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垃圾治理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1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海洋垃圾治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海洋垃圾治理

篇1

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望无际的大海,向来给人以胸怀宽广、可以无限包容的印象。但是,让无边无际的海洋成为人类垃圾的消纳地与排污场,真的没有一点恶劣影响吗?

③尽管《2015年厦门市海洋环境公报》显示厦门市海域水质总体好转,但这样的结果并不能让人乐观。君不见,海域漂浮垃圾总量并未减少,仅仅厦门海域的漂浮垃圾总量便达到1600吨。作为国内著名的海岛与海滨旅游胜地,厦门却面临被海洋垃圾包围的困境,这足以令人震惊。

④不可否认,海洋垃圾污染的确是个世界性的问题。2015年2月,美国佐治亚大学的科学家指出,全世界每年约有800万吨塑料垃圾从陆地流入海洋。英国某环保基金会则指出,到2050年,海洋中的塑料垃圾将会比鱼儿还多。就连被视为最纯净海岛的马尔代夫,也面临着海洋垃圾的威胁。那种认为海洋有着无限的包容力,完全能够承受、消纳人类垃圾的观点,已被海洋环境不断亮起的红灯证明是个不折不扣的误区。

⑤事实上,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难以降解,将“诅咒”海洋数百年。海洋塑料垃圾全面分解据称需花数百年时间。这些垃圾将对海洋动物构成致命威胁。海洋动物,如海龟、海鸟,会将塑料垃圾误认为食物,吞食后中毒死亡。海洋垃圾不仅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健康,还对航行安全造成威胁。人们对海洋垃圾带给海水水质、海岛生态、人居环境及旅游业影响的担忧,绝非杞人忧天。

⑥可见,对于海洋垃圾污染,显然不能因为部分海域水质总体好转,便掉以轻心。有的放矢地治理、控制海洋垃圾污染,是刻不容缓的事情。对海洋污染的防治牵涉环节众多,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但这并不意味着对海洋垃圾污染的防控无从下手。美国的整条海岸线也曾遭遇严重的海洋垃圾污染问题。但美国联邦政府在其中越来越能发挥主导作用,并制定了许多法律,授权一些联邦机构进行积极管理,还陆续开展国际合作。“保护重于开发”日渐成为人们对海洋认知的主流。

⑦尽管我国的发展阶段与海洋垃圾污染问题与国外相比,有自身特点与差异化因素。但海洋垃圾污染的治理意识、系统防控机制的建立、法律责任的明确与完善,不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已有经验。

(武洁/文,选自《燕赵都市报》2016年4月14日,有改动)

读笔记

1,本文标题很有意思,请谈谈你的理解。

(从是否点明说明对象、暗示说明对象的特点和语言特色等几方面考虑。)

2,本文从哪几个方面说明了海洋垃圾的污染问题?请分点概括。

(第一步,划分层次,理解文章结构;第二步。筛选信息。注意关键段落的中心句。圈画关键句,提炼、组合;第三步,分条简洁表述。)

3,分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事实上,排入海洋的塑料垃圾难以降解,将“诅咒”海洋数百年。海洋塑料垃圾全面分解据称需花数百年时间。

(说明文的语言有准确性和生动性两大特点。从宏观上讲。不论从哪个角度分析,说明文语言的表达效果都是为了更好地说明事物。具体到某一词语的表达效果,要紧扣句段,结合语境进行分析。)

篇2

美国媒体近日公布了一组太平洋垃圾场的照片,这个垃圾场位于加利福尼亚州与夏威夷间,面积相当于两个美国德克萨斯州,据估计其面积每十年大约会增长一倍。

距离各国海岸线数百公里的地方都有巨大的垃圾带。

在太平洋中心的某个区域,人类的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不断在这里聚集,而且随着洋流的运动,垃圾带变得越来越大,以至于现在根本无法准确测量它的面积。

查尔斯・摩尔是一位帆船运动员。12年前,他在夏威夷完成一次帆船赛。在返回途中,他驾驶着“阿尔圭特号”科考船偶然发现了这片垃圾带。2009年夏天,查尔斯已经是第十次途经此处。这次,查尔斯和他的同事们在船上用竹竿挑起了一片将近2米长的聚苯乙烯碎片。如此大的碎片,仅仅是茫茫无际的垃圾带中的一个小不点而已。

查尔斯还在水中发现了一个桶状残骸物,上面现在已经长满了各种生物体。这种残骸物被丢弃后漂浮不定,一会儿下沉,一会儿上浮,很难确切测量出此类残骸的数量。

在这片垃圾带中,到处都充斥着电灯泡、瓶盖、旧牙刷、冰棒棍、塑料碎片等各类生活垃圾。

在一段被压扁的管道中,一只全身长满斑点的扳机鱼正悠闲自得地游来游去。这段废旧管道成为扳机鱼最理想的栖息地,可以为它提供很好的保护,同时它也可以躲在其中埋伏起来捕食猎物。

科学家们认为,这片垃圾带仅仅是全球海洋中众多垃圾带中的一个。在海洋学者看来,像这样巨大的垃圾带,全球至少还有4个。一些废弃的渔具也是海洋垃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浮标、钓丝、鱼网等。陆地上的许多生活垃圾

也可能随着下水道而最终流入海洋。

美国绘制出全球海洋污染地图

美国研究人员绘制出一张海洋环境地图,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影响状况。地图显示,几乎每一处海洋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人类活动影响。

这份由美国国家生态分析及合成中心开展的研究结果表明,全球41%的海域受到17种不同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这些活动包括海上采油、商业船运、人类活动导致的物种入侵、渔业捕捞、各种人为污染,以及酸化、紫外线辐射、水温上升等由气候变化导致的问题。

这张地图的绘制者之一哈尔彭说:“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随着人为影响的不断累积,海洋环境现状比大多数人想像的还要糟糕。”

研究发现,受人类活动影响最严重的海域包括北海、中国东海和南海、加勒比海、北美洲东海岸、地中海、红海、波斯湾、白令海和西太平洋部分海域等。

研究人员把人类对海洋环境的影响归为四类:气候变化、污染、渔业捕捞和海运。气候变化已成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为海水温度上升和气候变化所引起的海水酸化。渔业捕捞紧随其后,过度捕捞已经造成海洋珊瑚礁遭受破坏。

