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感悟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1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财务管理感悟,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当家理财的重心是合理分布资产,需量身定做
笔者所在企业是一家集团型的上市公司,公司主营的是高风险的纺织品进出口贸易,公司上市20年来始终保持稳定的业绩,主营业务规模增长了11倍;16次分红后净资产增长仍超过9倍;资产总额超出30多亿,其中流动资产的占比始终在60%以上,这些与财务人员参与当家理财、合理配置资产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资产的流动性和盈利性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的关系,我们常常用流动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长期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对外投资占总资产的比例来衡量企业资产结构的合理与否,但究竟怎样的比例才是合理的,笔者认为这不能一概而论,企业的经营性质决定了其资产结构的分布,没有所谓的最佳资产结构,合适的才是合理的。就笔者公司下属7家子公司的实际情况来看,下表之财务比率可作一解析:
上述7家企业中,流动资产占总资产比例最高的达到了98.48%,最低的为24.09%,最高与最低相差4倍,你能说流动比率24.09%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就一定比98.48%的企业的盈利能力差吗?长期资产占比相差更是悬殊,最高值与最低值之间差距达到了50倍,合理分布资产是不是就应当削峰填谷呢?
事实上,这7家企业分别属于三种不同的经营性质,企业2、企业3、企业7主营的均是进出口贸易,因此非流动资产占比相对较低,流动性普遍宽松,流动资产占比都在85%以上。对于这类的企业,合理分布资产主要的重点在于控制应收款项的逾期及因生产销售过程中导致的库存商品呆滞积压现象。
固定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之一。3家生产型的企业中(企业4、企业5、企业6),长期资产占比最高的在56.34%。最低的也在32.19%,合理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程度、避免设备闲置才能为企业增加效益。
企业1和企业4主要承担着公司资产的投资、管理工作,大比例的对外投资占比恰恰保障着公司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执行。
由此可见,合理分布资产,需量身定做,只要能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之需同时又能将生产经营风险控制在企业可承担的范围内,这样的资产结构才是合理的。
二、当家理财的关键是加速资金运转,需职业素养
金融海啸给全球企业上了一堂生动的“现金为王”案例课,许多叱咤风云的巨无霸跨国公司一夜之间坠入深渊,究其原因,不是死于经营亏损或产品销售原因,而是死于资金断流。一个公司能否持续经营,第一位不是看它当时的盈亏状况,而是看它的资金流是否正常。资金是血液,充盈流畅,才能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转。财务管理,资金是第一要务,资金活则全局活,资金断则全局乱。
1.运营周转要快,全程密切跟踪。有人说,经济效益与周转速度是跷跷板,效益上升是以牺牲周转速度为代价的。然而笔者所在公司在保持效益指标稳定增长的同时,对财务类指标始终控制在优异的水平;应收账款的周转天数控制在20天左右,存货的周转天数则始终保持在15天以内,销售收入率更是达到3倍以上。
在财务指标控制上,企业应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收款项信用政策,并在这种信用政策所增加的销售盈利和采用这种政策预计要担负的成本之间作出权衡,并通过严格的过程控制,使应收款项占用资金降到最合理水平、销售盈利达到最佳水平、经营风险控制在最优水平、资金周转达到较快水平。对常规经营下的账期要视客户所在的国别、经营实力、信用程度等定期进行评估调整,对信用度高、付款及时的客户,可适当给予价格优惠或奖励。对信用度较差的客户可以采取必要的抵押、质押手段,而对于由于产品质量纠纷可能导致的货款难以及时收回的状况,应以利益让步来保障资金运转效率。
2.资产结构要调整,盘活存量变现。企业的可持续性经营需要有足够的资金保证,而企业运营资金的来源有多种,除了经营积累、债务融资、权益性融资以外,还可以通过优化资产结构、盘活存量来解决。提高资产运行质量,减少资产沉淀,一方面对库龄过长的积压存货和账龄较长的应收款项想方设法、下大气力变现;另一方面要抓紧不使用和不需用固定资产的变现,可变现的尽快变现。
三、当家理财的秘诀是坚守稳健原则,需无私无畏
当家理财的原则有很多,其中稳健性原则是财务人员当家理财的一项重要原则。稳健原则说说容易,做做很难,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常常使财务人员左右为难,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为抓手,做到原则问题不让步、人情面前不动摇、诱惑面前不动心、困难面前不退缩,这需要财务人员有无私无畏的献身精神。
1.资金流向要管,稳健安全第一。笔者所在单位一直秉承“现金为王”的理念,执行稳健经营的战略。而财务部门在资金管理上,把住现金流出关,可花可不花的坚决不花,可付可不付的坚决不付;在资金运作中,严格遵循法律法规和内部控制制度的规定,时刻关注现金流向,遇有现金大项支出或现金流大幅下降时,要结合风险预警机制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及时作出反应,及时纠正违规违法行为,变事后监督为全程监督,确保资金安全高效使用;财务分析时,重视财务指标的稳健安全尤甚于对即时效益指标的关注,“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指的就是这种意境。
2.筹资渠道要通,确保经营之需。笔者认为,筹资渠道的通畅,是确保经营之需的基本要诀,也是财务经理的主要职责。对于任何一个处于生存与发展状态的企业来讲,筹资是其进行一系列经营活动的先决条件。不同的筹资方式对应不同的筹资渠道,综合考虑融资环境、行业特点、股东的态度、公司的成长性、公司的税赋等因素,选用合适的筹资方法,做好相应资金管理工作,尽力确保筹资渠道的畅通,充分利用公司整体资源的优势,力争优惠利率、费率,以降低企业融资的资金成本。作为上市公司的财务部门,一方面要协助企业经营成果能始终保持在证券市场融资必备条件基础之上,为重大战略投资扩张做好准备;另一方面要主动与银行协调好关系,加强银企合作,提供充足的贷款额度,以备经营业务资金突然之需。
3.投资决策要慎,关键需可行论证。在行业中有句调侃的话,称“不投资是等死,投资是找死”,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投资决策是把双刃剑。投资活动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基本、最广泛的经济活动,可以说企业投资活动的成败决定企业未来的兴衰,因此在作出投资决策时要慎之又慎。要重视投资前的可行性研究,正确处理投入与产出、规模与效益的关系,慎重选择长期投资或对外投资项目,坚持经营规模与生产能力、财务状况、资源配置相结合,对达到一定金额的投资项目均应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严格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审批工作,利用财务管理的方法对项目投资进行动态的分析、评估,实现可行性研究的真实、科学、客观、公正。改革开放30年来的实践证明,发展是硬道理,没有一定的投资,就不可能有较大的发展;但乱发展是没道理的,不计产出回报的投资,必定会使企业万劫不覆。
四、当家理财的命脉是控制风险损失,需敬业忠诚
人们常说风险无处不在,风险无时不有,赚钱不容易,亏钱却很易。一笔风险损失就可能使企业难以承受其重,金融海啸中的许多案例给我们上了血淋淋的风险课。财务人员在控制风险工作中,应将控制环节前移,实行“源头化管理”,应天、应地、应时制订计划和采取措施,降低损失的可能性。在风险防范中应时刻牢记管理要深入、制度要完善、重点要抓住、职责要明确、手续要牵制,通过合理的流程来规避风险,制度高于一切,一切按制度办事、按流程办事、按程序办事、按规则办事。
1.扫除管理盲区,降低风险隐患。财务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对企业的资产分布、营运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只有管理深入,才能及时发现和揭示风险,才能切实有效地降低和控制风险。在参与当家理财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风险与收益之间、短期利益与长期价值之间的关系和平衡,及时充分提示风险,以风险可控下的价值最大化为当家理财的目标。
2.团队协作一致,明确职责分工。经营风险控制是企业整体的一项系统工程,及时发现、及时反馈、及时纠偏、及时调整才能将风险损失降到最低,而团队协作大大提高了风险控制的及时性。明确分工、措施到位,稳健至上,严防风险,小步不停步,小胜积大胜。
3.财务主动揽责,重在程序规范。笔者所在公司在最近按财政部等五部委要求重新修订企业内控制度时,财务人员主动揽责,不仅积极参与每个制度、每项条款的修订,而且特别注重制度中的流程再造。笔者认为,只有流程完备的制度,才是风险可控的;只有流程规范的,才是切实可行的。为了使内控制度的流程规范能人人皆知、方便可查,财务人员在40万字的内控制度中把那些特别重要的、经常使用的、应急提示的内容精选了5.8万字,编撰成既是提示又是索引、既方便携带又方便查阅的手册,达到了“简洁明了、便于查询、付诸实用、富有特色”的创意。
五、当家理财的要点是巧抓投资机遇,需高超技能
高水平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是财务人员能否在当家理财中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职位是别人给的,权威是自己创造的。时代在进步、知识要更新,作为财务人员,只有比别人更快更好地学习,才能顺应时代潮流,才能拥有宽广的眼光和敏锐的思维,才能在当家理财中充分运用专业技术和判断能力,才能及时捕抓到一瞬即逝的投资机遇。
1.盈亏核算要准,分析瞄准七寸。跳出会计核算的局限,不但要参与产品的销售定价,还要把好材料的采购报价关,投资项目的盈利预测等经营和投资活动;从投资、采购的源头,提出中肯的意见,减少投资失误;从生产、经营的过程,揭示风险之所在,降低成本单耗;从销售、回款的环节,规范销售流程,查找可能的漏洞。笔者认为:财务分析是财务人员的有力武器,财务分析得好,就能成为企业决策的支撑和引领。
2.凝聚宝贵财力,合理配置资源。要重视资金的风险价值,探索资源的合理配置,确定合适的负债比率,改善资产的质量,研究理财的新招;要利用资金的杠杆价值,广开聚财的途径;要敢于负债经营、善于借鸡生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政策优势、资源优势和聪明才智,使钱能生钱,小钱变大钱;要利用汇率波动上升的趋势,把握资金的时间价值,设法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使货币增值,让资金生财;要合理确定货币资金存量、争取优惠利率、研究最优贷款规模和期限、探索晚付早收的策略。
3.研究税收法规,提高政策利用。财务人员在企业中是税收法规、优惠政策的先知先觉者,要利用这种优势,进行税收筹划,利用信息资源用足优惠政策,借鉴成功的经验把握好手中的资金,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为企业生财发财,这方面公司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同时也让经营者更进一步认识到了财务的作用,提高了财务管理在企业中的地位。
