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发生的原因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发生的原因,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网络暴力是一种暴力形式,它是一类在网上发表具有伤害性、侮辱性和煽动性的言论、图片、视频的行为现象,人们习惯称之为“网络暴力”。
近些年以来,中职学校由于网络暴力引发的校园冲突事件已经呈现上升的趋势,处于发展中的中职学生对外界的刺激和影响缺乏成熟的判断,具有青春期的冲动,在享受互联网带来的精神大餐的同时又容易受到网络暴力等不良现象的影响,或者是面临网络暴力侵害时缺乏应对的策略,因此掌握避免成为网络暴力实施者和受害者等人际冲突事件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基于以上原因,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计算机管理系14级会计专业学生中,开展了问卷调查。调查对象共132人,年龄为15~17岁,女生125人,男生7人。
一、中职学生网络暴力现状
你们知道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吗?你们在网上攻击过他人吗?你们在网上又被别人攻击过吗?围绕以上三个问题,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14级的所有学生中进行了真实、客观的匿名问卷调查,由此获得了一些数据。
1.你认为哪些行为属于网络暴力?
有将近80%的人在网上受到过攻击,而从没有受到过他人攻击的仅占约14%。这个调查结果很让人反思,学生在面对恶意批评和谩骂的时候,表现义愤填膺,但其实很多时候,他们无意间却在做着让别人和让自己痛恨的事情!
英国14岁女生汉娜・史密斯因不堪网络语言攻击在家中上吊自杀。在汉娜社交网站的个人主页上,这位14岁的女孩不时能收到很多同校同学的各类语言攻击和侮辱。在这位女孩自杀前,“这个世界没有你会更好”的信息还一直不时在女孩的主页上冒出。
汉娜之死,引起广泛的讨论和调查。美国疾病控制预防中心的统计数据显示:从2010年到2014年,10岁~17岁间的美国青少年遭遇网络欺凌的案件增加了50%,此类案件呈上升趋势。英国的一份报告显示:接受调查的500名青少年中,很多人表示自己曾收到过恐吓留言或邮件,还有超过1/3的人表示,自己曾在网上攻击过他人。据调查获知:女生受到网络欺凌伤害的几率高于男生。约39.3%女生曾在网络上被欺负,略高于男生的34.4%,不过有27.3%的女生表示,而女生的欺凌行为往往更狡猾、更具杀伤力。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发现网络暴力产生的根源有很多,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社交网站缺乏管制,匿名网友可以凭借语言暴力在网站肆意发泄。网络的“匿名性”使得有些学生错误的把网络世界当成一个不受限制的虚拟空间,从而不断自我放松。
第二,有些青少年涉及或参与网上欺凌活动的另一个原因是缺乏文明上网的意识。这些学生认为一切行为发生在遥远的空间,并不会察觉得到在个人网页重复污辱,极可能导致对方恐慌甚至担心人身安全。
第三,学生的法制教育滞后。很多中职学校的学生在现实生活中能够很好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而进入网络世界后因为法律的约束很少,因而有些学生会不遵守日常的道理和法律规范,放大不良行为。
看似一句调侃或一句中伤,可能会带来暴力冲突,甚至危及生命!现今网络已经无处不在,学生身处其中,那学生应该如何规范自己的语言,努力创建一个干净的环境?
三、应对中职学生网络暴力的方法
第一,完善网络监管,加强对网络交流平台的管理,逐步推行网络实名制,创造良好的网络环境。网络监管者应当加强同网络服务运营商和网络公司的交流合作,对不文明的上网行为进行适当干预。有些网站可以规定只有成年人才可以注册等。同时也要加大舆论的引导作用,发挥专家在释疑解惑、知识普及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放、平等的互动平台促进网络发展走向有序理性的轨道。
第二,加强对学生的文明上网教育,从道德层面约束学生行为。努力创建以家庭和学校为主体的教育监督系统,加强对学生的伦理道德教育,引导他们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目前有一些学校规定,学生在校期间不得登录社交网站或视频分享网站;同时也建议家长申请一个社交账号来监管孩子在社交网络上的言论。此外,抵制不良内容、不沉迷、良好地控制上网时间,都能有效地帮助青少年远离网络欺凌的威胁。
第三,加强学生文明上网法制教育。除了依靠道德约束外,还必须依靠法律。一方面,学校加强对学生的网络安全法制教育,让学生在网络世界也能像现实世界一样遵守法律法规;另一方面,政府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据报道,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还相继开通了专门的网络热线,鼓励举报与网络暴力有关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刘伟峰,安晓静.网络暴力现象解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01).
篇2
关键词 大学生 网络语言暴力 措施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WU Juan
(Xi 'an Institute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Institute of the Relevant, Xi 'an, Shaanxi 710038)Abstract College students is the main force of Internet population, due to the media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high, coupled with the freedom of network openness and anonymity, and network control function weakened, the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has become a universal phenomenon, has caused the attention of social from all walks of life and thinking in addition to perfect the relevant laws and regulations to establish the Internet real-name system measures, such as college of media literacy education and education of legal system would be more suitable to the daily work schedule, therefore, to explore the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and measures for solving practical problems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now.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network language violence; measure
1 网络语言暴力的内涵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这样界定暴力,即“使用语言或身体的力量故意对他人造成身体或心理伤害的攻击行为”。
与现实社会一样,网络社会也存在暴力行为。一般来说,网络暴力可以分为两类,网络技术暴力和网络语言暴力。网络技术暴力指通过网络技术差异所实施的暴力,如人肉搜索、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攻击等等。网络语言暴力是指在即时聊天工具、社交网络等平台上使用侮辱、歧视、诽谤等语言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以致当事人的精神和心理受到严重伤害,属于精神伤害。
2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表现形式
2.1 出口成脏,肆意谩骂
随着web2.0时代带来的网络交流平台的多元化,大学生可以在博客、论坛、社区、微博等平台上进行自由的交流讨论,然而由于网络环境的隐匿性,在这些自由的角落里也弥漫着脏言脏语,如“他妈的”、“傻逼”、“”等等。随着许多网站设置了“敏感词过滤功能”,传统的网络脏话在规避审查制度的过程中不断流变,形成了特殊的表现形式,如字母化、谐音化、代音化等,比如之前提到的“他妈的”会变成“TMD”、“傻逼”会变成“SB”、“神经病”会变成“SJB”等。
2.2 以道德为情感基础,进行道德审判
道德审判通常是指社会舆论往往以道德标准对新闻事件进行评判。如在“史上最毒后妈”事件中对后妈陈彩诗用“毫无人性”、“禽兽不如”等词进行恶性攻击。在几乎所有的网络热点事件中,对当事人进行口诛笔伐的大学生们都扮演着网络“包青天”的角色,将自己置身于一个审判官的地位,以侮辱性、攻击性的暴力言辞批评责骂当事人。当然他们的出发点是为弱者打抱不平,进而维护社会道德,但是殊不知,任何审判都不是随随便便的行为,都要符合一个前提,那就是合法。而这些大学生审判官们并没有遵守这个规律,对未经证实的扑朔迷离的事件过早地作出判断,并进行暴力语言攻击。
2.3 滥用人肉搜索,擅自公开他人隐私
人肉搜索,即在互联网技术下通过人际传播来调动广大网民的力量进而完成的信息搜索的方式。它本身只是一种信息搜索工具,没有对错之分。人肉搜索通常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生活服务类,如百度知道、腾讯搜搜等网页搜索平台;另一类是对新闻事件当事人所进行的人肉搜索,其本身就是一种裸的暴力行为。
3 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形成的原因
3.1 网络环境的三无特性是滋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温床
“在互联网上,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话经常被用来形容互联网的虚拟性和隐蔽性。有人将互联网的“www”概括为“三无”特性,即“无身份”、“无性别”、“无年龄”,这就道出了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和匿名性。因此,当大学生从现实社会进入网络虚拟社会中时,他们的日常礼仪规范受到了极大的挑战,甚至完全消失,成了道德缺失、嫉恶如仇的疯狂者。那么,大学生在网络各大平台肆意滥骂、侮辱诽谤、恶意攻击他人等网络语言暴力行为时常发生,也就不难理解了。
3.2 网络媒介把关意识弱化使网络语言暴力更加横行
“把关人”理论最早是由传播学者、美国心理学家卢因提出来的,他指出“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存在着一小部分把关人,而只有符合把关人价值标准的信息才能进入(下转第229页)(上接第213页)传播的渠道。”报纸、广播和电视等传统媒体一直把“把关”作为核心工作,而网络新闻传播者却对“把关”显得力不从心,究其原因,这是和网络媒介传播特点分不开的,一方面,网络信息的海量性降低了“把关”的必要性;另一方面,网络传播的快捷性使编辑无暇“把关”。此外,网络运作的简单化化导致“把关”的非组织化。
3.3 大学生媒介素养不高是网络语言暴力泛滥的根本原因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在接触各种媒介的过程中,对媒介所提供信息内容的解读和批判的能力以及使用媒介信息为个人生活、社会发展所用的能力。
大学生作为鉴别能力较弱的普通人群,他们既不是精通媒介运作的专业人员,也并非精通某一行业、某一领域的专家学者,因而在接受信息的时候,他们常常处在被领导的地位,很少质疑新闻信息的真实性与合理性,而他们对信息往往喜欢主观臆断,带有很浓重的感彩,这样很容易导致言论失实。
4 高校降低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的措施
4.1 加强大学生的网络法制教育
虽然大学生的网络语言暴力还未涉及到行为暴力层面,但是高校应该加强网络法律教育,以防患于未然。一方面,高校要加强法律课程建设和教学,培养遵守法律的意识;另一方面,在课程之外高校还应该以各种形式进行法律知识普及和宣传教育,如增设与网络语言暴力和网络犯罪相关的讲座,在校园网站上开展“文明上网,健康上网”的宣传教育活动等等,引导学生自觉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4.2 开展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提高上网自律意识
对大学生传媒素养教育的重点应当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培养大学生成为有思想、有主见、有原则的人,使其在参与网络活动中能够坚定立场,为其话语负责;第二,培养大学生掌握媒体的传播规律,懂得媒体角色定位,使其在传播信息、发表言论时能够把握分寸;第三,培养大学生监督和批判媒体的能力,提高分析与鉴赏能力,面对各种轰炸式信息时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自觉分析的好习惯。
4.3 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大学生之所以喜欢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学校开设的课程和各项文体活动不感兴趣,因此,高校应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积极开展一些社会化、趣味性浓的校园文体活动,如各项体育比赛、唱歌比赛、烹饪比赛等等。一方面能够促进同学之间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也是情绪疏泄、愉悦身心的主要渠道。因此,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可以使大学生远离虚拟网络,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5 结论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面对这样一个难题,高校的教育引导工作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各大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从开展学生传媒素养教育、加强网络法制教育、加强网络监管等方面培养大学生积极健康的上网意识,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渐远离“网络语言暴力”。
参考文献
[1] 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http://.cn.
