推行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工作,不仅可以解决垃圾公害,更具有超越事情本身重大的意义,这就是通过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周围一片,不断提高公民意识,号召公民积极参与。当变废为宝、物尽其用的低碳经济真正发展起来,低碳环保才能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4-5]。

参考文献

[1]徐志高,尹忠芹,汪佳其,尹家奇,高金芳.三峡大学校园垃圾分类回收现状及回收机制的建立初探[J].绿色科技,2011,10(4):117

[2]崔文科.校园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与节约资源的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科技,2006,16(9):233-234.

[3]李雪芹.高校大学生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参与意识研究[J].科技视界,2013(32):173-174

篇6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日本经验

Abstract:ThegrossquantityofurbangarbageinChinaisincreasingyearbyyear.But,thegarbagedisposalisstillmainlyleftinpilesonexposedyardsorburiedundergroundthusbringingabouttheproblemssuchaspollutionduetogarbage,wasteofresourcesandshortageoflandareaforgarbageburying.Thebestwaytosolvetheproblemsisgarbagesorting/recovery.Themainreasonswhythegarbagesorting/recoveryprocessissodifficulttoimplementinChinaaretheout-of-dateideas,lackoftheoretical/practicalinvestigationrelevanttotheprocessanddeficiencyofgovernmentaleffortstodothat.InthisrespectJapaneseaccumulatedplentifulexperienceincludingthenationalpolicyofurbangarbagedisposalbysorting/recovery,completestatisticaldataprovidedbylocalgovernments,feasiblecuttargetinunexecutionandthesystematicandcarefuleducation.AllofthesearethelessonstobelearnedbythegovernmentsinChina.

Keywords:urbangarbage;sorting/recovery;Japaneseexperience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基本国情是:人均资源不足,技术相对落后,城市管理水平不高。要处理好经济、社会、环境三者间的关系,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用循环经济模式取代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体现在生产方式的改变上,则要求建立工业生态系统;体现在生活方式的变革方面,则要求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实行分类回收,而不是一味地丢弃。要探讨中国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问题,首先要分析中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及问题。

一、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

先来看看近年来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总量的增加情况。2002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3?638万吨[1],比上年增加1.2%;2003年,全国生活垃圾清运量为14?857万吨,比上年增加8.8%[2]。

要精确地计算某一年的全国城市人均生活垃圾产生量是困难的,原因是我国还缺乏精确的统计数据。如有2000年的城市人口数据(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但却没有2000年的城市垃圾产生量的数据;有2002年的全国城市垃圾清运量,但却没有精确的城市人口统计数据。

然而,计算某个城市某年的人均垃圾产生量,是可以做到相对精确的。比如大连市的情况,2003年的年清运垃圾总量为54.75万吨[3],平均每天1?500吨。2003年大连市区人口为274.78万[4],平均每天每人产生垃圾为0.55千克。

长期以来,中国大陆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是露天堆放。即未经任何处理就地堆放在各城市周围的垃圾场里。由于产生垃圾的量大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各大城市逐渐被垃圾场所包围,学术界早已有“垃圾围城”之说。

近年来,随着政府环境意识的增强以及环保经费投入的增加,一些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也在发生变化,修建垃圾填埋场对城市垃圾进行卫生填埋的比例在逐渐提高。以辽宁省的沈阳和大连为例。大连市早在几年前就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每天产生的1?500吨垃圾的98%都进行卫生填埋;沈阳市近两年也投资修建了两个大型的垃圾处理场,其中较小的老虎冲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的日处理能力为1?500吨,日处理能力达到沈阳市生活垃圾的40%。从全国的情况来看,2002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为7?404万吨,占垃圾总量的54.3%[1];2003年的无害化处理为7?550万吨,占城市垃圾总量的50.8%[2]。

2002年国家建设部曾委托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和桂林等八个城市进行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试点,先期分类回收废纸、废塑料和废电池。但进展效果并不理想。大连市中山区的桂林社区,被媒体称为是全国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单位之一,但据笔者考察,与日本的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状况相比,差距还很大。

应该说,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个世界性难题。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这个难题的出路,就在于要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如果不解决城市垃圾分类问题,就无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任何一个垃圾填埋场都要占用土地,而且每个修建好的垃圾填埋场都有一个使用年限的问题。例如,沈阳市苏家屯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占地面积为97.25公顷,使用年限为40年。假如现在沈阳市的生活垃圾已经进行了分类,并回收了其中的50%,那么就可以由于堆放垃圾所占用的库容体积减少一半,而使这个投入很多成本的老虎冲垃圾填埋场的使用年限延长到80年;如果回收了其中的90%,而只将其中不可燃的也无法回收的10%送去填埋,那么,这个填埋场的使用期限就可以大大延长,可以使用400年。可以设想,如果不进行垃圾分类,不仅垃圾中可作为资源的部分无法进行充分地回收,就是作为垃圾填埋场的土地资源也会日趋紧张,何谈城市乃至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笔者就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问题同几个城市的城建局环境卫生处的负责官员进行过访谈,访谈对象中几乎没有

对目前的城市垃圾分类现状持乐观态度者。是什么原因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难以实行呢?

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

存在的问题

目前国内城市生活垃圾回收难以展开的原因很多,既有政府职能部门管理者的管理观念方面的问题,也有学术界关于垃圾分类回收的理论与方法缺乏研究以及研究的深度不够等问题。此外,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究竟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重视到何种程度也值得反思。

1.观念方面的问题

对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无论是政府部门的管理者还是普通的城市居民都还处于模糊状态,至少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满足于对目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状况与水平的认可。20世纪90年代之前,国内很少有城市投资修建垃圾填埋场,无论是垃圾场还是遍布于城市大街小巷的垃圾箱,给人的感觉是恶臭、令人恶心。因为居民拒绝在自家门前摆放垃圾箱而同城市或者街道(社区)管理者发生冲突的事件时有发生。但经过短短的十几年,很多城市实行了垃圾袋装化,撤消垃圾箱而采取了“垃圾不落地”的回收方式,恶臭气味大大减少,对于垃圾处理方式的改进,不论是政府官员还是市民,都有明显的感觉。同一些官员谈起此事,都认为能达到这个程度已实属不易,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垃圾回收方式不过如此,不要急于实行分类回收。其二,观念方面的问题还表现在对于垃圾分类回收难度的认识上。同城市环境卫生管理人员以及垃圾处理场的管理人员访谈时发现,真正能经常接触市容环境卫生管理的负责人士几乎都指出了垃圾分类过程的困难。垃圾分类在经济上究竟是否合算?现有垃圾中的有价值成分比如纸张、金属以及塑料等已经被拾荒者捡走,剩下的主要成分大多是厨余,有多少价值还很难说。如果将厨余等有机物用于堆肥,限于肥料质量及成本等因素又很难保证农民愿意购买。更何况,由谁来进行分类?由谁来投资?居民是否认可等都不好说。所以,结论就是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好是好,但现在恐怕还没有到那个地步。

2.理论研究方面的缺乏

应该说,学术界对于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是远远不够的。这也正是造成对垃圾分类的观念模糊不清的原因之一。下面这些问题是亟须研究的: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与可持续发展及循环经济的关系。学术界从理论上深刻理解和阐明这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助于政府决策者在城市发展战略方面给予垃圾分类以应有的重视。

