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介融合基本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介融合基本特征

篇1

采访中缺乏关键性提问作为一名新闻记者,采访技巧是其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采访中,应采取问答、聊天式的采访方式较能较快的与被采访者建立和谐关系,且能更好的获取真实的新闻信息。有的记者在提问时为了取悦被采访者采用迂回战术,则很容易导致问题的笼统和不着边际,反而造成新闻信息内容的贫乏。甚至有的记者全程未能提出较为关键性的问题体系,没有将新闻“点”具体化、详细化,致使被采访者回答的内容也不出“彩”。

二、媒介融合下新闻采访技巧探讨

利用媒介技术融合深入研究采访对象技术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主要组成部分,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信息技术、传播技术等直接推动了媒介融合的进程,在新闻采访领域,充分利用现有的媒介融合条件及信息技术能提高采访的效率和质量。任何一个被采访者都具有其自身的特点,性别、年龄、职业等各个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性,针对不同的采访对象新闻记者应采取不一样的采访方式。记者可以利用现有的技术对采访对象进行细致的了解,利用媒介技术将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和心理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依照分析结果,选用适宜的采访方式。新闻记者在运用其采访技巧时,其前提应为新闻的客观和真实性,要恪守记者的职业道德,熟悉采访对象的特性,正确予以引导。

新闻采访中加强信息提取和时效性对于新闻来说,新闻的信息量和时效性是新闻的关键。尤其是突发事件,更要保证其时效性和真实性,否则其就缺乏了新闻价值。当前,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记者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获取新闻信息,其要利用这一优势对新闻现场的过程进行细致的了解,并获取事件发生的背景,以此来提取新闻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这样就能有效保障新闻的信息量和时效性。

新闻采访内容需契合媒介融合新闻的基本特征包含:真实、准确、时效等,并且新闻对受众具有较为深远的影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新闻的表现形式也多种多样,比如:文字、图像、语言、视频等等,在现代媒介融合的大形势下,手机电视、手机视频、移动电视、互联网视频、数字广播等新媒体越来越普及,新闻采访要配合新闻新媒介,否则就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这就要求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能够综合运用公众互动的工具、新媒体与信息技能完成对新闻事实的表达,以便更好的发挥新闻的作用,服务受众对新闻的需求。

三、结语

篇2

广告是人类信息和文化传播的一种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进入现代社会后,随着互联网不断的发展成熟,互联网成了广告的重要媒介,人们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广告成了打破信息传播屏障的重要力量,它渐渐进入到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消费领域,甚至成为不同语言地域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随着广告需求的大幅增长、市场对广告质量要求的高速提升以及广告制作周期的大幅缩短,传统的手工作坊式广告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高效率、高品质和及时响应的行业特点,这种手工作坊式广告服务模式成为了广告行业前进的障碍,如此,传统的广告服务面临着革新的巨大压力和挑战。而广告产业的机遇,来自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局化、文化多元化、科技现代化的挑战。现代信息技术正广泛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传统的广告服务如果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必须积极地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化建设改进广告过程管理,利用网络促进广告业务服务人员与广告客户的工作交流和协作。在我国,大部分广告公司只是有一个客户到达企业的入口网站,后台运营模式仍然采取作坊式的做法,与客户的沟通交流也处于线下模式,广告公司的服务地域范围受地理因素的限制。在当今如火如荼的电子商务的大背景下,广告的电子商务平台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处于较为落后的水平。

二、广告行业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纵观全球广告产业的发展历程,不同国家由于其社会政治、经济体制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异,而采取了不同的制度安排,因而也就决定了其广告产业发展模式和水平的差异。全球主要有三种不同的典型的广告产业发展模式: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的广告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有两大基本特征,即高度市场化背景下的自由竞争,以及独立于媒介与企业之外的产业发展。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自由竞争背景下的独立产业发展模式”。二是以日本、韩国为代表的广告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也有两大基本特征:产业初始发展中,或依附于媒介或依附于企业,以及建立有国家政策和行业标准的双重产业维护。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国家政策与行业标准双重维护下的媒介、企业共生型发展模式”。三是以我国台港地区为代表的广告产业发展模式。这种模式遵循着自由市场竞争原则、独立产业发展取向,以及全球化背景下的全面市场开放,其结果是外资的全面控局。我们把这种模式称为“自由开放背景下外资全面控局的产业发展模式”。每种发展模式都有其优长和缺陷,我们认为,合适的才是最好的。自1979年中国广告市场重开,我国广告产业的制度安排基本都是外来制度的导入。我们主要选择的是美国广告产业发展模式,即“自由竞争背景下的独立产业发展模式”。美国广告产业率先选择了这一模式,获得了“率先行动者优势”。然而对中国广告产业而言,我们直至上世纪70年代才重开广告市场,作为“尾随者”,不考虑发展的时间与空间,一味模仿“率先者”,未必是一种正确选择。中国广告产业发展所面临的深层问题,必须通过服务制度创新的路径来加以解决,推动广告产业的改造与升级。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兴起,为广告产业的改造与升级带来了较大的契机。互联网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其中电子商务是互联网在营销模式上的创新,并且在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网上商城营销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虽然以网幅广告、文本链接广告和电子邮件广告等为主的电子商务广告在互联网上日益盛行,但广告公司等服务商却忽略了电子商务这种互联网网络营销方式在广告服务营销上的潜力,电子商务在广告行业的应用寥寥无几]。

篇3

[关键词]三网融合 机遇 新媒体

如果说媒介融合是传媒发展面临的时代选择,那么当前最热点的话题之一“三网融合”则可看作是这一时代背景下的政策趋动力。2010年1月13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目前我国已基本具备进一步开展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网络基础和市场空间,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已进入关键时期。

三网融合不是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网这三种网络的物理合一,而是指这三大网络业务的融合,三大网络相互准入,实现经营业务范围的交叉。三网融合试点城市目前已有53个。2012年我国将继续大力推进三网融合,推动广电和电信企业加强技术、业务和合作模式创新,带动相关技术研发和配套产业发展。

新媒体是指继报纸、电台、电视台之后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包括:互联网、网络广播、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等。其主要特点是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互动性强。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迅速发展,使得大众传媒由广播、电视、报纸等单向信息传播,变为双向互动、多元化的信息传播,传播方式与技术的融合成为发展趋势。传媒的融合已成为传统媒体拓展、吸纳新媒体受众的必要手段。传媒融合的表现特征,可以描述为传播工具的泛媒介化、传媒形态的全媒体化、传媒业态的多媒体化、融合取向的新媒体化和运作模式的跨平台化。

1.传统广电产业的优势

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在三网融合下有两大优势:第一是内容优势,广播电视所拥有专业素养的内容采集、制作和传播人才,丰富的的新闻资讯、娱乐影视内容资源和节目制作经验,这成为广播电视切入三网融合的着力点之一。

第二是网络优势,“广电网应广播性的媒体业务而生,天然的宽带、大容量、可管可控的优势本来就是通信网络所不及”。经过多年的技术改造和网络升级,广电网络具备了直接或者间接与通信网展开竞争的实力。

网络和广播电视这两大主要媒体,起着信息传播媒介的主要桥梁作用,在新媒体时代加速这两种媒介的融合,缩短了媒体内容与受众的距离,也改变了交互交流的方式。

传统电视媒体凭借自己超强的用户群,资源和人才团队,在融合网络媒体优势后出现的新媒体电视,将会吸取各种优势,实现自身平台的多元化发展,利用技术实现与电视观众在信息获取和传播过程更多的互动沟通与交流。

2.三网融合为传统广电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网融合为广播电视的网络视频产业带来难得的发展机遇,新媒体对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来说是一个新的盈利增长点。

我国的广播电视媒体意识到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覆盖面广和互动性强的优越性以后,开始大力发展网络平台,通过开展新媒体业务,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发展新媒体,一是为了满足受众的需求;二是为了提色自身的竞争力;三是为了发挥自身的内容优势。广播电视拥有丰富的内容资源,是互联网内容的主力供应者,发展自身的新媒体网络,在内容建设上,具有绝对优势。

传统媒体融合网络媒体后,广播电视与网络实现了声音、图像、数据三种业务使用同一个平台、同一条线、同一个网络进行服务,为业务的开展提供了更广阔创新空间,为未来新产业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目前网络音视频、网络电影电视的画面质量和流畅速度正在不断提升,视频流量在网络内不断快速增加,传统广播电视节目被更多的年轻受众使用网络点击收听收看,网络广播电视内容实现了与网络的同步直播,这种时空范围的变换和延伸给予了受众新体验。

广电拥有经验丰富的资深制作团队,保存有大量节目资料,熟练运作对客户终端的把握以及特定节目的审定,这是电信运营商无法比拟的。应主动向美国等传媒发达的国家学习产业化运作能力,强化媒体资源库,成为专业高效的内容提供商,为新媒体运营商提供节目内容和媒体资源。

我国传统电视媒体有着丰富的应对信息变化的经验,在新的媒体环境下,能有效进行机构整合和产业重构,拓展广播电视广阔的发展空间。

3.三网融合促使广电行业加快产业布局

推进三网融合是国家的战略部署,三网融合使传统广播电视传媒机构探索新的产业运营模式,丰富和扩张广电媒体的市场份额,促进产业延伸和升级,势在必行。一些广电媒体已经开始通过跨媒体的产业链构建,挖掘广电传媒的核心资源价值将过去的单一层次的媒体生产扩展到新媒体领域,形成多层次、立体化的媒体运作,在市场的竞争中逐步构建适合新媒体运作规律的新型产业运营和盈利模式。

