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空气监测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建设期间;环境监测;方案;核电站
1 概述
依据《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第十条:在核电站的建设过程中应防止对环境造成不应有的污染和破坏,防止和减轻粉尘、噪声、振动等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电厂施工会引起扬尘、噪声和振动,且会产生一定的生活废水和施工废水,可能会影响厂址附近局部大气和水环境。一般来说,施工期间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或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减少扬尘和尾气的释放,及时清扫道路,道路经常洒水;使用低噪声设备,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减少噪声对敏感点的影响等。
为了解施工对厂址周围大气环境、声环境和水环境造成的影响,验证施工期所采取的大气污染、噪声以及水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应开展核电站建设期间环境监测工作。以下对监测方案的制定进行介绍。
2 建设期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
2.1 大气环境
2.1.1 污染分析
土石方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爆破、开挖、填充、道路的修建、渣土的堆放以及车辆运输会造成施工区域尘土飞扬,大气中粉尘含量增高,造成大气环境质量暂时性的局部恶化。
2.1.2 监测范围和内容
监测内容分为厂界环境空气监测和环境空气敏感点监测,监测频率为1次/半年。厂界环境空气监测点位应覆盖电厂厂界、电厂施工作业区边界、砂石料加工区边界等主导风向上风向及下风向范围进行布点。环境空气敏感点应选择电厂周边的居民区。电厂施工作业区、砂石料加工区的主要污染物为颗粒物(TSP)。
2.1.3 监测方案(如表1)
2.2 水环境
2.2.1 污染分析
建设期间对水环境(地表水和海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于施工期间生产废水和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排放。施工期间的生产废水来自场地冲洗水、混凝土搅拌水、设备洗涤水。这部分施工生产废水量不大,但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如果进入附近海域环境将会造成厂址周围水环境的污染。施工人员的生活污水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细菌,处理不善也会造成周围水环境的二次污染。
2.2.2 监测范围和内容
施工期间生产废水组合要为砂石料冲洗废水和混凝土搅拌废水,一般该两项废水考虑回用处理,故在其回用口取样,监测项目主要为SS、废水流量。
电厂现有及规划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进水口和排水口均设置监测点,各监测点的项目一致。生活污水的监测项目主要为pH、SS、石油类、CODCr、BOD5、TP、TN、NH3-N、废水流量。
监测频率为1次/季。
2.2.3 监测方案(如表2)
2.3 噪声影响
2.3.1 污染分析
土石方工程施工期间,开挖爆破以及各类施工和运输机具所产生的噪声对厂址周围的声学环境将产生较大的影响。但由于爆破施工是阶段性的,集中在施工初期,其影响时间短,范围有限。若施工地点距离居民点较近,须采取有效措施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扰民现象。
2.3.2 监测范围和内容
监测内容分为厂界噪声监测和环境噪声监测。
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覆盖电厂厂界、电厂施工作业区边界、砂石料加工区边界等。监测项目主要为等效连续声压级Leq。
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应包括电厂周边的居民区、电厂现场生活办公区。监测项目主要为等效连续声压级Leq。
2.3.3监测方案(如表3)
3 质量保证措施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施工期环境监测的质保工作:(1)合理
布设监测点位,保证各监测点布设的科学性和可比性;(2)监测分析方法采用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标准(或推荐)分析方法,监测人员经过考核并持有合格证;(3)现场采样和测试前,采样仪器使用标准流量计进行校准,并按国家环保总局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和《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要求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4)保证监测分析结果的准确可靠性,在监测期间,样品采集、运输、保存参照国家标准和《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的技术要求进行,每批样品在分析的同时做质控样品和平行双样等;(5)监测数据栏
实行三级审核制度,经过校对、校核、最后由技术总负责人审定。
4 结束语
本文从水、气、噪声三个方面介绍了核电站建设期间环境监测方案的制定,基本能够满足环境影响评价的要求。在核电站建设期间,可参考文章制定建设期间的环境监测方案,并定期开展相关工作,以评价电站建设期间对周边环境造成的影响,评价该项目建设期间排放的废水、废气和噪声是否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验证防护措施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核电站基本建设环境保护管理办法[S].(1984年9月5日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颁发)
[2]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S].
[3]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S].
