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大学教育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5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大学教育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中西方大学教育的差异

篇1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大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117(2012)03-0274-01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文化的发展而发展。语言甚至能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特点,历史,风俗,习惯等。文化的传播亦靠语言这个重要工具,所以要想学习一个民族的语言,应该先从文化入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虽能够对英语有一定的语言基础,但还不免因为对英美文化了解的不够全面而导致语用错误。当学生对英美文化不了解时,他们就会从自己民族的角度考虑问题,先入为主地用汉语思维和语言习惯去表达英语,导致表达出来的完全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即中国式英语。这种现象给我们以启示:要想使学生真正掌握英语,表达流畅地道,不光要单纯地传授语言点,语法,表达法,还要讲解他们的由来,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识,以及和中国文化的差异。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英语,运用英语,才能培养出具有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使其适应日益发展的社会需求。

一、中西方文化中问候语的差异

中国人见面的时候通常会问对方“吃了没有”,“干什么去”,中国人认为这是一种亲切,自然的沟通开始。但在西方这样的问题会使对方感到摸不着头脑,很奇怪你为什么会这样问,使对方产生误解,认为你干涉了他的个人隐私和自由,使对方无法接受。西方人见面的问候语通常会是关于天气或旅游等问题。比如在大学英语口语考试中经常听到外教问学生最喜欢去哪里旅游,喜欢那里的什么等问题。那是因为西方人觉得这个话题比较轻松,随意,但中国人可能认为这个没必要去谈论。

二、中西方文化中称呼语的差异

中国表示称呼的词很多,关系的表达也很复杂。比如有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爸爸,妈妈,女儿,儿子,姑,姨,舅,大爷,姑父,叔叔,舅妈,大娘等等表示辈分的词,把对方的性别,关系表达的很详细。而英语中通常只用一个词就可以表示多个称呼:例如用grandpa表示爷爷,姥爷;grandma表示奶奶或姥姥;用aunt表示姑,姨,舅妈等;用cousin表示堂兄,堂弟,堂姐,堂妹;用father-in-law表示公公或岳父;用mother-in-law表示婆婆或岳母。在汉语中我们可以在姓氏后面加“老师,经理,主任,校长,院长,工程师”等词作称呼,表明身份。但英语中不可以把这样表示身份,职业的词直接和姓氏连用,你不能说“teacher Wang”,“manager Zhang”等等。

三、中西方文化中话题的差异

中国人喜欢谈论对方的年龄,收入,是否结婚等话题,认为这是关心的一种表现。然而英美国家却不喜欢这样的话题,觉得这是在窥探其个人隐私。所以在英语中对陌生女子的称呼可以用Ms,而不能在不知道对方是否结婚的情况下冒昧的用Miss或Mrs,也不要随便问人的工资是多少。再比如我们中国人在彼此很熟悉的情况下会比较关注对方的胖瘦,认为这样也是一种关心。但英美国家的人对这样的话题会感到你很不礼貌,使其尴尬,无法回答。所以在与外国人交流时,请不要谈论涉及对方年龄,婚姻,工资,信仰等方面的话题,以避免造成误解和尴尬。

四、中西方文化中礼仪的差异

你很少听到在中国的家庭中家人会为表示感谢而对对方说“谢谢”,这样会让人感到关系疏远,不那么习惯自然。而英美人却无论什么场合,人物关系都可以使用“Thank you”,这是被他们所接受的一种礼节。在收到别人送的礼物时,西方人会当面拆开并表示谢意,表达自己很喜欢这个礼物。但中国人会认为当面拆开很不礼貌和难为情。在听到他人对你的赞美之词后,中国人会很谦虚地说“过奖了,哪里哪里”,而西方人却大方地接受并回答“Thank you”。

综上所述,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都有细微或明显的差异。如果学生对这些文化差异没有一定的了解,必然会犯语用错误,交际起来不那么顺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把中西方文化差异渗透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去。

五、在教学中引入文化信息和文化内涵

在原来的外语教学中教师往往只注重词汇,语法和句子的讲解,只讲解它们的自身含义和用法,并没有将其背后的文化背景和内涵讲出来。这样导致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必然记忆不深,实际应用起来也很困难。教师在备课时应该学量的西方文化,把词汇,句子和文化联系起来渗透给学生,还可以适度地增加关于西方文化的话题。比如在课文中遇到西方节日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西方节日的历史及庆祝方式,把中国的节日和西方的节日进行对比。中国有其特有的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清明节等。西方也有其特有的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复活节等。而且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中国人也越来越喜欢过一些西方的节日如情人节,圣诞节等。这些都有利于学生树立文化意识,了解西方文化背景。

六、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增加听说练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课堂上教师讲授的内容多,学生练习的内容少,学生由于缺乏练习就容易出现语用错误。若要解决交流的实际问题,教师应该放弃固有的教学模式,多给学生交流练习的机会,让学生在听,说的过程中体会西方国家语言的特色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对比记忆。同时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电影,幻灯片,图片等使学生能够把教材与英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交际礼仪等知识结合起来。通过观看和对话练习使学生对英美文化与中国文化的差异有更浓厚的兴趣去了解,自然能够耳濡目染。

总之,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教学的过程更应该是文化了解的过程。只有充分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注重实际练习,才能提高学生的实际交流运用能力,准确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作者单位:吉林财经大学信息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王福祥,吴汉樱.文化与语言[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1):94.

[2]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M].外语教学与研究, 1989.

篇2

关键词 跨文化意识 专业课堂教学 跨文化交际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学习英语的目的最终是为了交际,但是如果我们不了解对方的文化,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甚至导致交际失败。因此,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学习英语这一语言的同时,更应该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作为语言的传授者,英语教师如何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则显得尤为重要。笔者主要讨论英语教师如何在专业课堂教学中渗透跨文化意识,以达到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最终目的。

1 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

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受文化的影响,反过来又影响文化。①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学习文化的过程,英语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了解英语民族的历史发展、地理环境、行为和价值准则、风俗习惯、等。英语专业学生只有学习语言和了解该语言所反映的文化,才能正确、得体地运用英语。语言与文化的孪生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意识培养的不可或缺性。②

跨文化意识是一种理解本国文化和异国文化如何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的能力,是在跨文化交际中对文化因素敏锐的感知。培养跨文化意识,形成和发展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灵活应对文化差异问题,提高他们使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最终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进行深入交流打下基础。

中国的英语教学一直强调英语思维,要求用英语的思维方式来说英语。因为用汉语思维说英语或者进行英语写作,常常会让母语使用者产生误解,甚至听不懂或看不明白。所以只有用英语思维来进行各种交际活动,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培养跨文化意识,才能正确而地道地使用英语。

跨文化意识培养对学生以后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量的。要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首先得培养他们跨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认识、理解中外文化差异,初步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欣赏、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如果缺乏对文化差异的了解,很容易滋生交际失误、甚至冲突。培养学生对中外文化差异的敏感性,缩短文化差异,才能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促使学生正确使用英语,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使他们成为国际化的、高素质的新型专业人才。

2 跨文化意识与英语专业教学

我国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意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也长达二十多年。跨文化意识的培养与英语专业教学有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单纯的语言知识教学已经无法跟上时代的发展。在“地球村”,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较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频繁和密切。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失误、矛盾让我们不得不重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这就需要我们在外语专业教学中加强文化教育,培养学生跨文化的意识,让学生认识和理解中外文化差异,掌握中外文化沟通的必备知识。

离开文化的英语教学,是不完整的。对英语专业学生来说,对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和民族的认识与理解是不可或缺的。因此,英语专业教学必须让学生关注和了解英语国家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禁忌习俗、人际交往等。现代英语专业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把语言能力转变成交际能力。我们需要在跨文化情境中,给学生提供有效交际所需的知识和技巧,让学生了解西方文化、本土文化,他们才有可能实现得体、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3 在英语专业课堂教学中培养跨文化意识

笔者认为单独的一门或几门课程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其他专业课程中有意识地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才能培养出真正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符合现代国际要求的新型英语专业人才。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于所有专业课程教学,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恰当的指导更能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笔者主要从听说、阅读、写作的课堂教学讨论如何在教学中加强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教师在这些专业课堂上应该努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自然地融入到西方文化中。

3.1 听说课堂教学

听说课构建跨文化意识的目的是让学生熟悉、掌握并运用地道的日常交际用语、体态用语等,为真正的跨文化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提前通过讲座、讲解、播放视频等方式输入或让学生讨论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让学生接受系统文化知识的学习,如中西方的时间观念、西方文化比较重视的隐私权、个人主义等。了解这些可以在真正的交际中理解和尊重对方,避免出现跨文化交际的误解。

听说课的素材必须要真实、地道,能够体现中西方差异,且能让学生通过具体的语言实践来培养他们跨文化意识。给学生设定真实的日常交际场景,让学生有开口说话的机会,通过模拟场景体验了解和熟悉日常交际用语。例如:笔者在给学生上关于美国人租房子的听说课时,先谈论没钱买房子的情况下,很多中国人会选择和父母合住,而大部分美国人更喜欢租房子住,即使结婚也一样。这跟中国人的“三代同堂”的传统观念和美国人的独立自主、注重隐私是密切相关的。接着讨论租房子要考虑的因素,提及家具因素时告知学生美国人喜欢旅行,经常搬家,所以租房很看重家具。进而提及美国人性格中的“求动、求变”和中国人的“好静不好动”。给学生展示一套真实的公寓的分布图后播放了一段打电话询租的录音。这段真实地道的录音很好地反映了美国人租房考虑的因素。然后笔者给学生观看一段看房的视频。最后给学生发了几份美国的招租广告,学生有了前面的文化背景输入加上教师所创设的场景,就可以用正确而地道的英语模拟真实的电话询租情景对话和看房的角色扮演。

3.2 阅读课堂教学

阅读课堂应该是最有利于加强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然而很多教师在阅读课上因注重训练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考查学生阅读的综合能力,忽略或者没有时间兼顾相关文化知识的传授,甚至也没有提醒学生课后去了解和关注。因此,教师首先要重视这些文化知识,充分认识文化知识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并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来了解中西文化差异,了解更多的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

阅读课堂教学可以通过比较法让学生找出母语与目标语在语言结构和文化之间的差异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中国人思维特征:重整体,轻个体,重综合,轻分析;西方人思维特征:重个体,轻整体,重分析,轻综合。③学生在快速阅读的速度总不够理想,这跟他们的思维方式是有关联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人的思维模式和英语文章的结构。在分析文章结构的时候,指导学生排除自身系统思维的干扰,重视西方人的分析,再运用中国人系统思维习惯去理解所阅读文章的主题及相关文化知识。此外,现在很多教材都有文化背景介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阅读课堂,适时在教学过程中合理地给学生渗透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在阅读课文之前让学生搜集或者给学生提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有利于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阅读相关的内容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就中西方的差异进行对比。

