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积极心理学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学习倦怠 积极心理学 积极品质 社会支持 教育者
[作者简介]王进(1975- ),女,河南南阳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就业、心理学。(河南 开封475003)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年度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基金资助计划项目“黄河水院学生学习倦怠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4KXJS005)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97-02
一、学习倦怠和积极心理学的概念
(一)学习倦怠
学习倦怠是指学生在长期学业负担下产生的精力耗竭、感情冷漠和低成就感并存的身心俱疲的心理状态。学习倦怠广泛存在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其个体表现为对学习缺乏兴趣、动力不足、急躁不安、逃避责任、缺乏控制、疲倦厌学、敷衍应付等消极应对学习行为,严重者伴随情绪衰竭、睡眠障碍、人际退缩、网络成瘾等心理障碍。学习倦怠不仅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下降、厌学情绪滋生、自我效能感下降等问题,而且对大学生的个性成长和自我评价均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因此,大学生学习倦怠问题一直是理论和实践研究的热点。
纵观学习倦怠的文献资料,研究者们往往将重点放在学习倦怠的成因、结构、过程、干预、对策等方面,在解决学生学习倦怠问题时,大多以消极心理学理论出发,注重采取外力措施纠错学生的行为,缺乏从学生成长、学生本身存在的力量等积极的角度去看待和预防这一问题。总之,对学习倦怠的研究还处在相对消极、滞后、被动的研究层次。
(二)积极心理学
积极心理学是指用心理学目前已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等积极方面的一个心理学思潮。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取向调整矛头的新革命,向统治了近百年的消极心理研究范式提出挑战,它将研究重点不再放在人类心理层面的阴暗部分,而更多强调人性的价值和优点,关注人类的健康、快乐、幸福、坚韧、乐观、创造力等积极因素,激发和调动人内在的“正能量”,而这些“正能量”正是防御和修正心理问题的“武器”。
运用积极心理学解决学生潜在的问题,着重于调动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去缓冲问题,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并有效融合教育对象和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系统。针对当下解决学习倦怠问题模式的弊端,如果将解决措施调整为从依赖外界督促、权威指导、学生被动接受去解决、对抗学习倦怠,转为从学生发展角度出发、激发其自身力量、指向其成长目标、转化为内在品质应对学习倦怠这一问题,这种积极的暗示会促使大学生产生较好的自我评价,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概念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性循环,而这两点对于大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有直接的影响,这正是积极心理学主要的着力点。
二、引入积极心理学理念解决大学生学习倦怠的可行性
(一)人类具有的积极品质为解决学习倦怠问题奠定了基础
人的进化过程中,有大量的“积极基因”被遗传、积累,因此人生来就有积极的心理潜质。同时,临床心理学与管理学的实验证明积极的心理因素也可以通过后天培养,研究学者通过环境设计、动机激发、行为强化等因素唤起被试积极的行为,教给个体适应环境和应对问题的技巧等方法,帮助他们提升心理品质和生活质量。
(二)积极心理学的产生对预防保健和解决心理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特殊时期,他们自尊、敏感,渴望认可又惧怕失败,在成长过程中受到挫折打击后出现学习问题、情绪困扰、学习上的退缩行为属于正常现象,这是人成长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阶段。积极心理学的“积极”不仅表现在人们追求美好生活、营造良好心态、体验快乐情绪、保持积极人格特质上,而且体现在面对困难、挫折如何积极预防和应对上,这才是积极心理学现实意义的内核。同时,研究表明,受过挫折事件并调整过来的人们,对现实的评价更积极和稳定。其次,积极心理学所研究的乐观、向上、自我控制、坚持等积极力量正是对抗学习倦怠最核心的要素,这些核心要素的激发需要教育者提供更开放且多元的组织环境。再次,学习倦怠研究表明,每个出现学习问题的大学生,对外显露的是学习问题,而实际隐藏在内的是个人的心理问题或家庭问题等。大学生出现学习倦怠,有目标缺失、学习枯燥、方法不当、压力过重等原因,但更多的是在迷茫时期方法指导和人文关怀的缺乏。作为一门以发现人性价值和创造幸福为目的学科,积极心理学可以为缓解学习倦怠问题提供理论的指导。最后,在研究大学生学习问题时,通过训练发展学生对学习的积极认知评价,体验积极的学习情绪,学会积极的学习行为,完全是切实可行的策略,不仅可以融合教育者与教育对象的关系,而且可以从教和学两方面提高学习效果。
三、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缓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思路
(一)抓住大学生的有效需求点,明确学习目标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表明人的需求多种多样,从低至高依次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作为敏感、自尊、自我意识感较强的大学生,他们都有渴望成功、追求完美、获得认可、实现自己潜在价值的积极动因。需求层次理论运用在大学生的学习激励时,就是要抓住学生的有效需求点,增加激励效果。教育者在认可和尊重学生的前提下,要让学生学会承担责任,明确自己的目标,避免成为迷茫、困惑的人。研究发现,学习倦怠感较强的学生大多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目标、不知道该干什么的“迷茫一族”;另一类是目标动机太过强烈,对自己要求过于严格的“刻板一族”,稍微偏离目标,就对自己进行严惩,久而久之,自己的信心、目标都在动摇。这两类大学生都不会树立目标,不会用目标引领前进。因此,如何教会学生寻找兴趣和天赋,学会学习和思考,脚踏实地,把当下学习与未来发展、长期目标与短期目标结合起来,做好自己的学业规划和职业规划,避免成为迷茫困惑、应试机器、孤独被动等可能造成学习倦怠的因素,激发自主学习的动力,是处理学习倦怠最重要的一步。
(二)调整认知,用理性思维看待大学生学习出现的问题
要培养学生对待问题时积极的认知方式。艾利斯的ABC理论认为,人的情绪不是源于事件本身,而是源于个人对事件的信念、评价和解释。在大学生出现学习焦虑、情绪耗竭及不当学习行为时,要引导学生对学习问题进行正确归因,合理认知自己的成败,不要动辄以绝对化、灾难化、以偏概全等方式否定自己的能力和价值。当大学生觉得自己的失败是因为“笨”“不如别人”“没有前途”“宿命”等不可控因素时,个体会丧失自尊,对失败感到羞辱,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作用。这种思想如果不加以阻止,学生很容易在学习上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听之任之,最终不做丝毫努力等。反之,如果以理性思维去诠释学习问题,如“学习方法的问题”“自己努力不够”“这个事有些失败,但不代表我个人就是失败的”等,个体虽然对学习问题感到难过,但不会丧失自我效能感,认为自己的学习是可控的,可以通过努力、调整学习方法等途径来改变的。
(三)践行大学生学习和知识主体地位
要改变长期“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中心”的教学模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模块,践行学生主体地位和知识主体地位。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最新的脑科学研究均强调自主学习对学生的重要性及学生自己决策学习的可能性。许多学习倦怠感较强的学生感觉在学习中缺乏控制感和决策权,自己是受教育和改造的客体,学习被固化为枯燥、限制时空、缺乏个性的机械活动。因此,要增加学生对学习的控制感、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有权对自己的学习活动做出选择和决定、参与教学计划的制订和决策以及参与学习环境的设计等。同时,确立学生知识主体地位,在学习过程中不再被知识霸权所压迫,机械地反射知识传递的信息,而是自我构建知识体系,经过自己的认知加工,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等。
许多人担忧传统的“教师中心、课本中心、课堂中心”教育方式被弱化,在当下以应试教育为主体的模式下,学生的学习效果不能保障。实际上,这一点是不用担忧的。应试教育注重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诱发其学习潜力,这种力量是巨大的。教育者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学习的监督者和过程的操纵者,而更像是一个导演,搭好场景,营造气氛,引导学生学习,教育者是更高层次的“操纵者”和“管理者”,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无痕管理在对自主性日益增强的大学生来说更为合适。在他们遇到诱惑、挫折、困难时去启发他们,让学生感到被尊重和接纳,从而去主动学习,发现学习的乐趣,找到学习的自信心。
(四)助力大学生成功,以成功孕育成功
动机心理学的期望价值理论认为,个体完成任务的动机大小由两个因素决定,一是完成任务可能性的期待,即概率大小;二是任务被个体赋予的价值大小。该理论运用在学习倦怠的学生身上,即成功是最好的激励方式,竭力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感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失败是成功之母,而成功体验理论从人本主义理念出发,提出“成功更能孕育成功”的教学理念。教育者要以学生为本,助力学生成功。在目标设立上实事求是,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点、学习程度,引导学生构建阶梯式目标,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成功成为可能;从认知方式上给学生灌输“人人都能成功”的信条,改善他们的自我观念和自我效能感,以成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在保障上为学生创造成功学习的机会和条件;在评价上抛开过去纠偏、评述的消极方式转向欣赏、鼓励性评价;在行为上指导和强化学生的成功言行和方法促进其更大的发展。
(五)提高大学生运用社会支持系统的能力
当大学生遇到学习倦怠问题时,能运用社会支持系统来缓冲学业上的不当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一项能力。这项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三个因素:一是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密度和异质性;二是大学生主观感受社会支持力量的强度;三是大学生自觉发挥社会支持的能力。一个人的社会支持系统的规模越大、密度越高、异质性越强,则社会支持系统越易发挥缓冲和保健作用。大学生最主要的社会支持群体是教师和家长。他们主观感受到师长对他们无条件的支持、理解、欣赏、关爱等情感体验对降低学习倦怠感非常有帮助。心理学上的“皮格马利翁效应”证明,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和评价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身心发展。积极的期望和评价会减轻他们对学习的焦虑与压力感,提高学习动力,认同学习的规范和要求,发掘积极因素去学习,这与积极心理学倡导帮助人们寻找积极动因对抗学习倦怠不谋而合。同时,大学生遇到学习倦怠问题时,会利用积极宣泄、正确归因、请求帮助、寻求心理平衡等方法自觉发挥社会支持的动力作用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杨丽娴,连榕.学习倦怠的研究现状及展望[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
篇2