参与绘制这份地图的海洋生态学专家本・哈朋接受媒体专访时表示:“人类从海洋中获取必要的食物和其他生活资料,但是人类对海洋的利用也对它造成了很多直接和间接的影响。捕鱼、化学垃圾排放、污染、海运等人类活动,使1/3 的海洋受到严重影响,侥幸未受人类活动侵害的海洋只占4% 不到。”

哈朋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海洋生态学专家,哈朋称自己一直感觉海洋很宽广,和多数人的看法一样,曾经以为地球上还有很多海洋是人类从未或者极少造访过的。哈朋说:“当你看到这张地图,你会发现大片大片的海洋被各种各样的人类活动所影响,会觉得非常震惊。”

这张“海洋地图”显示,受人类影响最严重的海洋基本都位于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例如欧洲北海、中国东海和南海、地中海、波斯湾、加勒比海和北美东部海域。而在整个海洋生态系统中,珊瑚礁和大陆架受到的影响是最为严重的,深海影响目前尚不可考。

这份“全球海洋地图”以黄色为主、绿色为辅,还有橘色和红色夹杂其间,地图上清楚地标注了人类活动对海洋影响程度的深浅。

为使调查结论更加准确,研究者们把地球上的海洋切割成无数个1平方公里的小块。接着,他们对每个小块的综合影响进行计算,最终得到每平方公里海洋受到的“人类综合影响分”。透过这张地图,海洋的污染程度一目了然。

哈朋说:“绘制这张“海洋地图”是一个艰苦的过程,来自16 个研究机构的19 名科学家为此耗费了将近四年时间。他们参考了来自各方面的数据:渔业数据来源于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海底建筑方面的数据来自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局的地理数据中心,此外还有各个时期科学家和研究者们的调查数据。”

这也是科学家们首次尝试评估所有人类活动对全球海洋造成的综合影响。而在以往,科学家们往往只是就人类活动的某一方面或人类活动对某一海洋生态系统的影响进行研究。

有科学家表示,看过这张地图后,人们会改变对海洋的看法。这张地图告诉我们,海洋并不是无限的,人们从它的怀抱里夺走很多资源,又扔给它很多废物,这是在摧毁人类自己赖以生存的系统。

根据位于美国加州长岛的非盈利性环保组织Algalita 海洋研究基金会调查,迄今为止,已有约1 亿吨垃圾倒进了北太平洋中部从夏威夷北部到日本之间绵延数千公里的海域。这个组织正用一艘太阳能研究船在这一海域收集塑料袋,但据这一组织测算,已经失去了将它们彻底清理干净的可能性,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太多,而且很多海洋生物(如贝类和海藻)都粘在上面。

据介绍,丢入海洋中的塑料袋不仅会缠住海洋生物,让那些吃下它们的海洋生物毙命,甚至还会破坏海洋生物的栖息地。绝大多数塑料袋都是非降解的,它们会在海里存在成百上千年,分解成更小的塑料。

对中国附近海域的状况,哈朋也给出了答案――从数据上看,这里几乎受到了所有17 种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称得上是人类影响的“完美风暴”了。

我国海洋近岸约78%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

中国海洋局的2007年《中国海平面公报》显示,在监测的18个生态监控区中,约78%的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或不健康状态。

根据2007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我国四大海区中除黄海外污染程度都在继续增加,全海域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比2006年减少约0.4万平方公里。

近海大部分海域为清洁海域,远海海域水质保持良好状态。海水中的主要污染物依然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石油类。

对陆源入海排污口的监测中,在去年实施监测的573个入海排污口中,约87.6%的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污水排海总量(含部分入海排污河径流)约359亿吨,所含的主要污染物总量约1219万吨。四大海区中,渤海沿岸超标排放的排污口比例依然最高,达91%。

科学家研究发现,自进入工业社会以后,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性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大约有一半被海洋吸收。研究人员警告说,这些气体进入海洋,大大加强了海水的酸性,将极大危害海洋生物,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

“可以说,这么多年来,是海洋帮了人类的大忙,我们生产出来的大部分污染性气体,没有直接流入大气层,而是被海水吸收了,这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全球变暖的趋势”,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克里斯・塞宾说,“但是,这些气体进入海洋后,很大程度上破坏了海洋生态系统原有的生态结构和化学成分,从长远看,这一点是更要命的。”

研究人员发现,人类活动所产生的污染性气体,例如由火力发电、工业生产以及汽车尾气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大约有48%被海水吸收,而这些气体也主要流入全世界10%的主要海洋中。研究人员还进一步研究了二氧化碳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当二氧化碳溶入水中,形成碳酸,而碳酸会腐蚀和损害海洋生物的贝壳和骨骼。

“虽然多数的海洋生物能够游泳和行动,但是大面积的酸污染使他们很难逃离危险”,加利福尼亚大学海洋生物学家塞恩・马克斯说,“酸性海水还可能对海洋生物的繁殖造成影响,有些生物(主要是大型动物)可能会迁徙到二氧化碳含量低的水域去,由此会造成海洋生态系统的混乱。”

海洋不能承受污染之痛

由于海洋的特殊性,海洋污染与大气、陆地污染有很多不同,其突出特点一是污染源广,不仅人类在海洋的活动可以污染海洋,而且人类在陆地和其他活动方面所产生的污染物,也将通过江河径流、大气扩散和雨雪等降水形式,最终汇入海洋;二是持续性强 ,海洋是地球上地势最低的区域,不可能像大气和江河那样,通过一次暴雨或一个汛期,使污染物转移或消除,一旦污染物进入海洋后,很难再转移出去,不能溶解和不易分解的物质在海洋中越积越多,往往通过生物的浓缩作用和食物链传递,对人类造成潜在威胁;三是扩散范围广,全球海洋是相互连通的一个整体,一个海域污染了,往往会扩散到周边,甚至有的后期效应还会波及全球;四是防治难、危害大,海洋污染有很长一个积累过程,不易及时发现,一旦形成污染,需要长期治理才能消除影响,且治理费用大,造成的危害会影响到各方面,特别是对人体产生的毒害,更是难以彻底清除干净。

污染海洋的物质众多,按污染物的性质和毒性,以及对海洋环境危害方式,大体可以把污染物分成以下几类:

一是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如工业排出的纤维素、糖醛、油脂等,生活污水中的粪便、洗涤剂和食物残渣等;

二是细菌和病毒等病原体,大多是由陆地废弃物携 带进入海洋的;

