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软暴力的认定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3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软暴力的认定,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软暴力的认定

篇1

教师软暴力是近年来逐渐被关注的话题,由于不同研究者使用的专业术语存在差异,因而这一现象尚未得到统一指称。关涉软暴力的相关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种:心罚或心理惩罚、心理虐待或精神虐待、语言暴力、软暴力、精神暴力、隐性暴力、冷暴力、隐性伤害等。

笔者通过查询CNKI中国知网(2000~2015),以“篇名”进行检索,相关研究情况如表1所示。

2教师软暴力研究的现状

在对已有文献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大部分研究的路径相似。首先,对概念进行界定,然后从其发生的原因、表现、影响等方面论述。笔者以这几个方面为维度对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第3期徐敏教学中教师软暴力研究的现状及问题思考

教学研究2016

2.1概念界定

笔者梳理了几种术语最早的概念表达。

族最早对“心理惩罚”进行界定,认为心理惩罚是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提出超过受教育者心理承受度的强制要求,学生被动、消极执行,从而导致学生心理障碍或学习障碍的教育活动[1]。

最早对“软暴力”进行定义的是李长庚、白素英。所谓教育“软暴力”,指教育者以人际环境为手段,通过增加学生个体与群体成员之间的人际距离,使学生处于一种孤立和冷漠的状态,从而达到惩罚学生的目的[2]。

此外,还有对“心理虐待”[3]、“冷暴力”[4]、“语言暴力”[5]的最早表述。笔者认为学者们都将定义的范围放在了“教育过程”大背景下,而本文研究范围是“教学过程中”,笔者尚未发现有学者在界定概念时专门针对“教学过程”,即便提及“教学”二字,也是笼统地指“教育教学活动”,但当他们对表现类型进行研究时,研究结果往往又能影射出其视角缩小在课堂教学中。

尽管用词不尽相同,但笔者认为学者们几乎都谈及教师对学生的主观态度(有意或无意)、实施途径(非身体接触)及行为后果(心理或行为问题),各术语的内涵并未有极大差别,因此为便于接下来的现状研究,笔者将统一采用“软暴力”这一术语,以防因概念太多而混乱。

2.2表现分类

关于教师软暴力的表现分类,有的简短笼统,比如王祥修提出冷漠型、教训型、威胁型[6];有的具体翔实,比如沈莉芳和朱英提出蔑视型、讽刺型、挖苦型、设身处地型、打击型、合纵连横型、恶心型、栽赃诬陷型、罚站没商量型、威胁型[7]。

还有学者如李霞提出了分类依据,如语言上、情感上、行为上,进而在此基础上再细分[8]。此外,刘佳和王红等人也按这三类进行归纳:语言伤害:辱骂、呵斥、侮辱、说教、讽刺、贬低、歧视等;情感与教育忽视包含孤立学生、隔离学生等;隐私侵犯与行为控制包括强迫关怀、拒绝学生听课、公开学生隐私等[9]。

笔者认为软暴力主要有语言、情感及行为三大类,但在具体细分中,比如说教、批评、谴责、呵斥等是否应算在软暴力范畴之内,类似于说教、批评、谴责、呵斥究竟达到何种程度才属于教师软暴力,并未有学者对此进行辨析说明,毕竟在教学中,适当的惩罚、挫折教育有时也是必要的。因而在表现分类上,笔者认为还存在许多待解决的问题。

2.3危害分析

学者们在研究教师软暴力的危害时,大多将重点放在学生身上,少部分关注到这种现象对教师自身也具有一定的消极影响。

刘佳和王红等人将软暴力对学生的影响概括为情绪障碍、学业障碍、行为障碍、人格障碍[9],与之相似的是付启胜的阐述:心理危害、学习危害、行为危害、形成错误的人生观[10],笔者认为这些是较为全面的。而对教师的影响笔者将其归纳为教师素养、身心健康、师生关系、教学效果。

在对危害进行研究时,笔者发现学者大多基于经验探讨,缺乏实证数据支持,这与教师软暴力的特征不无关联。因其具有内隐性及滞后性,在当下较难对即刻的危害进行实证研究,而追踪调查又需花费大量时间和物力等资源。但类似的实证研究并非不存在,笔者了解到有研究采取“倒追”方式,比如让网络/手机成瘾的大学生、高中生通过量表来回忆儿童期是否受到过软暴力