关键词:文化快餐心理;学生创造力;消解过程;恢复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2.0,G4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2-0006-03
一、问题提出
培育创造力是一个国家教育的主题。创造力多维研究成果揭示,创造力是一种复合力,是个体具备的一种潜能或素质。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创造力是产生有价值新信息过程中所运用的信息获取、信息贮存、信息激活、信息加工、信息输出和监控能力的总和。从存在心理学和现象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复合力的生成过程实质是意识超越自身指向对象、赋予意义,并建立意向对象相关项结构的过程,即把学习对象纳入意义自我范畴的过程。
然而,学生创造力发育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也恰好集中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所学课程知识与意义自我的关联图式是模糊的,即使在导入每门课程前对学生进行了足够提示,学生的学习热情难以长期保持,常常表现为先期热后期冷。随着教学内容的展开,后期学生主动思考和练习的行为在减少,注意力往往被吸引到其他与学习无关的活动上,不能做到“学而时习之”。教学过程中,如果对所讲授的内容增加一定的技术难度,部分学生听讲的注意力会下降,会下意识地低头玩手机和浏览手机网页或做一些其他的动作。这些对所学内容失趣的行为出现,表明学生的学习对象与意义自我的关联构建过程受到某种不被其察觉的心理因素所干扰或弱化。
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不为学生察觉的心理因素实质是一种文化快餐心理倾向,即学生把“快餐文化”的特征迁移到知识学习过程,并在潜意识中滋生一种单纯的知识消费心理,而不企求知识创造所带来的意义自我层次的快乐。在这种心理驱使下,多数学生不会主动地对学习对象赋予意义自我的属性,也不愿意劳费心力对所学知识进行意向性构造,厌恶繁琐与关联构建过程,回避迂回认知,追求课堂所授知识的简单、实用及刺激到反应的线性逻辑完美,以获得某种与本能乐我相应的心理满足感,如视觉、听觉、触觉的满足及乐受反应行为的满足等。
学习心理学认为,人的注意力资源是有限的,创造力发育的关键是要使学生对所学对象保持持久的注意力,这样才有可能发现所学认知逻辑的缺陷及与现实的差异,并尝试去重组、改变或创造。然而,文化快餐心理割裂了知识消费与创造的统一性,对学生创造力的形成产生了解构性影响。这种解构性影响是从消解学生心中学习对象与意义自我关联作用开始的,并沿着认知意识作用层次退化、脑创造动力遗失的路径展开。
二、文化快餐心理下认知意识作用层次的退化
文化快餐心理追求所学知识简单、方便、实用、直观、速成,并以消遣、消闲、消费为主要特征。知识学习出现“快餐文化”现象,意味学生的认知意识作用层次在退化。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这种认知意识作用层次退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造性的观察学习退化为简单的模仿学习。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认为,人的创造力是可以通过创造性的观察学习来实现的[1:118]。尽管学生还没有步入社会实践,但是这种创造性的观察学习仍可运用于课堂的理论与业务知识学习上。课堂上的创造性观察学习是学生对老师演示的知识范型进行特征抽取和编码,转为脑内传递介质,链接大脑记忆中心已积累的知识,并进行整合、重组,以获得新行为的过程。然而在追求简便、速成的文化快餐心理驱使下,创造性的观察学习过程被简化为行为模仿过程,学生关注所学知识内在复杂性的唤起动机不足。这样,学生在对所学知识进行内隐编码过程中,可能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对所学知识内在复杂性的表征抽取不足,不能在脑内形成完整的编码,无法完整再现所学知识的复杂关系;另一种情况是,大脑对知识复杂性的表征进行了完整编码,但对各表征编码之间的内在联系没有进行反复练习和体验,也没有将其反馈到具体问题与情景之中的企图,自然无法产生尝试转动或改动这种联系的行为或努力。这表明,学生创造性观察学习的能动意识在减弱。
2.顺应认知退化为同化认知。根据皮亚杰心理发展结构论,心理发展是通过同化、顺应以及同化和顺应之间的平衡来发展和丰富图式的过程[1:137]。所学知识在大脑形成图式后,大脑会利用原有的图式或认知结构去体验这一图式,并吸收新经验;同时,原有图式受到所要同化认知要素的刺激会发生改变或生成新的图式,以接受新的事物。但是文化快餐心理打破了维系学生心理发展的同化与顺应之间的平衡。学生在利用大脑已有图式或认知结构去同化所学新图式时,新图式中与原有图式或认知结构相似或相关的表征会得到体验和肯定,不相关甚至矛盾的表征会因引发认知冲突使其无法获得简便、速成的而被忽略掉,导致所接受的新知识图式不完整。这样,学生在把所学的知识图式反馈到具体问题与情景之中时,自然无法使不同种类的知识图式建立起关联,从而使同化过程中本应发生的顺应过程受到抑制,认知活动的发展停留在同化阶段,防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意义自我退化为无意义自我。存在心理学认为,意义自我应面向未来,对生命持有开放的状态,时刻保持着对未来的可能性,能够自由选择和独立承担责任,并处于身心与外在世界合一的状态中[1:305]。在这种合一状态下,学生把学习看成是自己生命存在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而不是自我需要满足的功利工具。然而,文化快餐心理的存在,阻碍了学生由无意义自我心理向意义自我心理发展的过程。学生的认知活动局限于自我需要范畴,对所学知识按自我适用原则进行筛选,脑对外在世界现象微细变化的反应出现功利选择性肓区,其多记忆中心发生多方向、多层次的链接反应过程受到阻碍,所学的知识不能回馈到现象界。学习过程中出现的浅尝辄止、死记硬背、注意力不专注等现象,表明学生还没有超越自我需要层次升华到意义层次的自我。
三、认知意识作用层次退化导致脑创造动力遗失
认知动机理论认为[2],脑动力机制是大脑通过体内介质运动而形成的主动或被动响应外界各种信息,并再次转化为体内介质传递、刺激大脑形成链接反应,促成各种内在意识产生,同时推动自我反馈并反馈客体运动的微观领域介质运动的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的形成取决于大脑认知意识作用层次对心理注意力资源的分配。根据前面的分析,创造力的认知意识空间是由创造性观察学习、顺应认知和意义自我向量所构成的,其中意义自我是基向量。在基向量的作用下,大脑把心理注意力集中指向所要了解的知识领域,并拓扑出创造性观察学习、顺应认知向量子空间,产生脑创造动力。在这一拓扑过程中,创造性观察学习和顺应认知向量的形成又会反过来增强意义自我向量,形成脑创造动力的自我强化机制。然而,文化快餐心理消解了意义自我的基力量,使创造力的认知意识空间层次发生退化,大脑集中注意力并使之向未来、未知延伸的过程受到干扰和分化,导致脑中自我反馈并反馈客体运动的动力遗失。这种遗失具体表现为:
1.缺乏残缺记忆积累刺激。残缺记忆是个体大脑响应外界时,保留所学对象内在联系不完整或未能解释现实部分的信息刺激记忆。这种残缺记忆不是人本主义理论所说的因自我需要产生的缺失性认知,而是在新的疑问、反常情况或新现象在大脑映射后,出于把握事物的本能,所涌现出的一系列新的缺失认知。根据格式塔的知觉论,当个体大脑多次接受这种残缺记忆积累的刺激,其响应这种残缺信息的能力会被激活,并在短期内骤然增强,产生强烈的物像归因或概念归因的认知渴望,来圆满或弥补残缺记忆图式。然而在文化快餐心理影响下,学生模仿认知和就近同化认知意识的形成及坚固,会压抑残缺记忆的形成;即使课堂上受到残缺记忆的提示,也会因惧怕残缺记忆所带来的认知焦虑感而对其产生本能的排斥。对残缺认知这种内在压抑和出自焦虑感的本能排斥,使大脑不能反复受到残缺记忆刺激,自然无法触发脑中自我反馈并反馈客体的认知活动。
2.格式塔关系图式形成与链接存在障碍。创造性思维与问题、情景之间的关联图式积累有着密切的联系。问题、情景之间的关联逻辑被称之为格式塔关系。格式塔心理学家韦特海默认为[1:273],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自由地、没有偏见地观察全局,设法发现问题与情境怎样相互联系,找出问题的形式与任务之间的内在联系,接触到情境的根源。这里,自由、没有偏见地观察全局是发现问题与情景之间格尔塔式关系的基本前提。但是,在文化快餐心理影响下,学生很难做到这一点。原因在于,模仿认知和就近认知极易使学生养成某种认知惯式和概念执着,构成观察的意识陷阱。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对格式塔关系的观察是片面的、不完整的,并且在头脑中出现的频率会减少。不仅如此,认知惯式和概念执着的束缚,也阻碍了所捕获的格式塔关系图式与原有认知图式的链接融合过程。因此,学生在考察问题与情景的关系时,所获得的格式塔关系图式就不足以撬动脑中自我反馈并反馈客体的认知活动。
3.认知动机功利化导致的认知纠结情结。要在全局性物质运动前沿领域或局部实践领域获得认知高峰体验,认知动机须维持恒常不变。要做到这一点,认知动机必须去功利化。然而受文化快餐心理影响,无意义自我赋予了学生认知动机的功利属性。这时,因自我需要产生的缺失性认知居于主导地位,并随着心对外境的攀缘而多样化,引致大脑对有限的心理注意力资源出现分散化配置,于是学生便产生了什么都想得到的认知纠结情结。一旦出现认知纠结情结,学生大脑中在某一方向上的自我反馈并反馈客体的认知活动强度就会减弱或是中断。
四、脑创造动力的修复
根据前面的分析,要消除文化快餐心理对创造力的负面影响,就必须针对性地对学生展开以重塑意义自我为中心、格式塔关系图式积累与拓扑和残缺记忆刺激与预期结果延宕结合为支撑的创新思维能力体验式教学,促进脑创造动力的恢复。
1.重塑自我重在自我与所学对象之间的意义构建。自我决定论认为,外在动机行为内化程度取决于该动机行为与自我的整合程度,整合度越高,来自外在动机的行为就越倾向于自我决定。[3]外在行为动机与自我的整合实质是自我与所学对象之间的意义构建,是自我由无意义层次升华到意义层次的过程。由于学生世界观还不成熟,对社会生活和现实需要的理解还很模糊,更谈不上对意义层次自我的认识。因此,自我与所学对象的整合需要一个引导过程。这一引导过程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首先,确立并强化学生自我对所学对象的认同感。认同感的产生可通过预设动机来完成。预设动机是要向学生呈现所学知识与自己未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能做什么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生的每门课程学习,都应通过预设动机的安排去反复刺激学生对所学对象与自我的意义关联认知。
其次,把所学对象赋予自我存在属性。这是自我与所学对象整合的一种理想境界,自我处于意义自我状态中。实现这一理想状态,可安排一定数量的问题解决过程体验实验。即在每完成几个知识单元学习后,对学生提出要解决的综合问题,要求学生利用学过的知识,自己搜索资料,独立完成,并对解决问题的心理过程进行自我观察,写出书面体验报告。然后组织学生对不同时期自己完成的体验报告进行交流。体验实验的目的是要学生体会放下自我与不放下自我对解决问题过程中所付出努力的感受。
2.格式塔关系图式的积累与拓扑。格式塔关系图式的积累与拓扑,首先是自由、无偏见地观察;其次是脑内的链接反应。因此,教学过程中应贯穿三个环节:一是同构拓扑。教授学生知识图式时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或譬喻去解构和重组所获得的图式,并向相似语言或概念空间拓展。然后再设置易使学生混淆的简单问题与情景,交由学生观察,让其在试错过程中正确链接脑中所对应的已知知识图式,并向所观察的认知空间拓扑,从而获得完整的格式塔关系图式。二是组合拓扑。设置复杂的问题与情景,交由学生自主观察,并让学生尝试链接脑中已有的不同知识图式。然后按照所观察的问题与情景之间的关系认知,重组所链接的多种知识图式,进而获得完整的复杂格式塔关系图式。三是不完满拓扑。在完成前两个教学环节基础上,设置开放的问题与情景,交由学生观察。这样,学生在把脑链接的各种已知知识图式向问题与情景的认知空间拓扑过程中,就会发现未知的关系,从而在学生脑中积累起一定的面向未知的格式塔关系图式的认知,为下步的残缺记忆刺激与预期结果延宕结合的训练奠定基础。
3.残缺记忆刺激与预期结果延宕结合。学生认知要进入所学学科前沿领域,还需在日常学习中对其进行残缺记忆刺激与预期结果延宕结合的认知动机自我强化训练。这里,残缺记忆不是指学科前沿领域问题,而是所授知识点中未向学生展示的那部分逻辑关系,即老师讲授知识时应预留开放的思考空间,由学生自己去发现并付出努力补全。预期结果延宕是指学生用自已努力求证的结果对自己进行奖励。残缺记忆刺激的目的是要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培育其捕获残缺的敏感性;预期结果延宕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信心和面对问题敢于承担的心理。这种认知动机自我强化训练,会养成一种质疑和求索的心理取向,有助于学生对所学学科领域的前沿问题产生认同感,从而激发出面向未来、未知的认知欲望。
参考文献:
[1]郭本禹.西方心理学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2]胡志平.认知动机6:脑动力机制外在的结构性表现[EB/OJ].[2008-3-6](2013-8-16).
