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内涵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网络暴力的内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网络暴力的内涵

篇1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暴力;特征;心理因素;规避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4-139-01

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利弊兼具。互联网既给我们带来了丰富的信息资源,同时又带来了很多新的社会问题。网络暴力就是其中之一,并且引发了人们的大量关注和思考。

一、网络暴力的表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一些在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暴力现象开始肆虐网络,而且网络社会中所特有的暴力现象也逐渐出现。近年来,网络追杀、网络通缉、人肉搜索等暴力词汇充斥着网络世界。纵观典型的网络暴力事件:从“虐猫女”“铜须门”,到“最毒后妈”、“很黄很暴力”,再到堪称“中国网络暴力第一案”的“王菲事件”,直至“微博直播自杀”,网络暴力愈演愈烈,其造成的后果和产生的影响自然也远远超出了网络的范畴,甚至影响到现实社会生活。因网络舆论暴力而引起的网络侵权案件也越来越多。人们在感受网络舆论监督强大力量的同时,网民的道德审判、恶搞谩骂也给当事人造成了极大的伤害,网络舆论也从原先的正义声讨转变成了对公民人权的践踏。有关专家己尖锐指出:网络暴力已经挑战传统社会的道德和法律底线,亟待用法律、文化和道德手段给予制裁。

二、网络暴力的特征

笔者认为,网络暴力,是指网民对未经证实或已经证实的网络事件,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失实言论,造成当事人名誉损害;公开当事人现实生活中的个人隐私,侵犯其隐私权;以及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正常生活进行行为或言论侵扰,致使其权利受损的行为。通过对网络暴力案例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网络暴力的几个重要特征:第一,以道德的名义,恶意制裁、审判当事人并谋求网络问题的现实解决。网民以情绪化的心态,利用网络的匿名性,在道德的名义下不顾一切讨伐一些在他们看来不道德的行为。第二,通过网络追查并公布传播当事人的个人信息(隐私),煽动和纠集人群实施暴力。第三,在现实生活中使当事人遭到严重伤害并对现实产生实质性的威胁。

三、大学生涉入网络暴力事件的心理分析

大学生在博客、论坛、社交平台等网络社区上的极度活跃,决定了他们在网络暴力参与者当中也可能占有较高的比例。调查表明,有一定数量的大学生热衷于参与网络暴力活动,甚至明知网络暴力的某些行为触犯法律,依然乐此不疲。他们这一行动的背后其实有着深刻的心理因素。一是逆反性格,部分青年只看到社会问题的消极面,对社会前景感到悲观,从而产生强烈的剥夺感和逆反情绪。二是释压需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匿名的网络不仅是一个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合理渠道,也是一个风险趋近于零的放纵之地。三是狂欢欲望,部分大学生在学校主流文化处于被边缘化或被压制的状态时,就会产生在网络虚拟世界发泄不满、逃避现实、追求娱乐放松的心理诉求。四是从众心理,参与者更多的是怀着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看客心,从而丧失了自己的理性判断,人云亦云,跟风追击。五是理性缺失,青年大学生由于涉世不深,很容易情绪化和极端化,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主动或被动的跟风追击,代之以无意识、非理性的语言暴力。六是成就动机,部分青年大学生在学校主流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便或多或少的产生存标新立异的心理,便寄希望于虚拟世界,希望在网络空间甚至现实世界得到重视。

四、大学生涉入网络暴力的规避措施

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6.49亿人,网民总数继续位居世界第一,其中大学生占网民总数的比例很高。在博客、论坛、社交平台上大学生极为活跃,大学生网民中拥有博客的比例、BBS的应用普及率,特别是社交平台的应用普及率都居于所有群体的第一位。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认为,时间上的闲暇、年轻人的好奇与好动的心理,以及互联网的无限可能是他们乐此不疲的重要动力。

篇2

关键词:信息异化;大学生;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中图分类号:G2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11-0249-02

一、信息异化的内涵

随着网络技术的急速发展,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终端设备的快速普及,信息资源正以几何倍数的速度不断增长,我们已经真真切切感受到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时代,信息技术给人们带来了便利与快捷,使人们突破了时空的界限,但同时负面效应也日益彰显,其中信息异化问题就是目前备受国内外学者关注的课题之一。

信息异化的概念是由哲学概念中的“异化”衍生而来的。所谓信息异化,是指人们创造了信息,但信息在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过程中受各种因素干扰,导致信息丧失了原有内涵,反而演变为支配、统治和控制人的力量[1]。通俗的说,就是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活动正以某种形式改变着现代人的思想以及行为,导致人们对信息产生了高度的依赖而不能自拔,即信息技术对人的控制不断加深。

二、大学生信息异化的表现

大学生是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最敏感、最迅速的群体,也是受网络信息影响最深刻、最广泛的群体。据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调查显示,当代大学生平均每天上网时间在5个小时以上的达到38.5%,每天上网时间在1小时以上的接近90%[2]。事实表明,网络已成为大学生群体信息获取的主要来源,娱乐休闲的重要方式,沟通交流的便捷渠道。但是面对海量的信息、复杂的网络环境,面对理想世界、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碰撞,正处于身心发展波动时期的大学生很难把握,从而发生信息异化的现象。

1.信息焦虑症

信息焦虑症主要是因无法获得、理解、利用信息而产生严重的焦虑感。网络信息量巨大,对于缺乏信息处理能力的大学生来说,在搜索、鉴别、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容易产生困惑、无助甚至无所适从的精神压力,严重的甚至感到莫名的焦虑、恐惧,以至出现强迫症的病理表现。例如有的人会担心网络交易后密码泄漏,反复修改密码;有的人由于无法辨别有用和无用信息,习惯性刷新、保存大量网页等。

2.信息依赖症

信息依赖症是信息时代对网络信息表现的过度依赖。网络信息时代,上网已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信息、沟通交流、娱乐休闲,但是有人对网络产生了过度依赖,甚至出现网络成瘾的现象。例如,有的人喜欢网络购物,漫无目的地浏览购物网站;有的人依赖网络查询信息,寻找答案,离开网络就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有的人迷恋网络游戏,一段时间不玩就觉得无所适从、生活空虚,甚至导致学业荒废等。

3.网络暴力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上发表具有攻击性、煽动性和侮辱性的言论,给当事人造成伤害的现象[3]。网络暴力不同于生活中的拳脚相加,它是在网络高度普及的时代,借助于网络这个虚拟平台,用语言文字对当事人进行讨伐与攻击。大学生群体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形成期,对网络事件的真实性缺乏自主判断能力,并且具有社会正义感、易冲动,针对网络上的一些违背传统价值观、人类公共道德的事件,容易言辞激烈,出现网络暴力的行为。

4.信息窄化

信息窄化是指人们通过网络查询信息时,网络媒介采取“协同过滤机制”,根据以往用户选择信息的情况分析用户喜好,并将趋近于用户兴趣、爱好的信息优先推荐给用户的现象。信息窄化的出现与人的认知特点有关。由于海量信息已经远远超出了人脑的存储能力,人们通过自主选择,更容易注意、理解、记忆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吻合的信息。对于大学生群体来说,在学习和生活中,由于年龄相仿,生活规律相似,学习内容相近,对信息选择的观点也容易受到彼此的影响而趋近于相似。因此,大学生群体中接受的信息也更易趋于窄化。

5.信息污染

信息污染是指人们有意制造、传播有害的、虚假的、过时的信息,导致危害他人利益或降低信息获取效率的行为,主要包括在网络散播虚假信息、制造无用信息以及传播计算机病毒等有害行为。在网络世界中,人们感觉自己隐藏在虚拟世界之中,在随意信息垃圾、有害病毒之后,自认为不需要为此承担责任。对于大学生来说,正处于心理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容易轻信、转发虚假、有害信息。同时,对于经常需要查找信息、补充学习资料的学生来说,冗余的信息也增加了他们查找信息的难度。因此,信息污染对于大学生来说危害较大。

