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医学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基础医学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基础医学培养方案

篇1

关键词:基础医学专业 教学改革 创新 人才培养

1 历史回顾

我国开办“基础医学专业”规模有限,历史不长。1996年,原国家教委在建立第四批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时, 批准北京大学医学部(原北京医科大学)[1]、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原上海医科大学)[2]、浙江大学医学院(原浙江医科大学)[3]和哈尔滨医科大学 [4]等成为首批开设并招收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生的大学,其中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哈尔滨医科大学为基础医学专业试办点。2001年,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5]相继开设基础医学专业。

目前,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基础医学专业均为本-硕-博联读八年或九年制,哈尔滨医科大学为本-硕连读七年制,而浙江大学医学院、华西医科大学和安徽医科大学均为五年制本科。

早在2001年,我们就向学校提出开办基础医学专业本科的设想,2004年抓住学校转制移交(第一军医大学整体移交广东省)的机遇,再次申请获准,并于2005年正式招收第一届基础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生40名,2006年又有40名学生入校学习。

这些年,尤其是近2年来,我们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实践和实地考察,逐渐形成了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和创新性人才培养的体系。

2 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2.1 基础医学专业定位

开办基础医学专业的定位很明确,即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宽厚的科学基础,扎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富有创新思维,适应适应现代医疗卫生事业、现代生物医学科技和现代高等医学教育事业发展,主要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研的高级专门人才。专业知识基础固然重要,但在信息和知识经济时代, 惟有创新才能适应,惟有创新才能发展。因此,创新性人才培养是基础医学专业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是重中之重。

2.2 建立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意义深远

作为我校新开的本科培养专业,综合分析国内同行建设形势,大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并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是十分迫切而意义深远的大事。

首先,我校医学基础学科有比较好的科技实力和良好的人才培养条件,开办基础医学专业在华南、中南地区还是独我们一家,占有地缘优势。但国内开办这一专业的另外六所学校,都是教育部属综合大学或省建“211工程”学校,其中四家建成了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因此,按照名牌专业建设目标要求,着力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具有理工与医学相结合特色的研究型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是我校迎接挑战,提高人才培养层次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基础专业学科建设发展,主动参与国内同类院校竞争的重要标志。

其次,基础医学课程在整个医学教育中处于基础支撑和前沿地位,牵一发而动全身。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的主要内容,是加强医学基础类主干课程、理工主干类以及与科研训练相关的公共课程的建设。这类课程既是基础医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同时也是我校其他专业学生培养的主干课程。因此夯实、建强这类课程,不仅对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发挥重要作用,对我校多个专业的学生培养工作同样是一个很大的促进。换句话说,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事实上是抓住了基础主干课程建设的牛鼻子,对全校课程建设将发挥极大的辐射作用。

第三,基础医学专业尚处于探索和发展之中,国、内外均没有现成的发展模式和十分成熟的培养方案。从教学目标来看,基础医学专业人才更需要强化科学研究素质,更需要创造性品质,更需要大学科综合交叉的节点。因此围绕创新人才培养这个核心课题,从新开设的基础医学专业和重新组合构建的四大实验平台(见后)作为突破口,将是十分可行,而且大有可为的路径。

最后,基础医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生物医药基础教学和科学的高级专门人才。从兄弟院校培养的情况来看,5-7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大多选择继续攻读医学基础类硕士或博士学位,而本-硕-博连读基础医学专业毕业生半数成为医学基础学科教学、科研人员。结合我校实际,五年制基础医学专业的毕业生,将是报考我校硕士乃至博士研究生的重要来源。

因此,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积极探索创新性研究型培养人才模式,是改善我校医学基础类研究生质量、优化我校师资队伍的重要举措,意义深远。

2.3国内基础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概况

按照国家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要求,各校在加强理科人才培养基地建设,大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作了积极有益的探索,取得较好成效,值得借鉴。

一是重视学生的科学素质教育,拓宽理工科基础。主要是利用综合大学的优势,把学生并入其他理工类专业同步实施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北京大学医学部均采用这一做法。

二是加强教学内容体系优化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在“基地班”教学中,积极探索“以器官为中心”的整合式教学模式,把基础医学课“以系统器官为中心”进行课程整合重组,编写一套适合于基础医学专业的跨学科整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大纲和讲义。有利于知识的纵横联系和系统思维。

三是强化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研训练。各校在组织学生开展设计性实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同时普遍实行“导师制”,让学生早期深入科室实验室,早期进行科研工作训练。

2.4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

建立我校基础医学专业创新性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工程,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为牵引,在实践中推进基础医学专业的全面建设;通过改革实证,又反过来进一步完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在具体的改革实践中,通过加强基础医学专业建设,创建成在国内有影响的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2.4.1科学构建基础医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组织修订和完善基础医学专业教学计划,全面论证并制定一套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综合方案。新培养方案要体现出,拓宽理工知识和人文知识,强化科学研究素质,强化创造性品质, 强化大学科综合交叉,强化动物实验操作和基础医学科研过程训练,明显提高英语应用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我们提出新开设科技史、科学学、科学研究方法论、创造心理学等系列科学研究素质课程,开设生物医学前沿新技术课程,以及以生物信息学为代表的跨大学科新课程。

2.4.2 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以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指引,以精品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优化基础医学专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建成5~6门省级以上精品课程,其他主干课程全部达到校级优质精品课程。

2.4.3 加强系列实验技术平台为主的条件建设

按照解剖学(包括系统解剖、局部解剖和断层解剖等)、形态学、机能学以及细胞培养与免疫学等四大技术平台为主体,进行优化重组,建成系列的研究型综合实验室,并达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要求。依据四大技术平台对实验内容进行整合,开设并创建系列以研究和设计为主教学实验,新编配套的实验讲义,进一步拓展所有基础学科的研究型教学。

2.4.4 优化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以创评各类教学名师为契机,大力加强青年教师教学骨干培养,要突出双语教学和全英教学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好老专家、老教授的传、帮、带作用,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做好科研优势向教学优势的转化。提倡PBL教学法,使学生逐步建立科学的学习和思维方式, 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6]。

2.4.5 巩固完善学生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

以我院和相关学院现有的国家重点学科、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广东省重点实验室以及校级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平台为基础,有计划分批次逐步完善学生的毕业实习和科研创新基地建设,并建立2~3家校外毕业实习基地。

2.4.6改革教学过程管理,建立配套质量保证体系

把好课程考核、实验实习和毕业论文答辩等主要环节的把关。要在导师制的实施、学分制的完善、集中科研实习等方面制定具体的措施和操作细则。

总之,基础医学专业学生培养定位是研究型的创新性人才,不是临床应用型人才。因此,对这一专业的整体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必须始终贯彻创新思想和创新精神,全程把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放在核心地位。

参考文献

1、张仲远、吴金兰、阮晓群等. 以教学改革为动力建设一流基础医学人才培养基地.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02,(3):5-6

2、汪玲、郭慕依、胡锡琪等. 加强基地建设,探索基础医学人才培养新模式.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1997,(6):15-16

3、贾雪梅、吕正梅、陈晓蓉. 基础医学专业的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改革. 解剖学杂志, 2006,29(2):229

4、蔡景一、顾江、李学军等. 基础医学课程教学中运用PBL方法的效果分析. 医学教育, 2005,12(6):53-55

 

