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发展优势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发展优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发展优势

篇1

关键词:景宁县;乡村旅游;发展对策

收稿日期:20120405

基金项目:2011年度丽水市社科联课题(编号:LB201151)资助

作者简介:杜晓芬(1968—),女,浙江景宁人,副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旅游文化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中图分类号:F5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05026003

1引言

乡村旅游是指以农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田园风光、森林景观、农林生产经营活动、乡村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风俗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领略农村乡野风光、体验农事生产劳作、了解风土民俗和回归自然为旅游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乡村旅游既包括了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又包括乡村民俗文化风情旅游,还包括乡村休闲度假旅游和乡村自然生态旅游,是具有地域性和综合性的新型旅游业。这种新型的旅游方式让人们回归到大自然当中,去体验城市嘈杂环境中所没有的生活。“返璞归真,怡然自得”是现在都市人们所追求的一种生活,乡村旅游恰以回归自然、贴近自然的理念,满足了人们的这种愿望。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开展,各级各部门扶持新农村政策的出台,乡村旅游面临着大好发展机遇。乡村旅游作为一种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它与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与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密切相连,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利支撑。乡村旅游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增强了城乡交流,扩大了农民就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展现出了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景宁畲族自治县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景宁畲族自治县隶属中国生态第一市丽水市,曾荣获“中国国际旅游文化目的地”、“中国最佳民族风情旅游名县”、“中华最佳文化生态旅游胜地”等称号。作为全国唯一的畲族自治县、华东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拥有一张“畲乡文化”的金名片,民族风情独特。

景宁县地处瓯江、飞云江两江源头,是浙江省重要的生态屏障,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素有“浙西的西双版纳,华东香格里拉”之誉。再者,景宁县靠近杭州、宁波、金华和温州等经济发达城市,旅游区位半径小,交通易达性良好。这些都是发展旅游得天独厚的资本,旅游业已成为景宁富民强县的主导产业和服务业发展的龙头产业,乡村旅游发展格局渐成规模。

近几年来,景宁县少数民族古老的村落、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自由欢快的民俗节日等乡村旅游资源,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省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仅2011年景宁全年全县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40.0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10.01亿元,首次突破10亿元大关,标志着景宁旅游业进入大产业行列。全县有星级农家乐104户,旅游纪念品生产厂家27家,三星级旅游餐馆5家、旅游商品购物商店5家、旅游特色商品6个和特色旅游演出产品4个,娱乐旅游活动全面繁荣,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年度递增均在30%以上。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提升景宁畲族自治县旅游产品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同时,乡村旅游在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等方面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对景宁县来说意义重大。

3存在的问题

3.1经济薄弱,基础设施差

景宁县是国家重点扶贫县,经济基础薄弱。乡村旅游业虽然有所发展,但总体上尚处于起步阶段,乡村旅游业主要以民营经济为主体,政府投入较少。由于资金投入有限,大部分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全,不能满足游客需求。如道路路况差,停车场、卫生间等公共设施简陋,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缺乏,卫生状况差,旅游旺季住宿床位紧张等。同时,农村的电路较为老化,随着“农家乐”规模的逐步扩大,用电量逐步增加;一些景点尚未开发就对游客开放,如炉西峡等,因此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3.2高品位品牌资源缺乏,旅游产品功能单一

景宁县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优越,兼之少数民族的神秘色彩,乡村旅游资源丰富,但缺乏有效整合,基本上停留在低层次开发的水平,品牌产品严重缺乏。自然型旅游资源中的水域类资源开发深度不够,如炉西峡、大均漂流等。县域内景点虽然数量众多,但过于分散且单一规模小,未形成有影响力和知名度的品牌景点和旅游产品。同时,现有的乡村旅游产品创新不足,单品单一化同质化严重,对地方文化内涵挖掘有限,还局限于自主发展的“农家乐”乡村旅游范畴,停留在满足旅游者观光、“居农家屋、吃农家饭、摘农家果”等传统旅游项目上,没有将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特色和自然景观资源有效整合。

3.3缺乏系统的营销管理

2011年景宁畲族自治县风景旅游局先后投入500多万元,策划了一系列的媒体形象宣传活动,开展了十大媒体宣传,有效提升了畲乡旅游形象和影响力。但是,这种单一的媒体投放模式并未形成立体的宣传推广体系,销售网络欠健全,宣传力度不足。当今社会一种流行的营销手段是网络营销,但这一营销手段并未普及到乡村旅游业当中。

同时,很多农民固守着原有的销售模式,在家坐等顾客上门,缺乏主动推销自己产品和服务的意识。且“农家乐”的销售网络较为松散,缺乏一定的正规性与模式性,很多发展思路来源于当地村民的主观意识而缺乏一些科学的研究理论。

3.4经营理念与意识存在偏差

经营者与管理者往往十分愿意在旅游硬件设施上(比如场地等)进行投入,却对吸引客源的一些至关重要因素,如地方特色、乡村环境、服务水平和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重视不够。此外,乡村旅游的经营及管理者大多依赖经验经营,而对学习他人先进经营管理经验的积极性不高;在开展乡村旅游方面单兵作战的多,团结协作的少,总体上看,乡村旅游经营与管理者致力于树立景区品牌形象的意识不强。

3.5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

乡村旅游的高素质管理人才和服务人员的缺乏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很多乡村旅游企业采取的是家族式管理,由于村民文化水平不高,服务意识淡薄,而且开发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者对从业人员也没有进行系统有效的培训,与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另外,由于现阶段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探索较少而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乡村旅游管理人才。

4对策与建议

4.1因势利导,明确乡村旅游业发展思路

按照“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的总体要求,立足独特的民族和生态资源优势,着力打造生态休闲养生基地,进一步开阔思路,建设一系列旅游经典产品,把旅游和文化充分融合起来,做好做足整合大文章。

注重规划引导,坚持以“农”为本的原则。乡村旅游就是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来吸引游客观光休闲的,其卖点就是与“农”相关的人文、生态、自然等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切忌弃“农”造景,应以“农”设景。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山水、湖泊、林木、物种等生态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坚持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发展。再次要优化整合利用自然生态、民俗风情资源,全面构建结构合理、服务良好、效益明显、独具特色,以山水资源、田园风光、生态文化为主,寓观光旅游、餐饮娱乐、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模式、多层次、多方位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

4.2强调唯一性,做大做强“中国畲乡”旅游品牌

特色化、差异化是发展乡村旅游业的生命线,发展乡村旅游业要根据消费者需求,充分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深刻挖掘本地文化内涵,强化经营的特色和差异性,精心打造具有鲜明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同时,要树立品牌意识,以品牌求提高,以品牌促发展。

把“美丽乡村·魅力畲寨”作为景宁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主要抓手,以沿路、沿溪、沿景区、饮用水源保护区、乡镇政府所在地、重点民族村、特色文化村、大型下山移民安置点的村庄为重点,按照“提升一批、打造一批、改造一批”的思路,整治建设“生态环境优美、村容村貌整洁、产业特色明显、乡土文化浓郁”的“美丽乡村·魅力畲寨”。

同时,景宁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典型山区县,全县旅游资源单体数量丰富,是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兼备的地区,地域特色彰显。原始的自然风光、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众多的人文景观、浓重的民族文化,构成了景宁旅游资源的独特韵味,是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的基础,也是打造乡村旅游业品牌的名片。因此,要加快畲族文化挖掘,加强创新,形成畲族特色的旅游观光、视听体验和工艺产品为一体的产业带,做大做强“中国畲乡”旅游品牌。

4.3创新营销策略,利用网络推介

目前,乡村旅游地区的经营者在实施旅游产品市场营销策略上过于单一,缺乏系统性,如促销手段仍采取媒介广告方式,营销渠道仍以旅行社宣传为主。在旅游市场竞争中,乡村旅游经营者应拓宽营销渠道,创新营销策略,塑造个性化的旅游形象,提升旅游市场营销效率。

(1)乡村旅游景区应在营销策略创新上下工夫,不断优化旅游营销策略组合,营销活动要灵活多样、不断翻新,以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2)打造旅游名牌产品。乡村旅游景区应改变以往单一的利用媒体广告进行宣传的做法,利用多维视角对旅游景区进行立体式宣传。如发放宣传册、自建网站,积极参加国内外举办的旅游展销会,利用当地的各种媒体有计划地举办一些节庆活动,与携程、酷讯、乐途等大型旅游类网站合作等。

(3)结合景宁人在杭州、宁波等地大量开宾馆酒店创业的实际,可策划制作景宁旅游形象碟片、旅游宣传册、宣传单等,通过景宁人自己的渠道,推介景宁的好山好水。

(4)利用微博、人人网等社交网络营销,可以通过景宁籍学子和在外经商从政人士的渠道向外界进行推销传播。

(5)通过举行作家或摄影采风等活动对景宁的秀美风光进行创作包装,包括照片、旅游心得体会等,在各种论坛上发表,增强景宁风光的可触感,提高景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4.4改善设施,营造环境

加快乡村旅游发展步伐必须拓宽融资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瓶颈问题。拓宽融资渠道,增加旅游收入,关键是要树立“经营旅游”的理念。经营旅游,走“政府主导、市场运作、企业经营”发展道路。政府主导,就是要把旅游业当作“大战略、大经济、大事情”来抓,而不是由政府包办旅游建设的投资。市场运作,就是要用市场联系产销,让旅游业全面走入市场。如在旅游景区的经营模式上,可以采取土地转让(出租)、旅游服务、农家乐和旅游小商品销售等形式,使当地农民在旅游项目开发中增加收入,得到实惠,充分调动景区群众参与旅游经营、建设、管理的积极性,增强旅游发展活力。企业经营,通过采取经营权的转让、旅游企业参股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采取“公司+农户”的路子等形式,通过旅游景区企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大力发展服务业,发展纪念品、传统工艺品、农副土特产品加工产业,实现旅游与相关产业的良性互动。

在提高对乡村旅游发展重要性认识的同时,注重加快道路、停车场、厕所等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食品卫生、公共卫生等直接关系到游客身心健康的设施建设力度,引导和教育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自觉养成讲卫生、爱卫生的良好生活习惯,购置一些必要的卫生消毒设施,抓好各项卫生防范措施,为游客营造洁净、健康、卫生的旅游环境,让游客吃住放心,休闲舒心。

4.5提高一线从业人员素质,组建专业人才队伍

争取政府在政策、资金和技术上多方面、多层次援助与支持,开展多种形式的人力资源培训,提高乡村旅游一线从业人员的素质,重点培养农民对民族文化的认识意识、保护意识、创新意识、规范意识、法律法规意识、服务意识等等,就是要把文化素养低下的农民培养成高素质的旅游人才。

同时,用优厚的待遇聘任旅游界精英参与乡村旅游管理,着力培养4种人才:一是开拓型的中高级管理人才,对乡村旅游资源和市场进行充分论证和策划创意,丰富旅游产品,设计游客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旅游产品,以扩大乡村旅游开发规模,提高发展速度,挖掘资源潜力;二是具有新思维的创意策划营销人才,通过建设旅游网站等现代传媒搞促销,走出去开拓市场,扩大营销覆盖面和营销力度;三是能编会演的文艺人才,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对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进行充分挖掘,体现出地域特色文化,包装民俗文化产品,改变为游客演出的节目形式等;四是熟悉特色种植、养殖的高科技人才。

2012年5月绿色科技第5期参考文献:

[1] 王云才,郭焕成,徐辉林.乡村旅游规划原理与方法[M].北京:科技出版社,2006.

