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5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学人文教育的起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医学人文教育现状
(一)医学人文的理念现状
人文就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集中体现是:重视人,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医学人文就是强调医疗活动以患者,而不是以疾病为中心,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的人而不是损伤的机器,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坚持尊重患者、关怀患者的理念[1]。而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从思想深处忽略了人文观念。
(二)医学人文在医疗领域的现状
当前我国医疗侧重于对疾病发病时的控制,而不重视患者长期的生活质量及健康水平,侧重于高科技医疗技术的治疗,不重视医疗服务康复的连续性,简单地说,以“病”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这种医学脱离人文的现象,不仅损害了医患关系,而且危害着医学的健康发展[2]。
(三)医学人文在教学领域的现状
现代医学正处在一个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时期。传统的医学教育方式是为生物医学模式服务的,这一模式从根本上漠视患者作为人的尊严,仅仅把患者视为有病生物体,背离了医学的人文本质。人文精神的缺失使医学界处于被动,随着医疗卫生事业改革的不断发展及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人文教育已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推进医学人文教育,提高医师的人文素质刻不容缓,医师要更多关注人的社会因素,除了不断更新专业知识,还要涉猎人文社科知识,需要在各个方面、各个环节上深入研究、积极探索[3]。人文教育是全人教育的内在要求,亦是全人教育的重要环节。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是实现医学目的的重要保证,对医学生来说人文教育至关重要[3]。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生开始接触患者的阶段,是将理论教学应用于临床实践操作的重要阶段,是渗入医学人文教育的大好时机,是医学人文教育中最为关键的环节,在此阶段如何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如何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研究课题。本文就医学人文教育如何有机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的这一环节进行了探讨。
二、融入临床实践的有效途径
(一)树立人文意识
医学人文意识的树立应该是全民性的、整体性的,涵盖管理层面、教师层面、学生层面,甚至患者层面,只有全方位的观念转变,认识到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性,才能真正将医学人文教育落到实处。首先,管理层要重视,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进行长期规划,在学科发展方面进行跨学科的有机结合,从师资队伍、课程设置、教学环境、医疗环境以及人文氛围营造等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提供人力、物力、财力的有力保障[4]。其次,提高教师的人文素质,教师的道德水平、科学精神、人文素养直接影响到学生,教师良好的综合素养体现在,一方面为人师表、言传身教、熏陶着学生,另一方面教学中能够有意识地主动融入人文思想教育,对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启迪学生的智慧、塑造学生良好的人格产生积极的影响。第三,学生方面树立良好的医学人文意识,就会主动地有意识地学习医患沟通技巧,真正关心患者,在所从事的医学活动中为他人着想,尽可能地减少患者的痛苦,才能从简单的知识学习技能培养中走出来,成为既有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又有高尚医德修养的好医生。最后,患者树立人文意识,会主动关心配合学生,利于老师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学习,利于自身疾病的诊治与康复。
(二)提高人文理论高度
医学人文教育与医学专业知识教育一样,教师在树立人文概念、人文观念、人文意识、人文精神基础上,必须具有一定的人文学术修养,达到一定的理论高度,才能将医学人文知识系统地应用于临床实践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将医学人文教育内容渗透到临床实践教学中,遵循医学生的认知与品德形成规律,构建临床实践教学人文教育体系[5]。学院对临床专业学生开设医学伦理学讲座、医学人文系列讲座、医患沟通学课程、法律法规课程、诊疗人文环境营造、编写临床实践课程人文案例、阅读经典、病历讨论、社会实践等活动,将课程与实践互为一体,形教育体系,从而达到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的人文理论高度至关重要。
(三)培训与应用
临床实践教学中临床技能培训必不可少,是所有临床教学中的重中之重。在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应遵循自主学习、能力指向、有效协作、情境适应、形成评价的原则,建立多形性、可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人文知识普及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体系。多形性是指除了理论知识体系的教学外,各种形式、多种方法、不同地点人物的人文教育结合,无需专门培训,将人文教育内容融入各式培训教学与临床实践中,不占用学生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实习小讲座、床边教学、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病例编写,特别是在临床思维培训、临床实践操作中融入医学人文教学内容,并且可以编写医学人文案例,在内外妇儿急护的操作训练中加入人文内容,培训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打破模拟教具缺乏情感交流、无互动的局限性,积极开展医学人文活动。在各式教研活动的开展与培训中均融有医学人文的项目,增进学生关爱他人的情感,理解患者疾苦,加强医患沟通能力与技巧,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可操作性强是指授课教师根据临床经验,把在临床实践操作中患者可能出现的反应、可能遇到的问题组织起来融入教学内容,把学生最需要和能用到的人文知识组织起来进行教学,在必要环节上进行模拟互动,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比如,做临床内科四大穿刺操作前与患者进行有效病情沟通,知情同意,穿刺前的告知,穿刺过程中的言语关怀,冷暖关心,观察患者的反应,穿刺后的注意事项交待以及结果反馈等等。实用性强是指用人文精神来调适和改善医患关系,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赢得患者信任和理解,缓解医患矛盾、减少医疗纠纷,对学生的成长大有裨益,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四)考核与评价
将人文指标纳入考核体系,从理论考核到实践考核,每项操作考核中医学人文关怀占一定的分值,单纯的人文考核与各科考核中人文考核相结合,联合计分。譬如穿刺操作考核中,除了操作分外,加入人文关怀评分;教学查房评价中,加入教师人文教学分、学生人文关怀分等。评价体系,变总结性评价为形成性评价,如临床实践学习过程中的评价,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患者或标准化病人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等。平时成绩来源于学习过程,对学习起到监控、督促和激励作用。
三、融入社会教学的有效途径
(一)全程性教育
医学人文教育应贯穿于医学生教育的全程,建立涵盖学科建设、课程设置、校园文化、医院文化等多个方面。医学人文思想应该充分体现在医学教育、医生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实践中。某一次讲座或一项活动远不足以成为一种有效的人文教育模式,应在临床背景下开展全面的和持续的医学人文教育。人文教育更应该贯穿一生,建立终身教育模式,营造良好和谐的社会氛围。全程性教育不仅仅是指医学人文的全程性教育,也不仅仅是医师培养与执业的全程性教育,更是我们一生的全程性人文教育。
(二)多元化教育
人文教育场所应该多元化,如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充分发挥每个环节的教育作用。人文教育的载体也可以多元化,如教育上体现人文,环境上体现人文,社会上体现人文,文化上体现人文,性格塑造上体现人文等等。人文教育应该融入我们工作、生活、学习的各个环节,在这样的环境和氛围中,潜移默化受到教育,提升素养。无论将来从事何种工作,人文素养必不可缺。因而多元化教育也不失为临床实践人文教学的有效途径。
(三)个性化教育
医学生有不同的性格,心理素质、人文素质参差不齐,因此,为满足个性化的需求,为风格各异、起点不同的学习者提供合适的学习内容、学习活动和学习支持服务,进行个性化的教育十分必要。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技术,关注疾病,更要培养学生掌握医患沟通能力,关心患者。要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思想境界,要富有同情心、有吃苦耐劳思想、心理足够强大、有伦理学的知识、有医疗法律法规的常识等等,缺什么补什么,以提高整体教育效率。总之,加强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是现代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临床实践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所述的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见图1。树立管理者、教师、学生与患者的医学人文意识,具备一定的理论高度,培训中应用具体的人文教学措施,并纳入考核与评价体系是将医学人文教育融入临床实践教学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应倡导和推进全面素质教育,全程性教育、多元化教育、个性化教育相结合,促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有机融合,才能培养出业务精良、品德高尚的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兼备的高层次医学人才。