篇2

关键词:全科医生培养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实践

一、现阶段基础医学教育状况解析

基础医学于全科医生培养体系而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也是全科医学的基础。其中,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与解剖学等多种基础医学课程为后期妇产科、内、外科及儿科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另外,基础医学知识和技能对于临床实践而言也为其提供了直接性的服务。所以,学生必须要对基础医学知识进行熟练地掌握,只有这样才能够为后期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通过以上阐述,可以发现,基础医学教育对于全科医生的培养十分关键,然而,现阶段仍然存在诸多制约因素,对人才培养质量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第一,在本位思想的影响之下,为后期课程与临床服务的教育理念薄弱;第二,教学培养目标不清晰,无法突破传统培养模式;第三,课程体系存在问题,重视临床现象而忽视基础知识,且对于预防医学的关键作用严重忽视;第四,课程标准不健全,严重脱离了基层全科工作岗位的需求,未融合全科医学专业课程,难以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服务;第五,基础医学的设计性与创新性严重缺乏,难以整合实验资源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二、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策略

1.对全科医学教育情况进行深入解读。可以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针对国内与国外全科医生培养过程中的基础医学教育情况展开调查与分析。其中,可以召开研讨会,与会者应包括行业专家与基层社区卫生工作人员等,另外,也可以举办课程标准制定与实践课程体系改革的研讨会。而会议的内容应将后续课程对于基础医学的需求作为重点,对临床医学助理执业医师的考试大纲进行全面分析。

2.对全科医学人才的培养方案进行合理修订。对于人才的培养方案内容应当每间隔3-4年给予重新修订与论证。其中,针对2011版的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来讲,其中存在的问题十分突出,未对临床助理职业医师的考试需求予以考虑,同样没有涵盖全科医学理念,基层实用技术严重缺失。除此之外,部分基础医学课程的学时不充足,而且实验课时不多。针对以上问题,课题组对全科医学培养的文献进行检索与分析,并邀请行业专家与专业教师举办了专题论证会议,对同种类别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分析,对助理执业医师考试题目展开全面收集,采取多样化的沟通调研方式,给予全面论证。将发展方向确定为基层就业,将社区卫生服务的岗位需求作为中心,全面考虑人才培养规格对于学生自身素质与知识的要求,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有效地修订,不断增强全科医学教育理念,建立并健全服务于全科医生的基础医学课程机制。其中,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技能型全科人才的培养目标,可以适当地增加基础医学课程的实验课时,对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进行训练,使其动手能力得以提高。近年来,生物化学与预防医学逐渐成为执业医师考试当中的重点,所以,可以将两者的课时适当地增加。另外,对于专业课模块来说,应当将全科医学概要纳入其中。基于此,需要开设临床应用解剖等多种专业基础选修课程,使学生的知识面得以全面拓展,完美衔接基层医疗服务。

3.对基础医学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优化。针对人才培养与实际调研的结果分析,应当与全科医生岗位对于知识与技能的需求相互结合,始终遵循“两个服务”与“一个融合”的原则,概括来讲,就是为全科医学专业课程需求与基层医疗岗位需求提供服务,确保课证完美融合。与此同时,对全科医生培养提供服务的基础医学课程标准进行全面优化,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整合与适度创新,与职业要求基本知识以及技能进行有效地融合,最终对应用型人才进行全面培养,以保证与职业要求相适应,充分展现教育职业性特征,突显出执业医师考试的知识点。除此之外,应当将个人想法融入到课程内容中,贯彻并落实双证书制度,积极培养全科医生。

4.建立并健全实践教学机制。对课程标准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对基础医学各课程实践教学的内容进行适当地筛选,将临床工作同执业助理意识考试纲要中的实验项目与操作标准等进行有机结合,以保证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理解能力的不断提高,培养其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最终使其技能操作水平有所增强。基于此,突破基础医学课程的约束,对实验项目进行有机整合,积极开展综合实验。其中,可以有效整合生理學当中对尿液生成产生影响的因素实验与药理学当中呋塞米对于家兔尿液生成带来影响的实验。积极开展综合性实验能够有效地融合不同课程的内容,对学生自身的问题分析能力进行培养,确保不断整合实验的资源。与此同时,需要对技能考核标准进行有效地制定,使其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最终把技能考核成绩纳入到学生的总评成绩当中,以更好地衔接基础知识与临床工作。

5.全面开展师资培训。第一,理论性培训。在开展理论性培训的过程中,应当遵循“送出去和引进来”的师资培训模式,全面建设师资队伍。其中,可以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到全科师资培训班或者是进入到培训基地中获取经验。另外,也可以对全科医学专家进行要求,积极举办讲座,以全面构建师资交流平台,确保全科师资能够对学科的发展状态进行实时地把握,不断强化授课实用性能,最终增强实际的教学质量。在临床师资培训方面,应当将重点放在全科医学理念与知识方面,进而对全科医学思维进行全面培养。基于此,还应当对临床带教教师进行鼓励,使其轮流进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体会服务模式,不断强化全科服务的意识,突显出带教工作的针对性特点。第二,技能性培训。要想对技能型与实用型全科医学人才进行全面培养,就必须要增强其动手能力。因而,教师自身实践动手能力与带教能力的不断增强十分关键。其中,可以通过政策来对专职教师进行鼓励,使其积极参与到临床实践当中,特别是社区医疗实践,以保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对双师型教师进行培养,实现教学质量提高的目标。另外,可以定期选派骨干教师参与到临床轮训当中,进而在一线收集实际病例,对学科发展动态进行实时掌握,更好地融合临床和教学。第三,先进教学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在现代科技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学手段也应当与时俱进,对先进的教学技术进行合理地运用。但是,很多教师在对现代化教学技术进行应用的过程中,能力薄弱,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为此,应当通过讲座或者是集中性培训与课件比赛等多种途径,加强教师应用现代教学技术的能力,以保证与信息时代教学需求相适应。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需求,对服务于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进行深入研究势在必行。为此,文章针对全科医生培养的基础医学课程改革展开了深入地研究与探讨,提出了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以保证全面实现课证融合,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提供服务,更好地向基层输送全科医生。

参考文献: 

[1] 杨羽,杨硕.基础医学课程在理工科院校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中的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资讯,2015,13(26):149-150. 

[2] 杨光,黄阎妹,沈建等.硕士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多元一体化实践与探索[J].医学与哲学,2016,37(8):88-90. 

[3] 许燕.与执业考试对接的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改革的实践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6(2):21. 

篇3

本校临床医学专业开设的基础医学课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药理学、医学基础实验技术等。其中新增的医学基础实验技术课为一门综合性实验课,着重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思维能力。为构建合理的基础医学课课程标准体系,作者对周边32个乡镇卫生院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走访工作,通过与基层医生、临床医学专业一线教师、基础医学教师共同研究探讨后以“必需”、“够用”为原则,选取各课程贴近岗位需求内容,分别制定课程标准,并构成新的课程标准体系。

2以岗位需求为导向,推进基础医学课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2.1构建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新的课程标准体系构建后形成了立体网络,互通有无,从整体上对临床医学专业的知识要点进行了统一规划和要求。从教师的角度来讲,使教师更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对重点、难点的把握会更加清晰及明朗。从学生的角度来讲,使学生更能形成整体思维,为基层医生岗位打下基础。新的课程标准引入了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的理念,详细列出了学生需要达到的学业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

2.2课程标准体系的特点

2.2.1完整性与规律性符合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学习基础医学知识的规律,基础医学课课程体系构架完整。课程安排在第一学年全部学完,第一学期为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和生物化学,第二学期为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药理学和医学基础实验技术。