篇2
某些化学反应可产生发光现象,反应所产生的化学能,激发分子或原子,当被激发的分子或原子回到基态时,无法承载之前吸收的化学能,这些化学能便以辐射的形式释放出去,产生发光现象。不同性质、不同量化学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的能量差异,决定发光广谱大小、范围,通过分析这些差异,可定量测算空气中含有的化学物质成分与量。化学发光分析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相较于传统的物质质量分析法,化学发光法操作与实现路径简单,光谱分析误差与准确率可基本满足需要。如对硫化物进行火焰化学发光反应,测定精度可达到0.02μgS,以一氧化碳与臭氧进行气相化学发光反应,测定NO精度可达1ppb.以化学发光反应分析物质成分准确度较高,不易受其它因素干扰其主要原因有二:
1)化学发光广谱是由化学反应本身决定的,化学反应决定受到激分子或原子在整个化学反应中的作用,而化学反应可通过控制物质成分实现精准控制;
2)化学发光反应的类型较少:同一种物质与之发生反应可产生发光效果的物质成分种类较少;不同化学反应产生的光谱多不相同。通过对一种光谱进行分析,便可较容易的分析出是哪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目前,我国各大城市常用的动态多功能空气污染监测设备,便可对空气进行实时监测,无需进行分离、沉淀等预处理。化学发光反应符合率、精确度较高,应用于空气污染测定,无需太多复杂的设备,一般只需滤光片与光电倍增管即可。同时因化学反应、设备操作、分析过程较简单,应用化学发光测定空气污染,速度极快,可实现连续、实时测定,有助于获取更多的样本。总而言之,化学发光法是一种理想的空气污染监测技术。
2几种常见空气污染物及其化学发光法测定
2.1一氧化碳测定测定碘的五氧化物与一氧化碳产生化合反应中碘含量的增减是检测一氧化碳含量最精确的化学检测法,但该法仅适用于烟道气与废水中的一氧化碳测定,测定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含量灵敏度较差。利用装有氨磺酰苯酸银的硅橡胶膜渗透装置,滤过一氧化碳,生成淡黄色-褐色胶态银,可测定2~80μ/l范围内的一氧化碳,但该法反应速度较慢,不适合环境空气一氧化碳实时监测。目前综合效益最好的测定法为:通过元素钯与酸性氯化物溶液中的碘酸盐发生还原反应,萃取阴离子,以焦宁G为反离子,在535nm处测定萃取物的吸光度,精度范围达到1μl/L,适用于测定交通环境空气中的一氧化碳。
2.2氮氧化合物测定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是国家环境保护部关于环境空气氮氧化合物检测的推荐方案,其基本原理是:建设一套具有两支吸收瓶的反应设备,第一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氮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粉红色偶氮染料,滤过的一氧化氮通过氧化管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生成二氧化氮,被第二支吸收瓶中的吸收液吸收发生反应。应用分光光度法对产生粉红色偶氮染料过程中的光谱进行测定,其在波长540nm处吸光度与吸收瓶中的二氧化氮含量密切相关,计算两只吸收瓶中的偶氮染料可测定环境空气中一氧化氮、二氧化氮水平。该法适用性良好,准确度高,反应溶液稳定,保存时间长,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氮氧化合物检测方法。
2.3二氧化硫测定甲醛吸收-副玫瑰苯胺分光光度法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国家标准推荐技术方案,该技术起源于美国,自1982年引入我国,并逐渐得到推广,经过十数年验证改进,其技术路径已基本成熟。该技术主要实现路径与原理如下,通过吸收瓶中盐酸副玫瑰苯胺储备液吸收环境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对产生的二氧化硫化学反应进行分光光度法检测,计算二氧化硫含量。工作场所检测标准为:标准曲线浓度范围0.60μg/ml~1.60μg/ml,对所生成的化合物在575nm处分光度在20℃±2℃水浴环境下处理15min进行显色对比分析,检出上限为1.6μg/ml,实际标准限为:0.45μg/ml;环境空气监测标准为:标准曲线浓度范围0.050μg/ml~1.000μg/ml,测定波长577nm,20℃显色,时间20min[5]。该法适应性强,在多个省市地区经过实证验证,抗干扰能力极强,试剂无剧毒、廉价易得,吸收效率高,溶液室温下稳定性强易保存,采样最佳吸收范围与光度宽度范围易于控制,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较理想的环境空气二氧化硫监测方法。
2.4铅元素测定铅是一种有毒重金属,危害极大,近年来,血铅中毒事件频发,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城市空气铅含量水平不断上升,严重威胁城市居民生命健康。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是国家环保总局推荐的空气铅含量测定技术方案,通过吸收瓶滤过膜直接采集空气中的铅元素,经消解制备,直接吸入空气,通过乙炔火焰进行原子化,获得283.3nm分光度,一般采用空心阴极灯测定,据吸光度与金属浓度定量分析。石墨炉原子吸收法也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环境空气铅元素测定方法,将富含铅元素的溶液吸入空气,经过石墨管,在高温环境下原子化,发生发光效应,通过铅空心阴极灯发射谱线,测定波长283.3nm,一般来说辐射光特征与其居石墨管的距离有关,两者呈反比,通过测定能量吸收情况,计算铅元素浓度,进行定量分析。两种方法灵敏度、精确度并无优劣之分,均适用于空气中铅元素测定,但从实践操作来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操作更简单,影响吸光度因素较少,抗干扰能力更强,回收率更高,适用于日常连续监测。
