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融合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新媒体艺术的主要特征
新媒体的艺术形态涉及各种新技术、新观念和新媒介,包括影像、动画、游戏、装置、虚拟现实、网络交互、数码摄影以及数字音乐等形式,其触角不断延伸到其他领域进行融合,成为反映社会生存体验和认知方式的新兴文化载体。
1.新媒体艺术的实验特征
新媒体艺术被认为是以有意义的方式运用媒体新技术的当代艺术,它综合了最新的艺术理念、思维方式和技术手段,具有很强的未确定性和实验性。新媒体艺术的互动性、开放性、包容性与动态性,是对所谓“旧”媒体的艺术思维、观念意义、功能价值和审美特征的扩展或者颠覆。
2.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
新媒体艺术的技术特征可以概括为数值化、模块化、自动化、流体化、编码化和智能化,它是科技与艺术结合的产物。新媒体技术当下在硬件、软件、平台、传输手段、数字成像等方面的发展日新月异,依托各种新媒介和传播技术手段的创意与观念,催生出丰富多彩的新媒体艺术形式。新兴媒体介质的不断发展,例如网络、手机、智能硬件、互动感应装置、可穿戴设备等,刺激并推动了数字艺术创作的新形式。愈加突破了人们对艺术审美的传统认知模式,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官体验和开放的互动参与模式。
3.新媒体艺术的审美特征
数字化呈现、交互式过程和沉浸性体验是新媒体艺术的主要审美特征。新媒体数字科技使艺术家可以综合采用声音、色彩、文字、图形、影像以及特效来体现人类的情绪和思想,带来艺术造型语汇的创新。而瞬时远程传播和实时交互参与的方式也改变了艺术存在的传统模式。新媒体艺术具有的娱乐性、商业性、数字性、艺术性、虚拟性等特征,带给人们审美、行为和观念的转变。虚拟现实技术的数字化特征和在赛博网络空间的沉浸感,对于新媒体艺术家有着哲学般的启示作用。传统艺术是由艺术家创造艺术作品供观者欣赏,而新媒体艺术则更多地需要在观者的参与互动中完成。这种由观看走向体验的新媒体艺术方式,推动了文化知觉的再造和沟通机制的再生。观者不单是在观看艺术品,更是在感受艺术品,在艺术情境中获得某种沉浸式的体验。传统艺术呈现的精英特质
是基于专业化、复杂化和精细化的训练之上的,具有欣赏上的审美距离感。而新媒体艺术则瓦解了传统审美的局限,它以多元化的表现方式和信息化、数字化的传播手段,打破了旧有的秩序,并为新观念的诞生提供了各种可能性。
二、新媒体艺术的跨界融合
就像新媒体艺术家、理论家罗伊阿斯科特(R〇yAs-cott)所说的那样“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接性与互动性,其表现形式很多,但它们的共同点只有一个,那就是用户经由和作品之间的互动、参与改变了作品的影像、造型,甚至意义。这些都是新媒体艺术家对于旧有的艺术思维和传统的艺术观念的更新、创造与发展的结果。”
1.新的艺术传播规则
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④说过,从20世纪下半期开始,人类己经由以读和写作为接受知识的主要方式,转变为看和听。视听结合的新媒体正在对人类的知识结构、学习方式和思考方式产生重大影响。新媒体是艺术化传播的有效途径,数字技术的进步也直接带动了新媒体的演变进化,宽带与移动互联的流量扩增使得新媒体影像文件可以被瞬间复制、运输、存储和传播扩散。尤其是在万物互联、即时通讯以及社交网络兴起的时代潮流之下,新媒体构造出的新兴话语逻辑和社会影响力,以无所不在的强力传播,消解了传统的文化命题和符号体系,对社会大众的行为模式和思维理念进行重构再造。
2.新的艺术风格语言
新媒体艺术是科技与艺术碰撞出的火花,它具有的新颖性与前瞻性不容置疑,甚至可以说它也是当今最具生命力和发展潜力的艺术形式,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新兴美学体现。在这个性张扬、充满自我意识的年代,新媒体艺术家以特有的敏感性和高技术含量,为社会带来新奇的感官刺激。数字科技为新媒体艺术家的头脑想象力和心灵创造性搭建了更广阔的创作空间,那里成为数字艺术激情飞跃的地方。随着数字功能的增强,数字世界逐渐生成自身的时代使命和游戏规则,视觉、听觉、触觉、虚拟现实等各种介质与交互方式混合在一起,用美轮美奂的图形影像营造出奇妙的视觉冲击力和崭新的艺术风格。新媒体艺术风格语言具有符号化、情景化、趣味化、人性化、意识形态化等特点,先进科技也为超自然的想象、激动人心的情节和巧妙的构思创意提供了实现的条件。新媒体艺术正在打破时空局限和固有边界,走向更加多样化的组合传播、交叉运用和资源整合,不断探寻与受众之间的交接点,创造着视觉神话和商业奇迹。
3.新的商业增长点
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在传媒领域中引发的深刻变革,从信息领域向人类生活各个领域的全面推进。新媒体高新技术需要进行人文艺术转化和实现市场应用,以更加贴近受众的需要,引起注意力,创造经济价值。虚拟艺术目前广泛应用于影视动漫、片头制作、视频传播和游戏共享等领域,带来峰值体验的视听享受。而油画、水墨画等各种艺术技法可以用数字技术轻松实现,甚至动态化。在新经济关系的拉动之下,按照量子经济的飞跃增长模式,通过大数据和全媒体整合的精准传播,新媒体艺术正在融入内容产业。新媒体是科学、技术、艺术与设计的交叉融合,它可以使内容制作具有强烈的商业味和娱乐感,使艺术体验和交互手段成为诱惑消费者的手段,成为商业智慧与市场谋略的有效手段。
如今的社会消费不再仅是满足低层次的物质需要,而更加偏重于体验、意境、感受和自我表现的高层次需求。数字化的生存带来了崭新的思考方式和情感需求,新媒体手段的商业运用也意味着更开阔的文化视野与更具前景的市场空间。
三、结语
篇2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rapid expansion of new media service such as internet and mobile multimedia becomes a challenge and a menace to the leading role of traditional media such as broadcast, television and newspaper, etc. So, coping with the challenge of new media has become inevitable for traditional media. The integration of new media and traditional media i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media.
