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检测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8: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质量检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质量检测

篇1

种子质量检测赛项规程

一、赛项名称

赛项编号:Z-036

赛项名称:种子质量检测

英语翻译: Seeds quality inspection

赛项组别:中职组

赛项归属产业:农业

二、竞赛目的

通过本项目竞赛,促进中职学生了解种子质量检测的内容,熟练掌握检测方法,提高种子质量检测水平,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引领农业中职学校适应农业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促进种植类专业建设与教学改革;推进中职学校与相关企业的合作,更好地实现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种子行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三、竞赛内容与时间

1.竞赛内容

本赛项竞赛内容包括小麦种子的净度分析、小麦种子千粒重测定和小麦种子生活力的四唑测定。技能竞赛时间为150分钟。

(1)小麦种子的净度分析(占总成绩的40%)

采用四分法从500g左右的小麦送验样品(样品中无重型混杂物)中分取净度分析试验样品,并对样品进行全试样分析。

(2)小麦种子的千粒重测定(占总成绩的30%)

用千粒法(人工计数)测定小麦种子的千粒重。

(3)小麦种子生活力的四唑测定(占总成绩的30%)

用四唑(TTC)染色法测定已预处理的小麦种子生活力。

以上三项竞赛内容的顺序并不是竞赛规定的操作顺序,选手在进行竞赛过程中,应根据系统工程的原理,在规定时间内,连续操作,完成所规定的竞赛项目。

2.竞赛时间

四、竞赛方式

种子质量检测赛项为个人赛。1. 参赛选手须为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在籍学生(在省学籍系统注册的学生)和五年制高职一至三年级(含三年级)在籍学生。参赛选手年龄不超过21周岁(即1994年7月1日及以后出生)。每名选手不超过1名指导教师,指导教师须为本校专兼职教师。

凡在往届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的选手,不再参加同一项目同一组别的赛项。

参赛队名额确定:见《关于举办2015年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技能大赛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选拔赛的通知》的附件3:参赛名额分配表。

五、竞赛试题

本赛项是公开试题。本赛项不进行理论竞赛,公开技能竞赛的操作内容、操作过程、考核要点和分值等(详见本赛项规程的第十条评分标准)。

六、竞赛规则

1.参赛选手须为不同中等职业学校的在籍学生,不得弄虚作假。在资格审查中一旦发现问题,将取消其报名资格;在比赛过程中发现问题,将取消其比赛资格;在比赛后发现问题,将取消其比赛成绩,收回获奖证书以及奖品等。

2.组织者应在赛前一天,带领选手观摩赛场,熟悉场地。

3.参赛选手应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比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4.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安全规程进行操作,防止损坏设备的事故发生。

5.裁判员在赛前应熟悉和掌握本赛项的操作流程和评分标准;不与本赛项有关的任何单位或个人进行联系;在评判过程中,做到公平、公正,独立打分。

七、竞赛环境

本赛项赛场面积130 m2,工位数36个;赛场内安装监控设备;赛场走廊安装玻璃墙,透明、通亮,适合观摩。

八、技术规范

本赛项的操作规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GB/T 543.1-3543.7-1995中,种子净度分析、重量测定和生活力的生化(四唑)测定等的要求。

另本赛项的操作规程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粮食作物种子》第一部分:禾谷类GB 4401-2008中的要求。

九、技术平台

本赛项需恒温箱1台,每位选手需SE602F电子天平1台、小烧杯1个(称量试样)、培养皿8个(千粒重称量及生活力测定)、称量纸3张、单面刀片1把、镊子1把,小药匙1把、0.5%四唑溶液200mL、手持放大镜1个、塑料垫板1个(用于生活力测定时种子切取)、分样直尺2把、小刷子1把、小麦种子(500g左右/袋)、经过浸湿处理的小麦净种子300粒等。

十、评分标准

本赛项根据选手技能操作的各个环节来进行考核,其考核要点与分值见表1。

表1 种子质量检测项目考核要点与分值

十一、评分方法

1.裁判员组成

聘请相关专业职业技能鉴定高级考评员、行业企业专家、高等院校专业教师为裁判员,建议由7~9人组成。

2.裁判评分方法

裁判员根据评分标准,采取过程评分和操作结果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独立打分,并按100分制计分。

3.成绩产生方法

为保证公开、公平、公正、透明地进行成绩评定,在裁判员的评分中,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平均分作为选手技能得分。

4.成绩审核方法

各裁判员首先审核自身对选手的原始打分成绩,并签名;裁判长对所有裁判员的打分成绩进行审核,并签名;最终,竞赛组委会总裁

判长对本项目裁判员的打分成绩进行最终审核,并签名。

5.成绩公布方法

竞赛组委会对本项目裁判员的打分进行最终审核后,再根据成绩产生的方法,计算出选手最终成绩后,即可公布成绩。若有异议者,及时向竞赛组委会进行申诉与仲裁。

十二、奖项设置

(一)参赛选手奖励

赛项设个人一、二、三等奖。以实际参赛总人数为基数,个人一、

二、三等奖获奖比例分别为10%、20%、30%(小数点后四舍五入)。

(二)指导教师奖励

获得一等奖的参赛选手的指导教师获“优秀指导教师”奖,由大赛组委会颁发荣誉证书。

十三、赛项安全

1.赛场的管理员、裁判员、参赛员等一律凭大赛执委会统一配发的证件进入。

2.进入赛场的人员一律不得携带包、食品、饮料等物品。

3.赛场严禁吸烟。

4.管理员、裁判员、参赛员等进入赛场后要严格阅读赛场的应急安全疏散图,当发生紧急情况,听到疏散指令(警报声响)时,要迅速按疏散图撤离赛场。

5.参赛员注意安全操作

①在小麦种子的净度分析时,不能有种子散落地面和桌面。 ②在小麦种子的千粒重测定时,不能用手接触种子。

③在种子生活力的四唑测定时,不能碰破手和打破培养皿等。 十四、监督与仲裁

(一)赛项监督

1. 监督组由大赛组委会指派,在大赛组委会领导下,负责对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竞赛筹备与组织工作实施全程现场监督。

2. 监督组的监督内容包括赛项竞赛场地和设施的部署、选手抽签、裁判培训、竞赛组织、成绩评判及汇总、成绩、申诉仲裁、成绩复核等。

3. 监督组对竞赛过程中明显违规现象,应及时向竞赛组织方提出改正建议,同时采取必要技术手段,留取监督的过程资料。赛事结束后,向大赛组委会提报监督工作报告。

4. 监督组不参与具体的赛事组织活动。

(二)申诉与仲裁

1. 仲裁人员的职责

(1)熟悉赛项的竞赛规程和规则。

(2)掌握本赛项的竞赛进展情况。

(3)受理各参赛队的书面申诉。

(4)对受理的申诉进行深入调查,做出客观、公正的集体仲裁。

2. 申诉与仲裁的程序

(1)各参赛队对不符合赛项规程规定的仪器、设备、工装、材料、物件、计算机软硬件、竞赛使用工具、用品;竞赛执裁、赛场管理、竞赛成绩,以及工作人员的不规范行为等,可向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诉。

(2)申诉主体为参赛队领队。

(3)申诉启动时,参赛队以该队领队亲笔签字同意的书面报告的形式递交仲裁委员会。报告应对申诉事件的现象、发生时间、涉及人员、申诉依据等进行充分、实事求是的叙述。非书面申诉不予受理。

(4)提出申诉应在赛项比赛结束后2小时内提出。超过2小时不予受理。

(5)仲裁委员会在接到申诉报告后的2小时内组织复议,并及

时将仲裁结果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方。仲裁委员会的仲裁结果为最终结果。

(6)申诉方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接收仲裁结果;不得以任何理由采取过激行为扰乱赛场秩序;仲裁结果由申诉人签收,不能代收;如在约定时间和地点申诉人离开,视为自行放弃申诉。

(7)申诉方可随时提出放弃申诉。

十五、竞赛观摩

1.本赛项公开观摩的对象

本赛项公开观摩的对象为:全国各中等职业院校种植类专业的专业负责人、骨干教师、各种业企业负责人、各农业行业或协会组织负责人、各农业出版社负责人等。

2.本赛项公开观摩的方法

为了不影响选手进行本项目的比赛,采取分批、分时的方法,分期到赛场指定观摩地点,通过玻璃墙来进行观摩。

3.观摩时应遵守的纪律

观摩时应服从组委会的统一安排,分批进入指定的赛场观摩地点;在观摩时,不得大声喧哗;不得擅自进入赛场;不得对选手进行暗示;不得抽烟等。

十六、竞赛视频

根据本赛项相关的技术标准,对本赛项的比赛过程进行全程拍摄录像,记录竞赛全过程。并通过相关技能大赛网站展示给全国种植类职业学校,从而满足相关课程的教学与实训的需要。

