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3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中西方关于教育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培养途径;解题策略;训练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9-0089-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19.056
一、高中物理解题思维的主要培养途径
首先,物理题目与其他题目不同,很多时候换一种思维方向就会得到另一种解题方式。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多尝试一题多解的方式。在物理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下,学生学会从多个角度去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逐步树立起发散性思维的意识和能力。
其次,物理教师还应该加强对于学生解题过程中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抽象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解决一些物理难题有着非常明显的帮助。
再次,解题完毕后,教师还应该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这种归纳总结短期内看好像效果不大,但是长期坚持下来,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种正确的解题思路,并提升自己的解题经验值。
最后,高中物理知识难度偏大,其对于很多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学习上的“拦路虎”。因此,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与水平,适当的采取分层教学的方法,慢慢提升需要解答题目的难度,不要好高骛远一蹴而就。这样无疑会严重挫伤学生学习信心和积极性。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主要的解题策略和训练方法
(一)等效替代法
面对复杂的高中物理题目,很多简单传统的解题策略和训练方法不能帮助学生很好地完成题目的解题。因此,这时引入等效替代法能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这里所指的等效替代法主要指的是对于一些复杂问题无从下手时,可以从一个简单且能产生同样效果的方向入手。换句话说,就是一个“简单”代替“复杂”的过程。最后,在对这二者进行一个等效的替换,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最终目的。等效替代法在我国的历史由来已久,其对于解决一些复杂问题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古代故事曹冲称象其实就是一个典型的等效替代法的物理解题策略。这种解题思路和策略在现如今的高中学校中同样重要。例如,关于力的分析是高中的一个重点学习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对于这部分的解题往往“束手无策”。因此,等效替代法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点内容。利用等效替代法将两个力分别产生的作用用于替代其二者的合力。这就是一种利用替代的简化效果,能够有效的化繁为简,达到“神奇”的解题效果。
(二)转化法
很多高中物理教师和学生片面的将转化法和等效替代法进行盲目的统一,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转化法与等效替代法有着明显的区别,其本质都是不同的。等效替代法是将复杂问题简单化的一个过程。而转化法则是将抽象的问题以一个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
(三)图像解题法
高中物理解题策略中,图像法也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实用的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图像法具有更强的直观性和形象性,其主要是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高中物理中,有很多难度较大的题目光靠眼睛看是很难得出最终的解题结果的。因此,此时引入图像法能够让解题变得更加轻松、简单。
(四)临界值解题法
临界值解题法也是高中物理解题策略的一种,掌握这种方法后,学生的解题能力势必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因为高中物理中,有很多物体运动变化的过程。这种物体由运动到静止的这一瞬间的临界状态就是临界值解题法的关键和突破点。临界值是物体运动到静止的一个过程,通过对临界值得观察,其被分为两个不同的状态。运用这个临界值,很多比较生僻的物理习题能够得以迎刃而解。但是这些临界值往往具有一定的隐蔽性,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观察,找到其规律后才能顺利完成物理习题的解答。
(五)假设解题法
高中物理解题策略中还有一个比较常见的解题策略为假设法。假设法适合物理教学的特征,对于解决物理中的疑难问题往往能够起到“奇效”。在具体的解题环节中,通过假设法能够将解题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例如,物体的受力分析判断等内容就可以利用假设法予以解决。这种解题思路往往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扩展,解题效率大大提升。
三、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对于物理习题的解题能力,通过各种渠道对学生的解题策略进行有效训练是关键之一。通过解题策略的训练,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运用变得更加的灵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是非常有益的。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文化教学;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应用
1.讲解文化背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迎合应试教育,教师常采用“学生查阅―教师翻译―学生记忆”的方式引导学生背诵学习阅读知识,没有意识到“阅读中蕴解释的文化知识、文化背景学生是否能理解”这个问题。这样的教学模式降低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学习兴趣且不利于学生英语能力的全面发展。
对此,在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阅读文化背景的讲解,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初中英语“This is my sister.(这是我姐姐)”这一教学内容为例。首先,教师应深入阅读资料,挖掘资料中蕴含的文化知识,借助互联网查询相关的知识,并将其渗透在阅读教学中。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相关阅读资料之前,可以为学生介绍西方国家家庭成员及家庭成员称谓等文化知识,并借助课外延伸材料为学生补充讲解西方家族及家庭等文化背景:美国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自力更生”,并学会对自己的决定与行为负责;18岁以上的美国孩子被鼓励离开父母生活;美国孩子叫父母、长辈的名字以表示亲昵等。通过这些知识的补充讲解可以为学生之后的阅读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
2.讲解文化差异,提升学生理解能力
传统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为学生讲解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必要性,导致学生经常以“中国式”思维思考阅读内容。为改善这一情况,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为学生讲解渗透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文化之间的差异,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进而促进学生英语思维的形成。
以初中英语“I’d like some noodles?”这一教学内容为例,教师在讲到这一内容时可以以“Diet culture(饮食文化)”为切入点为学生讲解中西方饮食文化之间的差异。如“beef(牛肉)”,中国人用牛肉做菜r,或切成片、丝,或剁成块、泥,或煸、炒,或烧、煮,形式丰富且技法多样,百菜百样;而西方人用牛肉做菜时,不是切成大块,就是剁成小块,或者烤制牛排,或是做成牛肉汤,粗而不俗,经济实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中国人擅长手工,看重技艺,但机械能力不高,而西方人擅长机械,所以手工能力相对粗糙。通过以上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对比分析,加深学生对中西方文化的理解,促进学生文化素养的提升。
3.导入文化环境,深化学生情感认知
与中文阅读相同,英语阅读中同样蕴含作者的情感,因此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把握文章脉络,疏通文中结构与条理,加深学生对英语阅读的理解。同时,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中注重文化环境的导入,借助阅读内容体现不同国家不同的文化,以此提升学生的人文情怀,深化学生的情感认知。
以课外阅读“what should I do”为例,阅读材料中探讨了意见咨询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介绍了西方国家“advice columns are popular and entertaining(建议栏目是最受欢迎且具有娱乐性的)”和“people write to these columns to ask for advice on every problem(针对每一个问题,人们都会给这个专栏写信征求意见)”。针对以上阅读内容,教师可以为学生导入相关文化:相对于中国人,美国人比较倡导人际交往的沟通表达,所以这样的心理机构非常普遍,人们通常通过电话就可以进行预约服务。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查询相关的视频、电影片段等为学生介绍讲解,将阅读中的文化知识以十分直观、生动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加深学生对西方文化环境的了解。
总之,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文化教学的渗透。教师可以深入挖掘阅读材料中的文化知识,为学生讲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文化差异等,加深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导入文化环境,以深化学生对阅读知识的情感认知,进而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张小卉. 关于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思考[EB/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5(5).
[2]周国芬. 英语阅读教学中的文化渗透[J]. 教育教学论坛,2016(20):273-274.
