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监控技术范文

时间:2023-04-09 09:38: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化监控技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化监控技术

篇1

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是当下社会建设最为重要的发展方向,对于电力建设始终是发展社会经济提升国家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不断的改进现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加速对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探究,不仅能够完善当今社会科技发展的需求,更为重要的是通过加速科技进步来不断的完善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深入发展,这样是我们国家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能够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广泛的应用到社会生活中,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社会科技的进步,通过科技的力量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样是当下社会经济稳步发展的重要保障。

【关键词】电网智能化 安防监控技术 技术的探究和发展

1 前言

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各种影响。对于日常生活我们需要更加努力的改进科技,从而提高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不断要求。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对电的使用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为重要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深入研究将会是当下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改善的重要途径。为了能够不断的加速人们对日常生活水平的要求,社会经济和社会科技都在不断的通过改进来完善当下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我们无时无刻不在关注着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发展,这不仅仅意味着电力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改变,更重要的是通过科技创新的手段来加速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前景和方向。

2 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

对于电网智能化科技的发展,我们需要清楚的认识到当下社会科技发展对其的重大影响。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是在社会科技的不断创新中稳步前行的一项重要前提,我们通过不断的创新科技,改进对电网智能技术的要求,完善安防监控技术的科技力量,从而加速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这不仅是电力在社会生活的发展方向,更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发展前景。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我们需要通过不同的手段来实现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手段。首先,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我们需要通过合理性的手段对其进行发展。关于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理性手段,我们需要通过不断的加速对电网科技的合理性改进和完善,通过合理的方式对电网智能化技术进行不断的创新。加速电网智能化发展的方向和前景,将合理性的电网智能化技术充分的应用的社会经济建设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这将是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理性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体现。其次,对于电网智能化技术我们还需要通过合目的性的手段进行开展。关于电网智能化技术发展的合目的性手段,我们需要通过对电网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电网程序中的不断运用加以体现,这不仅要求每一位对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工作人员认知熟识的掌握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合目的性原理,更重要的是要将电网智能化技术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建设中,充分的发挥出电网智能化技术在整个社会发展中的合目的性的作用,通过社会经济建设的改进和发展,不断的改进当下电力建设在整个社会建设中的前景。对于我们国家电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前景,我们不得不加速对科技的创新,以此来提升我们国家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

为了发展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创新改进,我们需要不断的完善国家社会经济建设在整个社会事业中的作用。通过不断的发展科技来推进社会进步,加速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的完善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这将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方向和战略。纵观全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我们能够清醒的认识到科技给社会经济带来的重要进步。只有不断的发展科技,加速科技创新在整个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对于我们国家的社会经济建设才能不断的完善,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加健全。我们国家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将是我们国家长久以来始终坚持的方向。所以加速科技创新的发展,提速科技给整个社会经济产业的影响,将是现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方略。为了能够不断的完善科技创新,研发科技成果,给社会经济以稳定的发展空间,我们需要不断的加速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改进,力求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手段充分的运用到社会经济发展中,以此来加速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稳步提升。对于社会经济建设我们最能把控的就是科技创新给社会经济带来的稳步提升,这将是我们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最终方向和最有利的目标。为了能够不间断的创新当下科技的发展,稳步现今社会经济的前进方向,我们需要始终将电网智能化安防监控技术的创新和发展作为社会经济建设的重中之重,将科技的进步推向社会经济发展中来,以此来加速我国科技在社会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改善科技创新中的不足,推动社会科技的稳步发展。

3 电网智能化安防的监控技术的创新

篇2

关键词:智能化集成技 越江隧道 监控系统

工程概况

人们普遍认为十九世纪是大桥发展世纪,二十世纪是高层建筑世纪,二十一世纪是向地下开挖世纪。我国“十五”期间,隧道建设长度将达到3000公里,除铁路隧道500公里外,其它主要为公路、地铁等用途的隧道。随着水底隧道建造技术的发展和国家经济实力的增强,我国将会建造更多的越江跨海隧道,其中提高机动车辆隧道监控系统集成水平也显得越来越重要。下面以上海市大连路隧道监控系统集成项目为例,阐述如何提高城市机动车辆隧道监控系统集成的集中度、响应度、可靠度基本思路。上海市大连路隧道全长2526m,是连接黄浦江两岸机动车辆往来的交通枢纽。隧道结构为双孔双向四车道盾构式,每条车道宽3.75m、高

4.5m,设计车速为40km/h。01年5月动工,03年9月正式通车。

隧道监控系统集成项目实施中两个重要特点

2.1总包管理的特点

由一家技术实力强的集成商实行总承管理,总承范围包括系统集成结构设计、软件设计、接口设计、设备采购、物流管理、施工管理、调试与开工管理等。业主仅对口一家,集中精力监管技术指标、质量、进度,这种做法符合国际工程管理惯例。集成商从系统集成设计阶段开始,直到调试开工为止负总责,因此必须始终把握弱电工程每一环节的特殊要求,使专业技术在设备采购、施工安装、综合调试等过程中发挥作用,采用规范的项目管理体制,使弱电工程整体品质得到有效地控制。

2.2系统集成管理的特点

隧道监控系统共有14个子系统(见图1监控系统构成),面对系统集成管理存在两个问题需要解决:

(1)统一的人机界面管理

在设备采购技术交流过程中了解到,各主要子系统都可以配置独立的操作站,并有独立的人机界面和操作系统。面对设置众多不同类型的子系统操作站,给隧道运行操作和维护将带来诸多不便。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统一的人机界面。

(2)统一的信息管理

隧道监控系统中,存在许多跨子系统之间的连锁关系,如火灾报警系统与广播、视频、大屏、设备监控等系统需要实现联动功能,可变情报板和广播系统存在着许多的文字显示和广播预案,这些预案的触发信息来自不同的子系统等等。考虑实现这些复杂的联动功能,有必要建立一个监控一体化平台软件,统一处理和存储相关数据。

2.3解决方案

监控一体化软件平台 (iCentroView)就上述两个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该软件在交通监控领

域经多年使用和不断完善,已成为成熟的智能化软件产品,是基于CMM4软件开发体系,集TCPAP网络协议、微软操作系统、数据库、C++、Java和其它软件产品于一体,采用模块组合式架构,形成具有与多种单体监控设备连接能力的实时监控软件平台。实时数据库随时收集和存储各种人机界面所需的数据,同时通过特定功能模块的处理,向各有关子系统发送控制指令,使视频、音频、无线频道、控制数据在一体化软件平台上实现综合监控,有效地解决隧道监控系统自动化孤岛问题。

在系统集成设计过程中,子系统设备本身的性能与品质固然重要,但在此基础上还要强调该子系统连网能力是否满足系统集成统一接口要求。作为系统集成商必须考虑提高系统集中度、降低通信接口处理成本、提供可靠而成熟的通信关系、满足系统响应度等要求,并作为设备选型和衡量系统总体品质的标准。在此先决条件下,中央监控系统与各子系统才能有效地进行双向数据交换,柔韧有余地进行复杂的综合控制,实现跨子系统之间的各种联动控制功能。

隧道监控系统结构和特点

3.1监控系统结构

实现集中管理、分散控制系统的三层结构(见图2大连路隧道监控系统结构总图)。

(1)上层采用基于NT平台和交换式快速以太网的管理信息网;

(2)中层采用基于双光环网的设备控制网;

(3)下层采用基于现场总线方式的现场设备网。

3.2监控系统特点

为了保证系统长期运行的稳定性采取如下措施:

(1)监控系统最重要的设备监控系统采用冗余的带有自愈功能的双环光纤网;

(2)主服务器和中央交换机采用冗余结构;

(3)由于人机界面数据采集来源与中央数据库,所以中央操作室的5台操作站形成互为冗余关系,即4台操作站停机,另一台操作站仍能完成所有监控功能;

(4)中央和远距离控制站使用的UPS设备与监控系统保持实时通信,对电源旁路、断电、故障、电池充电容量(%)等中央随时掌握情况;