本赛项比赛结束后,对优秀选手和优秀指导教师进行采访,并拍摄视频资料;同时邀请裁判专家点评、采访相关企业人士,并拍摄视频资料等。

十七、竞赛须知

(一)参赛队须知

1.发扬良好的道德风尚,听从指挥,服从裁判,不弄虚作假。

2.坚决执行竞赛的各项规定,对比赛期间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向执委会提出。

3.比赛期间未经允许任何人不得进入比赛场地。

(二)指导教师须知

1.指导教师管理好本队选手的日常生活和安全,遵守并执行大赛组委会的各项规定,确保选手准时参加比赛。

2.指导教师在比赛期间严格遵守比赛规则,不得私自接触评委。有意见由各省领队向大赛组委会反映。

(三)参赛选手须知

1.参赛选手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和参赛证参加比赛。

2.参赛选手不得穿着带有省、市、学校名称或有特殊标记的服装。

3.参赛选手务必于赛前20 分钟到赛场,迟到15分钟以上按弃权处理,已检录入场的参赛选手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开。

4.不得携带手机等通讯工具,进入比赛现场。

5.参赛选手的工位号由抽签决定,不得擅自变更和调整。

6.到达比赛结束时间,选手应立即停止操作,提交相关比赛结果单,并完成现场清理等工作。提前结束比赛的选手应举手示意,由裁判员记录完成时间,选手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到指定地点休息,不得在赛场及其附近逗留或喧哗。

7.比赛结束后,选手必须离开赛场,不得滞留,在引导员的引领下到指定地点,领回参赛证。

(四)工作人员须知

1.工作人员必须服从大赛组委会的安排,认真履行职责,做好大赛服务工作。

2.工作人员要准时到岗,认真检查和核准相关证件。同时安排好领队、指导教师的休息等。

3.若大赛过程中,出现技术问题(包括设备和器材等),工作人员要与赛场技术人员联系,并及时处理。

4.工作人员不得在赛场内接听或打电话,在比赛期间一律关闭手

机。

5.如遇突发事件,要及时向大赛组委会报告,同时做好疏导工作,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确保大赛顺利进行。

十八、资源转化

1.本赛项拟建设资源

本赛项拟建设的资源有赛项资料文本、视频资料和图片资料等。资料文本包括本赛项通知、本赛项比赛规则、本赛项比赛规程等;视频资料包括本赛项全程录像资料、优秀选手和优秀指导教师进行采访所拍摄的视频资料,以及裁判专家点评、相关企业人士采访的视频资料等。

篇2

关键词: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检验方法

由于材料质量造成工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那么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命安全,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加强工程材料检测工作,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造价,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本文就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谈一些体会。

一、影响的工程材料质量因素

1.由于工程材料供应没有计划、堆放不规范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因而是钢筋、水泥等工程材料锈蚀、受潮,降低了材料原有的性质,缩短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2.由于工程材料检测不及时,存在错检、漏检等情况,因而把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当作合格的工程材料来使用,遗留下了一定的质量隐患。

3.调查不充分,未能因地制宜,判断失误,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二、保证工程材料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在工程材料的质量检测中, 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负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等。

2.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制定材料检测细则所谓的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制定材料检测细则,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检测规划和细则,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在材料检测细则中,要明确材料检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

三、工程常用的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

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吸收率、抗冻性、导热性等)、力学性质(如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强度)和工艺性质。修建市政工程首先要把好材料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就能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对市政工程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碎石、回填土、沥青等,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下列出几种常用材料的必检项目:

1.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缩性试验;

2.钢筋焊接(搭接焊):抗拉试验;

3.水泥(常规五大指标):细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强度;d) 砂: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

4.碎石: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级配;

5.回填土料:液塑限试验、击实、GBR试验;

6.沥青(常规三大指标):针人度、软化点和延度。

四、工程材料检测要求

1.钢筋原材料检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取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该验收钢筋则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钢筋不得再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其混入其他批量中。

2.袋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时,亦按一验收批检测。

3.散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且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硅酸盐水泥为1个月),过期必须做复检,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

4.砂、碎石或卵石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

5.石油沥青检测:以同一产地、同一品种、同一标号,2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t时也要按一验收批检测。

6.路基填筑土压实度检测:路基填筑土压实度检测一般采用灌砂法,当压实层顶面不再有轮迹时,检测频率为2000m3检测8点,不足2000m3时,至少应检测2点。

五、工程材料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化学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机械性能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1.书面检验,就是通过随样提供的材料质量保证资料、第三方检测试验报告、实验报告等进行审核,取得监理、总包、施工方共同认可方可使用。

2.外观检验是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外形几何尺寸、标识、腐蚀情况、损坏及包装情况、焊接外观及保温情况、包装情况进行直观检查,看其有无质量问题。

3.化学性能检验是借助化学%考/试大%试验和化学试剂及仪表仪器对材料样品的化学成份进行鉴定测试。

4.物理性能检验是借助仪器、仪表、光学、试验机等对材料样品的物理特性进行鉴定测试。

5.机械性能检验是借助力学机械及测试设备和仪表仪器对材料的样品的力学特性进行鉴定测试。

6.无损检验是利用超声波、X射线、表面探伤(着色、磁粉、渗透)等检测器具和仪器仪表进行鉴定测试。

六、工程常用材料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1.按施工计划结合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要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和钢筋锈蚀。

2.调查土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并对工程主要材料(水泥、钢材、沥青、碎石、砂)进行室内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

3.对路基土首先应进行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和土壤颗料分析,进行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层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试验,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际准,做好试验路段,拟定好施工技术控制指标。

4.对各类混凝土构造物中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和直径,应坚持做到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其技术标准符合部颁标准,焊条、预埋件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根据市政工程质量监理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安装,在现场要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发现和提出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

6.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涵管、预制梁、盖板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采样试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7、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应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检制”执行,工作程序必须认真执行ISO 9000标准,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

篇3

关键词:水泥;检测影响因素;控制

1 水泥检测的重要性

在进行具体的水泥检测工作之前,我们必须给水泥检测进行定位,即提高检测人员对水泥检测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如此才能在水泥检测中合理的进行把握,杜绝一些因素的影响。在建筑施工中针对水泥的检测是非常必要的,并且是所有使用材料中最受人关注的。尽管如此,在我们的实际建筑活动中仍然存在着多种问题困扰着我们的水泥检测工作,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取注意并且予以解决。

从水泥的检测过程来看,不管是首先进行的水泥检测品的抽取保存,还是具体的检测操作,或者是检测设备的选取和调试,检定的顺序流程是否准确都关乎到整个水泥检测的准确性。可能这些小环节上的问题得不到相关人员的重视,一旦出现误差将影响水泥的检测结果,进而就会影响到水泥的使用,严重时导致工程质量事故的发生。因此,检测人员必须先从思想上提高对于水泥检测的重要性的认识,才能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科学合理的严格执行每一步的具体操作,避免一些因素的影响。只有如此才能为后续施工中的水泥使用提供一些真实可靠数据,提高水泥使用的准确性。

2 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在水泥检测的过程中,影响水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在整个水泥检测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可分为两类因素: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2.1 水泥检测中的人为因素的影响

水泥的检测最终都要有检测人员去操作,人为影响是不可避免的。因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不当因素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常会看到的很多一样的水泥样品,同一实验仪器,甚至采用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实验操作人员(实验室内比对)其实验结果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虽然有时这种差异并不是很大,在我们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有时由于操作的严重失误,这种误差就会比较大,造成实验数据的严重偏离,从而影响到对水泥质量的判断。

(1)水泥取样时的影响因素。水泥的取样是进行水泥质量检测的第一步 ,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该样品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水泥的质量评价,因此水泥样品的代表性极为重要。对于散装水泥,当所取水泥深度不超过2米时,每一个编号内采用散装水泥取样器随机取样。对于袋装水泥,每一编号内随机抽取不少于20袋水泥,采用水泥取样器取样。将取样器沿对角线方向插入水泥包装袋,用大拇指按住气孔,小心抽出取样带,将所取样品放入密闭的容器。容器应洁净、干燥、防潮、密闭,不易破损并不影响水泥性能。不管是那种抽样方法,在水泥使用前都必须进行一次检测,才能确保水泥的合格使用。这一步在现实的生产中很容易被忽略,不少单位认为生产厂家已出具合格报告觉得这种重复性的操作没有任何意义,也就不会去执行。这样就会造成水泥检测的代表性严重下降。