[2] 乔芳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之策[J].经营与管理,2011(6):29~31.

[3] 盛祥文.发展池州市乡村旅游业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10(9):16~17.

[4] 吴虹.黄山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与对策[J].绿色科技,2011(9):3~5.

篇2

一、长寿区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一)长寿区历史渊源流长、幅员辽阔

长寿区古属巴国枳邑,原名乐温。于1959年4月由涪陵专区划归重庆市。由于境内民多寿高,于公元1363年改置长寿县,并于2001年12月25日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区。面积1423.6平方公里,人口90.4万,辖6个街道12个镇。源远流长的历史和面积的辽阔,为发展乡村旅游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长寿区地理区位优势

长寿地处重庆腹心地带,襟长江而临主城,离重庆主城区50公里,车程1小时左右,属于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是重庆陆路交通枢纽和长江上游的重要港口,在地理位置上处于绝对优势。

(三)长寿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

长寿境内有1江、3河、13溪、35条沟、175处地下水、2个人工湖和16座小(一)型水库等水资源,航运、发电、养鱼、灌溉等皆得其利;地貌资源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占18%,深丘占35%,江湖水面占5%,森林覆盖率占34%,可以发展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境内生物资源丰富,粮食作物达300个品种品系,果树154种,其中沙田柚、夏橙、脐橙最为有名;有原生动物116 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3种,三类保护动物6种,具有极大的观赏价值。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为长寿区乡村旅游的开发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四)长寿区具有浓郁的民俗风情

长寿区有巴渝人千百年来形成的春节拜年、写春联、正月十五过大年、过中秋、过端午、戏剧、民间文艺、曲艺、手工艺品、绘画等的传统节日,而在这些传统节日中,都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如春节要打礼炮,放烟花;元宵要舞狮子、玩龙灯;端午要划龙舟。

二、长寿区乡村旅游的现状

(一)人们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开发力度不够

绝大多数人认为:乡村旅游不过就是农业游和生态游,没有什么潜力可挖,大不了就是采个果,拍个花,吃个饭什么的。思想上存在麻痹大意,不下大功夫去开发资源。没有长远规划,只重视眼前经济效益,因而开发的力度不够。

(二)缺乏管理人才,经营不力

长寿区乡村旅游开发目前没有什么专业人员,大多是靠当地的农民从业,而这些农民往往文化程度不高,在经营策略、经营手段、经营管理方面存在着极大的缺陷,服务质量差,品牌意识淡薄,经营不力,从而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资金少,开发项目少,规模小

由于资金的严重短缺,开发者往往开发几个项目,并且没有任何的论证就匆匆上马。开发的项目即使再多,也没有什么新颖的项目,更没有什么特色。当地农民小农经济意识较强,开发的规模小。乡村旅游?]有纳入我区各街镇村镇建设发展项目规划,无法形成大的规模。

三、长寿区乡村旅游的特点

乡村旅游本身是以乡村地区为活动场所,它是利用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景观、生产经营形态、民俗文化风情、农耕文化、农舍村落等资源,为游客提供观光、休闲、体验、健身、娱乐、购物、度假的一种新的旅游经营活动。它既包括了乡村观光农业旅游,又包括了乡村民俗文化风情旅游,还包括乡村休闲度假和乡村自然生态旅游。正因如此,长寿区乡村旅游具有如下特点:

(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类要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煤矿资源以及野生动物,虫虫鸟鸟等。开发乡村旅游的景点要保持好本乡本土的原貌。

(二)长寿区资源丰富

如果没有资源,是要关闭的,短命的,没有生机和活力。长寿区具有丰富的资源优势。

(三)具有独特的地域性

打造乡村旅游景点,要经过专家考察论证,设计规划,根据当地的地域地貌来确定。如果乱打造,乱开发,就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四、如何开发乡村旅游

(一)我区乡村旅游要注重特色,打造品牌

乡村旅游开发要以乡村旅游资源为依托,以农民为主体,以参与性、休闲性为卖点,逐步实现由单一的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农业、生态、民俗等旅游产品转变,所以必须要深挖乡村旅游的自然景观、农产品、民俗等旅游产品特色,形成独特的乡村旅游产品。在长寿湖周边的几个街镇,可着力打造以沙田柚、夏橙、草莓等为品牌的旅游产品;在“菩提古镇――菩提山景区”的菩提街镇、渡舟街道可以打造以钓鱼、湖上游乐为品牌的旅游业,也可以在农家乐外面的森林里做一些“鸟巢”,这样可以让观赏累了的游客们得到休息,吸收新鲜空气。八颗街道在“明月山”可以发展森林公园,开辟休闲度假村,因为那里夏日清凉,空气清新,绿茵成林,鸟语花香,是人们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二)乡村旅游管理必须规划,服务必须制度化

各街镇要建立健全合理的乡村旅游管理制度,不断完善和配套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努力提高乡村旅游的综合服务质量和水平,每年由长寿区旅游局对各街镇的乡村旅游项目经营者集中组织培训。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接待人员的素质。通过上岗培训,端正服务态度,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旅游服务水平。这样,乡村旅游发展项目才会立于不败之地。

(三)乡村旅游必须与文化旅游有机结合

第一,乡村旅游必须融入文化旅游当中。长寿湖风景区要与长寿湖镇、邻封镇相结合,长寿古镇――菩提山风景区要与菩提街道、八颗街道、渡舟街道相结合,研究一些切实可行的乡村旅游发展项目。如:八颗街道“鹰冠庄园”除了现有的垂钓、餐饮之外,还可在水上发展几只游船,也可在室外树林里发展一些“鸟巢”、吊床之类,让游客玩累了,可以在野外好好地休息。如果只是单打一,为搞乡村旅游而搞乡村旅游,那就不能搞活一方经济,最终也只能以失败告终。

第二,我区乡村旅游必须与“三农”相结合。“三农”即农村、农业和农民的总称。三农工作的目的是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定。既然如此,我区的乡村旅游也必须要与“三农”相结合,来实现农民增加收入的目的。如邻封镇魏家河坎的沙田柚具有很浓的地方特色,全市乃至全国人民都知晓,喻为“十里柚香”;农业生态观光园也打造出了“百里花香”的秀美场景。这些东西的出现,无疑对当地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第三,产品必须多样化。要发展好乡村旅游,必须做好景点产品,而且产品不能单一化。这样游客才会将景点多种产品带回家乡与亲朋好友分享。

篇3

关键词:旅游信息化;智慧旅游;乡村旅游;福建省

中图分类号:F5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6)09-2400-04

福建省乡村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始于1998年全国的乡村旅游热。国家旅游局将2006、2007年的旅游主题分别确定为“中国乡村游”、“中国和谐城乡游”,掀起了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的热潮。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以及国家对“三农”问题的政策倾斜下,福建省乡村旅游以其自成落地于农村并与农村经济增长、农业生产扩大、农民增收紧密关联的优势,正逐步转型升级,规范发展。乡村旅游是以农村的空间环境为依托,通过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为城镇居民提供旅游服务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旅游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是突破乡村特定空间区域。为游客提供全方位、高品质服务的必然要求。

1 旅游信息化与智慧旅游

旅游信息化是传统旅游业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也是旅游现代化的必然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数字、智慧技能操作的不断实践。智慧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战略阶段。

1.1 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

1981年中国国际旅行社引进美国PRIME550型计算机系统,用于旅行社的财务管理和数据统计,开启了中国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历程。截至2015年,中国旅游信息化已历经三十多年的发展(表1)。

1.2 智慧旅游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

智慧旅游是在旅游信息化已有的信息技术发展基础上形成的,对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和移动通信技术进行综合的更为人性化、个性化和智慧化的旅游信息技术利用形式。同时,旅游信息化向智慧旅游发展是一个分阶段、分地区和可跳跃的过程。①分阶段。中国旅游信息化发展历程如表1所示,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已进入全速发展阶段。信息技术的改革和创新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主要动力。旅游信息化新阶段的开启,是基于创新的信息技术的利用:②分地区。由于区域经济水平和技术条件的差异,各区域间、城市与乡村间的旅游信息化发展水平并不一致,各区域所处的旅游信息化发展阶段亦有所不同:③可跳跃。发达城市旅游信息化是在充分的智力、财力原始积累和信息技术不断创新的条件上进行的渐进式发展,而对于不发达地区,可由发达地区进行引领带动。在政府财政支持和引进信息技术条件下,实现跳跃式发展。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目前只作为试点项目,在部分城市和旅游景区中试行,也为此提供了佐证。

2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先后《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以下简称《评定》)和《福建省乡村旅游经营单位服务质量等级评定与管理暂行办法》。标志着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转型和升级。综观《评定》考量的条件:总体环境、基础设施、餐饮服务、特色活动、从业人员服务质量、经营管理、旅游安全等,着重于对乡村旅游经营单位的硬件条件进行审核,忽视了对其软件条件、信息化建设的规范和要求。

2.1 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对福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重新定位:红橙黄绿蓝靛紫,七彩福地乡村游。每一种色彩代表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特色和主题,以较为贴切的主题定位匹配乡村旅游发展色彩,特色鲜明,乡村旅游内容较为丰富。福建省乡村旅游发展已初具规模和体系,截至2014年3月,福建省拥有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6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7个,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2个,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7个。水乡渔村100家。

福建省政府批准的《福建省“十二五”旅游专项规划》明确了乡村旅游作为“十二五”期间全省重点发展的四大新型产品之一。福建省旅游局在充分把握闽台之间地缘相近、血缘相亲、文缘相承、商缘相连、法缘相循的“五缘”关系基础上,于2013年9月确定首批十大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合闽台之力,共同打造福建省乡村旅游精品。2014年启动《福建省闽台乡村旅游试验基地提升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学习台湾创意,因地制宜嫁接福建乡村旅游发展特色。2014年4月,闽合举办“两岸乡村休闲旅游嘉年华”活动。以该活动为载体,力图构建闽台乡村旅游在规划策划、产品衍生开发、新业态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人才六大方面的深度合作平台。在闽台合作之外,福建省政府和省旅游局从资金、人才、政策方面也对乡村旅游发展给予了支持。福建省旅游局、财政厅、农业部等部门连续多年对全省100多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展扶持,总金额达4 000多万元:福建省旅游局于2013年启动了“种子师资”的培训计划,组织全省高校教师前往台湾亚洲大学进行乡村旅游开发培训:福建省旅游局确定的“百姓富、生态美”发展目标。构建了乡村旅游发展的新形象。

