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块链技术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块链技术方案

篇1

块链技术日趋成熟,2016年有望迎来解决方案集中落地。区块链技术受到金融机构和资本市场的热捧。

区块链热的原因包括:

1)区块链技术逐渐从白皮书走向落地;

2)金融业亟需区块链对其底层系统进行重构;

3)领头企业组成联盟打造区块链标准,加速技术推广;

4)区块链技术持续演进,内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2016年,区块链技术有望迎来解决方案集中落地。

区块链的应用场景。区块链1.0实现了货币和支付体系的改造;区块链2.0实现泛金融的改造;区块链3.0的愿景将是改变一切,通过建立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COs),实现对去中心化体系的重构和颠覆。

区块链产业链分析。

1)产业链:在区块链发展的前期,应用和基础平台是紧耦合的,区块链的基础协议、设定的虚拟货币(比特币)就是为了实现单一的支付功能。而随着以“以太坊”为首的新一代区块链平台的崛起,应用和基础平台开始解耦合,在以太坊开发的更为完善的区块链基础协议上面,开发者可以开发各式各样的去中心化应用(DAPS),整个区块链的产业链开始逐步衍生出了各个不同的生态层次。产业链的参与者可分为4个层次:应用层、中间层服务、基建与平台、辅助平台;

2)商业模式:去中心化并不意味着没有商业模式,至少从技术的角度来看去中心化应用的开发者仍然可以和传统的中心化平台一样通过收取交易费用等方式盈利。而对底层基础设施的开发者而言,依靠持有区块链平台的最初发行的货币实现资产增值是主要的盈利来源。

篇2

区块链作为一种价值技术的平台,其去中心化信任的特征被寄予了深刻变革产业发展的期望,但回归当前发展阶段,区块链的应用距离实现这一愿景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在布比(北京)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布比)创始人兼CEO蒋海看来,这一理想与现实之间,隔着一个“应用场景”。

锁定区块链应用服务

区块链技术使我们第一次能够从技术层面建立去中心化的信任,提高效率,拓展业务边界,被认为是当前金融科技领域最具颠覆潜力的核心技术,因而备受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的追捧。在蒋海看来,其主要原因在于:“这种分布式账本技术,能够构建可信任的多中心w系,有潜力使得当今互联网从信息传递上升到价值传递的新高度,成为未来最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

这位中国科学院计算所博士,自2014年开始,就带领着十几人的团队,在接下来的3年左右时间里,用几乎全部的精力集中攻克区块链底层技术,并获得数十项核心专利技术。

蒋海认为,区块链技术最终是为金融服务生态的建设服务:“区块链技术主要解决的痛点是提高金融服务中的信任传递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因为,利用区块链,能将分散独立的各自单中心,提升为多方参与的统一多中心,打通金融服务上下游各个环节,促进金融服务的良性生态建设。”

因此,在底层技术研发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后,蒋海和他的团队最终将目标锁定在了区块链的改造、优化/创新应用上,即从区块链的上层应用着手提供服务,开发高可扩展高性能的区块链平台。2015年3月,布比在北京成立,正式向探索区块链的商业应用进发。2015年12月,布比在其区块链平台上启动了国内首个区块链商业应用案例。

将区块链技术“落到实处”

作为比特币底层技术的区块链并非一项全新技术,早在2000年前后就有人开始研究,但这一技术为何在近一两年才被普遍关注?蒋海认为,“从技术体系上看,区块链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年前后,当时在密码学界掀起过数字货币的研究浪潮,eCash是典型代表,但是,在技术路线上走了弯路。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它的技术也有赖于2009年之前的业界探索成果。比特币的成功运行,让业界对区块链技术有了新的认识,并得到了例证。”蒋海表示。

然而,在蒋海看来,区块链未来的成功一定是种不同于传统的新模式,需要深入探索出技术与产业融合在服务模式变革上的路径。

毕马威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2017年,投资人对区块链领域将回归理性,整个行业的首要任务是停止概念验证测试,认识区块链目前能达到的能力,开发可以部署到生产环境的方案,提高区块链解决方案的成熟度。

“就发展前景而言,区块链将有潜力深刻影响金融服务的基础设施。布比将秉持脚踏实地为客户解决实际问题的态度,通过深入产业,与合作伙伴一道,打造新一代价值流通网络。”蒋海表示。在后续发展中,布比还考虑在区块链技术的基础上,将大数据、云计算技术也融合进来。“主要是利用大数据技术解决区块链应用中的大规模数据存储及分析,利用云计算技术解决区块链应用中的部署及运维。”蒋海说。

万事俱备,重在场景

但这项工作的推进存在不小的实际难度。“客观上讲,区块链本身仅仅是一项新技术,本身并不构成产业,这项技术能否驱动产业发展,或者能否产生新的商业模式,完全取决于应用场景。”蒋海指出,“金融机构在应用区块链的态度上是积极的,但说到他们使用这些区块链技术的动力,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业务场景。”

作为国内较早从事区块链应用研究的企业,布比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据蒋海介绍,布比区块链已经被应用于数字资产、贸易金融、股权债券、供应链溯源、联合征信、公示公证、数据安全等领域。“布比一直致力于提升区块链技术产品化程度。2016年,布比推出了开放的区块链服务――布萌数字资产网络,这是区块链应用模式的一大创新。”蒋海说。据悉,在布萌数字资产网络上,企业机构可通过服务接口将自己的应用接入布萌,并发行/登记资产,诸如保单、黄金、理财产品、游戏装备、卡卷、商业积分等多种资产,这些资产在布萌网络自由流通,最大地发挥它们的价值。

蒋海告诉记者,未来,布比将从6大方面推动区块链技术在各种场景中的应用:

第一,快速应用构建,多模式的账本结构及业务模型,方便快速构建应用。

第二,海量用户支撑,高效交易验证和同步,支撑大规模应用场景。

第三,可视化运维管理,从网络、系统、业务层面提供可视化的运营管理。

第四,隐私权限策略,丰富的权限策略配置,依据应用需求进行隐私保护。

篇3

根源链平台拥有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12项,及多项软件著作权。据悉,根源链在区块链节点布置方面进展顺利,已经与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黑龙江国土资源厅信息中心、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健康台布置区块链记账节点,多重背书确保根源链数据不可篡改。

用区块链确保食品安全

构建一整套食品溯源保真系统,为食品企业提供溯源保真、防窜换货、数据资产确权与流转,并协助企业抓取用户消费行为进行大数据分析实现消费者消费图谱关系管理等多重功能。自根源链上线以来,已得到一些高端食品企业响应,达成战略合作的食品企业已超过30家。不仅仅是在种植、生产、流通等多个环节展开密切合作,根源链更将针对特定人群的食品安全需求研发综合解决方案,实现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全覆盖。

此外,根源链还将与黑龙江国土资源厅互相对接数据接口,共同推动贫困地区优质食品上链溯源的落地试点工作;与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联合开发校园食品安全风险控制系统;并同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健康台就推动校园食品安全溯源达成共识。

全程追溯中草药种植

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全世界优质中药材份额中,中国大陆只占5%,其他集中在日本、韩国、东南亚等国以及中国台湾地区。针对目前中草药种植出现的令人担忧的现状,根源链利用区块链时间戳的特点来全程监控中药种植时间和种植地点的唯一性。同时将中药材的品种、产地、药用部位、生长年限、加工炮制方法等数据上链,开放给有关部门、医师及患者。根源链让数据说话,实现中草药种植过程中的种植时间、地点、采摘节气、加工、存储等各个环节可控,让中草药药效有保障,提升国人对国产中草药的信心。目前该区块链+物联网中草药种植溯源解决方案已经获得多个大型中药流通企业关注,相关追踪指标和数据采集进入细化阶段。

