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从众心理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从众心理的特征

篇1

【关键词】脑卒中;心理学;病人依从

【中图分类号】R74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013-2

脑卒中又称脑中风或者脑血管意外,是一组以急性起病、局灶性或弥漫性脑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脑血管病,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两类。[1]据WTO统计,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居世界首位,脑卒中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问题。[2]有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病是一种严重的心理应激,故研究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有一定意义。由于目前脑卒中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而药物治疗配合康复训练对于脑卒中患者功能恢复是极其重要的。良好的治疗依从性是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关键,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其治疗的依从性有何相关性?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脑卒中患者的心理特征与其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探讨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方法。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与对象

2009年7-12月在南充精神卫生中心神经内科以脑卒中为诊断的住院患者,均经CT或MRI诊断确诊的住院患者658例,实际参与调查291例。患者自愿填写调查问卷或同意口述并由调查者代为填写。

1.2测量工具

(1)一般资料:包括患者的年龄、病程、起病因素、局部症状、全身症状、既往史、用药情况等一般情况。(2)艾森克个性问卷〔EPQ〕[3]:包括E〔外倾性〕、P〔精神质〕、N〔神经质〕、L〔效度量表〕4个分量表组成,内容涉及个人对社会、生活、自我、意识和情感的肯定和否定,用来测定脑卒中患者的个性特征。(3)症状自评量表〔SCL-90〕[3]:评估脑卒中患者在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包括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等9个因子。(4)治疗依从性问卷自行设计,根据遵照医嘱要求服药的次数:剂量、时间,是否一直坚持及有否自行服用其他药物和进行康复锻炼共5个问题组成,采用5级评分,量表的信度(ronbach’s-0.90)可靠,内容效度得到专家认可。得分在20分以上为依从性较好。

1.3调查方法

经患者本人同意后当场填写调查上述问卷,当场收回。

1.4资料分析

采用SPSS.11.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2结果

2.1脑卒中患者一般情况

本次研究共调查脑卒中患者658例,自愿参加和问卷调查的患者为291例占44%。女性患者为105例,男性患者为186例。年龄50-83岁,平均年龄为〔65.81±8.71〕岁。缺血性脑卒中占202例,占69%。出血性脑卒中占89例,占31%。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为12±2.66。

2.2脑卒中患者个性特征以及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表1〕

2.3脑卒中患者SCL-90各因子得分于全国常模比较及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分析〔表2〕

3讨论

3.1一般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本组患者症状较明显,症状评分多数为中、重度,病程时间较长。脑卒中的治疗方法和药物选择很多,但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4]。大多数患者均遗留不同程度的残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较严重的影响。多数患者存在躯体功能障碍,因此脑卒中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

表2 脑卒中患者SSL-90各因子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及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X±S〕

3.2脑卒中患者的个性特征

性格特征是一种人格特征,不同性格特征的人面对不同的情况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方式,同时出现相应的心理问题。用艾森克个性问卷来测定脑卒中患者的性格特征并与常模比较。本组发现患者的P、N量表积分均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3脑卒中患者的症状自评

从症状自评量表评分可以看出脑卒中患者心理上受到严重影响,其中以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这5项因子分较高,由于脑卒中病程长,患者主观感觉较明显且往往与临床检查结果不相符,治疗效果差等原因使患者在心理上产生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如抑郁、焦虑、情绪低落、缺乏信心、怀疑等心理异常情况。目前较多研究认为,脑卒中患者存在严重的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精力减退、疲乏、多疑、失眠多梦等。以往的研究表明,脑卒中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5],与本组结果相同。心理因素是导致脑卒中的原因之一,因此一些患者在治愈合后可出现脑卒中的症状[6]。

3.4脑卒中患者心理特征与治疗依从性的关系

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脑卒中患者性格越内向,治疗依从性越差,患者心理上存在躯体化、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心理问题的患者治疗依从性较差。

3.5对策

3.5.1做好疾病的健康指导

脑卒中的症状明显,病程较长,治疗效果差,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躯体功能障碍,使患者常处于焦虑状态,丧失治疗信心,患者不能按照医生的要求服药和进行康复训练。再加上本病的治疗方案复杂,需多种药物联合应用和配合康复锻炼以及药物不良反应严重,多种因素均使患者对治疗依从性较差,因此,有针对性地患者进行关于疾病知识的健康指导,使其全而正确地认识疾病的特点,增强战胜疾病与治疗的信心,坚持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规律性,增强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3.5.2注意患者的心理特征

脑卒中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应重视其个性特征,对存在焦虑、抑郁、情绪低落等心理问题的患者,护士应认真倾听,尊重患者的感受,采用认知疗法、心理疏导等措施,使其采取健康的应对方式[7],达到提高治疗效果的目的。

3.5.3运用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

运用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使家属对患者的疾病有深入和正确的了解,并积极参与到患者的治疗中来。有研究表明社会支持与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呈正相关[8],家庭支持是患者社会支持体系中重要的一个,家庭对患者情感上的支持治疗上的督促可以增强患者的依从性,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杨莘.神经疾病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99.

[2] 王介明.2006年美国缺血性脑卒中―级预防指南要点简介[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7,15(3):241-244.

[3] 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2005:36-64.

[4] Morimoto T,Schreiner AS,Asano H.Caregiver.burden and health related quality of life among. Japanese stroke caregivers. Age and Aging,2003,32(2):218-223.

[5] 曹炳建.脑卒中患者心理健康状况与人格特征相关性研究[J].中华医学研究杂志,2008,7(9):301-302.

[6] Gall A.post stroke depression. Hosp Med,2001,62(5):268.

篇2

【关键词】群体;群体心理;思想政治教育

一、群体心理的概念及其特征

(一)群体心理

群体是由某种社会关系联结而成的,以一定方式的共同活动为中介,具有独立特征的,从而能与其他人群及个人区别开来的人群集合体,其最显著的标志是群体成员在心理上的联系和相互作用。群体分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正式群体是指由组织结构确定的、职务分配很明确的群体,非正式群体是指成员为了满足个体需要,以感情为基础自然结合形成的多样的、不定型的群体。

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指群体成员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群体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区别于其他群体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倾向。群体心理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形成的,是群体成员共有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

(二)群体心理的特征

1、界限性。群体心理具有群体界限性。群体心理是在共同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每一群体都有不同的于其他群体的需要、规范和结构。因此,群体有自己固有的界限,有内外之分。群体心理既是群体内共有的,又是区别于其他群体的。为了维护本群体的利益,要求群体成员遵守群体规范,力求向内,行为应与群体多数成员协调一致。

2、归属性。指群体成员自觉地归属于群体的共同心理特征,即具有依赖群体的要求。群体心理的这个特征会使群体成员以群体为准则进行认知和评价,在一定程度上接受该群体的规范和群体所遵循的共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自觉的维护该群体的利益。归属感引发群体内的其他成员在情感上发生共鸣,表现出相同的情感、一致的行为以及所属群体的特殊的准则。由于群体内聚力的高低不同,群体归属感表现的程度也不同。群体内聚力越高,取得的成绩越大,其成员的归属感也就越强烈,并以自己是这个群体的成员而感到自豪。

3、排外性。所谓排外性,是指排斥其他群体的意识。群体具有相对独立性,群体成员具有整体意识,这就必然在不同程度上产生排外意识。排外意识是和群体成员把自己看做哪一个群体的成员或者说更倾向于把自己看做哪一个群体的成员相联系的。越是把自己看做小群体的成员,排外的意识就越是强烈。因此,“外人”也就更难进入小群体。这反过来也说明,人们往往更重视小群体的利益。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现状

