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区块链技术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区块链技术意义

篇1

应用区块链技术的系统都有这些特点:用户可以获取和检查被系统记录的数据但在任何条件下都不可以对其执行修改操作。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性也是它在加密货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之一。运用该技术的系统可以大大提高自身的安全性能,并且不需要任何机构为其信用状况背书。

早在2017年12月,阿里巴巴的创始人马云说尽管自己在资产类型上没有什么个人及商业利益,但是它的公司已经在研究区块链技术了并且正在不断取得重要进展。Lynx的动作很有可能是阿里巴巴进军区块链领域的早期结果之一。考虑到阿里巴巴旗下拥有淘宝和全球速卖通两个巨大的在线购物网站,这两家网站的母公司想要简化物流过程而进军区块链的战略意义也就可想而知了。除了在进口业务上应用区块链技术外,阿里巴巴还在医疗及食品质量控制行业推出相关的区块链项目。

一些媒体报道指出,最新版本的淘宝手机APP在其底端新添加了一个名为“浏览产品物流追踪信息”的链接。点击该链接,用户便可以查询与该产品相关的任何信息。很多人都推测这一更新是为了向用户保证产品来自于合法渠道,打消顾客的疑虑。

篇2

现在,谈“区块链+”为时尚早,因为区块链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尚且处于非常低级的发展阶段,针对这个概念和技术还需要我们去完善,这样区块链技术才能发展成熟,并由内而外地与更多的行业产生联系。单单只是从媒体的角度来增加对区块链的关注度,而不去踏踏实实地研究区块链技术,对于这个新技术来讲百害而无一利。

市场鼓噪之下,区块链渐失原始本义当下的区块链市场,无论是资本层面,还是行业层面都有一股狂热的味道在里面。大妈、微商、网红等一众博眼球的元素介入到区块链当中,正在让区块链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舆论漩涡。这种情况对于区块链的良性发展并没有益处,仅仅只会给区块链的长久发展带来伤害。

区块链的最大意义在于对互联网行业的重塑与资源的重新调配。区块链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力量,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它能够建立一个由用户主动参与的高加密的网络,从而让当下互联网行业当中的很多环节实现效率的再度提升,并实现对于用户体验再度优化的目的。

而现实情况却是区块链正在变成一个又一个新的中心,这似乎与区块链本身的去中心化有些背道而驰的味道。无论是区块链媒体还是区块链技术的从业者都在将区块链变成一个不太开放的物种,甚至看成是互联网的对立面,这显然无法让区块链技术对现在已经发展相对较为成熟的互联网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和作用。

区块链的最大意义在于对互联网行业的重塑和资源的重新调配,但是有一个前提是区块链技术必须与当下的互联网行业产生密切联系才行。通过深度参与到互联网行业的运营环节当中,才能找到与互联网结合的点,从而推动行业优化,实现区块链价值的利用最大化。

当下,我们对于区块链的理解仅仅只是把它与互联网对立起来看待,这显然难以让区块链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甚至还将会把它带入到互联网的发展逻辑当中,最终让它同所有的风口行业一样,等到风口一过,便会沦为平庸。

媒体与行业的失衡让区块链逐步沦为一种概念。媒体之于行业的意义在于如实报道行业发展的真实情况,当下的区块链媒体已经远远超出了这个行业可以承载的程度。当媒体过多、过滥的时候,行业的发展便会逐步失去原有的本质和意义,从实质性的动作变成一种概念上的营销。

曾经在朋友圈看到过一张图片,图片当中所有的区块链媒体铺满了整张图片,和直播刚刚兴起那会儿直播平台一样。尽管如此多的媒体出现说明这个行业异常火爆,但是如果媒体仅仅只是看到了这个行业的红利就想要通过掘得一桶金,而不去真正完善区块链技术的话,那么,所导致的一个最为直接的结果就是将这个行业炒成一个行业,变成一个概念,然而去找资本机构融资,最后陷入到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套路当中。

区块链发展的关键在于应用,而非仅仅只是发币。由于区块链技术脱胎于数字货币,因此很多区块链从业者们会继续沿着数字货币的发展套路去发币,这其实又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带离了它本来应该合理发展的轨道。

作为一种底层技术,区块链的应用在于如何借助它来解决当下互联网技术所不能破解的痛点和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行业运行效率,消除行业运行过程当中的用户痛点。当前区块链市场当中,人们却只是将区块链看成是一种工具,而不去思考区块链如何与行业内部元素的融合,这显然无法真正发挥区块链的作用,仅仅只会将区块链当成是一个类似互联网技术的形态,最终让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陷入到互联网怪圈中。

在我看来,区块链发展的关键在于其应用端,即如何与现有的行业产生深度联系,并破解当下人们经常会遇到的痛点和难题。因此,找到区块链与现有行业的结合点,找到区块链破解现有行业发展痛点和问题的方式和方法是决定区块链是否走得长远的关键。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将区块链看作是一个诞生于数字货币的存在,而不去思考它与外部行业的结合点,那么区块链技术发展到最后势必会陷入到发币的怪圈之中。

回归本质,区块链如何才能良性发展?无论区块链技术诞生于数字货币,抑或是其他的行业,我们都应当确认一点。那就是区块链始终都是一个技术,它的本质是通过这个技术来优化和改造现有的互联网技术所建构的行业发展逻辑,从而让行业发展更加良性。因此,回归到技术的本质上,才算是区块链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所在。

深度开发区块链技术,找到它在外部行业更多应用的可能性。尽管当前的区块链技术已经在法律、版权保护、保险、食品溯源等领域当中开始应用了起来,但是这些应用还是基于最基本的区块链技术所产生的。但是,仅仅只是借助这些技术,想要与外部行业产生更多联系的话,必然需要更加深度的技术挖掘以及外延的延伸才能达到较好的效果。

因此,深度挖掘区块链技术,才是保证其能够走得更加长远的关键所在。但是,我们要知道,区块链技术是一个非常新的技术,对于一个新技术来讲,前期需要很多的投入,才能让它的技术样式更加丰富。同时,通过深度发掘区块链技术,我们还能够找到它对外部行业结合的机会,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区块链技术的深度,而且能够拓展它对于外部行业结合的广度。

既然是一个技术,研发必然始终伴随其成长的全过程。从目前区块链的发展情况来看,我们仅仅只是借助它的最初级的技术来解决当下行业发展的痛点和问题。这显然是不够的。技术的发展有一定的阶段性,也有一个从萌芽到成熟的发展过程,如果仅仅只是将目光聚焦在这个技术的最初的“模样”上,那么这个技术的发展必然无法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等到行业发展成熟之后,我们再利用这个技术试图与行业产生结合的时候便会出现问题。

这有点像互联网技术的更新和迭代。当初,我们使用的是DOS系统,后来进化到了Windows系统,再到后来又到了XP系统,现在则到了win10系统。通过计算机系统的变化,我们同样可以看出技术的发展脉络,它们需要不断演进才能促进行业的持续发展。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计算机系统还停留在DOS阶段,那么我们现在还能够如此轻松的购物、社交、娱乐吗?显然不能。所以,我们必须深度挖掘技术,通过技术自身的不断演进来实现它与外部行业之间不断的促进作用,从而让技术不仅仅只是一个概念,而是能够与外部行业相互促进的存在,最终实现技术对于外部行业的赋能。因此,想要区块链技术获得长远的发展,必须需要我们不断挖掘区块链技术,通过区块链技术的不断进化和演进来找到更多的发展可能性,以实现它对传统行业进行改造的目的。

区块链技术必须要与数字货币完全剥离,才能自成一派。尽管现在区块链行业当中人们都在试图撇清它与数字货币之间的关系,但是在区块链创业过程当中开始有很多人会自觉不自觉地重新回到数字货币上。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其实说到底还是因为人们不原因投入太多精力去研发区块链技术造成的。

相对于发币的简单、方便,对于区块链技术的研发显然是一个非常枯燥的过程。首先,区块链技术前所未有,没有现成的模式可以借鉴,完全要通过自己的摸索一步一步来实现。这对于习惯了互联网时代的平台模式和流量思维的创业者来讲显然是不太适应的。其次,资本当下对于区块链的关注点在应用层面上,对于其他方面的关注较少。但是,区块链技术想要在应用层面上打开思路,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先进行研发,然后再进行应用的探索。区块链技术的资金需求量其实是在研发上面的,所以资本与区块链发展根本驱动力的倒挂,最终导致了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不可能一帆风顺。

无论如何,我们还是要坚守一个原则,那就是要将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实现完全剥离。现在人们有一个共识越来越明确,那就是数字货币与区块链必须完全隔离,才能实现区块链技术更加安全,更加快速的发展。如果我们研发区块链技术最终还是要落脚在数字货币或虚拟货币上,那么,区块链的发展势必会陷入到新的怪圈之中,这不仅不利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还有可能因为区块链技术与数字货币的过度联系而让它出现很多问题。

区块链和互联网并不是冰火不相容的,必须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才能实现区块链与互联网的互利共赢。其实,在区块链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有关它与互联网之间的关系有过很多的争论。一些大佬也身处其中,甚至有人还将区块链成为新技术,将互联网称作古典技术。尽管这种说法有一定的依据,但是这种将区块链与互联网对立起来的说法,显然无法促进区块链与互联网之间的融合与联系,最终不仅将会让区块链找不到应用行业,而且还会让互联网彻彻底底变成了一个一无是处的行业。

这显然是不对的。因为现在互联网技术对于我们的生活影响之深刻已经难以忽视其存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如果没有了互联网的存在,那么将会出现很多的问题。另外,尽管互联网技术在改造行业过程当中有很多的问题和弊端,但是它还是促进了行业发展和效率提升的,而且真正解决了大众在生活当中的痛点和难题。

篇3

关键词:区块链; 审计; 实时监督;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已经有了较大的进步, 但仍然存在人力成本高、数据真实性难保证、覆盖面不全等不足之处。而近年来逐渐盛行的联网审计对这些不足进行了改进, 但又出现了数据安全性不强、系统维护成本高等新的问题。2008年, 经过比特币之父中本聪对多种计算机技术的巧妙揉合, 区块链技术诞生了。2015年, 英国著名的《经济学人》杂志发表了名为《The trust machine》的封面文章, 把区块链技术称为信任的机器。自此, 区块链技术进入了备受关注的黄金时代。该技术具有去中介化、可追溯、分布式等特点, 最初应用目的为了验证交易真伪, 这就相当于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的鉴证功能。随着研究的深入, 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区块链技术对进一步改进现行审计具有重要意义。黄冠华 (2016) 认为区块链能从数据记录与数据存储两方面改进联网审计、陈旭, 翼程浩 (2017) 设想了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实时审计框架, 并认为区块链技术在改进审计实施流程方面具有优越性。在此背景下, 更深一步探究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使用区块链技术的影响是有必要的。

一、区块链的含义与特征

区块链的英文是blockchain, 即block (区块) 与chain (链接) 的结合体, 简而言之, 区块链就是有多个区块相互连接形成的一条长链。这条链存在于虚拟信息世界, 每个区块就是一个数据块, 里面记录了一组采用哈希算法组成的树状交易状态信息, 这样可以保证区块和区块中的信息不能被篡改。区块链不是一项单一的技术, 它是包括点对点传输、密码学算法、智能合约、分布式数据存储在内的多种计算机技术的交叉整合。虽然学术界、金融界对区块链技术的定义多种多样, 但普遍认为区块链就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这个数据库由全网节点共同维护, 共同记录, 除非控制整个系统中51%以上的节点, 否则将无法对数据进行修改。

(一) 分布式。

区块链实质上就是一种基于对等网络 (p2p) 的分布式存储方式。它的核心思想就是数据不再集中保存在中心服务器上而是分布式的保存在全网的各个节点, 任何一个节点受损都不会影响其他节点已经储存的数据。一旦数据有更新, 全网所有的节点能够快速同步新录入的信息。如果某节点上的用户故意或者不小心改动了该节点上的某一记录或某一账本, 系统在后续的运营中又会自动的给这个节点同步正确的账本。