4.发挥网站功能,系统培训技能。人人都知道巧抓投资机遇,需高超技能;而高超技能不是天生赋予的而是靠系统培训,靠经验交流。笔者所在公司近6年就进行了“会说会写会思考、案例团队学设计”的系统培训,如2007年的“人人上讲台、人人当老师”的练会说;2008年的“练笔写文章,网上来交流”的练会写;2009年的“实战半月题,深度引思考”的练会思考;2010年的“经典八案例,能力三合一”的练视野广度;2011年的“小组领课题,团队显合力”的练协作精神;2012年的“内控建体系,全员学设计”的练制度设计等。我们利用公司财务部创建的“财务之窗”网站,互相交流、相互启发、互相磨练,相互提高。培训增强了能量底气,学习了高超技能,财务团队已脱胎换骨,人员素质已今非昔比,为尽心当家理财、巧抓投资机遇提供了业务技术支撑。
我公司在财务责任文化理念中写道:“有‘为’决定有位,理财是使命,义不容辞,当仁不让;有‘才’决定有财,当家是本职,身系兴衰,责重泰山。”多年来,我们正是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我们的理念,正是用责任文化续写着当家理财的真谛。
(作者系公司财务部副经理、会计师)
参考文献
[1] 车嘉丽.理财艺术――流动性、风险性、盈利性的协调[J].北京:财务与会计,2000(2).
篇2
【关键词】 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复合杠杆;物理分析
希腊的阿基米德曾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撬起地球的工具是杠杆,而通过调整杠杆两端着力点和杠杆支点的距离来产生不同的力矩,这就是著名的杠杆原理。杠杆原理不仅运用在物理学等方面,在财务管理方面有三个杠杆。它们是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复合杠杆。许多学者曾研究过三大杠杆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但是结合物理学原理分析三大杠杆运动的文章却很少。三大杠杆的固定支点分别是什么,两端作用力是什么,杠杆代表什么,下面通过结合物理学的图形将一一解答三大杠杆的上述问题。
一、财务杠杆
财务杠杆系数(Degreed of Financial Leverage,DFL)通常用来反映财务杠杆(Financial Leverage)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企业财务风险的大小。财务杠杆系数等于普通股每股收益(Earning Per-share, EPS)变动率除以息税前利润(Earning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EBIT)变动率,用公式表示如下:
上式中,DFL表示财务杠杆系数,EPS表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表示普通股每股收益,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I表示利息费用。
财务杠杆主要反映息税前利润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这里负债利息率是固定的,所以固定的支点是利息率。由于财务杠杆评价的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反映的是企业负债额的增加最终对股东投资收益率也即普通股每股收益率的影响,因此杠杆的一端作用力为企业的负债额,另一端的作用力是股东投资收益率,杠杆则是企业的投资收益率。用图1来表示:
当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的时候,杠杆作用越明显。在图上可以表示为杠杆的长度与固定支点的高度相比。杠杆越长,杠杆的作用越明显;反之,若杠杆长度越短,力臂越短,杠杆作用越不明显。所以当企业投资收益率大于利息率时,杠杆作用越明显,企业负债越多,股东投资收益率也就越大。图1可以表示为当负债额越多,负债额一端向下的作用力越大时,另一端股东投资收益率向上的作用力也就越大。
二、经营杠杆
经营杠杆(Operating Leverage)也叫营业杠杆,是指在某一固定成本下,产品销量的变动对企业息税前利润的影响作用。经营杠杆系数(Degree of Operating Leverage,DOL)用来反映企业经营杠杆的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经营风险的大小。经营杠杆系数等于息税前利润(Earning Before Interest and Tax,EBIT)变动率除以产品销量变动率,也反映企业产品销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影响。用公式表示如下:
上式中,DOL表示经营杠杆系数,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变动额,EBIT表示息税前利润,Q表示产品销量变动额,Q表示产品销量,M表示边际贡献,A表示固定成本。
经营杠杆的支点是固定成本,由于经营杠杆反映企业产品销量变动对息税前利润变动的影响,因此杠杆两端的作用力分别是产品销量和息税前利润,而杠杆则是边际贡献。如图2所示。
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时,杠杆作用明显。如图2所示,当杠杆的长度即边际贡献大小长于支点的高度即固定成本的大小时,杠杆作用才存在,而且只有当这两者之间的长度越长时,杠杆作用才越明显。所以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时,产品销量越多,企业息税前利润越大。图2就表示为当产品销量的作用力向下施加的越大时,另一端息税前利润向上的作用力也就越大。
三、复合杠杆
复合杠杆(Combined Leverage)又称总杠杆(Total Leverage),是指由于固定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股每股利润变动率大于产销量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复合杠杆系数(Degree of Combined Leverage, DCL)是衡量复合杠杆作用大小和作用程度,以及评价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双重复合风险的指标。复合杠杆系数等于普通股每股收益(Earning Per-share,EPS)变动率除以产品销量变动率,反映了企业产品销量的变动对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的影响。用公式表示如下:
上式中,DCL表示复合杠杆系数,EPS表示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额,EPS表示普通股每股收益,Q表示产品销量变动额,Q表示产品销量,M表示边际贡献,A表示固定成本,I表示利息费用。
由于复合杠杆是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共同作用,因此复合杠杆物理图形具有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物理图形的共同特点。财务杠杆的固定支点是利息率,经营杠杆的固定支点是固定成本。复合杠杆中不考虑负债额变动影响即负债额是固定的,因此利息费用也是固定的。复合杠杆中固定支点也就是利息费用和固定成本的总和。因为复合杠杆反映的是产品销量变动率和普通股每股收益变动率的关系,所以复合杠杆的作用力一端是产品销量变动率,而杠杆另一端的作用力则要考虑减掉利息费后的普通股每股收益净额,以这个指标来替代原有的股东投资收益率。此时,杠杆仍然是边际贡献额。此杠杆如图3所示:
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和利息费用总和时,杠杆作用才明显,即当杠杆长度超过固定支点的高度时,杠杆作用才明显。当边际贡献大于固定成本和利息费用总和时,复合杠杆作用越明显,所以当产品销量变动率越大时,股东收益净额也就越大。图3可以表示为当产品销量的变动率一端向下的作用力越大时,杠杆另一端股东收益净额向上的作用力也就越大。
杠杆原理在财务管理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确熟练地运用杠杆原理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减少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获得杠杆收益,增强竞争能力,以达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通过结合物理学原理对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复合杠杆运动进行分析,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财务人员掌握三大杠杆的运动规律并熟练地运用杠杆原理,以推动企业尽快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财务;管理方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0-0129-02
面对经济全球化浪潮、知识经济与电子商务等等的冲击,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已经明显不完全适应21世纪财务管理的环境变迁,在指导企业的财务管理实务方面已捉襟见肘。一方面,当代财务管理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工业经济、以有形资产管理为主的基础上,而目前全球正大步跨向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的无形资产比重逐步上升,有的高科技企业无形资产的价值已经大大超过有形资产的价值;另一方面,当代财务管理的手段落后,随着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财务势在必行。
针对上述财务管理面临的困境,为了更好地满足新形势下财务管理的需要,财务管理将以理财环境的变迁为契机,其理论与方法的创新将成为财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财务管理基础理论的创新
理论基础应建立在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并重的基础上,既重视有形的物质资本管理,即传统的筹资、投资和利润分配,又重视无形的知识资本管理,即知识资本的取得、使用以及对知识资本的所有者进行企业剩余分配。在工业经济时代,决定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导要素是企业拥有的物质资本。如果一个企业的物质资本雄厚,其发展就越有优势。所以在企业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就占据统治地位,其利益高于其他要素所有者的利益,并掌握企业的剩余控制权。但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扩展了资本的范围,改变了资本的结构。在企业新的资本结构中,物质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下降,而知识资本的地位将相对上升。这一变化将引起财务管理呈现出一些新特征。
(一)财务目标的变化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对上市公司而言)、“企业价值最大化”(对非上市公司而言)。这些目标是与物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工业经济时代相适应的。但在新经济时代,财务管理的经济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财务管理的目标也应由一元化转向多元化。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是多边契约关系的总和:股东、债权人、经理阶层、一般员工甚至政府等等,他们共同构成了企业的利益制衡机制。企业其经济利益不仅仅归属于股东,而且归属于相关利益主体。例如,债权人、员工、顾客等。如果将企业财务管理的目标仅仅归结为股东的目标,而忽视其他相关利益主体,必然导致矛盾冲突,最终损害企业的价值。如果我们将企业的财富比做一块蛋糕,这块蛋糕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分属于企业契约关系的各方——股东、债权人、员工、政府等等。那么,当企业财富总额一定时,各方的利益是此消彼长的关系,而当企业的财富增加后,各种契约关系人的利益都会较好地得到满足。