(一)盲目效仿他人的从众心理。在大学生群体中,从众现象非常普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急剧膨胀、充满热情、敢于创新,常常以标新立异的装束和独特的言谈举止显示自己的与众不同。但另一方面,他们缺乏生活的阅历和理性的思考,在独立性、自制力、及分辨是非的能力方面还很薄弱,往往会陷入焦虑、困惑和迷茫之中,导致行动上随波逐流、思想上迷失自我。盲目的从众容易使大学生迷失自我,找不到自己正确的方向,从而对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的影响。

(二)成员个性化趋于明显。大学生群体拥有共同或相似的追求与理想信念,从而使作为成员的大学生自觉维护这个群体,遵循该群体的规范要求,与群体其他成员保持一致。然而受多元价值观与文化的影响,加之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使群体成员的思维独立性和判断性增强,个性特征和自我意识在行为方式上越来越明显。一旦群体的目标与个体意愿不相符时,如果个体的目标不能实现,同时心态又不能得到有效调整,会使大学生个体对群体的归属感减弱,不仅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也会对个体自身、甚至群体产生不良影响。

(三)面对社会现象的困惑心理。大学生长期生活在相对简单的环境中,往往在心理上呈现出不够成熟、理智的特点。面对当前的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多姿多彩的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上出现的一些不正之风,当大学生无法进行正确的分析时,会导致困惑彷徨,甚至无法忍受。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只会被这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去分析事物的本质,甚至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

三、利用群体心理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大学生群体的健康成长,不仅影响学生成才和高校的发展稳定,还日益成为被人们广泛关注的社会性问题。探索如何利用群体心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增强实效性与针对性,是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正视和研究的新问题。

(一)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氛围是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境,高校要积极营造良好的校风,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形成健康向上的氛围与宽松活泼的环境。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益大学生身心的党团活动,培养学生积极乐观进取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同学们增进交往、接触社会、锻炼能力提供更多机会和舞台,以利于个性心理的发展。

(二)加强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班集体是大学生正式群体的基本形式,也是大学生群体生活的基本载体。班集体人际交往和各种制度、规范、行为准则,即班集体的制度文化。通过加强大学生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约束和引导学生的行为。加强班集体的制度文化建设,营造浓郁的班集体文化氛围,使同学们自觉服从那些从学校整体利益出发制定的行为准则,形成有效的“软约束”,减弱规章制度这种 “硬约束”给同学们可能带来的心理冲撞和由此产生的心理抵抗力,从而使学校各级组织达成某种统一、和谐和默契,规范学生的行为。

(三)正确引导从众心理。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群体中的从众心理要分析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在发现群体压力不妥当不正确的情况时,从众心理是消极的,要尽可能控制从众现象扩散,并积极支持个别人的正确意见,去抵制群体压力,防止消极从众行为的进一步发生;当群体意见正确时,从众心理是积极的,要善于利用这种积极的从众心理,产生强大的群体压力,促使持不正确思想或行为的某些群体成员,放弃其原有想法做法,尽快从众。当然,要转变某些成员的思想或行为,不能只靠群体压力,也不能完全靠从众,仍然要做细致的思想引导工作,发挥内外因的双重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正面引导非正式群体。大学生群体中存在很多非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共同构成大学生的社会生活。非正式群体是一种客观存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网络的发展,使大学生非正式群体更加复杂。非正式群体本身固有的自发性、凝聚力和不稳定性既有利于满足学生许多需求,也带来诸如群体激情等消极影响。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者来说,应当创造条件使非正式群体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消极方面得到控制。对具有积极作用的非正式群体,应该支持并鼓励其存在,通过正式群体的认可赋予非正式群体更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杨芷英、王希永著.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篇3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国人;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是社会及相关群体在一特定时期的心理状态,是一种社会价值取向的总和。社会心理既是人们的一种生活态度、情绪、习惯,也会促成一定的社会风气。社会心理的形成不仅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密切关系,也受到人们生活其中的传统社会文化的制约,尤其是受到其生长的自然与传统人文环境的制约。因此探讨中国人社会心理,除了要以当今社会环境为基础外,也需要参照传统人文环境的因素,才能得到更为准确的答案。

传统文化对于当今中国人社会心理的影响主要有那些方面呢?

一、自我观念的双重性

由于中国长期的封建专制政治,人们的政治c社会生活往往具有较大的可变性。许多古代中国人信仰“达者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的信念。这种思想既是儒家的人生哲学,也包含了道家的“慎独”精神在内。这种双重性表现在主观幸福感上:一方面,中国人的人伦、道德观念占据重要地位,人们往往将遵守人伦道德看成人的一种价值评判,一种自我人生价值完成与实现的需求。另一方面,当社会生活或者政治上失意后,则以道家独善其身来对待自己的生活,其信念也趋向于自我的满足。这样,双重性的自我评判标准导致人们在主观幸福感上的追求与西方文化下的人格模式不同,其个体的认知程度也不同。在当代,虽然已处于法制、民主的开放环境中,但是传统文化毕竟会对人们思想有所影响。这种影响表现在一些人心灵深处,既注重“大我”,即兼济天下,心怀祖国的性情培养;也注重小我,即独善其身的主观幸福与满足感。这种个体自身的内在感受,正是传统文化影响下的主观性个人感受。

二、注重自谦、自爱、含蓄、内蕴

古代中国人强调宗法血缘、团体主义,因此个体出头被看成是不好的倾向。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对于敢于出头露面好打抱不平的人,社会往往予以非议。所以,传统文化以适应、顺应外在环境为主导,将自制看成一种重要的人生品质。它使人们在各种场合,都注意克制自己的情感、个性、意愿,不暴露自己的真实的人生取向。长此以往,许多人就自然将这种自我克制作为一种人生理念。这在当今社会中也有表现。例如部分人在公共场所注意克制自己的情感、个性、意愿,不暴露自己的真实价值取向;在平日里喜欢与小同乡、老同学、亲戚朋友交往。在他们看来,这种圈子里更易于获得安全与自我实现感。注重自谦、自爱、含蓄,是一种好的品质;但是过于注重情感克制,将自己封闭在一些小圈子里,亦是与当代开放的社会环境不适应的。

三、传统文化强调“和”“合”,将顺应大流,获得周围人认同看着是人生崇高境界

在儒家思想中,“和为贵”就是人生哲学的一种基调。《礼记・中庸》曰:“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将“中庸”之道看着是人生最高境界的。在古代中国人看来,“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和”是个体达到成功的基本素质。但是当这种社会心理达到极点,就容易形成强烈的“从众心理”,并且在这种“从众心理”中获得一种主观上的认同感与满足感。主张“和”“合”、和谐,是一种好传统。它可以聚集起集体力量,去征服自然,为构建和谐社会打下基础。但是,它也使部分中国人易于在群体舆论与行为压力下,采取从众行为,不讲原则,喜好迁就,乐于做一个好好先生。

四、重人情,好面子,将保持面子和人情看着人生重要内容

篇4

[关键词]网络虚拟商品 消费者心理

[中图分类号]F22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2-0179-02

王绪睿(1992-),女,山东潍坊人,吉林动画学院学生。研究方向:市场营销。

网络虚拟商品是指在网络游戏特定的虚拟环境中,用来交换、能够满足人们需求的产品。它只有在特定的虚拟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只要脱离了这个环境,人们对它的需求就会丧失。