关键词: 新媒体;传统媒体;冲突;融合
Key words: new media; traditional media; conflict; integration
中图分类号:G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04-0326-01
0引言
在数字化的今天,新媒体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涌现出来,它的产生和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这种依托高科技发展起来的新媒体,势必会在某些方面优于传统媒体,分流一部分受众。但传统媒体所固有的优势不是新媒体在短期内就可以仿效成功的,两者相互融合,取其优点,去其糟粕,互促互进,不仅能让受众感受到信息的便捷性,体会到距离不是障碍,还能更有效地加快科技的发展。
1新媒体的概念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日臻成熟和迅速普及,“新媒体”这一概念不仅在学术文章中出现的频率与日俱增,而且逐渐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成为当下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时髦名词。其实,所谓的新媒体来说无非是一种新的传播媒介。无论它具体指的是什么,如何对它加以定义,本质上它无非是一个中介,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相互作用的中介。因而可将新媒体定义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对出现于传统媒体之后的各类电子媒体和网络媒体的统称,主要指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结合当前先进的科学技术,实时地、交互地承载和传递各种个性化、多媒化复合信息的中介。发展新媒体的目的是为了使人类更快、更好地相互交流、获取信息。它的出现,使得以往种种阻隔人们沟通的障碍得到了革命性的清除,人类从此形成了一个全新的交流和互动关系。
2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冲突与融合
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只用了十几年的时间就赢得了传统媒体数十年甚至上百年才拥有的受众群。不仅如此,Wiki、TAG、RSS、SNS、搜索聚合、云计算、手机电视、3G等新技术应用方兴未艾,新媒体正以锐不可当的速度和势头汹涌而来。让我们把目光再回归到2005年的伦敦爆炸案。2005年7月7日,英国伦敦发生地铁爆炸,市民威廉・达顿拍摄了手机照片,第一时间在朋友的博客上以近乎于图片直播的方式“报道”了灾难现场状况。伦敦爆炸案两个多小时之后,路透社法新社才发出新闻照片。手机拍照与博客网站等在突发事件中的表现,让人们更加关注传统媒体的地位是否动摇。
新媒体的冲击让传统媒体深感惶恐,竞争格局导致现实非常残酷。毋庸讳言,新媒体对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既有可能是毁灭性的。但是,传统媒体在其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已形成了丰厚的无形资产,在如下几个方面具有其无可替代的优点,也是难以完全被新媒体所取代的。①每一种传播媒体都有自己特有的受众群体。传统媒体也不例外,因其操作较简单、价格低廉,因此是那些社会层次不高,文化成度较低或者对新事物接受能力较差的人的必备消遣、娱乐工具。②专业化运作。传统媒体,如图书、期刊,从信息采集、审读内容、润色文字,到制作成书,每一流程都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为其把关。因此在其长期的专业化运营过程中,创造了无数具有专业化水准的原创作品,积累了广泛的人脉,这些丰厚的无形资产是新兴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传统媒体是品牌、公信度的塑造者和维护者。③内容的剖析力度强。每一种图书、期刊都有与之相对应的学术领域,随着科技的发展、专业的细化。出版社、期刊社深入市场,并根据其走向,受众需求,邀请相应的专家、学者撰写。因此传统媒体创造了很多学术水平极高的作品,并在开拓学术领地,引导科研方向等方面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这也是一般网络期刊所不能比拟的。④便于携带。受众在阅读传统媒体,如报纸、期刊时不需借助其他辅助工具,只要有随时随地都可以翻开阅读。还可满足人们的阅读习惯,如将报纸折叠;将书签插在某处以便下次阅读或查找;随时将阅读心得或疑问记录于页面中的空白处。⑤学术价值高。为繁荣出版市场,促进科技进步,出版社不仅要满足社会需要,创作具有社会价值,无经济效益的学术专著,还要顾及其自身的生存、发展,创作满足大众口味的科普读物。但新媒体考虑更多的是利润。
尽管如此,和传统媒体相比,新媒体的优势仍然是不言而喻的。新媒体的出现,带来了传播渠道的更新和传媒技术的飞跃,传播状态由一点对多点变为多点对多点;受众从被动接收信息变为主动传播信息。在网络时代,每一个人都是“记者”,信息传播可以说是“无孔不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彻底冲破了传统媒体一向自守的介质壁垒,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大融合的趋势正在呈现。所谓媒体融合,即是在新技术环境下,传统的广播、电视、平面媒体与网络等新媒体通过合作的方式,密切互动,促进双方的资源整合、产业共融,形成集约化、集团式的管理运营模式,从而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面对新媒体不可遏止的扩张与发展,传统媒体纷纷利用这个契机因势利导,借助网络等新媒体的力量扩张自己,更大限度地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参与,积极优化整合自有资源,进行跨平台、跨媒体、跨地域的市场化、规模化运作,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一定区域内,对传播资源进行跨媒体融合,实现广播、电视、报纸和新媒介的网上融合的这一模式,兼具报纸的强大新闻采编能力、广播电视先进的制作传播手段,加上网络双向传播的亲和力,可谓是强强联手,优势互补。
应该说,跨媒介网上融合仅仅只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冰山一角。对传统媒体来说,在传媒的冲击下,把握和发挥自身优势,全面实施“全媒体运作”,整合媒体资源,借助和利用新媒体资源放大传统媒体的传播效果,是媒体融合中传统媒体必须追求的目标。作为传统媒体开发媒介固有资源实施全媒体运作,可以借助自身信息资源、资本资源、品牌资源,借助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介质及数字新媒体传播资源的新空间,向全媒体延伸,以弥补和拓展传统媒体自身的传播覆盖率和信息影响力。
篇3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1-0065-02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益发达,这对教育方式产生重要影响。教学中已不再仅仅涉及教师、学生和教材,多媒体已成为当今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利用多媒体展开教学对于活跃小学数学课堂,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率产生重要作用。但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在对多媒体的使用上还存在一定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以实现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机融合。
1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不能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
新课改要求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但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由于部分教师考虑到学生年龄尚小,往往忽视部分问题需要学生通过自己对计算机进行实际操作,才可以更好地予以解决,并提高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这一事实。虽然实际操作问题在小学数学中仅占很少部分,但有条件的课堂还是应尽量落到实处。另外,部分教师在使用多媒体后,往往将多媒体课件的展示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而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而得不到自主思考和探究问题的机会。
1.2 无法突显教学主题
部分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还不够,往往因其含有一定的技术性而对其过于依赖和重视,忽视多媒体本质上仅是一种教学工具,使用的目的是帮助教学活动更好开展,课堂的中心仍是课本知识的核心内容。由此出现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表现形式,为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将课件制作得声色并茂,花样百出,却也往往缺失了内涵,不自觉将课堂的知识重点排除在课件之外,学生虽然容易被丰富有趣的多媒体课件所吸引,但无法掌握到知识的精华。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片面认为多媒体教学由于更加形象直观,学生易于接受,因而主观扩大课堂信息量,在课件中添加过多的知识,或者拓展过多的课外趣味数学题目,使得整个课件的中心被淹没,学生在学习中往往抓不到重点,致使整个知识体系复杂无绪。