[2] 邬彬彬,王翰.传媒素养的基本含义及社会定位.军事记者,2006(1).
[3] 从网络暴力盛行看公众媒介素养问题[J].长江大学学报,2008.5.
篇3
[关键词]网络语言暴力 冲突 功能 网络实名制
[中图分类号]C9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005-02
今天,许多人都已离不开网络,甚至有一些人的大部分时间都在网络上度过。网络给我们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信息,并大大拓展了我们的言论空间。然而随之出现了一个新的社会问题,即网络语言暴力。
语言暴力是指使用谩骂、诋毁、蔑视、嘲笑等侮辱歧视性语言,使他人在精神和心理上遭受侵犯和损害。语言暴力是一种不容忽视的精神伤害。
而网络语言暴力是指:一个帖子或报道,描述一件大众感兴趣的,或能激发社会内在情绪的事情,被互联网这个巨大的传播平台演化成全民关注的公众事件,对当事人或组织造成不应有的压力,而且会影响事件的进程或司法判断,导致大大超过所犯错误的惩罚(张朝阳)。
网络语言暴力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是发言人的身份有匿名性,并且很难对发言者所说的话去追究责任。对于这一点,也许有人会提出,现在由于网络强大的搜索功能,完全的匿名性已经不存在了。然而笔者认为,虽然现在在网上也存在着人肉搜索的情况,但是这只是针对个别人而言,对于其他大多数普通网民来说,是不会被别人进行大规模地人肉搜索的。因此,说那些发表暴力性语言的小网民是匿名的且无法追究其责任是说得通的,正因为如此,他们毫无顾忌地发表着粗俗暴力的语言。
至于网络语言暴力的性质和成因,张朝阳说:“施暴者不是某个人,而是集体的无意识行为,是记者或发帖者对后果的无意识,是网站编辑为制作吸引人气的内容的转载行动,是大众易于相信的惯性。”张朝阳只承认网络语言暴力的无意识性。
但笔者认为,除了这种集体的无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更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试用社会学经典理论来分析网络语言暴力:
一、网络语言暴力的成因及性质
(一)现实性冲突
是针对某一个人(名人)或某一件事所进行的网络语言暴力,因为某人或某事引起了一些人的强烈不满,因此在网络这自由的平台上发表他们的看法,在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过激的言论。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推动事情的解决。等到事件平息并达到多数人满意的效果时,这些网络语言暴力就会消失。
(二)非现实性冲突
1.不可否认,现如今存在着一些具有倾向的人,他们对社会强烈不满,因此在他们浏览网页的时候,当看到他们不满的事情,都会忍不住要去骂一骂,以解心头之恨,并无具体的针对性。这些人有的可能伴有生活中的暴力或者自杀的倾向,需要心理的冶疗。
2.有些人是为了发泄情绪的需要,把在网上骂人做为一种自我放松的活动。他们可能是工作太累,人际关系出现了紧张,于是通过在网上骂人这种方式来缓解自已的情绪,进行自我心理的调节。有时当生活中的不顺利期过去之后,这些人会恢复过来,文明用语。
3.可能存在着一些有组织的团体,他们刻意在网络上进行煽动、挑拨、蛊惑人心的行为,散布各种暴力话语,旨在分裂社会。笔者见过最多的是南北方人的对骂,有些不明白的网民跟在后面乱起哄,加深了南北方人民的不理解与偏见。如果有存在这种故意分裂社会的人和行为,国家有关部门应当进行高度的重视。
综上所述,网络语言暴力主要是由于发言者的匿名性及发言者为了发泄自身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这种行为有时是一种无意识行为,但更多的是一种有意识行为。网络语言暴力的存在对一些人在不同程度上造成了伤害,对社会的稳定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一问题加以重视,净化我们的网络环境。
二、网络语言暴力的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有着不可忽视的功能,其中既有正功能也有负功能。
网络语言暴力比较显著的正功能就是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普通民众由于生活的压力或者是对一些事情不满时会产生一些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通过适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就不会导致冲突,就像锅炉里的过量蒸气通过安全阀适时排出而不会导致爆炸一样,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科塞)。网络上人们可以自由地发表言论,通过畅所欲言渲泄了个体的不快,减轻了个人的心理压力,也减轻了由于个人心理失衡而对社会造成的潜在压力。从这一方面来看,适当的粗口也并非一无是处。
但是这种暴力语言一旦超出了一定的程度,或是演变为一种明显的对他人的人身攻击等,就会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就是网络语言暴力的负功能:
有的年轻人在网络上生活照片,无非是希望多结交几个网友,或者是向别人炫耀一下自己假日旅行目的地的风光,或是自己的独特着装,但这也为不怀好意的暴力推行者创造了条件。他们恶意修改原有图片,并肆意发表颇具攻击性的言论。由于网络语言会对人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冲击,也有网友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
网络施暴者大多是匿名登录,有时一个人可以用好几个身份登录,最终人们看到的结果是,来自四面八方的人同时向一个人发起人身攻击。
而最为突出的,也就是最易受到攻击的是名人,在名人的BLOG里,名人们每天遭受着来自各地的谩骂,这对很多名人的心理造成了不小的伤害,有的名人也因为无法承受而自杀。此外,还有一些人有着仇官仇富的心理,对凡是和官员或是富人有关的报道都进行过激的言语攻击。最近,网络上有人将“教授”定义为“叫兽”,伤害了教授的人格尊严,等等。这些,都是网络语言暴力的极端负面影响。
因此,总的来说,虽然网络语言暴力有一定的正功能,但是其负功能已远远大于正功能,已经对个人、对社会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所以,我们应当予以重视。
三、建议及设想
(一)对网络上发表暴力性语言的网民进行更加深入、系统的调查和了解
因为无法得知他们所处的社会阶层、文化背景、受教育程度、工作以及收入状况,也就无法真正彻底地分析他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所以,应当进行一些问卷调查及访谈,得到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对那些经常在网上发表暴力言论的人进行分析,总结出一些这种行为的共性和原因,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政策,尽量减少网络上的暴力语言。
(二)发展网络安全技术
搞了几年的网络实名制至今不能真正地实行下来,其中可能是因为牵扯到了一些个人的或者组织的经济利益。网站、网吧、未成年网民,还有呢?网络服务的提供者和消费者似乎都对实名制不太接受,这也是推行不力的原因吧。那是否是实名制的设置或者技术上出现了问题?是否应当加以改进,使实名卡的使用更加方便,且不伤害到人们的经济利益呢?毕竟实名制的目的是为了网络安全。
笔者设想,是否可以给每一台电脑的主机箱里都加一个小的读卡器(此项费用可由国家出钱,或由国家补贴),这个读卡器类似于网吧的那种插计费卡的计时器。(而网吧的电脑以后要配两个插卡槽,一个插计费卡,另一个插这种实名卡。)每一个需要上网的人必须去派出所办理一个上面存有身份证号及基本个人信息的网络实名卡,上网时,无论在家在单位还是在网吧,都必须插入此卡,方可通过网络验证,连接上网。此技术还需要联合各大宽带公司、电信、网通等,一起合作进行。技术要方便到网民将卡插入读卡器即可连网使用。同时,要做到对普通网民隐私的绝对保护,保证网民的信息安全。只有各大网站及论坛的高级网管才能有权限查看网民的个人信息,其他人无权查看。由于普通网民并不能看到别人的个人信息,因此上网的感觉与现在相比不会发生太大的改变。当有人发表暴力性的言论时,网络管理人员可以对其进行警告,警告到一定次数仍不听劝告时,就彻底封闭他的发言权。为防止有人用技术手段私自改动电脑的机箱线路,以达到匿名上网的目的,各网络、宽带公司要用技术解决这一问题。如果没有检测到个人信息卡,则无法连接到网络。这样便可以使人们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在网上文明用语。当然,此项技术的推行在一开始可能需要强制执行。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校园暴力;中学生;危险因素;措施
一、国内校园暴力的现状
在我国,从1996年、1997年对我国城市独生子女人格发展与教育调查发现,80%以上的城市中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攻击。2001年北京市有关部门对一万名学生进行的调查中,高于40%的学生在校内外遭遇到同学或社会青年索要财物,2003年浙江大学《青少年攻击的社会心理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显示:49%的同学承认对其他同学有过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87%的同学承认曾遭受到其他同学不同程度的暴力行为。关于校园暴力现象研究的起源,在我国理论界有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是以徐久生为代表的“美国起源说”。孙凌寒、朱静于《校园暴力与学校社会工作》一文中指出“校园暴力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另一种观点是为大多数学者认同的“挪威起源说”。如万华在《师生权益保护热点问题的法律透视》一书中指出“对学校里的起伏问题最早的探讨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期的瑞典”。美国学者以严重暴力事件为研究对象,将破坏学校财产,侵害师生生命健康权利的犯罪行为归纳为“校园暴力行为”,挪威瑞典学者更重视“校园欺侮行为”的研究。21世纪,校园暴力研究趋于国际化。
二、案例分析校园暴力带来的影响
暴力行为带来的影响,有以下几点:
1.校园暴力可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校园暴力不仅直接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还会严重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学生由此产生恐惧心理,难以集中精力学习,造成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不能正常完成学业。
2.校园暴力可使家长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由于担心校园暴力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许多家长亲自接着孩子上下学,从而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有的家长不得不求助于相关法制机构。
3.校园暴力可使校园正常秩序受到破坏。校园暴力的存在和发生,使学生不得不挤出时间和精力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既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又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困难。
4.会在青少年中造成一种不良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
5.今日的这些问题学生,很有可能就是今后的犯罪分子,后果相当危险。法林顿发现,在12-14岁被老师评为攻击性严重的学生中,22.4%的人随后因暴力行为被定罪;被老师评为攻击性较弱的学生,只有7.2%的人犯罪。
三、导致校园暴力发生的因素
(一)个人因素
中学生没有正确的判别能力,冲着所谓的“哥们”义气而常从旁观者演变为肇事者,卷入暴力事件中。同学交往中发生小的纠纷后,没有及时化解矛盾,事态进一步扩大而导致的暴力行为。此外,因受挫情绪不稳定,引起情绪上的冲动和愤怒,因而产生对一定的对象报复和攻击的行为,在暴力中寻求发泄。由于受到现代信息社会发展的印象而产生的校园暴力事件亦是重要原因。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网络的普及,不少学生受到网络的冲击,被影视、网络上的一些不良的文化洗脑。
(二)校园生活