一、网络游戏虚拟商品的主要特征

(一)虚拟性

网络游戏中的虚拟商品不是以实体的形式展示的,而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拟的东西,虚拟性就成了虚拟商品和其他有形产品一个最大的区别。

(二)弥补性

由于现实生活中好多人郁郁不得志,如果迷恋上游戏,那么在游戏中会不惜重金为自己的角色配备最好的装备、道具等,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感,弥补现实中的挫败感。因此网络虚拟商品具有很强的弥补性。

(三)期限性

期限性是指网络虚拟商品的有效使用时间有一定的期限,是不能永久存在下去的。并且它会随着某款游戏的经营状况、经营成本以及市场需求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任何一款网络游戏都不可能无限期运营下去。

(四)个性化

当生活条件提高了,人们关注更多的不再是自己有没有衣服穿了、有没有食物吃了,而是这个衣服和食物是否能够彰显自己的个性。而网络虚拟商品就是面向消费者,直接服务于顾客,由于它能够把对人的关注、人的个性释放以及人的个性需求的满足推到一个高层次,所以消费者会选择购买或者消费虚拟商品,并且这样会在极大程度上满足消费者突出个性、张扬个性的消费心理需求。

二、消费者群体及其特征

(一)消费群体

网络虚拟商品针对的主要消费者群体是80后以及90后,这个年龄段的人们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同时也是信息时代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对于新事物的接受能力很强,并且对于网络也算是最先体验者。

(二)消费者的特征

1.敢于尝试新鲜事物。由于80、90后有着完全不同的成长环境、思维方式、生活理念和消费环境。所以比起前人来,他们更敢于尝试新鲜事物,并且崇尚新奇消费。

2.从众心理较强。对于网络游戏虚拟商品针对的主要消费者群体而言,由于他们心智不是很成熟,基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还未完全成熟,那么他们的从众、跟风心理会很强烈,会盲目的进行追风。

3.炫耀性消费。80、90后从小生活在中国较为发达的时代,喜欢向他人炫耀和展示自己的金钱财力和社会地位,因此富裕的生活使得他们的消费具有很强的奢侈性和铺张浪费性。

三、对消费者购买网络游戏虚拟商品原因的分析

在调查问卷中,我们针对消费者的购买原因进行了调查,一共设置了四个主要的原因,分别是使游戏更好地进行下去、尝试新鲜事物、从众心理作怪以及炫耀性消费,以下就是我们对这四个原因的分析与解释。

表1 使游戏更好地进行下去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非常同意 36 26.5 27.1 27.1

比较同意 44 32.4 33.1 60.2

一般 33 24.3 24.8 85.0

较不同意 5 3.7 3.8 88.7

非常不同意 15 11.0 11.3 100.0

Total 133 97.8 100.0

Total 136 100.0

通过表1可得:大约有60%的玩家之所以购买网络游戏虚拟商品,是为了使游戏更好地玩下去,只有不足1/5的游戏玩家不同意这个说法。也就是说大部分游戏玩家购买虚拟商品都是比较理性的,是为了满足游戏的需求。

表2 尝试新鲜事物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非常同意 33 24.3 24.6 24.6

比较同意 35 25.7 26.1 50.7

一般 45 33.1 33.6 84.3

较不同意 9 6.6 6.7 91.0

非常不同意 12 8.8 9.0 100.0

Total 134 98.5 100.0

Missing System 2 1.5

Total 136 100.0

表3 从众心理作怪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非常同意 15 11.0 11.5 11.5

比较同意 17 12.5 13.0 24.4

一般 46 33.8 35.1 59.5

较不同意 16 11.8 12.2 71.8

非常不同意 37 27.2 28.2 100.0

Total 131 96.3 100.0

Missing System 5 3.7

Total 136 100.0

分析表2:有90%以上的玩家对于购买网络游戏虚拟商品是为了尝试新鲜事物这一说法表示赞同,只有15%的玩家认为购买网络虚拟商品与尝试新事物无关。

由表3可得;购买网络游戏虚拟商品是从众心理在作怪,这个说法有半数以上的玩家是持认同态度的。但是有近40%的玩家并不是很同意这个说法。

表4 炫耀性消费

Frequency Percent Valid Percent Cumulative Percent

Valid 非常同意 7 5.1 5.3 5.3

比较同意 8 5.9 6.0 11.3

一般 35 25.7 26.3 37.6

较不同意 23 16.9 17.3 54.9

非常不同意 60 44.1 45.1 100.0

Total 133 97.8 100.0

Missing System 3 2.2

Total 136 100.0

对于购买网络游戏虚拟商品是出于炫耀性消费目的这一说法,有近70%的消费者不同意,只有10%左右的玩家赞同这个说法,由此可看出消费者购买网络游戏虚拟商品并不是为了炫耀。

四、消费者购买网络虚拟商品的消费心理

(一)本着实用性原则,理性消费

通过对上面的调研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消费者在消费网络游戏虚拟商品时主要是为了游戏更好地进行下去,能够本着实用性原则,较为理性的消费。

(二)追求时尚、崇尚新颖

80、90后的特点是热情奔放、思想活跃、富于幻想、喜欢冒险,这些特点都能够反映在消费心理上,他们更倾向于购买一些新的产品,尝试新的生活。对于网络虚拟商品,80、90后更容易接受,是因为他们就喜欢追求一些新颖时尚的商品,那么在他们的带领下,这种消费趋势也就会逐渐形成。

(三)盲目从众,热衷攀比

这个消费群体由于出生的环境以及受的教育、接触的事物都比较先进、优越,所以他们在推崇世俗化的物质享受时,在群体消费行为中就会产生一种独领的不正常心理。就拿网络虚拟商品举例说明:也许他们角色的装备、武器都已经很先进了,但是如果看到自己的同学、朋友、游戏中的伙伴的武器更新了,那么他们会不考虑现实的去买到比其他人更加先进的武器、装备、以此满足自己的优越感。

这个消费群体的消费者,当看见自己身边其他人都在购买网络虚拟产品的时候,他们怕自己被别人看不起,怕自己不能与时俱进,那么自然而然的会跟风,从而去购买该类商品。从上图中可以看出,有一半的玩家之所以购买网络游戏虚拟商品,主要是因为他们的这种盲目从众的心理在作怪。

(四)张扬自我,炫耀消费

这种心理主要表现在对高品质的追求、对高价格的追求。在80、90后消费群体中,他们以在网络上拥有高等级和先进装备作为炫耀的资本,那么这就反映出一个现象,他们把在现实中的压抑转移到网络中,通过这个虚拟社会的虚拟性美化自己的形象,弥补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以此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三、对网络虚拟商品开发者的建议

(一)开发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消费者之所以要购买网络虚拟商品,是因为他们玩某一款游戏时需要升级,所以从成本、资金、市场份额的角度看,开发商就应该只生产能够在游戏中用到的,能够满足消费者需要的商品。

(二)生产能够满足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商品

在前文中,我们不惜笔墨将网络虚拟商品的目标顾客的消费心理进行了分析,那么对于开发商而言,就应该生产能够迎合消费者消费心理的商品,只有这样,才能让消费者享受的不只是一款网络虚拟商品,更是一种满足感。

篇5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认知心理 行政心理 从众心理

1 电子政务的内涵

美国作为电子政务的开创者,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以Web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机关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也使得这些个人和团体能更便捷地取得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实施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物理工作方式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建立起更好的信息共享渠道,从而更有利于为大众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电子是手段,政务是内容,服务是目的。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就是对实施电子政务的真正目的缺乏比较明确的认识,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分析