1.3 多媒体功能不能有效发挥
多媒体作为一种高级教学工具,对于学生的学习较之传统的黑板必定有着更大的效用,而部分教师却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功能,虽然也在课堂上使用了多媒体,但本质上和使用黑板开展教学并无太大区别,多媒体成为代替黑板书写文字的工具,课堂知识仅是由黑板转移到多媒体上,在内容上却并无新意,至多会添加入一些图像等,使得整个多媒体课件看起来不过于单调,而并没有实际意义。而对于新的教学模式还缺乏探讨,如多媒体的超文本功能、演示功能等使用频率还不够。
2 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途径
2.1 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多媒体技术具有更便利的条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的个别辅导以及分组辅导功能,对每一个学生更好地进行指导,使教学活动以学生为中心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在课堂上,需要学生自主操作方能顺利进行并利于学生掌握的知识,应尽量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探究。比如,一些运用计算机自动运算的题目,便可让学生亲自使用计算机,明白是如何自动求得计算题结果的。另外,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形象直观性,将一些题目的演练过程较详细地呈现出来,以让学生在充分了解题目运算步骤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学会自主探究同类数学题目的运算过程。
2.2 明确教学主旨,提高课堂效率
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应使课件内容与课本知识的核心内容相贴合,以便突出教学主旨。切不可过于注重多媒体课件形式,而忽视课堂教学主旨的展示,出现黑白颠倒现象。同时,还应充分使用多媒体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借助多媒体较为直观的形式,将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生动地展示出来,以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比如,在学习“平移和旋转”这节课的内容时,如果单纯向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并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理解知识,对于小学生而言,还是有一定困难的。但如果借助多媒体,通过直观演示物体的平行移动和旋转,便很方便让学生充分理解,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课堂效率。
2.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还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在教学中通过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为一年级的小学生进行多媒体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由于此年龄段的学生注意力较难集中,上课容易走神,因此单纯让他们进行较抽象的识数和简单计算时,他们很容易走神。但通过多媒体,将枯燥的数字转化为生动形象的物体,学生的兴趣就可以被调动起来。在识数时,可以将数字转化成同等数量的小动物或者气球等一些学生喜欢的物体,并借助这些形象的事物教给学生数数,便可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同时,在讲解简单的加减法时,也可以在加减号两边分别放置不同数量的物体,让学生通过自己数数来得出结果,并在这一过程中明白结果是如何求得的,从而真正学会如何进行加减法运算。
2.4 加强重、难点教学和讲解
使用多媒体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安排详略得当的课件。由于课件直观的形式,很容易借助一定的记号,将重、难点部分标注出来,使学生可以醒目地明白哪些地方应该重点掌握,认真理解。同时,借助多媒体还可以将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更为详细的讲解。比如,在讲解“圆锥的体积”这一课时,对于圆锥体积的计算公式,如果仅是进行理论讲解,学生较难理解;但如果借助多媒体,先展示圆柱这一学生已经熟悉的图形,并通过将圆柱体切割为圆锥体的演示,将圆锥体的体积公式,借助圆柱体的体积公式过渡过来,那么学生将容易掌握和记忆,并能快速正确运用。
2.5 借助多媒体,丰富反馈信息
多媒体教学还能对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予以反馈。在小学数学中,由于借助多媒体展示较为抽象的理论知识,与之前单纯的理论教学有着较大差别,因而,学生在课堂上对于知识掌握和领悟的程度很容易通过学生的反映情况反馈回来。
比如,在讲解四边形的周长时,为检查学生对于四边形周长的学习效果,可以使用多媒体设置这样两个图形:一个是正规的四边形,而另一个则是在此图形上挖去一个小的四边形的图形。然后让学生比较两个图形的周长是否相等。学生很容易会认为后者的周长会较大,这便可从学生对于图形的反应中很容易得出。显然,学生的这种反馈情况表明他们对于四边形的周长问题还不能拓展理解。此时,如果借助多媒体,对挖去的四边形进行边长分析,便能让学生通过直观观察,认识到实际上两个图形的周长是相等的。可见,多媒体教学可将学生的反馈情况一并纳入课堂教学中,与教学活动同步进行,提高对学生掌握知识程度的评价效果。
3 结语
通过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的方式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可以极大提高课堂效率,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当前新课改的要求下,应通过多媒体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明确教学主旨,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重、难点教学和讲解,以及丰富反馈信息等,不断促进多媒体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融合程度,促进小学数学学科教学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毕海霞.多媒体教学在小学数学中的应用[J].中国体卫艺教育,2011(4):
[2]齐杰伟.浅谈多媒体对小学数学教学的作用[J].学周刊,2011(1):176.
篇4
关键词:媒介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跨界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3)01-0058-04
随着三网融合的不断推进和创意产业的结构升级,采用数字、网络等新技术,发展以手机电视、数字电视、IPTV、车载移动电视为代表的视听新媒体新兴文化业态,已成为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媒介融合和放松规制的双重驱动下,通过并购、重组和整合等方式,加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与其他产业的渗透融合,打造多元化运营主体、组建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开创全媒体传播渠道、拓展多元化赢利模式,是实现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跨界”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跨界重组: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运营主体的多元化构成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围绕构建新型产业链,积极开辟投融资渠道,促使多元化运营主体进行跨界重组。内容制作商、平台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终端设备运营商等都是新型产业链中多元化运营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运营主体的跨界重组势必引起媒体所有权的变化,从而增强市场开放程度,优化市场竞争结构。
(一)传统内容制作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提高
以报纸、广播电视、出版社、电影制作公司和唱片公司等为主体的传统内容制作商市场虽然仍采用限制性准入,但所有权多元化程度明显提高。以网络电视为例,由于内容需求量增大、分销渠道增多,网络电视逐渐成为广电系统和体制内外媒体竞争的重要领域。在传统广电媒体积极发展网络电视业务的同时,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以及优酷、酷六、搜狐等商业视频网站为代表的系统外媒体相继加入,一些小型专业化传媒制作公司也获得了市场发展空间。目前,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业视听网站多达400余家。其中,盛大网络所属的华友世纪与酷6网进行股权合并,大力发展网络视频、无线内容和音乐发行平台三大业务体系;凤凰新媒体在获得晨兴创投、英特尔投资和贝塔斯曼三家机构共计2500万美元风险投资后,将视频业务纳入其最为重要的战略选择。
对新兴市场竞争者采取承认并准入策略,有利于避免因重复投资而造成的资源浪费,优化市场资源配置,充分实现资本市场的规模经济,从而形成“主流媒体视听网站与商业视听网站共同形成相对稳定的市场格局”。
