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2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暴力现象的成因及对策

篇1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2-0280-01

网络语言暴力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即:载体网络媒介、产生语言的主体网民还有网络网民共存其内的社会,从这三个维度可窥见其产生带有深刻的社会根源,唯有对该现象成因进行全方位透视,才能更好的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

一、网络语言暴力成因分析

(一)社会客体

1.社会矛盾在虚拟网络世界的演化

网络语言暴力展现了社会舆论形成机制当中非理性的层面,反映了人们在情绪上存在的盲从心理,而我们发现执行网络语言暴力的人大都具备缺乏个体判断力、盲从且情绪化的特征,这些都是在当前社会矛盾冲突下产生的个体病态心理特征。

2.社会文化诟病的体现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在当前商品经济的巨浪袭击下我国文化界出现了由较为纯粹的精神理性活动转变为肉体感官活动的审美异化,而这种异化直接在影响力深厚的文化界作家圈反映出来,更引发众生效仿。再转看非本土社会的文化影响,譬如音乐文化中的Rap元素,原本取材西方黑帮文化,当中带有较多暴力、反体制、性滥交、以及无政府主义思想。美国好莱坞电影、外国研发的暴力电子游戏,这些文化产业的附属产品都明带着各类暴力语言的元素。

3.社会经济及法律层面的缺陷

网络语言暴力最为直接的体现就在“人肉搜索”上,而这一方式无疑是众多依赖网络营销盈利的网络最成功的商业操作,因为每次成功的“人肉搜索”,都将造成网民的大肆跟帖和点击,这为网站所带来的影响度和收入不可估料,这些非正当的商业动机致使网络语言暴力频繁出现。当前社会层面对网络语言暴力所特定的法律法规并非完善,而且由于网民的虚拟身份以及网络自身的特性,造成了诸多法律法规存在盲点,因此未能真正从法律的层面彻底解决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而“人肉搜索”对网络外和法律外的社会自由人所形成的危害亦是无法估料的。

(二)网民主体

语言无主体则构不成语言源。当前我国社会的网民主体,大部分都是具备计算机网络基础,即知识基础的群体,其间以年轻人居多,结合这类群体的年龄特征和个人心理机制(譬如爆发阴影原型之说、自卑感影响、社会无意识的释放等),标新立异的出格行为和网络暴力语言成为他们不良情绪的宣泄形式。在网络语言暴力的形成过程中,网民盲目从众心理也是关键的心理因素,道听途说而后人云亦云,往往加大网络舆论的效果。

(三)网络媒介

分析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除了从主体和客体方面论述,还需要联系到主客体间的衔接者,即网络媒介。网络媒介所带有的特性,也会成为衍生语言暴力的因素。譬如网络文化的大众性质,使其具备娱乐性,因此网络语言也被增添游戏、夸张的成分,若这类语言未能有序正常的展现出来,被居心不良的网民肆意粗暴利用,则会产生暴力性语言。网络媒介的本质属性便是其虚拟性,这也是其与现实社会区分的最大特性,由于其虚拟,因此为网民们无形间套上防护罩,使其隐蔽自己的真实身份进而肆意对正常规范造成破坏。这是网络媒介的固有弊端,也是社会管理在法制法规上存在盲点的根本所在。网络媒介的管理涉及到网络信息技术的层面,因此网管在传播内容审核监控方面的工作不到位,也是致使该现象蔓延的重要原因。

二、网络语言暴力对策略谈

网络语言暴力介于其存在的复杂性,无法完全根除只能加以预防和稀释。首先必须完善对网络管理法规的制定,在《信息通信网法施行令修正案》中也有体现,争取以后台实名制的方式来避免网络匿名所带来的各类麻烦,特别是当前各大高校的BBS论坛,以广州大学的惠风和畅论坛为例,多采取实名学号和个人信息登记的方式来维护网络的安全环境;其次是不断完善网络语言的监管机制,定期监控和检查网络页面中出现的污言秽语内容,加强对网络编辑人员的语言规范培训,提高网络技术升级的管理,采取类似“防火墙”的网络语言过滤程序;此外还要对网络传播教育进行普及和强化,引导社会上的青少年树立正确的网络语言观念,家长和教师应当密切关注网络语言的传播现象并及时加以疏导,网络媒体自身亦要关注文明网络的建设,集体摈弃“愤青型”的言论方式,利用专业媒体来营造文明空间,在校园网络社区方面可以多设一些权威性专业学术站点,如中国知网和维普、万方等网站镜像,开设网络讲座及名师专家的谈话内容,组织带有民族优良文化传统的网络语言环境。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社会客体、网民主体和主客间网络媒介三个维度简单论述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就现行网络环境和社会情况略谈网络语言暴力处理的有效对策,旨在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思考方向。

篇2

关键词:网络;集群行为;社会安全阀

作为现代科技的杰出代表,网络正对我们的文化、生活乃至思维方式产生巨大影响。网络以信息共享为出发点,打破了地域和时间的间隔,为人类拓展了一个新型的社会交往空间。在网络平台上,个人可以自由信息、表达意见并需求共鸣。本文所讨论的“人肉搜索”一词即来源于网络,其过程如下:某一事件中当事者的行为引发了网民的愤怒、鄙视等情绪,网民首先在网络上对当事者及其行为进行讨论,最终形成统一的集体意见,并集中力量搜索、公布当事人的详细信息,通过舆论等方式在现实生活中对当事者形成巨大压力,导致其工作、生活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人肉搜索”使一些社会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但也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社会秩序和社会伦理。本文试图分析人肉搜索现象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心理原因

“人肉搜索”的心理成因首先是群体意志对个人意志的支配。人们偶然聚集在一起并不会形成一个群体,如车站候车的人群等,但当聚集在一起的人受某种心理机制――集体精神统一率――支配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心理群体(勒庞,1895)。在网络上关注同一个事件的网民,经过热烈讨论将会形成一个心理群体。讨论的结果是大多数网民意见趋向一致,有人称这种群体心理现象为“极化”现象。“极化”现象正是集体精神统一率的结果。勒庞认为,群体中的个人,在暗示、传染、模仿等无意识的心理机制下,其感情、思想和行为会转向同一个方向。“群体的基本特点就是将个人融入一种共同的精神和情感之中,从而模糊个体差异,降低智力水平。每个人都设法追随他身边的人。聚合体通过它的力量将他拉向它的方向,就像潮水将鹅卵石一并卷走一样。”

网络上的信息能够被迅速复制和粘贴、转载,使受众人数不断扩大。大多数网民的交流是口语化的,在评论中经常使用强烈的语气表达他们的意见、情感。这种强烈的情感表达通过简单断言和无数人的重复更能影响他人。而那些持审慎态度、理智思考者,其通常采用的说理方式则很难为更多人所接受,甚至会被他人施以话语暴力,直至退出讨论。尤其是一开始就被赋予某种情感倾向的信息,使网民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便受到强烈的暗示,导致相反意见很难形成。最终,集体意见趋向高度一致。“群体中的人的思想行为会接近那些最低水准的人的平均水平。数量法则就是中值定理。”情感定理和中值定理共同作用下形成的统一意见通常是简单、粗暴的,但接受结论的个人则无意识地将总体的意志当成了由每个人的理智所确立的真理,因此彻底地放弃了自己的意见。

“人肉搜索”心理成因的第二个方面是个体责任意识的消失。对于受集体意志支配的网民而言,“他不再是他自己,他变成了一个不再受他自己意志支配的玩偶。进一步说,单单是他变成一个有机群体的成员这个事实,就能使他在文明的阶梯上倒退好几步。孤立的他可能是个有教养的个人,但在群体中他却变成了野蛮人。”对于这种现象,可以参考弗洛姆的观点。弗洛姆认为个人出于被群体边缘化和排斥的焦虑,而放弃了自己的思考和判断。网络上的讨论是交互的、即时的,即使是匿名状态,个人也能感觉到人数众多的压力。“这种压力是真正的威胁,许多人有被淹没的感觉”。在这种压力下,有理智的个人会意识到无法沟通而退出讨论,而意志不够坚定、不能够抵挡群体压力和暗示的网民就怀疑自己而产生从众心理。

在传统条件下,作为行动主体的个人受制于规范和权力的监视。规范通过外界舆论压力和行动者的内化作用于个人。但“在网络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以匿名形式出现的个人可以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并采用一个或多个虚拟的身份自由进出网络。网络上的任何一个人,只要掌握了话语,也就掌握了权力。传统的权力和舆论监督无法透过虚拟性有效监控个体及其行为。因此,社会规范要在个体网民身上继续发挥作用,只能取决于网民的自律。但网络上的个体终究是分散的,不管是在网络上提供详细信息,还是在现实里直接干扰被“搜索”者,他们的行为都很难被追究。因此,网民的自律是没有外力保障的,容易导致责任感消失。

另一方面,人多势众也是使网民进一步丧失责任意识的原因。“对于群体中的个人来说,不可能的概念消失了。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抢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使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

“人肉搜索”行动在运用网络技术、资源之外尤其重视网民掌握的日常生活信息,因此势必以“人多力量大”为出发点。而“人肉搜索”行动极少失败,这也验证了人多势众的有效性,会进一步强化网民身处群体中而产生的力量感和责任分散心理,使他们更漠视社会规范及自身责任。因此,承受巨大群体压力、失去权力和规范监督且责任分散导致网民责任意识消失,是“人肉搜索”现象的第二个心理原因。

“人肉搜索”的心理成因是群体意志对个人意志的支配及个体网民责任意识消失。无疑,“人肉搜索”本质上是一种集群行为。但这种行为源于网络而作用于现实,匿名、分散的网民依靠群体的力量,攻击现实生活中的个人,因而这种现象比一般的集群现象更为复杂、其行动更为隐秘、影响也更大。

二、“人肉搜索”的社会原因和影响

“人肉搜索”最初是作为一种信息的供需技术存在的,被称为“人肉搜索引擎”。如,一家著名的国内论坛上设有人肉搜索的项目,其运行的机制如下:需要信息者在论坛上提出信息需求,在通常情况下,同时承诺提供该论坛的虚拟货币为报酬。众多网民即开展搜索竞争,提供详细信息,获取报酬。经过一定时间后,这种互动的模式就固定下来,并吸引更多的网民加入。在这种供需模式下理智思考个人损益是首位的,网民的行为是自主的。但是更大规模、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人肉搜索”,一开始就被赋予道德意义而远远超出了这种经济目的。“人肉搜索”是社会问题的折射,其本质是道德表达。

(一)戏剧性的形式

作为导火索引发众多网民强烈反响的事件,本质上都是一些日常生活事件,比如肢体冲突、个人婚姻问题等。但这些事件又具有戏剧性的形式,因而能吸引众多网民的注意。如一位男子开车撞倒一位过路的老人后,下车殴打老人,并诬陷老人偷车。这一事件被做成视频上传至网络,立即受到众多网民的强烈关注。在视频中,打人者年轻力壮、咄咄逼人;而被打者年老体弱、手无寸铁。这种鲜明的强势-弱势对比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还有一位中年女子用高跟鞋踩死一只小猫的视频,同样引发了网民的强烈愤慨。又如被称为中国网络第一暴民案的“史上第一小三”事件中,对婚姻心灰意冷的妻子在博客上写死亡日记并最终自杀。这些事件一方面是日常的,另一方面却又是戏剧性的。日常性,拉近了人们与事件的距离,使人们产生参与的意识。而戏剧性,又凸显了事件的某些方面,能激发人们相似的情感和讨论的热情。在愤怒等情绪支配下,网民容易形成偏执的想法,对事件和一些当事者进行激烈谴责和惩罚,而忽视了自身行动合法性等问题。