(2)操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首先是样品的制备,将抽样水泥通过0.9mm方孔筛并混合均匀,不得混入杂物和结块。在试验前一天将水泥、标准砂、实验用水放入成型室,以确保温度一致。实验室先测量他们的温度是否一致,并予以记录。温度是保证实验准确的重要因素。其次成型后的试件脱模应小心并控制好时间,对于24h龄期的应在破型试验前20min内脱模;对于24h以上龄期的应在成型后20~24h脱模.脱模后应及时养护.养护期间,试件之间的间隔或试件上表面的水深不得小于5mm。每个养护池只能养护同类型的水泥试件,最初用自来水装满养护池,随后随时加水,保持适当的恒定水位,不允许在养护期间全部换水。再者应掌握好试件的破型时间。时间应在试验(破型)前15min从水中取出,揩去试件表面沉积物,并覆以湿布至试验为止。不同龄期强度试验应在下列时间内进行:24h±15min;48h±30min;72h±45min;7d±2h;28d±8h.试件抗压时应确保以2400±200N/s的加荷速度均匀地加荷直至破坏。

2.2 水泥检测中的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泥检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实验仪器设备的影响和实验环境的影响。

(1)实验设备对于水泥检测的影响。水泥检测的基础就是水泥仪器设备,检测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检测过程,进而影响到根据实验结果而进行的水泥的使用。目前水泥实验设备生产厂家鱼龙混杂,在进行设备选购时应当选择一些生产历史久远,业界口碑较好的,售后服务到位的企业的产品。水泥检测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使用过程中甚至维护过程中都会对水泥的检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就需要特别注意,要针对水泥的检测过程进行设备的运行检查,期间核查和再次的校准等步骤操作。同时要注意下列问题:净浆搅拌机的搅拌叶片与锅底锅壁的工作间隙2±1mm;抗折强度试验机上3根圆柱轴应保持自由转动;抗压强度试验用夹具应保持完好无损,并保持清洁。球座应能转动,以使其上压板能从一开始就能适应试体的形状并在试验中保持不变。

(2)实验操作环境对于水泥检测的影响。检测室内的温度、湿度的不同就会影响到水泥的水化过程,使检测结果产生差异。因此检测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温湿度的控制,严格按照技术标准中要求的试体成型温度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试体带模养护的养护箱或雾室温度应保持在20±1℃,相对湿度应不低于90;试体养护水池水温20±1℃。只有严格控制好实验操作环境才能确保水泥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 水泥质量检测控制要点

3.1 仪器因素及控制方法

实验室应在购买仪器设备时就需充分了解设备仪器的性能,熟练掌握使用方法和技巧,正确安装并做好设备仪器的维护和保养。重视对仪器设备日常的运行检查,经常性的检测和校正设备仪器的精度,定期送检现场检定。检定不合格的设备仪器及时修理或更新,尽可能的减小设备仪器因素给检测结果带来的影响。

3.2 环境因素及控制方法

在试验时一定要严格遵守试验规定的标准条件,通过合理的操作、存放、养护以及人为调节等措施来减小环境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3.3 操作因素及控制方法

实验室必须加强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严格要求测试人员按照规范和要求进行操作,并固定一批技术过硬的稳定的操作人员队伍。

3.4 水泥的质量评价

根据水泥物理性能和化学指标的检测结果,可将水泥按品质分为合格品和不合格品两大类。

3.5 合格品

水泥除了碱含量、细度外的规范要求的其他指标都能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时,可判定为合格品。这类水泥可以按照设计的要求正常使用。

3.6 不合格品

水泥除了碱含量、细度外的规范要求的其他任一项指标不符合GB175-2007标准要求时,判定为不合格品。

结束语

水泥检测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水泥检测的方法和要点,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减小仪器设备、环境和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为施工现场准确及时提供真实有效的检测数据,以确保建设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工民建;质量检测;混凝土检测

引言:

在当今工民建工程中,混凝土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钢筋混凝土结构,还是砖混结构的建筑,都离不开混凝土。而混凝土质量的好坏,不但对建筑结构的安全,也对建筑工程的造价有很大影响,因此混凝土质量检测是整个检测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下文首先介绍混凝土检测的常见方法,再分析目前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1.混凝土检测的几种常见方法

1.1破损法

破损法指的就是将所要被检测的构件,从整体的结构中分离出来,或者是向整个结构进行加载的试验直到其试件破损位置,以检测出该构件的极限强度。其主要的特点在于计算的条件与试验的条件是一致的,因此其试验出来的结果也就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出该构件是实际质量情况但是其所需要耗费的人力、物力、财力以及检测时间也要比其他的检测方法大得多,一般只能够适用于所需检测的建筑结构的一些主要、关键部位的,该部位的检测数据一般都要求比较的可靠精确。另一方面破损法由于检测的数量不可能过多,因此其代表性也不够强,故而需要与其他的一些检测方法相配合,才能更合理、准确的得出相应的数据进行分析。

1.2半破损法

其主要的检测方法主要有钻芯法、拔出法以及压钉法、射钉法:

(1)钻芯法主要是把混凝土的结构中所受力比较小而代表性较强的部分进行钻取芯样,并通过加工之后对于其的抗压强度进行测定,一般在对于试验块的的抗压测试结果存在疑虑的时候使用。当混凝土由于材料、施工、养护工作不当,或者由于一些自然灾害及其他一些损害而导致出现质量问题,也可使用

(2)拔出法指的是利用空心千斤顶或者拉拔装置将埋设在混凝土中的胀赶拔出,以将其拔出所需要的拔出力来推导其实际强度,由于其对于建筑结构所造成的损伤不大,也能够进行修复,对于实际的混凝土强度也能够直接反映出来,比较简便,费用也不高,故而其使用的频率也越来越高。

(3)压钉法、射钉法,指的是根据测试钉能够贯入构件中的实际深度来推导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但由于容易由于其他一些问题出现误差,其发展历史也比较短,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1.3非破损法

其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回弹法、超声波法、综合法等等。

(1)回弹法,指的是利用回弹的仪器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测验,仪器简单、方法简便,速度快、费用低,其测试结果一般也能够保持在15%的误差之内。

(2)超声波法,就是利用超声波仪器对混凝土强度进行检测,根据超声波在混凝土中的传播速度来推导其抗压强度。

(3)综合法,即利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测试方法来对混凝土进行强度的检测,比如说超声――钻芯综合法、超声――回弹综合法等等。

2.混凝土检测工作的常见问题

2.1试件取样、制作时的因素

(1)实际操作中,取样时不是按标准规定的数量随机抽样,而是根据混凝土搅拌的情况,搅拌质量好时才抽样,使得所抽取的样品没有代表性,不能真实地反映工程混凝土的质量。

(2)施工单位弄虚作假现象严重,另开“小灶”的现象时有发生。

(3)计量器具不准确。许多施工现场的计量器具都基本不使用,只是为了应付检查作摆设。

(4)制作试件敷衍了事。有些施工人员由于工作繁忙或是夜间浇注混凝土,让工人代替成型试件。由于工人缺乏经验,随便马虎成型,致使试件强度偏低。

(5)试件制作时多加粗骨料影响抗压强度。在制作试件时,不能随意多加粗骨料。

2.2试件本身因素

(1)试件尺寸偏差:试件实侧尺寸与公称尺寸相差较大。其原因之一是试模质量较差、变形大,且没有按规定进行校验;其二是操作时没有牢固地固定试模,收面太早或表面未刮平,出现凹面或凸面。

(2)试件承压面与相邻面不垂直。这是在试模装配时不加控制造成的,因此必须加强试模的管理和装配质量。

(3)试件受压面的平整度不符合要求。其一是试件成形时振捣不密实,试模长期不刷油,拆模时间太早造成试件缺梭掉角:其二是混凝土坍落度较大或掺加过量引气型外加剂,使贴近模的试件表面出现大量的气泡。

3.混凝土检测工作的应对措施

3.1取样应具有代表性

(1)保证计量器具的准确性。每一工作台班正式称量前,应对计量设备进行零点校核。计量器具应定期检定,经中修、大修或迁移至新的地点后,必须进行检定。

(2)使取样具有随机性。考虑到搅拌的混凝土经运输到达浇筑地点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离析和泌水现象,其均匀性会发生变化,为了保证拌和物的均匀性,试件样量选好后,取样的混凝土拌合物至少应用铁锨来回拌合三次,保证颜色一致,不得有离析和泌水现象。同时应在浇筑地点在见证人员的见证下随机抽取,试件应在取样后15min之内制作完毕。