三是重金属和酸碱类物质,主要有汞、铜、锌、钴、镉、铬等重金属,以及砷、硫、磷等非金属和各种酸碱;

四是有毒化学制品,主要是化肥和农药的残留物。

污染对海洋的危害会引起多方面严重的后果,影响面涉及到人类健康、海洋生态,甚至地球气候的维持问题。

举例如下:

污染会使海洋食品聚积毒素,人食用后得病;

污染会使海产品大大减少,危及人类的食物来源;

篇3

环境保护论文2200字(一):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探讨论文

摘要:基于分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首先分析出通过地理教师挖掘环保因素,渗透环保知识;组织课外活动,强化环保意识;抓住教育时机,合理设置问题三种教学策略,来实现环境保护教育的渗透。最后分析出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境保护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地理教学;环境保护教育;环保意识

根据素质教育和实施和课改的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环境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地理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环境保护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人类生活与大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同时,地理教师需要为学生渗透环保和节约资源方面的知识,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担,自觉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和习惯,塑造学生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我国培养出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一、挖掘环保因素,渗透环保知识

对于高中的地理教材,其环境保护资料都是隐性存在其中。因此,需要地理教师全面了解每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充分的挖掘环保因素,并结合实际教学的内容,为学生渗透环境保护教育[1]。同时,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的手段和形式,以学生的兴趣点入手,根据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学习情况,拟定合理的教学计划,围绕环境保护为目标,为学生创造出良好的保护环境的氛围,让学生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去深入的学习,从而不断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确保学生在地理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

例如在湘教版《海洋与人类》教学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认识海洋生物资源、海洋矿产资源,掌握人类现阶段对海洋空间的利用,了解人类活动对海洋的影响,协调好人类社会与海洋发展的关系。因此,地理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的教学设备,为学生呈现出相关的视频和图片,比如:8万吨塑料垃圾,在美国加利福利尼亚和夏威夷之间的太平洋水域堆积,形成大太平洋垃圾带,数以万计的塑料微粒,被浮游生物摄入,通过大鱼吃小鱼的食物链传到,最终在导致很多海洋动物的死亡,在其肚里发现大量的垃圾,甚至一些进入到人类的身体里。从而,让学生直观的看到垃圾的危害,以及不合理的海洋开发方式,导致海洋生态环境面临着威胁,促使学生自觉树立起环境保护的意识。

二、组织课外活动,强化环保意识

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就让学生关注环境的问题,能够参与到解决之中,树立社会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因此,地理教师可以将相关的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组织课外活动,来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首先,地理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加一些有意义的环境保护活动,开展环境的保护宣传,让环境保护进入到每一个家庭之中,鼓舞全社会的人共同保护环境[2]。其次,地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展开环境保护行动,比如学生可以捡垃圾,并将垃圾正确分类;或者检查学校内所有水龙头是否关闭;以及到超市进行宣传,尽量不使用塑料袋等等。

比如,地理教师为学生布置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小区中发放环境保护的宣传材料,呼吁更多的人保护环境。同时,当学生看到有人随手乱扔垃圾,可以给予其一个环节保护的宣传单,让人们意识自身的不良行为所导致的危害。另外,地理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个变废为宝的作业,让学生将身边的一些废纸、废纸盒等材料,制作成一个实用的物品。从而,通过学生身心力行的活动,能够进一步发扬环境的保护美德。

三、抓住教育时机,合理设置问题

由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和生活经验。所以,地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进行环境保护教育,要寻找适当的时机,结合具体的地理知识,为学生设置合理的问题,并鼓励学生尝试解决,逐渐加强学生对环境的情感,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环境保护思想和动机,能够从自身做起,不断改正以往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逐渐成正确的环保观念[3]。从而,学生开始以身作则,实施光盘行动;在超市中不购买塑料袋;对日常垃圾合理分类,将可回收垃圾进行收回再利用,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完成对环境的保护任务。

例如在湘教版《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教学中。地理教师要让学生理解环境问题的概念和类型,能够分析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并对自己身边的环境提出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公民意识。因此,地理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收集危害环境的现象、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等,比如:环境污染包括几种形式?环境问题主要包括那三个大问题等等,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列出一些解决方法和措施。从而,通过学生对问题的探讨和解答,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结束语:综上所述,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环境保护教育,能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通过地理教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方案,将教学内容与环境保护充分的融合,让学生在掌握具体的地理知识同时,受到环境保护的思想教育,有助于学生自觉养成良好的保护环境习惯,从而肩负起保护环境的重任,投身到环境污染防治之中,在日常生活中完成对环境的保护任务,让未来的世界更加干净美好。

环境保护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及防治对策论文

摘要: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因素,大气环境质量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然而我国较多城市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忽略了对大气环境的保护,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生态失衡问题日益严峻,这种问题的长期存在不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为此,必须重视大气环境保护。本文在全面了解大气污染危害的前提下,主要分析了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并对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与防治措施进行了探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气污染;环境保护;防治对策

1大气污染的危害

大气污染是常见的一种环境污染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呈现出足够的浓度,待达到一定时间后,危害人体健康,或产生更为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当大气被污染后,因污染物质来源、性质、浓度等存有差别,或污染地区所处地理环境等不同,均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甚至引发支气管疾病等。

2)对工农业生产的危害。于工农业而言,大气污染危害严重,甚至会影响经济发展,甚至造成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损失。于工业危害来讲,大气污染物中的大气酸性污染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或腐蚀工业材料、设备等。

3)对大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为产生大量颗粒物,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减少太阳光到达地面的辐射量。

2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城市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其中大气污染最为严峻,甚至已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直接影响,并对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一定威胁。所以,必须重视大气环境污染问题,找出原因,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理。

1)大气污染监管不足。大气污染治理涉及多个部门、多个领域,加之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人员数量少等因素,导致现实环境监管中,极易产生监管漏洞,以至于无法满足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需要。此外,由于监管不足,导致企业违法排污现象屡禁不止,仍很严重。

2)废气排放量大。现阶段我国经济还处于工业化发展阶段,各种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生产废气,其排放量约占整个大气污染總量的五分之一左右,是最严重的污染源头。针对工矿区而言其排放点相对比较集中,有害气体成分浓度较高,是环境工程大气治理的重点。此外,近年来,日益增多的私家车、货运车等各种大中小型车辆穿梭在城市中,给人们的出行提供了便利,使人们的物质水平得到了提升,但车辆排出的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却少有人关注,现在人们在出行时很少会选择步行,目前每年出现的雾霾天气很大原因都是由于机动车尾气污染造成的。