2.5臭氧监测测定大气中臭氧含量的方法较多,包括碘量法、紫外线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靛蓝二磺酸钠(IDS)分光光度法、化学发光法等,其中IDS是目前我国环保总局推荐方案,具有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抗干扰能力强、试剂稳定等优点。IDS溶液吸光度曲线与浓度密切相关,在1610nm处达到最大吸收波长。IDS与臭氧以1∶2摩尔比进行反应,通过计算吸光度,分析溶液浓度改变情况,进而定量测算出臭氧含量。
3小结
篇3
离子色谱法是通过该分析离子的分析方法从而有效地交换色谱离子的色谱交换法,排阻色谱和色谱3色谱分析,使用这一时期是离子机构的主成分分析的最重要的应用离子交换技术。由高交联和的下交换容量的组合物,和这种常规的离子交换,因为它的尺寸小层析,体积常规的离子交换层析已经无法满足当今不断变化的环境中的社会需求。离子色谱是离子色谱法中的组件,使用在离子交换色谱固定离子的,当样品进行层析,用一个合适的解决办法交换留下的监测样品进行洗涤时的残基的高效方式,对于不同的残基到不同的解决方案中,当所收集的样品与离子交换需要被连续地处理,以便确保平衡吸附。采用离子色谱已经参与了一些在食品工业,制药行业和纺织,离子色谱当前的社会环境下的行业将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将因更紧凑离子监测操控系统,更准确的监测结果,更受到人们的关注和使用
2离子色谱法在监测中的应用
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使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就需要利用针对性非常强的仪器对相关环境进行监测,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目前对我国来说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对企业废水排放的控制及空气污染的治理,离子色谱作为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测试技术在环境分析中应用极为广泛并发挥重要作用。下面就针对这种情况对离子色谱分许法应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
2.1离子色谱法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
传统的污水检测指标主要是硫酸盐,传统的测定方式具有准确度高的优点,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操纵的时间较长。相比之下,离子色谱法还可以监测到碱金属和碱土金等污染物质。在操纵过程中,污水离子色谱的前处置柱会去除污水中的有机质,这样就提升了离子色谱监测的作用,但是通过这种方式不会对污水的污染情况进行彻底的监测。在工业发达的城市中进行污水监测要将废水中的杂质尽可能去除,这样才能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也是为了保护分离柱防止被破坏。离子色谱在水环境监测方面的工作非常重要,在对降水进行监测的过程中要利用离子色谱仪,这样可以增加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采用离子色谱仪在20到30分钟内就可以基本监测出氟化物、氯化物、亚硝酸盐、氮硝酸盐及硫酸盐等污染物质。通过配置标准溶液,选择核实的浓度配备成多个项目可以使用的溶液,进而绘制出标准曲线,通过与标准曲线的对比可以对水环境进行定量分析,其精密度和准确度都达到环境监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指标的要求。这也就是说,采取离子色谱法对水环境进行监测有非常高的工作效率,这牙膏对环境监测车上即时进行水质检测有很大的帮助。在土样或其他固体形式的样品需要监测时,需要经过超声波和溶液浸泡等方法将离子提取出溶液,然后再进行相关分析。
2.2离子色谱法在空气监测方面的应用
氯化氢是一种对空气污染很严重的有害气体,虽然在空气中的含量不多,但是在垃圾集中焚烧的地方会急速提升氯化氢的含量。研究表明,空气中的氯化氢含量过高会影响周围人的生活和牲畜的健康,进而对整个地区的居民都造成了威胁。但是,仅通过传统的监测方式还很难监测到空气中的氯化氢的含量,所以想实现对空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就需要使用到离子色谱法。下面对实验方法进行简单的研究,首先要收集样本,参照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取两只大型气泡吸收管,分别装入十毫升吸收液,吸收液中要包含两毫摩碳酸氢钠和一点三毫摩碳酸钠,用硅胶管将其串联起来后接到大气采样器上,再用硅胶管将孔径零点三微米的微孔滤膜过滤器套在吸收管的进气孔上,以每分钟一升的流量采气六十分钟。采样结束后,将吸收液放入六十毫升的聚乙烯瓶中,等待测定。利用离子色谱进行分析的条件是采用阴离子交换柱,含有两毫摩碳酸氢钠和一点三毫摩碳酸钠的淋洗液,以每分钟八百微升的流速在二十摄氏度的温度下进样二十微升。监测的时候,要选用带有化学抑制柱、灵敏度高并检出限低的离子色谱仪,这样才可以保证监测的精密度。因为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只需要用到再生液和淋洗液而不需要其他多余的试剂,所以可以产生大量节约药品的作用,进而对环境产生最小的污染,更重要的是这样检测之后,监测结果的重现性好。采用离子色谱法对大气中氯化氢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监测,既方便又快捷,是目前大气环境监测的最优选择。