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监测

篇4

关键词:区块链;跨境支付;自贸区

一、介绍

自贸区是我国推进更好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战略,拥有制度创新的先天基因和政策优势。2013年设立国家上海、广东、天津、福建4个自贸区,目前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2016年又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由贸易试验区。自贸区的发展建设必然带动对外贸易必然快速增长,作为金融基础构架的跨境支付的需求也会日益增加。传统的跨境支付体系中存在着系统运转效率低下,资金往来成本高等缺点,这为在自贸区内进行跨境支付的制度创新提出了新的契机和要求。

传统的跨境支付体系中金融市场的交易双方需要通过大量中心化的信用中介来建立有效的信用机制。目前大部分跨境支付通过SWIFT(又称:“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来完成交易。SWIFT其实就是国际银行同业之间提供信用中介和信息中介机构的作用。但是基于SWIFT的跨境支付流程中存在很多问题,主要缺点在于重复性的人工业务流程,系统运转效率较低,资金往来成本较高。

自由贸易试验区拥有主要是为“国家试制度、进行制度创新”的有利条件。在自贸区内可以考虑采用创新性的区块链技术实现跨境支付。区块链分布式记账的特点为可以提供去中心化的信任机制,在区块链中的智能合约等技术具备改变金融基础架构的能力,区块链技术在跨境支付方面的应用前景不可低估。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具有的溯源防伪、交易验真、及时清算等特点将解决现有贸易金融网络中的诸多痛点,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在自贸区试行区块链的跨境支付是一个重要的金融创新,它的成功经验也必将为塑造下一代金融的基础设施提供有益的帮助。

二、现有跨境支付的流程以及问题

支付是资金融通过程中的基础环节,是实现自由贸易的重要保障。在自贸区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建立便捷的跨境支付体系是非常重要的。传统的跨境支付体系流程繁琐,而且各个流程都存在很多问题。在传统跨境支付流程中可以分为支付发起、资金转移、资金交付、交易后处理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流程和存在的问题如下。

1.支付发起

该阶段涉及的主体为付款人、付款银行。付款人通过银行向另外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的收款人发起转账汇款。由收款银行履行防止洗钱/了解客户(KYC/AML)等相关流程,然后付款银行收集资金并收取服务费用。该阶段存在主要问题在于付款人和收款人信息等都要通过重复性的人工业务流程收集和审核,效率较低。

2.资金转移

该阶段涉及的主体为付款银行、SWIFT和收款银行。付款银行通过SWIFT网络(如果银行不是SWIFT会员可以通过行模式)发起跨境转账。该流程存在的问题在于通过SWIFT业务模式成本较高,麦肯锡《2016全球支付》报告数据显示,通过行模式完成一笔跨境支付的平均成本在25美元到35美元之间。而且很多人工业务模式容易出错,导致拒绝率高,耗时长。另外银行需要在往来账户中留存资金,提高银行的机会成本和对冲成本。

3.资金交付

该阶段涉及的主体为收款银行和收款人。收款人通过收款银行接收通知。由收款银行履行防止洗钱/了解客户(KYC/AML)相关流程,再以当地货币形式支付收款人相应款项。存在的问题与发起阶段类似,人工流程多,效率较低。

4.交易后阶段

该阶段涉及的主体为银行和监管机构。确认并支持后续交易查询和争议处理。根据监管法规要求,银行需要定期向监管机构报送跨境支付业务信息,包括支付人身份信息、币种信息和时间戳等信息。由于存在多种数据来源和渠道,而且合规要求较高,在向监管机构报送信息时,需要较高的技术功能和复杂业务流程的支持,对银行来说无疑需要承担巨大的工作量。

三、区块链技术

区块链是数字加密货币体系的底层核心支撑技术。随着比特币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与普及,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也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是人类信用进化史上继血亲信用、贵金属信用、央行纸币信用之后的第四个里程碑。传统跨境支付体系各个流程中都存的问题可以利用区块链加以解决。区块链技术的核心优势是去中心化,在节点无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统中实现基于去中心化信用的点对点交易、协调与协作。这些特性对于跨境支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区块链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心化机构(例如SWIFT)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

国内外很多机构对已经对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的进行的研究和探讨。美国纳斯达克于2015年12月率先推出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证券交易平台Linq,成为金融证券市场去中心化趋势的重要里程碑。从事跨境支付和社交支付的公司Circle近期成立Circle China子公司,专注提供中国消费者与美国、欧洲之间的P2P支付。俄罗斯支付服务巨头Qiwi目前正在开发自有的区块链系统,旨在替代处理中心化支付稻莸氖据库。区块链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已经出露端倪,在自贸区试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支付将为我国金融支付领域技术和制度进行有益的尝试。

四、基于区块链技术跨境交易

基于区块链的金融支付是对现有的大规模分布方金融流程的创新应用。区块链可以缓解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为跨境支付提供金融流程的自动化。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金融流程自动化的三个特点是:1.将纸质信用证转换成可以自动执行支付的智能合约;2.将汇款单据等纸质文件数字化,并以元数据的形式储存它们;3.在每一步的交易过程创建所有权记录。在自贸区内跨境交易中,区块链技术改造跨境支付的各个流程和环节,为自贸区跨境支付的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1.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支付流程

针对传统基于SWIFT的跨境支付中的各种问题,基于区块链技术的跨境支付在各个环节中的流程提供智能的自动化服务。

(1)支付发起

在该阶段可以通过电子档案方式建立付款人与银行/转账服务商之间的信任;通过智能合约记录付款人/收款人之间转账行为的权利义务关系;通过区块链上的流动性提供货币兑换转移的实现。

(2)资金转移

在该阶段通过智能合约传输收/付款身份、汇率、转账金额、日期时间、付款条件等信息,实现实时转帐,无需参与,降低中间成本。监管机构可以实时进行交易监控,通过智能合约接收AML预警和提示。

(3)资金交付

在该阶段通过智能合约资金自动存入收款人账户,由收款行执行防止洗钱/了解客户(KYC/AML)相关流程后允许收款人提取。

(4)交易后阶段

区块链中分布式的数据记账功能使得支付流程的相关记录都得以保留,监管机构可以根据需要供后续审查。整个支付过程中当事人的身份确认、采集、验证,交易的确认、资金的清算和转移记录,都要可追溯和审查。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优势

(1)实现高速交易

传统跨境支付模式中原来需要几个工作日的交易流程现在可以在瞬间完成。区块链模式不需要大量人工对账操作,而应用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减少了流程中的人工处理环节,大大缩短了清结算时间,可提供7x24不间断服务。

(2)实现低成本交易

通过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不需要中介机构的提供信用和信息的保障作用,能够有效降低交易各环节中的直接和间接成本,使得自贸区中的快捷全球支付变得可能。对于金融机构和个人用户来说,都可以从中获益。使用区块链技术使得低成本的跨境支付业务在自贸区中成为现实。

(3)实现便捷的合规监管

根据世界各国金融法律法规要求,金融机构需在交易过程中需要进行了解你的客户(KYC)的业务流程。利用区块链技术建立客户身份的电子档案,在实现客户身份信息的安全管理的同时保护用户的隐私,可以提供快速和便捷的反洗钱监管和合规解决方案。