3)研究资金投入不够。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财政投入力度,支持大气污染治理,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已取得了明显成效。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高投入、见效慢的项目,若研究资金不到位,很难达到精准治污的目标。目前,总体来讲,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存在支出规模小、预算执行进度慢、资金使用不规范等问题,若不及时处理,必将产生更为严重的后果,不利于后期各项治理工作的开展。

3新形势下大气环境保护及防治对策

1)提高监测与控制大气污染力度。对于环境工程中的大气污染而言,开展的治理工作需要耗费较长的时间,所以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我国环保单位应肩负好自身职责,应进一步提高对大气环境污染治理的认知,更新传统治理理念,在思想层面上重视环保工作。就现存的大气污染问题,我国有关部分应积极采取有关措施处理与治理,严格分析大气污染具体情况与有关数据,加强和其他单位之间的联合协作,提高治理举措的综合性。在开展工作时应严格控制与监测大气环境质量,及时排查其中的超标污染物,结合实际情况制定污染治理方案。

2)合理规划城市工业,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对于主要污染大气环境的工业产业,优化其生产方式、控制气体排放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各城区都需要加强工业管理,因地制宜的开展合理有效措施,找出污染源、制定解决污染方案,控制好污染物的持续排放,并引进先进科技设备,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处理,做到循环再利用,节约了资源,也消减了对大气的污染程度。相关部门还要及时派出人员对各个工业企业进行排查和检验,合理规划城市工业,做好大气数据的汇整工作,实施科学布局,对大气污染做好预防,制定好及时的解决措施,积极发挥相关部门功效。

除了合理规划城市工业,还需要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将工业运转中的不合理之处及时做到调整并取缔,将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生产环节做到有效控制和管制,或是换取生产方式,将环保放到首位,增加环保力度,增强设备支出。当下,工业产业需要紧跟时展需求,调整发展路线,满足社会发展要求,将产业结构做到从低度化向高度化转变,促工业生产与大气环境保护方针的融合。此外,还需要加强工业企业间的宣传工作,将保护大气环境作为发展方向,提升相关企业领导的意识高度。

3)增加设备更新资金投入。在环境工程中要想更好地治理大气污染问题,一方面相关人员应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对治理大气污染计划与方案加以完善,以此加大投入大气污染工作治理力度,并引进先进的机械设备减少工业生产与企业中,因为设备落伍而引发的大气污染问题,从技术方面提高大气环境保护能力。我国有关部门与单位应该将环境保护政策严格落实,针对违反该方面条例的单位与行为需要予以应有的惩罚,防止加剧污染环境程度。不仅大气污染会限制地区经济发展,更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若大气环境长时间得不到有效治理,则会严重威胁人们的身体健康,由此可见,提高治理意识并加大资金投入,在提高环境工程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4)控制污染源,推广清洁能源。想要控制大气污染排放,做好大气污染工作,就需要从污染源头抓起,减少和杜绝污染源头继续向空中排放污染物,这是解决大气污染必须做到的工作。污染源头类型多样,可能是灰尘,也可能是汽车尾气,还可能是家庭油烟,还有不可忽略的工业气体,相关部门要抓好各行各业的发展细节,充分发挥职能,管理好各种气体的排放,切实加强市区、城区、农村的污染源管控,积极排查不达标的企业、产业,查封或处罚不按照相关规定办事的企业单位,从源头上杜绝污染物的产出。

除了做到严格管控污染源头外,还需要大范围的进行清洁能源宣传,鼓励支持各类产业引进清洁能源,改变传统能源的消费结构,加快清洁能源的推进速度。清洁能源覆盖面广,如风力、水力等,都是无污染的好能源,能较大程度上取代传统污染能源,对于企业发展、大气环境保护都是极好的。清洁能源的推进需要企业的努力,也同样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引进先进能源设备,为企业创造良好发展空间,为企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为环保事业做出更多的努力。

篇4

不仅可以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把握环境政治,还可以从国内和国际的视角把握环境政治。国内环境政治主要探讨一国范围内的环境政治问题,也包括该国地方层次的环境问题,如按照国别探讨每个国家的环境政治或各国地方政府的环境政治,甚至国家范围内非政府组织的环境政治;国际环境政治主要探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之间或国际组织、国际非政府组织等围绕环境问题进行的政治实践。哈雷尔和金斯伯勒认为国际环境政治主要研究:“国家间协商国际环境协议的过程;促进国际环境合作的规则和机制;实施这些规则的国际机构;全球环境动议背后的不同政治力量。”由于学科的细化,在国外的环境政治学教学中,除了开设环境政治学课程之外,还有国际环境政治学或全球环境政治学。安德诺娃认为全球环境政治是一个各种行为体(国际组织、民族国家、次国家行为体、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等)围绕环境问题进行竞争、合作、论争的领域;这些行为体利用其所掌握的权力、权威和组织能力追求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利益。国际环境政治的凸显和环境问题的跨国性、全局性有关,同时又和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相呼应。虽然国内环境政治和国际环境政治有各自的学术边界,但也有密切的联系。

国内环境政治和国际环境政治的关系

1从环境问题的产生看国内、国际环境政治的关系

工业化使人类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这种代价也呈现出跨国性。一国的环境问题会造成其他国家的环境问题,这类环境问题又分成两种情况:一类是故意转移污染成本或代价的行为;另一类是非故意的行为。随着国际分工的扩大及跨国交往的增加,国际投资和贸易也成为转移污染的渠道。如:欧盟国家意识到工业发展所承载的环境压力,纷纷提高国内工业的环境标准,迫使企业将生产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因此,国人津津乐道的“中国制造”也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所以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和进行贸易时也要考虑环境成本。这类通过贸易转移的环境代价是间接的,而直接的废弃物贸易则令人震惊。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出口洋垃圾,如英国把废旧纸张运往中国,日本将废旧电脑等电子产品运往中印等国,这类有意识地转移环境成本、污染环境的行为已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此外,有一类环境污染是非故意的行为,但在客观上造成国内环境问题国际化。国内环境污染如空气污染和水污染等有时会造成跨国污染。20世纪70年代,美国酸雨漂到加拿大,每年给加拿大造成数十亿加元损失,经过数十年谈判,美加达成治理协议。近些年,印尼为了发展生物能源,烧掉大片森林,造成印尼温室气体排放量上升、东南亚阴霾天气增多。跨国水污染指的是一国由于和其他国家拥有共同的河流、湖泊等,在本国发生水污染后,波及下游国家,引发或加剧国家间关系的紧张。如:莱茵河发源于瑞士的阿尔卑斯山,流经法国、德国等9个国家,1986年11月瑞士巴塞尔市一化工厂失火,近30t剧毒的硫化物、磷化物和含有水银的化工产品流入莱茵河,导致莱茵河150km内60多万条鱼被毒死,5000km以内河岸两侧的井水不能饮用,河边的自来水厂关闭,啤酒厂停产,莱茵河因此“死亡”20年。