2.2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现状

旅游信息化的主要内容包括旅游企业信息化、旅游电子商务和旅游电子政务。旅游信息化主要的表现形式有旅游网站、信息化管理、旅游呼叫系统以及其他基础设施建设。笔者就旅游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分析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概况,

2.2.1 旅游网站 以福建省17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地市名+示范点名称”为关键词。在百度网页上进行检索,结果以所检索网页的前三页为准。在现有的17个示范点中,有4家自建独立网站,网站的主要功能是介绍、宣传、预定和咨询服务等。17个示范点皆可在“福建旅游咨询”网站上的“景区景点”子项中进行查找,获取相关介绍与评价的信息。已有自建旅游网站资源的示范点,旅游相关预订除可在自建网页上进行操作,17家示范点的景点门票和酒店皆可通过携程、乐途、同程、途牛等网站进行预订操作。

2.2.2 信息化管理 旅游信息化管理也常称为数字化管理。常见的旅游目的地数字化管理手段有景区电子售票系统、景区电子门禁系统、文物数字化管理系统、景区监管信息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和GPS车辆调度系统、卫星遥感系统、LED信息系统、森林防火监控网络系统、背景音乐智能广播系统等。自2011年12月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工作启动以来,福建省有福州、厦门、武夷山、龙岩4个城市先后入选为试点城市。在2014年福建省全省旅游工作会上,启动编制《全省智慧旅游规划》,福州、厦门、龙岩和武夷山积极创建全国智慧旅游试点城市,三坊七巷等首批35家景区在全国首创“身份证验证入园”模式。

2.2.3 旅游呼叫系统

旅游呼叫系统为游客和景区搭建沟通的桥梁。2010年11月,福建省旅游局开展关于海峡智能旅游创建单位的推选工作,明确海峡呼叫中心的建立,需包括以公益服务为主导的12301旅游服务热线和提供增值服务的客服热线。2011年1月1日,海峡旅游呼叫中心试运行。海峡旅游呼叫中心主要向游客提供问询、投诉、提示及其他咨询服务。

2.2.4 其他基础设施建设 智慧旅游是基于全面物联、云计算、实时移动通信及人工智能技术而实现和发展的,因而智慧旅游推广的基础和关键在于完善的基础设施。2010年福建省旅游局率先提出“智能旅游”的概念,并首倡智能旅游的“三个一”工程建设,即一网(海峡旅游网上超市)、一卡(海峡旅游卡)、一线(海峡旅游呼叫中心)。2013年9月福建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决定从信息网络工程、公共服务平台、重点应用工程、消费服务工程、信息安全工程五大方面着手进行信息工程的提升。

2.3 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由于城乡差距和乡村旅游开发者对旅游信息化的不重视,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与发展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2.3.1 忽视网站建设,缺乏资金投入和营销意识

乡村旅游的开发经营者多为地方农民企业家,对旅游信息化的重视程度由其自身素质及乡村旅游盈利状况决定。乡村旅游开发经营者受发展成本所限,以传统的广告营销为主要旅游营销手段,无力把握和吸引网络群体。地方自建的乡村旅游宣传网站较少,乡村旅游网络宣传,多依赖于大型旅游网站,主要侧重于旅游资源介绍,网络电子商务服务缺失。已建成的旅游网站,有效管理、宣传和营销少,网站荒废成为“信息孤岛”。

2.3.2 轻视信息管理,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不高 21世纪是大数据时代。更是信息时代,信息化管理在市场营销、旅游景区管理和控制上的作用会愈加突出。乡村旅游标榜为游客提供原生态的乡村旅游资源,其旅游产品的特性使得经营者常陷入误区:开发与管理的“原生态”。乡村旅游景区数据库并未建立和形成,无法对旅游区内的游客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景区间信息化管理建设重叠。且彼此独立作战。并未形成共享机制:旅游景区服务人员并未经过信息化服务培训,信息化服务水平有待提高。

2.3.3 基础设施不完善,阻碍信息化发展 网络、硬件设备、软件设备、数据中心等IT基础设施成为继水、电、气、交通之后的经济社会第五大基础设施。IT基础设施也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基本条件。据调查,2012年全国地市级以上旅游旅游信息化管理部门,只有21.8%的单位建立数据中心及机房,信息化发展较为迅速的东部沿海地区也只有33.3%。智慧旅游强调以智能终端为载体,依托移动通信,为游客提供个性化的旅游服务。当前智能手机、PC等终端逐步普及,有限的无线网络和移动通信网络的有限覆盖率却阻碍了旅游信息化的发展。

3 智慧旅游助推福建省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

智慧旅游既是旅游信息化发展的新时期、新阶段,也是一种新兴旅游,它融于各专项旅游中。以智慧化、简易性的操作和实践为现实游客和潜在游客提供高品质的旅游服务。智慧旅游环境的确定和营造,保证了高标准的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大方向,同时,也引领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3.1 完善服务能力建设

旅游服务的智能化是旅游信息化向智慧旅游升级的重要体现。政府、景区和相关企业根据自身主营业务特色和服务对象,利用各类应用系统进行服务能力的建设与完善。如公共服务网站、电子商务系统、电子政务系统、游客管理系统、应急救援系统等。其中,公共服务网站与电子商务系统不仅是景区和相关企业的对外服务平台,也是重要的营销平台。公共服务网站以景区信息展示、咨询为主要内容,依托PC、移动智能终端为展示平台,引进三维全景实景混杂现实技术,以文字、图片、视频的形式向游客进行旅游资源、游程线路、景区交通等展示。电子商务往往作为公共服务网站的子项而存在和被运营。游客在旅游景区公共服务网站,进行景区门票、酒店和旅行社的预订与交易。以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站为窗口,实现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服务的有效链接,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的服务能力提升。

3.2 完善管理能力建设

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信息化的延伸,其建设目的更为强调旅游公共服务与管理服务的无缝链接,通过云计算平台和云计算应用的建设,实现旅游资源与社会资源的共享和集约利用,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跨乡村旅游区域的联合营销和信息共享平台,达成区域互联,标准化旅游服务的目的。在对乡村旅游资源、游客动态信息的分类与整理基础上。构建数据中心,政府部门、相关企业实时把握乡村旅游行业动态,基于大数据分析,挖掘和把握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方向和发展规律,建立适应乡村旅游发展的组织机构和制度,确立有效的人才管理保障体系,制定出相应的发展战略规划。以科学合理的管理,推进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 现状 对策

Summary: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ourism industry in rural areas of Weifang City,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rural tourism in Weifang City, to promote the healthy and orderly and scientific development has certain reference significance.

Keyword:Rural tourism, Present situation, Countermeasures

随着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我国的乡村旅游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发展很快。潍坊市乡村旅游兴起时间不长,在实践探索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和误区,在理论研究方面,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尚不深入。为此,笔者尝试结合实际提出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对策,为潍坊市寻找科学合理并富有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以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和科学发展,同时也供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参考。

1、潍坊农村旅游现状

1.1现状

2009年,潍坊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为全市乡村旅游发展指明了方向。近年来,不断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优化整合了旅游资源,改善旅游大环境,充分发挥乡村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的优势,以民俗旅游为龙头,规划培育了一批乡村民俗游、乡村休闲娱乐游、乡村田园风光游、节会文化观光游、生态农业观光游等具有一定规模、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提高了潍坊的旅游内涵和发展潜力。

1.2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目前,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速度加快,但仍存在着旅游项目开发普遍规模较小,旅游产品的层次有待提高;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资源人工化倾向严重;乡村旅游人才匮乏,缺乏规范管理,营销宣传不到位;项目开发模式趋同,地方特色不够鲜明,品牌效应差;经营和开发各自为政,乡村旅游资源缺乏区域共享机制等等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2.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对策建议

2.1统一规划布局,塑造潍坊乡村旅游的整体形象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需要了解服务的对象是哪一些顾客,并找准他们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明确了市场目标,才能找准开发乡村旅游的要点,并在项目的选择、规划开发、市场营销推广和宣传中,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能够吸引顾客、打开市场。因此,在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之前,必须要做好前期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工作,对以下几点尤其需要关注:(1)本地区的区位优势分析(2)本地区的农业资源优劣分析(3)目标顾客群体分析。根据数据结果,综合分析,明确定位。

2.2精选地方特色项目,突出打造潍坊的乡村旅游品牌

乡村旅游的魅力和吸引力就在于乡村旅游项目具备其他旅游项目所不同的特色,如果没有有别于其他项目的特色,乡村旅游就失去生命力和吸引力,最终也就没有市场竟争力。各县市区在发展乡村旅游时,首先要根据各自的资源优势,围绕市场抓开发,集中人、财、物力重点打造品位较高、市场开发空间大、发展前景好的旅游精品;同时各县市区之间要注意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形成既有各自特色、又有整体优势的旅游开发格局,从而能使游客留得住、有得玩,刺激游客的消费欲望,以此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2.3系统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乡村旅游区域旅游资源共享

强化政府的指导作用,将旅游项目建设作为全市的工作重点,列入全市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范畴,加强日常调度,半年组织现场观摩,年终进行绩效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全市综合表彰内容。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旅游开发。加大乡村旅游项目招商引资力度,把旅游大项目纳入全市招商项目库,给予重点推介。充分发挥市区域性旅游集散中心协调推进小组作用,对项目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协调规划、国土等成员单位以及县市区政府解决,确保项目建设进度。

2.4统一策划,系统营销,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市场营销能否成功,是乡村旅游项目能否成功的关键。乡村旅游项目规划开发以后,就必须遵循市场规律,设计项目市场定价,做好项目的促销宣传。根据市场营销学的理论和方法,从旅游主题口号和形象标识征集、旅游品牌整体策划两个方面开展工作,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一策划、系统营销,从项目命名开始,明确项目市场定位,整合提升旅游品牌,面向全国公开招标一流规划策划机构,对潍坊旅游品牌进行重新策划、全面提升,提高潍坊乡村旅游项目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真正让潍坊乡村旅游走出山东,走向全国。