从事环境管理研究的人员要对垃圾成分结构进行细致的研究。由于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不同季节,垃圾的产生量和垃圾的成分都会有显著的区别。而垃圾成分的区别确实又影响到下一步的决策,比如是否要配备垃圾焚烧设施以及使用何种功能的设施才合适等等,就必须考虑到垃圾中有机物的量及各组分的比例。这方面,学术界要做的事情还很多。就目前而言,还很少见到具体的不同城市的垃圾组分分析的研究报告。而没有翔实而准确的实证研究报告,政府管理者便缺乏作出决策的科学依据。

还要对居民有关垃圾分类回收的认可程度加以研究。由于中国的特殊国情,生活垃圾的分类涉及到社区里每个家庭的很多方面。比如,对居民的教育问题,是向居民收取垃圾分类的费用还是向居民支付收取废品的费用?或者说,现在的旧报纸、空罐头瓶、废包装纸箱等都是由拾荒者(收废品的)收走,虽然便宜,但居民还是能够卖一些钱的。分类回收是否要支付居民的“卖破烂”后得到的这部分钱?从一定意义上说,市民的支持程度在垃圾分类方面将起到决定作用。

还要对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系统的构建加以研究。现在我国的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系统还有很多问题。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是,如果可以实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究竟该由哪个部门来具体负责更合理?在我国的很多城市,垃圾填埋场是由环境保护部门来建设的,但具体的城市垃圾的处理却由城建局的环卫部门来管理,该如何协调和理顺两个与环境管理有关的职能部门间的关系?其次,如果要进行垃圾的分类回收,每个城市里的成千上万的拾荒者将面临“失业”的危险,是否会产生相应的社会问题?该如何组建垃圾分类回收的人员,是从下岗的失业工人中重新招收,还是从目前的大多来自农村的拾荒者队伍中选择?是二者兼而有之还是利用原有环卫工人即可?这里不仅有如何合理构建系统的经济学、管理学问题,还有着保证社会稳定的政治学和社会学问题。

3.需要政府做出相应的努力

政府需要做出的努力包括与循环经济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完善与健全,以及与生活垃圾处理相关的政策的确立。虽然说中国早就将“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作为两项基本的国策,但是,显然“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的施行力度要小于“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一个领导干部可能因为超生一个孩子而被撤消职务,但却很少有因为环境保护不力而被撤职的干部。衡量、考核干部的政绩,首先要看当地的经济增长指标和社会稳定程度而非其他,因此在城市发展的战略决策时,在财政预算的资金投向方面,城市的生活垃圾分类这一问题不受到重视反倒成了普遍的正常的现象。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方面,日本政府的具体做法很值得我国各级政府借鉴。

三、值得借鉴的日本城市垃圾

回收经验

日本从1989年开始实行垃圾分类回收,20年来在废弃物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对居民投放生活垃圾的具体管理,乃至于对居民进行关于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等各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参考。

1.国家政府必须重视相关法律的确立

日本政府历来重视资源问题,1999年由内阁会议通过并由环境厅在2000年出版的《环境白皮书》中明确指出“21世纪是环境的世纪”,日本要面向21世纪来建构“最适量生产、最适量消费、最小量废弃”的经济发展模式。在此基础上日本确立了“环境立国”的发展战略。在这种战略思想指导下,各种垃圾回收利用的技术开发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同时,法律保障体系的确立也不断地得到突破和完善。

日本在1970年就制定了《废弃物处理法》,到现在已经过多次大规模的修改。1990年日本制纸联合会为防止二恶英类物质的污染,制定了《纸浆制造业自主限制方针》。1991年国家制定了《再生资源使用促进法》即《再循环法》。1995年,制定了《关于促进容器包装分类收集及再商品化法律》即《容器包装再循环法》(1997年实施)。1998年制定了《特定家庭用电器再商品化法》即《家用电器再循环法》,从2001年4月开始实施。2000年制定了《推动建设资源再循环型社会基本法》、《建筑工程材料再循环法》、《食品循环资源再生利用促进法》等,均从2001年起开始实施[5]。

我国应该学习日本在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方面的做法,制定更加具体配套的可操作性强的相关法律。

值得借鉴的还有日本政府建立的一套合理的垃圾分类回收系统。以千叶县的佐仓市为例,市政府下设一个环境课,专门负责对各社区的居民垃圾的回收。居民在家里就按照环境课下发的“垃圾回收日历”的具体要求,将家中的生活垃圾分类完毕,这个管理机构约定每个月的某个星期的某一天专门回收可燃物、不可燃物以及其他的类别,居民对此一目了然。这种系统化、制度化的回收系统从设计时的考虑到具体的实施步骤都十分细致,对于每个环节的管理,均行之有效。

2.政府应该有确定的规划和清晰准确的削减目标

各地方政府应该有切实可行的规划和清晰的废弃物削减目标,这一点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很可取的。无论是长期的垃圾削减目标,还是每年具体的削减数量,在日本每年公布的《环境白皮书》中都有准确可靠的数据。比如“一般废弃物排出量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最终处理场地的剩余容量和剩余年数的推移”、“一般废弃物的循环率的推移”、“不法投弃件数及数量的推移”、“容器包装占一般废弃物总量的比率”、“一般废弃物的构成”等信息,从1989年到1998年,每年都有具体的数据。环境保护部门的努力工作及对这些信息的公布,不仅可以使研究者能及时准确地获取可靠的资料,同时也便于民众能了解到这方面的信息,有助于提高民众的环境意识。

3.对居民要进行系统而细致的循环经济知识的教育

应该清楚,居民是垃圾分类回收的主体,他们的认知程度决定了垃圾分类回收的成败。有观点认为,日本国民的基本素质尤其是表现在环境意识方面要远比不发达国家的民众好,对此我们也持相同看法。但我们认为要改变民众的环境意识并非难事,要相信大多数的居民对于垃圾的分类回收是持支持态度的,关键在于管理者的具体做法是否易于被民众接受。如前文所说的佐仓市的环保部门有很好的居民环境教育措施,不仅在专门用于回收各类垃圾的不同颜色的垃圾袋上印有明显的各类图案,同时还将大型垃圾的收费标准一同发给每个家庭。政府的环境管理部门还定期给居民授课,内容就是与循环经济相关的各类知识。日本还将环境教育与环境法律相结合配套实施,规定每年的10月为“再循环推进月”。为得到国民的理解与合作,每个推进月都进行广泛的普及教育活动。期间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对推进循环利用有功劳的人士加以表彰,而经费则由地球环境基金出资支持。

当然,对日本垃圾分类的作法也要作具体的分析,未必要全盘照搬。比如,日本的垃圾收费制度中对粗大垃圾的收费标准较高,投弃一个旧电视要支付500日元。我国城市家庭垃圾回收是否收费以及如何收费是要针对具体国情及具体城市的经济水平来确定的。

参考文献:

[1]2002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EB/OL].(2003-06-05)[2008-07-31]..