要加快发展网络广播电视。在未来两三年三网融合“不对称进入”的格局中,广电的内容优势和先期布局,使得广电在网络音视频产业发展中掌握主导权。有条件的电台、电视台都要依托传统的广电媒体,加速发展网络广播、网络电视。

要加快发展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这种新兴媒体成为继广告、收视费、票房之后广电行业的第四大创收来源。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产业需求,政府部门要不断完善新媒体的管理政策,推进传统广播电视媒体的数字化转型,实现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信息网络技术的深度结合。传统广播电视部门要利用创业板这一资本平台,全面加快新媒体产业升级,掌握核心技术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4.结论:三网融合,传统广播电视行业在市场竞争中优势和劣势并存,机遇和挑战同在,机遇大于挑战。紧抓三网融合机遇,开展新媒体业务,为传统广电业务在市场竞争中占领先机发挥优势。

三网融合给广电新业务发展争取了空间,广电的优势是内容资源的掌控,广播电视正从传统业务领域向新媒体业务领域推进。紧紧抓住网络电视新媒体发展的重大机遇,以建立广播电视新媒体平台为品牌提升的新动力和产业增长的新起点,全面提升媒体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李岚,三网融合时代催生中国广电产业发展的战略转型,北方传媒研究,2011年2月

[2]网络与电视融合传统广电媒体如何凸显优势,2011年4月

篇4

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与手机、网络等新兴媒介相互融合,新闻传播进入了媒介融合时代;随着个人掌握媒介技术的快捷,自媒体成为了时代的新宠;社会化网络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最具影响的新闻源。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到大传播时代。

1.新闻传播进入媒介融合时代

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媒介发展就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融合媒介”趋势,这种媒介被定义为“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媒介融合是一场基于信息技术创新和社会话语重组的媒介整合,这样一种整合带来了新闻业的融合,给新闻传播带来了五类变革:一是新闻表述方式的融合,即新闻表达运用了多种媒介和互动技能来完成;二是新闻采集的融合,记者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新闻进行信息的采集;三是新闻制作流程的融合,主要是对新闻制作模式的改变;四是媒介间融合,指不同媒体之间的合作,包括内容和新闻资源共享;五是所有权融合,指不同类型的媒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其所有权可以融合为一家传媒集团,实现资源共享。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报告提出“整合新闻媒体资源,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介融合成为我国新闻媒体发展的指导方针。这些变革将新闻传播推入了大传播时代。

2.新闻传播进入自媒体时代

自媒体,被称为“WeMedia”,2003年7月由美国新闻学会提出,指“普通大众经由数字科技强化、与全球知识体系相连之后,一种开始理解普通大众如何提供与分享他们本身的事实和新闻的途径。”硅谷著名的IT专栏作家,《圣何塞水星报》专栏作家丹•吉尔默2004年出版了专著《自媒体》,这本书的副标题就是“草根新闻,源于大众,为了大众”,这表明任何人都可以使用个人博客、网络聊天组、邮件和其他工具制作新闻。网络时代自媒体使新闻传播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2006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年度人物就是“你”,是互联网使用自媒体的“你”。自媒体时代,社会从机构向个人过渡,个人是数字时代民主社会的公民。大新闻媒体已经失去了它的垄断地位,现在可以实时消息的全球观众就是新一代的草根记者,新闻在他们自己的手中。通过配备笔记本电脑、手机、数码相机,这些从读者转变而来的报道者将来自身边的消息转换为新闻,这一转变深刻揭示了我们消费新闻过程的改变。

3.新闻传播进入社会化时代

网络的基本特征是连接,而越来越持久和扩大的连接使网络社会化成为必然。特别是今天的Web2.0时代,互联网的重心正在转向社会化媒体。社会化媒体是网络社会覆盖面最广最具代表性的传播媒介。在社交媒体的传播平台上,新闻传播的主角是用户,用户需要是新闻传播的起点和目标。同时,社会化媒体中的新闻内容生产与社交是相互结合的,社会关系与新闻生产两者相互融合在一起。社会化媒体平台上的新闻内容是连结人们关系的纽带。因此,不难理解,在争夺用户的竞争中,从Facebook到Linkedln,各大社交网络纷纷推出了新闻媒体产品。新闻服务成为保持用户黏性的竞争焦点。同时,社交网络也成为了最有影响的新闻源。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表的报告显示,美国63%的用户通过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会化媒体获取新闻,成逐年上升趋势,社交网络正日益成为有影响力的新闻源,新闻传播已经进入了社会化时代。

二、新闻传播学教学理念变革

新闻传播从“小新闻”进入到“大传播”时代,随之带来的是新闻传播学科教学理念的变革。新闻传播学科是一门年轻的学科,同时又是一门发展日新月异的学科,新闻传播学的教学理念也必须与时俱进。随着新闻传播进入“大传播”时代,新闻传播学应从新兴媒介技术的掌握、增加社会科学课程和新媒体媒介素养三方面变革教学理念。

1.新兴媒介技术课程的拓展

媒体融合指的是不同类型的媒体的合作,包括手机和报纸、电视和网络等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媒体内容的数字化,再加上无处不在的高速宽带连接和上网设备的扩散,正在改变新闻传播内容的和流通方式。传统媒体平台和产业结构,需要大幅革新才能跟上不断变化的媒体环境。当今社会的新闻传播人才不仅需要多种掌握新兴媒介技术,还需要培养在新媒体、传统媒体和社交媒体之间融合贯通的能力,即跨媒介思维的能力。因此,无论是媒介融合时代的新闻传播,还是自媒体的新闻传播,抑或通过社交媒体传播新闻,新兴的媒介技术是一道跨不过的门槛。在美国,根据对美国15家顶级新闻学院的调查,结果显示各家新闻学院近十年来增加了大量的新媒体技术课程以适应新闻业变革,包括计算机编程、社交媒体新闻学、大数据新闻学、数字受众分析以及新技术(如无人机、谷歌眼镜)应用等。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教育中,新媒体技术的教学往往落后于业界实践。从教学课程的设置中,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亟需建立较为完整和先进的新媒体技术课程,并且依据各大高校自身的特色培育优势课程。传统媒体具有不可替代的专业性、权威性和高质量的新闻内容,而新媒体吸引年轻受众,有更高层次的互动。新媒体和旧媒体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因此,贯通各种媒介的思维能力非常重要。当新闻发生时,能迅速判断,选择多种媒体手段进行报道。并能运用多种媒介手段制作出打动受众的新闻产品,在社交媒体上传播并引发关注。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建立跨媒体课程培养这种跨媒介的整合思维。

2.增加社会科学课程

在我国的学科划分中,新闻学属于人文科学,而传播学属于社会科学。但归根结底,新闻传播学与社会学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特别在新闻传播与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今天,新闻传播学科应该增加社会科学的课程,以应对新闻传播学的大传播时代。从历史的源流来看,传播学的产生、发展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有密切的联系,新闻学的采访构思等也遵循社会学的调查研究方法。可以说,新闻传播学发展至今,与社会科学联系紧密,譬如新闻媒体与其赖以生存的权力和控制力之间保持相互依存的关系,同时还反过来曲解、改变,甚至挑战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新闻传播与社会的关系在大传播时代变得日益复杂,数字媒介重构了权力关系和社会秩序。为了厘清媒介如何推进了社会和世界,新闻传播学科需要增加社会理论的课程与实践,以廓清这个错综复杂、令人困惑的媒介化世界。数字媒介社会中的媒介实践、网络化社会、网络化政治、媒介与资本、媒介与权力、媒介文化、媒介伦理与正义等方面的研究都需要社会理论的支撑。西方主流的新闻传播学教育早在19世纪20年代就开始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社会学科课程。威斯康星大学新闻系的新闻本科课程设置中,新闻学的课程只占四分之一,而其余大部分是社会科学的内容,试图用社会理论课程教学启发学生发现与考察大众媒介在社会中的角色和作用。40年代传播学奠基人施拉姆在爱荷华大学任新闻学院院长时,也增设了社会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的课程。60年代,美国主流的新闻教育已经确立了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和新闻专业技能融合的课程结构。而我国的新闻传播学科发轫于新闻学的创立,一开始是沿袭美国早期的新闻学专业教学模式,重专业技能轻人文社科素养,导致大量的新闻专业学生走上媒体岗位,难以胜任迅速变革的媒体格局。尽管高校的新闻传播学科已经由新闻学拓展到新闻传播学,逐渐增加了社会学科的课程,但面对新闻传播学与社会日益紧密的局面,学科的课程设置还应加大社会理论与新闻传播实践结合的课程类别。

3.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篇5

关键词:全媒体 媒介环境 管理

"全媒体"―― omnimedia,它最初源于一家成立于1999年的名为"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美国家政服务公司。这是一家同时包含报纸专栏、书籍、杂志、广播、电视、网站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内,并统一进行管理,进而宣传和推广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的所谓"全媒体"公司。由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受限,这家家政公司涵盖的"全媒体"显然不够全面,也没有手机电视、户外电视等媒介形态,因而更倾向于"multimedia多媒体"的概念。多媒体,指组合两种或两种以上媒体的一种人机交互式信息交流和传播媒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全媒体的其实不可能做到完全的"全",而是一种概念上的方向和趋势,全媒体是一种全"为理想化目标的多媒体,多媒体与全媒体在某种意义上具有近义词的关系。然而,这家家政公司自己可能都没有预料到,这种具有一定超前意识的全媒体思路竟无意间道破了传媒业巨变的天机。