再如:2010年10月,匈牙利铝厂的废物池决口,约有100万m3有毒废物泥浆冲出,威胁多瑙河下游6个国家。又如:乌拉圭河流经巴西、乌拉圭和阿根廷,2005年,乌拉圭在该河兴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纸浆厂,影响附近的空气、水质等,一度造成乌阿关系紧张。可见,环境问题的产生有深刻的国际根源。

2从环境问题的治理看国内、国际环境政治之间的关系

环境属于公共物品,具有非对抗性和非排他性的特点。既存在和环境有关的国内公共物品,也存在和环境有关的国际公共物品或全球公共物品。国内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维护看似只是一个国家的内部事务,实际上也离不开国际视野,即在必要时要借鉴国外先进的环境技术和管理经验,改善国内环境;此外,如果一国的环境问题外溢,影响到其他国家或地区,还需要加强双边或多边合作。在全球环境公共物品的提供和维护方面,地球上的每个行为体,特别是每个国家都负有责任。当前世界十大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臭氧层的耗损与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酸雨、森林减少、土地荒漠化、大气污染、水污染、海洋污染、危险废物越境转移。在这些问题中,关于气候变化的谈判成为一个最典型的,需要各国政治家、科技人员等共同商讨方案的大事,因为过去围绕其他环境问题的全球治理一般交给科技人员制定技术标准就可以解决,但是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共性更加明显,气候是全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大气不具有排他性,任何国家都可以拥有大气,但又不受任何其他人和任何其他国家的约束,即使其他国家采取了积极改变气候急剧变化的措施,某些国家仍然可以搭便车,可以共享改善的气候。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国际社会建立一种机制,既约束对气候产生不利影响的国家,也用激励措施鼓励更多国家为大气这样的公共物品的维护作出贡献。因此,目前国际社会围绕气候变化展开的外交谈判在较大程度上动员了世界上的每个国家。可见,环境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内国际互动及尽可能多的国家参与国际合作。

3从环境意识的传播看国内、国际环境政治的关系

环境意识包括对环境问题的产生及解决办法的认知,环境治理理念的传播经历了一个国际化的过程。环境治理理念可以从一个国家到达国际社会,国际社会形成的意识再去影响另一个国家;同时也可以由一个国家直接影响另一个国家,中间不经过国际社会的意识的影响。发生在发达国家的公害事件及《寂静的春天》等著作的出版,使20世纪中叶掀起第一次国际性的环保运动。地球日的诞生就是一个很好的将环境治理理念扩散到世界范围的例子。美国参议员尼尔森和哈佛大学学生海斯积极倡导环境保护,在其影响下,1970年的4月22日,美国有2000多万人在街头、校园游行,集会、演讲,宣传环保理念,其影响超出美国,成为世界性的环境保护运动。4月22日也成为全球性的“地球日”。每年的这一天,世界各地都要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环保活动。此外,国际社会一般把1972年作为国际环境治理的起点,因为这年6月,联合国在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来自113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民间人士就当时的世界环境问题及全球环境保护战略等进行研讨,制定了《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宣言》,提出了7个共同观点和26项共同原则,并建议将此次大会的开幕日即6月5日定为“世界环境日”。此后联合国每年都会根据当年的环境热点问题制定“世界环境日”主题。可见,国际环境意识起源于英、美、日等工业化国家对环境问题的反思,最后形成大多数国家乃至整个国际社会都认同的意识,这种意识又开始影响越来越多的国家。据统计,在人类环境会议召开之前,全世界仅有10个国家设立环保局,到1982年有110个国家设立了环保局。

现在,双边或多边环境条约数量之多、涉及国家范围之广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个过程中,伴随着环境治理理念的国际传播。虽然我国自古重视天人关系,但是我国环境意识的成长以及环境政策的制定在很大程度上也经历了一个国际化的过程。一方面,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国际环境大会,学习国际环境法的精神,并将环境治理的理念内化到我国的环境政策与法规中。另一方面,我国也不是被动地接受国际环境治理理念,而是在参与的过程中积极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意见。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及环境问题的突出,我国必然要参与国际环境治理理念的传播和塑造。

4国内环境问题与国际干涉的关系

由于人类面临的环境危机日益严重,国际社会对环境问题的敏感度会提高,其中既有合作,也有摩擦。以水资源为例,似乎更多的是冲突,如:以色列、巴勒斯坦、约旦、黎巴嫩和叙利亚围绕着约旦河的水资源分配问题产生的冲突;土耳其、叙利亚和伊拉克围绕幼发拉底河产生的冲突;印度和孟加拉国围绕着恒河产生的冲突。除了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之外,还有使水资源免受污染的问题以及水生物的生态多样性保护问题,上游水利、水电设施对下游的影响问题,这些也是容易引起国家间关系紧张的因素之一。积极的合作可以化解冲突,但是近些年来,一些环境问题被扩大化,甚至和其他国家安全问题联系在一起。例如:外国在宣扬“中国”时,又增加了“中国水”。中国的国际河流众多,在东北部有松花江等,在西北部有伊犁河、额尔齐斯河等,在西南部有澜沧江(湄公河)等。这意味着我国在进行国际河流的合作时,要避免使问题复杂化,比如避免把双边问题多边化,或者把水问题和其他问题挂钩,加大解决水问题的难度。水问题只是众多环境问题中的一个,有学者担心环境问题会成为一些棘手的国际政治问题的借口。