3.3 写作课堂教学

通过写作教学课堂加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学生理解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上的差异,并在写作训练与实践中有意识地降低其可能给母语阅读者带来的理解困扰是学生写作成功的前提与基础。中国人习惯于从整体到具体,由大到小的“圆式思维模式”;而西方人则习惯于从具体到整体的“解析式的思维模式”。因此,学生按照中国人的语篇迂回式的思维模式写出来的英语文章,西方人可能会觉得重点不突出、比较松散、条理不清或没有逻辑性等。英语段落强调线性思路、直线式语篇及论证逻辑性。而中国学生写作文喜欢间接地从说,委婉、含蓄地说,喜欢绕弯子,避开主题,这样的文章可能会给西方人造成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有必要在课堂上详细地跟学生讲解并说明中西方人在思维模式的区别,并逐步训练学生习惯运用西方人的思维模式进行英语写作,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写出真正的英语文章。

在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的方式是非常灵活的。如教师在布置作文 “My College Life”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先讨论自己大学生活是怎样的。学生写完作文,教师除了点评学生作文,还要利用多媒体呈现西方国家的大学生活的图片、视频、文字等,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大学校园生活的异同。如美国人不喜欢依赖父母,独立性很强,所以读大学时半工半读是很普遍的。教师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西方国家大学生所写的关于大学生活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文化的差异,如文章的结构、词汇、句法等,从而使学生学会更为准确、地道地使用英语。

4 结语

总而言之,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意识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在具体的教学中加强,指导学生有意识地培养,在不断的学习和训练中逐步形成,进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当然,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仅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加强;开设相关的文化课程,举办文化主题讲座;指导学生课后阅读经典的英语文学作品、报纸杂志,看电影和电视等;还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将跨文化意识的培养渗透到课后的学习、生活、西方节假日的文化活动以及各种各样英语课外文化活动中,如话剧表演、外语文化节等。

基金项目: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外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意识培养模式的构建(桂教高教[2007]165号,启动项目第31号;桂教高教[2007]109号,启动项目第7号)

注释

① 陈俊森,樊葳葳,钟华.跨文化交际与外语教育[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篇3

【关键词】中西体育;文化差异

不同区域、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体育文化,世界上影响最大,差异最明显的是中西方体育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世界的政治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呈现出世界性的色彩,体育文化也呈现出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的形式。但是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差异和发展趋势是怎样的呢?

1中西方文化的对比

1.1地理位置的差异

中国古文明的地理位置位于东亚大陆,被太平洋、热带雨林、喜马拉雅山和帕米尔高原,从东、南、西三面包围,形成与外界隔离的天然屏障,只有北面的古代游牧部落常常威胁中原地区,但由于中原经济文化处于优势,中国的古文明发展始终没有被打断。长达几千年的封建专制主义给中国人的思想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造就了中国传统文化多顺从少抗争、多保守少创造;重人性、讲人治;强调贵贱、等级制度的民族性特征。

西方文化产生于欧洲,欧洲位于欧亚大陆的西部,西临大西洋,南濒地中海,东南是黑海、里海,北临波罗的海、北冰洋,东部以乌拉尔山脉与亚洲相接。欧洲海岸线曲折,多天然优良港湾,适于发展海洋贸易和海洋运输。欧洲土地面积狭小,平原少、山地丘陵多,土地贫瘠,不宜于农业,只好向大海求生存,进行海外冒险掠夺。这就铸造了西方的进取精神和主体意识。

受西方地理文化背景的影响,西方民族的个性特征呈现出与东方民族截然不同的特点,它重视个体的力量,强调对个体发展的尊重和宣扬,对外来世界存在天生的征服与探索欲望,对不断突破人类自我未知的极限有着不可思议的向往与追求。

1.2心理基础的不同

原始农业在中国是以女性为主的原始采集生活过渡而来。他们靠天吃饭,越是古代越是这样。因此,中华民族多感恩、依附心理。“中国古文明是本地区居民创造的。古文明建立发展的基础是农业。”〔1〕中华文化认为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甚至是不可缺少的要素之一,强调人应与自然融为一体。中国古代竞技体育多以个体的、娱乐性的、技艺性的、表演性的项目为主,如投壶、戏球、礼射等,而对抗性强、竞争性强、身体接触较多的运动项目,在中国开展很少,也难以流行。这不能不说与传统文化所主张的“心欲宁,志欲逸,气欲平,体欲安,貌欲泰,言欲讷”有关。这种形态的竞技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相比,缺乏竞争性和开放性,反映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超稳定结构,符合中国古代哲学意识的内倾性,与东方长期以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活节奏和思维方式相同步。

在古希腊代表的西方,人们在与大自然的搏斗中,强调对自然的征服与改造,而不是直接依赖于自然。长期狩猎为主的游牧生活使希腊男性充满了勇武刚强,尊重个人的文明。他们认为战胜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竞争是西方体育运动的灵魂,他们强调超越自然、超越极限,其体育中表现出了“更高、更快、更强”的色彩。我们从古代西方比较盛行的单程赛跑、角力、拳击、赛车、赛马等竞技活动中就会感觉到西方体育的外向型性格的气息。西方大多体育项目都对规则、场地、器材做出严格规定,注重对人体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的研究,并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独立的、科学的、规范的体育理论体系。这些方面分别形成了中国人“内向情感型”和西方人“外向情感型”的民族性格和心理基础。

1.3信仰的区别

中国古代的先祖们一直崇拜图腾神,认为图腾是氏族人的祖先,人伦准则也以血缘关系辨亲疏,识远近。后来中国的体育文化受传统儒家文化的影响极大,儒家思想的学说渗透到社会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儒家思想提倡 “仁”、“义”、“礼”、“智”、“信”, 强调 “礼”的规范, 把以竞技为主的体育也限制在礼的范围内, 这对后来的体育影响很大, 限制了体育思想的发展。后来程朱理学把儒家中的“仁”、“礼”学说进一步发展衍变成为“明人伦”的思想,而一直发展的养生活动中,医家与道家结合,道家与佛家融会,使养生思想与术士方法的结合越来越紧密,越来越神秘莫测。正是因为中国伦理文化的日渐成熟,礼仪禁忌的越来越多,人们才愈加不敢表现,整个民族的精神气象朝着内敛、文弱一面发展。

古希腊在图腾崇拜以后,创造了以宙斯为主神的奥林匹克诸神,他们重视人的尊严,尊重人的个性。他们的关系不是从属的,而是平等的。他们视人为神圣,视人世为人生的娱乐场、竞技场。西方价值观认为“人是宇宙的中心,是宇宙的主宰”,人与自然界处于对立和斗争的状态。他们将自然界作为人的认识对象和改造对象,主张发挥人的主体能动作用,重视人对自然的支配和抗争。在体育运动中强调勇敢、顽强、拼搏和向上的精神。

1.4文化的差别

中国体育文化在汉代初步形成一种崇尚阳刚之美、大气磅薄的英雄主义精神,并在唐代得以发扬光大。但是随着专制统治的不断加深,与之配套的意识形态不断加强对人们的禁锢,使人们追求内在的修炼,以及身体与自然的气息沟通,不重竞技重欣赏,再加上传统儒、道、佛三家的中庸、和谐、平心等哲学理念的影响,根本不可能出现“更快、更高、更强”的体育精神,另外,雅、俗文化的长期分流,文人士大夫尚雅轻俗绝不与民间艺人合作,结果民间技艺只能口传身授,宫廷或官府的体育多数由皇帝钦定,因为环境氛围的严肃和上层社会保守观念的限制,也不可能形成多种技艺高度融合的体育形式〔2〕。因此中国一直未能产生广泛、普遍的形体审美观念,没有对身体形象的深入追求,因而中国历史上也就没有奥林匹克那样的推崇个性、以民为尊的竞技角逐,更没有出现浸泡着“平等”和“竞争”这一核心思想的体育观。

古希腊主流文化是一种身体化的文化,追求身体的“力”与“美”,身体锻炼注重体育竞技运动。古希腊、斯巴达、罗马对儿童自小就进行身体和军事训练,重视身体的健美匀称,追求体育竞技的价值。西方传统体育主要着眼于力量、速度、灵敏等素质的提高,追求肌肉、骨骼、韧带等的外观强大及功能提高,参加赛跑、体操、标枪、拳击等极具竞争性的项目。西方文化所具有的竞争精神, 勇于冒险的性格, 崇尚精英至上、骑士精神。在竞争中求生存, 在竞争中求提高,在竞争中求完善,成为人们的普遍心理,竞争机制成为西方体育文化的灵魂和核心。其项目设置理念上也体现出速度、高度、远度和重量等物理特征和追求个性极限潜能,充分展现的是生命的运动能力, 挑战生理极限的思维方式〔3〕。

2中西体育文化的交流

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融合由来已久,据考古发现,殷商甲骨文就有来自外国的龟甲,从两汉开始,中西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特别是汉唐盛世,使中华文化不断充实新鲜活泼、丰富多彩的有益营养。据史料记载,公元前1052年,齐国都城临淄曾开展盛大体育运动会,项目有蹴鞠、射箭、武术技击、角力、击剑、投石、超距、围棋等,其声势极为壮观,不亚于古希腊奥林匹克运动会。〔4〕公元600年,隋杨帝在丝绸之路的古都张掖举办了来自世界27国的商贸盛会,并进行了百戏、角抵、马术、乐舞等比赛。和唐代有通商交往的国家多达70余个,仅长安就居住和汇集国内外百万余人,是当时的国际大都会。明末清初,“西学东渐”,西方一批传教士在中国进行传教活动,使中西文化交流掀起了新的。

随着世界全球化、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与深入, 世界一体化的趋势愈加明显。世界各国间文化的交流、影响、互动日益加强。各个国家、民族的传统文化在这种冲击中都向统一的方向发展。体育文化也在这一同化过程中呈现出交会融合的发展趋势。

3现代社会存在的问题

在现今社会,人们已进入激烈的竞争时代,快节奏、高频率的生活,使个体包括未成年的学生都因此而承受巨大的压力,即使物质生活再丰富和优越,如果缺乏必要的调整和足够的承受能力,仍会对人造成身心损害。西方体育方式多为对抗性的,运动本身可以调节人的精神,但过分的胜负追求不符合工作紧张之后的放松要求,尤其不适合全民健身人群中的中年人和老年人。

西方竞技体育过分地追求超越极限,高强度、超负荷的训练给人带来的不仅是局部的发展,一时的成绩,还会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如许多运动员虽然身强力壮,退役后却疾病缠身,还带来了滥用兴奋剂、贿赂等等,对人的身体和精神都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所以说西方的竞技体育在健身这一方面是有缺陷的,有悖于全民健身的宗旨。