全媒体不仅仅是一种传播手段、一种媒介形态,更是一种传播理念和新的信息生产方式。我们需要弄清全媒体时代传播的基本特征,这些媒介环境的特征变化是节目主持人在新时期进行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全媒体不排斥任何单一媒体的行为,单一媒体的价值优势还能带动整个媒体联盟的发展融合,与此同时,它覆盖面广,几乎无孔不入的渗入到每个人的生活当中,信息接受面覆盖程度高。例如网络技术就将传统媒介的单一属性向试听全媒体的终端进化,存在于传统意义当中的媒介界限正在日渐消失。原有的时空和地域的限制被全媒体的出现打破,伴随着日渐成熟的新媒体技术,同样被逐一打破的还有传统媒体在传播方式上的限制。自从"全媒体"出现,原有的时间与地域限制被打破,人们可以自由选择想观看的频道,尤其是近两年移动客户端手机、平板电脑、车载等的普及,使得人们原本基本固定在家庭环境的规定时间、地点收看电视节目的固有模式被改变,任何时间、地点都可W任意点播自己想看的节目。

全媒体新闻是指将同一个新闻事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多种手段进行多层次开发,这些信息通过编辑加工,报纸可以发消息、访谈、通讯、图片,这些内容再加视频信息可以连接到网络上,通过报纸网站、手机报、微博、微信等平台进行数字化。建立全媒体新闻中心,发挥传统媒体采编资源和新媒体传播速度快、范围广的优势,对信息传播内容、流程进行再造,使新闻中心成为跨越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综合平台。与传统媒体时代下形成的市场相比,全媒体时代受众需求也在发生变化,广大受众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性普遍提高。全媒体的发展使得受众的媒体接触习惯悄然发生了变化,年轻人花在广播电视上的时间越来越少。伴随着全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受众群被分流到网络、手机等移动客户端,广大网络受众受到信息传播多元化的影响,因而更渴望参与,希望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在新媒体中展现出自主参与性。原先传受双方之间的明确界限现在变得愈发模糊,任何一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者,广大互联网受众群体因而可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社会事件的探讨和处理事务中来,这也是媒体环境的巨大变迁的鲜明表现。

此外,由于全媒体时代媒介形式的多样化,媒体对于新闻素材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如果仅仅依靠媒体自身的力量是无法满足受众需求的。因而我们需要依靠受众群体自身的力量来挖掘更多的信息素材,这使得媒体客观上需要更多的受众参与到媒介信息的生产和传播中,这既是为了满足受众的主观需求,也满足了"全媒体化"发展的客观需要。

如何在全媒体时挥传统媒体引导舆论的主导功能,同时又能合理疏导新媒体的舆论放大效应,成为媒体融合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发挥传统优势,深化拓展挖掘信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泛滥又稀缺,稀缺是因为垃圾信息太多造成受众难以捕捉有用信息,传统媒体应该深化在深度报道,线索挖掘(例如微博爆料,记者取证采访),信息求证上的优势。除此之外,传统媒体要细分受众,为特定群体受众提供高质量的细分信息。 其次,积极融入新媒体,传统媒体在渠道拓展上不存在任何问题,报纸做电子报,电视做网络电视,数字电视,广播也可以上网,拓宽形式,做好渠道,传统媒体一样可以成为复合媒体。 最后,发挥新媒体与全媒体的集合品牌优势,增强媒体品牌影响力和公信力,争取做成综合性全媒体运营的大型权威媒体,为社会提供正确的议程设置和合理健康的舆论导向。“自媒体”一方面对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主流舆论形成了强大压力,另一方面成为新的舆论发源地。

篇6

关键词:展示设计;跨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

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及产业结构的快速转型,再一次为当代展示设计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同样,也提出了更多的设计需求,而各种设计需求的不断增加,促使当代展示设计在空间形式、呈现方式等方面不断拓宽和更新,导致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突破其早期边缘专业的定位,不断朝着综合性、开放性的设计学科方向迈进。基于这样的时代背景和其发展的现状,本文尝试着跳出过去在单一专业、学科领域内展开研究的局限,以交叉与融合的开放视野进行理解,从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发展的新特征入手,分析其跨学科发展的必然性,进而提出其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原则和途径。

一、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新特征

从一般性理解,展示设计均是依照特定的主题和目的对展品进行陈列、展示,大到各种博览会、博物馆、展销会、科技场馆,小至展示橱窗、展台陈设、商品展示,都没有脱离其“陈列、展示”的一般特征,这些一般性特征,在很多教科书中多有提及,此处不再赘述。本文主要立足于时代背景下,探析展示设计所呈现出的一些新的特征:

(一)传播与展示并重

传播与展示并重,是当代展示设计的空间功能呈现出的新特征。伴随着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大量新的媒介设备和新的媒体技术不断涌现,从层出不穷的投影设备到种类繁多的交互屏幕,再到最新的虚拟现实技术等,都被设计师广泛应用于设计实践,也使展示空间呈现出明显的媒介与传播特征,并引发了关于当代展示设计本质的讨论。而对于当代展示设计的本质,近年来大多数学者比较认可的一种界说是“展示设计的本质是信息传递”。其理由在于,当代展示设计类型和主题的多元化,是展示目的和需求多样化的外在表象,商业类、科技类、文化类展示类型之间的区别,只代表展示内容和展示主题的指向性差异而已,它们或以销售产品为目的、或以传播知识为目的、或以宣传文化为目的。展示类型和主题的多元化需求,虽然决定了展示呈现方式的多样性,但是,在设计过程中,展示环境中的实物、图像、视听设备,甚至空间环境,实质上都担当着信息的载体功能,而这些载体的选择、设计与组合,仍需围绕“最大限度传递信息”的展示设计目的。在信息化社会背景下,其传递信息的本质定义也显得尤为贴切,因为当代的展示空间、展品、展示设备,由于各类新型媒介技术的介入,使其在功能上已成为各种展示信息的载体,呈现出明显的载体和媒介特性,而每一个展示馆、场、会、所,更是人与人、人与物、人与环境进行对话与交流的集中信息场。当然,上述特征,并不是对传统展示设计的展示特性的否定,只是与传统的展示设计相比较而言,借助当代新型媒介技术的应用和相关传播学知识的融合,其媒介与传播功能得到了空前的强化。因此,信息时代的需求、信息技术的支撑和相关学科知识的融入,共同促成了当代展示设计传播与展示并重的新特征。

(二)技术与艺术并重

技术与艺术并重,是当代展示设计的形式语言呈现出的新特征。技术与艺术要素,是伴随整个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同样,当代展示设计也无法回避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二者之间是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一方面,展示技术的进步会推动展示设计的发展,为设计师提供更多创意可能,并不断创造出新的展示艺术语言和信息传播方式;另一方面,展示艺术的发展也会对展示技术提出更高的要求,推动展示技术不断进步与革新。当代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科技都在快速发展,在这样的语境下,当代展示设计同样无法回避这些技术对其设计及应用领域的渗透和影响,大量的数码影像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数字化程序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被融入到设计实践中,也再次为当代展示设计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其开辟了技术与艺术融合的新阶段。当然,这些新知识的融入和应用,也创造了数不胜数的新的展示艺术形式,如宝马博物馆中,ART+COM机构设计的“动力学雕塑”,就是通过数字化程控技术应用,实现对714个金属球体组成的球面状矩阵的精准控制,通过每个球体有序的升降变化,创造一种全新的“实体动画”展示形式,动态呈现宝马汽车公司五款经典车型的标志性轮廓(图1)。再如,在2015年米兰世博会韩国馆中,机械装置所表演的“BALANCE-SymphonyofFood(平衡———食物交响曲)等。这些基于技术革新而产生的全新的形式语言,无不给参观者留下深刻的记忆,也是对传统静态形式语言的重大突破,此类案例不胜枚举。因此,技术与艺术并重,是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另外一个新特征。

(三)体验与观赏并重

体验与参与并重,是当代展示设计的参观行为所呈现出的新特征。“展示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借助展品以及各种展示载体向人们传递信息并影响其生活的设计。”①无论何种类型的展示设计,其展示的对象均直接指向参观者,必须关注参观者与展品之间的行为关系和特点,才有利于实现双方之间的有效信息交流。而在传统的展示设计中,由于展品和展示环境多为静态呈现方式,始终与参观者保持一定的疏离关系,在信息的传递和吸引力方面,都有不容回避的局限性。而当代展示设计,一方面受体验经济观念的影响,另一方面是各类交互技术、交互观念和交互理论的涌现,它们从理论和技术两方面为体验类型的展示的出现做好了准备,使大量体验类型展示的实现成为可能。体验类型展示的主要特征是参观者行为的“参与性和互动性”,是参观者通过个人的肢体、情绪和心理上的直接感受获取信息,这种感受是内在而深刻的。在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中,当参观者的情绪、体力、精神达到某一特定水平时,会在其内心产生美好的感觉和共鸣,并留下深刻的记忆。另外,在参与和互动的过程中,其获取信息的通道也涉及视觉、听觉、触觉等多个通道,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大于静态展示的单一视觉通道,这些都是传统的静态展示所无法比拟的。当然,体验类型展示的出现,也不是对传统静态展示中参观行为的否定,是对传统展示的补充和升级,两种行为是同时并存的,它是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新特征。

