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平面设计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1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平面设计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代平面设计概论

篇1

[关键词]平面设计;二维空间;现代

[中图分类号]J5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0)12-0114-01

设计是在人认识和改变世界的基础上,对周围的事物以及人类本身进行的再认识、再加工、再创造的一个思想过程和加工过程。广义的设计,从人类学会制造工具的时候起就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出现了。而我们要说的平面设计是近代的产物,是众多设计门类之一。

平面设计是在二维空间内以通过视觉来传递各种信息为目的的设计。因为他的简易、快捷、成本低廉等特点,平面设计同时也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艺术形式之一,可以说平面设计存在于我们平时所能涉猎的所有视觉领域之中。中国的平面设计起步很晚,却日新月异,紧随时代的发展脚步。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伴随着新观念、新科技、新材料、新媒体等事物的不断深入开发和利用,平面设计在内容和表现的对象与形式上也越来越细腻,更具有时代感,是一个城市,一个国家发展的经济文明程度的真实写照。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如飞奔的列车快速发展,中国的平面设计也同其他行业一样,得到了前所未有过的长足进步,可以说,中国设计者用了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西方同行们用上百年的时间才能完成的发展历程。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平面设计完成了从无到有、从认知到重视、从感性到理性、从注重商业实效到强调深层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国的平面设计在不断的进步中一步步走向成熟。近十几年来,中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为平面设计领域提供了大量的设计人才,大多数院校开设了设计专业,而在门类繁多的设计专业中,平面设计又是开设的最为普遍的。因此,尽管目前艺术设计领域仍然存在着诸多负面问题,但高校培养出来的大学生们为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做出了无可比拟的贡献,也为我国的平面设计走向繁荣、走出国门提供了强大的后备军团。

日新月异的时代,随着电脑、网络、多媒体等技术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设计工具已不复存在,电脑成为设计师的主要助手,综合运用不同的设计工具,是现代设计最常用,也是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段之一。而电脑的后期处理尤为出色,使得设计师的创意主题传达更为准确,作品的整体性更加完善,工艺性更加标准。新型设计工具的虚用,一方面使作品的设计周期大大浓缩,另一方面使作品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使原来无法实现的设计手段成为可能,拓展了设计者的思维,增加了设计者的表现手段。

我们在欣喜现代中国平面设计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又不得不冷静的总结和反思。我们不难发现,中国现代平面设计领域所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平面设计己经远远落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随着国际版面设计风格在瑞士的出现,风靡全球的平面设计后现代主义范式逐渐演变成功。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科技的发展与进步,电脑逐渐成为平面设计的主要工具,设计师们开始致力于挖掘电脑的潜能,对日益僵化的现代主义设计进行了解剖。于是便出现了具有多元性、隐喻性、装饰性和解构性的后现代主义设计风范。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平面设计领域同时受到西方后现代主义和现代主义的影响,很多平面设计师在对现代主义的平面设计风格还没来得及深入探究和消化时,就仓促投入到了后现代主义平面风格设计之中,导致中国现代平面设计思想在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风格之间徘徊和游离,也就势必导致了现阶段中国平面设计的无风格化和整体混乱。

当然,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是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的,但目的是吸收,是为我所用,而不是被西方文化所替代或淹没。我们在进行设计构思时,除了要借鉴西方设计的形式结构,吸收国外有益的经验外,还要充分考虑到设计对象的文化因素,同时表现手法和题材都要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感,这样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平面设计作品。一副好的作品不仅仅要注重本民族文化底蕴的发掘和本土意识的表现,而且还要把西方先进的设计理念很好的融入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只有这样的作品才是探索到了设计的最深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情感的流通。

中国设计者们要手捧民族的瑰宝,搭乘着祖国发展的列车,用中国人特有的思维和方法去开启世界艺术宝库的大门。

[参考文献]

[1]尹定帮著,设计学概论,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2]郭茂来著,视觉艺术概论,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7

[3]解勇,张世卓,杨晨光著,世界平面设计新搜索,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0,12

篇2

关键词:现代平面设计;教学;创新

三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的生产力,全球化、工业化、标准化成为当今社会商品的一个共同特质。而一个成功的商品必须要经过艺术设计这个环节。不仅仅是工业生产领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艺术设计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越来越多的院校开设了艺术设计专业,开始注重艺术设计人才的培养。其中,平面设计教育就是艺术设计教育的一个重要分支。

平面设计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发展相对成熟,而中国现代平面设计的真正兴起是近几十年的事情,因此各方面的发展还不理想。而其中尤为值得我们重视的就是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是我国平面设计的未来,唯有做好相应的教学培养工作,才能创造出更多的合格的平面设计人才,才能满足国家和社会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才能在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虽然我国的很多院校都开设了平面设计方面的课程,但是由

于发展时间短以及其他诸多要素的影响,目前我国在平面设计教

学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旧的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

一、现代平面设计教学创新的必要性

1.当前我国现代平面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现代平面设计教育工作在我国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当然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为我国设计行业提供了大量的人才。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其中存在着一些问题。

(1)在日常的课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对基本功的练习,安排了过多的基础训练。对于造型基本功的训练本来是天经地义的。作为一个好的平面设计师,必须要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和熟练的技巧。但是过犹不及,如果一味强调基本功的简单机械练习,会使学生的创造性丧失,难以突破前人固有的创作方法和技巧,不利于平面设计创作方法的更新换代。而且有时候,单纯的美术造型和色彩训练并不完全适用于平面设计。

(2)在大学的四年课程安排中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广为认可的惯例,就是训练重于理论。因此,在众多的课程中,训练课占有绝大的比重,而理论课就相对偏少。这就导致了学生普遍对理论的熟悉和研究严重不足,有的甚至缺乏一些必要的基础常识,更别提在理论上有更深层次的学习。如果学生只有熟练的技巧而没有理论上的素养,将来会直接制约学生的发展。

(3)大量的电脑设计软件的学习,忽略了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毋庸置疑,电脑软件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也是主要的运用工具。合理地利用电脑软件对于平面设计具有增砖添瓦的效果。但是电脑不是万能的,必要的动手能力也是需要具备的。

(4)现在的教学没有很好地将平面设计和社会生活、现实需要联系起来,缺乏必要的社会实践,往往只是建立在系统的书面理论上,学生刚进入社会难以适应,缺乏锻炼。

2.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新要求

伴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到来,视觉传达艺术的现代平面设计也在不断变化。在现代设计多元化发展的潮流和新的生活观念的改变下,以往贯穿于平面设计的法则正在被打破,形成了新的设计需求。原有的教学理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平面设计的新要求。

(1)要求设计者的作品必须有自己鲜明的个性,必须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现在平面设计行业竞争激烈,如果设计者想在近乎程式化的平面设计行业占有一席之地,那么设计者必须建立起

自己的设计风格,从同质化的平面设计中脱颖而出。

(2)要求设计者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具有多元化的创造思想。现在世界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一个商品往往面对的是国际市场,因此,作品的设计必须包含为大家所能共同接受的因素,尽可能地传达出多样性的文化。

(3)要求设计者要有现代化的时空观。以前的平面设计多存在于二维空间,现在的平面设计正在从二维空间向三维甚至四维空

间延伸,要求设计者必须能够展现出丰富的空间符号,创作出来的作品必须有丰富的立体空间感。

(4)要求设计者的设计更具人性化,能够根据不同的客户创作出适合的作品,达到设计的目的。所有的设计都是围绕人而展开的,设计的作品必须能够打动人的内心,从而实现作品信息的传达。

二、现代平面设计教学创新的措施

1.在注重基本功训练的基础上增加理论学习

专业理论知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它可以把设计者从简单的技巧创作中提升出来,进入更自由的境界,对设计者的未来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现在平面设计更需要的是综合理人才,因此,理论学习不应该只局限于专业课程这方面,而要注重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的培养,比如艺术、哲学、文学等等各方面。只有在立足专业的基础上,做到博采众家之长,才能够成为平面设计的多面手。

2.教学应该注意学生的个性培养,使其保持鲜明的创作特点

伴随着电脑和各种设计软件的普及,平面设计开始走向程式化,

这就要求设计者在众多同质化的技术面前保持鲜明的个性。教学中应该时刻注意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创意,提倡学生有自己的设计

风格,充分挖掘出学生的个人特质。

3.重视学生的积累和实践活动

学生生活学习在象牙塔里,与社会有些脱节,这就导致学生刚走到社会会感到很不适应。学生必须要时刻和社会保持接触,要及时了解社会以及市场的发展现状,能够根据最真实的现实需要来不断改变和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水平。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多组织学生进行一些实际的设计活动来积累实践经验。

4.在教学中要树立起学生的现代设计观念和意识

态度决定一切。用什么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专业就会形成什么样的学习结果。这种观念的培养必须从学生入学开始,必须为他们建立起专业的设计态度和观念,以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参考文献:

[1]涨葳,李海冰.艺术理论课在设计教育的重要性[J].包装设计,2005(12).