(二)无形资产将成为企业投资决策的重点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资本在企业资本结构中所占主导地位的形成,必然导致企业资产结构的变化。在新的资产结构中,以知识为基础的专利权、商标权、商誉、计算机软件、资产将成为企业最主要的投资对象。
(三)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
在知识经济时代,人力资本是决定企业乃至整个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最重要资源。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将和物质资本的所有者一样分担企业的风险,同时也分享企业的税后利润。目前,国内外的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对员工进行“红股”的分配,以及一些传统产业对企业经理实行“股票期权制”,这些都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参与企业税后利润分配的形式。可以预见这种趋势将越来越明显。财富分配是由经济增长中各要素的贡献大小决定的。地租是农业经济中主要的分配形式,而工业经济中有形资本的多少决定财富分配额的多少。
二、财务管理方法的创新:网络财务
什么是“网络财务”呢?简单地说,网络财务=网络+财务,就是将财务管理功能基于网络或者说使用网络来实现财务管理。
如果把网络和其他管理方法看做各种各样的管理工具,那么网络财务就是将“网络”这种工具和“财务”这种管理方法进行组合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管理技术。如果说,在互联网基础上的网络财务与传统财务相比有什么本质性区别的话,似乎可以用财务管理在时间和空间两大维度上的拓展来解释。
(一)网络财务突破了财务管理的时间限制
篇4
关键词:杠杆原理 财务管理 应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企业在面临着更多机遇和挑战的同时,也承担着各种风险。如何最大限度地获得更多的经济收益,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财务管理部门杠杆原理的有效应用。财务管理中的杠杆原理一般包含有财务杠杆、经营杠杆和复合杠杆三种类型,因此下面主要通过介绍杠杆原理,来探讨和分析杠杆原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以帮助更多的企事业单位获取更多的杠杆收益。
1.杠杆原理
1.1财务杠杆的含义及评价
财务杠杆是指企业不同资本结构对企业普通股权益的影响。企业固定性资本结构中的负债比例越低,财务杠杆水平也越低,相应的企业所承担的财务风险也会越低。因此,财务杠杆也可以为分析和判断企业财务风险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
财务杠杆就像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当就会形成正财务杠杆,从而给企业带来丰盛的报酬,而使用不当就会形成负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当企业负债利率小于企业总资产营业利润率的期望值时,运用财务杠杆原理虽然使企业承担的利息加重。但由于净利润的减小速度小于股东权益的减小速度,从而可以使股东经济效益大幅增加。但当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使企业净利润的减小速度大于企业权益的减小速度,就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大幅降低。因此,财务杠杆原理的使用要依据企业预计总资产营业利润率和企业负责成本的关系来确定。
1.2经营杠杆的含义及评价
经营杠杆是指企业利润变动率大于企业业务量变动率,即企业固定成本占企业总成本中的比例。如果固定成本越高,则企业经营杠杆越大,相应的经营风险也越大。
经营杠杆目前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而只是局限于企业预测经营利润和衡量经营风险的高低。一般情况下,当企业固定成本不为零时,企业产品销售的数量、销售单价和变动成本都可以成为影响经营杠杆的重要因素。因此,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经营杠杆和经营风险的关联性,使企业通过适时调节影响经营杠杆的因素来自主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减少企业经营成本不必要的损失。
1.3复合杠杆的含义及评价
复合杠杆即联合杠杆,它是由于企业固定生产经营成本和固定财务费用的共同存在,最终导致普通股的每股收益变动率大于产销量的变动率。它是企业综合运用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体现。
复合杠杆是企业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对自身实际情况和抗风险的能力等做全面分析,并在权衡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整体作用之后,将这两种类型的杠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既减低了企业风险,又体现了企业生产和发展特点。
2.杠杆原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2.1合理负债经营,降低企业财务风险
合理负债经营是企业理财的一种重要手段,它通过使企业的总资本营业利润率高于举债的成本,从而给企业在生产经营和投资过程中带来丰厚的利润。当企业处于事业发展的高峰期时,杠杆原理的有效利用不仅可以解决企业内部资金不足而制约生产经营发展的影响,而且还能增加企业的利润,使企业得到充分的发展。
2.2有利于企业理财目标的实现
杠杆原理在很大程度上对企业的理财目标产生一定的影响。企业总资本营业利润率高于举债成本时,杠杆原理能够使企业的总资产和收益增加。而当企业总资产的利润率小于举债成本时,杠杆原理可以帮助企业降低风险投资和经营。因此,杠杆原理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投资理财的向导,它在企业发展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2.3有助于企业适度举债集资
适度举债可以有效解决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需的资金投入,它通过筹集一定量的资金从而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坚定的基础。如果集资不足或过度都会影响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有序发展。企业集资过度不仅会给企业的偿债带来问题,而且还会降低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企业集资虽然能给企业带来生产所需的资本,但企业在集资前,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根据杠杆的作用以制定出一个合理的集资界线,从而既可以使企业获得相应的生产投资资金,发挥企业资金的最大效益,又可以满足企业的偿债能力。
3.企业财务管理中杠杆原理的应用
3.1财务杠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财务杠杆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企业固定财务资金的利用程度。当企业息税前利润发生变化时,相应的股东收益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由于财务杠杆具有两面性,它既可以为企业获取丰厚的利润,也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企业在刚开始阶段,由于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不高,资金利润率较低,因此一般会适当减少负责集资的规模,通过尽量保持较低的资金负债率来降低息税前利润的大幅度下降给企业带来的财务风险。而当企业发展壮大、资金规模较大且利润率超出负载利息率时,应有效利用财务杠杆的正面效益,适时加大负债集资的比例,从而使财务杠杆给企业带来最大的经济效益。
可见,企业筹备资金时,一般应首先考虑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并综合分析承担风险的能力等各方面因素,最后制定适宜的资本结构,合理利用财务杠杆原理来增加企业经济利润。
3.2经营杠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经营杠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两大方面均有体现:
首先,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应通过提高销售量、产品价格等方法来增加企业的息税前利润,从而可以尽量减少企业的经营风险。
其次,在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活动中,由于企业处于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下,因此当企业处于发展的不利阶段时,应首先考虑到自身的发展状况。企业应减在少固定资本投资的同时,还要及时处理过时的固定资产,以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相反,当企业处于事业发展的黄金阶段时,市场份额比重不断上升,销售量不断增加。因此,企业应有效利用经营杠杆的原理,增加固定资产的投资,不断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
3.3复合杠杆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复合杠杆是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综合,它既能反应企业的经营风险,又能反应企业的财务杠杆。当企业处于发展的高峰期时,销售稳定、利润率较高、风险较小,企业可适当增加负债集资的规模,而当企业处于衰退期或规模较小时,其销售幅度下降,利润率较低、风险较大时,企业应减少负债集资的规模,从而降低企业所承担的总风险。
4.结束语
杠杆原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杠杆原理可以使企业的资本结构得到优化,经营杠杆原理可以有效控制企业的经营风险,而复合杠杆就是将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的两种原理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要想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就要正确发挥好杠杆原理的作用,使企业在获得杠杆收益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综合资本的成本,一方面,可以使企业的资本得到不断优化,增加企业的经济收益;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企业在竞争中降低自己的经营风险。因此,杠杆原理将会更广泛地运用到企业的财务管理中。
参考文献:
篇5
