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的定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2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融合的定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融合的定义

篇1

关键词:媒体融合 播音和主持 定位探究

播音与主持艺术在当今一直是年轻人的热门选择,但是这种过于热门化选择往往也对真各个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择业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尤其是在新媒体融合环境日渐的今天,学生自身的素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提升,但是总的说来还不能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本文以这个为研究背景,通过播音主持现状、播音主持艺术与新媒体融合环境之间联系、以及播音主持专业对自身的择业定位观念的分析进行探究。

一、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发展现状分析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媒体专业,播音和主持已有几十年的发展历程,随着社会的发展,播音与主持教育自2000年以来,从鼎盛过渡到平稳,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迁,播音与主持专业也在不断的革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广播电视播音与主持专业。这些年来,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校已达到300家,又随着社会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人们对这个专业越来越关注,报考此这个专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呈现出了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其前景更是广阔。播音与主持专业培养的主要是具备语言与表演这两方面的人才,目前国内播音主持专业的院校以及学生人数在不断地增加。就总体状况而言,学生的素质都呈现出逐年在提升的情况,而他们毕业之后投身于影视、网络传媒、新闻播音、电视节目主持、广播等领域,为繁荣当今社会文化奉献了一定的力量,但是也存在不尽人意的地方,即在当今新媒体融合环境下,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素质和专业技能并不能适应当今的社会大环境对人才的要求,而这也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要改进的定位问题。

二、基于新媒体融合环境影响下的播音与主持专业

所谓的新媒体融合环境指的是不同媒体的资源交换、共同享有的合作状态,其中也包含了媒体与个体之间的合作。新媒体融合环境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环境完全不同。虽然当今社会中的播音主持专业培养人才的速度已经落后于新媒体发展速度,然而置身在当下环境中发展的播音主持专业明显已经受到了感染,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信息传送方式的丰富性对播音主持专业的影响。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信息传送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网络,它将图形、声音等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无限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信息的传播。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中,除了之前所用的方式之外,信息的传播通道还来源于自媒体,为了有效地实现信息的传送,各个媒体之间就必须实现高效地融合,做到彼此之间资源的共同享有以及利益获得的公平化。正因为这样,现代社会中的播音主持专业人员要熟悉现代网络、计算机技术的操作,这样才能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从业要求,即现今社会下的播音主持在掌握传统意义上的专业技能基础上更加与时俱进。

第二,新媒体融合环境要求增强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个人参与积极性。新媒体融合环境下的自媒体环境的出现,使得大众个体更具有自我的发言权,而传统媒体中的主流声音逐渐被大众的不同声音所覆盖,综合、简单地说就是社会中每一个个体就是媒体自身。现今多使用的播客的前身就是自媒体,播客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信息在社会的快速传播。因而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人员对于大众个体不同的发言权,要有能力去判别好恶,以规范自媒体信息的传播。

第三,培养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瞬间报道社会新闻、信息的能力也是新媒体融合环境对该专业的影响。在新媒体融合环境下,信息的传播渠道变大、速度变快,因而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是信息扩散的主体,因而播音主持专业人员应该具有这种敏锐感,抓住值得报道可以报道的信息的机会,以免社会大众个体的扩散造成了不必要的恶劣影响。

三、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正确的择业定位

通过上述对播音主持专业的现状及新媒体融合环境对播音主持专业人员从业的影响分析,可以总结出,播音主持专业学生需要有正确的自我定位观念。

(一)了解自身的需求,准确定位。播音与主持专业毕业生应该从自身的能力出发,考虑到自身的需求和实际情况,从而分析自己的能力,与现实相符。别因为选择行业的错误,耽误自己的前程。所以毕业生在即将步入社会时,首先要认清自己,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找到适合自己能力的职业。同时,也应该把重点放在自身素质的提升上,要以新媒体融合环境为基点提升自身能力。

(二)调整好自身心态。首先,毕业生可能没有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以为自信心已满,就能走向社会,或者是对自己的能力估计过高,进入企业就想担纲主持或负责人,这样只要一受到打击他们就会就会崩溃,因为结果往往令他们后悔莫及。但如果心态过于消极,因为丧失信心,也容易在选择行业上出现误差。其次,就业精神现如今已成为很多用人单位看重的品质。有些毕业生在毕业之后,因为受社会条件限制,不能找到令自己心满意足的工作,但不想无所事事,就想利用别的工作当作跳板,想等到时机成熟时,跳槽到更好的工作岗位,这种想法是不可取的。也正因为这种工作心态,经常导致一些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因而出现择业误差。

(三)明确目标。播音与主持毕业生一旦毕业,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就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但他们总是不愿意面对这个现实,不学习名人的经历和经验,不愿意从基层做起,见好就收,他们的频繁跳槽,只会导致择业的误差。而有些人不考虑自身因素,就一昧地观望大城市,认为在那里,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才能成为名人,一味的追求好的工作环境,这是典型的错误观念。

四、小结

本文通过媒体融合环境与播音主持专业以及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正确自我定位分析,拟为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提适应媒体融合环境,提升自我提供可供有价值的建议。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三网融合 媒介素养 受众 问题分析

一、传播学视域下的三网融合

“三网融合”又叫“三网合一”,意指广播电视网、电信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三网融合”是为了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避免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形成适应性广、容易维护、费用低的高速宽带的多媒体基础平台[1]。

在对三网融合的解读中,网络融合的技术层面属于信息科学的范畴,网络资源的整合管理则属于管理学的范畴,在三网融合的整个进程中,必然还会对媒介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而一旦大众传播机构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主要由政策环境、资源环境、技术环境和竞争环境构成)发生了变化,就不可避免地会随之影响到受众的媒介素养。

二、受众层面的媒介素养

1992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将媒介素养定义为:人们面对传媒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及思辩性回应能力[2]。

中国传媒大学的张开教授认为:“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的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思辨性应变能力和媒介信息制作能力”[3]。这一定义显然认同了1992 年美国传媒素养研究中心对媒介素养的定义,主要指人们对媒介信息的主观能动性。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力丹认为,“媒介素养分两个层次:一个是公众对于媒介的认识和关于媒介的知识,另一个是传媒工作者对自己职业的认识和一种职业精神。”

三、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受众媒介素养问题分析

1、媒介信息批判能力偏弱

相对于传统媒体,三网融合时代的“把关性”弱化,信息转载的频率较高,各种主观因素容易加入网络信息的传播中,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降低,而面对这些虚实难分的媒介信息,受众的批判辨别能力却堪忧。这表现在,多数受众对媒介信息的真伪并不在意,很少有人会通过其他渠道去验证(中学生16.2%、大学生28.4%、市民3.1%),且有50%的中学生对网络信息很信赖。在三网融合时代,受众面对的将是海量的媒介信息,若不具备一定的批判能力,则三网融合带来的媒介信息极大丰富化也许会弊大于利。

