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媒介融合的认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 媒介融合 广播主持教育 互联网+ 赛学相长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媒介融合趋势下,媒介传播格局经历着巨大的改变。这种改变对播音员主持人的社会功能和能力构成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共享、认知共识、愉悦共鸣”①的社会功能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增强,海量信息的筛选、加工、分析能力和“互联网+”的综合思维能力,以及面对直接且庞大的评议时表现出的心理承受能力等,成为主持人能力构成中的重要因素。这些变化同时也带来了选拔播音员主持人标准的悄然改变。
近年来,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已成为除常规的学校招聘和社会招聘以外较为常用的人才选拔方式。通过大赛的形式,不仅能让热爱广播的人成就自己的广播主持梦,让主办方(广播电台或其他广播媒体)挑选合适人才,还可以起到塑造和推广广播媒体和企业形象的作用。
那么,按照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内容设置与评选标准,能否真正遴选出符合媒介融合时代要求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带有招聘性质的比赛,其名次是否实至名归?作为参赛者和培养单位(高校等)又该如何应对这种比赛选拔人才的形式?为探讨这些问题,我们以四个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具体选拔过程为依据,通过对比分析寻求答案(这四个大赛分别是:第六届“青檬之星”主持人大赛、河北“音乐新主播”全国DJ选拔大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DJ选拔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校园主播大赛,见表1)。
一、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比赛内容需要优化
从表1的对比不难看出,这四个比赛的初赛(或海选)都是选手通过网络上传广播节目小样,再由评委进行审听。比赛并不涉及参赛者形象、工作经历等其他参数,以声音作品(包括人声、音乐、音效等)的主客观评价作为唯一判断标准。相对来说,这种方式可以较为客观地考核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基本素质。同时,网络上传作品,形式方便快捷,突破了地域限制,减少了参赛成本,激发了人们的参赛愿望。
除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DJ选拔赛外,其余三个比赛都设置了现场复赛环节,自我介绍+自备稿件+即兴问答的比赛标配内容,直观考察参赛选手作为广播节目主持人不可或缺的素质,比如:交流感、亲和力、即兴主持能力等。这也让比赛由“只闻其声”的听觉阶段过渡到“眼见为实”的视觉阶段。河北“音乐新主播”全国DJ选拔大赛在复赛环节中设置了才艺展示,这是让很多选手头疼同时也让部分选手得以扭转乾坤的环节。通常来说,魔术、舞蹈等更具视觉效果的才艺或者颇具幽默元素的语言技能,能在这个环节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更高的分数。而在决赛设置中,举办大赛的目的几乎决定了决赛的形式。有的专门为赞助商举办演出晚会,有的参与真正的节目录制,甚至还有的把洽淡签约意向作为考核的重要参考要素。
表1:四个广播节目支持人大赛概况
名称 第六届“青檬之星”主持人大赛 河北“音乐新主播”全国DJ选拔大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音乐之声DJ选拔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校园主播大赛
初赛: 网上投递广播节目小样
赛程
设置 复赛:
现场比拼
1.自备节目
2.即兴问答 复赛:
现场比拼
1.自备节目
2.抽取指定题目主持
3.才艺展示
4.即兴问答 复赛:
无 复赛:
1.自我介绍
2.自备节目
3.即兴问答
决赛:
根据抽签指定题目即兴主持广播节目 决赛:
1.与在职主播搭档参与直播节目
2.参加活动赞助商的媒体会和歌舞等演出
3.与电台相关负责人洽谈工作意向(是否签约等)
4.颁奖典礼(13强选手以小品、歌舞等形式进行舞台演出) 决赛:
已选出的20强选手现场对决
1.自我介绍
2.自备节目主持
3.随机抽取题目主持 决赛:
1.集体诗朗诵(仪态、基本功评分)
2.将选手分成不同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位华夏之声在职主持人带领完成节目展示,评委就每位选手在台上的才艺表现打分
复赛决赛时间 总计2天(复赛、决赛当天分别赶赴现场) 总计一个月(复赛到决赛包括培训、才艺排练及决赛呈现等) 总计1天(决赛赶赴现场) 总计5天(复赛赛前培训、决赛彩排及展示)
参赛人群 赛制规定北京市高校大学在校生(不限专业),实际参与人群多为大一、大二播音主持专业学生 赛制规定年满18周岁,热爱广播节目主持者均可,实际多为大三、大四面临就业的学生 赛制规定满足社会招聘条件即可,实际多为播音主持专业应届毕业生和已有播音主持实战经历希望换岗的主持人 赛制规定全国在校大学生均可,实际多为全国高校本科大一至大三学生
奖励机制 前三名获得青檬音乐电台实习机会 前三名与用人单位签约 前三名获得考核录用机会 前十名获得假期免费实习机会(路费+住宿),不涉签约
与电视主持人大赛相比 没有视觉呈现,以声音和节目编排为参考依据 较为类似,有赞助商及明星的参与,比赛内容倾向视觉呈现(才艺、舞台展现),但也有广播的实践操练 本质不同,为公开的社会招聘,虽决赛在舞台上进行,但声音和节目编排才是参考依据 较为类似,从比赛内容和决赛呈现上都有视觉参考与才艺展示
与社会招聘、校园招聘相比 以实习为主,不涉学校招聘或社会招聘,仅为未来挖掘具有潜力的人才 通过比赛环节对参赛选手隐形地进行类似招聘的实力考核,同时以参与更多商家合作的方式宣传和推广电台 内容考核一致,但加入了网友评分和现场主持,更像“一场公开的社会招聘晚会”,更具可视性 不涉招聘,仅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更多侧重宣传和增强节目影响力
媒介融合的趋势给传统广播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对广播节目主持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赛内容如何体现这种时代趋势,如何在媒介融合环境下突出广播优势,应该成为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可持续发展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现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需要有“互联网+”的思维方式,需要有筛选、分析、加工海量信息的能力,需要有在高强度压力下完成采、编、播工作的技能。除目前比赛考察的语言能力、反应力、感受力之外,耐受力、思维能力、数据挖掘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也应纳入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考察范围,因为这些能力在未来的广播节目发展中会变得更加重要。但目前参赛选手过长的备赛时间,难以考核选手的耐受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在初赛环节,准备时间最长可达两个月,复赛和决赛的现场问答,通常为了保证比赛的观赏性,大多也是提前一天或更长时间准备。这也让比赛形式和日后将面对的实际广播主持工作有较大距离。
另外,有些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视觉呈现部分的分值过高,比如才艺展示、集体诗朗诵等。这种安排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选拔并无太大助益,只是更大程度上为赛事的可视性增加亮点。如果大赛仅在广播中播出,不仅像才艺展示等视觉部分无法呈现,还会带来听众对比赛结果的不解,甚至是质疑。诚然,比赛内容掺杂诸多视觉因素也是由比赛的基本性质决定的。有一些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因掺杂多种因素,如赞助商、宣传的需要等,在比赛内容上设置了一些似是而非的考察项,影响甚至破坏了其纯粹性。
在兼顾比赛欣赏性的前提下,为提升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评选合理性,比赛主办方应该根据广播主持人比赛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对比赛的环节设置与内容制定加以调整,着眼于媒介融合时代对广播节目主持人的真正需要,在考核参赛选手能力与宣传或商业需要之间做出权衡与优化。
二、带有招聘性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比赛名次难以实至名归
举办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广播媒体的活跃度与影响力,为主办媒体寻找新锐主持人后备力量,为热爱广播的专业主持人和业余爱好者搭建一个实现梦想与证明自我的舞台。对参赛选手而言,比赛的过程让他们充实、成长,最终名次让他们得到认可、获得自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不同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评价标准不甚相同,比赛是否带有招聘性质,对最终名次也有很大影响,可能会导致一些优秀选手的排名不尽如人意。原因有以下两点:
第一,主办方(广播电台或其他广播媒体)因自身需要,常会偏向于选择稀缺类型广播节目主持人,导致非稀缺类型的参赛选手因实力之外的原因不能名列前茅。比如,擅长新闻主持的实力型选手因主办方需要“娱乐性强”的主持人而无缘晋级下一轮赛事。但大赛章程是鼓励各类型选手积极参赛,并未设置类型化主持人的限制。这样的结果无疑给被淘汰的选手带去不小的打击。其实,有些规模较大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已经将比赛形式细分,不同类型的主持人角逐不同类型的奖项。
第二,带有招聘性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多涉及签约事项,一些因自身条件不能满足签约要求或无意签约的优秀选手最终成绩会受到影响。比如:有些大赛在决赛之前会安排主办方与选手一对一见面洽谈,确认选手是否签约。而最终决赛的前三名,均与主办方达成签约共识,一些并未达成签约共识的优秀选手即便在决赛中表现突出也只能屈居其次。
对参加比赛的选手而言,无论其目的是为了签约还是为了锻炼自身,比赛名次都是至关重要的。而且,无论什么性质的比赛,公平和公正也都是根本前提。我们并不是断定所有带有招聘性质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皆有失公正,只是说带有招聘性质的比赛多少会对比赛结果产生影响。其实,是否签约与比赛名次完全可以分开。比如电视界的经典大赛――荣事达杯电视主持人大赛,从最终名次与签约情况来看,获得前几名的选手并未都签入主办方,而名次不甚靠前但符合主办方节目需要的选手照样得到了签约机会。有些大赛是在比赛过程中,允许主办方各类节目负责人通过观看比赛,根据自己节目需要直接联系选手进行节目试声或者洽淡签约意向,而这些并不影响比赛进程和结果。若把比赛名次与招聘需求挂钩,难免有失公允,不仅会让主办方形象减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挫伤选手自信心,降低其参赛积极性。
三、广播节目主持的本科教育亟待调整
尽管现下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还有待优化,但不可否认,这种大赛已成为众多广播播音爱好者尤其是播音专业本科生的实践检验途径与崭新的就业通道。然而,当下多数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在广播播音教学中,并未就大赛涉及的内容进行相关培养,许多参赛的本科生因缺乏经验在大赛中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水平,继而在就业道路上留有遗憾。事实上,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的比赛环节和内容设置与当今广播一线需求紧紧相连。本着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及促进就业的原则,广播节目主持高等教育亟待调整。
(一)广播节目主持教育中的个人特色培养