篇3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英语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双向浸润
一、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必要性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二者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决定了语言教学中文化所处的重要地位。美国语言学家ClaireKramsch说过:“语言表述着、承载着,也象征着文化现实,两者密不可分。”胡文仲教授提出,学习一种语言应该同时发展两种能力:语言能力(linguisticcompe⁃tence)和社会能力(socialcompetence),即文化能力(cross-culturalcommunicativecompetence)。可见,语言学习必须包含文化的学习。然而受传统教学理念以及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忽视文化教学的现象屡见不鲜,有些还相当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重语言能力、轻文化意识不少教师受传统的结构主义语言理论的影响,过分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而忽略其人文性。具体表现在:备课时只着眼于教材中的字、词、句、篇,教学时只满足于知识点的巩固与记忆,不重视语言背后文化内涵的渗透。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际时自然而然地以各自母语文化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风俗习惯指导自己的言语交际行为,结果缺乏目的语文化浸润的语言学习者虽能说出语法正确的话语,却常常表达不得体,令人费解、尴尬,或是闹出笑话,导致交际障碍和交际失误,达不到顺利交际的目的。2.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还有人片面地认为,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就是指英语文化。为了避免母语文化的干扰,有些教师刻意回避汉语文化,甚至盲目崇拜西方文化,轻视中华传统文化,以至于学生在多年的英语学习之后,仍无法正确、流利地用英语介绍自己本民族的文化习俗、风土人情。比如,很多学生都熟知各种西餐的英文单词,却不知道日常中餐的英文表达法。这类现象中的“重症”被学者们称之为“中国文化失语症”。3.重讲解输入、轻浸润体验文化教学的途径很多,讲授法是最简单也最常用的方法。课堂上遇到某种文化现象时,教师一般是口头讲解,或在PPT中以Tips的形式呈现。但对于小学生来说,这种教学方法过于单一,缺乏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文化体验,课堂上一带而过的语言讲解很难在小学生头脑中形成深刻印象,更不要说今后在跨文化交际中得体运用了。以上这些当前小学英语文化教学中的种种问题,值得大家正视和思考。经过多年文化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准确把握文化内涵,设计好文化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让学生浸润其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浸润,势必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主要内容
文化,是个内涵极其丰富的概念。关于文化的界说,历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美国人类学家克鲁勃和克拉克洪在《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检讨》一书中统计了1871年到1951年80年间164种关于文化的定义。其中,英国文化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首次把文化作为中心概念提出,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将其系统表述为:“文化是一种复杂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余从社会上习得的能力和习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则从外语教学的角度,对文化作了如下定义:“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是指所学语言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这与2001年版《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中的表述是基本一致的。准确把握外语教学中文化的内涵,是英语教师实施文化教学的基础。然而在“文化意识”的二级目标描述方面,新课标却有所修订。让我们对比一下其中的微妙变化:“文化意识”分级目标对比一览表从上表不难发现,2001年版课标中“文化意识”7条二级目标几乎全部着眼于“英语国家文化”,而新课标新增的“了解一些日常交际中的中外文化差异”,则打破了这一局限,提醒广大英语教师英语教学不能仅关注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还应关注中外文化差异。英语课堂虽不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的主阵地,但也不能“全盘西化”,应将中外两种文化进行适当的关联和对比,以增加跨文化的敏感性,形成更加开放、包容的文化态度。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今天,在各科课堂上渗透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全凭老师的自觉行为,随意性较大,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笔者认为,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可做到“三结合一归纳”,即结合新课标的文化意识二级目标,结合课内外英语教学内容,结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水平;归纳出至少以下五大类的中西方文化因素,以多种途径实施双向文化浸润:1.日常交际(称谓语、问候语、赞扬语、请求语、道歉语等);2.饮食文化(食品饮料、用餐礼仪等);3.文体活动(休闲娱乐、体育赛事等);4.节日文化(中西方传统节日、国际性节日、校园文化节等);5.国家文化(首都、国旗、标志物等)。文化教学的内容分配上,低中年级一般以“日常交际”和“饮食文化”为主,高年级则侧重于“文化活动”、“节日文化”和“国家文化”等方面的内容。如果学生英语学习起步早,基础好,兴趣浓,能力强,也可参考新课标文化意识五级目标中的部分内容进行增删取舍,进一步拓展中西方文化浸润的范围,满足学生旺盛的求知欲。
三、中西方文化双向浸润的基本策略
所谓“文化浸润”,指的就是英语学科中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浸入法,即“于无声处”教文化。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文化气息自然弥散于日常教学的全过程,通过课程内外、课堂内外的各种渠道多维立体地浸润多元文化,让学生置身于文化体验之中,在了解英语文化的同时,尝试用英语表达本民族的文化,加强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1.加强培训研修,提升教师跨文化素养英语教师不但承担着语言教学的任务,还是文化传播的使者,他们自身跨文化交际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文化教学的成效。要想在英语教学中浸润中西方多元文化,教师不但应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还必须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较强的跨文化意识,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以英美文化为主的西方文化的精髓,并具备用英语准确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使其内化为学生的思想并服务于语言运用。英语教师可多阅读一些介绍中外文化的书籍,观看CCTV-9电视节目或中西方文化专题片,积极参加文化社团以及对外交流活动,亲身体验多元文化的熏陶与冲击,不断厚底蕴,强师能,提升教师核心素养。2.关注文化因素,拟定课堂教学多维目标课堂是实施文化浸润的主阵地。备课时,除了遵循新课程理念,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来设计三维目标之外,还应结合英语的课程性质和学科特点,将与所学材料相关的语言文化背景知识与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列入文化教学目标,关注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关联与差异,凸显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同频共振的现代教育理念。例如教学numbers时,可将文化目标拟订为“了解和比较中西方幸运数字和不吉利数字”;教学colors时,则可让学生“了解各种色彩在中西方文化中的不同含义”;教学family时,可“了解中西方家庭成员的称谓语”等等,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长文化知识,开阔文化视野,感受中外文化的丰富多样。