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理现象的主要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安全运输 心理因素 不良影响 提高 安全系数
此课题通过心理学原理,研究运输生产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遏制不良因素,从而减少行车事故的发生。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人的操作过程主要有三个环节,即接收信息、操纵控制设备、观察调整运行,所有这些行为均受心理现象影响。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使人的心理现象处于积极状态,就能减少一些人为原因造成的事故,从而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系数。
1、课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矿区铁路设备系统的更新与完善,安全运输有了一定的保障。如何从另一方面把好安全运输关,这就要从人的因素进行着手分析。当人的心理现象处于积极状态时,感知加快、思维敏捷、动作可靠,能保证运输安全;否则人的感知、思维和反应机能就不能正常发挥,差错增多,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就很大。通过分析人的心理因素,把由消极的心理现象所产生的侥幸、麻痹、惰性、烦闷和好奇等心理倾向引发的事故找出它们发生深层次的原因,探讨出心理保障因素,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措施,提高人的心理素质,从而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
2、研修过程
通过对近几年我处发生行车事故案例的分析研究表明,人为事故发生率占85.3%,主要表现可归结为人员素质偏低。针对人的因素造成行车事故重点研究分析。
2.1运输安全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按照心理学原理,心理现象是人的大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互相联系、又互相制约的方面,而且各自都包含一些复杂的心理要素和具体表现形式。通过调查、研究影响运输安全的心理要素,主要有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情绪和疲劳等。
2.2感觉和知觉与运输安全
感觉是人通过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属性的直接反映。知觉是客观事物的各种表面现象和诸多属性通过人的各种感官在大脑中的综合反映,知觉不仅依赖现实的感觉,而且也依赖于以往感觉在大脑中的积累,二者密不可分,通常称之为感知觉。在运输生产过程中,一些事故是由于人的感知觉发生错误(如误认信号、误听或误传命令等)而造成的。
2.3记忆和思维与运输安全
记忆是人脑对所经历的人和事的识记、保持和重现,思维是大脑在感知和记忆基础上对客观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和推理的心理过程。在运输工作中行车人员忘记将计划变更内容及时准确地通知作业人员,或因情况变化,不能立即分析判断、采取措施,就会因贻误时机而直接危及行车安全。
2.4注意和情绪与运输安全
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状态,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身需要或是否符合自己的愿望和观点而表现出来的肯定或否定的态度体验。注意是保证运输安全的基本心理条件,如果作业人员的注意力不集中,或不能及时转移注意力,都有可能导致运输事故的发生;而情绪不稳、心态不佳是发生事故的重要原因。
2.5疲劳与运输安全
疲劳是人在连续工作一段时间后,体力和精力消耗超过正常限度所出现的生理心理机能衰退的现象。铁路运输工作中,列车运行速度快、噪音大、职工连续工作时间长,耗费的身心能量多,因此研究和减轻疲劳,对保证运输安全有重要意义。
3、成果主要内容(运输安全心理的保障条件)
通过分析影响运输安全的心理要素,探讨出减少和防止一些消极因素发生的保障条件。
3.1增强安全意识
意识是人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思维和方式等心理活动发展到高级阶段时的心理沉淀。意识的自觉性和能动性具有客观现象的作用,牢固的安全意识是运输安全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增强个人安全意识可确保安全自控,增强群体安全意识可实现安全互控和联控。其主要途径有:
(1)坚持正面教育。不定期举办安全培训班,使广大职工正确认识处理好安全与效益,安全与个人、集体之间的关系;安全与自控、互控、联控之间的关系,使安全意识的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2)通过典型事例。在班组中树立典型示范,使班组成员学、比有榜样,赶、超有对象,牢固树立遵章守纪光荣,让标准化作业成为自觉习惯。
(3)利用从众心理。在职工中充分发挥优良作风和集体荣誉感,加大制度和纪律的约束力,增强群体一致向上的凝聚力,形成“要我安全”变成“我要安全”的良好氛围。
3.2激励安全动机
激励是指运用精神和物质手段去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激励手段呈多元化趋势。铁路运输安全生产的长期实践证明,竞赛与奖励相结合的方法是激励广大职工安全生产积极性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举办一年一次的技术比武活动和各班组之间的信号操联手对抗赛,从而激发了职工的工作热情。
3.3提高技术业务能力
知识和技能是人的能力形成的基础,并能促使能力的发展,从而提高人的记忆能力。为了提高职工的技术业务能力,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坚持开展全员业务知识、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教育,强化非正常情况下的作业应变能力,进行系统超前培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2)对职工教育坚持“重现场需要、重实际操作、重实际成效”,改进了培训方式好方法,在全段开展培训、演练一体化的模式。
(3)经常在各班组中开展“学标、对标、达标”活动,本着“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组织各工种所有在职职工按照作业标准反复学、反复练,提高了职工的业务技能。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 物理环境 人文环境 校园文化
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渗透的,是润物无声的。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把德育的意图隐藏起来,是教育艺术十分重要的因素之一。”良好的学校环境就是一个润物无声的德育场,能给学生的校园生活带来愉快、乐趣、活力和希望,有益于学生的身心健康,更重要的是,它有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激发学生形成爱学校、爱生活、爱人民的道德情感,促使学生奋发向上。
学校环境大体上可以分为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有着各自不同的影响,我们分开叙述:
一、物理环境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学校的物理环境一般指学校的硬件设施,包括校园建筑、公共设施、教学环境和生活环境等。
学校的绿化、美化等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起到相当的作用。比方说:整洁干净的校园使学生容易产生“完形”(班杜拉的理论)的需要,名人画像、名言警句、艺术作品、雕塑作品能让学生陶冶情操;小桥、流水、绿草、鲜花等自然风景能让学生在学习劳累之余,领略大自然的美,展开丰富的想象。从而保证学生身心舒适,不至于感到环境的压抑,同时也开阔了视野,净化了心灵,消除了紧张的学习带来的一些不良的影响。
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和成长,最有利于直接经验的获得,也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良好的教学设施、足够的活动场地,才能确保学生按自己的兴趣去参与、体会和发现,去和其他学生通过语言进行交流,并在交际中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完成情感学习,逐渐形成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进而避免消极情绪和行为的产生。
二、人文环境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
人文环境包括师生关系、校园风气、文化制度、社区环境等方面,学校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同样有着重大影响,其具体表现在学校及周边的氛围和人际关系等方面。学校的氛围是影响学生心理和生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它与校园文化、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创新意识及教学水平密不可分,也与社会、家庭对学校的支持、配合息息相关。