当前,多数播音专业教学单位在广播节目主持的教学中,偏重整体基本素质的培养,对学生个人特色的关注度不高。虽然在教育理念和理论中,经常提到“因材施教、发挥个性”这样的内容,但实际教学中往往按部就班、共同培养,模式化教学。而在现实一线环境中,往往独具个性魅力的主持人会获得更多的认可。比如中国国际广播电台Easy FM《飞鱼秀》节目的女主持,其幽默机智、发散式信息点捕捉的鲜明个人特色深受听众喜爱。因此,在广播节目主持教育中,除了打牢类型化广播稿件播读的基础,还必须加强对学生个性特色的培养。
(二)广播节目主持教育中的策划和执行能力培养
相较于电视节目主持人,广播节目主持人更充分地体现了采、编、播一体的人才理念,而大赛中的“自备主持”环节最能体现广播节目策划和执行能力。事实上,比赛选手针对这一环节内容的准备方法,大多只是将类型化广播主持稿件简单修改后熟背而已。“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校园主播大赛”在进行决赛培训时,说明了“自备主持”环节的得分点:传递有效信息、主持节奏快慢有致、与听众进行有效交流。这些得分点更多集中在广播节目的执行能力上。也就是说,节目的策划能力再强,策划得再好,如果没有好的执行能力,传播效果也会让人失望。目前的广播节目主持教育中,已经安排了不少培养节目策划能力的课程,只是没有很好地与培养执行能力的课程有机结合起来。
(三)播音主持教育中的媒介融合思维培养
今天,传媒行业正在经历着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播音主持教育同其他传媒类专业教育一样,都应该让学生认识到这种变化趋势和培养媒介融合思维的重要意义。在教学中可以增加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互联网+”等课程,让学生在认识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对媒介影响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媒介融合思维能力,以期更好地适应传媒行业的未来。当然,无论学界还是业界,对媒介融合发展的认识都还处于探索阶段。将之融入教学,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培养媒介融合思维的愿望,提升其面对传媒行业发展的适应性。
(四)形成“赛学相长”机制的必要性
所谓“赛学相长”,即建立比赛和教学互相影响和促进的教育机制。广播主持教育应该重视一线比赛的内容安排和环节设置,以此促进教学内容、手段和方式的改变。可以为参赛学生安排指导教师,建立师生间的循环反馈机制。一方面,学生在参赛过程中可以得到更具经验教师的指导,扬长避短,发挥实力,收获成长和自信,更有效率地成长为合格的广播节目主持人;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根据学生出现的实际问题和反馈,加深对一线实践需求和未来学生就业方向的认识,调整教学计划和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形成良性循环。另外,为促进这种机制的形成,比赛主办方也可以公开承认并奖励指导教师的参与,比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等。相信这种机制不仅能吸引越来越多的播音主持高校学生与教师的参与,也能提升比赛主办方的知名度。从就业大环境来看,也有利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的实践磨练与专业体验。
四、结语
如今,媒介融合已经从一个传媒行业的发展共识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其前行的趋势不可阻挡。这种媒介环境巨变的浪潮席卷了整个世界,广播这一典型的传统媒体也必然走上变革的道路,而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是其立命之本。可以想见,广播节目主持人大赛这种人才选拔形式会在一定时期成为广播媒体遴选人才的主要渠道。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人才选拔方式,有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有了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支持,必将保有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符合时代规律的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也必将给广播带来更具影响力、传播力和生命力的未来。
篇2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通识教育 融合新闻
论文摘 要:在媒介整合时代下的中国新闻教育改革大致沿袭三条路径:即分别作为专业课程、专业方向和教育理念来加以建设现有的新闻教育体系 。但是由于对媒介融合实质存在认知误区,三种路径在现实发展中都存着问题。作为专业课程上唯技术至上的课程取向,在专业方向上对通识 课程设置认知模糊,在专业理念上对新闻教育目标缺乏大局意识,都导致现实改革处于瓶颈状态。媒介融合下的新闻教育实质上是传播者和受 传者的传播理念融合,是知识性课程与技术性课程的融合,是对专业人才和社会人才培养目标的融合。
1 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的冲击
1.1 关于媒介融合
媒体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作业模式,是将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平台传播给受众。在新闻生产流程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互动与融合使新闻媒体的组织结构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一体化的数字内容生产平台的建构、一个采编团队同时面对多种媒体终端的内容整合,要求新闻组织与每一个新闻从业者都能胜任媒介融合带来的新的任务。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布赖恩布鲁克斯(Brians Brooks)06年6月在人大讲座时,曾介绍说:媒体融合的“核心思想就是,随着媒体技术的发展和一些藩篱的打破,以及电视、网络、移动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类新闻媒体将融合在一起。”“记者必须跨平台承担不同媒体交给的工作,98%的工作将和今天要做的极大不同。”
1.2 媒介融合呼唤新闻教育的改革
过去的十年,媒介融合已成为全球性的热门话题,在中西方的传媒界实践中也已经相当普遍。在数字技术与网络传播推动下,各类型媒介会通过新介质真正实现汇聚和融合。媒体融合的深度发展为传媒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而新闻教育也必须正视这一挑战作出相应变革。媒介整合影响了整个新闻业制作流程,对传统新闻媒体的生存竞争提出了新的问题。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整合传播,促使了以前占据独立市场份额的各个媒介开始从独立经营中转向多种媒介的联合运作,尤其是在新闻信息采集上的联运操作,最大限度地减少了人力、资金和设备的投入,从而实现了利润的最大化。其次在整合传播的过程,技术因素的力量越来越得到突显。新媒体不仅作为一种媒介载体,更是成为一种崭新的表达方式。新媒体发展中技术的更新换代,对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
1.3 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新闻教育改革的现状
中国的不少高校正逐步开始顺应媒介融合的时代环境,进行新闻教育的相关改革和调整,既体现在教育观念上,也体现在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等方面。概况来说,现阶段的新闻教育改革呈现出三个层次。
1.3.1 把媒介融合做为一种专业课程体系来建设。通过开设具有实验意义的数字传播课程来适应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如《多媒体信息传播》《网络新闻编辑》等,在课程体系上将新增加的课程作为原有课程的补充。
1.3.2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专业方向来建设。不单独开设具体的数字传播课程,而将新媒体概念渗透于各个专业的课程中,尝试“大传播”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并重点借助“网络传播实验室”、“新兴媒体实验室”等教研一体化实验室,让学生在新技术运用过程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巧。
密苏里大学呼应业界的需求,紧跟技术发展潮流,于2005年9月开设了一个新的“媒体融合”的专业,在“交叉”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新闻传播技能的全面训练,以培养适应媒体融合的新型新闻人才。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推出的“融合新闻学”(convergence journalism)专业,已成为这一领域的引领者。
在中国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媒介融合的专业建设也悄然起步。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获批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方向),并于2007年秋季开始招生,这是国内高校首次开设媒体融合专业;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2008年4月3日,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与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媒介融合系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约定互为姊妹学院,共同举办“新媒体发展与媒介融合”国际学术研讨会,推进双方的师生互访,互相承认学分。
1.3.3 把媒介融合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加以应用。即整个学院以媒体融合为基础,将媒体融合嵌入到新闻理论演变中,将教师的日常教学和学生的实习实践都按照媒介融合的趋势和技术特点进行调整,探讨多元化互动新媒体教育模式。如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调整学院治理结构的基础上,在教学中,尝试在本科推出6个专业课程包,让学生能够既打好学科知识基础,同时可根据兴趣、发展潜力选择专业课程包。同时,在此前提下,也积极利用学校学科优势,加强与法学、经济学、管理学、政治学等学科的合作互补,试行联合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具有两个以上的学科知识融合。在实践层面,人民大学尝试将学生的实习真正融入到新闻业界的生产流程中,搭建真正具有实战功能的媒介融合平台。
纵观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核心点其实体现在了对专业技术的重视。然而单纯对技术的重视并不足以应对媒介融合的发展。媒介融合给新闻传播教育带来的挑战,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受众心理、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层面的转变。所以,深刻理解媒介融合的实质,正确认识媒介融合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改变,才能够使新闻教育从根本上适应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
2 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教育的认知误区
2.1 对媒介融合对新闻实践影响的认识误区——停留在了对新闻制作者与制作方式上,忽视了受传者的影响
媒介融合带给新闻传播行业的改变不仅是体现在业务流程、行业规则、媒介形态上,它改变的不仅仅是制作者,更重要的是受传者对媒体选择和利用的方式。单一的从制作者层面理解媒介融合,尝试着通过培训全能记者的方式来适应媒介形态的变化,并不足以应变纷复繁杂的现实状况。更重要的是从受传者的角度来分析媒介融合的影响。媒介融合对受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受众对新闻的获取和理解方式上。
2.1.1 改变了受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公众日益摆脱被动接受新闻或信息的状态。尤其是年轻人,乐于回应、参与媒体报道,甚至创建个人的媒体。