2、媒介信息的无效积累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网络媒体的发展将会越来越快,信息的数量呈几何级数增长,但信息在量上的膨胀却没能带来质上的提高,信息的量很多,但是由于缺少必要的把关和信息处理,满足人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反而较少,泡沫信息泛滥,受众近乎机械地接触着这些媒介信息,却少有人会进一步地去加以利用,如问卷调查中82.4%的中学生和71.9%的市民对手机上网获得的信息仅是“看看而已”,并不会加以利用。在这一方面,大学生的反应颇令人欣慰,72.8%的大学生表示会对手机上网获得的信息加以充分利用,这说明大学生的媒介接触行为是有一定的导向性的,而非盲目地积累媒介信息,但年幼于大学生的中学生和长于大学生的市民却存在着信息的无效积累。

3、双向互动习惯的匮乏

三网融合时代的一大优势是受众不再只是信息的接受者,受众与媒体的双向互动性增强,三网融合为受众提供了众多的双向互动平台。然而,令人忧虑的是,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媒体单向接受性的影响,很多受众缺乏与媒体双向互动性的习惯,问卷显示,喜欢利用手机参与互动,互动频率高的受众并不多(中学生7.4%、大学生21.0%、市民12.5%),这就使得三网融合的优势不能充分发挥,这既不利于媒体的发展,也是对受众主体地位的忽视。

4、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薄弱

网络媒介是一个虚拟的平台,在这里,受众可以做到互不相见也可交流沟通,这就形成了网络媒介的匿名性,在这种匿名性的环境下,网络道德问题已经愈演愈烈,如网络恶搞、网络诈骗、网络、信息垃圾、暴露隐私、群体挑衅行为、侮辱谩骂性的言论等等。三网融合时代,尤其需要受众进行自律,提升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受众的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并不高,问卷调查显示,很多受众(中学生75.0%、大学生85.2%、市民81.2%)经常在手机上网时接触到涉及侵犯隐私等问题的信息,但仅有13.6%的大学生和6.3%市民不能容忍,会报警或采取其他手段,年龄较小的中学生却更具网络道德和法律意识,高达44.1%的中学生会采取措施制止这种隐私侵犯问题。

参考文献:

[1]王冰.三网融合与图书馆信息化建设[J].科技文献信息管理,2011,(2) .

篇3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解决方案涵盖3GPP、3GPP2和TISPAN所定义的所有功能模块,可提供接入层、承载层、控制层、业务层和用户数据层等在内的全套网络设备,包括IMS核心控制设备、用户数据管理、应用服务器、互通设备、媒体资源服务器、策略服务器、运营支撑系统等,可同时为基于固定和移动接入的IMS用户服务。因此,中兴通讯ZIMSTM“至美”解决方案能够支持网络各个层面的融合,是一个完善的网络融合演进解决方案。

统一呼叫控制设备ZXUNCSCF能够控制不同网络的接入,提供统一的会话控制和标准的ISC业务接口,实现了呼叫控制与承载、业务的完全分离,从而在不同的接入方式上实现业务的完全融合。

ZXUNHSS是中兴通讯统一的IMS用户数据管理设备,提供IMS用户的用户数据管理,为核心控制设备提供移动性管理、用户安全信息的生成、鉴权认证、业务认证、业务触发等。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解决方案提供一个综合统一的业务平台ZXUP10,该平台支持IMS所定义的三大类应用服务器(SIPAS、基于OSA/ParlayServer的AS、传统移动智能网),对外提供灵活多样的开放接口。ZXUP10允许第三方应用接入,支持丰富的内容和业务,从而增加运营商盈利收入。此外,作为一个集成的业务管理平台,可同时对增值业务和第三方业务进行管理计费,辅助运营商提升业务维护管理能力。

中兴通讯IMS客户端SoftDA(Soft Digital Assistant,全能数字助理)集成即时消息、呈现、多媒体会议、应用共享、群组管理等众多IMS应用,可以有效满足企业和个人对融合的多媒体通信的需求。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解决方案提供多种终端的接入能力,除了能够应用于移动网络如GPRS、UMTS、CDMA、WLAN、WiMAX等,还可以应用于xDSL、LAN等固网方式。

中兴通讯ZIMSTM“至美”解决方案支持在线计费和离线计费,支持基于内容、基于QoS等多种计费方式。

篇4

全媒体英译名为“omnmeda”,它源自美国arthaStewartLngOmn-meda(玛莎-斯图尔特生活全媒体)的家政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9年,拥有和管理包括杂志、书籍、报纸专栏、电视节目、广播节目、网站在内的多种媒体,通过旗下的所谓“全媒体”来传播自己的家政服务和产品。限于当时科技水准,MarthaStewartLngOmnmeda的“全媒体”并不全面,其含义更接近于multmeda“多媒体”。此时的“全媒体”并没有实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问题,但是“omnmeda”的超前意识无意道破了世界传媒业发展的玄机。国内对于全媒体的研究刚刚开始,而且集中在传播学界的研究。对于全媒体的定义,新闻传播学者将其分为两类:营运理念说和传播形态说,代表人物分别为彭兰和周洋。2009年7月彭兰教授在其《媒介融合方向下的四个关键变革》指出,从单媒体到全媒体,决不是将若干小办公室合并为一个大平台那么简单,决不是把单媒体相加在一起那么简单。实现媒介的有机融合需要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相结合。当然,对全媒体的定义,不同的专家给予不同的见解。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童子问易》给全媒体的定义是:所谓的全媒体就是数和象在天、地、人之间变动和周流而建立的包罗万象的媒体形态。罗鑫在其《什么是全媒体》中认为,全媒体是各种媒介融合,产生质变形成的新的传播形态。赵允芳通过比较认为,全媒体就是新技术背景下各种媒体技术和媒体介质的积极融合......这些观点都与彭兰教授的观点大为不同。周洋认为“全媒体”的概念来自于传媒界的应用层面,是媒体走向融合后“跨媒介”的产物。具体来说,是指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他与郜书锴的观点相似,后者在《全媒体时代我国报业的数字化转型》对全媒体有相似的看法。所以说,全媒体不是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而是兼容并蓄的传播形态。综上所述,全媒体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兼容的、复杂的概念,广义上来说全媒体就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总和,是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实现深度融合的结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和传播观念。具体来说,全媒体是在信息、通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的条件下,旧媒介(报纸、广播、电视等)与新媒体(网络、手机媒体等)借助文字、动画、音频等实现深度融合,产生的一种新的、兼容的、开放的媒介传播形态和运营模式。

二、全媒体下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拿破仑•波拿巴:“世界上有两种力量所向披靡,一是利剑,二是思想,从长远来看,利剑总是败在思想之下的。”一个人最重要的是其思想,思想决定行为,香港占领行动就是香港公民思想受西方外部势力干涉的结果,在占中群体中大学生占了很大比例。而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所以培养思想健康向上的大学生至关重要。