(二)道德表达的本质

那些引发网民强烈愤慨的事件,大都具有挑战传统或主流道德的成分。如,破坏他人家庭的行为无疑与传统的家本位思想相冲突,而致人死亡更是突破了道德底线,殴打老人也直接挑战了传统的尊老爱幼观念。事件折射出的社会伦理、道德问题,超越了生活中个人境遇的问题,能受到身份各异的其他社会成员的强烈关注。如果不具有道德意义,只基于个人信息的供需,很难将这么多背景各异的网民集中于对普通人个人生活事件的讨论下。因此,“人肉搜索”必须基于道德意义,也只能依靠道德意义。网民群体意见的逻辑是,从具体(但匿名)的人和事件上升到抽象的道德的层次,在道德上谴责当事者及其行为,最终落实于对具体个人(当事者)的惩罚。社会道德既是“人肉搜索”的出发点,又是其必要的中介。“人肉搜索”本质上是一种道德意见的表达。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传统的价值观念发生断裂,各种价值观相互冲突,“失范”现象不断出现,引发了众多社会问题。在法律无法企及之处,网民群体试图通过对失范者的自发惩罚来重构社会秩序。因此,“人肉搜索”更深层次的社会原因是中国社会转型导致的传统道德沦丧和社会秩序的破坏。在“人肉搜索”过程中,群体意见的简单、粗暴及个体网民责任意识丧失,导致了对社会生活秩序和伦理的另一种破坏,但这并不影响其道德维护的出发点。

(三)安全阀机制的作用

当一轮“人肉搜索”的严重后果逐渐呈现的时候,外界对这种行为的反思就会出现。反思的焦点通常集中于对网民行为动机的质疑:这种行为究竟是正义力量的裁决,还是包裹在正义外衣下的暴力发泄?网络是复杂的,在异质性网民暂时组成的心理群体中,我们不能排除网民在意识或无意识层面存在的发泄动机。在一些“人肉搜索”事件中,愤怒的网民甚至将无辜的孩子也列入了攻击的范围。网民的种种不理智谩骂,也表明了这种泄愤动机的存在。当前社会转型带来的断裂感、不安定感等导致了社会成员的紧张情绪,在具体事件中被网民攻击的个人是以触犯众怒的失范者形象出现的。将隐藏在人群中的失范者揪出示众是以网民为代表的社会成员由失范现象引发的紧张情绪的释放途径。可见,“人肉搜索”发挥着社会安全阀作用。

三、对“人肉搜索”现象的思考

“人肉搜索”是群体心理的产物,也是社会问题的折射。在看到“人肉搜索”道德表达的良好愿望与客观的社会安全阀功能时,我们也要关注在其过程中体现的各种暴力对社会生活的破坏。而网络的特殊性和一呼百应的影响力,使这种集群行为变得更为复杂。

因此,要消除这种网络集群行为对社会秩序和社会伦理的消极影响,我们应努力寻求社会问题的现实解决途径,避免社会矛盾的激化。探寻网络群体心理规律,并通过宣传等方式,提倡网民的自律,努力营造良好的网络交流环境,消除话语暴力和过激行为。

参考文献:

1、(法)塞奇・莫斯科维奇著;许列民译,薛丹云等译.群氓的时代[M].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篇3

【关键词】校园暴力;起因;对策研究

“校园暴力不仅仅是一个初始信号,更是一种社会病症的表象。”正如巴黎专题会议所述,部分案件的严重后果不仅反映出社会问题,也暴露法律的缺失与法制理念的落后。本文从校园暴力的定义与现状出发,探究校园暴力泛滥的多方成因,并着重分析法律规制的疑难之处,提出积极可行策略,旨在为呈现焦灼之态的校园暴力之解决献言献策。

一、校园暴力的概述

(一)定义

目前,国内学者基本认同广义上的校园暴力,指发生在校园及其周边的,通过暴力手段实施的,造成校内人员精神、肉体伤害或学校、师生财产损失的行为。关于校园暴力的几个争议点:1、“校园暴力”的界定:有学者认为,其认定不应以发生的地点为标准,而应注重行为人的“身份”,即“校园”一词强调的是参与者与学校之间的联系,而非空间状态,只要一类暴力行为的实施者或受害者为学生或教师,都可纳入校园暴力范围;2、校园暴力强调行为的“暴力”性,此处的“暴力”既指身体力量的使用,也指身体力量威胁下的精神、言语攻击。“暴力”的后果不一定必须达到法律介入的程度,只要在实际上形成了力量的对比、强弱的区分即为此处的“暴力”。同时,“暴力”行为在主观上有伤害的意图,偶尔、偶然、过失的伤害行为,我们也不将其列为校园暴力的范畴。

(二)校园暴力的国内外现状及特点分析

国家的地域与文化差异,导致了各个国家校园暴力的外在表现各有特点。

以美国为例,美国校园暴力犯罪一直趋向于力量压制,通过物理手段实施。其深层原因是“暴力文化”的蔓延。

在日本,日本是校园暴力后果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但其严重的后果不来自身体攻击,而是一种精神的折磨,线索漫长而受害者深陷其中。

在中国,校园暴力十分“年轻”,2000年至今是其高发期,加之互联网的普及与使用,中国的校园暴力呈现出身体攻击、侵犯隐私与网络暴力融合的状况,殴打和虐待最为常见,其基本模式是多对一。“云秀暴力事件”“江西南昌女生被狂扇耳光事件”为其典型代表。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

校园暴力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复杂行为,其形成是各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施暴者道德认知低下

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曾提出“道德认知”理论,将人的道德认知分为三个阶段(划分标准为年龄与智力),仅在最后的自治阶段,个体才能形成稳定的价值观并自觉遵守,在前两个阶段中,个体遵守规则仅是出于自我满足和对权威的尊重。这个理论合理解释了施暴者的“低龄化”与“差生特征”,道德认知尚不成熟者,如果缺乏引导与约束,容易因为追求自我而满足伤害他人。

(二)学校、家庭教育失误

首先,学校、家庭对校园暴力性质认识错误。在中国,校方、家长普遍把暴力行为视为可以用钱打发的小事,从未将其与犯罪挂钩。如“云秀暴力事件”中,受害者徐婷婷的父亲竟觉得女儿被打是可以私下解决的小事。其次,学校、家庭教育理念畸形,过分注重成绩,忽视学生心理发展。最后,不良家庭氛围树立了错误示范。

(三)社会变迁导致“失范”、“社会紧张”

处于改革开放巨变中的中国社会便是这样的典型,脱贫的欲望、文化的断层、新思潮的涌入冲击了国人的价值观,精神世界的匮乏使得社会兴起追求财富的狂潮。同时财富不均等让社会关系日益“紧张”,下咏准兜娜宋薹ㄍü合法手段获取财富与地位,便谋求新的手段满足自身需要。校园暴力就是“紧张情绪”的一种体现。

三、关于防治校园暴力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法律

1.细化法律法规、制定具体的执行措施、明确责任主体

目前我国涉及未成年人的法律、行政法规主要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劳动教养管理工作执法细则》等,与体系完善国家相比,法律法规十分匮乏。目前出台的法律法规对校园暴力没有针对性的规定,通常只是将校园暴力作为校园安全的子概念,强调校园器械的使用、警务人员的编排等,篇幅均很少。

2.加大法律的惩罚力度

此处的“重”强调的是态度、观念上的重视。首先,可以改良我国现有的轻、重伤评定标准,给每一个受害者还原伤害的机会。其次,可以适当降低责任年龄。目前严峻的形势让我们不得不对未成年人加以警示,以保证短期的治安;对犯罪未成年人过度宽恕,短期看挽救了一批未成年人的未来,但长远看,却纵容了更多的犯罪者,催生了更多的受害者。

3.严格执行法律

法律对未成年人的倾斜保护,法官的自由裁量权过大,案件审判结果难以保证公平。审判是体现法律价值、法律威严最重要的一步,严格执行法律,不受外力干扰,尤为重要。

(二)调动学校、家长等多重力量

学校与家庭,是与校园联系最紧密的两个因素,是校园暴力发生最直接的触发点,做好学校与家庭的工作迫在眉睫。

1.营造良好的法制、道德氛围

联系上文所述的“道德认知理论”可知,看似空洞的道德、法律宣传在长期上将对学生的道德感、价值观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若父母营造和美的家庭氛围,青少年的许多心理问题将迎刃而解,校园暴力也能从根本上得到缓和。

2.学校与家长合作建立相关信息平台

借鉴美日做法,根据中国国情,在学校里建立举报中心、建立校园暴力曝光信息平台,提供相关渠道十分必要。

3.在学生手册等文件中编入详细的应对措施

将具体、细致的处理措施明文记入学生手册,并严格按照规定执行,不仅能严肃各方对校园暴力的态度,也能提升校方对突发事件的应对能力,将校园应急措施规则化。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大学第15批学生科研课题立项一般项目“校园暴力行为起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Y15C035)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何芸(1996.5-),女,浙江东阳人,本科,江苏大学法学院,主要研究方向:社会法学。

参考文献:

[1]姚建龙.《校园暴力控制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2]王牧.《新犯罪学》〔M〕.(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年3月版.

篇4

关键词:大学生网瘾现象 形成原因 对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已经逐渐成为大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不仅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有力的帮助,而且丰富了他们的业余生活。正因为如此,许多大学生把上网视为生活中不可少的活动。但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大学生上网的目的不是为了学习,而是为了游戏、聊天等。大学生玩网络游戏已成为一种风气,有些人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这种过度沉迷网络的行为,不仅影响了自身正常的学习生活、人际交往,而且给社会带来了危害。所以。大学生网瘾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成为高校管理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识别网瘾

网瘾的心理学定义为:网络成瘾是指在无成瘾物质作用下的冲动失控的上网行为,表现为由于过度使用互联网而导致的个体明显的社会、心理功能损害。

大学生有相对较强的理智感,也有一定的自制力,所以大学生网瘾者的表现不如中小学生般肆无忌惮,他们在网上驰骋,损害的是自己的时间、金钱、健康和学业,较少用暴力对抗社会和他人。可大学生是即将走向社会的栋梁之材,网瘾大学生这样浪费生命和资源的所作所为就更令教师和家长疼惜。为拯救他们,我们要细心观察,及时识别有网瘾倾向的大学生。一般而言,我们要特别关注有以下表现的学生:

迷恋“星际”、“魔幻”等网络,而且近乎疯狂,表现兴奋、焦虑、抑郁等。

留恋网络。只要一睁眼就开机,觉得洗脸吃饭都是耽误时间,总挂在网上;一有空就往电脑桌前钻,甚至逃课上网。抄袭甚至不做作业;经常整夜待在网吧,一学期有多门课不及格。

逃避现实,现实中遇到学习压力或人际关系等问题,习惯于在网上找心理平衡,逐渐疏远了与集体、同学、朋友的交往,不愿意再与他们交往,行动上逃避,行为上觉得不自在,甚至厌恶与外界交往,自我封闭。不再主动关心网络以外的事务,不愿意接受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只想尽快躲到网络中去。觉得只有网络才是安全的“家”。