2.2.2整体性与个体性课程标准体系以整体观的思维进行构建,各门课程融合在一起,依次递进,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各门课程标准均以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进行构建,以岗位需求为导向进行设置。个体性反应在每门课程均各有特点,各有侧重。以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为例,由于学时受限,只选取了几种常见的寄生虫作为教学点,课程标准重点内容在于细菌总论和免疫学部分。

2.2.3交互性与渗透性制定时体现了交互性与渗透性的原则,使各门课程学习起来能互相联想、启发。以药理学和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为例,其中抗生素的内容在2门课程标准中均有体现,而这2门课程均排在第二学期,时间上同步,内容上有衔接,因此,学生在学习时能融会贯通,增强对基础医学知识的理解。

2.2.4创新性与实用性各门课程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紧密联系临床工作,以项目为引领,采用最新的教学方法与手段进行教学,如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BL)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等。以医学基础实验技术课为例,课程标准制定时以临床工作实际操作技能为导向,设定相应实验内容,如穿刺、注射的操作训练等。此外,还设计了综合性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2.3课程标准的构成内容本校课程标准主要构成内容如下。

2.3.1前言包括制定依据、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内容确定的依据等。

2.3.2课程目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其中分目标有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素质目标等。

2.3.3课程内容与学时安排以表格形式列出,包括项目名称、学业达成目标、学时分布等。

2.3.4教学设计按照工学结合、项目载体、学生主体、突出能力目标等原则进行课程教学设计。

2.3.5课程实施包括教学条件、教学方法实施、教材选用情况等。

2.3.6教学评价与考核要求教学评价和考核要求贯彻以能力为本、动态与主动结合的理念。

2.3.7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学习资料、信息化教学资源、校内外实验实训教学资源等。

2.3.8其他说明包括本课程标准适用的学生对象、专业及修订年限说明等。

3课程标准体系构建与实施步骤

大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发动和动员阶段,是自上而下的;在具体制定阶段,是自下而上的,教师是制定标准的主体;在修订与完善阶段,必须吸收学生的反馈建议[4]。

3.1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确定课程标准体系框架依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基础医学课以综合能力分析为出发点,找准专业核心能力,确定课程的定位、任务与目标,并制定相应课程标准,构成课程标准体系。

3.2完善课程标准内涵,制定各课课程标准作者通过3个途径进行了前期调研:(1)到周边基层医院进行充分调研;(2)与临床医学专业一线教师进行多次研讨;(3)对在校生、实习生、基层医生三类对象进行调研(分别收回有效问卷140、120、110份)。根据调研结果,依据专业核心能力确定每门课的知识点、能力点、技能点和素质要求;按照科学、合理的分类及顺序构建课程标准体系;落实课程的组织与实施细则;建立考核知识、能力、技能与素质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考核标准,提出学生学业评价考核方法。确定基层医生岗位需要的能力要求及其他特殊要求后,与临床医学专业教师一起,共同编制相应课程标准,见表1。

3.3边实施边完善,进一步修订课程标准课程标准编制完成后在2013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中进行了试用,并根据调研结果反馈,再次对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以药理学为例,对常见抗生素类药物部分进行了重新修订,增加了药物与临床的相互关联部分,使学生学习时更能贴近实际工作岗位,做到有的放矢。

4思考与探讨

4.1认清本科与专科的实质区别,更好地为专科层次学生服务本科与专科实质区别主要有三点:(1)人才培养目标不一样。专科是培养能适应在生产、管理、服务一线和广大农村工作的技术应用性人才;培养掌握一定理论知识、具有某一专门技能、能从事某一种职业或某一类工作的人才,其知识的讲授是以“能用为度”、“实用为本”。本科是培养较扎实地掌握本门学科的基础理论、专门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担负专门技术工作初步能力的高级人才。(2)课程要求不一样。本科生的课程强调理论体系的完整性,专科生的课程强调实际操作和应用。(3)面向岗位不一样。本科生毕业后可在一线城市的三甲医院工作,而专科生毕业后主要是在农村基层单位工作,工作环境与待遇完全不一样。只有认清以上几点,才能更好地构建课程标准体系,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4.2力争新课程标准体系的实用性得以实现新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标准体系形成后,将与人才培养方案相适应,符合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体现了以基层医生岗位需求为导向的特色,真正体现“基础医学知识专业化”的特点,增加了各门课程的融合度,能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得,打破基础医学课“理论部分过多、动手机会过少”的传统框架与模式,增加了独立的实验课,加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真正做到能让学生“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和能做什么”。

4.3岗位需求进一步与课程标准进行真正有效对接根据基层医生职业发展需要和完成岗位实际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等选取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5]。融合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考试内容制订课程标准,力求培养目标明确;教学内容贴近岗位,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采用任务驱动等多种教学方法,突出“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突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以“零距离”上岗为目标,将能力培养贯穿于教学全过程;将过程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以药理学为例,新课程标准强调了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突出学习的过程,应用PBL教学法,组建模拟药房为实训场所,并对药理学学习作出客观、全面的评价。依托行业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并吸纳有较高学术造诣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座。积极鼓励教师到医院参加工作实践。以本校基础医学部为例,从2012年7月开始已有30人次利用寒暑假到医院进行了顶岗实践,另已有医学院校专家、学者及医院高级技术人员6人次到本校进行了讲座培训与教学活动。通过培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等,完善教学梯队,同时,为更好地实施基础医学课课程标准体系,提高教学效果。

篇4

1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总体思路

我国传统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模式是“以学科为中心”的,实验依附于理论教学,教师和学生普遍存在“重书本、轻实践”的现象,开设的实验多以验证性、简单性实验为主,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实验室之间的设备缺乏统筹管理,造成资源浪费等[4]。这些现状都阻碍了护理教育的蓬勃发展,忽视了对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的培养。针对这些存在的问题,我们确定了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淡化学科概念,注重知识的系统性,遵循从宏观到微观、从形态到功能的原则,大幅度减少各学科的简单验证性实验,加大学科间融合的综合性实验以及以学生为主体的设计性实验在实验教学中的比重[5]。新的实验教学体系分3个层次让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基本性实验,通过教师系统规范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基础医学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方法;综合性实验,通过开设多学科融合的综合性实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性、开放性实验,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2高职护理专业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体系的构建

2.1通过资源重组,建立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

根据高职护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将原来隶属于各教研室的实验室整合为统一管理的实验教学中心,把过去分属于不同学科但内容有较强内在联系的实验课程重新融合,建立新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把组织胚胎学、解剖学、病理学课程进行融合,形成医学形态学实验室;把生物化学、生理学、药理学课程融合,形成医学机能实验室;把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课程融合,形成免疫和微生物学实验室。通过将学科相近、实验仪器设备可共用的实验室进行重组合并,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多学科共享的现代化实验教学平台,不但利于学科间的交叉和融合,而且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仪器设备的利用率。

2.2优化实验教学内容

在实验课程内容的设置上,将基础医学各学科之间重复交叉的实验项目进行优化重组,删除重叠、陈旧性实验,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跨学科的综合性、设计性及应用性实验。为了保证实验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编写符合新的基础医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教材和实验报告,如《医学机能学实验》、《医学形态学实验》等。编写时,要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前期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护理技能培养相结合,突出学以致用,为满足护理岗位需求奠定基础。