1. 校园文化对于学生心理健康有着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是以师生员工为主体,以校园的管理文化、课堂文化和课外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平台,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校园文化如同一个人的气质修养,它是一所学校思想文化内涵的最直接的表现,是一所学校的“精、气、神”。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它潜移默化的熏陶、感染学校的每一位师生,它能够增强师生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形成向心力和凝聚力。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广大学生必然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反应,表现出形形的心理现象,其中,大部分心理现象是积极健康的,也是我们期望出现的。积极健康的心理现象能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引导学生奋发向上;在校园文化建设活动中,还可能产生一些负面的心理现象,对学生的成长成才产生干扰和冲击。它们的存在不仅可以破坏群体的凝聚力,也可以削弱自己和他人追求进步的积极性,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2.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也是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尤其是模仿他们的父母和老师,正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指出的:教师把学生培养成一个什么样的人,自己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因此要求教师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
2010年,北师大珠海附中出现教师殴打学生的现象,其视频一度在网络快速传播;而近期珠海湾仔镇鸿景小学8岁小学生因数学考试不理想被老师打了20多竹棍……类似事件常见于媒体,虽然,这些老师的行为遭到了人们的反对和谴责,同时,他们也受到了一定的严肃处理,但是,这些孩子心里留下的创伤却是终生难以弥补的。另外,当一个学校出现了上述情形,在很长的时间内,其他的学生会同样恐惧,情绪也就难以稳定下来。很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也告诉我们,学生时代,老师的过失更容易促使其自暴自弃,促使其日后走上犯罪的道路。
教师的情绪变化,同样会影响到学生的情绪波动。如果教师们整天沉着脸,动不动就呵斥学生,那么,学校、班级将被笼罩在压抑的气氛之中,学生就会生活在一种机械的、缺乏活力与互动、缺乏情感交流的气氛之中,久而久之,学生的心理会扭曲,情绪会不稳,甚至暴怒、焦虑、抑郁,攻击别人,对社会的认知、情感也会渐渐淡化,不利于健康心理的形成。可见,教师的笑脸、爱心、诚信,以及教师的激情教育是形成学生良好心理的催化剂。
3. 文化环境也是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
社会文化、社区、家庭是学校的文化环境。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在学校中的反映,社会文化的发展也深刻影响着校园文化的变化和发展,因此,校园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不是封闭的、静态的,校园文化必须主动地去选择社会文化,只有这样,校园文化才能形成正确、健康的环境,并对学生时刻产生积极影响。例如当前流行的港台武打片,经常会出现打打杀杀等暴力场面,也会不经意间被青少年模仿,《逃学威龙》中的坏分子更被少数同学视为英雄,2012年,针对学生的砍人事件也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影响和冲击,这些社会因素显然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必须正确引导。而社区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孟母三迁择邻处,以及当前学区房的热炒,也是人们认识到社区对孩子的影响意义重大。在文化环境中,对孩子的心理成长起到关键作用的,当属家庭因素,不当的教养方式、管教态度,日益疏远的亲子关系,冷漠的家庭气氛,无一不对学生的心灵造成伤害,而且在孩子将来的成长过程中会体现得越来越显著,这些表明家庭因素对学生心理的影响更是意义重大。
三、采取有力措施,搞好学校环境建设,为学生心理健康成长提供有力的保障
1. 加强校园硬件建设,创造高标准的适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现代学校
校园硬件建设是学生心理成长的物理环境。学校的整体规划应从美学的角度去布局,尽可能远离环境和噪声的污染,保证空气的清新,搞好绿化、美化,烘托出一种和谐的校园氛围,同时做好活动场地、教学场地的配套建设,为学生提供获取现代信息技术、艺术活动、体育锻炼、科学实验、劳动实践的物质环境。当然,我们的校园硬件建设目前仍然需要资金的保证和社会的重视。
2. 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传承优秀传统
校园文化是一所学校综合实力的反映。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建一种氛围,以陶冶学生的情操,构筑健康的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因此,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学校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构筑全员共建的校园文化体系。
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彰显着校园文化的特性,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到现代文明的传播,从校园内涵文化的建设到校园外显文化的营造,从静态文化的加强到动态文化的生成,逐渐形成深厚的校园文化积淀,从而极大地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
当然,校园文化建设必须针对学生的心理采取措施,例如,制度文化建设要贴近人的需求,做到以人为本,避免出现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规定,使各项措施更加有利于促进符合预期行为的产生,避免不良行为的蔓延和发展。只有重视学生心理现象分析,才能对不健康的校园心理进行调适,使措施更有前瞻性、针对性,更能够真正落到实处。为此,我们应该思考开展什么样的校园活动,建立什么样的社团组织,设立什么样的榜样、典型,提倡什么样的理想和信仰等等,并做到既合理引导,又不会管控过严以致缺乏活力。这些,都要求我们对校园文化中的心理现象进行深入的分析,以便把握好管理的“火候”。
3. 提高教师队伍素质,引导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首先,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老师要用自己的爱去哺育学生,要善待学生。只有爱学生,以真诚换取真诚,建立相对平等的师生关系,你才能博得学生的敬重,赢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会专心学习,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品质。因而,作为学校,应让每位教师相信“师爱作用”,相信“亲其师信其道”,把无私的爱献给学生,用自己博大的情怀,去感染学生。并时刻控制自己的不良情绪,以保证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爱的温暖。
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教学时,教师应汲取现代教育理论的精华,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借助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有效地组织教学。教学中,应注意结合学生感兴趣的活动,使学生获得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机会,以建立合作、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获取成就感和自信心,为今后的社会交往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协调统一外部文化环境,以达成教育目标
学校应协调好与社会、家庭的关系,学校教育不是万能的,离开了社会、家庭的合作,学校教育寸步难行。
作为教育的直接受益者和责任人――家庭,学校应与他们密切合作,通过教师家访、家长校访、召开家长会、家教经验交流会等途径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学校应适时召开家长会,创办家长学校,促进沟通和协作,才能使教育富有成效,加快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
而在优化校园社区环境方面,我认为应抓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社区文化的研究,在学校教育中充分利用其积极因素,避免消极因素;另一方面,学校要与社区有关部门建立密切联系,争取他们支持和参与学校的各种教育工作。
综上,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维教育网络的建设,协调统一好外部文化环境,才能使我们的学校教育事半功倍。
结论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决定着一个人事业的成败。学校应当重视人文环境和物理环境的平衡和协调,整合各种资源,优化教育环境,努力构建优美、和谐的学校环境,给学生们一个稳定、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进孩子们身心健康,为孩子们的幸福人生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雄伟.优化德育环境. 构建“生态德育场”[J] .成才之路,2007(12).