生活与学习过分依赖电脑。不愿意动笔写字,打字很快但写字很差,许多常用字不会写;手指关节、颈椎、腰椎等隐隐作痛。

不惜用饭钱来支付上网费、购买游戏卡,借同学钱不能按期还,同学都躲着他,但依然不知悔改。有的人甚至发展到偷窃或盗用别人帐号上网的地方。

上网成为习惯,一天不上网就有失落感;上网时精神亢奋,下网时依依不舍,离网后头昏脑胀、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综合以上网瘾表现,我们发现,一些大学生对网络过分迷恋,对现实趋于冷淡,明知不好,但不能自拔。

二、大学生网瘾形成的原因

大学生上网的初衷是希望获得更多的知识。结交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多的信息,适当放松心情,但网络内容的质量参差不齐,导致大学生大多在以下几方面易于成瘾:一是网络交友;二是网上看小说,因为成本低,而且比较方便:三是网络游戏:四是浏览暴力、黄色等不健康网站。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 社会原因。以营利为目的的网吧包围了学校,这些网吧不仅不劝阻学生彻夜上网,反而提供各种优惠条件加以怂恿。如我校南门外一网吧甚至推出其会员上通宵网只需4元,会员一次充值100元赠50元等所谓优惠。

2 学校原因。较多地强调考试成绩和竞争,较少关注学生心理需要,而满足学生自尊的活动未能照顾到每个个体。当学生在网络游戏中升级,在网络聊天中获得安慰时,他们便会获得极大的心理满足,从而逐渐上瘾。另外,许多学生感觉在现实生活中缺乏交友平台,特别是内向羞涩的学生更趋向于网上交友,因为在那里可以匿名交友,没有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感。

3 家庭原因。与父母关系不融洽,受父母管束较多,而受家长的独立、坚毅品格影响少,从而形成了既依赖父母又逆反父母的心理,于是到网上寻找理解、友情甚至爱情。

4 学生性格缺陷。内向、自卑、耐挫力差的学生陷入网瘾的原因多是对现实不满,选择到虚拟世界里寻求慰籍。最终陷入无法自拔的境地。有的学生坦陈:“在网上,没有人问我考几分。”“游戏中我可以统帅千军万马,攻城拔寨,让大家对我俯首称臣。”“网上我有很多朋友关心我,欣赏我。”

5 学生自制力不足。乐于接受新鲜事物是人的宝贵品质,刚接触网络的人们普遍兴趣十足,而初步了解之后,多数人只是把它当作工具或适当的消遣用品,网瘾者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是自制力不足的表现。大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和约束力。可一旦脱离了家长和学校的监管,再加上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和刻苦学习的精神状态,面对信息量大、图像丰富的网络、有挑战性的游戏、“理解人”的网聊,便会“一见钟情”,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挚友的帮助,这些大学生就会被网络淹没。

6 学生补偿心理影响。通过网上聊天或游戏。可以暂时忘却大学学习与就业的紧张与压力,甚至得到陌生人的理解、夸奖;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游戏不断升级、不断获得积分,经过时间的积累最终变得无敌,极大地满足了人的占有欲和成就感。而他们一旦回到现实生活中,生活的不顺利,学习的困难,立刻让他们的信心变得脆弱,于是他们只能去网上寻求虚拟的成功。如此循环下去,最终导致网络游戏的成功,现实生活的失败。

7 学生其它心理影响。大学生成为网瘾者的过程中往往有一个契机,或者是恋爱失败,自己苦闷的情绪无从发泄;或者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委屈的心理无处倾诉:或者是刚从中学进入大学,没有了以前考大学时的冲劲和明确的生活目的,对大学生活感到无趣、空虚,害怕进入紧张艰苦的学习状态,这时就易于迷上网络游戏。

8 网络本身独特的吸引力。平等的地位,超越时空界限,广泛的人际交往,以及交往的间接性和虚拟性,等等,使得网络人际交往比较容易突破传统人际交往影响因素的限制,为性格内向、羞于言谈、社会交往能力较弱的大学生进行人际交往打开了方便之门。

三、防止大学生沉迷网络的对策

大学生长期迷恋网络,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这已成为一种社会性公害。所以,学校、家庭、社会要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关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

1 制定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同时加大执行力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规范一个人行为的有效措施,目前各高校都有一些规章制度,但还比较笼统。有的制度完善,但是执行的力度不够。这些宽松的制度环境不能起到良好的约束作用。所以,为了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学校要有相应的校纪加以防范。具体内容应该包括:禁止通宵上网,遵守网络公共道德规范,严格自律,杜绝不健康的上网方式等。与此同时,高校还应积极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与子女之间加强交流与沟通,关心他们的思想、学习、交友、处事等。事实证明,一些网络成瘾大学生的转变,家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学生对网络游戏上瘾,完全出于一种对内部动机的趋使。要真正激发和培养大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就必须培养学生爱学习的习惯,并不断予以强化。由于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没有了升学的压力,往往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要解决这一问题,教师一要不断提高授课水平,提高教学的艺术性。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二要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责任心,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要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要想学习上获得成功,一定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学习条件,加强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掌握、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

3 发挥校园网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许多网络成瘾的学生除了对网络游戏感兴趣外,对电脑知识也非常感兴趣,动手能力也比较强。学校应充分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让他们参与网站的建设,比如:学校主页设计大赛,校园论坛最佳版主评选,利用学校机房电脑进行专业电子课程设计等主题活动,网络成瘾的大学生被校园有益的活动所吸引,沉迷网络的病症也就不治自愈了。

4 创造大学生健康、和谐的人际沟通环境。一所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大学生除了学习、生活之外,平时还要处理相对复杂的人际关系。长期以来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一直处于一种相对单纯的状态。但是随着高校与社会的联系日渐密切,一些社会不良风气也渗入到大学校园中,大学生的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功利心态有增长的趋势。有些大学生不能面对这种新型的人际关系,使得“同学之间不易吐露真实思想,容易产生一种难以排遣的孤独感”,当这种不良心理产生时,网络就成为他们最好的朋友,使他们最终迷上了网络。因此,辅导员要多和学生接触、交流,主动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与学生交朋友,营造一种宽松、和谐、民主的班级氛围。另外,还要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中不仅可以增加和同伴的交往和接触,提高交往能力,而且可以锻炼意志力、自我控制能力等,从而使心理得到健康发展。

5 适当的心理咨询和生理治疗。一些医学专家认为,对于网络成瘾比较严重的学生来说,这不仅是一种心理疾病,还是一种内分泌紊乱的精神类疾病。目前国内已经出现了网络成瘾防治中心,如总医院成立了首家专门的网络成瘾病房,在那里网络成瘾者可以得到正规的心理治疗,医院通过心理和药物治疗已为不少网络成瘾的青少年戒瘾。所以,我们不要把学生对网络的痴迷单纯地当作一种心理问题,而要通过有效的药物和心理配合治疗来达到戒瘾的目的。

网瘾严重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一种社会性公害,所以家庭、高校、社会要形成一种合力,共同关注和解决好这一问题,积极分析大学生网络成瘾的原因,从机制、管理、健康网络的建设上着手,最重要的是使他们把对网络的热情运用到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中去。

参考文献:

[1]丁海燕.网络成瘾研究综述.大学时代杂志.2006.04.

[2]周之泉.大学生沉迷网络的成因及对策.重庆教育学院学报.

[3]吴杰,王岩等.网络成瘾大学生的成因分析及矫治方法探讨.中国学校卫生.2004.08.

篇5

一、引言1

(一)问题的提出1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1

1、犯罪性质以盗窃犯罪最为突出1

2、犯罪形式群体犯罪居多2

3、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心理扭曲2

4、犯罪年龄逐渐趋向低龄化2

5、犯罪身份以辍学少年人数居多2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心理因素分析2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3

1、犯罪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3

2、暴力犯罪比例很大3

3、违法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低下3

4、有组织犯罪较多,3

5、流动人口作案较多3

6、前科罪犯比例大4

7、无业人员比例大4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分析4

1、不良动机的影响4

2、自身素质低,抵御能力差4

3、各种文化糟粕的影响4

4、婚姻、家庭因素的影响5

5、学校教育的片面5

6、各种社会因素和舆论的影响5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分析5

1、好奇心理的驱使5

2、盲从意识的作祟6

3、爱慕虚荣的攀比6

5、蓄意报复的躁动6

6、寻求刺激的诱惑6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7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预防7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8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预防8

摘要:我们知道,在法律上,犯罪是这样一个过程:行为人产生犯罪意识,把犯罪意识付诸行动,并被法律认为犯罪。我简要地把它概括成三个基本点、两个环节,即人形成犯罪意识并实施犯罪,这里包含了形成犯罪意识和实施环境两个环节。所以,犯罪行为的主观方面指的就是犯罪意识。人的犯罪意识的形成是复杂的,犯罪意识反映了社会客观环境对人的主观世界的影响,是人凭借自身条件对社会客观环境所形成的认识。

随着当今社会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网络与通讯等传媒的空前发展,使得青少年一方面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快速变化,见多识广,早知、早熟、思维变得相当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地犯罪现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青少年本应是天真、烂漫、无邪的,但令我们心酸的是,当今许多青少年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罪名锒铛入狱或成为少年犯,接受训导,过早地结束了美好的青少年时光,他们的犯罪形式和罪行的严重程度,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敲响了警钟。

针对当今社会上典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研究与分析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等。在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现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心理因素,以期能更好地预防现代青少年的犯罪。为从根本上解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相应的方法、途径和措施。

为了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和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我国特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是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在教育中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彻底根除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分析犯罪预防犯罪特点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和面临的社会大问题。“违法犯罪青年是指那些沾染上坏习惯,有流氓、偷窃、打群架、赌博等行为,违法乱纪或者犯罪的青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实行了综合治理,曾经一度控制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迅猛增长的势头。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至今在许多地方仍然很突出,并

且呈现出“四高一低”的趋势,即: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偏高;14至18周岁年龄段抢劫犯罪比例偏高;18周岁至25周岁年龄段盗窃、抢劫犯罪比例偏高;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偏高;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偏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繁荣和昌盛。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一直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安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如何从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上寻觅预防其违法犯罪的对策,越来越显得紧迫和重要,对我们法学专业提出了一项非常严峻的研究内容论文。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

在当今物欲横流、网络遍及城乡的年代,各种垃圾网络也是无孔不入的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一些正规的商业网站存在或提供链接的毒害青少年心灵的垃圾内容,同时最容易诱发犯罪的暴力游戏得盛行,在虚拟游戏中使得他们对于实际的犯罪后果淡化,对自身的约束力大大降低。根据近年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状研究分析,违法犯罪现状分类如下:

1、犯罪性质以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首先由于大多数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但又想不劳而获,就从小偷、小摸逐步走向盗窃犯罪的深渊;

其次是强取豪夺、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

再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或暴力游戏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呈“英雄”,无所顾忌,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2、犯罪形式群体犯罪居多

有些青少年尤其是农村里的孩子由于经济或教育水平等原因而过早辍学,他们无所事事,流浪街头。因此便三、五成群自发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甚至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

3、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心理扭曲

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专业化。首先作案前进行周密策划,准备作案工具,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其次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再者有某些青少年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最后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种罪名,而且情节都较为严重。据说某市一名少年犯杀人案,该少年竟然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可见现代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手段是何等残忍,心理是何等扭曲。