而且在年轻人中,拥有这种新媒介技能的人群在增加。专业媒体的记者必须正视这一现实,而且学会从这种方式中获取自身工作的养分。如从网上论坛,在线视频中寻找报道的灵感和故事。
2.1.2 改变了受众理解信息的方式。在传统新闻业为主导的新闻时代,人们对新闻的认知和信赖是基于对理论、数据的臣服,而在新媒体时代受众选择和体验新闻更多是出于情感判断。传统新闻学去强调以理服人,摆事实讲道理,用社会学解决理念传播、影响力问题,但今天它的效能却在极大减损。现在95%以上的社会判断、社会信任建立在情感判断基础之上,要让人们在情感体验当中产生向心力和认同感,动之以情,这是在媒介融合时代必须学会的一种传播手段。
2.2 对融合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认知误区——唯技术至上的专业取向
早期在新闻学框架中的新闻教育注重采写编评的技能课程。在新闻学向传播学过渡的过程中,特别媒介融合发展的背景下,注重新媒体的技能培养又成了新的学科取向,提出培养“全能型人才”、“跨媒体记者”的新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核心就是体现在了对技术的重视上,尝试打破早期的专业类别划分,让学生打包学习不同的专业方向的知识。实际上全媒体记者的核心并不是单纯的专业质技能的掌握,媒介融合教学目的也不是要求报道者同时掌握所有媒体形式的专业技能。而是要求报道者能够在团队中正确理解自己的角色,将受传者和传播者的身份进行互动,根据现实情况选择合适的报道方式和报道技巧,以适应当前的媒体环境的变化。单纯的“唯技术至上论”会导致新闻信息的重复传播,深度信息的缺乏,减损有效传播的的效率。
2.3 对融合新闻教育课程设置的认知误区——对融合新闻教育的课程设置认知模糊
2.3.1 融合新闻课程设置上停留在了对多个不同媒介的专业技术知识的融合。
中国目前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实质是力图将网络、报纸、广播电视三种不同媒介形态的技术课程进行打包设计,要求学生必须选修自已主修专业外的第二专业的课程。如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在将本科课程设计为新闻学选修包、传播学视觉传播选修包、传播学新媒体课程选修课程包、广播电视专业选修课程包、广告与传媒经济专业选修课程包、学术与应用选修课程包,规定专业选修课必须选修够16个学分,其中在本专业选修的课程不少于3门计6学分,其余学分可以自由选择任意一个课程包,但所选课程至少要来自本专业外的3个课程包。在这种课程体系中,网络是作为独立的课程包来讲授。 这样,在实际授课过程中,首先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课程体系重复带来的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过多的专业技术课程会减弱课程中非新闻专业领域的课程比重,这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就得不到全面的系统的提高。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并 “重视多能,忽视一专”,而是要实现“一专多能”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目标。
2.3.2 融合新闻教育的跨学科融合并没有真正体现。媒介融合带来的最大改变是,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如何在新闻传播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上,在课程设置上,体现多学科知识的融汇,是目前新闻教育改革的重点。美国密苏里大学作为首个开设融合新闻专业的大学,以它成功的教育实践诠释了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威廉姆斯认为,既然将新闻确立为专业,它就既不能不强调通识、整体的文化教育,也不能偏废实践经验所能赋予的训练,新的教育方式是将专业课程和一定数量的经过精心选择的学术课程的结合。以此为理念,密苏里学院非常重视新闻学与其他科系之间的合作。尝试通过加强通识教育的方式来增强跨学科专业的整合。
转贴于
中国新闻教育在通识课程的设置上,却出现了简单的“拉朗配”的局面,即简单地把两种学科领域的知识进行一定的融合。如有些学院要求学生选修经济类、文化类、法律类、信息类课程,提出培养所谓的军事记者,财经记者,法律记者等等复合人才,实质上这种课程体系培养的人才,相较于相应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来说,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只处于粗浅的认知阶段,四年的选修课程由于缺少系统的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的师资力量,充足的上课时间,和与传统新闻学知识的有效融合,变成了似是而非的“复合型人才”。
3 误区的重新认识和反省
3.1 对新闻教育培养目标的设置——对全媒体记者的认识解读
3.1.1 脱离唯技术至上的全媒体技者培养观念,确立培养具备技术能力、专业素养和职业理想的新闻创新人才。全媒体技术这一培养目标的三个层次正是体现了新闻创新人才的三方面素质的要求。一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掌握全媒体新闻采集和制作技术,在综合利用各类不同媒介特质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形态的差异化传递。如在报道一个突发新闻事件中,先用手机媒体做短信报道,然后是网络媒体滚动播报,再跟上图片报道、视频报道,最后为报纸、刊物提供详细的深度报道。通过多媒体方式对信息进行整合传播以实现信息的最佳传递效果,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二是融合媒体人才的专业素质是指具有职业道德和素养,遵守新闻伦理和新闻法律,富有创新精神,具有创造性才能。体现在全媒体时代就是脱离简单地对信息的重复性加工,防止信息的爆炸式传递,而是能够根据受众的差异化需求和媒体介质的不同特色,对信息进行多样性的富有深度的开掘。三是体现在新闻的职业理想上。不管传播技术如何进步,传播方式如何变革,新闻传播教育的人文内涵永远是至上的,新闻教育理念应以知识和技术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精神的培养为目的。随着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我国的新闻教育走向了误区,即人文理想、新闻专业理念逐渐被实用主义,技术主义所取代,把新闻教育置于市场逻辑中,漠视生命教育,使新闻教育走向世俗化,功利化的歧途。 因此,全媒体记者的最重要的一个概念内涵即是要培养坚持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维护社会公益和价值体系的社会人才。
3.1.2 全媒体记者的核心素质是叙事能力,即要具有深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功底,能够深刻理解社会与现实,不仅能够通过掌握多种媒介技术把信息进行差异化的传递,更重要的是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突显出信息的力量和价值。
美国著名新闻教育家、旧金山州立大学新闻系前主任、新闻学教授贝蒂?迈斯格在演讲中说,新媒体应用技术越来越成为傻瓜,已经变成简单易学的小手艺,今天的新闻院系培养的仍然是发掘和讲述新闻故事的能力,新闻传播院系在教学和科研中对新媒体技术的过分追求,将会削弱新闻学的核心价值,培养的学生很可能只会成为别人原创性的新闻和影视作品的剪贴员或包装工。不管媒体形式如何变化,如何让一个故事讲得生动始终是新闻学教育的关键性问题。已故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教授凯瑞说过:新闻就是一种描写的艺术,或者是描述的艺术。在美国密苏里大学、南加州大学的融合课程改革中,新闻写作课程始终是作为核心课程来开设,因为讲述一个好的新闻故事的能力实质是其他媒介技能的平台和基础。
3.2 融合新闻课程体系的设置——融合课程实质上媒介技术课程和人文与社会课程的深层整合
3.2.1 技术课程融合的实质是不同媒介专业的学科间融合,实现跨学科的整合教育。
媒介整合时代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质是要把广播电视、纸质媒体和网络媒体的报道特色、写作范式、技术理论、视觉需求、专业术语进行课程间的协调整合,建立真正成熟兼容的媒介融合课程体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媒介融合的课程在多次改革后逐步建立了这一体系,即把媒介融合中的网络新技术课程融入到整个传统新闻学教学中,不再像中国目前的新闻课程改革那样,把网络、广电、纸质媒体分别授课。这样的设计一方面避免了课程体系的重复导致的教学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从新闻实践的角度考量更适合融合新闻要求记者和编辑结合新闻题材特点选择最佳的媒介方式进行报道的特点。
表1:南加大新闻系媒介融合课程模式
3.2.2 融合新闻教育不仅要实现在专业课程上不同媒介技术课程的融合,更要在通识课程上实现多种学科间的融合。
媒介融合催生了融合新闻学的发展,技术层面引发的制作流程的改变,促进了在新闻教育中对技术课程的重视。但是在美国密苏里学院开设的融合新闻课程的实践中,发现单纯的技术性知识的掌握并不足以培养出胜任各种状况的优秀新闻人才。虽然媒体技术的力量谁都无法回避。但是也应该看到,内容永远主宰了高质量的新闻与新闻教育,传输系统永远是第二位的,虽然新技术挑战教育模式,但是我们应该坚持教授学生那百分之八十不变的内容,掌握百分之二十的操作技术比掌握百分之八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加重要。
在此理念下,美国新闻教育从早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发展,开设课程的重点从专业技术课程转向了人文与科学知识。各学校都努力将反映传媒技术性层面内容的课程减少,增加传媒事业社会层面、伦理层面、文化层面内容的课程。如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的大众传播系对新闻、广告专业学生人文课程的学习做出了严格要求,要求学生必须修65学分的人文课程,包括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政治、历史、国际关系、经济学、戏剧艺术、宗教、讲演等;宾西法尼亚大学传播系认为:“我们的毕业生应该有良好的人文学科基础,我们训练他们能够探求文化、技术、伦理、文艺以及政治事务,并能深刻理解大众传媒对公众的作用、权利和责任。”
目前在中国新闻教育所面临的时代变革和现实危机面前,加强通识教育的理念和实践成了新闻高校改革的一大举措。目前复旦和清华都提出了通识教育的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这一基本理念,定位于培养媒介精英人才。如下表2、表3可看到,虽然两者的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各有特点,但通识课程中对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的重视,加强学生知识面的拓宽是其共同特点。通识教育使学生浸润于文理贯通的博雅教育中,使其成长为更适合社会需求的“通才”。
表2 复旦新闻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表3 清华新闻学专业通识类课程设置与修读要求一览表
综上所述,媒体融合是当代传媒业的一种新趋势,跨媒体、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与合作,早已突破了现行政策的壁垒。与此相适应,融合新闻教育成为现代新闻教育改革的热点和方向。如何在融合媒介的时代背景下,对中国新闻教育的学科整合进行重新认识和规划,对新闻教育改革来说至着重要。这种学科间整合包括三个层次,一是指包括不同媒体形态技术课程的整合,尝试将新媒体融入到各个传统媒介的教学体系中。二是在新闻学院内部将人文学科和社会学科知识和传统新闻学科专业课程的整合,着眼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三是打破学院间的藩篱,鼓励学生辅修其他专业,真正实现学科间的联合办学,着力于培养社会性工作人才。只有实现这三个层次的改革,才能够真正实现融合新闻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东南传播,2008(6).
2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3 倪宁.面对媒介融合的新闻教育.中国记者,2011(3).
4 Editor and Publisher.Dec.24.1910,20.
5 邓建国.管窥美国新闻传播院校媒介融合课程改革中的经验与教训——以南加州大学新闻系的试错为例.新闻大学,2009(1).