(二)新兴内容集成平台集中程度较高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信息产业和广电产业已形成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内容集成平台和运营平台的核心地位日益凸显。在平台的竞争准入上,国内市场呈现出集中程度较高的局面。以手机电视为例,内容集成平台是手机电视产业链的核心环节,采取“广电主导、适度竞争”的管控措施。在政策管制、牌照发放、试验地域选择方面,都显示出手机电视运营的重重壁垒。目前,国内仅中国网络电视台(CNTV)、上海文广和杭州华数获得广电总局颁发的3G手机电视完整牌照,而乐视网是唯一获得手机电视内容牌照的民营企业。
车载移动电视主要以各地广电系统为主导,形成了以广电系统负责节目内容的组织播出、民营企业负责广告联播的运营模式。目前,几乎所有的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广电机构都开展了车载移动电视服务,但由于服务局限在当地、主体规模较小,几乎都被华视传媒、世通华纳和巴士在线等运营平台以广告联播方式整合,从而形成所有权集中与市场垄断加剧的局面。
(三)网络运营商和设备供应商朝多元开放性发展
目前,通信产业的三大巨擘——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占据着网络运营市场的半壁江山,由.于网络运营商拥有巨大的资金需求和降低投资风险的需求,因此通过多种形式的资本运作和互惠合作,促使市场主体朝多元化发展成为必然。通信产业和广电产业异质同构的竞争格局,要求广电产业必须以相匹配的资源效率参与竞争,网络资源的所有权势必向某些优势企业集中。
随着国家标准的陆续出台,包括网络设备提供商和音视频设备提供商在内的国内设备供应商将获得巨大的市场机会。“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终端设备的融合,将形成一个规模高达5000亿元的市场;有线网、电信固定网、移动网的融合使有线运营商将面临一个10倍于现有规模的市场机会”。伴随着3G网络建设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终端设备将在平板化、移动化、智能化、融合化、软件兼容性和高质量的体验性方面深度开掘,这将是获得市场份额、增强竞争优势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二、跨界服务: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的构建
内容产业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做大做强的核心和灵魂,提供多媒体、个性化、交互式的媒介内容是实现跨界服务的重中之重。在传统媒介产业链形态下,内容生产高度依附于媒介载体,形成了以媒介为核心的封闭式链条结构。在媒介融合背景下,数字技术的标准化打破了不同媒介内容生产之间的壁垒,内容生产成为产业链上游的独立集群,从“线性”的媒介产业链结构逐步向以全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为主体的“伞式”媒介产业链结构转换。
(一)内容集成平台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增值基础
媒介融合时代,电视台作为内容集成平台上的一个集成商,最重要的核心资源就是媒介资产管理系统MAM(Media Asset Management)的建立。“媒介资产管理系统是一个集音频视频数字化、编目、存储管理、检索和于一体的综合解决方案”。在这个节目内容平台上,原本分散的一次性使用的音频、文字、图片等素材被统一管理,或存储、或向不同的媒体发放,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在生产时间和经营成本上都远胜于依靠个人方式的分散的内容生产者。
以数字电视、IPTV为代表的视昕新媒体新兴文化业态除了给用户提供丰富多彩的直播节目外,最主要的是给用户呈现了一个全新的、交互式的多业务内容集成平台。依托内容集成平台,不仅可以通过聚集内容形成拥有庞大版权的内容集成商,更为重要的是利用规模化的资源,多层次地对分散、琐碎、个性化的内容进行整合应用,实现内容产业的增值。目前,媒介资产管理系统的建立已经成为世界上许多电视台构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也是内容产业实现增值的重要途径。
(二)交互性内容是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增值新空间
传统内容产业通常以单向静态的线性传播模式为受众提供信息消费。随着网络技术平台和数字技术平台的应用推广,打造一站式人性化服务的“交互性”内容成为内容产业增值的新领域。“交互性”改变了传统内容产业“点到面”的传播形态,突破了以运营者和服务提供者的业务界面为核心的服务体系,确立了以满足消费者多元化信息需求为目标的服务定位,从而生成扁平状的“点到点”的新型传播形态。这意味着作为信息接收终端的用户也能上传内容,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对人类未来的传播形态和社会文化将产生深远影响。
以用户为中心,就必须提高用户使用媒介的便捷性、参与媒介的互动性和内容服务的个性化。以IPTV为例,它以强交互性为依托,提供电子菜单、节目预约、实时快进、快退、在线支付、终端账号及计费管理等多种互动服务功能,用户凭借遥控器和机顶盒来操控互动电视界面,实现人机互动。这场从“有线电视”迈向“交互式网络电视”的革命,将带领电视观众告别单一被动的节目接收方式,走向集互联网、网络游戏、电视节目为一体的互动数字娱乐生活。
三、跨屏跨网: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传播渠道的全媒体构建
视听新媒体实现跨屏跨网融合的逻辑起点,是公众对信息便捷接收的需求。这不仅要求信息传输具有交互功能,而且需要具有联通性。随着三网融合技术条件的日趋成熟,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全媒体传播渠道的构建有望成为现实。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融合所形成的融合形态包括横向渠道融合和纵向渠道融合。其中,“横向渠道融合包括广电和电信的融合、有线和无线的融合、移动和固话的融合;纵向渠道融合主要是网络、终端和内容之间的融合”。
(一)横向渠道融合: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链的累积性增值
电信网、互联网和广电网是电信业和广电业两大产业的核心资源。在探索视听新媒体创业产业链横向渠道融合的过程中,广电与电信打破壁垒、双向进入极为关键。我国电信与广电在融合的过程中,仍存在重重壁垒,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技术形态壁垒,广电网和电信网之间缺乏国家技术统一准人标准;其二是准入门槛壁垒,广电和电信分别通过IPTV牌照和电信增值业务牌照限制对方进入本行业;其三是产业属性壁垒,广电业“一对多”的传播形态具有党和国家“耳目喉舌”的舆论引导功能,若完全放开,按照电信业“一对一”的基准融合,明显是行不通的。
2010年7月,国务院公布了首批三网融合试点城市名单,包括北京、上海、大连、哈尔滨、南京、杭州、厦门、青岛、武汉、深圳、绵阳、长株潭城市群在内的12个城市和地区,已经启动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与电信运营商的“双向进入”交叉申报工作,这意味着广电和电信的交叉融合已成定局。尽管启动“双向进入”和“正式进入”并不是一个概念,但目前国内一些城市的“三网融合”已初见成效:南京广电网络、电信、移动、联通四家运营商已提前布局三网融合;天津联通与天津广电合作推出IPTV走进南开区学湖里社区,居民可通过全新铺设到户的光纤宽带,收看由光纤宽带网络传输的63套电视节目;深圳电信与深圳广电集团在2012年世界电信日期间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2年底全面实现光纤到白……
由此,广电和电信破除行业壁垒、跨界融通,建立基于内容融合和互补优势的融合,是实现视听新媒体产业链的累积性增值,是从“零和”走向“双赢”的必然选择。
(二)纵向渠道融合:网络运营商在产业链上下游的扩张
网络运营商不再是单纯的渠道运营商,而是从产业链的上游向下游渗透,并逐步转型成为集网络传输、内容生产、服务提供于一体的综合信息服务提供商。在自媒体时代,每一台终端都是一个集成媒体和平台,“绝对权威”已经土崩瓦解,被传媒人奉为《圣经》的“内容为王”将被内容、渠道和服务三位一体的整合局面所取代,而其核心价值就在于争取用户。
随着移动网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新的应用模式应运而生。比如,“终端+业务”的一体化模式。智能手机终端将从单纯的话音业务拓展到包括话音业务、文字、图片和音视频传送等多媒体业务,包括支持邮件收发、网上支付、新闻订阅、交友聊天等互联网终端业务领域。以iPhone为例,它将完美的互联网体验移植到移动终端,打破了传统终端制造企业只能通过售卖终端赢利的既定模式,从而扩展了利润空间。
另外,还包括“软件+服务”的一体化模式。手机产业链的主体环节企业通过开发软件应用平台来满足市场多元化需求。诺基亚宣布全资收购Symbian,Google联合34家企业组建Android手机联盟。下游的应用提供商也不再局限于与运营商合作,而是加强了与操作系统厂商的合作。微软提出的“s+S(Software+Services)”战略、Google的Desktop以及Amazon的AWS(Amazon Web Services)都是“软件+服务”的代表产品,以手机软件平台为核心的应用服务将在整个产业链中发挥重要作用。
四、跨业经营: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赢利模式的多元化开拓
媒介融合将打破行业壁垒,改变传统媒介产业中垄断性较强的经济逻辑。随着“成本函数改变、市场规模扩大、市场细分程度提高、生命周期缩短,垄断的媒介市场结构呈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媒介产业与市场将变得更加开放”。在媒介融合冲击下,拆分、重组媒介产业链,开拓多元化成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
(一)创新视听新媒体内容产品的价值、品种和类型