篇3
关键词:击剑比赛;过度紧张;心理训练
1 前言
击剑比赛是按照一定的规则战胜对手目的。作为一名优秀的击剑专业运动员,不仅需要有高超的技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而且还需要具备优良的心理素质。对击剑专业运动员来说,重要的是在赛场上异常突变、紧张激烈的情况下,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灵活应变。焦虑则是引起运动员在比赛中过度紧张的主要原因。现代运动心理学研究结果和运动实践已经证明:运动员在临赛中能否调节好自己的情绪状态,将直接影响运动员竞技水平的发挥。
2. 引起过度紧张的原因
有太多的运动员过于在乎比赛的结果,不能客观地分析形式和评价本人的实力水平,对比赛的目的、任务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思想包袱甚重,进而焦虑不安,以致产生过度紧张。据心理学家分析,运动员赛前对比赛结果的成功期望越大,对失败的恐惧就越大。
运动员在比赛中的对突发事件易过度紧张 前一名运动员的失误导致失利,运动员本人会受到强烈感染,给心理上无形中造成高度紧张。 另外,对外界的刺激和干扰过于敏感。如观众的喧哗声过大,裁判员判罚出现失误,比赛时间条件的改变,场上灯光的明暗,都会刺激运动员的情绪产生一些波动,也易造成过度紧张。
缺乏自信心,对未来比赛的结果持消极态度。这种自我怀疑和消极的态度会诱发焦虑,产生畏惧、恐惧情绪,从而导致一系列消极的心理和身体变化。运动员缺乏自信心,主要有以下儿方面的原因:
一是以前失败的影响,其次对对手的情况不了解,准备不充分第三伤病,睡眠不足及对手实力太强等
3. 心理训练的内容
根据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活动的需要以及心理品质形成的规律,心理训练的内容分为平时心理训练和赛前心理训练两部分。
平时心理训练的内容
(1)培养、发展运动员的注意能力,包括注意的稳定性、注意范围、注意转移、注意分配以及在比赛时的定向能力。
(2)培养运动员的记忆力、想象力、形象思维等能力。
(3)培养运动员对击剑的兴趣、能力以及独特的性格和气质,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心理特征。
(4)培养运动员勇敢、顽强、果断的意志品质,增强对比赛胜利的信心,掌握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为运动员争取良好成绩打下牢固坚实的基础。
赛前心理训练主要内容
根据比赛的目的、行动大纲,提出任务,以激发运动员参加比赛的积极性。增强对取得比赛胜利的信心,消除各种杂念.克服紧张情绪。
赛前观看对手的比赛录像,分析其技术、战术特点,以激发运动员的比赛欲望,做到心中有数,克服浮躁情绪。在比赛时给运动员简洁清晰的战术指导,使运动员在整个比赛中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状态,赛后及时总结,肯定其成功之处,指出不足之处,为下一轮比赛做好心理准备。
4. 心理训练的方法
4.1模拟训练
4.1.1实景模拟是设置竞赛的情况和条件对运动员进行训练,它包括模拟训练如描述未来比赛的情形,模拟观众大声呼叫,喝倒彩等。给运动员在心理上造成极大的压力和干扰,从而形成对比赛情境的先期适应,有利于比赛时很快适应,稳定生活,稳定心理,发挥最好的水平
4.1.2播放影视录像模拟使运动员对对手、场地、设备更具真实感。模拟训练主要是为了减少运动员赛前疲劳和心理紧张,提高运动员对临场环境的适应能力,为参加比赛做好生理上、技术和心理上的准备。振奋精神,增强斗志。运动员的自我控制非常重要,在训练和比赛中可以调整自己的思想情绪、心境和意志力,增强兴奋与抑制能力,合理地分配精神、体力,达到训练和比赛的
5结论和建议
5.1 结论
5.1.1 运动员临赛前或比赛中所出现的过度紧张通常是一种暂时的心理现象,它是由客观刺激引起的内部反应。据国外资料证明,参加奥运会的运动员约有5o%临赛前都出现不同程度的紧张。可见,人们的一般紧张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是可以通过提高信心和改变刺激物作用加以调整的。
5.1.2 进行科学的赛前心理训练是调控赛前运动状态的根本方法,心理训练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心理状态有序化,运动员心理状态的变化乍看起来是混乱的,但只要抓住其主要矛盾,就能使无序变有序,关键在于有效而长期的训练。在比赛日趋激烈、运动员之间实力差距愈来愈小的情况下,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关键的作用,可以说心理状态稳定是技术稳定发挥的重要保证。因此,教练员在赛前正确、客观地分析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并针对运动员心理过度紧张、心理胆怯、过分激动、心理淡漠、盲目自信等各种不良的心理状态有选择地进行心理训练,将会对比赛成绩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5.2 建议
5.2.1 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整个过程中,不仅要重视身体素质,专业技术等方面的训练,更要注重培养运动员良好的心理素质,根据运动员自身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素质的训练,提高运动员比赛中自我心理调节和控制能力。
5.2.2 在充分考虑到运动员个体之间的差异及其他因素的同时,可根据不同的特点来调节不同的紧张程度,主要是加强平时的适应训练,使其适应在紧张条件下发挥正常的心理技能,加强自我的调节能力,稳定情绪,调节自我的心理状态。
5.2.3根据运动员的技术实力,建立适宜的比赛目标,明确比赛任务,以此来消除心理障碍,增强运动员心理的稳定性,树立必胜的信心。
5.2.4心理训练必须结合实战内容,使运动员处在比赛氛围中,逐步适应激烈的比赛节奏,熟悉比赛的环节,把比赛当作训练,做到心中有数。
参考文献:
[3]李建国.心理训练法[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5]田麦久主编.运动训练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
[8]邵德伟.体育教育心理学[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11]谢玲.浅谈运动竞赛前心理准备及其调控[J]重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篇4
关键词:感觉;真实;心理;生理;唯心主义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6-0270-01
一、感觉的生理结构
“感觉是感官、感觉神经、和感觉中枢对感觉的刺激而引起的活动,例如视、听、味、嗅、触等都是。”“感官是身体某特别区域,专对某种刺激起某种活动者。”例如眼睛是身体的一个特别区域,专对光刺激起视活动,所以眼睛是感官。由此可见感觉的产生是从各个身体感官部分接受外界刺激所产生的活动。要是追其根源,恐怕就要追溯到神经末梢了。
生理上的感觉是天生的反应,健全的儿童不自觉的就能看能听。一个苹果放在初生儿童面前,所看的并不是苹果,而是一团光线和色彩。这时候的感觉是纯粹感觉,初生的孩童才具有。感觉中枢的活动是感觉的本部,少了这部分感觉就不会明显。感官和感觉神经的活动是引导感觉冲动到感觉本部的步骤。感觉是脑神经对外来刺激的最先反应,然后是对刺激的认识和感觉经验的利用。当刺激不变且持续的时候,感觉就会逐渐减淡至消灭,各种感觉都会有这样的现象,分工明确的感官系统共同为人类提供了复杂的心理运动的基础,结论便是:感觉是由身体各个感官职能协调完成的真实反应。
二、重要的感官表现
人类的感官世界何其复杂,一个庞大的精细的系统构成了我们的感觉基础。但是具体所占的分量却有很大的差别:视觉75%、听觉15%、其他10%。
我们的眼睛是明智的观察者,从视觉的结构来说,它所接受的信息是客观的,那就是真实存在的光线。在通俗语言中,人们习惯把“存在”和“假象”对立起来,比如铅笔在空气中和在水中我们所看到的现象,我们没有理由说一个是存在的另一个是假象,因为这些都是我们真实所看到的存在的现象,只是条件不同而呈现的要素的不同。声音的传播远远没有光线的传播来的迅速,但是在嘈杂环境中,那些细微的、视觉无法观察到的角落,人类总是能从复杂的环境里找到自己需要的声音符号,通过听觉可以准确的感知。
物体的颜色、声音、香气都是顷刻即逝的,但是他们所带来的感觉不容易消灭还是会残留下来,因此我们可以把视觉、听觉、触觉归为一类性质。感觉的复合体构成物体,其中也包括时间空间,既然称之为物体,那就是真实存在的,在我们感觉的阈限之内有什么理由说它是不真实的呢?
三、感觉的表达
感觉所反映的是当前直接影响感觉器官的事物,而不是间接起作用或者是过去起作用的事物;感觉所反映的是事物的某一个具体特征,即事物的个别属性,而不是事物的全貌或是整体,因此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认识的开端,是一切高级的、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我们看见一个尖利的物品。当我们碰触到它,它与我们的身体发生关系,我们感到了刺痛。但是我们看到它的时候并没有这种感觉。由此可以看到尖利是一个常久的核心;依照各种情况,刺痛是作为某种偶然的事物联结在这个核心上的。由于常有同类的事情,我们最后就习惯于认为物体的一切特性都是由常久核心出发,通过身体中介而传到自我‘作用’;我们把这些作用叫做感觉。”可是这样一来,这些核心便失去了他们的全部感觉内容,变成思想符号了。因而,说世界由我们的感觉构成,我认为这是正确的。