(一)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需要

坚持管理育人、文化育人和活动育人一直以来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所秉承的,通过一对一的促膝谈心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但不能广为传播。全媒体技术进一步优化教育效果。首先,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效率。全媒体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为思政教育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数字技术的应用,也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容、手段、形式的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值得一提的是,思想政治教育与新媒体的结合,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随时交流,及时准确地了解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动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次,有利于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一批高质量的教育网站,是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

大学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是中国梦的参与者、书写者和缔造者。“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人才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没有一支宏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难以实现。当前,媒体的开放性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影响已经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境外敌对势力以互联网新媒体为主要手段,不断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表现在网上的渗透互动,美国中情局对付中国的“十条戒令”足以可以说明这一点,可以说敌对势力组织性明显增强、技术对抗更加尖锐、舆论较量更加激烈,全媒体时代,大学生在获取信息相比以往更具主动权和选择权,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者改变传统的育人理念,积极探索教育新领域、新内容、新方法、牢牢掌握网络话语权,利用好各种媒介为我国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高尚道德情操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丰富和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需要

篇5

【关键词】 VoLTE eSRVCC 核心网 融合

一、前言

VoLTE+eSRVCC是4G网络承载话音业务的目标方案。VoLTE能显著缩短接续时延、提供高清的音频和视频通话,极大提升用户体验,2013年6月,GTI亚洲大会,中国移动VoLTE技术白皮书,并积极推进网络测试与改造工作,力争尽快实现VoLTE商用。VoLTE的部署几乎涉及所有核心网网元,VoLTE后核心网的重心逐步转向IMS网络,但仍需要电路域提供话音及短信能力,以满足话音连续性要求及短信业务要求,这就对电路域提出升级改造要求,以提供eSRVCC能力及短信能力。

二、VoLTE特性

LTE没有电路域,需要分组域提供IP语音业务,即VoLTE,VoLTE支持高清语音、高清视频等通信业务,同时可实现与现网2G/3G的语音互通。

特征1:VoLTE由IMS提供呼叫控制和业务逻辑

VoLTE的信令和媒体经EPC路由至IMS网络,由IMS提供会话控制和业务逻辑。

特征2:VoLTE由EPC提供高质量的分组域承载

在VoLTE中EPC作为IMS的接入网,通过全球统一的专用APN及独立承载为用户提供区别于普通数据业务的QoS保障。

特征3:连续覆盖前VoLTE可通过eSRVCC保障呼叫连续性

VoLTE终端在通话过程中漫游至无LTE覆盖的区域时,通过eSRVCC将当前呼叫切换至2G/3G电路域。

三、核心网概述

核心网构架在传送网及IP承载网之上,并承载业务网。参考中国移动核心网,核心网由电路域、分组域和CM-IMS域三部分组成。电路域为2/3G移动用户提供语音和短信等会话业务,分组域分为2/3G分组域和LTE/EPC分组域,其中2/3G分组域为移动用户提供速数据业务,LTE/EPC分组域为移动用户提供高带宽、低时延发互联网类高速数据业务。

电路域和2/3G分组域已实现2G/3G融合组网,分组域已实现2/3G/EPC融合组网,后续将承担起对接CM-IMS承载VoLTE语音的功能。目前CM-IMS域面向固定类用户接入,提供多媒体及融合类业务,与电路域网络共存并互通,后续将全面支持VoLTE高清语音。

7号信令网作为核心网电路域和分组域的支撑网络,负责核心网网元间信令的传送,逐步进行着IP化演进。

HLR/HSS作为所有业务的基础支撑网元,负责全网2/3/4G用户的签约数据和位置信息的存储。

核心网发展目标:构筑宽带、融合、开放、智能、可运营可管理的核心控制网络。

四、VoLTE部署对核心网要求

VoLTE解决方案相关的标准已成熟。3GPPR8定义了LTE/EPC,并针对VoLTE的场景定义了SRVCC、SPS等优化机制,对于移动话音的演进定义了ICS架构。 3GPPR9、R10和R11定义了VoLTE的进一步增强。VoLTE解决方案主要涉及核心网和终端,在现网核心网三大域基础上, VoLTE网络融合改造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整体改造量巨大,VoLTE网络架构参考如图4-1:

VoLTE涉及网元改造及功能如下:

网元 功能点

eMSC 支持Sv接口(MME和eMSC间的切换接口);支持I2接口(到IMS的SIP接口)

HLR 支持三融合的HLR/ HSS;eSRVCC新增参数的存储、及参数在S6a和Sh接口的传递

SBC/P-CSCF 支持ATCF、ATGW功能;支持IMS Rx接口

SCC AS 支持会话状态维护及通知ATCF;支持域选择功能;支持Sh接口新增参数

DRA 支持Cx接口,Sh接口信令寻址

MME 支持到CS域的切换;支持Sv接口

PGW/PCEF 支持Gx和专用承载的建立

PCRF 支持IMS Rx接口

五、 VoLTE核心网网络融合方案

VoLTE核心网网络融合方案主要包括:用户数据融合方案、IMS域融合建设方案、电路域融合建设方案、分组域融合建设方案、4G PCC网络升级改造方案、Diameter信令网建设方案。

5.1 用户数据融合方案

(一)用户数据融合目的

1、保证LTE用户“不换卡、不换号”使用VoLTE业务。

2、 IMS HSS与HLR融合确保IMS与CS补充业务、鉴权数据一致,确保用户在CS和VoLTE网络中获得一致语音业务体验。

(二)用户数据现状

中国移动目前设置有HLR和EPS-HSS设备,还有CM-IMS网络的HSS设备,4G CSFB时HLR和EPS-HSS已融合。

(三)用户数据融合方案

考虑在现有融合HLR/EPS-HSS升级,支持IMS-HSS功能。原有CM-IMS建议保留铁通号段,独立用于固网IMS网络。

图5-1 VoLTE用户数据融合方案

5.2 IMS域融合建设方案

(一)IMS网络建设目标

满足VOLTE接入控制、呼叫路由、业务处理、话音连续性、漫游能力需求。

(二)IMS网络现状

篇6

【关键词】媒介融合 屏介媒体 新媒体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经成为当今媒体发展一个不容置疑的趋势,在理论上也成了传媒学界和业界当前最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之一。有学者认为,三网融合是媒介融合的必由之路;也有学者在媒介融合终端的表现形式上认为3C融合是媒介融合的一个必然。①可以说媒介融合在如今的社会中充满着活力和张力。

那么,媒介融合的进程或曰方向究竟是什么样呢?本文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提出一个新词语来描述媒介融合的发展最终进程,以期能达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促进媒介融合健康合理的发展。

一、屏介媒体

在这里,不揣冒昧地新创一个词语:屏介媒体。顾名思义,屏介媒体就是以屏幕作为最终面向受众介质的媒体。当然,屏介媒体并不仅仅是指以各种各样的屏幕为介质的媒体,而且它有可能模糊现有电视、电脑或手机之间的区别而统一表现为一种同一集合的形式。换句话说,这种屏介不仅仅是指一种屏幕的表现形式,而且可能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