中国传统体育中很少有激烈的竞争活动和对抗性项目, 也很少提供发挥人体创造性及能动性的机会, 造成人们缺乏积极探索自然和征服自然的精神, 弱化了人积极进取性格的培养。中国传统体育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封建社会传下来的、带有一些迷信色彩的民间活动等。但是我们不能因此而否定传统健身,只应是摒弃传统健身思想中落后的观念,杜绝利用封建迷信惑众的现象,不断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经验上升到科学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

4中西方体育文化的发展趋势

在当今的政治经济环境下,中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能源危机等,这促使人们把眼光投向世界,随着科技的发展进步,人们逐渐向海洋发展,中国有漫长的海岸线,有很多天然优良的港口,可以向大海深处前进。人们前进的步伐逐步增大,人们的发展模式也有了新的内涵,这就逐步带动了人们各方面的进步。传统体育文化已经不能满足日新月异发展的需要,中国传统体育文化需要不断增加新鲜血液,西方的竞争观念、自我价值观念也逐渐融入中国体育文化。

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田径等奥运会项目已深入中国各民族人们的心中,获得大家的喜爱。在第28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中国突破性地获得金牌32枚,其中射击4枚、跳水6枚、柔道1枚、举重5枚、游泳1枚、羽毛球3枚、乒乓球3枚、网球1枚、体操1枚、摔跤1枚、田径2枚、皮划艇1枚、跆拳道2枚、女排1枚。从中国获得的奖牌看,直接对抗性项目有4枚,隔网对抗性项目有8枚,完全不与对手接触项目有20枚。说明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融合下,中国体育在腾飞,竞争意识在增强,竞技能力在提高。

中国传统健身不仅进行外形肢体运动,还善于养内,典型项目是导引、气功、武术、太极拳等,它对不同性别、年龄、职业的人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当世界走向老年化的时代,它理应受到老年体育的青睐,在讲究健康和休闲的今天,它的体育价值更是不言而喻的。

西方社会虽然物质文明高速发展,但是精神颓废的生活让人们感到失望和厌倦,西方体育竞技对人体产生很大的运动损伤,使人们感到不满,西方人对东方体育中强调练养结合,动静平衡的体育思想很感兴趣,为缓解高科技带给人类的不良影响,满足人类精神需求,促进人类身心健康,西方一些知识分子也开始致力于东方体育文化精神的研究,试图从东方的处世之道和养生方法中寻求解脱。例如普拉提(Pilates)训练法就是由德国的约瑟夫?普拉提于1926年创立并推广的一种运动健身体系,它吸取了东西方文化,兼容了生理与心理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入了瑜珈、太极拳、芭蕾形体的一些理念,是针对肌肉形态、关节等外在的一种训练。

气功、武术、龙舟竞渡、踏青、放风筝、荡秋千等,开始向西方移植,冲破了西方竞技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众多学者都对中国文化寄予希望,英国罗素先生在《中国的问题》一书中曾说:“中国人已经发现了一种生活方式,并且已经实践了不少世纪,如果它能够被全世界采用,它将会造福于全世界。”西方体育观念在强调战胜自我、战胜自然等体育精神、对于激励人们的斗志,积极进取方面有可取之处,对于局部系统器官有突出锻炼作用,竞技体育项目在弱化竞争性,降低难度的前提下也可用作健身运动的手段和方法。

从哲学意义上讲,以奥林匹克为核心的西方体育文化努力追求的是人类的可能性,而东方体育文化则要说明人类的必然性。西方体育主张“永无止境”、“超越极限”,东方体育强调“适可而止”、“点到为止”,这两方面对于人类都是不可或缺的。

5结论

通过对古代中西体育文化的对比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中西方的体育文化虽然差异明显,但是互补性很强,而且对人的身体和心理都有着重要作用,中国体育文化可以平衡西方体育的偏颇,西方体育文化可以改变中国体育的柔弱,具有互补作用。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继承、融合和发展对中国和世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岂之.中国历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2.

〔2〕兰州理工大学丝绸之路文史研究所.丝绸之路体

育文化论集〔M〕.北京:中华书局,2005.271-289.

篇4

关键词: 中国 美国 跨文化交际 文化差异

1.引言

随着世界联系的不断加强,中国和西方国家的交往日益频繁,然而在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中遇到不少误解与挫折。作为东西方文化的代表,中美两国有着许多不同的文化特征。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史的东方大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而美国是一个只有两百年历史的国家,其主导文化为欧洲文化。由于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发展过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美两国文化间存在巨大的差异。

2.中西文化差异的主要表现形式

2.1婚姻观的差异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离婚率较中国高得多。在美国,如果某一对夫妇的婚姻历程能够超过五年,人们就会为此感到吃惊。他们会想,和同一个人相处那么多年不感到乏味吗?而如果有人说自己要结婚,他将要迎娶的是他第五位或第六位妻子时,并没有多少人会感到吃惊。对多数美国人来说,当他们认为夫妻之间已经没有爱情时,就会考虑并最终选择离婚。而中国人受传统伦理观、道德观的束缚,以及考虑到对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特别是对孩子的影响,也许会维持所谓的没有爱情的婚姻。并且从封建社会流传下来的“女子从一而终”的思想至今还影响着很多中国人。

2.2对赞扬的反应的差异。

听到别人的赞扬,美国人和中国人的回答不同。如果有人说:“You are soclever!”“Your English is so good!”美国人在表示接受赞扬时,会高兴地说:“Than kyou!”而中国人深信谦虚是人类的美德,往往以“No!No!I’m very clumsy.”和“my English is very poor!”之类的话回答。在美国人看来,中国人断然否定别人的赞扬并言不由衷,有失礼貌;而中国人则认为美国人过于自信,不够虚心。在称赞别人的问题上,也会反映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起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干得怎样出色。她也会夸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在什么地方的音乐会上演出过,等等。在中国,人们一般不会在外人面前夸赞自己家里的人。

此外,中国人还忌讳男士夸别人的妻子长得漂亮,否则就会认为他不够稳重,对中老年人来说尤其是这样。然而对西方人来说这却很平常,被夸奖的人往往颇为高兴。

2.3称呼的差异

在西方国家,人们常常用名字称呼别人(如Tom、Lucy等),而较少用某某先生、某某小姐等。这种做法在美国人中尤为普遍,不仅年龄相近的人之间这样称呼,年龄悬殊的人之间也这样称呼,没有不尊重对方的意思。可以听到孩子叫年长的人Peter、Helen等,甚至孩子对父母或祖父母也可以这样称呼。学生可以叫老师的名字,老师们对此并不反感,也不认为学生不尊重自己。中国长期以来尊师重教,对于老师,学生是不能当面直呼其名的,否则会被认为是没礼貌没教养的表现。中国人自古以来尊老爱幼,称呼涉及礼貌,按上下、长幼有别的传统体现人际交往的社会关系。中国人常尊称比自己年长的人“您”,在比自己年幼的人的姓前加“小”,如“小李”,以表示亲切。

2.4时间观的差异

在时间观念上,中国是一个以过去取向为主的社会。尊重过去,人们敬老尊师,重经验,重资历,因为这些都与“过去”相关。中国人注重面对过去看问题,因而有“前所未有”、“前车之鉴”之说。美国人则立足于未来。未来取向是他们重要的时间观,在他们看来,将来是更重要的。另外,中国人和美国人在赴约时间观念上也存在着些许差别。对于美国人来说,一般的社交时间差是5分钟。如超过5分钟,迟到者就必须向对方表示歉意了。而在赴约方面中国人的时间观念相对较淡薄。但是,越来越多的中国人的时间观念显著增强,对于正式的社交约会大都准时赴约。

2.5伦理观的差异

传统的中国文化深受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主张礼节与孝道,人们行事应符合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人们往往以社会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这也是传统中国社会得以正常运作、人际关系得以和谐的重要依据和保证。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美国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影响,追求个人的自由和解放。美国人认为在家庭中,儿女与父辈之间的关系纯属感情关系,并非必然的道德义务关系。在美国,父母通常只在子女成年之前尽养育之责,而父母年老了子女也没有赡养的义务。

2.6等级观的差异

在不同的社会和文化中,确定等级和地位的标准不同。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主张尊卑有别、长幼有序,尤其是在人与人交往时都必然受到各自的地位和角色的制约。例如,晚辈见到长辈或下级见到上级时要主动先打招呼,以表示尊重。在交谈时,职位高或年长者常是谈话的主导一方,另一方则要表现出洗耳恭听的谦卑举止。此外,传统的中国文化有“贬己而尊人”的交际规范,说话时尽量抬高对方的地位。如说话人表达自己的见解后,往往会补充一句,声称那是自己的“拙见”,请求对方“指正”、“帮助”,即便其见解确实很好、很正确。与中国文化不同,美国文化强调平等。美国人认为,一切人生来都是平等的。在美国,父子、师生、不同职位的人并无明显尊卑之别。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关系无不体现平等观念。在美国文化中,人与人交往时较少拘礼,甚至子女对父母都可直呼其名。美国人在谈话中毫无年龄、辈分之顾虑,彼此意见不同时,常是各持己见,不会仅仅因为对方年长或地位高而改变自己的看法。

2.7价值观的差异

在中国,传统的价值观认为,个人的价值是通过个人对社会的贡献体现出来的。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认为集体利益高于个人利益;主张个人融入集体,依靠集体,团结协作,共谋发展。中国有句古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这充分表明了中国人重集体主义的文化价值观。美国是以个体主义为基本文化特征的国家,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强调个性原则,注重个人的自由和权利。因此,他们主张个人以自己喜欢的方式去生活,不愿受到别人的干预和限制。个人主义使美国人习惯于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奋斗,去独立地求生存,求发展,而不依赖他人。

2.8其它方面所表现的中西文化差异

在家庭内部的道谢方式上中国人和西方人人也存在着不同,中国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帮助很少说谢谢。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在家庭内部不注意讲礼貌,而是中国人表达谢意的方式较含蓄,不常说出口。而西方国家家庭成员之间无论长幼,只要接受对方的帮助就要表示感谢。

中国人常把提供某种服务或物品等看作是热情周到,比如中国人在宴请别人时爱劝食且不停地为客人添加饭菜以表示热情周到,有时甚至劝酒,使得西方人感到无所适从。而西方人只是会礼貌询问客人是否还需要添加饭菜或饮料。

“你吃了吗?”在汉文化中是一种寒暄语,类似于英语的“Hello”。但对不了解汉文化的美国人来说,此话并非是寒暄语,而会认为是对方想邀请自己吃饭,有可能造成误解。诸如此类的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所引起的跨文化交际中的误解还有很多,这里不再一一举例。

中国人在倾听别人讲话时,会时不时地插话表示附和或理解。否则,会让讲话者感觉倾听者对此不感兴趣或已经厌烦。而西方人在同样情境下则插话较少,会让讲话者长时间倾诉,而自己只是保持沉默,以示对说话者的尊重。

3.中西文化差异产生的主要原因

中西文化是各具特色的两大文化系统,它们的渊源和发展道路各不相同。中国是一个传统导向的社会,几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占统治地位。中国人崇尚和谐统一,注重集体的力量。此外,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教训,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中国文化倾向于重视过去。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深受宗教文化的影响,有着强烈的自我中心观念,信奉个人主义。其文化价值观的核心是个人中心主义,强调通过个人奋斗达到个人价值的最终实现。

4.结语

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文化障碍而导致的信息误解,甚至伤害对方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研究文化差异,研究怎样进行正确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已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文化没有优劣之分,我们应宽容对待文化差异。在跨文化的交际和沟通过程中,这有助于消除误会,加深感情,促进中美,以及中国和世界其他地区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将有利于中国与世界各国和各民族文化的共同繁荣与发展。

参考文献:

[1]Larry A,munication between Cultures[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3]顾嘉祖.跨文化交际[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

[4]何自然.认知语用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5]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6]汪德华.英汉文化差异及思维方式[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2,3:43-45.