为适应视听新媒体内容形态多元化和分众化的特点,传媒角色从单纯的信息者演变成为特定受众提供定制信息的“信息管家”角色。通过用户的个性化配置,海量信息被分流到多种终端,形成“沙漏状”的传播模式。创新内容产品的价值、品种和类型,是提升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核心价值的重中之重。针对动态、多向、分层的信息流动特征,媒介企业可以对不同载体的内容资源进行个性化、交互式、全方位的整合应用。
通过创作数字化、碎片化的节目产品,按照用户订制需求重新编排,实现多种传播渠道的上传和下载。同时,开发具有集成化、规模化的内容产品,增强内容的编辑、存储和传输功能。以ipad的软件应用商店App Store为例,它通过为第三方软件提供者搭建应用程序销售平台,受众可按收费和免费两种方式自行定制所需程序软件,打破了由传媒机构或运营商控制受众内容使用的既定模式。ipad没有设置语音通信功能,但用户通过下载Skype程序,可以实现网络即时通信和全球通话,获得高度定制化的信息服务。
(二)提升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价值通道的高效性
探索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的赢利模式,产业价值通道的传递效率是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在价值通道的形成中,媒介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体系中利润的流动和分配,通过融合业态形式上的融合、运营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上的协作,创造出新的增值空间。
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充分利用媒介产业与其他相关产业之间的价值链结点,引进品牌授权、广告服务、信息收费和服务收费等商业形态。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提供的增值服务包括网络广告、彩铃、短信、搜索竞价排名、电子书下载、音视频传送、注册会员收费、即时通信、在线支付、网络游戏,虚拟装备和道具买卖、分类网址和信息整合等,这些都是对价值链结点管理的结果。
(三)增强视听新媒体创意产业链的延展性
媒介融合时代,视听新媒体的赢利模式将从“二次售卖”过渡到“一次注意力售卖”。在充分挖掘内容资源和受众资源的基础上,强化视听新媒体与传统媒体信息的“组合拳”,实现新闻内容的价值增值和时间的自由设置,拓展视听新媒体在长尾市场的利润空间。
篇5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 县级电视台 改革融合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201
广播电视作为传统媒体是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在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市场经济逐步发育、受众素质提高、政府简政放权,整个社会发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变化,广播电视宣传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也越来越多,因此,唯有正视新媒体冲击带来的种种不利,把挑战当做机遇,努力发挥广播电视的固有优势,才能走出一条县级广播电视发展新路。
一、新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的基本状况
1983年,国家提出“四级办广播电视”方针,县级广播电台、电视台陆续建立,“四级办台”的方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然而,基于互联网的新兴媒体快速发展的今天,四级广电体制的很多弊端日益明显,县级电视台存在自办节目数量少,质量不高,广告收入下滑,收视率低等问题。
1.体制固化僵硬,留不住高端人才。由于在经营管理方面为事业性编制、企业化管理,这就造成了县级电视台普遍存在有编制内、外两种员工待遇,这使得没有编制的专业人才很难在一个地方能留住。同时,县级台平台小,待遇低,往往成了上级电视台的培训基地,“高薪聘不起,自培留不住”,人才流失现象一再发生。以本台为例,近年多名专业人员相继离职。
2.节目质量不高,难以满足受众需求。县级媒体取材范围狭窄,加上在实际条件的束缚下,很多编辑、记者不是“科班”出生,其本生的专业结构和业务水平先天不足,以至于在新闻拍摄和撰写方面创新不足,写出来的新闻“老八股”味浓,导致新闻节目质量较差,吸引不起观众的兴趣,受众的流失。以本台为例,单位专业从业人员仅为17%,由于受知识能力范围的限制,加之考核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做出观众喜欢的节目,整体积极性不高,导致节目程序化、概念化、结构相似、内容平淡、语言生硬。
3.缺乏新闻创新,收视率逐步下降。受计划经济的影响,区县台习惯于传统节目的生产,不注重服务于观众喜好作品的创新,编播的新闻资讯,政治性较强。多数县级电视台新闻节目都是常年的新闻报道,相关的评论、速评、专题讨论等少之又少,在新媒体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受众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多元化,更多的需求个性化、分众化产品,这种单一的新闻报道方式让观众感到枯燥、乏味,收视率也就逐步下降。
4.发展方向模糊,融合难度较大。当前,在新媒体潮流形式的“倒逼”下,多数县级电视台仓促应战,存在“一哄而上”的发展模式,大多数县级电视台在没有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的前提下,积极建网站、开通移动应用客户端等渠道后,再来找消费时常,而新媒体发展规律是先找到消费者,再打造传播链,后建产业链。其次,由于新媒体部与传统媒体各部门之间平行发展、各自为政,无法有效共享资源。
二、新媒体环境下,县级电视台如何走出融合之路
县级电视台只有积极转变观念,打破体制机制的障碍,保证资源的有效利用,拓宽宣传形式,丰富节目内容,才能走出融合创新之路。
(一)制度融合,理顺结构关系
从媒体发展的宏观战略来说,现实制约媒体深度融合的因素很多,但关键在于机制的融合。新媒体行业是一个青春行业,技术、运营更新发展特别快,它对创新的周期节奏都有特别高的要求。在这种背景下,如果没有一个好的机制,能否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让人才有持续的创新动力,都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此,在融合过程中,丰都县广播电视台加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宣传业务与经营业务分开,以资本、产权及业务为纽带,推动兼并、联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积极打造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强的新闻媒体。
(二)观念融合,遵循发展规律
观念转变是法宝。习惯性的思维,容易遮蔽媒体人的双眼。不仅要用新媒体的思维来创办新媒体,还要用新媒体的理念来改造传统媒体,使传统媒体成为用新理念打造的新媒体集群中的一员。丰都县广播电视台在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深入研究新媒体的规律和特点,扫清用传统媒体的观念与做法来做新媒体观念障是。因此,观念转变成为我台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一大法宝使得我台在融合发展道路上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三)流程融合,形成互通界面
未来媒体充分融合,就意味着媒体采、编、播业务流程也要充分融合。在全媒体背景下,专业区分被打破,不再有单一的电视记者、广播记者或网络记者,每个媒体从业人员都要能够运用全媒体手段进行采编工作。做电视的,也要学会做广播、做网络媒体。这样的全媒体记者、编导是媒体能够实现全融合的前提。从我台实际情况看,目前这样的全能型人员还远远满足不了融媒体采编运营的需要。因此,在新媒体融合过程中,丰都县广播电视台实现了新闻电视节目和手机电视节目的统一制作、统一编排、统一推送和分发、统一互通界面,真正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资源整合、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四)资源融合,优化资源配置
对于媒体融合发展而言,借力发展的意识非常重要。县级广播电视台可借助多种形式,多渠道和手段来获得各种资源,从而有效扩大广播电视业的发展空间。要抓住当前非常宝贵的发展机会,这样才能达到双赢的目的。以我台为例,成立新媒体运营中心,以互联网信息服务为突破口,通过和国内顶尖门户网站合作,大力推广本台的新媒体平台。
篇6
关键词:集体无意识 原型 艺术创作
精神分析美学可以说是20世纪众多美学高峰中的一座。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是继弗洛伊德以后精神分析学的又一重要人物,而他也在弗洛伊德“个人无意识”的基础上提出了“集体无意识”的概念,并在“集体无意识”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型的概念。此后,荣格将其理论运用于对文学艺术和审美态度等一系列问题进行了阐发,上承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美学,下开原型批评美学源流,对20世纪的美学思想和文学评论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一、荣格的心理学理论