3.2制作试件应规范

(1)要选用符合规范要求的混凝土试模,并做到严格的定期检验和修正。

(2)试件成型前,应检查试模尺寸和装配质量,并符合标准的有关规定:试模内表面应涂一薄层矿物油或其他不与混凝土发生反应的脱模剂。试模必须严格保证足够的尺寸和平面、直角精度,以确保试件质量,必要时磨平抛光,否则会使试件强度偏低。试件成型时,用抹刀沿模壁插摘数次,将表面抹光。静置30min后,对试件进行第二次抹面,使试件尺寸与标准尺寸的误差不超过l毫米。

(3)试验前要先检查试件(是否有蜂窝、麻面和缺梭掉角现象)、测量平整度和垂直度,对于不符合要求的试件要剔除。

(4)试件成型后,及时做相应标识(部位、强度等级、成型日期等信息),以避免混淆,使试件错乱,造成测强结果异常。

3.3完善质量检测体系

在工程材料尤其是水泥、混凝土材料的试验检测中,加强对检测人员的组织管理、检测手段,设备仪器的应用等各个方面的管理。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单位应对被检测单位工程的水混材料检测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确保检测的准确性。

3.4要有明确的质量检测程序

水泥、混凝土材料样本检测的程序:针对各个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以及对材料的客观要求,制定较为详细的建筑材料检测规范和标准,明确材料的试验检测程序。要明确检测工作人员的职责、工作方法和步骤等,确保水泥、混凝土质量检测的准确性。

3.5加强误差控制

检测的步骤和方法必须遵照国家相关文件规定,不能为节省时间而省略必要的试验步骤,从而加大实验的误差。因此要确保试验检测结果的准确,尽可能的减小试验误差,就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检测试验。

4.总结语

随着混凝土结构的广泛使用,其质量检测和性能评估是目前土木工程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结构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能反映结构物中混凝土的强度、均匀性、连续性等各项质量指标,对保证新建工程质量,以及对已建工程的安全性评价等方面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篇5

1.1明确检测项目

由于水利工程周期长、规模大,其使用的水利工程建材种类也十分繁多,不同的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质量参差不齐,因此必须根据我国水利行业及相关部门的对材料质量规定的合格标准为依据,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之间进行检测,确保其满足规定的各项检测项目。如,钢材作为水利工程施工项目中的主要材料,在对其质量进行检测时主要有以下几个检测项目:其一,硬度检测,即对试件压入一定荷载,在规定时间过后利用公式根据其压痕球面的直径推算硬度值;其二,抗拉强度检测,即在常温环境中对试件进行拉伸检测,通过比较其原始横截面积与拉伸后的屈服点;其三,冲击韧性检测,即利用冲击试验机将按照一定规格裁剪的试样放置在试样支座上并使其保持简支梁状态,随后用高度摆对试样进行冲击,利用公式对折断后的试样所做的功进行测量,得出其冲击韧性的数据。

1.2保证材料取样的科学性

取样检测作为水利行业中常用的检测方法之一,在进行过程中首先应注意取样结果的针对性、代表性,即在选择取样材料时相同材料应随机、平均地在一批材料中抽取,不同材料按批选择数量。同时,要确保材料取样部位及检测方法不影响检测结果的精准度,因此必须选择合适的数量,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方法进行。

1.3确保外部环境条件符合规定

水利工程建材的性能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条件具有很大关系,因此在检测时应以水利工程建材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对其进行适当地养护,确保在检测中得到的数据有效、准确并且具有可比性。外部环境条件对材料检测造成的影响可以通过试验反映出来,所以应确保湿度、温度等条件符合试验要求。如,在夏天时应以低于20℃的水温条件及深井冷水对混凝土进行搅拌,并在水管、水箱部位设置隔热与遮阳装置,还应注意拌合用水的存放时间符合要求。

1.4确保加荷速度符合要求

在常温环境中,过快的加荷速度会对材料的力学性能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使得测量出的试件强度高于其固有强度。如,在测量砂浆、水泥、砖及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时,其测量结果会受到加荷速度的变化而过高或过低。因此,技术人员在对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测量时,应按照操作流程并全面了解材料标准,以均匀的加荷速度对试件进行测量,当试件变形速度加快接近临界点时,应控制好试验机油门,从而最大程度测量出试件的荷载值。

2水利工程建材的质量控制手段

2.1严格把控进场水利工程建材的质量

在材料进入现场的环节加强质量检测与把关是确保材料质量符合要求的有力手段,需检测的水利工程建材主要包括原材料、施工设备及器具等,确保其具有质量合格证。在检测过程中应对材料的型号、规格、数量、产地、外观质量以及技术性能方面相关指标的检测报告进行检验,确保其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及规范。监理工程师需要对所有进入施工现场的水利工程建材进行验收,同时按照规定选取材料试样进行检测,坚决杜绝不符合标准的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同时,对于一些重要的施工材料还应派专人在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如商品混凝土的使用需要技术人员进行监督,对混凝土的砂石、水泥材料的质量进行检查。

2.2对必检项目进行强制性检测

使用质量合格的水利工程建材是保证水利施工项目的质量符合标准,提高水利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效避免水利工程质量问题的前提。因此,相关人员应以国家标准、建设行业的规范以及地方管理部门的条例为依据对水利工程中的各个项目进行严格的强制性检测,主要包括:抽样检测钢筋材料、对混凝土进行试块、对加气块的外观质量以及材料强度进行检测、对铝合金门窗材料的性能以及对瓷砖质量进行检测等,此外,还应对水利工程的主体结构,如梁、柱、板等的硅标号进行检测,对钢筋数量进行清点。同时,在项目工程竣工后应对水利物的空气质量进行检测。

3结束语

篇6

[关键词]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检测技术;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3-0237-01

引言

近年来,伴随着建筑行业发展的越来越快,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材料使用的质量问题时常发生,随着人民群众对建筑工程质量特别是居住生存环境安全意识的逐步增强,对建筑材料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如何提高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管理水平,避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安全风险,便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笔者试就提高建材质量检测技术,确保建筑工程质量谈些粗浅的看法。

1 建材质量检测的基本情况

很长一段时期以来,对于建筑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一般是由施工企业自己开展的,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和市场经济体制的日益完善,质量管理意识在行业主管部门中日益增强,使得专门的质量监督机构逐渐开始设立,并且逐渐独立地组织开展了质量检测工作。然而由于技术手段的限制和人员业务水平的薄弱,一直以来,在质量检测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在建材质量检测方面存在着虚假的情况,检测取样虚假、检测试验虚假、检测结果虚假,或者有的检测技术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技术手段单一、检测管理质量薄弱,再就是制度体系滞后、管理体制乏力、管理能力不强,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质量检测工作的深入开展。另一方面,质量检测很多时候都是沿袭了以往的手工报表形式,不仅增加了检测时间,工作效率不高,而且由于检测结果迟迟无法给出,也影响了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随着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计算机系统和质检管理软件等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开展质量检测就成为了建材质量监督事业发展的必然。

2 建材质检应当把握的技术要点

一是要全方位认真仔细地进行质量检测。目前在工程项目施工中应用到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不仅涵盖了钢筋材料、混凝土和一些附属零部件,甚至包括了砖瓦和一些细小的沙石,在进行施工之前,都应当做以全面地检测。例如,一些钢筋材料,在使用的时候要先测试是否具有良好的韧性和拉力承受性能,多次弯曲是否容易折断,对焊接的效果是否能够满足施工需求等;检测混凝土拌合物对压力应力的防御程度以及坚固性能,是否容易发生坍落,是否具备良好的流动效果等等;检测砂石的坚固程度、配比级次、压碎系数、泥土含量等等;细沙还要检测细小模数等指标。

二是检测样本的选择要具有典型性。在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时常会出现样本采集不科学、采量不足、方法错误等情况,给质量检测增加了困难,所以随机抽取的检测样本在体现建材质量上要有一定的代表性,如果数量采集不够,采集样本的部位出现没有代表性,就会使质量检测出现误差,从而影响工程施工质量。同时,在样本的采集方式和位置上,要统筹计划、严守标准,不能单纯地考虑实验来选样,例如,对钢筋材料进行抽样检测的时候,就不能人为地设计符合要求的样本,通常情况下,应该从批量采购的钢筋材料中,任意拿出一些样本材料检测,分析整批钢筋材料的质量标准,同时,如果在钢筋材料没有拉断的情况下,拉长比率没有折断后的伸长比率高,这就不符合规范标准,因为在焊接处理的时候不用考虑拉长比例,所以一旦发生了颈缩的情况,就可以关机,为了防止出现误差,检测应当保证精确性。