(5)监控系统的供电电源装置采用三级防雷措施,确保供电系统安全可靠;

(6)中央控制室和弱电间均考虑防静电措施,连油漆、装饰布、操作台、窗帘也考虑选用防静电材料。采用精密空调和电动锁玻璃门,有效地控制室内温度、湿度和尘埃。

监控系统的主要品质

(1)在局域网内CRT画面数据刷新和设定数据响应时间均小于1秒,满足隧道监控需求;

(2)整体监控系统运行近半年各项技术指标和功能均保持稳定。

4监控系统的功能概略描述

根据监控系统数据结构的特点,形成充分利用和挖掘信息资源的条件,建成高度集中的监控系统和实现各子系统之间密切联动关系,进一步提高监控水平。

(1)隧道两端人口处设置的大型可变情报板和隧道内江中段的可变情报板根据触发条件和预案,可自动显示动态文字。其中触发条件有手动和自动2种方式,自动方式主要用于紧急状态处理,如火灾报警预案等;

(2)消防联动功能经现场多次随机实际点火测试,根据火灾报警信息实现多项跨子系统联动功能,如:1)中央软件选择距火灾现场最近的摄像机镜头,并将火灾现场视频画面自动切换到中央操作室大屏幕上,供操作人员判断发生火灾的严重情况,可快速、准确地选择不同类别的紧急处理预案;2)同时广播系统也自动切换到火灾区域,反复进行警告性自动广播;3)在隧道人口处的可变情报板自动显示火灾报警动态文字; 4)隧道通风用的射流风机和集中排风机有选择性停止;5)安全逃生通道的正压风机自动启动;6)交通禁闭灯有选择性地点亮。连同消防处理系统的动作,如喷淋装置在火灾位置进行喷淋动作等共实现15项联动处理功能。通过信息综合利用,大大提高了对灾害发生的反应速度和灾害处理能力。

(3)隧道内设置许多紧急电话,一旦紧急报警电话操作时,中央操作站CRT综合监视画面上立即准确地显示报警位置,使操作人员在报警的第一反映时间内确认发生事故地点,因为在隧道内发生交通事故时,司机往往说不清自己当前的具置。

(4)隧道内采用全隧道无死角视频监视系统(CCTV),视频图像显示到可选择的监视器和大屏幕或操作站CRT画面上。CRT画面配置了遥控云台操作控件,通过鼠标控制快球的焦距和视角,监视隧道出入口不同方位的交通情况。视频信号通过光纤远距离传送到当地交警部门和市政快速交通管理部门,同样具有云台操作功能。

(5)同时隧道内也使用了交通视频检测系统,综合利用CCTV系统动态视频信号,分析和检测隧道内车辆违章变道、逆行、低速或停止行使、车流量、可视度等10多项动态数据,为交通管理提供了实时数据和报警信息,提高了交通管控水平。

(6)中央控制室大屏幕根据需要随时显示路况视频画面或系统运行综合监视画面,综合监视画面中除监视风机、水泵、交通灯、照明回路工作状态外,还能显示现场紧急电话、区域广播、火灾地点,以及一氧化碳浓度、能见度、照度、水位值、电机电流值等模拟量参数,使操作人员一目了然地掌握隧道监控系统全局状况。

(7)利用照度仪信号和控制模型,自动调节隧道出入口照明灯具的照度,防止黑洞和白洞效应。通过分析仪测量一氧化碳浓度信号和控制程序,自动确定射流风机启动的台数,即改善隧道环境条件又达到节能的目的。

(8)雨排水泵除可以进行机旁手动和中央手动操作外,还能根据液位自动启动和停止,CRT画面显示蓄水池液位动态状况,操作人员随时掌握积水高度。

(9)电源监视画面,可以看到整个变电所供电系统的状况,主开关开闭状态、母线电流、电压值,有功、无功、视在功率值等动态数据都显示在画面中。通过CRT画面对变电所高低压盘进线回路和母联开关进行操作,实现供配电系统远距离分合闸操作。

篇3

关键词:监控系统智能化;数字电视前端系统;设计

数字电视前端系统主要由信号接收、信号处理、信号输出、系统管理4部分组成。信号接收主要完成对来自不同网络的各个信号的接收,然后将其变换成符合MPEG-2标准的TS流;信号处理是把输入的TS流经过复用器变成多节目的TS流,然后经过CA加密的处理,送到输出部分;信号输出则是把含有多套节目的TS系统调制成RF信号输出给整个HFC网络。随着数字化新技术在日常生活的普及,数字电视对于我们来说已不陌生。人们对数字电视播出质量的要求也在进一步的提高,基于此,对前端进行智能化监控尤为重要,本文就数字电视前端监控系统智能化的设计进行了探讨,相信对有关方面的需要能有一定的帮助。

1 实例介绍

随着广电网络的不断发展,落地传送节目的套数将不断增加,为了进一步保障数字信号稳定传输,要在数字电视前端机房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管监看,协助机房人员快速判断故障点,对故障信号进行切换。为了搞好安全播出及安全防范,提高播出质量,前端节目源的智能化监视、监测技术系统的建设就更为重要。

2 监控系统智能化方案设计

2.1 设计原则

(1)适用性;(2)安全性;(3)稳定性;(4)可扩展性。

2.2 原理及实现方式

(1)当主传输流中有直接影响码流传输的码流故障时,根据监测条件和切换条件,实现自动判断报警及码流自动切换。准确掌握进行板卡的实时监测时,三路码流的主、备、辅3个层面上是否出现了信号、同步、PID丢失的情况,并且节目解忧不成功。流出现以上的故障时,根据切换条件的向导,切换系统会自行展开切换动作。排除码流故障后,可进行切换系统的手动控制,保证系统向相应主传输通道回归。主路信号正常恢复时,切换系统便会自行向主路信号切换,最终实现信息输出。如若主路信号出现问题,系统就会向志雄转换为备路信号。同理,如果备路信号不能有效发送出去的时候,系统也会转换为辅路。如果主路信号已经恢复正常,备路信号也将转换为主路信号最终将信息有效地传播出去。

(2)如果主传输码流之中有某套节目传输过程出现故障,这部分的故障节目便会在切换系统的作用下实现自动替换。板卡对三路码流的主、备、辅三个层面上的视音频PID实行监测,主要监测目标对象是否出现了带宽异常,甚至信息丢失的情况。因为主传输流中的PID已经进行了相应的丢失替换,如果这个PID丢失了,丢失替换在切换系统的召唤上开始发挥替代功能,直到PIDZ常恢复后,切换系统的主传输通道应该通过手动控制来实现原始码流输出功能的恢复。主路信号的PID丢失的时候,在备路作用下获取与之对应的PID替换,而备路信号PID再丢失,就需要在辅路的作用下获取与之对应的PID替换。

(3)如若果主传输流的正常传输功能受到码流故障的直接影响,就可以充分利用备路、辅路来解决故障,保证码流正常实现信息输出。此外,备路和辅路信号的码流选择的码流可以与主路信号一样,也可以选择SPTS节目流和MPTS节目流等不同于主路信号的节目流。在节目映射表的作用下,码流传统通过主路信号来实现输出功能。准确掌握进行板卡的实时监测时,三路码流的主、备、辅3个层面上是否出现了信号、同步、PID丢失的情况,并且节目解忧不成功。如果主传输流出现以上的故障,在根据切换条件的向导,切换系统会自行展开切换动作。排除码流故障后,可进行切换系统的手动控制,保证系统向相应主传输通道回归。主路信号正常恢复时,切换系统便会自行向主路信号切换,最终实现信息输出。

(4)在较短的时间控制里,主传输流。如果出现突况,基于应急的需要,应该将所有节目向同一个节目转换,当然,进行针对性的批次节目或个别节目的同时更换也是可取的。但主路码流作为主要的信息传播途径的时候,有效、正确地选择备路、辅路码流就可以实现通道替换。如果主要传输渠道定位在备路码流层面上的时候,唯一能进行功能替换的渠道只有辅路码流。