[2]陈基才.现代高等职业艺术平面设计教育的二元制[J],

2004(3).

[3]华勇.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市场[J],2006(8).

[4]安琪.民间美术概论[M].北京: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篇3

关键词:平面设计;创意;切入点

一、准确定义平面设计是找准创意切入点的先决条件

普遍情况下,设计被分成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平面设计是指在平面上,通过文字、图形、色彩、版式安排,具有艺术性、功能性、相应的科学技术含量并具有时代特性的设计。

随着现代科技的调整发展和设计领域不断地扩大,设计又因此被分为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环境设计等。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在一般情况下同指一个范围。在很多时候,有很多人对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的认识存在很大误区,他们认为这是两个非常不同的概念,但分不清他们到底从哪区别。一般来说,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同指在二维空间之上的设计,只是从不同侧面表述而己。平面设计重在设计之“物”,而视觉传达设计重在为“人”设计。但两者都是在二维空间上进行设计,然后把所要表述的信息通过刺激“人”的感官而达到其目的。严格地说,平面设计较视觉传达设计的范围,稍微窄一点。视觉传达设计除了包含二维空间设计外,还包含三维空间的展示设计,展示设计不仅仅包括“物”“人”,还包括“场地”和“时间”。因此平面设计与视觉传达设计不能等同论之。

二、找准创意切入点是做好平面设计的关键

现代平面设计紧随着时代的步伐,不断在更新换代,随着新思维、新观念、新科技、新媒体、新材料开发利用,表现形式越来越复杂。设计者不得不时常寻找一个最为恰当的设计切入点,让他们的平面设计一鸣惊人。

作为平面设计者的我们,如何在这琳琅满目、层出不穷的平面设计大海中脱颖而出呢?如何在这更新热浪中迎接滚滚而来的挑战,鹤立鸡群呢?这就要求设计者有着独到的创意,这种创意既显个性,也最为受众所认可与接受。怎么做到这一步呢?关键之一就是要找准平面设计的最佳切入点。

权威人士认为“一个伟大的平面设计不是一个好的广告所要传达的东西;一个伟大的平面设计能改变大众文化,一个伟大的平面设计就是能够开创一项事业或挽救一家企业。”有专家形容,平面设计好比一个塑造过程:在受众的脑海中塑造一种虚拟的形象,并不断的使这种形象更加清晰、更牢固。在这个过程中设计师所设计的作品,就是商家在市场中立足和发展的媒介。不管是从商业还是从非商业去思考,平面设计伟大的关键在于创意;创意的本质,就是改变,甚至是颠覆。因此,找准最佳创意切入之点是做好平面设计的关键。

三、创意切入点的路径与手段

1.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是创意切入点的直接通道

平面设计的构成元素包括:文字、色彩、图形。

平面设计作品中的文字已不仅仅是从字意上传递信息、表述内容,而是更多的可以从形态上追求个性化、风格化的形式语言,从而达到作品整体性状态的具体指向。当文字作为平面设计中的一个元素时,文字的形状、大小、位置、排列疏密,本身的节奏、韵律都能传递特定的信息。作为与点、线、面、色彩一样的视觉符号,在形式的安排下,使之在结构上成为不可分割的设计元素,从而赋予了文字更深刻、更丰富的内涵。

色彩是一个无声的语言,它能通过它的冷暖色调、明度纯度、色彩调和、对比、大小面积、位置等把设计者想传达的信息传达给受众。它能反映某种民族文化,能传递喜怒哀乐、酸甜苦辣,能表达人情冷暖。合理的色彩运用,可以把最佳的设计主题信息传递给受众。

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称插图,是现代平面设计必不可少的构成元素,插图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摄影、绘画、构成图形等。比如用摄影作品作广告,以它为广告设计主体,在其上加以再创作的艺术表现形式,它明确清晰的视觉形象比文字、符号及抽象的构成形式更为直接和可读,这是以一种情节化的姿态来阐述其广告主题的,因此设计可充分利用图形这一元素直接进入平面设计主题。

文字、图形的合理编排也是平面设计创意切入的一个通道,我把其归之为平面设计构成元素之中。

2.设计目标的准确定位是创意切入点的主要渠道

我们做平面设计,尤其是商业方面的平面设计,创意的形成始终有一个核心点来支持,这一核心点指的是消费者、市场动态、生产定位三个层面,它是设计的核心目标,是创意切入点的主要渠道。

这种创意之“点”非常难以寻找,因为创意点是由目标消费群的所需和产品结构定位、市场局势三者最佳结合所产生出来的。消费群的需求方向是一个不定式,而产品对其的产生吸引力的点也颇多,但你所要确定的却只有一点。竞争的潮流中,同类产品越多,创意设计的水准就越高,切入新点就越不容易找到。我们因此要对消费群、市场动态、生产定位有一个全方位的掌握,通过设计者的脑,收集信息、发散联想、归纳精简、提炼,然后确定创意最终切入点,直到设计作品出炉。不同的设计师有不同思维,他们创意切入点也就有所不同。但总体有三个大的切入点:消费群、生产定位、市场需求。消费群是商品主要需求对象。

3.民族文化的理解运用是创意切入点的重要渠道

世界之所以丰富多彩,不同民族文化有着不同的生活与意识观,行为模式、生活情趣、思维方式、价值观念有着独特的偏向,创意设计的切入点从民族文化上下手,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各民族鲜明的文化特质,最能吸引观众,它即是民族的、却也是世界的。

平面设计本身就是一种文化,也是一门艺术,而创意则是设计艺术的灵魂。我们以广告为例,设计者在做广告设计之前首先对广告主题内容、表达形式所进行的观念性的文化构思,然后对其中锁定受众的社会文化,民族特色、生活习俗、人文地理的了解。其目的在于把产品信息高度凝炼,植入公众认同的文化氛围之中。

靳埭强先生的设计作品多运用中国水墨文化。水墨画是中国画的一种,是中国民族文化的缩影,内含了中国古老文化的精髓,文明古人在以水墨抒怀的同时也赋予了水墨浑厚的文化底蕴。靳先生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借用水墨文化来表现,充分体现了靳先生对水墨文化语言深度理解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修养。他从整体的表现形式、构图结构中体现出东方文化的审美理念。大师采用的天圆地方、平衡稳重、大面积留白等这些构图形式也源于中国传统的古代哲学和审美意识。

把一种新的创意手法培植于传统文化的根基上,可以在日新月异的国际创意的发展中出现更大的空间,对于正在发展社会中的平面设计者,提供又种新的展现平台。

4.设计工具是创意切入点传递的重要手段

我们做设计,起初是手绘,然后有了印刷,之后出现了摄影、电脑图形图像处理。综合运用不同的设计工具,是现代设计最常用也非常重要的设计手段。手绘的痕迹,真实与抽象的照片形式、电脑的后期处理等艺术创作手段的混合使用,使得创意主题的传达更为准确,也使得作品的整体性更加完善。新的表现手段的应用,一方面使作品的设计周期大大缩短,作品更加真实可信,另一方面使设计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原来不敢想象的表现手段成为可能。设计的题材和表现方法也不断地扩展,这其中最重要的是设计师的思维不停地在运转,思维方式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致使整个社会中的受众人群也相应的运转和改变。

当然,设计工具不意味着无所顾忌地作为设计手段而加以滥用,比如电脑处理图像与文字时,如果文字设计面目全非,或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视觉上的混乱与无序,从而在阅读上产生障碍;只为好看而把摄影图片随便引用插入,不考虑内容与主题;不考虑色彩本身的含意与色彩与民族文化、生活习俗的联系而滥用等,这种毫无目标地去设计,都会给设计界带来严重的伤害。

四、小结

总之,平面设计的创意切入点会层出不穷,因为创意切入点的界定是随着受众对事物不同状态的接受程度而定的,所以切入形式复杂多变。随着时间的推移,时代的进步,设计的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过去被禁止的,现在正在盛行,而现在被禁止的,也许将成为将来的创意规则,因此最佳切入点的路径与手段也因此而变化着。有一点,过去与现在却都是相同的,那就是:想做好一个平面设计,你必须努力,尽可能寻求到最佳切入点,使你的平面设计更能吸引受众眼球,达到设计目的。