2.3创新实验教学模式

长期以来,由于实验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学生实验过度依赖教师的示范和教材,对实验的积极性不高,独立操作能力差,严重影响了实验教学的质量。因此,为了夯实学生的基本技能基础,积极推行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将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引入实验教学当中,适度采用分组实验、病例分析、情景再现、角色扮演等教学形式。同时,还积极探索实践新的教学形式,主要措施如下。

(1)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专门开设学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网站,设置了一些实验教学栏目,包括实验的教学大纲、教学课件、操作录像、模拟实验、交流平台、授课录像等。当学生在实验中遇到问题时,可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自己动手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操作视频及录像,自己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还可通过网上交流平台,就实验中的问题与教师进行交流互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这种“理论、实践、网络”三位一体化教学,不但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和学科视野,而且加强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沟通与情感交流。

(2)开展开放式实验教学。以往开设的实验项目,前期的准备工作都由实验教师完成,而开放式实验教学可以让学生参与到实验准备的过程中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医院见习和参加社会实践,融“教、学、做”为一体,将基础医学知识与护理专业内容有机结合。

(3)实验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我校作为一所致力于医学人才培养、医学科学研究和医疗卫生服务的高等专科学校,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科研环境和平台。教师在开展科研项目的同时,可以吸纳一批学生参与到科研活动中。学生首先自主报名,经过实验技能选拔,挑选一批学生分配到相关的科研项目中。在项目开展后,教师对学生进行全程指导,但文献资料查阅、实验方案设计、实验耗材和试剂的准备等工作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培养创新意识和对科研的兴趣。

2.4改革基础医学实验课考核办法

建立科学的实验课程考核体系,其目的是能公平、公正、合理地评价学生的成绩和能力,让学生通过这种考核办法,主动获取实验知识、提高掌握实验操作技能的积极性。对于高职护理专业学生的考核应包括“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两方面。“过程考核”是对每次实验项目的出勤、实验态度、课堂技能达标情况、实验报告完成情况等的评判;而“结果考核”包括期末的实验操作和实验理论笔试考核,理论笔试除了考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及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外,还可增加探索性实验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的创新性思维。

2.5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

基础医学实验课程的改革对实验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设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实现高水准教学的关键。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如实验准备、仪器设备维护、标本切片制作等都要由专业实验技术人员负责,因此应全面加强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培养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互通、业务熟练、素质较高的实验教学师资队伍。这就要求实验教师在熟练掌握本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学习,扩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来满足实验教学的要求。同时学校应该鼓励实验教师继续深造、进修,定期举办技术人员培训,培养一批实验操作技能较强、知识面广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提高实验教学及管理水平。

2.6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是提高整体实验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为了能更规范化地监控、监督教学过程,应构建完善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学生评教、教师互评、组织听课等手段结合起来,对教学管理、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分析总结,从而实现规范化、全方位的监控,对教学信息进行及时反馈,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3实验课程体系改革的实践与思考

篇5

1实践与研究

1.1衔接-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基础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在继承原有的精品课程优质成果的基础上,将每门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等方面进行有效衔接。(1)教学团队方面,原精品课程的教师队伍中,有先进教学理念和丰富教学经验的骨干教师,依然是精品资源共享课中教学团队的主力军。(2)教学内容方面,将原有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与基础医学领域最前沿的发展动态相结合,充分体现我校办学特色和优势。(3)教学方法方面,根据基础医学知识的特点,运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手段,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4)教学资源方面,通过整合、规范原有的教学资源,并利用先进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进行处理,提升了教学资源的质量,实现了精品教学资源的共享[3]。

1.2转型-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核心

精品资源共享课是集精品、资源、共享于一体的网络开放课程,精品是基础,转型是关键,共享是目标。我院在由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课程的过程中,始终按照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技术要求,正确理解和把握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转型和升级的内涵,同时加强规划和协调,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根据我院实际工作和高等教育教学的需求,结合基础医学课程的自身属性,在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丰富教学资源、改革教学方法、创新学习方式等方面打造“精品”,探索建设多种新型的资源共享课,以满足不同教学需要和包括在校大学生在内的不同学习者的需求[4]。

1.3升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关键

与以往的精品课程相比,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不仅只是简单的将知识点、教学录像等资源以WORD、PPT等形式简单的到网上。而是将教学内容与模式进行的表现形式及功能做了调整,根据基础医学知识的特点,重点强化实践教学。例如在精品资源共享课教学模块中加入病例讨论、自主实验、虚拟实验等,增加了习题测试模块,同时在网络平台中增加了交流互动模块,开设在线咨询或留言功能,使学生与老师能够实现实时在线交流,及时解决疑难问题[5]。

1.4创新-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建设的目标

齐齐哈尔医学院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坚持实施以“学生未来发展”为核心的“三导向”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网络平台,将微课、MOOC、翻转课堂、移动公开课等优质的教学资源及创新型教学方法,进行共享开放,为学生提供优质的课外辅导,而不是简单的放一些教学材料和视频。这个平台是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整体,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用到网络平台的资源,学生线下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自主学习[6]。

2取得的成效

2.1提升中青年骨干教师教学水平

通过参与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提升了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不但能够熟练掌握了现代信息技术,而且创新了现代高等医学教育的新理念,提高了信息化教学的设计、组织及实施能力。

2.2促进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学习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使学生在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为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创造条件。真正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

2.3推动智慧校园建设和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进程

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与协作的精神,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实现不同院系、不同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共享,满足了我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享受高质量基础医学教育的迫切需求[7]。

3存在的问题

基础医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络平台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增加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发展的局限性,使其建设的步伐及质量受到影响。

3.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

没有促进其快速、持续发展的管理机制,如:经费保障机制、奖惩激励机制以及监督评价机制等。不能更好的激发广大教师参与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是影响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与发展的关键问题。

3.2资源共享与知识产权存在冲突

在大力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同时,教师如何保护自己网络教学资源的知识产权不受侵犯?如何保证自己在他人作品时不侵害到他人知识产权?是目前建设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篇6

医学院校所培养的毕业生,从其职业性质来看,主要有两类:一类是职业医生,是医学院校毕业生的主要去路。他们从事医疗实践,救死扶伤,治病救人。另一类是医学科研人员,他们主要从事医学科研工作,通过科学研究推进医学科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临床医疗实践提供实验依据或理论基础。医学生毕业进入综合性的教学科研医院后,发展成为两种类型的医生:一类是把主要精力用于医疗工作的医生;另一类是把主要精力用于教学和科研,而医疗工作却被边缘化了的医生。无论对于将来发展为哪一种类型医学人员的医学生,医学基础课的学习都是为学生长远的发展提供基石。基础医学的研究水平和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水平决定了一所医学院的医学科学水平。因此,医学基础的学科建设和教学对医学教育十分重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医学教育的水平[1]。由于向医学生讲授临床前课程的许多基础医学教学的教师,对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联系缺乏兴趣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常常简单化及说教式的方法来讲授他们所从事的学科。使得学生对于人体结构、机能及病理生理反应的复杂性缺乏认识,这就造成学生在面临具体临床疾病时所面对的不确定性与前期所学的基础知识的简洁单一性不相一致,导致基础医学与临床教学的脱节[2]。医学生在基础医学教育中也没有得到应有的科研素质训练和培养。

对于医学生来说,无论成为哪种类型的从业人员,其扎实牢固的科研素质对于其日常工作是非常重要。然而,当前,我国医学教育仍然普遍存在只重视教学,而忽视了科研素质的培养,不利于医学生毕业后的发展,也不能满足未来生物医学研究发展的需要。因此,提高医学生的科研素质是医学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对当代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迫在眉睫[3]。做好医学生科研素质培养工作应当注意抓好以下三个方面。