3.基于区块链技术跨境支付面临的问题

基于区块链技术跨境支付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真正在市场中实际运转并形成商业模式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尚未出现。究其原因,除了来自技术自身的瓶颈和风险仍需时间检验之外,还存在以下几个需市场参与者共同探索并解决的问题。

(1)政策和标准问题

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需要建立创新的法律支撑框架,并在其基础上实现行业标准。工信部《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中提出了及早推动开展区块链标准化工作的必要性,并确立了我国区块链标准化路线图。同时我们还要参与到政策和标准的国际化进程中,建立统一的国际化的区块链跨境支部的标准。

(2)需建立有效的产业主体合作机制

区块链产业上包含了政府、企业、行业协会等,这在客观上增加了区块链技术合作领域的复杂性和协调难度,而推动区块链技术应用落地,需要政府主导,各方共同努力建立有效、持续、深入的合作机制,才能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五、前景与推进模式

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作为一项新兴技术,通过它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心化机构(例如SWIFT)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数据存储不安全等问题。区块链在金融支付领域的应用已经出露端倪,利用自贸区先行先试的有利条件,在自贸区内试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支付将为我国金融支付领域技术和制度进行有益的尝试。

我们设想基于区块链跨境支付应用过程,可以经过三个阶段进行推进。

首先在自贸区内的挑选区块链支付的试点银行,使用私有链的形式在试点银行内进行区块链支付的实验工作。在试点银行利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分布式账簿,记录客户信息和交易数据。试点银行的跨境支付交易直接连接到该银行的私有链的网络中,利用智能合约缩短了交易流程,降低交易费率。

然后在自贸区内不同银行的私有链的基础上形成一个分布式账簿,为每个客户在该分布式账簿上分配数字钱包的一个地址。在客户发起跨境交易的请求时,直接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进行跨境支部的交易。各银行作为分布式节点共同维护账簿,并且提供整合的金融服务。

长期目标是在自贸区内制定统一的区块链分布式账簿,不同银行按照统一标准接入分布式账簿系统,各支付系统的外汇和其他金融系统可以使用统一的格式进行数据交换。

通过三个阶段的逐步演进,最终在自贸区中实现本外币一体化结算。最终在自贸区内实现基于区块链的跨境支付必然进一步推动自贸区内容金融一体化,为自贸区更快跟好的发展提供强大的金融助力。

参考文献:

[1]袁勇,王飞跃.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自动化学报.2016,42(4):481-494.

篇5

1、区块链是指通过去中心化和去信任的方式,集体维护一个可靠数据库的技术方案。区块链没有中心账本,人人都有机会参与记账,人人都是中心,并且系统里的人,人人都有一份账本。

2、区块链仅仅是一个技术而已,不同的人会拿它去做不同的事情,现在有许多聪明的人正在将其完善和优化,让区块链可以应用在更多的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也有一-些人,趁人们对区块链还不甚了解,鼓吹各种概念,毫无新意地发行各种数字代币圈钱。开放协议的美妙之处就在于,那些在早期发现并拥护它们的人,能够以令人震撼的新方式来驾驭它们。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关键词】区块链 保险业 信用危机

一、中国保险业信用危机现状

近几年,保险市场实现较快增长,结构调整成效显现,有效防范风险,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明显提升。与此同时,保险的投诉率却也是出于一个上升趋势。作为以最大诚信为基本原则的保险行业信用危机频发,关键是缺少一个稳定适用的信用机制。

(一)保险业整体发展情况

保险业务快速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原保险保费收入规模超2015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32.18%;保险业务结构持续优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保障民生能力增强;赔付支出平稳增长,2016年前三季度寿险业务给付金额超2015年全年水平,同比增长31.64%;外资保险机构业务增速快于行业水平,市场份额同比略有增加;由于2016年金融环境复杂多变,保险资金运用收益率下降,经营效益有所下降;保险公司从业人员大幅度增加,截至2016年3季度末,保险公司职工人数109.27万人,较年初增加6.81万人,增长6.6%;保险公司签订了委托协议的保险销售从业人员628.13万人,较年初增加156.83万人,增长33.3%。?q?

(二)2012~2016年保险消费投诉情况

数据来源:2012~2016年《中国保监会关于保险消费投诉情况的通报》。

如图1所示,2012~2016年保险公司合同纠纷投诉量总体呈现增长趋势,其中理财/给付月平均投诉量与退保纠纷月平均投诉量在2016年有较大幅度下降。如图2所示,在2012~2016年保险中介机构纠纷的投诉量变化中,违法违规数量明显下降,这与中国保监会对保险业的整治政策不无关系,而合同纠纷在近五年呈现比较缓慢的上升趋势。总体来看,随着保险体量的上升,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势头,保险消费的投诉数量也在随之上升。不仅是个人,保险公司也常在再保险过程中出现信任问题。保险公司对于被保险人的承包方式由于是采用抽样体检与抽样生调,因此被保险人中频繁出现有逆选择等违背诚信原则的现象。由此看来,信用危机严重阻碍了保险业的发展。

(三)传统保险业信用危机具体问题表现

1.保险关系人中保险人不诚信。为完成其业务量与提高个人收益,保险业务员片面夸大其某些产品的优越功能,对条款进行扭曲与遗漏解释,对潜在的风险缺乏充足的解释,致使被保险人在索赔时与保险人产生争议与冲突。此外,由于保险人缺少对投保人充分的信息披露,使得被保险人与保险人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投保人无法对是否投保做出最准确的判断,从而使得保险行业在人们心目中的声誉严重下滑。

2.保险关系人中投保人不诚信。一些投保人为了谋取个人利益、降低投保成本,如实告知义务没有得到履行,或在投保条件都不符合时,提供虚假信息参与投保,使保险公司在是否承保的决策中难以根据投保标的的风险状况做出判断;更有甚者,部分保险消费者为获取额外收益而进行保险欺诈,刻意伪造保险事故与相关的证明、数据、资料,故意夸大损失程度,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的道德风险。

3.保险人对保险人和投保人及有关关系人不诚信。某些人为获得超出正常收益的~外收益,通过做伪造保单、私自挪用保费、更改保险合同等手段欺骗被保险人与投保人,还通过对保险产品的增值功能进行虚假宣传,对保险合同中的免责条款没有履行及时说明的义务,甚至对投保人进行错误的引导。更有甚者还隐瞒与合同相关的重要表述,严重损害了被保险人的利益。

(四)互联网保险信用危机具体表现

1.信息安全问题。在互联网时代,数据的公开性与共享性已经成为大趋势,但数据公开也伴随着许多争议,因为公开与分享数据会造成用户隐私、个人信息等内容被泄露与非法利用,也为不发机构利用数据进行非法保险运作创造了条件。互联网保险可以以低成本获得大量的数据资料,同时保险管理成本也得以降低,但是因为技术缺陷导致客户的信息被窃取、利用以及其他非法操作也不在少数。同时,保险产品的理赔与销售两个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分离,这就为保险欺诈提供可乘之机。如在图3的消费者对互联网保险风险因素调查中可以看出保险诈骗与个人信息泄露占据较大比例。

数据来源:杨鑫《我国互联网保险运行及监管问题研究》。

2.市场监管问题。由于互联网保险是随着大数据的兴起刚刚发展起来的新型产业,相关法律法规的无法满足保险市场发展与监管的需要。近些年国务院与保监会也对互联网保险提出了许多针对性的整治文件,但是没有成立明确的市场监管部分与机构,具体的问题也没有清晰的法律条文解释,这就使得保险市场的市场机制无法准确的发挥作用,市场准入与退出机制也没有得到很好的界定与限制,所以在近几年互联网保险的迅猛发展中,市场监管的缺陷也被暴露无遗。