[7]王寅.认知语言学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5.

[8]饶纪红.跨文化交际中的中美文化差异[J].江西社会科学,2005,4:165-167.

篇5

关键词:大学校训语用等效语用失误应对策略

1、引言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大学已经不仅仅是客观物质的存在,更是一种文化和精神的存在。而一所大学的校训,作为学校历史的结晶,象征大学精神,弘扬大学文化。现如今,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不断加强,中西大学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国内高校校训的英译研究对于高校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

2、大学校训综述

校训,作为大学的“魂”,它像一盏明灯一样指引着学校的发展与前进。因此,解读一所大学的校训成为研究大学文化一把必不可少的钥匙。

2.1 何谓校训?

中华书局出版的《辞海》是这样解释校训的:“学校为训育上之便利,选若干德目制成匾额,悬之校中公见之地,是校训,其目的在使个人随时注意而实践之。”

南京大学校长蒋树声认为,校训是学校制定的,对全校师生具有指导意义的行为准则,是对学校办学传统与办学目标的高度概括。(2002:12)

上面两个关于校训内涵的表述尽管各不相同,涉及到校训的目的、本质及作用,但却是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校训的本质。校训,对内是一所大学依据办学理念而制定的鞭策和规范全体师生员工行为的简短言词。对外作为一所大学最好的广告语,影响着高校的对外交流与发展,因此,它的英译研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则不好的译文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精神理念的推广,甚至会带来不良的负面影响。

2.2中西校训的异同

我国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其办学校训因此深受儒家、墨家等传统文化的影响,重视人伦关系,强调内心修养。而国外高校多重视科学主义教育,侧重于对知识、真理和自由的追求。具体表现为:

从校训文字的来源上看,我国大学的校训大多来自经典或古籍,在收集的50所国内高校校训中,以下词语出现的频率相对很高:

而西方大学的校训大部分来自拉丁文的格言,也出现上帝、主等宗教色彩的词汇,在收集的50所国外高校校训中,以下词语出现的频率相对较高:

从句法特点上看,我国大学的校训多以四言八字为多,主要是名词性平行结构。例如:

同济大学:严谨 求实 团结 创新

而西方大学校训的句法则不同于国内高校校训,主要有以下三种结构:陈述句。例如:英国牛津大学校训:The Lord Is My Light. 介词开头。例如:英国剑桥大学校训:From here; light and scared draughts.祈使句。例如:斯坦福大学校训:Let the wind of freedom blows.

中西校训之间的不同是由文化、习俗、宗教、风俗等等原因造成的,反映出了各个民族的世界观和观察世界的角度。

3、语用等效翻译面面观

语用学,作为语言学分支中一个以语言意义为研究对象的新兴学科领域,已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此同时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最重要手段必然要经常涉及语用问题。语用学研究领域所取得的成果也势必能够为翻译的研究提供了借鉴。

3.1何谓语用等效翻译观?

语用学与翻译的结合就使得语用翻译应运而生。因为语用翻译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翻译问题,而语用学以研究语言意义为核心,因此语用等效翻译强调的是意义的等效,而非传统等效翻译的形式等效,它提倡的是使用语用意义的等效来解决跨文化的问题,以此来实现交际的用途。

3.2语用等效翻译观的分类

G. Leech在principle of pragmatic一书中将语用学分为语用语言学和社交语用学两种类型。(G. Leech,1983:157)那么,将语用学知识运用在等效翻译上,就可以将语用等效翻译分为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两种类型。首先语用语言等效翻译是在词汇、语法、意义等层次上不拘泥于原文的形式,只要求保存原文信息的内容,使译文达到语用等效,近似于奈达提倡的“动态对等”。而社交语用等效翻译不同于语用语言等效翻译之处在于,它强调从社会和文化的角度去考虑语言的使用。在准确理解原作内容的前提下,译文不一定要拘泥于原文,而是顺从读者的文化习惯,变土为洋,使他们乐于接受。(何自然,1997:186)

4、大学校训的语用等效翻译

由于大学校训寥寥几个简短的词语就集中体现了一所大学的精神与文化,因此,我们在翻译过程中既要准确体现出这所大学的精神和文化,又要考虑译语语言的表达习惯,充分体现出学校的特色。

4.1大学校训的语用语言等效翻译

如前所述,语用语言等效翻译只要求保存原作的内容,达到语用意义的等效。这就要求原语的词汇、语法以及表达形式要经过译语语言符号系统不同程度地“驯化和改造”。大学校训虽然简短凝练,也能够体现出英汉两种语言的区别。所以,我们在重构过程中一定要以观众的反应作为校训传播的基础,使两种语言的接受者产生等同的效果,等同的心理共鸣,使“眼球效应”达到最大。

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校训为“智周万物,道济天下”。南航借用这句《周易》经典作为校训,意在鼓励学生们勤奋探索,不断拓展知识领域,达到周知万物的学术境界;乐于奉献,按规律改造世界,实现经世济民的远大理想。如果直译为“Intelligence Covers Everything and Norms Serve Mankind ” ,这个译文不仅不符合英语的表达习惯,而且会让读者不知道此校训具体要表达的含义。该校训可译为“Acquirement of Knowledge to Serve the Mankind.”

再如:北京师范大学校训“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曾被翻译为: Studying to teach and acting to example.这个译文前半句明显是字对字翻译,属于中式英语,而后半句也未能将原文的内涵表达出来。北师这句校训的基本含义是教导学生 “所学要为世人之师,所行应为世人之范。鉴于以上的分析,此校训应改译为Learn, so as to instruct others, to serve as example to all.

4.2大学校训的社交语用等效翻译

在翻译过程中,如果只考虑内容和意义的传达与对等是远远不够的。中西方由于不同的政治、经济、宗教、历史、地域等等背景,使得英语和汉语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一则优秀的大学校训在原文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中是成功的,但如果在翻译时忽视它的特殊功能,一字不改地译成另一种语言的话,就不一定能达到原来的效果,甚至会适得其反。从社交语用等效翻译的角度来看,在翻译中必须关注译语语言所处的文化环境,采取一些灵活变通的手法。例如:

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校训是“规格严格,功夫到家”,首先 “规格严格”有两层意思:要有“规格”,要“严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点子上,下到程度。了解到此校训的意思,就应该说此“功夫”非彼“功夫”,不是外国人常常理解为的中国武术。如果我们直译为“Standard strict, Kongfu go home”显然是不适合的,应改为 “Strict Standard and Sufficient Effort. ”

再如:中国科技大学的校训“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此校训是郭沫若同志在中国科技大学1959年的开学典礼上所说到的,“红”旨在希望学校办学要坚持党的教育方针,“专”指的是学生只是思想好还是不够的,没有专业的技能,这样的“红”也算不得红。这则校训受到了社会条件和历史背景的影响,折射出鲜明的时代色彩。当时有人将这则校训翻译为“Red and Expert, Truth and Fact”,此译文显然是字对字翻译,并没有表现出此校训的内涵。后来又有人将该校训译为“Socialist-minded and Professionally Proficiency, Associating Truth with Fact”,和“Red”一样,外国读者并不明白“Socialist-minded”所指何意,这一译文同样未能达到传意的目的。因此,将整个校训译为“Studying Hard, to Excel in Both Integrity and Specialty”,不仅符合国外校训语言表达习惯,也能够为国外读者所明白。

4.3大学校训翻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大学校训作为一种特殊的应用文本,其翻译并不苛求字词对应,也很难明确区分语用语言和社交语用这两种等效,好的翻译成果往往是二者综合运用的结果。在翻译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透彻理解原文,切勿望“校训”生义。由于汉语式校训每个词语常常就能概括一种精神,一则四言八字的校训表达的内容很多,语义高度浓缩。这就要求在翻译之前必须要透彻理解原文,了解所用词语的来源以及意思。

其次,译文应避免中式英语。汉语是意合语言,字词之间没有逻辑词,读者就能心里神会,而英语是典型的形合语言。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避免字对字翻译,在充分理解原校训的基础上,对选词反复推敲,字斟句酌。

最后,译文要简洁,不能累赘。校训大多为简短的词语,因此,译文也不能累赘。虽然有时很难做到译文和原文一样的言简意赅,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或者技巧使其简洁化、凝练化。

5、结语

综上所述,校训是一种相对独特的应用文体。校训的翻译是一个复杂的创造过程,由于文化差异造成的不同的思想方法和价值观念都可能会影响校训的理解和效果。(周永模,2008:52)因此,翻译时必须在深刻理解原文含义的基础上,在语用等效翻译观的指导下,通过比较两种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结合译语校训的用语与结构特点,尽可能地简洁而地道地传达原作的思想,译出使他们乐于接受的译名,从而保证大学校训翻译的等效,切忌拘泥于词对词的死译,以免因形害义。

参考文献:

[1]Leech, G. Principle of Pragmatic [M]. London: Langman, 1983.