1.营造重视科研的学术氛围

1.1具备全面科研能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医学生科研素质的基础。

科研素质氛围的提高首先需要一批高素质的科研人才,吸引与稳定科研人才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关键[4]。医学院校应当充分发现人才,引进高水平人才,如高学历的医学科学研究人员或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同时,加大本校教师的人才培养力度,制定出合理可行的激励政策,鼓励青年教师出外进修、攻读学位或出国留学。最重要的是要留住人才,为他们提供优厚的任职待遇,如给予充足的安家费,解决配偶就业问题,这样抓住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心,才能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安心为院校的科研工作积极投入和奉献。

1.2制定奖励政策促进高等级科研项目立项

科研项目的开展是科研工作的具体载体。对于成功申报获得立项的高等级科研项目,给予负责人和团队适当的奖励,提高广大教师的科研立项热情。如国家级项目负责人给予重奖,省市级项目给予科研经费配套拨款。在科研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重点项目给予优先解决仪器设备的采购和配套,为科研项目的开展提供保障。

1.3建立及运行科研实验平台

成立科研实验中心,集中资金购置大型先进医学科研仪器设备,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建立实验室开放管理制度,专人负责。通过面向社会开放服务,收取一定的费用,从而降低维护成本,提高仪器使用率,充分发挥集中优势,保证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5]。

1.4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科研学术活动

以各学科为依托,利用各自学术团体开展学术活动。积极支持学科申请主办国家、省市级学术会议,为学术会议的承办提供便利条件。邀请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发动本校的专家教授开展学术讲座,开阔学生视野。开展专题讨论,促进教师与教师及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

2.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兴趣

基础医学教育中,其理论与实验教学都涵盖了各学科发展中的知识积累过程和实验技术进展。基础医学理论教学中,重视绪论或导论中的医学史或学科发展史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科背景,使得学生对于每一门课程的学科研究进展有清晰的认识。注重学科研究进展过程中各种革命性的经典实验技术的介绍,让学生懂得技术的进步推动了生命科学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在理论教学中适当加入名人典故的介绍,如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奖者及其贡献,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实验技能培养,提高学生动手能力。正确的操作手法是做好科研实验的基础,是良好科研素养的点滴积累过程。实验课带教教师必须教给学生正确的操作手法,如实验用具和用品的正确拿取方法,样品和试剂吸取和加入的动作要领,目测观察时的角度等。同时,要强调实验室安全,教会学生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做好实验保护。

3.提供医学生科研实践的机会

3.1建立面向大学生的专项科研基金

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采用公开辩论竞争的方式进行项目选拔立项。由学生自己完成项目的选定、实验方案确立、具体实施,实验结果获取和分析,并最终完成科研论文的撰写和发表。这样就为学生提供了参与科研立项、实施、结题全过程的机会。

篇7

关键词:基础医学;活动式教学;医学教育;

作者简介:栾希英。

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材。在2002年我国出台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试行)》中,指出本科医学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为卫生保健机构培养完成医学基本训练,具有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职业素质的医学毕业生;为学生毕业后继续深造和在各类卫生保健系统执业奠定必要的基础,是整个医学教育连续体中的第一个阶段。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反映了医学教育面对的国际趋势、国内环境和社会期待,为各医学院校制订教育目标和教育计划,建立自身教育评估体系和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提供了依据和参考。为此如何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能力培养成为医学本科教育的主要任务,基础医学教学方法改革备受关注,尤其是PBL、CBL等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改革被广泛采纳。然而,目前的基础医学教学中对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仍然存在着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能力、临床实践能力及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1]。鉴于此,我们以学生为中心、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为主线,开展了以课程为核心的系列活动式教学方法改革,旨在探索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和提高综合素质为目标的辅助教学方法。

1活动式教学的理论基础、基本内涵特征

活动式教学的思想基础来自于的科学认识论、实践观。在教学中重视实践在认识中的作用,通过活动实现学生的有效发展。其目标是“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的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包括学生对社会、自然、他人、自己及科学认识的过程中养成的诸多情感目标;强调以开放性、自主性、创造性及综合性的外部操作技能为主线的训练,以加强内、外技能的有机联系,促进内部技能发展的技能目标;在问题解决中获得新知识、发展高级智慧的认知目标。活动式教学的内涵特征:在教学过程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以“以活动促发展”为基本教学指导思想,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建立自主学习模式;设置具有问题性、策略性、情感性和技能性等程序性知识为基本学习内容;强调知识学习以获得学科的基本知识结构,对概念、原理的学习追求与教材相一致,同时注重学生形象思维、演绎思维及直觉思维的培养。

2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推广价值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育的目标包括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使医学本科毕业生具备初步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良好的职业素质。要求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不但要具有能力从事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而且能够在日新月异的医学环境中不断更新知识、提升医学业务水平,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医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教育培训和对科学方法的掌握。同时国际医学教育标准中明确指出,医学院校必须积极开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由此可见,如何改革基础医学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掌握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学习技能尤为重要。

活动式教学的主要教育学基础是主体性教育理论和自我教育理论,侧重主体的自我意识、自我认识和自我学习与发展。目前,多数医学院校的基础医学教学方式多以课堂讲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对于学生情感能力、思维能力及技能培养存在着诸多弊端,远不能达到医学生培养标准要求。而活动式教学首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可以通过活动设计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思维和操作共同参与,是理论和实际结合、想象与运用结合的过程,能够促进医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日后对临床病例的综合处理能力的培养。其次,活动式教学通过课上课下的组织与实施,学生在亲身参与的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可实现对其临床沟通能力和团结合作能力的培养。最后,开展活动式教学是培养教师的良好途径之一,通过活动式教学的组织与实施,可以促进教师打破传统的教学设计,更加注重知识的完整性和学生能力培养的综合性,更好地实现医学生培养目标,从而实现教学相长。

3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设计原则

依据医学本科教育标准,基础医学教学应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开展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改革,注重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关注其沟通与协作意识的养成。因此,在基础医学教学中活动式教学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兴趣性原则:教学活动的设计既要考虑到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的学科特点又要注重各门课程知识的衔接性及与临床课程学习的关联性。所设计的教学活动必须在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的基础上,突显每个教学活动的兴趣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教学活动的实施,培养学生对医学的浓厚兴趣。

贯通性原则:以学生能力培养为主线,把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行整体设计,使其贯通于整个基础医学教学过程。因此应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通过不同学科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实现对学生能力的多方位综合培养。

探究性原则:科学态度和创新思维是医学生的培养目标之一,在其日后从医生涯中居重要地位。在课堂讲授式教学中我们提倡通过启发式或问题式教学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但往往收效甚微。因此,在活动式教学内容的设计上,应通过主题设计,让学生积极调研、敢于质疑,经过分析凝练提出科学问题,通过设计方案解决科学问题,进而使学生实现知识的自我构建和创新能力的自我提升[2]。

可评价原则:教学评价是实施活动式教学设计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适时恰当的评价,不仅能随时纠正活动进行中的偏差、完善教学内容,而且通过评价可激励学生、增加动力。评价应该以活动的主题性和达到的教学目标为依据,包括教学活动的目的意义、教学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的实现及学生能力的培养等方面。