参考文献:

[1]尹定邦著.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6

[2]郭茂来著.视觉艺术概论[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7

篇4

关键词:平面设计 本土文化

1.日本平面设计与本土文化

1.1日本平面设计发展的历程

上世纪50年代,由于多方面因素,日本平面设计的发展初期受到美国与德国等国家的影响,设计作品处于模仿美国和德国的状态。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随着日本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日本设计师对现代设计的深入理解,日本平面设计逐渐走出美国式的商业主义设计模式和德国式的理性主义设计模式。现在日本的平面设计无论从文化角度,还是从民族的审美立场,与西方设计相比都存在较大的差异。

1.2日本本土文化的特点

日本的本土文化是通过吸收外来文化精华,并将其提炼、分解、融合本民族文化特色,进而达到东西方文化的共存融合的一个长期的、连续不断的历史过程。“将原产于外国的东西加以吸收,改良和应用,从而大力发展并超出原有水平,这就是日本人的专擅和特性。”日本这种对待外来文化借鉴态度的写照,值得我们思考。

日本是一个善于学习的民族,在中国文化的影响下,日本学以致用,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儒、道是中国文化的主体,日本本土文化很大程度上继承了这一思想体系,如中国文化的“包容含蓄”“天人合一”在日本文化很大程度上就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1.3日本本土文化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模仿别人永远不会有超越,只是别人的附庸。正是在这种思想观念指导下,日本设计形成了传统与现代的并行。由于其民族具有强烈的吸收、融合外来文化的意识,平面设计在日本得到了快速发展,20世纪50年代后,日本灵活运用本土文化元素,设计出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书籍插图、装帧、木刻印刷(浮世绘)、各种包装设计等等,颇具世界影响力。中国与日本有一定的历史渊源,传统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这为中国平面设计走向本土化提供了有力的现实参照。

2.日本平面设计的表现语言

田中一光,AGI会员,日本著名的平面设计师之一。他出生于日本的奈良,在京都完成学业,于大阪开始他的设计活动,而后迁居东京。由于这些居住地有着悠久文化历史,对他的设计创作有很好的设计灵感。在他的设计作品中,有着京都的雅致、大阪的现实感以及古江户的遗韵。

田中一光的设计作品中既追求现代设计中的构成形式,又融合日本的传统形象作为设计元素,以国际造型语言传达日本民族风格的先河。他把现代设计观念融合到日本传统艺术中,作品带有优雅素净和单纯等特点,富有一定的表现主义色彩,设计语言简洁冼练,融合东西方传统文化特征之间有独到的思路与手法,以其独特的视觉语言和鲜明的个性特点,在日本设计界掀起了传统文化的再创造运动。汉字、歌舞伎脸谱、传统饰物……在田中一光的设计语言中创造出自我与世界、现代与传统相融合的新的视觉形象,从而使他的设计作品在浓厚的民族文化底蕴中更具国际化的视觉表现力,他是将日本的平面设计带入国际舞台的重要代表之一。

田中一光先生1981年设计的日本舞乐表演海报《日本舞蹈》,以极具民族特色的女性歌舞伎的脸作为设计元素,画面以极单纯的几何图形,表现了极丰富的表情。作品长1030mm,宽728mm,在此矩形面积中以竖4横3等分出12个方格,并配以圆形, 然后抽取对角斜线形成三角形。色彩单纯,简洁有着强烈的到构成主义风格。用四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等简单几何造型表现浮世绘艺伎,颇有些喜多川歌吕(日本江户时代浮世绘美女画师)“大美人头”样式的遗风。将画面采用现代几何形等分是理性的表现,而田中一光在组合时却把代表眼睛的两个黑色半圆同时向内侧倾斜,使原本呆板的面部产生了表情,赋予动感。嘴的大小两圆稍微交错与眼部的表情遥相呼应,使眼部的半圆形和嘴的半圆弧形成统一视觉节奏。日本女性所持有的高雅和可爱也就跃然而出了。

日本平面设计中呈现出几何化元素,既受着日本传统的理性设计美学的影响,又受到欧洲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的影响。日本的平面设计师使用简练的现代手法和形式传达信息,他们善于把这种现代的手法和日本的传统特色相结合,衍生出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3.日本平面设计发展的启示

3.1平面设计中的本土文化元素的应用

进入20世纪90年代电脑互联网的出现,迅速改变了人们的传统价值体系,各种学术知识与外来文化相互碰撞融合,使我们这代人的精神受到冲击,迫使我们寻找一条新路。设计中带有本土文化是国人求得归属感的体现。本土文化的体现,不是单纯形象之外的附加元素,而是产品本身的形象自然流露出来的一种风采、格调,是事物的内在特征和表面现象相统一的表现。

日本传统造型中少而精的简约风格和对传统图形的运用,都影响到了日本现代的设计。从日本的“茶”包装中,可以看到把书法体的“茶”变形后直接运用在外包装上,体现了茶的高品质。黑色的“茶”字浓郁而夺目,端庄,饱满中带有装饰味的变化,体现了鲜明的日本风味的茶。包装整体给人感觉纯粹、大气,具有独特的日本设计风格。日本的艺术既有抽象的一面,又具有现实主义精神,做到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从日本的设计作品中似乎看到了一种静、虚、空灵的境界,这些设计语言诞生于民族传统文化观念中。

3.2平面设计中的本土文化精神体现

设计的本土化不是对传统中国文化的肤浅理解,也不是“形”的简单套用和照搬,而是要将传统的中国文化的精髓融入进去。香港的著名设计师靳埭强将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如中国水墨文化、儒家文化的精髓融入到设计中,最终成为了著名的华人设计师。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是包容的体现,因此我国古代艺术家的造型审美趣味很少单纯的指向音、色、味等具有明显界限的方面,而更多偏向“朴素”、“平淡”一类。把“和”的观念应用于平面设计中,就是形式与功能的协调以及造型的多样性结合。“和”通“天人合一”的“合”,设计中“形式表达情感”的设计理念,对消费者来说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功能的满足,更多的是包含在产品中的人文价值、精神关怀、自我意识的体现。设计是一种把文化思想赋予形态的工作。现代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进一步上升到了对人的精神关怀,在设计中融入文化,增加产品的文化附加值,使一件产品能充分体现其本民族的特色是现代设计师的责任。

3结语

总之在当今信息爆炸的社会中,只有潜心研究传统文化,领会文化精神内涵,才能使设计作品脱颖而出。将本土文化的精神融于设计师的思维中,通过具体的设计作品的展示,推广本土文化。这将对于保护民族艺术、保留中国本土化特色等方面都有着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①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M] .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

②梁梅,梅法钗 世界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史[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5月

③朱和平.世界现代设计史[M] .合肥大学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

篇5

在世界文明史上,中国书法是最为独特的一种艺术形式,它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也最能体现中国人的精神境界。中国书法“无色而有书画之灿烂,无声而有音乐之和谐。”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构成中国书法的汉字,是继马利亚文字和巴比伦文字在内的世界三大古文字之一。中自从有了汉字,中国书法也应运而生。从商周时期的“金文”到秦始皇时期的“小篆”,再到西汉的隶书,在结体的转变和线条的运用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为后来各朝书体流派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到了两晋时期,中国书法艺术迅速发展,尤以“行书”最盛。隋唐时期,“楷书”、“草书”成就突出。两宋时期“苏、黄、米、蔡”各具特色。元代以后也出现了“董其昌”等名家。时至今日,书法艺术仍然流传不息,且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中国书法把线条作为点的运动轨迹,给人一种时间推移的印象,因为每个字都在特定的句式或篇章结构来识读――即首先存在着一个文字概念获得的秩序。

二、中国书法应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性

随着国力日渐昌盛,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界博览会、深圳大运会的成功举办,当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越来远大。中国本土艺术和世界各艺术门类的联系也日益密切。中国本土艺术的精华也日益影响着现代平面设计的创作与创新。怎样把独有的中国元素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当中,让带有更为浓重中国元素的设计去展现中国特色,已成为当代中国设计师的重要任务。中国书法艺术作为中国国粹之一,无疑是中国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应用问题,并不是中国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模仿和应用某种书体来表现设计形象。而是带有浓重本土气息的中国书法艺术的意蕴。使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得到更好的提升和发展,使带有强烈本土元素的现代平面设计更好的服务于当代生活。

