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7:1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乡村旅游的未来发展

篇1

关键词:乡村旅游;农家乐;现状;未来发展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由于现代旅游者越来越追求“生态”与“个性”的多样化旅游,及城市居民回归自然的意识的产生,一种新的旅游形势也顺势产生,即乡村旅游模式――一种在传统农业与旅游边缘交叉的新型旅游。

我国的乡村旅游起步比较晚,发展于20世纪50年代,主要是适应外事接待的需要。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势头十分强烈,现代的乡村旅游首先在经济发达的省份和大城市展开。随后在全国逐渐发展起来,本文在这种发展形势下对我国现有的农家乐模式进行分析,并就其现有的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给与一定的建议。

(二)研究意义

农家乐旅游模式的探究对中国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1.历史意义

通过对前期研究人的研究总结,对现代农家乐旅游模式进行分析和建议,为以后对农家乐旅游模式的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资料支持。

2.现实意义

(1)通过对农家乐发展的研究探索出更好的经营模式和管理方法,助力发展新型的农家乐旅游发展模式。

(2)乡村通过发展农家乐旅游模式可以提高本地经济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充分利用旅游资源。

二、我国农家乐旅游模式发展现状

(一)我国现有的农家乐旅游模式主要特征

1.多位于乡村或城郊地区,乡土特征鲜明

因为农家乐与文化古迹和各种风景名胜景点、各种主题公园等不同,它不依靠于悠久的历史文化遗留,不依靠与各种科技建造,它是将自己的农村精神风貌和独特的乡土文化融为一体,展示出自己独特的农家风貌和乡土气息,而不是人工刻意雕琢的景观。这种旅游模式主要在于通过农家的休闲旅游活动和独特的生活方式,让人们亲身体验现代农民生活和农村乡土气息,体验远离城市喧嚣的感觉。

2.接待主体主要为农户家庭,强调客体的平民性

以工薪阶层为主的城市或城镇平民参与者及注重生活情调的知识分子是农家乐旅游的主要参与者。进入农家乐或选择这种旅游方式的旅游主体可能是来自城市或城镇的居民,他们的职业和身份各不相同,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相似的收入水平跟消费指向,也就是农家乐游览客体的平民性特点。

3.以城郊或乡村地区自然风光和区域内的农业资源(如农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等资源)为旅游资源,原生美特点突出农家乐旅游中的客体非常清楚,就是现实存在的,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属于某种社会类型的乡村社区模式以及质朴自然的特有的乡村景物。以上这些是对旅游者的最大吸引力,旅游者来这里是为了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和欣赏不一样的新鲜景物,这些是农家乐旅游中价值所在。

(二)我国农家乐旅游的作用

1.丰富了旅游业内涵

“农家乐”从产生就带有浓郁地方特点和民族风情,产品内容丰富,吃农家饭,住农家屋,体验农村风情,享受特色文化,使游人增加了许多消费内容和方式,学到很多东西,还感受到当地不同民俗,使游人留连忘返。

2.加快了农村经济发展

“农家乐”让有旅游资源地区的农民走上了发展经济的路子,打破了单纯以农业为谋生手段的局面。这些农民可以不出家门挣大钱,不用为挣到了钱讨不出账发愁,加快了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使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

3.构建了“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首先是劳动力充分就业,收入水平提高,“农家乐”破解了我国农村发展最大的难题。农民不离本土增加收入,自我价值得以体现,自信心不断增强。城乡交流通畅,差距日益减少,社会和谐有了保障,农村基础设施改善,文明程度提高,文化生活丰富,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在这些地区交汇,为农村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农村地区“和谐”发展提供了保障。

三、我国农家乐旅游中存在的问题

(一)产品种类及经营特色

1.产品种类比较单一

我国的农家乐多为乡村居民自发兴办的,在经营过程中,随着经营规模逐渐增大,经营理念不断更新,及人们对旅游个性化跟原生化的要求,农家乐产品设计跟不上游客的需求,大部分停留在以吃、住为主的阶段,参与体验性的项目极少,可以用来游玩的东西和项目满足不了游客的需求。而且,同一地区的农家乐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不能更多的吸引游客,回头游客少,农家乐效益低下。