参考文献
[1]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2):3-5
[2]杜治政.当代医学人文理念和实践论纲[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9,30(1):2-7
[3]何彩云.我国医学人文教育现状[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0,27(1):45-46
[4]张爱云,徐庆生,孙选平.云南省医学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1):101-102
篇2
【关键词】医务人员;人文科学;医德医风;医生病人关系
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各种恶意“医闹”、伤医杀医事件频繁发生有其复杂成因,但医学人文精神的衰退是造成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原因之一。提升医务工作者的人文精神是21世纪医学发展的重要课题,是社会共同的呼声,也是医务工作者普遍认同的期盼。目前,在我国的医学教育体系中,医学人文教育虽已成为医学院校的基础课程,但传统教育与实践脱节、教育多局限于学校系统培养、毕业后持续培训不足等问题,影响了医务工作者人文精神的培养与提升[1]。医学人文教育工作在医学院校“好做”,在医院“难做”,在在职医务人员中成为一项“知易行难”、收效不大的工作。由于医学人文精神培养具有持续性、终身性的特点,因此探讨在职医务人员人文精神提升“具体如何做”,是医院管理者面临的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1在职医务人员人文精神提升难的原因
医院在职医务人员医学人文精神提升收效不大的原因是复杂的,涉及医院外部和内部多种因素,就医院内部因素而言,“不好抓”、“抓不好”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1医院管理层认识不到位,工作不得力看重医疗技术的发展,忽视人本需求的变化;重视医务人员技术能力的提升,轻视人文素质的培养。没有充分认识到在医院发展中,硬件和技术固然重要,而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医德修养也同等重要,它们是医院发展腾飞的“两只翅膀”,只有在医院管理中坚持科学技术与人文精神并重的理念,才能有效提升医疗实力,促进医院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不可否认,目前由于政府和社会对医院的补偿不足,药品收入、检查收入等成为医院收入的主渠道,客观上导致了医院的趋利倾向[2],促使医院领导更加注重于病床规模扩大、诊疗技术提升、硬件仪器设备更新所带来的立竿见影的经济效益。而这种急功近利的思想,并不完全归咎于客观原因,医院管理者的主观认识不到位更是造成技术硬件“一手硬”、人文精神“一手软”现象的主要原因。面对医院存在的一些人文精神缺失问题未能引起足够重视,诸如一些医务人员见病不见人,语言机械生硬,态度冷漠,缺乏耐心和热情,重治病技术、轻交流艺术,专注于疾病治疗、忽略心理抚慰,关注技术化、程序化处理,漠视情感需求和人文关怀。加之现代化医院诊断治疗的机械化、自动化、计算机化,使医生远离患者的非技术接触,导致了医疗程序的非人格化、装配线性化和超市化[3];医生书写病历等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甚至繁琐化,医生基于提高效率和节省时间的考虑,与患者交流的空间被挤压甚至取消,形成了某种程度的现代医学技术与医学人文精神的冲突。其实,现代医学技术和医学人文精神从本质上是一种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关系[4],而要处理好这种关系,首先需要医院领导有足够的认识,其次是创新工作方法,积极应对。对以上这样的一些问题,医院领导认识不到位甚至有偏误,抑或因为此类工作难做,所以常常工作不得力、不到位。这是医院人文精神提升难的首要原因。
1.2医务工作者过多归咎于客观原因
医务人员主观重视程度不够,将人文素质持续提升不足过多归咎于客观原因:一是认为业务工作繁重,终日忙碌于查房、做手术、写病历、搞科研、临床带教、晋职称,业务工作“白加黑、五加一”,没有时间精力提升;二是认为职业环境不好,仅靠医务工作者单方努力难以改变,不愿提升。社会舆论环境对医疗工作误解或不理解,有限的医疗资源难以满足不断增加的患者数量及其标准不断提高的医疗服务需求,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导致大医院看病贵、看病难,医疗服务补偿机制不合理,药品购销体制不完善,医务工作风险大且待遇偏低等,尽管这些现状不尽如人意,但也不应成为一些医务工作者职业精神淡化、过度医疗及盲目追求物质利益的理由。一些医务人员过多强调客观原因,主观上缺乏提升人文素养的意识,不同程度存在职业倦怠等不良心理;仁爱之心缺失,情感沟通技术缺乏,往往因为没有沟通,不会沟通,或不恰当的沟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1.3医院缺乏系统的管理制度设计
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应贯穿于医院管理的全过程。近年来,在医院医学继续教育中也渐渐渗入了医学人文教育的内容,但医学人文素质教育的受重视程度、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等,尚存在明显不足,医学人文的终身学习制度和教育管理机制尚未形成。医院对在职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的提升工作,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和持之以恒的工作机制,往往是零敲碎打、不成体系,加之抓而不紧、时紧时松,甚至停留在一般宣传教育的形式上,效果不明显。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医务工作者医学人文精神的淡薄甚至缺失。
2构建提升医务人员人文精神素质体系的对策
弘扬医学人文精神,让患者满意是医疗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就医院内部管理而言,可以通过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并以系统的刚性制度顶层设计及执行,不断提升在职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修养。
2.1从管理层到普通员工共同树立
“像抓医疗技术一样抓人文精神”的思想意识要使管理层和普通员工共同树立“像抓医疗技术一样抓人文精神”的思想意识。医院要实现人文回归,首先,医院管理层要从办院宗旨、办院方向的高度去思考医学与人文的关系。作为决策者和管理层,应该将人文精神融入医院经营管理政策、医院的运转机制、规章制度、舆论导向、人才培养及评价考核体系中[5]。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要求医院不仅要为患者提供临床诊疗服务,还要为患者提供综合,包括患者的心理疏导、康复督导、健康指导,以及围绕患者的病理、生理、心理和情感需求,提供综合性全方位的医疗和健康照顾等人文关怀。医学作为直接面对人类生命的科学,比其他科学更需要人文关怀,医学人文已经发展为与医学诊断、治疗、护理具有同等地位的医学学科,因此,医务工作者只有拥有高尚的人文情怀、较高的人文素质和能力,才能真正拥有守护生命的能力[6]。
2.2构建“人文理论”和“人文实践”
2个模块,重点突出“人文实践”模块,提升在职医务人员的医学人文精神因为医学生一般都已学习过医学哲学、医学伦理学、医学心理学、医学法学、医学史、临床医患沟通学等课程,正式进入工作岗位的医务人员一般都已经具备一定的人文理论基础知识,所以提升在职医务人员的人文素养,关键在于理论强化和实践应用。医院要在强调自学、自修和常规学习教育的基础上,尽可能创造条件,聘请专家、学者开设高水平、富含医学人文最新研究成果的学术讲座。与此同时,要针对医疗工作者对传统的说教容易产生逆反情绪,以及崇尚技术与实用的心理特点,在培训学习内容上还要注意突出与其日常工作联系紧密的实践性、技能性内容,如医患沟通模式及技巧、医学心理及应对压力的技能,医疗实践法律处理、人文性采集病史的服务能力、团队合作技能等。在培训方法上多采用体验性、实践性的方法,如情景模拟、医患角色互换、案例分析、实地观摩等[7],努力做到学用结合,学以致用。
2.3建立起院科两级负责制,提升在职医务人员的医
学人文精神在医院中,人文精神的提升工作涉及行政业务部门的有医务、护理、人力资源、科教等部门;党群系统涉及党办、纪检、宣传、共青团等部门,本来应该党政工团多系统、多部门齐抓共管,但往往名为“齐抓共管”,常常是“谁也不管”。因此,必须明确分管领导和牵头职能部门,相关工作才能落到实处。人文精神提升的宏观工作计划制订、业务指导等可以挂靠医院伦理委员会,而具体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考核等应建立相应办事机构,这个做具体事的办公室根据医院管理部门职责的关联度,可以挂靠科教科(处),也可以是医务科(部),还可以是纪检监察部门。无论挂靠哪个部门,一定要保证其有权、有人、有明确职责和考评激励措施。对于科室这一级,各科室的负责人就是具体责任人。
2.4以系统、刚性的顶层制度设计,保障在职医务人员医学人文修养的持续提升
篇3
关键词:临床医学;培养模式;改革
Abstract:This paper studies the literature on year medical profession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3 +1.5 +0.5”training mode.using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on people, Dewey’s pragmatism learning theory and the theory of Taylor’s goal-oriented ,analyzed and explained the feas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of the clinical hospital “3 +1.5 +0.5”teaching mode, and in relation to training constitute the main content model.
Keywords:clinical medicine; training mode; reform
一、理论基础
临床医学“3+1.5+0.5”培养模式是建立在坚实的理论基础上,并被实践证明了的有效教学模式。笔者从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杜威实用主义学习理论和泰勒目标导向的理论出发,阐述“3+1.5+0.5”培养模式的理论意义。
1.马克思关于人全面发展的理论