三、中国书法艺术在现代平面设计中体现在那些方面

现代平面设计是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和文字,借此来传达想法和信息的视觉表现。文字作为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重要作用也凸显出来。文字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版面的视觉传达效果。因此,我认为文字设计是增强视觉传达效果,提高作品诉求力,赋予版面审美价值的一种重要组成因素。所以作为现代平面设计师就要对符号、图片和文字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究,能够使自己的作品标新立异,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然而现实生活中,大量的平面设计工作者过度依赖电脑和各种美术字教材,而对于中国书法艺术却不做更进一步的研究和利用,忘记了“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创作渊源。如果中国书法渗透在各种设计之中,成为现代设计中必不可缺少的艺术表现手段。尤其是具有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中表现更为突出。“楷书应用于设计作品中会给人一种现代、庄重、匀整的感觉,字体有结字平稳、笔实墨沉之特点”,应用于多种机电产品,轻工产品以及食品、饮料等;采用“篆书会给人以雍容大方、古朴高雅的品质,字体筋骨丰盈、遒劲圆转,富有金石之意味”,特别是篆书的抽象趣味性在近代的篆刻上常常被加以艺术化,所以,在现代的应用美术中,尤其是国内设计者多把篆书应用于贺年卡、请柬、徽章、图案等方面。“隶书的强弱属实、肥瘦方圆,有大小主次之风格;草书的体势放纵、轻重缓急、婉转奔放,给人以意动神飞之意境;行书的浓淡相映,动静兼有,有阳刚之美;草书字体行书同样灵动活泼还兼有字形易识、书写快捷等特点”,在烟酒包装、书籍装帧、广告招贴等方面使用较多。书法艺术中的这种美感都有助于设计师对所要设计的主题进行更深入的发挥,以取得更好的设计效果。总之,书法艺术的恰当运用会给人以极高的审美境界,即使是不懂中文的外国人也为之倾倒,它的美和感染力是美术字所不能替代的。

在现代平面设计作品中,中国书法艺术越来越为世人所关注,一些优秀的平面设计把中国书法的美感和实用性发挥到极致,不但迎合了消费者的物质需求,也能是消费者得到艺术上的精神享受。在户外广告招贴中,更多的带有浓重中国书法艺术精髓的作品为人们所接受,更多的书法招贴公诸于世。这就要求设计者深入实际生活,把握时代特色,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创作能力。

在当今的信息时代,现代艺术与现代科技对现代设计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但无论怎样的发展,它都无法脱离传统文化、民间美学对它的深刻影响。也就是说,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社会性和历史性的传统文化,不但无时不刻地影响着现代艺术运动,而且也直接影响着现代设计运动。所以,要成功的运用民族中美的因素,就首先要求设计者深深的爱着这个民族,理解这个民族,熟悉这个民族。这样才能够带给我们丰富的美学思想、多元的传统文化和对工艺、设计、美的规律的进一步认识,并能够使我们从中提取许多有用的资料和新的启发。综上所述,把中国书法艺术应用到现代平面设计中是历史的必然。

作者单位:华北电力大学(保定)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机械工程系艺术设计专业0801班

参考文献:

[1]李安泰.传世书法[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10.1.

篇6

关键词:数字技术;平面设计;电脑

中图分类号:J02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12-0049-02

一、数字技术的产生及其在平面设计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

(一)数字技术的产生背景和发展

正处于信息时代的我们,生活和生存不可避免地建立在数字化信息基础之上。由于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脑普及,而且被我们越来越广泛的运用在各个领域。电脑的硬件和软件也首当其冲地被应用于平面设计,因此平面设计也就一直处于数码、数字技术的最前沿。

以电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不断进步和发展着。电脑辅助设计是最早的电脑设计方式,它的产生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候电脑的硬件和软件都有了一定的发展,像苹果电脑公司在1984年推出了名为麦金托什的电脑。第一代麦金托什电脑是初期平面设计应用于数字技术的硬件,而阿多比公司和阿度斯公司则为数字平面设计提供了必备的软件:阿多比公司发展的文字处理软件系统为以后的版面文字处理软件系统奠定了基础,以便进行文字和图像的综合编排。阿度斯公司发展的Pagemaker程序是1985年7月为苹果电脑公司的麦金托什电脑设计的平面编排软件,它是平面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它的出现逐步结束了以往尺子、剪刀的时代。虽然那个时期应用于平面设计的数字技术还不成熟,但是已经可以支持部分的平面设计工作,这些公司在电脑辅助设计发展的初期取得了技术上的突破,使电脑辅助设计成为现实。鼠标和电脑“桌面”的运用为电脑在平面设计的使用提供了可能性,是电脑技术的一个巨大成就和突破,特别是鼠标的创造,让电脑的操作变得极为简单和容易。从某种意义来说它们相互依存、相互联系,推动了数字技术的发展,以数字技术为载体的平面设计便应运而生,并且开始发展起来。

直到现在,数字技术依然在不断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相继出现了数码相机、数码录像机、扫描仪、光盘刻印机、数码光盘设备等数码设备。这些图形的输入和输出设备用于电脑的辅助设计,极大的丰富了设计师处理平面图像的手段。随着时间的推移,那些早期的软件已经不能满足设计师们的需求,这就从客观上推动了软件的发展,所以专门为艺术家们开发的应用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如大家所熟知的 Adobe公司著名的photoshop软件,就是专门从事图像编辑、设计的;Illustrator是用来综合图形处理,文字编排的;还有著名的软件Coreldraw,也是用来图文编辑的,还有其他很多软件,它们对平面设计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从此平面设计的数字化时代开始了,直到现在也未停止过。

(二)数字技术在平面设计中所涉及的各个领域

所谓“平面设计所指的是在平面空间中的设计活动,其涉及的内容主要是二维空间中各个元素的设计和这些元素组合的布局设计,其中包括字体设计,版面编排,插图,摄影的采用,而所有这些内容的核心是在于传达信息,指导劝说等等,所有在二维空间中的,非影视的设计活动都属于平面设计的内容。” ①

“平面设计的作品基本都是特指印刷批量生产的作品,所以平面设计理所当然地针对印刷的设计,特别是书籍设计,包装设计,广告设计,标志设计,企业形象系列设计,字体设计,各种出版物的版面设计等,这些都是平面设计的中心内容。”②事实上,平面设计涉及领域相当广泛,无处不在。从其对象因素来论,产生字体设计,版面编排设计,插图设计,标志设计和企业形象设计,摄影,海报等;从其功能因素来论则表现为视觉传达。在数字技术的大环境下平面设计所涉及的内容也无非是以上包含的。甚至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互联网设计都是数字技术平面设计所包含的内容。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互联网设计使静态的书籍和印刷品变为动态,互动的多元媒体涉及到如字体、插图、版面等传统因素,也涉及到动画、电影画面等一系列非传统因素。平面设计在21世纪朝多媒体方向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领域。但那些传统和范畴仍然存在,在电脑辅助设计的技术前提下,发展速度非常惊人。

二、统平面设计和数字平面设计的比较

新媒介和工具的出现,往往会产生一种新的设计语言。在手工时代,诞生了工艺美术设计语言;工业时代,诞生了现代主义简洁、几何化的设计语言;数码时代,诞生了计算机设计语言。电脑改变了平面设计的面貌、过程和方法。

传统平面设计的设计方法:传统的平面设计在创作最初,首先考虑的是材料、工具的应用,设计师必须选择能够明确表达设计意图的材料,产生出预期的表现效果。如“现代艺术的立体主义代表毕加索和勃洛克发明拼贴和纸拼贴新技术。”③把各种实物元素运用到作品中:在作品中加入像海报残片,金属,木片等材料。橡皮、画笔、水彩、拼贴等都是传统设计手段。其实传统平面设计的设计方法用两个字概括那就是:手工。

数字平面设计的设计方法:在数字时代, 设计媒介突破了过去的颜料、笔和纸等实物,取而代之的是屏幕显示,变得虚拟化。网络的发展,直接导致了距离的缩短甚至消失,时空的限制被打破,设计师和客户都面临着更多选择,双方可以进行远程访问,达成设计项目;顾客的参与性加强,并随时可提出意见和要求,当软件发展到某些程度,用户也能自行设计。总的来说,数字平面设计的特点是以电脑为核心的硬件为载体,运用各种数字设备和软件通过设计人员的操作,设计出作品。数字技术的不断进步,平面设计也就拥有了越来越大的创作和想象空间,许多构思是以往无法想象的,电脑能够迅速提出设计方案。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会产生新的设计构思。

三、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影响

自从苹果电脑公司在1984年推出第一代麦金托什电脑,使平面设计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当然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