2.3离子色谱仪的维修与保养
离子色谱仪都属于高精度的仪器,所以其使用寿命就与仪器的精密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样就需要对仪器进行常规的维护与保养。实验室要定期用淋洗液对洗色谱柱进行清洁,其目的是防止分离柱在运用过程中被阻塞,或者在运行中出现气泡流动的现象,这样,在监测分析或者冲洗的过程中必须要注射空白样。其次,在进行下一次研究实验前要确定是否进行过清洁工作,以保证实验的安全进行。一旦分离柱受到污染,监测数据中就会重叠峰的现象。此时就看出了离子色谱按照日常标准进行清洁的重要性,清洁的同时还要按照说明书的步骤严格进行。还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类型,不同品牌的离子色谱需要进行不同的清洁和维护,切不可采取相同的措施,否则将会适得其反,另外,厂家的专业人员还应该适时对离子色谱进行精确的密度调整,确保数据结果的准确性。
3结语
篇4
1五要素中的质量控制内容和常见问题
1.1“人”的要素“人”的因素在采样质量控制中占首要位置。首先质上,采样人员须经上岗培训取得合格证,要求对《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技术规范》、《环境空气点位布设技术规范》、《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指导》等规范性文件熟练掌握,掌握各类采样设备的采样原理和操作方法等;其次,采样人员须有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科学严谨的工作方法严格按有关要求进行采样工作;再次量上,人员数量应满足工作需要,采样活动应有不少于2名人员进行采样操作、还要指定专门质量监督员,对采样人员使用仪器、落实监测方案、执行技术规范等环节进行监督。人员因素在采样质量控制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有:(1)人员配备不足。如在建设项目环保竣工验收监测中要求每个无组织监测点位至少1人,另外1人负责现场气象条件测定和判断[3],实际监测工作中常出现1人负责多点,更谈不上专人负责气象测定,无法保证监测点位随气象变化而改变位置。(2)人员过于依赖设备自动化。当前科技水平发达,使采样仪器具备了自动定时、复电得启、恒流、自动计算等功能,但再先进的设备也有出现故障的时候,人员过于依赖设备自动化而缺少采样过程状态的确认及检查,如采样中流量是否漂移、气体吸收是否正常等,将不能保证所采样品的代表性。(3)忽略现场专职质量监督员的配备。
1.2“机”的要素“机”的因素是指在采样活动中采样设备(工具)是否符合规范的要求,是确保监测数据能可靠溯源的重要保证。设备质量控制的基本要求有三个方面:⑴采样设备符合计量要求和环境保护产品认定技术要求,如《PM10采样器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HJ/T93-2003),也就是指监测采样设备须经国家计量许可并经过环保认证;⑵设备应按要求定期检定且合格;⑶设备在检定期间要进行期间核查,使用前须检查采样流量、气路气密性、吸收瓶阻及效率等。目前设备因素在质量控制中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⑴吸收瓶为非强制检定类。市场上各个厂家的吸收瓶质量良莠不齐,产品没有统一标准,缺乏质量保障,吸收瓶密封性、吸收瓶阻、吸收效率等达不到要求,即使达到要求的吸收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这几项指标也会有较大变化,严重影响采样的准确性。⑵重金属类项目采样滤膜的使用。环境空气中铁、铜、锌、隔、铬等重金属成份分析采样中要求使用过氯乙烯等有机滤膜采样[4],其采样阻力较大,普通颗粒物采样器不能满足,存在使用超细玻璃纤维滤膜采样,从而引入采样误差。⑶市场上部分设备不能满足采样要求。目前,市场上最好的采样设备也是为特定项目研制的,如当前恒温恒流的大气采样设备多为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最佳吸收温度设置,其样品室温度不可改变,适应性较差。此外,市场上还存在短时间采样的非恒流样品室未做温度控制(还存在非恒流短时间采样设备,样品室也未做温度控制),这都将导致样品的吸收效率存在偏差。⑷用SUMMA罐采集挥发性有机物的自动采样设备,价格昂贵,普及性不高,而其他的真空箱气体采样器效率差,且不能自动换样。目前,多采用手工气袋法直接采样,采样时间代表性较差,一般1L气袋手工采样2~3min即可完成,1h内等间隔采集4个样品,真正有效采样时间不足15min。针对上述问题,首先要选择正规专业的厂家购买吸收瓶、滤膜、试剂等,必要时查看厂家生产滤膜的材质成份检验单、吸收瓶瓶阻和吸收效率等第三方检测报告等,购买后自行抽检,使用中定期检查,及时淘汰不符合要求的产品。
1.3“样”的要素中“样”的因素主要是指采样时所用到的滤膜、吸收液、富集管等以及样品采集和保存过程,应符合采样规范和采样方法的要求。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能否按时按量准确采集到样品;二是样品在采集过程和贮存转运中是否不受污染并得到有效保存,采集样品的滤膜、吸收液等从实验室至采样现场,采样结束后再至实验室,路途遥远,接触外界时间长,应注意不同项目采样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如采集硫化氢样品时须在现场加显色剂并避光低温保存,颗粒物采样前要保证滤膜平整无折痕、无针孔,采样后要检查尘斑边界是否清晰等。“样”的因素在采样质量控制中存在的常见问题有:⑴对颗粒物和TSP判断不清。颗粒物在污染源无组织排放烟(粉)尘监测中,采用中流量采样器(无罩、无分级采样头)采样[4],但随着越来越多行业标准的出台,无组织排放颗粒物监测更趋向于TSP监测,如《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4915-2013)、《砖瓦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29620-2013)、《铅、锌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25466-2010)中均明确指出无组织监测总悬浮颗粒物(TSP),因此应根据最新行业标准要求,来确定在监测采样工作中切割头是否加罩;⑵易忽视避免使用常见材质要求,如在氨气、氯气等采样中避免使用橡胶类连接管[4]。