总的来说,屏介媒体有两层含义,一是指融合媒介最终面向受众的介质形式,在这个层面上相当于指屏幕,属于低层面意义上的屏介媒体,比如当今最大的媒介融合之一――网络新闻媒体,就是突破了旧有报纸媒体的纸介质而把报纸屏幕化给受众;另一个是指融合媒介的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表现形式,此层面上屏介媒体则相当于一个真正的媒体形式,是高层面真意义的屏介媒体。相对于如今的媒体形式来说,这种媒体是更便捷更先进的形式。有可能未来的屏介媒体就仅仅是一块实实在在的屏介,媒体再也没有其他形式之分,有的只是屏介大小之别。通过这块屏介可以实现一切媒体的形式或者功能,比如说上网寻找信息,看电视来追求休闲娱乐,听广播以求监控社会,看报纸而获得知识等等。

可以大胆地预测和展望,屏介媒体就是未来媒介融合的终端,媒介融合的进程以屏介媒体为终点。

二、屏介媒体的现实端倪

在低层面意义上的屏介媒体也就是以屏幕为介质的屏介媒体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从五大主流媒体即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手机来看,只有广播和报刊自诞生之时起不是屏介化的媒体,其他三类都是屏介化媒体。而今在五大主流媒体之中尤以屏介化的媒体电视、网络和手机所占的分量和影响最大,尤其是网络,更是当今人们深受影响、离不开的一个媒介工具。

报刊和广播也逐渐走向屏介化,以屏幕作为它们最终面向受众的介质。2003年9月1日,江苏省的《扬子晚报》联合江苏移动和联通,率先尝试新闻以报纸的方式登录手机。2004年7月18日《中国妇女报》和北京好易时空公司推出的《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真正意义上的国内第一家手机报诞生,代表着媒介融合中纸质媒体向屏介化媒体转化的一个发展方向:通过屏幕来阅读报刊。2006年4月14日,通过电子报纸阅读器显示着中国上海的市委机关报《解放日报》报头字样的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电子报纸出现。②这种电子报阅读器有点屏介媒体的雏形,只不过它只能是屏介化报纸,而还没有把其他媒体的功能和作用集合容纳在一起形成多功能一体化。

在广播方面,1996年12月,广东人民广播电台建立网站,通过互联网播出节目,这标志着中国网络广播正式诞生。广播屏介化的媒介融合终端之路凸现。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屏介化媒体在当今传媒界已经是一个不可或缺、无法否定的发展形式,也必将是媒介发展的一个具有潜力的融合途径,代表着未来媒介融合的终极之路。

三、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之路的成因

在探讨和界定屏介媒体的定义之后,下面来论述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成因。“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在这种多功能一体化之中,屏介媒体是它最好的表现形式。罗杰・菲德勒阐述过:传播媒介的形态变化,通常是由于可感知的需要,竞争和政治压力,以及社会和技术革新的复杂相互作用引起的。③下面分而述之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三个主要原因。

第一,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为屏介媒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虽然我们对马歇尔・麦克卢汉等学者的“技术决定论”有所保留,但是不可否认技术的力量始终是媒介融合的根本动力和重要标志。新的传播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的传播突破了时空范畴;尤为重要的是,数字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传播方式和媒介形态的变革,使得传统的媒介边界走向消解和“内爆”,使得媒介内容处于同一个平台(数字平台)之上,所有的传媒内容都将以同一的数字格式来存储,成为数字传媒;传统的单一属性(如平面媒体、音频媒体、视频媒体等)的媒介终端向视听多媒体终端迈进和转化。从这个意义上讲,数字技术的出现,使得媒介融合脱离其早期局限于不同媒体间整合的状态,媒介与媒介之间的传统界限化为乌有,媒介与媒介之间的内容得以轻而易举地实现共享;使得媒介与媒介之间的融合在数字技术时代开始出现了转向,各种媒介所提供的媒介内容开始以同样的数字形式流向了电视、计算机、PDA和手机这些形态各异的“媒介终端”,这实际上也意味着媒介融合重心的转变。④此种重心的转移就是屏介媒体,也就是说,数字技术和信息通讯技术的发展使得屏介媒体在未来的媒介融合终端中占据着不可替代性。

第二,受众的需求是屏介媒体作为媒介融合终端之路的动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内容的增多,以及受众文化水平的提高,受众对信息的需求不但变得多样性而且有随时随地需求的倾向。随时随地的需求要求信息必须突破时空之间的界限到达受众,要求媒介终端必须具有全天候的特性和便携性。而只有多功能一体化的屏介媒体才可以满足受众的这种需求。另外,受众的接受心理也是促进媒介融合的又一个因素。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类自一出生睁开眼睛看到这个世界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视觉在人生中的重要性。视觉性比其他的感觉性更为重要和强烈。人类总是喜欢现实感性的世界,而屏介媒体给人一种视觉图形化的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适应了人类的需求。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的发展趋势。

第三,市场的竞争是屏介媒体成为媒介融合终极之路的催化剂。市场竞争态势给媒介之间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一方面,媒体为了生存必须要从受众的角度出发,要适应市场的需要。这导致了媒介融合的大方向和大趋势,另外也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方向。因为屏介化的媒体更适应大众文化的发展要求,是大众文化发展的反作用力。而且大众媒介的工业化或者说它的接受性要求媒介融合具有消遣性和娱乐性等,也要求媒介具有方便性和可接受性等。而从人类媒介发展史上可以看出,视觉化和图像化的媒介更具有亲近性。这也从客观上促进了媒介融合的屏介化的。

四、屏介媒体的特性及现实意义

屏介媒体作为一种媒体形式,具有一些独有特性。这种特性包括屏介化、多功能一体化和便捷性等等。屏介化,不仅是无纸化,也不仅是电子化或者说数字化,这只是屏介媒体的技术基础。屏介媒体的另一个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它如同现在的网络一样,是一个“黑洞”,任何东西都有可能被吸进去。屏介媒体是一个多功能一体化的媒体,它可以实现现在广播电视、电脑、手机和报刊等特有的功能而融合在一起,是强大的媒体融合形式。源于人们对工具简洁性的要求和满足受众对信息的需求,屏介媒体也具有很强的便携性和移动性。

正如马歇尔・麦克卢汉所说:“任何媒介(即人的延伸)对个人和社会的任何影响,都是由于新的尺度产生的;我们的任何一种延伸(或曰任何一种新技术),都要在我们的事务中引进一种新的尺度。”⑤作为一种新的尺度,屏介媒体必将给媒介社会带来巨大变革,影响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改变人们的传播观念,让媒介呈现社会的本来面目更加真实客观,传播学四大奠基人之一哈罗德・拉斯韦尔在其《传播的结构和功能》提出并划分了传播的五“H”。在此依据他的划分,从传者、内容、渠道和受众三个方面来论述屏介媒体的现实意义和影响。