二、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实质和历史必然

通过对当代展示设计三个新特征的分析不难发现,在展示的基本构成要素方面,其与传统展示设计并无区别,其设计要素同样由展示环境、空间、展品和参观者等构成;而在展示特征方面也保留着传统展示的“展示性、艺术性、观赏性”的基本特征。那么,三个新特征的实质是什么?抛开其表象,在实质上,它们都是对展示设计本质进一步强化的外在表象,即:强化传递信息的本质的外在表象。其中传播与展示并重,更明确了展示设计的本质是传递各类信息;技术与艺术并重,强调运用新的技术手段,创造更多的信息传播载体,有效摆脱传统展示设计中静态、固定、单调的载体形式;而体验与观赏并重,则是从参观者获取信息的角度,丰富了参观者接受信息的通道,实现视觉、听觉、触觉的多通道并用,并通过各类互动形式,实现信息的双向流动,有效提高展示信息接受的质与量,这是传统展示设计所主要依靠视觉通道及单向信息传递方式所无法实现的。传播与展示、技术与艺术,体验与观赏并重的当代展示设计新特征的实现,是传统展示设计学科领域内知识所无法驾驭的,其中的“传播、技术、体验”等特征,需要传播学、计算机科学、心理学、材料学、信息技术、多媒体技术、交互技术等大量相关学科知识的支撑。概括说,就是需要新观念、新知识、新材料、新技术的多维度的跨学科融合运用。因此,当代展示设计在事实上已经自觉形成了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局面,也诞生了众多经典的跨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设计案例。从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德国馆中“种子板”的应用(图2),到博洛尼亚历史博物馆中全系投影技术、混合现实技术及3DProjectionMapping技术融合应用的“虚拟剧院”,再到慕尼黑宝马体验中心中通过机电一体化交互展示来呈现潜藏于发动机内部的双涡轮增压技术,都是在多学科融合的代表作品。因此,当代展示设计,在事实上,已经初步形成跨学科发展的现状。那么,为什么称这种跨学科融合发展的趋势为历史必然?这主要取决两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时代需求,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信息已经成为比物质和能源更为重要的资源,成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处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当代展示设计对其传递信息的本质的强化,是不可避免的,也是时代的需求;另一方面具备实现的条件,当代计算机科学、材料学、传播学、交互技术和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使展示设计师的种种创意的实现成为可能。因此,时代和条件两方面的因素,决定了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的历史必然。

三、当代展示设计跨学科融合发展的原则与途径

当代展示设计在跨学科融合发展的进程中,已经取得令人欣喜的成果,其表现出的三个新的特征,还有数不胜数的各类经典案例都是就最好的例证,其明显的优势也得到学者和设计师们的广泛认可。但是,交叉与融合的过程尚处于探索阶段,相关理论研究尚不完善,在展示设计实践中,设计师依然存在种种困惑。基于此,针对当代展示设计的跨学科融合发展趋势,仅仅围绕展示设计的本质“信息传递”,在此提出一些合理的发展原则与途径,以供借鉴:

(一)营造有效的信息环境

展示设计是一种人为环境的创造,②而这种“人为环境”的营造,设计师必须围绕其“传递信息”的本质,依据不同信息自身的特征进行有针对性地物化,使展示信息的内容与形式(展示环境)之间构成合理的映射关系,营造一个有效的信息环境。这样,才有利于参观者正确地解读信息,以实现展示信息的有效传递。如,同样是主题性历史博物馆,柏林犹太人纪念馆所要传达的“信息”是“大屠杀反思”,因而整个展示空间大量运用非常规折面的“虚空”狭长空间,以及不确定性的参观动线和非常规的空间序列组合,营造出了动荡不安的氛围,给参观者感官、心理以强烈的冲击和震撼(图3);而都灵国家电影博物馆则紧扣“电影发展史”这一核心“信息”,采用纵向式的整体空间设计、长胶卷式的螺旋参观动线和趣味性的共享空间营造,让参观者走进都灵国家电影博物馆犹如游览世界电影的历史,在众多实体场景、影音效果的烘托之下,仿佛穿梭于时光隧道,尽享电影带来的独特魅力(图4)。同一类型的两个博物馆,依据不同的主导信息,营造了两个完全不同的信息环境。

(二)树立“集约化”的设计意识

“集约”指“高度集中或加强”,为经济学的术语,其本意是指在最充分利用一切资源的基础上,更集中合理地运用现代管理与技术,充分发挥人的积极效应,提高效益和效率的一个概念。在当代展示设计中加以借鉴,其意义在于:依据展示信息的需求,将建筑技术、结构技术、照明技术、交互技术、媒体技术等进行优化组合。“集约化”理念的提出,是针对当下一些设计师盲目强调新技术、新材料、新知识的融合应用,忽视展示设计的本质“传递信息”的错误倾向。提出树立正确的设计意识,反对片面、盲目地对新技术、新材料简单、直接地融合应用,而要充分发挥设计师的创新能力,使新技术、新材料之间形成有效的组合,实现有效传递信息的设计目的。如:在博洛尼亚历史博物馆的“虚拟剧院”中,就是通过混合现实技术、全息影像技术和3DProjectionMapping技术等多种新技术的集约化运用,巧妙再现了伊特鲁里亚艺术的辉煌过去,从而带给参观者完美的视觉盛宴。

(三)关注参观者的情感体验

传统展示设计中形式语言单一、功能固定,致使其信息传递方式的单调、乏味,很难激发参观者接受信息的兴趣,更谈不上信息的有效传递。当代展示设计在其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充分考虑“信息接收者”的心理、情感体验,借助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和新思维,有效调动参观者的热情,使参观者和展品或装置之间发生一定的互动关系,并通过其肢体、行为、情感的直接感受所留下的深刻记忆,实现展示信息有效传递的目的。如:在米兰世博会中,巴西馆的设计紧扣“注重体验、激发乐趣、回归自然”的设计理念,借助轻盈、柔软、悬空的“非建筑”体验式展馆———“巨型绳网”空间,既完成了从室内到室外空间的自然过渡,也实现了对几个功能展区的巧妙串联,为参观者提供了区别于常规的俯视视角,大大增加了参观者的体验性与参与性,同时也巧妙地传递了设计理念。

四、结语

当代展示设计在其发展过程中呈现的三个新特征,只是其跨学科交叉与融合发展的外在表象,其实质是对展示设计本质(信息传递)的强化,而时代的需求和完备的发展条件才是促成其跨学科融合发展的根本动因,这也是展示设计学科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必然。另外,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在其发展初期,与相关学科及研究领域的交叉与融合,也是符合学科发展一般规律的。本文仅从开放的视角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初步的探讨,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跨学科融合的趋势会在展示设计实践中更加凸显。

参考文献:

[1]董治,年严康.现代展示空间设计[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2]刘军,杨翼等.展示设计[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3.

篇7

人们的印象里,统计学就是对数据进行简单的运算,然后通过图表、表格把它们表示出来,这是长久以来人们对统计学的一些片面认识。统计学的定义有很多种,每种定义对统计学阐述的侧重点不同。其中维基百科是这样定义统计学的:“统计学是研究如何测定、收集、整理、归纳和分析反映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的数据,以便给出正确认识的方法论科学,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门学科之上,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到人文科学,甚至被用来工商业及政府的情报决策之上”。简单来说,统计学就是数据的科学,是一门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出结论的科学。

二、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统计学研究必须要求明确统计学研究的客体是什么,即统计学的研究对象。统计学中某种性质相同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叫总体。统计学就是研究客观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和变动规律,或者说统计学是研究统计过程的规律和方法以及客观现象统计规律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既涉及到自然科学领域,又涉及到社会科学领域。统计学研究对象的特点有以下几点:

(1)依赖性。

依赖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寄生性,依赖性是统计学独有的特点,统计学研究的数据是来自各领域的,是依靠解决其他领域的问题而存在和发展的。统计学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媒介科学,它研究的对象是其他学科的逻辑和方法论。

(2)数量性。

数量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通过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表示的。数量性是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因为数字是统计的语言,统计是通过数量方面来认识事物的,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归纳统计规律性,就可以达到统计分析研究的目的。

(3)总体性。

总体性即统计学以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为研究对象。每一个个体都有自身的随机性,而这些研究对象的总体又具有共同的特征和共同趋势,所以统计学研究是通过对大量的个体特征进行研究,从而过渡到对总体普遍存在的事实进行观察和综合分析,进而得出研究对象总体的数量特征和统计规律。只有掌握研究对象的总水平、总规模、总体特征和共同趋势才能体现统计学规律的作用。

(4)变异性。

变异性即构成统计学研究对象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除了在某一方面必须是同质的以外,在其他方面又要表现出一定的差异和变异。如果各个个体之间没有区别和差异,统计研究就是没有意义的。统计学的这种变异既可以表现为数量上的,也可以表现为非数量上的,但是因为统计学具有数量性,所以表现为数量上的变异才是统计学所要研究的对象。

(5)具体性。

具体性即统计学研究对象是具体的数量方面。统计学所研究的数量是具体、现实的,而不是抽象的,并且统计学研究的数量是有现实意义的。比如,要研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必须确定具体年份的具体范围内的城镇和农村居民收入数量、收入构成、收入变化以及计算方法,才能对研究对象进行统计分析。(6)广泛性。广泛性即统计学研究数量方面的范围的很广泛。其广泛性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教育等各类社会现象的数量方面。统计学研究对象的广泛性是统计学成为媒介学科的必要特征。