三是避免检测环境影响质检效果。一般很多建筑施工材料受到气温和湿度的干扰,都会出现一定质量问题。所以,在对建筑施工材料进行质量检测的时候,要确保环境适应检测需要,以保证质量检测结果的准确。例如,在建筑施工的时候,经常会使用一些防水效果比较好的沥青材料,但是这种材料一般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在检测的时候,要注意温度最好,在23℃左右,上下高低幅度不能超过2℃,以保证质量检测成效。

3 加强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对策措施

一是做好强制性材料的质量控制。为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要求,依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避免不符合规定、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这不仅是建筑施工的客观需求,也是安全生产质量的必然选择。特别是需要检测的一些强制性材料,比如钢筋混凝土、水泥、半成品等材料,在施工之前必须认真细致地做好检测,以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影响施工建设。

二是严格控制进场材料的质量检测。控制好入场建筑材料检验管理,是确保材料质量的关键要素。建材进入场地之后,要对材料的生产厂家、外表质地、标准效能、规格型号等情况对照合同进行严格细致的检验,如果发现与样品有出入,要立即退回,对施工比较关键的建材和设施,要责成有关人员直接去施工场地监管,同时用到建筑施工中的必备设施、建材、零部件、仪器、和半成品等,应当配备必要的汉语质量合格文书,而且质检报告包括类型、尺寸、质地等内容要与相关的质量规范体系相符,同时入场的时候要进行检测,并且需要监理人员予以核实。

如果有的建筑材料经过了质量标准认证或者安全生产方面的许可证明,就应当附加提供标志符号或者许可证号,而且这些材料采购使用之前要严格检查相关证件的原始凭据,避免出现复制伪造的情况,相同类型的建材如果大小和型号不一样,要对每种建材的相关证明材料分门别类的进行检验,防止出现用有问题的产品充当质量好的,或者以假冒伪劣的建筑材料用于工程施工,对施工来说非常关键的文书材料一定要稳妥地管理好,比如招投标文本、建材样本、施工合同、采购规划等,而且对这些文件建设单位或者施工监理部门应当详细了解和把握,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要根据文件进行检验复核。

三是对建材质量进行全方位地检测。全方位地强化质量监管,应当健全完善责任体系,将质量检测纳入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并做好与国际质量标准体系相接轨,提升建筑施工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同时,对建筑设施、原材料等要进行深入细致地检测,确保质量符合施工要求方可应用,真正把质量责任管理落到实处。

四是实行现场作业和质量检测同步管理。通常情况下,对建筑材料进行质量检测和现场施工一般都是分开进行的,质量检测需要在检测场地开展,并且只能保证采集建材样本的质量,而对于施工企业和监理部门来说,一般是在施工的时候才分析和检验材料的质量标准,所以质量检测的结论一般与施工要求往往不太符合,而且也很难准确地反馈出材料质量问题。所以,为了真正了解建筑材料质量,就应当实行现场作业和质量检测共同开展,实现检测结果充分利用,确保符合质量规定的建筑材料应用到现场施工中。

五是加强检测队伍业务培训。目前专业的检测人员比较稀缺,不仅影响了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水平,而且制约了检测工作的健康发展。因此,要设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加强质量检测人员业务培训,努力提升质量安全管理意识和业务素养,努力提升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管理水平,同时,要加强质量检测队伍建设,吸收经验丰富、技能娴熟、责任心强的人员参与到质量检测工作中来,不断深化检测行业发展。

4 结束语

随着建筑施工材料在工程领域使用的越来越多,质量检测要求也在逐步增强,建筑材料质量的好坏不仅是工程项目质量的重要保障,也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基石。因此,加强建材质量检测技术应用和管理就成为了一项重要课题。希望本文的分析,能够对提升建材质量检测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霍志勇.对建筑材料检测的相关技术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4(17).

篇7

关键词:工程质量 问题 措施检测

中图分类号: F253.3 文献标识码: A

当今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质量意识显著增强,建筑业关系到国计民生,而且近年来建筑质量问题层出不穷,日益凸显。因此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方法的科学性以及检测数据的真实性、有效性,一方面会影响相关机构对建筑工程的评价,另一方面会涉及到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及时的、积极的加强对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业的监督以及管理,以推进质检行业的逐步完善。

1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的发展历程

1.1 过程阐述

迄今为止,建筑领域质检行业的发展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我们将 1985 年以前看做第一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质检行业的主要特点是它以另种不同性质的实验室的形式存在,一种属于建筑企业内部实验室,其设立宗旨是为本企业服务;一种是科研院校内部试验室,具有教学科研的性质。改革开放以后工程质检行业步入了第二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最主要的特征是建筑业多元化的格局逐渐形成。新的格局促使国家加强了对建筑工程及其所用物质、基建设备的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力度。1985 年 10 月 21 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了《建筑工程质量检测工作规定》的通知,此后各地纷纷建立起从属于各级质监部门的检测机构,无一例外,这些检测机构皆带有政府色彩。2005 年 l0 月 18 日《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标志着中国的质量检测业迈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办法》中明确指出,检测机构具备独立的法人资格,其性质为中介机构,它的运行不能与行政机关、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以及所检测工程项目相关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设计单位有隶属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

1.2 建筑施工质量检测行业的特点

1.2.1 该行业具有较强的政策导向性

政府政策调节的手段之一就是对检测机构的资格进行认可以及对该行业进行资质管理,政府质量管理的政策也直接决定着该行业检测市场的范围。因此,检测市场并非完全开放的市场,政策导向性是该行业的显著特点。

1.2.2 工作体制单一性

上述我们已经提到检测行业具备浓厚的政府色彩,这一行业特点决定了这一行业一般局限于特定的行业或机构,在我国从事这一行业的主要是国有企业或事业单位。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民营和外资企业无权涉及该行业。这一现状导致目前我国的检测行业体制单一。

1.2.3 地域性强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行业本身所具有的政策导向性这一特点,导致各级地方行政主管部门都会根据自己地方实际制定有地方特色的管理要求,特别是行业主管部门设立的资质审查注册制度直接决定了检测机构的服务范围以所在地为主,这就意味着外地机构难以进入本地市场。

2 建筑工程质量检测的现状分析

2.1 质量检测单位难以承担明确责任

2.1.1 试样代表性的问题

样本的合理性和准确性是保证检测质量的前提。现行标准明确规定了砖砂、钢筋、石、水泥等材料的取样方法。钢筋只送检一根,水泥送样原装一袋,砖、砂、石先挑选、后送样时工程中的常见情况。这种试样的最大缺点就是样本代表总体存在很大的误差。这种误差来自于质检机构与施工现场的脱节,最终导致质检机构只能对送检样本的质量负责,无法确保施工现场的物质是否合格。

2.1.2 试件制作的规范性问题

检测机构在实施检测时仅对样本进行检测,不考察样本的制作、来源等问题。这就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比如所选的样本是否能代表总体的水平,样本是否真正来自于施工现场,送检程序是否合规合法。这些问题都无法给予保障。因此即使质检单位对送检材料出具了合格的证明,也无法保证施工现场所用的材料全部质量合格。

2.1.3 试样取样频率的问题

施工过程中存在这样一种情形就是对于所需的物资并非一次购入而是分批采购入场,这些所需物资不仅进场时间不同而且有可能来自于不同的厂商。如果抽样次数不够,会造成漏检,致使某些质量较差的工程物质用于工程,给工程安全带来隐患。

2.2 部分检测机构管理缺失,对软、硬件投入不足

虽然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或标准对材料的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有些单位并不遵守这些规定,在检测过程中未按规定程序、规范实施检测,严重影响了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另外,有些检测单位缺乏良好的办公环境,并且检测设备已经落伍,面临淘汰,应该进行更新换代,可检测部门由于资金短缺缺少对这些硬件设施的投入,导致无法承担大型的检测试验,“大马拉小车”的情况屡见不鲜。

2.3 检测市场不规范

当前质检行业存在的普遍问题就是恶性竞争,在利益驱动下屡次出具不实报告。当然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客观原因来自由检测市场缺乏相应法律的约束,不够规范导致有些检测单位在选择检测样本时没有保存应有的职业谨慎,对数据的处理缺乏严谨性,更有甚者对签名都冒名顶替;主观原因在于检测单位对资质的非法利用。比如将资质高价出让给他人,严重者直接将盖章后的空白检测报告有偿供给无资质方使用。一些地区出于保护当地检测行业的目的,垄断经营,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检测质量,不利于检测行业的技术进步。