3 前端智能化监测系统组成

根据上述原则,在结合目前实际的信号监测情况和发展需求前提下,下面对广播电视台由招标技术公司设计的数字电视前端的智能化监测系统进行专门介绍。

3.1 数字电视监测系统

(1)1台TrinityAres-CI信道码流监测解扰前端。(2)2台TrinityAres-Display多画面显示监测报警主机。(3)1台24口干兆网络交换机。

3.2 模拟电视监测系统

RemoteAres-AV24模拟电视监测主机和有1台、RemoteAres-AV32的模拟电视监测主机和RemoteAres模拟多画面显示主机各有2台。

16路射频放大解调终端4台;17路SDI信号的SDI音频解嵌器2台;机箱内为设备扩充的需要而预留有空槽位;RemoteAres-SDI电视多画面显示监测主机有2台;17路SDI信号的音频解嵌需要通过SDI音频信号的解嵌器的有效作用才能实现。解嵌后,RemoteAres-SDI电视多画面显示监测主机便会接收到音频信号及SDI视频信号的传输。

1台多画面显示对16~SDI的电视节目进行音频和视频等内容的监测,2路VGA信号在监测之下向2块大屏幕输送。这样就有效保证了视音频内容正常传输,多画面组合显示在实时监测中实现报警功能。

3.3 音频广播监测系统

(1)AudioAres-AES/EBU音频广播监测前端1台。

监测10路AES/EBU信号,音频信号与监测参数在交换机的作用下往监测主机发送。

4 前端监测系统监视屏布局

现对17路SDI信号、56路RF有线电视信号、5路AES/EBU主音频广播信号和备用音频广播信号、10个QAM数字流数字节目实现多画面实时监测。监视屏从左到右布局,共有8联,1联有上下两屏。监视系统不与第1联连接;第2、3联可以实现音频显示,在QAM信号的解调监视下运转;第4、5联有解嵌音频显示,在SDI信号的监视下工作;第6、7联可以正常显示音频,属于RF信号中的解调监视项目;5路主、备的数字广播对第8联的音频信号进行监测,能够清晰地显示字幕、时钟,比如字幕大小、位置,时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如果信号异常,监测系统便会迅速感知并作出相应的报警行为;可以灵活调整画面分割的方式。

5 前端监测系统的特点

5.1 稳定的嵌入式监测

TrinityAres-CI嵌入式监测的前端,集监测、解扰、IP网关3大功能于一身;10路ASI或10路QAM信号的输入可以通过2U监测的前端设备来实现,性能良好;板卡可以进行便捷、及时的维护,属于可热插拔的前装载式;冗余电源的设计具有可靠、安全的特性;实时进行信道监测、码流参数,测量精准,及时报警。

5.2 功能齐全的视音频多画面监视监听

在TrinityAres-Display多画面显示监测主机的作用下,可以对TSoverIP封装码流IP包里面的数据进行比较全面的截取,还可以进行拆包、视音频解码等项目,实现视音频的正常显示、监测报警、转码H.264格式录像等功能。

6 前端监测系统的故障处置

6.1 码流报警的故障与处置

故障:之前正常运作的一个流,期间的信号传输被阻断了一次,之后系统一直显示为PID错误。

处置:通过专业设备的使用,对该码流进行严格的测试,测试结果显示PID没发生异常,那故障的原因可能就是CI板卡具备记忆功能,对之前使用的PID进行了记录,致使现有PID没能正常发挥自身的功用。故障的解决可以通过CI板卡的复位来实现。

6.2 码流录制异常

故障:录制好的码流无法正常播放。

处置:由于CI板卡在进行输出码流的录制项目时,已经进行了PID过滤设置,表格信息并未包含在录制的码流之中,因而无法正常播放,如果码流触发需要进行故障设置,应该将CI板卡的PID过滤的功能关闭。

6.3 监视屏显示异常

故障:DVI口接上显卡主备口的时候,因为后者发生了异常,可能会导致主、备显示关系调换的情况。(平时的主显是VGA,DVI口接上后主显为DVI)。

处置:将第2显示用到高级显卡设置项目中,再链接DVI显示。如果在显卡之中没有提前设置好第2个屏,此时就可以打开DVI显示器,重新设置即可。

篇4

关键词:计算机控制技术;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系统管理

1.引言

具备一套依托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智能建筑最突出的特点。智能建筑设备系统主要涉及到照明、空调、消防、保安以及通讯等子系统,为进行有效控制及管理,在智能建筑中引入依托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十分必要。所谓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就是依托于现代化计算机技术、集散控制技术以及智能化调节管理技术,实现对建筑物相关设备的有效监测,及时收集相关数据并加以分析,进而做出设备控制决策。

2.智能建筑设备系统构成

(1)照明系统。有效控制智能建筑照明系统可以达到节能目的,并且对照明的控制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建筑物自动化系统水平。智能建筑电耗费量相当大,利用自动化控制系统,按照事先设定的程序自动控制建筑门厅、走廊以及停车场等场所的照明的启动及停止,分组控制照明回路,在用电负荷过大的情况下自动断电,此外对于无人处还可以实现自动熄灯,因此,采取自动化控制系统管理方式与常规管理方式相比,前者能够有效节约30%到50%的电量。智能建筑对照明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方式主要有:利用计算机对启停时间进行设置、值班人员人为控制、门锁或红外线等探测控制等。

(2)空调系统。在智能建筑中安装空调系统可以维持舒适的环境,并对运行能耗予以有效控制。空调机组向建筑物不同区域提供经过处理的空气主要是由计算机控制的,以确保建筑物内维持适宜的空气温湿度以及新鲜度。智能建筑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通过监测并分析建筑物内外空气温湿度以及送风温湿度与计算机系统的设定值之间的区别,做出热量、湿度的调整决策;除此之外,还以建筑物内外的负荷变化为依据,对空调机组风机转速以及阀门开度等进行自动控制,进而达到节能目的。

(3)消防系统,主要涉及消防系统以及消防联动控制两方面。以建筑物布局以及火灾类型为主要依据,在智能建筑中布置烟感、光感以及煤气报警装置,并借助总线将其与区域报警器相连,探测器输出状态按照相应的位置在智能区域报警其中加以显示,区域报警器在对所接收到的信号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祛除有误信息。智能建筑区域报警器直接连接到消防控制中心,确保消防中心可以准确掌握实时火灾报警信息,进而及时作出应对决策。

(4)保安系统,智能建筑中的保安监控系统主要是由闭路电视监视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以及保安巡逻系统构成的,各个子系统要及时向保安监控控制中心上报各自状态,借助计算机对上报信息进行分析,并作出相应的判断。

3.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管理

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通过对建筑设备进行有效管理,减轻相关工作人员的负担,并促进系统管理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在现代化计算机控制技术支持下,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可以实现数据库、显示、操作设备以及定时控制等功能。

(1)数据库功能。对现场控制机所监测到的参数以及具体的操作进行保存,以便进行输出及分析计算,这便是数据库的主要作用。智能建筑自动化控制系统数据库的主要作用是对不同时间段相关参数的变化情况做出详细记录,时间处理方式也是数据库结构不同之处的体现。系统中不同的参数具有各自的变化周期,诸如对于供电系统相关参数而言,应以分或秒为参数变化周期进行记录,并加以分析;而对于风机状态来说,参数变化周期就没必要那么精细,有时候在几个小时内其状态都不会发生变动。数据库性能因处理方式的不同而不同,在实践中,要结合相应的管理要求,确定数据库工作方式、功能以及容量,为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预期效果的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第一,暖通空调子系统设计。现阶段,人们对居住、办公的环境有了更高的要求,空调已成为楼宇内不可缺少的电器。如何构建一个优秀的暖通空调控制系统显得尤为重要。在对暖通空调进行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几点:对相关的自控元件进行合理的配置,切实保证好相关测量参数的准确性;对于前端的检测元件数量也应进行合理的配置,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性投资;前端检测元件的相关安装位置也应进行正确的选择,切实保证其测量参数的准确性;控制器的选择也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以及增加控制策略的选择性,应合理的选用控制器;由于空调运行系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在工程设计以及调试过程中应正确的进行软件组态,实现系统运行的最优化。