(二) 去中介化。

很多资料在谈及区块链的特征时都提出了去中心化这一概念, 但实际上这是难以实现的, The DAO事件的发生说明没有绝对中心存在可能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困扰。因此, 使用去中介化这一概念比较恰当。去中介化就是节点与节点之间不再需要经过中介商就可以实现对接。这可以改变现行互联网的数据传输模式:区块链系统内的信息交流可以点对点进行而不再需要通过网络供应商, 因此数据的安全可以得到进一步的保障。

(三) 按合约执行。

区块链系统中任何交易都按照已经确定的规则和约定进行。这种规则和合约被称之为智能合约。智能合约本质上是一种协议, 这种协议存在于物与物之间。它采用了编程语言, 通过程序语言强制执行。当合约被约定后, 需要进行操作的时候, 系统会自动完成, 即使是系统运营方也无法随意对其进行改动。

(四) 可追溯性。

在区块链中, 每个区块都存在指向前一个区块的、以密码签名的方式形成的链接。通过这样的链接, 区块连成一条链, 从最新的区块可以一直往前追溯至最初创建的初始区块。而每一笔发生在区块链中的交易都会被记录在系统的区块中并被盖上时间戳。因此, 所有交易记录都可向前追查。无论该笔交易距今有多长时间, 只要区块链存在, 都可以在系统中查询到。可追溯的特点使得每一个数据的来源都有溯源记录, 数据的真实性从源头便可获得辨别。

二、区块链技术对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影响

(一) 保障数据安全, 增强数据可靠性。

传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方法以事后查账为主, 是对过去一段时间里被审计单位会计信息的监查。由于审计工作并不是随时随地进行的, 因此, 在经济业务发生后, 企业有对业务会计信息进行修饰甚至是篡改的可能。联网环境下, 虽然保证了实时审计, 但是, 电子凭证依然有被篡改的风险, 且被篡改后没有痕迹, 很难被发觉。同时, 会计师事务所与被审计单位之间数据信息的往来都由网络服务供应商进行管理。一旦网络服务供应商的服务器遭到黑客攻击, 存储在其中的数据不仅有被泄漏的风险, 更可能被直接摧毁。而区块链系统是去中介化的, 每一个节点都具有相同的地位, 都储存有完整的数据且数据是实时更新的, 任何节点受损都不会影响其他节点已经储存的数据。其次, 区块链系统可以根据各个节点账本的重合度识别真帐和假账, 与大部分节点的账簿记录不相符的节点将被自动划为假账。最后, 想要控制整个系统就必须要控制系统中51%以上的节点, 而这样做的难度大, 代价高, 几乎没有成功的可能。因此数据被篡改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数据的安全得到了有效保障。

(二) 简化审计工作, 提高审计效率。

传统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 主要通过成立专项的审计小组进驻被审计单位对其进行审计检查。由于这些检查都需要人与人之间的通力合作, 如果审计员之间或审计员与企业员工之间出现沟通问题, 便会降低审计效率。此外, 一旦在审计过程出现审计资源配置不足或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 也会对审计效率产生不良影响。现行的联网审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非现场审计, 但仍需要审计人员自行将联网获得的原始审计数据转化为有效的审计信息, 而随着社会经济发展, 各类需要审计的数据都呈指数式增长, 这样的数据处理工作会耗费大量人力, 且效率不一定高。使用区块链技术后, 区块链的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使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人员不需要通过进驻被审计单位也能自如的对该单位的经营情况进行实时监督且不担心假账的存在。区块链特有的时间戳和不可篡改使得事务所不需要向银行或其他单位发送函证也能保证审计信息的可靠性。还可以结合大数据技术, 对获得的审计信息进行自动处理。因此, 只要保证某些必须由人工录入的原始数据是真实、准确的, 集中人力对源头信息进行审计即可。这样一来, 人工审计工作量大幅减少, 审计效率将显著提高。

(三) 促进全面审计, 规避审计风险。

为了能更好的提高事务所审计工作效率, 有效降低审计成本, 抽样调查方法在传统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被普遍应用。虽然抽样调查方法有统计学理论的支持, 但是, 它无法对每一项经济活动的有关数据进行监察, 只能通过数理统计的理论进行评估, 因此, 难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 审计风险也相应增加了。现行的联网审计虽然在全面审计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 但是受到现有技术水平的限制, 这种审计模式只能获得被审计单位提供的信息, 在该单位与关联方的联系方面, 仍然难以获得来自关联方的第一手资料, 并没有真正实现全面审计。而运用区块链技术后, 区块链作为一个庞大的数据库, 一旦信息记录, 全网各个节点自动实时更新, 无需再向其他单位进行函证, 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全面审计。同时, 区块链可追溯的特性可以帮助会计师事务所轻松获得审计数据的来龙去脉, 假账无处遁形, 有效的规避了审计风险。

三、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应用区块链技术的对策

(一) 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力度。

现阶段区块链技术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算力问题。区块链技术目前拥有的算力还没有达到大规模使用的水平, 其整体的运算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此外, 区块链技术的安全系数也有待增强。虽然区块链最引人瞩目的地方之一就在于它的安全性, 但2016年发生的最大众筹项目The DAO被攻击事件, 使区块链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对于审计行业来说, 安全问题是尤其重要的。会计师事务所想要在审计中使用区块链技术很大程度上也是为了让数据获得更多安全性。因此安全问题的解决对在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中推进区块链技术而言是非常关键的。总之, 无论是政府还是会计师事务所都需要加大对区块链技术的研发力度, 进一步完善区块链技术。

(二) 加快区块链技术人才培养。

区块链技术作为近年来兴起的金融科技, 获得了学术界相当多的关注。但就国内而言, 虽然近两年有关区块链的书籍出版量较大, 但是总量上面来讲还是不多。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各界学者, 尤其是金融科技领域的学者加快对区块链技术的研究, 以出版更多高质量的区块链相关书籍。其次, 时至今日, 高校区块链人才培养方案尚处于探讨阶段, 各高校对区块链技术的重视程度依旧不高。区块链技术现在尚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 需要相关人才对它进行研究改进, 方能使它更好的为包括审计行业在内的各个行业服务。因此, 各高校应该肩负起人才培养的责任, 对区块链提起足够重视, 早日制定出较为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 为包括审计行业的各个行业输送更多区块链技术人才。

(三) 构建完善的区块链运行监管机制。

虽然国家鼓励区块链技术的发展, 并于2016年了《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但尚未有针对区块链技术相关法律规章。而一项技术的法律属性如果不明朗, 会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 以至难以得到社会上的广泛认可。因此, 政府针对区块链技术的立法监管工作应该跟上该技术的发展速度。此外, 虽然审计行业的先驱们已经意识到区块链技术会对审计行业带来的重大影响并开始积极对此展开研究。但是对于整个行业来说, 对区块链的认识和重视仍然远远不够, 针对区块链应用的行业监管制度还没有出台。因此, 审计行业应该积极行动, 尽早出台相关的监管制度, 让会计师事务所更加规范合理的使用区块链技术, 更加放心的享受区块链技术能带给它们的便利。

参考文献

篇4

然而在科技领域里,技术的更迭可能随时会让一个巨头倒下。曾经手机领域的霸主诺基亚因为没有跟上智能手机系统的潮流,从巅峰时期的 2000 亿欧元市值到最后落得被微软以 72 亿欧元收购。颠覆者 Apple 也不负众望,市值首次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最值钱的公司。

近些年来区块链技术的出现有望重新构建人类的信任网络,并像互联网一样彻底改变人类社会活动的形态。虽然目前区块链领域的战火还未全面燃起,以 BAT 为代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们也都加紧在版权、溯源、金融、硬件、底层技术等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以应对区块链技术带来的冲击。

(图片来源:星球日报)

1

百度全方位发力

在 BAT 当中百度势微已是不争的事实,截止 9 月 18 日百度市值仅为 762.04 亿美元,而其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为 4086.54 亿美元,腾讯为 4319 亿美元。实际上百度已经掉出了第一梯队,甚至有被京东、网易赶超的可能。

为此,作为百度的掌舵人李彦宏,大幅进行改革创新。除了 all in 人工智能,开发 PaddlePaddle、DuerOS 和 Apollo 等 AI 平台以及百度的自动驾驶,还对区块链领域进行了深度探索。

近日百度旗下北京鼎鹿中原科技公司注资 5000 万元成立了度链网络科技(海南)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网络包括区块链技术研发、技术转让及技术应用服务、网络游戏研发及运营、电子竞技游戏软件开发、咨询及销售等。

「度链落地,百度似有大力发展区块链业务之意,以转型为高科技公司来脱离现有搜素引擎——广告的传统营收模式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其实早在 2016 年,百度就开始低调布局区块链领域的应用。

(图片来源:区块链研习社)

布局区块链金融平台,是百度重要的战略之一。2017 年 5 月,百度金融同佰仟租赁、华能信托联合发行场外区块链技术支持的 ABS 项目。8 月 17 日,「百度-长安新生-天风 2017 年第一期资产支持专项计划获得上交所批准通过,成为国内首家公募机构发行的 ABS。

ABS 全称是资产支持证券化,以项目所拥有的资产为基础,以项目资产可以带来的预期收益为保证,通过在资本市场发行债券来募集资金的一种项目融资方式。

利用区块链技术保证金融资产的透明性,成为 ABS 市场的创新趋势。区块链与 ABS 的相结,有效保障了底层资产质量真实性,有助于解决交易各方的信任问题。

此外,百度也推出了自己的区块链开放平台 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用户可依据企业实际业务场景,对区块链各项目属性、模板和机制进行定制及灵活配置。成功应用于信贷、资产证券化、资产交易所等业务,实现资产的透明性和可溯源性。

在 C 端场景方面,百度此前推出了一款名为区块链宠物狗「莱茨狗。该项目是百度在区块链应用领域的全新尝试,利用区块链技术,能够保证每只莱茨狗的唯一性。莱次狗并不具备现金交易功能,未来用户可通过使用百度内部产品获得微积分。此外,用户必须通过百度钱包进行实名认证,这将增加用户与百度各线产品的粘性。

虽然如今百度全力布局区块链,已经拥有了云计算、智能合约、版权、底层网络、游戏 5 个方向的区块链产品,但对于想要依靠区块链技术翻身的百度来说还是不够的,需要有真正具有颠覆性的产品出现,就如同苹果手机一样真正改变世界。

2

阿里巴巴专注区块链+生活

作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的马云非常看好区块链技术。马云表示,区块链不是泡沫,但比特币是。区块链技术不是用来炒作的,而是一个解决方案,解决数据和隐私安全的解决方案,为社会创造价值。

全球影响力的知识产权产业媒体 IPRdaily 联合 incoPat 创新指数研究中心了「2017 全球区块链企业专利排行榜(前 100 名)。报告显示,中国在区块链专利的增速远超过美国,领先全球。前 100 名中,中国入榜的企业占比 49%,其次为美国占比 33%;阿里巴巴以 49 件的总量排名第一。

阿里在区块链领域的布局,主要还是聚焦在区块链+生活领域。2016 年 7 月,蚂蚁金服将区块链技术首先应用于支付宝的爱心捐赠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可溯源性,有助于解决社会公益领域透明度和信任度的问题,让每一笔款项的具体去向都记录在区块链上。

此后的两年时间,阿里数次,先后与普华永道合作,打造可追溯的跨境食品供应链,与江苏常州市合作开发基于医疗场景的区块链应用「医疗+区块链试点项目。通过菜鸟物流与天猫国际,宣布启用区块链技术跟踪、上传、查证进口商品的物流全链路信息。