3 规范和完善建筑施工质量检测行业的对策

3.1 明确质量检测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法律责任

改善目前监测市场的现状是一项长期工程,首当其冲的就是让质检单位担负起施工物资的质量风险责任,将工程检测单位和工程监理作为并列的行为责任主体,检测单位在建设工程中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应由政府主管部门给予明确。其次,在收费标准问题上,需要明确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充分认识到建设单位是委托者,质检部门是受托者。另外在收费方式选择上要合理要通过双方协商达成一致。只有这样才能确保质检单位对建设单位负责,对工程质量负责。

3.2 强化检测机构对施工现场的监管

工程检测的主要工作就是对工程进场的各种物资首先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抽样,然后按照专业的检测方法进行检测。另外对于特殊材料物资,检测机构还负有向有关质检部门报送检验的义务。总之,保证工程所用材料的质量是工程检测部门应承担的重大责任。

3.3 发挥信息化管理技术在检测中的作用

力求设计一套系统软件,该系统检测与监管职能于一身,一方面,利用监管平台提供的加工信息,延伸对施工企业、监理公司等工程建设责任主体及检测机构等相关单位质量行为的监管,及时了解、掌握建筑材料、构配件的质量信息和现场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和安全。另一方面,利用建筑工程检测监管平台,实现包括对各检测机构、检测人员、检测设备,以及企业、个人诚信记录等人、物、事的动态监管。

3.4 提升检测人员的政治素质,增强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主要应对措施如下:

(1) 在企业内部聘请专家进行讲座,注重对检测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强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

(2)吸取工程建设中成功、失败的经验教训,根据所处地区的环境地质条件,有正对性的开展学术研讨。

(3)积极推广新技术、新方法,开展科技攻关活动。

(4)培养全体检测人员善于总结、实践、探讨的习惯,促进检测人员整体素质的提高。

(5) 树立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理念,坚强对检测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及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

3.5 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管理

通过对事实进行调查取证,对一些存在严重问题比如说检测技术水平较低或扰乱市场秩序的检测单位,必须给予严肃处理。另外对一些通过非法手段进行不良竞争的个人或单位必须给予严惩。由于目前我国质检行业存在不合理的收费因素,所以我们应该通过与物价局的协商,对目前的收费标准进行合理调整。最佳的收费标准应实现检测单位责任与利益相吻合。

4 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在建筑工程的质量控制中处于重要地位,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建筑工程质量检测机构只有树立起全面质量控制的理念,充分意识到竞争的压力,以人为本,同时加大对人才的培养力度,改变服务理念,创新管理制度,才能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刘莉.工程检测行业现状与对策分析[J].中国集体经,2007,(26).

篇8

关键词:建筑材料;质量检测;检验方法

由于材料质量造成工程中的任何一个环节、任何一个部位出现问题,那么都会给工程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的后果,直接影响人民的生命安全,甚至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可以提高工程质量,加快工程进度,降低造价,推动施工技术进步。本文就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谈一些体会。

1 影响的建筑材料质量因素

(1)由于建筑材料供应没有计划、堆放不规范及管理不善等因素,因而是钢筋、水泥等建筑材料锈蚀、受潮,降低了材料原有的性质,缩短了材料的使用寿命。

(2)由于建筑材料检测不及时,存在错检、漏检等情况,因而把不合格的建筑材料当作合格的建筑材料来使用,遗留下了一定的质量隐患。

(3)调查不充分,未能因地制宜,判断失误,从而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2 保证建筑材料质量的措施

(1)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合同管理。在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中,首先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要求施工企业在人员配备、组织管理、检测程序、负法、手段等各个环节上加强管理,同时在施工承包合同和监理委托合同中要明确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技术标准,并明确监理方在材料监理方面的责任、权限以及建设单位的要求等。

(2)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制定材料检测细则所谓的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制定材料检测细则,具体做法就是针对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材料检测规划和细则,明确材料检测程序。在材料检测细则中,要明确材料检测师的职责、工作方法、步骤、手段以及对材料的质量要求和保证质量应采取的措施等。

3 工程常用的材料性质和检测项目

工程常用材料的基本性质可分为物理性质(如密度、堆积密度、孔隙率、密实度、吸收率、抗冻性、导热性等)、力学性质(如抗压、抗拉、抗弯、抗剪等强度)和工艺性质。修建市政工程首先要把好材料关,合格优质的材料加上成熟的工艺和熟练的技能,就能确保市政工程质量。对市政工程建设常用的钢材、水泥、砂、碎石、回填土、沥青等,首先要知道材料必检的项目,才能对材料合格与否作出准确的判断,以下列出几种常用材料的必检项目:

(1)钢筋原材料:拉力试验、冷弯试验、缩性试验;

(2)钢筋焊接(搭接焊):抗拉试验;

(3)水泥(常规五大指标):细度、初凝时间、终凝时间、安定性、强度;d)砂:级配、含泥量、细度模数;

(4)碎石:压碎值、含泥量、针片状含量、级配;

4 建筑材料检测要求

(1)钢筋原材料检测:应以同厂别、同炉号、同规格、同一交货状态、同一进场时间,每60t为一验收批,不足6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钢筋的物理性能和化学成分各项试验,如有一项不符合钢筋的技术要求,则应取双倍试件(样)进行复检,再有一项不合格,该验收钢筋则判为不合格。不合格的钢筋不得再使用,并要有处理报告,以防止其混入其他批量中。

(2)袋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同标号、同一生产时间、同一进场日期的水泥,200t为一验收批,不足200t时,亦按一验收批检测。

(3)散装水泥检测:应以同一水泥厂生产的同期出厂的,且同品种、同标号的水泥,以一次进厂(场)的同一出厂编号的水泥为一批,但一批总量不得超过500t。同时,还要注意水泥的有效期(一般为3个月,硅酸盐水泥为1个月),过期必须做复检,连续施工的工程相邻两次水泥试验的时间不应超过其有效期。

(4)砂、碎石或卵石检测:应以同一产地、同一规格、同一进场时间,每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不足400m3或600t时,按一验收批检测。

5 建筑材料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有书面检验、外观检验、化学性能检验、物理性能检验、机械性能检验和无损检验等。

(1)书面检验,就是通过随样提供的材料质量保证资料、第三方检测试验报告、实验报告等进行审核,取得监理、总包、施工方共同认可方可使用。

(2)外观检验是对材料的品种、规格、外形几何尺寸、标识、腐蚀情况、损坏及包装情况、焊接外观及保温情况、包装情况进行直观检查,看其有无质量问题。

(3)化学性能检验是借助化学%考/试大%试验和化学试剂及仪表仪器对材料样品的化学成份进行鉴定测试。

(4)物理性能检验是借助仪器、仪表、光学、试验机等对材料样品的物理特性进行鉴定测试。

(5)机械性能检验是借助力学机械及测试设备和仪表仪器对材料的样品的力学特性进行鉴定测试。

(6)无损检验是利用超声波、X射线、表面探伤(着色、磁粉、渗透)等检测器具和仪器仪表进行鉴定测试。

6 工程常用材料现场质量控制措施

(1)按施工计划结合施工方法要求,组织各种材料进场,按总体平面布置堆放,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分别堆放,并准备好防雨覆盖设施,特别要防止水泥受潮变质和钢筋锈蚀。

(2)调查土料场蕴藏数量及开采、运输条件,并对工程主要材料(水泥、钢材、沥青、碎石、砂)进行室内试验,及时出具试验报告,坚持做到用数据说话。

(3)对路基土首先应进行土场调查、土壤分类、土壤塑性指数和土壤颗料分析,进行土壤天然含水率、分路段或分层用土的最大干容重和最佳含水量的试验,并确定各种用土的重型击实际准,做好试验路段,拟定好施工技术控制指标。

(4)对各类混凝土构造物中所用的钢筋种类、钢号和直径,应坚持做到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其技术标准符合部颁标准,焊条、预埋件的品种、规格和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5)根据市政工程质量监理要求,坚持做到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检验,坚持做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预制构件不准安装,在现场要掌握工程质量动态,及时发现和提出施工中的质量隐患和预防措施要求。

(6)对材料或半成品构件(涵管、预制梁、盖板等),订货前要取得供货厂家的产品合格证书及试验报告,进行采样试验,验证其质量可靠性。

(7)材料仓库、现场材料堆放处均应设立标示牌,写明品种、产地、规格、检验状态,严格按“三检检制”执行,工作程序必须认真执行ISO9000标准,使原材料自始至终处于受控状态,并做到可追溯。

7 结 语

建筑材料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首要条件。在材料质量控制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要加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从源头抓起,明确材料质量管理的程序,制定材料质量管理细则,严格招待国家有关质量检测方面的法律、法规,严格按国家试验标准和规程进行检验,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马振珠.中国建材检测方法[J].工程质量,2007,(01).