第二,照明子系统设计。照明所产生的能耗是相当大的,如何降低能耗,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显得十分重要。因此,在实现楼宇自动化过程中应加强对照明子系统的设计。对整个楼宇内的灯光依据实际情况以进行统一的开关控制;对于无人区内的灯光应通过移动探测器所反馈的信号将其进行关闭;室内照明亮度应结合自然光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最佳的照明水平;对于会议厅以及演讲厅等区域可以按照不同的情景进行相应的改变;车库中的移动传感器被触发时,应将相关区域的灯光打开,一定时间后再将其关闭;加强对各个回路的开关状态以及故障状态等的监视。

第三,楼宇内的自动控制系统应注意对排水、变配电、消防以及电梯、安全防范等的子系统只进行运行状态以及故障方面的监视。在并非十分正常的情况下则可以对各个子系统进行联动控制。

(2)显示功能。借助中央管理机,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和管理人员之间可以实现有效沟通,二者间的沟通最常见的方式就是屏幕显示。当前,图形及表格是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显示的两种方式,图形显示方式能够以图形的形式标示相关参数的物理意义,数幅含有被监控系统结构及流程的画面构成了显示系统,并且相关参数直接显示,因此,而比较而言,图形显示方式更加直观。图像显示方式一方面可以将目前状态准确的显示出来,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曲线方式将历史数据显示出来,这样,对系统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的工作难度将会大大降低。

(3)定时控制。对于智能建筑而言,诸如照明以及空调等大部分的设备的启动和停止都需要事先设定时间;此外,智能建筑保安系统中的防盗报警系统的工作时间与智能建筑的使用时间不同,在智能建筑使用期间,需要将该系统暂停,而在建筑物停止使用的时候,例如下班后建筑物中无人的情况下,就需要将该系统开启,并且,保安系统中的防盗报警系统具体的启动和停止时间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调整。因此,中央管理机必须能够具备设定和调整对受其管理的相关设备进行单独或成组的启动和停止时间的功能,具体而言,启动和停止控制的实现方式大致有两种:一种是由中央管理机负责,在到设定的时间的时候将启动或停止指令发送到现场控制机;另外一种则是中央管理机向现场控制机发送启动和停止的时间表,由现场控制机做出判断,当到设定的时间时进行启动和停止操作。

(4)设备操作。利用中央管理机,管理人员可以实现对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相关设备的启动和停止的控制,不仅如此,还可以重新设定相关的控制参数。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负责大量设备的管理,并且使用及操作人员也不是唯一的,因此,为有效避免误操作以及事故的发生,必须设计一套严谨的保护系统。

4.结语

智能建筑自动化系统负责对大量的设备进行管理,一方面,利用计算机系统向设备发出启动或停止的指令,同时出具相应报告,防止设备不必要运行,对系统运行能耗予以有效控制;另一方面,自动生成设备运行及维修报表,确保设备安全稳定的运行。

参考文献

[1] 莫理莉.智能建筑中电力监控系统应用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1,05,01

[2] 钱军平.建筑智能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华南理工大学,2011,11,21

[3] 王波,卿晓霞.浅议智能建筑办公自动化系统技术.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09

篇5

关键词:智能楼宇;弱电系统;施工技术;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随着人类社会进入到网络时代,智能化系统已经逐渐成为现代建筑的主要功能之一,其配套的弱电项目也越来越多。智能建筑弱电工程的项目控制重点在于各个子系统的环节,针对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1、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工程管理

1.1 弱电系统施工界面管理

弱电工程开工前,要以合同和设计方案为依据,制定并确认弱电系统施工设计的各个子系统和土建工程、机电安装和装饰工程等专业之间的工程界面,明确各专业在施工过程中所承担的职责和施工范围,并对已经讨论并确认通过的工程界面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贯彻执行。

1.2弱电系统施工技术协调管理

弱电施工技术人员要对招标的需求说明和技术要求在进行分析讨论的基础上拿出初步方案,组织各施工单位召开协调会议,确实施工界面和交叉界面,在充分讨论的前提下,确实施工方案,确保各个系统协调交流推进。在系统调试前,要根据设计、规范、合同的要求制定调试大纲,并在审查确认后组织实施,对实施的全过程的各项测试数据要做好记录、检查,如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3施工方案的落实

对电气设计图纸和有关的技术文件已经讨论审核并一致通过,那么在弱电系统的现场施工过程中就要严格遵照执行,同时在施工方案的落实过程中还要严格执行国家现行的电气工程施工和验收规范以及地方相关的建设法规、文件等。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化操作程序进行施工,平时要及时收集和整理关于施工过程方面的资料,特别是隐蔽工程的验收资料及隐蔽签证等,隐蔽工程施工的工序衔接中,必须由相关人员在隐蔽验收表上签字确认才能进入下一工序。

2、智能楼宇弱电系统的控制措施

2.1 施工控制

建筑弱电工程的施工是一项综合性强、难度大的控制措施,关键在于组织与协调作用以及施工进度控制。施工组织管理是将合理的安排整个项目工作人员的进场时间,确保管理、技术、安装与调试等方面的人员合理化的作业,防止混乱造成工程进度。而且这些控制措施还需要与施工进度相互结合,安排组织能力较强的施工队进行施工,保证质量能达标。另一个就是施工进度的控制,整个过程需要对整个工程时间做好统筹安排,制定施工进度表,严格按照进度进行。施工中施工界面控制是一项重要环节,其中包括线管槽敷设、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方面的施工,而且整个环节中涉及到的内容也是相当多,因此针对与这一部分需要加强控制,制定项目负责人,同时做好文字记录。最后就是施工安全控制,整个施工必须重视安全问题,文明施工,按照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定进行。

2.2 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需要配合土建工程以及其他工程,加大协调与组织。控制质量主要从设计、材料采购、施工三个方面进行考虑。(一)图纸方案设计。针对于整个弱电系统的设计必须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和规定进行合理化的设计,而且对于图纸殊图形,图例进行说明。其中包括系统图、平面管线图、室外管线综合图、弱电井图等等都需要完整和合理化。(二)材料采购。所有工程的用料严格按照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采购,不可偷工减料或者减少用料要求,决不可用其他类似材料代替和更换,需保证所有用料规格。(三)工程施工。合理施工是保证质量的必要条件,严格按照规范和设计方案要求进行施工,加强施工人员的各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做好与工程中其他工程良好协调,做好现场监督与后期验收的规范性。

2.3 技术控制

整个弱电系统项目控制中,技术控制是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确保整个工程质量和减少返工,弱电系统必须对各个方面做好技术交底,其中包括对图纸、资料进行严格的审核,保证合同中所有的设备的规格、型号、数量与图纸设计要吻合。同时明确系统中所有牵涉的协议与计算机应用方式、接口、联动类型,针对于所有涉及到的技术参数需要明确标示出来。同时对于工程中与土建、装饰、安装等工程做好协调和必要的技术配合。整个技术管理中必须对设备、线材规格、设备安装方式、调试步骤以及验收标准都做好技术监督和管理。尤其以下几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技术标准与规范。弱电系统中所有涉及到的规范和标准都很

多,针对于所有需要注意的环节一定要做好审查和监督管理。(二)技术的监督。弱电系统中关于所有技术问题不仅要做好技术交底记录,同时还要加强现场技术指导和督促管理。(三)技术资料的整理。在整个弱电工程中,技术文件是整个实施的依据,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文件,其中包括施工图纸、设计方案说明、设计验收标准以及产品的相关说明。这些文件都需要合理化、科学化的管理。

3、加强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质量管理的措施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弱电系统施工必须与土建工程等其他工程相配合、协调,自觉遵循施工的规律。建设单位应该配合和督促监理人员采用巡视、旁站等形式,对每一个分部工程认真检查,对现场的设备和材料严格的把关,所有使用的材料必须取得国家质量认证,使用之前应经过甲方的现场代表和监理的认证。工程使用的电缆标志、标签内容必须齐全,并且具有出厂检验的合格证和本批电缆的相关技术指标。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的对绞线规格、型号必须符合设计的要求。