1.4“法”的要素“法”因素在采样质量控制中主要是指采样方法、标准规范的正确选择,以及采样方案的合理制订,它是采样工作的开展提供主要依据。一个项目有多种分析方法和采样方法,其选取原则是优先采用标准引用方法,若标准无引用方法,如现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中没有引用或给出采样方法,则应根据监测目的、评价标准、拟用方法的最低检出限(一般应低于评价标准一个数量级)和自身实验室认证能力进行确定。“法”的因素在采样中存在的常见问题主要有:⑴采样体积的确定问题。如无组织氨的采样,若采用纳试剂分光光度法进行分析,其采样体积是30L[4],采样体积小导致氨未检出,按最小采样体积计算公式[4]来确定其最小采样体积应为666L。若改用水杨酸分光光度法,由于其检出限较低,其采集30L样品则能满足要求。此外实际工作中出现需加大采样体积时,会有延长采样时间和加大采样流量两种方式,此时应慎重选择加大流量方式,加大流量在采样中易引入较大的误差,如颗粒物采样中TSP粒径的颗粒物切割是在0.3m/s流速下完成[4],如流速改变则切割效率必然影响,同样在溶液吸收中也存在最佳吸收流量,过快的气体通过速度则易导致吸收效率降低。⑵方法中时间代表性问题。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规定的浓度限值多为小时均值(或1h内4次等间隔样品的均值),实际工作中对于需直接采样的(如注射器采样)往往忽视4次等间隔采样;⑶标准落实难问题,如现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TSP、苯并芘[a]的日均值时效性规定为24h,实际工作中不论从电力保障、仪器设备等方面都较难保证连续24h全覆盖。⑷方案制定中质量控制内容简单或缺失。在采样方案制定中只重视点位、时间、频次、项目等要求,而质量控制方面的现场校准、空白样、密码平行样等容易忽视。
1.5“环”的要素“环”即采样环境,包括采样的空间环境、气象环境和生产工况环境。空间环境即点位布设时周边环境满足规范要求,如环境空气监测时应避开局部污染源,采样口平面应有270度无阻挡空间等;气象环境即采样时气象条件满足相关要求,如无组织采样时应避开大风等空气极不稳定状态、特殊样品采样和运输中应低温避光等要求;生产工况环境即在验收监测中根据不同的行业对生产工况或主要生产设备要求的工况不同等。“环”的因素在采样质量控制中常见的问题主要存在于无组织排放监测中,主要有四方面:⑴采样点位设置不规范,未考虑特殊因子。环境中有较大本底影响的监测因子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项目按要求于无组织排放源的下风向设监控点,同时在其上风向设对照点[5],其他污染则在周界外浓度可能最大处设点。但实际工作中无组织排放监测采样点位布设时常将污染源下风监控点与周界外监控点混淆。⑵监测工况要求不一致,采样人员易忽视无组织源工况。建设项目验收监测要求企业验收监测期间生产负荷达到设计能力的75%及其以上[3],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无组织排放限值制定的原则是在最大负荷下生产和排放,以及在最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稀释的条件下能达到的限值,两者的矛盾让采样人员无所适从。⑶气象条件的影响。由于地理环境和季节气侯等原因,常出现风速不稳、风向变化大和大气稳定度等不适宜监测的情况,若在采样限定时间内完成采样,则会出现在不适宜采样的条件下进行采样,结果导致采样准确性。⑷缺少对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采样人员如对无组织排放源分布情况不了解,导致在现场点位布设中缺乏针对性从而影响其采集样品代表性,最终导致评价判断的不科学。
2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气手工采样的质量控制是一项系统性工作,为保证采样环节的质量,不但需采样人员严格按技术规范、标准方法进行操作,尤其是在现场条件较为艰苦的情况下,发挥监测人员科学严谨的职业素养,同时也需要上级部门从监测设备性能指标的强制统一、相关技术规范的完善等方面继续努力,环保监测设备的不断科技进步也是采样质量控制的重要推手。
作者:范存峰 邱坤艳 单位:济源市环境监测站
参考文献:
[1]魏复盛等.水和废水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增补版)[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2]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检验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GB/T15481—2000)[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0.
[3]刘芳,敬红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培训教材(第二版)[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2013.