2.4消解策略

从教师角度而言,学者们几乎都提及师德素养,并针对教师修养提出了消解途径,如钟振裕提出三点: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培植“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大爱之心;形成“吾日三省吾身”的反思习惯[11]。王汨宝也提出三个策略:其一是要确立积极的人生观、其二是要切实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第三对学生要有爱心、耐心[12]。除了教师素养方面,其他策略也主要包括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提高,尤其是教学语言艺术,还有缓解心理压力等。在其他角度,大致归结为以下几点:学校要完善评价体系、加强管理职能;学生要提高心理素质、增强自我保护;家长要实行有效监管、依法保护孩子;社会要完善法律法规、创设优良环境等。

2.5研究方法

从文章的总体研究方法而言,笔者发现研究方法主要有三种:文献分析、调查研究及案例分析。其中,文献分析占的比例最大。而在调查研究中,调查的范围、对象以及对调查结果的处理方法上也存在差异。在调查范围上,有大范围的针对北京近30所中小学[13],也有小范围的只调查一所小学;调查对象有的只针对教师,有的还从家长方面着手;调查结果大多数采用简单的统计描述,少数使用专业的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案例分析主要是分析教育热点话题中与教师软暴力相关的现象,比如张玉胜《差生戴绿领巾就是教育软暴力》[14]。

3问题分析与展望

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发现,尽管教学中教师软暴力现象的研究受到更多关注,学者们的研究范围也很广泛,但研究仍旧存在一些欠缺。

3.1缺乏理论支持

大多数研究的分析主要从经验层面来谈,缺乏相应理论的支撑,仅有少数文章从具体理论视角出发,如教学病理学视角[15]、心理学视角[16]、伦理学视角[17],但仍旧缺少对影响机制的研究,即教师对学生实施软暴力何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若要从理论上对教学中教师软暴力现象进行研究还有很多切入点。

除了教学病理学、心理学、伦理学视角,学者们还可以考虑从法学视角分析如何采取法律手段来帮助减少教师软暴力行为,或者从社会学、文化学、医学等角度来关注教师软暴力。而对于影响机制的研究,笔者认为当教师实施软暴力时,整个课堂气氛会变得压抑,课堂心理环境继而影响师生行为,若从师生行为与环境(或情境)的角度来考虑的话,理论层面上可涉及心理场理论、具身认知论、分布式认知理论、情境学习理论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影响机制研究的着眼点。

3.2概念界定模糊

在概念上存在的问题,不仅表现在缺乏统一的术语,还欠缺与相关概念的辨析,即软暴力外延问题,如上文提及的批评、惩罚,这里的惩罚排除“体罚”,而是比如罚抄作业这类,到底它们达到何种力度才是软暴力,笔者未见有学者对其进行研究。有很多学者认为没有批评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他们强调批评惩罚存在的合理性,如果学生从未接受过批评,那么当他长大遇到挫折时,抗挫能力往往会比较弱。

在笔者看来,如果按照软暴力的概念来说,即上述三点:教师对学生的主观态度(有意或无意)、实施途径(非身体接触)及行为后果(心理或行为问题),一般性的批评惩罚在主观态度上教师往往是有意为之,是非身体接触的,但尚不能说会产生心理或行为问题。在表现及危害上,笔者也认为并未达到软暴力的程度。那么,关于软暴力的概念就需要重新界定,学者们几乎都忽视了这一外延问题,但明确这点又是在软暴力研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最后,批评、惩罚可以作为一种教育方式,但是要针对具体学生,不同学生的抗挫力不一,有的学生会认为教师这样的行为是为了自己好,是关心自己、爱自己的表现,而有的学生始终不理解教师的用意,觉得在同学面前丢了面子,自尊心易受伤害,因此如何把握“度”是十分重要的。

3.3实证研究薄弱

采用实证研究的文章占很小的比例,但就在这些仅有的实证研究中,大多也只是对教师软暴力的表层现状进行调研,调查问卷等内容也并未进行信度及效度分析。在调研具体实施过程中,几乎都是调查软暴力对学生的影响,而没有考虑到教师自身也是受害者,缺乏与一线教师面对面的沟通,比如访谈法的使用。笔者认为其原因在于目前对软暴力现象的归因大多归于教师,认定教师为责任主体,不断指责教师从而力求为学生“谋利”。即使许多研究者提到一些外在因素,但是仍旧没有真正关注教师的内心需求。即便对教师进行研究,也缺乏区别性对待,研究基本上是从教师整体出发,但教师因性别、任教阶段、教龄、学历、区位等差异而存在区别,不能只从总体上去把握。在对调研数据进行处理时,方法也较为单一,很少使用专业数据分析软件,因而数据缺乏内在效度及相关分析。在结论部分,学者们都是对采取何种措施进行说明,缺少更加系统深入的研究,很多措施也较为笼统,难以彻底贯彻。