篇7

关键词:北京市; 生活垃圾; 垃圾处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X7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4022304

1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这30年,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城市化进程也大步前进,然而城市的垃圾产量逐年攀升,垃圾污染问题日益加剧。从全国范围来看,城市生活垃圾管理水平整体不高,末端处理能力远落后于发达国家,使环境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目前,全国各大城市都不同程度地面临着“垃圾围城”的困境[1]。

北京市作为我国的首都,常住人口已经超过2000万,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已达1.74万t/d。然而,在实现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方面,依然艰难。巨大的生活垃圾产量成为阻碍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棘手问题。目前,卫生填理仍旧是北京处置垃圾的主要方式,但由于几十年的填埋处理,使得北京市几乎无地可埋,加之地价逐年攀升,实现垃圾有效减量已迫在眉睫。北京市在2012年出台《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但在垃圾分类部分依然没有细化问题,可操作性不高。同时,持续增长的人口及巨大的垃圾产生量仍然困扰着北京的可持续发展。

2北京市城市垃圾管理现状

2.1垃圾产量及清运量趋势

垃圾数据的统计工作对于城市垃圾管理至关重要。这项工作开始于1979年,主要由城市环境卫生部门负责统计。表1是北京市2004~2011年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等相关情况。

表1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处理概况

年份2004年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万t495.46536.93585.13619.49678.82669.13634.86634.35生活垃圾清运量/万t405.86454.59538.32600.93656.61656.12632.98634.35无害化处理率/%93.896.092.595.795.798.296.998.2常住人口/万人1492.71538.01601.01676.01771.01860.01961.92018.6年人均产生垃圾量/t0.330.350.370.370.380.360.320.31日垃圾平均产生量/万t1.351.471.61.701.851.831.741.74注:数据来源于《北京统计年鉴2012》[2]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得到北京市2004~2008年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以平均每年12.76%的速度增长,即由2004年的405.86万t增至2008年的656.61万t,增加了61.8%。几乎是直线增长。这与北京市国民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现象相一致。

多年来,北京市生活垃圾一直是混合收集,垃圾分类成效并不明显,资源回收利用率很低。但是由于近年北京市逐步实行了严格的人口控制计划,并大力推广生活垃圾分类,不断增加净菜进城量,同时了限塑令等多种规定,因此,2009年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首度出现负增长。并在2010年降至632.98万t,2011年为634.35万t,相比2010年,增幅为0.2%,说明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已基本趋于一个稳定阶段。从图1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北京市生活垃圾清运量和产量近几年来的走势。

图1北京市生活垃圾产生量与清运量对比趋势2013年4月绿色科技第4期

王 挺:推进北京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研究环境与安全

2.2垃圾分类、收集及清运现状

2.2.1垃圾分类

根据国家建设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把城市生活垃圾分为6类:可回收物、大件垃圾、可堆肥垃圾、可燃垃圾、有害垃圾以及其他垃圾。目前,北京市以《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及其评价标准》为依据,根据大类粗分的原则,分为可回收物、厨余(餐厨)垃圾、其他垃圾3类。按地区属性不同,分为居民小区(3类)、单位餐饮区(3类),单位办公区及公共场所(2类),如表2所示。

2.2.2垃圾收集

北京市城市生活垃圾在社区收集的方式依据房屋形式不同而有所区别。①平房区,生活垃圾的收集方式比较单一,基本上是每隔一段距离就设置一个垃圾箱或是垃圾桶,居民可以随时投放垃圾。这些垃圾箱中有些

表2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

分类类别一二三细类可回

收物其他

垃圾厨余(餐厨)

垃圾地区

属性居民区单位餐饮区办公区及公共场所注:资料来源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工作网站

标注了 “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但是,北京市的平房小区的生活垃圾目前基本上还都是混合收集。②在楼房区的垃圾收集方式大致有3种:第一,仅在每栋楼下或每个楼门外设置一个或一组垃圾桶;第二,在第一种的基础上,每层楼的楼道内再设置一个或一组垃圾桶;第三,在整个小区内只保留少量垃圾收集点,而撤掉每栋楼下的垃圾桶(可把这种方式称为“定点收集”)。从2010年试点开始,北京市要求小区取消每层楼内的垃圾桶,以第三种方式进行垃圾分类投放。这种方式在开始的时候确实给居民带来了一定的不便,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方式降低了监管成本,有利于垃圾分类的推行。从时间上看,前两种收集方式由于监管成本很高,不可能定时收集。

2.2.3垃圾清运

垃圾清运的主体主要有4种:物业、清洁公司、街道环卫队和区(县)环卫队。主要清运出社区中的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混合垃圾)。在多数情况下,小区的厨余垃圾由区环卫服务中心下属的环卫队从社区直接运往厨余堆肥厂。在不同类型的小区内,混合垃圾的清运主体是不同的。在没有物业治理的小区,混合垃圾直接由街道环卫所负责清运。居委会负责代收家户的生活垃圾处理费,交给街道环卫所。有物业治理的小区,物业办会雇佣垃圾清运工来清运垃圾,或者聘请专业的保洁公司来清运。物业可以根据自身成本的考虑决定采取以上哪种方式,这是一种市场化的运作。在生活垃圾处理费用支付上,是以居民到物业,物业再到所在治理区的环卫服务中来完成支付环节的。

2.3垃圾处理

目前,北京市共有垃圾处理设施31座[3],总设计日处理量为1.693万t,2011 年生活垃圾产生量为634.35万t, 平均每天产生生活垃圾1.74亿t,超负荷率为3%。根据表2中数据计算,2009年卫生填埋、生化处理和焚烧比例为85∶10∶5,2011年卫生填埋、生化处理和焚烧比例为69∶16∶15。

由于目前北京市土地资源的紧张,用地价格的暴涨,卫生填埋已经到了无地可用的程度。因此,北京市近几年逐步加大对垃圾生化处理及焚烧处理设施的投入,以改变以垃圾填埋为主的末端处理方式。

纵观三种主要的垃圾处理方式, 卫生填埋是最常用的且处理量大。同时其技术成熟、运作简单, 但也存在着致命的缺点,就是占地面积大、选址极为困难。焚烧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将垃圾量减小, 同时还可以回收热能, 但是由于国内大部分焚烧厂产生的烟尘和二英类物质超标, 导致处理厂周围大气污染严重, 影响人们健康。堆肥法的资源化程度较高, 但是堆肥周期长, 卫生条件差, 在制作过程中容易产生恶臭, 垃圾堆肥产品肥效不高、产品销路不畅[4] 。加之北京市市民强烈反对垃圾焚烧,生活垃圾的有效管理成为了困扰北京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难题之一。因此,实现北京市生活垃圾源头消减就变得极为重要。

表3北京市生活垃圾处理能力分析

年份无害化处理厂数无害化处理能力/(t/d)无害化处理量/万t卫生填埋堆肥焚烧总计卫生填埋堆肥焚烧总计卫生填埋堆肥其他焚烧总计无害化处

理率/%2011154221120802650220016930429.699.294.5623.298.22010153220120802400220016680445.479.389.1613.797.020091621191228080060013680548.127.868.7644.498.2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2》[2]