[2]陈丽莎.建材检测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建立及其持续改进[J].广东建材,2004,(08).

篇9

关键词:水泥检测影响因素质量检测

中图分类号:F25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们都知道,在建筑施工工程施工过程当中水泥的运用是必不可少的,它的用途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直接运用水泥进行施工建设,第二种就是把它当做原材料进而合成混凝土进行更广范围的应用,可见这种材料在施工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正是因为这种使用上的广泛性使得我们不得不重视水泥的检测工作,当然也只有质量好的水泥才能起到最佳的效果,也是我们最为需要的,因此,在施工中运用水泥之前我们必须针对水泥的质量进行一定的检测。

1水泥检测的重要性

在进行具体的水泥检测工作之前我们必须给水泥检测进行定位,也就是要提高工作人员对于水泥检测重要性的认识,只有如此才能在水泥检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把握,杜绝一些相关因素的影响。事实也正是如此,在建筑施工中针对水泥的检测也是非常重要的,级忽视所有使用材料中最受人关注的一种,证明施工人员已经认识到了水泥的质量问题在整个施工工程中的重要位置,关乎到整个施工的后续规划和建设。尽管如此,但是在我们的实际建筑生产中仍然存在这种多的问题困扰着我们的水泥检测工作,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去注意并且予以解决。

从水泥的检测过程来看,不管是首先进行的水泥检测样品的抽取保存,还是具体的检测过程中的操作,抑或者是检测设备的选取和调试,监测的顺序流程是否准确都关乎到整个水泥检测的成败,可能这些小环节上的问题收不到工作人员的重视,但是一旦出现误差将直接影响水泥的检测结果,进而就会影响水泥的使用,从而造成水泥在整个工程中使用的偏差,甚至致使工程的失败。因此,具体的检测操作人员必须先从思想上提高对于水泥检测的重要性认识,然后才能在具体的实验操作中科学合理的严格执行每一步的具体操作,避免一些本可以避免的影响因素的出现,也只有如此才能为后续的施工中的水泥使用提供一些真实可靠的参考数据,提高水泥使用的准确性。

2水泥检测中的影响因素

在水泥检测的过程中,影响水泥检测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基本上在整个的水泥检测的各个环节中都存在着一些重要的影响因素,一般来说这些因素都可以分为两类:人为因素和环境因素。

2.1水泥检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

因为水泥的检测最终都要需要具体的施工人员去进行操作的,因此就不可避免的因为操作过程中的一些不当因素而产生不必要的影响,这也就是我们常会看到的很多一样的水泥样品、一样的实验仪器,甚至采用同样的方法不同的实验操作人员其实验操作出来的结果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虽然有时这种差异并不是很大,在我们允许的范围之内,但有时由于操作的严重失误,这种误差就会比较大,就会造成实验数据的严重偏离,从而影响对于水泥质量的判断。

2.1.1水泥取样时的影响因素

水泥的取样是进行水泥质量监测的第一步,也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因为这一样品的质量关系到整个水泥的质量结果评价,因此水泥样品的代表性极为重要。一般说来,对于水泥的质量确定有两种方式,即抽取试样进行检测和就以水泥的产品验证报告为准,这两种方法都是得到公正认可的水泥质量判定方式,而在我们的施工建设中一般就是进行抽样检测来得到确切的水泥质量评价;抽样的方法一般来说也有两种,一种是在生产完成后运送到施工场地前进行的抽样检测,另一种就是在交货地点进行的抽样检测,但不管是哪种方法进行的抽样检测在进行具体的水泥使用前都必须进行一次复查,也就是说使用前必须进行再次的抽样检查才能确保水泥的合格使用,这一步在现实的生产中很容易就被忽略掉了,很多的生产建筑团队觉得这种重复性的操作没有任何的意义,也就不回去执行,这样水泥检测的代表性就很严重下降,这样的结果就会造成水泥的具体使用规格数据和原有检测的数据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2.1.2操作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试验前一天将水泥、标准砂、试验用水放入成型室。试验时,应先测量它们的温度是否一致,并予以记录。对温度的测量是保证试验准确的重要条件。试体成型室对温度、湿度要求相对较宽,容易达到要求。养护箱可采用温、湿度自动控制水泥养护箱,也容易达到要求取样的影响是巨大的,同样的,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也存在着因为人为操作的影响而产生的诸多差误。首先在抽取的水泥样品的储存方面就存在着众多的影响因素,储存的仪器选择,时间的控制,防水的严格控制,密封保存等众多方面的严格控制稍有失误都会影响到检测的结果;其次,在实验中对于样品数量的选择和试验程序的规定都会影响到实验的结果,这一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也是最多的;最后在试验完成后的实验数据的处理和记录上也会存在着一定的误差。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影响因素,比如在水泥取样的总体中所罗列的生产日期等具体的参数不齐全也会影响到实验的检测过程。

2.2 水泥检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

水泥检测中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实验仪器设备的影响和实验环境的影响。

2.2.1实验设备对于水泥检测的影响

水泥检测的基础最主要的就是水泥检测仪器设备,水泥检测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水泥的检测过程,进而影响到根据实验结果而进行的水泥的使用。首先,目前在应用中的很多水泥检测设备不过关,这也和我国的生产能力有关,据调查显示,我国仅有不到百分之三十五的生产厂家能够进行水泥检测一起的合格生产。此外,水泥检测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使用过程中,甚至与维护过程当中都会对于水泥的检测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使用中我们就需要特别注意,要针对水泥的检测过程进行设备的运行检查、监测期间的核查和再次的校准等多步操作。

水泥检测仪器的计量校准、检定是水泥检测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证。检测仪器在投入使用前均应经过校准(检定或自校),制订检定或校准计划表,按照规定的日期及时送检或由计量检定部门进行现场检定、校准,并在有效期内使用,检测仪器的量值只要可能都应溯源到国家计量基准,无标准的溯源必须经过比对或验证,保证量值的准确可靠。按照仪器设备检定计划表需要注意的是,不仅要对天平、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振动台(振实台)、抗折试验机、压力试验机、负压筛、沸煮箱等主要仪器设备进行检定和校准,对胶砂试模、抗压夹具、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等配套仪器也要认真做好自校和校准,所有的证书及自校记录对其精度及数据范围应对照标准进行核对确认,仪器设备满足其标准规定要求后方予以使用。

2.2.2.实验操作环境对于水泥检测的影响

实验操作结果的误差不仅仅和操作人员有关,和具体的操作环境之间也存在着很大的关系。实验操作环境对于水泥检测的影响也是极为巨大的,比如在夏天测得的水泥数据和冬天所测得的数据就存在着很多明显的不同,因此在测量中就需要特别注意温度的控制,另外实验环境中的一些杂质对于实验结果也会存在着一定的影响。可见,实验环境对于水泥检测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严格控制好实验操作环境才能确保水泥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3提高水泥质量检测的措施

既然水泥检测中存在着这么多的影响因素,针对目前我国水泥检测工作的现状如何提高水泥检测的质量,做好水泥检测工作编制的我们去探讨。根据这些影响因素来看,我们应该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1)加强水泥检测设备的质量水平,百分之三十五的质量合格率远远不能满足我们水泥检测的正常需求,在今后的设备生产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设备的质量,确保设备的可利用性;2)建立完善的水泥检测实验室,确保水泥检测能够在一个科学合理的环境下进行;3)提高水泥检测人员的施工质量,确保水泥检测操作流程的顺利进行和科学把握。

结语

综上所述,虽然水泥的监测工作极为重要,但目前我国的水泥检测现状不容乐观,对于水泥检测过程的影响因素有很多,针对这种多的影响因素,如何提高水泥检测水平,确保建筑施工中水泥的合理使用,这才是具体应用的核心问题,也必将成为我们在今后的工作实践和科学研究中的重点问题。

参考文献

[1]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7.

[2]水泥取样方法(GB12573-1990) [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3]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1999)[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8.