2.5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

乡村旅游不同于一般农业,其经营者需要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较高的职业技能,善于经营和创新,能和游客相处融洽。因此,必须注重培养经营管理人才,科学培训和管理服务人员,建设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管理队伍与从业队伍。通过对人员的培养和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素质,提高管理水平,培育当地最佳窗口形象,最大限度地发挥旅游资源及设施的作用,实现乡村旅游项目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另外,在传统旅游资源开发中出现过的过重投资、轻管理的现象,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过程中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注意开源节流,通过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科学规范地进行管理,坚决避免造成资源浪费。

3.结语

本文阐述了乡村旅游研究的意义及发达国家乡村旅游发展的经验及启示,研究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总结了潍坊市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就如何促进潍坊市乡村旅游进一步发展提出了自己的对策建议,将对今后潍坊市的旅游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闰娟乡.乡村旅游发展分析—以山东省为例[J]理论界2006,(11)

[2]李加林,童亿勤,时媛媛,李菁.中国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9(01)

[3]龙玉祥.基于文化营销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初探[J].农村经济,2009(6)

[4]洲仔金阳,张耀启.美国乡村旅游发展.农业经济问题,2007,27(4)

篇5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经营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浅谈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及模式

收录日期:2013年9月25日

乡村旅游是指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民俗风情、生活形式、乡村风光、乡村居所和乡村文化等为对象,利用城乡差异来规划设计和组合产品,集观光、游览、娱乐、休闲、度假和购物为一体的一种旅游形式。乡村生态旅游强调生态文明的理念,更为注重乡村生态系统的保护,这恰恰与我国乡村广为分布、乡村自然资源多样以及乡村民俗文化丰富的现实条件下发展旅游的要求相一致。

一、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意义

(一)改善生态环境,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战略举措。乡村生态旅游需要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基础,它是一种与生态环境保护冲突最小、目标最为接近的“农业产业”和“生态产业”。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将促进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利用,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有效途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转移了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使农民转而利用农村现有的空间资源和绿色资源,就地发展第三产业,拓宽了劳动力转移渠道。

(三)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乡村旅游区是城乡文化的一个交汇点,乡村生态旅游可以加深城乡相互的理解与认同,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区集中在城郊和旅游景区周边,都是在未来城镇发展的方向,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对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和谐社会具有特别的意义。

(四)丰富旅游内容,增强旅游吸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举措。乡村生态旅游是现代旅游的一种新形式,乡村旅游区不仅丰富了旅游内容,还增强了旅游的吸引力。优越的区位和交通,较好的农业产业基础,原生态乡村环境,乡村旅游将会成为旅游产业的一个主打产品。

二、乡村生态旅游开发经营模式

乡村相比城市而言比较落后,无法独立进行区域旅游开发,需要引进外部资源。由此,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依据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了不同的乡村生态旅游区的经营模式。根据各参与方的职能、利益以及合作方式,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可采取以下几种不同的经营模式:

(一)分散自主经营模式。分散自主经营模式,是以乡村社区居民为主体的产业组织模式。根据自愿互利、民主管理的原则,以各个单位业户为经营单位,自发组建。该经营模式的经营主体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所有者,而不再通过委托或者租赁等方式交给外来企业经营,这就实现了旅游开发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从经营规模上看,采用一家一户的经营方式,即提供“农户型”乡村旅游产品。

这种分散自主的经营方式最容易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和选择,但是对于乡村旅游产业规模的扩大和规范发展而言,它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农户从事旅游开发和经营的职业素质不高,追求短期利益,由于简单效仿产生旅游活动单一、旅游项目过于重复的问题,逐渐使乡村旅游失去趣味性和乡村性;由于乡村旅游经营者自身在经营观念和经济实力等方面的限制,在市场推广和服务管理方面存在很大弱势。因此,需要成立乡村旅游协会,通过制定共同的发展目标和管理制度,规范约束了农户的经营行为,在民主意识的指导下更有效地发挥这种经营模式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公司十农户”经营模式,在具有丰富旅游资源的乡村地区,通过引进有经济实力和市场运营能力的旅游企业,对乡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基础环境改善进行经营管理,与乡村农户合作开发乡村住宿、餐饮等接待设施,带动并组织村民参与开展乡村民俗观光旅游活动,通过市场营销招徕众多旅游者,建设具有特色吸引力的乡村生态旅游目的地。

在这种经营模式下,公司通过资本投入和技术输出,对乡村旅游地拥有经营权,同时对各农户的餐饮和接待服务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由公司负责,进行统一定价和规范管理,控制农户的分散经营,二者优势互补,在经营层面而非产权层面上实现了一体化。

但由于资本和组织上的强势,公司通常处于优势地位,农户处于弱势地位,在制定合约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开发在推广该模式时,需注意公司和农户都是乡村旅游开发的经营主体,必须坚持以公司为龙头、以农户参与为基础的乡村旅游地内部产业组织合作机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制度。同时,不可忽视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协调机能,确保乡村社区旅游一体化发展。

(三)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在“社区+公司+农户”的模式中,公司与当地社区(如村委会)进行合作,通过基层政府组织发动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同时对农户接待服务、参与旅游开发进行专业培训,并制定相关的运营标准,以规范农户的经营行为,保证接待服务水平和乡村特色,从而全面保障公司、农户和游客的利益,促进乡村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在这一多主体参与的乡村旅游开发模式中,“社区”是指作为社区代表的乡村旅游协会或代表基层利益的村委会等机构,主要负责组织农户参与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规范农户经营行为以及乡村旅游市场秩序,并且监督公司的管理人员以及财务状况;公司着重于乡村旅游地的投资、开发、经营与管理;农户是提供旅游产品和接待服务的基本单元,是保证社区参与的基本力量。

社区+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特点是便于发挥旅游产业链中各环节的优势,充分保障各利益主体的开发成本和利益均衡分配;同时,有利于社区居民实现经济和社会增权,使社区居民全面参与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活动,保证乡村旅游长期的吸引力。

主要参考文献:

篇6

[论文提要]乡村旅游作为衡阳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促进衡阳旅游迅速发展的重要力量。不合理的旅游开发,使乡村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引起自然 环境 质量的下降。本文根据生态旅游学理论,对当前衡阳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剖析成因,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衡阳是一个 农业 大市, 农村 旅游资源丰富,以欣赏城市周边以及比较僻远地带的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和农业资源为主要内容,集参与性、娱乐性、知识性、享受性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在衡阳快速兴起。据初步 统计 ,目前全市乡村旅游景点景区总数已达到了500多个,拥有7000多个床位,直接从业人员4万人左右。2007年接待200万余人次。2008年以来,衡阳乡村旅游继续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一、衡阳市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主要问题

1.急于求成,破坏性开发现象严重。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科学性和生态性原则被忽视,主观意志占了上风。在农家乐旅游开发中,要坚决反对绝对商品化,要坚持农家乐旅游开发的生态性和有限性,不能一味地强调 经济 性。近几年来,由于商业利益的驱动和不科学的盲目开发,许多开发商元视旅游资源承载力,一些地方商业化开发虽然成功了,但各种污染和破坏十分严重,农村生态已经失去了原貌。

2.相当多的乡村旅游规划存在“城市化”倾向。农家乐的优势在农字——农村风光,农家饭菜,农事活动。当前,一些“农家乐”定位不准, 建筑 装饰城市化,乡土环境氛围不足,吃的是城里买的菜,住的与城里价格一样的标准间,多数时间也只是玩牌、聊天,旅游方式缺乏参与性,旅游项目未能深入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的 文化 内涵,农家乐活动存在“城市化”倾向,让人感觉乡村出游就跟在城里住行没多大区别,降低了“农家乐”的吸引力、影响力。

3.没有贯彻因地制宜原则。郊区农家乐片面追求规模扩张,忽视农家文化的深度挖掘,造成项目设置的单调性和同质性。经营户普遍各自为政,片面追求面的扩张,各类资源和要素未能得到充分整合和利用。农家乐经营项目比较单一,品位不高,局限于展示农家活、农家菜、农家景,忽视了对乡土风情、民间传统、名胜古迹等文化内涵的挖掘和利用;局限于“几座茶楼、几张桌子、喝喝茶、吃吃饭、打打牌”的经营模式,缺乏对休闲文化、观光文化和娱乐文化等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如湖岭片区的农家乐项目几乎清一色的提供旅游、餐饮,功能雷同,项目单一。一些农家乐经营户一味寻求规模扩张,大兴土木,弃土从洋,破坏了“农”的环境,失去了“家”的氛围,丢掉了“土”的情趣,脱离了农家乐的内涵。

4.乡村旅游项目设计缺乏地方特色。由于无知和商业的利益驱使,乡村旅游旅游中,“乡、野、土”三昧不浓的现象随处可见。如一些景点为了迎合旅游者的口味,在原有的旅游方式中“瞎编”农家乐;有的开发者为了降低 成本 ,自己想当然的编造农家乐;也有一些地方打着开展农家乐的旗帜,不考虑资源、 市场 等情况而任意开发、建设,导致农家乐缺乏品位、泛滥化、庸俗化。

5.忽视地域性的生态要求。农家乐旅游资源一经开发,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就难以复原。如果开发失当,事后再来纠正将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然而,各地的农家乐旅游资源蕴藏情况并不十分清楚,景点的卫生状况也不容乐观,经营者破坏环境现象时有发生。城郊农家乐开发连点成片的地区,生活垃圾没有很好处理。不少的景区不堪重负,特别是在春秋旅游休闲旺季,农家乐景区到处是烧烤,到处是废弃物,污烟瘴气,形成开发一处、损坏一处的恶性循环。

6.农家乐保护与 管理 的缺位。由于没有统一的旅游开发规划和开发监管机制,政府引导乏力,各地各自为阵,导致农家乐开发的盲目性和无序性,致使部分旅游资源开发过度,造成了资源浪费,同时开发的许多项目雷同,模拟照搬别人的项目较多,把参天大树砍掉,挖几口人工湖、植几棵毛草、放几只野鸭就叫“湿地公园”,盲目无序开发严重。还有一些农家乐景区虽然制定了旅游发展规划,但只停留在规划文本上。

7.乡村旅游的同构现象现象严重。由于乡村旅游主要依托衡阳主城区和南岳风景区,使得衡阳主城区周边5区4县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各种形式的乡村旅游。而乡村旅游的 人力 投入和资金投入都十分有限,多数经营者只是简单地利用现有的农田、果园、养殖场加以美化和修饰,接待水平和服务水平较低,旅游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的内容和形式基本雷同,地方特色不突出,同构性发展现象非常严重的问题,不能满足游客的个性需求,旅游产品的同质竞争明显,削价竞争现象严重,游客的回头率不高。

二、乡村旅游开发问题的成因

1.没有形成旅游产业链。目前,在开发中主要是注重景区景点的开发,没有按照“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有机整合开发成旅游产业链,产品结构单一,特别是旅游商品开发不够,旅游购物在旅游收入中所占比例很小,旅游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