为什么和某些人在一起会感觉良好、被吸引、厌烦或焦虑?这就要从更深的角度去理解。在感觉所引起的反应中我想和感觉联系的最为紧密的就是“感情”,有的感觉使人愉快或是不愉快,这些经验总称为“感情”。人的感情有很多种,最常提及的便是:快乐和痛苦。人类对于“感觉”快乐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它们不局限于很少的感官。痛苦和快乐的感觉无论多么的微弱,都构成一切所谓情绪的主要内容。当我们被情绪激动起来的时候,出现了意识内的其他成分,或多或少的没有精确定位的感觉。整个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都是由感觉所构成,只不过这些要素联结的时间有所差别。
篇5
关键词:公平理论 报酬 人力资源管理 激励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人们对现代组织管理的理念也在不断的更新。“以人为本,高度满意”的员工激励机制,已经成为现在人力资源管理的热点。人的因素越来越受到组织的重视,并已成为组织实现战略目标的关键因素。
1 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组织行为学过程激励理论中,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是由美国行为科学家、心理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它侧重研究报酬对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影响,也就是人的动机和知觉的关系,是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一个重要激励理论。该理论是组织激励员工,追求高效益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保证,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公平理论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员工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对员工产生工作积极性的影响,其主要内容是:
(1)当人们把自己获得报酬的感觉与他人获得报酬的感觉相比较时,可用关系式来表示:
Qp/Ip=Qo/Io
其中:Qp代表自己所获得报酬的感觉; Ip代表自己对个人所做投入的感觉。
Qo代表自己对他人所获报酬的感觉; Io代表自己对他人所做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Qp/Ip>Qo/Io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减少自己的报酬或在开始时自动多做些工作,但久而久之,他会重新估计自己的技术和工作情况,终于觉得他确实应当得到那么高的待遇,于是他的工作量又会回到过去的水平了。
(2)Qp/Ip<Qo/Io在这种情况下,他可能要求增加自己的收入或减小自己今后努力的程度,以便使左方增大,使等式两边趋于相等;他也可能要求组织减少比较对象的收入或者让其今后增大努力程度以便使右方减小,使等式两边趋于相等。此外他还可以另外找人作为比较对象,以便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2)在上述横向比较的基础上,人们也经常做纵向比较,即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酬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得的报酬比值进行比较。当两者相等时,人们才会认为是公平的,
可用关系式:Qpp/Ipp=Qpl/Ipl
其中:Qpp代表自己对个人现在所获报酬的感觉;Ipp代表自己对个人现在投入的感觉。
Qpl代表自己对个人过去所获得报酬的感觉;Ipl代表自己对个人过去投入的感觉。
当上式为不等式时,可能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1)Qpp/Ipp<Qpl/Ipl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们会产生不公平的感觉,导致工作积极性下降。
(2)Qpp/Ipp>Qpl/Ipl当出现这种情况时,人们也会因此产生不公平的感觉。但不会觉得自己拿多了报酬,而是会主动多做些工作。
(3)公平的表现形式
亚当斯指出公平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分配公平,即员工在与他人或自己过去的比较中,感受到自己得到的报酬和付出的劳动是否一致。二是程序的公平,即对员工的绩效评估、职务提升和纪律管理等方面的程序感到是否公平、公正。
公平理论认为,每个人这都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与他人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作比较,也会把自己现在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与自己过去付出的劳动和得到的报酬进行比较,且这种比较是人的正常心理反映。
公平感与不公平感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它纯粹是人们在主观上的、心理上的反应。其心理学依据是人的知觉对于人的动机的影响关系。员工以自身的投入和他所获得的报酬进行比较,在心理上对这种比较结果加以判断,并产生是否公平的感觉。由此可知,公平理论提出的基本观点是客观存在的,但公平本身却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
2 公平理论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作用
在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公平原理具有重要的作用,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有利于挖掘员工的工作潜力,并使工作绩效得到显著提高。公平过程影响着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公平管理可使员工的聪明才智与积极性的充分发挥获得强大的动力,他们的创新意识也会在这样的激励下不断涌现,从而保证了工作的有效性和高效率,同时也使组织的竞争力得到提升。
(2)有利于增强组织的凝聚力,促进组织内部各组成部份的协调统一。公平管理会增加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意识。员工在工作中会自愿与组织和他人进行合作,逐步形成组织内部良好的沟通和交流环境,上下同心、协调一致,组织的凝聚力得到提升。
(3)有利于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公平管理会增强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团队意识,对企业的关怀和抵御利益诱惑能力将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员工对组织的忠诚度。
(4)优化组织人才结构。通过公平的绩效考核、评估,增加员工的工作成就感和竞争意识,使各类人才的活力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发挥,极大地激发各类人才快出成果、多出成果的积极性,促进组织选好人才,用人所长,发挥优势,提高人才使用的效率,不断完善组织人才结构,实现人才资源配置效率的最大化。
(5)有利于组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公平管理使员工对组织保持长期的、全面的、自觉的工作积极性,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实现个人与组织的双赢,从而推动组织的可持续性发展。
3 员工不公平感产生的原因
人们不难发现,组织中的员工在与他人或自己的过去相互比较的过程中,往往都会高估自己现在的投入贡献,低估别人的投入贡献,造成观察问题的系统偏差。公平观是一种主观感受,一般很难找到客观而又实在的衡量标准,因此,公平具有明显的主观性特点,一方面,公平标准的确定本身往往带有某种主观的色彩;另一方面,个体依据公平标准对投入、产出的衡量也难免会搀杂种种主观倾向,这是产生不公平感的主要原因,即员工内在的心理因素。
其次,不公平感的产生还有其外在的原因,主要有:
(1)制度方面的问题,包括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本身的缺陷
篇6
按英语学习的感知、理解、记忆、迁移等四个阶段,结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笔者分析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心理学:
一、感知心理问题