[2]何自然.语用学与英语学习[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全人;世界人;中国人

1引言

在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过程中,许多高校迈出了更大的步伐。四、六级不再是大学生毕业的标准,其通过率也不再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准。随着“一带一路”的深入,社会对大学生英语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刻不容缓。

2“全人”教育问题

市场经济的复杂多样化对今天在校大学生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全面发展首先指的是德智体美劳等诸方面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的功效不只是将各种知识传授给学生,更是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均衡发展,成为德才兼备有文化的劳动者。从“全人”的教育目的出发,对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而言,就不能仅局限于英语教学内容本身。英语教学只是一个教育学生成为“全人”的媒介之一,只不过其侧重点转移到语言和文化知识方面。大学英语教师以课堂为主要场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渗透。每节课都充满着“全人”教育的信息。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不能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上,而是学习具体知识的同时学习如何做人,这也正是我们所强调的“五育德为先”的原因所在。据一些权威的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的服务意识和利他主义思想有明显的下滑。相反,自私自利、自我为核心的思想观念在不断滋生。高等教育培养德才兼备人才刻不容缓。大学英语教师必须以自己的课堂为主战场,用中西方先进文化中的鲜活事例向学生传递做人的普遍道理。大学的“全人”思想还包括大学生心理的健全。随着就业压力、课业负担,以及与此相关联的家庭、恋爱等等各方面越来越复杂化,出现心理危机的大学生数量在与日俱增,仅靠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师是不够的。大学教师应该同时也是心理咨询师,他们靠近学生,与学生零距离接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大学英语教师在自己的课堂上,利用学科优势,结合中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做出反应,逐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要做到这一点,英语教师必须提升个人素质,对学生要关心爱护。教师在课堂上要不时地与学生进行心理沟通,赢得学生的信任,使之愿意对老师们敞开心扉,是大学英语教师成为学生的心理辅导老师的重要前提,这对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也会有所帮助。教师要愿意为自己的教育对象付出劳动,用孔子的话就是“诲人不倦”“教不倦仁也”“爱,焉能无劳乎?忠,焉能无诲乎?”教师的诲人不倦是成就学生“全人”的关键。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师生关系才能融洽。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大学英语教师要“待之以全人”。对待学生以全人,学生方能成为全人。教师可以借用“罗森塔尔效应”或“皮格马利翁效应”,即我们所说的心理暗示作用。心理暗示指的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其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张伟,2000)受暗示者接到心理暗示后会自动接受暗示信息,用所接受的信息异化自己先前关于自己的不完整的概念,从而调整自我概念,自觉将自己的行为引向暗示者提供的方向。大学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西方先进的心理学成果组织课堂教学,以此来提高教学效果。

3“世界人”教育问题

随着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地球村”概念的出现,每个人都成为了“世界人”。随着中国所倡导的“一带一路”的纵深发展,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实现了极大的提升。作为帮助学生打开世界之窗的大学英语教师肩负着时代赋予的使命。大学英语教学是传播世界先进文化的窗口,也是学生过滤西方社会思想的第一阵线,同时也是一个极其容易造成两级文化分裂的课堂。过度渲染和描述西方文明的光鲜亮丽容易造成学生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从而带来自我文明的自卑感。相反,不能客观对待西方文明在过去几百年来所取得的辉煌容易误导学生的本文明中心论。两种情况都造成学生不能正确地看待世界各国的文明,这对学生的发展是有害的,与今天全球化时代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的要求背道而驰。教育学生要秉持平衡的思想,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看待社会和历史。任何一个社会文明都有其先进之处和不足的地方,对西方文化和文明的学习一定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世界各国文化互相渗透、互相吸收,最后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世界文明大融合,我们必须意识到,每个人、每个国家、每个民族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在这种关系中,我们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是相互依存的。(葛红兵,1997)这使得人类的生存观发生了根本改变。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我们的相互依赖表明人类进入一个绝不能忽略共生的时代。与环境共生,谋求可持续发展;与邻国共生,谋求共同繁荣;与他国共生,寻求共同强大。世界人的普遍特质是包容、宽容、善于分享、善于给予。为培养世界人,大学英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将上述提到的世界人品质传授给大学生,这样他们踏入社会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时,不仅可以避免文化冲击(cultureshock),更带有中国文化的韵味(cul-tureappeal),形成多元文化主义(multiculturalism)特质。从高中升入大学的学生对文明的判断能力还没有完全形成。这些学生对于许多方面的价值取向还没有最后确立,仍然处于懵懂和混沌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大学英语教师的作用就显得格外重要。学生价值观念判断标准的确立有其循序渐进的规律。了解一个文明首先从文字出发,正确顺序是:文字——文明——文化。学生从一个国家的文字入手,经过对这一文字所承载的文明的认识和熟知,最后实现对这个文化的洞察。一些词带有明显的文化内涵,如口红(lipstick)、短裙(miniskirt)。通过字词来认识文化是一个很快捷的方式,文字是折射它所承载的文明与文化的镜子,透过这面镜子,我们会看见这一文明和文化的全貌。大学英语老师熟知承载文明和文化的语言,他们在打开一个文明之门的时候,要当好文化的向导,客观公正地向学生介绍外国文化景观。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逐渐形成自己的判断标准,不能将自己的判断标准强加给学生,那样学生还没有形成判断标准之前接受了老师的标准。教师先用自己事先备好的材料为学生洗脑,这对于正在发展中的学生是不公平的,不仅不能促进学生快速成长为“世界人”,反而会阻碍他们的发展。教师用自己事先备好的东西大量地向学生满堂灌是学生失去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大学英语教师对此要十分谨慎,不可越俎代庖。学生通过发现来学习,学习成果会使他们终生受益。

4“中国人”教育问题

中国的高等教育要培养“全人”和“世界人”,但更不能忽略要培养“中国人”,这里所说的“中国人”是与“西化”相对应而言的。针对高校学生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的现象,学界普遍流行着一个术语叫“中国文化失语症”,是专门针对高等教育中英语教学提出的一个术语。全国有庞大的大学英语教师队伍在传播西方语言和文化,而从事大学语文教育的教师却少之又少。中国文化失语症主要表现在思想上忽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知识储备不足、中国文化的英语词汇欠缺。(于万锁,2016)中国高等教育忽略了中国文化的教育,使得在跨文化交流中许多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不及西方学者。我们的学生不能向外国学生和学者介绍我们的文化,不能宣传和传播中华文明,这应该是高等教育的一个缺失。课堂之上,文化的传播总是在其载体文字中进行,外国文化的传播也总是在与中国文化的比对中进行。中国文化失语症现象的出现应该是英语教师的一种思想意识的消极结果。大学英语教师都认为向学生传播中华文明和文化与自己的教学没有关联,然而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是培养“中国人”的活动。将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根植于每一个大学生的思想深处,培养他们爱党爱国、奉献社会、回报国家,是每一位高等院校教师的共同责任。高等教育从来就不是“各人自扫门前雪”的工作,所有老师培养所有学生。具有较为深厚的中国文化功底,向学生传授中国文化,培养他们做合格的中国人,对于大学英语教师来说不是件困难的事。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积淀和精髓,各国文化之间只存在差异,不存在良莠,不能说哪个文化好,哪个文化差。文化是在潜意识中推使人们执行日常行为的看不见的推手。造成中国文化失语症还有教师自身的原因。一些老师对中国文化缺乏了解;许多老师长期在国外进修学习,受西方教育较多,满脑子是西方文化和西方思想,讲起西方文化来得心应手。相比之下,没有系统学习过中国文化、误读了中国文化的教师会不自觉地误导学生。培养高水平的学生首先需要高水平的教师队伍,高校管理层面不能忽视这一点,否则,我们真的培养了“全人”和“世界人”,可是他们却不是“中国人”。这将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尴尬,长此以往,人才流失在所难免。对此大学英语教师须谨记。

5结语

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培养的目标提出了不同要求。“三人”教育是新时代赋予中国高等教育的新目标。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际把“全人”、“世界人”和“中国人”作为时代的培养目标。这样学生既可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又有健全的人格和心理,既包容和宽容,又善于分享和给予,既了解西方文化,又熟知本土文化。

参考文献

[1]葛红兵等.“地球村”时代的文化走向[J].中国青年研究,1997(11).

[2]于万锁.中国文化失语症对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负面影响成因与对策[J].北方大学学报,2016(4).

篇7

文字标识语是向大众传递特定信息的表述内容,发挥着宣传教育、提示提醒、警示警告等社会功能。由于许多公共场所提供标识文字的空间较为有限,人们常常选择简单的表达用语,用简略的方式向大众传递相应的信息。简略的中英文标识语可以高度概括信息,帮助民众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标识语的内涵思想。例如,随着城乡社会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新农村文明程度得到同步提高,新建成的公共场所借鉴城市公共场所的管理方式,倡导禁止吸烟的新风尚,标明“公共场合禁止吸烟”。有的新城乡地区为了方便百姓,设置公共汽车专用车道,标明“公交车专用道”。翻译此类文字标语时,我们要适应国际化发展趋势,以方便国内外游客为目的,尽量使用国际通用且较为简洁的英语标识语:“NoSmoking.”“BusLane.”类似的文字标识语还有很多,包括“NoParking(禁止停车),NoSpitting(禁止随地吐痰),NoDisturbance(不随意打扰)”,等等。[2]文字标识语可以方便民众在第一时间了解最重要、最直接、最有价值的信息,在翻译中文标识语时,我们经常会省略英语冠词、代词、介词等虚词,减少不必要的文字,减少复杂和难懂的词语,尽量使用缩略的表达形式或首字母方式。例如,停车译为“Stop”,而不是“Stopthecar”。另外,城乡现代化发展需要有银行业的支持,翻译银行名称时习惯上使用缩略形式:“中国农业银行”可译为“ABC(AgriculturalBankofChina)”,“中国工商银行”可译为“ICBC(Industrial&CommercialBankofChina)”,“农村商业银行”可译为“RCB(RuralCommercialBank)”等。由于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要引进一些国内外知名企业,我们可直接借用外文首字母标识语或主信息标识语,如“KFC”代表“肯德基餐饮(全称KentuckyFriedChicken)”、“Walmart”代表“沃尔玛商店(Wal-MartStores,Inc.)”、“ChinaTelcom”代表“中国电信”、“ChinaMobile”代表“中国移动公司”、“ChinaUnicom”代表“中国联通公司”等。

2文化传承性

文化是不同民族在其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是传承民族文化的主要载体。汉语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英语传承西方国家的传统文化。中西文化各有特点,两者有许多共同之处和差异方式。在翻译城乡一体化新标识语时,我们要充分考虑各自传统文化的特色,避免不必要的文化冲突以及引起的误解。例如,翻译新城乡企业名称“丰收大酒店”时,有学生译为“Fengshou/HarvestWineShop”,按照西方文化,wineshop是售卖酒类的商店,按照中华文化,“酒店”可指提供餐饮或餐饮住宿的宾馆,译成hotel,restaurant。[3]如果将“丰收大酒店”译为“Fengshou/HarvestHotel/Restaurant”,可以招揽更多客人,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另外,中国传统文化对“龙”情有独钟,中国人以龙的传人感到自豪,新城乡一体化建设中,一些区域或水塘边的道路被标识为“龙潭路”,有人将之译成“Dragon’sPoolRoad”,而按照西方文化,他们认为龙是凶猛的兽类,如译为“Dragon’sPoolRoad”,也许西方游客就会止步,需音译为“LongtanRoad”。随着城乡道路一体化建设发展,交通警示性文字标识语日趋增多,且字里行间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民族元素。例如,中国人很好客,招待客人都要提供酒类。但事实上,饮酒与开车是水火不容的事情,因为酒后驾车十分危险。交警部门为了提醒公众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在一些路段设立警示标语,如“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警示司机勿忘亲人挂念,严禁酒后驾车,它蕴含着家庭亲情高于一切的中华美德,发挥着亲情教育的社会功能。我们曾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进行翻译实践,引导学生们充分考虑传统文化要素,结果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使用alliteration的方法,译为“Abitofalcoholforthedriver.Alotofanxietyforthefamily.”或者“Alcoholforthedriver.Anxietyforthefamily.”有人借用提问的方式,译为“DriveorDrink?”有人使用Freetranslation的方法,译为“Thedriver’sdrinkingcausesthefamilytoshedtears.”也有人直译为“Thedriverdrinksadropofwine.Thefamilyshedtwolinesoftears.”以上译文均有各自可取之处,其中,“Alcoholforthedriver.Anxietyforthefamily.”可以更好地体现标识语的文化性和教育性。若再进一步考虑标识语的简洁性,还可干脆译为“DrinkingoftheDriver.MisfortuneoftheFamily.”