3主要问题

3.1垃圾分类举步维艰

在垃圾分类收集过程中,源头分类最为困难。究其原因,首先是分类回收设施设计不合理,太过于粗放,使人们在分类丢垃圾中很茫然,不知所措。比如当前街道上普遍设置的垃圾桶,基本上都是分为两类: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也有的划分为三类:可回收物、有机垃圾以及其他垃圾。不管是怎样的分类,普遍存在着除了图案基本按照国标执行外,在颜色上五花八门[5]。随着城市化脚步的加快,垃圾组分也日趋复杂、多变,可回收物不再仅限于以前人们认识的那几种。如果垃圾分类过于简单,收集设施依然粗放、标识不明确,那么人们还是难以去区分可回收与不可回收物,何谈垃圾分类。同时,居民环保意识的薄弱,对垃圾分类收集的理解程度不够,参与率较低,使得北京市垃圾分类之路依然艰难。

3.2收运体系不健全

当前,废物资源回收体系还没有完全建立,存在大量零散的、不正规的回收运输机构,虽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垃圾收运,但从长远看,我们必须建立专业的、庞大的回收运输体系。垃圾处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过程,从源头分类到末端资源化是一环套一环的,不能有所间断,必须形成一条连贯、顺畅的产业链,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垃圾被合理地、高效地处置。同时,垃圾处理不能永远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只有政企分开,将垃圾处理形成一种产业化链条才能得到长远的发展[6]。当前,城市环卫部门承担将垃圾从社区收集并运送到垃圾处理站的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只关注有没有及时把垃圾清运走,并不注重垃圾的资源化。 此外,城市中还存在大量拾荒者和不正规的废品收购站。但是,他们只是分散在各个角落,无法形成一个整体,其贡献能力也相当有限。

3.3资金投入不足且不合理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工程师徐海云指出[7],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投资水平长期过低,运营费用不足,历史欠账较大。尽管自1998年以来,国家加大了对环卫领域的资金投入,特别是国债资金用于垃圾处理设施建设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新建了一批垃圾处理场(厂),显著提高了我国垃圾处理能力和实际处理水平。但横向比较,1990~2010年,平均每年只有占城市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投资2.2%的资金用于环卫设施建设,而生活垃圾处理投资只占环卫固定资产投资40%左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全国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总投资在“十二五”期间约为2636亿元,其中,无害化处理设施投资占建设总投资的占65.6%,约为1730亿元(含“十一五”续建投资345亿元)[8];收运转运体系建设投资351亿元,占13.3%;存量整治工程投资211亿元,占80%;餐厨垃圾专项工程投资109亿元,占4.1%;垃圾分类示范工程投资210亿元,占8.0%;监管体系建设投资25亿元,占1.0%。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垃圾分类、收运和监管体系的投资加起来才占总投资的170% 。这明显是本末倒置,如果垃圾能做源头有效分类,资源化,减量化,那么进入末端最终处置的垃圾量将大幅度消减,且现有的垃圾处置设施也就能完全消纳减量后的垃圾量。

4对策及建议

要解决好北京市的垃圾危机,不是需要再建更多更大的垃圾填埋场、焚烧厂及堆肥厂,而是应该把更多的注意放到垃圾处理的前端、源头上,去有效减免垃圾的产生,促进垃圾源头分类,加强收运设施建设,建立资源回收利用体系,这样才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垃圾问题的对策。

4.1完善垃圾分类制度

4.1.1完善垃圾分类标准

要做好垃圾分类,首先要完善垃圾分类标准,制定出清晰、准确、易于投放的分类体系,并建立与之相对应的垃圾收集设施,抽象的分类类别概念不利于公众的理解和操作的实施。国内外成功的垃圾分类类别划分都非常细致,如在我国台湾,大学教学楼内一般设有5~6个大垃圾桶,桶身分别标有“铝箔包、饮料包、塑料类、金属制品、废电池回收区、玻璃空瓶”等字样,另有小桶标有“便当盒丢弃桶”[9]。可以借鉴一些先进国家的垃圾分类经验,如德国的粗分类、日本的细分类,合理规划分类区域,实施粗细分类结合的方式推进北京市垃圾分类。

再者,在垃圾分类收集设施的设计及布设中,要明确集中设置原则,依据人流数量及区域属性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在居民社区,人口集中,垃圾成分复杂,应以垃圾粗分为首选。针对一些常见、回收价值高的、方便积攒的垃圾,例如报纸,饮料瓶等,可不单独配置收集容器或配置小储量容器。在一些公共场所例如公园、各大景点,每天的人流量巨大,但是其垃圾成分相对要更简单些,为了促进垃圾分类配合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在这些地方可以依据垃圾成分进行更细致的分类,收集设施应集中设置,集中管理,并在造型上多下工夫,让其更简单,更直白,易于引起人们的关注。

4.1.2统一垃圾分类、回收标识

根据《生活垃圾分类标志》(GB/T19095-2008)行业标准规定,城市生活垃圾依照所属类别可分为14种标志。这些标志是垃圾收集设施及相关商品包装,应依据这些标识对相关设施及产品进行标识,各个地区根据自身特点设置相应的分类垃圾收集设施。但现实生活中,一方面收集设施过于简单且常常标识不清楚,其次在商品包装上也很难看到相关分类标识。为了做好垃圾分类工作,必须在这两方面上加强管理,尤其是商品上必须标注相应的垃圾分类标识,这些回收识别标志可以极大地帮助人们判断垃圾的类别,促进居民垃圾分类投放,从而推进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效率。再者,要合理应用文字、图案、色彩等手段,增减分类的可识别性。

4.2完善垃圾收运监管体系

建立与生活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等衔接的收运网络,扩大收运覆盖面。随着城市经济建设不断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城乡结合部垃圾收运模式逐渐向中心区靠拢,这些区域可以纳入城区收运体系。对于城郊区/县,一般都有自己的垃圾处理设施,为扩大垃圾收运覆盖面,可以采用“村收集+镇转运+区/县处理”的模式,实现垃圾收运全覆盖。需要健全收运体系的管理体制、明确职责、配套相应政策、落实建设和运营经费。同时完善密闭、环保、高效、节能的生活垃圾收集、中转和运输体系,并陆续开始淘汰开放式以及现阶段存在的简易方式。

4.3完善垃圾收费,加强资金投入

多年来,北京市对单位只收取一贯制的垃圾清运收费,而对居民收取的垃圾处理费还没有形成稳定的收费体系。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垃圾处理费用开始按垃圾的产生数量进行征收。这个方法的实施,可以采用垃圾处理费单独统一向单位社区征收的方式,也可以与水费、电费、燃气费等联合征收的方式。垃圾收费制度完善有利于降低垃圾处理的成本,而且可以使实施垃圾处理的企业有合理的利润,还能通过垃圾处理收费方式增强人们的少制造垃圾的意识。

推行积极实施有效的经济政策,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到城市垃圾事业管理中。由政府投资转变为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因此,政府应出台有吸引力的融投资政策。同时应该优化投资配比。目前,许多地方政府(尤其是经济、技术实力强的地区)在考虑垃圾治理问题的时候,大都习惯性地寻求高科技、高投入、市场化(尤其是应用在末端处理设施等硬件方面),而往往忽略了这三种策略与实现垃圾治理的整体目标之间是否完全吻合,能不能达到垃圾前端治理的目标。这样把大量资金都投在末端处理上,建更多的填埋场,建更大的焚烧厂,不仅投资巨大,而且受到民众的强烈反对。最好的方式是把大部分资金投在前端、源头阶段,促进垃圾有效分类,高效回收利用,这才能从根本解决垃圾围城问题。