1.杠杆,也就是支撑点,一般理解为以较小的力量能够移动较重物体的现象,这也是力矩之间的平衡原理最完美的结合。古希腊的物理学家阿基米德曾有过这样的言论:给我一个支点,我将能够撬动地球。这不单单是一种前提假设,也是对杠杆作用的肯定。在财务管理中也存在着类似的杠杆产生的效应,具体表现为:由于特定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当某一财务变量以较小幅度变动时,另一相关的财务变量会以较大幅度变动。合理运用杠杆原理,有助于企业合理规避风险,提高资金营动效率。
2.财务杠杆,它做为杠杆效应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企业的财务风险活动。尤其是企业的筹资决策与经营收益,风险的评估与规避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财务杠杆是基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而导致的普通每股收益的变动率大于息税前利润的变动率的杠杆效应,因此被称为作财务杠杆。
二、财务杠杆在企业经营活动中的应用
1.在企业利用债务筹集资金过程中的应用。目前,企业在筹资上多数选择利用债务性的资金来源,而债务性筹资与权益性融资相比,债务性筹资具有以下特点,筹集资金的成本比股权筹资成本低,并且不会引起投资者的控制权的分散。另外,债务筹资有着固定的筹资利息,当企业实现利润时,这部分利息具有税前扣除的效应,而减少企业的税负,有利于股东权益的增长,发挥出财务杠杆的抵税作用。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债务性筹集也会有其局限性,一是筹资的风险较高,举借债务,须定期还本付息,若在经营不善情况不,会产生资不抵债的风险而陷入财务困境。二是筹资的数量有限,限制性条款比较多,不管理是长期借款的方式还是发行债券的方式,都存在着像定期报送报表,或者不得改变其筹资用途等限制性条款,以及在数量上还会存在一定的上限额度的规定。
2.在对企业编制的财务报表的分析评价过程中的应用。首先,是分析财务报表中的资产负债率这一重要的财务分析指标,通过报表中的所显示的企业的总资产中债务资金的比例来衡量企业对债权人利益的保障程度,也是企业资本结构合理与否的直接反映。由于有了财务杠杆的作用,将财务报表的分析指标与财务杠杆系数相结合,分析评价出债权人的的利益真正保障程度以及资本结构的合理性。其次,是充分考虑已获利息的倍数与财务杠杆的关系。企业支付利息的能力重要的衡量指标是已获利息倍数,一般来说这个倍数最大起说明债权人接收到的利息就越有保障,而大到多少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只有结合财务杠杆系数,才能找到这个限度,才能充分认识到偿还利息的财务风险的程度。
三、财务杠杆在企业中的作用
1.优化资本结构。通过财务杠杆可以调整资本结构的比例关系,将权益资本与债务资本的比例配置成为最佳状态,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首先优化企业的债务结构,在负债总额保持稳定不变的前提下,通过调整债务之间的比例来调整资本内部的结构,例如:长期借款与发行债券之间的比例分配。运用财务杠杆作用来选择最佳的债务筹资的方式,从而实现财务杠杆真正的效益。其次,通过财务杠杆可以预测企业财务状况,一个最佳的资本结构,为正常的经营活动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例如,过高的偿债指标反映出企业的财务风险小,有较强的偿债能力。而过高的偿债能力指标也说明企业没有充分发挥其盈利能力,其原由于财务杠杆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益。
2.合理运用财务杠杆才能有效地规避财务风险。
篇6
关键词 企业 财务管理 现状 建议
前言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生存、发展和盈利就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科学地进行资本运营,而这一切都需强化财务管理。企业财务管理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管理目标、融资内容、资本结构、风险管理方法、财务分析以及分配方式等方面进行科学的调控,越来越引起企业的重视。财务管理是对企业资金运动和价值形态的管理,它通过价值形态的管理实现对企业实物的管理。财务管理贯穿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其内容是企业资金筹集、运用、投资、分配等全盘的管理任务,从事驾驭企业内部各个单位的资金核实、分配、结算、考核的职责。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企业以营利为目的,就必须要从注重生产管理转向注重财务管理,并以财务管理为中心。本文就如何加强企业财务管理提出几点建议。
1 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
1.1管理职责混淆
部分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运行不够规范,权责不到位。股东任意干预企业日常决策,财务负责人未经董事会聘任,而是由总经理决定。
1.2内部监督弱化
许多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部分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审核不严,对财务收支监督不力。有的企业损害国有股、集体股权益,控股企业大股东侵犯小股东利益。
1.3会计核算粗放
主要表现在任意简化会计手续,滥用会计科目;会计结算实行体外循环;对财产物资和库存现金不定期盘点,对银行存款和债权债务不经常核对,造成账簿纪录与实物、款项不符;不顾效益好坏,盲目规定“保底分红”、“保息分红”;在税前支付红利,逃避所得税。
1.4财务报告失真
部分企业对内对外采用不同的计算口径、计算方法等,有的甚至编造多套各不相同的会计报表,向不同的部门报送,虚报浮夸和瞒报截留并存。
2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
2.1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与企业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企业领导要选派思想素质好、责任心强、业务水平高的人员充实财务部门,做到任人唯贤。要更新观念,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的新观念,使企业员工尤其是企业领导都懂得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不断增强财务管理意识。
2.2调整资金构成
合理的资金占用结构是保证资金发挥最大效能的前提,财务部门运用财务测算方法确定最佳购存点上的资金结构,扭转企业在资金配置上畸轻畸重的现状;改变财务部门坐等货款回笼的被动局面,采取机动、多变的结算方式,加大财务部门对资金运筹的调控力度,监督以货币回笼为中心的销售责任制的实施。时刻注意资金运转偏差,适时实施资金结构调整。
2.3树立风险理财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蒙受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而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面临的风险将会更大。在财务管理中要树立风险观念,善于对环境变化带来的不确定因素进行科学预测,有预见地采取各种防范措施,使可能遭受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制定详实的财务计划,通过计划将不确定因素确定下来,使企业产生应对变化的机制,减少未来风险的影响;同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有预见地、系统地辨认可能出现的风险,变被动为主动,防患于未然。
2.4加强成本控制管理
企业成本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企业产品盈利能力的大小和竞争能力的强弱。控制成本、节约费用、降低物耗,对于企业具有重要意义。财务部门要发挥自身拥有大量价值信息的优势,运用量本利分析法,合理测定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产销量,减少无效或低效劳动;改变现行产品成本出现浪费后再控制的做法和只注重在生产过程中抓成本控制的行为,从产品的设计、论证抓起,把技术进步、成本控制和经济效益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财务部门抓成本管理的事前参与和超前控制。要重点抓好采购成本、销售成本、管理费用等支出的管理,采购成本管理要重点抓好原辅材料的价格、质量结构和存量,要认真研究原辅材料的市场和采购策略,按照货比多家、比质比价、择优选择的原则进行采购;销售成本控制重点放在销售费用,压缩库存,清欠货款,减少资金占用和利息支出上;管理费用的控制重点放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上,严格审批手续,真正把管理费用控制好。
2.5编制财务管理预算
财务管理要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编制并执行财务预算十分必要。企业财务预算是由销售、生产、现金流量等各个单项预算组成的财务责任指标体系。它以企业目标利润为财务预算目标,以销售前景为预算的编制基础。综合考虑市场和企业生产营销诸因素,涵盖了企业主要发展指标。财务预算是财务预测和财务决策的具体化,是企业计划的货币反映,也是组织实施财务控制的依据。财务预算一经确定,企业各部门要围绕实现财务预算开展经济活动,企业决策执行机构按照财务预算的具体要求,财务部门按照预算方案跟踪实施财务控制和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财务政策,及时反映和监督预算的执行情况,适时实施必要的财务制约手段,把财务管理的方法策略全部融贯于执行预算的过程中,促进企业形成以财务预算为主对经济行为进行定量约束的格局。
2.6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企业的信用担保是以服务为宗旨的中介组织,担保费的收取不能以增加企业的融资成本为代价,在建立信用担保体系的过程中要把信用担保制度和其它形式结合起来,为企业的融资担保提供多样化的服务,以提供更多的融资机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发挥金融部门的作用,金融机构要切实转变观念,突破传统观念和制度的障碍,加快信贷管理体制的改革步伐,适应民营经济发展需求。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为企业注入极大的活力,金融部门要突破观念,吸纳推出国际国内先进的金融产品,如专利贷款,品牌质押贷款等业务,更好的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要改进贷款决策程序,建立适合企业的信贷审批机制。要建立激励和约束相结合的信贷管理机制,提高信贷人员的信贷营销积极性。
2.7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会计基础工作是整个财会工作的关键。企业要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为标准,检查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健全内部财会制度,结合自身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为改善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创造条件,使财务基础工作上水平,从而真正提高会计工作质量。