4、犯罪年龄逐渐趋向低龄化

据统计,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甚至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生涯。

5、犯罪身份以辍学少年人居多

近年来,十五六岁少年轻易犯重罪的事件频频发生。根据来自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心理因素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安定、团结的主要因素。青少年由于没有太多经历的社会经验,思想没成熟,性格没定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理所当然的成为各种犯罪团伙拉拢的主要对象。为此国家制定和修改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和修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重视程度。认真研究和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总结归纳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解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才能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的繁荣、昌盛和进步。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名目繁多的趋势,但这并非无迹可寻,根据大量的资料统计分析,其犯罪特点可大致归纳如下:

1、犯罪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

青少年由于自身因素的关系,年龄较小、自律能力差,极易冲动,违法犯罪经常表现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

2、暴力犯罪比例很大

“暴力犯罪是以给被害人造成肉体上的损害为主要手段或以人的生命、健康为直接侵害对象的各种犯罪。”据统计,青少年涉及的故意杀人、抢劫案件分别各占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20%以上,1999年重大杀人、抢劫案件占总案数的70%。

3、违法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低下

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罪犯当中,有很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只接受过中低等学校或社会教育,许多犯人在小学期间就已辍学,有的甚至没上过学,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据统计,某市“审理的53名少年被告人中,小学(含小学和文盲)以下文化程度的为39人,占总数的73.5%,其余均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4、有组织犯罪较多,

青少年罪犯虽年轻力壮具有体力优势,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不太成熟,缺乏作案经验,对犯罪心理压力过大,且大都实施暴力犯罪,担心被害人反抗,总感觉单人作案势单力薄,因此他们经常纠集几人共同作案,形成犯罪团伙甚至犯罪集团。

5、流动人口作案较多

当今社会产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再加上现今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许多暂住、录用外来人员不予申报,给一些犯罪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而且作案后逃之夭夭、不留任何踪迹,同时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助长了流窜分子大肆进行作案的嚣张气焰。

6、前科罪犯比例大

据统计,“1999年在所有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有前科、累犯分别占22%和79%。”再犯比例过高,一方面说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恶习根深蒂固,虽经劳动改造仍不思悔改,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在特殊案件的预防上存在严重不足。

7、无业人员比例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大量剩余,许多单位都实行裁员政策,许多青少年失业或根本没有职业。这样就形成大量的“闲散”青少年。这些无所事事的青少年游民自然成了罪犯拉拢的主要对象。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分析

鉴于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多的现象,给我们法学界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认真研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对于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分析归纳如下:

1、不良动机的影响

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例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杀害、伤害别人;赌博、吸毒不良习气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

2、自身素质低,抵御能力差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学文化的关键时期,加上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涉世未深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各种文化糟粕的影响

一些“黄色”书刊和不良“网络游戏”的毒害,一些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和暴力游戏的影响,都导致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

4、婚姻、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因恋爱、婚姻的不成功,造成与恋人或夫妻反目为仇,进行暴力、凶杀等报复。有一些因父母感情不好或离异造成性格孤癖、内向、不好交往、憎恨男性或女性等不正常心态导致犯罪,还有的因父母溺爱,不良影响(如赌博、吸毒等)而失足犯罪。

5、学校教育的片面

当前,有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而忽略了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够,导致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不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这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6、各种社会因素和舆论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高消费意识的盲目膨胀,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时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新抬头,另外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使得一些青少年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王极盛曾在北京做过一项调查,在调查中发现32%的中小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分析研究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从心理上消除犯罪因素显得异常重要。只有充分了解犯罪的心理,清楚了犯罪的起因,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现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归纳如下:

1、好奇心理的驱使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本应成为求知欲望的资本,促使成才的心理保障,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时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

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盲从意识的作祟

在一些团伙共同犯罪案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根本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知道所犯罪行的严重性,而只是盲目跟随其他成员做事,人云亦云,并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3、爱慕虚荣的攀比

近年来,由于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这些都极大地助长了贪污受贿的心理,一旦瞅准机会,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地侵犯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4、逆反心理的促使

从生理角度讲,青少年时期是逆反心理最强烈的时期。对一些家长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腐朽思想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等生的做法,许多青少年都“不堪忍受”,有的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5、蓄意报复的躁动

蓄意报复是青少年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主要动机之一。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状态不稳定,控制力不强,容易冲动,当遇到别人的挑衅时,往往表现得格外烦躁,缺乏理性思考。对于挑衅和伤害总想着要“讨个说法”的心理,决不肯轻易放过别人,总想着只有一报还一报,心理才平衡,才“不吃亏”,这些造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频率的提高。

6、寻求刺激的诱惑

现代的青少年,生活的主旋律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和食堂三点一线。一方面由于极少接触外界的生活,使得他们的心理及其空虚,总想这点刺激来增加自己生活的乐趣;令一方面由于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腐蚀和诱导,一部分青少年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畸形的追求,喜欢寻求一些所谓的刺激,甚至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极大的诱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因素。

从上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来看,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在他们心灵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一方面是要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在教育中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彻底根除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

综上所述,以上认真分析和考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成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只有正确了解和掌握了青少年们的犯罪因素,才能针对具体的每一位青少年施行合适的方法来预防他们的犯罪,从违法犯罪的根源入手,努力把违法犯罪扼杀于萌芽状态之中。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的逐步上升。“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的研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以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在分析和研究了它的特点、成因和心理原因之后,我们知道并不是单方面就可以满足要求的,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作用。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预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充分落实,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庭日趋瓦解,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逐步取代了存在几千年的“四世同堂”的传统大家庭。传统家庭中的诸多功能正在逐渐丧失,广大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和保护作用开始减弱,家庭教育职能逐渐弱化。正是由于家庭教育职能的逐渐弱化,引起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早期启蒙作用、长期感染作用、环境熏陶作用都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和难以取代的,甚至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作为父母要努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并非简单的物质基础方面,更重要的是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影响。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说,生育子女是一种本能,而教育子女,进而把子女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才是父母之爱的升华。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作为父母应该努力从思想上教育

孩子,使他们远离罪恶,千万不要把孩子当作宝贝一样,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以免将来铸成难以挽回的过错。

因此,家庭预防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担当和强化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预防责任。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

我国很早就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具体落实情况有许多并不尽人意。但事实上,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如今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要在教育导向上进行预防。尽快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使其更好的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进行衔接。真正改变应试教育的误导模式,努力使教师、家长和学生,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要使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其次要切实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通过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降低教育的效果。教师应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避免学生因处于诱发环境中而酿成的违法犯罪行为。

最后要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对于升学率较差的学校和贫穷地区的学校,由于资金缺乏,使得教师难以安心从教,导致学校管理松松垮垮、毫无生气。这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彻底根除恶势力滋生的土壤,防止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预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这些变化给青少年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避免青少年因陷入生计困境而滋长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其次社会文化的污浊和网络媒体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尽量使青少年远离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尽量减少对青少年传递的错误信息,防止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保持自己的行为准则,减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后社会“控制体系(约束力)”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我们要加强社会控制体系,壮大社会对青少年的约束力,预防青少年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尽量减少青少年涉足对他们不宜领域的机会,使青少年主动远离违法犯罪。

近几年来,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们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做到了有法可依。

总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

注释:

郝欣、吴翠珍、杨欣、魏尚洲著,《青年犯罪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诊断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第1页;

倪泽仁著,《暴力犯罪刑法适用指导》中国检察出版社,第2页;

杜衍庆著,《对农村青少年城市化犯罪现象的调查分析》,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法院,第3页;

郭卜乐著,《未成年人犯罪》,中国心理热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一章第五条。

参考文献:

1、傅孙满著,《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思考》,中国监狱信息网,2004-11-17;

2、廖纪源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分析》,法律图书馆,2004-6-7;

3、赵廷鹏著,《该“救救孩子”了》,中国青年报,2004-6-7;

4、张爱梅著,《青少年犯罪心理与教育初探》,中国监狱信息网,2005-2-21;

5、于伟、韩丽颖著,《非公有制经济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2004-8-23;

6、郝欣、吴翠珍、杨欣、魏尚洲著,《青年犯罪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诊断研究》,2005-11-16;

7、吴长开著,《论青年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8、罗大华等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9、罗大华、石起才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江西省心理学会法制专业委员会,1984年版;

10、《犯罪心理学》编写组,《犯罪心理学》,群众出版社,1986年12月第一版;

篇6

随着当今社会高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网络与通讯等传媒的空前发展,使得青少年一方面以敏感的心灵感受着时代的快速变化,见多识广,早知、早熟、思维变得相当活跃。而在另一方面,青少年地犯罪现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无论从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的手段等等方面都发生了一些新的变化。青少年本应是天真、烂漫、无邪的,但令我们心酸的是,当今许多青少年却因为各种各样的罪名锒铛入狱或成为少年犯,接受训导,过早地结束了美好的青少年时光,他们的犯罪形式和罪行的严重程度,给我们的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以及社会教育敲响了警钟。

针对当今社会上典型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现状,研究与分析青少年的犯罪心理、犯罪动机、犯罪形式、犯罪手段等。在对这些典型案例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归纳总结现代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和心理因素,以期能更好地预防现代青少年的犯罪。为从根本上解决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提供相应的方法、途径和措施。

为了预防青少年的违法犯罪和保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我国特制定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途径,一方面是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在教育中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彻底根除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犯罪心理分析犯罪预防犯罪特点

一、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世界各国都普遍重视和面临的社会大问题。“违法犯罪青年是指那些沾染上坏习惯,有流氓、偷窃、打群架、赌博等行为,违法乱纪或者犯罪的青年。”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针对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实行了综合治理,曾经一度控制了青少年违法犯罪迅猛增长的势头。但是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至今在许多地方仍然很突出,并且呈现出“四高一低”的趋势,即:青少年暴力犯罪比例偏高;14至18周岁年龄段抢劫犯罪比例偏高;18周岁至25周岁年龄段盗窃、抢劫犯罪比例偏高;农村青少年违法犯罪比例偏高;青少年违法犯罪年龄偏低。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21世纪的主人。青少年的成长关系着社会的安定、团结、繁荣和昌盛。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也一直是困扰法学理论界与司法实践部门的一个难题,同时也是消除社会不稳定的因素,维护社会安定,搞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创造良好环境的重要课题之一。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特点,如何从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上寻觅预防其违法犯罪的对策,越来越显得紧迫和重要,对我们法学专业提出了一项非常严峻的研究内容。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

在当今物欲横流、网络遍及城乡的年代,各种垃圾网络也是无孔不入的出现,青少年违法犯罪状况越来越严重,尤其是一些正规的商业网站存在或提供链接的毒害青少年心灵的垃圾内容,同时最容易诱发犯罪的暴力游戏得盛行,在虚拟游戏中使得他们对于实际的犯罪后果淡化,对自身的约束力大大降低。根据近年来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现状研究分析,违法犯罪现状分类如下:

1、犯罪性质以盗窃犯罪最为突出

首先由于大多数青少年贪图吃、喝、玩、乐等物质享受,但又想不劳而获,就从小偷、小摸逐步走向盗窃犯罪的深渊;

其次是强取豪夺、寻衅滋事等犯罪人数众多;