从以上对电子政务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上述分析的电子政务的实现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可得到一些启示。在电子政务建设从认识到实施再到效益实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政府的认知心理障碍,行政人员的行政心理障碍、以及公众的从众心理障碍。

2.1 建设电子政务前的认知心理障碍

认知是一种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以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为主,即以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为主,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的过程。

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一些政府受声誉的影响把能否建设电子政务当作政府的一种工作能力的标志来抓,一些政府虽然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他们也只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与政府上网,甚至等同于办公自动化,认为办电子政务就是把政府的公文、资料等搬到网上就行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认知电子政务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

“中国人一般重直觉、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是一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它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别,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重混沌、轻精细,喜欢做定性研究。”这种心态反映在电子政务的具体工作方式和习惯上,就形成了先务虚,即先重视外部的电子化建设,再务实,才去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好具体政务的问题。可是当硬件上去的时候,有些政府却停止了思考,认识还停留在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只是表征政府优势的一种标志的层面,而忽视了利用电子政务真正向群众公开信息、公开政策、提供服务等实质性的工作。认知心理的偏差和认知活动的停步,就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重电子、轻政务”这一问题的心理根源。

因此,要发挥建设电子政务的实际效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只有真正明白了电子政务是什么,究竟为何而建,才会使政府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2 电子政务实施中的行政心理障碍

行政心理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人在行政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心理,决定了他们如何进行工作。

2.2.1 我国行政个体的行政心理障碍

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政府始终代表人民的约定成俗的心理观念,致使一些行政人员认为自己就是人民的代表,自己作为官员就理应享受应有的权利。可是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把“服务公众”四个字忘得一干二净,随着个人私利意识的膨胀,也就出现了腐败贪污现象。而一些行政人员服务观念淡薄,腐败贪污现象产生的心理根源就在于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体行政心理问题。

在有关行政个体心理的研究中,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梅奥的“社会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到薛思的“复杂人”的对人的假设的发展历程。从现实生活看,“复杂人”的假设更符合现代人高度变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政府工作模式的转变,自然也是一定时期的客观必然要求。而一种新的体制,新的工作模式要能够顺利有效地替代旧的体制或工作模式,当然首先要体制执行人能够意识到这种改变的需要,他们才会主动地去调整旧的体制。否则就只是留于表面形式的改变罢了。而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特别是一些行政工作人员的认识滞后,就不可能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的初衷,更不可能真正地以“人民的公仆”的服务理念来为人民服务,因而导致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因此,要使行政人员认识到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首先要改变的是他们的传统行政心理观念。

2.2.2 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障碍

行政文化指在行政活动过程中,影响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理念、行政心理等。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鸿沟。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政府与政府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持的2004年中国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中显示,政府网站提供的交互(包括简单的单向交互)“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民意调查/意见征集”所占比例分别为45.8%、40.0%、38.0%和30.2%。民意意见征集可以说是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而其所占比例仅为政府网站总数的30.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实现信息公开、信息沟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这种信息封闭的根源就是由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所导向的。

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儒董仲舒开创教条主义的先例,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理论,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中国几千年来也始终保持着行政权、政治权等的高度整合,在政治体制安排上以中央集权为主要内容。这在历史上的确确保了国家的行政统一,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安定和团结,但同时也铸就了国民服从的政治心理,更严重的是同时也导致了中国行政人员行政思想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正是这种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造就了中国行政体系缺乏透明度,政务的主体公众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公共决策、政务实施过程也缺乏必要的监督,作为享受服务的主体公众,对于他们所应该拥有的服务和政策还处于一种“盲”状态,更谈不上监督制定政策的公务人员了。这种封闭的行政文化,正是滋生腐败的最终根源。同时封闭的信息交流,缺乏意识,也是导致各地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单枪匹马独干的根本心理根源。

目前,不少传统的消极的行政心理仍然顽固地遗留在行政主体、行政对象的社会意识中,因而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因此,改变我国人民的传统行政文化观念势在必行。

2.3 从众心理障碍

从众是“主体因客体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主体即从众个体,而客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代表群体意愿的政策、规则等。从众可以分为理性从众和盲从两种。理性从众,简单地说,就是指其从众行为是在理性状态下产生的,而盲从则是主体以直观、本能的活动为主导接受客体行为或态度的影响而产生的从众行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主要存在盲从的心理倾向。

概括说来,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存在两种主要的从众心理趋势。一是政府个体的从众心理。一些政府看到其他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等,为了表示不甘落后,也积极加入“先进的”电子政府的行列,可是因为对于电子政务的工作方式等还不是很清楚,就出现了技术设施束之高阁的现象。另外一种是从众心理,就是我国公众的群体从众心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但是对于政府工作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缺乏一定的关注意识。这当然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这也与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公众有着很强的集体观念,也渴望参与政府建设的集体决策中来,可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没有这种意识,自己也将这种意识在萌芽状态中扼杀。

政府因为随波逐流而建立电子政务,公众因为人云亦云而忽视个体参与政务工作的意义,从而导致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盲目心理倾向。

3 克服我国电子建设中所出现的心理障碍的建议

3.1 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认知意识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工作运营模式,要真正理解其内涵,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思考。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行政文化对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影响,使得我国政府官员在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要纠正目前盲目建站的首要问题就在于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认知心理。而要纠正认知的偏差,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

3.2 向服务型政府迈进,消除信息障碍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方位公开的政府工作模式,要使其发挥沟通平台,首先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然后才能真正从金字塔式的传统科层制模式里走出来,放下官民有别的陈旧观念,走进人人平等的扁平式的电子化的工作模式中去。而这种公平公开效益的实现,同时也需要公众的主动积极参与。政府要建立起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彼此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政府真正地在政务电子化这一过程中,做到政策公开、提供福利、公众参与等基本的服务,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迈进。

有关学者指出,服务型政府的四大行为要素是:“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展公民参与渠道,健全社会公示和决策听证制度,让人们群众广泛地参与进来。

3.3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跨越“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服务的工具,要使其在我国发挥作用,“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东西部的差异,最大的表现就是经济的差异。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对于新型技术的引进障碍,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物质问题都在日日思考之中,又何从谈起参与所谓的“电子政务”?相信在中国偏远的地区,没有听过“电子政务”这个名词的人数,一定不是少数。而要解决偏远地区、西部地区人民的参与问题,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他们的经济问题。

因此,电子政务以技术设施为基础,以服务人民,信息公开为理念,以公众与政府为共同主体,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为国家发展共同出谋划策。当然,传统行政心理的转变,政府运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我国东西部的“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公众心理的转变,都是一项需要不断加以强化和探讨的艰巨任务,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事业实现飞跃的一个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素絮,曾颖. 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J].电子政务,2005(3)

2 覃征,陈俊英,王昱. 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赵国俊. 电子政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 徐晓雯,丛建阁. 行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篇6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

当下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使高校毕业生在大四这一年的就业过程中,心理压力加大,心理冲突加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形成甚至发展成为心理危机。作为高校辅导员,应密切关注毕业生就业心理状态,根据学生就业心理表现,及时高效地进行预防发现干预,使毕业生不仅能排解舒缓就业压力,克服就业难阴影,顺利就业。更重要的是,通过就业择业的过程让他们能够以更加健康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人生发展道路上的不同挑战。