篇3
媒介融合指的是音频媒介、视频媒介、印刷品媒介以及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在可操作性战略原则的引导下,更好地实现以传播文化为目的联盟。媒介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种动态化的发展过程。媒介融合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文化传播方式,有助于各种信息在一个共同平台上实现有效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媒介融合能够促进不同媒体交互性提升,这种融合对新媒体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产生重大影响。媒介融合是一种技术性融合,其信息整合功用突出。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既有丰富的文字图像,又有音频视频,可以将信息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得各种信息的传播更加生动形象。
广播电视舆论引导现状分析
各种媒体都具有舆论引导功能,发挥舆论引导作用,是各种媒介存在的价值和意义。信息传播媒介进行信息传播、舆论引导具有特定的模式。一般而言,媒介需要先从现实社会中选取信息素材,然后根据社会意识形态需要,依据一定的价值导向,对所收集到的信息素材进行加工,对信息素材进行重新包装,使之形成具有一定价值导向的、有一定社会针对性的、能够发挥舆论引导作用的信息内容。最后通过媒体途径把信息传播出去,以发挥舆论引导作用。广播电视通过不断包装各种信息媒介,提升其信息传播质量,保证传播内容的可读性和娱乐功能,以形成一定的舆论导向,提升市场竞争力。目前,广播电视等主流媒体地位受到各种挑战,随着社会的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出现,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时效性强。广播电视传播的时效性不及新媒体,体现出明显的劣势。新媒体能够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对社会突发性事件进行快速传播;广播电视则不具有这种优势,其舆论导向的主体地位受到冲击。在媒介融合时代背景下,提升舆论导向能力,成为广播电视发展的客观需要和必然趋势。媒介融合对广播电视发展的影响分析广播电视主要发挥舆论导向作用,使人们自觉服从集体意识,自觉遵从多数人的共同意见,使社会成员遵从主流意识、集体意识、大众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在新媒体环境下,广播电视的舆论主体地位下降,观众不断减少随着信息科技手段的发展,新媒介不断产生并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当前,青少年群体更喜欢通过新媒介方式接受信息,因为新媒介信息传播内容更加生动、时效性更强。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受到年轻人的冷落,这是造成广播电视观众骤减的主要原因。如果这种现象不能得到改变,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的发展将会受到极大的影响,其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将会受到挑战,新媒介的舆论影响力将会得到提升。媒介融合出现多样化的信息客户端,使媒体舆论引导的平台更加广阔,单一的舆论导向方式已变成历史,信息科技的深入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数字化时代。数字环境下,信息技术更为直接更为原始,这种信息对观众的冲击力更大,带给观众不同的情感体验。数字传媒的出现,有力地改变了广播电视时效性差的缺陷,能够实现信息的有效传播,打破传统媒介的旧格局。
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提升策略分析
在媒介融合时代,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要生存发展,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传播能力,实现信息传播方式的创新突破,探寻巩固其舆论引导地位的方式途径。
1.实现广播电视传媒转型发展
媒介融合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广播电视舆论引导主体地位受到挑战,主要是因为广播电视不能实现传播方式的转变,不能立足现实积极创新。科技的发展使得媒介融合发展更为深入,在这种情况下,由政府主导的广播电视控制力不断减弱。网络舆论平台是开放的,交互性很强,这种平台的发展动力很足。如今政府部门也认识到网络舆论平台的重要作用,开始重视网络舆论的建设发展工作。目前社会发展还不够完善,各种矛盾问题客观存在且比较突出,化解矛盾必须要有宣泄平台,在没有更好的倾诉渠道的情况下,人们会通过网络平台表达自己的诉求,宣泄不良情绪,这也是网络舆论平台受到人们追捧的重要原因。广播电视媒体要想很好地发展,必须适应形势的变化,积极与新媒体融合,参与信息网络、数字化传播,积极重视、关注社会问题,做深入的调查和采访,调动各种能力,通过数字化的途径,为观众提供能够充分表达自己思想情绪、认识态度的合理化平台,实现与观众的交流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2.广播电视要不断提升公信力
公信力是传媒发展的无形资产,公信力是媒体长期积累起来的诚信力量,公信力能够有效地体现媒体的权威性、社会信誉度、在公众心中的影响力等。如果媒体没有公信力,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公信力对媒体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与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的公信力较强,广播电视是正规的信息传播平台,其传播信息的可信度与可靠性相对较强,这也是社会公认的。随着社会的变化,媒介融合不断发展,各种新媒体不断产生,广播电视虽然能够保障信息传播的准确性,但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这使得舆论引导作用力大大降低。因此,广播电视要想获得发展,必须不断提升其公信力,要积极关注社会舆论民情,对于民众所关心的问题做全面深入客观的报道,及时反映民生诉求,反映百姓要求,不断提升自身的社会公信力。
3.广播电视要努力提升舆论引导能力
广播电视要通过各种措施,不断提升自身的舆论引导能力,获得更好的发展。具体而言,广播电视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工作。第一,树立全媒体战略思想,积极实现转型发展。目前广播电视观众减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节目内容不够丰富,吸引力不足。因此,广播电视要在不违背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的前提下,积极了解观众的需求,树立媒体战略思想,努力丰富节目内容,不断实现转型发展。这样才能创作出观众满意的节目,满足观众的内在要求。第二,对受众进行媒介素质教育,广播电视就要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对受众进行媒体素质教育,不断提升受众的媒体素质,使受众具有信息辨别能力,自觉接受有益的信息。当前受众媒介素质低是客观存在的问题,受众不能对各种媒介信息进行独立的辨别,认识不到广播电视的重要价值。这样影响到广播电视舆论引导能力的提升,因此,加强受众的媒介素质教育很有必要。第三,与新媒体联动。广播电视要积极与新媒体进行联动,取长补短,实现自身的发展。与新媒体相比,广播电视信息传播时效性较差,如果与新媒体实现联动,则可以改变信息传播方式,可以借助先进的移动终端,不断丰富节目,提升舆论引导能力。第四,改善传播方式,广播电视要积极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不断改善传播方式,适应不同层次受众的需要,更好地进行舆论引导。第五,加强各方面人才的引进培养。广播电视要结合自身需要,加强各方面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让媒体更好地进行融合。作为从事媒体行业的专业人才,不仅要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能够适应媒介融合的客观需要;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品德,热心服务媒体发展事业,热心服务受众的各种需求。
总之,广播电视媒体要充分认识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不断创新内容,制作出具有时代感和创新性的节目内容,保证内容贴近群众,时刻与群众利益保持一致,办出百姓满意的广播电视节目,提升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能力。
作者:胡桐 单位:河南大学广播电视专业
参考文献
篇4
一、媒介素养教育综述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对各种媒介信息的解读和判断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作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应用的能力。具体包括四方面:第一,了解基础的媒介知识以及如何使用媒介;第二,学习判断媒介信息的意义和价值;第三,学习创造和传播信息的知识和技巧;第四,了解如何使用大众传媒发展自己。
在信息化时代,提升个人的媒介素养至关重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海量的信息资源中趋利避害,找到真正有益的资源。目前,大学英语课程与媒介有紧密的联系,提高师生的媒介素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二、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媒介素养是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
媒介素养是学生语言能力的重要体现。首先,大学英语教材的很多内容都选自英文报刊、杂志、电台等媒介,可以说媒介是大学英语教材的重要来源。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媒介素养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其二,将媒介素养教育融合在外语教学中,能培养过去所忽视的语言教学中的另外一个重要能力――语言意识。在媒介的参与下,英语教材不再是简单的“语言”文字符号,同时也蕴含着对于社会问题的思考和现实的认知,启发学生思考,强化他们对于语言本质的认识,从而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很好的督促作用。
(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鉴别力和分析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实现媒介素养教育,还能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鉴别和分析能力。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英语知识和语言教育,更重要的是实现英语教学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和接轨,不断提升学生的思考和判断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各类问题,容易被错误的思想左右。如果能提高其媒介素养,就能帮他们鉴别错误言论,不被误导。因此,必须要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不断提升学生对知识的鉴别和分析能力。
(三)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基本要求
实现媒介素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渗透,符合素质教育的目标和基本要求,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进步。随着素质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开展,各种先进的教育理念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这些教育理念有一个共同点:注重人本主义精神的培养。培育健全的人格、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的健康成长成为教学的使命,而媒介素养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提升其语言意识和思想价值,不断实现其综合发展,这与素质教育的理念和主张完全一致。由此可见,实现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必须要将其进行深入贯彻。
三、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出现的问题
(一)对媒介素养教育不够重视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之所以没有取得良好效果,原因之一是对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视不够。首先,很多高校英语教研组没有认识到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性,在制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并没有将媒介素养考虑进去,这不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顺利进行;同时,很多高校的英语教学课堂过于闭塞,教学手段和内容过于陈旧,教学中基本不借助媒介手段,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教学效果。如此一来,媒介素养教育得不到提倡,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其进一步实践,不利于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
(二)无法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