三、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方法,统计学也不例外,统计学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归纳出了一系列专门的研究方法,如实验法、大量观察法、统计分组法、综合指标法、统计描述法等。

(1)实验法。

统计学的实验法包括假设检验和实验设计。假设检验就是在对在总体参数提出假设的基础上,利用样本信息来判断假设是否成立的统计方法。实验设计就是设计合理的实验程序,使得收集得到的数据符合统计分析方法的要求,以便得出有效的客观的结论,其中最常用的实验设计是正交设计法。

(2)大量观察法。

大量观察法就是对全部或者足够数量的研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推理归纳出客观现象的本质特征和发展变化规律。通过对大量的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和研究,才能排除偶然因素造成的影响,揭示研究对象的统计规律和本质特征。

(3)统计分组法。

由于所研究现象具有差异性、复杂性及多样性,需要我们对研究现象进行分组研究,进而来区别研究现象的类型,研究不同组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统计分组法包括传统分组法、聚类分析法和判别分析法等。

(4)综合指标法。

综合指标法是利用总量指标、平均指标、相对指标、标志变异指标等对研究现象的数量关系和数量特征进行分析,来反映统计学研究现象的数量方面特征。综合指标法在统计学的经济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5)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

统计描述指对调查或实验得到的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分类、计算出各种能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综合指标,并加以分析研究,从而得出有价值的信息,用表格和图形表示出来。统计推断指以一定的置信水平,根据样本数据资料来判断总体数量特征的归纳推理方法。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在统计学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

四、统计学的发展趋势

(1)统计学实际应用的范围扩大。

在大数据时代的背景下,统计学开始被各行各业运用起来。统计学逐渐应用到企业管理、保险金融、政府决策、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统计学在企业管理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管理能力和效率。在保险金融方面可以监控分析金融风险和保险问题来保证金融保险市场的正常运行。在政府决策方面可以帮助政府宏观调控,从而减少决策失误。在国家经济安全方面可以监控经济安全问题,预防经济危机。

(2)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

统计学的性质决定了统计学是一门媒介学科,统计学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类学科的基础上的,其涉及领域非常广泛。因此,统计学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更能发挥它的作用,例如,统计学与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进行融合等,在融合中能不断完善统计学体系,创新统计学研究方法。

(3)统计学与网络、计算机的结合。

篇8

关键词:视觉传达设计;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

21世纪是信息时代,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与运用,逐渐影响与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多媒体通过视觉传达设计的方式,改善了传统线性结构与单一形态的艺术传播形式,改变了人们被动接收与欣赏传统艺术的方式。人们通过多媒体界面上的文字、图片、声音等,可以接收到所要表达的信息内容以及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使人们在获得内容信息的时候,感受到特殊的艺术审美。新的科学技术与设计理念的出现,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与交流。

1 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

多媒体艺术的基本特征包括:一是多媒体艺术的综合表现性,多媒体视觉艺术的构成元素包括文字、图片、符号等;多媒体听觉艺术的构成包括语音、音乐等;多媒体的空间艺术和时间艺术则是由视频、动画等构成的。多媒体艺术的综合性将视觉艺术、听觉艺术、时间艺术等结合在一起,具有一定的艺术冲击力,使艺术作品具有一定的艺术张力。二是多媒体的韵律美感,这体现了多媒体运动节奏的控制,通过调节与控制运动的速度与节拍,获得节奏与韵律,从而产生美感。三是多媒体界面的视觉传达,多媒体界面使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用户则通过界面看到呈现出来的信息。

2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对视觉传达设计的影响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给视觉传达设计带来了一定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不足之处。积极的方面主要体现在:一是视觉导向。人们往往在获取信息时,动态的信息资源往往比静态的信息资源更具有吸引力,这要求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尽可能地将视觉元素与听觉元素同时调动起来,通过主次分明的强调方式,将信息资源体现出来。在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中,动态的往往比静态的系统更具有说服力,并且能够有效地运用。二是促进感知和记忆。一般情况下,具有一定特性或者与众不同的图形元素,在某种程度上都可以促进感知与记忆。例如在平面设计中,将图形元素重怎么排列,然后对其中的一个作特性处理,如变大、缩小或者更换颜色等,可以增加图形元素的感知与记忆。三是强化视觉冲击力。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可以按照信息传播的需求作各种动态处理,如三维运动,可以使信息更生动、具有活力,从而体现出视觉冲击力的强化目的。四是有利于受众对信息的“过滤”。运用多媒体艺术的视觉传达设计将信息的重点进行突出体现,以此来吸引观者的注意力。信息的内容随着图形与文字的运动方式而呈现,达到信息的“过滤”。

多媒体艺术对视觉传达设计带来的不足表现:一是被动点选中的不足,多媒体是大众自由选择浏览的过程,所以说多媒体是一种被动点选过程没有传统媒体的强迫性特征;二是版面局限的不足,多媒体作为网络媒体的具体页面,与书的页面一样,受到计算机显示器的限制,设计的空间小,无法与海报或是户外广告相比,这是视觉冲击力上先天不足。

3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下的视觉传达设计

多媒体作为现代视觉传达的传达媒介,与传统的传播媒介大不相同,多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主要强调设计的重点,要求设计有所变化。主要体现在交互性设计与信息设计的表现形式。

3.1 交互式设计环境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交互式设计可以使用户更容易获得与使用信息,方便了用户对信息的控制。交互式可以延长信息的存储时间,增强对信息的理解与注意。交互式具有多种意义,交互式最低层次就是对数据的交换,在没有任何要求时,也就是简单地将数据进行转换,当交互式以信息为主时,需要知识的辅助,要求在数据转换时对数据进行解释。不同媒体对内容的表现程度与理解程度也不相同,因此,对不同种类的图像、声音、音乐、视频等进行内容处理时,可以达到不同层次的表现与理解,这也是最高层次的交互。网络多媒体与报纸、杂志、电视等媒体不同,可以为用户提供可操作选项,允许用户进行创造。而交互式设计最大特点就是对具有可控性的结果,用户可以进行信息反馈,主要体现在游戏设计当中。交互式设计不仅可以给用户提供信息,还可以提供一种交流经验。

3.2 信息设计重组环境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信息设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原始资料转化为信息。数据作为信息的记录符号,而信息是对数据的解释。原始数据,例如发明成果、调查数据等,首先需要经过加工、组织,然后通过转换成信息才可以用于学习与交流。由此可见,信息的转换是良好交流的基础,而非原始数据。原始数据转换为信息,通过学习与交流转化为知识,最后进化为智慧。信息可以通过数据表达,知识则用信息体现,这就是知识、信息、数据的三者内在的联系。视觉传达成功与否依赖于良好的信息组织结构。所以,在基于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下视觉传达设计中,视觉传达成功不仅关系着每一个页面内的信息内容,而是关系着各个页面之间信息的相互关系。在多媒体视觉传达设计的复杂、艺术的表现形式,充分体现了信息的设计与转化过程。

3.3 多媒体多元信息工具下的艺术表现形式

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是一个具有多元化的综合艺术表现形式,在计算机技术领域中艺术发展成一种技能、知识与经验的结合,伴随着科学技术、艺术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而变化。从艺术设计表现形式来看,多媒体设计与其他设计相同,都需要面对许多的问题,例如现代与传统、机械与手动、整体与局部等,设计的过程也就是处理、解决问题的过程,最终通过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为艺术开创了新的领域,增添了技术水平,改变了艺术的创作途径与交流过程。

4 总结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不断影响着视觉传达设计的表现形式。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打破了传统单向性的视觉传达方式,增添了多媒体与消费者之间的互动性质,其目的就是影响消费者,让消费者也参与到信息的设计当中,改善信息的交流方式,使信息更加丰富化、与有效性。多媒体艺术的表现结合了科学与艺术、技术与艺术,是未来艺术设计发展的必然结果。

参考文献:

[1] 詹伟锋.视觉传达设计中的多媒体艺术表现形式研究[J].艺术研究,2012,06(15):27-31.

[2] 孙伟.网络时代的视觉传达设计[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学术经纬,2009,06(30):41-46.

[3] 袁恩培,严富华,魏琼.论多媒体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创新性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09(4):69-73.