因为无论从环境的外溢效应还是环境的治理途径来看,由环境引发摩擦或冲突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在西方国家经历了50多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治理之后,环境问题得到了较大改善。相比之下,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则由于技术落后和国际产业布局的调整或者污染跨国转移等因素,继续走着“先污染后治理”的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关系可能会因为新一轮的国际环境治理而紧张。如果摩擦或冲突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个别国家出于某种特殊的目的,可能会引起干涉。为了预防此类问题的发生,国际环境法学家认为环境权是国家的一部分:一个国家对本国的资源享有永久的权利,有权根据本国情况决定自己的环境政策和战略,自主地开发和利用本国的资源;任何国家不得借口环境保护而干涉别国的内政;各国不论大小,对国际环境事务享有平等的参与权,不能由个别或少数几个国家决定国际环境问题的解决。

篇5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个体理性;集体理性;双重失灵

中图分类号:F06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6)11―0005一05

经济活动中个体理性的行为选择,往往是注重自身或当前利益,而集体理性则以社会或长远利益为目标,这样,个体理性极易导致集体非理性,从而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Mancur Olson)。这一逻辑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可以说,所有不可持续的现象都可以在集体行动的困境中找到本原。本文试图从个体与集体范围界定的相对性及个体理性引致的“双重失灵”上探讨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理性假设与集体行动的逻辑

所谓理性是“假定单个经济单位在形成预期时使用了一切相关的、可获得的信息,并且对这些信息进行理智的整理”。由此,经济人行为的理性解释是在约束条件下最大化自己的利益。而集体理性是指某一集体中的大部分成员在“共同信念”导向下,采取一致行为追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而且集体行动存在潜在收益。集体利益的公共性、长期性,决定了其利益由这一群体中的所有成员共同分享。

集体理性并非是必然的,当集体行动背离集体理性的初衷,就可能出现集体非理性。由于集体理性注重公平、公正与机会均等,所遵循的是社会经济的均衡发展与和谐原则,在关乎长期性、全局性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问题时,集体理性是集体行动的“信念”支撑,它会生产出“团队益品”,为建立在相容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成员增加福利,其效率目标在于通过帕累托改进或帕累托最优实现公共利益。然而由于利益共享中的非排他性,集体成员不可避免地存在“搭便车”倾向,甚至产生类似于“囚徒困境”中的非合作解,且集体规模越大,这种状态愈甚。“个体理性的行为选择受外在或内在制度约束,而集体理性往往以个体理性为既定约束条件,如果集体理性背离个体理性原则,集体行动就可能被放弃。”

其实,从利益关系上看,个体与集体的划分是相对的。例如,相对于社区或经济单位而言,个人或家庭是个体;相对于一个地区或城市来说,环境功能区、经济主体又是个体;在国家范围,地区、单元环境区、城市又处在相对小的地位;而涉及全球的共同问题,国家又是一个具有本国利益的“个体”。相对于个体明确的目标(效用最大化或利润最大化)而言,由诸多的社会成员组成的集体是一个复数的甚至抽象的概念,大多数成员即使具有“共同信念”,采取一致行动也是十分困难的。一方面,集体内高昂的谈判成本可能降低其理性程度;另一方面,集体成员必然是通过某种组织或权力机构来传递集体行动的信息,由于这一过程的信息并非完全对称,所以权责并非完全清楚,集体理性可能一开始就是准理性的,这一逻辑隐含了集体行动的非理性。集体与个体相对性的存在,使处在“相对小”地位的自然人、法人、地区甚至国家,都具有“个体”的含义,相对于集体理性的利益共享、统筹、和谐来说,个体理性具有强烈的自身效率追求且都存在“搭便车”倾向。若将两个以上相互之间存在利害关系的个体作为集体,将集体成员的数目作为变量,在“相对大”的集体中,由于其成员众多,个体理性常常与集体理性发生背离,从而使集体行动陷入困境。这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表现得最为典型。

二、个体理性引致集体非理性: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理性背反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理想化的概念,是面对不可持续现象的人类理性回归。理性人都希望有一种可持续的经济与社会状态,但都寄希望于他人早于自己采取行动,所以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的目标追求存在极大的差异。可持续发展典型的“长效公共产品” (环境恢复、资源结构重建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特征,决定了提供这种产品的应该是具有集体理性可能的国家。国家应该是集体行动的最高组织者,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者、积极实施者与制度供给者,是集体理性的“化身”。然而国家是由许多具体的个体组成的,个体理性的效率原则遵循个体收益与效用的最大化,特别是在涉及资源与环境的产业中,个体经营者作为“资本的人格化”代表,其理性的选择必然是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式开发,甚至不惜以牺牲环境和劳工生命为代价,而将应负的社会责任推向他人和未来,也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信念”推向非理性的边缘。在此,如果个体与集体都处在理性状态,两者虽存在“抗衡”但也会形成某种“均衡”;如果集体理性异化为集体非理性,就可能使可持续发展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

从全球范围看,国家事实上是以“相对小”个体的身份参与国际利益分割的。近百年来,地球正面临着人类工业化、城市化的巨大破坏:南美洲的大量土地沙化、海洋渔业资源的过度利用、欧洲湖泊的酸化、中欧森林的消失,环境恶化正在日益损害人类的健康,直接抵消了部分劳动成果。“地球村”只有采取集体行动才有“共同的未来”。但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此问题的不同态度又使国家层面的个体理性无法采取集体行动。发达国家是地球资源的最大需求者和使用者。据估算,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人均资源消耗比是8:1 ,全世界已经探明的不可再生的矿产资源,50%以上被13个发达国家消耗掉,仅美国消耗的资源占世界资源总量的1/3,其能源消耗相当于世界200亿人平均的消耗量。发达国家对地球资源的过度消耗无一不表现出个体理性,他们从全球资源使用中大收“红利”,同时又以“生态帝国主义”的霸权地位将污染转嫁给发展中国家。如我国沿海地区从1995年开始,每年处理来自于美国、日本、韩国等地的电子垃圾逾百万吨。由于处理手段原始,生态污染触目惊心。在国与国之间、大国与小国之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个体理性引致的集体非理性集中地表现在对具有全球特征问题的逃责上,集体行动的逻辑在此被充分印证。在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上,个体理性引致的集体非理性说到底是利益瓜分中的理性背反。

在我国,可持续发展问题上的集体非理性也十分普遍。中央政府围绕可持续发展的总体目标,通过特殊的委托方式,将集体理性意图传递给各级政府、环保部门及正式制度执行机构。作为人的各级政府也试图理性,然而由于环境问题本身的交互性、流动性,加之我国经济发展特殊时期的资源“瓶颈”,委