理论体系的核心之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计理应包括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能力的培养课程,因此,临床医学专业“3+1.5+0.5”培养模式也理应包括学生心理方面的课程、生理方面的课程,包括个体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的课程,前三年主要是开设临床医学生的心智培养课程,接着的一年半是到医院实习的时间段,最后半年是引导学生科研、建构终身学习理念、尝试执业医师考试等方面的培养课程。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为课程设计与整合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2.杜威的实用主义学习理论
利用约翰・杜威(John Dewey)的实用主义理论来构建临床医学课程。实用主义的理论为临床医学课程体系的建构提供了理论依据,即课程的设计与整合对临床医学教育是否有用,从这个意义上讲,实用性成为检验临床医学课程改革、教学组织开展、资源配备等方面重要的指标。杜威提出课程应该是学生的兴趣、爱好、动机和需求的整合体,是具有个性化的教学方式,这与我国传统的因材施教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课程的核心既不是学科内容,也不是所谓的社会问题,而是学生的发展,发展是解决任何医学教育问题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杜威实用主义课程体系的观点是:现有的课程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随着学生的发展而变化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推陈出新的,因此临床医学课程的体系建设也需要预留一定的弹性空间,以增加更多实用的教学内容。
3.泰勒的目标导向理论
拉尔夫・泰勒在课程编制理论与方法的相关著作中提出“5个W和1个H”的课程编制机制,即:教学内容(What)、为什么要教这门课程(Why)、什么时候教这门课程(When)、教学的对象和能力起点(Who)、教学地点和情境的设计(Where),关键的是后面的一个H:怎么教(How)才有效。这五个问题针对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方式和课程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叩问,对教学的连贯性、迁移性和综合性进行了深度的阐述。连贯性是指学生学习后必须进行复习和强化,迁移性是指学生的学习知识必须应用到实践操作中,学生的知识才有所提高;综合性是指社会各种医学信息的综合培养与教学。临床医学专业的课程设计,要把校训“大医精诚”作为导向。围绕医学生如何“精诚”,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适应医药卫生事业对医学人才的需要,着力优化人才类型结构,利用拉尔夫・泰勒的“五个W和一个H”理论编制和整合临床医学教学课程,加快厚基础、强能力医学人才的培养。
二、培养目标
《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试行)》对五年制临床医学的人才培养目标做出了明确的阐述,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12)、知识目标(10)、能力目标(13)三个方面35项界定了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提出医学生需要具备职业道德、深厚的基础知识、熟练的临床思维与高超的临床操作技能、积极的交流技能、疾病的预防观念、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批判性逻辑思维、终身学习理念七方面的能力与要求。结合临床医学的培养目标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提出了四维培养方案
临床医学专业四维培养方案表
根据以上的四维培养目标,我院以“大医精诚”为核心来构建临床医学生的知识目标、技能目标、道德目标和科研目标,这四维教学目标,促进临床医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三、培养方案
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研究表明,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模式应将医学教育和人文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以“强人文、厚基础、重技能、高素质”为目标,以“大医精诚”为导向,紧密围绕毕业生的基本能力,优化人文教育体系、理论课程体系、实践课程体系、科研创新体系,推进教学方法手段改革,推进考核评价体系改革,构建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方案。
四、组织实施
针对临床医学五年制新培养模式的特点,我校从以下四个方面推进培养方案的组织实施。
1.整合课程,构建临床核心课程体系
课程整合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核心与重心。为建构与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我校以“系统、疾病”为主线,开展纵向和横向的综合课程改革,按照“分子―细胞―器官―系统”模式对基础医学相关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新的《基础医学》课程,其内容包括人体物质构成、基本结构、生理机能、基本病理和病生以及病原生物和免疫等理论和实验一体化教学内容;以器官系统为基础对专业课程进行整合形成新的临床系列课程,包括《运动系统与疾病》《呼吸系统与疾病》《循环系统与疾病》《消化系统与疾病》《泌尿系统与疾病》《血液系统与疾病》《内分泌与疾病》《风湿性与疾病》《神经系统与疾病》《生殖系统与疾病》等,建构了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课程体系。
2.利用实用主义思想建构临床实践教学体系
实用性是指课程的开设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临床实践课程及其内容必须满足医学生未来职业岗位胜任力的需要。实践课程的开设不在于多,而在于能否真正让学生学到有用、够用的技能,这是开设、整合临床实践课程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对所开设的专业课程所涉及的技能教学和医学人文课程(包括医护礼仪等医学人文课程)的临床情景专题实践等内容的优化组合,形成新的实践教学课程《临床基本技能》,其内容包括了临床基本操作技能、临床思维能力和职业价值观及从业态度三个领域,采取“从简单到复杂、从低到高、螺旋上升”方式安排教学,以达到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多次接触临床、反复接触临床”的教学目标。
3.以学生为中心,推进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
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我们整体推进与课程设置模式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在教学中倡导、鼓励教师积极综合选用以团队为基础学习(Team Based Learning,TBL)、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三明治(SAND―WICH)教学等以学生为中心的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提高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的效率。同时,建立五年全程科学训练模式,将研究性学习纳入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基于项目的研究性学习,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和创新基地,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研究团队,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4.建构多元的教学评价体系
(1)建立科学的教师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基于教学评价在改进和提高师生教学水平中的作用,在专家评价的基础上,我们对课堂教学质量评价体系进行了健全与完善,建构起多元的评价体系,包括专家评教、学生评教、同行互评、教师评学、学生互评、师生自评等方式,改变单一的评价机制,创建生态学式的教学评价模式,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既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
(2)学生学业成绩评价实施多样化综合考核
注重课程的整合评价,实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毕业资格三段式考试,即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临床实践三个阶段的综合考试。第一阶段为基础医学理论综合考试,第二、第三阶段由专业理论综合考试、实践技能考试两部分组成,注重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结合,注重跨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促进学生整合学习,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弱化终结性考核在评价学生课程学习效果中所占的比重,强化形成性评价在学生专业知识建构过程中的作用,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实施随堂考核、课程综述、床边考核、毕业实习出科考核记录等评价方法,加强对学生评价结果的分析,及时反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信息,让学生自我反思学习中的不足并加以改进,充分发挥形成性评价的导向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3+1.5+0.5”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经实施后取得一定效果,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特别是以器官系统为基础整合课程之后,对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极高的挑战,更深的研究有待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马彬.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四川:电子科技大学,2012-10-18.