3.2加强技术的管理

在施工之前,要了解智能化工程和各种设备的市场行情,对设计中存在的不合理不经济之处与设计的一方共同讨论,一起选出最优的方案,会审图纸以后要形成纪要,并且由建设、施工、设计三方签字,将其作为施工图的补充性技术文件。电话、电视、数据传输等应该分开进行预算,而且列出设备的材料清单,包括数量、品牌、单价、厂家、产地、规格等,还要弄清楚工程的报价和相关说明,在终端点必须有相应的视频、音频、图像信号、数据,且要达到有关的技术标准要求。

3.3强化弱电工程施工的管理

智能化建筑的弱电工程项目管理是一项综合性比较强的工作,施工的协调和组织对于弱电工程的施工的管理至关重要。弱电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主要内容是施工的界面协调管理、进度管理、组织管理。施工的组织设计是用以指导施工现场的全部生产活动的文件,它能够处理主体与辅助、人与物、专业与协作、工艺与设备、维修与使用、生产与储存、供应与消耗等要素,以及这些要素在时间安排、空间布置之间的关系。施工的组织管理要合理的安排弱电工程施工期间的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安装人员、调试工程师的数量以及这些人员进场的时间,防止不必要的劳动力浪费发生,从而降低了人工成本。还应对安装和调试的技术人员进行定期的培训。

结束语:

随着现代建筑业的高速发展,尤其智能化建筑的发展是近几年整个建筑行业中发展最为迅速,由于整个智能建筑中弱电系统不再是简单的子系统的相互累加,而是具有集成度高、关联性的综合楼宇智能化系统,因此在加强智能楼宇弱电系统项目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尤为重

要也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的。

参看文献:

[1]徐娇.现代智能化住宅工程管理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6).

[2] 吴天恒. 智能建筑弱电系统的施工管理[J]. 广东科技,2011(03)

[3]黄鸣.浅论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的项目管理[J].广西城镇建设,2012(9).

[4]孟宪全.智能化建筑弱电工程的实施[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9)

篇6

【关键词】智能化铁路监控系统 铁路系统 发展前景

智能化监控系统经过多年发展,技术已经比较成熟,能够实时的收集各个车站的信息,方便铁路系统的调配工作。我们先来介绍一下我国的铁路系统的基本情况。

一、铁路系统的基本描述

所谓的铁路系统是由很多辅助部门组合而成的一个整体,目的是为了保证铁路的安全运行,将乘客运输到他们想要到达的目的地。因为铁路工程较为庞大,需要多个专业的部门的系统合作,尤其铁道调配工作,需要及时的收集火车的走向,实现总体的把控,如果采取人工报告火车走向,未免出现时间延迟,而且投入的精力过大。在这方面,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就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可以实时的对整个铁路干线实施监控,并且将各路段情况上报给指挥中心,实现对铁路干线的智能化管理。

二、铁路系统对智能监控的需求表现

(一)我国现有的铁路网络,因为辐射反射范围较广,而且站点分散,通过人工获取站点信息,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大,也不方便管理。

(二)我国的铁路系统不光要了解行车动向,还需要对人群集中的候车大厅进行管理,监控系统的多屏功能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能够实现二十四小时的监控记录,保证乘客在候车厅的秩序和安全

(三)铁路的铺设线路比较长,某一段路线出现特别情况也很正常。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及时的收集汇报铁路各个路段的情况,包括铁轨上是否有人,是否年久失修等。

(四)铁路部门可以利用智能化的系统的专有通信线路,对铁路沿线的变电站以及重要的铁路设施监控管理,方便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的维护。

(五)智能监控系统还具有电子地图的功能,能够以图样的形式比较直观的显示各个路段的铁路车流情况,利用智能监控系统的动态显示功能可以将视频信息,数字信息,模拟信号以及报警信息传导到总控系统,然后及时对列车行车路线进行调整,以此来应对铁道线路出现的洪水,交通意外等紧急情况。

三、铁路智能化视频监控系统在我国的现状

因为我国还是发展中国家,很多方面的设施建立的还不够完善,铁路方面的智能化系统也还在初步建设阶段,从技术的角度看,智能化视频监控实现已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因为项目投资较大,技术更改影响较大,我国智能化铁路监控系统发展还处在一个初级阶段,还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

(一)智能化铁路视频控制系统的整体规范不统一

我国的智能化系统技术发展虽然比较成熟,但是因为智能化监控系统应用的方面较广,各个行业对智能化操作系统的要求不一样,导致智能化视频控制系统的行业规范较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国家对视频监控系统管理松散,也导致了此行业标准混乱。像是最简单的编解码标准,不同的公司就根据自己的框架,各自定制自己的运行框架,这就导致产品使用性较差,不利于整个智能化监控系统的发展。

(二)智能化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虽然建立,但是存在着信息分享功能交差。

我国的铁路部门因为是多区管理,每个地区负责的路段不同,对本辖区的应用技术不同,导致铁路智能化进程缓慢。分区管理制度还使的整个铁路信息没办法有效的统一,推进智能化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发展。

(三)智能化铁路视频监控系统发展程度较低

我国毕竟是发展中国家,很多技术还需要像西方发达国家学习,在铁路运输中,由于人口众多,各类突发事件都有可能发展,智能化系统现在只能对人员流量以及人员行为进行监控,没办法做到人脸识别跟踪,自报报警,没办法根据乘客拥挤程度,自动开设通道。所以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智能化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功能概述

(一)智能化铁路视频监控系统能够对铁路中比较重要的设备实现二十四小时的监控,并且提供数字录像,而且在监控系统的末端,可以连接很多感应装置,像是烟感,红外等,这样子一旦设备运行出现异常,就会从智能化的视频监控系统中获取信息。除了实现监控,为了防止其他人员进入铁路机房,还可以添加门禁系统,实现对机房的视频化管理。

(二)智能化铁路视频监控系统的特点

第一是实现了铁路信息传送的数字化,传输更快,信号传输通道更多。第二是实现了整体铁路系统的网络化,可以将各地区的影音图像信息及时传送到只会中心。第三是技术可能,能够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工作。第四是扩充性能较强,可以连接很多末端设备,实现新的功能。

五、结束语

智能化铁路视频监控系统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运用到实际中,能够帮助铁路部门工作效率的提高,能够实现对多个站点的监控掌控。此技术虽然现在还不完善,但是随着科学的发展,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参考文献:

[1]路群英,数字视频监控系统的智能化实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年第34期.

篇7

关键字:智能化 低压配电 系统 应用

一、引言

伴随社会、经济、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的电力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也让电力系统面临巨大的挑战,特别是低压配电的自动化、智能化系统的发展与应用需要更多的改革与创新。低压配电系统传统的控制方式是由低压开关控制箱操作的,它通过接触器、熔断器、模拟指针仪表等来实现对配电箱的操作、控制和保护。但传统的控制方式都由人工来完成,如果使用计算机来实现智能化的控制和管理,就需要更多器件来组合实现,这种方式不仅增大了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成本,还让低压配电过程变得更加复杂,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如今,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系统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为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带来新的方向,再加上微处理器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低压配电元器件的改变,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越来越成熟。

二、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1.系统组成

现代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主要是由计算机监控系统、数据采集器、智能装置、网络等组成的。监控系统通过采集器读取智能装置和监控设备的信息,通过网络下达操作命令,实现远程监控和保护低压配电系统的功能。

2.系统工作原理

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主要应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集成接触器、继电器等元器件和各种电力仪器、监控元器、网络输入\输出设备等,通过对配电过程中各个回路采集、处理、分析,对各个控制电器设备监控和控制,以实现对低压配电过程的有序管理、监控过程。