一、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

1、情绪失衡

目前,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机制中,双向选择就业基本得到普遍确立。这种就业机制一方面加大了就业双方的自主性,也提高了毕业生对就业市场的适应能力,能够促进高校与社会进一步对接。但反过来,也对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且在整个过程中,状态不安定、方向不确定等特征有所加大。因此,应届毕业生在进入求职阶段,来自外界的巨大压力会使部分学生情绪极不稳定,情绪容易受就业因素影响而得不到正常抒发形成清晰障碍。具体可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焦虑不安。毕业就业是大学生从高校走向社会的新阶段,是他们未来人生道路上的新起点,他们急于渴望实现自己的就业愿望。但是社会经验不足的他们在面对形势复杂,竞争激烈的就业形势时又常常感觉到难以应付。就业道路上的每一个困难、每一个选择都会让他们情绪波荡,困惑焦虑。来自就业道路上的困难磨炼,以及真正要挑起自己人生重担的压力,使得紧张焦虑是应届毕业生普遍存在的问题。

另一个表现则是悲观消沉,大学生在就业前的人生道路往往简单通顺,在他们的成长道路上没有经历太多的挫折打击。因此,当他们进入竞争激烈、挫折打击是常态的就业市场时,部分学生会丧失前进奋斗的勇气,他们自怨自艾,得过且过,逐渐产生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不良情绪。严重的学生会一直沉浸在自卑的消沉情绪中,自暴自弃,封闭自我放弃融入社会。最终形成严重的心理疾病。

2、认知偏差

首先,盲目从众。由于对就业缺乏应有的准备,一些学生对自我没有理性客观的认识判断,往往随波逐流,容易受他人和社会影响。当就业压力向应届毕业生袭来时,部分学生会盲目跟随群众而使主观感受压力减小。这种从众使得他们进一步丢失自我独立认知,而从认知到行为等方面都与群体趋同。

其次,高估后果。大学生往往把初次就业看成他们人生阶段新的基点,因此对求职就业寄予了巨大期望,把就业过程中的每一次尝试和选择看的无比重要,这无疑有利于促进毕业生的就业动力。但反过来,一旦这种选择和尝试没有到达预期理想,他们也会高估后果。有的学生在岗位、地域、单位类别等意向选择时往往举棋不定,觉得会影响自己一生,或者选择好了以后也会患得患失,意志不坚定。

最后,认知角度没有及时摆正。应届就业是大学生从高校里被呵护关爱的学生转向社会,成为在复杂现实里被评价被比较被选择的求职者。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要清醒的认识到自身的真实地位和严酷的社会现实。然而部分学生还不能以社会人、求职者的角度去进入社会、认知社会、探索社会。因此,一旦碰壁往往带来较大心理落差,甚至影响心理的健康发展。

二、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途径。

毕业生业生的就业心理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辅导当然离不开学生整个大学阶段心理状态的发展和培养,因此我们不能只过重于强调毕业生的就业背景,而忽视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本身规律。因此,我们要在尊重大学生心理发展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就业心理所表现出来的问题,探索毕业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有效途径,促进大学生就业心理的改善与提高

其一,建立完整长效的就业心理辅导机制。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作,光靠毕业生辅导员个人无法也无力完成。因此。要对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做到及时预防、及早发现、有效干预,必须要高校联动各方从专业队伍到制度上都形成完整有效机制。就业心理辅导的队伍构成上除了心理咨询人员、学生工作管理者外,就业指导工作人员、专业老师、家长、社会工作者都可以通过各类活动途径有效参与进来。此外,还可以通过校友,回流毕业生以朋辈的身份开展多种形式的就业心理教育工作。在就业心理辅导制度上,结合高校自身特点,建立预防教育、普查制度、危机预警、监控方式等完善的干预制度。

其二,针对情绪障碍,进行心理干预。前文所说,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心理特点,在就业时情绪上容易出现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那么就需要对学生的这种不良情绪进行教育与咨询辅导。当学生因为就业受挫遭受压力焦虑不安时,可鼓励学生进行情绪宣泄,比如书信、比如自嘲、比如向辅导员、朋友进行倾诉,通过适合自己的方式,把压力以自我表达的方式排解出来。当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悲观消沉心理时,引导学生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方面有益身心调节的事情上去,避免学生一直沉浸在这种负面情绪中,同时要多给予学生积极暗示。此外,在与学生交流过程中,正面客观评价学生的真实情绪,使学生能够坦然面对就业压力对心理冲击,并能够以坦然的心态养成心理压力的自我排解调节。

其三,调整纠正学生就业认知偏差。在整个大学期间,都需要培养学生自我认知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自我评价。在就业上则要求学生培养职业规划意识,并严格按照职业目标提升自我职业能力。而作为大四应届毕业生,则需要对他们进行职业形势分析,培养风险意识,让他们摆正自身的求职者位置,了解认识职业现象、职业道德,帮助学生建立合理的求职观念。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老年人服装;审美变化;服装设计

中图分类号: TS9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9-0044-01

郭沫若说:“衣裳是文化的表征,衣裳是思想的形象”。老年人的服饰审美变化和倾向,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必然植根于特定的时代,特定的因素。在纷乱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中,只有将这种特定的审美价值放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背景下加以考察,后续的设计研究才有意义。

一、老年服装消费调查及发展前景

1.中国人口老龄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催化作用,占世界老龄人口五分之一。在我国60以上的老年人口增速3.2%,相当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3倍。因此,21世纪的中国老年市场将是世界最大的老年市场。

2.银发经济的兴起。在老年消费需求中,34%为服饰穿着,33%为医疗保健,33%为其他消费。围绕着老年人群体开发并为之服务的经济活动,就是老年经济。人口的老龄化,必然导致老年经济的兴起,这是历史的必然。

虽然老年人的数量在不断增长,但是老年的服装市场发展情况却不令人满意,老年服装一直是中国服装市场的冷门,是亟待开发的一块银色领域。

二、 老年人生活特征和审美趋向

(一)老年人生活特征

老年人服装设计要想符合老年人的口吻,首先应深入了解一下老年人的心理特征及对服装的审美需求,因而形成一定的着装心理,这种心理的形成有复杂的成因,包含了老年人生理心理因素。

1.老年人生理特点。人过中年特别进入老年以后,人们在皮肤、体态方面必然会发生变化。在体态上,中老年人的颈部脂肪增厚,有皱纹,呈现颈粗的形象。在肤色上,老年人的皮肤表面的色素沉积更加明显,肤色逐渐变深,并且在脸、颈及手等部位也出现深色斑迹。

2.老年人生活习惯。所谓生活习惯,是指现实生活中不同群体的生活式样或类型。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着服装消费行为,消费者的生活面貌、角色地位、健康状况、社交活动和工作等各方面都会不同的影响人们对服饰的要求和选用。

3.老年人的审美趋向。爱美是人的天性,对服饰类的寻求也是出于本能。这种寻求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得到强化与丰富。寻求理想的着装形式是对服饰美的最基本的构想,求美,也就成为着装心理中很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老年人对美的追求和表达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

(二)从众中追求个性表达

在社会生活中,其中一种为求同从众的方式。可概括为两种:盲目从众和有意从众,就是在生活的群体中,看见周围人穿什么自己就加以效仿。盲目从众者一般在服装上没有个人的主见,不懂艺术鉴赏,认为着装随大流是天经地义的。有意从众的着装者,又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其一,着装的从众行为是被典型的服装吸引,而引起的从众着装。及少数的着装先行者选择的某类服装,得到认可并加以追随。其二,着装的从众行为,往往是迫于某种社会和团体压力所致。这种团体内部对着装者的着装行为所构成的无形的压力,足以使着装者引起注意,并采取服饰上的随大流方式去迎合大众。