4.4加强环保教育,提高公民参与度

应该多渠道、多形式地宣传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及其重要意义。垃圾分类一方面可以促进资源再回收利用,同时减少城市垃圾处理压力,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从根本上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必须要让公民参与进来,去置身处地感受垃圾对环境所造成的危害,从而更深层次地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市政府应该具有更深远的眼光,必须把学校垃圾分类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去紧抓。比起社区垃圾分类,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更易展开,更易管理,更易落实。尤其是针对北京高校:数量多,人数广,知识层次高,更适合做垃圾试点,它的影响力远超过社区。学校就是一个小城市,做好了学校的垃圾分类工作,那么北京市的垃圾分类就不再难办,实现垃圾减量也就指日可待了。

参考文献:

[1]石传基,李振轩.浅谈垃圾围城及其对应措施[J].科技致富导向,2011(36):111.

[2]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北京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3]王艳,付哲.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体系改善对策与建议[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2(4).

[4]王艾荣, 陈刚,于丽娜,等.浅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资源化对策[J].广东化工,2010,37(7):227~229.

[5]阎宪,马江雅,郑怀.完善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标准的建议[J].环境保护,2010(15):44~46.

[6]沈颖青.我国垃圾分类现状及对策建议[J].北方环境,2011(8):13~14.

[7]徐海云.探寻有效载体推进居民生活垃圾收费[J].环境经济,2012(6):52~56.

篇8

[关键词]城市 生活垃圾 分类 处理

[中图分类号] F323.22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3-324-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扩张以及人们生产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垃圾产量、种类迅速而增加,垃圾处理任务越发繁重,垃圾处理难度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城市垃圾处理上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建设条件差、垃圾处理企业参与程度不高、垃圾分类市场化水平低等问题,导致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一直处于薄弱水平。完善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工作,实现城市垃圾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已经成为城市环境卫生等管理部门的重要任务,这对于保护城市生态,节约利用资源,营造舒适、宜居的城市生活环境也具有重要的作用。

1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必要性

1.1城市垃圾分类是实现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途径。

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根据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城市垃圾中,金属、塑料以及废纸等可再生利用的生活垃圾占到40%,实现这些资源的回收利用,必须依靠垃圾分类回收,并进行无害化的处理来实现。

1.2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可以减少城市垃圾的总量。

将城市垃圾分为可再生垃圾、不可再生垃圾和有害垃圾,可再生垃圾可以直接进行回收处理应用,变废为宝,不再属于垃圾范畴,因而通过垃圾资源化程度的提高,减少了需要处理垃圾总量。

1.3垃圾分类回收有助于更好的保护环境。

现阶段我国对于垃圾的处理方式主要是填埋、焚烧以及堆肥,其中一些可再生垃圾尤其是金属、塑料等,如果不进行必要的分类回收处理,不仅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而且同时也会造成土壤、水体等环境污染问题。

2当前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率较低,资源得不到有效的利用。

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是资源再利用的基础,但是现阶段大部分城市的垃圾收集管理方式仍然是混合收集,一些可回收利用的垃圾部分被污染,失去了再次利用的价值,由于未能实现源头的分类回收,因此增加了生活垃圾后期处理的困难。

2.2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严重。

由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基础条件较差,垃圾回收过程中机械化处理设施相对较为匮乏,尤其是在收运过程中,因此造成了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中的二次污染问题较为严重。

2.3部分城市居民对于垃圾分类回收工作参与积极性不高。

一些城市的居民对于生活垃圾缺少分类收集的意识,甚至是对于可再生垃圾、不可再生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的概念模糊,导致了在城市中设置的分类垃圾收集箱不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影响了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的实施。

3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实施模式研究

3.1逐步建立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系统。

在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上,应该建立具有城市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转运以及分类处理流程的收集系统。首先,在垃圾的标准分类上,应该按照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以及有害垃圾等类型的不同,合理的分类并设置不同的收集桶进行分类收集。在城市垃圾分类收集点的布设上,应该根据居民区、办公楼等不同功能区域合理的设置,并重点确保分类收集垃圾容器的容量满足要求。其次,在垃圾的收运转运上,应该尽可能的采用密闭车、压缩车,解决垃圾收运转运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问题。最后,在垃圾分类收集的末端分类处理方面,应该根据不同类别的生活垃圾,单独制定相应的垃圾无害化以及资源回收利用处理方案,真正实现城市垃圾的无害化、资源化与减量化处理。

3.2动员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城市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

第一,在源头实现垃圾的分类回收处理,不仅可以减轻后期垃圾分类处理的繁重工作任务,而且还可以有效的解决一些可再生垃圾的污染问题。因此,城市环卫管理部门应该强化对于城市垃圾分类回收管理的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纸、广告等载体,积极地宣传城市垃圾分类回收处理的意义。

第二,在城市垃圾分类管理上,可以探索采取分类收集工作由小区或单元负责管理的模式,通过按照城市小区或者是住宅楼单元设置垃圾分类管理员,动员城市居民自觉的参与到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工作中。

第三,应该严格执行好国家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法以及其他的地方环境卫生管理规章制度,对违法垃圾分类回收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增强城市居民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的责任意识。通过采取这些措施,确保城市居民积极地参与垃圾分类回收管理,实现源头上的垃圾分类回收。

3.3不断提升城市垃圾回收处理技术。

垃圾回收处理是城市垃圾管理工作的末端,也是整个城市垃圾管理最关键的环节。城市环卫管理部门应该不断的提高城市垃圾的处理技术水平,真正实现无害化与资源化。在具体的生活垃圾处理上,对于可回收垃圾应该由专业的处理部门通过回收利用、焚烧热解、生物处理进行统一的资源化处理,有害垃圾则应该由城市危废中心等环保部门进行专业的处理,餐厨垃圾则应该通过单独分类收集、密闭运输等进行合理的处理,其他垃圾则可以通过填埋、焚烧等措施进行处理。重点是遵循无害化、资源高效利用的原则,对不同的分类垃圾采取最有效的手段进行完善的处理。

4结语

城市垃圾的收集处理问题如果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城市的生态环境,更会制约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在对城市垃圾的分类收集处理上,应该遵循无害处理、资源利用的基本原则,完善城市垃圾的源头分类、分类运输、分类处置等处理流程,充分利用生活垃圾中的可利用资源,提高生活垃圾处理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胡一蓉.从国外城市垃圾的分类处理看我国城市垃圾处理发展方向[J].天津科技,2011,01.

篇9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acceleration of urbanization and the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 of our county,house refuse logistics system in many big cities become difficult to satisfied the increasingly requirements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logistics operation processes of the metropolitan house refuse:collection、classification、transportation、terminal treatment to analyze the bottleneck of the whole operation processes of the house refuse logistics system,and raises the countermeasures to build an efficient logistics system of the municipal solid waste based on this.