感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知觉是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觉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外部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心理上通常将感觉和知觉统称为感知。有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还谈不上培养学生感知能力。其实不然。因为感知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因素的一种,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就要遇到感知问题,因为感知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就是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就是英语语感的强弱(通常地说语感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因此,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感知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比如英语教学中要求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加“s”语感强的会脱口而出“She works hard.”而有的学生经老师反复指出,仍然忘了加“s”,可问到这语法规则。几乎人人都会说他知道。但一旦运用起来,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又如:"There is a bird in the sky.”有的学生可以马上在脑海里出现一幅有一只小鸟在空中的美丽图画,从而形象鲜明地记住了这个句子,而有的同学则要老师讲解一番“there be”结构的语法分析才能明白的。当然通过感知,学生了解事物的个别属性和外部特征,获得有关事物的感性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感知为其他复杂心理活动提供了丰富的感性材料。所以,它又是各种复杂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感知,就不可能形成思维和记忆,就不能认识事先,不能掌握知识。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感知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二、理解心理问题
理解是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加工,把新学习的内容同化于已有的认知结构,或者改组扩大原有的认知结构,把学习的内容包括进去,逐步达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一种思维活动。例如在音标教学中,分清每个国际音标及在实际单词中的发音就可以称为理解。不能死记硬背,更不能犯象face读作“会死”,what’t this?读作“我死你死”,I love you!读作“爱老虎油”等等可笑的错误。另外,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测评作为一种中介心理现象始终是存在的。无论是老师教还是学生学,都必须有意识的正确运用汉语中介心理这一原理,才能使英语教学效率得到科学化的最大提高。诸如英语词的概念与其物质外壳的关系,有与汉语现象一致的地方,也有不一致的地方。比如“一张书桌”的组词的汉译英a desk,这是典型的英汉两种语言现象相一致的,学生学这类组词无多大困难。但在语词所表达的概念与外壳英语两种语言现象不一致时,如“一袋大米”,学生往往容易犯a bag rice这样的错误。又如把“你好”译成you good,“前几天”译成before some day。至于“一本英语书”用a而不用an,“几本书”用book而未加s的现象,也是相当普遍的事情,这就是一种汉语中介心理的障碍现象。在句子结构上。英汉现象一致的英汉翻译干扰不大,但在一致时,这种中介心理干扰就大了。如“这不是书”,“书在桌子上”就容易译作This i8 not book,Book on desk之类,汉语词序定冠词和系数词等被“忽略”,这说明作为语言模式已基本固定的中学生习惯了汉语观念,处处都造成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急需英语教师的点示和启发。从科研的角度看,学习英语实质上,是使英语材料在头脑中与汉语系统接通,进而才能建立新的联系系统的心理过程。所有这些,简言之就是对教材的理解不够。在英语学习中,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一方面固然要老师的精辟讲解。另一方面更要学生自己的独立思考。
三、记忆心理问题
记忆是学生对感知过的或者思考过的英语知识在头脑中的反应,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新知识输入原英语认知结构以后,新知识和原英语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相互作用,建立联系,原英语认知得到充实和扩大,形成新的英语认知结构。新旧知识间产生了相互作用,这种继续的相互作用就是英语记忆的心理机制。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bbinghaus)早就对记忆和遗忘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得出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曲线表明了遗忘的一般规律:遗忘的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初期遗忘较快,以后遗忘速度放慢,到了相当时间,几乎很少遗忘,所以,人们简称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造成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原有英语认知结构中的有关英语知识经验本身不巩固、不清晰,或者根本没有适当的知识经验,这样学到的知识一开始就是台糊的,极易遗忘。首先是明确记忆的目的和任务。老师应当掌握好提出记忆任务的时机。一般不宜过早地提出记忆的任务,否则学生在听课时,把记忆放在首位,从而妨碍他们积极地思考和理解主要内容,结果反而不利于记忆,同时记忆的任务要适量,任务过多,不但会使记忆的困难程度增加。而且往往会引起学生的消极态度。其次,及时增强新记忆的清晰性。练习和复习要及时,量和难度都要适当。最后是要掌握记忆的方法,提高记忆的效率。
四、迁移心理问题
篇7
关键词:体育学习兴趣;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3-119-01
“教未见乐出,必不我学。”说明任何一门学科要想成功,教师的“教”必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为此在教学中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重要的。在目前中学体育教学中很多学生逐渐对体育运动失去了应有的热情,产生对体育活动“厌学”现象。他们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也越来越差,而且越是高年级,这种现象越是明显。是什么使他们不喜欢体育运动呢?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对体育教学活动失去热情,缺乏“兴趣”。
兴趣,是一种心理现象,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对人的各种活动有几种作用:1、对未来的活动的准备性作用;2、对正在活动的推动作用;3、对创造性活动具有促进做那个用。由于体育教学活动是以身体直接参与与运动为主要内容,所以必须重视体育教学活动中兴趣的培养。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应了解中学生得运动兴趣的特征,并掌握培养这种兴趣的方法,从而激发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
兴趣不是与生与俱来的,需要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双边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教和学同样重要,缺一不可。如果一位教师被他的学生喜爱,那学生往往会“爱屋及乌”,喜欢上这门学科。因此良好的师生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师生关系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学生和教师之间感情融洽、互相信任,容易形成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强烈欲望,积极和主动地去学习与锻炼。为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常与学生谈心,经常参与他们的活动,建立朋友式的关系,相互敞开心扉,消除情感上得障碍,力求互相理解、信任,营造愉快的学习氛围,把教学要求转化为学生内在需要,从而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
二、加强思想教育,转变思想观念