结束语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加强财务管理是企业摆脱困境,实现长足发展的必经之路。企业领导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增强财会人员的综合素质,才能切实改善企业财务管理状况,全面提高企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创新
进入21世纪,我国高校传统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已与高校客观的经济环境以及会计科学化、规范化、国际化的历史潮流发展表现出明显的不适应性。如何做好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怎样改进高校财务管理的体制与机制,已是当前摆在广大会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课题。
一、新时期高校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
面对来自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WTO、信息资源、网络技术、高校产业化、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以及高等教育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等多方面的冲击,当前高校的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已无法与新世纪高校的理财环境相适应。具体体现为:
(一)财务管理观念落后
财务管理观念仍然停留在计划体制下的思维模式上,尚未建立起市场经济环境变化下的诸如资金时间价值、风险价值、机会成本、边际成本等的财务管理新观念。
(二)财务管理方式落后
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尚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信息化和网络化平台建设滞后。
(三)财务管理制度落后
高校会计制度、内控制度、预算制度、后勤社会化财务管理制度、校办产业财务管理制度等已严重不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新环境与新要求。
(四)财务管理内容不健全、不完善
相关的激励与约束、筹资与投资、控制与监督等内容严重欠缺。
二、高校财务管理创新的具体思路
对高校财务管理进行改革与创新既是时代的需求,也是21世纪高校客观经济环境和高校发展的迫切要求。笔者认为,新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一)观念创新
21世纪给高校办学环境带来巨大变化的同时,也要求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要树立全新的财务管理观念。
1.成本效益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办学主体多元化的发展及国外办学主体的进入,国内国际间教育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因此,高校要想在纷繁复杂的市场竞争中获得生存、取得发展,就必须树立成本效益观念,进行成本核算,计算学生培养成本、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不断寻求降低办学成本的最佳途径,努力提高高校的办学效益,力求以最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2.风险观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力度的加大,高校连年扩招,规模迅速增大,经费投入与学校发展对资金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举债办学已是目前高校缓解资金压力的主要做法。有负债就会有风险,有风险就会影响高校的稳定和发展。因此,树立风险观念,合理组织高校资金,强化高校财务风险分析,制定科学有效的财务风险防范机制对实现高校健康、稳定和规范化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另外,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及高科技产业的投资也会给高校带来新的网络风险与投资风险。
3.知识资本观念。知识资本已成为现代社会的核心资本,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高校作为人才资源培养的发源地,作为社会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的重要基础,更应强化知识资本观念,加强对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的科学确认与计量,加强对人才资源的核算、管理、整合与利用。
4.全球化观念。经济全球化给我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的同
时,也给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在此背景下,教育领域的国际交流已不再仅限于传统的教学、科研方面的交流,经济往来、国际结算等业务往来也将更加频繁。因此,面对教育国际化交流的需要,高校必须积极树立全球化理财观念,了解国际事务处理惯例,加强自身业务素质建设,适应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
5.信息化观念。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已成为主宰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力量。作为高校的管理人员,特别是财务管理人员,要积极树立信息化观念,要以财会电算化为龙头,全面启动高校财务信息化管理工程,要以信息集成、资源共享、平台共用的现代信息化观念实现高校的财务信息流程再造,以为高校发展提供科学、及时的预测、决策信息。
6.网络化观念。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高效率的操作平台,产生和发展了网络财务,实现了财务与业务的协同,最大限度地节约了资源。因此,高校财务管理人员要适应网络环境的变化,牢固树立网络化观念,要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形成信息交流机制,提高信息共享程度,为高校提供全面的战略信息和财务报告。
7.现代融资观念。高校经费来源以政府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格局的形成,要求高校财务管理要从“等、靠、要”的旧模式中解放出来,树立新的融资观念,积极探索筹措资金的新模式与新办法,要充分利用金融全球化的机遇,运用金融杠杆,通过宏观调配、统一调度、有偿使用等办法,科学地引导资金流向与融资资金,发挥资金的最佳使用效益。
8.竞争与合作观念。21世纪信息化、网络化、全球化的发展,迫切要求各高校之间相互沟通和进行广泛的交流协作,因此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在日常的财务决策与管理中,以开放的视角,善于扬长,巧于避短,牢固树立“以竞争与合作求发展,以创新求提高”的观念,正确处理和协调各方之间的财务关系,使各方经济利益达到和谐统一。
(二)制度创新
在高校财务管理观念创新的背景下,必然需要财务管理的制度进行创新,其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1.实行修正的权责发生制运行模式。我国高校预算会计的核算基础由收付实现制向权责发生制逐步转换,是符合国际市场通行做法的,它既可有效规避高校的潜在性财务风险,适应高校综合预算、零基预算的新的预算管理模式;也是高校正确测算生均成本,制定收费标准,准确核算业务收支与收支结余的需要;同时也是如实反映高校资产和负债,促进高校发展的需要。
2.完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报告体系。主要包括:对固定资产实行提取折旧制度;对专用基金实行收支分开核算制度;对对外投资科目下按长短期限与债券种类建立明细核算制度;对借入款项分别按短期与长期建立借款考核评价制度等,同时还应增设现金流量表:增加附加报表如人力资源成本与价值情况表、学生教育成本分析表、各职能部门业绩评价表、各部门资源使用效益分析表、年度预算收入支出执行情况表等报表;不断丰富会计报表附注的披露信息;建立高校财务报告的鉴证机制等。
3.建立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核算制度。在21世纪以人为本的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来说,只有正确核算高校的人力资源成本与人才培养成本,才能为考核评估高校的办学效益提供依据,才能为社会提供准确的会计信息,才能有利于高校在市场竞争大潮中科学化、规范化地顺利向前发展。
4.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制度。新形势下,高校应遵循风险收益均衡的原则,不能只顾追求效益,不考虑损失的可能。各级领导都要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财务风险经营责任制,实行第一责任人责、权、利相结合的经济责任制,强化管理层任期内的经济责任意识,以防止出现“任际”(前后任负责人间)债务转移,导致权责不清,形成盲目负债发展的恶性循环,加剧高校财务风险的严峻形势。
5.全面预算管理制度。高校应在“先保基本支出,后保项目支出”的原则下,保证预算从编制、执行到调整的科学规范,改进预算编制办法,尽量采取先进的零基预算或弹性预算的编制方法,细化项目预算,制定科学合理的定额,控制各种随意性开支,增强预算编制的严肃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另外,高校还应实行校内预算与国家部门预算相一致的一套预算方案,以防范预算因国库支付制度改革而引起差异性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6.会计制度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会计作为国际通用的商业语言被确立下来并逐渐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前提与基础,迫切要求我国的会计要与国际接轨,因此高校应在保留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规范的前提下,尽快探索与研究符合国际会计惯例的会计制度,以适应会计制度国际化的新环境与新要求。
(三)内容创新
传统的高校财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筹资管理、预算编制与分配、资金使用与控制、财务分析和监督以及财务工作环境的优化等。随着21世纪高校客观经济环境的变化,高校的财务管理内容也发生了不断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一是资本的内涵在深化,不仅包括物质资本,还包括知识资本。二是筹资的外延在扩张,不仅包括资金的筹集,还包括人才的引进。三是预算的分配在调整,不仅要保证学校教学、科研及日常运转的需要,还包括学校大规模的基建需要。四是投资的理念在更新,不仅包括传统的国债、后勤、校办产业等投资,还包括校际间合作办学、战略联盟的投资。
(四)技术创新
高校财务管理技术创新是高校为了适应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化时代和网络化时代的迫切需要,是为了改善高校财务管理活动,提高财务管理能力与经济效益、满足高校客观经济环境变化的迫切需要。笔者认为高校财务管理的技术创新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
1.计算机技术创新。近几年来,随着电子计算机在高校财务会计系统中的普及应用,高校的会计电算化事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传统的要依靠手工来完成财务信息的搜集、整理与加工,现在只需输入电脑,依靠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即可在短时间内完成从凭证录入到账本输出的一整套服务,既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高了工作质量。