篇10

关键词:粮食质量检测 现状 管理体系 创新 氛围

中图分类号:F75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12-03

1 粮食质量检测现状及面临问题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粮食质量检测关系到13亿人的口粮安全问题,理所当然的成为民生头等大事。只有做好粮食检测工作,有效控制存有安全隐患的粮食进入市场流通,从源头上有效切断有害粮食进入到市民手中,从而为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粮食供应渠道。为此,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且高度科学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状的改变,粮食检测机构一层不变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思路,完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就目前而言,人民的生活理念逐渐朝着健康环保的方面改变,对粮食质量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粮食安全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如果不能很好的检测粮食质量,不但给人民造成危害,同时也给社会造成恐慌,必将给自身发展带来重创。

随着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及质量更多的受到气候、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在气候方面,粮食种植因为地方气候各异多变,比如沙尘暴、阴霾天气等等都给作物生长造成危害,直接影响粮食的质量问题;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空气中有害化学成分增加,臭氧层破坏,水质变臭变黑,水源灌溉等等诸多问题;国内农业技术不发达,肥料、农药等达不到先进水平,有害残留物质居高不下;所有涉及农作物生长的因素最终都将导致粮食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在粮食质量检测环节中有效检测存在的质量隐患,一旦让其流入市场,长久以往将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对社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经济利益的刺激,难免有个别商贩利用粮食质量检测中存在的漏洞钻控制,想尽一切办法将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粮食投放市场。如果这类粮食投入市场,将给人民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也将引起社会的恐慌,给社会长治久安造成困扰。所以,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时刻改进提高粮食质量检测方法,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始终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帮助粮食流通在市场上得到有序管理和监控。粮食质量检测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从而有效推动粮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粮食质量检测还能够帮助市场做到合理引导,从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各界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状况提出了新要求。粮食是食品和饲料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和卫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不仅使得各类食品加工行业对粮食品质提出了要求,而且将粮食转化为工业原料和饲料的行业也都对粮食质量提出了要求。这就需要粮食质量检测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关。但是,国内粮食检测技术落后于世界一些先进国家乃是不争的事实,管理模式不能保持与时代同步,也影响到粮食检测能够很好的进行,从而造成粮食质量检测问题成了当下一个亟待突破的课题。正因为如此,当前粮食质量检测管理模式就急需完善和加强,从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

2 当前粮食质量检测管理模式完善分析

2.1 完善检测管理系统,确保粮食检测工作有序运转

2.1.1 不断修正行业各方面检测标准,确保检测工作有标准可依

一方面,农作物生产因为环境、空气、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而逐渐恶劣。在农业生长过程中,一些以前无法确定的有害物质因为污染严重而随时可能出现粮食中。这就要求粮食质量检测的行业标准要不断的修正,始终做到以有效检测为标准,如果检测方式始终停滞不前,往往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发展的需要,很难检测出粮食中各种新型有害物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粮食检测提供了先进的检测设备,这就要求粮食检测机构能够运用好先进的设备,实现检测标准走向严格化的发展道路,做到宁可多检测一些成分,也不让检测有漏洞可钻。

只有粮食检测行业标准始终处在前沿位置,才能做到粮食质量的安全可靠,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将粮食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确保人们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更为重要的是,粮食检测行业标准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标,只有行业标准始终高于各个粮食检测机构,这些粮食检测机构才会更有冲劲去研发新的检测方法,提升自己机构的检测能力,以求达到更高层面的进步。

2.1.2 健全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粮食检测体系不健全制约着粮食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一是随着粮食市场流通速度的加快,如果粮食检测机构检测速度跟不上市场流通速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部分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受我国体质的影响,要么人浮于事,工作落实缓慢;要么因为经济原因或并购,或撤销;再不然就是机构内部因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造成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工作效率低下,运作不灵活,从根源上造成粮食质量检测机构职能体系不完善,促成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各部门之间、粮食质量检测机构与上下游机构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交流、造成粮食质量检测信息制度不健全,同行之间缺乏竞争力,使得大部分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只有完善管理体系,理顺各部门职能岗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专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检测机构通过粮食检测报告、成果研究等方式带动粮食产业的有序发展,引导粮食产业走向越来越正规的发展道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1.3 实现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在粮食质量检测管理过程中,实现人性化管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十分必要。粮食质量检测依靠的是人与设备的结合,设备是固定不变的,而人的工作能力和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在管理过程中,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内部需要搭建起完善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影响所有的检测人员,让他们能够有正确而积极的工作态度,自主的投入到产业设备研发和实验工作当中去,当检测人员将工作当做一种兴趣来完成的时候,人的能动性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才能更好的为粮食检测工作服务。

2.2 形成粮食检测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管理模式

2.2.1 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完善竞争化管理模式

在任何一个粮食检测机构内部而言,培训是提升检测人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粮食检测机构必须投入大量资金,通过提升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和服务理念,才能让粮食检测机构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对于处在不同岗位的检测人员,培训的方式可以不同。对于核心人才、重点人才,可以通过派外出国培训,让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脱产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对有的资深检测人员,他们可能不缺乏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的是与世界同步的信息,这就可以派他们参与世界前沿的粮食检测高峰会议及论坛等,让他们和更多的世界级人才交流,而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提升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除了内部培训,粮食检测机构在与其它检测机构接触的过程中,也可以打开学习交流与的大门,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切磋提高。不同的检测机构都会有自己擅长和突出的领域,多个检测机构实现学术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彼此的检测能力。

2.2.2 不定期举行各种检测成果展示,填补检测漏洞

粮食质量检测机构之间应有计划不定期地开展各种检测成果展示等活动,提高各个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填补各个检测机构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检测漏洞。

通过不定期举行各种检测成果展示的方式对各个检测机构有着多方面的帮助。一方面,各个检测机构因为各自资金有限、设备有限等原因造成检测结果只能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让其始终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检测漏洞存在。或许,一家粮食检测机构在某方面的检测能力有着标杆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家检测机构在别的方面同样有出色检测能力。例如一家检测机构对黄曲霉毒素的检验十分精准,在检测行业地位卓然,但是该机构对有机农药检测就明显不如另外一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黄曲霉毒素有深入研究的机构和另外一家对农药残留有出色表现的机构通过成果展示来交流双方的经验,那么对双方都是一种提高,可以弥补双方在今后检测过程中的漏洞。

除了成果展示之外,各有优势的检测机构还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扩大检测范围,多家检测机构可以实行联网操作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甚至在检测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联合实现设备共享,利用行业优势,达到各个检测机构资金节约,管理能力提升,效率提高的经营目标。

2.3 粮食质量检测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发扬创新精神

2.3.1 自主研发与国外引进相结合,做好检测设备更新换代

目前,很多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因为设备陈旧而导致和社会发展脱节,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对检测设备更新换代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在更换设备的过程中,要实现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相结合原则,检测设备以精确、快速检测为重点,设备仪器满足研究应用黄曲霉毒素、残留溶剂、残留熏蒸剂、有机农药、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有害重金属等项目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技术,从而提高粮食质量检测的效率。

2.3.2 建立多种渠道鼓励工作人员创新

除了设备的更新,检测人员的创新意识也必须得到提升。为了培养检测人员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鼓励检测人员创新。创新基金主要用来奖励那些能够在检测领域有所突破的检测人员;也可以奖励研发能力突出,对检测机构有贡献的检测人员。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创新,只要对检测方法有帮助,就是创新基金奖励的对象。在检测机构内部有创新奖励的同时,行业中也应该有创新奖励,行业的创新奖励则是对行业中有巨大创新表现的人群服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创新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检测人员创新,还要鼓励检测人员通过论文或者其他各种方式将研究成功公布于众,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让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来。

3 结语

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为社会提供品质优良、健康环保卫生安全的粮食,既是从源头上合理控制粮食质量、保证粮食质量安全的需要,也是关系全国十几亿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粮食质量检测是粮食流通的第一个环节,粮食流通从粮食质量检测开始,只有通过检测的粮食才能流通进入市场,粮食检测机构的检测速度和检测能力决定了流通的快慢,以及造成流通后形成的直接后果。正因为如此,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也是有效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合理调控粮食宏观市场的方法之一,是引导和推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食产业科技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对合理配置粮食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为有着对农业产业经济的直接影响,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就更应该更好的完善检测管理模式,确保农业产业经济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辛景树.建立健全质量体系 规范质检机构行为[J].种子科技,2003(04).

[2]孙水在,陈金华.高频震动筛降低粮食不完善率初探[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 2008(05) .

[3]邹芳勤.食品安全体系现状与发展趋势[J].食品与药品,2005年10期.

[4]迟玉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技术现状分析[J].食品与药品,2006年03期.

[5]郭铁鸿.浅议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 2007(03).

[6]盛国成.浅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J].农业质量标准,2006(05).

[7]肩负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的重任――建立粮食质量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0(29).

[8]侯勇,王亚南,江欣,毛朝国,杨军.对建立粮食质量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