[2]周润.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卓越医生培养模式构建研究[D].安徽:安徽医科大学,2013-04.
[3]俞方,夏强,罗建红.借鉴美国医学教育培养卓越医学人才[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2):3-7.
[4]胡畅路.军医大学临床专业八年制课程设置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2009:52-54.
篇4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德;医患沟通;和谐社会;人文教育
医学生进入临床,是医学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是检验医学生理论知识水平能否联系临床实践的必经之路。医学生进入临床后,首先面临的问题是如何从患者所患疾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其次是如何就病情及治疗方案、治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患者进行沟通。临床医学工作者在具备高尚的医德、精湛医术的基础上,如何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关系到医疗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医患关系是医学人际关系中最基本、最重要、最核心的关系,也是医学伦理学研究的基本问题[1]。医学生进入临床以后,其身份比较特殊,即既是学生,又是医务人员,如何实现从学生到医务人员的角色转换,在培养良好医德的同时,掌握全面的医患沟通技巧对于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保障医疗活动的顺利实施意义重大。中国改革开放已经30多年,社会和医疗环境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近几年来,医患纠纷格外突出,已经有多起因医患矛盾导致的恶性事件发生。为此,探讨在新的社会背景环境下加强临床医学生医德教育以及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非常必要。
1医德在其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具有继承性
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患者、医务人员之间以及医务人员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医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是一般社会道德在医疗卫生领域中的特殊表现。医德规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国家、不同的历史时期,社会对医务人员所具备的医德要求也不尽相同,但在同时,医德规范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具有历史继承性,不同的国家、民族虽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文环境不同,但是在以患者至上、一切以患者利益为出发点,为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技术服务这一基本的对医务人员的医德要求在全世界却是相同的。中国传统医学历来重视医德的培养,纵观古代有建树的医生,无不具有高尚的品格。中国历代医家通过言传身授,一代代传递下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医德文化,这种文化与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相结合,正是中医的魅力所在。“医乃仁术”是我国古代医学界信奉的行医信念,也是古代医者通过行医施药实现仁者爱人、济世救人的高尚理想[2]。西方伦理学认为对医学伦理学内容的理解只是起点,体验和实践才是深入核心的根本途径,让学生早期参与临床医德实践是美国医学界和医学伦理学界医德培养的有效途径[3]。美国大多数的医学院校入学条件是已经完成了4年的本科学习,较好地完成了人文素养和社会素养的综合提升之后才进行医学阶段的学习。而我国医学院校则是从高中毕业生中选拔,缺乏之前的综合素养培养阶段,因此在我国,要更加重视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的拓展和提升,而不是直接进行专业沟通素养的培养[4]。医学生在进行医学知识学习的同时,应该意识到学习目的是最终毕业后成为一名医生,并服务于患者,因此加强医学生的医德教育非常重要。医学生首先要做到“仁者爱人”,要有强烈的仁爱之心和责任意识,肩负治病救人的重任,不能让生硬的机器代替仁爱之心。实践证明,只有具备良好的医德,才能成为有建树的、合格的医生。因此,医德教育应该成为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医德培养也应该是医学生加强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
2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组成要素
医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医务人员逐渐达到较高的医德境界,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医患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是医疗活动能够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医患之间沟通顺畅,有利于病史的收集,增加患者在医疗过程中对检查、治疗的依从性,避免因误解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有利于提升医疗质量。因此,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是医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儒家学说是最重要的内容,其“仁、义、礼、智、信”的思想在中医学中的渗透,对中医医德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即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后世历代医家对此亦多有阐发和充实,使儒家文化在医学中,尤其是医德领域不断渗透,于是形成了今日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特色的中医学。中国传统医家历来重视医患之间的沟通,孙思邈告诫医生不可“炫耀声名,訾毁诸医,自矜己德”,“夫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实质上是要求医者在各方面体现出对患者的尊重,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2]。1989年,世界医学教育联合会在福冈宣言上指出“所有医生必须学会交流和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缺少共鸣(同情)应该看作与技术不够一样,是无能力的表现”[5]。1995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五星级的医生(fivestar)”应该是“保健提供者、交际家、决策者、健康教育家、社区领导者、服务管理者”[6]。1999年,国际医学教育学会(IIME)制定的本科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细致地描述了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务人员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其中医患沟通能力是重要的基本素质之一[7]。美国医学院校注重把课堂医学教育应用于实际,实现课堂理论教育、医德实践和医疗实践的有机结合,让学生走进医院,接触患者,开展关爱生命义工活动,深入到医院为患者提供一些基本的护理,急患者之所急,培养医学生的道德情感。一些医学院校还通过网络创办道德教育社区,收集一些医疗道德事件,让学生自由讨论对事件的真实想法,使医德教育更具开放性和互动性,从而增强了道德教育的效果[3]。医患沟通是维护良好的医患关系的重要纽带,而医患沟通渠道不畅、相互误解是导致医患之间发生矛盾的导火索,也是一些伤医事件发生的重要原因。在新的社会背景环境下,掌握好医患沟通的技巧,是保证医学生在进入临床工作后医疗活动能顺利进行的前提,也是维护患者生命健康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医学生在医患沟通技巧方面的培养理应成为医学生医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3医德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
历代医家在实践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医德传统,并根据医学科学的要求,从理论上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普遍、积极意义的医德规范,这是人类共同的宝贵的精神财富,应当批判地继承和发扬。造成社会医患关系的紧张有诸多因素,但其中不可忽视的一方面是医学生教育中对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的课程比例失衡,人文素养教育相对匮乏,尤其是针对医患沟通的专业教育几乎为零。医学高等院校是培养未来医务工作者的土壤,目前在医学生教育过程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注重医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服务理念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近年来发生的因医患矛盾导致的伤医事件,究其原因,有些是患者对医院、医生以及护士工作的不理解;有些是受一些无良媒体的误导,导致社会对医院存在很深的成见。毋庸讳言,医德教育的缺失,医患沟通技巧的缺乏也是导致这些伤医事件的重要原因。医患纠纷是新的社会条件下社会矛盾的一种体现,也是导致社会不安定的原因之一,因此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加强医德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有利于化解医患纠纷,保证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
3.1医学生要树立以患者为主体的服务意识