.
篇3
关键词: 人际信任概念界定产生根源层次来源与培养
在社会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专型的大变革时期,原有的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人与人之的不具有强制性的信任关系逐渐被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具有强制性的契约关系所代替。在这个过程中,部分人利用尚未成熟的法律漏洞进行欺诈,使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关系遭到破坏,代之以猜疑和不信任。但是人际信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折射出人们对于人类本性的基本信念,也影响到人际交往中的预期和决策。[1]笔者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信任的本质、层次、形成和培养方法。
一、人际信任概念的界定
人际信任是一个大家都很熟悉的概念,但就是这样一个熟悉的概念,学术界对其内涵和外延的理解却是见仁见智。西方对信任(trust)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种:(1)Rotter认为信任是个体认定另外一个人的言词,承诺以及口头或书面的陈述为可靠的一种概括化的期望;(2)Wrighsman认为信任是个体所有的一种构成其个人特质之一部分的信念,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3)Sabel信任是交往双方共同持有的,对于两人都不会利用对付之弱点的信心。国内对信任的观点如下:(1)张建新等人认为人际信任是人际交往的一方在或合作或竞争的不确定条件下,预期另外一方对自己做出合作行为的心理期待[2];(2)杨中芳等人认为人际信任是指在人际交往中,彼此对对方能够履行他所托付之义务及责任的一种保障感。用日常用语就是放心,不用提心吊胆,担心对方会不会照自己所期望或所托付而为自己做事,在这一概念中人际信任被视为是一个存在于两人之间的概念[3]。
Rotter的定义只提到对他人言行前后一致的期望。Wrighsman则更进一层,涉及对他人的动机,人格方面的表里和跨时空一致性的正面期望。Sabel的定义反映了信任具有一定程度的冒险性,人的言行、动机、人格表里和跨时空一致性的相对性。虽然Wrighisman也提到:“认为一般人都是有诚意善良及信任别人”,但他们的共同点都是强调对他人言行跨时空一致性的信念和期待,即他们强调的是“信”。而国内的两个定义也含有对他人表里和跨时空一致性的期待,但更多强调的是对对方行为的正面期望,即期望对方会做出合作或者对自己有利的行为,我们强调的是在信基础上的“任”。综合以上的分析,笔者把人际信任定义为:信任是在人际交流中,主体人对客体人言行表里及跨时空一致性的正面期望,它基于人的行为跨表里和跨时空的相对一致性,根源于人的行为跨表里和跨时空的绝对不一致性。
二、人际信任问题产生的根源
对于人际信任的定义中,不论是西方还是国内,都强调个体与他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对人和其他非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不能用信任描述起关系的。为什么人和其他非人事物之间没有信任的问题,而人面对自己的同类时就会面对信任这样一个问题呢?
人的行为只具有相对一致性。人和其他非人事物相比,最大的不同就是人具有意识,人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和说什么,也能估计自己的言行会对他人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为达到自己的目的,人可以伪装自己,说自己不想说的话,做自己不想做的事,这样就发生了人的言行和自己真实的想法不一致的情况,出现了人的言行表里和跨时空的不一致性。在日常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每一个人都必须和他人交流与合作,为了达到交流与合作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全说假的、做假的,必须表现出尽可能的表里如一和跨时空一致性,这样人类的言行有具有了相对的一致性。对作为主体的人来说,客体人的行为是否一致就具有不确定性。作为主体的人在和客体的人的交往中,我们或者认定客体人表里和行为跨时空是完全不一致的,这样可以不受别人的欺骗,但是这样的人将无法在社会中生存。不信任他人就无法和他人建立任何关系,而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无法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关系也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或者认定客体人的表里和行为跨时空是一致的,相信客体人的任何言行,这样就很有可能被他人欺骗。可见,对他人的言行完全相信不妥,完全不相信又不可能做到,每个人对他人的言语和行为只能在信和不信这样一个连续轴上选择一个恰当的点,这个点就体现了我们对他人的信任程度。可见,人际信任问题根源于人的言行的不一致性和人们对他人言行一致性的渴望。
三、人际信任的不同层次
信任其实是主体人对客体人言行在表里和跨时空上是否具有一致性在信和不信连续轴上的判断和期望。每个人的经历和所受教育的不同,不同人在哪些人值得相信和哪些人不值得信任,以及人的哪些行为值得信任和哪些行为不值得信任的判断上往往不一样。
信任的第一个层次也就是最高层次是人性观中“人是否值得信任”的体现。也就是主体人对客体人全体在本质上在多大程度上是否值得信任的看法。Wrightsman在1974年编订的《人性的哲学量表》中就把“值得信任”(Trustworthiness)作为一个分量表,以此测定主体的人对客体人全体的信任程度。在这个层次上得分水平高的人倾向于信任所有的人,他们是从人性这种高度来信任他人的,就算有人表现出不守信行为,也往往把这样的行为解释为环境作用的结果。在这一层次上得分低的人,对他人表现出的一致和守信的行为,认为是外界作用的结果,相反表现的不一致和不守信的行为他们却认为是人的本性的体现。
信任的第二个层次是对社会中哪些社会群体值得信任的判断和期望。李伟民和梁玉成对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家庭成员、自系亲属、亲密朋友、其他亲属”居于可以较多信任的层次,“单位同韦、单位领导、邻居、一般朋友、社会上大多数人、一般熟人”处在难以确定信任与否的层次,即介于说不准和可信任之间,“生产商、网友、销售商”则属于不可过于信任的层次[4]。可见,每一个人对他人的信任除了从人性这样一个总体认识和判断的水平上认定外,在更多的时候是根据我们的经验来判断哪些人值得我们信任,以及哪些人不值得我们信任。在这个层次上对他人的信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也是使用最多的,其往往和社会对各种社会角色的期待有关。
信任的第三个层次是人的哪类行为值得信任,哪类行为不值得信任。我们信任或者不信任某人,是基于我们信任他人会给我们带来的好处和不利的判断,如果我们信任他人的某些言行,在他不守信欺骗了我们也不会损害我们的核心利益时,就会倾向于信任他;如果我们信任他的言行在他不守信的情况下会伤害我们的核心利益时,就会倾向于不信任他。比如很多人明知道现在有很多职业乞丐并不穷,但是看到乞丐以一副可怜相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时候,还是愿意相信这些人很穷而施舍。但是,如果一个人要借他手中全部的钱,哪怕这个人是他们的亲兄弟并写下欠条,他们也要再三考虑对方是否会归还,要不要信任对方。
四、人际信任的来源与培养
艾里克森的人生发展八阶段理论认为,婴儿前期(0―1岁)阶段发展的基本“心理―社会危机”是“基本的信任―基本的不信任”。在这一阶段中,婴儿无法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只能借助对自己有最重要影响的母亲(照料者)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如果婴儿的母亲是敏感、反应一致且对婴儿充满爱心的,使婴儿的需要得到及时合理的满足,婴儿就会体验到世界的可靠和安宁,并发展出对母亲和周围人的信任,产生基木的信任感。基本信任感是“由人生第体验而获得的对自己和匹界的普遍态度……对别人的种基木信赖,也是对个人自己的种基木信任感”[5],对周围世界的这种基本信任感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础。相反,如果婴儿在这个时期遇到的是一位不敏感、反应不一致甚至不喜欢孩子的母亲,她不能对婴儿的需要给于及时合理的满足,婴儿便会觉得周围的人是不可靠的,其反应无法预期,便会感到抑郁或者产生一种轻度的惯性悲伤,甚至使个人的终生保持着一种抑郁性低调。被剥夺、被分裂和被遗弃这三个印象都会留下基木不信任的痕迹,因此与所有这些印象相反,必须建立起基木信任感并使之保持下去。同时艾里克森认为必须指出的一点是,从最早的幼稚经验中获得的信任总量似乎并不依靠食物或感情表露的绝对数量,而是有赖于与母亲关系的性质。
由于婴儿此时缺乏分辨能力和经验,他们会把对自己母亲的信任体验泛化到所有的人,认为所有的人都和自己的母亲一样,要么是值得信任的,要么是不值得信任的。并且,因为此时婴儿形成的与他人交往的经验都会进入婴儿的潜意识,是他们无法意识到的,所以容易成为一种类似与信仰的东西,成为对人是否值得信任在人性层次上的认识,也就是我们上面所说的第一个层次上的信任,是最重要的信任。要培养婴儿的这种信任,就需要最初的照料者一定要是尽可能敏感的,能对婴儿的需求做出及时合理的反应,同时还要求最初的照料者是情绪稳定的,给婴儿提供前后一致的照料,而不是心情好的时候对婴儿百般呵护,心情不好时不管不问。
婴儿最初形成的这种对他人的基本信任固然是最重要的,但是婴儿在随后生活中的经验会不断地修正这种信任。我们经常说“因为年轻,当时太轻信他人了”,这说明随着年龄的增加,很多人从信任他人变得不信任他人了。同样,也有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不相信他人,事事提防他人,到了老年的时候反而变得格外的真诚和善,愿意去相信其他人都是诚实善良的。这些都说明,人对其他人的基本信任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发生改变。这种对其他人信任的改变不是自动发生的,而应该建立在后来经验的基础上。以下几个因素会对信任的改变产生重大影响:(1)儿童受到的正规教育。我们都教育儿童要诚实,同时要信任他人。(2)社会传媒导向。当传媒在报道中赞美诚信而贬抑不诚信,当报道中减少对不诚信事件的报道而增加对诚信事件的报道时,就能使大众觉得他人是可信的,增加彼此的信任感。(3)具体的生活事件。当一个人的核心利益因为别人的欺骗而遭受伤害时,往往会变得不再信任他人,一个不信任他人的人可能因为别人的真诚和善待而变的信任他人。因此,为了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大众媒体要创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加大诚信教育的力度,每一个个体也应尽量表现得诚信,不要彼此留下一个不值得信任的印象。
人际信任是有效交往的前提,“离开了人们之间的一般性信任,社会自身将变成一盘散沙,因为几乎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建立在对他人确切的认知之上。如果信任不能像理性证据或个人经验那样强或更强,则很少有什么关系能够持续下来”[6]。因此,我们一定要通过共同努力来营造一个诚信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李雪峰.当代大学生信仰状况及其与人际信任的相关研究.