二、区块链技术特点

区块链技术最先由比特币创始人在比特币白皮书中以“工作量证明链”的形式提出,是一种将数据区块按照时间顺序以链条式组成特定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去中心化共享总账,能够安全存储简单的、有先后关系的、能在系统内验证的数据。有以下几个特点:

1.去中心化。区块链数据的验证、记账、存储、维护和传输等过程均是基于分布式系统结构,采用纯数学方法而非中心机构来建立分布式节点间的信任关系,这样就避免了过去传统的中心式管理系统,实现了去中心化分布系统。

2.时序数据。区块链采用带有时间戳的链式区块结构存储数据,从而为数据增加了时间维度,具有极强的可验证性和可追溯性,可以避免数据被篡改以及数据丢失。

3.可编程。区块链技术提供灵活的脚本代码系统,用户可以自行创建高级的智能合约、货币或其他去中心化应用。

4.加密与授权。区块链技术借助非对称密码学原理对数据进行加密,同时利用分布式系统各节点的工作量证明等共识算法形成的强大算力来抵御外部攻击、保证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三、区块链技术对于解决保险业信用危机的作用分析

(一)区块链应用于保险业原理分析

区块链不需要第三方的信任机制介入,而是点对点自组织网络的构建、不可篡改的加密账本和分布式共识机制,从而实现去中心化信任的全网记账和共同公证。不可篡改、可追溯等优越性,使得记录于区块链上的数据信息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网络交易各方可以享有一高度安全、深度信任的交易环境。当保险事件发生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即自动执行,启动保险理赔程序,实现自动划款赔付,消除了从中牟利的可能性。作为一种有效的量化管理工具,区块链可建立一整套自动化管理体系,推动保险业尤其是新兴互联网保险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区块链技术特点对于保险的具体应用

区块链技术会改变消费者与保险公司间的交互方式,进而为保险业带来极大转变。将部分数字化的书面交易完全转变为数字化交易,同时避免道德风险与逆向选择给保险业带来的信用危机。

区块链可以实现无人工操作凭借保险条件自动激活相应过程,降低了管理成本与失误率。如在旅游保险中,旅程开始保单自动“激活”,旅程结束后保单自动“失效”,未按照提前设定的时间完成旅程则启动索赔算法程序;在家庭财产险中,当检测到异常事故时,自动触发索赔;在医疗保险中,若护士或医生助理将病人档案和检查结果呈递至一个包含该病人所有健康记录的受信账本中,索赔就将被触发,同时索赔信息将被立即存档。

不同于传统的中心化记账方案,区块链没可以单独记录账目的节点,去中心化的特点避免了发生造假账的可能性,也同时保证了账目数据的安全性。另外,存储在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公开的,但是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经过授权才可以访问,保证了数据的安全和用户的隐私。时间序列特点可以有效避免信息被更改的问题,并且可信的不可篡改的数据,可以自动执行设定的规则和条款。

(三)区块链对于避免投保人风险的作用

在现在的保险经营中,保险公司和投保人的纠纷时有发生,而问题的关键都在于对投保人的个人信息缺乏一个真实可信的数据采集和存储手段。随着国家系统性工程的推进,如果能够将更多权威的数据引入并存储在区块链上,将成为伴随每一个人的数字身份,这上面的数据具备真实可信、无法篡改的特点,对于投保人的风险管理将带来莫大的益处。目前国内首个运用区块链技术为核心的网络互助平台同心互助,在传统互助平台基础上,借助区块链技术,实现去中心化信息共享,创新实现全面透明化运作。

引入区块链技术后,可以将不同保险公司与保险中介机构之间的数据打通,相互借鉴,可以提高核保、核赔的准确性和效率。例如在医保中,如果能在区块链上查询到投保人所有的就诊记录,甚至直系亲属的就诊记录,对于投保人当前的身体状况、患病史、家族病史就有了一手的资料,有效地杜绝带病投保。

参考文献

[1]贺俊燕.中国保险业发展中诚信缺失问题的分析[J].浙江金融,2008.

[2]徐兴泰,戴春燕,范一鸣,李雪萍.我国互联网保险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时代金融,2,2015.

[3]杨鑫.我国互联网保险运行及监管问题研究[D].河南:郑州大学,2014.

[4]王和,周运涛.区块链技术与互联网保险[J].中国金融,2016.

篇7

一、“区块链+AI”行业概述:

1、“区块链+AI”行业简介

人工智能(Artificial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主要研究如何使计算机去做更多过去只有人类才能完成的智能工作。AI一词最早是在1956年Dartmouth学会上提出,2015年美国伊利诺伊小组研究中表明,现阶段AI智力已可达4岁孩童智力水平。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成熟应用,围绕着“AI+”的技术理念创新也在不断提出,其中“区块链+AI”的技术理念尤为突出。

区块链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其本身作为比特币的底层技术,拥有去中心化、开放性、自治性、信息难篡改、匿名性等特征,可有效弥补人工智能应用中存在的数据共享、数据安全等问题。区块链可以为人工智能提供“链”的功能,让人工智能的“自主”运行中需要的数据信息都得到可信记录并具备可溯源的特点,使得AI更可信、更安全。可以说“区块链+AI”是新型技术之间的通力合作,若两者可有机结合,将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从金融、消费、医疗服务到政府服务,区块链和人工智能的结合正在逐步渗透各个行业和领域。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的协作将会解决诸多的问题,在人工智能提供数据分析和匹配的同时,区块链将提供一个更加安全和可信任的网络。

2、人工智能和区块链行业现状概述

人工智能被誉为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是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核心技术之一,也将成为经济发展中新一轮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受到高度重视,2017年7月8日国务院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的战略部署,明确我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三大战略目标:至2020年人工智能总体技术和应用与世界先进水平同步,成为重要经济增长点,全面支持建设小康社会;至2025年人工智能基础理论实现重大突破,成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主要动力,向智能社会建设迈进;至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和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经济强国奠基。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7年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中国人工智能相关专利年申请数量达30115项,产业规模突破百亿,2017年中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152.1亿元,该行业每年以40%~50%增长率进行增长,预估2019年将突破300亿元,截止2017年6月我国人工智能企业总数已达592家,仅次于美国。2017年9月,华为公司推出的芯片麒麟970及苹果公司推出的芯片A11SOC均具备机器学习处理单元,为人工智能硬件打下坚实的基础。人工智能行业目前已走过技术蛮荒期,处于通用技术与行业结合形成商业化场景应用阶段。根据目前沪深两市板块分类统计,涉及人工智能概念的上市公司共104家,基本涵盖了人工智能基础层、技术层、应用层各相关领域。

相比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经历了60多年的长足发展而言,区块链技术目前起步不到10年,且刚刚经历了三个初级的阶段,分别为:

起步期:2009年-2012年,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加密数字货币使得区块链技术开始走进部分极客和新兴技术爱好者的视野当中,并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一定程度的关注和研究。

雏形期:2013年-2017年,以太坊在比特币的基础技术架构之上引入了智能合约,使得区块链的可拓展性得到极大的提升,区块链技术开始延展到更多行业和领域。

发展期:2018年-,区块链技术开始迭展,行业发展聚焦于更为安全的技术架构的搭建与更加良好基础性能的提升,区块链安全、区块链与人工智能等方向开始受到行业重视,一些应用逐步在全球各个行业领域开始试点。