近年来逐渐增加的医患纠纷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不和谐音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医疗制度的不断完善,患者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医生要加强自身的医德修养,时时刻刻以患者为主体,提高为患者的服务意识。医患关系紧张已经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因此医学生在学校理应加强在医德教育和医患沟通技巧培养方面的课程,树立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理念,为进入临床后能够尽量减少医患矛盾,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从根本上防止医生与患者之间冲突的发生,促进社会和谐做好准备。
3.2医学生要认识到尊重生命才能实现自我价值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进行的保障,也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重要前提。在医患关系和谐的前提下,医生为患者服务的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患者也会积极地主动配合医生的医疗行为,使得医疗活动能够顺利进行,从而使患者的疾病得到很好的治疗,健康得到保障。医学生应该认识到,对生命的尊重是医生存在的价值所在。患者在接受治疗过程中也有自身的诉求。当然,患者由于所掌握的医学知识的限制会有一些不切合实际的要求,这就需要医生去用专业知识耐心地做出解释,消除患者及其家属的疑虑,从而配合医疗,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疗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
3.3如何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医学生的必修课之一
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医疗卫生事业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健康的医患关系能够赢的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从而推动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又能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如此形成良性循环,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贡献。总之,和谐的医患关系能够促进医疗服务与患者需求的良性发展,从而推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发展。医德教育、医患沟通技巧的培养是维持健康的医患关系的重要保障,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之一,应该成为医学院校临床医学生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陈翔.论临床医学生医患沟通技巧的缺失及对医德教育的启示[J].中医教育,2011,30(3):48-50.
[2]万婕,梁尚华.儒家思想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教育的影响[J].中医药文化,2013(4):14-17.
[3]邝红妹,杨棉华.美国医德教育对我国高校医德教育的启示[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理论,2008(10):44-45,126.
[4]王睿.美国两所医学院医患沟通课程初探[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3(2):181-184.
篇5
关键词: 职业生涯规划 医学生 成长
近年来,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用人单位的需求及市场经济的发展,医学专业学生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毕业生的就业压力逐年增长,就业难度不断增加。因此,做好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使他们及时了解医学学科的规律和特殊性,培养医学生的专业意识,做出合理的决策,确定专业发展目标,明确职业方向,增强医学生的竞争力,对医学生的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1.职业生涯规划的定义与起源
职业生涯规划,是指个人与组织相结合,在对一个人职业生涯的主客观条件进行测定、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点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职业生涯规划不仅可以帮助个人根据自己的资历找到合适的工作,找到并实现个人的职业目标,而且有助于我们真正认识自己,树立自己的职业信心,规划未来,制定职业发展方向。职业定位是决定事业成败的关键一步,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1]。
职业生涯规划最早起源于1908年的美国。有“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针对大量年轻人失业的情况,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职业咨询机构――波士顿地方就业局,首次提出了“职业咨询”的概念。从此,职业指导开始系统化。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舒伯等人提出“生涯”的概念,于是生涯规划不再局限于职业指导的层面。
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入较晚,而且在教育水平方面仍处于研究的水平,但在许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都有重要的地位,在众多流派中又以学院派和实务派为主。学院派是以心理学为背景,从心理学的角度,促进个性发展,并制定一个长远的职业发展规划;实务派有人力资源管理领域的实践经验,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研讨,强调实际工作技能,帮助学生找到工作[2]。
2.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发展的现状
2.1医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认知不足
根据北森测评网、新浪网和《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共同实施的一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显示,当前大学生缺乏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相当普遍。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和工作没有规划,33%的大学生不够明确,只有5%的大学生有明确的规划设计。而在求职时,大多数学生选择自己查阅资料或者寻求家长和亲友的帮助学习职业规划相关知识,作为解决就业困惑的主要手段,而专业的辅导机构和教师反而排在次要位置[3],导致许多大学毕业生选择工作时相当盲目和不负责任,也就是说,在职业选择时对该职位的职业性质发展、个人与职业的匹配度均不了解,甚至不充分考虑自己的专业特长、专业知识、兴趣、优势和劣势,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工资、工作环境等问题上,忽视职业前景和长远发展。因此学校和社会应加强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和教育,引导医学生尽早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选择自己职业的发展地域范围,把握自己的职业定位,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增强职业竞争力。
2.2大学生自我意识能力不足
大学生自我认知与理解是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虽然大学生的就业形势日趋严重,但仍有部分学生缺乏自我规划的意识。某些毕业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只有少数毕业生有一个明确的职业规划,而且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都以薪水作为衡量职业的唯一标准。在与用人单位沟通时,过多关注经济利益,而不考虑专业前景和长远发展,就业十分盲目。在职业生涯规划中,缺乏理性认识和理性思考,对自己的人格、兴趣、能力等认识不清。在许多情况下,个人的情商被忽视。一些大学生很少谈论他们接触的特殊情况,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忽视自己的专业和能力。职业生涯规划脱离实际,太多依赖于理论,缺乏实践性的培养。有的人甚至在毕业后过于依赖就业指导中心,没有独立的个人意识,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因此,大学生要实现自我认识、自我评估,树立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价值观,已是刻不容缓的问题。
2.3职业生涯规划制度不完善
我国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在计划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知识与能力的结构,这是发展的理论模型,具有统一性、单一性、封闭性和专门化的特点。目前我国部分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管理机构不完善,课程设置不完整,师资队伍不专业,配套体系不完善。许多毕业生仅能参加就业指导中心的一些讲座获得职业指导,教学形式和教学课程缺乏相对性和独立性。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一般都是来自学校党政部门或辅导员。他们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对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内容更倾向于升学与就业形势的分析,对就业情况缺乏实际认识,缺乏个性化指导,个案分析不够,不能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4缺少正规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初入高校的学生在就业问题上往往是茫然的,只对社会就业形势有所耳闻,直到大三、大四才接触到职业生涯规划的相关指导教育。因此,低年级的医学生缺乏职业意识,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明显不足,学习成绩滑坡。而毕业班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强调学生的求职和面试技能,将职业指导教育与思想教育混为一谈,从而影响大学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理念以致毕业时找工作感到困难。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不能简单等同于就业,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时,要尽早确定未来的职业规划目标和计划。且职业规划是一个长期的规划过程,必须不断修正和改进。