托之间的权利与责任并不对等,因此处在相对小位置的各级政府,面对“委托人”复杂的经济指标,他们很快发现,可考核的硬指标是GDP,而可持续发展指标都具有一定的弹性或取舍随意性,理性的政府官员必然偏好能够在短期彰显政绩水平的刚性指标,这样,集体理性目标的偏离已经孕育在国家目标分解的起始阶段。如中国科学院的学者根据我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压力指数,提出我国在2050年实现“三大非对称性零增长”的理性预期。即:2030年前后实现人口增长零增长并在对应方向实现人口素质的极大提高;2040年前后实现物质和能量消耗速率的零增长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社会财富的极大提高;2050年实现生态和环境恶化速率的零增长并在对应方向上实现生态质量和生态安全的极大提高。这是集体行动的指向,但地方政府官员对此的关切度绝对低于对GDP的关切度,处在相对小地位的个体在当前利益争夺中就这样层级性地弱化了集体理性的目标。尤其在具有资源禀赋特征的地区,开发权与责任极不对称,干部以权入股参与资源开发并庇护环境污染行为成为一种扭曲的理性,其中隐含着复杂的公共利益与环境损失的分割关系。可见,集体理性一旦通过个体理性追求自身或区域利益的行动来完成,它异化为现实的集体非理性。

可持续发展问题本身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与复杂性,参与者或是纯粹效率追求的“资本人格化”代表,或是经营者个人,或是经济区域、国家利益的“化身”,必然弱化集体理性的程度而强化个体理性的追求,且在集体数量足够多的情况下,他们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理性判断也往往被经济绩效攀比所冲淡,人们似乎又回到一种野蛮状态:有矿的拼命挖矿,有水的向水中排污,有土地的毫不怜惜地使用土地,仅有可支配的劳动力的置污染于不顾地去处理进口洋垃圾……。理性的经济人狂热地对价值、剩余价值的追求,将个体理性无限放大,集体理性被“虚置”,在可持续发展所涉及的领域,理性的经济人在短期的逐利目标驱使下,不断地将集体非理性“再生产”出来。

三、“双重失灵”――集体行动的悖论性困境

可持续发展的提出是人类理性的回归。然而,人类是一个十分抽象的概念,而人才是具体而真切的万物创造者,是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人类希冀在理性效率原则下实现当代人与未来人的共同发展,而经济人追求的是短期目标范围内的盈利与自我发展。人类与经济人在效率追求上既有天然的契合,也有短期与长期的天壤差异。人类追求的广义效率注重社会经济发展、均衡发展与可持续发展,而经济人狭义的效率目标仅仅是个体利润最大化,一旦狭义效率原则支配着整个社会的经济生活,在社会范围内就可能出现由许多个体理性指向下的集体理性扭曲即非理性,集体行动的初衷产生了变异,出现“人遵守规则的悖论”,“没有任何行动的方式能够由规则加以确定,因为每种行动的方式都可以依据规则而得出”。

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出现集体理性回归中的扭曲,很大程度上根源于该领域的“双重失灵” (即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

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个发展问题,理性的个人不会为观念上的子孙后代的发展而节衣缩食,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更加速了理性的经济人捷足先登地谋取当前利益的步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体效率是市场效率的微观基础,尽管技术创新与管理革命皆服务于这一原则,然而,个体效率背后隐藏着不可避免的“市场失灵”。理性的个体在效率原则支配下,都力图选择成本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的行动路线,但个体成本的降低往往是通过逃责、污染转嫁、资源超阈值开采等手段来实现的,如我国频发的矿难,集中暴露出资源产业的短期逐利倾向,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是企业内部成本外在化的结果,排污企业大多在接受检查时都有配套的“三废”处理设备,但这些设备的启用都要耗费巨大的成本,所以企业理性的选择是“偷排”,或者和环保部门玩“猫鼠游戏”,或向有关部门行贿以求庇护。政府存在的意义之一是为解决“市场失灵”,但政府机构是由准理性的政府官员组成,他们同样有自身利益,同样有短期绩效考核的压力,有强烈追求官位晋升的“政绩”展示欲望,这必然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政府失灵”。这种自下而上的个体理性与集体非理性,在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留下了层叠性的障碍――理性追求又进入了难以超越的理性悖论。究其原因,大致有:

第一,可持续发展实施主体的定位从人类到经济人的中间链条太长,引致经济人的理性与人类集体理性出现极大的轨道偏离。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部物质文明史,在“寂静的春天”,有识之士发现了物质文明带来的环境灾难,呼吁人类理性回归。但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要通过层级委托关系来实现,在超国家的机构如联合国与国家之间、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与经济人之间金字塔式的委托关系中,个体理性逐级递增,而集体理性逐级递减。应该说,国家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责任人,然而各国不同的发展现状、资源禀赋及国际地位,决定了他们在采取集体行动时态度是极其暧昧的,即使是发达国家,他们在关于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问题上也常常选择非合作博弈策略,美国对《京都议定书》的态度即是例证。在国家层面,中央政府要将国家意图层级性地传递下去,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委托关系中,地方政府的双重身份(对上是人,对下是委托人)决定了他们会以“多面人”的身份周旋于中央政府、地方利益、污染企业、公众之间,甚至常常对污染企业“网开一面”,因为这些企业可能就是地方利税大户或地方政府官员和这些企业本身就存在权钱交易。在此,处在委托关系中相对小的个体,其利益目标的“强信号”很容易将集体理性边缘化,经济人个体理性与人类集体理性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常常处在一种“二律背反”状态。所以,在人类一国际组织一国家一地方政府一污染企业这一链条上,由于集体理性所需的合作信息指令在层级传递及扩散中会有部分丢失(择其所好),或双重身份的各级地方政府受个体理性支配而不同程度地违背集体理性,从而出现金字塔式的理性递减,处在链条末端的经济人对人类集体理性的要求是模糊的,从而出现典型的“集体行动的逻辑”。

第二,个体理性与集体理性载体的差异、两者的目标差异往往引致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偏离。个体理性有明确到位的人格化代表,如自然人、法人或利益代言人。个体理性在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各个环节不断地进行信息筛选、理性比较。而可持续发展原则下的集体理性,是集体成员在“共同信念”指向下选择采取一致行为来达到某种预期的公共利益,并将这种预期收益公平地、非排斥性地分配于集团成员。由于这种集体并没有到位的人格化代表,其载体的泛化及其成员的个体理性,便产生了层层逃责的可能,如果逃责者从委托的最基层(经济人)到地方政府再到国家,那么,个性理性必然导致集体非理性。