三、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

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学习的第二课堂,也是他们获取信息的传统途径之一。在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现代,图书馆更应从自身出发,在为学生提供丰富信息资源的同时,寻找读者服务的突破点,帮助大学生摆脱信息异化的禁锢。

1.信息服务的拓展

大学生信息焦虑症的产生与他们对海量信息的分辨能力相对较弱密切相关。高校图书馆从拓展信息服务入手,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信息、分辨信息,从而减少信息焦虑的产生。

图书馆的核心价值就在于图书馆员通过收集、整理、加工、存储、传播信息的劳动,服务于社会,充分满足读者的信息需求,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4]。传统的信息服务是基于读者简单提问式的文献检索和信息传递的服务,所传递的内容仅限于显性信息与显性知识,缺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分析,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信息需求[5]。拓展信息服务可以从满足大学生读者的信息需求出发,想读者所想,在大学生迫切需要信息服务的几个重点阶段,帮助大学生提高信息检索能力,找到真正需要的信息。例如,在大一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将图书馆的功能、服务内容告知他们,让他们掌握如何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在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期间,为学生提供信息检索辅导服务,帮助大学生收集、整理文献信息,提高大学生的论文质量;为学生创新团队、兴趣小组等团体提供信息检索辅导等信息服务,增强学生团队的学术水平等。

2.文化活动的组织

大学生信息依赖症的产生与他们学习生活单调、缺少适合的文化体育活动有关。图书馆作为学校服务育人的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可以联合学校学生工作部门,开展有益于青年身心健康发展的团体活动,帮助大学生打造拓展视野的平台,给予大学生开拓创新的空间。例如,图书馆可以设立专门的厅室帮助学生社团开展读书会活动,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积极讨论,寻找阅读的真谛;可以为大学生开辟影音欣赏等活动,播放积极向上、喜闻乐见的电影、纪录片等,丰富大学生的课余生活;可以通过设立英语沙龙、阅读角等厅室,为学生提供阅读讨论、兴趣交流的平台;可以聘请专家开办学生感兴趣的讲座,指导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就业等。

3.网站系统的监管

大学生网络暴力的产生与网络具有隐蔽性有着密切关系。高校图书馆应加强对图书馆网站、论坛的监管,防止网络暴力在图书馆网站上发生。首先,可以采用实名制的方式管理图书馆网站上的BBS论坛,要求学生或教职工用真实姓名、读者证号进行用户注册后,才能在论坛上发表言论。其次,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手段,采用信息网址的追踪软件、网络安全保护软件等,对主页进行监管、维护,让网络技术成为“把关人”。第三,设置人员定期对网站上的不良信息、过激言论进行筛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虚假的信息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言论的迅速扩散。

4.深入导读的开展

大学生信息窄化的产生与大学生信息源短缺、分辨信息能力低有关。高校图书馆应积极开展深入导读工作,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首先,图书馆要建立与学校各个院系、专业的联系机制,由有专业背景的馆员了解学科研究的新动态,掌握各个年级主要课程的推荐书目,并及时采购相关图书。其次,开通读者推荐购买图书的渠道,通过在图书馆网站设立专栏的方式,由读者填写表格,推荐购买感兴趣的图书,再由图书馆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及时采购并通知读者及时借阅。第三,通过设立新书区、新书专架的方式,吸引读者阅读图书。通过公布图书借阅排行榜、期刊阅读排行榜等形式向读者推荐好的图书、期刊。一系列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拓宽信息渠道,提高信息分辨能力,从而减弱网络信息窄化带来的弊端。

5.信息素养的培养

遏制信息污染,应从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入手。早在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就提出了“信息素养”的概念,是指“个人知道何时需要信息,且能有效地检索、评估、组织与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包括信息意识、信息能力和信息道德修养三个方面[6]。信息素养是全民素质教育的需要,高等教育不仅要注重网络信息技术的普及与提升,同时要注重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道德规范、信息检索与利用、信息创造等方面的内容。图书馆可以利用检索培训等方式,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养教育,同时从信息检索利用、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修养方面帮助大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分辨能力,树立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念,从自身出发,自觉遏制信息污染。

参考文献:

[1]孙瑞英.信息异化与信息异化的根源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6(5).

[2]王欢,常永亮.当代大学生网络接收信息特征现状调查与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7).

[3]刘明.网络环境下信息异化的心理学视角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11.

[4]黄宗忠.论图书馆核心价值(上)[J].图书馆论坛,2007(12).

篇3

【关键词】经典名著;网络游戏;传播功能;梦幻西游

经典名著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当今这个快餐时代,什么都讲究快,能够静下心来阅读经典名著的人越来越少,而网络游戏又是当今如此风靡的娱乐方式,将二者结合,既有利于经典名著的传播,也有利于丰富网络游戏的文化内涵,网络游戏在经典名著中有取之不尽的素材。所以,经典名著与网络游戏相结合,网民在潜移默化中吸收着一些经典名著的文化内涵,起着传播经典名著的作用,但网络游戏在经典名著的传播中却也存在被肢解、被娱乐化的问题。

一、经典名著是网络游戏的丰富资源

从网络游戏自身看,它必然带有特定的文化元素,文化内涵是游戏的灵魂。网络游戏就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文化价值。大型的网络游戏一般都有诱人的情节与内容,而将经典名著改编成网络游戏则是一种新颖独特的传播方式。

1.经典名著的广泛阅读性有利于中国网络游戏的传播。经典名著改编而成的网络游戏在传播方面有着比其他网络游戏更大的优势,即经典名著本身的广泛阅读性。对于中国玩家来讲,耳熟能详的故事情节,深入血脉的民族文化使其对经典名著有着本能的偏好。正因如此,经典名著一路领先,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网络游戏最丰富的资源。例如,网易就一直围绕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西游记》大做文章,包括《大话西游》、《快乐西游》和《梦幻西游》等,而《梦幻西游》更是其中最成功的一部网游,受到大家的欢迎。

2.丰富的文化、鲜活的人物和精彩的情节是网络游戏取之不尽的素材。几乎所有的网络游戏都要以一定的文化背景为基础,靠剧情而吸引玩家。而作为经典名著都有着精彩的故事情节,并且都被大家所熟悉。网络游戏立足于这些丰富的素材,情节才有血有肉、才能受到玩家的欢迎,它是网络游戏能被玩家接受的必需。例如,比较成功的网络游戏《梦幻西游》,它是以古典巨著《西游记》为背景蓝图展开的,故事发生在唐朝盛世,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来普度众生。将神话故事作为游戏的主线,让玩家参与到剧情中,剧情情节的安排都与《西游记》的角色关系一致,常规的副本任务“车迟斗法”、“乌鸡国”等也取材于《西游记》中,让玩家在获得奖励的同时,还了解了小说中的经典桥段。

二、网络游戏是传播经典名著的有效载体

《梦幻西游》作为国产网络游戏的经典之作,其成功的重要一点就是成功的把很多传统文化的东西融入进了游戏,经典名著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文化,对于受众接受具有重大的影响。总的说来,经典名著在《梦幻西游》游戏中的表现和运用主要分为场景设置、情景设置和系统设置三部分来谈。

1.场景设置。场景设置旨在营造一个感同身受的场景,给玩家一个可以身临其境的环境,在了解经典名著的同时加深对其的理解。《梦幻西游》游戏中的画面风格唯美,所有场景都由美工手绘完成,显得栩栩如生。所有人物的造型都显得异常的圆润,人物造型借用古代服饰样貌特征,头盘发髻、束带踏履的古人设计,不经能通过服装的样式来区分社会阶层也让游戏人物更加丰满,行为举止更加生动。和名著中所描绘的任务形象都有所契合,是一个很好的展现出名著的身份载体的一个平台。这些在加以中国传统文化因素的同时,也体现出对《西游记》中所展现的文化因子的一个诠释以及形象的展示。