针对以上不足之处,笔者认为首先学者们在对教师软暴力进行研究时,应该考虑到实证研究的方法,只有深入到实践中、切实与教师进行交流,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现状,从而针对现状谈解决策略,而不仅仅是经验性描述;其次,学者们可以分析到底是何种类型的教师更易产生软暴力行为,可对教师群体进行区分继而找出产生软暴力行为的教师所具备的共性特征,在共性基础之上提出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供其他教师参考;最后,要加强对实证数据的处理,通过如SPSS等专业数据分析软件进行项目的分析、信度、效度、主成分分析等,以加强整体的实证效果。

3.4优秀生的“软暴力”

教师实施软暴力的对象具有针对性,即针对那些学业成绩差、破坏课堂纪律、与教师关系不亲密的学生。而对于优秀生,教师却表现出过度关怀,希望他们“锦上添花”。这种“过度关心”通常表现为:教师经常给优秀生布置更难的题目,课堂上提问的次数也较频繁,对他们的成绩更为关注,与他们家长的联系也较多等等,因此优秀生在这种“强迫关怀”之下,也易产生复杂心理,如焦虑、压抑,这就极易产生著名的“第十名效应”:一个班里最有出息的学生,往往不是学习成绩最好的前几名,而是班上处于中游的第十名左右的学生。他们既没有优秀生“想赢怕输”的负担,也没有差生的心理自卑感。那么,教师对优秀生的这种“关心”是否属于软暴力范畴呢?有学者认为这已达到了精神虐待的程度[18],所以属于教师软暴力,但绝大多数学者并未注意到此类“关心”。

篇2

关键词:家居安全;智能指纹锁;物联网

0 引 言

作为家居安全的“守门员”,门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从最早的机械锁时代到当下的智能指纹锁时代,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联网锁的出现,则让门锁正式进入了物联网时代。然而,无论门锁如何进化,“安全”都是用户最核心的需求。所谓事物均有两面性,物联网黑科技在立体化的增强门锁安全性的同时,必然也会带来信息安全与系统稳定的挑战。那么,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智能指纹锁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安全功能?又如何解决信息安全与系统稳定这两大难题?“十大最受天猫消费者欢迎智能锁品牌”大奖获得者――斑点猫,或许能给出答案。

1 以锁为钥,聚焦物联网家居安全

指纹锁市场的发展势头正劲,五花八门的指纹锁产品越来越快的涌入市场,类似蓝牙、微信开锁这类伪需求功能层出不穷。不过一个尴尬的事实是,消费者的反响并不尽如人意。根据市场调研,消费者普遍认为当前指纹锁产品的功能华而不实、技术猫腻过多,体验效果不及预期。

要想真正赢得市场,核心在于赢得用户。斑点猫首先做的就是对用户需求进行深度挖掘。最原始的需求通常代表了最关键的本质,在甲骨文中,“家”字以一个由上到下的包围体形式呈现,寓意隔绝、保护。不管是亿万富翁还是乞丐,他们在能称为“家”的地方首要需求都是安全感。因此安全感是“家”的本质,也是用户最核心的需求。

但同时,一个必须正视的事实是――这世上不存在一把绝对安全的锁。无论使用多么坚固的材质、多么精妙的技术去打造一把锁,它都能被暴力破坏。因此在不断增强锁体的同时,另辟蹊径――让门锁会“说话”,则是提升门锁安全性的不二选择。比如一个不会报警的门卫就算再身强体壮,若被打倒也无计可施。而一个同样身强体壮的管家,他能够随时向主人汇报家中的情况,遇到打不过的对手时也能及时报警,甚至控制摄像头留下影像证据,反而更安全。从传统机械锁到智能指纹锁,本质上都是不可互动的单机版产品,而物联网智能指纹锁则通过联网让用户随时随地掌握家中状况,并实时进行远程监控和管理。在同等锁体强度的基础上,联网锁让用户更有安全感。

2 软硬结合,赢在起跑线上

要想研发一把合格的物联网智能指纹锁,不仅要求更卓越的硬件支持,同时还必须具备高精尖的软件实力。客观来说,联网锁确实通过网络及物物联动让家更安全,可通过“信息上报”功能,让用户实时得知何人通过何种方式在何时打开了自家的门锁;通过联网锁与联网高清摄像头联动,用户可以设置“门锁打开即拍照”的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但是企业也同时面临新的挑战――信息安全与系统稳定。对于绝大多数从传统机械锁或指纹锁发展起来的企业,“软”实力一直都是一块空白、一块短板,而这就形成了从指纹锁进化到联网锁之间的分水岭。