3语言规范性

宣传教育是文字标识语的重要作用,宣传就是要用正能量的信息引导公众做有意义的事情,教育就是要使人们避免不良行为方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各行各业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形成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文字标识语,例如,沙洲职业工学院把“根植张家港、融合张家港、服务张家港”作为主要办学特色,在向国际友人宣传时,我们可参考“民治、民有、民享”的英语表达形式,翻译成“ByZhangjiagang,Of(In)Zhangjiagang,ForZhangjiagang.”充分体现地方大学的特色。在翻译新城乡文字标识语时,应符合相应的工作要求,努力规范外语表达方式。早在19世纪,严复就提出了“信、达、雅”的翻译标准,尽管许多学者、专家对此进行过充实和完善,但后人基本上仍以此作为翻译的参考标准。翻译新城乡文字标识语应以正确表达意思为出发点,以规范形式为重点,以体现传统文化内涵为着落点,避免over-translation和under-translation等现象。例如,翻译警示标语“小心滑倒”时,有些学生直译成“Takecarenottofall.”它虽然能体现“信”,但形式不够规范,缺乏语言美感,如改成“WetFloor.”也许能较好地处理三者的辩证关系。类似的事例举不胜举,如翻译标识语“此路不通”时,应减少直译、死译的方式,可参考国外已有标识语,译成“DeadEnd.”翻译“消防通道”时,应引导学生避免误译成“FireLine”,因为“FireLine”一般是火灾现场设置的警戒线,可改译为“FireLane”,这样就规范了此标识语的外语表述方式。

4结语

篇8

关键词:远程视频连线;互联网;互动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4)03-0031-02

目前,与国外大学开展互联网视频连线课程是崭新的教学实践领域,国外大学已经开始广泛开展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国内高校对于该课程已经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对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教学方法的改善和创新、教学内容的改革和完善都正在进行细致、深入的研讨。国内高校迫切需要从国内的教育体制和实际情况出发,研究出可行的教学改革办法,研讨符合高校校情的中外合作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本文以黑龙江大学开设的中美文化冲浪课程为例,探讨与国外大学开展互联网视频连线课程的模式。

一、“中美文化冲浪”课程的特点

随着互联网等高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全球教育交流的不断深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同美国境内和境外相关大学率先开展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远程视频连线互动课程,这种崭新的教学模式风靡美国,美国大学为走在世界教育改革创新前沿致力于开展此类课程。“在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学习借鉴西方教育教学模式,引进先进的教育教学体制、教学方法,与国际接轨, 改变思维方式,形成开放式思维和广阔的视野, 并结合本国国情,在教育教学模式方面不断进行转换和调试,以探索现代教育的本土化道路,适应教育国际化的趋势,是20世纪中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1]。黑龙江大学与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Hendrix College)为友好学校,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设有全校学生必修课,其主要内容是研讨中西方主要思想和文化。黑龙江大学于2012年9月面向全校开设了名为“中美文化冲浪”的选修课,旨在研讨中美两国文化现象和主要思想。

1.由双方初步制定文化交流类课程的教学模式与

教学内容的方案,研究上课需要的教材和资料,形成较为系统的教学教案。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已开设的文化交流课给中美视频连线互动课程提供了参考和借鉴。在中美双方课程团队研讨和实践的基础上开展的中美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可以实施运行。

2.与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建立网站。互动网站平台可以使美方与中方的教学资源、材料共享,并在网站中开辟中美双方大学学生课程互动平台,在授课开始前通过网站共享阅读材料和背景知识,通过论坛的形式促进学生交流。

3.通过开设中美文化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对初步制

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实施,运行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积累经验,不断改进,在实践基础上进行深入研讨和调整,改良教学模式,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教学内容。

4.从技术手段上,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引进并建立了成熟的世界先进的Bluejeans系统,该系统专门用于远程视频连线教学,从课件共享到视频连线等方面都已经非常全面,可以与中方共享技术手段。黑龙江大学新建了多媒体教室,连接了高速互联网络,配备了高清摄像头等必要的硬件设施。通过开设实践课程,将与美方团队深入沟通所发现的问题,完善网络技术手段的授课技术支持,对视频互动课程互动平台即网站进行格式和内容调整。

5.确定中外方教师团队。中外方组成的课程组成员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有着丰富的中美教学经验,熟悉美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美国学生的学习特点。

6.双方具备良好的合作沟通基础。黑龙江大学与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在文化交流课程领域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双方在中美不同的教学模式背景下有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同时双方对彼此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比较熟悉,能够更直接地进行深入合作。

二、“中美文化冲浪”课程教学模式与考核方式

本课程开创了新的教学模式,是国内高校与国外大学开展远程视频连线互动授课的课程,即由中美双方两位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同时为中美两国学生讲授同一门课程。

授课教师:中方教师曾是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交换教师,在美国期间给美国学生讲授中美文化交流类课程,同时参与美方大学文化类全校必修课的讲授,熟悉美式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与美国学生的学习特点。美方教师为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Jay McDaniel教授,熟悉中国文化,长期教授中美文化交流类课程,主管该校与黑龙江大学进行的文化交流活动,负责两校视频连线互动课程的策划与实施。

授课对象:美国汉德里克斯学院学生,黑龙江大学具备一定英语基础的学生。

授课模式:采用讲座课(Lecture)、讨论课(Seminar)和辅导课( Tutorial)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其中讨论课和辅导课要求学生课下要对讲授课程充分预习,独立思考,发现问题,作大量准备,课上由学生作主要发言,与教师讨论课程内容。对学生不明白的内容,教师指导学习,纠正误解,解释难点,帮助解决问题。

授课方法:采用互动式教学方法,其模式为主讲+辅讲+学生讲或提问,课堂气氛应该轻松活跃,要求教师对中美文化有较深的理解,有较广的知识面和接触前沿知识的能力,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内容的中心讨论发言,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充分利用课堂时间畅所欲言,因为使用英语交流,外方学生困难较小,教师应鼓励中国学生踊跃发言,并适当在语言上帮助和提醒。

授课教材:本课程不强调固定的教科书,没有材,由教师自主选用。教师可以不指定某一教材,可向学生介绍或指定多种参考文献,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了解不同作者各自不同的观点。这样的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教师讲授课程可不强调系统性的知识,而注意体现中美文化的特点和中美文化的差异。教师可以把本课程中的重点与难点告诉学生,向学生提出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研究。

考核方式:本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组成。教师要对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包括出勤、课堂讨论,Presentation(自我展示)给出成绩,并且在期末考试中占比例。期末考试以小论文的形式,阐述自己对中美文化的认识,也可以采用Presentation的形式,Presentation是国外高校课程中学生最主要的作业形式,学生根据教师所给的题目,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解能力和创造能力,可以做成任何形式的生动的Presentation,从而充分地展示自我,发挥自己的内在潜力。

授课目标:本课程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中美文化,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它的教育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思维方式为根本目标,引导、培植个性,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开放性、自主性和个性化的思维方式。

三、“中美文化冲浪”课程的优势与前景

1.“中国教育的改革与进步与西方教育的交流、碰撞、吸纳和融合密不可分”[2]。视频连线互动课程的开设与实施为不同国家大学之间提供了最便捷最有效的沟通互动平台,通过此类课程能够最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改革与创新。2.文化交流类课程在大学教育改革领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而直观地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教师与学生沟通相关问题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3],因此,能够让文化交流类课程通过视频连线互动的形式达到最佳效果。3.可推广至其他课程。4.由于此类课程在省内首次开展,无经验可循,该项目不仅对已经实施的视频连线互动课程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经验总结,更重要的是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提出完善方法和举措,并在此基础上对两校合作课程形成较系统的教学手段应用、教学方法规范和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内容。5.本课程具有引领意义,能够为国内大学与海外其他院校开展视频连线互动课程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同时为国内大学借助此平台开展国际教育交流和教学改革提供经验。

四、“中美文化冲浪”课程面临的问题及解决路径

中美文化交流视频连线互动课程已经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实践了一学期,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的问题是:1.视频连线技术不稳定的状态;2.中美双方教师合作为双方学生讲授课程过程中在教

学方法上形成默契的程度;3.中国学生对以讨论为主的国外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适应;4.以英语为主体的教学内容难度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中美双方教学团队需要思考和拟解决的途径有:1.如何利用高科技手段使现有的视频连线技术支持手段更加成熟稳定;2.中美双方教师共同探讨良好的为中美双方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模式,在同时教授中国和美国学生时共同配合;3.引导中国学生在领会国外教学理念和方法基础上通过讨论等方式锻炼提高自己的外语表达能力,培养自主、独立的思维模式;4.根据双方学生的程度和能力制定深浅适中、合理的教学内容;5.借鉴美国高校同其他高校开展此类课程的教学模式、内容等相关问题,了解教育学基础理论与国外教育教学特点。

参考文献:

[1]田正平.中外教育交流史[M].深圳: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68.

[2]邬志辉.教育全球化[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122.