1、传者的定义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传播机构。屏介媒体的提出为传播机构的发展提供了方向。据报道,今年日本多家号称有众多热情读者支持的知名杂志受媒体竞争加剧的影响而相继停刊。业内人士指出,知名杂志相继停刊有多种原因,其中之一主要是互联网的日益普及。⑥其实,在新媒体的竞争之下,旧媒体生存压力剧增,如何在新世纪之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各个传播机构的首要问题。最好的方法就是发展屏介化的媒体,把媒体的形式转换成屏介化的形式,惟其如此,才能真正地促进媒介的发展。报刊延伸了人体的眼睛,收音机延伸了人体的耳朵,而屏介媒体却满足和延伸了人体的多样化,更符合媒介发展的要求和人们需要的丰富性。

2、在内容的层面上,屏介媒体的提出要求信息传播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由于屏介媒体及时性和海量性等特性以及受众在屏介媒体下的接受心理本质,它需要信息传播者拥有综合的技能,无论是文字还是图片的技能,或者是计算机技术等技能。以往的分工不再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传播者必须拥有多技能于一身。这也要求媒介教育的改变和突破。

3、屏介媒体的屏介化特性对终端商更具有实际意义。屏介媒体的提出对终端商提出了进一步的要求,需求生产厂商提升技术,从硬件方面来提供屏介化的媒体终端,促进媒介融合的进程。另外,还要求终端商加快技术的研究,适应数字化的进程,统一标准促进三网融合的发展,为屏介媒体提供充分的发展条件。由于屏介媒体的便携性和海量性的特征,使得人们对信息的接收处于湮没之中,这也要求加强、提升和发展受众的媒介素养,以便受众能更好的接收和辨别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综上所述,本文试图提出一个统一的概念来界定媒介融合的终极模式,为理论的研究提供一些思考的方向和基础。■

注释

①3C融合的概念是在1996年前后提出的,主要体现了硬件的产品端,包括电信(communication)、计算机(computer)和消费类电子产品(comsumer electronic)的三合一。

②.

③(美) 罗杰・菲德勒:《媒体形态变化: 认识新媒介》[M],明安香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0 年, p19.

④孟建、赵元珂:《重新界定和认识电视――媒介融合浪潮下的电视发展与媒介化社会建构》,《新闻传播》[J], 2007年(11).

⑤(加)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M],何道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1年.p33.

篇7

在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上下工夫。在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要比传统教学直观明了。如,利用电脑出示一个点,当这个点沿相反的两个方向不停运动时,学生观察点所走过的路线的样子是直的,结合想象,当这个点不停地运动下去,就得到一条没有端点的直的线,这就是直线。再观察当这个点沿一个方向不停地运动时,它所走过的路线是有始有终的,即只有一个端点的直线,结合生活中手电筒或激光灯发出的光线,就初步建立了射线的概念,它的特点是只有一个端点。当点沿相反两个方向运动一段时间而停止时,就得到两个端点的线段,这个概念学生很容易抽象出来,这是通过实践证明了的。

在初步建立直线、射线、线段等概念的基础上,再组织学生观察下图,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从这个图中可以看出,直线由于端点不确定,所以长度也就不可测量;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有一个端点不能确定,所以长度也不能测量;线段也是直线的一部分,为什么它能测量呢?学生很容易理解并回答:因为它有两个端点。这样教学,不仅能使学生对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关系有清楚的了解,也使学生认识到直线和射线不可测量的原因,避免了“直线、射线没有长度”的错误认识。

在帮助学生发展空间观念上下工夫。前面提到,抽象事物的本质特征往往依附于有形的事物,即所谓的数形结合。而形体概念的建立要在观察物体运动过程中,通过思维加以归纳和完善。

小学阶段涉及到的平面图形,绝大多数都是按围成图形边的性质(直线段或曲线段)定义的。这种定义方式只利于学生观察而不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孩子对运动的事物感兴趣,事物之间的联系能促进学生的思考,况且这种相对静止的定义方式也不利于学生日后掌握其他几何知识。前文提到的点动成线的教学经验表明,既然点动成线,那么线动成面,面动成体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可以这样展示:长方形是一个长度为b的线段,沿与其垂直方向运动。个长度单位所形成的图形。由于线段b垂直自身运动,因此,图形的四个角是直角,对边平行且相等。当a与b相等时,就是一个正方形。而平行四边形,可以看做一条线段b沿与其不垂直的方向运动口个长度单位而形成的。这样学生就不难理解长方形与平形四边形的异同之处。而对于三角形或梯形的形成,我们仍可以看做它们是从正方形或长方形横截一组对边而得到的。

篇8

关键词:新媒体;影视教育;影视;创作

中图分类号:J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5079(2020)12-0-01

一、引言

在网络、数字等技术的发展之下,对新媒体以及与新媒体有关的研究已经成为时下热点之一,以新媒体教育为核心的高等影视教育也同样成为热点。新媒体主要包括两个重要因素,一是视觉要素,二是听觉要素,这为影视教育参与到新媒体教学中去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二、对新媒体概念的诠释

目前对新媒体的诠释多种多样,不尽相同,原因是其具体概念和包含范围正在不断更新和补充,国内外也没有给出新媒体确切的定义。国外很多学者也没有给出明确的定义,但主要围绕网络技术和网络化的电子媒体而展开。

根据新媒体的共性特点以及结合我国新媒体发展现状,可以将新媒体做如下定义:“新媒体是基于通信、计算机、数字广播等技术,以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和卫星等渠道,以手机、电脑、电视等设备为接受终端的媒体”。

目前新媒体尚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无法把握其发展轨迹和发展方向,但其在高等影视教育中已经占有重要的地位,就目前而言,高等影视教育应将与新媒体的结合作为研究和教育的重点,以此积极展开实践,推动两者更为紧密的结合。

三、新媒体影响下高等影视教育的核心

有人指出,21世纪影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影视媒介教育,而不是影视艺术教育和影视技术教育。为应对新媒体对高等教育的影响,高等影视教育要在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之下,逐渐探索出新的教育模式,而眼下影视教育的核心应该是文化涵养的培养和艺术感的培养。

无论在哪个年代,无论影视技术多么进步和发展,对文化的传承始终是影视艺术的一大责任,与本土文化和理念的结合是任何国家影视作品必须做到的。类似于文学作品,当今影视创作需要更多地体现“文以载道”的特性,而不应该取代语言和文字所表达的思想深度,若非如此,大量的影视作品将会表现得空洞和浮躁,没有内涵。

虽然,新媒体具有鲜明的特点,但是它仍然缺少影视作品的基础性内涵。大部分国外高校在设置课程时,为了保证学生拥有独到的智慧去感知人生和构建影像,而不被快速变化的社会影响,都将通识教育的课程比例提高,有的将近占总课时的一半。新媒体正在迅速发展和壮大,在全球性的竞争在加剧的时代下,受众需要更多的影视作品,而对学生艺术感的培养和发掘则是在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之下对高校影视教育提出的一项新要求。为了将新媒体的特性发掘地更好,文化涵养的培养和艺术感的培养就需要紧密结合在一起。