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还存在一个重要的问题,及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未能很好地融合,造成媒介素?B教育与课堂教育脱节,阻碍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实践。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课堂教学内容过于呆板、陈旧、理论化,没有与媒介产生较大的关联,不利于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其次,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过于传统,加上教育理念不够先进,不利于媒介素养教育在教学中的渗透。
四、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策略
(一)对高校英语教师进行媒介素养教育培训
在大学英语教学媒介素养教育中,要从提高英语教师的媒介素养入手。可以邀请国内外新闻学专业的专家教授对大学英语教师做相关学术讲座,帮助高校的英语教师提升对于媒介的认识,提升其媒介素养;或者利用自身资源,请本校新闻学专家学者利用寒暑假时间对大学英语教师进行集中培训。
(二)提升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批判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言分析能力和评判能力是促进他们媒介素养养成的重要方面。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由于受主流语言学的影响,我国大部分的英语教学仍以语言形式为主,忽视了对语言思想和语言内涵的剖析。在媒体环境下,大学英语教育与媒介产生了巨大的融合,大学英语教材因此更加灵活、具有很强的时代性、现实性和指向性,那么这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英语语言本身的内涵。所以,提升学生的语言分析和评判能力是十分重要的,引导学生透视语言本身,明确能指和所指,强化其认识深度。
(三)组织多种形式媒体实践活动
积极组织多种形式的媒体实践活动,提升大学生的新闻素质和新闻理论水平,这在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学中媒介素养教育的实现。比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些新闻方面的作业,提高新闻与英语的融合,帮助他们提升新闻素质;还可以让学生亲自参与制作不同题材或类型的英文报纸或网络新闻,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其思维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能力,不断提高其新闻素质和英语实践能力;在高校中开设校园英文广播,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播音或者资料整理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升学生对于新闻的认识,并从客观上提升其媒介能力。
(四)开设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大学英语课程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应该多开设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课程,比如“新闻英语”、“欧美影视欣赏”、“国际传媒英语”等,这些课程的开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活力,帮助其认识到英语的实际功能,打破传统英语教学中过多强调语言结构的教学方式,赋予英语教学以新鲜的活力。开设这些与媒介素养教育相关的大学英语课程,能够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融合,帮助学生较快地学到与媒介素养相关的知识,既能够提高他们的新闻综合素质,也促进了英语学习效率的提高,是一种比较充实、高效的教学。完善大学英语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应该做好课程体系的设置工作,通过教师的研讨和交流来实现,保证课程体系的合理性、科学性及可行性,不断实现英语课堂媒介素养教育的完善,促进学生媒介素养的提高,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和成长创造机会。
(五)在教学中展开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
媒介素养教育是一项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加以重视和引入,以实现媒介素养教育的成功实践。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是开发学生的思维,扩展他们的视野,理性地分辨语言的能指和所指,让他们走出“语言”本身,向语言的内部追溯。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活动对于督促媒介素养教育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篇5
论文关键词:媒介融合 “一专多能” 复合型人才 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媒介融合趋势给应用型新闻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本文从媒介融合趋势对应用型新闻教育的内在要求出发,探讨现行新闻学教育中存在的不足,从调整课程体系、改进师资结构和实验室建设等方面,提出了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路径和建议。
“媒介融合”是国际传媒大整合之下的新兴作业模式。在信息传输通道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媒介融合”把报纸、电视台、电台等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新兴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近年来,这种新型整合作业模式已成为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一、媒介融合趋势亟需复合型新闻人才
媒介融合对整个媒介生态带来颠覆性的变革,其中人才战略是改革的重点。高校的新闻学教育,必须关注并适应这一变化,以前瞻性的眼光和广博的知识储备,不断改革新闻学教育,培养适应未来市场需求的媒体融合复合型新闻人才。
追溯起来,用“融合”(Convergence)一词来描述媒介的发展状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媒体实验室创始人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Nicholas Negroponte)是第一人,他于1978年最早提出此概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兴盛,“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术语逐渐成为描述媒介发展趋势的通用概念。西方学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的视角。这些研究可以说铺展到了与媒介相关的所有方面,包括媒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机制,涉及到媒介经营与新闻传播的各个角落。
在媒介融合理论研究日趋繁荣的进程中,新闻媒体的媒介融合实践也日趋兴盛。2000年,美国媒介综合集团在佛罗里达州坦帕市建立的“坦帕新闻中心(Tampa’s News Cente r)”,是美国新闻界公认的进行媒介融合试验最早的也是比较成功的典范。其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多个国家的百余家传媒机构都相继开展了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逐渐形成国际传媒业的新潮流。
国际传媒业媒介融合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发展,呼唤着复合型新闻人才。曾到美国作访问学者的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在总结美国比较成功的媒介融合案例后提出,媒介融合后新闻传播业需要两类新型人才:其一是能在多媒体传播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其二是能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1]第一种人才很难通过短期培训培养出来,只能在媒介竞争中大浪淘沙磨练出来。第二类人才的主要特点是技术全面,能够同时为报纸写文字稿件、为电视拍摄新闻节目、为网站写稿。第二种新闻人才是可以通过系统的培训培养出来的。新闻院校可以也应当承担起第二种人才的培养任务。2005年,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在世界上设立了第一个媒介融合(convergence emphasis of sequence)专业。目前,美国很多新闻媒体、新闻院校和媒介组织都在进行这类培训,让文字记者学习摄影、摄像技术,报纸编辑学习音频、视频编辑技术和图表制作等。力图通过人才战略的实施,在未来的传媒竞争中抢占先机。
近十年来,国内媒介融合大势乍起,但媒介之间的融合主要还是在报纸与网络之间,广播、电视与网络之间的单向融合。2007年前后,新华社、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烟台日报传媒集团等先行者,开始进行多媒介融合的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他们在探索与实践中,迫切需要且目前仍感奇缺的,也是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复合型人才。
与业界的探索实践相呼应,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学教育的改革已引起了学界的高度重视。2005年,蔡雯等一批赴美交流的学者首先向国内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相关理念与实践;2007年,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在全国首设新媒体专业方向,开展了媒介融合新闻教育的实践;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与美国的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合作,成立了我国高校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但是,与国外新闻教育的改革相比,国内新闻院系的改革相对比较缓慢。学界对是否需要从新闻教育的角度对媒介融合的趋势进行回应,至今仍有争议,主要存在两种声音:一种认为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全方位的技能,使之能适应各种媒体的要求;另一种声音则认为媒介融合教育是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可能培养什么都精通的人才,这样会让学生什么都会但什么都做不好。总的来看,虽然还有研究者对媒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持疑虑的态度,新闻教育界针对媒介融合趋势的教学改革仍处于探索阶段。但是,对这一不可避免的全球化趋势及早做出主动性反应和调整,在人才培养体系上未雨绸缪,终归是一种积极进取的做法。
二、现行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内在要求的不相适应
面对国际传媒业方兴未艾的媒介融合大潮,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在教育理念与新闻实践上,的确存在一定的差距。新闻教育要超前把握,开展媒介融合教育,必须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认真解析存在的问题,并有的放矢地探索解决方法。
笔者认为,现行新闻教育实践,在应用型专业技能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要求之间,主要存在三大矛盾:
其一,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我国现行的新闻教育,大部分采取按媒体分专业进行专门性教育的学习方法。各新闻院系的学生,基本上是4年时间学习一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要使学生毕业后适应媒介融合的工作环境,则要求他们在4年时间内掌握多种媒体的传播知识与技能。如何处理好学习内容与学习时间的矛盾,是培养媒体融合复合型人才亟待解决的问题。精通某一媒体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涉及的内容很广,既需要广博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的专业知识学习,也需要专业技能的培训与实践。大学四年时间,要求学生掌握并精通纸质媒体、广播电视媒体和网络、手机等多种媒体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显然是不大可能的。其二,现有师资队伍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老师的知识结构和综合性媒介素养的差距。目前,承担新闻教育的教师,大部分是从学校毕业后任教的。他们在校所受的教育都是单一型媒介的,只熟悉或了解某一媒介的知识和技能,缺乏对多种媒介融合贯通教育的媒介素养。即使部分从媒体转到院校的老师,此前的媒体实践也主要集中在单一媒体,同样缺乏综合媒介素养。二是媒体的实践经验不足。大部分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对新闻业界的现行变革状况了解不够,媒体实践经验特别是多媒体融合的实践经验明显不足甚至是空白。三是教师担当的现行课程体系与媒介融合教育的矛盾。目前,各院校新闻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还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设置的。老师在教学中,也是按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进行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组织的。其三,是媒介融合教育与单一媒体实验室的矛盾。目前,各院校的新闻实验室依然是按照单一媒体教育的要求,分门别类地设置实验室的,如摄影实验室、电视非编实验室、报纸排版实验室等。媒体融合教育,要求实验室的设置也能实现多媒体融合,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