研究发现,当学校对暴力学生施以粗暴的训练方式或是体罚,不但无法抑制学生重演同样的暴力行为,还会使学生对学校产生疏离感;“老师的负向评价与行为”、“老师的关心”、“老师的惩罚”与学生的暴力行为有显著相关。学业成绩越好的学生,偏差行为越不容易发生。
(三)交友与休闲
暴力性少年犯罪人自我报告的暴力行为与家庭中的犯罪和暴力行为有一定关系,但暴力行为与少年犯罪人的同伴友谊相关更显著。青少年同伴关系越差,越容易发生偏差行为;有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其同伴关系比无偏差行为朋友的青少年差。
(四)家庭互动
父母管教态度不一、使用打的方式、对孩子缺乏约束、或与孩子互动时采用强制的方式,均有助长孩子的攻击行为,父母管教方式亦与子女暴力行为相关。父母经常争吵、母子关系差、家庭婚姻状况不良等与儿童异常行为有关。
四、校园暴力的解决措施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对学生的行为具有绝对性的影响。因此,校园暴行的预防策略应将教师的行为也列入首要考虑条件。为了帮助教师学习增进师生关系的技巧,学校除了能主动提供训练计划之外,更要在校园里建立咨询网络,以便随时为教师提供协助。而教师能以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学生进行互动,帮助学生学习适当的行为,避免使用其他不良方式去处理个人困扰。
2.协助学生学习处理人际问题的技巧:人际间发生冲突是正常现象,学生必须学习如何应对与他人发生纷争的情形。首先,要敏感地觉察周围环境是否将对他造成不利的后果;其次,能用适当的表达方式来化解纠纷,尤其重要的是要避免无意间挑起他人愤怒的情绪等等。同时为了给予学生及时的帮助,还要让学生知道在何处可以找到受援的个人或单位。
3.改善校园活动空间:事实上,一个人的心理状态与其生活环境中的物理空间有着相当程度的关联性。例如长期置身于吵杂场所的个人,容易用高分贝的音量与人说话,自然容易将双方的情绪挑高;而长期身处绿山旷野中的人,自然是心旷神怡不易动怒。在校园里,制造视觉上、心理上愉悦的感受或许可以提高学生对其他事物的忍受程度,从而降低暴行的发生。
五、结语
篇5
关键词:网络媒体;负面效应;交流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10)05-0251-01
网络时代,传统媒体开始走下神坛,把关人的作用在削弱。在网络里,某些信息的传播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可以飞快地繁殖。议程设置假设认为,人们对某些议题的关注程度,主要来源于这些议题被报道的频度与强度。而无疑,网络传播可以轻易地做到提高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频率与强度。任何人都可能成为信息的源头,但网民的个人素质千差万别,这也造成了各种各样的网络怪象频繁发生。
网络时代我们不再有信息匮乏这一问题,唯一的匮乏就是我们的主动思考能力和思考兴趣;多媒体的信息提供方式,我们从网络阅读中得到更多的娱乐,或者说,因为这种多媒体的信息提供方式,我们的阅读本身成了一种娱乐。网络媒体以其特有的方式影响着广大网民对新闻事件的判断,新闻娱乐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以狂欢的心态去审视新闻事件。
网络媒体惯用惊心动魄的标题、夸张的报道方式,并采用娱乐化的视角去报道新闻事件。兰州女孩杨丽娟追星13年,导致老父跳海身亡。对于这样的个人悲剧和社会悲剧,媒体采取的却是娱乐化的处理方式。报道严重偏离了事件的核心内容,放弃了对悲剧事件应有的深度反思诉求,完全倒向了对与杨丽娟有关的花边新闻的追逐以及对事件本身戏剧性发展的描绘和渲染。
其次,网络暴力层出不穷,近年来有愈演愈烈的趋势。2006年的“虐猫”事件,2007年的“史上最毒后妈”事件,2008年的“很黄很暴力”事件等接踵而至,不断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仅仅因为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了一句“很黄很暴力”,北京一名13岁的中学生小凡成为“人肉搜索”的受害者之一,她的个人信息在极短的时间内被全部曝光,网上还出现了大量“恶搞”其个人形象的视频片断……尚未成年的孩子在遭遇了“人肉搜索”的无妄之灾后,身心严重受伤。
网络时代,网民可以轻而易举地将自己了解、掌握的信息在网络上,与其他网民分享。换而言之,网络媒体缺乏相关的把关人,信息的变得相当简易。如果事件的主人公恰巧违反了社会伦理道德,那么他很可能会受到广大网民的谩骂、攻击,事件的最后,“热心”网民用“人肉搜索”曝光当事人,虚拟世界的谩骂升级为现实世界的电话骚扰等。在整个过程中,这种看似正义的行为充斥着非理性的情绪,给事件当事人以及家人造成了巨大的伤害。
此外,网络的影响力正在发酵。一般认为,信息会由可信度高的媒介流向可信度低的媒介。网络媒体的出现打破了这个规律,网络媒体开始为传统媒体设置议题;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互为新闻源,加强了新闻报道的频度与强度,形成了巨大的舆论风潮。
2007年10月12日,陕西林业厅公布了猎人周正龙用数码相机和胶片相机拍摄的华南虎照片。随后,照片真实性受到来自部分网友、华南虎专家和中科院专家等方面质疑,并引发全国性关注。华南虎事件起源于网络,但传统媒体的加入导致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巨大的舆论压力甚至影响了最后的宣判结果,法律不得不网开一面,对事件当事人周正龙减刑。一般意义上来讲,法律与新闻应该是独立的,在华南虎照事件中,舆论或者说广大网民成功迫使法律对其让步。
目前各种网络怪象频繁发生的原因与网络自身的特点有关,也与网络背后的广大网民的自身素质息息相关。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8年7月公布的第2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情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68.6%的网民为30岁以下的年轻人。而这一特征在中国网络发展的十一年中不曾变过,而且近年来,18岁以下以及18-24 岁之间的网民比例呈上升趋势。网民年轻化,是各种网络怪象频繁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些年轻的网民情绪化明显,容易冲动,容易做出一些非理性的行为。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给我们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让很多人无所适从。新闻事件娱乐化,网络暴力频繁发生,舆论对法律的过渡干涉,这些都是我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巨大便捷性的同时应该竭力避免的问题。
网络是当代大学生最经常接触的媒体。网络议程设置对当代大学生有深刻的影响,网络媒体解读新闻事件的角度往往影响着他们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在很多事件中,大学生成为参与者以及事件发展的推动者。网络匿名性的存在,让很多网民肆无忌惮地在虚拟世界发表攻击性言论乃至做出伤害他人的行为。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遵守网络道德规范,确保自己的行为不会给其他人造成伤害。同时,也希望媒体能准确扮演把关人的角色,为广大受众呈现一片纯净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郭辉. 论网络媒体的经营方式[D].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 , 2007
[2] 芦瑞. 网络媒体盈利模式研究[D]. 郑州大学 , 2003
[3] 单杰. 网络媒体盈利模式研究[D].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2007
篇6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游戏;原因;危害;防治策略
中图分类号:C9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6-0045-02
网络游戏(On line Game)即“在线游戏”或“网游”。网络游戏以互联网为媒介,以游戏运营商服务器和用户计算机为处理终端,以游戏客户端软件为信息交互窗口,目的在于实现娱乐、休闲、交流和取得虚拟成就,网络游戏具有可持续性,同时也可以有多个个体参与。网络新兴媒体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的东西。作为当代青少年,他们利用网络获取了大量资源和信息,开阔了视野。但也有一些青少年经不住网络的诱惑,对网络游戏过度沉迷以致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学习。青少年上网成瘾,给社会造成很大的隐患和危害,社会各界也早已对此引起高度关注。
一、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原因
(一)网络游戏的特征与青少年的性格特征相契合。网络游戏具有新奇性、互动性、娱乐性、开放性,网络游戏的这些特征符合青少年好奇、猎奇、玩性的特征和需求。网络为人们的沟通与交流提供了载体,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如网上购物、学习、交流等等。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游戏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成为许多人消遣娱乐的主要途径,青少年善于接受新生事物,也积极地参与进来,很快成为网络游戏的主力军。网络游戏中,有许多体现性格特征的角色,比如在魔兽世界中有多个游戏角色,每个角色都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智慧的、温顺的、愚钝的、暴力的,这些性格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与当代青少年性格特征相一致。所以,他们玩游戏的时候,能把自己定格为某一个角色,在游戏中和对手进行挑战,通过在游戏中的胜利而获得满足。这样,为了不断满足自己的成就感,他们会不断地在游戏中升级,对游戏越来越爱不释手,继而就会沉迷于游戏而不能自拔。
(二)青少年心理具有不成熟性、叛逆性。青少年有强烈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容易接受新生事物,渴望友谊和交流。这些特点使他们产生了多方面的需求。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各种条件和各种因素的制约,他们的各种需求就难以在现实中完全得到满足。这种需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极易使青少年的心境处于压抑状态。在现实处境与构想之间出现偏差的时候,他们就会想方设法地去寻求别的补偿途径,而网络以它独特的方式和丰富的内容,展示出了一种全新的虚拟社会环境,这无疑为青少年提供了发泄和实现自身需求的平台。网络游戏中,他们利用选定的角色取胜的方法找到自我、实现自我,网上聊天也使他们有了倾诉的空间和对象。但是青少年自制力相对较弱,在这个神奇的虚拟世界里当他们第一次获得快乐与满足时,便会希望重复获得。当这种重复行为不能得到很好的控制以至于失控时,他们就会最终沉迷于网络。
(三)家庭教育的缺失,学校管理的不到位。现在,许多家庭是独生子女,很多父母亲对孩子非常宠爱而事事顺着他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也会千方百计满足他们的各种要求,甚至是无理要求,这就造成了父母对孩子的过分溺爱。为了让孩子紧跟时展的要求,条件较好的家庭大都主动给孩子配备了电脑,以满足其需要。有的孩子生活零用钱比较多,就经常去网吧上网,由于家长对网络知识的缺乏,或者无暇顾及等原因,往往忽视了孩子的这种行为。这样,久而久之,孩子便迷失于网络当中了。另一方面,在学校学生繁重的学习任务给他们造成了心理压力,他们容易滋生厌学情绪;教师则由于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对学生的心理变化没有给予足够关注,学生在学校找不到缓解压力的地方,就会把目光转移到网络游戏上。而青少年的识别能力和意志力相对较差,一旦上网接触到不良的内容,很容易被腐蚀并且沉迷网络游戏。
二、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
(一)网络游戏成瘾对青少年身体造成极大的危害。2008年出台的《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公布,每天上网时间超过6小时即为网络游戏成瘾。长时间的网络游戏可引起视力下降;在肢体方面,简单重复的按键,手指和手腕极易受伤。据了解,有些学生喜欢游戏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为了玩游戏而逃学,白天在网吧打游戏,晚上夜不归宿,夜以继日地玩游戏。这样不仅影响了学习,而且严重地影响了身心健康。曾经有报道称,一位少年因玩游戏入迷,从高桥上跳下去,在游戏当中,他可以飞檐走壁而不受伤,而当时他还以为自己在游戏中,无所不能。因为上网时间过长而猝死的案例也屡见不鲜。