[2]张建新,张妙清,梁觉.殊化信任与泛化信任在人际信任行为路径模型中的作用[J].心理学报,2000.32,(3):311-316.
[3]杨中芳,彭泗清.中国人人际信任的概念化:一个人际关系的观点[J].社会学研究,1999,(2):1-21.
[4]李伟民,梁玉成.特殊信任与普遍信任:中国人信任的结构与特征[J].社会学研究,2002,(3):11-15.
篇4
【关键词】创新 实践 教学 兴趣 多媒体
化工原理课程是化工类及其相关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主要介绍化工生产中的一些具有共性的操作,即单元操作。对化工类专业学生来说,无论是在其实际应用方面,还是在课程的编排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同时,也是历年来被普遍认为最难学的一门课程之一。正因为该课程的重要性及难度,所以如何上好化工原理课始终是任课教师们不断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教学改革,我认为教师观念的转变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是上好化工原理课的关键所在。
1 以应用为目的,以够用为适度。调整教学内容
1.1 适当删减教学原有内容
《化工原理》课程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完善,形成了一套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这对于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的高职教育,会给教学带来很大方便,但不太适合“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的”的中职教育要求。本着“以实用为目的,以够用为度,加强针对性、实用性”的方针,必须将专业教学计划及课程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以掌握基本概念、强化实际应用为目的,精减不必要的理论推导。如简化流体动力学中的伯努力方程的推导过程,重点讲解该方程的应用和延伸。删除应用性不强的内容,如传热中的辐射基本定律、因次分析法以及传质中相平衡和溶解度的基本关系等内容。精简后的基本内容既不脱离大纲要求,也能够精、深、突出基本概念与基本规律。
1.2 适当拓宽课程内容,引入新知识
未来的化工工程师将面临各种各样的生产任务及各种问题,因此必须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只有熟悉、了解新技术的发展情况,才能具有创造性,所以适当扩展教学内容是十分必要的。例如,目前市场上研发了许多新型传热管,传热效率极好,市场上广泛使用,这说明《化工原理》课程应增加部分新内容,介绍新技术、新设备,与时俱进,紧跟时代。
2 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2.1 创新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工程意识
《化工原理》是一门以实际工程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工程学科,为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重理论、轻实践,不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现象。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树立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时刻注意将理论与实际联系在一起。依据这个指导思想,《化工原理》的教学应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教育理念,采用启发式、探索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上讨论课时,注意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并尽量选择一些与现实生产、生活联系紧密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每次讨论问题时,教师要适时启发、引导学生从生产性、经济性方面考虑,要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从中提炼工程观点。
2.2 改革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化工原理》是一门工程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它涉及许多大型化工设备结构、复杂的操作原理及流程、大量的工程计算。采用传统的教科书加黑板的教学模式,教师难讲,学生难学。因此,改革教学手段势在必行。
在改革实践中,我们改以往的灌输式课堂为交流式课堂,取得显著成效,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感觉到自己是教学活动中的一部分,有强烈的参与感。课堂讨论是启发式教育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先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对问题的解决有了自己的看法,此时,自然很想知道自己的方法是否正确,特别是在意见分歧很大的时候,他们对将要讲解的问题就会有浓厚的兴趣。
3 突出实践教学,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3.1 加强实习教学,提高实操技能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是为国家培养一批优秀的具有较高实际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因此,对《化工原理》教学要强调针对性和实践性,侧重理论在生产中的应用。应以会用、会变通、会分析解决化工生产技术中的实际问题为目的,有较强的实际动手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改革中加强实践教学。
3.2 进行仿真实训,提高解决问题能力
我们也可利用多媒体仿真控制技术,进行化工单元操作仿真实训,使学生在一个与化工生产控制室一样的操作环境中,通过亲自动手,反复操作,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紧密结合在一起,加深理解化工单元过程及设备的基本原理,熟练掌握各个单元过程的实际技能,培养分析和解决生产操作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上岗操作奠定良好基础。
4 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效突破知识的重点,难点
篇5
【关键词】问题学生 习得性无助 自我效能感 强化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2-0168-02
标签理论认为,“越轨行为是应用规章、法律等对于‘冒犯者’标定的结果。越轨行为者,就是被成功地贴上了这种“标签”的人。被贴上“标签”的人会不知不觉修正“自我形象”,逐渐接受社会对其的不良评价并开始认同他人的观点。“问题学生”无疑是被贴上这个耻辱性“标签”并在无意识修正自己行为使之符合这个“标签”的学生。
中职班级以大家认为的“问题学生”居多,存在纪律差、学风差等问题,使教育和班级管理进展困难。
问题一:班级信任危机——信任的“习得性无助”
中职的班集体建立和形成尤其困难,这个困难存在两个方面:一是师生信任危机;二是生生信任危机。这两个信任危机形成了班集体建立的困难,尤其给有爱心和责任心的老师带来了极大的伤害、困惑和失望,甚至导致一些老师的信心缺失并最终放弃。而学生信任的缺失则导致不能形成一个有良好氛围的班集体团队,不利于工作的开展和良好班级氛围的形成。
习得性无助指个体在经历了某种学习后,在情感、认知和行为上表现出消极的特殊心理状态。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因为学习不好或者“问题行为”不被重视和关注的经历导致了对老师的偏见和消极情感。进入中职后,他们的认知没有随外界的变化而变化,长期的信任缺失导致他们在新形势下建立信任出现困难。
大部分中职生在情感上无法和老师建立起应有的信任和亲密,在认知上一直存在一种错误印象,这种情感和认知体现在行为上就是对老师的不信任和不配合,从而造成了班级建立和工作开展的困难。很多年轻教师决心去感化和转化学生,开展工作后却举步维艰收效甚微,并最终放弃。导致了社会自我实现效应:学生证实了老师就是在虚情假意,老师也证实了这些“问题学生”真的有问题,无可救药。
应对策略:树立信心,行动证实与感化
在班级建立与教学工作开展中老师应该转化思路,换位思考,树立信心。他们经过了10年的时间和数百人验证建立的认知会不会因为一个人或几个人一两个月的时间的行为而改变。如果老师多从学生的角度去看待和处理问题,而不是只从自己善意的行动和辛苦的角度去考虑,端正心态,行动也会更有力量。无数教师的经验和事实证明,越是后进生,越有人情味。老师的付出和辛苦他们不是没看到,也不是没感觉,而是他们需要时间和事件来证实。
树立工作信心,转变工作思路,调整工作心态,用行动去证实自己的能力和善意的出发点,成就学生的成功和未来。
问题二:学风差——低自我效能感
长时间过多的失败体验造成了他们缺少成功体验而形成了低自我效能感,对任何事都缺乏信心而不去尝试,在学习中就表现为厌学。
自我效能感是指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很多教师无视厌学背后的原因去抱怨学生厌学行为。中职生在学习中较少能体会到学习的成功和乐趣,过多的失败导致他们形成了避免失败的自我价值保护倾向,避免去尝试与努力的同时也失去了可能的成功体验与自信,最终导致了厌学与低自我效能感。
应对策略:鼓励尝试,逐步塑造成功,巧用强化
认清形势,改变认知。对于学生的这种无形的心理障碍,老师如果不及时给予疏通会影响后续的工作开展。认清形势发生的变化:从升学到就业的变化;参照群体的变化;考评标准的变化,教师群体的变化。鼓励他们从新起点开始新行动。
疏通心理障碍后尝试以下方法改变学习态度:(1)尝试鼓励。鼓励学生学习知识与技能,讲解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鼓励去主动参与,前期多注重行动和态度,多鼓励与积极关注。制订合理的鼓励措施和制度督促,制度兼顾行动、态度和结果三个方面。(2)逐步塑造成功。教师要熟悉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制订既有一定难度又不失挑战性的目标,让学生逐步体验到奋斗的成功和乐趣并逐渐接近成功。前提是教师要熟悉学生并能适时调整目标。(3)巧用强化。操作条件反射中,强化指正确反应后所给予的奖励或免除惩罚。强化结果是使正确行为出现频次大幅增加和固定下来。在塑造行为的过程中应多奖励、少惩罚。灵活应用强化的几种形式,在最初的时候及时强化,为了更好地使其行为固定下来适时运用连续强化和间隔强化。
问题三:纪律差,偏差行为多——尊重、爱与关注的缺失
中职生存在上课不学习、玩手机、说话、吵闹等问题。教师要从根源上弄清问题的成因,标本兼治。
应试教育导致教师对优等生给予了过多地关注、尊重和爱,而这些关注、尊重和爱是每个认知健全的孩子都需要的。长期缺乏教师的关注和爱的学生就会通过其他途径或者方面去获得。根据马斯洛的层次需要理论,人有归宿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一些学生因为在功利的价值标准的团体里得不到关爱和尊重,没有归属感,所以他们也不会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和进取心。他们游离在群体边缘,这些边缘化的群体便形成了一个亚群体,他们可能会用不被常规的价值标准所认可的社会偏差行为来引走大家的注意。因为他们没有被尊重,所以他们也不懂的如何去尊重别人。他们玩世不恭的背后隐藏的其实是一个更敏感与脆弱的自尊心。
应对策略:平等交流,人格尊重,积极关注
刻板的条文和规则对中职生的约束力不强,且无法从根源改正,应弄清原因,从源头解决,做到疏与通结合。
平等交流与人格尊重。与师道尊严相比,平等交流更利于沟通。要学会倾听,平等交流,真正弄清了他们的想法和原因后再解决。教师只有尊重了他们的人格和顾及了他们的尊严,他们才可能会慢慢地接受这个老师和服从班级管理,最终成为班级忠实的一员。
积极关注是指对他们思想、言语、行为中的闪光点、积极面及他们的潜力和长处给予有选择的关注,通过这种关注使他们拥有正确的自我形象、价值观和人生态度。并给予积极的引导,逐步改变他们对自己和周围事物的看法,并有目的地改变和塑造他们的行为方式,最终使他们的行为偏差得以矫正。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教师只有善于去捕捉并强化才能使的他们的闪光点发挥作用。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进学校的第一天起,就要善于看到并不断巩固和发展他们身上所有的好的东西。
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如果所有的教师,能从职业倦怠和压力中走出来,学会多运用一些心理学的知识,透过他们叛逆的行为看到他们渴望爱和关注的内心,走近他们,中职生班级管理中的难点也会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美〕H·S.贝克尔.局外人:越轨社会学之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63:9
[2]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3]郭念峰.心理咨询师[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5]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
[6]刘守旗.当代青少年心理与行为透视[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7
[7]王鹰.班主任要善于解读和应对学生的问题行为[J].辅导员,2002(2)
篇6
关键词:射击教学;学生;心理问题
G871-4
现阶段,射击教学仍然重视射击的技术教学,忽视学生射击时的心理训练。在各类大型射击比赛中,参赛运动员的射击技术都非常娴熟,但往往由于心理不稳定而造成遗憾的失误,可见,射击对射击者心理的稳定性要求非常高。因此,在射击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射击的技术教学,而且要注重学生射击时的心理训练。学校对学生射击时心理训练常用的方法是射击考试和射击比赛。我们针对学生在射击考试和射击比赛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一些针对性的解决办法。
一、学生射击时常见的心理问题
射击教学中,最初是训练学生尽快掌握射击基本技术的各个环节。学生掌握射击技术后,学校组织射击考试和射击比赛。考试是对学生心理的基本考验,而比赛只有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才能参加,比赛是对学生心理的深入考验。首先,比赛前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过早兴奋”,学生觉得自己马上要参加射击比赛了,心理非常的激动,以致于赛前睡眠质量不高、甚至无法入睡,影响比赛的正常发挥。“兴奋不起来”,经常参加射击比赛的学生始终无法调动自己的积极性,造成比赛中慢热影响成绩。“焦虑”,学生能参加射击比赛了,心理出现各种各样的想法,如打的好与坏、结果赢与输等。其次,比赛中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顺境时想赢怕输”,前面打的很好,后面想保住领先成绩。“逆境时打退堂鼓”,开始打的就不好,遇到困难后,无法保持平静心情,接连失误使自己想放弃比赛。“想知道别人的成绩”,比赛每打一枪就想知道别人的成绩,注意力不集中,心理不稳定。第三,比赛后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看重结果忘记过程”,赢了兴奋不已,输了垂头丧气,结果面前早已忘记总结比赛过程的每个环节。射击比赛瞬息万变,这一枪还处于领先位置,下一枪也许处于落后位置,如果不能及时应对调整心理,输赢就会早早而定。
二、学生射击时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