斑点猫从事全球行业用户信息安全服务9年,凭借自主研发的身份识别鉴证、通讯数据加密技术为海外政府军警、金融业、电信运营商等高安全敏感行业客户提供服务,包括以色列军方、迪拜警方、法国CIB银行、日本KDDI等。而斑点猫的母公司万兴科技,则是一家以自主品牌、面向全球消费者提供市场领先App应用工具的高科技企业,连续跻身“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亚太500强”“福布斯中国最具发展潜力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政府认定的“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2012年,斑点猫将重心从海外转向国内,凭借万兴科技强大的“软”实力,整合了国际安防巨头KABA、ASSABLOY的制造资源,打造“软硬结合、强化数据加密”的核心竞争力。制订以“安全”为核心的发展战略,积累大数据、云平台、智能数据挖掘等核心技术,历经3年投入过亿资金,于2015年推出新一代智能门锁完成中国市场首秀。

正是由于斑点猫“与生俱来”的软件研发实力和在国际安防领域的多年积累,斑点猫才能解决信息安全与系统稳定两大难题,把物联网智能指纹锁的安全与便捷同时发挥到极致。

3 金融支付级加密技术,安全实现App远程监控与管理

斑点猫自主研发了一个强悍又稳定的控制中心――斑点猫App。通过App,用户可以安全且便捷的对物联网智能指纹锁进行人性化设置,亦能随时随地实现远程监控与管理,真正做到运筹手机中,决胜千里外。除了“临时密码”等便捷功能外,该App还具有输错报警、防撬报警、胁迫隐蔽报警等安全功能,甚至能在危急时刻拯救家人的生命。

“信息上报”功能使得联网锁被开启时,App即刻收到开锁信息,具体到开锁时间、开锁人物及开锁方式,让用户实时知晓家人的进出状况。

该App增加了“胁迫隐蔽报警”功能,当遭遇歹徒尾随、入室抢劫等突发危险,用户只需输入提前在App中设置好的胁迫密码,联网锁将会正常开启,同时第一时间以App推送+发送短信两种形式向其它家庭成员发出警报,并提示是否需要拨打110报警。

通过“临时密码”功能,当朋友、亲戚突然来访时,可通过App创建“临时密码”设置一个时间段阈值或限定开锁次数,让客人获得“备用钥匙”,无需苦苦等候。

篇3

【关键字】文化交流 话语权

【中图分类号】C01 【文献标识码】A

当前意识形态已成为话语权争夺的重要手段,若要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突破西方文化霸权话语体系,只有坚持在中国文化的主导地位,构建“中国话语权”,才能让中国在文化话语权争夺中立于不败之地。我们在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程中,更需重视中国话语权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的提升。

话语权的坐标与尺度

全球化背景下形色各异的思潮相互接触,不仅使文化交融,更造成了各国文化的冲突,特别是意识形态上的碰撞与冲突。各国的思想在交流过程中,无不希望实现本国的“文化软实力”的效用,扩大本国的影响力。这导致文化交流不仅仅局限于文化交流层面,更提升到国家实力较量的层面。这里不禁要问,什么样的文化交流方式才是正确的文化交流方式,什么样的话语权才可能提升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呢?这不是一个容易的回答问题,不仅要确定话语权的坐标与尺度,而且要明确自己未来发展方向。这里我们先要确立三个坐标与尺度。

其一,避免以民族优劣区分文化水平高低,作为话语权的坐标,将陷入种族主义的泥潭中。现代的文化种族主义早已不再强调人种的差异,但仍坚持种族文化上的差异,成为一种新的文化暴力趋势。这种文化种族主义极力宣扬文化的“纯洁性”,强调文化优劣观,树立文化交流壁垒。当前,网络上掀起的所谓“皇汉运动”,本质上就是一种典型的文化种族主义。他们否认任何民族融合形成的文化,要求保持汉族文化的正统性,提倡所谓的“汉文化”,强调汉族对于少数民族的文化控制权,对于西方文化,则是表现出高傲的态度,认为汉族文化是最古老的文明代表,贬低其他文化,制造歧视。对于这样的行为,本文认为这种意识形态对文化交流造成巨大负面影响,将会引发文化上的歧视和仇恨,不是我们需要的话语权的展现方式。