此外,阿里早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跨国转账业务上。2018 年 6 月 25 日下午,蚂蚁金服宣布,港版支付宝 AlipayHK,联合菲律宾电子钱包运营商 GCash,从即日起运用区块链技术提供中国香港与菲律宾之间的实时汇款服务。

蚂蚁金服在现场请来了一位来自菲律宾马尼拉的香港家政服务人员 Grace。她使用区块链技术完成了第一笔跨境汇款,耗时仅 3 秒,而在以前则需要 10 分钟到几天不等。

与 btc 、Ripple 这样加密货币区块链跨国转账形式不同,港版支付宝通与渣打银行进行安全合作,通过银行进行结算,再利用联盟链技术参与区块链记录,确保关键信息的安全性。同时,不需要任何代币,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合规。

3

腾讯专注区块链+金融

在今年两会上,腾讯董事局主席马化腾表示区块链技术可以应用在很多领域,尤其是在数字化认证实物的唯一性方面。就像现实中的一个文件、一个票据等等,可以用区块链技术来保证它们不可被复制、不可被篡改。相比过去的传统 IT 技术,区块链在真正模拟现实社会中的单据、收据的唯一性上,是有划时代意义的。

目前腾讯的区块链团队归属腾讯金融科技事业线。腾讯在区块链方面的动作也主要集中在供应链金融领域,今年 8 月份,深圳基于腾讯区块链技术,在深圳国贸旋转餐厅开出全国首张区块链发票。这「宣告着深圳成为全国区块链电子发票的第一个试点城市,也意味着纳税服务正式开启区块链时代。

通过线上支付完成一笔交易后,该交易的数据信息就成为一张「发票。再利用区块链分布式存储技术,将个人、商户、公司、税务局统一联系起来。这样每个环节都是可追溯、信息不可篡改、数据不会丢失的。再通过微信自助申请开票、一键报销,发票信息将实时同步至企业和税局,并在线上拿到报销款,报销状态实时可查。

「区块链电子发票打通了发票申领、开票、报销、报税全流程。给消费者和商户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和好处,也优化了企业的发票报销流程,大大节省了时间和人力成本。

此外,2016 年 5 月 31 日,腾讯就参与建立金融区块链合作联盟(深圳),2016 年 9 月底,微众银行与上海华瑞银行宣布共同开发了国内首个基于联盟型区块链技术的银行间联合贷款清算平台并上线试运行。

2017 年春节,开始内测的黄金红包已经开始应用区块链技术进行数字资产的并行记账。2017 年 6 月,中国银行与腾讯共同成立了「中国银行——腾讯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腾讯加入加拿大区块链研究所。

在 2017 年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云正式 BaaS。并表示这套解决方案,会结合腾讯在大数据、征信、身份认证、AI 和第三方支付等方面的能力,在智能合约、供应链金融与供应链管理、跨境支付/清算/审计等场景下提供区块链服务。

篇5

关键词:区块链有线电视网络实际应用

一、区块链的特点

区块链是一种去中心化的、不可篡改的、可信的分布式账本,它提供了一套安全、稳定、透明、可审计且高效的记录交易以及数据信息交互的方式,其特点如下:去中心化。区块链使用的是分布式核算和储存,并没有中心化的硬件或者管理机构。在区块链中,每一个节点都是均等的,所有节点也都是遵守同一个算法的,区块链的信息源并不是事先指定好的,而是通过竞争选择出来的。然而,区块链不能直接带来绝对的去中心化,只能作为去中心化的工具,在某些场景中,例如银行等金融系统,在机构之间使用去中心化的账本使多个机构共同运行和检验,以防止欺诈;还有第三方平台如支付宝、微信、滴滴等。另外,在电动车、智能电网等能源领域区块链的出现也恰逢其时。开放性。在区块链系统中,所有的产业都是一个开放式的市场,任何人都能参与进来,一个公共区块链可以让所有参与的成员共享,所有的信任都靠去中心化的协议来维护,这也使得传统行业、供应商、银行之间的关系更加自动化和开放化,例如美国区块链公司Circle可以让用户快速给国外亲人转账,对方也可快速提取所在国家的货币。可信任。区块链使原先的信任“人”变成信任机器,信息一旦经过验证、添加,就将永远储存,并且数据由全部节点共同维护,更新也是同步的,数据也会更加稳定和可靠,以此加强双方的信任度。信息不可篡改。区块链系统采取的是非对称加密与Hash算法以及完全冗余的策略,每个区块共享相同的数据,修改一个区块就要牵动所有的区块,破解所有节点的打包密钥一般是无法做到的。以蚂蚁金服公益为例,运用区块链技术后,每一笔捐款进入公益账户之后都可以继续追踪下去,保证数据的真实性。

二、有线电视发展的困局

用户被其他渠道分流。随着电信运营商和互联网视频企业的加入,IPTV和OTT用户规模在急速提升,接收渠道的多元化分流了大量有线电视用户,有线电视的用户在不断流失。首先,用户流失无法避免地造成收益减少、业绩下滑;其次,有线电视网络在社会中的地位也会受到影响,原先一直作为党和政府的主要宣传途径,IPTV和OTT发展将会获得政府及宣传部门的更多关注;最后,除了有线电视的收费下降,用户流失也将影响到后续电视、宽带等方面的消费。用户流失已然对有线电视网络的运营状况产生了巨大影响,有线电视网络要积极应对,保住自身用户,增加用户黏性,防止用户流失。经营管理模式受到威胁。电视传播业拥有专业的节目制作资源,观众反而被互联网抢走很多,可以说是电视网输给了互联网。首先,在互联网为主的传播生态下,有线电视的经营管理模式受到威胁,主要表现在生产内容的不够多元化,无法满足广大网民的复杂需求;其次,基于优质内容的营销策略无法精准地吸引足够的用户注意力,网络传播的广告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最后,缺少一定的技术基础作为支撑,传统的内容呈现方式对用户已经黯然失色。有线电视网络要变革经营管理模式,重心应放在学习前沿技术、业务结构调整和内容产品营销上。知识产权侵权严重。互联网时代,知识产权越来越受到重视。很多有线电视的知识信息类产品在互联网上遭到“克隆”,无形资产价值也被一些人所觊觎,不仅无法从盗版者那里得到版权费,原本自身的用户也被分流,网络传播的知识产权经营和版权保护成为有线电视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凭借现在的技术水平,维护版权安全的效率很低,成本却较高。交易方式有待优化。目前,有线电视缴费用户也在不断减少,这和有线电视网络的收入结构和交易方式有很大关系。长期以来,有线电视收入的增长主要靠用户数量的增加,用户数量减少便使收入增长出现乏力。另外,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用户随机性和碎片化消费越来越多,不愿意被按月付费、按年付费等套餐模式捆绑,对“即用即付”的交易方式需求增加。物联网信息安全存在缺陷。在CCBN20会上,国家广电总局科技委副主任杜百川提到:“物联网是智慧广电建设的基础。”但目前的物联网领域仍然在采用中心化的服务架构,所有的用户数据都由中央服务器存储和转发,在传输过程中极易遭到DDoS攻击、数据篡改和泄露、流量劫持、中间人攻击等,造成信息安全问题,这使得物联网建设和维护成本大大增加。智慧城市建设不够深入。首先,在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中,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慧城市”,希望通过新的信息技术实现人与物之间更为深入的连接,这是一项重大的技术进步,将会极大地便利人们的生活。如今,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也在积极进行智慧城市建设的探索,而作为评价标准的“智慧”指标却只反映了城市较为初级的智慧形式,体现的是人与物、人与城市空间最为浅层平面的关联,而无法展示人与物、人与空间的多面立体关系。其次,现在的“智慧城市”中所流淌的信息,是通信、工程层面上的信息,缺少了社会与文化的信息,这就剥离了意义、失却了人性的温度。

三、区块链技术在有线电视网络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具有无限的潜力,“区块链+”产业不断推进,在各领域的应用也逐渐落地,区块链已从原有的金融、医疗、教育、零售等领域拓展到传媒行业。例如,美国Civil平台对区块链技术与传媒行业进行融合实践,美国电信巨头Com-cast也计划于2019年将其区块链计划Blockgraph投入商用。有线电视在互联网的冲击下遇到很多困境,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虽不能一一解决,但在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业务竞争力、保护网络信息安全等方面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区块链网络夺回渠道主导权。互联网抢走了有线电视的渠道优势,使有线电视用户不断流失,这是有线电视处于困境中的主要原因。电视网和互联网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如果能够把有线电视的电视网升级成满足区块链使用的基础网络,改变集中式的服务架构,省去中央服务器的传输环节,通过共享的网络节点实现分布式信息传输,那么将会减少有线电视对互联网的依赖性,减轻渠道分流,还可以盘活现有资产,实现增值最大化。内容生产多元化,营销精准化。各种互联网短视频让人们应接不暇,极富创造力的UGC更能看出用户的多样化需求。区块链技术的去中心化模式也被称为“点对点架构(Peer-to-Peer,P2P)”,能够实现点对点交易。有线电视网络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优势,协同用户生产多样化视频并提供对应的传播服务,基于各区块储存的数据展开对用户的精准营销。在此过程中,利用不同形式的传播技术,内容生产方式多样化也足够抓住用户的眼球。美国Civil作为采用读者驱动式的新闻生产模式的新闻出版发行平台,就是采用了区块链技术,能更加精准的满足用户需求。节目版权安全有保障。网络版权侵权现象普遍存在,并且具有保护难、举证难、维权难的特点。有线电视网络则可以建立数字资产版权平台,申请时间戳记录保护,既可以简化版权登记流程,又可以宣示作品主权,作为维权举证的重要利器,如大芬油画村就申请了时间戳保护版权。利用区块链技术把版权登记的申请人、时间、内容这三个重要因素加密上传,形成版权信息唯一的区块链ID,能够保护原创作者的作品永久有效,无法更改。我国首个把区块链技术应用于版权行业的应用平台———“原本”,为每件作品产生一个“原本DNA”,为版权保驾护航。“即用即付”交易更灵活。有线电视网络可以运用区块链技术优化原先按月付费、按年付费等模式,把区块链技术与移动支付结合起来,能够打造更加安全、高效、灵活的转账方式。区块链系统的交易基础是防篡改的加密账本,其加密特性能够解决传统信用卡盗刷问题;建立数据存储系统,系统则能快速识别用户信息,无需人工操作即可转账,提高工作效率;“即用即付”也可以满足用户视频点播、在线游戏等内容的灵活支付需求。加密系统提高物联网可靠性。采用中心化服务架构的物联网缺乏设备间的信任机制,黑客控制物联网中心也就控制了整个物联网。区块链分布式的网络结构能够为广播电视物联网提供一种信任机制,使设备之间不需要与中心进行核对,能够组成分散式账本,并运用加密和计算能力验证区块是否符合智能合约的要求。这样,即使一个或多个节点被破坏,也不会影响整个网络体系的数据,从而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区块链技术助力智慧城市。当今,有线电视网络运营商也都在积极进行智慧城市建设,希望将智慧社区、智慧城市的触角触及每一位市民,实现真正的“可沟通性”城市。区块链技术对数据的透明性和可审计性将会助力智慧城市的“下沉”式延伸。比如,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曾在文章《区块链在移动网络中的应用》谈到,区块链在高速公路自动收费、检测环境实时状况等方面推动智慧城市的建设。区块链技术在智慧城市的建设中能够关联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以更综合、包容的方式理解和规范城市,更加充满人情味、更加符合城市的本质。除此之外,区块链还可以应用于有线无线双向网,满互需求以及身份技术认证管理等方面。

篇6

关键词:区块链技术;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应用

电子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尤其是在区块链技术中哈希算法、时间戳等多种技术的应用,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电子档案准确性的优化,同时降低档案被篡改的几率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被应用在实际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环节,其中区块链技术就是近几年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优化模式之一,合理的应用区块链技术不仅能够将现代技术中的分布式存储技术、识别技术等应用在实际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过程中,同时还能够推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进而帮助高校获得更加有效的档案管理目标。