2.情景设置。通过情景设置的方法来将名著中所勾勒和描绘的情节和人物关系运用和展现出来,很好的将名著中所表现的主要的内容展现,对于经典名著和传统文化具有引导和灌输作用。而《梦幻西游》采取西游记整个故事作为它的背景故事。它的大部分的剧情任务和副本任务都是源自于经典名著《西游记》。这充分表现了网络游戏作为一个载体,在传播经典名著方面的作用和角度。通过一个个剧情或者副本任务,在对于环境、场景、情节、人物交换等各个方面的体验中可以看出,《梦幻西游》可以充分的自然地让玩家了解相关的经典故事,对西游记有了深入的了解。

3.系统设置。在游戏的系统设置上有很多独特的想法。在这些想法中,不仅仅对传播经典名著起着很重要的作用,在展现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方面更是有着特别作用和意义。《梦幻西游》一直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使玩家在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的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和对经典名著的理解。譬如《梦幻西游》中的版图非常的庞大,一共有四个州、五组迷宫及十二个门派以供玩家来探险,《梦幻西游》的世界中有仙、人、魔三族,十二大门派,每一个地方都有独特的特色。不论是场景设置、情景设置还是系统设置,《梦幻西游》游戏的这些设置都是为了能在建立一个虚拟的世界的同时,让玩家融入到故事情节中,成为其中的主人公,从而在故事情节中获得娱乐的同时被这些传统文化的因素影响,从而对这些相关的传统名著的学习和探讨,在很大程度上对于这些作品的理解和掌握能力有很大的提升。

三、网络游戏对传播经典名著的问题

经典名著在网络游戏发展的过程中的确存在机遇,但短短的数年的发展历程却给经典名著带来一些问题。

一方面,对经典名著的肢解。由于市场化的驱动,许多网络游戏为追求刺激,大量引入各种负面文化。在《梦幻西游》中,也存在着一些网络暴力的方面,玩家享受组队PK的,并把这种情绪带到现实生活中;游戏里有很多行骗行为,木马盗号,骗取装备等。在玩家中青少年占据主要成分,他们的心智尚未成熟,暴力元素会引发青少年的心理冲动,继而演变成现实中的冲突。血腥厮杀和仇恨又被过分地加以渲染,使得一些青少年理念中的传统就是武侠。博大的传统文化就这样被片面化。在片面化中传统文化中的负面性又被放大。

另一方面,经典名著的被娱乐化。“轻松愉悦性与严肃性的双重悖论,”是游戏本来就具有的矛盾性,游戏本是一种过剩精力的使用与发泄,是人在闲暇之余投入的一种娱乐活动,在伽达默尔看来“游戏的真正本质在于使游戏的人脱离那种他在追求目的的过程中所感到的紧张状态。”可以获得精神层面的自由与放松,它基本上是不具有实用性和功利性的,娱乐是其最重要的目的。正因如此,经典名著在被引入游戏之时,适用娱乐化的人为涂改便成为普遍的问题。玩家就是故事的主角,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对经典名著造成巨大的伤害,人们也会产生对经典名著的误读。

总的来说,将经典名著改编成网络游是对经典名著的一种传播,也体现出了网络游戏的传播载体功能,但这种传播却利弊共存。所以,对于这一做法还需深思熟虑,对经典名著负责。

【参考文献】

[1]王正平,上海师范大学跨学科研究中心.网络传播与文化教育[M].上海三联书店,2010.

[2]谢麟振,倪健中.红段子现象网络时代的中国文化精神[M].人民出版社,2009.

篇4

关键词:小学 暴力绘画 成因 引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23.7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10-0241-01

《美术课程标准》中美术课程性质阐述中有一条是美术课程强调愉悦性。愉悦性是少年儿童与艺术亲密接触所必备的,那些以丑陋、恐怖、死亡等极致手段进行的艺术必须远离少年儿童。我们一线美术教师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的不良绘画行为必须积极分析原因并予以及时矫正。他们的作画动机、共性和特点是什么?怎样去纠正他们?带着这些疑问,笔者在教学中追根溯源,尝试探索学生暴力绘画引导策略,并运用到实际美术教学中,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为教学实践提供一些帮助。

1 高年级儿童“暴力绘画”的种种表现

1.1违反人性

“暴力绘画”常描绘一些明显的违反人性的暴力内容,具体表现如残忍的战争或争斗场景,火光冲天的爆炸场面,受伤流血、支离破碎、死亡的人物或动物,锋利的刀枪,杀伤性武器,虐待等,有的还配有攻击性言语。

1.2怪异的表现手法

画面丝毫不考虑形式美感,绘画表现毫无逻辑依据,不符合正常审美思维和自然规律,不使用常规表达方式来表现和处理画面,给人感觉很阴暗,线条无序随意,构图凌乱无章,并且多数不涂颜色,绘画内容天马行空,杂乱拼凑。

1.3强烈的情绪和心理诉求

人类从婴儿时期就有了情绪以及心理诉求,刚出生的婴儿已经知道用哭声和肢体动作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和生活体验增多,他们的心理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当各种情绪没有顺畅表达,心理诉求没有得到及时满足时,绘画就成为他们的表达的出口。在“暴力绘画”中所表达的是儿童强烈的负面情绪,体现的是心理诉求未能达到的各种不满。

2 儿童“暴力绘画”的原因

2.1“暴力媒体”的影响

“暴力媒体”包括网络游戏、电影、歌词、书籍中的暴力等。就目前来看,我国少年儿童尤其对网络游戏比较热衷,且参与程度很高,而流行的游戏中暴力成分比重较大。已有研究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儿童暴力参与指标与游戏经验成正比。这一调查研究解释了部分暴力绘画的学生的攻击性和暴力倾向。当儿童被暴力媒体包围,加上儿童善于模仿的天性,势必造成儿童由暴力媒体的接受者而转为暴力绘画的创作者。

2.2跟风模仿的好奇

人们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其同类或同伴的影响。心理学家们将这种影响称为“同伴影响力”。而小学生的是非观念并不是很强,更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我们经常能看到小学生的跟风现象,这使在某个有暴力绘画的学生身边总能找到有几个和他(她)一样有暴力绘画现象的同伴的现象得到印证,其实跟风的这一部分学生并不真正是创作暴力绘画,仅仅是因为觉得这一行为好玩,有意思,跟风模仿而已。

2.3家庭环境的影响

据有关调查数据研究表明,家庭暴力环境下的孩子容易产生暴力倾向,父母的行为给孩子造成了消极影响。比如:父母经常吵架或家长有不良习惯;家长拿孩子撒气或孩子的考试成绩差、犯错误时采取简单粗暴的体罚。这不仅会给小孩子的身心带来很大的伤害,也成了孩子攻击行为的榜样,起了强化孩子攻击行为和暴力思想的作用。孩子的极端思想就在绘画中表现出来。

3 儿童“暴力绘画”的引导策略

3.1修正儿童绘画的“暴力意识”

3.1.1削弱暴力媒体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少年儿童伤人或其他违法新闻。比如去年发生在连云港的儿童模仿模仿动画片里灰太狼烤羊肉的情节将伙伴绑在大树上火烧至重度烧伤的事件。所以说,我们在了解暴力因素的来源基础上,积极干预引导,让他们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健康的、消极的想法,如果在现实中这样做甚至会给自己和周围的人带来伤害的。

3.1.2挖掘暴力游戏的“积极”因素

我们必须对孩子的暴力游戏持有明确的立场,即绝不允许玩舞刀弄枪这一类有危险性游戏或使用其他会造成伤害的玩具或实物;限制某些情节角色的扮演,如谋杀等;游戏中不能强迫弱小的孩子扮演指定人物;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而非暴力手段。

3.1.3积极宣传优秀文化素材

现在的社会文化比较浮躁,从社会学上来说是文化堕落。我们需要创造条件和环境,宣传优秀的传统文化教育,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如今年的六一儿童节恰逢端午节,在儿童节主题校园绘画展制作时我增加了端午节主题的绘画展览,用学生创作来促进学生对优秀文化的学习和理解,提升文化内涵。每逢中国传统节日,我都开一节主题课,通过课前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分享相关节日的知识,以及欣赏并创作相关题材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篇5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暴力;危机干预