3.通过对比融合,发挥母语文化迁移作用“二语习得和外语学习不是零起步,而是以母语为起点的。”德国的英语教学法教授Butzkamm也有一个极好的形容:“母语不是一件外衣,学习者在踏进外语教室之前可以将其脱下,弃之。”恰恰相反,它正面的和负面的影响,都会随着学习者登堂入室,在不同的阶段以它自己的方式发挥作用,与其强行将母语置于英语课堂之外,还不如保留而合理利用。在目的语学习的过程中,目的语与母语水平的提高相得益彰,目的语文化与母语文化的鉴赏能力相互促进,学习者自身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事实证明,母语表达能力出众、逻辑思维能力强、语言反应敏捷的学习者往往也拥有更好的外语表达能力。因此,教师要因势利导,努力利用母语文化的正迁移来促进英语学习。比如语音迁移(PhoneticalTransfer)。汉语拼音与为英语单词注音的国际音标有着很多的相似之处。英语音标的辅音/p/、/b/、/t/、/d/、/k/、/g/、/f/、/h/、/n/、/l/、/s/、/z/等和汉语拼音的声母p、b、t、d、k、g、f、h、n、l、s、z等在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上几乎完全相同;英语元音也与汉语拼音的韵母有着相似之处,都是构成音节的“主心骨”,发音都比较响亮,所以在语音教学时,可借助汉语拼音的正迁移,引导学生边听边看口型边体会两种语言的发音特点,帮助学生突破语音难关,享受自然拼读的乐趣。此外,词汇迁移(LexicalTransfer)、句法迁移(SyntacticalTransfer)、修辞迁移(RhetoricalTransfer)等,也都有利于学生在两种语言文化的对比和融合中,减少对目的语的陌生感和畏难情绪,更好地掌握英语这门语言。4.强调理解运用,改进评价的方式与内容中西方文化浸润的效果需要通过评价手段进行检验和评估。尽管语言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运用与交际,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但也不能无视考试,毕竟这也是一种量化测评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采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手段对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进行考查评估,会对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发展,进一步推动中西方文化意识的培养。例如,在小学英语试题中应增加情境对话的分量,让学生通过理解整个场景和上下文,选择符合文化习惯的恰当表达,尽量减少脱离语境、机械无趣的语法题。该题的三个选项中,A和B两个选项都很具“中国特色”,句法上都没有问题,但却都不符合西方礼仪和英语表达习惯;最得体的应答应为C选项。阅读理解题更便于进行中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对比。例如学完六上Unit1Theking’snewclothes这篇童话以后,可在随堂测试中呈现《伊索寓言》中的FarmerGreedyandHisGoose,要求学生写出汉语中与之意思相近的一个成语。学生读懂全文后很快能找到答案——“杀鸡取卵”,两则寓言惊人的相似令学生感到惊喜。除书面考试以外,还可采用多种形式的过程性评价手段,如双语阅读积点卡、中西方文化知识竞赛、问卷调查、文化小达人评选等等,都有利于激励学生更多关注中西方文化。5.围绕中西文化,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教师应鼓励学生多途径、多角度地获取中西方文化信息。双语绘本阅读、中西文化专题的研究性学习、文化之窗小报展、中西美食汇、读者剧场等等,都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学生积极参与,浸润于浓郁的文化氛围,乐在其中。例如,高年级英语综合实践活动AbiteofTaizhou(“舌尖上的泰州”),让学生分组实地寻找并拍摄本地特色美食,上网查询或请教英语老师,了解它们的英文名称,制作成PPT,尝试用英语推介泰州具有传统特色的美食文化,热爱家乡的自豪感油然而生。再有,可以在中年级举行英汉金句书法比赛,学生在课外收集自己喜欢的双语格言和谚语,分别用中英文书法作品进行展示,不仅规范了书写,强化了对书法艺术的审美,更浸润了文化,陶冶了情操。“外语学习者首先须树立起文化平等观和语言平等观:承认各民族文化皆具合理性。”在英语教学中实现中西方文化的双向浸润,正是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需要,是顺应经济全球化趋势实现跨文化交际的需要,是培养学生积极、开放、合理的文化意识的需要。为此,教师应正视当前英语教学中中国文化渗透缺失的现象,增强自身的文化素养,提高跨文化交流能力,真正担负起在英语教学中浸润中国文化、传播中国文化的历史重任,做胸怀祖国、放眼世界的文化守望者。
【参考文献】
[1]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1):59-64.
篇4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论》中指出:"语言不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是某个民族文化的镜子,语言的学习就是认识另一种文化的过程。英语校本课程由本校教师立足学生实际需求,突破教材语法篇幅等局限,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英语视野为目的自行编排创设课程,形式丰富多彩,如歌曲、绘本阅读、英语卡通赏析、时事新闻等等,对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拓展英美文化视野起到了起到了非常重要的增补作用。因此如何充分挖掘校本课程中文化的因素,合理渗透,是校本课程实施所思考的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挖掘校本课程中的文化因素,引发异国文化的意识
可以说所有的英语教材的内容既服务于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训练,同时又是对某种特定文化意义的阐释,异国文化无不存在任何一种英语学习的媒体中,因此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要充分挖掘校本教材如歌曲、故事、影视片、绘本等等中的文化因素,重视隐含在这些语言媒体背后的文化含量,并及时地传递给学生,引发学生异国文化的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好奇之心。例如中西方有风俗的不同,宗教的不同、交际活动中的问候聊天内容、道别、赞扬、致谢、饮食文化的不同、人名文化的不同、动物文化的不同、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的不同等等等等,这些构成了中西方巨大的文化意识差距,教师要善于收集,有心渗透。例如在今年英国威廉王子的儿子诞生以后,围绕如何给孩子取名字引起了全世界人的关注,最后他们取了"乔治"这一个家族中已经在长辈中运用了好几次的名字,这引起了很多中国人的好奇心,在中国孩子取名是忌与长辈同名的,在古代甚至所有与皇帝名字有重音的都要被另外一个字取代,而在英国,孙辈和祖辈取同名是祖辈的荣耀,小王子被取名"乔治"是向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父亲乔治六世致敬之意。在历史上共有六位英王用过"乔治"这个名字。查尔斯王储的全名中也包含"乔治"。因此我迅速抓住这一个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向孩子们展示小王子的照片,介绍家庭的时候及时渗透了英国人名取名的风俗习惯,引发了学生强烈的跨文化意识和好奇心,也激发了学生英语学习的热情。
二 、创新校本课程中中西方文化学习方式,体验异国文化的内涵
校本课程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于不同的文化题材,不同的年龄阶段的学生应当选择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看影片理解、教师直接讲解、学生表演、阅读感悟、网络查询学习等等不同的方式,多管齐下,方能真正浸润其中。例如,可以通过视听途径观看动画介绍如通过观看万圣节的传统活动了解西方的节日习俗,某些文化习俗可以直接告知学生,例如中西方中关于动物的理解非常不同,如猫在中国是可爱灵巧的动物,在西方确实魔鬼的化身,再如dragon中国的"龙"是民族精神的象征,而在西方的中世纪"龙"是能嘴里喷火的大蜥蜴,是罪恶的象征,这些可以直接告诉学生。还有一些需要学生自己去通过阅读感悟、理解体会,例如关于西方人的价值观、金钱观、生活观。如旅游现在非常流行,通过阅读中西方旅游时的不同的活动可以体会很多,中国人旅游喜欢购物,对吃喝条件甚至旅游玩的地方都不在意,西方旅游就是享受生活,相对于购物,在浪漫的的海滩上晒太阳更有意义的多,这些可以通用阅读来体会感悟中西方的价值观、生活观的不同。此外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现代视听媒体和互联网时代信息量大,时代性强的优势,鼓励学生上网查找资料,主动获取信息,在掌握丰富的文化知识的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文化传播意识,主动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校本课程中创设跨文化的训练,强化异国文化运用能力
篇5
由于中西方文化具有较大的差异,因此中西方语言应用和语法的差异也较大。每一种语言都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语言结构、交际模式和修辞原则等,即中西方文化语法具有不同的规律。本文主要从文化比较的角度对中西方文化语法差异进行了分析,并针对中西文化语法表意、结构、思维和表述等方面的差异性进行了研究和探讨,以期进一步明确中西文化的本质差异,体现中西方文化精神的差异。