一、相关理论概述

1.区块链技术的概述

区块链技术是近几年比较常见的现代化数据分析技术,其本质就是一个能够进行现代化分析的数据库,在区块链技术中,转变了原有网络中必须存在中心节点的弊端,将网络中的各个节点以平等的状态应用在系统中,从而通过各节点互相证明的方式实现保障数据信息准确性、安全性等目标。在区块链技术下,网络系统可以对所有经过节点的往来记录进行登记,从而保障这一技术中数据操作的可追溯性,从而在本质意义上提升系统管理过程中数据的安全、稳定。就区块链技术中的安全机制而言,通常情况下区块链技术中常见的安全机制大都表现为共识机制、去信任机制、防篡改机制、共同监管以及追溯机制等。这些机制的应用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保障系统中数据运行稳定性的原则,从而实现对数据真实性的提升。在区块链技术中通常会应用时间戳、哈希函数等方式对数据进行加密,从而确保数学在传递、使用过程中的相对稳定。比如,在通过哈希算法加密的环节而言,这一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随机的为数据购置数字签名,进而实现对数据的加密保护。与此同时,在进行哈希算法加密后,应用为数据加盖时间戳的方式也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实现对数据的二次加密,继而保障数据不会被二次篡改,从而完善原有的数据保护。

2.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概述及特点

高校电子档案管理是近几年高校管理改革中新出现在人们视野中的一种新型档案管理模式,这一模式顺应了现阶段大数据时代的发展背景,并将更多现代化的信息、数据处理技术与传统的高校档案管理融合在一起的一种高效、稳定的新型档案管理模式。就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而言,这一工作将原有高校运行中纸质的档案进行了改革,实现在一定程度上纸质到电子层面的转变,同时推动了现阶段高校档案管理的发展。通过以往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研究,笔者认为就这一环节的特征来说大都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首先,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具备一定的社会性。高校作为社会人才培养的摇篮,这一特性的存在导致高校势必会与社会存在比较密切交集,高校将源于社会的学生,经由“打造”后在回馈给社会,同时高校研究的很多内容也服务于社会,这些都造成了高校电子档案的特异性,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际管理工作的开展;其次,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也具备一定的综合性,其档案管理的内容不仅仅涉及了高校所拥有的产业资料、科研资料、人才资料等多个方面,同时也囊括了实际教学过程中产生的教学方案等等,多属于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便是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具备较强的系统性特征,受高校运行模式的影响,高校运行中的载体、数量种类繁多,也正是这些种类繁多的内容促使高校电子档案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从而为后续高校运行中存在的各类型工作提供支持,推动我国现代化背景下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最后,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也具备加强的通用性水平,这些电子档案的内容大都按照统一的教学周期、管理制度等予以记录,所以,可以认为这一内容具备较高的通用性水平。

二、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通过对区块链技术和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研究,笔者认为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大都表现在如下三个方面:首先,合理的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实际高校电子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确保。其次,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一方面,这一技术的应用能够平衡原有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中各不同组成部分的重要性,分散原有档案管理过程中的攻击,进而提升实际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安全性;另一方面,在区块链应用背景下,所有面向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系统的攻击都将被记录、被追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保障。最后,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同时促使高校电子档案管理朝向更加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尤其是近几年,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系改革的推进,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也逐步的凸显出来,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从高校电子档案的生成环节入手,全面的覆盖到电子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将高校中有关档案管理的多个部门凝聚成一个电子档案管理的整体,从而优化后续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发展,解决以往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三、新时期开展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就我国实际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而言,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原有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逐渐的凸显了出来,就以往的电子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大都集中表现在学生档案管理和高校档案信息化管理两个方面:首先,就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环节,随着我国高校教育普及程度的提升,很多高校的招生门槛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降低,这种门槛的降低在根本上导致了高校学生数量的激增,从而最大程度上提升了档案管理的难度。与此同时,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相应的教职人员数量也会随之相应的提升,这些因素的存在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际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效果。其次,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也是目前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尤其是近几年,随着高校电子档案改革的推进,原有的档案管理模式已然无法贴合时展对于电子档案管理的客观需求,如何在保障为学生们营造良好的传道、受业、解惑氛围的同时,保障学生们的档案信息安全就成为了现阶段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环节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高校电子档案专业管理人才的匮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实际高校电子档案的开展效果。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电子技术的革新,高校电子档案管理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很大程度的转变,传统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人员已然无法在本质意义上满足时展对于高校电子档案的管理需求,从而限制了实际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顺利开展。

四、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纵观以往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而言,通常情况下传统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大都分为下述三个模块,即档案搜集模块、应用模块以及数据管理模块,这三个模块的相互协调才能够帮助高校更好的开展日常事物中的档案管理。下面笔者将分别从上述三个方面入手探究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

1.区块链技术在档案搜集、整理中的应用

就目前高校的电子档案管理工作而言,通常情况下是通过定时、定点的方式将档案业务中集成的数据分享到相关档案管理系统中,虽然这种模式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高校档案管理工作的强度,但是,在实际数据形成、传输的过程中仍旧存在一定的风险因素,可能会对后续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埋下隐患,由此,在这一背景下,合理的应用区块链技术,就能够充分的让高校中的各个部门积极的参与到实际档案管理的过程中来,从而以“分布式”的状态开展有关高校电子档案信息的等级,并将其电子档案的副本留存在每个区块中,从而实现优化原有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目标。首先,在区块链技术下,各个档案数据搜集站点在进行档案数据的搜集时都会在内容确定后,将该搜集的档案数据记录在区块链技术中,从而实现在源头上保护档案数据准确性的目标。其次,在这一信息搜集节点的档案信息,区块链技术会应用哈希函数的方式对节点数据进行保护、传输,以此实现保障数据传输过程中的安全性目标,避免在档案传输过程中出现纰漏,与此同时,在这一技术上搜集的数据,如果想要通过这一节点进行对数据进行修改,就需要获得其他网络节点的批准,从而最大程度上减轻了单一电子档案管理节点的安全压力,实现更大意义层面的电子档案保护目标。例如,在进行高校档案管理的环节,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实现对原有高校档案的区块式管理,从而将各个职能部门单位的业务系统档案情况整合到整体的档案网络系统中,从而弥补以往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非法篡改档案内容的问题。与此同时,将区块链技术应用到高校财务档案的管理环节,也同样能够实现优化财务管理信息的目标,以此推动整体高校电子档案的管理进程。

2.区块链技术在档案应用中的应用

对于高校的电子档案管理而言,如何帮助电子档案提升原有的使用效率,才是未来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方向,在过去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环节,传统的电子档案管理大都是通过账号、密码的方式进行使用者的身份验证的,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档案管理在应用过程中的相对安全,但是,其中在以往的使用过程中仍旧会为有心之人留有余地,同时也不便于校外合法工作者使用电子档案资料,由此,区块链技术的应用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在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过程中,首先,电子档案管理者们可以根据电子档案使用者的需求将电子档案系统划分为几个存在相互交叠的区域模块,以便后续不同的档案管理部门、校内非档案管理部门以及校外工作者们进行使用,一方面,保障校内的档案管理部门能够最大程度上提升原有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对于校内非档案管理部门或校外工作者们使用时,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网上审核、申请、审批流程即可实现对后续电子档案的应用,从而提升原有高校电子档案的使用效率。与此同时,区块链技术的应用能够对不同身份的电子档案使用者进行标记,便于电子档案使用监管,同时提升在电子档案使用环节的安全性。

3.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监督中的应用

区块链技术还可以被应用在实际的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监督环节,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电子档案管理的环节,合理的应用区块链技术能够及时的将使用者们所需要的数据反馈给管理人员,从而最大程度上保障高校电子档案管理的应用情况,避免在实际的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出现遗漏等问题,继而逐步的推动未来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在实际高校改革中的落实。除此之外,在完善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落实的同时高校也应着眼于原有的档案管理人才进行培养,构建具备更强专业性、创新性的专业区块链电子档案管理人才,并为后续高校电子档案管理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例如,就这一环节,高校一方面应在选拔档案管理人才的阶段,侧重于选择档案管理专业毕业的、具备一定档案管理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新鲜血液参与到实际高校的档案管理过程中来,从而保障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的落实;另一方面,则应针对原有的电子档案管理人才进行优化,通过定期组织有关区块链技术的普及、宣讲,让更多的档案管理者们重视到这一技术在实际高校电子档案管理过程中应用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区块链技术在高校电子档案管理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区块链;互联网保险;去中心化;智能合约

中图分类号:F84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265(2016)12-0035-0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互联网保险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互联网保险保费呈现出爆发式增长态势。2015年我国互联网保险保费规模达到2223亿元,占总保费收入的比例达9.3%,成为拉动保费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传统保险公司、互联网企业、保险中介公司纷纷进入互联网保险行业,2016年国内经营互联网保险业务的平台数量已经超过100家,行业竞争空前激烈。在互联网保险激烈的竞争格局之下,随着金融科技概念的兴起,将高新科技与保险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已逐渐成为互联网保险平台发展自身竞争优势的主流方向。区块链技术能给互联网保险行业创造哪些发展机遇,以及互联网保险平台应如何“拥抱”区块链技术,应成为监管部门和业界共同关注的重点议题。

一、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行业的创新应用

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一次网络交易的信息,可以验证交易信息的有效性并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技术在记录交易信息的同时,可以有效保护交易参与者的身份信息,并将交易信息盖上时间戳后在全网公开,同时发送给网络内的每一个节点,由所有节点共同验证形成“共识”,从而形成无须第三方介入的创新型信任机制。区块链技术的特点与互联网保险未来发展所关注的“互助保险、数据安全、信息公开透明、降低管理成本、提升客户体验”等要求存在很高的契合度。

(一)区块链分布式、去中心化的特点使“点对点”交易成为可能,为互联网微型互助保险提供了发展机遇

“中心”机构(或中介)具有专业化优势,由其为达成金融交易提供相关服务是较为经济的,但“中心”机构(或中介)在掌握交易各参与者信息的同时,隔断了参与者之间相互连接的渠道,阻碍了参与者之间信息、资源的流通,实际上增加了交易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性。

分布式记账的区块链是一种基于共享理念的技术,在既定交易规则约束下,所有交易都能自动进行,无须第三方进行管理或提供信任服务。交易数据不是存储在某些特定的服务器或中心节点上,而是在每一个节点之间共享。从这一角度分析,区块链技术使“点对点”交易成为可能,使保险可以不再依赖“中心”机构(或中介),形成“去中心化(或中介化)”的自治型保险组织,提供了一种点对点之间的风险融资解决方案,为互联网微型互助保险创造了发展机遇。在区块链技术的支持下,这种自治型保险组织可以通过预先设定的规则,在不需要第三方干预的情况下,让具有共同需求和面临同样风险的客户自行完成保险交易,通过预交风险损失补偿分摊金,实现直接、主动的风险管理。

(二)区块链技术有利于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保护

区块链技术能保障参与者信息不被他人窃取,虽然全网每个节点都保存着每笔交易信息数据,但通过公钥和私钥的设置,在每个节点进行信息查询时,只能查询到交易数据,而参与者个人信息则是保密的,使参与者个人信息免于泄露,也能够使参与者在完成交易的同时不受其他信息干扰。

在信息保护层面,购买保险需要提交客户真实有效的身份信息,以及健康状况信息或财产信息等,这对互联网保险平台的信息保护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信息安全保障水平低、信息泄露是互联网保险平台目前面临的一大风险。2015年7月,保监会印发的《互联网保险业务监管暂行办法》明确提出,“保险机构应加强客户信息管理,确保客户资料信息真实有效,保证信息采集、处理及使用的安全性和合法性。对开展互联网保险业务过程中收集的客户信息,保险机构应严格保密,不得泄露,未经客户同意,不得将客户信息用于所提供服务之外的目的”。但由于信息管理、信息保护暂无统一标准和管理细则,导致互联网保险平台面临较大的信息泄露风险。