高校就业指导专业人员的缺乏和人员素质不高的现实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开展。高校应从大学生入学就开始培养、引导和培训,以便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职业生涯规划对医学生成长的影响
3.1职业生涯规划为医学生提供明确的目标
人的一生不能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方向。目标与方向主导了我们一生的命运与成就,它是驱使人生不断向前迈进的原动力。有了目标,就有了奋斗的方向,才能激发内心的斗志,向着自己理想的方向不断努力前行,最终到达理想的彼岸。若一个人心中没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就会虚耗精力与生命,蹉跎岁月,一事无成。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系统地向医学生介绍职业生涯的相关理论,阐述医生职业素养和医生职业生涯中各个阶段的特点,以提高医学生对医生和医学专业的认识,让医学生明确认知自己将要掌握的知识及所能触及的领域,从而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逐步树立大医精诚的职业观,为未来实施的行动计划夯实基础。这是医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前提条件,也是医学生职业追求的指明灯[4]。
3.2职业生涯规划可以提升应对竞争的能力
当今社会正处于变革的时代,充满激烈的竞争及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物竞天择。职业活动的竞争非常突出,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设计好自己的职业规划。这样你就可以知己知彼,不打无准备之仗。然而,很多大学生未能认真做一份属于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而是盲目地学习、盲目地获得各种资格证书。结果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和金钱。部分大学毕业生没有充分意识到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和重要性,单纯地认为是浪费时间。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犹如事前磨刀而不误砍柴,在清晰地认识和明确目标后再求职,这样取得的效果更好,更经济,更科学。
3.3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判断标准和职业价值观正在逐渐转变,他们把对前途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称、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以致在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追求利益和功利化的倾向。对于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来说,几乎所有毕业生都会选择大城市的三级医院,男生多选择外科系统,女生多集中在内科系统或辅助科室,直接造成毕业生就业日益困难。同时,不少毕业生缺乏吃苦耐劳、脚踏实地的精神,对就业单位、工作环境、经济收入等方面有过高的要求[5],导致就业市场更雪上加霜。
这种职业取向的存在,增加了医学生就业的难度,阻碍了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与发展。通过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将职业道德教育与诚信教育相结合,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网络教育相结合,引导医学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取向。
3.4职业生涯规划有助于培养医学生的人文精神
今天,医学模式已经从单纯的生物模式向“生物一社会一心理医学”模式转变,相应的医疗卫生工作要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转变。医学模式的转变,要求医学教育必须作出相应的转变,不仅要培养医学生的科学精神,更要培养其人文精神。
医学院校要加强人文精神的培养,提高医务人员的素质,这是新世纪发展的必然要求。现代医学生需要丰富的医学知识、熟练的医疗技能、良好的职业道德及更好的人文修养等。人文精神培养的使命是培养人性,铸造一个健康的人格,教大学生如何做人。目前,我们要不断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加强人文学科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构建一个全面的人文教育体系,将人文精神融入医学教育中,努力培养出适合新时代需要的具有全面素质的医学人才。
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通过大医精诚导向作用的影响,以古今中外的医学专家和医学教育家的光辉事迹为指引,向学生展示其深厚的医学人文精神及高尚的医德修养。名医名师大医精诚的事迹及精神和教师的循循诱导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在其心中播下仁爱、博爱的种子,提升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强化医学生的医德情操[6]。
4.措施和建议
4.1提高对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认识
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高职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并根据社会的需求及时调整自己的发展计划。因此,职业教育应该贯穿整个学习过程。各医科院校应高度重视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体系的建设,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作为必修课,有计划地聘请行业专家到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和咨询,使学生及早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方法,形成正确的择业思路。
4.2全面提高自我认知能力
自我认知是职业生涯规划的第一步,只有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才能制定出符合自身个性、兴趣爱好、专长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学阶段是职业生涯规划的探索阶段,是实施职业生涯规划的基础和关键阶段。如果不了解自己,职业规划就会产生偏差,从而导致不必要的后果。
4.3完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
完善医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应对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行整合,根据不同的年级特点,确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完善就业指导制度。对于大一学生,应促进他们更好地了解就业情况及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对于大二及大三学生应集中培训自己的基本职业技能,以促进他们充分了解就业方向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对于大四毕业生来说,要注重培养择业技能,了解就业形势和相关的政策法规,鼓励学生在参与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提高环境适应能力。通过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学生了解社会环境和职业要求,建立合理的职业目标,明确职业定位。
4.4增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队伍的专业化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是一项高度专业化的工作,充分体现高校的教育能力,高校应具有一些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师,通过集中培训和学习,使职业生涯指导队伍专业化、专家化、科学化。通过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和咨询等服务工作,为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提供专业化、科学化的指导。此外,还可通过各种形式,如兼职、外聘等,引进专业的职业规划专家和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并积极开展活动,为大学生提供咨询和指导服务。
参考文献:
[1]王泽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困境与出路[J].中国青年研究,2007(02).
[2]张红兵,刘娜.论职业生涯规划对大学生学习拖延的有效干预[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1).
[3]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医学生就业现状[J].中华医学教育杂志,2011,31(2).
[4]刘玉霞.医学生成就动机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关系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9.