在阐发荣格的美学观点之前,先针对其心理学理论做简要概述。荣格将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三个层次。关于这三者,他做过这样一个比喻,意识仿佛是一个冰岛浮在水上可见的部分,意识的下面一层是个人无意识,而在个人无意识的下面一层即是潜伏最深的集体无意识。三者之中,集体无意识是荣格心理学的奠基石,也是他的美学观点的理论基础。集体无意识根植于人作为生物体的本性(即人性),得自进化和遗传,容纳着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的全部精神财富(经验、情感、思想、记忆),本质上就是人类的集体经验在心理深层的积淀(Precipitate)。他说:“它并来源于个人经验,并非从后天中获得,而是先天地存在的。”“它是彻头彻尾的客观性,它与世界一样宽广,它向整个世界开放。”在荣格这里,这种集体无意识既处于心理的深层,又独立于个人,凌驾在个人之上,它既不为个人所知,又为人类所共有,它像“无声的命令”决定、支配着人的行为,使个人行为在特定的情境下,与自己的祖先保持某种一致性。
二、艺术与集体无意识
荣格不同于弗洛伊德将艺术看作是“艺术家个人被压抑的欲望的升华”,他认为艺术创作的根源和动机来自超个人的集体无意识。在艺术创作中,集体无意识之于荣格,就如同“迷狂”、“神灵凭附”之于柏拉图。荣格认为创作的激情是来源于先天根植于集体无意识深处的崇高理想和伟大抱负。被这样的创作激情所驱动而进行创作的艺术家,无论其创作意图与创作过程是否一致,总是一不留心就被集体无意识的巨大力量扼住了执笔的手腕,不自觉地响应了祖先遥远的呼唤。所以说,艺术创作就是对集体无意识的激活,而被激活的集体无意识又通过原型的象征来呈现。
荣格自己认为,原型一词其实就是柏拉图哲学中的“理式”,认为“理式”已经指出了集体无意识的内容,并关系到古代或从亘古时代起就存在的一些宇宙形象。他强调,原型绝不是外部经验的产物,而是一种先天的心理要素或模式,但又不同于“天赋观念”,只是一种潜能。在他看来,人天生地便具有许多心理模式或原型,如初生原型、再生原型、死亡原型、巫术原型、英雄原型、上帝原型、魔鬼原型等等。原型只有通过象征才能表现自己。神话,童话、一切艺术,本质上都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象征能把人引导到文化价值和精神价值中去,正是象征才使人超出自然状态进入文明,它是推动文化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有力手段。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寻找更好的象征,即能够充分地在意识中实现其原型的象征。
通过以上的阐述可以得出,荣格在他的分析心理学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美学基本思想:艺术是集体无意识原型的象征。从本质论的角度界定艺术为某种超越时空,超越个人,象征和代表着人类共同需要和历史使命的神圣而永恒的东西。艺术是伟大人性的表现。
三、荣格眼中的艺术家
定性艺术之后,荣格又对艺术作品和艺术家做了进一步的阐释。
弗洛伊德曾将艺术家比喻为神经症病人,称艺术家无一例外都是自恋者。但在荣格看来,以此来界定艺术家的本质则完全错误。荣格主张区分作为个人的艺术家和作为艺术家的个人。所谓作为个人的艺术家,指的是艺术家在个人生活中的现实人格。艺术家在现实中也许是市侩、佣人、极端利己主义者、精神病患者、傻瓜或罪犯。但由于艺术家的个人生活对于他的艺术是非本质的,因而这种种不良癖性并不能解释作为艺术家的他;所谓作为艺术家的个人,指的是受集体无意识驱动从事神圣的艺术创作人格。因此,作为艺术家的个人与作为个人的艺术家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双重人格必然会给艺术家造成痛苦。艺术家身上总是有两股力量在斗争,一方面是普通人对幸福、满足、和安定生活的渴望,另一方面是残酷无情甚至践踏一切个人欲望的激情。荣格说:“艺术家的生活即使不是悲剧性的,至少也是高度不幸的”,忽视个人欲望的创作激情无时无刻不在消耗艺术家的生命,艺术家在个人生活中方面往往低能,而为了维持生命,他们有不得不形成各种不良的品行――残忍、自私、虚荣,不可克服的自我中心主义,以至于肆无忌惮地冒犯道德准则和法规,犯下各种罪恶。
四、结语
在荣格看来,艺术是集体无意识的表现,是人类集体心灵深处的回声,是原始意象和原始幻觉的象征。由于当代人生活在单面性中迷失了自身,所以“完整的人”已被遗忘。而当这个完整人性发出呼唤时,却能在所有畸变的时代产生回响。他指出,在今天这个时代,真正伟大的艺术都是反向性的艺术。它时刻保持背叛的姿态,违背常理;从不迎合时代。伟大的艺术并不单纯是“移位的神话”,而是为了呼唤人性,试图将人从现代社会的物质束缚中解放出来,导向对原始初民生活的淳朴回忆,以回复心理平衡。他以集体无意识和原型学说,为现代人重新找到了一处精神的家园。
参考文献:
[1] 李醒尘主编 西方美学史教程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 马新国主编 西方文论史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3] 童庆炳 程正民主编 文艺心理学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福柯 福柯集 杜小真选编 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2
篇7
0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而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崛起,更是让媒体等传播方式发生很多变化。与此同时,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更是对人们的生活方式造成很大的改变,让人们与外界联系变得更加方便,让人们在获取新信息变得更加便利。与此同时,传统媒体受到新型媒体传播方式的影响,使得传播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新型媒体传播方式结合的传统媒体的优点和新的科学技术,在整合资源时,利用了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播媒体的共同点,从而与新型媒体形成互补,让其优势最大化的发挥出来,从而实现合理的资源配置。融媒体最早是在美国提出来的,它是通过将新型媒体和传统媒体优势互补,从而形成了一种具有多功能的媒体传播方式。这种传播方式可以让媒体传播实现价值最大化,使其功能和收益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大的提高,从而在媒体竞争当中,更具有媒体竞争力。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新闻编辑具备更大的压力,从而对其创新意识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
1创新广播新闻编辑的观念和意识
为了突破和培养广播新闻编辑者的创新意识,那么就必须要让他们对融媒体时代下的传播环境有所认识,还要认识传播对象的变化。在融媒体传播时代的背景下,广播新闻编辑者需要从听众出发,以满足听众的需求为目的,在策划、整合、编辑新闻的过程当中,要不断找寻听众的需求点,以便能够尽可能地满足听众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打造广播品牌的过程当中,也应该加强其创新意识,因为对于广播竞争来说,品牌竞争是其最主要的因素之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广播市场发生了很多变化,而听众的需求也决定了广播新闻的形态和内容,为了能够让广播新闻与广告和经营等部门共同发展,就要以听众为本,一切都以听众的需求为出发点,从而提高广播新闻编辑的综合能力,让广播新闻实现可持续发展[1]。广播新闻编辑工作要求编辑者具有创新开发能力,善于处理各种矛盾关系,这样才能使广播新闻编辑的各项工作得到发展。广播新闻编辑工作既然是一种创造性劳动,就注定了编辑者要不断创新、不断探索。可以说,创新是一切新闻工作的灵魂,当然也是广播新闻编辑者的灵魂。这也是一个平庸的编辑和一个优秀的编辑的本质区别。
2创新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
作为整个广播新闻编辑的基础和着力点,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无疑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选择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时,就需要对其加以创新。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因此,为了让听众对广播新闻编辑的内容更加满意,就需要提高广播新闻编辑内容的要求。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广播新闻编辑者所找寻的新闻内容就要以满足听众的需求为主,从听众角度来对新闻内容进行考虑,所挖掘的新闻内容也必须接近听众的生活。随着现代化脚步的加快,人们的生活节奏也提速不少,人们所在乎的新闻内容不仅需要有高质量高品质,获取起来也需更加方便与快捷,所以,现代媒体广播新闻在传播新闻的过程当中,就要将新闻内容的信息化和知识化完美结合,从而使得听众获取信息更加快捷与便利,让现代媒体广播这种传播方式成为一种具有权威性的知识平台[2]。
3创新广播新闻编辑的形式和手段
融媒体时代是一种将传统广播传播方式和现代媒体传播方式相结合的媒体时代,这种媒体时代不仅融合了一些新型技术,还使得广播变得更加方便,易于观众收听,从而改变了广播传播方式的一些特征。对广播新闻编辑的形式和手段进行创新,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广播新闻编辑的综合竞争力。首先,通过对广播新闻内容特点的了解,就可以增加一些听众感兴趣的内容,让广播传播方式的声音传播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从而给观众造成一种比较深刻的、令人难忘的印象,增加一些互动情节,制造出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其次,根据广播传播方式中声音滞留时间短的特征,对于一些比较重要的新闻内容,那么就可以进行反复播放,以便扩大新闻的传播范围,广播新闻编辑者也可以对这些重要的新闻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以便增加它的时效性,从而提高新闻内容的传播速度。最后,在对广播新闻内容进行编辑时,就需要对策划和编排广播新闻内容加以重视,以便提高听众对本节目的收听兴趣,从而让听众对本节目产生一种信任感[3]。
篇8