(二)网络游戏成瘾会造成青少年的人格畸形。现在的网络游戏大都以暴力为主,很多青少年为了寻求在生活中无法得到的刺激及优越感迷恋上了网络游戏,长期迷恋网络游戏导致他们性格的畸形。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类似网络暴力的情感和环境时,往往容易丧失理智,会毫不犹豫地把游戏中的行为运用于现实的人际冲突,从而导致一些悲剧的发生。案例一,青少年胡某在网吧里玩一种用刀捅人的暴力游戏时,由于游戏技术欠佳,胡某每次都被别人“捅”倒。坐在邻座的一名少年也在玩同一种游戏,他忍不住对胡某冷嘲热讽。在网络上“杀”红了眼的胡某当即火冒三丈,抽出大半尺长的防身刀具,捅向邻座少年的胸口,导致其当场死亡,而胡某继续玩游戏,依旧沉浸在暴力游戏中。直到警方赶到现场,胡某才惊醒:“我是不是杀死了人,会不会坐牢?”案例二,由于网游成瘾需要钱上网,一个12岁的青少年抢劫正抚养自己的姑姑一家,抢走了2000元钱和手机,杀死了自己的姑姑和表弟表妹。当被警方带走时,这位少年面无悔意,还固执的认为自己没有过错。这样的例子不止一个。
(三)网络游戏成瘾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随着网络游戏的繁荣和产业化发展,它的一些负面影响也日益凸现,因为目前在市场上销售的网络游戏是以刺激、暴力和打斗为主要内容的,而且越“刺激”的游戏上网参与的青少年人数就越多。很多玩家尤其是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更有甚者,有一些青少年因为网络游戏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案例:郑州某高校一名来自农村的大学生由于孤独开始到网吧上网,玩游戏达到了痴迷的程度,并在网吧里结识了一些所谓的“朋友”。最终,该学生由于缺钱上网玩游戏而走上了抢劫的道路,断送了自己的前程。这样的实例也屡见不鲜。
三、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防治措施
(一)网络游戏行业要加强自律,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提供必要的支持和保障。随着电脑的普及使用,国内青少年小网民数量日益增多,而青少年的自控能力又不足,往往会陷入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也成为父母和教师的巨大隐忧,而且早已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所以,网络游戏行业要适时地采取措施,开发一些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系统,以有效监控和管理青少年的上网活动。这里即有一个防治青少年沉迷网络的实例:开学前一晚,当许多小网民忍不住又一次登录被称为“儿童版开心网”的摩尔庄园聊天、打怪时,意外地收到了一份开学“收心”倡议书,而在登录其他的网络游戏和社区时,系统会自动限制他们上网的时间,并减少游戏中的任务数量。这样,小网民们即使想在开学前一晚再疯狂一次,也会受到电脑本身的限制。
(二)父母要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正确地认识游戏、科学地对待游戏,要教育孩子不能沉迷于游戏;掌握科学的教子方法,要赏识与激励孩子,增强孩子学习、进步的信心,激活孩子的天赋与潜能,不要因为溺爱而纵容孩子打游戏。尊重他们的权利,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家庭环境,做孩子最可靠的知心朋友,不给他们因为叛逆而沉迷于网络游戏的机会。引导、启发孩子成长,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的技巧,培养他们的独立能力和自制能力,正确地引导孩子解决与伙伴间的问题,防止因网络游戏而引发暴力事件。总之,应优化家庭教育方式,预防网络游戏成瘾。
(三)学校要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引导青少年正确对待网络游戏,做好和家长的沟通工作。一是充分发挥课堂的作用,引导青少年全面、正确地认识网络游戏,并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防止学生思想受到侵蚀;积极推行素质教育,提高青少年对游戏的免疫力。二是开展第二课堂,围绕正确、合理使用计算机、远离网络游戏等主题开展讲座、交流会、警示教育等活动。三是鼓励青少年积极参与科技制作、体育运动等活动,转移其注意力。四是抓好警示教育,适时用现实生活中的反面案例教育学生。五是学校和家长双方要及时沟通,做好对学生的齐抓共管。
参考文献:
\[1\]王佐丽.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防治\[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5).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暴力;危机干预
近年来,校园暴力正侵蚀着我们纯洁的校园,影响着高校校园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构建完善的校园暴力危机干预体系,预防高校暴力的发生格外重要。
一、高校校园暴力的内涵
暴力(violence)一词来自拉丁词根viol,表示(猛烈的)力量和伤害。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第一次将“暴力”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来,并明确指出了暴力的概念,认为“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剥夺的一类行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高校校园内及周边师生生活区域以及延伸的网络空间中,高校师生、校外侵入人员在主观心理支配下攻击、侵害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秩序的行为”。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暴力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或校外人员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对象可以是人或是物。由于我们国家的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学生间的校园暴力。
二、高校校园暴力的原因
1.个人主观因素。现在的大学生,精力旺盛,热情积极,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向世界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但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还未发展完善,缺乏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一些激进的行为,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和约束,有误入歧途的可能。
2.学校教育管理问题。高校肩负了教书育人重任,但是部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分重视科学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对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这种偏颇的教育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浮躁心理,导致他们走上了错误的成长道路。
3.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有研究认为,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不良的家庭教育及生活环境是导致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如娇生惯养的溺爱、缺乏平等的沟通和精神关怀、高压式的管教方式以及忽视冷漠的对待,都容易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4.社会不良风气。由于当今高校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上的诸多不良风气正逐渐向校园蔓延,再加上网络上有关凶杀、暴力、的影视资料的影响,这些负面能量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因此而发生了严重倾斜。当他人触犯了这些学生的利益时,极端的自我中心意识便促使他们模仿一些影视及书刊中的犯罪行为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高校校园暴力的危机干预
1.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出现争执时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法律常识主要来自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由于授课教师多偏向于思想政治道德的研究,关于法律领域的授课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在课程之外,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法制教育,如邀请法律专家开展讲座、定期组织观看普法宣传视频、举办法律常识知识竞赛等。
2.完善危机干预体系。完善危机干预系统应该包括危机监管系统和危机支持系统。一方面,学校要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班主任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近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另一方面,组织专职心理教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对分院上报的重点关注对象跟进观察,积极干预和辅导。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和朋辈心理辅导站等机构,为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3.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往往对心理健康的问题关注甚少,因此大学教育中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设置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还可以开设各种专题的心理讲座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过反复宣讲和熏陶,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提升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合理解决各种人际冲突的方法,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4.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文明、崇尚向善的校园氛围是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重要基础。学校可以通过雕塑、标语、橱窗、板报等物质载体来展现积极美好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可以举办各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挖掘学生的优秀潜能,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兴趣爱好,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的和谐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03):193-196.