学生射击时心理问题的解决一般会经历以下几个过程:第一,发现存在的问题。上文已罗列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射击比赛前、比赛中、比赛后常见问题,但是有些问题学生并未自己发现,这便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发现自己存在的问题。第二,表征发现的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对射击比赛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解释,促使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可模仿的方法,引导学生提出一个具体的解决方案。第三,选择恰当的策略。学生对问题进行表征后,提出一些具体的操作方案,需要经过尝试探索选择一个恰当的策略。第四,应用恰当的策略。选择策略后要进行实践操作,操作过程中要细心,遇到外在条件变化时,也要及时进行调整,以免策略实施的失败。第五,评价并反思整个过程。对整个比赛过程进行分析,找出问题解决过程的关键方法,重新评价解决方法,找到更有效的方法,思考方法可能用到的场合,总结值得吸取的教训,概括该类问题的解决策略及推广的可能性。遵循这样的学生射击时心理问题的解决过程,我们针对学生比赛时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第一,心理暗示法。面对从各方汇集而来的“焦虑”,学生射击比赛开始前,最好的办法就是进行心理暗示,将这次比赛当作平时的训练课,训练时候怎么打,比赛就怎么打。第二,手段-目标分析法。“顺境时想赢怕输”、“逆境时打退堂鼓”,赢或者输都是比赛的结果,学生比赛前的目标多数是赢得比赛,而赢的过程中,需要注重方法,比赛中专注于动作过程,以及动作的完成情况,无论打出什么样的成绩,一定控制好自己的情绪。第三,逆推法。射击比赛后总结得与失常用的方法,将整个比赛过程还原,考虑每个环节处理方法是否合适,针对每个问题作出多种解决办法。评价自己在各个环节中的完成情况,总结以后再遇到类似情况时该如何处理。第四,联想法。射击比赛前,学生“兴奋不起来”可以运用这个方法引导。学生联想比赛中的各种场景,比赛场地、对手、观众等,尽早进入比赛前的心理动员。赛前“过早兴奋”可以联想日常训练情况,尽快平复心情。第五,类比法。比赛中“想知道别人的成”,成绩比较后,学生的心理会发生变化,对待这样的问题,学生要从熟悉的领域中提取相关的解决办法。学生射击时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要了解学生射击的整个心理过程,针对问题选择和应用恰当的策略。
三、培养学生射击时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遇到问题就要解决,而不是绕着问题走过去。培养学生射击时常见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需要关注以下几点:第一,培养一般问题的解决能力。这类问题主要是心理情绪不稳定造成的,也就是说,如何提高学生射击时心理的稳定性。一方面,身体的调整可以使心理慢慢平复下来。另一方面,心理的暗示也可以使心情安静下来。无论身体还是心理的调整,都是使学生回到训练时的状态,心里不能过于急,也不能过于慢。第二,培养专业问题的解决能力。这类问题主要是技术的变形造成的,也就是说,如何提升学生射击时技术的稳定性。一方面,安静状态的射击训练使每个技术动作都按照要求进行。另一方面,嘈杂环境的射击训练使每个技术动作也能流畅完成。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都是对学生射击技术动作的考验,心里不能多于紧,也不能过于松。第三,培养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这类问题主要是对自己的评价与反思,也就是说,如何增加学生射击后的经验积累。一方面,比赛后要及时还原整个比赛过程,发现自身射击过程中出现的心理问题。另一方面,总结应对这些心理问题的方法,验证各种方法解决对应心理问题的有效性。射击教学中学生心理问题不明显,但是射击考试和射击比赛时学生的心理问题容易暴露出来。学生射击时的心理过程为我们分析和解决学生射击时常见心理问题提供了依据,各种方法的应用需要学生射击过程的验证,验证后的方法成为恰当的策略,但这种策略不具备普适性,一定要注意个体差异。学生射击时常见心理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需要经过一般心理问题解决和专业心理问题解决两个阶段,从而选择有效的方法。学生射击时心理问题的解决不是一劳永逸的,学生需要不断地对自己的射击过程进行评价与反思,发现问题,表征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兰北平.谈谈射击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的训练[J].广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2)
[2]孙安.浅谈射击教学中学生心理素质训练[J].中国培训,2015(7)
篇7
关键词:新课标;数学;学习动机;课程目标;实施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255-02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致使个体的学习活动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部启动机制[1]。由弗罗姆的期望价值公式:激励水平高低=期望值×效价(M=E×V),我们可以通过提高学生主观感知学习成功的可能性和学习的价值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动机。动机心理学家依据行为的原因出自活动任务本身或是活动任务之外的报偿把动机划分为内部动机(intrinsicmotivation)和外部动机(extrinsicmotivation)两类,而且内部动机对个体活动的激励作用是长期、持续的,而外部动机的作用往往是临时和短暂的[2]。所以,我们希望将学生的外部学习动机转化成内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的种类有三种:对于活动本身的兴趣、完成活动的乐趣和任务对人能力的挑战。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须要帮助学生建立需要,形成动机,然后利用情感,强化动机[3],具体可从这几个方面着手:1)突出所学知识的实用性和价值性;2)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3)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给予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思考,充分尊重学生;4)重视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5)适当提供有挑战性的任务,让学生乐于思考、勇于质疑。本文基于学习动机理论,从前言、课程目标和实施建议三部分对《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进行解读。
一、对前言的解读
(一)在课程性质中
数学课程应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并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必须彰显数学的文化价值[4]。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5]1。这表明要通过数学教育让每位学生都具备数学素养,而这前提是学生不讨厌数学不觉得数学是他们学习的束缚,将他们的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是最好不过的做法。所以,有必要在课程性质中强调数学课程要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通过关注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变化,教师应及时进行教学的适当调整。
(二)在课程基本理念中
课程内容的选择要贴近学生的实际,有利于学生体验与理解、思考与探索。课程内容的组织要重视过程,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5]2。研究表明,当个体不必担心失败,当他们意识到自己所学的东西是很有意义的,或当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教师的支持和尊重时,自然会以很高的热情投入学习[6]16。而《新课标》正强调了数学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不必过于担心成败的轻松氛围中学习,提高自我感觉成功的可能性,间接地提高学生的内部动机。《新课标》还要求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这有利于学生去体验和理解数学,领悟数学的价值,进而让学生主动地去思考与探索数学,将学习数学当作是自己生活的一部分。
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5]2-3。詹姆斯・康奈尔、查理德・瑞安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教师给予学生更多自己做决定或自主地控制学习进程的机会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就会大大提高[6]16-17。《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从而提高学习动机。资料表明,合作性的学习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潜在的动机,因为它们直接满足学生的关联需要;同时它们也能促进学习,因为它们让学生进行知识的社会建构[7]。《新课标》突出合作学习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希望在学习的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关联需要,也以此提高学习动机。
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5]3。学习评价是学生学习与教师教学的准绳,应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重视学习的过程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我存在感。
(三)在课程设计思路中
数学课程目标包括结果目标和过程目标。结果目标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术语表述,过程目标使用“经历、体验、探索”等术语表述[5]4。在过程目标中使用的是“经历、体验、探索”,这都离不开学生这个主体的,可见《新课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学生学习的过程体验。
“综合与实”是一类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5]5。这就要求教师创设问题探究的情景,给学生提供挑战自我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逐步领略到学习数学的趣味。
二、对课程目标的解读
(一)在总目标中
《新课标》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显的不同在于从原来的“二基”变成“四基”,即增加了“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这强调了数学思想和学生体验探索数学过程的重要性,而要想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就要学生产生学习数学的需要,主动去学,形成学习数学的动机。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获得成功的乐趣,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5]9。这也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快乐,建立自信心的重要作用,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前提。
(二)在学段目标中
在各个学段目标中的情感态度都有与总目标类似的表述,特别是在第二学段中。这就更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以及让学生在其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三、对实施建议的解读
(一)在教学建议中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5]42。所以,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挖掘潜能,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与实践、挑战自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提高自我效能感,从而提高学习动机。“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5]43、“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5]46。只有在教学中重视学生思考的过程,给予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机会,才能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综合与实践”是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载体[5]47。这一部分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探索数学问题的好机会。如何使他们愿意学,喜欢学,对数学感兴趣?如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5]47-48这强调了学生兴趣培养的重要性,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也是教师不可忽视的。
(二)在评价建议中
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5]55。过程性评价更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师生之间及学生之间的交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8]64。奥苏伯尔提出:“成就动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驱力组成,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1]学生在不同学段会显现出不同的内驱力,所以,在儿童早期,附属内驱力突出,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内驱力和自我提高内驱力会增强。因此,在第一学段一般以鼓励性的语言评价为主,而到后两个学段逐渐应以鼓励为主,批评指正为辅,这样往往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果只一味强调鼓励的一面,有时非但不能正确体现真实情况,反而容易滋生学生骄傲的情绪[8]6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5]56。资料表明,当学生知道自己所取得的成绩将会以一种适当的方式来评价时,学生的学习动机将会维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6]20。不同的评价群体对学生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多方式的评价有利于学生多方面地发展自我,且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更利于学生体会评价的合理性,从而让学生维持较高的学习动机。可见,多元化的评价主体与多样化的评价方式是有必要的。
因《新课标》在“教材编写建议”和“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中同样是符合上述的分析,所以不在此做重复的解读。
综上可见,《新课标》多处强调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思考,重视学习的过程,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教学方式到教学内容,《新课标》都希望学生能自愿学数学、热爱数学,提高数学素养。当然,《新课标》所强调种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动机的理念还依赖于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的合理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参考文献:
[1]冯忠良,姚梅林.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2]王振宏.学习动机的认知理论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122,124.