思想认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一个人对待事物的态度。在体育教学实践中,由于中学教育普遍存在着只重视升学率,忽视体育锻炼的倾向。很多学生认为只要文化成绩好、体育成绩一般就可以了。这种观点导致学生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产生厌学的情绪,为此,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外,还要注重思想认识的提高,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学生对体育的思想认识。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讲解体育功能、目的与意义,有目的的举办讲座与学科讨论,结合现实生活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的积极性与必要性。通过这些方法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念,确立科学的学习目标和良好的学习动机。端正学习态度,从而养成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三、因材施教,区别对待
学生由于各自的出生、生长发育、兴趣爱好、接受能力、身体素质及运动技能等方面存在差异。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强度与组织教学,也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中长跑是中学体育教学主要内容之一,占教材中的比重大,但由于过去教学比较单调,又很累人,大部分学生有厌学情绪。如何提高各层次学生的长跑参与兴趣呢?在长跑耐力练习中,我根据学生的耐力情况按优、良、中、差把学生比喻成“星星”、“月亮”、“地球”、“太阳”。根据他们四者围绕方式编成游戏进行练习,“星星”、跑最外道(四道)、“月亮”跑第三道、“地球”跑第二道、“太阳”第一道。正是由于采取了区别对待,激发了学生的参与兴趣,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练习之中,达到良好效果。
四、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的教学方法生硬、呆板、机械,学生即使有学习兴趣与热情也会逐渐减弱或消失,从而导致怠倦厌学。相反,如果教师的教学形象生动、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语言风趣而富有激情,示范标准而优美,那么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高涨,学习任务自然就会得到完成。一堂体育课的教学,可以只有一种教学方法,也可以以一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以其它教学方法。有经验的体育教师,往往随着教学的进程,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过程波澜起伏,生动活泼,从而取得良好的效果。如老膺捉小鸡这一游戏,可将“老鹰”“母鸡”和“小鸡”的头像让学生戴在头上进行练习。使学生参与整个学习过程中增强了学生的兴趣,成功的喜乐。使学生情绪倍增,效果良好。
五、加强保护与帮助
篇8
【关键词】心理学 ;体育教学;小学毽球;应用
毽球运动是增进健康的一种有效手段,毽球教学已成为体育教学的一项主要内容,然而多数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为了能更好地在小学中实施毽球教学,需将心理学应用到毽球教育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况,进行针对性教育,从根本上促进毽球教育的有效实施,并且与心理学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还促进了学生健康心理素质的培养。
一、小学毽球教学的现状
俗话说:“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不仅有助于保持健康的身体,对学生的学习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毽球运动作为一项很受学生欢迎的运动,已经被纳入到了学校体育教学内容中,同时也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但目前在小学毽球教学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对毽球教学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毽球教学内容安排不合理,对于小学生来说,毽球教学是有助于维持身心健康的一种游戏,并且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应对各个年龄段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这样才能与毽球教学的初衷同步,但教师在制定教学内容时往往没有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导致教学内容安排缺乏合理性;二是毽球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过于单一,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都是教学水平的一种体现,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及优秀的组织形式是毽球教学高质量、高效率及高效果的有利保证,但目前的教学方法及组织形式依旧采取的是传统模式,缺乏多样性;三是对毽球基本技术的学习缺乏兴趣,如前面所诉,目前大部分学生虽喜欢毽球,但不代表喜欢毽球课,小学毽球教学主要采取的是集中传授基本技术形式,对于本就爱玩的小学生来说,这种学习是枯燥无味的,导致在基本技术教学中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毽球教学的效果。
二、心理学在小学毽球教学中的应用
众所周知,在心理学中有一个重要的分支为体育心理学,它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人们在专门条件下从事体育活动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而毽球教学作为体育教学的一项重要教学内容,必然与心理学有着一定的关联。实际上亦是如此,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对其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着重要意义。那如何将心理学应用到小学毽球教育中去?就此提出了以下几点看法。
1.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心理关系
毽球教学的实施其实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作用的一种行为,无论是毽球方面的教育还是思想方面的教育,都需要教师与学生在心理上达到共识才能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不同时间、不同阶段,两者间的心理关系都会存在着差异,这些都将会影响到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如何在毽球教学过程中正确处理与学生间的心理关系成了教师的首要任务,教师应对学生各方面的基本情况有着一定的了解,加强与学生间的心理沟通,保持教学热情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在小学毽球教学中,应抓住小学生贪玩的心理特点,来进行教学内容及方法的制定。如采用游戏学练法,将毽球基本技巧作为游戏来进行,让学生从心理上对这种所谓的游戏玩具产生良好的感觉,激发其兴趣;又如采用竞赛学练法,将毽球基本知识与竞赛结合起来,营造有趣的学练氛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等等这些教学方法都能促进毽球教学的实施。
3.消除学生在毽球学习中的胆怯心理
对于毽球的学习,有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的胆怯心理,如由于学习毽球网上进攻需要难度更高的动作,担心自己在运动过程中会受伤;由于自身运动能力和别人相差较大,怕受到老师责怪等等都是学生对其产生胆怯心理的原因,并且还易导致学生缺乏自信心等问题的出现。因此,为学生能更好地去学习,教师应对各个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并针对性的实施教学,在教学中耐心指导,时常鼓励学生去完成学习任务,增强自信心,让学生能应对自如,
4.加强心理学的理论应用
学生心理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毽球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因而需进一步加强心理学在其中的理论应用,其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对于毽球教学,只有学生对其产生了好的学习动机,才会真正去积极进行学习,因而教师需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注重学生良好学习动机的培养;二是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每个学生心理特点不同,教师应针对性的采取教育方式,坚持因材施教原则,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保证毽球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叶松生.小学生毽球训练8法[J].体育师友,2007(5)