三、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可行性路径
未来媒体的主流传播形态必定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新闻学教育应超前把握,突破固有的思维定势,主动适应未来市场发展的需求。针对现行应用型新闻教育与媒介融合教育内在需求的不适应,我们不妨变换一种思路,从培养“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的角度,探讨应用型新闻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一)改革课程设置,变单一教育为全媒体教育
针对学生多技能学习与有限学时的矛盾,高校可以“一专多能”为导向,对新闻教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4年的大学教育时间内,可以让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和实践某一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对其他媒体的知识与技能则依据学生自己的爱好和可能,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其选修涉猎。对“一专”的媒体,要求学生能熟练地掌握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达到“精通”的目标;对“多能”的媒体,则只要求学生能了解和一般性地知晓其专业知识和技能。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集中安排通识课程和专业基础课程,并完成各专业的初步技能课程,使学生在入学之初,在培养媒介基本素养和综合素质的同时,即对各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有所了解,初步树立媒介融合的理念,掌握媒介融合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三学年,则可以设置专业方向课程。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将来可能就业的方向,选择专业。对所选专业方向的知识和技能,要按照“精通”的要求设置相关课程和实践体系。与此同时,以选修课的形式,让学生对其他专业的课程进行选择性学习,达到“一专多能”的要求。
(二)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培养全媒体教师队伍
要提高师资队伍的综合素养,当务之急,是要引导教师清醒地认识当前媒介融合的发展趋势,培养超前把握的责任意识,逐步树立媒介融合教育的理念。在此基础上,要引导教师深入研究新闻业界的变革与发展。运用新闻学与传播学理论,解析媒介融合的理论建构、技术支撑、体制架构和运行机制等,对媒介融合实践进行综合分析和理论归纳,为媒介融合教育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针对媒介融合教育的内在需求,要充分发挥各位老师的业务专长,使其在培养学生“一专”的知识和技能上发挥作用。讲授专业课的老师要有计划地“走出去”,进一步了解当前业界的变革和发展状况,及时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与此同时,要大力改革新闻教育的课程体系。在大一、大二阶段,可以尝试在专业基础教育上将各媒体打通,同一门课程试行多个老师讲授多种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大三、大四的授课则要突出“精通”意识,引导学生在精通某一媒体的基础上达到对其它媒体更深层面的认知和熟悉。
(三)打通媒体界限,构建以媒体融合实验室为中心的实践基地
要从媒体融合教育的需要出发,建成与未来市场发展相适应的全真教学实验室。要大力开发基于全媒体资源库的多种媒体业态融合的实验室管理系统,使网站、音视频、掌上媒体及传统纸媒通过一体化的管理流程,实现多业态、多时段的生产、与运营,而不再是过去各种媒介各自独立的实验室。媒体融合实验室要实现全媒体一站式全流程运作,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媒体融合意识和操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要努力把课堂和实验室变成解读与创新媒体融合的模拟试验田,紧跟业界媒体融合的创新实践,培养合格的“一专多能”型全才。以媒体融合为导向,培养“一专多能”式复合型人才,是新闻学教育亟待解决的课题。它期待着更多的探索与实践进行破题攻关!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全媒体;媒介素养教育;英语教学;方法路径
一、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意义
随着网络和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媒体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将是全媒体时展的一种新形态、新趋势,这将有效地推动既具有较强媒介素养又能够熟练掌握语言技能的英语人才的培养。
(一)有利于培养学生理性地辨识使用英语媒介工具的能力
一方面,媒介素养对传统听、说、读、写认知能力的诉求以及对各种形式媒介信息的批判解读能力与英语教育注重的技能培养目标具有极大的耦合性。另一方面,面对全媒体时代媒介传播工具的多元化和复杂化,有针对性地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到英语课堂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理性地媒介辨别能力,批判性地接受错综复杂的英语媒介及媒介信息资源,懂得合理利用媒介来完善提高自我,最终形成具备正确的媒介观念、良好的媒介能力以及健全的媒介心理的高素质外语人才。
(二)有利于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
全媒体时代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运用媒介平台提供的丰富课程资源渗透媒体素养教育,利用媒体素养教育的优势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不断完善英语教学模式、创新英语教学方法,从而更好地有助于实现英语课堂活动的教学目标。另外,媒体素养教育符合当前英语教学的改革趋势。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循新时代语言教育教学发展规律,英语教学指南明确提出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合理运用网络媒体资源,充分发挥新媒体技术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从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意识
英语教学是语言教学,语言因其与文化的不可分割性,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始终渗透着西方的多元文化。全媒体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英语学习者提供更为广阔的接触西方文化的学习平台。媒介素养教育让英语学习者在面对多元文化时应持有客观、平等的态度,引导学习者在多媒介的比较分析中认识到中外文化的异同,了解到多元文化的价值观和意识形态,消除对他者文化的刻板印象,逐步建立起多元文化认同的意识,为英语学习者在语言学习中接触到的西方文化提供有效的学习途径,进而使英语语言教学质量得以提升。
二、影响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因素
全媒体时代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的有效融合,为培养学生理性地辨识使用英语媒介工具的能力,更好地实现英语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认同意识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这一过程中也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归其要点,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教师对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影响
英语老师是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英语教师的媒介素养水平和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媒介素养的学习成果以及课堂的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英语教师的教育专业化程度、教学行为以及教学评价对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能否有效融合有着重要的影响。英语教师在多媒介的教学环境下,要能对大量的英语媒介信息进行有效的认知,对优质的英语媒介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捕捉、甄别,加工及应用,充分利用媒体资源的前沿性、丰富性等优势,并对学生接受媒介素养教育的程度进行准确地评价,教师的这些教学业务素质和媒介素养教育能力都影响着预期融合目标的实现。
(二)学生的自身行为对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教育工作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主要需要学生通过自我教育途径来实现,因此学生的自身行为对于两者的融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媒体环境下的英语教学是以媒介工具作为学习基础平台,学生对时下流行的媒介工具,如电脑、手机、mp4等都有着较强的使用兴趣,除教师需对学生正确地使用媒介工具的引导之外,学生自我能否在学习实践中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能够有效地利用媒介信息达到发展自我的目的,这对于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有效推进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教学设备和环境对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影响
教学设备和环境是媒介素养与英语教学相融合的重要保障。我国经济较发达的沿海地区学校与经济水平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学校在现代化教学设备的配备上有着较大的差距,这一现状的存在使得媒体素养教育在英语课堂上的应用及重视程度呈现出不均衡的发展现状。另外,全媒体时代信息的开放性和交互性模糊了传统媒介信息者与接受者之间的界限,缺少了对海量信息审核的把关人,部分媒体为扩大市场份额,营造出的功利化媒介环境对学生成长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学校作为学生教育的主要阵地,提供良好的媒介学习环境,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和理性分析媒介信息,这对于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中营造良好的学习平台和氛围有着积极的影响。
三、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创新路径
(一)转变教育理念,有机结合媒介素养教育目标与英语教学目标
开展教学活动的首要环节是设置合理可行的课程目标,同时这也是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进行融合的先决条件。这一过程是以明确两者各自的教育目标为前提,并在此基础上找寻分析两者切实可行的结合点,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媒教融合的新路径。如何将媒介素养的培养目标有效地融入课程教学中,这是全媒体时代运用媒体技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同时又对传统课堂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媒介素养教学内容有计划地融入现有课程的教学目标中是媒教融合迈出的关键第一步,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原有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内容。教育部在2017年5月颁布的英语教学《指南》中提出“要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融合原则,设计和构建移动英语学习平台……凸显现代学习方式的自主性、移动性、随时性等特点”,由此可见,媒体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在教学目标上相互契合、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媒介素养教育是英语教学改革目标实现的前提和基础、是英语教学质量提高的保障,同时英语教学丰富了媒介素养教育的内涵、为媒介素养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教学载体。
(二)拓展教学内容,挖掘媒体素养教育资源用于英语课堂
教学资源是可应用于教学实践的各种教学素材,包括了教学资料、支持系统、教学环境等,这些教学资源正是媒体素养应用于英语教学最直观、最佳的载体。在英语教学中引入媒体资源,改变了传统英语课堂以教材作为知识传播的主要载体,打破了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使英语教学向着多素材、多资源的以学生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学模式转变。将媒体素材资源有效地引入英语教学中,英语教师需要不断提升信息化素养,善于发现和选取优质的英语教学资源,如著名的演讲视频、电影或最新的英语频道新闻等,并且能够将这些资源通过后期的加工和制作,建立各种英语教学优质资源数据库供学生课上课下、随时随地获取英语学习资源。另外,在引入媒介素材时,英语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向导,以课程知识点为选材依据,注重突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才能达到最佳的媒教融合效果。课后教师要对融合课的教学过程、学生反馈、教学成果进行不断反思和改进,让学生从一个全新的英语学习世界中拓展学习视野。
(三)丰富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合理使用媒介工具