2.开发资金投入不足。衡阳是经济欠发达地区,政府对旅游基础设施的导向性投入较少,加之 融资 渠道不多, 社会 资金、民间资金开发旅游的积极性不高,从而导致部分重点景区建设滞后,部分已开发的景区景点档次低,品位不高,多数资源仍处在潜在或半开发状态,没有完全形成现实的旅游产品。

3.经营管理人才欠缺。乡村旅游是全市各种旅游发展方式中民间参与 投资 最多的旅游开发方式,也是居民参与旅游开发最广泛、最积极的一种方式。由于乡村旅游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投资低、规模小、门槛低,经营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管理不规范,导致了争抢游客现象时有发生,同一个项目的游览,不同经营点的收费标准不统一。

4.缺乏规划。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必须明确哪些资源是可以开发的,哪些是不能开发的,可以开发的资源需要讲究什么方式方法?这些宏观 指导 对生态旅游资源开发是非常重要的。然而,目前衡阳市在开发旅游资源时,缺乏深入的 调查 研究和全面的科学论证、评估和规划。开发者急功近利,造成许多非可再生的珍贵旅游资源的损害和浪费。

5.宣传不够,知名度不高。衡阳乡村旅游点的知名度小,农户经营者主动参与整体促销的意识和要求不强,与旅行社联系疏松,衡阳市28家旅行社在市内游的线路中,对乡村旅游线路和景点景区很少作专门推介,游客对有关信息了解不多,难以产生旅游动机。

三、衡阳市发展乡村 旅游 的对策

1.先规划后建设,严禁无规划开发。衡阳市旅游 管理 部门要切实做好乡村旅游资源 调查 和评价,认真编制符合市情的乡村旅游规划。突出城市旅游景点和乡村旅游项目之间的联动和协调,克服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盲目性,切实做好每一个乡村旅游项目开发 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增进乡村旅游项目开发的科学性、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了最大限度地有效保护好乡村旅游资源,凡列入衡阳市乡村旅游发展规划中的乡村旅游资源和景区(没有编制旅游发展规划的,必须尽早编制规划),严禁再发生无规划开发的事件,对那些违规开发造成生态 环境 污染者,应依法给予处罚。

2.树立环保意识,加强生态建设。强化衡阳生态环境建设是确保衡阳旅游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关键。开发中要尽量保持生态的原汁原味,反对建造大量的人造景观,控制区范围内的 建筑 物要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与周围环境相互协调;切实搞好退耕还林工程,大力开展城市绿化、沿江绿化、环城绿化和立体绿化工作;强化市民、居民和游客的环保知识 教育 ,搞好环境保护,搞好湘江自净能力建设,确保湘江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

3.拓宽 融资 渠道,增加旅游投入。要采取政府引导、政策调动、利益驱动、 市场 推动的方式广泛融资。市级在生态保护、 交通 能源建设、退耕还林等项目和旅游发展资金使用等方面实行重点倾斜,搞好政府的引导性投人;精心包装旅游开发项目,争取国家立项支持;同时以项目为载体,以优惠的政策、良好的环境、灵活的机制广泛对外招商,通过资本运作,吸引国外资本、大财团大集团资本进入开发;采取拍卖经营权、出让产权、租赁、合资、入股等方式,以资源换资金,积极吸引民间资金和 社会 资金投入旅游开发,形成以民间投入为主体的多元投融资机制。

4.盘活现有人才,广纳外来人才。人才是旅游开发成功的关键和保证。坚持人才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的方针,既要加强现有管理人员、服务人员的在岗培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技能,使用好现有人才,又要积极引进急需的旅游专业管理者和经营者,造就更多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旅游知名企业家,实现人才、技术等无形资源的积累。

5.减少对耕地的占用。耕地占用审批严格,违地、补偿、安量开支大。因此在规划和设计中尽量避免和减少对耕地的征用。对于处在旅游项目核心位置的耕地,或经营利用非占不可的耕地,应在前期工作尽早规划,并向国土部门咨询衔接,不能随意处置,避免触及政策“高压线”。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 生态 农耕文化 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17-0148-01

前言

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追求高品质的生活。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出去散心旅游,已成为多数家庭生活的一部分。城市旅游的饱和使人们把目光投向离家较近的乡村。另外,由于发展乡村旅游业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中央以及地方对乡村旅游业大力扶持。近些年,在政策扶植与市场导向的共同作用下,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作为朝阳产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淮南市潘集区有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应依托本地的区位、社会、资源、文化、客源优势,综合发展吃、住、行、游、玩于一体乡村旅游业,促进当地第三产业的发展。下面根据潘集的具体情况,提出几项发展特色乡村旅游业的措施:

1、建设生态湿地景观

潘集区煤田塌陷形成大面积水域,包括大大小小的水塘、水池、水坑、低洼地、沼泽湿地不计其数。除少数被开发建生态园,部分水塘被农民放养鱼虾外,大多还待开发。水生植物较少,周边植物更是稀稀疏疏,或土壤或杂草丛生,冬天更是一片荒芜。由于煤矿、农药化肥、生活污水、垃圾污染等,一些水体与湿地不同程度受到影响。如果这些水资源与湿地通过生态恢复加以利用,建设大面积的生态湿地群,将成为潘集最宝贵的财富。可因地制宜养殖鱼、虾、鸭、鹅;种植淮南本地的水生蔬菜莲藕、红菱、白菱、芡实、荸荠、茭白等;综合栽植本地常见或易活的水生植物、湿生植物,荷花、睡莲、芦苇、菖蒲、水葱、再力花、水生鸢尾、美人蕉等。搭配卵石浅滩、生态铺装、木桥、景石、园林小品等综合造景,建设生态湿地景观。营造水草肥美,渔舟唱晚的怡人景色。这样不仅能发展农业生产,还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像淮南焦岗湖湿地公园每年能吸引大量的游客,除了清波绿水芦苇荡、蓝天白云翱翔的飞鸟,夏季更是有千亩之称的荷花淀,烟雾朦胧、超凡脱俗的自然景观成为焦岗湖湿地公园旅游的最大看点。与焦岗湖湿地相比,潘集区的湿地生态资源更丰富,可开发的旅游项目更多。应转变传统思想观念,将煤田塌陷区变废为宝,积极开发。湿地生态系统除了经济、社会价值,还有着深远的生态意义。9月1日开放的东辰湿地生态园,是在煤田塌陷区的生态恢复与治理的基础上上建设起来的,目前已经吸引部分鸟类栖息或停留进食,被破坏的生态链条正在恢复。

2、发展赏花游

人们天花,通过赏花游来吸引游客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显而易见。如合肥的香草农庄,植物种植以香草类植物为主,山坡上的香草花海是农庄中最美的景观。由此衍生出的香草类产品增加了经济效益。成功的赏花旅游业都有自己的特色,最忌跟风,看人家种什么就种什么。要找到适合当地的切实可行模式。可以某类当地适合生长植物为主,打造主题类花卉游。为避免观赏时间短,花种单一的问题,也要合理搭配其它植物,如荷花、油菜花、山茶花、迎春花、桃花、杜鹃花、栀子花、桂花、铁线莲、玫瑰、紫苜蓿、酢浆草、向日葵、鼠尾草、孔雀草、腊梅等,随四季交替与变化营造各具特色春景、夏景、秋景、冬景,将植物的季相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种植形式灵活采用丛植、片植、列植、孤植等种植形式。借鉴英国庭院花镜种植方式,在路边、林边、篱边、水边,搭配岩石、园林小品等进行植物造景。这种种植形式以自然式为主,与中国乡村景观的气质非常吻合。注重植物整体的高矮层次搭配、色彩搭配、不同季节的效果与植物自身美感的展现。

3、农耕文化的展现

农耕文化的展现是特色乡村旅游业的核心部分。一方面,所有的农耕文化都来自于农业生产,生产性景观的营造是农耕文化的最直接表现。根据不同的土质,规划种植水稻、油菜花、桃树、葡萄树、有机蔬菜、潘集酥瓜、草莓等,既保留了农业用地,又能观花观果,营造乡土气息,还能发展果树认领、瓜果采摘项目,增加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土生土长的风土民情、民间艺术,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面貌,也是农耕文化的重要部分。流传于潘集的“花鼓灯”艺术,被称为“东方芭蕾”。表演形式以传统舞蹈为主,有着浓郁的地方特色,艺术形式受到业界专业人士的高度评价。在“花鼓灯”艺术上发展起来的“采莲灯”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每年举办的夹沟乡农民体育文化节,是农民在农闲时举行的大型体育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主要包括体育项目和文化艺术表演。充满丰收节日喜庆色彩的踩街、舞狮,色彩鲜艳、造型朴拙的泥塑小老虎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应开拓思路,继承与发扬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发展现代文化产业。利用文化产业创造经济利益。如在景区设计露天剧场,表演潘集传统民间艺术;让“健康、休闲、运动、时尚”的理念引领农民体育文化节,注重游客的体验参与性;提供场所让游客特别是儿童、青少年学习泥塑小老虎制作技艺,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4、发展特色餐饮与民宿

借鉴四川新农村建设中的“微田园”与“农家乐”模式。在房前屋后的部分绿地种植有机蔬菜,为人们提供了新鲜蔬菜的同时,还能美化环境、涵养水分、增加空气湿度,形成良性小气候。在“微田园”、家禽养殖及其它旅游业的基础上,发展“农家乐”。农户自家种植的蔬菜、新鲜瓜果,养殖的土鸡、土鸭,加工成饭桌上的美味,低投入,低风险,回报快。在旅游密集区可建美食中心,专买特色美食,如淮南牛肉汤、淮南豆腐宴、祁老大豆制产品、芦集绿豆圆、糍糕。民宿的建造先试点后分期建立。根据市场需求、区位分析、客源分析,建造多种形式高品质的民宿,如农舍、邻水别墅、山坡木屋、传统建筑民宿、个性化民宿、主题性民宿。民宿建筑风格应体现中国田园建筑的风貌和农耕文化的内涵。延续传统的基础上,为满足游客现代生活的需求,内部配套设施要完善。制定相关的卫生、餐饮、服务、监管标准,服务人员应接受多方培训,提高素养与服务水平,确保为游客提供高品质的专业服务。让游客不仅能欣赏到自然的田园风光,还能享受舒心惬意的居住环境。在这里中国乡村特有的静谧与朴实,会让人远离城市的喧嚣与嘈杂,变得释然。