篇6
关键词: 非预防医学类专业 社会医学 教学改革
社会医学是医学与社会学相结合的一门交叉学科,主要研究社会性的医学问题及医学的社会方面的问题,是人文教学中难度较大、比较难以理解和记忆的一门涉及面较广和整体性较强的学科。在我国高等医学院校的课程设置中,社会医学从开始的预防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逐渐扩展成为所有医学本科生的公共选修课程[1]。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社会医学课程教学进行了研究,如构建了社会医学网络课程、循证医学思想教学法、Seminar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主题教学法、PBL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等。上述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理念和有效的举措,但非预防医学学生对于教学内容往往缺乏深入的思考,停留于表面,对社会医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还存在一些缺陷。不能使学生更快更好地了解我国目前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无法比较准确地分析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加之社会实践环节的脱钩和对医疗体系本质的模糊认识,更不能提出改善卫生状况的“社会处方”。
有必要探索出新的适合非预防医学类专业的社会医学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用社会医学的思维和视角分析和处理健康与卫生问题,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近年来,我们在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考核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以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适应新的医学发展的要求。
一、社会医学教学现状分析
国家卫生部于1980年发出了《关于加强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要求医学院校,开展社会医学与卫生管理学教研工作[2]。此后一些有条件的高等医学院校纷纷建立了社会医学教研室,并把社会医学纳入部分专业的教学计划。这是我国社会医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是,目前大部分高等医学院校特别是地方医学院校并未在“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开设社会医学课程。或仅作为学年学分制医学院校有名而无实的任意选修课,绝大多数医学院校没有独立的社会医学教研室,无专任教师,以理论灌输为主,没有实习教学,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这远远不能适应医学模式转变、实现全球卫生战略目标和当前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3]。
课程教学存在偏差,将更多的精力花在课程的理论知识部分,而忽视了最重要的实践教学,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教学方式、手段单一化。采取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较少运用讨论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出现教师与学生交流不足,课堂气氛不够活跃等现象。
学生方面:教学中发现部分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对学习的目的认识不清,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够。可能是由于《社会医学》作为医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未引起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足够的重视,多数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只重视专业必修课,社会医学属于交叉学科,课程内容感觉与预防医学专业的有关,出现学生只关注期末考试,不注重平时课程学习的现象。传统的“注入式”教学方法,教师忙于讲,学生疲于记,学生无暇思考,比较被动。
二、明确学习社会医学的任务,构建社会医学观念和思维模式,树立整体医学和大卫生观念
1988年世界医学教育大会发表著名的《爱丁堡宣言》指出:“医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为医学教育和人才培养指出了新的方向,即要求医学生必须获得不仅对个人而且对人群的健康促进和处理疾病的能力。因此,医学生必须了解生活方式对健康的影响和健康与经济的相互关系,具备健康教育、卫生管理、社区卫生及预防医学的知识[2],[4]。
现代医学模式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一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它要求医学生用新的医学思维观念思考解决医学问题,社会医学正是促进医学生思维转变的重要学科。各项社会卫生和保健制度改革,客观上要求医务人员掌握社会医学知识,注重研究社会因素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问题,运用多种医学手段加强防治工作。我国已实施的执业医师考试制度把社会医学作为一门考试课程,意味着对医疗卫生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和医学教育改革提出了加强社会医学教育的新要求[5]。
三、教学方法的优化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本着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指导思想,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学生实践技能、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宽视野,应用网络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设计:组织学生8~10人一组,每个小组选择一名组长。
1.注重案例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在教学过程开始一周之前,将即将要进行的案例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完成对与案例相关基础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只有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之上,学生才能够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并提出观点;案例的分析讨论,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就案例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案例讨论小结。再分组讨论归纳意见,写出分析报告,最后教师有针对性地讲评。
2.社会医学教学中学习动机的激发。
让学生分组查阅相关知识点领域文献,分小组,然后制作PPT并请3-5名同学做评委全班答辩打分。让学生们自己组织讲稿,自己讲课,这既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训练了口语表达能力。学生讲解,同学和老师打分点评,形成互动式教学模式。形成适度竞争的学习状态,这样使每位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并且相互配合,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精神,激发学习社会医学的兴趣[6]。
3.微课和QQ平台混合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1)微课的建设。目前高校教学面临的普遍难题是部分学生缺乏足够的学习动力,他们在别无选择的、被逼无奈的甚至痛苦的心理状态下完成学习,创造性思维能力远远没有得到发展。为此,应当结合学生特点,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其独立观察、主动思考和沟通表达的能力,使其能自己发现问题,构思解决问题方案,归纳总结知识并加以综合运用。这是学生踏入社会后应该具备的能力。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老师说,学生听,锻炼了学生听的能力而弱化了其他能力的培养。微课教学模式能够很好地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8―20分钟甚至更短的微课具有主题突出、目标明确、短小精悍、使用方便、资源多样等优势,易于与现代的一些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实现在线自学和教师讲授,正在逐渐被普遍认可,符合微时代人们对信息获取的实时、互动、高效的需求和注意力持续时间缩短的特征。
(2)基于QQ空间平台支持的混合式学习模式的构建。所谓的混合式学习是指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结合,尤其是将面对面的课上教育方式与运用网络进行教学的方式结合。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作为一种多人系统,QQ空间具有极其强大的合作、互动与共享性。包括:日志、相册、留言板、主页等部分,可以实现以网络为基础的学习交流讨论和资源共享等。
4.建立“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与社会实践紧密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式。
课程组教师鼓励学生课外积极参与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通过具体的科研实践训练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学习能力。同时,课程组教师积极参与和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小组活动及假期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帮助学生设计实践活动内容,亲自参与实践活动,指导学生撰写研究和社会实践报告等方式,将课程教学从有限的课堂内的理论讲授延展到课外无限的社会实践活动中[7]。
四、改革考核方法,建立课程成绩综合考核体系
在教学考核方式上,改革终结式教学考核方式,增加教学过程的考核,改变了过去单纯以课程结束后的一次性卷面考试确定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突出和强调了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强化过程性考核。改革只注重机械记忆的卷面考试形式,缺乏客观性、公正性,难以真实地反映学生的成绩。增加对实践课程的考核,增加学生案例讨论、小组学习、课堂互动的考核比重。课程成绩的构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考核方法为平时成绩占40%,期末考试成绩占60%。其中平时成绩考核方法如下:出勤:占10%;平时作业:占20%;课堂互动:占10%。总之,引导学生自觉地加强实践能力的全面训练,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
“以学生为主体”,增进师生互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善于思考的学习习惯。非预防医学类专业学生由单纯的知识记忆型的被动学习,转变成思考与探索问题的主动学习,以社会医学的大卫生观和新医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研究和探讨社会卫生问题,能够将课程的理论学习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医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掌握当前医疗卫生改革动态,提高医学人文素养,成为站在更高起点上的医务工作者。
参考文献:
[1]尤华,彭志行,陆慧.Seminar教学法在社会医学教学实践中的尝试[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3):74-75.
[2]龚幼龙.社会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22.
[3]靳曙光,王月霞.关于地方高校医学类专业加强社会医学教学必要性的探讨[J].现代预防医学,2008,35(11):2096-2097.
[4]耿庆茹,吴小桃,薛秦春,等.浅析社会医学与初级卫生保健的关系[J].医学与社会,2000,13(1):27-28.
[5]李小菊,秦江梅,唐景霞,毛璐.对改善社会医学课程教学效果的思考[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1):29-30.