(一)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正面影响

当数码时代一步步向我们靠近时,许多设计师起初是拒绝使用电脑手段的,但也有很多设计师从一开始就意识到数码设计是未来手段,因为数码设计不仅可以大大节约缩短诸如文字排版、插图、字体的选择和修改等手工设计的环节所耗费的时间,并且也能迅速地改正原稿,无论色彩、肌理、字体、形象、布局等都可以很方便的进行处理,从而使设计师从繁重的手工操作中解放出来,能够更多的致力于概念分析、创意构思、选择评价等设计过程。

以电脑为核心的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贡献,首先在于把设计师从繁重的手工劳动中解放出来,大大缩短了手工设计的周期。例如:以前一组标准字体手工描绘可能要二、三个小时,而用电脑处理可能只需要不到十分钟,而且更加精密、规整。其次,数字技术的平面设计过程是可逆的,可以及时改正“错误”,有效地控制设计过程的图像,减少不必要的在时间和资料上的浪费。再次,电脑设计也为设计师提供了更多的创意构思。越来越强大的设计软件,极大的拓展了设计师的思维方式,有助于新创意的形成与表现。

(二)数字技术对平面设计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物都有利弊,数字技术的平面设计也不例外。

(1)在数字化时代,例如照片、字样、插图、黑白稿、排字、制版等在平面设计的形象因素中地位开始动摇,原来在摄影、插图等艺术之间是有明确职业分野的,而在数码时代,使这种分野越来越模糊,甚至混为一谈了。

(2)电脑设计生成的作品缺乏手工的敏感性和人情味,不管怎样逼真,常常给人一种冷漠感,不如手工描绘出来的生动自然。

(3)数字技术所产生的平面设计作品的特点往往是模式化、雷同化、标准化。瓦尔特.本雅明指出:“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④艺术作品最重要的价值就是它的独创性,而复制性和标准化正是数字平面设计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

(4)“许多设计师将电脑取代手工而成为设计的唯一工具,使设计师产生依赖心理,不是把电脑当作工具,而是自己成为电脑的工具,窒息了自己的创意欲求。”⑤电脑用于平面设计的早期,由于价格昂贵,很多设计师还主要依靠手工,但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电脑能力大大增强:速度越来越快,容量越来越大,输入精度越来越高,处理能力越来越强,软件越来越强大,同时电脑本身价格也越低,使电脑在平面设计的运用广泛起来。“就平面设计而论,无论是以电脑作为设计工具,还是以电脑语言进行视觉传达,都该明确电脑不过是人脑的延伸。”⑥美国设计师艾普尔.格莱曼说:“平面编排的是后面更加丰富的空间编排,但是在所有这些设计后面,还有一层空间,那就是观念和创意。”⑦电脑只是设计师们借助的工具,其目的是将自己的设计表现得更加完美,而不是过分依赖。

(5)由于软件的不断完善,自带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操作起来变得容易,一些缺乏设计思维的人同样能够从事设计工作,他们大都依赖计算机自带的功能, 使设计者们入门的门槛降低,作品往往没有设计感,许多非设计专业人士也参与到平面设计的领域,懂电脑的人越来越多,而懂设计的人却越来越少。整个平面设计领域设计师的水准参差不齐,不求质量只求数量的平面广告随处可见,平面设计作品泛滥,产生大量“视觉垃圾”,却很难见到精品。

面对以上问题许多设计师也开始反思,对一些电脑设计泛滥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如何正确摆正设计师与电脑的关系,更加合理的运用电脑,审视电脑的优势和不足,对手工技巧的人情味开始重新认识是平面设计界所面临的问题。许多的设计师采用电脑与手工并举的设计方式,开创一个设计自由的天地,是一种成熟的选择。作为一名设计师一定不能走偏,设计师应当而且必须要回归到设计上来。此外,互联网的发展使得21世纪的平面设计已经超过了平面的范围,向更为纵深的现代科技领域寻求发展,对平面设计也提出了全新的课题。”⑧

注释:

①②③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2002年版.第10页,第135页,第318页.

④【德】瓦尔特.本雅明,王才勇译.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北京:中国城市出版社.2002年版.第84页.

⑤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版.第317页.

⑥门小勇.平面设计史[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82页.

篇7

关键词:平面设计;痕迹;偶然因素;转化运用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27-0179-01

在信息技术和科学经济飞速发展的现今,各种技术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促进。这种促进使得设计师有更多的设计可能。面对当今社会诸多新的因素,面对追求个性的新的受众以及繁杂多元的新媒体技术,平面设计已改变了自身的传统表现形式,从插画、文字编排、构图、语言表达上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方法来达到崭新的效果。然而高技术与信息膨胀带来的心理压力及紧张感,使人们越来越厌恶准确冷漠的机械形态和精密的计算机图形,海报设计中出现了返璞归真的现象。最早出现在手工印刷中的一些元素,被运用于现代平面设计中。这些元素原是以前手工印刷时期被人们称为“次品”的象征,如今却成了人们所推崇的图形。在绘画制作中的一些偶然因素,被采用到平面设计中,成了新的亮点。这些痕迹和被忽略的艺术实验和实践中的偶然现象由于符合现代思维角度和设计要求,反而得到了比以往更加的关注和精神的强化,体现了综合意义上新文化、新艺术和新语言的整合性,因此,研究平面设计中偶然因素的运用,让我们在新时代面前以新的目光和心态,使现代平面设计的语言既带有往日的风尘,又以一个崭新的姿态,走向未来。

所谓印痕,即印刷中的痕迹。人类从蒙昧走向文明的进程中,都是通过捺印、模印、孔印、拓印等人工印刷手段来传达文化信息。古埃及人这样、古印度人这样,中国是最早发明造纸及印刷技术的文明古国,在文化交流及信息传播中通过印刷手段,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平面设计”自从产生以来,就与印刷有不解之缘。平面设计这个术语出于英文“平面”(graphic),在现代平面设计形成以前,这个术语是泛指各种通过印刷方式形成的平面艺术形式,比如木刻、石版画、腐蚀版画、丝网印刷版画等等。因此,当时这个词是与“艺术”连用的,统称上述艺术形式为“平面艺术”。“平面”这个术语当时的涵义已经不仅仅是指作品是二维空间的、平面的,它还具有更进一步的意义:批量生产的,并因此而与单张单件的艺术品区别开来。即所谓的平面设计,其实是指与大批量印刷相关联的。

一、错版

这里的印,更多的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由于技术原因出现的偶然元素。如今被大多数设计家运用于作品中的错版,就是其中的一种元素。在原始手工印刷时期,由于是人工对版,难免会有误差,于是就出现了重影的现象。这种元素多半是出现在图像上面。因为图像印多色时,一版解决不了问题,要印多版就避免不了对版。现今的错版也同样运用在平面设计中的图形语言上。雷扎阿・贝迪尼的海报设计,很好的运用了错版。他不同于别人只是平行移动的错版体现投影。而是以中心为基点旋转的错版,这种创新很有动感。图六错版的运用也很新颖,它把错版运用在了三维空间内,让人耳目一新。这种创新,仿佛把二维的、纸面上的东西赋予了活力,使他们拥有了动感。喜爱音乐的年轻人,往往都是热爱动感的,这种错版表现很贴切的运用在音乐节的海报设计中。但是多数的错版还是想起到怀旧的作用。因为它是手工印刷时期的产物、符号,所以他会让人产生重回那个时代的错觉。

二、限版(简版)

在传统的印刷工艺中,由于工艺的制约,一般对色彩印制只用有限的几色版来套印。而传统印刷的限制,使作品恰恰脱离了自然物象。呈现出冲击力较强的视觉效果。利用这种效果的启示,在平面设计中往往起到以少胜多、事半功倍的艺术效果。施德明设计的CD包装,表现了他对印刷的独特理解,也是他对通过印刷中限版得到的启发的另一种诠释。套色是传统印刷解决多色问题的办法。由于要尽量精简工序,套版对大自然的颜色进行了归纳,它脱离了大千世界丰富的颜色,而是把颜色归纳为两三种颜色,使画面显得与众不同。其又通过色彩叠加的原理,一版颜色因为原底色的不同,可表现不同的颜色。施德明把CD盒也做了类似一色多用的处理。通过颜色的叠加,呈现不一样的效果。他独创性的把两版颜色分开展示。有叠加和没叠加封面,展现了两种大相径庭的风格。通过这个设计,色彩对图形的神奇作用展露无疑。是一个很有视觉冲击力,很有趣味,值得让人深省的包装作品。