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措施;管理;技术
Abstract: As we all know,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s a mandatory, justice work link, therefore in the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in quality control and quality control work must be done well, only so can ensure that the whole environment monitoring result is reasonable and reliabl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d the some strengtheni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process of quality assurance work methods and measures.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Quality assurance; The measure; Management;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 X8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新时期背景下,环境问题已经得到全球的普遍关注,越来越多的人自觉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工作中来。在环境保护工作中,环境检测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不能忽视环境检测的作用。在环境检测工作中,我国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缺乏有效的分析方法,环境检测技术相对落后、相应的配套技术不全等等。因此,我们必须不断完善我国的环境监测机制,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是要想做好环境监测工作很不容易,控制好环境监测的质量问题历来为我们所探讨。就以前的研究现状来看,目前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提高环境监测管理的水平,保证检测过程合理可靠;另一方面就是要提高科学技术水平,采用更为先进的技术来确保环境监测的质量水平。下面我就从这两个方面分别探讨下。
1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1.1 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健全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保障环境监测数据真实、精准、可靠和完整的根本。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是要运用技术文件,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质量记录等式,对所有影响监测数据质量的各个环节加以系统和协调的控制,对各个部门的监测管理者的职责与行为加以具体的指导和规范。因此,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一是应按照《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的要求,结合自身实际,在监测方案制定、样品采集、原始记录、分析检测、处理数据、撰写报告等各环节进行改进和完善;二是开展监测部门内部的审核与管理,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不断改进和有效进行。
1.2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队伍建设
环境监测是一项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工作 ,只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才可实施。在新时期 ,我国缺少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因此 ,我们有必要培养一批专业的环境监测人才。这些环境监测人才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理论知识 ,而且要具备过硬的监测技能 ,并却具有国家持证上岗证件 ,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做到正确的使用监测仪器 ,认真分析监测的结果 ,并且根据监测的结果制定出高效的防治方案。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是水平提高监测质量的基础。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队伍,要制定明确的人才培养计划,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培养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环境监测人员。一是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技术知识、专业知识以及基本技能的培训,提高整个环境监测系统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和服务质量。二是注重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具有实际操作能力,还能对监测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处理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三是完善人才考核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竞争机制。在人才考核制度中,尤其要注重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核。
1.3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技术规范
新时期背景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得到不断地发展,在环境监测技术上,虽然我们拥有一些先进的技术,也取得一些令人欣慰的效果。但总体来说,我国的环境监测技术水平还处于比较落后的状态,与国外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对此,我们应该努力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在已有的技术水平基础上,不断研制出新的、先进的技术,寻找适合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最佳路线,完善环境监测技术的规范体制,提升我国环境监测的整体质量,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顺利进行。
紧跟信息化时代的步伐,以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为依托,不断完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分析方法,为环境监测提高技术保障。一是加大对环境监测所需各类监测仪器和设备的投入,当监测工作有需要时能够根据需要增添必要的仪器和设备,同时要对监测仪器和设备进行定时定期的检查和维护。二是加强对国家的关于环境监测的新要求、新规范和新方法进行分析研究,三是逐步实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自动化和网络化管理,确保监测全过程受控,直接采集监测仪器中的数据,自动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工作效率。
1.4改进环境监测的方法
目前 ,我国环境监测的方法相对的落后 ,其先进程度与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在环境监测工作中 ,我们必须改进落后的监测方法 ,建立自动监测的体系 ,提高其在噪声、空气以及水资源等方面监测的准确率 ,提升整个环境监测系统的自动化能力 ,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的提高 ,使我国的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更好地进展。
2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新技术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环境监测中采用新的技术和方法能够有效的保障环境监测的质量,质控图的应用就是个很好的例子。质控图的原理是一组遵从正态分布的数据,其总体均值为μ,总体标准差为σ,根据概率论知识,约有68%的数据落在μ±1σ范围内,有95%的数据落在μ±2σ范围内,有99·7%的数据落在μ±3σ范围内,即落在±2σ以外的数据只有5%,是一个小概率事件。在质量控制图中,以相距中心线的正负三倍标准差(±3σ)作为合理的控制界限,以±2σ作为警戒限。在有限次测定中,将平均值-x作为μ的无偏估量值,测定标准差s作为σ的无偏估量值。如果所考察体系的特性量值有95%落在警戒限内或99·7%落在控制限内,表明该体系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反之,则可能处于统计失控状态。
我们可以根据质控图来检查分析测试过程是否存在系统误差,如用挂膜法测定空气中的SO2时,根据实验室的测定结果,制作挂膜法测定SO2的膜空白质控图。再根据-x-R质控图的计算公式按照各自的系数计算-x-R质控图的中心线、警戒限和控制限。根据上述计算结果,绘制-x-R质控图。当样本的平行测定份数较少(小于6时),其极差下限无需控制,使用-x-R质控图时,只要两部分图中有任一点超出控制限(不包括R图的下控制限),都表示分析工作处于失控状态。
质控图是用来连续反映分析工作质量的,制作质控图时分析测试数据不能以一次测定多个数据的方式完成,应按一定时间间隔,以日积月累为宜,并定期修正中心线、控制线和警戒线。
当然,质控图的使用只是众多新技术、新方法中的一种,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新技术会被环境监测所采用,用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环境监测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它需要具备完善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必须拥有完善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针对员工也有一个很高的要求,只有满足这些条件,环境监测的质量才能够得到科学的控制和把握;另外随着科技的发展,我相信会出现更多的新技术和方法来提高环境监测的质量。
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而在保护环境工作中 ,环境监测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的各因素进行科学的监测 ,我们可以收集到比较全面的、重要的环境信息 ,进而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出相应的对策 ,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要求我们不断加强其监测的能力 ,不断提高我国环境监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M].第四版。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 9.
[2]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指南[M](上册)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6. 6.