三、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特点

1.智能化。与传统的低压配电系统相比较,现代自动化、智能化的配电系统更加的可靠与稳定。在智能化系统中使用了微处理器和数模转换器芯片,通过数字化处理大量的需要被测试的参数,在不断提高系统测量的精度、降低产品分散程度时,也提高了供电质量和可靠性。特别是在对自动化生产要求很高的企业中,保证安全的同时,有利于企业科学的分配电力负荷、合理的安排生产计划,实时掌握运行数据,提高工作效率。通过供电的智能化降低电力成本和配电的维修成本。

2.功能多样性。智能化配电系统的功能主要有保护、控制和保护功能,功能多样不单一,它取代了传统的电量表、继电器等元器件,无需在系统进行二次接线。系统安装省时、省力,模块之间衔接紧密。通过系统采集的数据实现数据资源共享,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数据利用率。

3.网络化。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低压配电系统网络化,在智能化的保护装置中经通信接口与计算机相连,通过计算机实现信息的采集、处理、保存和控制等功能,在监控时可实现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节约人力成本。

4.预警。智能化的低压配电系统的优势在于其能对潜在的事故进行报警,还可通过系统判断电量是否极限,及时了解有关故障信息,从而有效地避免控制事故发生和减少故障处理时间。

四、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现状

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经过调查研究得出其应用范围主要在以下几个领域:

1. 银行、邮电、机场与码头等基础设施

以邮电系统为例,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电信业的发展也逐渐加快,由于传统的供电系统是由非智能配电柜组成的,已经无法满足现如今电力系统动力发展的需求。尤其是在动力监控系统投入之后,电力系统动力维护正在朝着少人值守甚至是无人值守的智能化方向发展。这就同时要求供配电设备与其他配套设备都要实现智能化,以满足发展的需要。从全国邮电系统来看,有很大一部分的电信局还未将传统的供配电系统淘汰,升级为智能供配电系统,因此邮电行业对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需求还有很大的空间,市场前景一片大好。

而在银行系统方面,随着我国金融业的迅猛发展,其对计算机硬件与软件基础设施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通讯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的不断技术升级,以加强通讯设备以及计算机系统的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来确保银行业务的正常进行,是计算机中心的首要任务。而由智能开关柜组成的配电系统可使计算机中心对整个电力系统进行测量、监视、操作、保护和控制等,以确保配电系统顺利运行。所以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在银行系统也有着较为广泛的应用。

2. 变电站、电厂等的配电系统

在我国现阶段的电力系统中,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应用主要集中在35KV以上的系统上,而在低压配电系统方面基本上没有涉及到,也就是说我国的电子系统的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智能化与自动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对电力部门提出的可靠性指标为:一般地区平均年停电时间为3小时的可靠性为99.6%,而重要地区平均年停电时间为0.6小时的可靠性为99.99%。要达成这个可靠性指标,低压配电系统是必须要实现智能化与自动化的,其中实现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是它的一个前提,所以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在电力系统的潜力很大。

3. 超市、智能大厦以及各种高层建筑等住宅与商业建筑

随着智能建筑在我国的兴起,其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全国各大中城市,而且全国还在以每年数百幢的速度增长。而对于智能系统来说,一个重要的智能化子系统低压配电系统是不可或缺的。所以随着城市居民对智能建筑越来越感兴趣,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也将会随着一起发展。

综上所述,在各行各业不断发展的趋势下,对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的研究将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其自身也将会向着更好的层次发展。

五、展望

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在朝着集成化、开放式与综合化的方向发展。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庞大的系统工程,包含着众多的硬件设备和软件子系统,并且各个子系统、各个模块之间既是独立的又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耦合,对任何一家制造商来说,很难囊括一切。这就使得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要全面的解决问题,必须走系统集成的路线,使得各应用之间有着合适的接口以供集成。同时要将技术与用户体验合理结合,以改进用户的体验。在如此激烈的市场下,如何改进用户的体验,使得用户得到的服务变得更好,以满足各种层次用户的需求也是智能化低压配电系统发展的方向之一。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智能化智能系统 住宅智能化智能服务

一、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与传统自动化的差异

电气智能化技术在住宅小区建筑中的应用是实现智能化建筑的重要基础和特征,其应用使得建筑实现了自动化、通信系统自动化、线路布置之综合化。其优势有:

1、电气智能化的可以对控制中的不确定性进行判断和控制,对一些控制对象的模型离散性有着较好的管理效果,也就是在很大的范围内管理对象的变化因素较为复杂,而传统的管理或者简单自动化管理没有判断和选择的过程,只有机械执行的效果。

2、和以往的住宅建筑管理相比,电气的智能化促使电气设备可以和管理人员、外界环境进行信息的交互,即完成模式化管理的同时也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协调和控制,同时可以完成系统化的协调运行和控制,智能化电气的可控性使其可以与其他系统相互协调并进行互动管理控制。

3、与传统的自控系统相比,电气的智能化使得管理更加的具备了柔性特征,智能化控制系统具备了多种自我识别和控制功能,既有人的控制策略、也可以更加对象信息反馈进行控制、也可按照既定的模式进行管理和控制;同时智能控制杂智能电气设备的支持下可以完成自我适应、自我组织、自我学习、自我协调的能力;最后,智能控制系统在某个层面上可以实现更加广义的管理控制模式构建,这样满足了住宅建筑功能和管理复杂化的趋势。

二、建筑的电气系统构成

电气智能化的基础就是建筑的电气系统,电气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将电气智能化功能通过系统构建体现在日常的管理和控制中。所以电气系统是现代住宅建筑中采用智能化电气的重要平台。是整个建筑物智能电气发挥功能的重要核心系统,同时随着智能化电气的应用,整个住宅建筑的电气系统也变得更加的复杂,也更需要一些辅助系统对其进行保护和支持。如:电源技术、防雷技术、防干扰技术、屏蔽技术、抗静电技术、综合布线技术等等。另外,对建筑电气信号进行管理的系统,如:消防监控、闭路监控、计算机网络、多媒体线路等等,这些系统作为智能化管理实施的保障基础,也是不容忽视的。总之,电气智能化的平台就是整个建筑甚至是整个建筑群的电气系统,此系统的构建和技术升级,为电气智能化提供了必要的舞台,也反过来促进其发展。

三、住宅小区建筑中电气智能化的应用

电气智能化在住宅建筑中的应用就是体现在小区建筑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方面,具体的应用范围有:

1、安全维护和管理

1)是小区住宅的闭路监控系统。小区的闭路检视系统主要负责小区建筑中的位置的视频化监控,主要分为室内和室外两个系统。室内的监控主要是对电梯内外、通道入口、天台、地下车库入口等位置进行监控;而室外则是对住宅小区的入口、小区周围、小区内街道、隐蔽场所等进行监控。在这个系统中主要采用的是摄像机为采集终端,信号线路负责对视频数据进行传输,储存系统对采集的视频保存,检视终端则为管理人员提供画面,在这里智能化电气系统可以根据指令或者设定的程序完成自动巡视和报警的功能。

2)建筑防盗报警系统。此系统主要负责的是对建筑的安全管理,即通过各种控制手段对住宅房门、报警网络、门磁等进行管理,当遇到盗抢危险时就会发出报警信号,首先将信号传递至控制中心,并由值班人员进行处理一方面指挥物业人员抵达现场,一方面与公安系统取得联系,此系统和前面的监控系统往往构成一个完整的安全防护网络,即可以实现监控也可以实现报警。

3)智能化家居管理系统。此系统是建立在住宅小区建筑的智能化系统不断完善的基础上的。智能家居管理系统主要是利用建筑的智能化网络平台,使得管理的终端从外表进入到住户,利用远程控制终端实现对家居智能化电器、电子产品的控制,以此实现远程遥控的家居管理模式。如:智能化灯光管理、家用电器的远程控制等,都已经可以通过建筑智能系统来完成。

4)住宅门禁系统。此系统是负责对小区建筑的各个出口进行管理,利用电子识别系统,为特定的人员赋予特定的出入范围,如:才能IC卡系统,实现小区住户在小区内的“一卡通”方便住户在小区内的自由出入,并限制一些外来人员对小区的非法干扰。