5、其它措施

要促进地区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如道路、路灯、水电、消防、公厕、垃圾箱、停车场等不容忽视。像潘集区煤田塌陷恢复治理的典型―后湖生态园,环境治理与景观设计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是周边市民村民短途旅游的好去处。但由于通往景区的公交车不多,部分道路不平,给自驾游也带来不便,大大影响了旅游的重复次数。景观效果的呈现很重要的是后期的细心维护与管理。基础设施要及时维修,植物要定期修剪、浇水,卫生要指派专人管理与清洁,避免垃圾成堆,无人打扫的局面。对附近村民进行相关知识教育,激发村民的责任意识,为共建村容整洁、生活富裕的乡村而努力。

小结

潘集乡村旅游业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前景广阔。应顺应新农村建设的需求,以生态为基础,以农耕文化的展现为核心,走一条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多元化道路。使旅游产业成为区域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当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综合发展,把潘集的乡村建设成淮河岸边最美丽的乡村。

篇8

关键词:乡村旅游 发展模式 发展层次

乡村旅游源于19世纪中期,在欧洲发达国家出现了这种以体验乡土气息、领略田园风光为主的旅游形式。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诞生。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乡村旅游成为了一种大规模的旅游形式。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业的一项新亮点,它以非常快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比较晚,大约是在20世纪50年代,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在山东省石家庄村率先开展了乡村旅游活动。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乡村旅游的发展初期是属于自发型,主要是城市居民在双休日到附近的农村旅行,以一日游为主,旅游方式简单,主要为全家或者和好友一起出游,自主性强。乡村旅游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到现在进入了自觉阶段。

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一)国际乡村旅游发展形式

1.休闲、观光、度假旅游。欧美发达国家的旅游者喜欢到乡村度假,尤其是那些风景优美、远离喧嚣城市的农村甚至是比较偏僻的地方,在优美的自然环境中修养身心,体验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许多旅游者住在当地农民的家里,和他们一起生活,吃着新鲜的蔬菜和水果,一起在农场里劳动。例如在美国西部的许多农场,都有为那些来自大城市的旅游者提供住宿休息的设施,这些旅游者还可以和农场主一起放牧、割草或者采集水果、农产品。在劳动中,他们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增加感性认识。

2.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这种模式下的乡村旅游主要是将乡村旅游与文化旅游紧密结合起来,使游人在欣赏美丽的田园风光的同时还体味着几千年历史积累下来的民族文化。参与这种旅游的消费者群体的文化水平比较高,他们来到乡村主要是体验和欣赏传统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在工业文明的浪潮中早就被湮没。来到乡村的旅游者是要以发现的眼光去寻觅传统的文化和古老的习俗。比如乡村的民居、他们的生活方式以及流传着的乡村戏曲、武术、杂耍等。对于这些旅游者来讲,到乡村去旅游主要是追求精神上的享受和满足,是获取高层次生活的需要。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更高档次的旅游方式。国际上开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最好的是匈牙利。匈牙利的乡村旅游模式,即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范式。

3.农业旅游。“农业+旅游”式的乡村旅游现在正成为许多地方和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又一个模式。以旅游带动农业,以旅游促进农业的发展,把农业生产和旅游活动结合起来,使农业和旅游业的相互促进,既能够增加旅游业收入又带动农业的发展,形成良性互动。据预测,欧洲每年旅游总收入中农业旅游收入占5%~10%。仅法国乡村旅游每年可给农民带来700亿法郎的收益,相当于法国全国旅游业收入的1/4。

4.生态乡村旅游。把生态旅游和农业旅游相结合,建立生态农业园,用高科技手段来进行大规模的农业生产的种植与管理。旅游活动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旅游者通过在农业园内生活,参与农业园的劳动。并且可以通过购买或者租赁的形式在农业园内选择一块土地,自己种植一些农作物。有的国家的生态农业园非常大,形成一个联合体,乡村旅游活动都在生态农业园内进行。进行生态农业旅游最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是波兰。波兰的生态农业旅游区的面积超过了4000公顷。

(二)国内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最初是一种自发型的,没有具体的模式和组织运做,是在探索中不断发展。最初的乡村旅游者主要是国际游客,这些旅游者不再到那些传统的旅游热点,而是到一些比较偏僻落后甚至是尚未开发的地方去旅游而且乐此不疲。他们喜欢到中国的内陆和边远地区,尤其是具有很强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地方。都市里无法体会到那些原汁原味的中国的传统文化和乡土习俗,而在上述地方却可以满足他们的需要。随着到乡村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乡村旅游”这个新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得到迅速发展。并且逐渐形成了几个大的乡村旅游热点地区。例如江苏的周庄、同里、乌镇等以江南的小镇古色古香的建筑和水乡生活方式吸引着众多的旅游者。皖南黟县的南屏、歙县的郑村(棠樾牌坊群)、徽州的汤口等村落生产纸、笔、墨等工艺品,以传统的制作手艺和富有特色的民居建筑为吸引特色。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上述几个地方的乡村旅游搞得红红火火以外,还有许多颇具特色的乡村旅游地尚未开发,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些尚未开发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都位于偏僻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国的西部以及那些老少边穷的地方,那些地方农业经济不发达、工业落后、交通不便,因而不为外界所知。但是当地的风景却十分优美,并且得以保存了众多原始奇特的自然景观和古朴浓郁的民族文化,成为发展旅游业的后发优势。因此,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经济发展,以乡村旅游带动扶贫工作,是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的模式。以贵州省为例,贵州省大约有85%的人口居住在农村,经济水平比较低。贵州省少数民族众多,大多村寨是珍稀民族文化的保留地。贵州省提出“以旅游促进对外开放和脱贫致富”的指导思想,创造出四个主要旅游扶贫模式:一是景区带动,如黄果树景区就带动四周村寨的农民脱贫致富。二是发展村寨旅游。如郎德苗寨、石板寨、镇山村等,旅游成了这些村寨经济发展的支柱。三是企业加农户生产旅游产品。如台江民族刺绣厂,带动千家万户在搞民族刺绣蜡染。四是把旅游当作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如荔波、施秉,县域经济的发展靠旅游。据不完全统计,到2002年底,贵州农村有53.2万人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摆脱了贫困。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层次

乡村旅游从发展层次上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基础层次

以观光度假休闲为主,吸引物主要是乡村幽静的环境、秀丽的景色、淳朴的民风和较为缓慢的生活节奏。乡村旅游是使城市居民体验乡村劳作、了解风土民俗、领略田园风光和回归自然的最佳方式。这种以观光度假为目的的国外游客大多数是来自经济发达的都市,收入水平比较高。因此基础层次的乡村旅游的客源十分稳定,游客的重游率比较高。根据法国的统计数据表明,有70%游客采取乡村旅游度假的方式,更有超过15%的旅游者每年都住在同一地方。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地大多数是以观光为主。参加乡村旅游的国内游客,绝大多数是为换个环境来度过假期生活。因此主要是去那些接近城市的附近农村旅游,出游的时间也都比较短,一般是利用双休日或者其他假期一至两天的时间。

(二)提高层次

注重乡村旅游的内容和文化内涵。乡村旅游内容要广泛而富有特色。在国内客源市场上,许多游客对于农业生产活动很有兴趣。“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和采摘各种农产品的旅游很受欢迎。

除了以在农田里耕种、采集等方式让游客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乐趣之外,传统的制作工艺完全可以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吸引物加以发扬。天津杨柳青年画、贵州蜡染、南通扎染、潍坊的风筝、手工造纸以及各种刺绣、泥人、甚至是食品的加工,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的文化依托。例如澳大利亚葡萄酒业生产制作就成为澳大利亚文化的重要组成,澳大利亚葡萄酒业已成为重要的乡村产业。并且由此产生了澳大利亚葡萄酒业旅游。

在提高乡村旅游层次的另外一个吸引物就是乡村所保留下来的珍贵的传统文化、风俗和完好的古代建筑。巍峨气派的乡村宗祠祠堂,高大挺拔的镇村古塔,村边的土地庙等等,是乡村在历史发展中的一面镜子,折射出乡村居民生活。还有一些民俗活动也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一些乡村风俗习惯像我国各地的锣鼓戏、舞狮子、扭秧歌、祭祀谷神等,都可以成为乡村旅游开发的引力点。

(三)可持续发展层次

乡村旅游发展必须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可持续发展世界保护联盟(iucn)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在不损耗或破坏资源的情况下所允许的开发过程。这些资源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社会资源和人文资源。乡村旅游的发展有的是依托美丽的自然风景,有的是独特的民族风俗习惯和珍贵的传统文化,有的是以生态农业园区来开展旅游活动。农村和城市相比是“保守地带”,因此才能够保持一些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但是这些也相对脆弱,而开发旅游,会不会给相对落后的农村带来冲击,从而导致农村生活模式发生巨大变化,农民模仿城市居民的生活方式,导致一些传统文化的解体?在贵州省早期开发的一些乡村旅游地就曾经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为了方便游客住宿,在青石寨外围建立起洋楼,往日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耳边到处可以听见山歌对唱。如今却是卡拉ok在播放流行歌曲。那些淳朴的少数民族不在安于现状,外出打工,剩下老弱妇孺……。长此下去,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就丧失了,乡村旅游必定会走向衰退。因此,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不破坏资源,尤其是社会文化资源。不破坏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如何在开发旅游的同时,又能够有效的保护珍贵的文化?这就要求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走新的路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必须按照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要求,追求旅游的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提高乡村旅游质量,即追求旅游精品,不能乱开发,乱建设。要有统一的规划,在政府和旅游管理部门的引导和指挥下,乡村旅游地的群众积极参与旅游中来,并且要引进市场机制,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作,实现利益共享。既有效的调动农民开发旅游的积极性,又加强管理,避免出现一窝蜂乱开发搞乱市场最后吓跑游客的现象。

结论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各地农村风俗各异,乡村旅游在我国发展有着良好的基础和广阔的前景。因此,当前在乡村旅游热潮中,应该紧紧抓住有利时机,进行精心准备,及时推出精品乡村旅游线路,打造乡村精品旅游地,重点是神奇的自然景观、灿烂的多民族文化、古老而美丽的地方。在市场上尤其是国际旅游市场打造“中国—乡村旅游胜地”的形象,使我国的旅游业发展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乡村旅游 信息化 问题对策

旅游产业是信息密集型和信息依托性产业,这一特点决定了信息技术与旅游产业之间的深层次互动关系,两者相结合,将为旅游产业发展提供一个充满活力的广阔空间。农村当前还是信息技术应用的低地,但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内容,农村信息化建设越来越为各方所关注,这也为全面提高乡村旅游信息化水平、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契机。

一、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1.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需要推进信息化建设

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2008年全国旅游工作的第一位的任务是加快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我国乡村旅游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农村经济文明、文化文明、政治文明和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但是乡村旅游同时也面临着发展方式、发展模式和发展形态转变的问题,需要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的产业素质,提高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为乡村旅游带来了新的机遇,科学技术的进步成为保证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十一五”期间,国家旅游局将全面推进信息化作为“助推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一个战略性决策”,将信息化作为行业调整和改革的重要依托和手段,所以,建立健全规范、高效、有序的乡村旅游信息化架构,对于实现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