[3]刘旭繁,杨守斌.试论动机理论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及应用[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0,(4):30-31.
[4]杨豫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案例式解读小学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8.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美)BarbaraL.McCombs,JamesE.Pope.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M].伍新春,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实践教学;微机原理;能动性;创新意识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1-0ppp-0c
The Practical teaching of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SHI Xian-gui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Anhui Xinhua University,HeFei 230088, China)
Abstract: Practical teaching can train students' sense of participation, manipulative ability and thinking ability, fully reflecting the teching idea of "teacher taking the leading part and students taking subject part". The paper explores how, in the course of "The Microcomputer Principle and Interface Technology", to organize practical teaching appropriately, in order to deepen students' understanding to classroom instruction, change their role from passive receivers to active learners, give full play to students'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fire up students' 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Key words: practical teaching;micro-computer principle;subjective initiative;innovative consciousness
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呈现多样化,民办高校学生要在就业的“双向选择”形势下,从众多高校中脱颖而出,获得良好就业前途,就需要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符合社会及市场实际的培养目标,培养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全方面发展的应用型创新人才。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一直都是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相关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从事计算机研究和应用的人员所必须学习的课程。该课程的授课内容兼顾了微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编程两个方面,是一门发展迅速、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该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既要讲述足够的理论深度,更要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切合我校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本科人才的目标。
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呼唤教学方式改革,需要教师及时更新教育教学理念,不断探索改革新的教学方法,做到与时俱进。结合近几年来的教学经验,笔者来谈一谈在《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的教学中,如何着重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1 理论教学研究
1.1 重视绪论课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1]
兴趣是学习之母,在第一次课绪论课上,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鲜活、新颖的实例,例如:十字路通信号灯控制、霓虹灯循环控制、微机在智能玩具中的应用等,引入微型计算机的实际用途和应用场合,使同学们听得津津有味,兴趣盎然,引发了学生的浓厚兴趣。接下来可采用启发性教学方法,结合以上所举实例,引导他们进行思考,微机应如何才能完成整个控制过程?微机的硬件结构应有什么样的特点和要求?从而引出了关于微机接口技术的结构、特点及作用等知识,并对本课程所要讲述的内容做个大概介绍,使同学们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最后,再详细介绍本课程所要进行的实践环节,对后续专业课程的作用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并鼓励学生树立认真学习的决心。通过绪论课的讲授,学生知道了要学什么、如何学,学了有什么用,在有了浓厚学习兴趣的同时,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1.2 进行教学改革,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
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教学的效果,教学得法,就会事半功倍,同时还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避免产生厌学的心理。
1.2.1 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教学内容[2]
由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本门课程的相关知识也应该及时更新,若总是用过去的知识教现在的学生,那造成的结果必然是与时代的脱节,教出来的学生也是难以学以致用的。所以在教学内容的选取,教案和讲稿的编写等方面,应密切关注国内外计算机硬件的发展动向,参考国内相关大学的最新资料,使教学内容紧跟学科发展方向。
1.2.2 更新教学手段,构建网络教学平台[3]
应该充分发挥校园网络资源的优势,构建课程学习网站,将本课程的教学大纲、实验大纲、课程设计大纲、教案、教学课件、作业习题、试卷库、教学录像及实验指导书等内容全部上网,通过网络化的教学方式,便于学生在课外自主学习。并可构建网上答疑系统,让师生可在线交流,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提出问题,教师的回答可以使多个学生从信息共享中受益。充分利用网络辅助教学手段,在增加知识面、提高效率、因材施教等方面对课堂教学起很好的补充作用,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3 改革考核方式,注重能力培养
传统考核方式为闭卷考试方式,这只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能力,难以考核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改革考核方式,应着重学生能力的考核,可将实验、课程设计与闭卷考试相结合,实验占20%,课程设计占30%,闭卷考试占50%,若课程设计成绩不合格,则最终成绩直接评为不合格。
2 实践教学研究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实践可以使学生巩固已学的理论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对接口芯片的应用与开发能力,加强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的训练和培养,为启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起到重要的作用,为后续课程的教学打下了良好基础。所以,其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应该重视实践教学。但在传统教学中,主要是通过教师课堂教学将学科所涉及的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 实践教学只是对理论教学内容的解释和验证,教师对实践的内容、环节及结果有非常全面的指导,只注重实验结果而不强调实践过程,学生只是实践教学中被动的操作者,并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要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其创新意识,必须对实践教学进行改革。[4]
现代的实践教学应该是通过实践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目的,使学生真正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通过实践教学,可以加深学生对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解决课堂上的遗留问题,通过实践教学更可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不畏挫折的精神。
怎样才能使实践教学达到上述目标,吸引学生积极投入实践学习中去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人才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结合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及内涵要求,本课程实践性环节充分体现应用型本科的教学要求,可采用五步教学法:
第一步,演示阶段:教师为学生讲解实验内容并演示实验过程,以便于学生尽快熟悉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为独立实验打下基础;
第二步,验证阶段:根据教师讲解的实验内容,学生理解实验任务要求,独立完成每个验证型实验;
第三步,设计阶段:教师针对某一部分知识点,布置设计型实验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电路绘制、电路连接和程序设计,以此来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动手能力;
第四步,综合阶段:教师针对某几部分相关联的知识点,布置综合设计型实验题目,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电路绘制、电路连接和程序设计,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其动手能力;
第五步,应用开发:布置课程设计内容,开放实验室,为其提供自由的设计空间,以系统设计为主要内容,培养其综合性的工程设计和应用开发能力。
2.2 精心准备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环节,主要是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应用知识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设计上要与理论教学环节相配套,教学内容应由浅入深,由易向难,由验证型向设计型、综合型过渡。
首先,实践教学最基本的任务就是深化学生对理论教学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并通过实验加以验证。例如,在介绍I/O接口部分知识时,可安排利用简单I/O接口传送数据实验,利用74LS244作为输入数据端口,读取开关K0∽K7状态,并将此状态通过74LS273驱动发光二极管发光,以使学生对简单I/O接口的功能有更为直观的认识。在实验箱上完成相关硬件连接后,输入程序并运行,学生即可通过拨动开关而加以控制8个发光二极管的亮与灭,从而更加深刻地体会I/O接口芯片的作用。
其次,实践教学内容必须要与实际相联系,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完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8255A之后,可安排一个霓虹灯闪烁实验。相信在实际生活中,同学们都在夜晚看到过漂亮的霓虹灯闪烁的情景,可是大家是否思考过是如何控制这些灯的发光的呢?这样的设问一提出来,同学们的兴趣马上就来了,设计热情更是空前高涨。既启发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又锻炼和提高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设计的完成更是给了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第三,实践教学的内容还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和设计难度。一方面可使学生戒骄戒躁,认识到自己知识的欠缺与不足;另一方面,也可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他们对于相关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自觉学习的能力,使其所学不仅仅拘泥于书本。例如,在介绍完可编程的定时/计数器8253及可编程的并行接口芯片8255A之后,可安排利用8253和8255A控制微机中扬声器依次发出1,2,3,4,5,6,7,1(高音)八个音调的实验。同学们都感到新奇有趣,学习热情很高,由于设计难度加大,需多位同学配合共同完成,也培养了他们勇于挑战、相互协作的团队意识。
2.3 多种实践教学方法应用
有了好的实践教学内容,还要运用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实验课的作用,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3.1 小组竞赛法
引入竞争会增加活力,分组竞赛教学法就是在实践教学前,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一般每组以3~4名学生为宜。在做实验前,先提出明确的实验任务,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完成实验的质量和完成时间长短做为评定的依据,每次实验决出三名优胜者,其平时成绩可获加分。实验结束后,获胜小组成员上台演讲做总结汇报,并接受其余同学与老师的提问。这种教学方式,可充分调动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团队协作能力,锻炼他们的语言表述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动手能力。
2.3.2 互动式教学法
学生为实验的主体,若教师在教学与实验中下了很大功夫,而学生却不积极参与,也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因此,做实验前应让学生对有关实验内容做预习,做到有备而来,而实验结束后要让学生进行总结,分析本次实验的收获,以提高实验效率及实验效果。
互动式教学法分为课前分析和课后总结两部分。课前分析是指,在本次实践课开始时,指定某一小组,让他们对本次实验的内容,做一个概括性的分析,指明本次实验的目的、要求、重点及难点,最后由教师加以补充和完善。在规定的实验完成后,由获胜小组进行课后总结,对本次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实验巩固了哪些知识,有什么样的心得体会等加以说明,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并打分,作为该组平时成绩记录在册。这样做可使学生由被动地学习转化为主动地学习,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互动。在教学中如果师生间只是进行一问一答的交流形式,而没有激发起全体学生的共鸣或响应,就不算真正的互动。[5]
2.2.3 网上讨论教学法
因为教学时数毕竟有限,不可能在实践教学中让每一组都上台表述自己的见解与看法,而教师却应该对每位同学的学习情况了如指掌,并加以正确引导与帮助。如何解决这些矛盾呢?当然是充分利用先进的网络教学环境了。每一次实践教学后,都应要求每位同学通过网络交一份学习心得给教师,而教师则应认真阅读,对好的见解可挑选出来,以供所有同学共享;对于学生的疑惑要及时地给予解答并加以鼓励;对于学生提出的好的建议应积极采纳。通过这种方式,可建立更为平等与密切的师生交流平台。
2.2.4 加强课程设计环节
课程设计是本课程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实践环节,用于提高同学们对系统的整体认识,在课程设计中,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题。课程设计应单独设置,一般安排两周时间。通过课程设计,可使各零散的实践教学环节之间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有利于提高同学们对所学习课程的整体性了解和掌握,为将来的毕业设计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2.2.5 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
把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在科研活动中锤炼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并将科研成果提炼补充为教学内容,充实到教学中去,即丰富了教学内容,又促进了教师队伍建设,以科研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知识结构的更新。同时,科研活动也需要不同层次人员的参与,通过引导学生参与科研,一方面可以加强其对科研活动的认识和了解,另一方面也可以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实际工作能力。
3 结束语
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提高。教学没有固定的模式,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教师必须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吸引学生去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水平。一个学生若对课程本身有了兴趣,就会很自然地去学习,而在实践教学中对一个相应领域问题的解决,会使他们产生很大的成就感,这样就能进一步提高其学习兴趣,使本门课程从苦学、难学、厌学,变成了乐学、好学、愿学。
参考文献:
[1] 石晓霓.《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教学方法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5(6):89-89.