篇6
关键词:环境检测;质量管理;具体实践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实践
1.1方案的设计
不同要求或类型的环境监测活动即为环境监测方案设计质量管理的对象,在合同中应对评审内容和方面进行全面的规定,并重点关注环境监测的批准程序。
1.2样品处理
环境监测样品处理环节的质量管理在实际情况中,根据样品采集员和管理者的工作要求和职能,将其对应的责任进行更为细致的划分,并加强样品在运送环节的质量控制,确保样品不会在运送的过程中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同时,还需在样品交接时仔细规定交接的顺序要求,要对监测指标不合格的样品进行及时的处理,并根据监测要求重新采集样品。质量管理还要求管理者重新编制监测样品的交接流转单以及对应的记录,从而掌握样品的实际情况,提高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1.3样品分析
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样品分析环节是监测的核心,对于该环节的质量管理手段也趋于成熟,而且在实践的过程中总结了很多的经验,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很少。但从目前来看,样品分析的质量管理仍存在记录不够完善的现象,而且分析所需的大型设备也不具备规范的原始记录。
1.4审核监测结果
环境监测结果的审核工作对精度和准确度的要求较高,如果监测报告不够完善,就会为后续的分析和审核工作造成麻烦,因此质量管理要求审核环节应在拥有完备信息量的前提下完成,而且,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资料和文件必须足够完整和严谨。
2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不仅可以为环境保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其也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方式。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一方面可以促进政府科学决策以及环境管理执法工作的顺利开展,另一方面,还可以有效的提高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水平和监测能力。因此,我国的环境监测地方部门若想提高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水平,首先就要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环境监测地方部门不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还需要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付诸实践,由此才能促进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3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现状
为了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准确性与可比性,就需要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我国环境保护部门也逐渐提高了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同时加快了建设环境监测站的速度,由此改善了我国环境监测站点的硬件基础及软件基础的建设工作,同时也提高了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及能力,不过,因为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发展时间较短,缺乏管理经验,由此使得我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还存在不足。
4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相关措施
4.1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站不仅要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引进先进设备、建设环境监测实验室,同时还需要树立先进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识,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提高监测站全体工作人员的质量管理意识。除此之外,环境监测站还要不断深入、渐进的学习并实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识,保证环境监测人员在实际监测工作中加强对质量管理的重视程度,进而保障监测数据的精密性、可靠性与准确性。另外,监测人员在监测工作结束后要主动的发现监测的问题,并及时的解决问题。环境检测质量管理体系的完善也是提高环境检测质量管理水平的重要措施。在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建立科学分工的内部制度,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同时要不断健全质量管理制度及相关机构。
4.2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
环境质量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还回受到内部质量保证以及外部质量控制活动的影响。因此,我国的环境监测部门不仅要不断的提高环境监测的技术水平、完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有序的开展外部质量控制活动,同时还要积极开展内部质量保证活动,由此才能保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水平。
4.3加强监督模式和管理方法
建立长效质量监督机制,针对当前环境监测系统以单领域、单项目、零散型监督为主的现状,开展质量检查、比对监测、同步监测、质控考核以及能力验证等多种形式的质量监督活动建立长效质量监督的机制。
5结语
若想保证环境监测的质量,就需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在当前日益严峻的环境下,我国各级环境监测站必须要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由此才能为政府决策及环境有效管理提供必要的依据。同时,环境监测相关人员还需从日常监测入手,将完备的质量管理措施融入到环境监测当中,形成一个整体,从而确保环境监测结果具有一定说服力。
参考文献
[1]葛伟.室内空气监测质量保证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12:98-99.
篇7