关键词:
文化比较;汉语语法;西方语言语法
汉语最初没有所谓的基本框架,直到西方相关语言理论传输到中国后,才逐渐有了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框架。虽然汉语语法是基于西方理论而逐渐形成,但由于中西方文化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如传达意义、思维方式、历史背景等,因此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特征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为了能够进一步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本文从中西方文化比较的角度探讨了汉语与西方语言的语法差异,以期使人们更进一步明确汉语和西方语言的语言性质,了解两种语言的本质。
1中西文化语法表意差异
世界上很多语言都分有阴性、阳性、中性、单数、复数等,但汉语与这些语言不同,汉语在被创造时,没有固定的语法规则,即对过去式、未来式、单数、复数等规则没有要求,主张对称性和公正性。语言作为人类传达和表达意义的重要方式,汉语和西方语言对形式的依赖方式存在较大的不同。在西方文化中,西方语言具有客观性,主张以客观明确的态度认识世界,因此西方语言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为深刻,语法表达也更为精确。而在中国文化中,汉语具有主体性和综合性,主张将主体与世界联合在一起认识世界,更加注重表达个体内心的领悟,因此汉语表达的意义对形式的依赖程度较小。人们可以发现汉语表达常常有很多言外之意,与西方语言明确的表达方式存在不同,汉语语法相对而言更为灵活。我国古文学家、教育家钱基博曾经表示“我国文章尤有不同于欧美者,盖欧美重形式而我国文章重精神也。”这句话表明西方语法过于注重形式,虽然表达更加精确,但缺乏灵活性,而灵活性则正是汉语的显著特征。汉语由于没有单数、复数的问题,但西方国家语言则存在单数、复数的问题,因此很多翻译工作者在翻译过程中会存在很大的困扰。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表示,他在给小说《夜的眼》取名时,更加看重这个名字的神秘感和多层次含义,如表示为夜本身的眼或夜行人的眼等,具有模糊的表意,给读者更加充分的想象,然而这篇小说在翻译成其他语言时,翻译工作者更关注的问题时“眼”是单数还是复数。结合小说《夜的眼》所表达的意境可以看出,“眼”既可以是单数也可以是复数,因此给翻译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困扰,但这也体现出汉语与西方语言存在的差异。汉语语法没有严格的形态变化,表意也主要是靠语言环境进行理解。西方语言语法的形态变化比较丰富,且表意更加精确。西方语言造句需要利用各种手段将词、分句等连接起来,使语言结构更加完整。如主句和从句会采用who、what、taht等连接起来。在西方语言中,介词是比较重要的词句连接形式,如to、in等,而汉语则可以直接不用介词或省略介词。另外汉语在表达时,更加注重意会,且遵循事物的发展顺序。人们在利用汉语进行表达时,会留给听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且因果有序,以还原事物的初始状态为目的。而西方语言在表达时,需要明确主体对事物主次的分析,通过确定重点,再进行表达。
2中西文化语法语境差异
在中国语言文化中,人们在进行某一句词语、句子的理解时,需要结合该词语、句子与其他词语、句子的关系和语言环境等。汉语思维具有全面性和整体性等特征,人们难以直接根据语言单位本身明确该语言的意思。在西方语言文化中,每一个语言个体都存在独立性,每一个句子则是由独立的个体连接和叠加后,产生意思,因此西方语言主要是通过个体综合后,理解句子的意思,与语言环境及其他个体的联系并不紧密。汉语主要是通过对整个大环境的理解来分析每个个体的含义,对环境的依赖性较强,而西方语言则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理解,来看待整个大环境的表述意义,对环境的依赖性较低。对环境依赖性较强的语言有汉语、日语、韩语等,对环境依赖性较低的语言有英语、德语等。在中国、日本和韩国等地区进行交流时,双方信息主要是通过语境进行意思的传达,并注重维护交谈氛围。在美国、英国、德国等地区进行交流时,在不同的交谈氛围中有非常明确的语言边界,如工作与私人生活存在非常明显的界限,且交流状态比较直接。在中方文化教育中的人群,会难以适应西方文化教育人群的说话方式,会认为他们说话过于直接,不考虑听者的感受,而西方人则会认为中国人说话模棱两可、难以理解。人们在利用汉语进行表达时,需要听者明确说话者的言外之意,即听者把握着双方的信息交流,而在西方文化中,交流比较直白,则是由说话者把握着双方的语言交流。在中西方两种不同的文化环境下,汉语文化更加注重意会,西方语言则更加直白,两种语法在语境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别。
3中西文化语法思维差异
汉语属于象形语言,西方语言属于有声语言,本质上存在明显的差别。由于汉语是从具象的事物中演变而来,因此汉语思维具有明显的具象性特征,而西方语言不具有形象化特征,因此其主要具有抽象性和概念性等特征。在汉语文化中,人们常常会采用具象且感性的语言描绘事物,形象的传达该事物给人的感觉。相比较而言,汉语中关于颜色的词语比西方语言要多,表明汉语对事物的形容更加细致和形象。西方语言文化中,更加倾向抽象的意义表达,如“Shehithimontheface”,该句话是指“她打了他的脸”,具有比较抽象的层次分析特征。在汉语思维中,人们对语言会采用比较感性的思维进行理解,西方语言思维中则更加注重客观的分析,属于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
4中西文化语法表述差异
在汉语环境中,人们需要对所有的词语、句子和语言环境有一定的分析后,才能够对整个表达有更加明确的理解,而且汉语的表达属于先后顺序,具有循序发展的特征。在西方语言环境中,人们通过词语、句子准确的表达和句式的形态等,进行对整个表达的理解。中国人在刚开始接触西方语言时,会难以适应西方语言的语序和结构,如汉语表述“某教师学识渊博、讲课细致,受到了广大学生的喜爱”,而换做英语语序则为“学识渊博、讲课细致的某某是一位受到广大学习喜爱的教师”,该句子可以看出汉语格局与西方语言格局存在较大的差别。汉语表述具有时间流淌性特征,而西方语言表述则具有空间静止性特征,因此翻译工作者为了汉语的动态性,在汉译英时,经常会采用动词翻译英语的介词。在中国文化中,人们习惯整体思维,从大方面逐渐思考到小方面,且小方面之间有存在一定的相互依赖性。另外人们在汉语思维下,主要是以人的角度去观察和认识世界,而在西方语言思维下,人们还会从物的角度去认识世界。人们在利用汉语写文章时,文章的形式、结构等都可以以作者的主观意识进行改变,具有比较随意的特性,如作者在表达一件事情时,可以直接采用一句话将该件事表达清楚,对于逗号、句号的要求并不严格。而在西方语言文化中,对句号、逗号的要求比较统一,主要是由核心动词确定句界。翻译工作者在进行英汉翻译时,需要将原句句式改变为具有动态性质的汉语句式,让汉语思维人群更加容易理解该句子,并增添阅读的流畅感。
5结语
综上所述,翻译工作者想要做好翻译工作,需要明确中西方文化语法的差异,如思维差异、表述差异等。中西方语言存在本质上的差别,而且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对中西方语法差异性的影响较大,其中英语注重语法严谨和逻辑分析,而汉语注重意会表达,差异比较明显。
作者:罗燕 单位:江西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传统文化;英语写作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4-0064-02
大学生的英语写作活动是基于文化意识、认知心理以及语言基础而开展的。通过对学生的英语作文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多以西方文化为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涉猎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英语写作作为文化交流平台的功能。开展基于传统文化的英语写作教学,通过组织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活动、文化讨论,可以激发学生在写作中更多地思考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避免英语学习过程中自身文化元素的缺失。积极比较中西方文化,更好地融合中外文化的精髓,可以使写作教学更具有教育意义。
一、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命题指导策略
写作是个体以语言为媒介,对客观世界进行反应与认知的过程。认知语言学将这一点概括为“心生而言立”。语言与与文化互为部分与载体,语言作为符号反映了人们的文化认知,文化元素通过人们的言语行为被赋予意义[1]。由于我国外语教学都是以教材为中心媒介,学生的写作命题又大多是围绕与西方文化相关的课文内容设计的,学生的写作内容在文化上不可避免地形成了西方文化的思维定式,这样的写作就会使语言失去作为文化交流工具的价值,造成传统文化失语症。设计以传统文化为中心的写作主题可以指导学生对自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如以下写作命题可以促使学生通过收集相关信息,整理相关资料,逐步深入地理解某一传统文化概念:
A Mid-autumn Festival gathering in my home一次中秋团圆
A Chinese book I’ve read for more than once我反复阅读的中国书籍
Why Yaoming is so popular among Chinese youngsters?为什么中国年青人喜欢姚明?