再者,就是模仿电影电视中或暴力游戏中的主人翁做案手法,呈“英雄”,无所顾忌,以致犯故意杀人或故意伤害致人死亡等严重罪行。

2、犯罪形式群体犯罪居多

有些青少年尤其是农村里的孩子由于经济或教育水平等原因而过早辍学,他们无所事事,流浪街头。因此便三、五成群自发聚集在一起吸烟、酗酒滋事、交流作案经验。有的甚至模仿影视片中的黑社会组织,成立帮派或团伙。

3、作案手段残忍,犯罪心理扭曲

有的青少年犯罪手段已经达到智能化、成熟化、专业化。首先作案前进行周密策划,准备作案工具,多次踩点,选择时机;其次作案时分工明确,注意配合;再者有某些青少年已会运用反侦察手段;最后有的一人就犯有数种罪名,而且情节都较为严重。据说某市一名少年犯杀人案,该少年竟然看着手表杀人,计算杀一个人需多长时间。可见现代的青少年违法犯罪手段是何等残忍,心理是何等扭曲。

4、犯罪年龄逐渐趋向低龄化

据统计,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有些甚至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违法犯罪的生涯。

5、犯罪身份以辍学少年人居多

近年来,十五六岁少年轻易犯重罪的事件频频发生。根据来自中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研究会的统计资料表明,近年内,青少年违法犯罪总数已经占到了全国刑事犯罪总数的70%以上,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到了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心理因素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安定、团结的主要因素。青少年由于没有太多经历的社会经验,思想没成熟,性格没定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理所当然的成为各种犯罪团伙拉拢的主要对象。为此国家制定和修改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和修改,充分体现了国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的重视程度。认真研究和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总结归纳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解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才能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发生,促进社会的繁荣、昌盛和进步。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主要特点

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现出名目繁多的趋势,但这并非无迹可寻,根据大量的资料统计分析,其犯罪特点可大致归纳如下:

1、犯罪罪行严重,社会危害性极大

青少年由于自身因素的关系,年龄较小、自律能力差,极易冲动,违法犯罪经常表现为抢劫、故意杀人、盗窃、绑架等,很少为过失犯罪,犯罪不计后果,手段残忍,社会危害极大。

2、暴力犯罪比例很大

“暴力犯罪是以给被害人造成肉体上的损害为主要手段或以人的生命、健康为直接侵害对象的各种犯罪。”据统计,青少年涉及的故意杀人、抢劫案件分别各占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总数的20%以上,1999年重大杀人、抢劫案件占总案数的70%。

3、违法犯罪者的文化素质低下

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罪犯当中,有很少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部分只接受过中低等学校或社会教育,许多犯人在小学期间就已辍学,有的甚至没上过学,初中以下文盲、半文盲占90%以上。据统计,某市“审理的53名少年被告人中,小学(含小学和文盲)以下文化程度的为39人,占总数的73.5%,其余均为初中以下文化程度”。

4、有组织犯罪较多,

青少年罪犯虽年轻力壮具有体力优势,但由于他们的思想不太成熟,缺乏作案经验,对犯罪心理压力过大,且大都实施暴力犯罪,担心被害人反抗,总感觉单人作案势单力薄,因此他们经常纠集几人共同作案,形成犯罪团伙甚至犯罪集团。

5、流动人口作案较多

当今社会产生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现象,再加上现今我国对流动人口管理制度上的不健全,许多暂住、录用外来人员不予申报,给一些犯罪分子制造了可乘之机,而且作案后逃之夭夭、不留任何踪迹,同时给侦破工作带来很大难度,助长了流窜分子大肆进行作案的嚣张气焰。

6、前科罪犯比例大

据统计,“1999年在所有的青少年犯罪的案件中,有前科、累犯分别占22%和79%。”再犯比例过高,一方面说明犯罪人的主观恶性大,恶习根深蒂固,虽经劳动改造仍不思悔改,但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我们在特殊案件的预防上存在严重不足。

7、无业人员比例大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机械化、智能化和自动化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劳动力大量剩余,许多单位都实行裁员政策,许多青少年失业或根本没有职业。这样就形成大量的“闲散”青少年。这些无所事事的青少年游民自然成了罪犯拉拢的主要对象。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分析

鉴于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的增多的现象,给我们法学界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因此认真研究分析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对于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重大的意义。现对青少年违法犯罪成因分析归纳如下:

1、不良动机的影响

凡违背禁止性规范的动机均为不良动机,它可以诱发很多犯罪,成为犯罪人实施犯罪的内在动力。例如,经不住金钱诱惑的拜金主义会产生贪污、贿赂等犯罪;不劳而获、不思进取、贪图享受的享乐主义可以诱惑青少年去盗窃、抢劫;复仇的报复心理可以导致杀害、伤害别人;赌博、吸毒不良习气等均可以引发大量刑事案件的发生。

2、自身素质低,抵御能力差

由于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学文化的关键时期,加上自身文化素质较低,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涉世未深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不良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3、各种文化糟粕的影响

一些“黄色”书刊和不良“网络游戏”的毒害,一些新闻媒体播放的暴力等影视制品和暴力游戏的影响,都导致一些青少年效仿而犯罪。

4、婚姻、家庭因素的影响

一些青少年因恋爱、婚姻的不成功,造成与恋人或夫妻反目为仇,进行暴力、凶杀等报复。有一些因父母感情不好或离异造成性格孤癖、内向、不好交往、憎恨男性或女性等不正常心态导致犯罪,还有的因父母溺爱,不良影响(如赌博、吸毒等)而失足犯罪。

5、学校教育的片面

当前,有些学校在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情况下,而忽略了对青少年学生的思想和法制教育不够,导致许多青少年学生缺乏正确的理想信念,不知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缺乏普通的法律常识,头脑中没有辨别是非的标准,不懂法、不知法,也就谈不上遵纪守法,这是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6、各种社会因素和舆论的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很容易产生高消费意识的盲目膨胀,追求物质金钱的欲望及腐朽思想严重侵蚀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一时间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重新抬头,另外经济收入的差距加大,造成了青少年心理上的不平衡,诱发青少年追求金钱和物质享受,使得一些青少年为获不义之财疯狂作案。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心理分析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跨世纪的接班人。青少年的犯罪问题一直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中国科学院心理所研究员王极盛曾在北京做过一项调查,在调查中发现32%的中小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分析研究青少年的犯罪心理,从心理上消除犯罪因素显得异常重要。只有充分了解犯罪的心理,清楚了犯罪的起因,才能从根本上遏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现把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原因归纳如下:

1、好奇心理的驱使

青少年对外界事物充满了好奇,这是他们的天性。本应成为求知欲望的资本,促使成才的心理保障,但由于他们的社会阅历浅,辨别是非的能力差,有时对好坏良莠缺乏全面正确的判断,在缺乏良性诱导的情况下,就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随心所欲,甚至走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2、盲从意识的作祟

在一些团伙共同犯罪案件中,相当一部分青少年根本没有完全认识自己的所作所为,并不知道所犯罪行的严重性,而只是盲目跟随其他成员做事,人云亦云,并没有明确的犯罪动机。

3、爱慕虚荣的攀比

近年来,由于惨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使得一些青少年幼小的心灵里埋下了爱慕虚荣的种子。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好逸恶劳,梦想一夜暴富,不劳而获,这些都极大地助长了贪污受贿的心理,一旦瞅准机会,他们就会不择手段地侵犯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

4、逆反心理的促使

从生理角度讲,青少年时期是逆反心理最强烈的时期。对一些家长的“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腐朽思想和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歧视差等生的做法,许多青少年都“不堪忍受”,有的甚至产生了强烈的对立情绪,严重时甚至会采取暴力手段进行反抗。

5、蓄意报复的躁动

蓄意报复是青少年故意伤害、故意杀人的主要动机之一。由于青少年正处于生理和心理的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心理状态不稳定,控制力不强,容易冲动,当遇到别人的挑衅时,往往表现得格外烦躁,缺乏理性思考。对于挑衅和伤害总想着要“讨个说法”的心理,决不肯轻易放过别人,总想着只有一报还一报,心理才平衡,才“不吃亏”,这些造成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频率的提高。

6、寻求刺激的诱惑

现代的青少年,生活的主旋律基本上都是家庭、学校和食堂三点一线。一方面由于极少接触外界的生活,使得他们的心理及其空虚,总想这点刺激来增加自己生活的乐趣;令一方面由于一些腐朽的精神文化产品的腐蚀和诱导,一部分青少年对物质和精神生活有着畸形的追求,喜欢寻求一些所谓的刺激,甚至超越了法律和道德的范畴。极大的诱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因素。

从上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来看,社会、家庭、学校等各方面不良因素的影响都在他们心灵中有着不同程度的折射和反映。因此,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根本,一方面是要针对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及思想品德的教育,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还要在教育中讲究方式、方法和策略,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健康向上的轨道上来;另一方面,还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努力,以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彻底根除滋生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土壤。

综上所述,以上认真分析和考虑了青少年违法犯罪特点、成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只有正确了解和掌握了青少年们的犯罪因素,才能针对具体的每一位青少年施行合适的方法来预防他们的犯罪,从违法犯罪的根源入手,努力把违法犯罪扼杀于萌芽状态之中。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及对策

近几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十分突出,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对如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家、学者以及热心于预防青少年工作的人员提出了很多有见地的办法,但仍不能有效地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率的逐步上升。“预防未成年犯罪应结合未成年人不同年龄的生理、心理特点,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心理娇治和预防犯罪的对策的研究”。对青少年违法犯罪追究刑事责任、实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以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对于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在分析和研究了它的特点、成因和心理原因之后,我们知道并不是单方面就可以满足要求的,它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共同作用。

(一)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家庭预防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计划生育政策的充分落实,现代社会的家庭结构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大家庭日趋瓦解,由父母和未婚子女组成的小家庭,逐步取代了存在几千年的“四世同堂”的传统大家庭。传统家庭中的诸多功能正在逐渐丧失,广大青少年对家庭的依赖和保护作用开始减弱,家庭教育职能逐渐弱化。正是由于家庭教育职能的逐渐弱化,引起了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趋势。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种基本形式,是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青少年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早期启蒙作用、长期感染作用、环境熏陶作用都是学校和社会教育无法比拟和难以取代的,甚至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作为父母要努力为孩子的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并非简单的物质基础方面,更重要的是道德素质的教育和影响。使孩子们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对于父母来说,生育子女是一种本能,而教育子女,进而把子女培养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之人,才是父母之爱的升华。培养、教育子女是父母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只养不教,是父母的失职;教子不善,则是父母的罪恶。作为父母应该努力从思想上教育孩子,使他们远离罪恶,千万不要把孩子当作宝贝一样,对孩子过分的溺爱,以免将来铸成难以挽回的过错。

因此,家庭预防在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预防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应该担当和强化对青少年的违法犯罪的预防责任。

(二)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学校预防

我国很早就开始实施九年义务教育,但是具体落实情况有许多并不尽人意。但事实上,学校在预防和控制青少年违法犯罪上负有最为重大的责任。如今在学校管理中存在着很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首先要在教育导向上进行预防。尽快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使其更好的和后面更高阶段的教育目标进行衔接。真正改变应试教育的误导模式,努力使教师、家长和学生,接受所谓的素质教育,不要使素质教育形同虚设。

其次要切实改变不良的教育方式。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学生的人格,改变通过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而降低教育的效果。教师应以身作则,起到表率作用,重视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避免学生因处于诱发环境中而酿成的违法犯罪行为。