三、老年人服饰审美变化对我服装设计的影响

(一)服装造型结构的多样化设计

老年人服装造型设计既要符合服装的流行趋势,又要美化人体,体现出老年人的气质和个性美。服装结构设计是款式设计的继续、延伸和发展,将款式设计的结果演绎成合理的空间关系,是再塑造服装外形美及创建结构美的重要环节,是款式设计和工艺设计的过渡环节,是服装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案例1:下面是我为一位老年人单独设计的外套,此款特征:无领,中长袖,麻料,穿着舒适。花色深沉却有看点,图案为鱼纹,吉祥图案,令人接受。前后错落,一高一低,视觉上可以拉长人的身形。内部结构,以人为本,利于活动又不失时尚。

案例2:下面是我为拂瑞思高端服装定制设计一系列旗袍变异服装,本系列总共24套(草图中展示12套),以“绿幽”为主题,汲取了中国书墨酣畅寄怀的文心画意。每一套隐约透露出中国传统旗袍的影子。裁剪上,强调小钟型、H型等结构轮廓,将点、线、面的纯粹与极致表现寓意于珠子、提花布材面料上。

在材质上,我选择丝绵和欧根纱等面料,缀以雅致的绒纱以及水晶、珠子等配料,呈现了“大珠小珠落玉盘 ”、墨点飞花、心字填花等经典团花刺绣或现代几何图形,演绎了层次丰富的锦绣情怀。

在色彩上,运用灰白、绿色和黑色,看似很难搭调的颜色,但通过服装结构的演绎,呈现出悠远的水墨意境。

24套成衣正在陆续制作当中,截止时间2015年9月10日,这里只展示2套。

(二)发展老年人服装品牌的优势

目前,很多服装企业一般低估了老年群体的消费能力,高估了开发老年市场的困难和风险。尽管这几年一再呼吁开发所谓的“银色市场”,但只见呼声,不见市场的实际行动。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若是现在着手开发老年品牌,竞争压力小,市场占有率高。加上由于老年人的消费观念特殊,市场周期长,消费习惯,老年人始终对新产品不太放心,而对老字号的产品都情有独钟。

某个产品一旦拥有了一定的消费群,那么市场的先机谁就是最大的赢家,创建老年服装品牌,并把它发展壮大才是当务之急。

(三)老年人服装发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及发展前景

1.价格。老年人消费是理智和成熟的,他们一般把品质和实用性作为选购产品的第一目的,而把品牌放在第二位。他们会综合性的把握品质与价格,不能以牺牲产品的质量来追求廉价,同时老年服装性价比要高,品牌的产品价格要合理。

2.卖场选择。大商场的信誉度好,老年人认为那里商品质量能得到保证。社区设立服饰用品店,因为老年人由于身体原因,不愿外出,他们喜欢就近购物。

3.发展前景。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已经出现了一部分服装消费观念比较前卫的老年人,他们认为老年人更应该重视穿着打扮,他们喜欢穿流行时装,而且舍得在穿着打扮上花钱,喜欢穿能显现自己的个性,使自己看起来更有魅力和显得年轻的服装。在市场多元化发展的今天,老年人的消费观念也将不断地更新,他们和年轻人一样享有追求时尚享受生活品质的权利。

四、结语

追随老年人服饰审美的变化,在服装造型结构设计上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设计适应老年人审美需求和健康需求的服装,并且加大老年服装产品的宣传力度,使老年人及时便捷的获取服装商品信息。希望我的想法能给有意发展老年服装品牌的服装企业、设计师以启示。我们不仅要大力开发老年服装市场,更应倡导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老年服饰文化。

参考文献:

[1]张星.服装流行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6.

[2]杨以雄.服装市场营销[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3.

篇8

[关键词] 非典;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民众;心理应激

非典一度打乱了我们平静的生活,它给我们的健康乃至生命造成严重威胁,也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而给人们造成的无尽的恐慌更加剧了经济损失,甚至引起社会治安混乱。爆发在全世界30多个国家的非典疫情,不仅给人民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威胁和伤害,而且由此病所造成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难以估量[1]。非典有可能再度发生,禽流感已在全球蔓延,多少已曾出现过的疾病会再度出现,多少未曾出现过的新病种也会出现。因此,非典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思考,我们不得不思考我国未来医学的疾病控制体系如何建立,我们不得不思考国民的良好卫生习惯如何养成,我们不得不思考我们会以什么样的心态应对这一次又一次的“灾难”。作为预防医学工作者,它不仅要求我们有更加专业的业务水平,有更加科学的防范手段,有更高的综合素质能力和建立更加合理的预防体系,还需要我们在遇到非典、禽流感这样的突发事件时能够稳定民心,配合政府发动全社会参与,以最短时间控制疫情。为此我们需要了解民众在疫情突发事件中的反映,因此,我们对山西省民众在非典期间相关知识的了解、行为特征、心理应激状况进行回顾性问卷调查,以掌握突发性卫生事件期间民众的行为特征和心理应激状况的客观数据,为政府制定救灾防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措施提供客观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我省、娄烦、沁县、太原、忻州五地区的民众700名作为调查对象。

1.2 调查方法 按照KAPB模式,参考有关文献自行设计《对非典的认识、态度及相关问题调查表》,内容涉及民众的一般情况,对非典的认知、心理及行为应对方式、应对非典的认知指标、应对非典的行为指标、应对非典的心理指标三个方面等,调查的内容包括共75个问题,非典调查表每个问题有3个答案(符合、不一定、不符合),只选其中1个最符合自己想法和实际情况的答案。调查员经统一培训后进行现场无记名调查。用SPSS 1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在此只对民众的一些非理性行为进行相关分析,其他将另做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基本情况 共发出调查问卷700份,收回有效问卷690份,有效率为98.57%。其中男性为509人(73.77%),女性为181人(26.23%)。职业包括:学生、教师、农民、工人、医生、干部、无业、其他。调查者中年龄11岁~86岁,平均年龄为(38.8±16.0)岁。

2.2 民众对非典的认知状况 我省民众对非典病毒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对非典疑似患者的确定过于敏感,对非典的疗效表示怀疑和担忧,对非典给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广泛关注,老年人接受政策改变习惯的主动性远不如年轻人。

表1 非典流期间我省民众行为调查结果(略)

2.3 非典期间民众心理应激状态 个人心理应激特点表现为对自己的安全表示担心,反映了民众内心的焦虑和不安;焦虑和不安引发了个人行为的相应变化;恐慌心理未导致思维和判断的扭曲。群体心理应激特点表现为男性民众心理状态较稳定;30岁、40岁年龄组民众的心理状态直接影响着家庭其它成员的心理;获取的相关信息利于降低群体民众的内心问题恐慌。

2.4 民众行为状况 表1显示:67.7%的民众认为燃放爆竹和烧香拜佛是无济于事的,但是也有32.3%的民众对这种说法是相信的或者不确定;56.8%的民众不认为喝绿豆汤可以预防非典,43.2%的民众对该说法不能确定;47.7%的民众家庭经常熏醋来预防非典;20.5%的民众吸烟量增加,以缓减心理压力;35.8%的民众“别人说什么药可以防治非典我就买什么药”。

表2 非典流行期间我省不同性别民众行为比较(略)