Do you still like dumplings?你还喜欢饺子吗?
The marriage ceremony in China中国的婚礼
What do I expect while travelling in China?在中国旅游我期望看到什么?
这些命题涉及节日、文学、体育、饮食、礼仪以及旅游等文化概念,都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中心,能够激发学生对某一传统文化概念进行思考。每个人有着不同的文化图式,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ta)指的是个体将以往的文化生活体验经过整理形成一种“知识模块”,并将之存储于大脑之中[2]。文化知识模块包括风土人情、生活方式、民俗、习俗、、价值观念、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等方方面面,它们以各种方式影响着人的语言表达,并在语言表达中留下痕迹。以传统文化为主题的写作命题激活了学生以传统文化为核心的文化图式。比如,A Mid-autumn Festival gathering in my home能够勾起学生对在家乡过中秋节时的情境回忆,体会中国传统节日的氛围,探索传统节日的渊源,进而思考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以传统文化为写作主题的写作命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中国文化上来,而学生的成长经历正是以传统文化为氛围,这样,学生的英语写作会更加生动和深刻。
二、以传统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写作谋篇点拨策略
学生在写作过程中以内容为中心,对某一文化主题进行认知,这种认知带有极大的主观性和反复性。正是这种主观性和反复性对个体的交互能力和表达能力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3]。文化适应(cultural assimilation)是文化与语言学习运用中的一种心理倾向,文化活动对这种心理倾向有着深刻的作用。当学生经历了太多的西方文化活动,如过情人节、圣诞节,吃西餐,穿用进口物件,就会在写作中产生倾向西方的文化心理。如果在写作的准备阶段帮助学生谋篇布局时,组织一些相关的文化活动,则有利于学生发现更多的写作素材。例如,当以What do I expect while travelling in China?为题准备写作时,可以在班级举办一次中国山水图片展览;或者让学生在网上下载图片,让学生欣赏屏幕中美丽的祖国山河,并让展示图片的学生介绍他所展示的图片内容。学生在欣赏图片、听取介绍时,会有意识地寻找文章的切入点,对文章进行谋篇布局。因为有了这样的文化活动,学生在写作时会抒发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同时也会结合自身的旅游经历,指出中国旅游文化中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建议。再如,在以A Spring Festival gathering in my home为题时,可以让学生赏析与春节相关的古诗。与春节相关的古诗词很多,这些诗词可以让学生获得许多与春节相关的知识、习俗,使其成为写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各种文化活动的点拨,我们会发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以及理解能力会得到较大提高,在写作中表达对这些文化内涵的理解的欲望也得到加强,学生在谋篇布局时会更有层次感。
三、以文化讨论为途径的成文修改引路策略
英语写作过程是文化思考、文化过滤、文化提炼的过程。文化讨论可以帮助学生在分析文化时由此及彼。心理学家舒曼(J.Schumann)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语言学习者的习得过程,认为外语学习的过程从一定程度上来讲是一个文化适应的过程,学习者在外语学习的过程中努力追求自身与目的语社会与心理的结合,这种结合越紧密,语言学习就会变得越容易;如果学习者不能融入目的语的文化,那么语言学习就会变得很困难。这说明外语学习不可避免地需要吸收外来文化。王国维在“学以致用”的基础上提出了“无用之用”的概念,认为“功用”应该是一种“大用”,也就是说英语的学习应该是文化知识的学习、人文精神的获得与人文素质的培养。教师在写作过程中组织一些文化讨论的活动可以帮助学生活跃思维,使他们的注意力不要只是放在目的语文化上,而要将外来文化与自身传统文化相融合,以独特的视角理解某一文化主题。以文化讨论为途径的成文修改能够引导学生以英语习作为平台,培养文化认知、文化分析、文化批判、文化认同、文化创造的能力。学生在文化讨论过程中可以吸收各种文化理念。对文化主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不仅可以丰富写作内容,扩大写作维度,而且还可以最大范围地吸取文化营养,提高人文精神。笔者以On a harmonious dormitory life(谈宿舍生活的和谐)为题,指导学生从自身的生活环境出发,挖掘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道德价值观,从所收到的上百篇文章中,挑选出近十篇文章,将其写作者的主要文化观点列在黑板上:
When harmony is lost.the dormitory is hell.宿舍失去和谐就成了地狱。
More communication,less problems.多多交流,少有麻烦。
Harmony is based on honesty.和谐基于诚实。
When an annoying situation arises, we have to tolerate each other and co-exist.如果有不快,大家就要容忍,以求共存。
We should learn to share with each other.我们要学会分享。
在讨论过程中,学生就某一观点阐述自己的思想。这时候,笔者发现,学生在表达自己的观点的时候,竭力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吸取营养,尽可能以正确、优美的英语语言表达出中国文化中互相谦让、相互尊重、善于奉献、崇尚道德的人文思想。有些学生尝试用中国关于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谚语、诗歌或名人名句来支撑自己的观点,如We are still brothers after problems are resolved;we obliterate unpleasant past with a smile when we meet.(“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学生在用英语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时,有时会显得能力不足,但文化讨论激起了学生的表达欲望。学生在文化讨论过程对文化主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向学生指出某学生作文的优点与缺点,学生对照自己原来所写的文章,重新进行文化反思,可以使学生进一步润饰语言,重新修改文章,使文章增色。文化讨论后修改的文章主题更加鲜明,文化内涵更加丰富,写作层次更加清楚,语言表达也更加自然。
四、以中西方文化比较为手段的写作点评激励策略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世界文化,同时中国文化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其他国家文化的滋养。以中西方文化比较为手段的写作点评可以激励学生比较中西方文化。点评方式可以采用课堂点评的方式,这样教师在充分准备的前提下可以发挥主导作用,引发学生的思维。如某一学生在以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为题写作时,首先提出了Determination determines Success.(决心决定成功)的观点。然而在论证观点段中,举例比较单一。教师在点评文章时可以运用中西方文化中的相关事例激励学生深化写作。比如一些英语谚语Success belongs to the persevering.Genius is nothing but labor and diligence.Rome is not built in a day等,可以激发学生对相关人文思想的思考;同时在点评中运用一些具有相似意义的中国谚语,可以让学生融合中西方人文思想,使论据更加充分。教师激励性的点评会鼓励学生举出更多中西方相关的事例。在点评Does money mean every thing?一文时,可以利用中西方存在的金钱观上的差异了激励学生寻求更多的事例来论证观点。以中西方文化比较为手段的写作点评扩大了学生文化思维的范畴,也学会了提炼中西方文化的精髓。先进的英语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了广泛涉猎世界文化的机会。在写作教学中应当鼓励学生接受多元文化的理念,积极吸取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利用英语语言作为世界最大的文化载体这一优势,广泛涉猎各种文化元素,丰富文化意识,提高文化分析的能力,通过写作表达对某一文化的观念,体会其文化的实质内涵,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化见解。
开展基于传统文化的英语写作教学并不是在写作教学中排斥西方文化。英语的学习目的不仅是吸收优秀的外来文化,同时也是宣传与强化自身的传统文化。写作活动可以最大程度地唤起个体对文化的感悟、想象和思考。然而就像文化不能凭空产生一样,个体的文化思维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客观的学习环境影响个体的文化心理。当一种语言消亡时,作为此语言的最主要的载物的文化也就无法生存[4]。语言进化论者从生物学角度观察和理解语言灭亡现象,认为语言与文化也存在着强者生存、弱者淘汰的生存法则,语言与文化的衰亡与语言本身的生命力有关[5]。英语学习者应该肩负起传播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使命,英语教学也应该肩负起培养中国文化传承者的使命。
参考文献:
[1]Claire Kramsch.Language and Culture[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George Yul.Pragmatic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Tribble C.Writing[M].Oxford:OUP,1996.