近年来,校园暴力正侵蚀着我们纯洁的校园,影响着高校校园的和谐和稳定。因此,构建完善的校园暴力危机干预体系,预防高校暴力的发生格外重要。

一、高校校园暴力的内涵

暴力(violence)一词来自拉丁词根viol,表示(猛烈的)力量和伤害。1996年,世界卫生大会第一次将“暴力”作为严重危害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提出来,并明确指出了暴力的概念,认为“暴力是指蓄意滥用权力或躯体力量对自身、他人、群体或社会进行威胁或伤害,导致身心损伤、死亡、发育障碍或权力剥夺的一类行为”。校园暴力是指“发生在高校校园内及周边师生生活区域以及延伸的网络空间中,高校师生、校外侵入人员在主观心理支配下攻击、侵害学校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和学校的教育、管理秩序的行为”。根据这个定义,我们可以看到,校园暴力可以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或校外人员与学生之间,发生的对象可以是人或是物。由于我们国家的校园暴力多发生在学生与学生之间,因此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学生间的校园暴力。

二、高校校园暴力的原因

1.个人主观因素。现在的大学生,精力旺盛,热情积极,希望实现自我价值,向世界证明自己已经长大。但是,大学生的自我认知还未发展完善,缺乏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自我约束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一些激进的行为,如果没有合理的引导和约束,有误入歧途的可能。

2.学校教育管理问题。高校肩负了教书育人重任,但是部分学校在教学和管理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分重视科学知识的教授,忽略了对学生优秀品格的培养。这种偏颇的教育导向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部分学生的浮躁心理,导致他们走上了错误的成长道路。

3.家庭成长环境。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有研究认为,溺爱型家庭、打骂型家庭、放任型家庭、失和型家庭等问题家庭出身的大学生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容易犯罪。不良的家庭教育及生活环境是导致大学生校园暴力行为的重要原因,错误的家庭教育方式,如娇生惯养的溺爱、缺乏平等的沟通和精神关怀、高压式的管教方式以及忽视冷漠的对待,都容易为孩子未来的发展埋下隐患。

4.社会不良风气。由于当今高校和社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社会上的诸多不良风气正逐渐向校园蔓延,再加上网络上有关凶杀、暴力、的影视资料的影响,这些负面能量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因此而发生了严重倾斜。当他人触犯了这些学生的利益时,极端的自我中心意识便促使他们模仿一些影视及书刊中的犯罪行为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三、高校校园暴力的危机干预

1.增强学生法律意识。大学生校园暴力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法律意识和法制素养,出现争执时倾向于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解决问题。目前,高校大学生的法律常识主要来自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但由于授课教师多偏向于思想政治道德的研究,关于法律领域的授课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高校在课程之外,应该通过多种途径加强法制教育,如邀请法律专家开展讲座、定期组织观看普法宣传视频、举办法律常识知识竞赛等。

2.完善危机干预体系。完善危机干预系统应该包括危机监管系统和危机支持系统。一方面,学校要进行新生心理健康普测,并通过班级心理委员、辅导员、班主任等多种渠道了解学生近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另一方面,组织专职心理教师及时处理突发事件,对分院上报的重点关注对象跟进观察,积极干预和辅导。此外,高校还应该建立心理咨询室和朋辈心理辅导站等机构,为寻求心理咨询帮助的学生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服务。

3.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由于应试教育体制,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往往对心理健康的问题关注甚少,因此大学教育中应该包括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除了设置心理健康必修课程,还可以开设各种专题的心理讲座课程和选修课程,通过反复宣讲和熏陶,加深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增强自我情绪调控的能力,提升人际沟通的技巧,从而学会合理解决各种人际冲突的方法,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

4.营造和谐校园氛围。校园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文明、崇尚向善的校园氛围是预防和控制校园暴力的重要基础。学校可以通过雕塑、标语、橱窗、板报等物质载体来展现积极美好的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此外,还可以举办各类有利于身心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挖掘学生的优秀潜能,培养学生高雅健康的兴趣爱好,增进同学间的团结合作,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营造积极乐观、团结友爱的和谐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季成叶.预防校园暴力:一项值得高度关注的公共卫生课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7,28(03):193-196.

篇6

关键词: “X+姐” 语义特征 结构成分 感彩 演变

一、“X+姐”类词语的结构类型变化

大多数“X+姐”类词语为偏正结构,可以出现在“X”这个位置上的语法成分主要有名词性词语(NP)、动词性词语(VP)、形容词性词语(AP),其中名词性短语占有很大比例。“大多数新产生的词语,都有一个现成的框架背景,这一框架背景就像是造词的模子(简称“词语模”),能批量生产新词语,并使其所生产的新语形成词语族”[1]。

1.一般名词

在“姐”前加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如/王/李/刘姐/文华姐,这些词一般表示亲属或者亲密关系的称谓,在社会交际中有助于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其中“凤姐”“芙蓉姐”“娜姐”除外,网民传颂的“凤姐”和“芙蓉姐”是在网络大量秀自己的“丑照”以求点击率达到自我炒作的目的一群人。

一提到“凤姐”和“芙蓉姐”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极度夸张的言行和表情,很具有贬义色彩,而“娜姐”是网球冠军李娜,网民之所以称她为“娜姐”是带有尊敬和崇拜的感彩。近几年在网络出现一些特殊的名词,例如“蛋糕姐”“学历姐”“面膜姐”“砂锅姐”“恐龙姐”“月月姐”“旗袍姐”“胡子姐”“黄瓜姐”“馒头姐”“丸子姐”“网吧姐”“香肠姐”“口罩姐”“蓝牙姐”等。这里的“姐”失去了她原有的“亲属”的语义特征,而变化为有特别意义的标志,一般表示褒义或者是贬义,更多的是具有调侃的趣味性。

(1)时间名词

如:2010姐,72小姐。

(2)处所名词

如:港/世/亚姐,在“姐”前加处所名词,表示人所处的地点及地区所带来的特征,例如“港姐”顾名思义就是出身香港的女子,由于香港地区很发达,因此很多事物比较先进,人们的思想很进步。“港”不仅仅指香港,同时代表“很时尚,很先进”的意义。

(3)数量词

“姐”前加数量词,如二姐、三姐……这些词表示亲属称谓,但是“一姐”除外,“一姐”表示在某种活动中得到第一名。

2.“AP+姐”类词语

(1)形容词一般说明人的性格、外貌等特征,如“妖娆姐”等,但是“大姐”中的“大”,尽管它也属于形容词范围内,但是,它表示亲属称谓中的“一”,排行第一的意思,一般用于口语。

(2)性质形容词

能受否定副词“不”和程度副词“很”等的修饰,表示事物的属性。如:高、聪明、漂亮、干净、大、敏锐、难、简单等。网络流行的“自恋姐”“淡定姐”“兴奋姐”“害羞姐”“疯狂姐”“暴力姐”等,这些形容词表示“姐”本身具有的情感状态。

3.“VP+姐”类词语

动词与“姐”的组合,可以表现“姐”的动作特征,表示动作的属性,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的动作不是指表面的动作意义,而是表现一种调侃戏谑的讽刺的意蕴,例如“喂奶姐”(因为看球赛入迷而当众给孩子喂奶)“龇牙姐”“偷窥姐”“阅读姐”“炫富姐”“演出姐”等。

二、“X+姐”类词语的感彩迁移

词语的感彩是指词语反映客观事物时,或表达者选用词语时表现出来的不同态度与感情,不同的感彩能够通过词义的褒贬性,借助词语的配合,或者靠语境,修辞手法体现出来。

“X+姐”结构类型中大部分具有贬义色彩,如“凤姐”、“芙蓉姐”“炫富姐”“暴力姐”等,这些词蕴含网民强烈的反感情绪,这种情绪与当事人的所作所为有关,“暴力姐”一词来源于一个女顾客因小事狂煽服务员17个耳光,这种行为显然遭到社会强烈的谴责。因此,“暴力姐”承载的是广大群众的鄙视和唾弃的感彩。而“娜姐”、“学历姐”(在短短几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各种学位证书)等,因当事人的成就得到人们的钦佩和赞赏,所以该词褒义性很强。