关键词: 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瓶颈分析;对策

Key words: urban house refuse;logistics system;bottlenecks analysis;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1-0004-03

0引言

生活垃圾是整个社会经济生产、分配、消费再循环过程环节的必然产物,与所有社会成员均密切相关,与城市的现代化进程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各大城市的不断发展,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产生量也随之增长,建立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是改变城市生态环境、保证和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

目前,我国关于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垃圾处理技术、垃圾处理模式、垃圾管理体制、垃圾处理产业化、垃圾处理资源化、垃圾处理模式的选择等方面[1-6]。城市生活垃圾问题是个物流系统问题,但只有少数文献从物流系统的角度对城市垃圾进行了研究,例如文献[7]综合考虑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人文环境、成本核算、技术可靠性、先进性以及处理未来不确定因素的灵活性等方面因素,全面制定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的发展规划;文献[8]借鉴物流系统理论,对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系统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概念,并对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主要特殊性、发展阶段等进行了研究;文献[9]以北京市为例对城市垃圾物流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改进资源垃圾物流现状的建议。

虽然各大城市已建立了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但其运作效率并不高。本文在对城市垃圾物流系统运作瓶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建立高效的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对策,为城区生活垃圾物流系统高效运作提供科学根据。

1我国大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运作瓶颈分析

大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运作一般需经过如图1所示的三个环节,每个环节运作出现瓶颈都会影响到整个城市垃圾物流系统运作效率,下面就上述三个环节瓶颈分析。

1.1 大城市生活垃圾收集、分类环节瓶颈

1.1.1 垃圾收集点多,但比较分散垃圾收集点是整个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起点,垃圾收集点的数量和布局对其后的整个垃圾物流系统具有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已有较多的固定和不固定的垃圾站(点),虽然大量分散的垃圾收集点可以保证城市居民处理生活垃圾的需要,但过于分散的垃圾收集点不能满足收集集中化、运输大型化的要求,给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的顺利开展带来了不便。另外,由于缺乏统一规划和受外界因素影响,部分垃圾收集点的布局不尽合理,不能有效结合已有的行车路径、规模和档次,不能满足未来的发展要求。

1.1.2 部分收集设施落后,二次污染依然严重良好的收集设施可以使城市生活垃圾快速进入运输系统,是生活垃圾安全合理存放和快速及时装运的基础。目前,我国各大城市生活垃圾的初始收集设施主要为楼式垃圾站、摆臂式垃圾站、压缩站和举升式垃圾站,以西安市为例,这些垃圾初始收集设施的比率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楼式垃圾站所占初始收集设施的大多数,但楼式垃圾站收集方式存在以下三方面问题:一是严重污染周边环境,垃圾一般要在站内存放近20个小时。一遇较热天气,垃圾极易腐烂,产生大量臭气,污染周边环境,影响百姓生活。二是环卫工人劳动强度大、工作卫生条件差。在垃圾装车过程中,极易造成灰尘飞扬、臭气弥漫,直接影响环卫工人身心健康。三是垃圾装车时间长、效率低。通常需要0.5-1.5小时才能完成装车。

1.1.3 部分初始收集手段落后,作业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大多数城市一些垃圾初始收集多采用人力挑运或人力拉车,作业手段落后,作业水平低下;垃圾收运至垃圾站依靠清洁工人肩挑背驮或利用小板车,劳动强度较大。这样的初始收集手段作业效率低、物流成本高,使其在源头上就大大降低了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水平。另外,落后的初始收集手段还会带来其他一些负面影响。如由于尚未全面实现垃圾袋装化,垃圾进站途中存在漏撒现象,污染沿途环境,容易造成环境卫生质量低下,并对周围的环境形成二次污染。

1.1.4 垃圾分类条件不甚成熟,分类回收难度仍很大垃圾分类收集是实现垃圾资源化的最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可在最大程度上从整体降低生活垃圾的物流成本和处理成本。在发达国家(特别是日本和德国)垃圾分类收集和分类运输已经十分普及,而且运行效果也相当良好,逐渐成为世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趋势之一。但在我国垃圾分类回收起步晚,目前只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南京、厦门、桂林8个城市试点。这些城市将生活垃圾按可再生、不可再生垃圾分开贮存和处理。

1.2 城市生活垃圾运输环节瓶颈

1.2.1 部分垃圾运输系统陈旧在城市垃圾物流系统中,负责运输任务主要是各式垃圾运输车,其中压缩式垃圾车可以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密封压缩运输,在整个运输的过程中有效防止生活垃圾和垃圾渗滤液洒漏。而其他一些翻斗式运输车虽然实现了顶部简易密闭运输,但垃圾渗滤液依然严重污染城市道路,特别是在进场公路附近形成了城市的黑白道路。另外,在部分社会化垃圾运输系统中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定,同样存在着垃圾运输系统陈旧的现象,有些运输车辆甚至已经超期服役,不但会带来运输过程中暴露、散落和滴漏的现象,而且还会对作业人员造成潜在的危害。

1.2.2 运输作业效率较低,运输成本仍偏高在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运输环节中,较高的装卸、搬运、运输作业效率也是非常必要,这不仅可以有效地利用现有的运输资源,进而保证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的日产日清;同时,较高的垃圾运输效率还可以从整体上降低运输成本。城市生活垃圾的运输中依然存在运输作业效率低下,运输成本高的现象,造成了运输资源利用的不充分,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未经压缩后的生活垃圾运输降低了运输作业的效率,增大了生活垃圾的运输成本;二是,生活垃圾运输距离的增大也是影响运输成本的重要因素。

1.2.3 垃圾运输作业安排缺乏统筹规划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垃圾运输作业中,对于运输路线的安排、运输车次的调度统筹等方面都缺乏统一的参考标准,多根据实际垃圾量随机决策。虽然存在着垃圾运输作业的原则和行车要求等,但在实际运行中仍然存在着较大偏差。同时,由于管理体制的限制,各区环卫部门仅负责本辖区内垃圾运输作业。难以统筹调运垃圾,特别是当一个系统出现故障或问题时,主城区内难以实现环卫运输资源的合理配置和调配,也难以高效、快速地实现生活垃圾的统一运输调度。

1.2.4 城乡接合部的垃圾及时日清运率不高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建立的目标之一就是使得主城区的所有垃圾纳入到其物流系统中,提高主城区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率,真正做到日产日清。若未做到及时日清就会产生很多不良的影响,容易造成垃圾乱丢乱弃的现象,大部分垃圾被露天堆放在路旁河边,甚至饮用水源保护区内,未经任何处理的垃圾也很容易对周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但在目前,各大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垃圾及时清运率不高,依然存在很大的提高空间,这主要表现以下两点:一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日产生量与日处理量存在着差距;二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清运覆盖范围不足。

1.3 城市生活垃圾末端处理瓶颈

1.3.1 资源垃圾回收方式过于简单目前,虽然大多数城市范围内自发形成了一些废旧品收购站,使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的废旧品等资源垃圾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一些利用。但是,仔细研究现有废旧品回收利用情况,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中,废旧品收购站环境的“脏、乱、差”问题就十分突出。据调查,大多数废旧物资回收站点是沿街为市或沿路为市。废旧品基本是露天堆放,堆放废旧品的地面没有进行硬化处理,没有排水系统,使得地面污水横溢,苍蝇、害虫到处可见,异味熏人。并且,从业人员的食宿与废品收购站混杂在一起,这种状况严重地影响了市容市貌。