5)消防安全报警。在建筑中利用烟感器和温度感应器对特定位置进行监控,以此防止火灾的蔓延,即在某处发生火灾后,周围的烟感温感装置即发出警报,在将信号传递到控制中心的同时启动火灾周围的消防系统,对火灾进行初步的控制,并屏蔽烟雾的蔓延。

2、住宅小区建筑的通讯智能化

综合网络的建立。通讯智能化主要是建立在通讯网络的综合布置的基础上,即采用综合布线的设计,将语音、数字等系统进行统一的布置和协调,使之具备承担各种通讯任务的能力。这也是电气智能化的基本需求,因为综合网络不仅仅承担着常规的语音、视频、数据等信号的传递,也承担着安全系统、管理系统、家居管理系统等多个系统的信号传输工作。在此系统中,电气智能化的作用就是利用信息交换设备合理的分配网络资源,在不同的时间段对各种传输工作进行合理的分配和管理,在保障各种系统稳定的同时加以控制。同时,对通讯系统进行监控,出现故障的时候可以对系统资源进行调控,在报警的同时保证故障影响的范围最小,并保证主要功能的接续。

3、智能化服务系统

1)计量计费系统。此系统主要是针对居民的煤气水电,目前自动抄表技术已经普及,因此在住宅建筑中这三个系统已经可以实现远程自动管理,即完成自动计量、计费、扣费、停供、复供等功能。因此在电气智能化应用中,将此种技术与建筑管理结合起来,为居民提供必要的计费和付费支持是十分必要的,即利用网络数据传输为居民解决交付和复供的服务,以此完成智能化的管控,是建筑智能化服务系统的一个重要服务项目。

2)建筑车辆管理系统。在建筑管理的“一卡通”的基础上建立起非触摸式的车辆管理系统,有控制硬件对车辆进行运行控制,由卡片完成对终端硬件的启动或者关闭控制,这就可以形成一个无人管理的车辆管理系统。并将此系统与安全系统、视频监控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联系起来,完成对车辆的全面管理,使之在立体化的监控中保证安全。

3)智能化基础设施的实现。在日常管理中,利用电气智能化完成对供水和供电设备的管理也是其在建筑中的应用之一。因为目前的供电供水系统已经向自动化控制发展,建筑完全可以利用此种技术将其和智能化管理网络结合起来,实现对水泵、电闸等的远程化、智能化控制,以此实现对水泵、水位、电梯、路灯等系统的智能化管控,实现经济运行。

四、结束语

综合的看,电气智能化是技术发展的最终趋势,而更大的趋势就是利用电气智能化完成对智能化管理网络的构建,并以此完成对建筑乃至建筑群的统一的智能管理。住宅建筑功能性复杂,不仅仅需要有生活功能更需要具备安全性,因此电气智能化可以帮助住宅建筑的管理系统实现更加科学而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1]尤丽华. 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陕西建筑, 2006, (08)

[2]代光耀.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初步探讨[J].电器工厂设计,2005,(04)

[3]陈崇光.浅谈住宅小区智能化系统设计[J].智能建筑, 2010,(06)

篇9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文章编号:2095―4085(2017)04―0039―02

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广泛应用都让智能化建筑中各项系统功能得到了更好的发展。智能化建筑中的多功能系统的连接包括安全监控系统,用于服务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及防火、防盗系统等。计算机科学技术大大促进了这些功能系统之间的连接与相互配合,还衍生出更多的智能化设备的使用,有助于我国智能化建筑的发展。

1智能化建筑

根据我国GB/T50314-2015《智能建筑设计标准》对于智能建筑的定义,是以建筑物为平台,综合各类智能化的信息,将系统、应用以及管理组成一个整体,使建筑物具备记忆、推理、感知等综合的智慧能力,打造出人c建筑,与环境相互协调的整合体,为人们提供高效、便捷及可持续发展的建筑功能环境。总体来说,就是应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实现建筑物的各项功能。

智能化建筑最初起源于二十世纪末的美国,它的出现成为建筑史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在1984年,美国建立起了世界第一栋智能建筑,包括了语音通信、信息处理、资料搜索等功能,实现了自动化管理。大楼内的空调、电梯、防盗防火及供电系统等都由计算机科学技术进行有效的管理。智能化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人们对于功能多样化需求的增加,自身也在不断的更新和拓展。通常设计中把它归为三个大系统,即安全系统、通信控制系统和多媒体系统。其中又常见分为:监控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音频视频系统;机房控制系统;消防警报;防盗系统等。

对于智能化建筑来讲,它自身的组成内容较多,不但要合理的将设备安装在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当中,还需要结合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应用,从而达到自动化的控制效果。智能建筑中的设备基础是指在整体建筑中监控系统的组合,包括建筑物体中的照明、供暖、冷气、防盗系统等,把这些系统的作用进行一个统一,就是该建筑的基础管理。对于不同住户的不同生活方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还可以针对性的采取管理模式,保证智能建筑各项功能的发挥。目前,计算机科学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现代建筑的通信连接和管理等方面,科学合理的布置监控控制系统、防火防盗系统等在智能化建筑中的有效利用,促使各个系统之间有效的互通和协调。建筑中设备和系统功能之间形成的任意组合和构成,形成建筑整体智能化,体现出智能化建筑的核心内容。在一个监控控制平台中可以对整个建筑物体进行掌控,及时获取到建筑物内的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再根据结果进行系统的自动化调整,也能够展现出现代建筑应用智能技术的优点。

2自动化系统的应用

一个完整的智能化建筑包含的设备数量、设备自动化程度以及智能管理系统组成了自动化系统。这些设备是指用于监控及控制的中央监控系统;建筑内的给排水系统;门禁系统;影像监控记录系统;电梯以及家电智能控制系统等,根据不同的客户需求以及设计要求,进行差异的调整和管理。而整个系统及其子系统,具备以下几项功能。

(1)将科学技术应用于安全监控功能当中。计算机科学技术在建筑安全监控方面可以与其他建筑本身的安全设备连接互动使用。如门禁系统在发现有人通过非正常的方式进入建筑内部的时候,就会自动发出警报,安保人员在接收到警报后会及时赶到现场进行处理。一些重要地方的监控预警,直接与110报警系统挂钩。

(2)建筑物的公共设施设备关乎到整个建筑的安全问题,如配电房的变压装置、配电箱、照明装置等设施都有设置监控设备的必要。智能化建筑之前也存在着组织原理上的差异,发展初期的技术已经不再符合现代化建设的标准,被社会淘汰。应用计算机科学技术能够把智能化建筑的特征表现的更加明显,突出建筑的特性,实现信息系统的管理协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将智能化建筑中的各方面信息进行整合和有效利用。

3计算机技术和通讯监控系统的应用

(1)地域性的监控中心系统,它就好比一个中转站,是进入智能化的出发点。该系统通过接口接收到控制系统传出的信息,并且根据标准进行数据的甄别和设置,然后对数据项目进行保存、统计及分析,最后把分析出的结果反馈给集中监控系统。

(2)现场监控系统,具体作用是传递自身收到的信息,达到现场环境智能化调节的目的。

(3)集中监控系统,它是通过访问来获取下属单元系统的监控区域反馈回来的数据信息,以文字、声音、视频、图像等形式表现,进行人机交互,把监控的实时信息状态或者紧急数据真实有效的统计出来,并且通过自身的分析后对相关数据进行存档留底。另外一个接口将分析出的数据结果传达到单元监控系统,并下达控制指令,实现对下属所有子单元监控系统和设备进行有效的控制。集中监控系统能够促进整个监控系统的控制和管理,达到智能化建筑的控制中能够自动化操作和控制,改善设备的安全性,提高智能化建筑集成的水平和质量。