2.网络技术创新。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校财务管理提供了广阔的空间,高校可利用自动化网络办公系统,实现财务信息的无纸化网上传输,既节约资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另外,高校还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开发财务信息网络查询系统,为学校各部门提供工资、公积金、财务经费、部门预算等各方面的财务信息。
3.预测技术创新。在教育市场环境瞬息万变的今天,高校的预测显得尤为重要,高校能否提前预测各方面信息,在最佳时机扼杀危机,消除隐患己是当前衡量高校危机防范能力水平的重要标志,对高校财务管理来说,最主要的是要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通过观察和评价一些科学化的敏感性财务指标的变化,对可能或将要面临的财务危机进行预防和控制。
(五)人员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关键在于拥有一大批具有知识的人才,知识是创新的载体,人才是创新的主体。因此,高校财务管理改革与创新不仅要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具备优良的个性品质、合理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还要懂得财务管理的专业知识,熟悉会计电算化基础知识,要具备现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能力。高校除要为财务管理人员营造创新的文化氛围,提出管理目标刺激财务管理人员创新外,还应建立财务管理人员培训机制,分不同业务,
不同岗位,通过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实行多层次的培训,不断更新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结构,包括计算机、金融、法律、英语等各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从而不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与业务能力,以适应新形势下高校不断发展的需要。
(六)服务创新
高校会计工作的服务性决定了高校各项财务管理工作创新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实现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服务创新,人员的优化是为了服务,制度的完善也是为了服务。笔者认为新形势下高校财务管理工作服务创新应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服务理念的创新。高校的财务管理人员或部门应牢固树立服务意识,在正确处理好开放与控制、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要把提高财务工作的服务质量视为财务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
2.服务方式的创新。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通过多种方式加强财务管理宣传,帮助与引导学院领导、各部门、各系科正确认识财务管理信息的重要价值,另外,还应积极利用办公自动化网络技术,实行网上服务与送资料上门,变被动为主动,变滞后为超前,使财务信息服务积极挤身于高校教学、科研、生产的第一线。
3.服务内容的创新。高校财务管理部门应根据自身实际和高校发展的实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各种关于财务信息的特色服务,积极为教学、科研提供会计预、决策数据信息。
4.服务手段的创新。高校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实现财务管理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与智能化,为利用者提供高效、优质、快速的服务。
【参考文献】
[1] 朱一新.高校财务管理创新刍议[J].教育发展研究,2004(9).
[2] 邹长城.论高校财务管理创新[J].湖南社会科学,2004(3).
篇8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监狱 财务管理 问题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的建立以及各项财政改革的深入推进,监狱系统的经费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其财务管理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监狱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既要保证监狱的安全稳定、执法公开公正,又要确保监狱财务管理规范、运行高效。故为了保证监狱的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监狱财务管理能力是监狱管理的重要内容。
一、监狱财务管理的含义
监狱财务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其基本任务是对资金的筹集、会计的核算、编制和执行财务预算、建设财务制度、合理编制经费预算,统筹安排、节约使用各项资金,保障监狱履行职能所需经费、合理配置和有效使用国有资产,保障国有资产安全完整等。加强监狱财务管理是在监狱系统中保证不同财务关系相互之间协作运行的基础工作,在建设现代监狱的工作中监狱系统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较高,不仅关系着整个监狱的建设,而且能顺应社会发展的趋势并满足监狱自身管理目标的实现。对于监狱财务管理的方式必须不断探索创新,保持监狱财务管理的高水平,实现经济效益的多样化。开展监狱财务管理首先要明确监狱财务管理概念,合理整理利用复杂多样的财务信息,设置长期有效的内部财务控制,对如何开展财务管理工作进行规范。
二、监狱财务管理的特殊性
普通企业财务管理注重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不同于普通企业,监狱财务管理的目标存在双重性。一方面监狱财务管理在社会效益方面追求最大化并以此为出发点;另一方面不再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进行适当的取舍。在实际开展监狱财务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监狱财务管理的双重性,不能单纯过分的追求监狱的经济效益,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效益的制约特点。
在监狱财务管理的组织形式上存在一定的特殊性,监狱存在的意义主要在于为服刑人员提供一定的劳动改造,所以服刑人员是监狱主要的劳动力,在监狱系统内必须体现出国家的意志,实质上监狱属于一类特殊企业,在经济性质和法律性质之间进行一定的融合。
在监狱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具有很大程度的政策扶持,监狱所具有的特殊社会地位对监狱系统内企业的性质进行定位,必须是完全国有的,所以国家在税收优惠政策上对监狱提供了很大范围及程度的优惠,特别是一些在产权上完全属于监狱的企业。给予了增值税、营业税先征后退政策,并执行企业所得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免税政策等。
三、我国目前监狱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由于监狱经费不足产生的经营性困难
在监狱事业中社会责任的比重明显高于经济责任,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是教育改造罪犯,所以在进行监狱体制的改革的过程中,需要国家财政部门对其经费给予一定的支持,将监狱履行职能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全额保障,并根据监狱职能调整、政策性增支等情况变化,建立监狱经费正常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但是要强调的是“全额保障”制度并不是说国家财政部门要承担监狱经费的全部,只是在“监企分离、收支分开”的基础上,设置了一定的范围和标准。在监狱体制改革的过程中,由于历史遗留问题的影响,国家财政拨款的经费远远满足不了监狱实际所需经费,所以短期内监狱经费方面还存在一定的缺口,在监狱财务管理中产生了很大程度的负担。
(二)监狱会计基础核算的水平不均衡
目前监狱财务管理的过程中,在会计基础核算方面还存在很多的问题,监狱财务会计人员对不断丰富的财务软件不能进行熟练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管理还存在一定的漏洞。会计基础核算上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由于一些历史因素的影响作用造成,加上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监狱财务制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监狱会计人员常规工作的方式都是手工记账,对现代财务管理工具的利用不充分,应对不了监狱体制改革下不断产生的新问题,对监狱财务管理进展也产生了一定的阻碍。
(三)监狱财务预算中成本效益不突出
在监狱财务管理中预算也是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监狱财务预算的编制中对成本效益的观念不明显,对财务预算整个执行过程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监控。这一问题一直存在于监狱财务管理的工作中,对监狱成本控制的忽视导致在监狱存在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产生这一问题主要是由于受到原有管理体制的影响,在国家权力机关的范围内把重心全部放在社会效益方面,另外国家财政部门所提供的预算导向并不合理,处理预算结余的方式是直接上缴,并没有进行滚动结转的方式,从而产生监狱成本管理的基础力量缺失,实际管理中只是一味的对预算资金进行消除。在监狱财务预算具体执行的过程中没有建立相应的监控机制,对日常的资金使用控制不彻底。
四、加强我国监狱财务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编制监狱财务预算
对监狱系统中财务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必须在实际工作开展之前进行充分的准备,也就是需要加强监狱预算管理工作。监狱财务管理预算工作的开展要结合监狱发展的实际状况,编制更符合监狱发展要求的预算,保证所编制预算的实用性,有序进行监狱的日常监督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出预算工作的价值。具体来说保证合理的预算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第一,对监狱历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解,以此深入分析监狱财务预算历年的进展状况,结合监狱财务实际的运行的状况,找出监狱财务预算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历史的发展经验,对监狱财务预算编制能力进行提升。第二,充分考虑监狱当前的状况,在具体的工作任务及相应的财务目标上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另外要注意财政政策带来的影响。第三,合理发挥上级的行政力量,深入理解上级精神,合理有效的利用上级具备的行政力量,不断减缓实际财务预算工作中存在的障碍。