最后要加强学校管理,营造良好的校园治安环境。对于升学率较差的学校和贫穷地区的学校,由于资金缺乏,使得教师难以安心从教,导致学校管理松松垮垮、毫无生气。这时要特别注意避免校外恶势力趁机渗入校园,彻底根除恶势力滋生的土壤,防止诱发青少年学生的偏差行为,为广大青少年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三)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社会预防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们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防止这些变化给青少年带来的不利影响。

首先人、财、物的大量流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供求失衡。我们要采取措施,防止大量青少年劳动力盲目无序的流动,避免青少年因陷入生计困境而滋长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其次社会文化的污浊和网络媒体的误导造成青少年道德滑坡。因此,我们要行动起来,尽量使青少年远离不良影视和网络文化的影响,尽量减少对青少年传递的错误信息,防止引起社会化的偏向,使他们的保持自己的行为准则,减少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最后社会“控制体系(约束力)”的虚弱加重加快社会环境的恶化。我们要加强社会控制体系,壮大社会对青少年的约束力,预防青少年自发发展现象的蔓延,尽量减少青少年涉足对他们不宜领域的机会,使青少年主动远离违法犯罪。

近几年来,有关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颁布和实施,使我们保护和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做到了有法可依。

总之,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是一项紧迫而艰巨的工作,只有在党政组织领导下,实行对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文化等手段,不断改善社会风气,消除各种消极影响,从而达到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目的。

注释:

郝欣、吴翠珍、杨欣、魏尚洲著,《青年犯罪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诊断研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第1页;

倪泽仁著,《暴力犯罪刑法适用指导》中国检察出版社,第2页;

杜衍庆著,《对农村青少年城市化犯罪现象的调查分析》,山东省枣庄市薛城区人民法院,第3页;

郭卜乐著,《未成年人犯罪》,中国心理热线;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一章第五条。

参考文献:

1、傅孙满著,《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情况及对策思考》,中国监狱信息网,2004-11-17;

2、廖纪源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学分析》,法律图书馆,2004-6-7;

3、赵廷鹏著,《该“救救孩子”了》,中国青年报,2004-6-7;

4、张爱梅著,《青少年犯罪心理与教育初探》,中国监狱信息网,2005-2-21;

5、于伟、韩丽颖著,《非公有制经济对青年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与应对策略》,2004-8-23;

6、郝欣、吴翠珍、杨欣、魏尚洲著,《青年犯罪心理活动规律及心理诊断研究》,2005-11-16;

7、吴长开著,《论青年心理发展的动力系统》,《西南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8、罗大华等著,《青少年犯罪心理分析》,知识出版社,1982年版;

篇7

关键词:中小学 校园欺凌 青少年 对策

近年来,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事件不断增多,过程触目惊心,性质十分恶劣,一些女生间的校园欺凌,施暴者采取的手段残忍恶劣,侮辱性极强,多次引起了人们对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的广泛关注。其实自上个世纪80年代末以来,中小学欺凌现象在我国就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青少年校园欺凌现象频发,一次又一次刺痛了公众的神经。原本应该充满欢声笑语的菁菁校园,为何会欺凌事件频发,是什么让青少年变得如此暴戾?

一、校园欺凌的相关概念

欺凌是指一种反复发生的、以大欺小或以多欺少的恶意侵害行为,通过孤立、侮辱、威胁、打骂、勒索等方式侵害他人身心。欺凌可分为直接欺凌和间接欺凌,直接欺凌是对被欺者采取拳打脚踢等肢体暴力或勒索钱财等行为;间接欺凌指对被欺者进行排挤孤立或语言谩骂攻击等。[1]校园欺凌概括来说是指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由一个或多个学生集中持续地故意伤害或破坏某个或某些学生的财物、身体和心理等,造成受欺凌学生肉体上和精神上痛苦的行为。该问题最早被挪威学者奥维斯所关注,早在20世纪70年代他就对瑞典、挪威等北欧国家的校园欺凌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校园欺凌在我国频繁发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青少年欺凌是校园欺凌的一种,欺凌者个人或伙同他人一起对受害人实施排斥孤立、言语侮辱、肢体暴力、威胁勒索等行为,青少年欺凌的危害不容小觑。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有的欺凌者还将欺凌过程、欺凌照片到网上,对被欺凌者造成身心上难以平复的伤害,甚至促使自杀行为的发生。[2]有些被欺凌者会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反抗欺压行为或成为新的欺凌者,最终导致一种恶性循环。而对于欺凌者来说,他们处事霸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正义感和责任感,把欺负人当成家常便饭。如果欺凌者始终无法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其行为也没有得到惩罚和矫正,其以后犯罪的可能性会增大,对家庭和社会的健康发展造成不良影响。

二、青少年校园欺凌的特点

1.手段多种多样

常见的手段不仅包括对被欺凌者直接的身体暴力攻击,如推搡、掌掴、拳打脚踢等,还包括对被欺凌者精神上造成的伤害,如嘲笑、侮辱、恐吓、勒索等,除此之外,社交上的排斥、孤立、敌视以及心理上的折磨也是欺凌行为的表现。

2.持续反复发生

由于欺凌者抓住了被欺凌者不敢将受欺凌情况告诉家长或老师的心理,欺凌行为通常在一段时间内反复发生,他们会肆无忌惮地多次反复欺凌受害者,并以此为乐。

3.当前普遍存在

校园欺凌目前普遍存在于中小学校园。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心智与心理都还不成熟稳定,对自己行为的认识还不够全面,再加上人们对此没有足够的重视,常常把欺凌理解为同伴之间的小打小闹,造成中学校园成为欺凌的高发地带。

4.力量的不平衡

欺凌者相比被欺凌者,一般年龄更大、身体更强壮,或者实施欺凌的学生由多人组成,形成实力或者势力上的优势,使被欺凌的学生在心理上惧怕而不敢反抗,形成一种恃强凌弱、仗势欺人的不对等局面。

5.行为隐蔽较难察觉

欺凌行为通常会发生在一些隐蔽的、不引人注意的地方,家长和学校往往很难发现。而且间接欺凌往往不明显,家长和老师短时间内无法察觉到孩子的异常。当前网络欺凌逐渐兴起,突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传播速度更广更快,隐蔽性强,危害性大。一些青少年利用QQ、微博、贴吧等发送恶意诋毁、侮辱、威胁他人的文字与图片,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与精神伤害。[3]

三、青少年校园欺凌的原因

1.青春期独特的心理特征

青春期的中学生身体处于快速发育阶段,精力和体力都比较旺盛,有时需要对外发泄自己多余的能量,但心理上还不成熟,有时为了“面子”将自己所遇到的挫折和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此外,有些学生本来就较为懦弱胆小,受欺负了也不敢吭声;还有些学生性格孤僻、不合群,这些人很容易成为被欺凌的对象。

跟男生顽皮好动、处理问题的方式简单直接相比,女生往往会不自觉地隐藏自己的真实想法,习惯用自己的方式发泄情绪或达到某种目的。青春期的女生敏感多疑,嫉妒心理强,情绪变化大,可能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或一个眼神而心烦意乱乃至情绪失控,通过欺凌等方式将不满发泄到他人身上。

2.家庭的教育方式

家庭是个人社会化的最早场所,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式对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有重要影响。有些家长本身素质有限又忙于生计,无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给予正确指导,更有甚者,通过打骂孩子的方式宣泄自己生活和工作中的压力,致使青少年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没有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方式。对青少年而言,父母过分严厉的教育方式,容易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攻击性强、野蛮粗暴。而对于父母离异、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他们往往得不到该有的关爱和教育,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当自身无法调节时,可能会通过欺凌的方式将这种情绪转移到他人身上。[4]

3.同伴团体的影响

人都有合群性,对于青春期的青少年而言,在团体里的归属感非常重要,在团体里他们能建立自信、加强身份认同,也能对抗来自其他群体的排斥和欺凌。但这种归属感并不稳定,当意识到自己在小团体中的地位受到威胁或明显感到自己地位较低时,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不安感。为了改善自己的境地,青少年可能会通过欺凌他人的方式来向团体宣示自己的存在。

4.大众传媒的不良示范

处于青春期的学生还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影视、图书、网络等大众传媒对暴力行为的大肆渲染,会增强他们的攻击性。再加上他们本身可能没有意识到这样做的危害性,还会对欺凌行为进行炫耀,再次引起他人的效仿。

5.学校道德教育缺失

当前我国的学校教育仍然没有摆脱应试教育的樊篱,把分数、排名作为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老师很少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与沟通,不能及时发现和处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异常行为。

四、国外解决校园欺凌的做法

为了解决青少年校园欺凌问题,从2007年3月开始,韩国教育部就向中小学提供免费“警卫服务”,只要学生提出求助申请,政府就会安排警卫在校园周边或特定地点暗中保护他们。[5]今年年初,韩国政府还颁布了《人性教育振兴法》,规定把人性教育放在重要位置,将相关课程设为必修学科,全国中小学校必须提交人性教育计划,并加强教师的学习培训。日本为了应对频繁发生的校园欺凌行为,特别加强了学校教育和咨询服务,不仅对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增加了学校辅导员和护理员的数量,还扩充校园社会工作者队伍和学校咨询机构的规模,设置24小时不间断服务咨询电话,以帮助学生处理各种问题。澳大利亚的一些学校采用“同伴调解”的方法,挑选若干性格开朗、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调解员,一旦发现有同学被孤立,就会特意多和该同学接近,尽量消除他们的寂寞与孤独;还会找不团结的同学谈话,努力使他们消除偏见和分歧,重归于好。

前不久在美国发生的中国留学生欺负同伴事件,涉事学生面临着美国司法部门的绑架、虐待等指控,可能会被处以终身监禁或驱逐出境,相比之下,我国对未成年校园欺凌行为的惩戒力度还有待商榷。有关专家分析指出青少年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不强,极易受外界影响,身心发展还不健全,如果惩罚过重可能会让其自暴自弃毁其一生,太轻的话又可能达不到教育效果,如何合理有效量刑需要进一步研究。

五、遏制校园欺凌的对策建议

1.政府

20世纪60年代美国就制定实施了《校园安全法》,时至今日,共有48个州实施了反欺凌法,大部分州更是明文禁止网络欺凌或电子骚扰。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也有专门针对校园欺凌的法律,而我国的《校园安全法》至今尚未正式出台。我国应该尽快加强校园安全立法工作,从法律的高度保护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要健全惩戒机制,让欺凌者为自己的过错付出代价,对欺凌者实施应有的惩罚和处置,才能鼓励那些受到欺凌的孩子起来反抗。

2.学校

目前学校教育一味追求学生成绩的提高,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导致学生伦理道德的缺失。在学生成长的过程中,健康人格的培养、良好道德教育的熏陶与分数的提高、升学一样不可或缺。学校教育应两手齐抓,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开始,增强青少年的社会责任感,注重团结友爱、社会公德、爱护弱小等教育。学校应积极创设良好的教育氛围,培养融洽的师生同学关系,改善校园环境,使学生能够在和谐、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中快乐成长。

为保证学生安全,学校应当在校园内一些偏僻、不易察觉的地带建全监控网络,当发现校园欺凌行为时,应当立即采取制止措施,避免伤害的发生。[6]聘请专门的心理老师,及时给予青少年科学有效的帮助。同时,学校还应加强学生的法制教育,通过法律常识宣传栏、法制教育栏目、案例探讨等形式让学生懂法、知法、守法,教给他们基本的防范知识,学会找老师帮忙,而不是以武力解决问题。