(4)计算机技术监控终端在智能建筑通信中起到监视应用程序的作用,监控终端设备包括智能开关,电源和温度测量仪器,湿度计在内的环境检测设备和通风设备等监控终端。

4系统集成化技术

系统集成技术的原理是解决网络出现的匹配问题,任意的将新的系统兼并集成到原有的系统当中,解决软件开发和硬件生产厂商之间的冲突,即操作系统和设备控制之间产生的矛盾。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是用于过程控制的工业标准,可以完成系统的兼并集成,而且能够进行数据的读取和录入,使各个设备之间互相联通,提高了系统的可互操作性。利用DCOM(Distributed COM)和OPC标准,可以创建一个解决冲突的控制系统软件。智能化建筑中的关键技术包括数据信息、通信技术、图像的处理及显示、计算机网络以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解决这些技术和系统之间的矛盾是集成化技术的功能体现。

智能化建筑中含有较多的技术信息和设备数量,必须要具备系统功能集成处理的技术,能及时解决各个功能模块之间出现的不兼容现象,保证系统的任意性,也便于建筑物以后的发展和功能选择多样化。其次,很多智能建筑系统与设备不相匹配,导致在使用过程出计算机网络不兼容的现象时有发生,影响系统整体的运行。采用系统集成技术可以有效避免这类问题的发生,保证每个设备都能够与系统任意连接互通,达到数据实时共享的效果。

篇10

【关键词】建筑电气;智能化;系统设计

0.引言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集建筑工程、艺术、自动化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于一体的复杂系统工程,是现代高新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的产物。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日新月异,智能化住宅更是人们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标志,人们对智能化住宅的需求促进了智能化建筑的发展。目前,在世界各地智能化工程技术正逐步走向创新阶段。为此,本文就建筑智能化系统的设计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

建筑智能化系统包括建筑设备监控、通信、计算机网络、布线,安防监控、防盗、门禁、停车库管理、公共显示、电视、广播音响、多媒体会议、机房工程等,本身又涉及弱电系统的各子专业。设计人员要有广泛的知识面,要懂技术,熟悉设备产品,懂得设计规程,能较好地完成智能化系统设计,以确保设计图纸及设备材料表达到施工招标的要求。智能建筑系统设计分三个阶段,即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和施工设计阶段。

1.1方案确定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决定哪些设备的控制纳入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都有哪些子系统,根据系统大致规模及今后的发展确定监控中心位置和使用面积。

(1)深化设计依据。1)招、投标文件及招标过程中的答疑文件;2)通风、水、电各专业设计图纸;3)设计院关于弱电系统管线预留、预埋平面图纸;4)建筑平面图纸。

(2)深化设计工作步骤。1)通读招、投标文件,掌握招标要求及投标内容;2)根据设计院通风、水、电各专业图纸列出各子系统受控设备清单,清单内容包括设备类型、设备位置、设备配电箱编号及位置;3)根据受控设备清单对投标点表进行调整,调整内容包括:按照楼层、设备位置细化点表;根据分盘原则进行分盘;核对设备。4)根据调整后的点表绘制楼宇自功控制系统平面图纸。绘图要求:明确每一盘箱的安装位置;明确各种监控钱路的线型、线规、监控内容;明确各种线槽、管线的规格;明确通信线路走向;5)绘制系统图。绘图要求:按楼层明确每个DDC箱体的拓扑连接结构;明确盘箱编号、监控内容,盘内设备;明确中控室设备连接的拓扑结构;6)绘制各子系统监控原理图、设备安装大样图;编制设计说明、图纸目录。

(3)确认设备清单要点。1)根据调整后的点表重新配置设备,统计后形成深化设备清单;2)认真研究招、投标文件,寻找招标过程的漏洞,与甲方进行洽商;3)发掘设备潜力,在投标设备清单范围内消化差异;4)对于确属投标失误造成的差异,写出书面报告,提出解决意见报公司领导研究决策;5)根据冷水机房、空调机房大样图核对与水阀相配合的管径以及空调机组的各种参数计算水路的Kv值,根据阀门的Kv值选择阀门型号、口径;6)明确变送器安装管路的口径;7) 明确管路压力范围,根据压力范围确定传感器参数。

(4)深化设计成果。1)通过深化设计确认后的点表;2)设计图纸的硫酸图,并经设计院签字确认;3)经确认后的设备清单;4)设备采购需求计划书。

1.2设计程序

(1)在方案确定的基础上,确定监控点。 由于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几乎涉及所有设备工种,因此设计过程中要注意与相关工种密切配合,熟悉其控制范围与要求,确定监控点,在遵守相关工种有关规范的基础上共同核定对指定监控点实施监控的技术可行性,绘制设备控制原理图,即按各个控制对象设备的结构和控制内容绘制设备控制原理图。

(2)编制监控农表。按照各种设备控制目的及要实现的控制功能编制监控表。

(3)平而图设计。结合各设备工种平面图,进行控制分站监控点划分。按照各种设备的控制要求及内容选择控制分站、传感器及执行机构。划分时要注意各控制分站的监控点不能过于饱满,应留有10%以上的余地。在此基础上,确定系统硬件组态和系统软件,绘制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平面图;确定控制分站、传感器、执行机构、各通信及办公自动化软、硬件在现场的安装位置,绘制平面图。先按子系统进行初步设计,然后考虑集成。

(4)系统图设计。按照选择的系统绘制智能建筑系统图,将各个设备控制系统组成网络,进行监控中心布置。

2.工程应用实例分析

某办公大楼,地上11层,地下2层。大楼由三部分组成,即办公区、活动区及会议区,地下2层为车库及设备用房。

2.1设计原则

(1)实用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系统将能够适应现代和未来技术的发展,并且实现语音、数据通信、多媒体以及信息管理系统等;(2)灵活性。结构化布线系统能够满足应用的要求。即任意信息点能够连接不同类型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终端或电话、传真机等;(3)模块化。布线系统中要求所有的接插件都是积木式的标准件,以方便使用、管理和扩充;(4)扩展性。实施后的结构化布线是可扩充的,以便将来有更大的发展时易于设备的连接和扩展;(5)开放性。能支持任何厂家的任意网络产品,支持任意网络结构;(6)经济性。在满足应用要求的基础上,提供一个投资合理,尽可能降低造价,同时达到优雅舒适、高效节能的现代化智能型办公大楼 。

2.2智能化系统设计

(1)楼宇自控系统。对大楼空调、给排水、照明、电力等部分进行计算机控制,控制点数:给排水8点、电力18点、采暖19点、制冷17点、风系统156点,共计218点。在BAS接口上完成对消防报警、电视监控和停车场管理的系统集成,达到采用建筑物集成管理系统的要求,现场总线采用Lonworks技术。

(2)火灾自动报警和消防联动系统。采用智能型数码类比报警,提高报警系统的可靠性,减少误报。应急广播系统与公用广播系统联网并设置紧急切换装置。整个大楼设计烟感335个,温感107个,防煤气泄露报警5个,系统结构采用总线制,主机有液晶屏,能显示汉字,具有图形界面组态软件。

(3)综合布线系统。该系统能适应一个完整的局域网系统的需要。水平子系统采用超五类UTP,终端出线盒为语音数据双出口盒 。垂直干线语音系统采用三类大对数电缆,数据系统采用6芯多模光纤。在楼层弱电井内设备配线架,语音配线架采用背架式。

(4)电视监控系统。在车库出入口、门厅、电梯厅等设监视摄像机,其中门厅摄像机选择带云台变焦的彩色摄像机,其余均为黑白摄像机。摄像点共34处;主控室通过16画面帧处理器,同时在显示屏上还设有2台彩显、4台黑白显示,以作为重点防范之用。

(5)防盗报警系统。设防部位40处,采用红外、微波双鉴探测器,并与电视监控系统、楼字管理系统联网,同时具有撤防与设防控制。

3.结语

随着建筑智能化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使得该门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其是集合现代计算机技术以及建筑技术于一体的建筑产品,在建筑使用者生活以及工作中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性,笔者建筑智能化将在建筑领域得到更先进的发展前景以及广泛的应用性。

【参考文献】

[1]钱毋荒.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J].电讯技术,2007,28(0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