篇9

关键词:艺术学;艺术学理论;艺术学门类;艺术分类;学科建设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识码:A

艺术分类是艺术学学科基础建设任务之一。艺术学学科的分类理论因其内涵的丰富性、形象化和多元交叉等特点,要实现“多层多角”的分类理想,尚需时日。2011年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议批准经过调整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①,艺术学由此脱离“文学”学科门类,成为“学科目录”中第13个独立的学科门类。“升门”后的艺术学,在“调整后”和“学域扩张”②的新的学术视野下,分类问题再一次成为学科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艺术分类所面临的基本形势

在艺术范畴中,音乐、舞蹈、戏剧、杂技、绘画、建筑、雕塑等传统艺术形式已经具有了广泛的影响力,电影、电视、动漫等后起形式更是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势头。当下,艺术呈现出总体繁荣的趋势。然而,我们必须看到,各种艺术形式在追求最佳艺术效应的同时,也自觉不自觉地开始追求艺术手段的综合性和多样化。原本意义上的单个艺术形式出于特定历史时期的生存本能而发酵、膨胀和扩张,如:杂技戏剧化,器乐演奏歌舞化,声乐演唱伴舞常态化,戏曲表演话剧化,行为艺术的出现,新媒体的产生等。各艺术形式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在内涵和外延等方面都已发生了不小的变化,随之产生了新一轮艺术形式的交叉与融合以及新形式的出现。艺术分类自然要直面如此多彩多姿的艺术形态。倘若照旧原封不动地以各艺术形式的名义进行分类组合,必然会遇到诸多新的问题。“升门”后的艺术学,首先需要迅速厘清文学与艺术的学术分界,更要在立足艺术现状,对既有的艺术分类做出新的判断、分析,并就此提出一种新的分类设想。

二、既有艺术分类方法分析

一般认为,在艺术学史上,首先提出依据某种原则对艺术形式进行分类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认为艺术是模仿,并根据模仿的媒介、对象和方式的不同,区分了绘画与音乐、悲剧与喜剧、史诗与戏剧等。我国先秦时期的《尚书・虞书・舜典》和汉代《毛诗序》中都涉及到对艺术分类的思考。20世纪以来,出现了真正具有现代形态的艺术分类学研究。

根据不同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标准形成的,并在当代被广泛应用的艺术分类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时间艺术如音乐、文学;空间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书法;时空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舞蹈。

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听觉艺术如音乐;视觉艺术如建筑、雕塑、绘画、书法;视听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动态艺术如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电视;静态艺术如绘画、书法、雕塑、建筑、工艺美术。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实用艺术如建筑、工艺,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表演艺术如音乐、舞蹈,语言艺术如文学,综合艺术如戏剧、电影、电视等。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如音乐、舞蹈、抒情诗;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叙事文学等。

依据艺术行为的表现方式可分为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艺术、表情艺术等。行为艺术是艺术家以自己的身体为媒介,通过某种行为方式展示其文化观念和美学态度的艺术;肢体艺术如舞蹈;语言艺术如文学,表情艺术如音乐、戏剧等。

从媒介的角度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象、听象、心象和视听形象。视象如绘画、雕塑等;听象如音乐;心象如文学;视听形象如戏剧、电影、电视等。

大体上看,上述分类方法中有些是按照“大艺术”的概念来分类的,譬如:“时间艺术”、“语言艺术”“心象”等类别,已把文学整体性的纳入艺术的范畴。这种大艺术观虽然从其实践的角度出发,但是作为更加精细、缜密的学科理论建设工程,不仅与“升门”后艺术学的独立学科思维相矛盾,也与早已成为独立学科的文学学科建设思想不相符。那么,如今做艺术的分类,首先,需要请文学③出局,并要对艺术中的文学元素如戏剧、电影、说唱艺术中的文学内涵做出新的恰切的阐释。再者,“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之分与“视象、听象、心象和视听形象”之分显然有着异曲同工之趣,特别是在作为“心象”的文学出局后,两者已别无二致,两相存在则缺乏理论的独特性和实践意义。第三,“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与“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表情”的两种分类方法即使在文学出局之后也还有相类和缺乏自洽之处,也需要再斟酌。当然,既有的几种分类方法在学科建设和艺术发展过程中所做出的重要贡献是不言而喻的,这里意在立足于新的理论基点,发现和认识过往各种艺术分类方法的历史局限,从而为新的分类设想提供参考。

具体来讲,依据艺术形象的存在方式划分的时间艺术、空间艺术和时空艺术的分类方法所反映的是生活中最常见、应用最普遍的一种时空观,是基于人类生活经验的一种由三维空间和一维时间所构成并被人们所普遍感知的艺术存在方式。在特定的感知范围内,以这种时空形式解释艺术,把艺术的创作与审美过程置于一个与客观存在相一致的特定的界域来进行,不仅符合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也与人的认知能力相契合,是一种具有共识基础和便于应用的分类方式。然而,又不能不看到,科学体系中的时空观是多样的,是挣脱了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感知局限的对宇宙天体及其客观存在的创造性发现。譬如:以霍金为代表的现代物理学是用十一维空间来解释宇宙的。高维空间不会因为它不被人类所感觉而不复存在,就如我们人类听不到超声波、看不到红外线的客观存在。现代科学认为,宇宙的许多自然之谜如黑洞、超自然力、意志力、时空通道等,以更多空间的理论才有可能存在和解释。看一看时间的“穿越”理论,空间的一维、二维、三维……十一维……二十六维、N维等理论,就不能不说采用时间和空间的概念为艺术分类或多或少地显得有些奢侈和粗疏。时空概念更多的应用于超越生活经验的天文物理科学,也适用于几乎所有客观事物,并且是多义的、相对的,其内涵远远大于人类的艺术生活。现代艺术正以开放的姿态在作品中表现科学的、更加多样的时空观。一句话,时空概念不是艺术所独有的,这样的艺术分类不易真正触及艺术的特殊本质。

依据艺术形象的审美方式将艺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和视听艺术的分类方法,与上述的时空分类方法似乎有相应之处――听觉艺术对应时间艺术,视觉艺术对应空间艺术,视听艺术对应时空艺术。所不同的是,以人的视听功能作为艺术分类的依据,能够从人的感官感受出发,体现了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基本路径和人性特点。尤其是关于“视觉艺术”的理论和实践,已使绘画、书法、建筑、雕塑等依赖视觉而呈现的艺术形式有了坚实的理论支撑,进而在“读图时代”获得了时代认证和现代意义。与之相比,“听觉艺术”显得有些寂寥,其同类较少,并且,作为听觉艺术主体的音乐艺术只能依赖“音乐的耳朵”来感受,又大大减弱了它的接受群体及其影响力。作为分类结构中的一支,听觉艺术的提法虽然明白无误,但是结构性的支撑力还显得薄弱。对于“视听艺术”的框定似乎也有些笼统和松散,致使戏剧、电影、电视等所谓视听艺术形式无需借助其理论,甚至完全抛开视听艺术这个称谓而竟自发展。这不禁使人产生疑问:这种分类方法是否更偏爱视觉艺术?

依据艺术的物化形式将艺术分为动态艺术和静态艺术已然显得过于粗疏,因为世间万物无外乎动与静两种运动形式,并且,物质的动态和静态存在方式均具有相对性,这一分类方法对于认识各种艺术形式的艺术特性到底能有多大帮助?

依据艺术分类的美学原则将艺术分为实用艺术、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在去掉“语言艺术”之后,还应该看到,其中“实用艺术”与其他艺术种类的关系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关系。实用艺术确实有着十分广泛的实践意义和重要的历史价值。一般认为,在人类发展史上,最古老的原始艺术都曾是实用艺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越来越追求实用物品的审美性质,致使一部分实用物品最终发展成为纯艺术品。这一变化过程还将继续。再者,从理论上讲,能与实用艺术并列和相对应的,也许只能是非实用艺术或纯艺术,而不是其细类。

表演艺术与综合艺术其实也是有交叉的,尽管类似的分类方法在王朝闻主编的《美学概论》等一大批原理性著述中均可找到,即使在作为经典释义的工具书《辞海》(1980版)中,也在“艺术”一词的释义中作了类似的表达:“艺术”是“通过塑造形象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由于表现的手段和方式不同,艺术通常分为:表演艺术(音乐、舞蹈)、造型艺术(绘画、雕塑)、语言艺术(文学)和综合艺术(戏剧、电影)。”不难看出这也是一种大艺术观。问题还在于,被作为一种综合艺术形式的戏剧,又何尝不是一种表演艺术?但是,无论如何本文仍认为,这是几种分类方法中的一种最为贴近艺术特性的分类方法。

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将艺术分为表现艺术和再现艺术的分类方法也是值得慎思的。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与其说该方法所列举的表现艺术如音乐、舞蹈、建筑、书法,再现艺术如绘画、雕塑、戏剧、电影,不如说以上每一种艺术形式无不渗透着表现与再现的艺术手法。任何对生活的模仿和再现都反映着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和美学判断。尽管歌剧中含有主要用于叙事的宣叙调和主要用于抒情的咏叹调,舞蹈中有抒情性舞蹈和叙事性舞蹈,绘画有写实和写意、抽象与具象,但是,在操作层面上特别是在综合艺术形式里,表现艺术与再现艺术在同一形式乃至同一作品中的截然分离几乎是不存在的,每每使人难于分辨。表现与再现不过是艺术家艺术审美经验的主观倚重或曰同一形式的不同侧重而已。表现与再现作为一种艺术思维方式是有其特殊意义的,而将其运用于艺术分类则往往使各艺术形式和作品难分难解,以致不能真正实现其分类意义。

依据艺术行为的表现方式将艺术分为行为艺术、肢体艺术、语言、表情等的分类方法同样需要首先除去“语言”类。同时,其中的“行为艺术”与“肢体艺术”二者也存在矛盾,因为所有行为艺术都是通过肢体来完成的,有些肢体艺术本身就是典型的行为艺术。

尽管行为艺术不断地僭越艺术学学科规诫并获得新发展,但是它仍然“能够被匡正为艺术史和艺术批评对象”,被认为是传统架上艺术形式(绘画、雕塑)的观念化移置或拓扩,尤其是抽象表现主义之“行为绘画”(Action Painting)和“无形式艺术”(Art informal)的延伸和变异。④由此,行为艺术被作为艺术分类中的一个大的类别会引起质疑。本文认为,它起码不适于位居艺术类别的第一层级。

该分类方法将行为艺术、肢体艺术之外的其他艺术形式均以“表情”来概括,其做法也同样值得商榷。一般认为,表达情感是艺术的基本特征,一切艺术形式都是表情的,都是创造出来的表现人类情感的知觉形式。行为艺术、肢体艺术又何尝不是如此?也有将表演艺术统称为表情艺术或单纯的将音乐和舞蹈称之为表情艺术,那么,这些基本特征也一定能够从行为艺术和肢体艺术中寻找到。可以说,这种分类方法没能在同一层面上进行。