区块链技术利用分布式智能身份认证系统,可以在确保客户身份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上,防止信息泄露。客户将在区块链上注册的用户名与个人其他有效身份信息相互验证并形成“共识”,实现个人信息数字化管理,个人信息丢失、被人为篡改的风险也被大大降低。借助加密技g,客户真实身份信息被隐匿,其他节点查询也仅限于交易信息,只有客户本人通过私钥才能获得身份信息,从而能够对个人信息形成有效保护。

(三)区块链使智能合约从虚拟转化为现实

智能合约实际上就是按照既定合约条款,当某些条件被触发时,能够自动执行的计算机程序。早在1993年,数字合约和数字货币专家尼克・萨博(Nick Szabo)就提出了智能合约的概念,受困于当时数字金融系统无法满足可编程交易的需要,智能合约在金融体系中未得到实质应用,而区块链技术的出现为智能合约从虚拟转化为现实提供了无限可能。

智能合约的出现对互联网保险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比如,通过区块链技术储存一个到货延迟险,并借助互联网渠道与电商平台、物流平台相连接,获得购买信息、物流信息。交易完成并确认后,区块链会自动对购物交易进行记录,包括物品信息、发货信息和商家承诺到货时间等,一旦到货时间发生延误,智能合约就会被触发,对投保人进行支付理赔。由于此前交易信息已经被记录且在区块链上形成“共识”,故而排除了个人主观判断因素,也不会存在信息伪造或篡改,一切都是在智能合约事先设定的程序下运行,既做到了自动和及时理赔,也避免了欺诈行为,还减少了理赔处理成本,提高了客户和保险平台双方的满意度。

(四)区块链技术构筑的信任机制能进一步提升消费体验

互联网保险打破了保险销售的地域和时间限制,客户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选择符合自身偏好的保险平台与保险产品。在互联网保险带来便捷、低成本、信息透明、低费率保险服务的同时,由于固有消费习惯和偏好的影响,客户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产品可能存在是否操作失误、是否购买成功、线下理赔是否会被受理等疑虑,这对客户的购买体验产生了负面影响,且一旦产生纠纷,这部分客户可能将不再选择通过互联网渠道购买保险产品。

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平台和客户之间打造了一种全新的交互方式,向客户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购买体验。客户购买保险服务后,全网所有节点都存有购买行为的副本,购买行为在全网范围将被共同验证并形成“共识”,确保购买行为真实有效。

(五)区块链技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互联网保险平台信息不对称风险

以互联网健康险为例,客户的身体状况、体检信息、职业信息、住院医疗信息均由客户提供,互联网保险平台很难全面核实客户提供信息的真实性,从而会对产品费率、理赔等环节产生不可预期的影响。

区块链是一种公开记账的技术,在记录交易的同时向全网内所有节点公布交易信息,保证各节点能同步交易信息。区块链技术可以建立互联网保险平台、客户、体检机构、医院等相关交易方共同验证的信任机制,形成一个完整的保险生态圈。客户身体状况、职业信息、体检、医疗等相关信息和数据将被记录并在全网内实时广播,并得到相关交易方的共同验证,确保信息真实有效,从而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风险。

(六)区块链技术能够进一步压缩互联网保险成本

从传统保险到互联网保险,传统的人制度受到了冲击,保险营销成本下降,保险费率得到释放。从目前互联网保险发展来看,保单审核、合规审查、理赔等环节还是需要人来操作,如果这些环节由电脑程序来控制,可以预见,保险成本还将具有较大的下降空间。

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所有交易按照既定的规则执行,这对于定制化风险评估、缩短承保周期大有裨益。同时,区块链上的规则是公开透明的,可以被用户查验。以比特币为例,整个比特币软件的源代码是公开的,任何人都可以查验,这种交易信息的公开透明,保证所有交易都是可查询的。基于区块链的保险服务,投保、承保、理赔等环节基本可以不需要人为操作,能够有效避免欺诈等不诚信行为,压缩保险成本和降低互联网保险平台面临的风险,进一步释放保费空间。

(七)区块链技术能保证交易信息安全真实可靠,提高了保单的可查询性

区块链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验证账本的完整程度和真实可靠性,确保所有交易信息是没有被篡改的、真实有效的;区块链上每一个节点都保存着所有交易信息的副本,当区块链上的数据和参与者数量非常庞大时,修改信息的成本将会非常高,至少需要掌握超过全网51%以上的运算能力才有可能修改信息,修改成本可能远超预期收益;当部分节点的信息被恶意篡改了,区块链上其他节点会在短时间内发现这些未形成“共识”的信息并进行维护和更新,故而可以说区块链上的交易信息是不可篡改的。

区块链数据的真实可靠和不可篡改等特点,能够保证保单信息的真实性,同时可以进一步保障客户权益,提升客户满意度。鉴于区块链技术分布式记账的特点,保单不仅存储在“中心”机构(或中介)的服务器,还在全网所有的节点存有交易副本,即使“中心”机构(或中介)存储系统受到黑客攻击或因操作失误等因素造成数据丢失,客户的保单依然可以通过区块链上其他节点的交易副本进行查询,提升了保单的可查询性。

二、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行业推广应用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如前文所述,区块链技术在互联网保险未来创新发展过程中将扮演较为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区块链技术仍存在一定风险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区块链技术算力有限

从区块链技术本身来分析,区块链难以有足够的算力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在初期节点较少的情况下,理论上区块链受到攻击且信息被篡改的风险不可忽视。从发展阶段来分析,区块链目前还是一项全新的技术,尚未达到大规模应用的要求,其运算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二)从目前发展情况分析,互联网保险平台“中心”机构(或中介)的作用不可或缺

区块链去中心化的特点在互联网保险行业表述为“弱中心化”将更为贴切。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的特点解决了“中心”机构(或中介)带来的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安全风险,提高了金融交易的效率,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互联网保险行业,由于互助保险发展尚不充分以及“大数法则”的影响,只有保险平台才有能力集合大量面临同样风险或有同样保险需求的样本群体,只有保险平台才具有在大量出险时进行支付理赔的能力,因此,保险平台作为“中心”机构(或中介)存在还是有必要的。

(三)技术风险不可能完全避免

区块链的交易规则以及智能合约实际上都是由计算机程序和语言控制的,是自动化的。在去中心化的作用下,因缺乏强有力的指导和控制,出F技术性、操作性失误的风险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当失误未被及时发现时,系统将按照错误程序继续执行,可能放大单次失误带来的影响,且修正这些失误带来的损失将付出较大成本。

(四)主观上道德风险依然存在

区块链上的节点与技术设计人员依然是委托关系,在缺乏有效激励手段的情况下,技术设计人员人为设置交易规则漏洞的情况将难以有效避免。

(五)缺乏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法律和制度

除技术风险、道德风险外,亦有必要对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法律和制度进行研究,尽快明确区块链技术的法律属性。当监管大幅滞后于技术发展时,一旦发生区块链被攻击、客户个人信息泄漏等事件,区块链技术的发展前景将受质疑,整个区块链技术生态环境将受到较大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谭磊,陈刚.区块链2.0[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年.

[2]徐明星,刘勇,段新星,郭大治.区块链――重塑经济与世界[M].中信出版社,2016年.

[3]陆磊,姚余栋主编.新金融时代[M].中信出版社,2015年.

[4]温信祥,张蓓.区块链的能与不能[J].财经,2016,(6).

篇8

(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

主要理由:咨询公司Manatt Digital Media在2015年的报告中预测,到2020年,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的市场份额将达到1500亿美元,而增强现实将占据更大的份额,为1200亿美元,其中包括了硬件、商务、数据语音服务以及影视产业。2015年,相关产业的生态体系已经初具规模,已经有公司从事内容、硬件和软件方面的研发。火爆的市场自然也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增强现实平台公司Magic Leap在尚未推出产品的情况下就获得了5.93亿美元的风险投资,Facebook和微软也各自收购或投资了硬件、软件或内容方面的公司,完成了行业布局。

技术特色:增强现实是在虚拟现实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将真实世界信息和虚拟世界信息“无缝”融合的新技术。它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把原本在现实世界一定时间空间范围内很难体验到的实体信息(视觉、声音和触觉等信息),通过多种技术手段模拟仿真后再叠加,将虚拟的信息应用到真实世界,增加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感知,从而达到超越现实的感官体验。增强现实技术包含了多媒体、三维建模、实时视频显示及控制、多传感器融合、实时跟踪及场景融合等新技术与新手段。

应用前景:随着增强现实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内容也将不断增加。而随着输入和输出设备价格的不断下降、视频显示质量的提高以及软件的实用化,增强现实的应用必将日益增长,其在人工智能、图形仿真、虚拟通讯、遥感、娱乐和模拟训练等许多领域将会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区块链技术

(BlockChain)

主要理由:2015年比特币价格上涨超过35%,不过这并不重要,真正让全球各大金融机构兴奋的是比特币背后的核心技术――数据区块链(BlockChain)技术,其一直以来被各大机构视为有望成为“金融领域的颠覆性力量”,而比特币只不过是这一大趋势的“序幕”。区块链对于比特币而言就是一本巨大的、去中心化的账本,记录了整个比特币网络上的交易数据,并且这些数据被所有比特币节点所共享,因此是不可能被篡改的。各大金融机构认为这一技术可以用于从汇款到证券交易的广泛领域。高盛的相关报告认为,区块链技术让中间人失去了存在的必要,从而降低黑客和腐败等风险,并且可以加快当前耗时过长的操作流程。世界最大证交所之一的纳斯达克在2015年12月30日称,该公司首次使用了区块链技术来记录私人证券交易,这是区块链技术应用领域的一大进步。纳斯达克首席执行官Bob Greifeld在声明中称:“这笔交易标志着全球金融行业的巨大进步,代表了一个对区块链技术应用意义重大的时刻,其对结算流程和过时的行政系统的影响深远。”

技术特色: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过去一定时间间隔内(比特币网络所用的时间长度为十分钟)所有特定数据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技术提供了一种去中心化的、无需信任积累的信用建立范式。区块链技术本质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数据存储、传输和证明的方法,用数据区块取代了目前互联网对中心服务器的依赖,使得所有数据变更或者交易项目都记录在一个“云系统”之上,理论上实现了数据传输中对数据的自我证明。长远来说,这超越了传统和常规意义上需要依赖中心的信息验证范式,降低了全球“信用”的建立成本,这种点对点验证将会产生一种“基础协议”,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一种新形式。区块链技术的核心是密码学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技术。

应用前景:现在,区块链在建立“去中心化信用”方面的尝试,已经不限于金融界,而被社会各个领域关注,以下是部分学者和研究机构给出的一些新进展和相关讨论:

1).区块链上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系统,对知识产权的使用全网记账;

2).“区块链+云计算”可以发展成去中心化的自媒体和社区系统;

3).区块链可以搭建去“中心化的”股权众筹体系,让创新项目提前进入流通领域;

4).区块链可以发展出全透明的财务管理系统;

5).区块链支持建立全球去中心化公司组织;

6).区块链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

总之,在这个信用已经成为紧缺资源的时代,区块链的技术创新,作为一种分布式信用的模式,为全球市场的金融、社会管理、人才评价和去中心化组织建设等,都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发展前景。