教学手段作为教学中师生相互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对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全媒体时代的现代化技术为英语教学提供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较好地促进了教学活动的开展。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理性地辨识、合理地使用媒介工具的引导,可通过课内小组合作、课外探究等方式展开。小组合作学习是在教师的鼓励和支持下确定研究主题,然后各小组成员明确分工任务,合作完成对研究主题的分析、讨论和总结。在小组合作学习开展中,各小组需要借助媒介工具进行搜集、整理相关主题的媒介信息,教师则需要有针对性地将媒介素养教育贯穿英语课堂活动中,锻炼学生理性甄选、辨别媒介素材的能力。另外,探究活动作为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重要课外教学活动,是对教学内容的有效延展。在实施的过程中,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创新精神,又要积极引导学生批判性地选择和接受错综复杂的英语媒介及媒介信息资源,从而真正实现媒介素养教育与英语教学融合的教学目的。
(四)构建多元监控,优化媒教融合的教学评价与反馈体系
篇7
关键词 传统媒体 网络媒介 融合困境
任立春,硕士,德州学院中文系讲师。
媒介融合的实际运作早已有之,早在20世纪50年代,一些报社就拥有自己的电视台,且共享一些信息资源。媒介融合的概念是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首先提出的,意指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以信息消费终端的需求为导向,由内容融合、网络融合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介形态的演化过程。随着传播介质的不断升级换代,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和手机终端等媒介正逐步走向融合,当今很多传统媒体在尝试和探索将业务进行延伸,形成跨媒体的综合信息传播平台,如以报刊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不但在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和官方论坛,还纷纷投资开发电子杂志和手机报等。但在媒介融合过程中,因受到传统媒体的经营方式的影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1]
一、媒介融合的困境
1. 简单移植经营模式。传统媒体从业者的当务之急是需要加强他们对互联网的理解,应该认识到互联网不仅仅是一个新兴的媒介系统,更应将其看做获取竞争优势的一种策略性工具,应该看到互联网正在改变人们消费新闻的方式。传统纸质报刊的市场定位比较明确,发行范围也比较固定,受众群体相对稳定且有一定的地域局限性,报刊与网络媒介实现融合之后,则不受地域的限制立即扩大了受众范围。但报刊网站的经营发展,应遵循网络媒介自身的传播规律,不能简单地将纸质报刊的经营方式移植到网络媒介的经营当中,不研究网络媒介的经营发展,导致报刊网站发展缓慢。
2. 复合型人才短缺。网络媒介是通过文字、图片、音频和视频等多媒体手段传播信息的,且具备即时的互动性功能。传统媒体要实现与网络媒介的有机融合,还需要相关的网络系统维护人员、网页架构和代码编程人员、视频及动画制作人员、网络美工人员的多方面的人员配备。同时,报刊网站的编辑还需在具备新闻采写和编辑能力的业务基础上,能够熟练制作出相应的多媒体文件,这样的复合型编辑目前比较缺乏。
3. 网站盈利模式模糊。传统媒体受到网络媒介的冲击导致部分原有读者和广告客户流失,而报刊网站的受众群体因忠诚度较差,所以访问量起伏变化较大。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融合的目的如果只是为保住原有的受众和广告客户的稳定,则这种融合没有必要,融合的真正目的是要实现1+l>2的互动协同效果,实现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的共同发展和良好的经济收益,至今还有很多报刊网站没有寻找到适合自身的盈利模式和发展方向。
4. 弱化受众对传统媒体的公信力。网络媒介由于同受众及受众之间的互动性较强,每个受众都可成为信息的传播者,比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更为广泛,信息传播速度也更为迅捷。这些优点是传统媒体所不具备的,因此传统媒体开始从网络上搜集信息,或直接把网络上的热点事件搬到各自的传播平台,或寻找网络中的新闻话题来补充自己的内容。这种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的信息互动对双方的发展是有益的,但不能忽略网络上的新闻来源很多出自网友的爆料,真实性无从考证,而传统媒体依靠网络来寻找吸引眼球的新闻点,自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传统媒体的公信力。
5. 存在文化隔膜。自“非典”事件发生以来,受众一直在指责传统媒体对重大突发性的公共事件反应迟钝,似乎每一次网络热点事件的发生都会激起受众对传统媒体的不满。网络媒介尽管存在着诸如信息真假难辨等无法完全克服的弱点,但网民的互动参与态度和热情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在当代公共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传统媒体注重主旋律的维护,强调的是传统文化,而网络媒介中盛行的则是平民性的草根文化,这种文化隔膜的存在,源于传统媒体虽拥有了更多的自主经营权,但管理权限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变革。
二、媒介融合困境的突破
1. 实施平台化和自治化。在媒介融合的冲击下,受众也有了新的特征,他们
更强调个性化,更注重多方的互动性,网络媒介的传播方式因此更容易被受众群体接受。因此,传统媒体要从根本上转变以往固有的经营策略,及时变革才能在媒介融合时代取得最大限度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收益。受众愿意接受的媒介融合重点在于传播内容的自治化和平台化的生产机制,平台化主要是指网络媒介为受众提供生产信息内容的技术和空间支持,使受众具备了制作网络新闻内容的可能,而自治化主要是指受众可以参与创造传播内容。[2]
2. 构建完整的产业收益链条。传统媒体的收益主要是依赖于客户相对不具延续性的一次性广告收益,无法构建完整的产业收益链条。在媒介融合时代这种状况可得到很大的改观,媒介融合可使同质化的广告内容以不同的表现形式、不同的表现媒体满足各类不同喜好受众的需要。在数字化条件下,各种不同类型的传播媒体可在巩固和完善自己原始优势的基础上,融合其他媒介的传播优势,实现新闻内容和收益的不断扩大。
3. 扫除技术标准障碍。媒介融合是媒体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媒体融合的实现首先需要搭建基于电信、网络和广电等互通的技术平台,建立全行业通用的技术标准。由于牵涉到不同的行业和部门,所以组建行业联盟进行合力开发是最好的应对之道。由于技术开发是一个长期的不断探索和磨合的过程,无法一蹴而就,将各行业的技术实力和开发经验充分发挥,才能保证研发过程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工作效率。在技术标准建立之后,媒体编辑和记者则可大大减轻对新技术的适应难度,工作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4. 巩固传统媒体的公信力。媒介融合之后,完整的融合系统由内容生产平台、信息资料整理平台、广告经营平台和媒体决策平台等几部分组成,通过这种系统性的运作,可在更大范畴和更高层次上将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相融合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但应清楚融合目标的实现是构建在传统媒体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传统媒体长期积累起来的公正、真实和权威的形象,这种不可估量的无形资产是没办法轻易平移到网络媒介当中的。如《参考消息》和《读者文摘》这两种报刊,虽然本身没有原创的内容,版面设计也并不符合现代设计理念,但依然拥有大量的受众群,其成功之处值得思考。媒介融合要以准确的受众定位和周到的新闻价值判断为基础,从而实现新闻内容价值最优化。[3]
5. 消除文化隔膜。如果媒介融合仅仅只是“旧瓶装新酒”,将传统媒体的内容简单地进行网络化,那么这种融合无疑流于肤浅化和表面化,新闻媒体也不足以演变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介之间的文化隔膜依然存在。媒介融合需媒体组织或媒体集团在网络时代新背景之下,满足普罗大众对新闻的新需求,遵从新闻传播业自身的价值取向和发展规律来进行自我改造。网络媒介拥有自由性、便利性和匿名性等优点,但也存在诸如信息容易失真、传播具有盲目性和不可控制性等缺点,相较之下,传统媒体则具有组织严密、把关严格、信息来源准确和权威性高等长处。因此,以互联网和手机终端等为代表的新媒体,虽对传统媒体造成了严重冲击,甚至出现了诸如“报业寒冬论”“报纸消亡论”等说法,但也应清醒地认识到,媒体的发展趋势是彼此融合而非彼此取代,两者之间可取长补短。
参考文献:
[1] 宫承波,庄捷,翁立伟. 媒介融合概论[m]. 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篇8
“媒介杂交释放出新的力量和能量,正如原子裂变和聚变要释放巨大的核能一样。”这是麦克卢汉在20世纪60年代的预言,彼时电视媒介刚刚兴起。站在媒介融合、新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阅读麦克卢汉的《理解媒介》,越发感受到其对于媒介发展的洞悉。
麦克卢汉的思想火花遍布全书,我惊喜于其令人眩晕的超前观点,又陷入梳理不出脉络的困惑中。他的超前观点时常隐藏于晦涩的警语、格言、典故、暗喻中,这一习惯冒犯了著书立说的传统模式,所以他的著作经常因不够学术化招来批评。他没有严谨的理论,只有思想的火花;他喜欢玩弄文字游戏,令人难以捉摸他的意思;他鄙夷研究证据,认为这是印刷媒介的偏见。麦克卢汉石破惊天的观点莫过于现在被叫响的那句名言:媒介即讯息。在麦克卢汉的书里,不受人重视的媒介本身成了决定人类历史结构调整的关键。
批评者认为,麦克卢汉绕开了广阔的社会和文化语境,对资本主义与传播之间的关系视而不见,忽视了控制和使用媒介的机构和人的主体意识,掩盖了媒介发展演变过程中国家、民族利益的冲突和社会有关力量的干预——总之,媒介技术只是生产力的一个部分,不能孤立地发挥作用。这种批评和麦克卢汉媒介思想产生时的大众传播环境有关。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占主流地位的大众传播时代,信息传播实则是精英分子所主导的点对面的传播,传播者的主体意识当然是不可忽视的强大力量。因此,在大众传播时代(少数人凭借庞大的传播设备向多数人传播),麦克卢汉的“媒介即讯息”是值得商榷的——他似乎忽略了控制的问题,这是其理论的一个缺陷。
任何理论的提出都有不甚圆满之处,何况是这样一部七成材料都是全新的“冒险之作”。不能否认的是,我们确乎在其迷宫式的叙述中抛弃了旧的思维习惯,采纳了感知和知识的新标准;而他的预言,也随着各式各样的新兴媒介的产生不断地被证实。以手机为例,开始叫移动电话,现在何止是电话,只好叫它个人移动接收终端,其全方位的聊天、发信、浏览、搜寻等功能,其实就是融合了人体听觉、视觉、触觉、表达等全方位感官的延伸。
原始时代人感知世界的方式是整体的、直观的、全方位的;而随着劳动分工的细化,人学会了分析,同时也成了被分裂切割的、残缺不全的非部落人。而如今,经由全方位的媒介形态,人们再次拥有了全方位认识世界的可能,这似乎是返璞归真的理想状态;但是,同时我们又陷入了对于“器官延伸”的迷恋,“对媒介影响潜意识的温顺的接受,使媒介成为囚禁使用者的无墙的监狱”。因而麦克卢汉在告知媒介价值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警示——从自恋和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只有清醒地认识到媒介的影响,人类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决定媒介的发展方向,就像他在序言中说的:“本书的宗旨是探索技术所反映的人的延伸的轮廓,弄懂它们可以使之井井有条地为人民服务。”
篇9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飞速发展,传统的传媒产业的经营模式与格局正在悄悄地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集中地体现在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的兴起。
何谓“融合媒介”?顾名思义,就是将原先属于不同类型的媒介结合在一块。最早的媒介融合是将报纸搬上网络,因在编排方式甚至版式设计上都保持着原有报纸的风格,故称为“电子报纸”;以后由于机顶盒的发明,人们把互联网和电视合为一体,诞生了“网络电视”;而手机媒介的出现再一次打破了已有媒介的界限,开辟了一个阅读视听的新时代。
随着传播技术的发展,融合媒介的前景已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在新媒介上捷足先登的美国传媒企业已经认识到这一新的趋势,正在努力把传播技术发展提供的可能性转变为媒介产业的现实经营模式。
媒介的融合促进了新闻传播业务的变革,产生了“融合新闻”。融合新闻不是媒介之间在新闻报道上的合作和联动,而是根据不同媒介的需要,将同一内容的新闻素材制成不同的新闻产品。这就像到菜市场去统一采购原材料,然后再根据顾客不同的口味制成不同的菜品。
融合新闻需要由团队合作来完成,如某地发生了一个突发性事件,编辑部立刻向现场派出采访小组,小组由有经验的文字记者、摄影记者、电视录像记者或者熟悉各种技术手段的“多媒体记者”组成。他们将采集的素材迅速传回编辑部门,然后再由精通各类媒介的编辑在图表制作和设计网络交互式传播的专家配合下,制成不同类型的新闻产品。也许他们的第一批产品是用于网站的简讯、图片或是用于广播的口播新闻,紧接着也许是为电视提供的能够比较完整地表现事件现场的电视节目,最后也许才是为报纸提供的既有更多文字信息,又有相关背景资料介绍的深度报道。
虽然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在短时期内还不能取代传统媒介和传统新闻,但它却预示着新闻传播以及传媒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在我国,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也已经初露端倪,如一些广播电视传媒集团已着手建立新闻采编中心,统一采编制作音频、视频节目,然后分别向旗下各广播电台、电视频道、网站或IPTV输送。有的报业集团也对麾下的子报、网站、手机短信所需新闻采取共同采访、分类制作的方式。
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将会给未来的新闻传播业务以及传媒产业带来哪些变化呢?