2.经营管理不规范

由于我国大多数农家乐项目属于自发兴起,自家经营,因此,在项目经营、宣传策划、接待游客等方面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及专业化管理经验。同时,对于自家经营的农家乐,经营者的经营证件不够齐全,甚至有相当一部分经营者属于无照经营。在同一地区,没有统一的价格和收费管理等,导致恶性竞争同时对环境的破坏也比较严重,环卫条件差,安全缺乏保障。

3.特色不鲜明

在发展过程中,农家乐为了追求客源,丢掉自己的农家特色,在经营过程中追求城市化的建筑。在经营项目中,许多已经与城市化的经营项目相似,没有突出农家的优势和特色,自家庭院,房屋建设也没有本地特色,失去了原有的独特魅力。

(二)行业发展

1.发展不平衡

“农家乐”是服务业根据当前旅游市场需求发展起来的。各地市场需求不同,领导重视的程度不同,发展的着重点不同,发展的状态也不一样,四川、河南、浙江、湖南等省发展比较快,其它各省相对较差。这种不平衡与人们的认识程度、重视程度有很大关系,这种趋势表现在:旅游发展较快地区“农家乐”也发展较快,反之则较慢。

2.行业管理滞后

“农家乐”发展质量存在着不平衡。四川、北京、河南等地已出台“农家乐”经营管理标准,而其它地方则尚无见到,全国尚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出台标准的地方发展规范一点,其它地方基本上还是自由发展。全国“农家乐” 总结、研究的滞后,管理跟不上,没有专门机构管理。

3.整个行业服务质量偏低

各地对于“农家乐”的研究和管理跟不上,服务质量偏低。设施条件、服务规范、卫生条件多随心所欲,缺乏统一规划成了统病,难以形成有效管理。农民对“农家乐”认识不足,特色保持不够,城市化现象正在蔓延。

四、建议策略

(一)功能多元化和综合性发展

农家乐一般是为游客提供吃住为主,功能比较单一,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需求。现在的农家乐可以在将自己的经营扩大化综合化,在为游客提供吃住以外,还提供观光、旅游、休闲、度假、体验、学习、健身等多种活动,这样满足了游客多样化和个性化的需求,使农家乐的功能和项目内容向多元化和综合化发展。

(二)经营合作化方向发展

从整体来看,全国的农家乐仍处于规模小、布局分散、层次不高、无序发展的状态。这种状态很难满足大量旅游者的需要,更不能接待一些旅游团队。因此,当地政府可以对自发兴起的农家乐经营者提供一定的扶持,并将当地的“散户”联合起来开始经营,打造一个农家乐合作社或者服务中心,并实行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接待、统一包装对外营销,这种合作经营的方式可以极大地促进农家乐的规模化发展。

(三)特色化和品牌化经营发展

农民自己经营的农家乐,产品缺乏特色和品牌,难于吸引更多的游客。因此,经营农户可以打造属于自己地方特色的品牌和独特的经营模式,农家乐通过营造自己的特色和品牌,提高了农家乐的知名度。

(三)休闲和体验方向发展

农家乐旅游是中国农民的创造,也是在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新型乡村旅游形式,它的出现反映了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农民,对农业和农村旅游价值的新认识和新观点,农家乐旅游的参与体验,可以让游客亲自参加农事活动,即可得到乐趣,又可锻炼身体,还可从中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特别是让青少年参加农业生产活动,亲身体验劳动过程,学习农业技术,增强劳动观念,从中得到生活的基本技能和劳动的快乐。(作者单位: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参考文献:

[1] 谢天慧.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综述[J].湖北农业科学,2014(11):2715-2720.