流行的“x+姐”中,有一些与特定的事件相联系。如,“蛋糕姐”,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走基层・工人伟大・劳动光荣)栏目播出了合肥步行街詹记桃酥王有名的“蛋糕姐”谷亚芬,7秒钟装20个蛋糕的速度创下了吉尼斯世界纪录,每天要装上万个蛋糕,不少网友惊呼她为“无影手”[2]。“喂奶姐”(因为看球赛入迷而当众给孩子喂奶),网友称之为“很有爱”的球迷。还有很多“X+姐”只是人们跟随潮流不根据具体事件而创造的,如“自恋姐”“淡定姐”“兴奋姐”“害羞姐”“疯狂姐”等。她们都是网民通过PS软件对正常的照片进行处理,或者网民为了某种目的上传的恶搞图片。因此,这些词没有明显的褒贬色彩,只是为了达到搞笑调侃的效果,增加点击率。

三、“X+姐”类词语语义特征演变

“姐”在《说文解字》中记载:“姐,蜀人谓母曰姐,淮南谓之社。”可以看出姐最开始在一些方言中是用来指代母亲的。《广韵》亦云:“姐,母也。”这就是以“姐”来指称母亲的记录,但这一用法并未被后世延续[3]。“姐”与“哥”是一样的,最开始都是用来指称与自己有血缘关系的年长的人。

“姐”原本是亲属称谓,有血缘关系的同辈人中年长的女性被称为姐,这其中包含多种情况,如:同父母、同父异母、同母异父,或同一家族中的兄弟姐妹和亲戚中的兄弟姐妹。其语义特征表现为[+女性+年长的血缘关系+亲属]。

“X”位置上的成分主要是表血缘关系的词或者语素,如“亲姐、表姐、堂姐”等。随着社会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发展,在社会不同的阶级阶层中,“姐”可以被用来指称没有血缘关系的类亲属,其语义特征是[+女性+年轻的无血缘关系+类亲属],“X+姐”慢慢发展成社交称谓,其“X”位置上的成分以人名等专有名词为主。在社会交往中,“姐”也可以用在非亲属的语义环境中,比如在同事之间我们可以称呼其为“张姐”、“李姐”等。由此可见,“姐”的语义特征发生了变化[4]。

近几年,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媒体和网络中出现了一系列“姐”类词语,如:“劈腿姐”。“琵琶姐”(指在“快女”比赛中手抱琵琶、大唱掰歌的女生)等。这里的“姐”已经不单单是亲属和类亲属的意义,主要表现的是具有一些与常人不同的行为或具有特殊吸引力的女士,其语义特征是[+女性+年轻的+异于常人的行为或特殊吸引力][5]。这一语义主要通过“X”位置上的独特内涵词语来表示。“姐”类词语的不断出现,导致“姐”字亲属称谓义的逐渐缺失,因此渐渐派生出指称某一特殊职业或新事物的意义,它的语义特征是[+女性+年轻的+特殊职业]或[+事物+专有特点],例如“空姐”等。随着词语的不断发展,“姐”的指称意义也逐渐发生了变化,原来的“姐”指称第三人称,是对自己辈分大的人的称呼,而现在的“姐”逐渐演化为第一人称,指自己。例如“有什么事情就跟姐说”[6]。由上可知,“姐”的语义衍化路径是:亲缘关系称谓类亲缘关系称谓泛亲缘关系称谓亲属称谓义弱化女性义弱化。“X”成分的语义变异路径是:亲属关系语素姓名专有名词独特内涵词语特殊职业特定的事物和现象。正因为“X”的提取带动了模标“姐”的语义特征的变化和派生,形成了“X+姐”类语义和谐的词语构造模式[7]。

四、结语

语言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它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发展变化,其中语言词汇的变化对社会的反应最灵敏。从词汇的变化能体现社会最新动态,随着现代科技快速的更新变化,网络语言也如雨笋一般。本文对“X+姐”结构短语的简要分析,不仅能说明“X+姐”本身的发展变化规律,更能以小见大窥见整个网络语言的发展动向,从而揭示词汇变化背后人们的社会心理和情感方向。

参考文献:

[1]李宇明.语法研究录[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劲松,麒坷.网络语言是什么语言[J].语文建设,2000.

[3]许慎.说文解字[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05.

[4]祁伟.试论社会流行语和网络语言[J].语言与翻译,2002.

[5]郑远汉.关于“网络语言”[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2.

篇7

关键词:媒体语言; 通俗; 高雅

1 媒体语言的界定

从广义上讲,媒体语言包含整个传播符号系统。如播音语言、现场语言、形体语言、音乐语言,都属于整个范畴。从狭义上讲,媒体语言单指在媒体中使用的语言、文字。媒体语言的宣传功能体现在国家、时代、核心价值观上,要求进行严肃、认真。媒体语言能够反映新时代、新事物的特征,因此,对它的界定标准、对象、出现时间都有不一样的看法。其实,当下出现在受众面前的各种媒体语言,都属于新语言,都是社会发展变换的产物,语言总是在不停地变化之中。值得注意的是,一些流行的语言成为媒体语言,比如给力、被就业、神马、坑爹、屌丝等等,这些都是新颖特殊的流行语。

在本质上,媒体语言只是一种信息的交流工具。近年来,中国广播电视媒体语言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主要表现有以下几个方面:语言交流方式的变化、由说带来的语言变化、语言的本地化倾向、语言风格多元时代的到来。语言,为文化的基本载体。

文化从来就是人类特定生存环境下的产物。文化从来就是以推陈出新的方式消亡并新生。既有的文化不可能永生;新生的文化也不可阻挡。那么,什么叫文化呢?文化,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的方式,以及由此所衍生出来的价值观念。而我们只会选择适合于自己的那种生活方式。

2 关于雅与俗的关系

雅与俗,首先是一个文化形态上的概念,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同时二者可以随着文化语境的变化,相互转化。雅与俗都是文化,只是与观众沟通和联系的形式和方法不同而已,并无高下之分。中国人尤其是和文化沾点边的人都怕一句话:没文化。眼下的情形是,有文化的少有人光顾,纸质作品且不说,就是诸如歌剧、京剧、话剧什么的,看的少之又少,而另一方面,没文化的小品、相声、流行歌曲之类火得了不得。两相对峙,却没有赢家,没人看的有文化,有人看的没文化;有人看的实惠,没人看的有面子。

人的语言有雅俗之分,文明礼貌为雅,粗鄙肮脏为俗。著名相声家郭德纲说:别看相声这么多年,我很难下个定义,我只知道这是一门能使人开心的艺术。严格来说,媒体语言的所谓雅,应当是指精神和内涵的高雅,而所谓的俗,则是指表达手段和表现手法的通俗。“雅俗共赏”词汇中的“俗”,显然不是指庸俗、低俗,而是指媒体表现手法能为不同文化程度的人所接受和认可。所以,谈论媒体的所谓“雅俗共赏”问题,涉及到媒体理念、艺术种类的区分问题。

媒体语言与文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就是,文学的表达手段、文学语言可以做到通俗化,而媒体语言的表达手段和表现形式却无法通俗化。媒体语言的表意性、抒情性、抽象性和时空性审美功能缺一不可。文学更注重的是文字的表意性和抒情性功能,而媒体语言则侧重于文字的抽象性、符号性和时空性审美功能。