目前区块链技术发展总体阶段处于类似于互联网发展的初期阶段,距离大规模的应用落地仍然需要时间积累。“区块链+AI”是新兴技术相互赋能的良好应用结合,区块链技术在人工智能这一垂直领域的探索,有助于加速新兴技术的落地,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目前大部分“区块链+AI”项目仍处于概念验证阶段或早期应用阶段。

二、“区块链+AI”具有的优势与挑战

在人工智能为区块链提供更强大拓展场景与数据分析能力的同时,区块链技术可为人工智能提供高度可信的原始数据以支持其持续的“深度学习”。在未来人工智能高度发展的同时,也可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透明、可溯源的特点,来保障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人类可控的范围之内。这对两者的技术发展进程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总体而言,区块链技术本身处于早期阶段,与人工智能相结合需要持续迭代以满足人工智能对性能和稳定性的要求。

1、“区块链+AI”两项尖端科技的相互赋能

区块链与人工智能两项技术的结合,有以下七个方面的优势:一是区块链可以提高人工智能的数据安全性;二是区块链可以加速数据的累积,给人工智能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支持,解决AI的数据供应问题;三是区块链可以解决数据收集时的数据隐私问题;四是人工智能可以减少区块链的电力消耗;五是区块链使得人工智能更加的可信任;六是区块链帮助人工智能缩短训练时间;七是区块链有助于打造一个更加开放与公平化的人工智能市场。双方结合的优势具体说明如下:

(1)提高数据安全性

区块链可以帮助人工智能避免因数据存储问题导致的故障。区块链中每个节点都按照链式结构存储完整的数据,每个存储节点都是独立的、地位等同的。区块链的高冗余特性,分布式数据存储,可避免系统级别风险的发生。理论上看除非所有节点全部出现风险,否则数据就是安全的。

此外,考虑到人工智能诊断的“黑箱”问题,清晰谁建立了人工智能,使用什么数据进行训练,以及谁部署了最终的,是我们应对人工智能可能出现的问题的最佳防控手段。目前使用的大多数人工智能程序都是“深度学习”算法的变体。不良的数据内容将给人工智能带来相应的安全隐患,区块链则通过记录哪些核心算法是使用哪组训练数据开发的,避免了这一问题。更宽泛地说,区块链可以记录谁编写了原始的人工智能算法以及用什么数据来训练算法。

(2)大量且丰富的数据支持

一些企业为了自身发展会进行海量数据收集,同时因为市场竞争而拒绝进行数据共享。由此造成这些公司接触到的数据有限,缺少完整的数据集做支撑,使得人工智能产品质量较差。采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利用数据分类帐进行部分数据的购买销售。可靠性强、可用性高的数据将会使得企业生产出高质量的计算机识别,语音识别和其他数据密集型应用。

当收集了大量同类型数据用于训练AI模型时,数据会受到偏差或“过度拟合”的影响。数据样本将不具备典型的随机性来代表总体的特性。使用此类型数据训练的模型比使用更多不同样本进行训练的模型表现能力要差很多。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让不同的人和公司来提供可信的不同数据,可以获得更多样化的数据样本,帮助AI完成“自主性”决策。

(3)隐私保护

人工智能的高速发展需建立在大量的数据基础上,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个人隐私数据合理使用的问题,例如从公共数据库中推导出私人隐私信息,通过这些信息又推导到其他相关人员的信息,这已经超出大部分人同意披露的信息范围。区块链采用非对称加密和授权技术,交易信息公开透明,但对于账户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经过数据拥有者授权才可访问该数据,即使遭到入侵,也仅是一小部分信息内容,无法获取用户完整的个人身份信息,此技术在AI大数据运行环境下,个人的隐私免于被侵犯,不法企业难以利用用户数据来牟取不正当利益。同时,区块链与加密算法相结合可以在数据分享过程中分离数据所有权和使用权,让数据使用方可以利用密文进行模型训练和使用,彻底杜绝原始数据泄露的风险,从而打通企业和政府中的数据孤岛。

(4)能源消耗减少

采用POW共识机制的区块链项目需要消耗大量的电力资源,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学习算法,提升数据中心的负载,操控计算机服务器和相关的散热系统,优化冷却,有效地进行设备管理,从而减少电力的消耗。对于AI可以优化能源消耗已被谷歌和百度等公司证实,2017年6月百度的智能楼宇项目一个月内为百度省下了25万度用电量,谷歌旗下AI实验室DeepMind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帮助谷歌削减了15%的用电量。

(5)可信任度的提升

一个人工智能管理的区块链可以为独立于人工智能运行的底层平台的人工智能提供一个分散的标识。每一个主要的人工智能都可以注册成为被普遍认同的节点,这将为AI识别提供一个解决方案,类似于今天的网站证书,以验证网站所有权。

一个人工智能管理的区块链还可以允许每个人工智能将其活动的常规哈希函数写入区块链分类,以便具有加密密钥的可以对其进行不可篡改的检查。区块链搭载的人工智能分布式账本记录了人工智能做了什么,确保人工智能的错误行为被及时的发现、分析和纠正。而区块链的不可篡改性使得人工智能几乎不可能“掩盖它的踪迹”和删除犯罪活动数据。

最后,区块链的共识机制可以确保人工智能处于控制之下。通过人工智能执行任务的公共记录(必须由多个区块链节点进行验证),我们可以确保人工智能的运行不会超出界限。

(6)更短的AI训练时间

在使用区块链技术保障训练数据的真实可靠性的前提之下,可以通过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的方式将一台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训练时间大幅度的减少。例如一个人工智能的训练可以采用模型并行或者数据并行的方式,将单个的模型或者数据分布在不同的机器之上,从而减少训练时间。人工智能也可以在同步数据并行中删除同步约束限制,而采用异步并行模式——人工智能在每一步的信息处理中不必等待数据的相互确认,可以直接进行下一步的操作,从而进一步减少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训练时间。

(7)开放公平性

区块链提供的核心价值是“去信任中介化”。如果想要创建一个自组织和自我调节的人工智能网络——那么分布式记账技术是最好的途径。谷歌、腾讯、IBM、Facebook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已经彻底改变了分布式计算——将计算任务分散在多台虚拟机之间,以实现高效的可伸缩任务处理。但是他们的布式处理工具仍然是非常集中的,并且专注于由中心化的控制器统一调度特定任务,以实现非常特定的目标。

而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智能合约将使“去信任中介”的网络得以实现,在这种可信网络中,两个人工智能系统可以安全可靠地进行交互,而无需任何中心化的中介。区块链还可为人工智能提供声誉系统,这样每个人工智能都可以在选择与其他人工智能进行交易之前检查其声誉。另外,区块链的无中介、高透明度将鼓励这些人工智能开发人员共享他们的数据和他们的产品,而不必担心出现某些偏袒竞争对手或窃取其知识产权的情况,并确保所有相关方为他们的工作获得适当的报酬。

2、“区块链+AI”面临的挑战

“区块链+AI”的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AI和区块链自身的缺点,在结合后仍无法有效解决;另一方面是AI和区块链结合过程中可能造成原有优势被破坏。例如:

(1)政策性风险

区块链目前部分的衍生应用在世界各地存在着一定的政策风险——例如未来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伴生的通证来激励人工智能开发或节点管理,但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策上如何定义通证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2)技术融合的不确定性

作为两个前沿的新兴技术,且都处于尚未完全成熟的阶段。无论是从当前区块链的技术指标,还是从人工智能的实际落地性来讲,距离两者真正的结合并实现落地,需要面对的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目前区块链的主要问题为扩容、隐私、和计算能力,主流的公有链难以支撑人工智能的链上实现。