三、废版与败版

由于印刷制版中,版子没加处理、凹凸不平,印刷中出现了不规整的痕迹,和在印刷中油墨或颜色的不均匀导致色块很不匀称。这种现象在正规的印刷中都属于“废版”和“次品”,而这种次品却给平面设计家带来了新的灵感,因这种废品与次品给人以自然的痕迹和淳朴手工感觉。恰恰给平面设计中用在该用的地方产生很好的视觉效果与艺术感染力。特殊的肌理效果与手工绘制的东西,往往是轻松愉快的。就如手写字体和正式字体一样。这种手法在轻松的场合,能很贴切的表现。如图四中的形象与手法自然、轻松,虽然手笔较少,但仍能使人感到丰富、愉悦。

四、结论

痕迹的偶然因素的产生并转化运用到平面设计中,这是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激起我们的审美情感。通过我们所掌握和创造的各种技艺,来设计新的艺术空间、艺术氛围,激发人们审美情感。加强视觉冲击力,使作品具有悦目畅怀、状物传情,强化个新特征等功能,更具时代魅力。

寻找偶然因素中痕迹不是追求的终结,而是将这些因素的审美价值体现到现代设计中的一种追求,我们不能将此痕迹僵化、程式化,不能将痕迹因素作为一种新的桎梏。这是平面设计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时代在不断的进步,从最先的手工印刷到机械印刷再到现在的电脑印刷,技术在改变,人们的思维也在改变。无论是20世纪初强调装饰风格的新艺术运动所形成的具象风格,还是现代主义时期强调抽象风格的构成主义,甚至达达派、超现实主义、象征主义、表现主义等这些现代主义流派荒诞、奇妙的艺术风格,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似乎都一并变得简单了。电脑技术辅助设计无所不能,达到了一个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至此,平面招贴设计发展到多元混杂的时代。后现代的平面设计师更是偏爱装饰手法,他们将传统的设计图案、纹样,包括过去曾被现代主义抛弃的装饰,以一种新的自由组合方式,通过分解、合成,创作出全新的视觉艺术形式,产生了大量优秀的招贴艺术作品。然而,信息时代要比以任何时期都更需要清晰而独创的设计思维观念。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又开始寻找100多年前招贴艺术的率真与质朴,回归自然之风,再次回复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厌倦了准确冷漠的机械形态、精密的计算机图形的人们,更偏爱手工印刷痕迹浓重的偶然元素。这些偶然元素,从最早时期不被人们所接受,到现在能在多数设计中运用。面对当今社会诸多新的因素,面对追求个性的新的受众及繁杂多元的新媒体技术,我们要以新的思维、新的姿态、新的追求,创造更时尚、更充满活力的设计作品。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

[2]赵小林.平面设计与印刷工艺.中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

[3]陈守义.材料、构成、表现.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年6月.

[4]胡伟.绘画材料的表现艺术.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01年4月.

[5]顾萍.印刷概论.科学出版社,2002年.

篇8

【关键词】 汉字;平面设计;视觉传达;象形;图形创意

一、平面设计中的视觉传达

在二维中,将文字、图形及其变体等相关因素以一定的编排形式组合起来,通过人的视觉来传达信息的创作活动,是对“平面设计”这一名词的简单概括。从中我们可以理解平面设计是为了达到明确传达信息的一种工具,同时,平面设计是将信息以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而不是听觉或者其他任何感官。

公元前1400年左右的中国甲骨文和商周两代的青铜文,都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文字编排(版面编排)作品。从甲骨文开始越来越多的对汉字字体所作的设计改进,以及越来越频繁使用的文字的编排和插图的采用,表明中国人对平面中文字与图案的编排形式的追求,已经逐渐形成了一种在二维空间中的视觉传达活动的独特方式,或者说是一种平面设计的意识和相应的方法,这些都显示出平面设计的雏形。考古学发现的文物中,最早的将汉字、图画有意识的编排在一定的平面之中,使之传达一定的信息的物品,就可以暂时被称为中国古代"第一件"平面设计作品了。

真正的文字编排(版面编排)开始是与印刷想联系的,中国是发明印刷术的国家,现在存世最早的印刷品是公元686年我过唐代的《金刚经》。《金刚经》中的文字、图形的设计及穿插编排概念,象足了当代的文字编排设计,《金刚经》几乎具备了当代版面编排设计的所有要素。

当图画、符号与语言形式之间出现了约定俗成的或默契的固定联系时,那么它们就完成了向文字的过渡,汉字也经历了这种过渡。平面设计的图形创意、字体创意或主题设计,往往就是在类似这样一个过程中行进,只不过最后得出的结果不是单纯的文字,而是综合多种要素的视觉传达作品,其表达能力不单是可以"书写"由声音构成的语言,还更善于表现"由声音构成的语言"所不能表达的。汉字的创造,就是中国人将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感受和观念,将自身的情感体验和道德标准融入文字中的具体方法。这种创意和创形思维的结果--汉字,时时体现着中国人的文化思想和民族精神。

二、汉字与平面设计的不解情缘

除了汉字,漫步中国工艺美术史的长廊中,我们会发现中国人在平面中的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似乎取得了更高和更多的成就,也是最具东方代表性的艺术形式,这里我将他们通称为平面艺术。中国人的平面艺术对传承中国文明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从远古时期的岩画与符号,到青铜器上的纹样和字符,再到甲骨文、金文、简帛书,华夏先民的意识表现手段,逐渐走向一边是图形向符号的演变并渐成为系统的文字,一边是图形向装饰和绘画艺术的演变。汉字与绘画在中国的二维艺术形式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在器物表面、建筑装饰、壁画、碑刻石刻,以及玺印、中国画、各种书籍等等纯艺和实用艺术形式中,相互作用着。

从开始试图记录思想和生活的那时起,华夏先民就已经在试图使用图形这个工具了。为了寻求一种能够用视觉符号方式表达思维与情感的方法,从汉字的发明到简帛书,人们一直在努力。从甲骨文,到小规模批量印刷的《金刚经》,再到《救荒本草》,虽然都是纯手工的制作,而且中国人一直持续使用着这种整张木板印刷的方法,但正是这些努力奠定了现代平面设计的基础和发展道路;工业时代的到来不仅使很多旧的生产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使人类的精神世界和社会意识形态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三、中国式的创意与创形

汉字只是设计图象的一种形式,对态度、情感等内在体验的表现,是难以做到"完美"表现的。汉字真正宝贵的是它所蕴含的中国人在二维空间中对事物形象创造法。研究汉字与平面设计的关系,是为了解读我们身上所携带的这种文化基因,这种基因就是始终在我们情感和思想最深处的一种设计的智慧与力量。这种智慧与力量,从汉字发生到现在,通过汉字及其汉字的其他艺术形式,对我们潜移默化的影响和帮助着,从来没有停止过。关注中国人类在汉字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二维空间中的创意与创形能力,是发展中国平面设计的必经之路。

作为中国人,我们对汉字与中国平面设计要做的还很多, "创意"和"创形"思维融入当代平面视觉传达设计语言中,从而产生一种崭新的创造力,在平面设计领域中去展现中国文明不衰的艺术神韵,是中国设计师的理想与责任。

结语: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汉字的产生和发展为中国文化提供的有利的发展条件,它与民族文化的不断融合是发展民族文化的重要因素。平面设计是更有表现力的传递汉字信息的平台,反过来,汉字是平面设计中 富有中华文化的组成因素。在世界经济多元化和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发展的今天,作为平面设计工作者,我们应该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我认为商品经济就要把本民族的文化用设计的思维的方式表现在其中。将汉字和中国平面艺术携带和体现的中国人的二维创意创形能力继续发扬和传承下去,是发展中国艺术和发扬中华文化的必要之路,是每个中国艺术家和设计师的责任和未来。

参考文献

[1]《艺术概论》杨家安,吉林美术出版社,2003年5月;

[2]《版式设计风格化》王绍强编著,广西美术出版社,2004年9月;

[3]《字体设计与编排》毛溪编著,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4年7月;

[4]《中国古文字导读――石刻古文字》,赵超著,文物出版社,2006年1月;

[5]《白砥学书丛稿1――书法空间论》,白砥著,荣宝斋出版社,2005年2月;

[6]《汉字和文化问题》周有光,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篇9

关键词:单元式教学设计;平面设计;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278-03

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平面设计应用软件的广泛普及,平面设计已经走向平民化,人人都可以借助计算机自由享受设计的乐趣,并将其应用到商业和生活中。“数码平面设计”是面向非专业生的全校性选修课程,考虑到学生专业不尽相同,且艺术素养参差不齐,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基于软件技术学习和平面设计理论相融合的考虑,以“主题”为单元设计教学内容,通过软件技术训练、平面设计知识以及行业知识的交叉式学习,迅速提升学生数码平面设计的实际操作和创造的能力。该课程依托行业特色,重构了传统平面设计教学内容,优化了课程教学,引导学生创新设计,培养应用实践能力。