反对庸俗、低俗是一切文艺的当务之急,但是,反对庸俗和低俗,不等于要反对通俗。所以,文学的表现手法是可以做到通俗化的,相对于标准语言,媒体语言就是通俗化的产物。

3 媒体语言雅与俗的表现

媒体语言是一种文化释放的过程,但是文化释放,也能使某种语言劣根性出现,走出雅的范围,进入俗的峡谷。内容肤浅、格调庸俗已成为人们对娱乐节目的一大诟病。

3.1 幽默过度。笔者发现,在东北地方电视台媒体语言中,媒体语言越发丰富多彩,不和谐语言时有发生。这些现象的出现,与东北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东北人给人的印象是直率、敦厚,通俗生动的东北语言通过小品、相声、电视剧、娱乐节目在国内流传。“他爹,这地带安全不?”“据我观察,没发现敌情。”这是黄宏、宋丹丹在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中的经典台词,在《猫和老鼠》东北方言版本居然出现了,另外还有四川方言、陕西方言、上海话版本等等。

3.2 语言暴力。目前网络世界最大的负面效应是语言暴力泛滥。网络环境中语言暴力严重不仅容易颠倒是非,使大众看不清事情的本质与发展方向,也会使激情代替冷静的思考,影响思考的客观、公正与深刻。

3.3 语言粗俗。滥用方言也是语言混乱的一个表现。一些地方电视台为了竞争,吸引观众眼球,演员经常有地方庸俗之语,满足部分人的低级趣味。各类休闲节目无限地放大底层群众的粗俗、随性,而忽略人民群众的坦诚、善良等性格。这些不雅很俗的媒体语言,满足观众的,缺少文化品位,产生了极其恶劣的负面影响。比如在东北方言中,“虎”表示一人莽撞、冲动,具有一定的贬义色彩,一些媒体为了追求观众的,在各种民生类节目频繁出现。

4 媒体语言功能规划原则

本文以为,现在的媒体更加开放,使得媒体语言更加多元化。目前,由于各种复杂因素的存在,媒体语言的雅的方面,正面的宣传功能慢慢在变质,甚至个别媒体语言有不良的发展倾向。因此,需要对媒体语言功能进行规范,引导雅俗共赏。

首先,坚守“品质、品位与品格”,提高媒体语言的文化内涵。在丰富娱乐内容、增大知识信息含量的同时,继续加强艺术的创新技巧。把一些缺乏内涵、浮躁的媒体语言剔除,做到“不肤浅、有深度、有品位”,或说“通俗而不庸俗、用情而不滥情、娱乐而不愚乐、平凡但不平庸”。应该看到,有些电视娱乐节目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如凤凰卫视的《娱乐串串SHOW》,就把娱乐和人文内涵结合得很好。中央电视台的《幸运52》、《开心辞典》等则将知识与娱乐结合起来,通过设置“家庭梦想”、“场外求助”等形式,将“知识就是财富”、“竞争与合作”、“亲情与爱心”等正面理念贯注到节目中。

其次,加强道德规范语言、和谐健康语言的学习。休闲娱乐节目还应该接受一些学者和有关文化宣传部门的监督,吸收学者提出的建议,不断补充增加休闲娱乐节目的内涵。

最后,实施立体化、本土化的传播策略。“立体化”、“本土化”是节目创新的比较可行的传播策略。所谓“立体化传播”也即“跨媒体传播”。电视娱乐节目要达到最佳的传播效果,除了借助电视媒介本身外,还应该联合纸质媒介和网络媒介,并积极利用手机等现代传播工具, 整合相关媒体资源。

总而言之,语言可以源于生活,但也一定要高于生活。媒体语言,对社会语言和民族文化的走向有着任何其他载体不能比拟的影响力。把握媒体语言的研究对象,使广播电视语言规范而多样,高雅而活泼.丰富多彩、积极向上。

参考文献

[1] 张颂.播音创作基础[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4.

[2] 李宇明.语言学概论.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 戴昭铭.规范语言学探索.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

[4] 姚喜双.加强媒体语言研究——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J].语言文字应用,2005.

篇8

关键词: 网络公共领域; 网络话语权; 网络问责; 话语民主

中图分类号: D082;G20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9973(2012)02-0019-04

The Public Spher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Internet Discourse Power and the Realization of Discourse Democracy

SI Lin-bo

(School of Humanities and Law, Yanshan University, Qinhuangdao 066004, China)

Abstract: The internet as an important platform of the public opinion, which makes the citizens’ discourse power gets a new realization completely in cyberspace. The characteristics including anonymous, open, interactive ,etc. what the discourse express has owned in the internet public sphere, which makes the internet discourse power have more unparalleled advantages than traditional media, and become an important form of the citizen accountability and the discourse democracy practice.

Key words: internet public sphere; internet discourse power; internet accountability; discourse democracy

话语权是公民的基本权利,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网民数量的急剧增加,网络以其自由开放的特点上升为公众舆论的重要平台,网络话语权的研究开始引起关注。笔者将在对网络话语权相关概念考察和界定的基础上,对网络话语权的公共领域特征及其边际限度,以及与话语民主的关系进行分析,并提出规范网络话语权和实践话语民主的基本路径。

一、网络话语权的基本概念

在对网络话语权的概念进行界定之前,必须首先弄清楚什么是话语,什么是话语权?话语本是语言学上的概念,意指“说出来的能够表达思想的言语”[1]。但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再仅仅是语言学上的概念了,话语的应用领域得到广泛拓展,特别是在社会学和政治学中的广泛应用,使得话语开始成为影响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力量,这就演化成一种新的概念——话语权。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认为“话语”蕴含了极为复杂的权力关系,“真正的权力是通过话语来实现的。”[2]我国学者也提出了自己对话语权的认识,但大多是从权利的角度来定义话语权的。

综合国内外学者观点,笔者同意这样一种观点,即认为“权力”和“权利”都是话语权的内涵所在,作为“权利”的话语权是公民应该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而当话语表达对他人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的时候,则这种“话语权利”就演化为“话语权力”。

话语权力表现为一种影响力和控制力,虽然每个人都拥有说话的权利,但其影响力和控制力是有巨大差异的,这种差异取决于话语人所掌握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资源的多寡。资源的多寡决定了其社会地位的高低,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个人及其群体的话语声音就会被放大,表现出较大的“社会音量”,也就是拥有较多的话语权,反之则具有较少的话语权。这是话语权在传统社会环境下的基本表达形式,也可以说这种话语权主要是“权力精英”话语权。

网络技术的兴起和普及化,改变了传统的话语权表达形式,形成了一种自下而上的、平等的话语表达方式,在网络环境下,网民通过论坛、BBS、博客、微博等新媒体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想,发表自己对社会现象及问题事件的看法和态度,当这种看法和态度获得一定量网民认同的时候,就会产生“共鸣”效应,形成一种巨大的话语场力,对事态进展产生重要影响,甚至左右公共政策的方向。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权力精英”的“话语霸权”。这种力量来自于网络新媒体所承载和传达的公民话语权的表达。由于网络表达的匿名性、互动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得公民话语权的表达摆脱了传统表达渠道的限制,也就使得话语人的资源多寡所占有的表达优势大打折扣或不复存在,从而在话语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平等的表达关系,有利于社会平等观念和政治民治的推动。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给网络话语权简单下一个定义,所谓网络话语权,是指网民依托网络新媒体平台,享有的平等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态度的权利,以及这种权利表达对他人的思想变化和行为选择产生的影响力。

二、网络话语权的公共领域特征及其边际限度

随着公民意识的崛起,网络话语权快速成长为一种重要的公民权利,由于网络表达的匿名性、平等性、自由性,使得网络话语权的行使成为公民表达利益诉求和发表个人观点的重要途径,特别是网络话语权下兴起的网络问责给草根阶层提供了问责政府的机会,成为行政问责的新形式和新手段,在实践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公民行使网络话语权及开展网络问责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这种权利行使得好,不仅可以促进利益诉求和相关问题的解决,而且有利于社会平等观念的养成,促进政治民主的进程。可以说,网络媒体的发达为政治民主进程插上了翅膀。