四、新媒体影响下影视教育和产业的结合

新媒体衍生于影视产业的发展,也为影视产业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可以看到,新媒体与影视产业是相互影响,不可分割的。

许多高等院校建立了一些影视产业,主要作为高校影视教育的实习基地,一是为了大力发展影视教育这门学科,同时也体现了以新媒体教育为主,以影视教育为辅的教育思路。这种实习基地创作的视作品一般具有试验性的特点,学生们可以运用新媒体这个工具,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影视作品创作。高校的影视产业基地可以帮助他们推广和发行。通过对新媒体的应用,部分影视作品可以参加竞赛,并在竞赛中得到市场和大众的认可,这也可以为影视产业和新媒体的结合创造很好的基础。

人们越来越对重视影视教育和影视产业的互动和整合,并将其不断推广,在新媒体发展的初期阶段,社会上出现了多种不同形态的新媒体,而受众对新媒体具有很大的宽容度,因而,影视产业和新媒体教育结合的模式是很合理且很有效的。

篇9

【关键词】手机媒体大众传播人际传播移动媒体

准确的理解与把握手机媒体的概念,需要先正确的理解媒体与媒介的概念。

媒体来源于“Medium”一词,早期音译为媒介,意在两者之间,主要是指人们所借助的,用来传递信息与获取信息的工具、渠道、载体、中介物,有时也包含技术手段。大体可以认为,媒体是实现信息从信息源传递到受信者的一切技术手段。媒体一般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承载信息的物体,二是指储存、呈现、处理、传递信息的物体本身。

媒介可以理解为传播媒介,也可理解为传播渠道、传播信道和传播工具等,是传播内容的载体。具体来讲,传播媒介也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传递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如电话、计算机及网络、报纸、广播、电视等与传播技术有关的媒体;二是指从事信息的采集、选择、加工、制作和传输的组织或机构,如报社、电台和电视台等。

单单从概念上似乎无法区分媒介与媒体的关系,似乎媒介和媒体是一对孪生兄弟。个人理解认为,所谓媒介,即其所指的传播物质与技术手段;所谓媒体,个人理解则偏重于提供和传播信息内容的组织和机构。媒介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的发展,其发展贯穿了整个人类的历史,媒介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和规模之后,出现了媒体。

手机媒体,是以手机为视听终端、手机上网为平台的个性化信息传播载体,它是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大众传播媒介。被公认为继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体”。从移动媒体来讲,手机媒体是以手机终端为媒介、移动业务为载体、移动网络为通路而构筑的新媒体。主要包含内容、通路和媒介。

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媒体具有这样的优势,它可以消除时间差、空间差和阶层差,还原媒体的本质,实现了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从这个角度看,手机媒体是真正意义上的大众媒体。也正因为其优于传统媒体的特性,手机媒体发展迅猛,短短几年手机媒体所达到的受众规模之广、用户活跃度之高、影响力之大令人膛目结舌。不仅改变了人们传播和消费媒体内容的方式,而且革新了内容创造和舆论制造的模式。以微博的盛行为例,每个人都是“自媒体”,移动互联网上UGC的内容将超越专业媒体人士创造的内容,手机媒体进入前所未有的新时代。

一、手机媒体发展过程及现况

自1973年第一部手机的问世,手机的通信模式从模拟手机时代(第一代移动通信,简称1G), 到GSM手机时代(第二代移动通信,简称2G),再到现在的3G手机时代(包含WCDMA,TD-SCDMA等),手机媒体实现了爆炸式增长和跨越式发展。

2012年,手机首次超越台式计算机成为中国第一大上网终端。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报告显示,2012年全年我国手机网民数量已达到4.3亿人,年增长率达18.1%,远超网民整体增幅。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继续上升,已由69.3%上升至74.5%,手机作为第一大上网终端的地位逐步确立。手机因其与受众“零距离”接触、时间频繁等特性,而成为带体温的媒体,这从根本上弥补了传统媒体“照顾不到”的信息空位。手机作为随身携带的个性化媒体,以移动性、个性化、互动性、多媒体融合、传播范围广、效率高的特点满足了受众对于信息传播和获取的几乎所有要求。

新媒体时代,手机无疑是新媒体的领军力量,作为手机的用户,在同一时间,在传播中的角色也发生了变化。作为使用者的人们既是受传者也是传播者。手机媒体用户传播的类型也复杂多样,从人内传播、人际传播再演变为大众传播。其传播的方式也不仅仅局限于单向和双向传播,而是在融合两者的基础之上,衍生为一种有反馈的‘扩散式’传播。手机媒体的反馈机制越来越强,正如麦克卢汉所描述的――我们塑造了工具,此后工具又塑造了我们。

二、人际传播、手机媒体的互动及影响

(一)人际传播的定义及特征

人际传播(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是个人和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信息传播系统。一般认为人际传播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面对面的传播,另一种是借助某种物质媒介的传播。人际传播归根结底是人们社会活动的结果,人们生存在社会之中,离不开与他人之间的交往。在人们的交往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要传递和交换知识、意见、情感、愿望、观念等信息,从而产生了人与人之间的互相认知和互相吸引。我们可以进一步把人际传播划分为直接传播和间接传播两种形式。所谓直接传播,指的是传播者和受体之间无需经过传播媒体或媒介而直接进行面对面的信息交流的过程。直接传播主要通过口头语言、类语言、体态语的传递进行信息交流。间接传播是指在现代社会里的各种传播媒体出现后,人际传播不再受到距离的限制,可以通过这些传播媒体进行远距离交流。与此同时,人际传播的范围被大大拓展了。

在人际传播过程中,个人与个人之间进行信息交流,无论与是直接传播还是间接传播,总要借助“媒介”物质,即使是直接传播也要凭借空气进行声音的传送,来达到信息交流的目的。在间接传播中,随着技术和媒体的快速发展,麦克卢汉‘地球村’的这一学说也越来越得到事实的验证,已经被大家广泛接受。毫无疑问,手机媒体在人际传播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手机媒体使得过去一对一的媒介对应关系逐渐模糊、消失的同时,对人际传播产生了微妙的影响。

通常来讲,人际传播主要有五个特点:

1.直接的人际传播不需要任何非自然的媒介。因此,人际传播简便易行,不受机构、媒介、时空等条件的限制。

2.传播活动中,从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角度来说,同一次人际传播活动中的双方可以互为传播者和受传者。

3.人际传播中反馈迅速,双方交流更充分。

4.相对大众传播而言,人际传播的信息量较少、覆盖的范围比较小、传播的速度也比较慢。

5.在人际传播活动中,尤其是在多级的人际传播活动中,信息传输过程中更容易产生‘噪音’,容易走样。

(二)手机媒体与人际传播

在人际传播活动中,手机媒体具有明显的人际传播特征,个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手机媒体对人际传播的特征进行了加强,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1.在移动中传播。手机媒体信息传播更快速、灵活、机动性更强,超越了地域、时间和电脑终端设备的限制,实现了实时数据传输和即时的交互性信息传递,从传播的接收与限制看,真正实现了信息即时交换。