一、认识新环境下的平面设计行业

1.综合化的平面设计行业,为主题单元式课程设计提供了可能。媒体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平面设计的角色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一是技术上,平面设计从“平面”走向“多维”;二是从业对象上,平面设计从“专业”人士走向“平民”。数字科技为大众参与和接受平面设计提供了可能,逐渐形成了多栖的设计生态,也就是说,在不同媒体平台上辗转和融合的平面设计,与各种媒介知识的联系愈加紧密,交汇、融合与跨界使得设计本身也愈加多元化。这一切正如国际平面设计联盟会员、荷兰当代著名设计师彼得・布莱克所描述的:“平面设计是一个正在经历过渡的行业。我们喜欢实验、混杂交汇不同的媒介。”传统的平面传播途径界线变得模糊坍塌,平面设计已经成为游走在多个交叉领域上的学科。为此,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内容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的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需求,综合化的平面设计行业为主题单元式课程设计提供了可能。

2.数码技术推动了平面设计艺术的平民化发展,也使得平面设计变得简单化、技术化。美国著名专栏作家和记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书中提到:“随着出版商和广告公司开始采用数字化技术,依赖最新的设计软件进行创作,平面设计变得更加容易起来。每个人都可以干,任何人的产品都没有区别。”这一观点表明了软件技术应用下的平面设计呈现出了简单化、技术化和快捷化的特点,业余人士可以从掌握平面设计软件技术为切入点,进入平面设计行业,并通过模仿设计不断提升自己的设计水平。

3.数码平面设计中技术和设计艺术是相互作用的。数码平面设计中技术和设计艺术的关系可以看成一个事物的“一体两面”,而不应是“两层皮”的分离关系,具体来说应该“是开发和适用的关系,所有类型的设计都含有技术的成分,而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通过设计转化为商品的”。每项新技术的诞生,都会使设计界作出反应,导致平面设计概念、方法和手段发生变革。从某个角度来讲运用技术改变平面设计行业的设计与制造,平民参与平面设计,专业设计师转向制作,这是平面设计行业一个新现象。因此《数码平面设计》课程的特点之一就是让学生学会以技术去实现设计思想。

基于平面设计领域大环境的综合化,教师在教学中应重构平面设计课程体系以适应当今平面设计行业的变化。在该课程中,通过不同主题单元的教学内容设计,在平面软件技术学习的基础上融入平面设计理论内容,是引导非专业生进入平面设计行业的一条捷径,相比传统的单一说教式的平面设计理论知识学习,更有实践性、主动性和实用性。

二、主题单元设计的理论

所谓主题,是指整合不同知识领域、跨学科的又具有关联性的学习内容。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创导了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并早在1931年就得到迅速推广,并发展成了各种不同的单元教学法,如“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主题可以分解成许多的问题来解决,问题又可以进一步具体化为可操作的任务。主题的应用可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从宏观的角度来看可以是一个内容体系(即主题);从微观的角度看可以是一节课(即课时);从中观的角度来看,定位在单元层面上的应用,则称为主题单元。主题单元(Thematic Unit),指与具体主题相关的一个教学单元,单元中的所有内容相互联系,例如:包装设计、图像处理和印刷知识。从设计层次上来说,基于单元的教学设计是一种中观的教学设计。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认为,进行中观的主题单元教学有如下理由:增进信息技术的有效使用;精简课程;展现学习的交叉学科本质;提高学生兴趣和精力投入;扩展评估策略;采用合作、协作学习;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于掌握学习目标;使学生信息素养融合于创造性活动。主题单元的设计可分为单学科的主题设计模式、多学科的主题设计模式、跨学科的主题单元设计。本文着重介绍单学科的主题单元设计,即主题直接来自平面设计学科科目。以单学科为主,将数码媒体软件应用技术、印刷知识等作为辅助教学内容。其主要特点是:①每个单元通过围绕各个主题而设计教学,把不同知识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并加以运用。②根据主题围绕课程标准设计学生的学习内容,首先老师教授知识点,然后学生通过整合不同的知识点加以练习,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到案例实施。③单元式教学设计具有实践性和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主题单元式教学过程充分体现一种教学生态的模式,适应了信息化环境下教学思维,使学生各种综合能力得到全方面的发展。

三、主题单元教学的内容设计和实施

数码平面设计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学校各学院的非设计专业学生,主题单元教学内容设计是根据课程实施的水平目标,遵循平面设计行业里的设计业务模块,确立若干个教学主题,以主题为线索,开发和重组相关教学内容,进行连续课时的单元教学。一个学期设定8个主题,包括文字设计、LOGO设计、卡片设计、招贴设计、版面设计、包装设计、VI设计、网页界面设计等。一个主题单元课程内容包括平面设计理论、设计软件的操作技术和行业制作技术与材料运用等三部分。教师将不同的知识点渗透到每个主题单元的教学里,最后让学生设计出主题单元的作品。

通过上图对比,采用主题单元设计的《数码平面设计》课程与传统平面设计课程相比,有以下不同:知识的交叉性:软件技术知识与艺术设计知识的交叉运用;知识的实用性:主题单元的内容几乎涵盖传统平面设计课程的领域;知识运用的实践性:学生根据主题单元的学习内容完成相关的主题作品。下面以海报设计主题单元为例分析主题单元教学实施。海报是平面设计行业里进行视觉传达一个有代表性的媒介,也是学生们常用来宣传校园各类活动的手段,同学们都相对熟悉这个主题。一张海报的产生包括创意、编排、制作等步骤,所以在知识点的传授上突出海报设计的要素,在软件操作技术方面重点学习图像处理知识与编排知识,在制作上注意相关印刷知识的应用,同时与课程的前期内容如文字设计和LOGO设计、图形创意、版式设计等知识点相衔接。教学实施分为五个阶段:

1.课前准备。教师在上课前提前通知学生每人找一款喜欢的海报并写出理由,教师在课堂上选择有代表性的发言并进行总结,从而引导出“海报设计”主题,并与学生一起讨论分析海报设计的优缺点。学生们很乐意参与评析自己生活周围的作品,并提高了学习热情。

2.设计理论和行业知识讲授。通过学生课前准备的海报分析讨论,从而发现学生对海报设计的认知误区,并据此引出海报设计的知识点――海报设计的要素:图形、文字、色彩,对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后与学生重点欣赏讨论大师经典的招贴作品,总结出招贴的设计元素与版式设计规则,海报制作材料与形式。有以图形为主的海报,也有以文字为主体的海报,画面效果应注意各元素的布局有层次感,有视觉中心,以及色彩的协调与习惯性问题处理等。

3.软件技术学习。平面设计理论讲授和讨论控制在15~20分钟,剩下的时间用作课堂练习和设计。数码平面设计的特点就是运用软件技术实现创意的表现,没有做不到,只怕想不到。通过前述的理论讲授和案例作品分析,学生已经有感官的认识,教师简要介绍如何通过软件来实现,以及在文字编排方面的一些实用知识后,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创意进行练习。

4.海报设计实践练习。每个主题单元的实践练习又分成两部分,课堂练习和课外练习。例如:海报设计的课堂练习为汽车展招贴设计,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设计类似主题招贴,如何寻找相关图像符号,选用何种字体,排版设计采用何种构图,学生需根据所学知识模仿完成案例效果,也可以修改案例设计,自行设计一个汽车展招贴。课后练习设计则是限定“主题”,不限制平台。设计“主题”一般来自学校近期活动或赛事通知来确定,软件平台则由学生根据自身喜好及对软件熟悉程度自行决定。课外练习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完成后提交到课程论坛,通过教师点评和朋辈评价等方式获得作品反馈,并进一步加以改进。通过上述三方面的综合学习,学生能较快地掌握海报设计的方法并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四、分析与结论

传统的平面设计教学的内容编排一般与实际应用脱钩,与软件技术学习也是分离的,即使是设计类的学生,很多毕业后也很难适应社会的需要。主题式教学设计具有其优点,但是在实践中,教师也要灵活处理以下几个关系:

1.主题单元内容设计和学习活动的关系:传统的平面设计内容是重理论知识和观念的培养,而在主题单元的教学设计中,则是重知识运用,以实践为目的,将相关的多个知识要点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看,打破知识界限和教材的束缚,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开放课堂。

2.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把不同领域又与之关联的知识点整合为一个主题单元,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不仅把握相关知识,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

3.学生接受能力和知识点的衔接关系。本课程的授课对象是来自各个学院的非艺术设计专业学生,没有艺术设计培训背景,采用主题式单元教学,专业知识循序渐进地渗透在每个主题中,下一个主题设计的内容是与上一个主题相关联的,也是上一个主题知识的运用。这样既考虑了非专业生的专业知识接受能力,又巩固提高了所学的专业知识。

综上所述,“数码平面设计”课程中的单元式教学设计,是一种创新思维的教学模式,是一种适应信息化时代平面设计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它打破了传统平面设计教学的单一性,创造了一种多向性、交叉性、实用性的生态教学。

参考文献:

[1]刘玉龙.跨界融合――泛媒体时代对平面设计的影响[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2,(1):161.