第三,个体理性的效率目标追求,异化了人类经

济活动的初衷。人类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人类物质生活的丰富与精神生活的愉悦,但在非同步进入这种状态的过程中,经济人生产生活的安排都具有强烈的自我满足倾向。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国家的率先发展,在占去了大量有形和无形资源后,对发展中国家涉及环境问题的技术支持既无承诺又无诚意,一项清洁燃煤技术甚至比建一个电厂还贵,经济人的狭义效率目标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上是绝对的非理性。我国许多“煤老板”、“油老板”动辄出手成百上千万购买豪车豪宅,追求时尚超前的生活方式,但也同样“掠夺没商量”地将环境债务留给无法迁徙的穷人和未来人。这种在可持续发展层面上以经济人身份彰显的个体理性,如果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集体行动一开始就失去了理性的基础。

由于可持续发展信息传递过程的层级性,使理性程度有递减趋势。全球范围的集体理性回归,希冀通过一个超国家的机构唤醒地球人的集体理性并将这种理性分解到各国,但各国的发展基础、自然资源禀赋不同及现有资源利用不均等,发达国家对内的理性是通过法律、法规约束非理性个体的行动,但对外又通过污染转嫁、资源掠夺转移非理性,使国家层面的本位理性转化为全球范围内的集体非理性。在国家范围内,当中央政府的集体理性分解到地方政府或部门后,集体理性被层级性地边缘化了:区域利益分割中的本位化追求、政府官员的权利入股、经济人的短期逐利倾向等,这一切不断演绎着集体行动的逻辑。

四、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责任与制度投资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最大的公共产品,也需要投资。长期以来各种理性的个体在以不同的手段分割“蛋糕”,但极少有人在努力“做大蛋糕”,所以公共产品被个体理演变成“公共劣品”(Public bads)。要使可持续发展既体现个体理性又不致引起集体非理性,必须明确各行为主体的责任并进行制度投资。

首先,建立专门的可持续发展量化指标评价与监测机构,使可持续发展的内容像GDP或CPI那样简单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指标评价大多存在于研究者的成果中,而并没有大众化,甚至政府官员对它的感觉都是模糊的、大致的。在各级政府的任期内或期满换届时,仅有GDP指标、财政收支状况,而并无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标的前后交接,政府官员的升迁加薪往往与可持续发展相关指标无任何关系。这样,经济人的个体理性和地方政府的集体理性出入同辙,在层级性的理性传递中,经济指标的不谋而合与对可持续发展成果分享的心照不宣成了变异的“共同信念”。为了使可持续发展真正有人负责,需要建立类似于国家审计署的可持续发展评价与审计机构,将各种指标像GDP、CPI或天气预报一样定期向社会公布,并建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明确地方官员的环境产权主体地位与责任,在监督手段配套的同时,将可持续发展的“资产”、“负债”责任落实到人。

其次,通过制度完善约束个体理性追求中的成本外在化。个体理性的“效率”追求必然想方设法使内在成本外在化,不可持续现象大多都是这一行为的最后结果。对此,突击检查、媒体曝光、强制关停、舆论谴责都是权宜之计,从长期看,通过制度规制个体行为是根本举措。大的方面,如在国际范围的可持续发展实施中,需要有超国家的立法与执法机构,对涉及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公约的执行情况进行客观评价与制裁性惩处。当然,全球范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有二元或多元格局,发达国家必须通过转移支付来承担早已欠下的环境债务,发展中国家也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配合目标公约实施。在国内,完备的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是可持续发展的保证。在此必须明确,制度的有效性一方面是降低制度实施成本,另一方面是制度本身的公允,即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排除权力设租。

第三,政府有责任对制度体系完善进行投资。一般来说,在可持续发展问题上,正式制度安排创新的密度和频率是少于社会制度需求最佳量的。由于国家的特殊地位,它能够通过法律、法规、条款等正式制度将某些行为规则强加于公众,以保证社会利益最大化,所以正式制度的提供离不开国家健全的法律体系和严格的执法程序。作为最大的制度供给者,国家有责任而且能够通过制度力量规范社会成员的行动,也有责任给公众提供正确且明了的制度信号,并创造一个能够使公众对制度信号作出灵敏反映的环境。同时必须明确,政府有责任对意识形态投资,其目的是通过教育、引导、示范给公众提供非正式制度,虽然说非正式制度是一个自然演进的过程,有些制度受习惯和过去流行方式的影响具有根深蒂固的特征,但各级政府有责任通过制度投资,培养公众积极向上的行为规范并为自律性约束提供制度环境。如植树绿化的制度激励和绿化结果的保护制度,地方污染产业的约束性抑制及产业政策引导,都需要政府的制度供给。非正式制度供给的意义在于强化公众的人与自然、人与人协调发展的意识,不断塑造公众可持续发展的心智模式。习惯是可以培养的,培养是有成本的,成本是应该由政府承担的,如果每个公民都自觉囿于非正式制度中,政府的存在就是多余的了。

五、结语

1.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提出是人类理性的回归,它的实现要通过集体理性来达到,而集体是由多个个体组成,个体理性又往往导致集体非理性,而且个体与集体的区分只是相对的,这样不同层级的个体在追求效率目标时就可能引致集体非理性。

2.个体理性有到位的人格化代表,或个人或法人或地区或国家,而可持续发展所依托的集体理性,缺乏对其负责的人格化代表,人人有责但无人负责,对可持续发展的成果人人分享但对其投资又相互推诿逃避责任,因此可持续发展是“个体理性不能够导致集体理性”的最严重领域。

3.可持续发展使市场关系下的理性要求――纯粹的个体理性效率追求会导致“市场失灵”,而政府的本位利益保护又可能出现“政府失灵”。在“双重失灵”状态下,可持续发展必然出现集体行动的困境。

4.为了减少个体理性引致集体非理性,可持续发展必须通过制度约束经济人及地方短期目标倾向,制度就是以“集体行动控制个体行动”。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同样需要进行投资,政府有责任对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进行投资,为了实现集体行动的目标,国家可以利用“暴力潜能”力量提供并实施法律与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