Docker技术

主要理由:2015年,在云计算大潮波涛涌动的背景下,全球容器生态产业蓬勃发展。作为2015年最受关注的热门技术之一,Docker带动了以轻量级容器为核心的生态系统迅猛发展。2015年初,Docker公司和微软联合了面向Windows的Docker客户端,2015年4月,Docker完成9500万美元的D轮融资,2015年6月,Docker宣布其正式在Linux基金会指导下建立产业联盟。2015年初,国内也随之兴起了一批基于Docker技术并提供“容器云”服务的创新企业,经过近一年的积累,目前都拥有了超万人以上的用户群体。

技术特色:Docker是一种基于LXC(Linux Container)开发的容器管理技术,使用AUFS(Another Union FS)文件系统,它通过API接口为操作系统进程单独提供了一个轻量级的虚拟环境,让开发者可以打包他们的应用以及依赖包到一个可移植的容器中,然后到任何流行的Linux机器上,也可以实现虚拟化。Docker源代码托管在Github上, 遵从Apache2.0协议开源。Docker由管理容器的服务器守护进程(Server Daemon)、控制服务器守护程序的Docker客户端以及Docker镜像组成。Docker镜像可以将运行的应用打包并快速转移或复制到其他机器上,并且在守护程序的管理下,转移过去的容器中的应用在数秒钟之内即可启动运行,十分方便快捷,其负载比仅使用VM(虚机)要低20%到80%,对于应用开发和高效运营来说具有重要意义。Docker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利用LXC来实现类似VM的功能,从而利用节省下来的硬件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多的计算资源。同VM的方式不同, LXC其并不是一套硬件虚拟化方法,而是一个操作系统级虚拟化方法。

应用前景:Hedvig公司市场营销副总裁Rob Whiteley预测,在2016年Docker将成为OpenStack内的第二大重要虚拟机管理方案。一份最新调查报告显示,以Docker为代表的容器技术与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如今已经成为OpenStack社区当中最受关注的两大创新成果。

可见光通信VLC

主要理由:可见光通信VLC(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又称“LiFi”)是近年来提出的一项全新无线通信技术,它采用LED作为光源,利用LED灯光承载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2015年第四季度,经过工信部测试认证,中国可见光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获得重大突破,实时通信速率提高至50Gbit/s。

技术特色:可见光通信是利用可见光频谱实现的一种无线高速绿色信息传输技术,该技术通过高速调节LED设备光的强度来实现数据编译和传输,将半导体照明技术与光通信技术相结合,把信息调制到LED灯光上,实现“有灯光的地方就能下载信息”。对比目前的主流通信方式,可见光通信有几个明显的优势。首先,是成本低廉和节能,其通信功率仅占照明功率的5%左右。其次,可见光通信具有丰富的频谱资源,可见光的频率范围为385THz到789THz,频谱宽度大于400THz,为现有可用无线通信频谱的13333倍。最后,可见光通信还解决了传统无线信号的电磁泄漏问题,与现有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良好,对人体无辐射伤害。

应用前景:目前,全球大约拥有440亿盏灯具构成的照明网络,数百亿的LED照明设备与其他设备融合将构筑一个巨大的可见光通信网。可以设想,未来实现大规模可见光通信后,每盏灯都可以作为一个高速网络热点。可将光通信在室内高速接入、家庭物联、车联网、下一代移动通信、智能交通管控、电磁敏感区域通信和可见光安全支付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前景。

气球网络

(Project Loon)

主要理由:谷歌的母公司Alphabet 在2015年持续测试了其旨在扩大互联网覆盖范围的大型氦气球。2015年10月,该公司与印尼政府签订协议,Project Loon项目进行了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测试。2016年,服务印尼2.5亿人口的蜂窝网络将开始把Project Loon气球整合到它们的网络,充当漂浮在平流层的额外蜂窝站。同时,Alphabet计划于2016年1月份开始在全美50个州展开信号覆盖测试。目前来看,气球在空中停留时间及温度适应能力已经基本达到了应用要求,其在空中停留的时间最长可达134天,平均停留时间也超过了100天;同时已经顺利通过了在零下83摄氏度的环境下的测试。

篇9

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联合

中图分类号:N04;TP39;H059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7.02.019

大数据,作为一个影响深远的技术名词,2011年第一次出现在知名技术咨询公司高德纳公布的年度新兴技术成熟度曲线上。从那时起,各界对大数据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一直保持着前所未有的狂热。大数据成为从少数人关注、少数人研究到整个社会高度关注的现象级词汇。但在2016年公布的年度曲线中,大数据作为一个独立名词已经悄然隐去,却出现了一系列包括公民数据科学、微型数据中心、自我实现的高级分析等与其直接相关,可判断人类意图的技术、物联网等与其间接相关的大数据衍生概念。这意味着,大数据已经进入从概念推广到全面落地的关键转折期,成为一种新能源、新技术和新的组织方式,全面渗透并深刻影响着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用单个名词来描绘大数据的影响与变化,既是汉语之美的集中体现,也是对未来趋势的浓缩反映。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联合大数据战略重点实验室,基于行业发展趋势、社会关注度、媒体曝光率、搜索指数、专家推荐等多方面的考量,最终由大数据名词专家组选出十个最具时代特征的大数据新名词。“大数据十大新名词”反映了近几年大数据领域国际关注、社会关切以及百姓关心的焦点,透过这些新名词,能够洞察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最新动态,客观反映大数据的创新与发展,映射大数据的社会面貌和时代特征。

“块数据”以其创新性、前瞻性和预测性为大数据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区块链”将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置于国家架构下,最终实现法律规制下的技术之治;在经过信息互联网、价值互联网的发展演进之后,互联网将进入“秩序互联网”的高级阶段,构建起基于规则共识、行为共治和价值共享的互联网新秩序;“激活数据学”将量化世界,助力人机共舞,颠覆生产和生活;5G实现万物互联、感知世界,驱动连接型社会的构建;“开放数据”将引领协同共治的社会治理变革,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社会善治;“数据交易”满足数据资源市场化需求,带来了价值与商机;“数据铁笼”落地运行,即将开启数据反腐的新探索;防范“数据安全”风险,需要加大对维护安全所需的物质、技术、装备、人才、法律、机制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建设立体多维的数据安全防御体系;数据权属不明引发利益冲突,“数权法”正成为关注焦点……

1.块数据(block data)

大数据作为创新浪潮的重要标志正逐步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中,然而,数据孤岛、数据垄断等问题却限制了大数据的发展。立足实践,块数据作为大数据发展的高级形态,为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了解决方案。块数据理论极具前瞻性地分析了未来经济和社会的变革,并对未来大数据领域的发展进行了研判。

块数据是把各种分散的(点数据)和分割的(条数据)大数据汇聚在一个特定平台上并使之发生持续的聚合效应。其中,各类数据是指不局限于物理空间或行政区域内涉及人、事、物等各类数据的总和;“特定平台”既包括特定的物理空间,也包括虚拟空间;持续聚合的实质是一种关联性集聚,关联性集聚实现的是数据多维的跨界关联,也是一种内在的、紧密的高度关联。块数据的聚合效应是通过数据多维融合和关联分析对事物做出更加快速、更加全面、更加精准和更加有效的研判和预测,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规律。

块数据的产生打破了传统信息不对称和物理区域、行业领域对数据流动的限制,极大地改变了数据的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方式,进而给各行各业的创新发展带来新的驱动力,推动各类产业彻底变革和再造。块数据通过对复杂科学思维的技术化处理,让复杂科学方法论成为可具体操作的工具,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大数据方法论。块数据强化开放共享、跨界融合,是一种利他的、共享的观念,它将成为新数据时代的主流文化,并孕育出一种新的社会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块数据的产生标志着人类真正步入大数据时代,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新的征程。

2.区块链(sovereignty block chain)

世界经济论坛主席施瓦布曾说过:“自蒸汽机、电和算机发明以来,我们又迎来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数字革命,而区块链技术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区块链与互联网的结合,将在技术上把可拷贝变成不可拷贝,或者说是有条件的可拷贝,这个条件就是从无界、无价、无序走向有界、有价、有序。当前比较一致的观点是,区块链具有可记录、可追溯、可确权、可定价、可交易的特征,为大数据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可选路径和无限遐想。但是从2008年区块链诞生以来,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其中没有在法律层面上解决数据权属问题是重要原因之一。

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必须以尊重网络背后的国家为前提。区块链就是在坚持国家原则的前提下,加强法律监管,以分布式账本为基础,以规则和共识为核心,根据不同的数据权属、功能定位、应用场景和开放权限构建不同层级的协议,实现公有价值的交付、流通、分享及增值。如果说区块链具有共识的技术属性,那么区块链就是一个包括共识、共治、共享在内的统一体。从区块链到区块链,并不仅仅是对区块链的弥补,更大的意义在于给网络空间治理带来了新理念、新思想和新规制。

区块链的发展需要符合内外因相互作用的基本规律,既要在全球治理体系中形成共赢的价值导向,又要在法律层面寻求体系上的突破;既要在密码标准、跨链技术、自主测试平台等方面提供技术支撑,又要在互联网金融等重点领域实现应用创新,真正形成重构网络空间运行秩序的力量。

3.秩序互联网(order internet)

互联网作为互联互通的信息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发展起到了前所未有的推动作用,人类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福利的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互联网犯罪行为频发,对世界互联网安全与秩序造成极大冲击,打击互联网犯罪、维护互联网安全、建立互联网治理体系成为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课题,核心是消除信息鸿沟、价值鸿沟与信任鸿沟。“棱镜门”等网络安全事件暴露了网络霸权对国家的威胁与挑战,越来越多的国家逐渐认识到,坚持和维护国家网络,构建公正合理的全球互联网秩序,是推动网络空间共享共治的根本前提,也是反对网络霸权主义、维护全球和平安全的基础条件。从信息互联网、价值互联网、到秩序互联网,新的全球互联网规则和互联网治理体系将被建立,人们将真正享有和平、安全、开放、合作的网络空间。

2015年2月,总理在贵州考察北京・贵阳大数据应用展示中心,在详细了解贵阳利用执法记录仪和大数据云平台监督执法权力情况后,评价道:“把执法权力关进‘数据铁笼’,让失信市场行为无处遁形,权力运行处处留痕,为政府决策提供第一手科学依据,实现‘人在干、云在算’”。自2015年以来,贵阳市依托大数据产业发展优势,选择行政权力相对集中、工作内容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技术运用有一定基础的单位,启动“数据铁笼”计划。

“数据铁笼”是以权力运行和权力制约的信息化、数据化、自流程化和融合化为核心的自组织系统工程,通过优化、细化和固化权力运行流程,确保权力不缺位、不越位、不错位,实现反腐工作从事后惩罚转变为事前免疫。在本质上,“数据铁笼”强调以大数据技术为基础,实现权力流程数据化、权力数据融合化和权力数据监察化,通过全程采集并记录行政行为数据,全面监控行政执法过程风险,精编天网之“经”,密织天网之“纬”,塑造天网之“魂”。

“数据铁笼”的广泛应用使数据反腐成为政府反腐治理的新趋势和新模式,通过数据可以实现科学的技术反腐,将权力牢牢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实现反腐治理中摹安桓腋”到“不能腐”的飞跃。

9.数据安全(data security)

大数据的安全与发展是一体之两翼、行动之双轮。正如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所强调的,“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发展要同步推进”。近年来,由于数据在网络空间传播迅速,且当前技术手段和行政手段都无法对其实施有效监管,使得大数据安全问题日益加剧。

大数据所引发的数据安全问题,并不仅仅在于技术本身,而是在于因数据资源的开放、流通和应用而导致的各种风险和危机,并且由于风险意识和安全意识薄弱、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可靠性差、黑客攻击、管理漏洞以及法律的缺失和滞后加剧了风险的发生频率和危害程度。防范数据安全风险,需要加大对维护安全所需的物质、技术、装备、人才、法律、机制等方面的能力建设,建设立体多维的数据安全防御体系。