另外,编制监狱财务管理预算方式可以是复式的,具体来说是对监狱经费进行分类,主要依据不同经费支出的性质,监狱财务管理人员对收支情况的对比表进行编制,充分考虑监狱实际的情况,在此基础上设置需要的监狱预算收入,基本要求是保证资金收支的相对稳定。
对监狱财务管理工作正常开展的保证必须建立合理有效的财务预算,这对监狱在利用资金方面能降低很大一部分的损失,所以必须重视监狱财务管理工作中的预算内容。
(二)加强控制监狱财务管理
对监狱财务管理进行控制能提升监狱财务管理的水平,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第一,对监狱财务活动程序进行优化,配备一定的审核人员,严格控制监狱财务活动的每一程序,并在资金支出时参考这些内容,对监狱财务资金的安排上采取统筹的方式,另外对监狱财务管理工作每一程序的进展情况进行分析,不断提高资金支出的要求。第二,在监狱财务管理工作中开展一定的预防工作,对监狱实际运转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全方位的评估,利用事前预防和事后弥补两种方式相结合,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对于监狱财务资料,比如说凭证,设置专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分类管理,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职责要求落实到监狱每一工作人员身上,设置一定的激励制度、奖惩制度,保持员工的工作效率。第三,在监狱中建立有效的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狱系统中存在的内控制度进行细致的分析评估,保证监督工作,做好事前控制,避免监狱监管部门工作上的疏忽导致本可以避免的问题产生。
(三)落实监狱系统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
落实监狱系统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础也是提升监狱财务管理水平的方法,首先要对监狱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狱会计控制基础进行优化,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从源头上避免监狱财务管理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
实践监狱系统内部会计的控制工作过程中产生了很多复杂问题,具体控制的内容有:不同工程项目、监狱货币资金、采购和付款工作、监狱实物资产、销售和收款工作等,在实际控制的过程中监狱要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监狱财务部门内部设置内部会计控制工作的统一标准规范,并在监狱设置科学合理的内部控制制度。
在完善制度标准的基础上还需要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反思,总结经验,对实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有效的解决办法,随之对后期监狱内部会计工作进行控制,关注工作的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比如说控制监狱的成本费用、控制外揽加工合同的签订、保证监狱应收账款的回收、严格控制监狱对外工程的招标等,针对不同环节的问题设置匹配度高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保证整个监狱系统的稳定运转。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目前监狱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管理人员应该提升重视度,通过监狱各部门的努力加上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不断提高监狱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另外在实际开展监狱财务管理工作时,要注重对员工创新精神及探索能力的培养,保证监狱未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晓玉.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研究[D].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3
[2]李成.郑州市H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郑州大学,2013
篇9
摘 要 根据财政部《基本建设财务管理规定》,各建设单位应做好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并根据相应的规定,设置专业的、独立的财务管理部门,制定专人负责基建财务管理工作。同时,严格按照规定和标准,进行预算建设,做好账务设置和管理,从而建立健全基建财务管理制度。由此可见,基建财务管理在建设单位内部管理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强对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的探讨,对有效控制基建财务成本,提高建设单位工作效益意义重大。本文就从当前我国建设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出发,对如何改善基建财务管理工作给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基础建设 财务管理 经济效益 执行力
一、当前建设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现状及问题
1、制度不健全,管理执行力不够
在建设单位基建财务管理中,会计制度是其实施的基本管理依据,同时也是对财务管理人员形成的一种约束。各建设单位都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应规范,结合各部门的工程项目进行有效的内部控制规定,明确岗位分工,加强项目决策与控制,监督价款支付,敦促项目检查等,并由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工程项目的内部控制进行全面有效的实施。然而,在我国目前的实际工作中,相关的制度仍然不够健全,制度实施和管理的执行力不够。较为欠缺的制度如《筹资、融资管理制度及办法》、《概预算控制制度》等有待完善;实施执行力不够的如《工程价款支付制度》等,很多建设单位虽然制定了该制度,但是却没有严格按照该制度来执行。
2、建设单位管理费支出不够规范
根据建设单位会计核算要求,对建设单位管理费应该实施“总额控制,据实列支”的原则,但在我国的建设单位中,有些单位在此项费用中容易出现超预算的现象,占据了一定的成本比例;有些建设单位更是按计提金额进行列支,或者从他人账户列支,违反了建设单位财务管理的相关规定。
3、建设单位基建财务管理力度相对薄弱
有些建设单位容易忽视财务管理,把更多的经历放在了项目建设上,重建设,重速度,缺没有对内部财务管理给于足够的重视;很多建设单位缺乏监督约束机制,导致违法滥纪的事情屡有发生。
二、加强建设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1、加强基建财务管理是建设单位防范风险的需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财务管理职能越来越重要;同时,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基建财务管理职能也在不断的转化,财务管理逐渐扩散到企业内部管理的各个领域。然而,由于基建单位的经营受到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导致企业在日常运营中存在较多的风险因素,切实有效的财务管理在建设单位中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避免风险给企业带来的各种损失和问题。因此,进一步强化基建财务管理不仅是企业财政管理职能发挥的需要,也是企业规避经营风险的需要。
2、基建单位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其根本目的是要实现企业的效益最大化,建设单位从工程项目的前期开工到最后的竣工验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保证,基建单位财务如何管理并使用基本建设的资金,如何参与到全程的项目建设管理中,从而发挥资金的使用率,对企业而言十分重要。因此,加强基建财务管理,就是要实现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率,实现资金的最大性价比。
三、加强建设单位基建财务管理的对策
1、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执行力
制度建设是做好基建财务管理的重要保障,加强制度建设,一方面,要及时完善基建财务管理的相关制度,根据现有的相关规定,加强与其他各部门的密切配合,并充分结合各地实际,进一步完善并补充相关的规定;另一方面,加强制度执行,应严格执行工程款支付审核程序,完善工程款支付流程,保障工程款按照合同进度付款。严格规范二类费用的报销审批,从票据种类、相关付款的证明材料以及实物资产管理等方面做到有理有据;同时,科学合理的进行账务管理,正确进行会计核算,既要执行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中会计科目的设置要求;又要与批复概预算的明细相互吻合,便于随时分析概预算的执行情况。
2、加强对财务的分析,及时制定财务总结
一方面,要及时对工程投资的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定期对各项费用支出进行统计,并及时与概预算进行对比,发现可能存在的超预算的情况;另一方面,及时对各项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对现有制度是否存在缺陷进行评价,及时修正完善。同时,定期对编报财务进行分析,包括项目进度、项目资金来源以及资金到位情况等。财务人员应与工程人员保持良好的协同配合,对于存在的问题,积极给出整改建议。
3、把握基建财务管理“四关”,认真掌控各项突破口
首先,在基建财务管理中,一定要把好项目建设的立项关,无论是财政预算内投资,还是建设单位自筹资金,都应该具备财政部门参与的可行性分析和论证,防治项目建设出现“半拉子”工程,尤其是在建设单位资金来源方面,财政部门应给于十分严谨的监督;其次,把握好施工图的预算关,财政部门应组织必要力量或委托相关机构对基建项目相关预算进行审查。同时,把握好实施项目的建设关,定期对项目建设进行检查,形成双向反馈制度,尤其是重点项目,应派出专人进行负责管理;建立一户一卡的档案和台账管理,确保各项建设的质量和建设速度。最后,把握好项目建设的竣工决算,施工完成后,财政部门应该同中介机构、建设单位等进行会审,以建设概预算为依据,认真审查建设项目的投资完成和支付情况,全面分析投资效果,做好相关资产部分的审查。
总而言之,基建财务管理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方方面面,加强基建财务管理不仅对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要求,也对建设单位的管理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基建财务管理落到实处,才能真正保证建设单位的项目质量及效益。
参考文献:
[1]甘朝霞,甘朝晖.浅谈如何做好基建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金融理论与教学.2000.12(02).