篇8
青少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承载了太多寄托与希望,然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一些现状让我们忧心。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有3000万青少年处于心理亚健康状态,每年至少有25万人因心理问题丧命,自杀成为青少年人群的头号死因。同时,近年青少年暴力事件屡见不鲜。另据统计,我国吸毒人数超1000万,青少年占登记在册吸毒人员的75%。同时,自杀、暴力事件、吸毒的青少年日趋呈现低龄化。与此同时,目前开设专门生命教育课程的学校寥寥无几;专业从事青少年生命教育的媒体平台也屈指可数。因此,营造一个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环境,让青少年可以通过多渠道接受爱生活、爱生命的教育,是我们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的当务之急。
二、新媒体时代造成青少年生命观淡薄的原因
1.新媒体时代下青少年成长环境改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青少年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变。近日一张图引起热议,图中北大学生参加消防演习前一片低头玩手机的画面。调查显示青少年近年来在QQ、网游、网络电视等新媒体娱乐方式中消耗的时间呈逐年增长趋势,当然这种趋势在成人中也呈同样态势。导致媒体调侃“世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你面前,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如此生活方式导致青少年与父母、老师、朋友的正常沟通时间,参与体育锻炼时间,亲近自然的时间减少。同时,新媒体中信息量大,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使青少年在其中很难甄别信息。随着新媒体普及,青少年交友更多借助社交网络、贴吧等,而近年,利用网络交流自杀,相互鼓动集体自杀的事件屡有发生。2015年4名互不相识的“90后”赴济南一出租屋自杀;无独有偶,渭城一宾馆,一21岁男子和一20岁女子,自杀死亡。同时,青少年热衷网游,但其中的暴力因子却在他们心理种下了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的种子,2013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向室友投毒致其死亡,原因仅是琐事导致二人关系不和;2014年山西“四名女生殴打一女生”的视频在网上流传。再者,青少年热衷追星,近年多位明星因吸毒被捕事件令人震惊。诸如此类,都为青少年形成正确的生命观树立了及其负面的榜样。
2.新媒体时代下家庭教育无法满足青少年成长需要。青少年成长中最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但随着生活压力增加,父辈为给孩子更好的物质条件选择他乡谋生,导致青少年成长中陪伴身边的不再是父母,而是爷爷、奶奶。调查显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超过6100万。一些留守儿童由于成长中缺少父母陪伴、教育,过早进入社会,成为社会流动人口。同时,随着新媒体发展,人与人的沟通方式也悄然改变。近年颇受争议的低头族正是时代催生的产物。调查显示,青少年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少则2-3小时,多则8-10小时,长期缺少沟通与管束使这个群体里的孩子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相较于有父母陪伴成长的孩子更易孤僻、厌学、早恋、沉迷网络。2015年毕节市4名留守儿童集体自杀死亡。不得不让我们对青少年的成长环境进行反思。家庭教育的长期缺位,使得在快速发展时代中成长的青少年极易迷失。
3.新媒体时代下网络舆情对青少年教育的冲击。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青少年获取信息的途径多元化,这对青少年来说是有利有弊。首先,青少年有更多可供选择的平台去接触外界。其次,在新媒体时代,学校,家长可与之互动交流的形式越发多样。学校、各大媒体作为教育,引导青少年的主角,应利用好新媒体给开展青少年教育工作所带来的便利。建立全方位的新媒体宣传体系,积极为开展教育活动搭建平台。过去青少年获取信息主要通过一些传统媒体。如今,大多数青少年早就开始接触电脑、手机等新媒体媒介。青少年借助它们去接触外界,但在青少年尚未健全的“三观”面前,过多的信息让他们很难甄别。成长的烦恼、困境,通过网络接触的外界极易让懵懂的青少年陷入迷茫。如果能及时为他们提供出口,补充正能量或许一个危机就此化解。
三、新媒体时代下借助传统文化对青少年进行生命教育
1.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提升家庭教育质量。传统文化中,儒家代表孟子说:“人之于身也,兼所爱,兼所兼,则兼所养也,无尺寸之肤不爱也,则无尺寸之肤不养也。”道家观点提倡“贵生”、“养生”。传统宗教佛教教义也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可见,传统文化已教导我们要热爱生命、关爱生命、珍爱生命。同时,传统文化一直宣扬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是“子不教,父之过”。如今父母对孩子望子成龙,但父母常认为给孩子提供优越的物质条件就是对孩子的爱。评判孩子成功的标准在时代浪潮中也变得功利,分数、排名、收入成了给孩子贴标签的标准。最终导致许多问题出现,调查显示青少年抑郁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这些现象给我们敲响警钟。顺应时代潮流,我们可否尝试借助新媒体来帮助我们破冰。父母工作忙,没时间履行家庭教育,我们可挤出时间借助新媒体工具去关注孩子,与他们交流,让新媒体技术来打破物理距离上的障碍。首先,父母和孩子可以通过QQ、微信等新媒体相互关注,进而交流。其次,学校、家长间可借助新媒体,让家长可通过学校、老师去更多了解孩子。借助新媒体,让孩子有存在感,不再孤单。
2.借助新媒体,融合传统文化,加强青少年生命观念。教导青少年珍爱生命,首先要从观念上改造他们。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帮助青少年树立健康的生命观。现在青少年都爱用社交工具,那么我们可以利用其搭建宣传平台。传统文化强调“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养生”、“修身养性”等观点,我们可以结合近年一些青少年吸毒、斗殴、轻生、违法的案例去警示青少年。同时,借助新媒体去传播正能量引导青少年热爱生命、珍爱生命。传统文化中的太极、琴棋书画都是不可多得的强生健体、修生养性的好东西。我们可以借助新媒体来建立专门的网站、贴吧、办网络画展等,社区、学校可以借助自己的网络平台去宣传,吸引青少年,让他们产生兴趣,并实地组织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比如让太极拳融入课间操,开展比赛;组织画展,音乐节等。借助新媒体强大的宣传功能,传播传统文化精髓。改变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让他们树立爱生活、爱生命的观念。
篇9
[关键词]言论自由权 自由的边界 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D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22-0027-02
言论自由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这种新生媒体为公民言论自由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平台。可是,网络言论自由的滥用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很具代表性的“网络暴力”。从微博论坛的口水战到“人肉搜索”,种种现象屡见不鲜。本文将着眼于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发展以及出现的一些问题,探究我国公民言论自由权的正确行使。
一、网络时代言论自由的含义
本来,自由是一种免受控制,满足自己想法,实现自己追求的状态。言论自由是权利斗争的结果,经历了一个过程,大致来说是公民按照自己意见自由发表言论以及与听取他人陈述意见的权利,包括表述的自由,以及发表电影、图片等的自由。但是自由也是有相对性的,严复曾经对自由做过这样的描述:“常含放诞、恣睢、无忌惮诸劣义。”①公民在享受自由权利的同时也有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以及他人的合法权利的义务。言论自由随着时代的发展,被赋予了越来越多的内涵。
互联网的出现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而言论自由权就是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网络言论自由是言论自由权的新发展,指的是公民可以在网上自由地发表言论图片等信息,同时自由地交流观点的权利。网络的出现拓宽了言论的传播渠道,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为公民言论自由的实现提供了一个更好的媒介。与此同时,网络世界的特殊性也对公民自由权的行使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网络对于言论自由权的作用