篇9

一、曲式结构表象之差异比较

“曲式”是音乐作品的合于一定逻辑的结构,从类型规模来看,中西传统音乐曲式结构的差异可从下表中明显看出来:[2]在探讨这类问题时,由于长期以来音乐教育体制和内容的原因,我们往往对西方音乐的了解甚于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了解。西方传统音乐曲式结构主要有一段曲式(曲式结构图式为:A)、二段曲式(曲式结构图式为:A+B)、三段曲式(曲式结构图式为:A+B+A)、复三部曲式(曲式结构图式为:A+B+A)、变奏曲式(曲式结构图式为:A+A1+A2+A3……)、回旋曲式(曲式结构图式为:A+B+A+C+A)、奏鸣曲式(曲式结构图式为: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等。曲式结构中又有整体结构和次级结构之分,简单曲式结构中有一层(一段曲式:只有整体结构)和二层(二段曲式:整体结构→次级结构———两个段落;三段曲式:整体结构→次级结构———三个段落)结构。复杂曲式中可有三层(如奏鸣曲式:整体结构→一级次级结构———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二级次级结构———组成各部分的若干段落)结构。在西方传统音乐作品中多数为以上规范化的曲式结构,当然在实际的创作中也多见这种现象:1.在规范化曲式结构的单一原则下,该曲式结构在外形上可能产生多种多样的变体形式。例如,曲式的组成部分在再现或反复中进行扩充或减缩,具有展开性的补充;曲式结构原有部分出现的次序加以变动;曲式部分进行移调再现等的变体曲式结构。2.由两种常见曲式结构组合原则的相互有序的交接而形成的较复杂的变体形式。例如,回旋奏鸣曲式是既有奏鸣曲式特征又有回旋曲式特征的边缘曲式结构。3.有些作品按诗词或戏剧场景的具体情节需要来考虑音乐,就形成自由曲式结构,当然这种自由也要体现出形象内容所经历的曲式功能逻辑的发展运动,即:呼应、起开合、起承转合,以及这些发展的基础逻辑在结构的多层组合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化变体。于是在一些更为复杂的复合曲式作品中,甚至出现了四层(如复杂的复三部曲式:整体结构→一级次级结构———三个部分→二级次级结构———三个部分中下分的若干个部分→三级次级结构———组成各部分的若干段落)结构。

在西方传统音乐中更为复杂的音乐曲式结构则表现在各类套曲曲式中,这种曲式作为更高级的音乐结构形式,由若干个曲式结构完整独立的乐章组成,并且在组成上根据不同的体裁会产生不同的组合原则和灵活的乐章数目。在一般规范化的情况下,依然有共性规律可循:前奏曲与赋格:由两个乐章组成,包括一主调与一复调乐章;协奏曲:由三个乐章组成,中间为慢板抒情乐章,两端为不同体裁的快板乐章;交响乐、奏鸣曲、室内乐:由三-四个乐章组成,中间为慢板和(或)欢快活泼的乐章组成,两端为不同体裁的快板乐章;器乐组曲、声乐套曲:由三-四个乐章或以上乐章所组成,无规定的乐章数目;大合唱:由三-四个乐章或以上乐章所组成,包括合唱、独唱及重唱乐章或乐队前奏和间奏;歌剧:由若干场与景组成或只分场,无规定的场景数。[3]

中国传统音乐的主要结构类型包括单体结构、变体结构、对比联体结构、循环结构以及混合自由结构等。从曲式角度看,可以分为一部、二部和三部曲式。超过三部结构的曲式属于多部曲式;又有叠奏、变奏性曲式;成组编排的包括有联曲性或套曲类曲式;还有通过两段不同音乐的多次对比、又多次再现、交替变化发展形成的循环性曲式。如北宋时流行的艺术歌曲“唱赚”,主要用缠令和缠达两种不同的曲式。“缠令”是由若干个曲调联接而成,前面有引子,后面有尾声。其结构图式为:引子+A+B+C+D……尾声。如越调《厅前柳缠令》:《厅前柳》2曲,《蛮牌儿》2曲,《山麻秸》2曲,《尾》,共用了四个曲牌,前三个曲牌都重复一次,连尾声,共包括七个曲调。缠令的组成根据内容表现的需要可长可短,短的仅三个曲牌,长的可达十几个曲牌。“缠达”又叫转踏或传踏,是用引子开始,在引子后面,用两个曲调轮流重复演唱而成。其结构图式为:引子+A+B+A1+B1+A2+B2……。[4][5]中国还有一部分曲式是比较模糊和隐蔽的,其原因主要来自即兴。如果说山歌、牧歌、对歌之类的歌曲即兴主要体现在句法节奏的自由伸缩等方面,那么有些器乐曲的即兴性程度,就可能影响到整体曲式的变更。这类音乐演奏的过程,就是一种尽兴陈述和展示个人技巧的过程,无须事先作过细或过分周密的曲式设计。所以在整体结构上,给人的印象也比较自由,或带有相当的随意性。如古代文人音乐或民间音乐的许多灵气和迷人之处,往往就在于乐人对乐曲的各种意外的即兴发挥。在表演方式上,不同于西方大音乐会要求音乐必须具备严格清晰的逻辑、结构,以便于听众接受。诸如小曲、说唱等中国传统音乐,虽然也演给别人听,但由于长期存在于散漫的小农经济生活环境之中,所以听众对音乐欣赏的习惯也相对松散和随意。而且有唱词表意,容易听懂。历史上的“教坊”等音乐教育以“口传心授”为主的音乐传承方式,缺少对系统专业理论的研究、归纳需求,也是导致中国传统音乐曲式的规范化程度不高的原因之一。

二、曲式结构形成过程之差异比较

音乐是时间艺术,音乐作品中从第一个音的出现(文本的或声音的)到最后一个音的结束,其结构便形成并呈现出来,经历了以下过程:起音→音程、音调→乐节、乐句→乐段、乐部→整体曲式。

西方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特征,从整体性上表现为动机、音调、主题、主题的发展直到曲式结构的呈现。在主题的发展上,往往遵循着重复、并列、再现、变奏、循环和奏鸣等的原则模式,在此基础上相应的产生出独部曲式、并列曲式、三部再现曲式、变奏曲式、回旋曲式以及奏鸣曲式等。“主题”的意义在西方传统音乐中表现尤其重要,主题是具有比较独立的结构形式的、意义比较完整的、能体现清晰的性格面貌的、鲜明和富有表现力的乐思。由于作品的内容要求以及乐曲规模的大小不同,一首作品中可能有一个或几个主题。作曲家也力求在情绪、体裁和风格等方面使其具有特点,成为作品的核心音调,然后运用前文所述音乐发展的诸般手段方法使音乐发展下去。无论是音高、节奏的改变,还是音区、演奏法的调整,甚至是和声、调性的对置,都是在根据所要表达的情绪内容而既定的某种曲式的形成原则下,运用对比统一、明确调性的原则使音乐作品呈现出合于逻辑的结构。主题以及与之有关的结构部分被看作主要结构部分,而其他如引子、连接、补充结尾等结构被看作从属结构部分。中国传统音乐绝大部分是单声部音乐,因此它的主导结构不同于西方那种多声音乐对功能和声或织体的重视和依赖,而主要反映在旋律和速度、节奏的主导结构作用。“主题”对于大多数中国传统音乐并不重要,其概念和用场也不同于西方,它主要指比较流行的民歌、小调等现成歌调或经典曲牌等。这种现成的、结构完整的独立音乐实体在中国传统音乐中的主导结构力作用主要体现在:1.作为声乐或器乐曲自由展衍或变奏反复的依据;2.作为对比联合的实体,以实现与其它主题或曲牌的循环交替或对比联合等。在制曲时,很少将主题或曲牌自身内涵的挖掘和结构的肢解展开等深加工放在首位。在音乐发展和曲式产生上多呈现以下结构方法:1.腔式结构或音群结构;如民间歌曲中的“二声腔”、“三声腔”歌曲等就是腔式结构。通过“核心音调”来实现组织乐曲的音群结构中,这些核心音调比主题或曲牌要小得多,往往以三两个音甚至是单个音为起点,通过“续麻”、展衍、铺陈或变形处理对乐曲作整体组织或贯穿。如不少古琴曲,虽然表现文人的自吟自叹,比较松散、自由,但总会有少数几个具有核心音调意义的音群、节奏型或“腔”式演奏技术贯穿始终,它们既是微观结构,又是风格象征,同时保证了乐曲宏观结构和风格的统一。2.速度布局结构和板式结构。#p#分页标题#e#

速度布局在中国传统音乐中是一种重要的宏观结构。如:“散-慢-中-快-散”的结构,据考证就与唐大曲有关。在现存的包括在各少数民族的大型歌舞套曲中,类似的布局也很普遍。板式结构作为戏曲说唱音乐的显著特征,有些音乐也用此法来组织。而如汉族的各种锣鼓牌子曲、[老六板][八板]或“六十八板体”;藏族的“车加(一种固定节奏的对歌)”等,则是由各种固定节奏和固定板式结构的音乐。[6]就变奏体曲式为例,中西方传统音乐的具体理念和手法就存在大的差异。西方传统音乐的变奏是在音调、节奏以及和声、调性和织体的立体结构中去考虑和实施的。在固定基础变奏中,表现为固定低音织体变奏手法、固定和声织体变奏手法和固定旋律织体变奏手法三种类型。在变体主题变奏中,表现为旋律装饰变奏手法、体裁变奏手法、音型模式变奏手法、自由结构变奏手法、主题动机展开变奏手法、复调化变奏手法,以上各种变奏手法的自由结合形式以及其他变奏手法的使用。在中国传统音乐中,变奏曲式在民间音乐中也是经常使用的一种曲式类型。中国民间音乐中变奏曲经常是以单旋律的形式表现的,对我国来说以游离于和声思维发展之外的五声性调式旋律为基础的。因此变奏曲首先是纯旋律性的,而不表现有任何和声因素的影响,即或变奏手法应用一些固定音型或节奏形式,但并非为分散和弦或含有任何和声意义。常见的手法除了加花、简化等之外,还有更换局部旋法的迭奏变奏手法和涉及到主题旋律的结构规模的增、减板数变奏手法等。而综合应用多种变奏手法,是民间变奏曲的一大特点。就是说,它很少使用单一的统一的变奏手法贯穿到底,而往往在某局部变换使用各种变奏手法,某些局部甚至可以不进行变奏。如笛子曲《喜相逢》所使用的手法大致如下:1.紧收;2.简化;3.装饰(繁化);4.迭奏;5.音型化;6.变节奏;7.原型不变。[7]

三、音乐语言结构性表现之差异比较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作品所用的各种声音材料,都可纳入音乐语言要素这个总概念中。但真正音乐语言的生成,常常需要多种音乐要素的相互配合,以形成一种能够表情达意的体系,即音乐语言。按照西方传统音乐的观念和构成,其主流的音乐作品都以音乐会、剧场演出为目的。音乐语言要素主要包括旋律线、节奏、节拍、速度、力度、音区、演奏(唱)法、音色、调式、调性、和声以及织体等。在具体的音乐创作和表现中,这些要素都是作为基本表现手段,为音乐的整体性而服务。而动机和主题发展以及曲式结构是作为整体性表现手段来加以运用,并且都已形成自身的固定模式和规律,所谓创新无非是在同中求变而已。