篇2

乡村凭借其独特的地方特色和别致的自然环境,吸引了诸多现代都市人的青睐,成为当前体验真实的乡村观光游览休闲度假创新形式。乡村民俗文化是在历史长河发展中,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创造出的一种群众性文化成果,是一种适应社会生活和生产实践的程序化生活惯例和行为模式,是群众所有的文化积淀。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旅游载体,融入乡村旅游内容,重视乡村旅游中民俗文化的开发保护,将利于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打造乡村旅游胜地,对乡村旅游的长足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意义。

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质

乡村文化作为一种原生态文化,是现代民俗文化的根基,不仅包括村落规划、历史遗址、各类建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舞蹈、武术、杂技、美术、戏剧、曲艺、音乐、医药、民族语言、民间文学、生活民居和传统技艺等各类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不仅要恢复、保持乡村原有建筑面貌,还应挖掘具有模式性、传承性、集体性现象的民俗文化展示。

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一种生生不息的深厚文化现象,表现在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是群众性的集体文化积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都市人往往选择在乡村旅游,可以接触到和自己所处地域不同的风土文化,通过真实的体验让游客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一种乡村民俗文化环境。乡村旅游的魅力就在于可以给游客以全新的民俗文化体验,让游客可以接触到现代民族的深处,回到原始生态的生活,实现大自然和人的和谐统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可以从精神民俗、制度民俗和物化民俗三层面入手,其中精神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增加游客的民俗文化感知,即在乡村旅游中增加民俗文化内容的展示,让游客在乡村美景中还可以体验到具有原生态的民俗风情,真实感知乡村民俗文化的魅力,如传统节日、风情民俗、宗教仪式、民间歌舞、建筑风格、婚丧嫁娶等;制度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将乡村旅游和民俗文化结合,增强游客对乡村旅游的参与度,让游客在参与体验中感知民俗文化,如地方娱乐、婚俗过程、节庆活动、竞技参与等;物化民俗是指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乡村旅游的一种,让游客直接参与体验物化民俗文化内容,如购买土特产、饮食品尝、田园活动、歌舞观赏等。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将民俗文化产品作为乡村旅游的内容,塑造乡村旅游高品质。

在乡村旅游建设中,加强民俗文化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将乡村民俗文化的内涵融入乡村旅游,将乡村民俗文化作为促进乡村旅游长足发展的源动力,塑造乡村旅游品质也离不开挖掘乡村民俗文化的支撑,乡村民俗文化也因乡村旅游的发展而更加丰富、深化。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塑造乡村旅游品质,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主动力和创新的方向。

二、传承乡村民俗文化,打造乡村旅游胜地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很多都市人或者他们的祖辈都是从乡村出来的,和乡村有着割舍不断的关系,多数的都市人都有着独特的乡村情节。当前,发展乡村旅游,吸引都市人的不仅仅是乡村的自然山水和田园风光,更多的是乡村民俗文化,给都市人带来悠闲自在的自然环境和浓郁和谐的人文气息。乡村旅游胜地的发展不仅需要有独特的自然田园风光,还需要有传承的乡村民俗文化,吸引都市人享受乡村休闲旅游。

随着现代经济的迅猛发展,在经济步伐加快建设的同时,大自然和人类活动之间不可避免的遭遇冲突。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往往存在违背自然、人文发展规律的行为,打破自然资源和人文环境,给生态环境和民俗文化带来污染。而自然规律的认知和民俗文化的保护,对人类非理有着警示作用,避免遭受人类破坏。乡村民俗文化蕴含的理念和精神,是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是对人文环境的改善,对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有积极作用。保护乡村民俗文化,不仅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也是现代农业背景下保护文化遗产的趋势。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国家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乡村的支撑,乡村悠久的发展历史已经融入乡村各领域,是自然发展规律下大自然和人的和谐,注重乡村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是乡村旅游创新发展重要理念,在现代生活中具有重要实践意义。从乡村角度看,乡村文化对多样性生物维系、生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保障、资源持续利用均有重要现实价值;从民俗角度看,民俗文化对生活环境保护,地方特色、民族特色和传统特色的传承,和谐社会的建设均有重要基础作用。以乡村旅游为导向,挖掘乡村民俗文化,以乡村旅游在载体,以乡村民俗文化为内涵,实现乡村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和乡村旅游持续长足发展有积极作用。