2.乡村旅游客源特点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

旅游者的一次旅游决策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旅游信息的输入、处理、输出、反馈的过程。旅游决策对旅游信息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有效地获取信息以辅助科学决策,对旅游者而言显得特别重要。乡村旅游市场主要是青少年乡村修学旅游、乡村度假旅游以及都市居民乡村旅游等,客源以青少年和城市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或收入较高者及其家庭为主,网络是这些旅游者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调查表明,他们对网络的主动认知度很高,对于旅游网站的认知渠道也是以网络链接为主,网络等媒体提供的中立信息对于消费者的旅游决策影响很大,他们在了解旅游信息时,将来也还会更多地采用网上查询渠道。乡村旅游经营组织一般规模比较小,目前大多采用直接销售渠道,非常有必要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为消费者提供有关乡村旅游的实施方案参考,以提高乡村旅游吸引力。

3.乡村旅游资源和产品特点要求推进信息化建设

乡村旅游的核心资源是农业景观和乡村文化,正是这些核心资源形成了乡村旅游的主要产品,游客通过消费这些产品体验乡村文化和乡村生活。人们来到乡村旅游,就是希望体验一种不同于城市喧嚣生活的宁静,同时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放松心情、感悟人生,但这往往超出旅游者的一般经验,如果没有相应的信息辅助,很难有深层次体验的愉悦。网络信息平台有助于从深度和广度展示乡村文化内涵,通过信息化平台进行对外宣传,可以比较好地弥补乡村旅游资源分布较为零散、地理位置相对比较偏僻等弱点,全面、深入地展示目的地特点,提升乡村旅游产品的档次和附加价值,为游客提供高品质服务。

4.旅游市场消费方式变化要求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旅游支付能力的增强,自主的个性化旅游逐渐占据了现代旅游的主导地位。散客旅游增多,游客更多地希望能从旅游企业获取全程综合化服务,旅游企业信息处理量大大增加,需要建立强大的信息网络进行支撑,信息化成为旅游产业驱动力。美国Merrill Lynch的调查指出,2005年全美在线旅游市场增长19%,达到277亿美元,而直接提供在线服务的旅游供应商收入增长27%,达到325亿美元。国内一些优秀景区也在利用网络手段提高旅游资源和旅游企业的市场空间,强化旅游宣传的促销功能。以九寨沟景区为例,2006年景区交易4.7亿而网上交易达到7.2亿,数字九寨已经成为经营管理和环境保护的有效工具。信息化较大程度地扭转了乡村旅游发展在交通和信息等方面的劣势,使得乡村旅游营造重点主题、实现产品小众化与消费个性化的契合成为可能。

二、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1.农村信息化硬件建设有了长足进步

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浪潮在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期,现代化信息网络这种天然的爆炸式扩张趋势在农村也不例外。截至2007年10月,全国约97%的乡镇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92%的乡镇开通宽带。我国许多农村已经形成了基于村村通有线电视、网络、广播、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以及传统媒体为主体的信息传播网络。农村信息化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农村过去偏远封闭的状况,农民 “人在家中坐,全知天下事”,在信息消费支出方面大幅度增加;同时,农村信息化特别是移动电话和互联网络的普及,改变了农村固有的信息流自上而下单向传递的模式,农村具备了和城市进行双向信息沟通的基础和条件。随着农民收入的不断增长和政府投入的加大,信息化网络硬件建设还会进一步加快,乡村旅游信息化基础设施条件得到了较好地改善。

2.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面临大好机遇

近年来,中央1号文件高度关注农村建设,2008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指出要积极推进农村信息化,按照求实效、重服务、广覆盖、多模式的要求,整合资源,共建平台,健全农村信息服务体系。近2年来约有30多个部委制定了相应的推进农村信息化政策,涉及到的工程项目不下40项。政府主导和输血性机制的加强,对加强农村一体化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创新信息服务模式,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产生了深远影响,较好地促进了农村信息资源、信息服务系统和信息环境逐步完成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农村市场化程度的推进以及法律法规的健全,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融入到农村信息化的大局当中,获得了极佳的发展环境和有力的政策推动,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都会有长足的进步。

3.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

农村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其初期是大规模地推行硬件建设,而软件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推广深度和速度。首先是农民信息应用能力偏低,很多农民将电脑和网络当作成简单的娱乐工具,对于其生产功能很少触及;其次是信息资源的内容建设和应用软件开发滞后,多数的乡村旅游主题网站没能及时和更新信息,内容陈旧,信息指导性和权威性不够;乡村旅游信息资源分布较为零散,涉及的行业和部门较多,还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信息资源共享性较差;行业进入的随意性也带来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同质化、层次初级化以及经营的粗放化,传统的小农生产方式也制约了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进程;财政能力不足与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对资金的巨大需求的矛盾仍然比较突出、旅游经营企业对信息化服务的认识不足、信息人才缺乏等等,都是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三、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策

1.提高认识,积极推进

旅游产业是一个开发性的大系统,信息是其赖以生存的根本基础,并贯穿于旅游活动的全过程。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一方面可以提高乡村旅游的管理水平和效率,同时加快信息传播速度,提高信息时效性,巩固和扩张客源;另一方面可以满足游客的个性化需求,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降低经营成本提高效益,提升产业素质。旅游主管部门、旅游企业以及相关参与主体都必须充分认识到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抓住当前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利时机,取得政府支持,在政府发展农村信息化的整体规划下,在经济发达地区加快发展,在欠发达地区加强引导,强调信息致富,积极推进乡村旅游的信息化建设。

2.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国外一些市场经济国家的成功做法和国内一些地区的成功实践都表明,提供公共信息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能。由于我国旅游管理体制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集中性,应建立政府主导型的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组织管理机构,提出建设标准,统一协调,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乡村旅游经营企业要建立相应的组织实施体系,负责具体的建设工作。旅游管理机构建设乡村旅游专网和信息共享平台,旅游企业一方面加强内部管理的信息化,另一方面要开展信息化服务,为游客制定旅行计划和项目选择提供尽可能的帮助。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还要注重为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的农民服务,提供他们用得起和用得上信息化产品,使他们作为信息产品与游客供求衔接的重要力量,在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中受益,并进而增强他们的信息资源的利用意识,推动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深入开展。

3.资源整合,市场运作

要加快乡村旅游信息采集标准体系和信息体系的建设,实现信息采集、处理、的一体化,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实际,整合信息资源,最大限度地汇集整合各层次的信息资源,并用各方可以接受的方式进行传递,促进多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共享,满足多功能、多层次、多样化服务的需要。对农民要进行信息的无偿化服务,通过客流和物流形成的利润反哺信息免费服务的资金不足,使乡村旅游的信息传播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拓宽资金渠道,大力吸引企业投资和社会资金的进入,探索建立以企业和社会中介组织为主体,政府引导,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共同参与的发展体系和运行模式。

4.重点突破,循序渐进

坚持从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结合乡村旅游发展已有经验,在一些优势领域,如建立乡村旅游门户网站、发展乡村旅游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电子政务管理等某个方面进行信息化率先突破,借此积累经验,总结推广;同时借助信息化加强乡村旅游产业链条中相关主体的内外合作,有效提高乡村旅游经营企业的信息化服务和管理水平,由此促进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和应用市场的成熟。当前,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重点主要应放在服务内容实用、准确、可靠和加强信息交流的互动性等方面,以乡村旅游信息服务内容的适用性为基础,提高信息应用效率,通过加强信息交流的互动性提高服务效果,同时要注重提高信息的传播效率。

5.多管齐下,优化环境

首先要实现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的法制化和规范化,努力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建立和完善信息化建设各环节的管理制度,保证信息的真实、健康,信息采集和交流传播渠道畅通。其次,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需要大批既精通旅游业务又熟悉信息化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培养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各层次所需的人才是当务之急,必须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能力和信息素养,旅游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的工作人员要了解旅游中的信息管理技术,而旅游院校和旅游企业都要做好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工作。再次,旅游产业链长,乡村旅游信息化建设要搞好行业协作、区域协作,获得社会各界和各地区的合力支持,从政策、人才和协作等方面构筑有助于乡村旅游信息化发展的软环境。

参考文献:

[1]郑泽国:调查:上海市网民旅游习惯调查报告[EB/OL]同程E网,2005~5~13

篇10

关键词:山区乡村旅游资源;形象遮蔽;形象叠加;邯郸市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4年4月10日

引言

“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理论是杨振之教授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一文中提出的,“形象遮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分布着若干旅游地(风景区),其中旅游资源级别高、特色突出或者产品品牌效应大或者市场竞争力强的一个旅游地(风景区),在旅游形象方面也会更突出,从而对其他旅游地(风景区)的形象形成遮蔽效应;“形象叠加”是指在同一区域内不同的旅游地的差异化形象定位,使得一个区域内的各旅游地具有各自的形象影响力,进而使这一区域产生一种叠加的合力,产生整合型的影响力。

邯郸山区的乡村旅游资源丰富,对邯郸市乡村旅游资源的规划和开发已经有了一定成果,但不可否认其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从研究区旅游资源的形象遮蔽现状出发,研究该区旅游资源的发展,希望促进邯郸市西部山区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一、研究区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现状

(一)旅游区的界定。邯郸市地势自西向东呈阶梯状下降,高低悬殊,地貌类型复杂多样。邯郸的山区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该地区旅游资源丰富多分布于山区乡村内,已开发了像京娘湖风景区、古武当山风景区、娲皇宫风景区、一二九师司令部这样的优秀旅游地,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资质优良的同类旅游地受某些因素的影响被遮蔽而未被很好地开发利用,所以本文选取武安市和涉县的山区旅游资源作为研究对象。

(二)武安山区乡村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武安西部山区地貌构造特殊,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植被种类丰富。武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构成了其旅游业发展的依托和基础。

武安西部山区的自然风光秀丽,该区的主要自然景点有京娘湖、朝阳沟、长寿村、七步沟、武华山等,这些都是东太行旅游、休闲、度假、消夏避暑的极好去处,置身其中让人忘掉城市的喧嚣和生活的压力,不禁为当地的美景所倾倒。

2、人文资源。武安市周围山区人文资源历史悠久。现有古文化点409处,其中列入文保单位的156处(包括国保2处,省保35处,邯郸市保110处,武安市保9处),磁山文化遗址距今7500余年,是罕见的新石器时代历史遗存。其中,宋代的舍利塔、赵国黄背岩古长城、北魏定晋岩禅果寺等历史遗存具有极高的欣赏和科考价值。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北魏定晋岩禅果寺,该寺在东太行山武安市西北35公里处,战国时期晋赵两国分界线定晋岩,岩石高大,气势磅礴,在岩下的半山腰上,有一古寺,名禅果寺,已有1400多年历史,属省级文保单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堪称双绝。