网络话语权行使得当,其积极作用巨大。然而,如果这种蕴含巨大能量的网络话语权的行使走向失范,其破坏力也可想而知。因此,虚拟世界的网络话语权和现实世界的其他公民权利一样,都不是绝对的,可以说,网络话语权的表达自由是相对的,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秩序,必须维持在不违背公共利益和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之内。网络话语权的行使不绝对是公民的个人自由,也不是一种纯粹私权利的行使,因为网络空间虽然具有私人空间的性质,但一旦引起其他网民的广泛关注,这种私人空间的言论就会被广泛传播和放大,这是与记录个人笔记本上的日记有着截然不同的区别的。因此,网络空间的私人性是相对的,从私人领域到公共领域的跨度仅在一瞬之间,或者说网络空间的根本特性在于其作为公共领域的特性。

哈贝马斯对公共领域的特性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认为“公共领域”是介于国家与社会之间的一个领域,[3]既不属于私人领域,也区别于国家公共权力领域,它不是政府机关的附属,为政府所控制。哈贝马斯的公共领域有三个基本特性:(1)开放性。它原则上向所有人开放,是一个公开的公共空间,每个人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的观点,同别人交流与辩论。[3]16(2)理性原则。“他们在理性辩论的基础上就普遍利益问题达成共识”,[4]通过“共识”的舆论压力以影响政府决策和行动。(3)公共性。这是公共领域的根本特征。在这里的观点交锋不是为了解决私人事务和寻求私人利益,而是就公共议题进行交流,是为了寻求公共利益。[3]17

网络空间同样符合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特性描述。网络空间向所有网民开放,网络公共舆论共识的达成主要来自于网民的共同兴趣以及出于公共利益和价值规范的认同,网路舆论的焦点不是私人事务而是公共议题等。既然网络空间同样是一个公共领域,就必须遵循公共领域所必须遵守的价值和行为规范。也就是说,网络媒体为网民提供的是一个“公共话语空间”,既然是公共领域特性的话语空间,那么该说什么,不该说什么就不是个人的私事了。和传统媒体一样,“以事实说话”是网络话语必须遵循的第一规范。也就是网络话语权的边际限度在于以事实为依据,以理性思考为准则,不能夸大事实、造谣生事、恶意诽谤,必须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否则就应该向传统话语表达方式一样,接受监督和问责。

三、网络公共领域的话语效应与话语民主的关系

网络话语权在当下行使最广泛的形式是在网络问政和网络问责中的运用。网络问政和网络问责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网络话语权下的民主参与和舆论监督,是在网络公共领域中对话语民主的实践。哈贝马斯在交往行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话语民主”模式,[5] “话语民主”是哈贝马斯交往行为理论在政治领域的延伸,其实现途径是公民围绕公共事务展开自由、平等的辩论、对话、商讨并最终形成政治共识。[6]

诺曼·费尔克拉夫也指出:“话语的民主化意味着消除话语权利和语言权利、义务和人类群体声望方面的不平等和不对称。”[7]哈贝马斯“话语民主”的实现应具备下列条件:

1. 话语主体具有广泛性。在网络空间,网民便是话语的主体,也就是说,话语民主具有广泛的主体,而且这一主体的主要成员(经常发言或表达利益诉求的网民)具有相对较高的文化知识水平和对社会与政治的关注热情,民主意识较强,参政议政能力较高。虽然网络空间的话语主体数量尚不能完全覆盖哈贝马斯关于传统社会话语主体的内涵,但素质相对较高,完全具备行使网络话语权的能力,同时,只要是能够上网的公民都可以参与网上讨论和意思表达。因此网络空间的话语主体具有向传统话语主体的无线延展性。

2. 话语主体的公开讨论必须坚持理性准则和遵循公共领域的公共利益要求。在这一点上,由于网民参与谈论的情绪化、私利化等因素较多,使得网络话语权的行使可能存在非理性的取向,也可能存在对公共利益侵害的可能,这也是网络话语权下网络问责对于“话语民主”影响的不规则变化因素,即可能是正向积极的影响,也可能是负面消极的破坏。

3. 话语民主的实现要求以公平、公开、理性等原则作为讨论的基础,通过互相协商形成“大多数人的共识”。网络空间共识的达成大多是出于对公共利益和社会价值规范的认同,共识的达成更多是发自本意的,“因为许多集群是基于公共兴趣,而不是资本投资,在网上很难用金钱购买注意力,更难以压制不同意见。”[6]

因此,网络公共领域话语权的形成是有助于话语民主的实现,但其对于话语民主的实践程度,则取决于网络话语权行使的理性和客观程度。另一方面,由于网民意思表达的匿名性和地域广阔性,使得各个话语主体之间的意思表达缺乏稳定的信任关系,话语表达理性不足,缺乏组织性,也难以结成代表公共利益的稳定团体。

综上所述,网络话语权的行使有推进话语民主的积极要素,但也存在着一些非理性的不确定因素。相对于传统话语表达的主体确定性、形式确定性、利益确定性等特征,网络话语表达表现出明显的主体匿名性、形式非正式性、利益模糊性等特征,给话语民主的实现提出了挑战。然而,挑战不代表不能实现,只要遵循一定的游戏规则,网络话语民主依然能够实现并大行其事。下面,我们对网络话语权的行使与话语民主的关系进行分析,从而为探索如何实现话语民主提供分析路径。

网络话语权在网络公共领域的行使,必然产生一种影响力,表现为网络公共领域的话语效应,这种效应可以分为正效应、负效应和中间效应三种,正效应指的是对事件过程本身的理性思考、准确反映和自由表达,表现为网络民主的形式;负效应指的是对事件过程本身臆测的、误解的或有意歪曲的反映和表达,表现为“网络暴力”的形式;中间效应指的是对事件本身持观望态度,没有明确的态度取向和意思表示。

当正效应居于主导地位的时候,可有力推进话语民主的发展和危机事件的解决,反之,则产生阻碍和破坏作用。我们可以根据话语效应与话语民主的互动关系,构建网络话语效应—话语民主关系模型二维坐标图,如图1所示。

X轴代表网民舆论的话语效应,Y轴代表对话语民主的影响。y1曲线代表网络舆论的正向效应与民主关系程度,y2曲线代表网络舆论的负向效应与非民主关系程度;a和b分别表示公民对公权力的信任和不信任程度。

需要指出的是,在当前国内地方政府公信力欠佳的情况下,即公民对政府的言行持怀疑态度较多的条件下,有a

当│y1│>│y2│时,从长期来说,有利于推动话语民主;从具体事件来说,有助于本次事件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解决;

当│y1│

当│y1│=│y2│≠0时,网络舆论处于平衡状态,从短期或具体事件来说,这种网络舆论的影响不明显;但长期如此,社会充满不确定因素,将会进一步削弱政府的公信力,破坏社会的信用关系,影响社会的稳定,危及话语民主及政治民主化的推动。

当│y1│=│y2│=0时,没有形成网络舆论,网民对社会公共事件持冷漠态度,表明网民权利意识淡漠,但更可能是对参与政治缺乏信心,缺乏实践话语民主的兴趣和动力,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政府与社会关系处于潜伏的危险期状态。当然,在实践中,网民完全冷漠的状态是很少见的。

四、规范网络话语权,实践话语民主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网络话语权为草根阶层的话语表达和利益诉求提供了与传统“权力精英”几乎平等的话语平台,打破了“权力精英”的话语霸权,有利于社会平等观念的养成和政治民主化进程。但同样由于网络空间话语表达的不规则性,以及表现在实践中的虚假信息、造谣诋毁等恶性表达等“网络暴力”形式的存在,使得网络话语权行使的积极效应大打折扣,也影响了作为一种新的政治民主形式的话语民主的实践。为了规范网络话语权,积极推进话语民主的实践和政治民主化,笔者提出如下两点建设性思考:

(一)规范网络话语权行使,维护网络公共领域秩序

网络公共领域是一种新的公共领域,与传统公共领域具有极大的区别,因此,对网络公共领域的规范也必然不能照搬传统公共领域的做法。同时,由于网络公共领域主体的不确定性、表达的非正式性和利益的模糊性,也很难根据传统方法锁定管理对象。但这并不表示,对于网络公共空间的管理就束手无策,应该充分发挥伦理、法律和技术三方面约束机制:(1)加强网络伦理研究,尽快形成网民能够达成共识的网络伦理规范,并通过大力宣传教育,内化为网民的内在心理约束机制,从而为网民话语权的正确行使打造一道心理防线;(2)加强网络安全与管理立法,制定具有制度刚性的网络规范,比如在部分领域推行网络实名制等;(3)加强网络安全监管技术研发与升级,锁定问题用户,严肃处理“网络暴力”事件。