篇7
【关键词】:早教 中国 西方
随着独生子女的普及,怀着对自己的子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家长想让自己的孩子一出生便能有最好的照顾,能够接受最好的教育,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各种早教机构在这样的环境下便应运而生了,每家都打出不同的教育口号来吸引更多的家长带着孩子来参加,家长不惜花重金将自己的孩子从出生开始便开始接受早教的熏陶,家长对早教越来越多重视,特别是中国的家长对早教更是痴迷无比,他们认为只要孩子上了早教便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开发孩子更多的潜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当然,早教不仅出现在中国,在西方也有种种早教机构,但中西方早教机构在教育形式和内容上都大相径庭,有着本质的区别,本文想通过如下几个方面来简单介绍下中西方早教机构的一些区别。
一.早教教育理念不同
从源头上讲,教育理念,即关于教育方法的观念。民主理念,人道理念,经营理念等思维抽象概念,而这种理念又出自于中古方根深蒂固的文化起源。中国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要注重“个性”等理念的同时,还应该从更高的角度,以更宽阔的眼光来研究,即中国的高等教育也应当具有特色,即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教育;这样的教育应当具有个性,即中华民族的个性,也就是民族性。在中国的早教机构中更注重知识的获取,早教老师通过各种教具来教授小孩子知识,比如认字、数学、音乐感知等等。西方的教育理念大多注重人的发展,注重独立和人格的发展。所在在西方很多的早教机构他们更注重孩子自由发挥和能力的训练。同时,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文化,向来是多元的、多样的。正因为具有多元化、多样性,才有了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需要;也正因为世界文化是多元的,并在国际交流合作中不断交融互补、取长补短,才使得世界文化不断共同向前发展。
二.教育形式的差异
中西方民族各自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和社会心理结构,生产活动方式和发展水平不同,反映在思维,认识方式和风格上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西方民族思维方式以逻辑分析为主要特征,而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民族思维方式则以直观综合为基本特征.中西方不同的认识方式深深影响了本民族理论思维和科学文化沿着不同的路向发展。中国的早教形式通常是在课堂或活动中,老师指导或发挥主动性的情况较多,比如老师在上一堂音乐课,老师一般弹唱频率较多,孩子通常在下面听得较多,老师与小孩的互动较少。在西方的早教机构中刚好是相反的情况,整堂课基本上是孩子们做着主角,老师则只是在一旁起指导辅助的作用。
三.教育内容截然不同
篇8
一、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好文化基础。
1.教师自身必须充分认识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美国社会学家曾说过,在外语教学中只教语言不教文化,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使他们不仅不想学习语言符号本身,而且也不想了解使用这一符号系统的民族。相反,帮助学生在学习语言时提高对文化的敏感性,就可以利用他们内心的想了解其它民族的兴趣和动机……,从而提高了学习该民族的语言的基础。在日常教学中 ,教师一定要想方设法去创设情境,促进学生对英语的理解和使用,加深对本国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培养学生的世界意识,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和文化理解能力。
2.农村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丰富自己的文化内涵。
21世纪对英语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是很高的,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首要任务是自我提高和完善。教师应及早确立自己的专业发展计划,抓住一切机会学习、进修、考察,采取多种办法广泛猎所英语国家的本土文化知识,并在实际教学在注重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文化的差异。精心备课,把文化教育渗透于教学各个环节中,融进学生听说读写的各个方面;教师要以下“研究者”的身份走进学生,走进课堂,走进网络,研究教学中各个环节中,尽可能地挖掘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语言现象,真正让学生在学习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感悟到异域文化的特殊魅力。
二、研究教材编写体系,挖掘现行课程的文化因素。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资源,多渠道导入文化教育。
初中的英语教材,无论哪个版本,都随外可见文化知识的渗透。单词、短语、习语、俚语及句子;听力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及写作教学;每一处、每一种情况都渗透着跨文化知识。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不放过教材中每一外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向学生介绍不同国家的文化知识。从日常交际方面、体态语方面、餐桌礼仪方面、禁忌语方面、道德观方面、传统节日方面、文学方面、艺术方面、价值观方面等进行文化意识渗透,使学生真正了解西方文化,从而避免出现交际上的失误。
2、合理整合教材,挖掘教材中的渗入点。对于教材中文化内容丰富,富有时代气息,可用价值高的部分,教师可以与学生共同整合,采用存档法,收集“原汁原味”的英语资料,按主题进行分类、整理、归档。以恰当的时机展示给学生,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英语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而且提升了师生的跨文化意识。
三、重视课堂教学的主阵地,让课堂教学异彩纷呈。
1、重视单词教学,扩展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中一些核心词汇因人们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历史背景,心理特征的不同而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含义。对于这些单词要在学生明白其基本含义外,适时进行文化背景知识介绍,这样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还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2、丰富学生阅读材料的内容,在阅读中感受文化魅力。
初中教材中的阅读文都包含了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在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时对文中文化渗透内容,要适时点拨,以免经学生造成阅读障碍。如新目标英语九年Unit12 SeltooinB 3a是关于餐桌礼仪的介绍,让学生课后以表格的形式进行中西方对比,布置学生课后开展研究性学习,搜集对比中西方餐食礼仪上的差异,课后让学生继续阅读相关的文章,加深印象。学九年级Unit13 Reading部分时,要渗透给学生不同国家关于送礼礼的不同习俗,可以让学生课后自己查找西方的社交礼节知识。