(3)大规模的社会应用面临挑战

数据共享威胁大型企业利益。通过弱化数据的中心化,降低了大型企业相对小公司的竞争优势。如果任何人都可以访问这些数据集和计算,那么任何人都有机会与世界上最大的公司竞争。从技术领域中去除这些障碍将会改善社会,但共享市场的尝试可能会让大公司感到不安。如果任何人都有能力在世界上制造出最好的人工智能,那么市场将与许多正在争夺一部分市场的初创企业和小企业共同分享。之前使用用户数据来制定广告或业务策略的公司和政府组织将再次被迫以较不直接的方式获取其数据。因此,大公司可能会反对数据去中心化,并可能游说维持AI模型开发方面集中式数据集的现状。

(4)不可控性

当使用了“一旦运行不可停止”的智能合约时,如果合约代码存在漏洞被黑客利用,黑客将通过智能合约漏洞牟利,因在区块链上运行的事务和交易不可撤销,可能会给企业和个人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三、AI与区块链结合的应用场景

结合两者技术优势,通过AI让区块链更智能,区块链让AI更“自主”,更可信。目前对于AI和区块链的结合应用,市场上已经涌现出很多相关项目和理论创新,描述了不同场景下结合,比如:

(1)区块链+AI在医疗方面进行结合

相关的结合领域有医疗数据加密和医疗计算分析。关于医疗数据方面,据统计,大部分的医生会直接将病人的病情、个人信息等信息发给同事,这涉及侵犯病人隐私的问题。应用区块链的非对称加密和授权等技术,对关键信息进行加密,只有经过数据拥有者授权才可访问该数据,将大大的提高医疗数据的隐私性。关于医疗计算分析方面,AI在医疗机构提供数据错误率小于2%,利用区块链的技术,可以对于医疗数据进行信息交换,相比传统AI,数据可更好地进行共享。谷歌旗下DeepMindHealth正在开发区块链医疗数据审计系统,利用“区块链+AI”技术让医院、NHS、病人自身都能实时跟踪其个人健康数据。

(2)区块链+AI在数据市场进行结合

利用区块链集合群体的力量,进行数据上的共享、AI模型的训练等。AI的发展离不开庞大的数据集,区块链可以利用数据分类帐进行高质量数据的购买销售,当收集了大量的、多样化的数据样本后,可用于训练AI模型,这些数据及AI模型将会解决信任的数据孤岛问题,使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进行共享学习,自我成长,产出高质量的计算机识别,语音识别和其他数据密集型应用。目前SingularityNet、DeepBrainChain、Bottos、OceanProtocol、Indorse、ARPAChain等项目涉及该领域。

(3)区块链+AI在金融领域进行结合

相关的结合领域有市场情绪分析、去中介交易商经纪人(IDB)和检测金融欺诈行为等。关于市场情绪分析及去IDB方面,利用AI进行深度学习和时序分析,再结合区块链技术保护下的个人数据相整合,为个人提供更精准的交易服务。具体来说,就是从用户面板上进行大数据采集及处理,通过人工智能分析用户情绪数据,对市场波动进行预算,最后自动化下单。利用机器人取代人工,提升效率,降低了IDB佣金。在检测金融欺诈行为方面,使用交易机器人,高频加密交易,弱中心化减少人为操控的可能性,降低金融欺诈风险,此外,AI监控加密市场,让恶意攻击变得更难。目前有Autonio、Aigang、Numeraire、Endor等项目涉及该领域。

(4)区块链+AI在云计算方面进行结合

当前AI云计算方面面临计算资源昂贵、训练时间长、训练数据多、开发去中心应用困难等问题,结合区块链技术后能较好地解决以上问题。把区块链中挖矿及电力消耗过程中过剩的资源转换为AI云算力,资源上进行整合,降低计算成本。目前有NebulaAI项目涉及该领域。

(5)区块链+AI在物联网方面进行延展

首先,区块链技术可以帮助解决“如何证明自己是自己”的问题,用户可通过区块链+AI技术完成生物身份识别和身份认证,将个人身份与物联网联系在一起。其次,解决了更新的问题,所有物联网设备在区块链+AI的加持下,数据共享,设备可智能化更新。具体的垂直应用包括:应用在工业制造上,制造生产的设备在区块链中传递信息,更智能化地成长,提高效率、增加产能;应用在交通上,更好地铺开无人驾驶应用,解放人们的时间,智能化管理交通,有利于减少交通堵塞、交通事故的发生;应用在监控等公共基础设备上,身份认证能快速的识别出罪犯,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目前有智行者、美图等项目涉及该领域。

四、“区块链+AI”行业展望

篇8

据新浪科技,IBM今日(10月16日)了全球跨境支付区块链网络。“这标志着企业区块链进化到了新的阶段”,该公司全球区块链市场开发副总裁杰西-伦德(Jesse Lund)指出,“这是一种范式转变。数字货币和比特币这样的网络蕴含的前景已经渗透到企业层面,而且开始成熟”。目前,涉及不同货币的跨境支付需要几天或几周才能完成,而且需要许多中间人配合。相比而言,这种使用区块链技术的新网络可以通过一个网络实时完成清算和结算。

上市公司中,易见股份(600093)2016年开始与IBM开展合作,探索研究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管理服务领域的运用;飞天诚信(300386)在区块链技术上有一定的技术储备和研究。

中国智造:据媒体报道,正在北京举行的“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获得广泛关注,其中“中国制造示范区”成为展览最大亮点之一,“中国天眼”FAST望远镜、“复兴号”高铁等中国智造成为中外媒体关注焦点。建议关注:机器人、劲胜智能(300083)

石墨烯膜:据媒体报道,继石墨烯之父、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团队探索控制氧化石墨烯薄膜的孔径大小淡化海水后,日前中国科学家在该领域也获得新突破。国际顶级期刊《Nature》近日在线刊登了研究论文“通过阳离子控制氧化石墨烯薄膜层间距实现离子筛分”。该研究提出并实现了通过水合离子精确控制石墨烯膜,展示出优异的离子筛分和海水淡化性能。建议关注:久吾高科(300631)、中航三鑫(002163)

OLED屏:近日,全球领先的以太网交换核心芯片和白牌解决方案供应商盛科网络正式面向企业级安全和融合应用的第五代核心芯片DUET2(CTC7148)。该芯片支持高达640Gbps的交换带宽,完成了盛科在万兆芯片上的战略布局。新芯片主打面向企业级应用的三大融合:即“速率融合”,“应用融合”及“安全融合”,同时延续并增强了其高性价比和低功耗的优势。建议关注:丹邦科技(002618)、濮阳惠成(300481)、精测电子(300567)

篇9

当前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给我国的金融行业带来了活力,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信息安全是人们长期关注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使用这项技术的同时能够更好的保障自己的信息安全是我们要考虑的问题,在接下来的文章中我们将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区块链技术相关概念的阐述