从中国人欣赏音乐总的习惯看,首先是“语言”的重要性大于“曲式”。如传统文人的古琴音乐、民间的山歌野调等,原本就是排忧解闷、为“自我”而奏而唱,而不是演奏给他人听的。这类音乐的即兴程度较高,也不要求借助于清晰的逻辑来获得听众的理解。其次是创作和表演过程中不重音乐的“建筑”而重视“气氛”和“过程”。西方传统音乐的创作非常注重结构的设计,像盖楼一样,讲究各音乐层次的结构比例和宏观布局关系等。因此,西方人将音乐比喻为一种音响的、流动的“建筑”。这正与西方多声部音乐的纵横发展和组织结构需求直接相关。而中国传统观念则认为,音乐就是一种陈述的“过程”或“气氛”,其欣赏的着眼点并不在结构等音乐形式,而更侧重于对音乐流动过程的品味和总体气氛的感受等情态方面,如汉族民间吹打或少数民族芦笙音乐的热闹气氛;文人雅士鼓琴弄箫时轻微淡远的超脱飘逸气氛;喇嘛寺院佛事仪式中颇具震慑力的宗教音乐气氛等。这种对音乐情态的感悟与中国音乐语言的线性陈述直接相关。再次是中西方对细节风格的品味习惯的不同。西方传统音乐虽发迹于线性的复调音乐,但成熟期则是复调音乐的艰深繁难的多旋律纵向结合形式、主调多声音乐的形态以及主复调音乐有机结合的综合织体形式。而中国音乐由于中国语言的线性基础而对旋律和横向的发展更感兴趣。中国人欣赏音乐时,很注重对音乐细节和风格的品味。这一方面是因为中国听众有注重内容和音乐的叙事性习惯。另一方面,中国音乐的细节和风格韵味也直接与中国语言的语音、语气、语态相关联。如音乐细节与汉语四声的直接关系、地方音乐风格与方言土语的直接关系、单个音的韵味与单个字的语音的直接关系等。

四、曲式结构文化深层之差异比较

由于中国文化的传统思维方式中原有一种相互辩证的,重直觉、重灵感、重总体印象(“天人合一”式)的哲学思想,所以影响到中国有些传统音乐与西方音乐的那种从自然科学中派生出来的形而上学思想,类似于分类、解剖学那样的详尽分析,严密的结构和逻辑推理式的思维、阐述方式等,都产生了鲜明的对照———中国音乐中这种模糊的,更合乎艺术特质的思维方式和结构形式,其审美和艺术取向,实际又常常讲究以“忘形”者为“上”———这在中国文人音乐中,表现尤为突出。因而,在这类传统音乐中,音乐的形式———曲式结构,也很难看出提前谋划、精心设计等人工造作的痕迹。

在这类音乐中,音乐的陈述只是“大体如是”的逻辑布局,犹如一个可以供乐人自由发挥的“音乐陈述提纲”,而内部结构,往往可以处理得十分机动和富于弹性。如我们常用的“散、慢、中、快、散”(特别是各种通过渐快、渐慢等模糊性手法实现的节奏、速度布局),是有关音乐节奏或速度或板式宏观结构布局的“秘密口诀”;“还原”或“一唱三叹”是有关情绪起伏和曲折发展逻辑的“秘密口诀”;“起、平、落”或“起、承、转、合”等,是有关音乐整体结构功能布局的“秘密口诀”;此外,不同体裁音乐还可能含有各自大体性的程式性结构特征,只要这些特征没有变成严格化、肯定化了的结构模式,也都可能成为某种提供乐人对音乐结构进行自由发挥的“秘密口诀”……在那些有情节的音乐中,音乐的组织甚至也可能主要是依赖于文学标题或戏剧情节发展所提供的线索和逻辑等。#p#分页标题#e#

篇10

中图分类号:D9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592(2015)05-047-02

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校的科技成果一直缺乏市场转化的动力,获得后往往就被束之高阁、无以为用。反观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通过把高校科技创新成果市场化的方式,使大量由公共财政支持的科研成果最大程度的转化成了社会效益。近年来我国高校的专利申请量随年激增,体现了国家在科技领域的投入力度不断增强,但专利转化率最高却只有3.22%,且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甚至低于我国整体科技成果转化率同发达国家的相对水平。对此,本文将通过细致的对比国外的经验做法,结合我国的国情与实践,从民商法和知识产权法的角度,对科研成果转化相关方的权利义务体系进行构建。并且通过实证分析对我国高校科研成果转化的机制和市场环境给出建议。

一、国外经验介绍

目前,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学对专利管理水平较高,究其原因,一是高校层面对专利转移转化的认识、能动性以及相应的政策措施给专利的高效率转移转化提供了内部动力;二是国家层面,通过立法、优惠的财税政策以及产学研合作协调机构和规范的制度创新,为高校专利转移转化营造了良好的外部政策环境。虽然中西方管理体制存在差异,但从高校专利管理的角度来说,仍有许多先进经验可资借鉴。

(一)美国经验介绍

从历史进程来看,美国大学发展存在“两个大的机遇期”。第一个机遇期是在二战期间,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学院等一批研究型大学主动对接于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学校的科研潜力得到了空前的发挥。第二个机遇期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大学与产业界在信息技术密切合作,逐步形成了一批新兴产业集群。美国高校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有如下几个特点:

第一,美国高校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合理,职责明确,管理内容包括知识产权的创造、保护以及运用。斯坦福大学的OTL(Office of Technology Licensing)模式是当代西方大学知识产权管理的标准模式,其主要特征是:以技术转移为主进行自主经营;自收自支,所有费用都在经营中解决;拥有一支具备科技、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高水平的技术管理队伍。斯坦福大学发明的OTL管理模式受到许多西方国家高校的采用,并取得理想的效果。

第二,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美国大学尤其关注获得社会力量,特别是产业界的支持。以斯坦福大学为例,其科研项目的来源主要是资助研究,包括外部资助研究和校内资助研究,以外界资助为主,包括联邦各级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社会民间组织的资助甚至是捐赠。

第三,重视激励政策,改革收益分配方式。《拜杜法案》是美国1980年颁布的一项专利修正法案,其核心是规定由政府经费支持获得的发明专利,原则上归发明者所在的研究机构所有,并且必须与发明人分享许可收入,给发明人以奖励。激励政策的实施提高了高校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推动了美国专利事业的快速发展。据统计,《拜杜法》实施以来,到2008年,美国高校技术转让已为全国经济做出了300亿美元的贡献。

(二)德国经验介绍

德国高校的专利转移转化模式最重大的特点是是目标始终如一、过程持续长久、效率极大化,由此形成了德国专利转移转化管理在高校教育中的典型模式:“双元制教育”。该教育方式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应用为目的,教学活动在企业与高校交替进行,双方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其基本运行方式为:

第一,面向市场,企业需求与学科特色相结合。高校与企业共同寻求供需平衡点,根据自身需求和特色寻找合作对象。由企业提出科研计划,由高校进行研究开发,并由双方共同推进技术成果的产业化、市场化。比如,弗朗霍夫协会(Fraunhofer-Gesellschaft)是目前德国联系企业与高校合作机构的代表。该机构承担着产业共性技术的供给和扩散的重任,为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工艺。协会下属研究所与大学保持紧密合作关系,并实行固定岗与流动岗相结合的管理方式。研究所科研工作坚持市场导向:(1)面向产业界现实需求,围绕企业遇到的技术难题,提供技术和产品研发服务;(2)依托自身强大的研发实力,面向未来产业开展导向性研究,MP3的发明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弗朗霍夫协会之所以以对产业界的巨大贡献而著称世界,就是因为它始终扮演着一个推动和引领产业发展、链接现实与未来进步的角色。

第二,独特的“顾问合作制”。德国推崇职业化教育,全国许多企业与高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都有产学研方面的“顾问合作制”。高校要求教师尽可能担任行业顾问;而企业一般也将其顾问权授予高校教师,特别尊重高校教师的建议,并随时将企业的信息向顾问们传输与开放,做到了市场信息、企业需求与高校技术成果的畅通交流。

二、我国现状及改进途径

通过比较国外高校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制度,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专利转移转化率较低。主要还是因为高校专利转化的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专利等技术成果和成果的完成人、转化人不能从成果转化获得中获得足够的价值体现。因此本文认为,进一步完善我国高校的专利转移转化制度,重点应当从立法和管理实践等层面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释放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对高校技术转化的束缚

我国开办高等教育以来, 高校大部分由国家设立并通过财政拨付支持其发展。专利成果作为高校的无形资产,其处置和使用受到《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规定》等国家、主管部门以及高校自身关于国有资产管理相关规定的限制。虽然近年来,在上海张江、北京中关村等地区由财政部门特区试行了一些政策,取得了一定社会效果,收获了一定的经验。但目前尚未制定统一的法律法规,对高校技术类无形资产的市场化操作进行赋权。

虽然我国大学长期以来的公法人色彩较浓,但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不断探索新的角色和任务,参与市场经济的程度在加深。并且,高校及研究人员由其专业技术知识所决定,必然是科技市场不可替代的主体。因此,当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需要大学更多的参与到技术转化中来时,国家应当从制度层面为大学开展专利等技术转化开辟一个通道。具体而言,应当赋予高校对于专利等技术成果转化等自由处置权,在技术类无形资产领域取消国有资产处置审批程序,并且技术转化的相关收益应归属于高校。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励高校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促进其所有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

(二)改进职务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制度

按照职务技术成果相关制度的规定,高校研究人员因完成单位科研任务或主要依靠单位条件完成的技术成果归属于高校。但高校作为无自主意识的法人,其对专利等技术成果进行的转化需要由相应的自然人推动,不可否认的是由于目前的管理机制,即便赋予高校技术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权,也不一定能使技术转化的效率达到最理想的效果。因此,应当针对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改进我国关于职务技术成果的制度。

具体而言,本文认为,技术成果的完成人对技术的成因和应用前景最为了解,应当赋予其在一定条件下主动实施职务技术成果的权利。比如,为高校实施其职务技术发明规定一定的合理期限,在合理期限内高校未实施的,可由该职务技术成果的完成人在一定期限内与单位约定实施,如超过该约定期限,未完成约定且高校仍未实施该项专利技术的。可由该技术成果的完成人代为实施,代为实施技术成果的完成人,根据其为实施技术付出的成本,可以在归属技术完成人最低的法定转化收益基础上获得相应收益。这样既能够进一步激发研究人员的积极性,又能够进一步促进高校主动与研究人员就技术转化开展相应工作,规范高校技术转化的内部治理体系。

(三)改进技术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制度

当前,关于高校等研究机构技术成果转化收益的分配制度尚未完善。在《专利法》、《科技进步法》以及一些技术成果转化试点地区或部门的法规中散见着各类规定。归纳起来,其核心应该是对于在技术成果完成和转化过程中的主要贡献人如何获得转化收益的问题。目前的法律法规中将其主要分为获得奖励的权利和参与收益分配的权利。其中获得奖励的权利,主要指的是在相关技术成果完成或转化,相关人员可以从拥有该职务技术成果的单位获得一次性奖励。而收益分配权主要是指相关个人可以从专利等技术成果的转化收益中获得一定比例的提成。

关于前者,相关个人究可获得多少奖励,各类法律法规并没有确立相对统一的标准。而关于后者,各类法律法规也未明确分成的比例。在综合对比各类试点地区相应规定后,本文认为,下一步立法中,应当尽快明确技术成果完成人可以从职务技术成果的转化中获得的收益比例(从激励单位和个人的角度考虑,建议该比例为不低于50%),为高校落实相关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