4活动式教学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组织实施及效果

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多年来一直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提高质量为核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创新能力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的育人理念,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树立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改善办学条件,加快推进教育的规范化、国际化进程,着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能力和实践、创新精神,尤其是在基础医学教学中开展的系列活动式教学取得了较好效果[3,4,5]。

4.1完善活动式教学的实施条件

学校非常重视教学研究改革的先导作用,突破原有“理论讲授-实验验证-模仿应用”的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大胆尝试了系列活动式教学方法在基础医学教学中的应用,学校在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中给予了大力支持,将基础不同学科的教师进行合理组合,成立了以器官系统为主线的模块教学团队,加强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的保障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将教学与科研实验室打通,成功获批了山东省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通过教学科研共享平台的建设强化活动教学实施中实验条件的保障功能。

4.2基础医学活动式教学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结合基础医学各门课程特点及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和知识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开展了以下系列活动式教学。

①在大学一年级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中,开展学生学习技能拓展讲课比赛教学活动。鼓励学生自选课程内容进行自学,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课本及查阅相关资料,凝练主题,并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制作PPT,进行讲解报告,经过多轮选拔比赛最后进行决赛。该活动的开展旨在实现学生对医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兼顾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②以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中心,提倡学生早科研,将生理学课堂延伸到学科研究室、图书馆、实验室和网络信息库等,在二年级开展了“走进科学、开拓创新”生理学读书报告会教学活动。该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从基础医学知识出发寻找兴趣点、组成读书小组、查阅资料、撰写读书报告、凝练科学问题及制作PPT汇报读书成果等环节,培养学生科研兴趣和科研思维。

③针对学生临床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而设计的“临床应用解剖学技能大赛”。该活动教学从以考查学生对标本的实际辨认能力为主的命题考试开始,逐步拓展为以考查学生临床动手能力为主,由学生自组团队、自主选题、自主设计,进行人体解剖学大体标本制作,注重学生的实际临床动手能力培养,从而进一步加强了基础与临床教学内容的融合,强调了临床应用能力的拓展,使学生尽早建立临床思维模式,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技能。

④在学习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的同时,开展病理学知识大奖赛,依据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目标,大奖赛分单选题、多选题、抢答题、临床情景剧等环节,分预赛和决赛两部分。集知识性、趣味性、挑战性为一体,使学生在系统掌握病理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对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人体组织学与胚胎学相关知识,初步理解疾病的产生及其机制;通过情景剧的设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临床思维能力。

⑤以学生创新性实验技能和科研思维培养为主线,在病理生理学及药理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结合生理学读书报告会的结果,开展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读书报告及教师的科研课题,凝练科学问题,设计实验方案、解决科学问题,最后以论文形式呈现。比赛中,各选手通过PPT演示,对设计的实验从研究意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工作基础、预期成果等方面进行汇报展示。通过质疑,答辩。最终选出部分优秀实验设计融入机能学实验教学内容进行组织实施。

4.3系列活动式教学的实施效果

围绕以“学生为中心”和“自主学习”这一主题,近三年来我们整体设计,以系列活动式教学为载体,对学生坚持从基础理论学习到临床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贯通式培养,在教和学两个方面均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首先,通过学生学习技能拓展之讲课比赛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对医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基础上,强化对正确学习方法的掌握,对部分学科领域的发展动态有所熟悉。其次,通过临床应用解剖学技能大赛和病理学知识大赛,在加强基础与临床融合,深化“早临床”医学教育新模式的同时,实现了在医学生早期学习阶段职业素养、临床思维、团队协作、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的全面培养。最后,通过生理学读书报告会和基础医学创新实验设计大赛,使学生集知识点、兴趣点、探究点于一体,初步领悟了医学科学研究的基本程序和方法。除了科研意识的培养,学生还学会了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独立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

自开展系列活动式教学以来,学生制作的解剖标本有近百件用于实验教学示教,获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支持400余人,参与教师各级各类科研课题工作200余人;撰写读书报告及实验设计报告500余份,发表科研论文8篇;在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中屡获佳绩,硕士研究生录取率稳步提升,总受益学生数达3000余人。

5开展活动式教学的思考

活动式教学始终以人为本,牢固树立学生主体地位。经过三年的教学实践,期间日臻完善,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临床动手能力和科研思维能力的培养等方面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但在实施活动式教学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有待改进的方面。

学生基本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由于我国现行基础教育教学模式存在一定弊端,尤其是对升学率的过分追求,导致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方面的积极性和意识较差,从而影响到活动式教学的实施过程及实施效果。因此,基础教育教学阶段应更加强化转变教育理念、拓展学生能力培养。

篇8

[关键词]实验教学;过程调控;PDCA模式;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2.4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026-03

随着高等教育跨入大众化时代,以往注重规模扩张的外延式发展正转向以注重质量提高的内涵式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已成为新时期高等教育的中心任务。[1]为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须及时更新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以能力培养为导向,构建新型的医学院校内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强化教学质量监控特别是教学过程的质量调控。

教学过程的精确调控与有效纠偏是保证教学质量持续改进的关键,而PDCA模式(即PDCA循环)具有促进质量的提高与持续改进的优势,可通过PDCA模式来强化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2]基础医学院自2008年起,以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为改进目标,摸索应用PDCA模式来改进临床医学、生物技术本科生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过程的调控方式,通过对教学全过程进行持续、动态的质量监控,摸索持续改进教学质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通过两个PDCA循环的实践,取得了较好的育人效果。

一、PDCA模式改进教学过程调控的阶段与步骤

在PDCA模式下,质量的持续改进按照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这四个阶段顺序循环往复[3],实现对教学过程的精确调控及主要目标的有效改进。

1.计划阶段(P阶段):对现状进行分析,确定改进目标,拟定改进方案。这个阶段可分为4个步骤:一是分析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二是分析教学过程质量监控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三是从中找出产生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确定改进目标;四是针对影响质量的主要原因,制订改进方案,提出改进计划及措施。2.执行阶段(D阶段):执行P阶段制订的改进计划、目标及具体步骤、措施,全面落实改进计划。3.检查阶段(C阶段):把实施的结果与改进计划的要求作对比,检查计划的执行情况和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及时发现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整改纠偏。4.处理阶段(A阶段):包括两个步骤,一是总结执行过程中有益的经验并转化为标准加以巩固,然后按照新的质量标准来实施质量监控;二是将执行计划过程中存在及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再解决。随着下一个以及后续多个PDCA循环的展开,教学质量将会呈螺旋式上升并得到持续改进。

二、PDCA模式改进实验教学过程调控的具体做法

根据我校培养具有岗位胜任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为培养创新型医学人才,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科研能力,基础医学院自2008年起,尝试应用PDCA模式来改进临床医学、生物技术本科生的基础医学实践教学过程的调控方式,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注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对教学过程实施动态与精确的质量监控,摸索持续提升教学质量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分析实验教学现状,针对问题与主要原因制订改进方案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了解基础医学实验全过程和各个环节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的现状,然后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发现学生的实践能力较强,但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较弱。进一步分析发现,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课内创新性实验项目偏少、课外科研训练环节薄弱。针对这个主要原因,我们制订了相应的实验教学改进方案,致力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科研创新能力。1.课内实验增加设计性、探索性等创新性实验项目比例,使医学机能学、医学形态学、细胞与分子医学、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四个教学模块的课内创新性实验比例提高到15%。2.增开启迪学生创新思维和提高科研素质的实验课程,如科研设计、暑假科研训练等特色实验拓展课程。3.将课外科研拓展训练作为实验教学的常规环节,制订了实验室开放计划以及科研训练、学科专项竞赛、协同育人实践的计划与措施等。4.实行本科生导师制,让学有余力的学生组成科研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加入导师的科研小组开展实验研究。5.改进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多层次的实验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以及多元实时教学评价系统,建立动态、精确和有效的教学质量调控机制。6.构建适合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实验考核体系,涵盖基础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试、实验报告考评、设计性实验考核、开放性实验考核、课外科技作品考核等内容,实验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50%,而前三项实验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30%,后三项考核成绩则占总成绩的20%。7.优化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加入新理论、新技术融入教学以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等方面的指标,并确定其合理的权重,以促进创新能力培养,制定新开实验课程及课外科研拓展训练环节的质量标准。