三、新的分类设想、分类原则及其基本形态

受既有艺术分类研究成果的启迪,本文所要提出的新的分类设想立足当下,是从实践的、经验的、具体的事物出发,并力求对艺术学学科门类进行整体性思考,来寻找和思考各艺术形式间的同一性、关联性和方向性。新的分类设想遵循如下原则:

1.只适于艺术学特性,反映学科内在联系原则;2.顺应与其他学科的外部关系原则; 3.从艺术形式的主体出发,去表象化、综合化,力推原型、元素和基本特征原则;4.力求穷尽类项,规避将不易归类的或具有综合性质的现象归入“综合”类、“假设”类、“其他”类等把问题堆积一隅原则;5.兼顾新形式的归属和未来发展原则。

本文认为,在艺术学范畴里,在艺术学与音乐、舞蹈、美术、戏剧、电影、电视等具体学科之间,还实际存在着一个中间层级――它集中了某些艺术形式的共通特性,并使各艺术形式相互联系与区别。为此,本文提出一种新的分类设想,即依据艺术呈现方式的介质不同分类,将艺术划分为动作艺术、声音语言艺术⑤、材料艺术、操作艺术、音像制作艺术。

第一,动作艺术。动作艺术是以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舞蹈(含戏曲舞蹈)、杂技人体技巧、哑剧等。其主要特征是:1.人的表演的本真性;2.人体技巧的真功夫;3.动作语言体系的特殊性和包容性;4.动作语言的民族性、地域性、传统性、时代性及个体差异。

值得一提的是,当前一些重要艺术活动中,包括国家艺术学社科基金项目的评审工作,杂技是被放在戏剧类中进行评审的。这从一个角度充分肯定了杂技与戏剧都是以人的自然身体为媒介的基于身体表现的艺术,以及身体技能对于二者的重要性,也肯定了当代杂技与戏剧在戏剧性、情节化方面的相关性。但是本文认为,这种做法模糊了杂技与戏剧在主体方面的重要区别――杂技是一种以人体技巧作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戏剧则是以声音语言为主、以对话或以歌舞演故事的艺术。从基本属性来看,杂技与舞蹈更为贴近,二者同为动作艺术。

第二,声音语言艺术。声音语言艺术是以人的声音和语言为主要表现手段的艺术形式。包括话剧、戏曲、曲艺、声乐等。其主要特征是:1.由人的声音创造出的语言和音乐艺术形式;2.多以艺术中的文学元素作为创作的基础。正如曲艺形式被直呼为“说唱”艺术。话剧突出一个语言功能。尽管戏曲以唱、念、做、打著称,但是一般的剧目还是以“戏”甚至以唱念为主。即使是以武生、武净、武丑、武旦、刀马旦唱头牌的戏曲武戏,也还是以戏为主,以武为辅,如:《挑滑车》《伐子都》《长坂坡》等。为此,还出现了专供欣赏武功表演的折子戏,如:《三岔口》《挡马》《杀四门》等。

这里之所以把声乐与器乐分离开,是更加看重声乐和器乐的相对独立性。声乐是由人的发声器官――声带产生振动所产生的音乐效果,而器乐则是由人操作物,使物体发出音响、音律、音频等的音乐效果。二者的发声材料和发声原理明显不同。在艺术实践中,声乐与器乐也常常被分开来应用,凡单纯的人体人声艺术都是声乐的近亲或本是它的归属。例如:声乐训练被作为戏剧学院学生的必修课;民间常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为载歌载舞。器乐学习和训练是另一套功夫,它是人与自身之外的其他器物共为介质的音乐艺术,当属于操作艺术。

第三,操作艺术。操作艺术是指由人操作物、人与物共同完成,乃至以物的某种性能作为主要审美对象的艺术形式。即:通过人的技能所产生的物理的艺术呈现。它包括器乐、木偶、皮影、魔术、驯兽等。其基本特征:1.人与物一同进入创作的共时性;2.始终在人的操控之中,使物的某种性能成为审美对象,“驭物为灵”;3.以人的艺术技能为主导,并由此决定艺术品水平的高下;4.离开人的操作其艺术效果便不复存在。操作方式一般有演奏(吹、拉、弹、打),耍弄(耍皮影、耍木偶、耍杂技道具),魔变(变魔术),驯化(马戏、驯兽)等。吹、拉、弹、打基本包容了乐器演奏中的所有管乐、弦乐、打击乐器;耍皮影、耍木偶、耍杂技、变魔术、马戏、驯兽……等,更是呈现出了人操作物的千姿百态和无限可能。

动作艺术中包含了杂技人体技巧。这里的杂技道具节目(如:手技、蹬技、顶技、走钢丝、抖空竹、舞流星等)和魔术、驯兽被作为操作艺术形式,在于着意强调人与物(动物、实物)在艺术呈现过程中的相互依赖关系,如实反映杂技艺术⑥所含纳的“杂”之属性和技术特点。

第四,材料艺术。材料艺术是物化了的艺术形式。包括绘画、雕塑、摄影、书法、建筑等。材料艺术是艺术家审美创造的一种可见形式,是艺术家将自己的艺术才华完全依托于物、显现于物的艺术。其基本特征:1.依材质、材料性能、形态等特性在材料上形成;2.艺术品是为审美对象,艺术家与艺术品分离。例如:绘画由水墨、水粉、水彩、油彩和宣纸、绢、画布、画笔等材料实现画家的创作。艺术家的审美创造一经凝聚于物,便就此形成一个艺术品实体而凝固不变。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材料艺术也是一种遗憾的艺术。

第五,音像制作艺术。音像制作艺术是指录音录像艺术形式。即:以镜头形式、录音效果等录制技术呈现的,对社会现象和自然现象的各种活动影像、声音效果的摄录、创制及放映与传播的艺术形式。包括电影、电视、广播艺术等。其基本特征:1.跨介质⑦;2.技术的作用显著;3.艺术家的现场参与与艺术成品相分离,即“缺席的在场”;⑧4.具有音像记录、合成双重属性;5.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的制作;6.机构、团队形式的集体劳动。

音像制作艺术的跨介质性质不同于以往的综合艺术。它不仅是戏剧、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形式的集合体,它还汇集了人、物、特定材料和技术设备等共同作用共同参与的艺术创作,突出了技术的特点。它是一种异质性综合媒介系统。

音像制作艺术与物化了的材料艺术的主要区别在于,它是先进技术引导下的成像方式和录音、传输方式,其物质介质本身均具有科技含量。譬如:当前影视技术已经出现了光-电子-数字成像方式,并有最终替代传统的光-化学成像方式和光-电子-模拟成像方式的趋势。由于人的审美需要,音像制作艺术还将继续积极引入高技术手段为之所用。

四、新的分类设想的实践意义

1.自始以来,宏观艺术学与各艺术门类之间缺乏理论打通与拓展,即缺乏对艺术总体的分解、分析,对艺术个体的归纳、综合。构建艺术总体与艺术个体之间的中间层级是艺术学理论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为新的分类设想提出了学理性、实践性要求。

2.“要不要打破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要不要研究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关联性问题、要不要寻找不同艺术门类之间的共通规律、要不要从宏观上来认识艺术现象”⑨等问题是当下艺术学的重要理论关切。新的分类设想具有建设性、创新性意义。

篇10

关键词:智能移动终端; 数字绘画; 特征

检 索:.cn

中图分类号:J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8-2832(2015)05-0091-03

Thinking about the 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 Digital Painting Art

LI Feng(Zhejiang Yuexiu University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oxing 312000, China)

Abstract :Any art form and the creation and dissemination of media are closely related. In twenty-first Century with the arrival of the mobile Internet era, the digital painting to the mobile terminal device as a tool, injected fresh blood for the ancient art of painting, creating a new form of art, but also makes communication become more open and fast. The creative process of artists for digital painting through a mobile terminal, highlighting the interactive art an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rt and communication and integr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intelligent mobile terminal;digital painting; characteristics

Internet :.cn

一、智能移动终端与数字绘画的结合

绘画艺术的创作和传播是历史极其悠久的人类活动之一,从媒介和传播角度看,绘画艺术史同时又是是创作媒介和传播媒介演变的历史。随着21世纪移动互联时代的到来,出现了以移动终端设备为工具的数字绘画,为古老的绘画艺术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也使得艺术的传播变得更加开放和迅捷。

(一)智能移动终端的基本特征

移动终端又称为移动通信终端,指的是可以在移动过程中使用的计算机和通信设备,包括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和可穿戴终端设备,经过自2007年开始的智能化发展阶段。目前的移动终端已从简单的通信设备跃升为智能化综合信息处理平台和互联网业务入口,其特性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硬件上具有了PC级的运算处理能力,可以支持台式机应用程序的移动化迁移;二是有完善成熟的操作系统平台,如谷歌公司的安卓系统和苹果公司的ios系统,支持开放的应用软件安装和运行;三是具备更高速数据网络接入能力,如3G,4G网络和Wifi;四是人机交互界面以人为核心,具有更精细的显示,更精准的触控、识别和交互技术。

当前最主流的智能移动终端主要是各种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根据2011年世界著风司KPCB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资料,全球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出货量在2007年已超过传统的桌面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图1)随着智能移动终端设备硬件和软件研发,互联网接入的方式呈现了全新的格局――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已成为信息传播和沟通的主要平台,并持续深刻的影响着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