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的重要任务。〔U高校媒体是社会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在做好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建设方面具有深远影响。一些学者就高校媒体媒介融合的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等方面展开论述。
一、对媒介融合和内涵与外延的认知
(一)媒介融合概念的提出
“媒介融合”的概念最早于1983年由美国学者I?浦尔首次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美国新闻学会媒介研究中心主任AndrewNachison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美国西北大学教授戈登归纳了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新闻表达融合等五种媒介融合的类型。
陶喜红进一步指出,“融合”这一概念与大众传播真正意义上的联姻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中叶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郑保卫、樊亚平、彭艳萍研究发现,“媒介融合”属于互联网兴起之初所产生的取代论和共存共荣论相互争论时期。这里所说的融合,是指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和平共处,联合发展,显然它与现在舶来意义上的媒体融合属于不同的概念。
(二)认识的深化
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新闻实践的不断发展,我国学术界对媒介融合这一概念的认知已不再停留于表面上的理解。吴海荣从研究个案出发,认为媒介融合既可指宏观的产业、人力层面的相对集中,又可指微观的新闻制作的各个环节的资源共享。⑴李红祥认为媒介融合的界定要从技术/软件融合、产业/市场融合、内容/服务三个层面加以界定。m蔡雯则认为媒介融合的深层次含义是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传播推动下的通过新介质形成的各类型媒介的汇聚融合。
在表现形式上,媒介融合应该既包括硬的新闻实体的融合,又表现为软的媒介技术、管理体制的融合。王闻俊从动态过程的角度出发,认为媒介融合包括组织结合、收购合并、传播手段、媒介形态等四个阶段,孟建、赵元珂认为,媒介融合既包括在传媒业界跨领域的整合并购,并借此组建大型的跨媒介传媒集团;媒介技术的融合,将新的媒介技术与旧的媒介技术联合起来形成新的传播手段,甚至是全新的媒介形态。
二、高校媒体融合研究现状
相比之下,学界对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相当薄弱。当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宏观媒介融合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研究。
(一)宏观高校媒体融合研究
张文莉研究指出,高校媒体的媒介融合主要体现在内容、终端、组织和管理方式等方面。作者认为,高校校园媒体应该从内容重整和组织重构两方面人手。在内容重整上,重视整体策划,注重互动。在组织重构上,组建全校统一的新闻管理机构,建设一支专业化、全能型的采编队伍。娄雷认为,高校的校园媒体资源融合,既包括不同新闻主体、经营主体的融合,也包括不同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在组织构成、人员配备、职责分工等方面相互协调,优势互补。
°高校传媒整合既符合高校媒体的发展诉求,又是当代高校宣传工作的发展需要。梁燕燕认为,高校传媒可探索构建“新闻中心——实训基地”模式,将新闻中心开放为高校新闻学科的实践教学平台,将校园宣传任务分解为高校新闻学课程的实训作业。此举既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高校传媒缺乏专业人才的问题,同时又极大改善高校新闻学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困境。
(二)高校报网融合研究
高校“报网融合”是不同新闻主体、传播技术、传播方式的融合,以信息资源共享为基础,实现立体化的新闻报道、捆绑化的客户服务和多样化的传播手段。李秀芹认为,高校报网互动有利于校报与网络的“快”与“慢”、“容量大”与“容量小”、“交互性”与“单向性”的优势互补,是高校校报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在工作理念上,张碧红认为应该实现媒体的重心从报纸转移到网络,搭建读者网友的互动社区,通过打造“新式在线编辑部”、注重校园网事“深加工”、整合校园宣传资源等方面,推进高校“报网融合”创新发展。
赵立兵,杨宝珠研究了高校校报与微博的融合发展,认为微博等新媒体的及时性、现场性、互动性等优势,能够与高校平面媒体的权威性、深度性、全面性进行有效互补。在具体融合路径上,主要表现为“微新闻”、“微专题”、“微采访”、“微活动”、“微服务”等形态,推动高校校报的新发展。"
(°三)媒介管理融合研究
在媒介经营管理层面,高校校园媒介融合,有利于实现新闻业务上的资源共享,增强校园新闻的舆论引导能力。赵明认为,高校校园媒体的融合应该从新闻媒体从业者及新闻工作体制人手,在新闻工作体制方面,整合校园媒体,实现资源共享,学校宣传部门在体制上保证组织运作。
王世华认为,从传播内容、组织架构与人员构成来看,高校的媒体融合远没有成功,作者指出,应明确现有媒体的主从关系,不同媒体形成优势互补,避免同质化,同时还要实现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与从业人员的有机融合,从理念、组织机构、运行模式、从业人员等多方面全力打造多媒体融合的髙校“全媒体”。
三、结语
媒介融合是当前学界的研究热点,从一开始被引人的舶来品,到结合我国具体国情的本土化研究,学界都有较为深人的分析,研究视角也十分丰富多元。相比较而言,高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过于薄弱,这与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在宣传思想工作中的重要作用不匹配,而且与高校新闻媒体的实际发展状况不符。媒介融合是包括高校新闻媒体在内的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所以有必要加大对该问题的研究和思考。
对髙校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研究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报网融合研究、媒介管理融合研究等内容,呈现纵深化和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总体上数量不多,力度和深度均不足,这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界对于高校的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领域不够重视。高校是意识形态建设的前沿阵地,在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宣传工作,巳经上升为党和国家的战略工程。而高校新闻媒体及其媒介融合的实践发展,是这一战略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因此,有必要加强对这一领域的实践探索和学术研究。
篇9
罗江春表示,与一般意义的台网联动不同,风行网和SMG从节目策划的源头开始,就将完成方方面面的融合,其中包括团队理念、技术、媒体形式等不同维度的融合,其目的是通过包括电视、PC、Pad、手机在内的四块屏之间的互动,让用户随时随地接触到节目内容,同时也让节目内容随时随地找到用户。
罗江春透露,为了使全媒体电视的愿景最终落地,风行网目前已经从内容的策划、制播、推广、营销、采买等五个维度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台网融合战略。
据罗江春介绍,联合策划战略是从节目策划之初便考虑互联网元素,制作适合互联播出的节目内容和形式。至于联合制播,则旨在以更丰富和灵活的形式,制作播出适合电视、PC、Pad、手机四块屏的节目内容。在推广上,台网之间从内容的预热、播映到播后推广阶段可整合之处也甚多。
联合营销战略也会从多个层面展开,其一是跨媒体覆盖:电视、互联网全覆盖,增加受众群和影响力;其二是整合营销:针对视频网站和电视台不同的受众和节目特性,可以进行整合营销;线上线下结合:其三是优势互补,可由网站组织和招商,进行拍摄、播放,电视节目中定时播出网站拍摄的花絮,还可将无法在电视上品牌置入的环节在网络上播出,如此等等。
“未来网络视频企业单打独斗、独立发展的路线注定是走不通的,如果说优酷土豆合并之前,优酷、土豆是中学生,我们是小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打还是也许可以的,但是他们合并变成大学生了,这样就根本打不过了,所以要走台网融合的道路。”罗江春表示,台与网之间如何融合,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还是第一次,因此台网而这都可以有相对较大的试错空间,愿意往里面投更多资源进行尝试。电视和互联网的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但也是一件巨大的工程。风行有很开放的态度,宁愿前面吃点亏没关系,最重要是把这件事做成。
篇10
关键词:媒介融合;广播媒体;发展;策略
一、引 言
21世纪10年代,基于数字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新媒体的涌现和普及应用,媒介融合在实践中日渐得以显现和证实。新媒体的层出不穷,正拓展着信息传播的渠道和领域,同时也对既有的媒体格局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在新的媒介竞合大潮中,中国广播业遭受到来自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及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的双重挤压,收听及广告业务持续走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广播业如何迎接时代的挑战,抓住媒体融合的机遇,实行创新发展策略,就尤其显得意义重大,这不仅对广播行业的生存与发展,而且对繁荣我国广播产业也有重大意义。