网络的出现扩大了公民言论自由的范围。网络本来是一个吸收了非常多的信息和观点的虚拟空间,拉近了人们之间的距离,给人们互相的交流提供了方便,每个人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也不会有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这就给了人们更加充分的自由。
网络上的言论更为自由,有利于治理腐败的问题,最近几年,网络对于反腐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更好地维护了国家和社会的公平。
网络言论自由权使得社会更容易形成正义的风气。
三、网络言论自由权行使出现的问题
自由权的行使是有界限的,如果这种自由被不当利用,也会给社会带来不小的麻烦。近年来,从虐猫事件到微博门、博客事件,都反映出一些问题。
微博对于很多人都不陌生,有人喜欢把一些信息发表到微博上,这可能会引来一大群围观的人,甚至形成舆论影响,在观点不同时,就产生了冲突。还有大家都知道的人肉搜索,这本来是集合众人力量找人的一种手段,可是在不理性的使用下,却成为了侵犯他人权利的手段。从游戏中的“铜须门”到死亡博客,人肉搜索将其强大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铜须门中,因一位已婚妇女和游戏里的会长发生的事情被曝光,网友们群情激愤,从游戏到现实,这件事的男主角被搞得焦头烂额,到最后竟然闹得难以收场,这难道真的是很好的处理方式吗?还有在死亡博客事件中,姜某因丈夫出轨而自寻死路,在死前姜某将自己生命中最后两个月的心理状况记录了下来,将之公开,这瞬间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网友们声讨死者丈夫王某及其第三者,他们的很多个人信息都被公之于众,两人不仅都没了工作还被人羞辱,事件走向也日趋失控。
网络作为虚拟世界,是现实生活的一种拓展,同时作为一种信息传播媒介,具有舆论的导向作用,网络暴力的存在使一些负面的情绪从虚拟空间影射到现实世界中,很多不堪入耳的话语,偏激的言论,对于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是有很大的歪曲作用的。许多人只为了自己一时的痛快,出言中伤他人,把网络环境搞得很是混乱。很多人在这种势头下,越来越不理性,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变差了,剩下的只有冲动,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化了社会矛盾。在人肉搜索事件中,很多人高举道德的旗帜,将他人隐私公布,随意地对他人进行所谓的宣判,甚至在现实中毁损他人的名誉,给别人的精神施加压力,搞得别人痛不欲生,这本身就是违反公德、违反法律的,既侵犯了宪法赋予人们的权利,也违反了民法的公序良俗原则。在有些人有意煽动下,这种非理性会变得更为可怕,可能直接影响到社会安定,引起仇视社会的行为,威胁公共安全。
网络世界的信息传递很自由,而且是匿名的,网民可以用一个虚拟的身份在网络的世界里畅所欲言,因为身份难以确定而不必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这就让很多人有了肆无忌惮的心态,让一些不法分子产生了侥幸心理,将网络作为发泄工具,肆意侵犯他人权利。
与此同时,我国互联网用户年龄偏低也是重要原因。因为这些网民年龄较小,所以他们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而情绪比较激烈,权利意识比较淡,很容易冲动。同时他们空闲时间也比较多,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有人挑唆,许多偏激、消极的观点就可能会产生,许多负面情绪引起了共鸣,不理性的思想蔓延开来,很多对社会的不满就被无限放大,一个很普通的事件很可能就会演变成一场难以平息的风波。
还有很多不法的商人为了利益,面对网络上的暴力行径持放任的态度,更有甚者,没有职业操守,将一些有违社会道德的内容在网上,来吸引网民尤其是青少年的注意力,这在无形之中污染了网络环境。
言论自由是我国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可绝对的自由是不存在的,每个人自由权的行使都应以尊重他人自由权为前提。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自由权,可同时也规定了相应的义务。很多不良行为的实施者肆意造谣攻击他人,毁坏他人名誉,散布他人的信息,甚至在网上追杀令,进行人肉搜索,打乱别人的生活节奏,这是对别人自由权裸的侵犯。自由权的行使不应当以违反宪法和法律、破坏社会公德为代价。我国法律保护公民行使自由权,也保护公民自由权不受侵犯。如果自由成为了侵犯他人权利的借口,那自由也不再是真正的自由,而是一种掩饰暴力的工具。
四、恰当行使网络言论自由权的建议
权利的滥用影响到社会稳定,损害了法律的尊严,不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与我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建设。因此,制约这些问题刻不容缓。可以采取的措施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完善相关的法律规范,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实行网络实名制
完善我国关于网络言论自由的法律是当务之急,这些问题之所以如此猖獗就是因为法律的不完善让一些不法分子钻了漏洞。完善相应的法律规范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方法。相关立法机构应当立足于我国当前互联网使用的现状,针对网络世界公民自由权的行使制定明确的法律条文,以此来约束网络暴力,保证我国公民有法可依。同时,可以向外国学习,实行网络实名制,将个人现实中的身份证号与真实姓名与虚拟世界的信息绑定,并经有关部门作处理。很多网络犯罪行为很大程度上就是起因于网络的匿名性,这导致责任主体难以追究,网络实名制可以更好地规避这一问题。在网络实名制下,除非违反法律,否则不会被有权限的主体查身份,很多不法分子在网络实名制面前将无处遁形,对网络世界的良性发展有着明显的作用。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这个应该与网络实名制相辅相成,网络实名制为确认公民真实身份提供了条件,责任追究机制的健全可以更好地防止类似行为的l生,即使发生了,也可以及时对那些行为给予应有的惩罚,能大幅度减少这种行为发生的几率。
(二)公民和网络运营商也应该增强法律意识,自觉承担相应的义务
公民应当从自身做起,增强法律意识,增强权利意识,认识到自由的界限,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同时要增强自己明辨是非的能力,做到理性的思考。面对一些社会热点问题,能够冷静地对其进行分析,而不是盲目从众,以平静的心态来看待问题,摒弃偏激的言论。
网络运营商在营利的同时,也应当遵守公序良俗,保证网络世界的文明。对于一些带有暴力违法性质的言论应该予以屏蔽,将一些违法的不利于社会的信息删除,净化网络环境,降低有害信息的危害,提升职业操守。
(三)建立权利救济机制
权利的滥用有时会对别人的身心带来巨大的摧残,让受害者人身财产都受到损失,这种影响可能是长远的,如果光对这些暴力行为的制造者进行惩罚,可能无法弥补受害者受到的损害。所以,建立健全权利救济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要为那些受害者提供一些方法,维护自身的权利。②有关的网络运营商应当及时删除对受害者不利的言论,相关部门如果有必要的话应当出面澄清事实,消除不良影响。同时,政府对于为受害者提供救济的组织可以给予适当的鼓励和引导,倡导这样的行为,或者利用公力进行救济,比如设立相应的法律咨询援助机构,尽可能地保护那些受害者的利益。
五、结语
网络的出现为我们言论自由权的行使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可与之伴随而来的社会问题,值得我们深思。自由权的行使是有边界的,我们不能把自己言论自由权的行使越于他人权利之上。如果超过了界限,那么言论的自由也就不存在了。培养法律意识,维权意识,正确合理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对于我们每个人和社会都意义很大。
注释:
①严复.群己权界论・译凡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②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450-470.
【参考文献】
[1]严复.群己权界论・译凡例[M].上海:商务印书馆,1981.
[2]王四新.网络空间的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7.
[3](英)约翰・密尔(著),程崇华(译).论自由[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9.
[4]王卫国.民法[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5]甄树清.论表达自由[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6]张新宝.互联网上的侵权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7]钟瑛.网络传播伦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王利民.人格权法新论[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4.