2.“去中心化”。信息传递过程中,手机媒体固有的人际传播本能和特性非常突出,发送双方兼备传、受者双重身份,并且始终处在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手机媒体使用者在共享与传递信息时,构成了广泛性与丰富性的受众群体集合。社会信息不再单调地朝着某种方向流动,而是呈辐射状,在立体的网状结构中向多个方向流动。手机媒体大大提升了人际传播的能效性,冲淡了大众传播媒体在社会信息流动过程中的绝对主导地位,去中心化的传播网络使得社会信息流动过程更加复杂。

3.一种可选择的多重传播。以手机短信为例,手机短信传播以人际传播模式为主,通过“一对一”式的信息互动,实现两个行为主体之间的信息传播,以此实现单一对象用户之间的连通。伴随其普及率和移动通信技术的迅速提高,短信中心控制平台所提供的服务开始多样化,以短信群发为例,通过群发等软件对多部手机同时发送信息,可以实现“一对多”传播模式,甚至可以通过互联网络实现“多对多”的大众传播,手机媒体的人际传播范围在被大大拓宽了,手机媒体传播在某种程度上业已具有大众传播的特征。

三、大众传播与手机媒体的互动与联系

(一)大众传播定义及特点

手机媒体时代,新闻媒体与大众传播总是密不可分,人们也总是将大众传播挂在嘴边,但对于其定义,学者们似乎各有各的看法。从职业工作者角度来说,大众传播是“人类社会信息交流的方式之一,职业工作者(记者、编辑)通过机械媒介向社会公众公开地、定期传播各种信息的一种社会信息交流活动”。从传播学角度来说,所谓大众传播,就是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

一般认为,大众传播的起点确定在19世纪30年代以后,科学技术在当时得到发展,1844年美国开设了第一条电报线路,为大众传播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通信手段,手机媒体作为现代重要的传播工具,为大众传播的快速发展不单单提供了技术上的帮助,使其“量变”的同时,也在使大众媒体开始逐渐走向“质变”。

大众传播与其他传播活动相比,一般具有六个特点,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其特征:

1.大众传播传播活动的组织性。具体表现在,大众传播的主体一般为从事信息生产和传播的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这些媒介组织包括报社、杂志社、电视台、电台以及以大量生产为目的的音乐、影像制作公司等)。

2.大众传播总是伴随着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早期的大众传播的发展离不开印刷术,当今的大众传播同样离不开电子传播技术的发展。

3.大众传播的对象是社会上的大众,其受众不分阶层和群体。这里的大众是指的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只要接收到大众传播信息的人都是大众传播的对象。因此大众传播是以满足社会上一般大众信息需要为目的的活动,其信息的生产与传播不分阶层和群体。

4.大众传播的信息具有双重属性,即商品属性和文化属性。传播组织生产信息作为自己的产品,其产品在市场上流通,具有商品属性。同时,信息产品属于社会文化产品,其消费属于精神意义的消费,具有文化属性。

5.大众传播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过程。大众传播的单向性具有两个方面的局限,一是其传播的内容,受众只能在限定的范围内接收到信息,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二是没有灵活的反馈机制,受众对于媒介组织的传播活动缺乏直接的反作用力。

6.大众传播的制度性。大众传播是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其传播内容与社会行为规范及价值观念具有直接关系,其传播过程具有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很多国家将大众传播纳入社会制度的轨道。

(二)手机媒体与大众传播

手机媒体自一开始,是作为个性化的人际传播工具和渠道而存在的,随着科技和通信的发展,手机媒体传播开始走向大众,并逐渐朝着大众传播的方向所演变。手机媒体传播不但进行着“大众”化,而且在重新定义了大众传播。具体通过以下三个方面所体现:

1.手机媒体参与大众传播后,传统定义的大众传播特征被淡化。传统定义认为,大众传播的传播者是有组织的专业化媒介组织,手机媒体出现以后,手机媒体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意愿传递信息,随时随地向全世界多数人信息,这也就意味着个人或非正规媒体可以突破传统正规媒体的话语壁垒,进行大众传播。

2.手机媒体的大众传播,不再单独强调大众传播受众的数量和规模,而是将大众传播的受众群体进行了细化,将受众群分门别类,可以看作是个性化和定制化的大众传播,其原理正如社群和俱乐部一般,受众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集聚在一起,大众传播中的‘小众传播’成为必然。

3.大众传播的反馈机制开始沿着双向和多向进行转换。手机媒体使得大众传播受众的反馈更加及时,受众的主动性增强,传播活动注入了受众的直接的反作用力,传统定义中大众传播单向性、缺乏反馈的机制被改变,手机媒体正重新定义大众传播媒体的格局。

四、手机媒体: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

作为新媒体的手机,可以看作是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相结合的产物。与此同时,手机媒体又不断的作用于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使两者的界限越来越模糊。手机媒体不仅强化了人际传播功能,又重新定义了并细化了大众传播,在兼有两者优势的同时,又突破了两者的局限。毫无疑问,手机媒体的出现和不断发展,拓宽了传播的宽度和广度。

手机媒体凭借其高度的便携性、广泛的交互性、丰富的受众资源、更快的传播速度和多媒体化等特征,成为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的重要纽带,并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融为一体。3G技术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以往传播的限制条件如时间、空间等,越来越弱化。从个体角度来说,手机作为人体神经中枢系统延伸,不断扩大了个人信息的传递和交互;从大众角度出发,手机媒体已经化为群体传播的延伸,多样复杂的传播交互模式,使得信息传播速度更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实时对讲等功能的实现,使手机媒体已经成为最方便有效的媒体。4G技术已经开启,新技术的普及将会给手机媒体注入新的能量,手机媒体用户将继续呈指数方式裂变增长,手机媒体作为连接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的纽带,重新定义了传播学的概念,手机媒体将开启传播的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匡文波.手机媒体概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

[2]麦克卢汉著.何道宽译.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商务印书馆,2000.004.

[3]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81-84.