其二,影响判断话语权强弱的因素,不仅仅与自身文化有关联,而且与其吸收的其他文化有关联。吸收文化与输出文化同等重要,只有抵制西方国家的带有明显意识形态输出的腐朽文化,吸收其文化精华,我们才能实现中国文化的提升。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中国话语权,才会提高中国的整体实力。中国古代文化在文化交流中,主要以文化输出为主。但在近代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全面落后于西方,使中国文化由输出文化渐变为输入文化。在文化吸收过程中,一种说法认为中国文化既然作为落后文化,就要全盘改造成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这样才能实现文化上的进步,而且在东方世界还有成功案例。在日本明治时期,福泽谕吉就提出的“脱亚入欧”,核心就是“全面西化”。 他认定当时的东方文化已经不适应现代社会,呼吁与中国为首的东方国家进行切割,武断将成为是“文明间的战争”。但是全盘接受西方文化的日本,在提升生产力的同时,也受到西方霸权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为寻找商品市场,逐渐成为军国主义,最终受到世界人民的惩罚。所以我们要有选择的吸收各国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其三,社会形态不能成为文化交流的壁垒,我们将以思想为指导,作为必须一以贯之的原则。历史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进行一百多年的争斗。在这期间两者是否存在交流?两种对立的社会制度存在怎么样的交流?在分析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要理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世界文化上的关系,马克思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身,是脱胎于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批判。所以两者在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联性,同时由于统治阶级的不同,展现出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列宁认为:“不言而喻,与资本主义关系的加强,其本身就是危险性的加强。”那么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在世界话语权占据主流。那么,是否意味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要在文化进行封闭,不必进行交流呢?苏联的经验教训给予我们启示。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其实就是人类精神活动的反映。真正有价值的文化,不会拘泥于什么政治制度,而是表现出人类共有的精神品质,文化呈现出人类普遍价值观的特点。苏联在坚持政治体制的一体化时,过分强调文化的一元化、文化的政治正确性,导致教条的文化结构,意识形态的文化对抗贯穿整个苏联历史。这样的结果使文化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也对人民生活造成负面的影响。另外,文化交流中的意识形态对抗也使苏联学者对于西方的文化作品不屑一顾,否定西方文化中的任何价值,这也导致苏联无法吸取世界文化发展最新成果。

中国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实现

中国要实现自己的话语权,最重要是真正认识作为话语权核心的意识形态。意识形态话语权已经成为世界话语权关键表述之一,对中国来说,西方表述的中国文化话语并不能体现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那么,怎么自己表述中国的意识形态话语权,避免中国话语权的旁落,成为当务之急。

提出融通中外要以中国核心价值观为支撑,充分体现我们自己的价值理念、实际情况和立场主张;在新的表述方面要反映出中国的实际情况,将中国国情表达清楚。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必须承认属性是中国经验的理论基础。中国经验在西方人看来,认为就是经济模式。如果将中国的成功都归结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难免有失公允。这其实是西方国家有选择性的忽视。这种选择性忽视就是要求世界各个发展中国家将关注点都落在经济问题,不将注意力放在意识形态上。中国的成功一方面归功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另一方面,也体现在中国文化中属性。中国经验有政治、经济、文化多个方面构成。所以,没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就无法理解中国近三十年以来的成功经验。

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必须反对资本主义文化霸权。资本主义文化霸权话语格局为中国提升文化话语权设立诸多障碍,不可否认,当今世界上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文化还是占据强势地位的话语,西方要求中国承担的“国际责任”。从本质上看,其一,是让中国承担以前西方承担的经济物质责任,例如要求中国在国际问题上听从西方出钱出力。其二,开发中国本土市场,特别在文化产业,例如放松对美国好莱坞的电影管制,使西方外来文化可以更容易地进入中国。其三,要求中国遵循西方的价值观和资本主义规则,做一个“负责任的利益相关者”。我们要坚决与这样的行为进行斗争,这也反映出中国进行文化交流的国际背景。众所周知,世界文化交流的话语权大多建立在西方话语体系基础上。中国必须学会在西方资本主义的话语体系内,建构属于自己的文化话语权,以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理论支撑,努力争当世界文化话语主导者。

总之,当今时代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如何使中国文化思想与世界话语协调共存,是当前我国融通中外的现实问题。世界话语权的本质,就体现在意识形态为主体的争夺,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进行的话语权斗争,使人类的思想领域不断的进步。所以,加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文化话语权建设,不仅对中国,更是对世界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学院)

【注:本文为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历史性的解释学’思想研究”(14YJC720015)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