(三)涉县山区乡村旅游资源

1、自然资源。涉县境内主要河流为漳河、清漳河以及浊漳河,气候是典型的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降水量约560毫米。涉县地势较武安市低,没有高峻的山峰和幽深的峡谷,但是其独特优美自然风光依然迷人。涉县的山不高但是很多,重重叠叠连绵不绝,依靠这样的地势涉县也开发了很多独具特点的自然旅游景观。涉县西南方向的五指山就是其中的代表,除此之外还有九峰山、韩王山、黄花山、青泉寺、青塔湖度假村、九龙峰森林公园等一系列已经开发或尚在开发的风景优美的自然资源。

2、人文景观。涉县市的人文景观大多开发较早,级别较高,最著名的当属娲皇宫风景区和一二九师司令部。涉县娲皇宫,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景区。始建于北齐,是神话传说中女娲氏 “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地方,也是我国最大的奉祀中华始祖女娲的古代建筑群,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誉。娲皇宫不仅具有丰富的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悠久的建筑群,更是承载着上万年的女娲文化,堪称旅游资源的精品。

一二九师司令部位于涉县境内赤岸村,司令部依山傍水而建,自然景观优美宜人,是涉县旅游不可多得的历史景点。现在的一二九师司令部是河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红色旅游发展红火的今天,一二九司令部的开发不仅是丰富了涉县的旅游资源,更是为宣传红色思想做出了贡献。

二、研究区形象遮蔽现状研究

(一)遮蔽现状。研究区内的形象遮蔽现状主要体现在级别较高的景区对级别较低的景区的遮蔽,研究区内共有6个国家级四星级旅游地,这些级别较高的风景区对级别较低的风景区存在明显的遮蔽。同时,高级别的风景区之间也存在着形象遮蔽现象,例如京娘湖风景区几乎遮蔽了武安山区的所有旅游资源,也包括长寿村风景区和朝阳沟风景区。而娲皇宫风景区的辐射范围也涉及到了一二九师司令部。由上可见,研究区内旅游资源之间的形象遮蔽状况非常明显,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邯郸市山区的乡村旅游的发展。

(二)形象遮蔽的原因分析

1、旅游资源品质高低造成形象遮蔽。在同一区域内,级别、品质较高的旅游地对其他旅游地形成形象遮蔽,根据资源条件是否相似又分为两种类型:

(1)在同一区域内或同一条旅游路线上存在两个资源类型非常相似并且资源类型大体一样的旅游A地和B地,其中A地在资源级别、品质上高于B地所以形成形象遮蔽。游客考虑到时间和成本的因素往往会放弃去B地。

京娘湖景区是位于武安市的一个国家AAAA级景区,在该景区西南有一个天慈峰林风景度假区,景区内树木葱郁、层峦叠嶂。夏季炎热之时,清爽宜人,为避暑胜地。但因该景区级别较低,开发较晚,与京娘湖的旅游资源类型雷同,所以游客更愿意去知名度较大,级别高的京娘湖景区而不愿意去级别低,开发晚的天慈峰林风景度假区。

(2)在同一区域内,两个或多个资源类型不同的旅游地相比较,形象鲜明、级别较高,市场竞争力强的景区会对其他景区进行遮蔽。

根据对涉县各景点游客量接待的研究,游客在选择旅游地是会首先选择形象鲜明、级别较高的一二九司令部和娲皇宫以及五指山,诸如九峰山森林公园、涉县城隍庙、九龙槐景点都会成为游客的过境地,不会成为旅游者的目的地。原因就在于,一二九师司令部、娲皇宫和五指山对涉县境内其他旅游景点存在着形象遮蔽的现象。

2、旅游地形象相同造成形象遮蔽。两个或多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雷同,在进行旅游地形象定位时选择了相似的形象,这种情况下,最先树立起形象的旅游地会遮蔽其他形象相似的旅游地。

京娘湖景区和仙灵湖景区,二者旅游资源特色相似,完全可以用同一个形象,但是京娘湖开发较早至今已是国家级水利风景区,而仙灵湖风景区知名度依然不高。

涉县境内的一二九师司令部和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都主打“红色旅游”的形象牌,分别以抗美援朝战争和为背景发展红色旅游,用红色思想教育游客。但很明显一二九师司令部的游客数和旅游收益大大超过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这依然是旅游地形象树立的时间影响了旅游地的发展,从而造成形象遮蔽的现象。

3、市场竞争力不同造成形象遮蔽。在同一区域或者同一旅游线上,旅游地之间资源特色相近,同时品牌影响力相差也不大,这种情况下市场竞争力强的景区就会对其他景区形成遮蔽。

七步沟风景区与朝阳沟风景区相邻,都以山水景观奇特秀美而出名。但由于朝阳沟在市场运作方面优于七步沟,所以七步沟在于朝阳沟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尤其是朝阳沟升级为国家AAAA级景区之后这种劣势更为明显。很多游客在选择出游地点的时候很容易忽略七步沟而选择朝阳沟,由此可见,由于良好的市场运作使朝阳沟知名度更高,市场竞争力更强,七步沟景区明显处于朝阳沟的形象遮蔽之中。

三、邯郸市山区乡村旅游资源发展策略

(一)准确定位自身旅游形象。旅游地形象的定位是旅游地形象形成的基础,它的支撑要素有:旅游资源的本我特质及其释放、旅游者的感知和认知、旅游地的空间竞争、旅游市场定位、区位条件。除了要综合考虑这些要素之外旅游地形象的确定也要注意两点:一是旅游地形象要定位广阔,综合考虑旅游区的优势资源,将旅游区进行资源整合并展现在旅游地形象之中;二是旅游地形象的定位要充分考虑旅游地空间竞争,考虑旅游形象的遮蔽效应,追求定位的特色化差异化能避免旅游地形象遮蔽,整合旅游资源环线的资源将走向旅游地形象叠加。

(二)旅游地基础设施建设

1、提高研究区内的交通通达度,完善旅游区的交通设施建设。提高研究区内的交通通达度,完善旅游区的交通设施建设,加快研究区内铁路和公路的建设,强力推进邯郸市西部山区旅游资源的开发。武安山区应以202省道为主干道,加快主干道沿线乡镇的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公路目标,努力建立顺畅便捷的旅游交通运输网络体系。

涉县山区是青兰高速的必经之地,有利于将涉县山区的旅游点与省外各地连接起来。同时,该地要以309、22国道和213.202省道为骨架,加强公路村村通的建设,制定旅游交通线路规划,实施旅游畅捷工程。

2、完善旅游区所依托的乡镇建设,提高旅游区的接待水平和服务设施水平。发展乡村旅游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就是要进行乡镇的规划,乡镇规划与建设对突显武安和涉县山区的建筑风格以及风土民情等文化特征有重要意义。所以,应该加快旅游区所依托的乡镇的建设,在体现景点文化特色的同时,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必需的宾馆饭店、医疗卫生、娱乐、购物、交通、邮电、通讯等基础设施。加强旅游区的小乡镇建设,把景区的游览观光活动与市区的食、住、游、购、娱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游客尽兴而归。

3、实现通讯畅通,不断完善娱乐和购物设施,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保障。加快建设重点旅游景区的通讯设施,在各旅游景区普遍开设各类邮电、通讯服务项目,逐步形成内外通畅、技术先进、高效安全的旅游通讯网络。另外,要加快建设旅游地的娱乐、购物等设施,使游客在饱览美景的同时感受旅游地的文化并能融入其中,这也满足了游客对山区特色文化和产品的需求。

(三)形象叠加策略。形象叠加的关键环节是实现旅游地的差异化形象,并将这些形象各异的旅游地综合起来,形成叠加效应,使旅游地的形象吸引力得到提高。

1、形象叠加原则

(1)强化旅游资源的差异化形象。研究区内的形象遮蔽主要是因为旅游地形象的相近或旅游资源的相似造成的,所以强化旅游地的差异化形象是解决“形象遮蔽”问题的一个主要方法。

(2)增强旅游区之间的“形象叠加”,针对不同的客源市场,突出其不同的形象。

(3)注视旅游产品的组合。充分了解研究区内的旅游资源,将旅游资源进行分类整理,根据其特点及旅游地的需要进行旅游产品的组合。

(4)对同一区域内旅游形象相似的景点,竞争力较弱的应重新进行形象定位。

2、形象叠加方案。基于研究区内形象遮蔽的现状以及前文提到的形象遮蔽的原则,研究区内的形象叠加方案主要通过制定研究区内的特色旅游路线来体现,主要有以下几条路线:

(1)生态旅游路线。利用研究区内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原生态资源,紧随旅游业发展的趋势,在研究区内开展生态观光旅游,如:由京娘湖、七步沟、朝阳沟的风景奇观组成的欣赏旅游路线;五指山地区的天然氧吧旅游路线。

(2)科考旅游路线。研究区内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京娘湖风景区、古武当山都是国家地质公园,近年又建成了武安国家地质公园,包括八个景区,具有一定的科考价值,可以开展科考旅游。

(3)红色旅游路线。利用一二九师司令部、将军岭、朝鲜义勇军烈士纪念馆等景点开展红色旅游,弘扬党的精神。

(4)女娲文化游路线。娲皇宫及其周边的景点组成娲皇宫风景区,主要开展女娲文化游,在欣赏风景区内优美自然景观的同时感受并了解女娲文化。

(四)强化媒体宣传。本文介绍的媒体宣传主要体现在旅游广告方面。根据武安和涉县山区的旅游资源现状以及旅游企业的规模,在研究区内的旅游地制作旅游广告应注意以下两点:

1、该研究区内的旅游广告目标应以告知型为主,因为在该区内的大多数旅游产品还属于投入市场的初始阶段,应该着重向旅游者介绍旅游新产品以树立良好的市场形象。

2、综合考虑各因素,在该研究区内一些级别较高、开发较早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旅游地应选择杂志、电视等传播范围广、表现力强的广告媒体。而对于一些开发较晚,广告经费有限的旅游地应选择广播、报纸等费用较低,但传播范围比较广的广告媒体。

四、总结

本文主要针对邯郸山区旅游资源中存在的形象遮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形象叠加理论努力实现研究区内旅游资源的整合,最大限度实现资源整合带来的经济效应,同时也对西部山区旅游资源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本文在研究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将定性和定量进行了结合,在定量分析中由于基础数据和分析软件的原因还存在一些缺陷,在今后的研究中会继续研究尽量避免。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振之,陈谨.“形象遮蔽”与“形象叠加”的理论与实证研究[J].旅游学刊,20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