(二)全面落实实验教学改进方案,培养创新科研能力

针对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的改进目标,全面、具体落实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的改进方案:1.制定具体措施落实好课内实验增开的创新性实验项目,做好新增项目开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安排好科研设计课程、暑假科研训练课程等新开课程的教学团队以及实验室、设备和试剂等教学条件保障;3.扩大学生创新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和范围,使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到创新实验平台自主开展创新性实验,摸索实验室开放的预约管理机制,落实好导师制,在导师指导下让学生自主开展实验研究;4.组织学生参加各层次的学科专项比赛,如“挑战杯”全国和省级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广东省生物化学实验技能大赛、基础医学实验技能大赛等,以赛代训,提升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5.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参与校外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以及校院、校企协同育人实践平台的生产实践与产品研发,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产品研发能力;6.开展多元化的实验考核,注重形成性评价[4],落实好设计性实验考核、开放性实验考核及课外科技作品考核,形成有利于创新能力培养的考核机制;7.开展学校教学督导组、院级教学督导组和实验中心质量监督小组三级教学质量监控,定期深入实验室随堂听课、征求师生意见,了解教改开展情况,根据改进后的实验教学质量标准,对实验教学全过程、各个子过程进行持续、动态的质量监控。

(三)检查改进方案的执行情况与实施效果,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纠偏

为检查改进方案的具体执行情况,及时了解实施效果,并强化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基础医学院组织专家开展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工作。1.常规检查主要是对平时实验教学全过程的质量监控与听课评价、师生意见反馈等,重点是动态监控新开特色实验课程以及创新性实验项目、课外科研拓展训练项目等教学过程的质量。2.专项检查包括年度检查与阶段检查,每年组织专家开展一次专项检查工作,阶段检查则为每三年组织校内外专家进行全面的检查。定期检查改进计划的具体执行情况,各项改进措施是否全面落实,教学过程及各教学环节的质量监控是否到位,是否达到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科研能力的预期目标,实施效果有无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生的设计性实验考核、开放性实验考核、课外科技作品考核是否科学、合理,是否有利于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等等。3.对于常规检查与专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如实验室开放的管理机制、形成性评价的反馈机制、质量监控的反馈与调控等,及时反馈给相关科室及人员,制定整改方案与配套措施,并限期完成整改与纠偏工作。

(四)对改进的成果固化为标准,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1.定期总结实施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如开设的创新性实验项目、课外科研拓展训练项目、开放内容的科学设计等有益经验,创新实验室的预约管理机制、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机制、校企协同育人的有效机制,学生参加学科专项比赛的培训经验以及参与校外基地生产实践与产品研发等拓展环节的经验,及时将这些有益的经验转化为质量标准、规范加以巩固。2.按照新的质量标准和规范来实施质量监控,实行动态、精确的质量监控,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改进。3.本着质量持续改进的理念,将执行过程中存在及尚未解决的主要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以便进一步优化实施方案,力争使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呈螺旋式上升并得到持续改进。

该教改实践设定每3年完成一个循环,即2008年1月-2010年12月为第一个循环,2011年1月-2013年12月为第二个循环。经两个PDCA循环的实践,“三维”质量评价以及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和岗位胜任力逐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明显。

三、实践效果

(一)“三维”质量评价逐年提高

2009年-2013年四个学年,学生、督导专家、教研室同行的实验听课评价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学生、督导组、同行对实验课授课教师的教学质量评分呈逐年上升的态势。这说明应用PDCA模式改进实验教学过程调控后,促进了教师授课水平和教学效果的提升,教学质量也稳步提高。此外,学生对教师教学的整体满意度也逐年提高,问卷调查显示,近四年来学生对教学的整体满意度分别为90.6%、91.5%、92.8%、93.6%。

(二)学生创新科研能力提升明显

应用PDCA模式改进实践教学过程调控后,每完成一次循环,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均有较大提升,实践效果明显。通过比较PDCA循环前、第一个PDCA循环后、第二个循环后的教学成效(见表2),结果显示:与实施PDCA循环前比较,第一个PDCA循环后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有较大提升,第二个PDCA循环后学生的创新科研能力有更明显的提升,这说明应用PDCA模式能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三)学生的岗位胜任力及社会满意度高

近年,我们为医药行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的医学人才,毕业生因基础知识扎实、创新实践能力强、岗位胜任力高,在广东省众多的医疗卫生行业及生物医药公司中广受欢迎,许多毕业生被实习单位优先录取。近年来,临床医学、生物技术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率为98%-9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高达98%以上。

可见,构建PDCA下实验教学过程调控的有效模式,实施动态与精确的质量监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岗位胜任力,有利于创新型人才培养以及持续提升教学质量。

[ 参 考 文 献 ]

[1] 赵金龙.高等学校院系教学质量预警机制[J].大学教育,2014(3):3-4.

[2] 俞继凤.高校教学质量监控PDCA模式的实践探索[J].沈阳教育学院学报,2007(1):92-95.

篇9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人体生物学Ⅰ;整合

为了适应护理专业的发展趋势,我校正在积极进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医学系护理专业于2012年初开始进行积极的社会调查和科学论证:参考境内外先进护理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听取一线护理教师、一线护理工作者、护理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共同设计、组织、评价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护理教育准确反映护理实践的特点、专业化发展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在护理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基本确立以后,我院决定从2012级新生中随机抽取4个班执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新生入学的第一门课程便是由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整合而成的《人体生物学Ⅰ》。《人体生物学Ⅰ》对教材内容进行优化,以突出护理专业培养目标;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以强化护理专业特点,注重学以致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1.课程整合要求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素质

1.1教师要改变传统知识讲授体系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结构、形态的科学;组织胚胎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器官、组织、细胞微细结构及人体发生、发育的科学;生理学是研究人体各种结构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学习顺序为先学习人体解剖学掌握人体大体结构,然后学习组织胚胎学掌握人体微细结构,最后在掌握人体大体、微细结构的基础上学习生理学掌握人体基本生理功能。

1.2教师要转变观念

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等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师一定要树立为护理专业课程服务的思想。基础医学课程应更好地突出护理专业特点,因为课程的教学重点应该是基于整个护理专业的,而不只是基于本门课程。例如:人体有600多块肌肉,护理专业的学生没有必要掌握每一块肌肉的位置、起点、止点、作用等,学生重点掌握和护理操作有关的一些肌肉就可以了,如臀大肌、臀中肌、臀小肌、三角肌、股外侧肌、胸锁乳突肌等。

1.3教师要转变角色

传统的基础医学课程教师只需要懂得一门学科的基本知识、讲授一门课程就能胜任教学工作,但要执行新的人才培养方案显然就不适应了。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需要,我院要求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的教师要能胜任《人体生物学Ⅰ》的教学。这就迫使教师要转变角色,转变传统观念和教学方式,提高讲解综合课程的能力,形成跨学科的知识结构。在教学设计、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学活动、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方面,要面向全体学生,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道德修养。