篇9
关键词:教育心理学 教学 以学生为中心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1.130
教育心理学主要是研究教育教学情景中教与学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教育教学情景中师生教与学相互作用的心理过程以及教与学过程中的心理现象。本文就如何将教育心理学较好地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展开研究,为教师的教学提供可参考依据。
1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人的潜能是通过自我实现的,而并非教育作用使然。因此,教育学家认为教育的作用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相对较安全、充满人情味与自由的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在这种环境中使原有的潜能得以激发与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就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被提出的。启发式教学主要运用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作为教学指导,而教师在这种教学过程中作为学生思维的开发者。人本主义强调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上的提高,因此启发式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要利用学生的好奇心,使其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去学习与消化学生认为的一切有趣的、需要的知识。也要启发学生将其启发性和主动性作为学习的动力,有机地将自身学习愿望、目的、兴趣等相结合,促进学生的自身发展。
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习中主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协作者及促进者。人本主义教育心理学重视的内容是对学生要保持一定的尊重,要发自内心地给予爱护,将学生的主动性、创新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充分地发挥出来,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积极做好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个性以及心理特点,为学生创造一个较为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及环境。在课堂上,教师要以饱满的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在课堂内容的讲解上,尽量将语言生动化、有趣化。有教育学家认为,丰富有趣、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系统性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学有所得,学生能够通过学习获取精神上的满足,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要尽量在课堂教授知识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课堂结束后学生还意犹未尽,此时可以适时提出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课下寻求答案,让学生在主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知识的力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人们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后,就会被这个问题牢牢地吸引,不知不觉便给予高度的关注,想方设法寻求答案。心理学家指出,在学习中没有愉快的心情,学习对于学生来讲就是沉重的负担。因此,要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能随处得到成就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成就感就会建立起学习的信心,觉得学习是一种乐趣,也会对教师所教的科目产生兴趣。如语文教学中,教师单一讲解课文中的内容可能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时日一长,学生会对该门课程产生厌倦感,认为中国人都会汉语,懂不懂文章内涵没有多大影响。这样一来,中国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艺术美,学生便无法体会,另一方面也会影响到学生的语文成绩。教师可以在课文讲授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此相关的文学故事或者作者事迹等作为吸引学生的手段,丰富学生的文学储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然后以提问的方式对相关文学语句的含义进行提问,使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理解,尽可能让学生自由发挥,不限制学生在其中举出其他典型例子作为补充,对于表现较出色的同学要表扬,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的最大动机。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就会一门心思想把它学好,激发较强的求知欲,会表现出一种必须要把所学内容理解透彻且必须要将其掌握的心理倾向,因而在学习过程中就会表现出积极主动的态度,就会取得较好的课堂成效。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课堂的引入是基础,教学是关键环节。较好的引入能够马上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较为抽象的概念进行直观的讲解,使学生在课堂上将课本里的知识不知不觉地记住,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变消极为积极,方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在课堂上要经常启发学生开口、动脑、动手,从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并积极思考解决的方案,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最佳学习状态中。在课堂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个人思考或者小组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总之,要积极调动学生所有的感知器官,这样才能收到良好的教授知识的效果。同时,教师有必要给予学生“情感投资”,在课堂中甚至生活中积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给予必要的关注与关心,使学生感受到被接受感以及归属感,感觉来到了一个温暖的大家庭中,学生容易爱屋及乌,因而会对教师所教科目产生兴趣,会更加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4 小结
总之,教师要充分利用教育心理学原理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抓住学生们学习的心理特点,采取适当的方式进行教学,能为学生营造一个较为轻松、自由、愉快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使学生能够保持快乐的心情去学习。通过在课堂中应用教育心理学的教学模式,能够使教师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且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同时也能够有利推进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健康、科学、深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小伟.论教育心理学在高职教学中如何发挥作用[J].中国外资,2012,5(53):58-60.
[2]章崇会,姒刚彦.应用运动心理学从业者训练与督导[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1,23(9):52-54.