篇7
关键词:基督教;江西;文化教育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晚明以来基督教在江西的传播情况及意义
(一)晚明以来基督教在江西的传播情况
江西自古以来,是中原大地南北交通的枢纽,更是早期陆路北上入驻中原的必经之地。正是地理位置的这一特殊性,使得江西成为早期耶稣会士进入中国腹地重要桥梁。其传教活动相对于周边地区,经历的时间更长、范围更广、程度更深、过程也最为曲折。
较早的耶稣会士利玛窦(1552-1610)及其同事罗明坚(1542-1607),人称“西僧”,在1595-1598年在南昌定居传教。利玛窦在南昌居留达三年之久,著作《友道》和《西国记法》。随后有完成《天主实义》一书。该书兼神学和儒学于一身,使用儒家的语言阐述基督教教义。他还首次向南昌官民土绅介绍了世界地图和天文地理等知识,让南昌官神大开眼界。因此,他在南昌的这一时期的活动,是他在华活动由酝酿走向的起点,对早期天主教在中国的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596年,利玛窦被任命为在华耶稣会会长,并提出“耶儒合流”论,主张把儒家思想和祭孔、敬祖的习俗同天主教柔和起来。他还使用赠送礼物、改易儒服等方式将天主教与孺家学说相结合等方法,得到官府和绅士的支持,客观上使传教活动得以合法传播。此外,他还结交士大夫阶层和宫廷显贵,如名流徐光启、李之藻等先后洗礼入教,成为中国早期天主教的台柱。随后天主教在江西各地广传,并延伸到周边地区。清初稳固的天主教传统在江西基本建立,天主教思想逐步渗入到百姓的日常生活中。
清初,康熙帝于1692年“准许天主教在中国自由传教”的敕令,为天主教取得大发展奠定了法律基础。江西相继开辟了赣州、饶州、抚州、九江四个教区。到1700年,江西共拥有南昌、建昌、赣州、抚州、饶州、九江六个正式的教区,各教区配有专门的神父,主持教区的日常工作和教育事务。同一时期,围绕华夏礼仪和基督教规的辨论引起的“礼仪之争”,中国政府对天主教态度发生大转变,大批传教士被驱逐出境,所有教堂教产被剥夺殆尽。1725年,雍正禁教令,并载入清朝法典《大清律》之中,禁教由政治性的措施迅速演变成固定的法律制度,从中央到地方的许多天主教徒遭到镇压。由“礼仪之争”引起的仇教风暴,最终使耶稣会士在中国传教遭受近百年的噩运。随着清代中叶禁教,江西部分传教士和耶稣会士解散,退出中国,由遣使会接管。遣使会在江西传教时期也是江西民教冲突最激烈的时期,不过传教者己从官方下移到了民间。
(二)基督教在近代传播的意义
随着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耶稣会士把很多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耶稣会士带来的不仅有大量书籍,还有中国缺少的近代科学技术。正是从西方输入的大量奇器异物和科学技术,大大地打开了中国学术界乃至广大基层民众的视野,为近代中西文化的交流播下了弥足珍贵的种子。其中最突出的是近代西方用于广大殖民掠夺的火炮制造技术,还有机械学、天文学、地图测绘学、数学、物理学、医学以及文学艺术等。更为可贵的是,耶稣会士不仅仅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传入中国,他们还不遗余力,刻苦攻读汉语,把我国的古代文明和科学知识介绍给西方世界。明清之际由于耶稣会士的来华,对中西文化的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为中国科学文化史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使该时期成为一个极为特殊和重要的阶段,为以后的近代科学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基础。
二、明末清初基督教传播对江西产生的社会影响
(一)基督教传播对江西地方文化、教育活动的影响
随着近代基督耶稣会传教士深入中国内地,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对地理位置特殊的江西,封建保守势力顽固,社会文化生活模式僵滞。基督教的传播对江西封建社会的解体起过一定的催化作用,并为近代科学建立西学体系打下了基础。他们以其特有的传播方式,给中国古老的封建社会注入了大量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血液,资本主义的价值观、伦理观和生活方式从此在中国大地广为流传,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另一方面,传教士也不同程度低把东方文化介绍给西方,让更多的西方人了解东方,了解中国,促进中西文化的早期交流。据江西地方志记载:自爆发到1911年民国建立,以美以美会为主的基督教会,在江西各地共设立学校20余所,部分改变了江西以往教育事业落后的局面。
从清末开始,基督教作为进步的合法团体,耶稣会士来华的自的是传教布道,不是为了传授“象纬之学”,而是“为奉天主圣道”。推动天主教事亚的发展,促进教会在中国的建立,从而在中国教育资金严重不足的情况下,弥补了江西教育事业的孔雀,提高了受教育人群的数量和范围,在一定的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事业的发展。
(二)基督教对地方社会的其他影响
基督教对地方社会的影响还表现在:第一,经济决策。主要指早起利玛窦等于地方名流结交,影响他们改变统治政策。第二,工农业转型。第三,基督教还倡导地方文教卫生事业的革新。基督教在江西创办了新教学校,将西方学校的课程、教法、学制、校园文化等带入江西,推动江西教育走向现代化转变。他们把西学带到地方,成为地方新学的创始人;他们更是新式教学的传播者和近代课程、学科的构建者。第四,他们还创办报刊作为传播现代科学和文化的主要窗口。最值得一提的是,传教士在江西创建和发展了众多的地方医学院校,培养了许许多多的医学人才,构建了近代医学的各个学科,虽然基督教开展的教育、医疗活动最初是以扩大宗教影响为目的,但在客观上给江西带了现代的教育理念和现代的卫生观念。
三、基督教文化传播在当代中国的努力方向
基督教文化是人类文明史的一颗璀璨明珠。宗教的功能多种多样,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是:第一,能够有效地影响社会系统化。第二,优化人的道德风尚。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宗教对建设一个秩序化的社会至关重要。宗教中积极的一面有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稳定发展。第三,宗教在一定程度上能有效地促使人的自我定位、促进个体人格的完整性。
当今社会坚信基督教能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精神动力的群体仍然存在,特别是基督教在帮助建立社会价值和个人的世界观方面。中国传统的儒教文明历史悠久,模式独特,宗教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能做的贡献毕竟还是有限的。基督教理念与文化、东西政治制度的鸿沟难以克服和逾越的。在当今经济的全球化,文化的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基督教文化在中国当的传播,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为建设中国的和谐社会、规范道德的社会秩序做出积极贡献。宗教文化研究者本着人类文明的重建,寻求精神世界永恒的动力,找出各种文明和谐发展的路径,以人文主义者的情怀回顾历史,展望未来。
参考文献:
[1]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兼评《剑桥中国晚清史》关于基督教在华活动的论述.历史研究,1989(3)
[2]程伟礼. 基督教与中西文化交流.复旦学报,1987(1)
[3]昊孟雪. 利玛窦在南昌的文化活动及影响.江西社会科学,1992(1)
[4]徐明德. 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杭州大学学报,1986(4)
[5]吴薇.明清江西天主教的传播[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硕士毕业论文, 2004年6月
作者简介:徐慧茗(1974-),女,安徽宿松人,江西科技学院管理学院,经济史硕士。
研究方向:旅游经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