3、处理语法项目时,从文化差异角度去导入会更容易些。对于一些不易理解的句法、语法、结构,要让学生明白产生这些文化差别的原因。如中国学生对虚拟语气总是把握不好,教师可以从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方面指导学生理解这一语法现象,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西方人习惯于直线思维;中国人说话注重习惯,西方人说话注重礼貌。教师要把握好尺度,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指导学生把握了这些原则,避免交际上的失误。
四、丰富学生的课内外活动,给学学生创造学习文化知识的机会。
1.重视对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多读原版的英文报刊,如21世纪英语报,英语书虫系列丛书,英语沙龙等,多给学生选择接近学生理解水平、启迪思想的原版美文,谚语、神话传说等方面的作品,图书馆配备有关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历史地理、宗教政治等方面的书刊杂志,教师指导学生借阅并做好读书笔记,拓宽学生对不同民族的文化的了解渠道。
3.充分利用新媒体资源进行辅助教学。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播放西方一些重大传统节日的起源和风俗,并引导学生比较中西方传统的异同。每逢西方节日,都要引导学生了解习俗,条件允许还可以开展课外庆祝活动。提供这些能使学生在接受基本知识的同时,逐渐了解英语国家的人们在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生活方式等方面与中国人的异同,培养世界意识。
4、积极开发英语校本教材,拓展文化培养渠道。
篇9
[关键词] 电影;思维;永生;自律
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作品中都有关于永生题材的描写,但每个文化中对于这一题材所描述的具体细节是存在着很大差异的。在这一题材的众多变体作品中,吸血鬼题材的文学作品以及电影作品首先出现在西方国家。吸血鬼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西方文化中的一种永生理论。目前虽然国内的电影领域中已经开始了关于这种题材的模仿,但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毕竟中西方的传统思维理念或者说思想根基是存在着差异的,每种文化当中诞生的具体艺术题材或主题,可以说都是具有特定的精神内涵性的,仅仅是表面的模仿,并不能确切地抓住这一特定题材所包含的具体理念的本质。关于永生的概念,在中西方的电影拍摄作品中各自存在着很好的案例并且体现出了自己文化中对于这一思想的理解。在西方的电影题材中,这一主题的设定主要包括吸血鬼与狼人系列以及魔法系列两大类。我们将在下文分别展开。
一、吸血鬼题材电影的永生理念
西方僵尸(吸血鬼)的题材,可以说是西方文化关于永生理念的一种创造。其主题设定基本上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活死人,行动缓慢,思维迟滞;另一类是思维敏捷,动作迅速,以一种人类带有局限性的进化形式存在,然而太阳的能量是其所畏惧的力量。另外,在后一种题材的电影作品中常伴有狼人存在,狼人不怕太阳,但是狼人的不完备性在于变身后“狼”的外表,而这一外表也总是针对性地区别于吸血鬼们始终以“人”的外形出现的形象。换句话说,西方电影作品的永生,至少在吸血鬼题材方面,总是会人为地设定一些结构上或者主角特点以及外形上的遗憾和不完备性,以此来限制与现有生存伦理相悖的这种长生传说。这应该说是体现了一种文学理性,或者说是关于进化自律的思想原则体现。
而在中国,永生的体现,则更多的是一种感性情绪。中国的永生不用通过被咬感染或者其他激烈的过程,确切地说,大部分中国的电影都基本没有出现通过感染而得到永生的生物进化理念。在中国的电影中,自修或者被神所渡,就可以达到永生,而且没有什么限制。中国文化中的永生者虽然有着神界的规范,但是已经变为近神性的永生者还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到人间进行生育。这种结构虽然看似比较温和,其实已经违反了自然的发展平衡。
虽然西方有关于神界的电影作品也具有多样性――例如《雷神》,但我们应该看到,西方关于永生的题材是分成两个派别的:神界系列和吸血鬼永生。在这种派别中无论个体的人的先天素质或经验何等完美,但其如果要达到神的永生是相当不容易的,相比较而言吸血鬼只要被咬就可以达到永生的状态。在中国的电影作品中,则完全没有这种生物进化自律原则的体现,中国文化中所认可的永生状态只有一种:永生等于神。也就是说在中国人的文化理想中,永生的状态并不是一种生物学意义上的升华,而是和生物本能相对立的一种神性的体现。而在西方的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其文化理想中的永生概念是以一种进化的形式出现的,但得到永生的主角一般都具有诸如害怕阳光、不能生育等生理性缺点,而这些因素的设定都是以现实为依据进行的推导。
当然,随着吸血鬼文学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个别的以吸血鬼与狼族混合为特点的完美结合,在电影《黑夜传说》中这种案例已经出现,这是一种文学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但总的趋势并没有改变:以现实科学为依据的限制对于大多数吸血鬼影片是依然奏效的,在这些西方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在永生的题材中一直存在一种对于其能力的限定,这种限定无论从生理性的缺点还是永生获取的媒介资源的稀缺界定上,可以说都体现了一种人文意识中自觉的自律意识。
二、魔法实施的限制与自律
源于科学,讲究依据与媒介的这种自律表现,同样也体现在关于西方魔法的电影题材中。西方细致而全面描述魔法的作品中,最成功的要算是《哈利・波特》系列了。在西方的理念中都要借助如魔杖、魔戒等媒介进行魔法实现。也可以这样理解:在西方文化中,如果人们要实现某种超自然的能力,就要有某种媒介与限制。这种以现实为依据来平衡文学作品的世界的叙事结构特点,在某种层面上反证了西方人文意识中的自律特点。
而国人则是另一种思维,国人电影的魔法是不需要任何媒介的。如果想实施法术,随手一指便可轻松地实现。并不考虑什么生物进化的自律原则或者现实世界中魔法的实现可能有多大,或者说魔法怎样才能实施。这种对待魔法实现的不同性思维只是中西思想差异的另一个显现点。在这种思想差异的影响下,一些物质性的创造被西方人所重视并在工业时代把这种重视的文化心理外化,出现了很多诸如火车、汽车、飞机等具有物质技术性的新型发明。中国人发明了火药,但西方人却利用这种发明或者物质媒介二次创新,发明出了火枪和大炮,相比之下,中国人一直停留在火药的原始应用和伦理应用的层面上,这些都是中西方思想差异不同所造成的。而西方电影自律性的体现,在文学创作的层面上,这种自律性的结构安排丰富了电影情节,使电影的表现形式多样化,影片的结构从而也变得比较深入细致;在作品欣赏角度层面,这种安排更有利于观众视野,有利于观众把自身对常态生活的经验应用在影片制造的世界观当中,从而加强了观众的代入感,有利于影片在受众层面的影响。
可见,文化习惯的不同导致对待周遭世界的角度和理解也会出现不同,在西方的理性文明的指引下,其对待自然对待科技的心理越加明显。在近现代的文艺作品中,很多西方作家都会有意识地描写一种科幻类的情节,这也可以说是一种理性主义对未来的前瞻性思考,但这些文学作品的架构都建立在科学理性与自律的基础之上,使得受众在欣赏的同时可以用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观照,实现了一种真实意义上的审美过程。而中国的文艺作品一方面本身对未来或科幻类的情节描写过少,另一方面,在传统的文化空间中,因不具备自律的文化意识,所以在神怪类作品中往往不具备自律的结构,主角非神即怪,在受众的欣赏层面上形成不了真实的观照,人们只能通过想象的二次创作来体会作者的意图,进而体现出了一种非真实的审美过程。我们比较这二者之间的差异,不仅在文学领域中可以得到很多有益于现代我国文艺创作的经验性知识,而且还可以得到更大层面上的经验。这种西方自律意识的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完全是与其社会环境、文化环境以及教育环境相关的,只有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才能把握住其产生的历史和现实原因。
三、电影作品的自律与环境