满足受众对媒介个性化的需求
大众传播媒介是一种“点对面”的单向线性的传播方式,网络传播是一种交互式的传播方式,受众在信息的选择上有了更多的主动权,也就是说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媒介“推”来的信息,而是主动地从媒介中“拉”出自己需要的信息。网上搜索技术的不断提高和RSS(新闻聚合)等软件的应用,更加速了传播向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可以根据不同受众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偏好,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选择,以满足受众对新闻个性化的需求。如同一新闻事件,可以先用最快的速度和最简洁的语言从互联网或无线短信中发出,以满足那部份生活节奏快而只需了解事实梗概的年轻人和上班族;然后将载有对新闻事件及相关背景详细介绍的报道见诸报端,这也许是时间较为充裕而对事件的经过有浓厚兴趣的中老年读者的最好选择;而制成生动直观的电视节目向观众娓娓道来,可能是家庭妇女和孩子们的所爱。随着电子网络技术的成熟和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预测,一种超薄型的移动平面显示板将会出现,人们会在一个终端上将文字、声音、图像自由的转换,真正拥有一份尼葛洛庞帝所描绘的《我的日报》。
实现内容决定形式的优化传播
从本质上讲,所有的传播媒介都是传播信息的载体或工具,而信息本身才是一切传播活动的主体和灵魂。正是传播媒介对传播信息内容的制约促进了传播科技的发展,而人类传播科技的每一突破性进展,每一新的传播工具的诞生,都意味着对传播信息内容境界的一次突破。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把我们带进了一个“内容为王”的时代,我们可以更多更方便地根据信息内容传播的需要来选择和决定使用什么样的媒介,内容产品的生产进一步与传播的载体分离,载体的使用将完全服务和服从于内容。这样,它能够使信息在更大范围内得到交换和共享,减少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衰减,提高传播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信息优化传播的目的。
有利于网络媒体集约化经营
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不仅促进了网络媒体的整合和传播业务的变革,而且给传统媒体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传媒产业属于文化产业的核心部份,传统上它包括新闻服务业、出版发行和版权服务业、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等等。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介的异军突起,打破了这种传统的行业分类,加速了传媒产业中的不同形态和门类在同一操作平台上的渗透和融合,实现了传媒产业的全面升级。
传统的传媒企业划地为牢、各自为阵,有着相对独立的经营理念、运作模式和细分市场。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使各媒介从独立经营转向多媒介联合经营,它可以使传媒企业的人、财、物、讯(息)等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效益。既能对已占有的媒介市场起到保护作用,又能不断去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正因为看到这一点,一些已经拥有若干种类的媒介并期望在未来市场上获取更多利润的美国传媒企业,在本世纪初就开始了对融合媒介与融合新闻的尝试,并对企业从经营理念到业务流程进行了一场全方位的变革,为将来运用新媒介争夺市场打下基础。美国传媒企业的这些变化对中国传媒企业具有启示作用,我国在传媒产业结构和经营模式的调整中要充分地考虑到媒介的融合。随着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媒介之间的技术鸿沟将会进一步打破,传媒产业之间的界线将会越来越模糊,取而代之的将是统一的“数字内容产业”。
符合媒介生态发展的客观规律
篇10
【摘要】数字技术、互联网以及移动智能手持终端的出现改写了人类历史的传媒进程。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困苦不堪,然而,带领传统媒体走出阴影谋求更广阔发展途径的恰恰是与新媒体的融合。现实说明媒介融合是大势所趋,它带给传统媒体方方面面的改变和提升,但是在我们看到曙光和希望的时候,也不要忽视了媒介融合过程的复杂性和曲折性。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来讲是拯救与挑战并存,既是一个脱胎换骨的重塑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阵痛的煎熬过程。
关键词 媒介融合传统媒体重塑
互联网以及数字化技术对生活的渗透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生活习惯甚至思维习惯,新媒体迅猛的发展势头是传统媒体必须面对的残酷现实,媒介融合正是传统媒体突出困境的渠道。然而在各大媒体已经或即将大刀阔斧融合的过程中,一些失败的教训让人们意识到了融合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目前中国还没有一家传媒集团真正实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媒介融合,大部分仍然处于探索实践阶段。慢下来不是坏事,可以让人们更冷静的思考、更慎重的决策。机遇与挑战并存是媒介融合这枚硬币的两面,也是传统媒体不能回避的现实。媒介融合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对传统媒体的整合与配置必将颠覆现有认识上的媒介常规,把媒体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媒介融合不是不同媒体形态之间的简单拼接,这种融合是全方位的融合。媒介融合过程首先要实现不同媒体之间的技术整合,第二步是针对信息生产流程的重组和采编机制的调整,第三步是管理层和市场营销之间的调整,最后是不同媒体之间文化及价值观的融合,经过了这四个基本步骤才算完成媒介融合的过程。由此我们也感觉到了媒介融合的艰辛历程和曲折复杂性。融合后的最终目标是让各种资源达到最合理的配置、发挥最大的效用,实现技术平台的统一化、内容生产的协作化、资源共享化和市场开放化。
一、对技术架构的重塑
就纸媒、广播、电视三种传统媒体来讲,与广播电视不同的是,各种纸媒与数字化技术之间的鸿沟最大,也正是因此才导致现在众多的纸媒面对新媒体不知道该如何是好,不知道该如何融入数字化时代。媒介融合首先的一步就是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技术平台上的兼容与整合。
目前,传统媒体基本经历了新旧媒体融合和三网融合阶段,虽然有喜有忧,但在媒介融合领域内算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横向比较来看,纸媒与新媒体之间的新旧融合没有广播电视网、通信网、互联网之间的三网融合效果好。毕竟纸媒在技术上确实不具备优势,处理好新旧媒体之间的技术兼容性,构建面向未来的具有服务功能和渠道功能的交互式技术体系迫在眉睫。媒介融合过程也是纸媒赶超技术潮流、对技术架构进行重塑的一次机遇,这关系到纸媒未来的生存战略,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对传受角色的重塑
社交新媒体颠覆了传统的传受关系、信息获取门槛的降低让传播者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这些都促使传统意义上的传播者角色的转型。传播者将由单纯的信息加工者者向媒体运营及社交活动策划者转变,未来优秀的传播者首先应该是优秀的社交家,才能适应互联网语境下受众提出的交互性、体验性需求。“对于媒体人而言,他们的角色已不仅是信息的经营者,还将转变为人和人的关系的经营者。”①而传统的受众角色将会从简单的阅读者向数字化媒体用户和信息消费者转变。这意味着传受关系中,受众市场将发挥更大的主导权,彻底改变以往传者主动受众被动的局面。
三、对采编流程的重塑
媒介融合后各种媒介之间的介质壁垒被打破,内容生产环节要统一配置信息资源实现新闻的协同生产,因而实行按需生产的大编辑部运作机制呼之欲出。大编辑部制度是一种统一配置人财物进行新闻内容生产的机制,这将有助于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也有助于实现内容生产的定制化需求。
内容统一生产不意味着内容上的同质化,也不是所有新闻都要统一生产。“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决定了融合的层次和类型,报道团队的大小以及报道的深度和广度。多媒体编辑决定哪一种是最适合的报道媒体。”②合作是基于某些重大需求配置资源的需要,目的是达到新闻生产对资源的有效调配,从而生产出最好的新闻产品。大编辑部机制的原则是:独立性是合作统一的基础,要做到“有分有合”。
采访环节只有全能型记者(亦称背包客记者)才能胜任大编辑部机制下灵活机动的采访要求。全能型不意味着可以单打独斗,恰恰相反,全能型记者一专多能的性质决定了一名记者要身兼数职,他已经不是简单意义上以单纯采访为目的的“记者”了。融合后的记者将与编辑部之间处于实时联络沟通状态,在配合报道方面会更加依赖于编辑部的统一调度,因此,新型全能型记者要不断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四、对市场营销的重塑
传统媒体在媒介融合过程中,最大的短板就是没有建立起与互联网环境相匹配的市场营销机制,难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新商业模式,这是目前众多传统媒体在融合过程中的最大困惑。互联网消费模式的冲击已经对原有媒介资源彻底洗牌,传统的媒介功能发生了分化和裂变,按照不同的服务功能和市场类型重新定位媒介出现了:以内容为核心的媒介,APP/订阅号就是此类;社交性质的媒介,微信/微博属于此类;消费媒介,淘宝就是典型代表。
“可以预见,未来的‘媒’将不再只是信息媒,而且是商品媒和服务媒。在服务模式上,从信息服务向平台服务发展,信息内容和交互方式更加多样化;在应用领域,从以信息传播和娱乐消费为主向社会化领域延伸,是一个重大的转变。”③互联网环境下,媒介的营销理念要实现依赖广告获利到提供信息服务甚至向社会化服务型集团的转变。广告不再是主要创收形式,社会化服务以及信息咨询服务甚至实体公司才是未来媒介的市场出路。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营销的重塑就是要让其实现从信息提供者到社会服务型集团的蜕变。
五、对媒体文化的重塑
“不同媒介平台之间的旧有产业流程和管理模式,也是造成不同媒介之间文化差异大的主要原因。”④文化隔阂是媒介融合最大的挑战,不同的媒体有各自的报道风格,久而久之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文化价值观。媒体单独发展的时候,这些独具特色的不同媒体文化为媒体多样性增添了很多色彩,也是同类型媒体之间加以区别的重要标志。但是,媒介融合后,不同媒体之间固有的文化造成了文化隔阂,将是融合中最大的精神壁垒。
解决不同媒体间的文化差异性,要在继承发扬优良特色的媒体文化时抛弃不适宜媒介融合的旧观念、旧思想,破除精神壁垒,多学习其它媒体的优秀文化做到兼容并蓄,从思想上积极主动适应融合带来的新的文化价值观的重组。媒介文化的重塑是媒介融合高级阶段的主要任务,对传统媒体来讲是一个去旧迎新的过程。文化隔阂的消除不是一朝一夕的,需要媒体人主动适应新环境,调整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适应性。
此外,学者们对融合后是否会带来媒介垄断导致新闻观点单一的担心不无道理,媒介融合确实存在这样的风险。“加西环讯集团是加拿大最大的跨媒介集团之一,它在推行媒介融合的过程中就引发了此类问题。”⑤解决观点单一与言论多样性之间的矛盾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就是针对不同的新闻进行选择性的融合报道。该如何选择将是融合后编辑部的工作职责之一,也是大编辑部面对新的新闻生产形势下处理能力的一种考验。“在媒介融合的新闻部门内,由于采编共用集团内的同一批新闻人员,媒介产品势必有逐步单一化的风险。其实,媒介融合从整体上看是对内容生产链的整合,但从微观而言也强调不同媒介之间的内容差异化。对媒介融合的理解应当看到合中有分,只有有序的分,才能最终建立起稳固的合。”⑥
结语
作为一个由浅入深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媒介融合自身也在不断发展和演变。这场里程碑式的变革已经给现有的传媒业带来了深刻影响。对传统媒体而言,这是一个从技术到思维观念到文化都要接受洗礼和改造的过程,既是一个脱胎换骨的重塑过程,也是一个伴随着阵痛的煎熬过程。但唯有如此,传统媒体才能抛弃过去陈旧的外衣,轻装上阵,才能构建起适应互联网模式的新一代媒介形态,而不至于被先进生产力所淘汰,这就是媒介融合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最大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①③杨溟主编:《媒介融合导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7、10
- 上一篇:生态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 下一篇:简述广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