长期以来,我国对公路建设的环保管理存在重两头轻中间的倾向,即重视前期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竣工时的环保验收,轻视施工阶段的生态环境监控。为有效改变这种状况,环境保护部于2012年1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建设项目环境监理试点工作的通知》,肯定环境监理试点工作成果并明确公路类项目开展环境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实践证明,环境监理是公路建设施工期环境保护工作的一种有效机制。
关键字:公路施工;环境监理;环保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1.施工环境保护监理内容
环境监理机构应了解工程项目所在自然环境的特点,了解环境敏感点以及项目施工期间的环境保护需求和措施。项目开工前,环境监理机构人员应查看项目设计文件、施工组织规划是否按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陈述的有关需求制定了施工环境保护措施,同时根据相关环保文件提出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要求的环境监理大纲和实施细则。
1.1监理工程师在巡视、旁站中,应随时查看施工单位制定的环境保护措施的执行状况。查看的内容主要有:是否设立了施工环境保护职责人;是否完成了对施工人员的环保教育工作;施工场所的布设是否契合有关环保需求;施工现场(含暂时便道、拌和站、预制场等)和料场等是否设置防尘措施;是否按有关需求采纳降噪措施;资料堆场设置环境的合理性及采纳措施减少运送洒漏状况;施工废水、渣土、生活污水、废物的处置是否合理;是否依照相关部门意见在拟定的取弃土场取弃土,取土完毕后是否实施了有效的排水防护和植被恢复措施。
1.2如发现施工中存在违反了有关环保规定、未按要求执行环保措施的状况,监理工程师应书面指令施工单位整改;状况严重的应签发《工程暂停令》需求施工单位暂时停工,并及时抄报建设单位。
1.3施工中发现文物时,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依法保护现场,并上报有关部门和建设单位。
1.4监理工程师应要求施工单位依法取得采伐许可后方可依照采伐许可的面积、株数、树种进行采伐,并加强保护野生动物、植物工作。
2公路工程施工环境监理要点
公路工程,属于生态类项目,施工作业面广,施工内容复杂,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生态保护措施和声屏障工程等是公路项目环境监理施工重点。施工期环境监测对项目环境监理实施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在当前状况下,大多数的工程监理单位尚不具有展开环境监理监测的仪器、设备和技能人员,尤其是对有些现已开工建造才施行环境监理的建造项目,需求监理单位装备完善的监测仪器和人员不具有可操作性。鉴于上述状况,能够采纳以下展开思路:
2.1树立标准健全的准则
首要,环境监理工作可以和工程监理资源共享、统筹合作。环境监理和工程监理是平等重要的工程管理的两个方面,不能弱化环境监理的地位。其次,应清晰各级管理部门和各参建单位的职责,例如环境监理单位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包含水土保持方案)、工程规划等文件的有关需求,制定施工期工程环境监理方案,建设单位在施工招标文件、施工合同、工程监理招标文件和监理合同中明晰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环境保护职责和方针任务,并将环境监理方案落实计划作为评标和查核的内容。
2.2采纳与施工期环境监测相结合的措施
在当前状况下,大多数的环境监理单位尚不具有展开环境监理监测的仪器、设备和技术人员,尤其是对有些现已开工建设才施行环境监理的公路项目,要求监理单位装备完善的监测仪器和人员可操作性不强。
在公路工程环境监理实施期间,仪器操作简单的监测项目如噪声,可以由监理单位采购设备或仪器,由环境监理工程人员自行监测操作、测定措施相对较复杂的监测项目如施工场所污水排放监测和环境空气监测,可以采用由环境监理工程师提出监测方案,施工单位委托有资质环境监测单位进行监测。通过这两种方案,使公路工程环境监测这一重要手段得到较好运用,为完成环保合格环境监理工作提供支撑。
2.3环境风险防范措施监理。
环境监理机构应采取旁站的方式对桥梁施工过程进行监理,禁止生活垃圾和油污染物进入水体或洒落入河床。桥梁下部构造及防护基础工程的实施避开雨季,从基坑开挖的钻渣要运至陆上处置,禁止 随意弃于河道及河滩地。要求施工单位在桥梁施工区开挖三级沉淀池,将钻渣及泥浆排入沉淀池沉淀后晾晒,晾晒后的钻渣能利用的尽量利用,不能利用的运至陆上处置,严禁直接排入水体。桥梁施工结束后将河床恢复原貌,防止河床变形或造成新的冲刷。
环境监理机构应重点关注穿越河流路段建设情况。要求对穿越河流等重点路段采取特殊保护设计,提高防护栏防撞等级,加高加强护栏,增加路面、桥面径流收集、防渗排水系统和事故池,防止危险品运输车辆交通事故造成水体污染。制定运输突发环境污染施工应急预案,落实应急物质和器材,必要时,环境监理将协助建设单位组织开展环境事故应急演练。
2.4生态保护措施监理
环境监理机构重点关注生态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关注取弃土场等临时用地设置,要求自然保护区和风景名胜区,严格保护区路段不设取弃土场等临时用地,要求采用永临用地结合,水泥预制件厂等施工场地尽量设置在永久占地范围内。施工便道、各种料场、预制场尽可能设置在公路永久占地范围内,施工便道要尽量利用既有道路。落实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和基本农田环境保护方案,施工结束后做好植被恢复和农田复垦。
2.5加大对环保监理出资力度,并进行量化环境监理
环境监理在实践作业中,因为施工单位在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构成污染,而当环境监理下发环境监理整改通知单时或监理指令时,因为没有量化方针,对同一个表象或疑问,不一样的人会有不一样的处理结果。同时,在日常的监理作业中,工程监理人员通常需求一些详细而又有说服力的数据进行监理作业,假如环境监理同工程监理接轨,需求环境监理进行量化。进行环境监理量化作业,必定需求展开环境监测。经过展开公路监测,可及时了解该公路在施工期的各种工程为对环境保护方针所产生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对比环境监理展开前后工程对环境的影响程度,了解环境监理作业展开的力度、作用,完成科学的环境监理。主张赶快完善环境监理准则,使环境监理真实得到量化。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公路建设来说,环境监理作业仍是一个较新的课题和范畴,在许多方面都是空白的,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迄今为止,国内还没有对公路工程环境监理进行过系统而全部的研讨,也没有对公路工程环境监理系统进行规范化。因而,赶快走出一条契合中国国情的工程环境监理之路,构成科学合理的,可操作性强的标准化环境监理系统是广阔交通环保作业者的共同努力目标。
参考文献:
[1]贾S.当前工程监理的几点问题及对策[J].山西建筑,2008,8
[2]罗卫华,艾传荣,张智慧.邵怀高速公路施工期环境监理的实施与研究[J].公路工程,2007.6
- 上一篇:消费主义特征
- 下一篇:水路运输方式的优缺点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环境污染整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