[2] 梁志勇.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西江教育论丛,2006(1):50-51.
[3] 周玉庭,陈静,郝培华.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课程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5):191-193.
篇9
关键词:创新 想象力 观察力 求异思维 理论 实践
创新是人类不断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灵魂。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很多国家都把创新看作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并制定相应的创新发展纲要和目标。美国的国家管理协会(the national governors association,成立于1908年)以创新美国为主题,制定了一份最终的研究报告,来指导和推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及教育方面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并明确指出美国二十一世纪的经济增长依赖于美国的创新能力。日本于2007年制定了“创新 2025”国家长期战略指导方针,以应对经济全球化及环境、能源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我国也越来越重视创新在国家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提出要创建创新型国家。创新的关键在于培养创新型人才,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在教育。基础教育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应该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基础教育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思考,发掘学生积极求知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础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于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基础教育工作者必须面对的课题。
创造性的想象力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条件。想象力是创造力的萌芽阶段,也是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核心。创造性的想象力表现为不断地改造着旧表象,创造新表象,赋予抽象思维以独特的形式。想象力还是创造力的源泉。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一切创造性的劳动都是从创造想象开始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就要求学生思维开阔,富于想象,把目光投向遥远的未来。如果一个想法看起来不荒诞,那么这个想法也就没有什么希望。谁敢说公鸡下蛋的事,随着科学的发展,有一天不会变成现实!人类几千年飞天的梦想已成现实。儿童的想象力极为丰富。当十来岁的孩子写出被子带有阳光的味道时,你不得不惊叹其富有诗意的表现力;而当他画出太阳公公的笑脸,五星红旗随风飘扬,和平鸽展翅飞翔,给这幅画起个“快乐的天空”的名字时,你不能不为其丰富的想象力折服。有人把童年比作一场梦,孩子们就是梦中的主人公,可见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只要我们采取适当的方式,将孩子们的想象力挖掘出来,说不定会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任何抹煞儿童想象力的教育都是不敢想象的,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想象力也应该不断丰富,知识的增长不应该与想象力的培养背道而驰。在我们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扫除模式化思维障碍,鼓励学生去大胆地想象,对已有的材料展开联想,让学生的想象之花,结出创造之果。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敏锐的观察能力是一切科学发现和创造的必要条件。它要求学生在学习及日常生活中勤于观察,善于比较事物及知识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自觉掌握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规律。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观察能力往往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激趣就成为基础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育形式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中体会学习的乐趣,而不应该使学生感觉学习是一种负担,从而摆脱传统应试教育中为了考试而学习的尴尬。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准备实物教具,教师在课堂上直观地展现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学生还可以利用实物教具来复习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需要教师慢慢地引导。一次,美术老师在要求学生在画河边垂柳之前,仔细观察垂柳的形态。等学生完成作业后,老师高兴地指出部分同学认真观察了垂柳的形态,因为这部分同学画的垂柳的枝条并非全部耷拉着,没有生机,而是枝条末梢微微上翘。同时指出这就是垂柳生命力的体现,使学生理解了观察力的重要性同时,也获得相应知识,获益非浅。还有一次,老师先举例介绍能被三整除数的规律——即所有位上的数字加起来能被三整除,这个数就能被三整除。然后连续写出任意几个能被九整除
的数,让学生思考观察能被九整除数的规律。果然几分钟后,有学生说出其中的规律。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强的学生往往兴趣广泛,性格乐观向上。因此,我们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操。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要求学生勤学善思会问。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全面的思考问题,提出合理的不同的看法。“教育的首要目标在于培养有创造能力的人,而不是重复前人所做的事情。”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人云亦云的做法,那是鹦鹉学舌,永远也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如果不会创新,仅仅重复前人的知识,那么人类永远也不会取得进步,其结果是永远保持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学贵有疑,然后才能有所突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人类发展史表明,一切科学知识都是不断被证明而又被否定的。正因为如此,人类社会才不断进步。从根本上说,人类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会学习,不会思考的人,也不会问问题。所谓会问,具体地说,一要会问“为什么?”,追根溯源,这是提出问题。先提出问题,然后才有所思。二要会问“如果…,怎么样?”,展望未来,这是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固然可贵,但想办法解决问题更让人可敬。爱迪生在发明电灯时,为找到合适的灯丝,尝试了近千种办法,都失败了。有人劝他,他却不然,乐观地说他至少已经证明近千种不可行的办法。凭着不屈不挠的钻研精神,最终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发明了电灯,在人类科学和文明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联系实际,我们在平时教学过程中,应积极引导学生探究和质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求异和创新。比如,在数学教学中,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语文或英语教学中就课题设疑,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提高教学效果。
创新力的培养必须要处理好实践性教学环节和纯理论教学的关系。当前的基础教育偏重于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性教学环节的重要性。这也是当前我国教育的通病,也是传统应试教育的主要弊端。在这种形式下,出现高分低能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纯理论教学强调的是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而实践性教学环节强调的是知识的运用能力。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固然重要,但不会运用,仍然等于白纸一张。任何教学理论和教学方法都是为提高教学效果为目的的,最终目的是达到学以致用。工业革命时期很多的技术改造和发明,都是由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工人创造的。可见实践的重要性。完全的理论教学无异于闭门造车。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性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能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联系实际,在英语教学中,口语和书面语表达可以看作是实践性教学环节,语言点和知识点的讲解则属于理论教学。两方面的教学恰如人的两条腿,缺一不可。要学会用两条腿走路。基础教育阶段计算机课的教学能很好地体现实践性教学环节教学的重要性。计算机本是一门技术含量很高的学科,但如果教师仅仅讲解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不让学生实际操作,学生永远也不会操作计算机。
总而言之,创新能力是个体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和可以利用的材料,并掌握相关学科的前沿知识,产生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思想、观点、方法和产品的能力。著名物理学家李政道博士曾说:“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任务来抓,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作者:阳海华.《浅谈语文课的创新性思维培养》.ht88.com.育星教育网 2005-4-18
[2]作者:未知.《谈实验教学中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exam8.com.考试吧.2007-01-27
篇10
关键词 新竹科学园区 立法 借鉴
一、立法先导未雨绸缪
(一)新竹科学园区的兴起与基本立法概况
1973年,石油输出国组织在中东战争爆发后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产生了世界性的经济危机。高度依赖岛外经济和国际市场、以劳动密集型加工出口工业为主体的台湾经济遭受了沉重打击。二十多年来一直高速、持续增长的岛内经济充分暴露出了内在性缺陷。为改善工业结构、提升产业层次、发展以科学技术为支撑的科技工业,台湾当局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效仿美国“硅谷”建立了特殊工业区――新竹科学工业园区,以期推动产业升级、引领台岛经济走出低谷并在更高基础上实现经济振兴。
1979年7月27日,台湾当局公布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以立法为先导规划科学园区的建立和运作。以该《条例》作为基本法,此后又相继出台其实施细则以及一系列配套、附属的法令规章。这些立法相互配合、补充,形成了一整套服务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体系,特别是为科学工业园区的产业升级营建了良性的法律环境。不可否认,这一立法先导和持续的经济政策立法化并适时修改补充的动态法律调整有力保障了产业升级、促进了科技创新,对80年代之后新竹科学园区乃至台湾实现经济腾飞并长期雄踞“亚洲四小龙”之首,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新竹园区能够充分发挥现有科技潜力集中于有比较优势的行业,比如,新竹已占有全世界80%以上的芯片生产与加工份额,而且,台湾高科技产值至少三分之一以上是新竹科技园区的三百多家公司创造的。
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核心的科学园区法律、法规、规章的许多规定,以促进科学园区科学工业和事业发展为宗旨,立足调动园区内外各种有利经济发展的因素,成功地构建了适宜新竹科学工业园区发展的良性法律环境,对于大陆高新科技园区立法值得合理借鉴。
(二)新竹科学园区的细密立法之于大陆园区的借鉴
台湾地区作为二战以后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三十年间历经十几次修改的“奖励投资条例”以及诸多配套法令规章的推行。这种以大法为先并形成配套立法推行当局经济政策的远见做法也运用到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筹建和成长之中。1979年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公布施行,次年成立园区管理局并依法开展园区的各项运作与管理。
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核心,行政当局以及各级主管、管理机关相继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法规规章来落实该条例。这些配套立法又以台湾“行政院”1981年的《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为龙头展开,面面俱到,构建了一个全方位的法律体系。该体系大体上的分类达十五种之多,循序依次为:基本法规、引进投资、土地建管、管理贸易、储运保税、电讯管理、研究发展、安全卫生、医疗保健、实中入学、门禁管制、服务管理、消防民防、场地租借和工业团体法规。就基本法规而言,又有《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组织条例》、《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办事细则》、《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协调联系各服务单位作业程序须知》、《“行政院”国科会科学工业园区指导委员会设置管理要点》和《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作业基金收支保管及运用办法》等具体立法。