注:**P

2.5 不同性别的民众非典流行期间非理性行为的差异 从表2可以看出,在所有问题里,除了“我家经常熏醋,以防非典”的回答符合率在不同性别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他差异无显著性。在对“熏醋以防非典”这个认知行为上,女性显著高于男性。我省非典流行期间也出现了“喝绿豆汤来预防非典”非理性行为,在不同性别之间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另外从地区间对比也有差异,相对发达地区盲从行为符合率较低。如对“别人说什么药可以防治非典我就买什么药”、“用烧香拜佛来预防非典”在太原地区最低。对于“喝绿豆汤来预防非典”,在不同地区之间统计学检验差异无显著性。

3 讨论与建议

从非典期间民众的心理应激反映和行为变化分析,在出现非典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时,民众的盲从行为比较严重。非典期间,在我省曾流行过多种如烧香拜佛、燃放烟花爆竹、喝绿豆汤、熏醋等行为。从表1可以看出对于每一种非理性行为在民众中占有一定的比例。说明在非典期间民众的行为严重的受到群体行为和意识混乱的影响,个体的判断不只靠科学,部分民众的行为受到非科学的因素影响还是很大的,所以应注重科学的引导、科学知识的深入宣传。当出现突发事件,民众的心理压力加大,在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意见或行为,即从众行为。对一般人来说,当自己的行为与群体的行为完全一致时,心理上就感到安稳;当与多数人意见不一致时就感到孤立。许多基本的个性因素与从众行为有关,如个人的智力、能力、情绪、自信心、自尊程度、年龄、性别不同,出现从众行为的几率和程度也不同。那些智力能力较低、情绪不稳定、缺乏自信、依赖性强、墨守成规的人,较易出现从众行为[2]。“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而从众心理的前提是自我的不完善和缺陷,如果一个人的受暗示性强,自我非常虚弱、幼稚的话,这个人的自我很容易被别人的“暗示”占领和统治。以人们抢购板蓝根为例,其实板蓝根的抗病毒性效果不一定比其他可替代的药好,但由于人们都去抢购板蓝根,所有的人对它都情有独钟,这正是从众心理的反映。从众心理表明人们综合素质偏低,对来自各方的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能力。从众行为在不同性别、不同地区出现差异有显著性,是符合情理的,就性别而言,女性回答符合率高于男性,因为我们的调查对象以农村为主,可以想见,现在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仍然相对较低,她们的自信心、自尊程度较低,墨守成规,依赖性强,因此女性更易出现盲从行为。盲从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也造成了一定的市场秩序混乱。事实上,只要对此病有充分的认识,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个人、家庭、医院的防治,“非典”就不再可怕,是可以预防和救治的[3],恐慌和不安就可以避免,盲从非理性行为可能就不会出现,从而就可避免一些直接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因此,提高全民素质,切实做好民众对非典等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相关知识的宣教工作,这样才可以以最小的经济投入获得较大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 张燕,孙业恒.SARS研究现状[J].疾病控制杂志,2003,3(3):169172.

篇9

一、现代女性消费的心理特征

其中主要以时装和化妆品的数量为最多,这也是女性经常性支出话费最大的一项;女性专用品的另一个特点是市场品种繁多,选择性强,消费弹性大,竞争较激烈。女性消费购买对象主要是日用品、化妆品和服装鞋类。女性的消费心理包括时尚心理;情感心理;方便实惠心理;自尊、自重心理;健康、安全心理。

影响现代青年女性消费心理的因素

1.社会角色

“角色”是指在特定的场合起到的作用,这种作用应该与周围人对她的要求有关。而社会角色就是指你在社会中担负的责任。例如,王女士在家是女儿、儿媳、妻子、母亲,而在公司就是经理。一个女人一生中要担任着不同的角色。现代社会有了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活动的各个层面中,他们的消费活动在很大程度上就会受到自身交际的影响。如对与自我美学角色方面的需求。一方面,女性消费者受自我审美观念的支配,即追求个性独特的外表,高贵的气质:另一方面,她们也受到社会审美观念的影响,即追随潮流,受大众消费者趋向的影响。

2.安全需要

基于安全需要所产生的女性消费心理;主要体现在女性消费时所表现出来的健康、安全心理和从众心理,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生活质量的熟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基于对生命健康维护的观念也越来越强,因现代的青年女性的消费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女性不仅维护自身的健康,同时注意维护家庭尤其是孩子的健康,因此,消费都是以不损害身体健康为原则,表现出来的是购买保健品、绿色食品的愿望比较强烈,比较能够接受专家的健康宣传。在购买家用电器时,更多的考虑产品的安全性能。同时,在消费时,比较喜欢从众,因为,青年女性们认为,大多数人都会购买的物品应该是安全的。

再有就是女性由于先天的体能和体质较弱,对外界环境变化也比男性格外敏感,拥有安全感的需要也更加强烈。然而,现代女性由于快速的工作、生活节奏、微妙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其他社会因素,安全感降低的想象越来越严重。而当女性希望得到安全感的时候,其中一个简单而易行的方式就是购物,购物既能帮助他们缓解压力,平衡情绪,也能帮助他们表达快乐。

3.收入水平

一个人的消费多少,直接受到了自己收入高低的影响。月收入在1000-3500元的女性中,她们的消费追求个性化,收入在1000元以下的女性则选择实惠耐用的商品。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家庭收入不断增加,女性从家庭中得到的支配收入也在相应的有所增加。同时,现代青年女性在选择商品和服务时,心中的顾虑也会减少很多,不再是仅仅为了满足基本的生活而消费,自身的发展和享受更容易促使他们产生“非理性”的消费。另外,尽管女性对价格很敏感,但仍在“物美”的基础上。

4.科教因素

由于家用电器的不断更新,自动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增加了女性的闲暇时间,为他们留恋商场提供了时间保证;受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得他们能轻易地操作高科技工具;互联网的普及,卫星电视等新媒体的广泛应用,有助于女性消费者提高了解信息和比较的能力。从文化角度看,文化程度越高的女性,对商品的品味及品牌要求高,也就是说,学历越高的女性,越倾向于进行“非理性”消费;而低学历青年则更注重消费的实用性,调查发现,“个性/品味型”的青年在各个学历群体中也是最多的,尤其是本科及以上学历女性中,有37.5%的人属于此类。

二、面向青年女性消费心理的营销策略

商场营销人员综合运用并优化组合多种可控因素,已实现其营销目标的活动,可控因素即4P(产品product 价格price 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0

1.产品策略

现代女性购买产品时,更多的是出于心理性的需要。为迎合女性消费者的需要,企业在制定产品策略时,依据产品的整体概念,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突出产品的功能和效用,注重便利;产品质量要实在;产品外观设计要突出“美感”;保证产品的优质服务;创新需求。

2.价格策略

价格是企业营销市场组合的一个重要的变数,也是最复杂、最敏感的一个市场因素,任何企业想要在市场经济中求得生存和发展,都必须给其生产或经营的商品制定适合的价格。商家在制定价格策略时要考虑成本、市场需求、消费者心理和竞争状况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低价策略、高价策略。灵活运用价格心理策略。

3.促销策略

在世纪的营销活动中,要想获得良好的促销效果,应选择有效的促销工具,选择合适的广告媒介,加大广告宣传,运用感情策略现场促销,适当的运用体验消费。

4.渠道策略

根据女性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企业可选择的消费渠道有:债渠道策略;宽渠道策略;避免上门推销;错位经营、方式多样。

篇10

Abstract: After the Olympics, there wasn't any “Turning points” in real estate of china as people forcasted.A lot of economic facts lead to this phenomenon, such as relieves from government ,demands of recovery. Analyzing it from Social Psychology, we can find some special features, which influences the market of real estate again.