西方电影作品的自律理念,源于很多他们生活的环境。例如西方国家关于法律对商业欺骗惩戒的力度,迫使商家显示出一种表面的“诚实”,商家会出现一种很明显的自律意识。而对比之下,当外国商品的诚实理念来到中国,则会大打折扣。前不久的耐克鞋风波,因为打假者王海的介入,中国消费者才得到所谓诚恳的“道歉”。从这一点上可以看出,什么样的思想环境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社会现实。西方的思维环境是在一种科普、理性与惩戒的环境中生成的,因此他们的理念就体现为更加理性的、更靠近科学的程度。从另一个角度而言,西方的文艺作品因为更多地借鉴了他们所受到的教育和知识,并不自觉地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教育背景,以一种惯性思维的方式加入到自身的作品创作中。这就可以很好地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所看到的西方关于吸血鬼题材的电影,其永生的机制要受到限制的原因。同样我们也可以理解西方概念的魔法实现是需要媒介才可成立的,而这些情节的出现也就是我们所提到的自律在文艺作品中的一种自觉体现,即以符合现实逻辑的形式展开吸血鬼和魔法实施的电影情节。
这是一种基于物理进化科学依据的自律,是把现实科学的成果进展在文学作品中的应用,从生物发展的角度进行的幻想和逻辑推理的混合体。实际上是体现了一种寻常思维的惯性,即平日生活思想模式的延续。
西方的自律原则,或者说理性精神,只能是在一个阶段的讨论。我们不能说在奥古斯汀前,圣经理论与上帝之间描述的不完备,从而否定西方一贯存在的理性精神。因为任何一种理论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其规律的适应性也只在特定范围内有效。在现当代的西方文艺作品中,虽然描写的情节或者设定的历史时期是中古时代或近代历史时期等,抑或如《暮光之城》把时间设定在当代,但所有的故事里体现的自律应该说是西方文艺复兴之后,资产阶级的商业文明体现的科学与理性以及公平自律精神在当代的文学体现,这种现象就可以认定为一种在一个阶段的文艺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而单从西方电影自律性而言,吸血鬼题材以及西方魔法实施的限制,都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中西方教育与管理理念的不同,从而造成电影文化的差异,并同时丰富了电影文学作品的内容。这种差异,大可不必去强求统一性。西方电影的自律,可以让我们的欣赏视角转移到在一定范围的限制下对永生和魔法进行想象,而对于中国电影,我们可以完全不必考虑这种限制,这是两种审美角度,大可不必去强求地模仿。中国没有相应的环境,很难拍摄出优秀的西方诸如永生与魔法等题材的特,在这方面《僵尸新战士》可谓是较为典型的反面例证。这种形式上的模仿从而导致的内涵上的空洞,主要原因是缺乏对于西方电影背后自律等因素的了解,因此要想拍摄出更有深意的优秀电影作品,还是应该从精神本身的角度进行研究,而电影形式仅仅是体现一种精神的一个特定层面。
四、结 语
从西方电影中的一些吸血鬼或魔法题材等素材中,我们可以分析出其中蕴含的一种贯穿了西方社会文化特点,尤其是文艺复兴之后资产阶级社会长期形成的社会自律意识。这种自律的体现,在文艺作品的结构中体现在了情节的逻辑性的完备以及主角的能力的限制特点,这是这种文艺的自觉,说明了西方社会长期形成的理性精神,并在文艺作品中尤其是在针对理性因素进行反向构架的魔法类作品中,依然可以从深层的角度完整地体现了其所蕴含的对历史和社会积极的力量。我们在观影的同时可以察觉这种西方因素的客观性对我国文化建设的益处,并加以融合,最终实现文化的超越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志敏.电影美学分析原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93.
[2] [美]斯坦利・梭罗门.电影的观念[M].齐宇,译.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0.
篇10
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采取的方式要灵活,使学生对于文化意识的敏感度上升,使他们在学习中能够自主的把文化内涵融入其中,为了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1.1在教学中要融入文化的因素,并且要贴近生活在教学与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书本的作用,以书本为源头,学生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多讲解关于西方国家的行为习惯,可以使学生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在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也要注意贴近实际生活,导入的文化也要与使用英语的国家日常生活实际相关,对于学生容易产生歧义的地方要多多的更正,最终使学生能够得心应手,也是文化教育的初衷。
1.2文化的知识的讲解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针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进行深刻认知在英语教学的时,文化的导入是不可避免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和心理特征,选择合适的文化知识,由表面深入到内涵,逐渐扩大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现行的英语教科书的取材范围就比较广泛,许多文章都涉及到典型以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在此类文章的学习中,我们不仅仅要让学会学习其中的语法知识,更要通过这类文章使学生学会挖掘西方的文化内涵,在学习语言的同时掌握英语国家的文化。另外,对于中西方存在语言,文化的不同,要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的各种日常用语的方法。
1.3采取多元化的渠道,使学生了解西方的文化采取不同的方法,吸取不同国家的文化底蕴,利用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通过英语艺术的展示,利用幻灯片,电影等等的方式,给学生以实际的外语感受,通过实际的耳濡目染,增加学生对于外国文化的理解。通过积极的方式鼓励学生扩大视野,鼓励学生阅读英语小说,报纸,文章等等,学生们可以利用这些东西的阅读,间接的理解我国与西方国家存在的差异,对于西方人的风土人情,文化特征,社会关系等等都能有一定程度上的理解。从而使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一个整体上的理解。
1.4文化可以渗透到英语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文化的教育包括情感,行为,生活等等,在课堂上帮助认知外国文化的时候,要有目的性的使学生理解中西的文化差异,并让学生自己思考会产生文化差异的原因,并且让其表达出来,掌握语言的实际文化内涵。理解异国文化,能够解释不同情境中,不同语言所要表达的思想,文化的教育与技能的训练不同,要更加注重对于人文的影响,生活、工作、学习都可以进行外国文化的渗透。
1.5英语教育中文化的导入要具有层次性,合理性以及综合性英语教学中一定要考虑学生的接受水平,注意学生的身心发展,知识的不解会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产生错误,但是文化的不合理渗透,将导致学生的价值观进入歧路。所以文化的教育必须有度,层次性的帮助学生接触西方文化,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对于中外文化不同的理解。英语教学中重要注重文化的合理性,在教学方法和知识的传授上,教师要精选教学的教材,注重质量的提升,引导学生发现异国文化,感悟文化本身的魅力。文化没有国界之分,好的文化就要积极鼓励学生去吸取,综合性的使学生理解文化的内涵,实际教学中理性和感性相互结合,使学生在个人意愿对于英语的教学和文化的导入都产生喜欢的情绪,从而让学生对于外国文化有整体上的把握。
2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