教师在处理学生的欺凌行为时,不要武断批评或者当众训斥,应采取合理的方法,了解学生这么做的原因,引导他们正确处理矛盾,让他们认识到欺凌的后果和严重性。教师还应该培养积极的师生关系,增进学生对班级和学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教师可以针对校园欺凌问题开展主题班会,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提高学生对欺凌问题的认识,也可以学到应对欺凌的技巧。

3.家庭

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家长应尊重孩子,加强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既不过分溺爱孩子,也不过分专制。平时处理事情时,家长要以身作则,用文明的方式解决问题,向孩子展示良好的修养。作为家长,要及时发现子女的异常,捕捉子女可能欺凌他人或被欺凌的迹象。当得知孩子欺凌别人时,不要一味过分指责孩子,要耐心开导孩子,让孩子明白欺凌别人的行为要承担责任。若孩子被欺凌时,多给孩子爱、包容与理解,让孩子不要恐惧,切忌不要“以暴制暴”。家长与学校要保持联络,加强合作,一起出谋划策,制止和预防校园欺凌的发生。

4.青少年学生

面对校园欺凌,青少年学生要加强防范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打破沉默,及时与父母或老师沟通,取得帮助和支持。青少年学生要学会与人为善,接受他人的缺点,不孤立他人,学会宽容、体谅、理解他人。提高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多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学会控制情绪。同时,提高自己的抗挫能力,面对考试的不如意、老师的批评、遭同学欺凌等,不应自卑退缩、自暴自弃,应当多给自己积极的暗示,自信地去面对解决问题。

总之,校园欺凌的防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政府、学校、社会、家长和学生必须协调行动,形成合力,一起关注欺凌现象,共同探讨避免和解决的方法,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有效减少校园欺凌的发生,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

参考文献

[1] 刘天娥,龚伦军.当前校园欺凌行为的特征、成因、与对策[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7).

[2] 贺岚.看不见的角落―关于我国中学校园里的女孩欺凌现象的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4.

[3] 张杰.浅谈日本的校园欺凌问题[J].中国电力教育,2008(12).

[4] 郭一建.社会工作介入流动青少年同伴欺凌行为的实践研究[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5(1).

[5] 李茂.遏制“校园欺凌”外国如何出招[J].黑龙江教育:中学,2014(5).

篇8

【关键词】中职学生;校园暴力;现状

在我国,校园暴力近年来有不断升级的势头,不仅危害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中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随着我国职业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发生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暴力事件甚至违法犯罪现象屡屡见诸网络和新闻媒体,不断刺激着国人敏感的神经。据有关方面统计,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着更为严重的校园暴力,校园暴力一半左右都发生在中等职业院校。[1]为了了解中职学校校园暴力的现状,笔者对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部分中职学生进行了抽样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调查对象、内容与方法

1.1 对象

以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一年级、二年级在校中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该校七个专业十二个班级的同学进行调查。

1.2 内容

内容包括基本情况(性别、年龄、年级、民族、家庭情况等)和过去一年来校园暴力(包括实施和遭受暴力)的发生情况(发生与否、次数、暴力类型、处理方式、影响及原因分析等)两个部分。调查前对调查员进行培训,统一调查方法。调查对象在调查员的指导下,认真自行填写问卷,问卷经调查员审核后统一回收。

1.3 方法

利用专家咨询法确定出衡量中职校园暴力行为的各个项目,然后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来收集数据资料。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共发放问卷39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19份,最后获得有效资料371份,有效率为 95.1%。其中男生113名,占总人数的30.5%,女生258名,占总人数的69.5%;一年级人数为203人,占总人数的54.7%,二年级人数为168人,占总人数的45.3%;年龄最小14岁,最大21岁,平均年龄(16.8±1.72)岁。

2.2 暴力行为的检出情况

过去一年371人中实施暴力行为者32人,总发生率为8.63%,其中男生21人,发生率为18.58%,女生11人,发生率为4.26%,男生高于女生。一年级学生21人,发生率为10.3%,二年级学生11人,发生率为6.55%,一年级发生率高于二年级。通过对学校学生管理部门进行实地调查,过去一年因暴力行为受到处分的中职男生为18人,中职女生为28人,女生多于男生(该校女生在全校学生中所占比例较大)。

2.3 学生施暴行为分析 见表1

按照学者们的分类,校园暴力行为可以分为软暴力和硬暴力两种。软暴力主要包括起侮辱性的绰号、孤立、排挤某人、谩骂他人、威胁和恐吓同学等;硬暴力主要包括拳打脚踢、使用棍棒、刀具等凶器、在校内或校外找帮手殴打“仇人”等。[2]笔者对暴力行为进行归纳总结后,对比较常见的暴力形式进行了数据分析:

由表1可知,自我承认在过去一年中实施的暴力行为依次是孤立排挤他人(27.21%)、起绰号(18.56%)、谩骂他人(15.45%)、打架(12.05%)、自伤自残(10.25%)、威胁恐吓他人(8.24%)、性骚扰(8.23%)、随意拿他人财物(8.03%)、找帮手“报仇”(6.35%)、勒索财物(4.27%)、携带凶器(3.22%)。上述数据和其他学者调查的有不一致的地方,可能和调查的对象以女生居多有关。[3][4]

2.4 校园暴力的发生频率 见表2

校园暴力的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是衡量中等职业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在本次调查中,项目组总结了七种校园中经常会出现的暴力行为,将这些行为的频率设定为“从没有”、不到三次定为“偶尔”,三次以上定为“经常”,统计结果如下:

从表2可以看出,过去的一年中,有85.82%的学生在校遇到过公共设施被故意破坏的事件,有31.29%的学生经常故意破坏校园公共设施;有51.5%的学生遇到过校外人员来校惹事生非,有20.23%的学生经常被校外人员骚扰;有39.49%的学生在学校被勒索过,有24.31%的学生经常被他人勒索;有34.42%的学生在校期间遭遇过被打的事件,有7.31%的学生经常随意被打;有29.95%的学生在校遭遇过体罚,有9.5%的学生经常被体罚;有29.65%的学生被性骚扰过,有10.64%的学生经常被性骚扰;2.5%的教师被报复过,没有教师经常遭到报复。

2.5 受暴后的救助方式 见表3

由表3可知,不同性别学生遭受暴力后的救助方式不同,男生中37.5%求助校方,28.9%召集朋友帮自己报仇,15.1%求助家长,12.5%自认倒霉;而女生中40.91%求助校方,35.2%求助家长,20.3%自认倒霉,17.6%召集朋友帮自己报仇。

2.6 校园暴力原因 见表4

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次调查中主要列出了8项原因,统计结果如下:

由表4可知,学生对上述校园暴力产生原因认同率都比较高,其中“个人原因”占68.7%,“学校对违规学生的处罚较轻”占67.17%”,“不良同伴的影响”占65.72%、“家庭教育的影响”占64.82,“学校德育的缺失”占53.68%,其次是网络影视媒体的影响、家庭影响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3 讨论

本次调查显示江西护理职业技术学院中职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总发生率为8.75%,高于同一年龄段的高中生,[5]也高于大专生和大学生,[6][7] 校园暴力防控形势比较严峻。一般来讲,校园暴力事件中,男生比例高于女生,但是我们注意到女生校园暴力频发已成为校园暴力的新表征。女生暴力事件除具备一般校园暴力的特征之外,还有其独特之处,比如群体性、性等特征,[8]对被害人的危害也更严重,所以我们要对女生校园暴力给予足够的重视。

在过去一年中,同学们接触或亲自实施的暴力行为依次是孤立排挤他人、起绰号、谩骂他人、性骚扰、自伤自残、威胁恐吓他人、打架、随意拿他人财物、找帮手“报仇”、勒索财物、携带凶器。这说明中职同学对暴力已经有一定的辨识和控制能力,比如首先选择排挤、孤立等冷暴力,只有在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或在突发事件中才会使用硬暴力,所以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关口前移,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另外,携带凶器虽然不是直接导致暴力事件的原因,但是由于中职学生生理、心理不成熟,容易冲动,做事不计后果,在暴力事件中一旦使用,后果都比较严重,去年该校就有2起因为使用了携带的凶器导致严重后果的事件。

调查表明,七种主要类型的校园暴力发生频率各不相同,故意破坏公共设施、勒索他人、校外人员到校生事的事件发生比较频繁,经常发生的频率都在20%以上。性骚扰、体罚学生和随意被打次之,报复老师的事件最少。经访谈学校的学生管理人员,对公共设施的破坏主要集中在宿舍门窗、教学楼的卫生间、安全指示灯等硬件上,此类问题发现晚、取证难、调查难,最后往也是由学校承担损失;勒索他人主要涉及烟酒、饭和钱;校外人员到校生事主要是帮人打架或谈恋爱的居多,此类事件一旦发生,后果都比较严重,处理起来也比较棘手,去年一年该校由当地公安机关处理的此类事件就有3起。

遭受校园暴力后,求助学校解决是男女生首先选择的第一处理方式,而女生其次更倾向于向家长求助,男生比较倾向于求助朋友。这主要是因为男生好面子,觉得自己的事情能自己解决,求助家长是一种没有能力的表现,俗称“江湖事,江湖了”。因此,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救济方式至关重要。

在原因方面,大多数同学都能够认识到校园暴力既有个人原因,也有家庭和社会的原因,其中对个人原因的认同率最高,学校对学生的处罚次之。这与走访过程中很多学生都要求学校加大对施暴学生的惩处力度相一致,说明学生对于校园暴力这种行为也是很反对,迫切需要学校采取措施。

综上,中职学校校园暴力形势严峻,中职学生在施暴的方式、频率和救助方式等方面具有特殊性,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只有认真分析校园暴力的现状、特点、原因,才能在教育实践中有效地采取防控措施。

参考文献:

[1] 宋雁慧.初中校园暴力及其防治体系「D].北京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

[2] 朱作鑫.校园暴力之概念、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5(5).

[3][6] 庞淑兰,刘瑞庚等.唐山市某职业高中校园暴力的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0(10):14.

[4] 王培席,王绵珍等.大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5(9):12.

[5] 荆春霞,王声等.广州市中学校园暴力发生情况及原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5(1):26.

[7] 王畅等.广州市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1(9):45.