[2][美]大卫・瑞兹曼.现代设计史[M].刘世敏,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湖南:湖南科技出版社,2004:58.

篇10

关键词:平面设计;人性化设计;“设计本位

随着现代经济高速的发展,消费市场已从“理性消费时代”转变为“感性消费年代”,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从物质消费转变到精神消费,人类的设计也必将随着自身认识的提高更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的思想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它不仅是一句大众耳熟能详得响亮口号,更是设计界所热衷的论题。“人为衡量万物之标准”体现了人性化设计思想理念,肯定人在设计中的主导作用,强调人是设计存在的根本,充分说明设计的价值需要人来显现。

一 人性化设计浅析

(1)人性化设计释义

“人性化设计”是指在设计过程中围绕人的情感和心理从审美的角度对受众进行合理引导的原则,使设计的中心始终围绕消费者和服务提供者的需求而展开,建立一个客观而符合审美心理的转达桥梁,从各种设计心理学,科学地了解人的生理特点、行为心理和视觉感受等方面的特点,从而得到人性化、舒适并且关爱性的设计结果。

(2)人性化设计提出的背景以及意义

人性化设计又称为“以人为本”的设计,是注重人性化需要的设计,人性化设计最早出现在工业产品设计中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应用,如人体工程学的出现和发展,起源于欧美。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化设计是以人为中心,将生活需要、精神需求作为回归设计的本质。

所谓平面设计人性化,就是如何通过平面设计中的心理层面、社会层面、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层面体现人类的内在生活、精神需求问题,从而显现平面设计其自身价值。及至当今,社会在向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发展中,设计更加重视为人服务,强调从人自身出发,在以人为主体的前提下研究人们的心理、市场的需求及产品的精神与定位。

二 平面设计中的人性化设计

(1)人性化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体现

人是体现人性化设计的根本,设计的原动力是为了满足人生理和心理需要,平面设计中确定设计的造型、色彩、材料等元素都密切结合人,更加强调设计的功能性。平面设计需要使用各种视觉表现形式与元素,调动人们的情绪,从而激发人们的关注与认同,使人们产生情感的共鸣。包装设计可以使产品具有既美丽又安全得外衣,包装设计上标注产品的贮藏、开启、使用、维护等的安全事项,可有效的起到提醒人使用须知说明的功能。包装设计的功能审美特点以满足消费者需求为目的,比如,“尖叫”运动饮料的包装,瓶盖在开启后,即使把瓶子倒放也不会有饮料流出的设计,此包装就是从考虑人在运动状态下饮用饮料时,不使饮料溢出而进行的设计,充分体现了设计在功能上对人本身的关怀。平面设计不仅需要丰富多彩的视觉享受,而且需要给人以温馨体贴的精神抚慰。平面设计中对人心理层面的关怀主要体现在:设计关心人的心理、关怀人的情感。

平面设计对人自身的精神活动的重视和强调人文精神的贯彻。例如,化妆品主要针对女性白领消费人群,平面设计时应做到柔美简洁,给消费者一种高雅的感觉,让人产生品质的信赖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啤酒的消费人群多为年轻男性,因此啤酒的设计应抓住年轻人追求自由的个性与男性阳刚的性格。儿童产品的设计则应该运用丰富的色彩,吸引儿童的眼球,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房地产广告以“家”为主题,唤起人们对家的渴望,给人以温馨的关怀,提升人们对其产品的好感与认同感。随着地球土壤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森林面积减少、淡水资源受到威胁、混乱城市化等因素的影响,平面设计对社会层面关怀主要体现在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怀,如何处理好设计、环境与人的关系是设计者面临的话题。绿色设计、环保设计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也成为人们评判产品好坏的重要标准。“Water for Life(生命之水)”设计中,纽约大学学生Seok Won Han抓住人们对纯净水源的渴望,以水优美姿态作为表现形式,唤醒人们对水源的保护和节约意识。

设计师通过各种平面设计表现形式,用包含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关注人、关注人性。例如关爱残疾人、尊老爱幼的公益海报和“祈福中国——纪念5.12汶川大地震”平面设计等活动,是文明社会的表现,是人性平等正直仁爱思想的高扬,是平面设计“以人为本”、“以所有人为本”的具体体现。

三 人性化设计在当下的必要性

(1)设计在当前市场中的位置

现代性的市场经济,实质上是高生产带动高消费,高消费又反过来促进高生产的循环链条。当下的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分层定位日益细分,同质化与差异化共同形成复杂的市场构成,这就需要产品在形象、品牌与包装上得到更准确的视觉定位,传达给消费者更明晰的产品信息。所以,设计实际上是这个环节中,一个必不可少的桥梁,并且地位越来越重要。设计也许是许多从业人员或者爱好者的一个美学上的理想。但就市场而言,设计本身是承担了一个工具的作用,它本身就是产品的一个构成方面。它并不是纯粹的视觉艺术,而是一个理性的学科。这需要我们从设计过程的各个方面,进行更多的分析、总结和研究。楼盘作为一种市场产品,它的广告设计可大致分为四种形式:以传达所销售楼盘有关信息,吸引客户购买的促销广告;以树立开发商、楼盘的品牌形象的形象广告;以倡导全新生活方式和居住时尚的观念广告;以发表联谊通知、各类祝贺辞、答谢辞等出现的公共广告。这些广告形式从各方面捕捉受众心理,为设计创造一个使人审美愉悦的视觉原则,从而树立产品品牌形象,推进产品销售。

(2)设计的目的和本位

如前所述,在商品供需竞争白热化的今天,设计作为一个工具,起到传达视觉情感的作用。设计的目的,是在服务于产品制造者,准确有效传达产品信息的前提下,让产品在满足美观要求的同时,体贴消费者的视觉审美需求,从而链接市场供与需的两个最原始的构成元素,起到服务产品,体贴受众的基本作用。

“设计本位”,就是设计本来的定位。设计是有目的的创作行为,它为消费市场服务,消费市场的主体是消费者,消费者即为人,因此设计应服务于人。设计区别与纯艺术,设计应了解、分析消费者精神需求,做到尊重市场需要,满足消费者现实和潜在的需求,以消费者为中心,以增强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心为目的。大卫·奥格威说过“一个广告运动的效果更多的是取决于你产品的定位”,那么平面设计的好坏同样取决于设计的定位,正如,王老吉饮料通过运用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上火的场景中,人们开心畅饮王老吉的形象,唤起消费者的需求,从而促使消费者在吃油炸、吃火锅时,自然联想到王老吉,促成购买。

(3)设计者所需要扮演的角色

设计,并不同类于纯艺术创作。设计者,也并非艺术家、美学家、画家。作为现代经济市场职业中的一种,设计需要从更理性的角度,完成产品的重要环节。作为一个设计者或者一个设计学习者,理应给自己清晰的定位,把握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市场做全方位分析,保持先理性后感性的健康思路,得出创意设计结果。毕竟设计区别于纯艺术设计,设计者应将自身置身于消费群体及客户的位置,仔细分析他们的心理,了解市场的需求,将产品的精神及定位结合消费者的心理需要用视觉的语言表达出来,使设计引导引导消费。

在设计的人性化是现代设计的重要构成手段和设计宗旨下,设计者应合理运用理性分析、感性表现,运用视觉审美元素恰如其分地展示产品的品质,激发人们心灵的感动,让设计更富有人情味。设计者应以蕴涵人道主义精神的设计去感动受众,从而使设计实现其艺术价值,商业价值,经济价值。

四 结语

综上所述,设计应站在关心社会、关心人性的基础上,达到服务产品、体贴受众的目的,完成将产品与受众情感认同结合起来的任务。只有在人性化的前提下,设计才能体现更大的其自身价值,发挥更大的社会功效,更有利于设计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魏,《设计概论》,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 王受之,《世界平面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