(二)数字绘画的新工具

数字绘画是20世纪计算机发明以后新兴的艺术形式,指的是以计算机和相应的图形软件为工具进行的绘画艺术创作,也称为CG(Computer Graphics)艺术。艺术家和爱好者运用诸如Painter、Photoshop之类的软件创造出了大量不同于传统绘画的视觉艺术作品。随着智能移动终端产品的普及和用户向移动互联网的延伸,越来越多的人尝试着在智能移动终端――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进行绘画创作,同时,随着移动终端上的绘画软件的升级,功能也日益完善和强大,如Ipad上的SketchBook Pro和Brushes等已经具备了极其专业的绘画手段。

智能移动终端成为了数字绘画的新工具,不但吸引着大量CG艺术家和爱好者,也包括一些著名的画家,例如当今国际画坛最具影响力的大师――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也迷恋于使用这种新工具进行创作(图2)。他早在 iPad 诞生之前,就已经开始用 iPhone 的一款绘画工具创作,霍克尼说“屏幕上的图像永远比纸上的好看。就像彩色玻璃窗比纸上的插画更精美一样,iPhone是新媒介,远胜于油墨和颜料。”①

二、智能移动终端数字绘画艺术的特征:

智能移动终端数字绘画作为传统绘画在新领域的延伸,既有传统艺术的共性,又具有不同于传统绘画和桌面电脑数字绘画的不同之处,具有自身的特征。

(一)艺术的真实性

首先,移动终端上的数字绘画和所有传统领域里的艺术形式一样具有艺术的真实性,而不是通常情况下容易被误读的数字虚拟性――虽然,数字图形或模型更适合用来模拟现实。作为艺术创作的工具,移动终端和软件只是为艺术家提供了独特的绘画载体和表现手段,其实质和画布、颜料并无区别。“平板电脑只是许多视觉艺术创作工具中的一种,但是它是非常有用的一种,”②“当你看着眼前的美景时产生的创作冲动,那是一种最原始的召唤――这种召唤甚至先于人类语言……史前人类在山洞里刻画,我仅在iPhone上动动手指。形式不同,但创作激情都如出一辙。”①霍克尼在接收英国时报的采访中如是说。

艺术的真实性在于其图像逻辑和内在的精神指向,如潘诺夫斯基的观点“所有艺术体现的是本质上不能解决的人类问题的不同回答,即:精神如何将世界概念化。”③而至于深入探究艺术的真实性讨论则不是本文的主要目的。

(二)作品可复制性

基于终端设备的数字化特性,移动终端上的绘画具有不同于传统绘画艺术的可复制性。

传统绘画艺术可以通过翻拍、印刷和仿制,来获得接近原作的图像信息,但这些图像并非原绘画艺术品本身,即使版画也仅仅只做到了数量有限、相似但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完全相同的艺术原作。因此,整个绘画传统艺术都具有独一无二性,即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 )所谓艺术品质的“原真性”。在工业时代,机械复制的艺术依然存在着母体和复制品的差别。但是到了数字时代,这点差别已经荡然无存。数字绘画的拷贝件可以完全和原作一样(当然,也可以制作压缩的副本)。这种特性深刻改变了旧有的观念,正如保罗・瓦莱利所言:“伟大的革新会改变艺术”的全部技巧,由此必将影响到艺术创作本身,最终或许还会导致的、以最迷人的方式改变艺术概念本身。”④

(三)创作的便捷性

相较于传统绘画和桌面电脑的数字绘画创作方式,基于移动终端的艺术创作显然更加便捷。例如油画和水彩、水墨创作不仅需要画架、画板、画案等,支撑架,画框、画纸、画笔、颜料和调色板更是必不可少;无论室内创作亦或室外写生,都需携带准备繁杂的工具和材料。桌面电脑的数字绘画所需的设备相对少了很多,但至少也需要台式电脑和一定空间,如相应的输入设备:扫描仪、数位板和压感笔。而移动终端设备从其诞生起就必须具有方便移动和携带的优点。手机、平板电脑等设备具有轻巧的机身设备进行绘画创作,由此可见,创作者使用移动终端进行绘画创作和写生时仅需使用自己的手指或电容笔即可,空间、工具和材料限制被降到了最低的情况下进行创作。大卫・霍克尼说智能手机上画画的好处是“可以让他‘躺在家里的小床上’就能作画。它就在我的口袋里,我再也不用为了挑一个合适的颜色而乱翻一通。很快我就能进入状态,虽然是即兴创作,但丝毫不失水准,又别具新意。最棒的是,画完的时候压根不用收拾残局,关机就行。”①事实上,这些随身携带的设备使创作者几乎可以在任何时间、地点进行绘画。使艺术家在感受现场氛围的创作动力和灵感能及时保存并转化为绘画艺术。这种便捷性是智能移动终端所持有的,并超越了以往任何绘画工具。

(四)表现形式的多样性

在智能移动终端上的绘画表现出极其丰富的多样性,一方面,因为软件既可以高度模拟传统的铅笔、粉蜡笔、毛笔、水彩、油画、喷枪等效果,几乎可以接近所有传统绘画工具和材质所能达到的范围,另一方面,绘画软件本身也拥有灵活的图层效果以及诸如“修改和变形”“回退和撤销”“可重复性”等CG艺术的优势。另外,不同公司的应用软件各自有其本身的特性,也为艺术家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范围。例如Autodest公司的Sketchbook仿手绘效果逼真,具有随笔移动的图层和独特的全景/缩放功能;My Brushes多种类型画笔,能够回放整个绘画过程,功能人性化设计;Procreato具有快速响应的画笔和丰富全面的笔触和材质;日本SYSTEMAX公司的SAI具有强大的墨线功能和手抖修正,简单便捷适合动漫绘画等等。

由此,智能移动终端数字绘画拥有极其多元的表现形式和绘画效果,为绘画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表达维度和自由性。

三、发展和未来

绘画艺术的传播将会更广泛更深入。近年来,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设备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根据国际电联报告称“2015全球手机用户将达19.1亿,至2017年全球互联网用户将超过总人口的50%。”⑤同时,移动终端技术系统和应用程序的发展,使原先许多只能在台式电脑实现的功能可以越来越多地在智能移动终端上实现,人们迫切希望能随时随地地方便地从互联网获取信息和传播信息。

艺术作品的传播是联结艺术生产与艺术消费的中介环节,使艺术价值得以实现的重要过程,另一方面,“艺术作品本身即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的唯一无障碍的,完美的媒介手段。”即“艺术家作品在他人的经验中发挥作用时,其实就存在于传达之中。”⑥因此,可以说艺术的目的在于它的传播。

在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传播媒介,受众和反馈信息构成了艺术传播的基本要素。传播媒介在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多年来,传统绘画艺术一直通过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和观众见面,观众固然可一睹真迹之原貌,但作为传播方式,其受众的广度极其有限。工业革命之后,现代的印刷出版和影视等媒介有力的推进了绘画艺术的传播速度和范围。21世纪,移动互联网作为传统互联网的延伸和升级,是继纸媒、广电之后最富影响力的传播媒介,智能移动终端的即时通讯、社交网络应用,使信息的传播速度和覆盖面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基于这个强大的传播平台,移动终端的数字绘画相比具有传统艺术无法比拟的传播优势。首先是传播的即时性,目前,许多艺术家如大卫・霍克尼巴运用iPhone的Brushes软件随时记录创作灵感,并在第一时间将作品发送给世界各地的朋友分享,并把部分作品放在网上供公众下载。大概没有人想到,画作在市场上总是稀缺的霍克尼竟会以这种方式传播他的作品。由此,创作的数字绘画作为艺术信息将会在更短的时间内与更多的受众接触与交流。其次,因为移动互联网络平台的本质,艺术传播同时具有交互性,网络观众给予绘画作品的围观、探讨、评价和批评都会反馈给艺术家,使其调整、补充、和改进其艺术创作。因此,这种“艺术信息”的传播过程直接影响到艺术家的下一次的绘画创作。再次,基于开放网络的技术特征,艺术传播具有强烈的扩散性,传统媒介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在这里都消失了,微博、脸书、推特可以使信息达到地球上最遥远的角落。

在可见的未来,像大卫・霍克尼巴一样通过移动终端通讯进行绘画创作与传播的人会与日俱增,并且更深刻的影响到整个绘画艺术的传播方式。

四、结语

艺术家通过移动终端进行数字绘画的创作过程,彰显了人类文明传统与当代物质与精神,艺术与科技的结合,而艺术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的迅速传播又促进了艺术家与爱好者的互动与交流。这种崭新的艺术创作和传播形式是绘画艺术、传播学、软件开发与应用、互联网技术交汇融合的典型。

注释:

①Lawrence Weschler.大卫・霍克尼:iPhone让我更自由. Rrci译,http:///view/219423/371309.

②Danny.大卫・霍克尼与iPad的亲密接触.artspy艺术眼http:///.

③杨贤宗.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的根源与适用范围[J].新美术,2010(06):38-41.

④曹增节.艺术传播学――文献计量学方向[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4:111.

⑤ 中国移动研究院.labs.http://.

⑥ [美]杜威著.艺术即体验[M]. 程颖,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7: 85.

参考文献:

[1] 杨贤宗.潘诺夫斯基图像学方法的根源与适用范围[J]. 新美术,2010(06):38-41.

[2] [美]杜威.艺术即体验[M]. 程颖,译.北京:金城出版社20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