篇9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262-01

目前,中职学生厌学已成为一种较普遍的现象,不仅我们学校有,其它各类职业学校也存在,它严重影响到学校、班级的管理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中职学生的现状大家基本了解,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学生道德素质明显偏低,是非善恶不分,上课睡觉、大声聊天,不懂得尊重老师,不愿意接受老师的批评教育,爱顶撞管理者;说话时脏话随口而出;随意破坏环境、公物;2、缺乏诚信,说谎是常有的事。大部分学生学习基础差,再加上受到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很容易产生“读书无用论”的思想,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3、缺乏责任心。对自己不负责任,不珍惜学习的机会;对家人不负责任,不关心家人,追求享受,爱慕虚荣;对他人不负责任,自私自利,缺乏宽容,不懂得赞赏对方;对集体不负责任,没有集体荣誉感,不参加集体活动,甚至经常不做值日。4、自卑心理严重。通常用“不良的行为习惯”来表现自己的个性,如抽烟、装扮怪异、搞“小团体”、打架等,而且这一部分学生听不了任何人对他的批评,稍有处碰就“火山爆发”,其实就是及其自卑的表现,他们在伤害别人的同时自己也被深深的伤害着。还有很多表现,不胜枚举。这些现象给学校的管理,班级管理,教学工作等各方面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对于中职学校的发展、学生素质的提高造成一定的影响。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树立信心,学好知识和技能,掌握谋生的本领,为将来择业就业打下良好基础,是我们每一位中职学校教师需要认真研究、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想要解决问题就要了解问题形成的真正原因,只有了解了,才会理解,才会找出对策和行之有效的办法。影响学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外部环境的影响,也有学生主观方面的原因;既有思想观念方面的因素,也有社会、家庭等条件的制约。我认为可能主要有以下原因:1、社会环境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中职学生思想意识、道德水准、价值取向、行为方式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呈多元化的趋势。现在的学生不再盲目崇拜权威、传统、教师和书本,更注重自身需要和个性追求。学校的培养,教师的教导对学生的影响作用越来越小,而社会环境变化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却越来越大。可见,社会环境因素对学生的负面影响是深远的。目前社会上存在就业难与劳动力准入低门槛的矛盾,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带来极大冲击。一方面就业市场供大于求,不少大学生、中专生毕业就失业,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另一方面劳动力准入门槛却很低,没有文化程度和专业技能等级要求,只要肯出力,也会找到工作。2、家庭教育的失衡。家庭生活状况及方式,对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80%的学生来自农村,其家长的受教育程度较低,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不是打骂就是置之不理,要么过分溺爱与庇护 ,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放任自流,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心理及习惯,在学习上意志消沉,产生厌学情绪;还有破碎家庭子女,父母经常吵架、打架,家庭关系破裂离婚,形成单亲家庭,对孩子身心造成莫大伤害,使学生感到自卑、压抑,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3、学校没有正确的评价学生的现有能力。有些课程以他们现有的学习能力根本达不到,文化基础太差,有的连小学、初一的知识都没掌握,按现行高中段的教学要求,不少学生想学也学不进,上课只能聊天或睡觉。还有分层教学、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的教学方式由于种种原因,很难完全推行,学生实训操作时间、空间不足,学生很难得到真实环境的训练,从而对一些课程的期待感也不大,很容易就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情绪。4、网络的不良影响。网络的发展,对成长中的中职学生产生正负两种不同的影响。从正面影响看,学生可以在网上方便、快捷地学到许多新知识、新理论、新技能,拓展学生知识面,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另一方面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尤其是那些“凶杀暴力”、“网络游戏”对学生的影响和危害极大,特别是未成年的中职学生幼稚的心灵造成莫大伤害,使一些学生迷恋或沉浸在网络虚拟世界、网络游戏中,无心读书学习,个别学生甚至晚间翻墙外出上网打游戏,白天趴在课桌上睡觉;我曾与一位迷恋网络游戏的学生谈话,他说:“老师,我确实控制不住自己,一上课心里总想着游戏,想静下心来听课却静不下来。一玩上游戏,我就收不了手,游戏里的情节、倒过来我也能背出,可就是学不进、记不住书上的东西,打开书本见到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头晕,不如玩游戏这么轻松……”。

篇10

一、透析:师生冲突之负面作用及成因

1 师生冲突之负面作用

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冲突行为有多种不同类型表现形式,可以是外显性的,如故意扰乱课堂纪律;也可以是内隐性的,如思想上的拒不合作。可以是暴力的行为,如言语或肢体冲撞;也可以是非暴力的行为,如刻意不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无论何种类型的师生冲突,均会给学校带来不利影响。这些不利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扰乱学校秩序,妨碍学校正常运转,破坏学校规章制度得以运作的关联系统。第二,动摇学生遵守学校规范的动机和自觉性。如果一些学生经常和教师产生冲突,可能会对其他学生产生影响,使他们遵守学校规范的自觉性下降,甚至会仿效这些不良行为。第三,影响学生日后的社会价值观念。学生若经常目睹暴力冲突行为,会产生不安全感,对社会生活的信心及对他人的信任感便会降低,这会对其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和对社会和他人的看法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

2 师生冲突之成因

社会控制理论认为,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冲突是由下列一些因素造成的。

(1)外界环境的标签强化。所谓标签强化,就是指外界环境给予个体某种评价,导致其加速朝该方向发展的一种现象。社会学家乔纳・森特纳认为,个体有关自我的认识源于同他人的交往,个体“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中获取其自我形象或自我感觉以及自我态度。”也就是说,个体从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看法中来认识自己,形成并修改自我概念,然后以此“自我概念”来与他人互动。学生和教师偶尔发生一些冲突,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从某种角度来说,这种冲突会对学校起到一定的有利作用,如促进学校和教师改进自身的不足之处。但是,如果教师把这种冲突行为当成不可容忍的事件,把和自己发生冲突的学生当作“问题”学生,就会对学生产生标签强化效应。当学生被教师贴上“问题”学生的标签后,便会形成一种自己就是“问题”学生的自我认知,就可能以“自我履行预言”的方式行事,进一步和教师发生冲突行为。教师也会因学生之后的行为,更将其视为“问题”学生。如此形成恶性循环,导致师生冲突不断发生。

(2)学校中主亚文化之间的偏差。正如社会学家科恩所言:“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是社会个体之间发生冲突的重要诱因。”这也是学校中师生之间冲突产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每一个文化群体中,总有亚文化群体的存在。所谓亚文化群体,是指具有稳定的、但和主文化的价值体系不完全相同的一类社会群体。这类群体只是在某些方面不同于主流群体,具有自己特殊的行为规范,只部分服从主流社会的行为规范。作为与学校主流文化群体有差异的集团,他们有着自己独特的与主流文化群体相抵触的行为规范、目标和价值体系。毋庸置疑,这种情况必然导致他们与主流文化的管理者――教师产生矛盾,进而导致双方发生冲突。

(3)社会联结纽带控制力量弱化。个体的行为受社会联结纽带的影响。社会联结纽带主要包括“依附”、“承诺”、“参与”和“信念”等成分。依附指的是“与他人产生社会关系的过程”。所有的社会关系都可以对个体产生一定程度的控制作用。参与指的是参加各种社会认可的活动。参与社会活动可使个体融入社会主流群体,习得群体规则,从而和主流群体保持一致。承诺指的是“对传统社会关系的投入”。具体来讲就是投入时间、精力或金钱去获得社会所认可的各种目标,当个体认可这些目标,并为此而付出艰苦努力之后,做出不符合社会要求的行为的可能性便会变小,否则将会使其失去实现自己所追求目标的机会。信念指的是“对主流价值观的信仰”。个体对主流价值观越信任,做出出格行为的概率越低。这些社会联结纽带对个体行为的影响是极其重要的。

正是这些社会联结纽带的约束作用,保证了学生的行为符合学校规范要求。但是当学生和这些约束个体不良行为的社会联结纽带的联系弱化,社会联结纽带对他们的约束力降低时,他们便可能会做出和教师发生冲突这类不良行为。

(4)社会环境中不良文化的影响。受社会环境中的不良文化尤其是暴力文化的影响,是学生和教师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教育心理学家班杜拉认为,个体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也可以习得同样的行为。当个体所处的环境中存在有大量的暴力行为,受这些行为影响,个体也会习得这种行为。“我们很容易受到来自家庭、文化和大众媒体的攻击性榜样的影响。”那些尚未成年的学生,正处于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还未成型,判断是非的能力还较差,更易受社会不良环境影响。当所处的环境中存在暴力冲突行为,他们就有可能无意识地习得这种行为和观念。在具有暴力行为习惯的条件下,他们必然会容易与管教他们的教师产生冲突。

二、探寻:师生冲突控制之对策

1 理性看待学生的差异性,宽容善待学生

教师作为社会的代言人,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引导者。教师的认可或否定,将对学生行为产生及其重要的影响。因此,为改变学生的行为,教师首先要改变自己对待学生的行为。学生之间性格是有差异的,教师绝对不能因此而给学生分好坏、高低类别。其次,教师还应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对与自己发生冲突的学生要积极、热情、诚恳、细心地做转化工作,最大限度地理解、宽容、善待,要给他们改正错误的机会,切忌随意的否定。对于少数难以管理、容易和教师产生冲突的学生,教师要在尊重他们个性的前提下,对其进行全面细致的了解,找出其产生这些行为的根本原因,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教育措施,细心地加以引导,点点滴滴地改变他们的不足之处。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帮助其树立正确的自我形象,使其自我约束自身的行为。

2 正确运用同伴控制,建立积极的亚文化群体

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的交往群体,尤其是同伴、邻里等初级群体,对个体行为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正如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所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他人对待自己的方式是我们行为的最有效影响源之一。”“被同伴拒绝对儿童而言是一种灾难性的事件。同伴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来源地之一。因为这意味着儿童将无法获得社会归属与社会激励。”因此,对于那些亚文化群体中的学生,可以利用同伴群体的压力改变他们的那些不良行为规范,使他们的文化更加符合学校主流群体文化,进而减少他们和教师之间的冲突行为。在同伴控制中,规范性社会影响和信息性

社会影响对个体行为的控制效果较为理想。规范性社会影响是指“个体为了被他人所接受,避免被他人所拒绝而做他人做的事情,说他人所说的话,按照他人的愿望行事的一种现象。”信息性社会影响是指“个体为获得他人所具备的有关在某一情境中任何行动的信息,而附和他人的行为,进而获得其指导的一种现象。”因此,教师可以指导表现良好的学生通过容纳及给予学习或生活上的额外帮助的方式来改变亚文化群体中学生的不良行为。

3 强化学生的社会联结纽带,增强其控制力

如前所述,关键社会联结纽带如“依附”、“承诺”、“参与”和“信念”的弱化,是学生和教师产生冲突的重要原因之一。那么,强化这些关键社会联结纽带的控制和约束力,则会减少二者之间的冲突事件。对学生而言,“依附”主要指和亲密成员的良往,特别是父母以及同辈之间的正常交往;“承诺”指的是投入时间和精力为实现诸如上大学、获得荣誉等传统目标而努力;“参与”指的是参加学校或班级举办的各种团体活动;“信念”指的是认可社会和学校规定的各种价值观念等。有鉴于此,学校在教育过程中,应重视对学生人生观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崇高的理想和正确的人生奋斗目标;加强道德观和价值观教育,使他们具有积极的心态,从而提高他们对学校和社会的认可度;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有教育意义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加他们之间接触、交往和沟通的机会。

4 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净化学生的成长环境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过程中,其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完善,辨别是非的能力还较差,容易受所处环境中暴力文化的误导。因此,营造和谐的文化氛围,净化他们的成长环境,是减少其和教师冲突行为的必然之举。在学生的成长环境中,对其行为习惯有较大影响的主要是家庭环境。学校应和家长经常沟通交流,让他们意识到自己作为孩子第一任教师的社会职责,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使孩子处于和睦的家庭氛围中;自觉作孩子行为的良好表率,发挥积极的榜样教育作用。另外一个对学生有重要影响的环境是媒体,尤其是电视、网络媒体。因此,学校和家长应共同努力,减少学生接触这些媒体中暴力文化的机会,并同时给其提供具有正面教育意义的电视电影。此外,还应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其自觉抵制不良文化,主动净化自己的成长空间。

参考文献

[1][美]乔纳森・特纳,社会学理论的结构,邱泽奇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2]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美]迈克尔・体斯,卡罗琳・克雷勒,社会学和我们,周杨,邱文平译,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4]冯忠良,教育心理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