篇10
摘要:面对长期或多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受虐妇女,询问其为什么不离开很不恰当,因为这一问题以一些不当的判断为基础。但受虐妇女容忍暴力、维持与施暴者的关系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的现象,有其复杂的个体和社会方面的原因。
中图分类号:C913.1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4-2563(2007)06-0019-05
对妇女的家庭暴力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也是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世界性妇女问题之一。近年来,中国家庭暴力问题开始暴露出来且日益严重,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家庭暴力通常发生在具有亲密关系的家庭成员之间,这意味着家庭暴力就发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或者生活周围。在一定程度上,这一问题与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因为我们身边的亲戚、朋友或者邻居中可能有人正遭受着家庭暴力的侵害。与生活的密切相关性使人们对家庭暴力投去更多的注意,也使人们在看到、听到相应的事件时分外关心问题的解决,尤其是受害者的处境及其救助。生活中,人们总是同情弱者,希望能够帮助弱者,对家庭暴力中的受虐妇女也是这样。这是一个善良的目的,但事实是否如此呢?每当我们看到报端关于家庭暴力的报道,每当我们听到别人讲述家庭暴力的事件,想象这些妇女面临的命运,我们经常会很困惑的问别人或自己:“她为什么不离开?”事实上,提出这个问题的不仅仅是我们,还包括一些对受虐妇女承担一定救助责任的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只不过问题变成了:“你为什么不离开?”问题貌似不同,但实质相同,都以受虐妇女为对象。讨论就从“她为什么不离开”开始。
一、“她为什么不离开?”――一个错误的问题
“她为什么不离开?”这似乎是―个极为自然、简单的问题。“她”是指那些长期或者多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因为对第一次遭受家庭暴力的妇女,人们更倾向于询问暴力发生的原因以及提供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法。只有长期或多次经历暴力的妇女,才会让人们产生这样的疑问。与此相应,“不离开”是指这些妇女仍然处于充满暴力的家庭关系之中,仍然经受着暴力的侵害。由此,问题可以转化为:在经历长期或者多次暴力之后,为什么这些妇女仍然处于充满暴力的家庭关系之中?认真分析可以发现,这个问题之所以让我们觉得困惑是因为有一些判断作为我们提问的基础。
1.离开,暴力就会结束
这是人们的普遍认识,否则就不会为受虐妇女的不离开而困惑。遗憾的是,这只是一个想当然的判断,而不是事实。这一判断忽视了妇女为了摆脱暴力所作的尝试及其带来的后果。有关调查显示,妇女在最初遭受暴力时感到愤怒和屈辱,她们积极地通过各种行动避免再次遭到暴力,其中包括提出离婚(28%)、回娘家居住(12%)等。这样的举动使她们暂时离开了施暴者,但其后果未必理想。如果离婚未成或者因为各种原因又被迫回到施暴者身边,她们面临的可能是更严重的暴力。而在现实中,有的施暴者甚至追到妇女的娘家继续暴行,有的妇女离婚以后仍不能摆脱前夫的暴行。在某地妇联的统计中,离婚后妇女受前夫暴力的占家庭暴力总数的19.5%。由此可见,真实的情况是:离开,暴力未必结束。
2.如果受虐妇女决定离开,就一定能够离开
社会对个人自由、独立的标榜,女权主义者为使妇女得到更大个人自由所作的努力及其取得的成绩,使人们渐渐产生了一个信念:个体是自己的主人,包括妇女。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相信:每个人都可以决定自己的生活。而对于受虐妇女而言,只要她下定决心离开施暴者,她就能够离开。这是一个理想的状态,但现实却要残酷许多。几千年来,社会的主要资源一直为男性所占有。近百年来,妇女地位的提高使女性开始占有一部分社会资源,但与男性相比仍处于弱势地位。今天,即使一个受过高等教育并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妇女离婚,都意味着孩子和住所的丧失,更不要论及其他社会地位较低的妇女了。现实中有很多制约妇女做出离开决定的因素,诸如:孩子、没有经济来源、住房,等等。由此可见,人们的判断完全忽视了妇女做出决定的前提,而仅仅关注决定本身及其实现。这是一个空中楼阁似的判断。
3.社会救助是能够获得的,并且是有效的
对于前文的论述,也许有人会提出质疑:即使受虐妇女资源缺乏,他们仍然可以向社会求助,而不用继续停留在这种关系中。这里又出现了一个新的判断,即人们通常认为受虐妇女能够得到社会的有效救助。表面看来,妇女在遭受暴力后可以通过各种途径寻求帮助,包括向亲人、朋友寻求非正式的社会支持和向妇联、公安机关、法院等机构寻求正式的社会支持,但问题的关键是受虐妇女是否从社会支持中得到了真正的救助以及救助是否有效。对于前者,笔者将在后文中详细论述。对于后者,有研究表明,在受虐妇女的经验中,求助无效占大多数(58%),这还不包括求助暂时有效的情形,而求助真正有效的只有6%。这些数字否认了这一判断的真实性。
前述的三个判断促使我们提出问题:她为什么不离开?建立在这三个判断基础上的这个问句并不是一个真正的问题,实际上也是一个判断,其逻辑是:在离开暴力就会结束的情况下,真正的受虐妇女一定会离开。而问题中的妇女在通过个人力量或社会救助时能够离开却不离开,她们自身存在一定的问题,她们对自己的被虐应当承担一定的责任。在这个意义上,她们未必是真正的家庭暴力受害者。于是,提问将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悄悄转化为私人之间的事情,同时归责于受虐妇女。行文至此,有人会说,这只是我们的无心之过。但对于受虐妇女,尤其是被询问“你为什么不离开?”者,这有些类似于一个钱包被盗的人去派出所报案,工作人员却问他:“你的钱包为什么会丢?”面对后者,报案者会愤怒,而旁观者也会对工作人员不满。而面对前者,人们却觉得这个问题是如此自然,询问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受虐妇女。面对问题,受虐妇女不由自主地反问自己:“我为什么不离开?”这实质上是迫使她们反思,反思是不是自己造成了自己的困境,而结果是使受虐妇女觉得社会责备的是自己。被责备的感觉会使一些妇女觉得委屈或者愤怒,也会使一些妇女去思考自己的过错,但不论如何都会使她们放弃向社会求助,或继续容忍暴力,或通过其他违法的方式结束暴力,这些都是人们不愿意接受的。
因此,“她为什么不离开?”这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二、她为什么不离开?――一个复杂的现象
面对受虐妇女,询问其为什么不离开固然不恰当,但忽视这些妇女长期或者多次受虐的现实更不恰当。受虐妇女为什么要容忍暴力并维持和施暴者之间的关系呢?探讨她们不离开的原因有助于人们提出正确的问题,更有助于社会为她们提供适当的帮助。
目前,对受虐妇女为什么不离开的研究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社会制度层面的分析,主要集中
于性别制度,主张男女不平等是导致家庭暴力产生的根本原因,也是导致受虐妇女不离开的制度因素。二是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即寻找影响妇女做出离开决定的具体制约因素,主要有:恐惧、对孩子的责任、施暴者承诺改正、离开而产生的内疚、自尊心低、对施暴者的爱、对施暴者的经济依赖、等等。三是分析受虐妇女的心理,探讨其不离开的心理原因,影响较大的理论观点有“创伤情结”和“习得的无助感”,前者强调施暴者与受虐者之间权力的不平衡和暴力的间歇性,后者则关注妇女长期受虐却无法改变境况所产生的无助感。这三方面的研究从不同的角度对受虐妇女的不离开做出了自己的解释,都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这些研究或过于宏观(如一),对家庭暴力的防治难以提出具体的对策;或太过分散(如二),忽视了各种因素间的综合作用;或过于强调受虐妇女的消极一面(如三),仅对在家庭中占有资源较少的受虐妇女的不离开具有一定的解释力。实际上,受虐妇女成功摆脱暴力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受虐妇女决心摆脱暴力,二是社会支持妇女摆脱暴力,两者相互影响,缺一不可。现实生活中,正是由于这两个条件或其中之一的不成熟,导致了受虐妇女不离开的决定。这是一个社会与个人互动的过程。
(一)妇女决定离开
受虐妇女在摆脱家庭暴力的努力中,最坚决的表现形式是离婚。离婚结束了受虐妇女与施暴者之间的婚姻关系,在多数情况下可以结束受虐妇女的厄运。但离婚对许多受虐妇女是一个很难做出的决定,原因在于受虐者心里潜在的矛盾。这些矛盾无形中影响了她们的决定。
1.希望摆脱暴力与渴望保持关系之间的矛盾