切实保障数据安全,加强法治建设是其中的重要环节。目前,中国在数据安全方面缺乏相应的专项立法,只有一些相关规定散见于各类法律法规当中,无法在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并防止数据滥用和侵权上提供有效的法律支持。应充分依据大数据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尽快构筑维护社会个体基本法权、公共利益、国家安全及可持续发展的大数据安全法律体系。

10.数权法(data security)

2016年1月1日俄罗斯在《互联网隐私法案》中引入数据权利的“被遗忘权”。8月1日欧美隐私盾协议的实施强化了国家数据的法律地位。11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的颁布将数据权利的“数据修改权”纳入了保护范围。各国已经陆续开展了对数据权法律保护的布局,通过数权法保障各个主体的数据权利,维护国家数据。数权法的法律地位被提到了国家战略层面。

篇10

2015年底,哈佛大学客座教授皮埃罗・斯加鲁菲预言,未来有十个领域是需要创业者重视的,它们引领着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向。这十个领域包括:共享经济、万物互联、大数据、基因、人工智能、未来货币、可穿戴设备、纳米技术、太空探险、新兴制造业。

共享经济

共享经济的定义被认为是民众公平、有偿的共享一切社会资源,彼此以不同的方式付出和受益,共同享受经济红利。此种共享在发展中会更多的使用到移动互联网作为媒介。

作为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和研究方向,“共享经济”涵盖了投资、金融、旅游、房地产、交通、人力资源、教育等领域一系列创新创业发展的新思维和新理念,有效推动传统企业提档升级。有关数据显示,2014年全球共享经济的市场规模达到150亿美金,到2025年,这一数字将达到3350亿美金。

有专家认为,简单化与标准化对于共享平台来说具有重要意义。简单化、标准化和易于参与是平台的主心骨。好的平台能够降低参与成本和参与难度,并将进入的门槛降到极低。平台的不断成长会带来规模经济具有一切优势。

皮埃罗・斯加鲁菲说,“共享经济让我们重新认识到了人的作用,Kickstarter平台已经成为全世界最大的风投项目,有超过9万多个项目进行成功融资。”

人人共享正在促使工业资本主义向共享经济的新转变,共享经济是一个新的时代。

中国精益创业社群联盟创始人陈健强调,“稀缺的资源是可以通过共享平台走向一个富足的生活,我们要从旧的事物当中挖掘新的价值。我们能够分享自己已有的物品,比如我们通过 Uber 分享汽车,通过 airbnb 分享床,我们也可以利用自己不太了解的东西,如社交网络或者之前被隐藏起来的虚拟物品,如开放的数据、应用程序、编程的接口等等。我们还可以分享曾经被我们忽视的才能、专业知识、创造力、记忆洞察力,共享平台的创建能够连接、组织、整合参与进来的个人并赋予他们更大的力量。”

过剩产能本身就蕴含着某种价值,而真正的价值在于如何充分利用它。过剩产能是人人共享平台向外界提品或服务的关键。

滴滴出行是实施“共享经济”理念的代表性企业。从2014年8到2015年6月,在仅仅八个月的时间里,滴滴就从出租车单一的业务,变成专车、快车、企业、顺风车的多元业务。滴滴出行高管黄洁莉近日宣布,滴滴在出行领域有明确的愿景,三年内的愿景是推出一站式出行平台,希望在三年内服务三千万用户,在三分钟内都能找到车。

但是,小猪短租创始人兼CEO陈驰认为,共享经济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模型,从萌芽、生长到成熟,需要很长的时间。在此期间难免要跨越很多文化、传统的障碍,也就是人类的文化和价值认同。这就需要有人去做所谓“第一批吃螃蟹的人”,并逐渐影响到其他人,逐渐改变社会的观念。

万物互联

“未来,有超过200亿甚至于300亿的机器和设备可以相互连接。”皮埃罗・斯加鲁菲强调。

“如果有了物联网,我入住一个酒店,门卡装在口袋里,当我走进电梯时,电梯可以自动识别出我住在几层,然后直接把我送到那一个楼层,出了电梯之后它会告诉我向右转,等我走到房间门口时,房间门就会自动打开。”不过,他也表示,目前影响这一技术实现的障碍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大家还没有一个可以接受的公共标准,另一方面是电池充电技术亟需提升和更新。

物联网容括了智能感知、识别技术、普适计算等通信感知技术,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存储等新兴科技,真正实现现实、虚拟的有效融合,因此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

麦肯锡做过评估,根据物联网在市场中的渗透率、人口、经济等变量,统计趋势变化以及未来十年间技术演变趋势,预计到2025年,物联网有望实现年均3.9万亿~11.1万亿美元的经济效益,其最高占比甚至可达2025年全球经济总量的11%。

阿里巴巴集团执行副总裁曾鸣不久前宣称,新经济的本质就是互联网经济,其最根本的特点是从农业时代的点、工业时代的线,走向一个全面开放的网络式的结构。

“万物互联”是互联网时代的重大突破,互联网最终的使命是让任何人、任何物、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随时展现,这是真正的所有人、所有物都互联、互通、互动。

联想总裁杨元庆甚至公开表示,“在互联网时代,智能设备是用户进入互联网、享受互联网服务的工具和入口。未来整个人类社会也将进入一个万物智能、万物互联的新的时代。”

智能终端将从今天非常有限种类的设备,个人电脑、智能手机、电视等,扩展到我们的各种设备,可以说将是无处不在,空调、加湿器、空气净化器、摄像头、汽车等等,都将具备这个计算、存储还有网络连接的这些智能的功能。

辅之以温度、湿度、距离、红外、颜色、空气质量等各种的传感器,将使得这些设备不仅能够更加智能,而且通过相互连接更加主动的来为你工作。比如说当你随身携带的手表、手机,预测到你将要回到家里面的时候,就会指令迅速的传递到家里面的各个设备上,能够迅速的启动空调、加湿器让这个环境迅速调整到你比较喜欢、比较适应的环境当中去。从而为人们创造出更加舒适、更加方便的生活和工作的氛围。

杨元庆畅想一个美景:“早晨智能手机的定时的闹钟,不仅能够唤醒熟睡的你也开启了家中各种智能设备,客厅的画面轻轻一点也成为你挑选和搭配最好的服饰的造型,无人驾驶汽车会送你到公司,晚上回到家里面喜欢的营养均衡的饭菜也准备好了,入睡的时候灯光、空调都会自动调节,为你创造最佳的睡眠氛围。美好的智能生活已经越来越不是梦想了!”

大数据

在硅谷,数据就好像石油一样珍贵,它将为我们以后的经济发展提供动力。

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数据技术时代,大数据是构成信息化世界的基本元素,组成了互联网上纷繁庞杂的知识和数据资源。

大数据有四个特点:第一,数据体量巨大。可以称之为海量或天量;第二,数据类型繁多。涉及到人类生活方方面面所产生的数据源;第三,处理速度快。瞬间可从各类数据中快速获得高价值的信息;第四,数据动态变化。不断有新数据增加,采用合理的数据模型和分析处理方法,将会带来很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现在人们有越来越多的数据,它由机器产生,由机器来阅读。所以,现在的大数据逐渐变成了从机器到机器再到机器的一个循环,但却缺乏了人的作用。皮埃罗・斯加鲁菲认为,“现在我们还并没有出现一个很好的应用,可以把大数据真正服务于大家的日常生活。难点是如何让人类可以知道这些数据的意义,并且如何让这些数据来服务于我们的生活。”

大数据并不在“大”,而在于“用”。

在2016年1月2日举行的2016厦门国际马拉松赛上,一款叫做“阿甘跑步”的运动社交APP联手深圳一家心电医疗设备供应商,借助阿里云大数据平台面向跑马爱好者推出”安心跑”服务,可以对跑步人员的心跳状况实时回传,可以及时识别,重点关注危险跑步者,在心脏出现问题时及时抢救。

“未来3年,大数据市场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阿里云总裁胡晓明表示,基于阿里云大数据平台数加,将有千余家合作伙伴、万名首席数据官和5万数据科学家诞生,把中国大数据市场规模拓展至万亿规模。

“束缚大数据的技术瓶颈已经被完全打破,数据将从企业的成本中心转变为价值中心,2016年我们将迎来大数据应用的全面落地。”

据IDC出版的研究报告显示,2013年人类产生、复制和消费的数据量达到4.4ZB。而到2020年,数据量将增长10倍,达到44ZB。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下人类最宝贵的财富,但全球真正享受大数据红利的公司不足千分之一,人类已挖掘的数据财富更是不到百万分之一。

生物黑客

“摩尔定律证明了电子元件会变得成本越来越低、速度越来越快、体积越来越小。同时,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的现象,即生物黑客。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计算机黑客,而是针对于基因做的黑客。”皮埃罗・斯加鲁菲强调。

生物黑客,又称生物崩客,自己动手的生物学家,车库生物学家等,是为了防止出现技术被少数专业人士所掌握而形成的垄断操纵而产生的一群团体。他们主要是通过网络及其他手段来普及现代生物学知识。

生物黑客的目标是把生物技术带出实验室,打破常规实验室的限制,在不同环境下创新发展生物技术。生物黑客可借助纹身针、手术刀、注入装置、微型芯片或各种线路,便可为身体赋予联网能力。例如,生物黑客们在网上教人们如何从菠萝里提取基因,还教人们如何以低廉价格从水、酒精中提取基因,甚至告诉人们如何网购低价的实验仪器,并利用这些仪器进行从简单到复杂的基因工程。

在美国,Counter Culture Labs的一群生物黑客试图通过发明胰岛素的仿制药改变这一状况,他们将公开所有制药工艺,让仿制药公司能为全世界的糖尿病患者生产出负担得起的胰岛素仿制药。

甚至有媒体报道,研究学者已经应用CRISPR编辑了从细菌到人类胚胎在内的各种有机体。这项技术有望为遭受遗传病折磨的家族谱系消除遗传缺陷,或者在猪体内培育人类器官。有位研究人员甚至提议修改大象基因组,来复活灭绝已久的耐寒长毛猛犸象。

不过,在2015年4月,研究者报道了利用CRISPR对人类胚胎的基因编辑,导致伦理辩论。这场生物黑客的革命何去何从,还要拭目以待。

人工智能

2012年出现了一个新技术,即深度学习。由于深度学习的出现,使得机器可以对人脸、语言以及场景进行识别,2012年之后由机器来识别图象的错误率也极大地下降。

新年伊始,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个人页面上表示,2016年他的一大目标是开发控制家庭环境的人工智能技术。

近日,据香港《明报》报道,野村综研和两名牛津大学研究员合作,对日本601种职业(劳动人口约达4280万)展开调查,对每人业务的66%可被取代的职业进行了统计,结果发现49%研究对象所从事的工作很可能被机械人等取代。

根据推测,被取代可能性较高的职业包括普通文员、的士司机、收银员、保安、大厦清洁工、酒店客房服务员等。研究称这些职业倾向“不需要特殊知识和技能”等。

全球目前在人工智能领域有近千家公司,它们分布在商业智能、金融、安全等领域,仅2015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资交易就有近300宗。

现在,随着大数据、云计算、集成电路等新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再度风靡。人工智能或许将成为下一轮技术变革的核心。从大公司到初创企业都纷纷跻身其中。

百度总裁张亚勤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前景的判断是,“人工智能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基石”,对人工智能的研究固然需要更多的投入和基础设备,但它的发展已经远远快于大多数人的想象。

据张亚勤介绍,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基本技术,在百度的产品和服务中都得以体现,包括语音识别、文字识别、机器翻译、搜索引擎、广告平台和自动驾驶技术。另外,百度拥有世界最大的深度神经网络,也很乐意与全世界分享。