就其他十四类园区配套法令规章而言,《科学工业园区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助实施要点》、《科学工业园区工业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及建教合作奖励暨辅导办法》、《科学工业园区保税业务管理规则》、《科学工业园区土地租赁及建筑物租售管理办法》、《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章程》和《大陆地区科技人员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等等立法也都相随和引领着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成长壮大。
以上十五类新竹科学园区的立法,大体可以归类到工商法规之中,属于园区工商法规的备编内容。除此之外,新竹科学园区的相关立法,从大的类别上看,大致还可分为工商业务作业手册类、高科技管制类和办理侨外投资案件相关法令类三大类。就工商业务作业手册类立法规定而言,具体又可以分为公司筹设与登记事项、开工检查与园区事业统一发证事项、进出口签证及贸易事项、储运及保税事项、会计及财税优惠奖励事项、聘雇外国籍人员及入出境事项等事项的立法调整。就高科技管制类立法规定而言,主要又包括电子(第三类)、电脑(第四类)、电信(第五类)、感测器与雷射(第六类)和高科技货品输出入管制制度有关问题解答等事项。就办理侨外投资案件相关法令类备编的立法规定而言,主要也有《审核侨外投资案件之注意事项》、《外国人投资条例》、《华侨回国投资条例》、《华侨及外国人投资事业办理公司登记及认许补充办法》、《侨外人士身份证明文件简化措施》以及其他解释函令等等。
新竹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在实施中都经历过几番修改,其配套法令、规章的修订更不胜枚举,这些积极营建园区适宜法律环境的动态调整一以继之、成效斐然。新竹园区以基本法统率配套法令、规章统一规范园区事业运作的有益经验,可以作为某种借鉴。
作为大陆国家级高新科技园区代表性立法的中关村科技园区基本法《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在世纪之交醒目问世。《条例》对中关村科技园区未来发展的主要方面设框定架,将园区发展纳入法制快车道,推进了园区向着世界一流高新科技园区加速迈进。《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及其配套立法在制度创新上大大超越了1988年经国务院批准由北京市政府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
中关村以基本条例领衔配套法的这一成功借鉴可以推广到其余国家高新区的立法努力之中。此外,大陆高新区立法尚需进一步良性借鉴新竹科学园区立法位阶凸显、层次分明、配套衔接、疏而不漏的立法例(需要说明的是,台湾当局关于新竹的主干立法,至少在形式上是以所谓“总统令”和“行政院”立法问世的,此一位阶之下的诸多配套立法,由此作为分支而展开)。
二、科技为基人才优先
台湾当局设立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的目的,是为了大力引进科学技术人才,以推动园区乃至
台湾的科技创新,培养科技人才以优化岛内产业结构、提升经济竞争力,从而在更高基础上发展经济。围绕这一宗旨而展开的立法莫不在诸多条文中充分展现该要求,科技为基、人才优先也就自然成为值得借鉴的立法张显。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这一基本法在开篇第一条点题:为引进高级技术工业及科学技术人才,以激励岛内工业技术之研究创新,并促进高级技术工业之发展“行政院”依本条例之规定,得选定适当地点,设置科学工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该条例把选址这一前置要件通过立法责成最高行政当局办理,力度鲜明且责任明确。事实证明,在距科技文化中心台北仅15里,交通便利且毗邻许多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新竹市郊选址是一成功之举,此后,源于斯用于斯的专门配套立法与优越的园区条件相得益彰,值得借鉴。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七条要求,园区管理局掌理关于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与发展之推动事项;该条同时作出法条授权:前项各款所定事项与各机关有关者,其处理办法,由“国科会”会商有关机关定之。《条例》第十九条、第二十二条、第二十四条还具体对减免有特殊贡献科技的五年土地租金、在外国获准之专利认可、发展创新研究及鼓励建教合作予以肯定。该《条例》的施行细则也在第十一条对科学技术研究创新与发展的事项范围作了要求,用立法加以引导。这些激励性立法的效果以在外国获准之专利认可为例。根据美国专利商标局(U.S.Patent and Trademark Office)调查资料,1998年外国和地区在美国所获专利数,日本以32119件排名第一,德国9581件排名第二,法国3991件排名第三,台湾以3805件排名第四,台湾之后为英国。再以创新研究及鼓励建教合作为例。“1996年台湾共有研究人员7.17万余人,其中56.6%在产业界,22.1%在研究机构,21.3%在大学与学院。”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的配套立法也从不同方面对科技和人才事项作出积极规定。择其要者略论如下。1992年修订的《科学工业园区创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奖助实施要点》第一条指出:为激励科学工业园区之科学工业从事创新技术之研究发展,促进与学术研究机构之交流,以带动台湾科技发展与工业升级,特订定本奖助实施要点。同年修正的《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研究发展人才培训及建教合作奖励暨辅导办法》亦在第一条指明:“为促进科学工业园区高级科学技术工业成长,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带动科学技术发展及工业升级,依《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七条第二项,及第二十四条第二项规定订定本办法。”基本条例的原则要求得以细化。
值得一提的是,长期以来台湾当局禁止、阻挠两岸交往和人员交流,但对大陆科技人才则网开一面,着力引进。1993年“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订立的《大陆地区科技人员来台从事研究许可办法》鼓励符合条件的大陆科技人员赴台,期望借此弥补台岛科技力量之现缺,提升岛内科技创新力;为强调成效,当局聘请海内外学者专家组成审查委员会认定大陆科技人员之资格并把这一制度提升入法。
中国在海外的留学人员有几十万之众,通过立法举措将这些人才资源引向高新科技园区的创业活动实属必要。新竹科学园区疏而不漏的相关立法值得充分重视。在大陆,《中关村科技园区条例》的立法回应是先行的。值得一提的是,该《条例》“鼓励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各类学校开展双语教学”的规定开国内先河,正是吸取《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施行细则》第八条的激励要素所作之尝试。
三、奖励投资优惠先行
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着力吸引对岛内所需高新科技产业的投资,推行特殊奖励办法、推出各种优惠条件来吸引、巩固高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以《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为龙头的激励立法推陈出新、鼓励为主、优惠居多、颇具特色、成效显著。
一般情况下,新竹科学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在园区内是效力居先的,诚如《条例》第二条所强调的:“园区之设置与管理,依本条例之规定。本条例未规定者,用其他有关法律之规定”。但对涉及激励举措的立法作出选择之时,则是奖励为主优惠居先的特别规定至上。《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二条补充强调:“但其他税法之规定,对科学工业较本条例更有利者,适用最有利之规定”。《条例》还对“科学工业”和“园区事业”作了范围划分,用以强调原本可容纳在“园区事业”范围内的“科学工业”,突出对“科学工业”予以如下优惠和奖励之倾斜。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十五条规定:“科学工业得自其产品开始销售或劳务开始提供之日起二年内,自行选定四年内之任何一会计度之首日开始,连续免征营利事业所得税五年。”该条对“科学工业增资扩展供生产或提供劳务设备者”,还突出奖励其“得就下列奖励择一享用”。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十六条责成“行政院”“于园区内,划定保税范围,赋予保税便利”。《条例》第十九条要求园区管理局对科学工业“认定其科学技术对工业发展有特殊贡献者,得减免其承租土地五年以内之租金”。《条例》第二十二条授权专利主管机关对园区事业之投资人或技术人已在岛外获准之专利,向台湾主管当局申请专利时,得不受专利法第二条第一款及第九十六条第一款之限制。鼓励以园区所需专利权投资发展高科技之用意跃然纸上。
至于对园区事业的优惠,《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及其施行细则着重作出了税捐优惠减免,包括自用机器设备之免征进口税捐、货物税及营业税,园区事业之输出入物资免办许可证,以货物或劳务外销之免征货物税及营业税等等。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的配套立法则致力于拾遗补缺,对园区基干激励立法加以细化,诸多细微之处,展示出其独到的一面。典型的是园区指导委员会实施的《公司筹设与登记事项》中就技术入股所规定的“投资人以技术作股,以不超过其总投资额百分之二十五为限”的肯定。
再看其他相关立法。1990年制定的《促进产业升级条例》取代了适用三十年之久的《奖励投资条例》,更加注重在税收等多种事项上奖励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1998年12月,该《条例》适用期又再次延长十年。此前,对投资高科技作出奖励规定的立法,较典型的是分别于1954年和由1955年由台湾“立法院”通过、同时于1997年作出修正的《外国人投资条例》和《华侨回国投资条例》。两条例的立法精神和具体内容基本一致,在立法上强化了鼓励
投资的宗旨。
以下以《外国人投资条例》为例举一反三。除了现金、实物,《外国人投资条例》允许岛外自然人和法人以“专利权、商标权、著作财产权、专门技术或其他智慧财产权”投资。为提升岛外投资人之积极性,《条例》第十二条允许“投资人得以其投资每年所得之利息或受分配之盈余,申请结汇。投资人经核准转让股份或撤资或减资,得以其经审定之投资额,全额一次申请结汇;其因投资所得之资本利用,亦同。”除了此类优惠奖励,两部条例均在第十七条明确承诺投资人所投资之事业在法律上的权利义务享受国民待遇。显而易见,这些立法规定有助于巩固和加大对高新科技的投资热情和力度,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档次。
四、高效管理服务为先
在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推进中,服务行政的积极推进是不可或缺的。台湾当局慎重制定经济决策,政府直接调控经济运作,经济行政管理部门具体管理并适时制定相应措施。虽在许多环节留下行政干预的痕迹,但总体上以高效行政服务经济发展的正面作用则是显见的。其中,又以新竹园区着眼高效组织和管理来服务园区高科技产业的行政助推独树一帜、成效明显。这很大程度上当归功于一系列行政管理和组织运作方面的立法保障。主管当局寓管理于服务之中的园区立法基调和原则有力营造了吸引投资、创新的自由宽松之法律环境。
新竹园区基本法《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五条规定:“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设置园区指导委员会,负监督、指导及决定政策之责。由有关部会副首长及专家组成之,“国科会”主任委员为召集人。关于园区企划管理之决策及重大业务事项,应由园区指导委员会层报“行政院”核定之。该条赋予园区指导委员会全面监督、综合指导园区事项之超然地位并且由专门的《科学工业园区指导委员会设置办法》作为运作依据。
《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六条规定:“为执行园区管理业务,办理园区营运工作,并提供园区事业各项服务,由‘国科会’设置园区管理局;其组织另以法律定之。”该条授权园区管理局具体管理园区各项工作,这些事项都详尽列出,共计28项,均属管理局的管理服务内容,事权集中。此后,根据《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专门制定了《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组织条例》,明确管理局之下分支机构之权责、编制、职位。再根据《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组织条例》第十二条的规定,制定《科学工业园区设置管理局办事细则》,把管理局五个小组掌理的130项事项及秘书、人事、会计室掌理的77项事项一一列明,分清责任。这些分支职能部门都必须遵循《科学工业园区管理局协调联系各服务单位作业程序须知》,其目的“在促进管理局与各服务单位间协调联系,强化整体观念与团队精神,以顺利推展相关业务,提高园区服务品质”;其方针“以发展园区为目标。以服务厂商为宗旨。”
上述服务居先的配套立法层级分明、效力明确、体系清晰,将园区的管理运作统一纳入规范之中。此外,在涉及园区高科技发展的土地建管、管理贸易、储运保税、电讯管理和服务管理等事项方面配套立法亦是层级展开、周全细致,致力于服务。
另外,政府还把行政管理的服务功能延伸给相关工业团体、行业组织,增强办理各项事项的服务效率。依据《工业团体法》及其施行细则的相关规定于1983年出台的《台湾科学工业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章程》经过1984年、1986年、1989年不断修订,持续服务于新竹园区。该《章程》赋予科学工业同业公会参与“关于政府经济政策与工业法令之协助、推行及研究、建议事项”、“关于接受机关、团体或会员之委托服务事项”、“关于同业纠纷之调处及劳资纠纷之协助调处事项”和“关于会员生产、运销之调查、统计及发展事项”等角色,使行政服务延伸发展。与之配套的则有《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专业委员会组织简则》、《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专业秘书学会组织章程简则》、《园区科学工业同业公会会员厂商职工福利会联合委员会组织章程》、《科学工业园区社区有线视讯网路传输系统管理委员会组织章程》等立法,致力于层层落实和延伸管理服务。
传统的管理管制型的政府角色在大陆高新科技园区的发展运作中急待实现超越,突出服务功能,这是相较新竹园区所得出的结论。从大方向上说,以中关村科技园区为代表的国家高新区今后的建设当以企业为中心实施小政府大社会的管理体制,以人为本、坚持服务。这也是大陆高新科技园区今后立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