关键词: 集体无意识 投机心理 权威服从心理 从众心理

Key words:The collective unconscious The psychology of speculation The psychology of authoritarian submission Crowd psychology

作者简介:张迎,天津大学学院2010级研究生;郝丹,日本京都JCL外国语学院学生。、

中国房地产业从1998年国家停止福利分房实行住房货币化后,开始真正发展起来。在国家积极地财政政策刺激下,全国固定资产投资迅速增长,房地产投资占GDP比例逐渐增加。随着城镇居民的经济水平不断提高,购房需求不断增加,房地产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总体来说,我国的房地产业明显呈现出两大特点,即总体规模越来越大和地区发展不平衡。

在如此背景之下,中国的房地产业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样遇到所谓的“拐点”。这背后自然有着更多的经济因素,如地方政府的大力扶持,提振需求等。但从社会心理角度分析,又有着其特有的购房心理特征,这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对本来就已经高居不下的房地产市场产生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一、集体无意识

“意识”指的是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精神分析学家普遍认为“意识的整个本质就是辨别,它能认识到适当的东西,并使之与不适当的和无价值的东西区别开来。”同时,在人类心灵最深处,又存在着一个超越所有文化和意识的共同基底,这个基底就是集体无意识。在荣格看来,集体无意识是通过文化传统和历史遗传形成的一种认知潜在状态。这类似于布迪厄社会学理论中“惯习”的概念――“以过去的经验指导当前的实践并指向未来”,只不过这种“经验”来自于传统文化的“熏陶”。因此,处于同一文化背景或拥有相同历史传统的人将处于相同的、共同认为是合理的意识之中。

依照上述理论,我们不难发现,中国人很自然的已经把购房作为一种常识去接受,换句话说,人们已预先给予此种行为以“合理”的价值判断。然而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结果自然是让本已高居不下的房价继续“坚挺”。另一方面,这种无意识还表现在对于房子的品评标准上,在英文单词中,house与department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前者被译为“公寓”而后者更侧重于指代具有政府公房性质的居所。巧合的是,这种意义上的差别深刻的反映在了国人择房的心理需求上。人们追求的是“家”这种社会设置所能够提供的精神状态的满足,那么它必定是一种两居室或是更大面积的“奢华型”房屋,而不仅仅是政府提供的社会廉租房。正是在这种无意识状态的求大心理的催生下,一种新的供求倒挂现象由此产生。

二、失范状态下的投机心理

“失范”是一个社会学术语,这一名词最早是由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提出来的。是指“现代化过程中,因传统价值和传统社会规范遭到削弱、破坏、乃至瓦解所导致的社会成员心理上的无序状态”。金融危机、自然灾害状态下往往会产生这种情形;而“投机”则是一种经济行为,它是指那些过分自信的人,频繁的进行交易,不停的买进卖出,同时,又对所获得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自己的判断能力都非常自信。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大体可以分为“替罪羊”效应、赌徒效应、痛苦最小化倾向、没有规律的规律以及信息迷恋症等五种。在经济学家看来,投机心理是一种经济生活中普遍的心理反映,虽然这种心理状态产生的行为可能会造成更低的回报率。

当经济秩序处于失范状态下,各种投机行为便会应运而生。以美国次贷危机为例,在危机爆发的前几个月,几乎整个经济版的头条都是与之相关的内容,大量的负面消息纷至沓来:雷曼倒闭、AIG破产。在这种萧条的经济局面下,投资家们各个“心事忡忡”,然而面对风险投资所带来的巨大经济回报,又都希望能够在金融市场有所建树;而在实际生活中,面对日益缩水的人民币,如何保值增值也已经成为了人们经济生活的主题。一直坚挺的房地业产自然成为了首选,买房子已经不再是为了满足居住的需求,更多的是为了投资。于是,这两类群体迅速转变成了以投机为目的的买房者。对于前者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所谓的“营商环境急剧的恶化造成的”,他们不再从事实体性的生产,而是转向利润率更高的房地产。对于后者――普通民众则日趋形成了一种投机心理。正是在此种背景下,形成了我国独特的近乎“赌徒式”的买房行为。以海南为例,当地楼市90%以上的购买者来自外地,凤凰岛房价月涨3万元,更有部分炒房客半个月净赚千万。这种全民鼓动下的炒房行为在世界经济发展历程中都实属罕见。

三、服从心理

在心理学中,服从指的是在他人要求你做某事时,即使你不太愿意,但终究还是做了,在这一行为过程中信息影响是决定性的。其实,服从行为本身也蕴含着一种等级关系,即默认了一种“权威”。实际生活中,人们通常会把上级或是专家作为“权威”。

在现代社会的某一领域中,总会有些人被称为“专家”,他们把持着舆论的导向,拥有着某一领域的话语权;他们被置于“权利场域”的至高点上。人们越是相信这一群体的信息,越是关注他们的观点,就越容易与其保持态度上的一致性。在我国法制化程度不高的经济生活中,个人言论往往会左右市场的走势。当房价继续上升的预言从这一群体中频繁的发出时,必将导致房地产市场的人心惶惶。

其深层次的原因往往是共享信息的不平等,或者说是专业知识不对等的必然后果。正如吉登斯所预言的,现代性的危机之一就是“专家知识已经渗透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种权威导向所产生的盲目服从心理表现在行为上则是听从专家的意见不断的购买,以避免房价的继续走高。由此房地产市场变进入了一个恶性的循环。同时,这也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购物行为过程,即人们“被”购房。买房这一令人高兴的事情俨然变成了人们“被逼无奈”之举。

四、从众心理

众所周知,在社会中,个体常常会不知不觉的受到他人的影响,而在知觉、判断、信仰及行为上,表现出服从他人的倾向,当个体发现自己与社会中大多数的成员不一致或有分歧时,会感到心理紧张,一般情况下,为了消除这种心理紧张,有些人会放弃原来的立场,而与大多数人表现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从众倾向或从众行为。

现如今,房价会涨还是会跌,很少人会心里有数,但是购房者往往存在一种买涨不买跌的可怕心理。每当看到媒体上有关排队买房的报道就会内心激动,如果发现当初想买但没有买成的房子涨价时,又会后悔不已。“这种情绪随着人们彼此的交往、接触与摩擦的深入,极易受到刺激并使人们做出极快的行动,从而产生循环式连锁式的反应,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就是集体激动”。[3]这便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塔尔德对从众心理过程的描述,同时他认为,从众心理会产生自觉式的模仿行为,“表现为人处于丧失理智的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彼此模仿,力求与多数人的行为一致”等。由此可知,一个人的买房行为会带动周围其他人也参与其中。那么这种从众的心理必将会被激化,而成为集体行为,随主流买房者会越来越多。

五、结语

雨果曾经说过“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心”。大众心理的稳定必然会带来社会进一步的和谐。因此对于现今的房地产业潜在的危机,需要做的不仅仅是宏观产业结构上的调整,合理的引导大众心理同样关键。

参考文献:

[1]沙莲香.社会心理学(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胡帆. 对荣格集体无意识的浅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

[3]加布里埃尔・塔尔德 (Gabriel Tarde).模仿律[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罗子明.消费心理学(第二版)[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5]科斯托拉尼.大投机家[M].海南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