1.3.2 资源垃圾回收渠道过于狭窄在末端处理的垃圾中,会存在一些可以回收利用的资源垃圾,对这部分资源垃圾的吸收通常要快于对其它垃圾的处理速度,而且更有价值。但从目前来看,各大城市生活垃圾的回收利用不足,回收渠道过于狭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环卫部门投资回收渠道的负担日益增大;二是,社会化回收渠道利用不足。我国采用设立废品回收点方式虽然能够有效地鼓励全民回收资源垃圾,但并不具有强制性,对一些经济效益较低的资源垃圾无法实现规模效益,资源垃圾的回收状况没有大的改观,回收率依然较低。另外,一个小型的废品回收站的年收入尚且不够购买一台现代化分拣装置,更无法支付设施投入使用产生的费用。小型的废品回收站以其不正规经营方式很难获得风险投资商的信赖,这也更进一步限制社会化回收渠道的发展。

1.3.3 资源垃圾回收渠道过于冗长,回收物流系统尚未建立资源垃圾回收渠道过于冗长的一种表现是资源垃圾的回收环节过多。过多的回收环节就会带来资源垃圾回收利用的产业链上下游信息严重的不对称和低水平、低效率的重复竞争,进而导致了资源垃圾的回收成本过高,在各个环节都产生浪费,而且循环周期较长本身就造成了不经济。资源垃圾回收渠道过于冗长的另一种表现是城市生活垃圾的源头减量化不足,缺乏有效的源头减量化措施。从源头吸收可以利用的资源垃圾也是一种重要的垃圾回收渠道,它可以缩短资源垃圾的回收渠道,从源头减少垃圾的处理成本。

2建立大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对策

2.1 更新垃圾收运设施设备,提高物流作业效率取消垃圾圈等简易垃圾堆放点,逐步拆除部分作业效率低下的楼式垃圾站和摆臂式垃圾站,或改进其收集分类的功能,对其进行密封处理,引入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设备,将其改建为具有现代收集分类功能的小型收集站(点),以避免生活垃圾在其中对环境再次造成污染,并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

对垃圾运输系统制定统一的标准和规定,根据该标准定期对运输系统中的运输车状况进行检测,淘汰超期服役的车辆。另外,市环卫部门可以组织集中采购一批压缩式、密闭式垃圾车等环保型垃圾运输车,逐步替代原有的翻斗式运输车,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2.2 控制垃圾产量,实现垃圾源头减量化国外大城市对城市垃圾处理的最优策略是采取各种措施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量,在垃圾处理过程中可借鉴该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2.2.1 加强对瓜果蔬菜等食品的采后处理、包装、保鲜等方面的建设,逐步推行净菜进城措施,减少厨余类垃圾的产生。

2.2.2 鼓励相关厂家生产并在市场、超市等场所推广具有大容量、可降解的塑料袋或可回收、反复使用的纸质口袋,在保证市民便利的情况下,减少塑料类垃圾的产生。

2.2.3 逐步推广产品绿色包装和绿色设计,减少垃圾特别是有害垃圾的产量。

2.2.4 提高市民的环卫意识,通过宣传让市民更加关注到环境卫生方面来,使其产生较高的自觉性,主动减少生活垃圾的产量和乱扔垃圾现象的发生。

2.3 逐步细化垃圾分类标准,实现垃圾分类回收处理

2.3.1 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意识通过多种渠道的宣传和教育活动,帮助市民理解垃圾分类投放的原因、意义和方法,例如可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介对市民进行垃圾源头分类收集的宣传教育,或是由环保部门定期向市民免费印制介绍垃圾分类的小册子,专门指导市民对垃圾的分类投放;另外可在学校适当开设介绍垃圾分类投放和回收的环保类课程,开展环保教育、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市民的自觉意识和环保品质。

2.3.2 设计合理的垃圾分类标准由于垃圾分类标准的确立是一项复杂而渐进的工作,不可能一步到位。应先易后难,初期分类不宜过细,可根据各城市现状和垃圾处置方式确定分类种类,一般以2-3类为宜,可按A:可回收物(含危毒物)/不可回收物;B:可回收物/危毒物/不可回收物;C:可回收物(含危毒物)/厨余垃圾/不可回收物等方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市民垃圾分类投放意识的提高,逐渐细化源头和垃圾分拣中心的分类种类,设计更加科学合理的分类标准。

2.3.3 设立垃圾分类收集试点环卫部门可选择一些基础条件好、经济文化水平高的小区,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这样不仅可以积累经验,还可以“以点带线,以线带面”逐步在全市推动垃圾分类收集工作的开展。

2.3.4 推进垃圾袋装化用不同颜色的垃圾袋存放不同类别的垃圾,由环卫部门在固定的时间收集不同类别的垃圾袋,从而在源头上实现对垃圾的分类收集,提高垃圾分类收集和处理的效率。

2.3.5 成立监管机构,完善相应的分类处理管理体系成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对市民投放垃圾的行为进行指导和监督,并建立与分类收集相配套的分类处理管理体系,确保垃圾分类处理的实现,进而调动广大市民主动分类投放垃圾的积极性,保障垃圾分类收集的逐步推广。

2.4 完善收运制度,整合运输资源,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

2.4.1 突破区域限制,成立专业运输公司,优化资源配置当前各区各自为营的运输作业方式,不仅难以实现统筹调运,而且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为了降低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的运输成本,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运输环节应打破区域限制,由市环卫集团统筹配置作业资源,监控运输作业流程。

将垃圾运输车等设备与市环卫集团联合组建成垃圾运输专业公司,对主城区生活垃圾实施统一收集、运输调度。同时,运输可采用同种车型多次收运或车型分类分别收运及一车多格分类收运,转运站按处置要求采用分类转运和混合转运。此外,由市委和主城各区政府核定垃圾运输单价,由运输公司根据垃圾运输量和运输单价向有关区政府按月结算运输费用。

2.4.2 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发挥其专业优势和规模效益,逐步实现社会化随着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生存的市场环境及管理环境的变革,其作业社会化和市场化已成大势所趋,第三方物流的规模效益和专业优势在其社会化过程中必将发挥重要的作用。而且,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加入,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运输环节的资金短缺问题。

因此,环卫部门应通过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签订委托运输协议,鼓励并扶持其积极参与到垃圾回收运输行业中,利用其专业优势,优化运输路线、设施设备和技术。此外,环卫部门还可以让有条件的企业参与垃圾处理权的公平竞争,从而促进垃圾处理技术的发展,建立垃圾分类――收运――处置“产业链”。

2.5 建立有效回收网络,积极拓宽回收渠道

2.5.1 在分类收集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资源垃圾回收网络鼓励在源头上对垃圾进行初次分类,将资源垃圾分拣出来使其快速进入再利用环节,为此可以考虑在居民区建立小型的垃圾回收点以结成回收网络子系统,回收网络子系统对废旧铁料、塑料、玻璃等资源垃圾进行分拣,之后再将其分类运输至可再利用的相关部门。这样不但便于居民处理生活垃圾,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了实现了垃圾源头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2.5.2 积极推行“资源垃圾有偿回收”,不断拓宽回收渠道在环卫部门不断增大其处理生活垃圾能力的同时,积极推行“资源垃圾有偿回收”制度,鼓励全民回收资源垃圾。环卫部门对当前的走街串巷的回收行为进行积极引导,通过把城市的拾荒者组织起来,统一着装,参与垃圾的收集、运输和分拣。并组合城市拾荒者,成立具有一定规模的垃圾回收公司,并逐步建立起有效的社会化回收渠道。这样不但可以拓宽垃圾的回收渠道,同时也提高了垃圾的回收效率。

3结束语

解决城市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技术,改变现有城市垃圾管理体制,建立有效的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实现城市生活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是提高城市环境卫生水平的关键环节,其对于提升城市形象,改变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具有莫大的好处。

参考文献:

[1]何慧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与分类处理的科学性与前景[J].环境保护,1997,2(1):24-27.