无人驾驶汽车现在可以说在汽车和科技领域都是最热门的话题了。2015年12月10日,百度推出了无人驾驶试验车。在谷歌、特拉斯、百度等互联网公司瞄准无人驾驶“蛋糕”的同时,传统的汽车巨头奔驰、宝马、奥迪、丰田等也没有闲着,纷纷涉足无人驾驶汽车领域,国内的北汽、广汽、上汽、长安、比亚迪等汽车厂商亦已经悄悄深耕多年。

有人预测,未来5-10年,每个人身边都会有10个机器人,那个时候这个世界上将会有600亿的机器人,这是一个巨大的蓝海。未来的机器人会完全脱离人形限制,而只是具有智能功能的设备。

区块链

“未来,货币将有新的变化。我认为过去十年中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就是比特币,比特币背后有非常强大的技术支撑,最重要的技术支撑就是区块链。一直以来,令好莱坞很头疼的一件事是数字电影很容易被复制。而作为虚拟货币的比特币,就解决了复制问题。”

在“知乎”上,一个名为Alex的作者撰文称:以比特币的区块链为例,你可以把区块链想象成一个比特币的公共账本,这个账本存放在互联网的各个比特币节点上,每个节点都有一份完整的备份;里面记录着自比特币诞生以来的所有比特币转账交易;账本是分区块存储的,每一块包含一部分交易记录,每一个区块都会记录着前一区块的ID,形成一个链状结构,因而称为区块链;当你要发起一笔比特币交易的时候只需把交易信息广播到P2P网络中,矿工把你的交易信息记录成一个新的区块连到区块链上,交易就完成了。

“区块链技术用于人与人之间的每一个活动,我们把这些活动叫做智能合同,合同由机器来签订,并且由机器来自动执行。2015年,第一个由区块链见证的婚礼举行。这类智能合同被应用在不同领域,也催生了众多创业型公司。”

有媒体报道,包括美国纳斯达克在内的很多欧美主流金融机构纷纷试水“区块链”技术,如美国纳斯达克私人股权交易市场Linq,在符合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下,针对一些有私人股权交易需求的公司;R3是一个“区块链”技术公司,全球除中国外的大银行都加入了R3,可实现跨过准时清算;德勤开发了自己的“区块链”技术平台,为客户提供此技术的服务和方案,仅凭此项咨询服务就为公司带来不小的利润。

点融网创始人、联合CEO郭宇航说,“设想未来的消费场景,当你走进一家咖啡馆时,人脸识别技术便已启动,交易和信用认证全在云端完成,所有过程无缝对接,排队、刷卡都将成为历史,互联网金融则将无所不在。而像这样高度智能化消费场景的实现,必将依赖于区块链技术。简单来说,区块链技术就是设立一个公共账本,将每一笔发生在互联网上的交易,实时通过区块链技术记录在无数个互联网媒介上,使得其无法被篡改。”

如今,VISA已经通过区块链技术介入于原来交易环节繁琐费时的汽车销售领域。当消费者带着集成有区块链技术的信用卡进入4S店时,所有关于消费者的个人信息都在云端实现认证和区配,交易过程也都得已在云端完成。

在继德勤与安永宣布进军区块链之后,普华永道也正式宣布加入战团。因为大家都看到了区块链技术对变革金融行业巨大潜力,因此对咨询公司而言,这也是巨大的商机。

德国银行预测,未来十年内,现金将会变得多余。无论是国内还是全球金融,都将围绕着这个点展开,而区块链技术就是这个未来的基础。因此,所有国家都开始争相了解区块链的基本机制和潜在应用。

可穿戴设备

“未来,我们在身上到底会戴多少个可穿戴设备?大家无法想象。”皮埃罗・斯加鲁菲强调。

与很多技术相比,可穿戴设备更加贴近于生活,也更加贴近我们自身。而这项技术一旦成熟,将意味着巨大的市场,因为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感到需要它。

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在2013年的市场规模为9亿,2014年的规模为22亿人民币;在2015年,市场规模达到125.8亿人民币。

2015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规模为125.8亿元,增速高达471.8%。不过,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主任闵栋表示,目前,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仍处在探索期。2016年,部分垂直领域的巨大潜力将开始释放,可穿戴市场将进入启动期,预计2016年可穿戴市场规模将达到200亿元。

有专家建议,如果创业者进入,就须切中用户的刚需,同时有特定的渠道和资源,了解供应链,了解自身产品,还要有相对充足的现金流。如果提供同质化的产品,就无法获得投资。

还有人告诫道,创业者不适合做培养市场的事情,也不要创造需求,这是很耗钱和资源的,容易当“先烈”。创业者应该紧跟用户的需求,进行微创新。此外,创业者一定要注意售后服务,这是增强用户体验的重要部分。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创新者:360、暴风、出门问问、奥图科技、Fitbit。

360作为中国儿童手表行业的领导者,相应产品已开发至第三代,其在系统层、APP、云服务等领域持续投入,同时搭建亲子社区,在用户运营方面有不错的效果。

2015年初,暴风魔镜从母公司暴风科技分离出来,成为独立发展的子公司,并获得来自天音控股、爱施德、华谊兄弟的1000万美元融资。暴风魔镜致力于虚拟现实产业链生态的构建,在内容建设、开发者生态建设、产业链合作者建设方面不断发力。

2015年9月,谷歌AndroidWear与出门问问达成战略合作,在中国由出门问问提供AndroidWear的语音搜索。同时出门问问于2015年6月了Ticwatch智能手表,产品线延伸至硬件端。

奥图科技在2015年推出了面向消费者的AR眼镜,可通过语音操控完成打电话、发短信、拍照、录像、分享朋友圈、导航、AR增强现实等功能,同时也在研发VR设备“炫镜”,在AR、VR领域,奥图科技都有着不错的技术积累,但产品面世时间较短,市场销量及品牌影响力均较弱。

Fitbit于2009年上市第一款可穿戴设备,并于2015年6月19日正式登陆纽交所挂牌上市,成为第一家上市的可穿戴设备公司。

易观智库分析认为,在2016年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市场,随着未来苹果2代AppleWatch,智能可穿戴设备提供的服务愈加完善,健康类数据快速增长,健康类大数据服务将逐步成熟。智能可穿戴设备将在人体健康监测等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配合大数据和云服务,此类产品会在健康、运动、医学等市场未来使用场景广泛。

2016年,可穿戴设备将重点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充分实现人机无缝连接,释放双手,在语音交互、体感交互、触觉交互、眼球追踪交互等方面取得创新突破。

纳米技术

“通过纳米技术我们可以做出新材料,让我们现有的物体做出改善,或者创造出我们现在不知道的新物体。”皮埃罗・斯加鲁菲强调。

“一滴纳米药水,就能让电视机显示屏实现升级换代;一层薄薄的纳米膜,就能让普通透明的玻璃直接播放电影;一个小小的微纳商标,就能让香烟、酒类甚至人民币成功防伪……”很多创新者已经对纳米技术进行了一一解读。

纳米技术是用单个原子、分子制造物质的科学技术,研究结构尺寸在0.1至100纳米范围内材料的性质和应用。它的最终目标是直接以原子或分子来构造具有特定功能的产品。

据外媒报道,美国俄勒冈州立大学开发出一种新型的纳米技术,可以实现复杂材料的无损融合,从而制作出如纸张般轻薄的电路板。这种技术将使用光子技术,使用氙气灯代替传统热源进行融合操作,相比此前效率提升最高10倍,从而减少长时间高温融合的损耗。

近期,纳米技术还被应用于环保领域。来自华南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学院的方战强教授带领他的科研团队将可与铬发生快速化学反应的“零价铁”制作成20―40纳米的纳米材料,如果将材料撒到受污染的水体或土壤中,在10到20分钟以内,“零价铁”即可将水体或土壤中的铬还原并固定下来,然后使用磁铁将还原固定在“零价铁”颗粒上的铬进行快速分离,避免遗留在水体和土壤中产生二次污染。

纳米技术在医疗领域也拥有非常不错的前景,未来有望用于多种癌症的治疗,不过目前还需要通过大规模临床试验来验证纳米粒子的效果。

太空探险

2015年,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在太空领域建立了自己的初创型公司SpaceX,做出了非常重大的实验成果,他们希望把火箭发射出太空,再考虑收回。如今,这家公司已经可以用到这种可回收、可再次利用的火箭,并且让太空探险的成本极大地降低。

“在SpaceX总部一楼,通往马斯克办公隔间的墙上挂着两张海报,左边的海报有关火星的现状――一个寒冷、贫瘠的红色球体,而在右边的海报上,火星则是一个生机盎然的绿色大陆,被海洋所包围。这个星球的温度不断升高,最终变得适合人类的生存。”

“我坚信人类的未来一片光明。如果我们可以解决可持续能源发展问题,同时成为一个多星球物种,在另一个星球上建立起自我维持的文明――应对使人类意识走向毁灭的最严重的情况――那么我认为这种前景将十分光明。”(《彭博商业周刊》)

目前,SpaceX以每个月一枚的频率发射火箭,火箭上搭载了来自一些企业和国家的卫星。SpaceX的发射成本远远低于波音、洛克希德-马丁和Orbital Sciences等本土竞争对手。到目前为止,SpaceX为许多国家的客户发射过卫星,其中包括加拿大、欧洲和亚洲国家的客户,发射次数在24次左右。SpaceX还计划实施50多次发射,合同总金额超过50亿美元,发射日程已经排到了几年以后。

据媒体报道,太空创业公司涉及的业务包括纳米卫星制造、地理绘图、天气追踪技术等,还有一些企业甚至想开采小行星资源。如果新生的产业可以重复使用火箭,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成本,加快发射速度,让创业公司快速测试、升级技术,更快地替换旧卫星,这些都对营收的增长相当关键。

智能制造

如今,工厂已经被重新定义。

“由于3D打印技术的出现,几乎每一个人都可以在家里面打印出自己想要的东西。同时,由于众筹的出现,我们基本上也可以拿到自己想要的资金,来做想做的事情。” 皮埃罗・斯加鲁菲说。

以亚马逊为例,它提供了自动仓储服务,每一个人都可以把自己手工制作的东西存储在那里,亚马逊来负责管理物流。

可以说,亚马逊是智能工厂的代表。所谓的“智能工厂”是在数字化工厂的基础上,实行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为了加强信息管理和服务,必须有效利用物联网和设备监控技术。智能工厂是实现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主要通过构建智能化生产系统、网络化分布生产设施,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

未来,将云计算中由大型工业机器产生的数据通过大数据与分析平台转化为实时信息,并结合绿色智能和智能系统等新兴技术,打造一个绿色、高效、舒适的人性化工厂。

亚马逊2012年7.75亿美金收购的Kiva Systems,大大提升了亚马逊的物流系统。截至2015年,亚马逊已经将机器人数量增至10000台,用于北美的各大运转中心。Kiva系统作业效率要比传统的物流作业提升2-4倍,机器人每小时可跑30英里,准确率达到99.99%。

有媒体报道,“在亚马逊的运营中心,不管是什么时间点,基本上在任何一个区域、任何一个通道里面,你不太会看到很多人围在一起。产品在仓库内飞速流动,从送达到发配,全程受到计算机系统的跟踪。”

“在仓库的另一端,工人则在亚马逊中央计算机系统的帮助下将产品打包到箱子里。取自存储货架的商品会被自动识别,并整理到同一个顾客的订单包裹里。计算机知道每一件产品的尺寸规格,因而会自动安排合适的包装箱,甚至数量刚好合适的包装胶带。在送完卡车出货之前,包装箱会进行称重,以确保包装流程没有出现差错。”

德国工业4.0提倡的智能工厂是实现一种新型生产制造模式的载体。其核心是为了适应产品生命周期新的变化。它能够找到应付产品快速更新换代、产品种类多而批量少、价格竞争和成本压力、投资回报率时间缩短以及资源优化和能源效率的解决方法。

而在我国,智能制造热度高企,石化、钢铁、机械装备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飞机制造等行业纷纷开始探索建设智能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