尽管近些年来人们对离婚的态度越来越宽容,但婚姻的破裂对许多人仍是一种失败的象征。这导致许多受虐妇女将摆脱暴力与结束婚姻分离开来,她们希望在维持婚姻的前提下与暴力告别。对于占有社会资源较少的妇女,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妇女,婚姻对她们生活的影响是决定性的。这是因为:第一,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总是认为丈夫是家庭生活的主要支柱,受虐妇女依靠其丈夫生活。事实上,受虐妇女也常常默认这种观点,其结果是离婚直接与生存困境相联系。于是,在目前社会救助系统还不完善的情况下,维持婚姻以保障生存就变成了第一选择。这点在农村地区表现尤为突出。第二,每个人都渴望获得成就感,但占有社会资源较少的妇女很难在除了家庭之外的其他领域获得成就感。在这个意义上,婚姻的失败对她们而言在很大程度上意味着人生的失败,而离婚也意味着承认自己的失败。而对于占有社会资源较多的妇女,尤其是那些与其丈夫相比资源占有处于优势的妇女,她们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男强女弱的传统格局。生活中,许多人认为女性的资源优势会伤害坚信自己是一家之主的男性自尊。如果这些妇女也认可这种观点,那么在遭受家庭暴力后思考暴力发生原因的过程中,她们很容易将暴力归因于自己对传统格局的破坏与对丈夫男性权力的挑战,进而将自己的某些行为过错化,而将暴力合理化。这时,她们的第一选择不是离婚,而是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某些改变而结束配偶的暴力。另一方面,通常她们在人们的眼中是比较成功的女性,而成功的人往往更害怕失败,尤其是在社会仍然认可家庭对于女性的特殊重要性的今天,选择离婚对这些成功女性仍是一个艰难的决定。但对于长期或多次遭受暴力的妇女而言,在维持婚姻的前提下结束暴力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愿望。相反,她们越是渴望维持婚姻,越是希望婚姻成功,就越容易接受传统的社会观念,也越可能导致男性的暴力行为发生。
2希望摆脱暴力与渴望爱和关注之间的矛盾
虽然许多人很难接受将暴力与爱联系起来,但在现实生活中,把爱和暴力等同起来是早期儿童社会化的一部分。父母在对孩子进行体罚时,经常对孩子说诸如“我打你是因为我爱你”、“打你是为你好”之类的话,这不仅是在把暴力与爱联系起来,也是在不加解释和讨论的情况下给儿童灌输一种爱近似于被动接受的观点。儿童一旦认同这种观点,其影响将持续到他们成年以后,男性会将暴力作为一种表达爱与关注的方式,女性则会认可或被动的接受这种“特殊”的表达。这导致一些妇女在遭受家庭暴力之后,往往相信丈夫爱的解释和改正的承诺。而妇女越是相信暴力与爱之间的联系,男性的暴力行为越会发生。这也是家庭暴力得以循环发生的一个原因。另一方面,爱与被爱是人的心理需要,再加上社会总是认为女性需要关心与照顾,尤其是男性的关爱,这导致女性对于爱尤其是异性之爱的渴望更多一些。但实际上,不同的女性得到男性关爱的可能性是不同的,而女性对自身吸引力的评价也是不同的。自我评价较低的女性往往觉得以自身的条件,即使离婚也很难找到一个更好的丈夫。这时她们会从日常生活中寻找丈夫关爱自己的点滴,并确信其真实性。她们会将忍受虐待看作自己付出的代价,因为她们知道自己可以过没有虐待的生活,但却不能过没有关爱的生活。这意味着,当对关爱的渴望超过对暴力的恐惧时,当害怕孤独甚于害怕暴力的伤害时,受虐妇女就倾向于容忍暴力并维持与施暴者的关系。暴力与爱之间的纠缠使结束暴力与获得关爱之间表现出一定矛盾。
以上是受虐妇女做出离开决定时心理上两个比较突出的冲突。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类似的冲突,例如:离开丈夫与离开家和孩子的矛盾。这些内在的心理冲突影响她们做出离开的决定。
(二)社会对决定离开的妇女的支持
由于妇女在社会资源占有上处于相对弱势,因此社会支持网络对妇女的支持与救助对受虐妇女做出并实现其离开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尽管社会同情受虐妇女,愿意为他们提供支持与救助,并设立了承担相应职责的机构,但其实际发挥的作用与人们的理想相差很远。
1.社会对受虐妇女的有形支持
为促使受虐妇女做出离开的决定,社会必须使她们相信:离开施暴者后能够安全地生存,并保障妇女的信任能够变成现实。因此,对于缺乏必要社会资源的受虐妇女,社会应当为她们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持,但现实状况是受虐妇女很难获得需要的帮助。妇女在遭受暴力之后,通常首先选择向娘家、朋友等个人网络求助,但亲友能够为其提供的帮助是非常有限的,最常见的是提供短期住所,有时包括一定的经济支持。在许多情况下,躲避在亲友家并不能保障其安全,甚至会威胁到亲友的安全。因此,这只能是一个权宜之计。对于自认不宜再向亲友求助的妇女以及没有亲友可求助的妇女而言,她们只能向社会求助。而在中国大部分地区,目前并没有建立妇女庇护中心之类的福利机构,这直接导致这些妇女无处可去。这使得许多妇女由于无法获得必要的帮助而不得不返回或者继续停留在充满暴力的家庭关系之中。与此同时,在暴力持续的过程中,女性还可以选择向社区、妇联、公安机关等机构寻求支持,但由于社会救助体系的不完善,这些机构的介入都是暂时性的,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使受虐妇女的处境更为
悲惨。对于离开暴力家庭的妇女,社会应当保障她们的安全,但如同前文提到的一些妇女在离婚后仍然受到前夫的暴力侵害。当她们发现离婚并没有事实上结束自己的厄运时,复婚或者和前夫共同生活以相对保障安全便会成为其选择。这表明,社会并没有为受虐妇女提供必要的、有效的有形支持。
2.社会对受虐妇女的精神支持
对受虐妇女而言,社会支持不仅意味着物质上的有形支持,还包括无形的精神支持。通常人们都会认为,社会总是同情受虐妇女,即使不能提供有效的物质支持,精神支持却是没有疑问的。但认真分析妇女求助时社会支持系统的反应,就会发现现实并不像人们想得那样,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倾向:其一,面对遭受暴力的妇女,人们经常询问一个问题:“他为什么打你?”这句话悄然将话题引到受虐妇女身上,其潜台词是:你做错了什么,他会打你?于是,暴力被模糊为夫妻双方的事情,在一定意义上可以称为引起与被引起的关系。而问题的本质是,任何形式的家庭暴力都是不能容忍的,都是对女性尊严和权利的侵犯,这完全是施暴者单方的行为。而这样的问题却将家庭暴力的本质模糊化。类似的问题和话语还有:“两口子哪有不打架的”、“明知道他脾气躁,你干嘛和他吵”、“他在外面压力大,你要多理解他”,等等。其二,当受虐妇女表示离婚的想法时,常常会面对另外一些问题,例如:“你想过孩子没有?”、“离婚了,孩子怎么办?”、“为了孩子,你不能忍一忍吗?”表面上,这些问题并没有否定妇女的决定,但其真实含义却是劝说妇女继续留在暴力之中。因为中国的传统观念以及人们的普遍意识中,母亲总是忍辱负重、无私奉献的,一个负责的母亲总是甘愿为孩子而牺牲自己的。这很容易使受虐妇女产生一种认识,如果自己不顾孩子而离婚,周围的人会否定自己,而自己为孩子做出一些牺牲是应该也是值得的。这实际上是将妇女继续停留在暴力中的行为崇高化。其三,当受虐妇女觉得自己无论如何都不能摆脱时,当接受求助的对象认为自己对受虐者处境的改善无能为力时,就会出现将暴力命运化的倾向,对妇女的受虐作出诸如“都是你的命不好呀”、“女人就是这样的命呀”之类的解释。命运化是一种完全消极的想法,几乎完全否定了妇女摆脱暴力的可能性。而这几种倾向是人们在面对受虐妇女时不自觉的表露出来的。这表明,社会实际给予受虐妇女的精神支持与人们头脑中的认识相差很大,社会无形中在很多时候扮演了压制受虐妇女的角色。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以发现,受虐妇女离开充满暴力的家庭关系是其本人和社会互动的一个结果。如果受虐者内心的冲突导致其继续停留在暴力关系中,社会救助系统也无用武之地。但如果受虐者决定离开,但社会却否定或压制其离开的想法,或不能保障其生存与安全,妇女就会被迫放弃初衷而继续或返回暴力关系之中。另一方面,完善有效的社会救助系统和强而有力的社会精神支持也会有助于受虐妇女做出离开的决定。受虐妇女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对她为什么不离开具有相当的解释力。
三、恰当的问题与针对性措施
“她为什么不离开?”同样的表达,分别被作为一个问题询问与作为一种现象研究时,两者之间的差异是如此之大。正是由于人们关注现象引发的问题更甚于关注现象本身,才导致了一种尴尬的局面:在家庭暴力防治和受虐妇女救助中,人们行为的目的与结果之间出现了相当的偏差。在现实生活中,还有许多类似的例子。例如,同样对于长期或多次受虐的妇女,人们询问:“你为什么容忍他的行为?”,问话暗含着受虐者容忍暴力的意思,但实际情况是她们没有其他选择,而反抗会使暴力升级。又如,人们习惯于将家庭暴力称作“夫妻间的事”,仿佛暴力和虐待发生在夫妻相互之间,而实际上家庭暴力是一个人针对另一个人的。这意味着,社会对家庭暴力的防治和对受虐妇女的救助可以从两个层面上展开:
1.学习倾听与询问恰当的问题
目前,在社会救助网络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充分发挥现有社会支持系统的力量是一个现实的选择。作为受虐妇女求助的对象,不论是其亲友,还是有关机构的工作人员,都应当首先学会倾听与询问问题。倾听有助于了解受虐妇女的状况与处境,更重要的是认真倾听本身就是救助的一部分。在倾听的基础上,提出恰当的问题,例如:“我能为你做些什么?”“你需要我们做些什么?”等等,以使求助者感觉到社会的理解与支持。与此同时,应当尽量避免在没有了解有关情况时贸然发问,避免以某些不合理的判断为基础提出问题。这是一个相对容易实现的措施,但这是向受虐妇女提供救助的第一步。如果询问求助者“你为什么不离开”之类具有一定归责含义的问题,会使受虐妇女就此停止向社会求助。对于承担一定救助职责如居委会、妇联等机构的工作人员,这点尤为重要,因为她们的反应、态度与问题会被受虐妇女认为是政府的态度。因此,这些机构应当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或者提供工作手册,以提示她们怎样恰当应对求助的受虐妇女。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网络综合布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