[2]李亚新,吴育华,刘庆锋.集成化城市垃圾供应链管理系统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2):175-178.

[3]赵岩,刘京媛,陈芳.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治理我国城市生活垃圾[J].环境卫生工程,2006,12(4):21-23.

[4]王里奥,马曦,刘元元.西部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模式研究[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2):33-37.

[5]李定龙,王晋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J].环境卫生工程,2004,4(4):223-226.

[6]红光.日本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做法及启示[J].内蒙古环境保护,2006,18(4):42-46.

[7]陶渊,黄兴华,成效良.城市生活垃圾收运物流系统规划的编制[J].环境卫生工程,2004,12(2):81-83.

[8]陶渊,黄兴华,邱江.城市生活垃圾物流系统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4,12(1):52-55.

篇10

关键词:垃圾分类 分类垃圾桶 环保

一、垃圾分类现状分析:

在美国,垃圾分类已成为一种时尚,作为垃圾生产大国之一,各色各样的分类垃圾桶随处可见,垃圾分类观念意识早已深入人心。同时美国政府在垃圾处理问题上进行长期性的监管,提供各类垃圾分类的基础设施,使垃圾分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垃圾分类在例如巴西、菲律宾等发展中国家也都形成了必然的趋势,垃圾分类已逐步成为世界性的潮流。

尽管我国曾今在垃圾分类这一领域曾今做了各类尝试和努力,例如通过媒体进行垃圾分类知识以及意义的宣传,有关部门走进社区进行直接性的号召,以及政府制定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等,但至今收效甚微。

二、我国垃圾分类现状的原因分析

相关人士指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没有形成相应的垃圾分类配套法规,推动垃圾分类的强制性动力不够。同时,全社会尚未养成自觉将垃圾分类的习惯,仅靠社会宣传动员的手段来推动垃圾分类是远远不够的。

(一)居民缺乏垃圾分类意识

据调查,近八成的居民表示,平日扔垃圾时没有分类扔放的意识和想法,居民对于垃圾桶分类标识关注度较低,往分类垃圾桶内扔垃圾很少注意扔得对不对,仅仅是寻求方便,甚至部分人认为将垃圾放入垃圾桶就已经很环保了,以至于几乎所有的分类垃圾桶内的垃圾都是混装的。

与此同时,居民对于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概念模糊,仅仅认为,可用的,用来卖钱的就是可回收垃圾,又对于垃圾分类的意义不了解。何况分类垃圾桶早已被环卫工或拾荒者多次光顾,大多可用于回收的垃圾已经被拾走,最终环卫部门在统一收垃圾时仍是将所有垃圾一齐倒入拉机车,居民认为在源头进行垃圾分类的效果不大,逐渐失去了垃圾分类的动力。

(二)垃圾分类缺乏强制性约束

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在立法层面上既没有约束机制,又没有鼓励机制,是一大问题。政府等相关国家机构现阶段仅仅采用宣传的手段是不足以从根本上推动垃圾分类工作的,在日本,如果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环卫工人不会收你的垃圾,即使你丢进垃圾桶,也会被送回门口。

(三)垃圾处理的基础设备及资金投入的匮乏

由于人力物力有限,环卫处采取的也就是单一的垃圾车。相关机构人员表示,如果要实现真正分类,就要在投放分类垃圾桶之后,调派不同的车辆运输不同的垃圾。经粗略测算,分类运输至少要增加几千台车,对交通的压力巨大。而到了处理环节,我国几乎没有各类可回收垃圾的专项处理设备。因此,分了类的垃圾最终还是被混合运走。

一次环保产品展示会上,一套德国产的废旧电器无害化处理的生产线展示了垃圾处理的先进性,一边放进废旧设备的同时,另一边就会分解出金、银、铜等可利用的现成资源,但这样的设备标价却要1000多万元。对于发展中国家而言,资金和问题是垃圾分类急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三、有关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

垃圾分类的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投入不足,公民的环保意识薄弱,导致开展垃圾分类工作举步维艰。随着垃圾混合处理带来的浪费和污染越来越严重,分类处理垃圾势在必行,那么应当如何突破这一瓶颈呢?

(一)垃圾分类观念的推广

垃圾分类观念的推广需要相关部门和公众的共同努力。垃圾分类有赖于全体公民的环保意识的增强,环境素养的提高,更需要政府等部门进行定期的宣传指导,并配合以长期的监督工作。

在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是时代的主题,这事众所周知的事情。首先,相关部门需要从垃圾分类的积极意义和作用出发,引导公民自觉意识到垃圾分类工作对于环保事业的巨大贡献;其次,国家应加强可回收垃圾概念以及处理问题等相关知识的普及率,同时辅助相关的经济鼓励和制裁措施,将垃圾分类的观念植入公民意识中。也可从校园着手,提高这些即将迈入社会、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青少年的垃圾分类意识,从而实现分类垃圾桶的真正作用。

(二)在垃圾分类工作上加大投入

垃圾分类收集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只有社会形成了封闭的资料循环利用,建设起完整的系统,分类收集才可能持久,才会有生命力,垃圾分类工作不是只利用大范围投放分类垃圾桶就能实施进行的,政府应在垃圾分类上加大投入,这种投入包括政策引导、技术研究、运输体系的完善,更重要的是资金上的投入,逐步建立起相关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垃圾处理硬件,从而建立起分类回收系统。

(三)鼓励各类环境社会团体的参与

我国存在大量的社会环境团体,他们的影响力和号召力并不亚于国家政府等相关机构,通过这些团体的共同参与,来完善垃圾分类制度与法规,并广泛推广与实施,来促进垃圾回收以及环境这一块的体制健全。

垃圾分类的制度及法规的制定实施工作不仅仅是国家和社会的事,个人同样负有重要的责任。除了专门的立法执法机构,公民也可通过媒体以及环保机构等其他一些社会性渠道来参与相关法规的健立和实施。

结论

人们面对日益增长的垃圾产量和环境状况恶化的局面,如何通过垃圾分类管理,最大限度地实现垃圾资源利用,减少垃圾处置量,改善生存环境质量,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迫切问题之一。

垃圾分类是一个长期的工作,随着中国的经济发展和各项社会体制的健全,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是国际上著名的“生态国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