篇10
关键词:我国财务管理 理论研究 建议
一、引言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繁荣发展以及财务管理理论逐渐先进化,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正在不断的由多方面创新并且取得不错进展。然而在发展的同时,也逐渐凸显出各种问题。从一方面来看,资本市场上频繁出现例如上市公司投入资金变更等不尽人意的操作事件。从另一方面来看,现有的理论解释能力经常无法对企业在财务管理领域实践创新进行解释。这一系列在独特经济背景下产生的问题更是使得无法直接将西方成熟理论进行搬用借鉴。
究竟是何原因使得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出现与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以及该如何引导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走出此局面等一系列问题均是我国目前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与实际活动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一部分学者已经就目前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梳理以及总结,然而还需要以此为基础,进行充分且全面的对已有研究经验进行回顾与总结,寻找到尚存不足点,为促进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提供支持。
二、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贡献
虽然我国财务管理利用研究相比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晚,但是自从步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起便逐渐壮大发展,近几年来更是大批学者积极将西方先进研究范式引入我国进行问题分析,取得了不错的研究成果。
1.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理论的发展对财务管理研究内容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并且拓展了其研究视角。目前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面临着我国现实复杂多变的经济情况,促进经济学以及管理学等相关理论研究不断发展,自我完善,逐渐成熟,直接促进了财务管理论研究的发展。比如我国资本市场上大股东对小股东利益侵害现象可以引入经济学委托理论进行解释。
2.基础理论以及通用业务理论逐渐形成了意义深刻的研究成果,并且使得我国社会主义特有经济现象进行了一定的解释。通用业务理论以及基础理论样本相加后高达五百二十个,占据了总样本比重的百分之八十二。这些研究过程通常与现实联系紧密,极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参考价值,例如企业分拆上市与整体上市的原因,企业高层管理人员激励制度等。
3.目前研究将市场经济现象以及因素的相互原因的比重增加,由制度方面,市场方面等对企业提供了有益参考。现有的研究对因素之间关联关系的剖析越来越重视,逐渐发展到由传统的对某一点进行研究发展到对某一链条的研究。如对于筹资问题,许多资料以及文献将其中心挪到资金筹集行为以及所形成的资本结构的影响因素上,进一步的对基本结构以及筹资行为会对哪部分产生影响。同时这些研究内容报刊了企业层面,制度层面以及市场层面等多角度多层面的问题。
4.以规范研究为基础的实证研究逐步受到重视,能够更好的对资本市场数据资源进行利用。随着人们不断证实资本市场效率,近几年利用数量分析实证研究的文献以及成果日益增多,达到了总样本的百分之三十五,约两百二十个样本,为我国企业多方面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与经验。
三、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缺少针对我国财务管理特有环境的系统研究,并且未形成全面系统的分析方式以及研究视角。目前我国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以及理论成果均是以借鉴西方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为主,对内外环境差异等主要支撑财务管理理论的因素重视程度不足。虽然我国由少数财务管理理论研究所设计到了内外环境,但是其仅占总样本的百分之二左右,因此无法真正做到在研究中将我国特殊背景制度进行融合,更无法做到将零散独立的研究成果转变为更加贴近并且符合现实情况的理论体系。
2.对于企业业绩以及企业治理多以简单数量进行关系分析,缺乏对企业治理,企业价值以及企业财务决策的互动研究。企业价值,财务决策以及企业治理三方面关系可以两两一组并且以不同方向划分为六个环节。虽然目前我国研究已经对其环节有所涉及但是对企业价值,企业财务决策以及企业治理三方面之间因素互动研究缺失,导致其研究成果无法与实际复杂经济生活情况进行匹配。
3.研究内容受到传统领域局限,缺少对新问题的分析探讨。随着现代科技以及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知识资本以及人力资本变的越来越重要,但是目前的财务管理研究无法从数量是对其进行满足,仅有占全部样本比重的百分之三不到。
4.多数研究对象为假定单体企业,对其集团企业内部的资本市场以及控制权问题重视度不够。传统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主体是单体企业,然而我国不断出现经济集团化现象,使得单体企业研究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然而目前的有集团化企业角度的研究问题仅有总研究样本的百分之三点五。
5.研究角度多偏于对假定效率市场进行,而对于投资者心理特征角度的财务研究以及管理层财务研究较少。我国学者大多数偏重于效率市场假定分析,目前有二十个样本是以资本市场效率为主的专门研究,以假定效率市场为基础的研究思路更是高达二百多个样本。然而我国目前的资本市场仅做到了弱势有效,与假定效率市场还存在较大偏差。基于管理层以及投资者心理特征的财务研究,仅仅有两个样本。
6.缺乏以中国经济实际为基础的模型构建,多以西方模型借鉴为主,其研究资料也均已公开披露为主,几乎没有实地调查资料。从目前研究情况来看,其基本用西方成熟模型带入我国市场数据进行检验,这样一来的研究成果无法真实有效的说明我国经济市场下所面临的问题。由案例研究方法看,此种适宜多变型经济环境只有四十个样本使用了案例研究,并且在这些案例研究样本中,只有九个样本是以企业实践考察作为基础资料。
四、我国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几点建议
1.以我国特有经济转轨时期财务管理环境为基础,将假定效率市场与行为财务理论作为研究的独立欠缺,以企业对兼收并蓄治理作为根本,设立起满足我国国情需要的财务管理理论研究体系。环境变化是财务管理理论更新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治理内容普遍广泛,对企业自身来说,通过企业层面压缩,环境等各类因素都可能变为企业治理问题。企业治理与财务管理之间存在系统与环境的联系,在不同程度治理模式下运转的财务管理必然会受到其影响。更加之西方企业与我国的企业治理在现实拥有完全不同的状态,必须建立起符合我国国情的投资,分配,筹款等研究核心的理论体系,方能发挥出企业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总结指导作用。
2.以价值作为标杆,财务决策作为纽带,将企业价值与企业治理融为一体,将传统鼓励,零散的研究成果变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关于企业价值关系以及企业治理的研究文献虽然不少,但是其并没有一套简单明了对因果关系进行分析的定式,因此没有对真正影响机理的实现路径进行触及。企业管理者的决策行为必然受到不同的治理结构影响,进而对企业业绩造成影响。由于这样的因果关系,需要将重心放在企业治理不同假定条件下,对企业三大主要财务决策的影响程度与影响方式,以及财务决策后果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3.加强对人力资源以及无形资产等探讨分析,建立起符合新形势的资产分析模式与理论框架。目前知识经济时代下,企业最重要资产之一就是无形资产,在市场经济运作下,企业通常巨大经济效益均是无形资产所带来的。人是企业价值增值的重要源泉,企业所有权的未来趋势便是人力资本的所有者。(1)对我国企业进行考察其控制权,对其无形资产安排以及影响进行判断,同时还需要对企业所归属特点内部资本的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影响进行判断,并且以此为基础对无形资产的规模信息,种类等进行规范披露。(2)建立对无形资产的理论分析和模型构造,并构建适当的评价体系。(3)建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构建人力资产的收益模型,为人力资产的投资提供好的决策和评价。(4)根据拥有人力资本的人根据其价值的大小协调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的关系;确定相应的分配方式;(5)从人力资本的产权特征入手,明确人力资本的重要地位,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参考文献:
[1]王化成,程小可.分拆上市与母公司股权价值研究——“同仁堂”分拆子公司上市的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3年04期
[2]郑江淮.国有股减持中的冲突、股权价值与路径依赖[J].管理世界,2002年01期
[3]王化成,刘俊勇.企业业绩评价模式研究——兼论中国企业业绩评价模式选择[J].管理世界,2004年04期
[4]赵增耀.董事会的构成与其职能发挥[J].管理世界,2002年03期
[5]李志文,宋衍蘅.股权结构会影响筹资决策吗?——来自中国赛格系公司的案例[J].管理世界,2003年06期
[6]谭劲松,黎文靖.国有企业经理人行为激励的制度分析:以万家乐为例[J].管理世界,200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