(一)区块链技术的具体定义要想更好的了解区块链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中的应用,必须首先要明确什么是区块链技术,这种技术主要是依托于当前不断向前发展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建立虚拟账户,为了提高安全透明度产生的一种数据块构成。利用这种技术可以查询使用者在一定时期内的交易记录以及财产使用情况,并且可以证明用户的信誉程度,让用户在交易过程中形成一个信用评级,实现了去中心化的信用模式。这种技术可以把各种数据进行收集,并且一点一点建立数据库,进行维护,如果其中的某些数据被篡改或者或者被破坏,也不会对整体数据造成严重影响,当前这种技术已经被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尤其是金融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二)区块链技术在使用过程中的特点这种技术在具体使用过程中有很多的特点,首先就是这种技术在信息及数据处理过程中存在去中心化特点,所谓去中心化就是没有一部分数据是核心,并且以此为处理依据,每一组数据的更改和破坏不会对于整体的区块网络数据产生影响,网络上的每一个数据都有相同的义务,权力来进行修改都要遵循共同的规则,维护共同的网络数据。并且在数据使用的过程中,没有单独一部分数据可以被单独使用,必须依据其他的数据或者经过其他数据的统计来进行使用。此外这种技术是匿名进行的,开始的交易,在匿名的环境下进行,网络的各个节点使用非对称的加密技术,双方的交易性需要告知自己的加密地址就可以,别人无法插手。并且数据处理过程中难以追回,存在着不可篡改性,一旦审核验证通过就必须要进行交易,不能通过这个技术来进行改变。综上所述,这种技术在金融交易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

二、区块链技术在信息安全领域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一)在经济领域这种技术对于信息安全发挥的重要作用当前区块链技术运用到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变化,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这种技术对于信息安全的保护是十分全面的。尤其是对于金融行业,人们对于金融行业的信息安全十分的重视,因为自己的个人财产都在其中,而运用区块链技术配合和保护个人信息,使得信息安全不受破坏,主要体现在可以利用这种技术来进行数据加密,正是这项技术运用的关键。两个人在进行交易的过程中,区块链技术运用内部的某种特殊算法来进行信息的加密及数据加密,只让交易过程中的两个人来进行相互的信息知晓,并且用一组加密匙证明自己的身份。并且在登陆过程中,必须首先对于自己的身份进行鉴别,有着自己独特的方法,区块链对于用户信息和证书进行管理可以有效降低实际的建设成本,实现用户交匿名认证。并且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一部分数据出现问题,不会影响整体的数据。

(二)区块链技术在其他领域的信息安全应用除了在金融领域区块链技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其他的领域这种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例如在政府部门这种技术是改善政府服务和促进更加透明的政府与公民关系的潜在工具,利用这种技术可以让政府透明化的工作真正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种技术还发挥着对于人们健康的重要作用,这种技术彻底改变了医学研究人员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医疗保健领域一个重大突破。让医疗保健医疗保险更加的普及,并且条目更加的明确,人们的权益受到更好的保障,让整个行业内部更加的协调和谐,并且当前运用技术可以推广电子病历,把用户的健康档案运用到区块链技术可以提高治疗效率,并且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健康结果。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这种技术可以运用到身份验证的环节,当前在互联网上认证自己的身份是十分重要的一个工程,基于这种基于身份系统可以通过加强分布式分类账为该问题提供几个方案。可以说这种技术在多方面改变人们的生活,并且保障人们的信息安全,为人们生活的不断提高奠定了基础。

三、区块链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知道区块链技术对于人们的生活的影响是多方多面的。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对于人的信息安全也是有所保证的,但是并不代表这种技术的使用是完美的,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信息泄露以及系统不完善被不法分子利用等等问题,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数据分析,对于这种技术进行不断的改进,让这种技术更加完善。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的特征,以此来保护数据信息安全性和完整性,因此比较重视对于传统密码学技术的改进,随着计算机和计算能力的存储能力增长,可以对密码学工具进行不断的更新,改造,更为强大的工具来使用于大数据的计算环境,从而达到更为实用的效果,保障人们的合法权益,让人们的信息不泄露,使得人们在互联网以及大数据使用过程中的更加安全。

篇10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建设策略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自2012年以来,生鲜食品需求逐渐攀升,消费者对生鲜食品的质量、营养与安全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尤其是基于农业大国背景下,加快发展冷链物流运输,可以最大化地提高生鲜食品销售质量以及运输安全性,保障蔬菜、水果、肉类等食品在生产、储存、运输、销售等环节中始终处于温度、湿度适宜的环境,减少运输中不必要的成本损失,提高运输效率。同时,加快构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有利于实现生鲜食品跨地区流通,长期保持稳定销量,促进农户收入持续增长,提高生鲜产品销售质量,保障食品安全,促进社会经济增长。文章主要对区块链技术概念与特征进行深入概述,对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据此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1区块链技术概念与发展特征

1.1概念界定

区块链技术表面来看较为深奥、难以理解,但是其本质原理较为浅显易懂。具体来说,可以将区块链整体看做一个分布式地图,在不同的分布区域内,均拥有权力相当的应用主体。这些权力相当的应用主体可以借助区块链中不同链条实现信息融合共享。在进行信息融合共享过程中,区块链技术还可对一些市场交易技术进行高端隐私化处理。在区块链技术发展初期,广泛应用于市场金融交易领域,因此,为保障市场用户的信息交易安全与资金交易安全,区块链技术通常借助全方位加密手段和高技术秘钥科技对一些数额交易较大、信息较私密的事件进行系统加密处理。此外,区块链技术还借助自身高科技数据计算系统对一些权力主体的应用进行深入平衡,最大化保证其保密性同时,也平衡了主体权力的运用,促进市场公平性,杜绝不必要交易成本的浪费。

1.2发展特征

在区块链技术中,最核心的技术就是其系统内部的非对称高端加密技术与时间戳技术,这些核心技术主要具备以下几种特点:一是具备高度去中心化特点。传统互联网交易管理中心通常总是在不受任何约束情况下对市场交易进行管理,会导致管理中心的权利逐步向绝对化趋势发展,大幅增加市场交易成本,逐步降低交易效率。而区块链技术与之不同,区块链技术主要采用高度合理的去中心化模式,并不依靠交易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管理。区块链技术主要依托高端加密数据测算技术对用户信息进行分层管理,即使在某一层发生信息泄露问题,也不会影响整体信息管理系统。二是具备区块链安全性能。现阶段,在互联网交易中均采用对应秘钥技术来保障用户信息,但随着物联网、大数据技术的持续发展,对应秘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较易产生信息漏洞。而区块链技术中采用的是非对应秘钥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安全性。三是具有反复验证性能。在区块链中具备时间戳技术,可以依托该技术对不同时间节点的用户信息进行实时搜索与查找,且在时间戳技术的系统控制下,用户信息很难被恶意修改与盗用。

2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冷链物流信息化平台尚不完善

我国当前尚未建立较为完善的冷链物流信息网络组织。在产品生产和销售过程中缺乏提供信息的网络平台,造成了产品信息错位、不对称现象,进一步导致产品市场供需不到位、信息输出混乱等问题。与此同时,全国大多数冷链物流企业均没有属于自身的独立信息化网络平台。即使有少部分企业拥有独立的产品信息系统库,但企业之间信息缺乏共享机制,产品供需信息仅仅取决于各自企业拥有的局部市场消费现状。这些信息流动性差、准确性低,较易受到局部消费市场的影响,导致产品销售风险升高,提高生产成本。

2.2冷链物流的人才培养缺乏

随着我国区块链技术的不断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具体来看,冷链物流人才培养与其他物流运输人才培养在本质上存在较大区别。冷链物流人才培养在掌握相关冷链加工、运输、储存等相关知识与经验后,还需要深刻了解食品安全、农业、生物等几方面的知识。由于我国区块链、物联网技术仍旧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同时掌握冷链物流基础知识与区块链技术的人才屈指可数,加之整个冷链物流行业人均工资水平普遍较低,因此,大部分从事冷链物流行业的工作人员是外行,缺乏基础冷链物流知识。以冷库为例,许多操作人员没有经过长时间专业培训就直接上岗,缺乏冷链基础知识,经验尚且不足,物流管理意识相对薄弱,一旦在运输途中操作管理不当,极易造成冷链产品安全问题。