篇10
摘要: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当代小学生的心理负荷能力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心理健康教育应“全面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中”,“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语文作为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文化载体,语文学科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统一的学科,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初步探讨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心理健康;素质;健康人格;情感体验;行为教育;思想教育;心理教育
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是在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意志品格、良好习惯和健康个性等心理品质方面的要求和培养,这种以人为本,追求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教学,自然成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下面我就浅谈一下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1.认识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心理健康指的是人的一种心理功能状态,即能够使人们所具备的全部心理潜能都得到充分发挥的理想状态。英格里士认为:“心理健康是一种持续的心理状况,当事者在那种情况下能做出良好的适应,具有生命的活力,且能充分发展其身心的潜能。”小学生处在少年时期,他们思想单纯,活泼好动,自理能力较差,容易受到社会不良环境、不良现象的影响,加之他们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大多受到双亲家庭的溺爱,在幼年期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对以后的成长相当不利,心理素质脆弱,必须对他们进行心里素质的培养,进行爱国主义、政治、思想、道德和法纪等教育,使他们逐步成长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树立集体主义思想,克服个人主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养成学习、生活及日常活动的好习惯,为此加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改革实践中对德育内容的拓宽,是对德育对象的深刻了解,同时也是时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新要求。心理素质教育是德育教育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教育。
2.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与内容
判断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通常有以下几种标准:一是要有正常的认识能力,能客观地反映外界事物,正视现实,接受现实,并能进行正常的判断和推理;二是要有乐观的情绪和积极健康的情感;三是要有正常的行为反映和良好的意志品质,有较强的耐受挫折的能力;四是要有正常的交往能力,能接受他人,并与周围人友好相处,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五是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观念,了解自我,能实事求是地进行自我评价,保持适度的自尊与自信;六是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为此,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应包含:智能发展教育、非智力因素教育、人际关系教育、环境适应教育、健康人格教育等。通过教育,使学生了解智力发展规律,挖掘智力潜能,优化智力结构,培养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良好的情操和情感、坚强的意志品质、积极的进取精神、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要让学生学会与人相处,把自身融于集体之中,有充分的心理准备适应环境的改变和所遇的各种困难。
3.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3.1提高自身修养,注重人格的表率作用。教育中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教育者的人格为基础的,教师的人格影响着学生的情感与个性品质的发展。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注意利用人格的张力感染和教育学生,去消除学生的心理、情绪和学习障碍,以逐步增强学生对人、对社会、对自然强烈的责任感和建设未来的使命感。因此,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不仅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知识,更注重提高自身的修养,力求通过言传身教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3.2营造和谐氛围,优化心理环境。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我坚信,常常以教育上的巨大不幸和失败而告终的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都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这一精辟见解不仅强调了师生交往在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更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怎样才能善于与学生交往。
3.2.1以朋友的身份走进课堂。试想:一位摆着架子,整天板着脸不与学生沟通的教师,怎能让孩子们没有心理负担地与你接触?又怎会使他们学会与人交往呢?小学生心理状态还不成熟,遇事容易受挫折,便会产生心理压力,这时,就更需要教师做他们的知心人,耐心倾听他们倾诉,敞开心扉与他们交流,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减轻压力。那样,他们才能逐渐学会与人沟通,敢于面对挑战,适应社会。课堂上,教师与学生间如若建立起了民主、平等的关系,学生发言必将积极许多,因为他们没有太多顾虑。他们在语文课上回答问题是完全不拘束的,胆子特别大,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没
编辑整理本文。
有了心理负担,思考的环境也轻松了,自然,效果也就更好了。
3.2.2以长辈的身份开导学生。教师的身份应是多重的,教师的责任也是多方面的,朋友式的平等关系让学生有了一个轻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然而学习上的困难等还会使他们产生忧虑。如有的孩子,父母对其学习的期望值很高,这些学生每次考查前都会忧心忡忡,怕万一“失手”,该如何是好?教师此时就应以长辈的姿态出现,告诉学生成绩并不代表全部,它只是我们平时学习的一次并不全面的检查,况且,语文这门功课不是一个分数或等第所能测量出来的,只要你认真学习,学得能力,学到本领,不要太在乎这一两次成绩,如果我是你的父母,我会理解你的,相信你的父母也会的。细心开导,孩子们逐渐会对此忧虑慢慢减轻。然而,解开了束缚后,学生的学习效果会更佳。
3.3挖掘教材榜样,培养健康人格。新教材极为重视人的发展,语文教师要在教学中把握关键,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因素,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使心理健康教育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地得以渗透。教材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既有语言文字训练的内容,也有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因素;它不仅选入了大量文质兼美的优秀篇章,还塑造了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这是一条极其精美、丰富的人物画廊,老师应该让学生在认识这些人物高尚灵魂的同时,引导学生把这些人物形象作为榜样,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心灵得到净化,情操得到陶冶,有利于形成健全的人格。
3.3.1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高尚的情操。情感教育的主要内容为: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自制力,良好的情感品质,培养学生高尚的社会情操。情感教育的最高要求是培养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高尚情操。从其内容来看,包括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内容表现了对祖国的爱,对民族的自豪感和尊严感,对社会劳动和公共事务的义务感,对社会集体的荣誉感,对同学的友谊感及国际主义情感等,而这正是道德感的主要内容。如教材中《万里长城》、《赵州桥》等课文介绍的都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让学生为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而骄傲,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审美感是一种与人的审美需要相联系,由美、丑现象所激起的一种高级社会情感。小学语文教材中培养学生审美感的课文举不胜举。用这些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教育学生,使他们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乐观、友善、热爱人生、热爱生活。
3.3.2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耐挫能力的培养要使学生对挫折有正确的认识态度,培养对挫折的容忍力超越力。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表现主人公遇到挫折后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取得成功的优秀品质。在教学中可引导学生以这些模范人物为榜样,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培养克服困难的顽强毅力。可以说,只要真正树立了在语文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语文课本就处处皆暗藏心理健康教育的良机。
3.4搞好实践活动,渗透心理教育。教育改革不断地发展,教育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光凭每周几节课的学习当然是远远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的。所以,我们必须“开小灶”——搞一些语文活动给学生补充“营养”。
平时我结合语文实践活动,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一些心理现象,策化一个个具有教育意义的小活动,并有计划有步骤开展。诸如“我能行”系列活动:“上课大胆发言,我能行”、“待人宽容谦让,我能行”、“帮助他人,我能行”、“克服困难,我能行”……让学生在体验中得到锻炼,培养心理素质。
3.5以作文为渲泄,保持阳光心境。心理健康的人也有各种消极的心理体验,此时,人总有表述的欲望,所以说“一吐为快”。小学生的情感易外露,自制力较差,情绪很不稳定,容易激动和爆发。遇到高兴的事就喜形于色,连蹦带跳,碰到困难和挫折就垂头丧气,甚至哭泣。为了能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境,最好的方法是让他们把自己的心事倾诉出来。老师、家长、同学都可以是倾诉的对象。然而这些人不一定就会那么及时地,时地随时随地地倾听你的诉说。从而,作文本便成了学生最忠实的听众。在作文教学中,我经常会设计一些便于学生表达内心情感活动的作文题目,例如《老师,我想对您说》、《妈妈,您听我说》、《今天我真高兴》等等。鼓励学生要在作文中讲真话,表真情。还可以鼓励学生多写日记,随时记录下自己的真实感受,在受到不良情绪影响和干扰时,及时地在日记中渲泄出来,从而摆脱消极的心理体验,使自己的心境始终保持活泼、开朗、稳定、充满朝气。同时,也有利于教师及时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适时进行疏导、教育。
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很多,值得语文教师去探索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是
编辑整理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