二、广播媒体的媒介融合
广播媒体的媒介融合应该是多方面的,包括与报纸杂志的融合、与电视的融合、与网络的融合、与手机的融合、与播客的融合以及广播媒体之间的融合。
(一)广播媒体与报纸杂志的融合
传统媒体,广播与报纸杂志的融合历史最为悠久。虽然20世纪20年代广播媒体的诞生,曾经给报纸杂志带来过强烈的冲击,但报纸杂志毕竟具有自己不可取代的优越性,经过一番磨合,两者开始走向“和平共处”并进而在业务上不断融合。其中最为突出的例子,当属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于1950年4月10日开办的《新闻和报纸摘要》栏目,节目记者在自采新闻的基础之上汇集通讯社及报纸等媒体的新闻,信息量大、权威性高,50年来收听率始终名列各类广播节目榜首。
(二)广播媒体与电视的融合
二十世纪80年代,在全国“四级办广播电视”的精神指导下,全国电视台如雨后春笋般迅速普及。广播开始感受到来自电视的“威胁”,并走过了一段波澜壮阔的改革和创新之路。在自身发展的基础上,广播媒体与电视媒体也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融合,首先是节目互动、人员交流;其次是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进而推进集团化发展,成立广播电视总台和广播电视影视集团。集团化后,广播电台可以和电视台共享新闻信息资源,增强自身的竞争力,将频道办的更为丰富,经营空间将更为广阔。
(三)广播媒体与网络的融合
与前两种融合相比,广播与网络的融合更具有革命意义,它实现了广播媒体传播失态的历史性的变革。拿传统广播来说,世界上任何一家电台都做不到全球覆盖,只有网络可以达到这一要求。因此,广播通过借助网络实现了覆盖全球用户,更超越了普通声音的局限性,让广大听众更能领略到在网上读广播、看广播、听广播的乐趣。
(四)广播媒体与手机的融合
广播与手机的融合同样具有革命意义。与传统媒体相比,人类对手机媒体的依赖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手机真正成为“身体的延伸”,是人类社会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手机不仅能接收广播,而且能接收电视,已经成为一个小型便携的视听媒体。手机不再仅仅是单纯的通讯工具,它的多媒体属性也愈发明显。
(五)广播媒体与播客的融合
对于广播而言,近年来最受关注的新技术当属播客(Podcasting)技术。它赋予了每个网民个体成为信息中心,使得每个人都可以创制自己的个人出版物——“广播节目”,因此,可以说播客就是网络个人广播,人人皆为播者。
广播热情地拥抱了这项技术,发展自己的播客节目,与“播客”实行良性互动,抢占播客发展浪潮的制高点。上海东方广播电台在2007年专门开设了一档反映播客生活、展示播客作品的节目“波哥播客秀”,这是国内播客首次登陆传统广播平台,也是广播和博客成功融合的例证之一。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和北京广播网听吧频道等四家单位联合发起的在线音频联盟创建的音频门户站点——听世界网,则是国内第一个传统电台开办的播客网站。
三、广播媒体发展创新的对策
通过媒介融合,使广播改变单一的音频传播形态、开发多种媒体传播形式与接收终端提供了可能。从产业调整的层面来看,媒介融合所形成的趋势给整个舆论格局调整和传媒市场格局的改变带给了广播发展新的战略机遇。因此,广播媒体应当顺应时展,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制作出不同的节目,力争做好节目、做出精品节目,走一条具有自主特色的以内容取胜的道路。
(一)树牢主流意识,强化引领功能
广播媒体要牢固树立“主流媒体”、“主流文化”意识,这是媒体融合的大势所趋,通过坚守“舆论”引领阵地、强化主流引导功能,在社会上树立舆论引导的“主流”。近年来,全国各地电台在该方面都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例如,2009年11月,河南遭遇雨雪冰冻天气,全省道路交通受阻严重,大批车辆滞留,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受到较大的影响。面对这种情况,11月11日到12日,河南人民广播电台紧急启动突发事件应急报道预案,新闻、交通、旅游三频率并机直播,协助交警、交通、路政等部门疏导交通,救援被困群众,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赞誉和好评。11月13日上午,河南电台新闻广播又发挥信息主渠道作用,在新闻广播《政府在线》栏目中邀请省直十几个相关部门领导同志做客节目直播室,利用广播媒体优势,安排部署、协调指挥全省灾后救助、困难救济、电力抢修、医疗保障、教育调整等工作,确保最大限度减少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二)培养优秀节目主持人,打造品牌栏目,走品牌化经营之路
品牌文化是媒体发展到一定高度后一个成功标志的高度浓缩。目前,全国各电台均已走上频率专业化道路,在此前提下,广播媒体如果能在公众面前树立起品牌形象,那么整个电台的形象都将得以提升,这也是电台品牌化经营的重要策略之一。打造品牌栏目最重要的是做精节目。这里的“精”不仅仅是人员上的“精兵强将”,还包括内容上的“精心编排”和节目制作上的“精益求精”。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的《政府在线》栏目,定位于“聚焦公众和社会关注的话题,架起政府与百姓沟通的桥梁”,使得该栏目在2005年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奖”。正是这一精品节目的呈现使得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提升了知名度。主持人是广播媒体的“视觉化形象代言人”,优秀的节目主持人是电台最鲜活的“品牌”。广播媒体应当重视培养主持人,把培养出名主持人作为打造品牌的重要方面,尽可能的利用一切机会培养、宣传自己的主持人,力争把他们打造成在社会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明星”。
1.以主持人名来命名栏目。主持人作为栏目的灵魂,一档节目如果以主持人名来命名则会收到更大的效果。河南电台交通广播的品牌节目《南方谈交通》就是以节目主持人南方的播音名命名的栏目。主持人南方在节目中充分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对每一个参与节目的司机朋友,都力求能客观公正地在节目中为其提供帮助。随着节目影响力的增加,南方的名声也越来越大,参与节目的听众更是亲切地叫她“南方大姐”。尼尔森调查报告显示,2002~2009年,《南方谈交通》连续8年在河南全省落地22家电台的所有栏目中,排名一直位列前10位。
2.设立首席主持人。即建立与职称岗位脱钩的薪酬体系,按岗定酬,必将对主持人队伍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国家广电总局早在2004年就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播影视人才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推行主持人“首席”制度,并对其中的有关奖励进行了明确。此项工作目前在全国各级电台陆续展开,河南人民广播电台每年都会有10名节目主持人享受台长津贴每月1000元。
3.评选造势。提升主持人的品牌价值,还可以利用各种各样的媒介,比如综合运用户外媒体、平面媒体和电台网站等渠道宣传报道主持人,让观众全方位多层级接触了解主持人。有时还可以运用商业化包装、炒作手段,定期举办栏目推介会、研讨会等,举办年度优秀主持人、优秀作品评选活动等,都是采用商业化手段打造“明星”主持人的有效手段。
(三)及时对节目形态调整更新,发掘适合新兴媒体需求的节目
传统电台在节目制作上重点强调的是节目的线性收听,要求节目明白准确、通俗易懂。当面对网络媒体等新兴传播平台,要求节目可以长期储存,听众可以随时检索收听,这就使得更好的发挥广播的声音优势,使得节目做得更加富有艺术性。如河南人民广播电台信息广播有一档情感讲述类节目——《真情故事》,最初都是由主持人以第三方的角度配上轻音乐对故事进行自然流畅的讲述。尽管节目一直做的很不错,但是通过调查了解,多数听众反映总有种听别人故事的感觉。后来,通过对节目进行升级,通过两名主持人进行角色扮演,配以感染力、渲染力强的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场景、人物心态的音乐、音效,对故事进行艺术化的演绎呈现,使收听者有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另外,该节目还在河南广播网开辟在线点播服务,方便广大听众下载收听,持续感染效果更好。
对于传统媒体广播而言,这是一个多媒体相互融合、新媒体不断涌现的时代,广播电台务必要遵循“内容为王”的铁律,做精、做细、做强、做好自己的节目,形成自身的特色,从而在竞争中拥有无可替代的特性。同时要针对新型广播的特点,制作一些符合新广播的内容和节目,从而使广播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实现自身新的发展、新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彭兰.网络传播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 梁岩.从技术、管制与受众角度看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J].新闻与写作,2009(11).
[3] 陆莹.广播媒介与新媒介的资源融合[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9(22).
[4] 洪威,秦楚.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广播形态演进[J].新闻传播,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