2.3冷链物流运输追踪系统单一

现阶段,我国生鲜食品的全程追踪监控与运输管理是整个冷链物流的重要组成环节。为确保生鲜食品的新鲜度与安全度,需要在整个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对生鲜食品进行全方位追踪监管。但目前我国在冷链物流运输中主要存在对生鲜食品的全程运输监管力度不足、全程运输追溯信息系统欠缺等问题,无法最大化实现生鲜食品冷链安全供应链的全面管理与具体追踪管理,导致无法提供真实、可靠、准确的运输追踪信息数据。由于收集的运输信息不全面、追踪系统不完善,在运输中一旦出现问题无法及时发现原因,错过最佳解决时间。同时,由于生鲜食品安全信息与生产信息不太透明,无法及时有效地对供应链中生产、包装、储存、运输等环节进行合理管理。

2.4冷链物流运输温度缺乏保障

冷链物流运输产品一般均具备易损坏、易腐败、价值较低及大小不一等特点。在运输过程中,对环境温度、湿度、包装结构等指标均具有较高要求,必须达到冷链运输规定标准。但是在目前我国冷链物流的温度运输控制中,尽管某些关键环节设定了温度控制工鞥,但仍无法建立全方位温度控制系统,即无法实现运输温度全程控制。由于现阶段我国冷链物流运输环节中温度控制环节都是独立且单一的系统,因此,无法保证产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温度长期保持很稳状态,且由于温度缺乏具体保障,更易致使冷链产品出现食品安全问题。

3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措施

3.1加强冷链物流信息化管理规范

首先,健全信息安全保障规范。健全冷链物流系统信息安全标准,例如冷链运输作业基本标准、冷链运输环境温度设定标准与温度控制标准。同时,结合国际通用物流标准,实现产品链上各环节信息收集与管理均有基础标准可依。完善政府信息、企业信息、个人运输信息等方面相关政策法规,同时与区块链技术相结合,保障冷链物流信息的运输安全。发挥区块链技术的检测作用,采用“分层检测、相互驱动”的管理模式,并及时介入网络信息平台,将运输车辆温度情况、运输定位纳入综合监控范围,促进冷链物流运输安全保障。其次,完善冷链物流相关信息规划。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快速发展冷链物流保障产品安全促进消费升级的意见》、2019年中国冷链物流行业报告等政策规划创新制定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需要将区块链技术重点作为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的发展基础,进而将信息化作为促进区域协调运行、实现经济发展的强有力手段。同时,完善消费市场准入机制,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提供较为稳定的构建环境。最后,加大冷链物流政府扶持力度。各地政府需要对冷链物流企业以及农产品销售企业在物流人才培养、流通区域通行权、土地买卖、税收等方面给予一定优惠政策扶持力度。同时,充分利用各地政府关于区块链技术、科研开发等专项资金项目,打造新型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体系,重点支持一批全面化冷链物流龙头企业茁壮发展。此外,鼓励这些新型企业积极与信息化院校进行深入合作,联合培养具备冷链物流基础专业知识与科技创新知识的物流信息化高端人才,优化冷链物流人才结构,为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建设奠定夯实基础。

3.2创建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

冷链产品和其他产品在物流方面存在很大差距。冷链产品具有储存周期短、产品附加值高、回收处理性能低等特征。为提高我国冷链产品市场交易量,政府和相关运输部门出台了众多相关政策和指导方针,提出要依靠建设产品冷链物流信息网络来促进产品销售。对此,可以创建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指导的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来构建高端冷链物流信息网络。所谓智能集装箱信息管理平台,主要是指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以及区块链技术对产品冷链物流进行集中管理。该管理平台与电商销售平台相似,当装满产品的冷链物流集装箱达到指定地点时,可利用红外线扫描技术对其进行全方位扫描,以此获取集装箱货物重量及运输编号等信息,然后利用信息数据传输平台呈现冷链物流集装箱图像。相较于传统集装箱物流运输过程,冷链集装箱物流运输可以充分借助此项智能平台,大幅度缩短集装箱扫描时间,提升交易效率。同时,该智能平台还可借助区块链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对集装箱内冷链产品种类进行分类,例如一些保质期相对较短的蔬菜、肉类等农产品,会在平台检测中加入温度、湿度数值,以便选择更好的运输路线。

3.3建立全程冷链运输信息化链条

一个完整的冷链运输信息化链条主要涉及产品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且要求产品在全程中处于低温运输环境,以此充分保证产品销售质量。冷链物流主要利用区块链技术对运输各环节进行信息数据全面覆盖,保证冷链物流各环节紧密联系,提升运输效率。第一,生产信息化。以农产品为例,运用区块链技术建立数据信息库,利用各种传感器对农产品生产环境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程度、土壤湿度等指标进行数据采集并及时将其录入信息库,对农产品生长环境进行定期检测,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深入分析、统计及研究,以此优化农产品生长环境,提高农产品生产质量,达成生产质量化、智慧化目标。第二,加工信息化。产品生产后,在产地进行简单分类、挑选与包装,最终进行装箱。利用区块链技术可以实时记录产品加工过程中的数据信息,例如产品监测过程、加工环节、加工日期等信息,将数据信息上传至政府相关部门的官方平台,以便广大用户在各大销售市场通过智能手机对产品加工信息进行查询,也有助于督促产品加工质量的提升。第三,产品储存信息化。通过各地政府的资金投入以及各地冷链企业的不断加入,需要增加冷库数量。同时,运用区块链技术构建冷链储存管理系统,实现储存信息化、智能化发展。此外,运用区块链技术还可对冷链冰库各个功能区域进行合理优化与组合,进而形成智能化冷链储存仓库,提高冷库运输效率。第四,运输信息化。将区块链技术与湿温传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通过车辆监控系统将农产品在冷链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信息数据及时传输找到冷链检测系统中,系统在接收到数据信息之后进行不定期监管,以此提高冷链物流产品运输效率。

4结论

综上所述,我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冷链物流信息化建设工作,是一种长期发展性工作,应当杜绝出现“一蹴而就”“单一化发展”的思想观念,积极运用区块链技术不断健全已有冷链物流信息化体系。在区块链技术支持下,我国冷链物流系统可以利用网络智能信息化平台,及时有效预防潜在食品安全风险,也能发现并解决存在问题及时。通过区块链技术与我国冷链物流的高度融合,真正使智能信息化系统在运输中发挥督导作用,提高冷链物流运输效率,也能提升产品运输质量。

参考文献:

[1]唐衍军,许雯宏,李海洲.基于区块链的食品冷链质量安全信息平台构建[J].包装工程,2021(11):6-7.

[2]郑君宇.基于区块链技术的网络供应链金融创新优化路径初探[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9(01):18-20.

[3]尹传忠,谢毅峰,武中凯.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多式联运信息平台构建[J].铁道运输与经济,2020(08):33-38.

[4]张馨.新型物流产业供应链体系建设研究——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07):103-107.

[5]张森,叶剑,李国刚.面向冷链物流的区块链技术方案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20(03):12-15.

[6]刘森,王英卓.区块链技术在冷链物流信息化中的应用研究——以云南省普洱市冷链物流为例[J].产业创新研究,2020(08):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