2.课程整合要求优化教材内容,突出护理专业特点

2.1修订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相当于教学大纲)是学科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是教学工作的指南。我们在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对《人体生物学Ⅰ》的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1)符合护理专业培养目标,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2)注重科学、严谨、规范、实用;(3)突出护理专业特点,让教学内容为临床护理课程服务;(4)与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中涉及到的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内容相衔接,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为顺利获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创造条件,增强就业竞争力。

2.2整合教材内容

在整合教材内容时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和护理专业两个特性,贯彻“必须”、“够用”、“实用”的原则,按照精简、融合和重组等方式将三门教材内容进行优化整合,最终于2012年8月底完成了22万字、插图536副的校本教材《人体生物学Ⅰ》的编写工作。

2.2.1精简了护理专业不必要的内容如血细胞的发生、骨的发生、一般肌的起止点、肺和肝的分段、不常用的血管神经的小分支、中枢神经系统中一些神经核团、纤维束等。

2.2.2删除了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中重复的内容因为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和生理学教材都立足于各自学科的连续性和系统性,使三课教材中相当一部分内容重复叙述,造成书本厚、内容多,学生学业负担重,学习效果差。如骨骼肌的结构,人体解剖学讲述其大体结构,组织胚胎学讲述微细结构前还要复体结构,生理学讲述骨骼肌的收缩机理前还要复习骨骼肌的微细结构。这样每门课程都与前一门课程有交叉的内容。《人体生物学Ⅰ》按人体构成系统从大体解剖、微细结构、生理机能的顺序将三课内容有机融合,解决了书本厚、内容多和学时少的矛盾,提升了教材的实效性。

2.3规范教材结构

(1)每章的开始增加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提出基本要求。(2)正文部分:一是要文字叙述通顺,语言生动,准确规范,涉及到的名词以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委会公布的医学名词为准。二是内容体现精练性和针对性。遵循教学规律,言简意赅,重点突出;针对护理专业特点,突出护理专业特色。三是插图适当、精美,与教材内容相匹配。(3)每一章内增编1-3个知识链接框,介绍与护理专业相关的应用解剖生理学要点和临床意义,介绍护理领域新进展和新观点等,适当补充一些与护理技能操作相关的应用解剖学知识,以满足临床护理需要。

3.课程整合后创新教学方法,强化专业特点

3.1理论与实践为一体的教学法

设置综合教室,室内备有多媒体设备和相关实验教具。教师用多媒体演示图文并茂的教学内容,提纲式地讲解学习要点和观察方法。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通过观察辨认、模仿、体验、探究、讨论等方法掌握学习内容,营造出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教学环境和氛围。

篇10

1.1创新性实验教学的实施(1)辅导与培训: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与科研方法的辅导和培训,介绍科学研究所涉及的选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查阅文献、常用实验技术方法、统计学处理及论文撰写等主要环节。(2)实验准备与预实验:指导学生针对实验题目进行文献查阅,明确实验原理,写出实验方法和步骤,着手进行预实验。(3)实验过程:按照制定的实验步骤,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内容,小组成员密切配合、分工合作,根据每一步的实验结果及时调整方案,定时召开实验结果汇报会,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由导师指导进行实验方案的调整与改进。(4)实验总结与评定: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实验结论,写出研究报告,组织进行论文答辩,导师组依据学生的研究报告、答辩情况等对学生的科研能力和成果进行评定。(5)可持续发展:在完成创新性实验的基础上,导师指导学生自主进行文献查新、发现新问题,自行设计课题,进行大学生创新性项目申报,以达到可持续发展,协助学生撰写科研论文。

1.2实验教学效果评估建立教学模式的综合评价和质量评估体系,对该项目开展效果进行评价。

2创新性实验项目实例

2.1形态学基础医学实验项目(1)"导师制"实验小组:选定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开展试点,第一轮自2010年级学生开始,于一年级下学期遴选部分学生进入实验小组。之后,每年再从低一年级的学生中纳新,实现梯队建设。(2)实验项目设计:根据教师科研项目内容整合《MMP-9在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实验项目,实验内容涉及《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等多门形态学基础医学的实验教学内容。导师指导学生了解实验步骤与技术方法,由学生制定相应实验方案。(3)实验方案:①肝癌石蜡切片制备:从临床上获取肝癌标本进行切片技能的操作;②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抗体孵育、显色、复染及封片;③形态学观察:对照肝脏的组织学结构,对肝纤维化、肝硬化及肝癌等多种病理学变化进行观察学习;④分析MMP-9表达在肝癌及慢性肝脏病变发展过程中的意义;⑤撰写实验报告。(4)考核与评价:导师组对实验小组进行量化考核:文献查阅(10%)、实验方案制订(20%)、实验操作(20%)、数据分析(10%)、实验报告撰写(25%)及答辩(15%)。(5)教学成效:通过实验项目训练,学生既能协助教师完成科研项目内容,更重要的是还完成了多门交叉学科常规教学中的5个实验项目学习:《组织学与胚胎学》之“组织切片制作与观察”、“消化腺之肝脏结构”,《病理学》中“肿瘤”、“消化系统疾病之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消化道恶性肿瘤之肝癌”等,教学效果良好。

2.2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实验项目实例(1)“导师制”实验小组同前。(2)实验项目设计:根据教师立项的科研内容整合实验项目《cystatins家族基因在癌相关成纤维细胞中的表达》,实验内容涉及《生物化学》、《医用细胞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部分实验教学内容。(3)实验方案:①提取成纤维细胞RNA及蛋白质;②将RNA逆转录成为cDNA;③设计相应指标(包括GAPDH内参)的引物,进行PCR,获取相应产物;④蛋白质凝胶电泳及Westernblot分析;⑤分析目的基因/目的蛋白的表达差异;⑥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⑦撰写实验报告。(4)考核与评价:同前。(5)教学成效:指导学生完成了常规教学中的4个实验项目的学习:《生物化学》之“分光光度计技术”、“电泳技术”等;《生物化学》之“肝脏DNA的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与测定”;《分子生物学》之“蛋白质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医学细胞生物学》之“细胞形态结构的观察”等。

3总体教学成效

通过实验小组成员与接受常规实验教学的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及理论知识的考核比较中,发现实验小组学生在自主创新、文献检索、实验动手、语言表达、科技写作及逻辑思维等综合能力远高于接受常规教学的学生。学生在实验进展中既能协助教师开展科研工作,还能够高效地开展融汇多学科的基础性实验项目,摒弃了单学科、简易粗浅的实验内容,学生的创新性实验能力得到训练和提高,收到良好教学效果,且能每个实验小组均能以团队形式自主地申报各级大学生创新性科研训练项目,达到创新科研能力的升华。

4存在的问题

两年多的教学改革实践表明,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模式在基础医学多学科的实验整合教学中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但是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本轮的教学改革仅在临床医学本科专业部分学生当中试点开展,覆盖面仍不够广泛,目前由于科研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吸纳进入实验小组的学生人数有限,导师的人数及科研室硬件的不足难以满足更多本科生尽早进实验室的愿望;再者,学生对实验原理与方法的掌握还不够扎实,阻碍了实验效率的提高;另外,学生在科研实验室的教学效果具体评价体系也还有待完善。这些问题还需要在进一步的教学探索中不断加以解决。

5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