(二)引导网络话语的正向效应,实践话语民主

根据上文对网络话语效应与话语民主关系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引导正效应,争取中间效应,问责负效应”应该是实践话语民主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引导网络话语的正效应,争取中间效应,问责负效应呢?其根本途径在于增强政府的公信力、透明度和回应力。首先,如果政府树立起较高的公信力,广大网民就会信任政府的声明和举措,谣言诋毁就会不攻自破,使得正向舆论更加强大。同时,中间派何以持冷漠态度,也是因为对政府持有半信半疑的态度,如果政府公信力提高,那么自然能够鼓舞中间派的信心,使得中间效应向正向效应转化,同时也能分化负面舆论集团,削弱负向效应的影响。政府如何树立较高的公信力呢?一是靠政府的透明度。政府对社会透明,让公民不仅仅听其言,还能观其行,使得公务人员的一言一行都在公民的监督之下,必然能够提高公民对政府及其公务人员的信任和支持。二是靠政府的回应力。回应力是政府对于社会公民关心和关注的问题及时作出应答和回复的能力,如果老百姓的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回应,必然能够提高政府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威信。因此,透明和回应是政府赢得社会公信力的两大支点。

参考文献:

[1]陶然,萧良.现代汉语名词词典[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 社,1995:195.

[2]王治河.福柯[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9:182.

[3]闫军帅.对网络话语权下一种新型问责方式:网络问责的研究 [D].长沙:中南大学,2010.

[4]胡泳.众声喧哗——网络时代的个人表达与公共讨论[M].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181.

[5]〔德〕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北京: 学林出版社,1999:231-244.

篇9

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我国传统的执法环境,导致我国行政执法的性质、作用等方面产生了新的变化,行政执法渐渐开始从“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性质变得更加平等化和透明化,所有这些变化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行政执法在社会中的形象。

1.新媒体技术对行政执法过程的影响。新媒体也被称作自媒体,与报刊等传统媒体的最大不同是,新媒体赋予每个人传播和分享信息的机会,媒介资源不再仅掌握在少数权力机关的手里,而是渐渐开始走向平民化。社会舆论具有盲目性和不可控性。首先,公众并不是专业记者,在分享某个行政执法事件时,可能会根据跟人喜好,主观地放大事件的某一部分,隐藏掉另一部分,造成事实的失真,影响公众对事件整体的判断;其次,人们在发表评论,并非基于法律规定本身,而是出于对案件事实产生的同情,并站在弱势群体一边,导致评论越来越走向偏激;最后,作为直接面向群众的执法机关很容易受到公众舆论的影响,以服务为主要特征的新时代的行政执法,在执法过程中不得不更多考虑群众的利益,导致很容易受到群众合意即舆论的影响。

2.新媒体加深了人们对行政执法的传统刻板印象。在对网络关于行政执法报道的调查中显示,在报道中出现最多的是与暴力有关的词语,报道更多地站在行政执法对象的角度,更愿意表现他们的声音和意见。在这些报道中虽然没有出现评论性的语言,貌似遵守了新闻公正和客观性,其实,传播者在对新闻事件材料的选取过程中就已经将个人的主观意见隐含在新闻的报道中,这种报道比直接发表评论更具有说服性和影响力,通过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判断来引导公众意见,对行政执法主体的形象产生不利影响。综上所述,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推动行政执法不断走向现代化、平等性和透明性;另一方面,不断干扰行政执法的公正性,并加深了人们对行政执法的传统印象,妨碍了行政执法的进一步发展。

二、结束语

网络等新媒体技术的产生不断改变着我国行政执法的环境,使行政执法活动越来越多地受到社会的影响,并不断变革着行政执法的性质和内涵。它所带来的影响,使得行政执法机关再也不能忽视网络的力量,促使行政执法机关加强对网络技术的应用,从而更好地发挥社会职能。

篇10

网络对高校思政课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方面。从积极影响角度而言,网络激活学生热情,能够帮助其树立主体价值。网络时代开放平等成为主流思潮,主体的话语权不受其社会地位以及经济文化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借助网络丰富知识并改变思维方式。很多大学生借助于网络参与到公共事务,同时实现个人的发展。此外,在网络时代,信息呈爆炸式发展的速度,网络上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便捷的交流方式,深受学生的喜爱,也培养他们应用信息以及技术的意识,提高他们获取科学信息并加以传播的能力,最终拓宽了大学生信息来源以及渠道,丰富他们知识面,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从而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大学生在网络时代通过不断地创新网络语言,可以在虚拟空间真实表达自身思想情感,并且通过富有创意并且新奇的网络语言,来体现大学生的鲜明创造性。大学生的想象力以及自我意识通过网络得到表达,从而灵活使用课内外的知识,来体现他们创造性的思维。另一方面,网络也给大学生带来不利的影响。网络文化弱化大学生对于主流价值观的高度认同。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学生的思维以及交往方式,并且超越时空界限。网络上话语主体日益多元化,并且激活其欲望以及想象力。网络的工具化以及利益性导致其内在价值缺失,从而引发大学生的异化。在网络上,话语暴力层出不穷,话语权也被滥用,各种不良信息以及话语冲击主流价值观,从而导致大学生形成浮躁心态,严重影响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从而导致一些大学生精神浮躁,尤其是那些价值判断力以及抗诱惑能力比较弱的大学生,容易出现人生方向迷失以及价值选择判断错误的问题。这些问题都影响大学生理想以及信念,导致主流价值的边缘化。

2高校思政课提高语言艺术性的措施

第一,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艺术需要多一点文学色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不应当是一板一眼的,同样能够富有激情。例如在讲解哲学原理的主客体统一这一问题中,就能够引用坡琴诗来说明在演奏优美音乐的过程当中,不仅仅需要琴这一客体,同时需要人这一主体的动作,只有两者实现相辅相成,才可以演奏出优美动听的音乐。通过加入文学元素,同泛泛而谈比较而言,一方面能够激发学生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拓展思政课理论的意境以及学生想象力。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强调教学语言的文学色彩需要适可而止,主要目的是提高教学语言美学意味并营造教学氛围。

第二,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艺术需要多一点人情味色彩。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往往给学生以枯燥空泛以及说教的感觉,因此对于思政课的教师而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要走进学生心里而让学生高度认同并加以接受。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师形象环节,思政课的教师要避免沦为僵化道德标本,其身上需要体现出人性的丰富内涵,兼具厚重的德性以及丰富的人性,这样的思政课教师才更加具有魅力以及说服力。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需要尽量将宏观东西微观化,并将空洞东西生活化,从而让思政课教学回归生活。最后是在教学语言方面,高校思政课的对象是人格意识较为独立的大学生,因此教师在表述的过程当中需要提高教学语言的人情味色彩,要展现出平等包容的心态以及人性关怀态度。

第三,高校思政课的教学语言艺术需要多一点时尚味色彩。网络时代社会思潮飞速发展,并且大学生思维高度活跃,这就决定高校思政课的理论素材以及教学语言都应当紧贴时代的脉搏。很多高校思政课的教师不关注目前社会当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新语言、新词汇以及新语体,同时也很少主动去留意学生感兴趣的那些话题,上课的时候总是陈词滥调,从而同学生之间出现了严重的沟通障碍,这样一来高校思政课的教学效果自然不够理想。所以高校思政课教师需要保持开放学习的姿态,在网络时代以及学生面前不能落伍,需要主动掌握了解目前网络以及社会当中流行的那些热门词汇以及新鲜语言表达的方式,同时有意识地并且灵巧地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当中使用。不过在提高思政课教学语言时尚色彩的过程当中需要避免哗众取宠,要不然可能让思政课变得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