篇10

1 IMS技术介绍

IMS,即IP Multimedia Subsystem,中文意义为IP多媒体子系统。本质上说它定义了如何在基于IP的网络上提供多媒体业务的通用网络架构,即实现多媒体业务的建立、维护及管理等功能的网络体系架构。它的核心特点是采用SIP协议进行端到端的呼叫控制。基于SIP的IMS框架通过最大限度重用Internet技术和协议、继承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特有的网络技术和充分借鉴软交换网络技术,使其能够提供电信级的QoS保证、对业务进行有效而灵活的计费,并具有了融合各类网络综合业务的强大能力。

IMS提供了与接入无关的一种架构,可以为使用2.5G、3G、固定宽带、WLAN等接入的用户提供业务。另外,由于IMS在业务层采用软交换网络的开放式业务提供构架,可以完全支持基于应用服务器的第三方业务提供,这意味着运营商可以在不改变现有的网络结构、不投入任何的设备成本条件下,轻松地开发新的业务,进行应用的升级。总得说来,其基本思想和目标与软交换是一致的,都希望建立基于IP的融合与开放的网络平台。

2 IMS与软交换比较

软交换技术和IMS技术都是支撑下一代网络的核心技术。软交换体系架构和IMS体系架构虽然都采用了应用、控制和承载相互分离的分层架构思想,但IMS更进一步的实现了呼叫控制层和业务控制层的分离。从总体上说,可以把软交换看成事NGN的初级阶段,而IMS是构造固定和移动融合网络架构的目标技术,可以认为是NGN发展的中级阶段。

IMS和软交换的区别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功能架构

软交换并没有真正的实现业务与控制的严格分离,仍然承担了传统交换机基本电信业务、补充业务、承载业务等的提供,只是在提供更加灵活的智能业务和通过Parlay接口的增值业务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而IMS定义了标准的基于SIP协议的服务器控制接口,严格的实现了业务层与控制层的彻底分离,IMS的核心控制网元提供基础能力支持,包括用户注册、地址解析和路由、安全、计费、SIP压缩等,不再处理相关业务逻辑,而是通过分析用户签约数据的IFC来触发到规则指定的AS,然后由AS完成相关业务逻辑的处理。

2)网络架构

软交换网络体系基于主从控制的特点,使得其与具体的接入手段关系密切,而IMS体系由于终端与核心侧采用基于IP承载的SIP协议,IP技术与承载媒体无关的特性使得IMS体系可以支持各类接入方式,从而使得IMS的应用范围从最初始的移动网逐步扩大到固定领域。所以,软交换系统并没有完整的网络架构的定义,在实际部署时,软交换设备会作为一个物理部件去部署。IMS定义的子系统却是一个网络架构,考虑了用户移动性需求,在用户注册、路由寻址等方面考虑了更多的分离性,同时基于对业务开放性的要求,在业务提供方面也采用了业务处理与业务分发分离的架构,因此,IMS的各功能实体体现了更多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3)协议应用

在软交换中,SIP只是可用于呼叫控制的多种协议的一种,我们更多使用MGCP和H.248协议。IMS全部采用SIP协议作为呼叫控制和业务控制的信令,也是对SIP协议的全面应用。这在继承了软交换特点的同时,使得IMS具有更加开放的分层结构和完整的系统,可以用于组建大网,同时业务能力更加强大,可以开发基于会话的下一代多媒体业务网。

4)用户数据管理

IMS起源于移动通信网络的应用,因此充分考虑对移动性的支持,用户数据全部集中在HSS(归属用户服务器)中,进而可以实现固定、移动、宽带等多种网络用户数据的融合,使用户属性的交互更加方便,为移动网固网融合奠定了基础。

3 软交换过渡到IMS的必要性

软交换注重物理上的实现,网络中只有软交换设备一个中央控制点,无论是语音还是多媒体业务都由它控制,阻碍了组网的灵活性,尤其是在组建大网时,暴露其局限性。而同样作为控制层技术的IMS,不是先规定一个物理设备然后根据设备的能力去构建物理实体,而是先分析业务需求,随后设计挑选实体,再构建完整的业务网。所以从技术趋势来看,开放与融合程度更高的IMS则代表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代表着固定与移动网络融合的趋势。

4 油田软交换到IMS的演进方案

由于油田软交换系统合理继承了PSTN的业务模式,所以在网络演进的过程当中,将有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必须要继承现有的业务,保留现有用户的使用习惯。

从软交换系统演进到IMS系统有两个前提:

1)保证现有通信网络业务的正常运行

目前油田通信固话用户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演进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不能影响现有用户的使用,既不能影响现有网络业务的运营,又可以让用户得到新的业务体验。

2)IMS技术已得到国内外业界充分验证,具备商用能力

随着IMS技术不断标准化,国内外通信运营商已搭建多个IMS试用商业网络,为软交换演进到IMS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满足以上两个前提下,软交换演进到IMS网络有以下两种方式:

① 直接演进方式

直接演进方式是将现网中的软交换系统直接升级到IMS架构:将现网软交换升级到IMS域内的AGCF、MGCF、SGF、PES/PSS APP等相关实体,用来实现PSTN业务和PSTN互通功能。并补充相应的IMS中的CSCF(呼叫会话控制,实现多媒体呼叫控制)等网元,将现网软交换网络直接升级为IMS网络,从而实现IMS网络开放的多媒体业务。

② 重叠演进方式

重叠演进方式是在不影响现有软交换网络的基础上叠加一个完整的IMS网络,实现双核控制。IMS网络主要实现各种多媒体数据业务,软交换网络处理语音业务和智能网业务,现有软交换网络和新建的IMS两个网络会在一段时间内。发展后期逐渐将语音业务也转移到IMS网络,待IMS系统成熟后,软交换逐步升级为IMS域内的AGCF、MGCF、SGF、PES/PSS APP等相关实体,用来实现PSTN业务和PSTN互通功能,同时将用户逐渐从软交换网络向IMS网络转变。

在这种方式下,IMS网络的所有设备均为新建,网络中出现两个核心控制设备,两个网络之间可以通过SIP协议互通,或者通过PLMN互通。在这种演进方式情况下,原软交换仍然正常处理基本的语音相关业务,新建的IMS网络主要完成对NGN非会话类多媒体业务的处理,网络发展的后期逐步将语音业务迁移到IMS网络,进而实现最终的演进。

通过下表综合分析,可以看出如果采用第一种演进方式的话,由于其改造难度较大、现有业务将受一定影响、演进后维护难度较大。所以不建议采用此方案。反观第二种演进方式采用“分步走”的策略,新建一套IMS系统,进行新业务需求的测试,系统测试成功后,待IMS网络逐步成熟后将现有油田软交换用户向IMS系统进行迁移。综合考虑第二种演进方式的风险较小,可以保证网络的平滑演进,对现网业务影响也较小。

5 油田软交换向IMS演进的经济效益

近年来,移动和宽带业务为各大运营商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根据各地区采集数据显示,与移动和宽带直接相关的收入和投资的比例将高达80%以上。目前油田软交换系统只是初步具备宽带业务的能力,业务方面主要以提供基本业务、补充业务、智能业务为主,但其多媒体能力有限,不能满足用户对多媒体业务发展的要求。而IMS正好可以弥补软交换这方面的不足,具有多媒体业务的提供能力:如PoC(Push-to-talk over Cellular),即时消息(Instant Message),聊天(Chat),呈现业务(Presence),群组(Group),多媒体会议,IPTV等等。IMS提供的是业务能力,业务应用可以跟据应用需要组合自由地调用各种业务引擎,真正实现了垂直业务提供到水平提供的转换。

6 结束语

IMS作为一种网络框架结构的标准,目前在现有网络中的应用还不多;但是作为移动接入和固定接入的融合的统一架构,IMS却是未来通信网进一步发展和演进的方向,它提供的丰富的业务能力将使油田通信的发展展开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吕振华,NGN中的软交换和IMS技术的比较与分析[M].邮电设计技术,20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