篇3

无景点乡村旅游,是一个与传统景点景区旅游相对的概念,其主要是指追求放松、休闲和体验的旅游方式,没有固定的旅游景点和旅游项目,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兴趣进行旅游的规划,选择感兴趣的场景进行休闲活动。无景点乡村旅游的发展是旅游者自主意识提升的表现,也是旅游体验深入人心的标志之一。同时,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乡村旅游中进行无景点旅游发展是一个科学的发展方向。

一、我国无景点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随着我国无景点乡村旅游发展不断深入,选择无景点乡村旅游的旅游者规模不断扩大,令乡村旅游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但当前我国无景点乡村旅游发展中仍存在部分问题,阻碍其进一步得到发展。

(一)商业色彩浓重

无景点乡村旅游,主要追求的旅游目的在于回归以及体验乡村休闲的生活方式,但是随着村镇之间旅游的深入发展,这一原始需求越来越难以得到满足,乡村旅游经济色彩越来越明显,商业布局过于刻意、原始气氛减弱、原生态文化受到入侵,部分无景点的乡村,为了能够吸引更多游客,甚至进行建筑景点商业化创设,这本身就和回归以及体验乡村休闲的生活方式的旅游目的不相符合,没有考虑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起初,可能会收到某些规模化效应,但是从长远角度而言,商业色彩过于浓厚的乡村旅游很难得到长远的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有限

无景点乡村旅游,游客采取的交通方式以自驾游为主,而我国乡村交通存在的问题就凸显出来:路况差、停车位少、公共设施(卫生间)建设落后,除了交通以外,住宿条件也是阻碍我国无景点乡村旅游发展的问题之一,乡村住宿条件有限,热水、电力和网络供应都十分有限,同时,餐饮安全卫生问题也尤为突出。软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待提升,例如,进行餐饮业、住宿业的从业者多为农民出身,利用自家的住宅进行经营,经营经验和意识都很有限。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导致了旅游者停留时间有限,对于乡村旅游的印象也不佳,影响无景点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三)旅游产品类型单一

无景点的乡村旅游,大多都采取农家乐、采摘等模式进行,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无论客源如何,都是相同或者相似的旅游产品,这就是乡村旅游开发当中存在很大的问题。无景点乡村旅游产品不仅仅类型比较单一,设计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也比较差,存在的抄袭和模仿情况比较严重,产品比较缺乏当地的特色,与此同时,作为乡村旅游的主体部门,也更难树立起科学化的品牌意识,这都阻碍了我国无景点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

二、无景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一)发挥当地乡村特色

旅游者进行无景点乡村旅游的主要目的就是对于大自然的回归,主要动机是对于休闲的渴望,因此,进行无景点乡村旅游开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保证能够发挥当地乡村的特色,保持乡村的原生态文化。对于当地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和开发,在开发过程中认识到乡村文化的魅力所在,体现出明确的民族风格和特性。对于无景点的乡村,更应当进行历史文化背景、民族风情以及体验项目等环节的旅游开发,例如在住宿方面突出当地特色,住宿小木屋、土炕等等形式,在餐饮方面,可以提供杂粮餐、野菜餐等等,保障住宿和餐饮的原汁原味原生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起别的地域难以复制的乡村特色,这需要进行深入发掘,实现一村一特色、一乡一文化。

(二)提升旅游资金投入力度

对无景点乡村旅游的发展,首先,应当建立起地方政府的指导和管理作用,了解到当前乡村旅游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有效的管理范式,为乡村群众提供出稳定的资金进行旅游发展,同时,对于农户进行合理化培训,加大对于乡村旅游的投入力度,出台相应的财政和资金政策进行乡村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同时在税收等政策上给予适当的倾斜。乡村地方的旅游局需要将乡村的旅游发展纳入到区域旅游发展的大背景当中,从全局角度进行规划,制定统一的发展目标和要求,保障开发的合理性和有序性,避免对于乡村环境产生破坏。

(三)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由于我国当前无景点乡村旅游尚处于萌芽阶段,游客的自主参与程度还十分有限,旅游产品的深度和广度都应当提升,同时也应当进行产品的扩展,对于产品的同质性问题进行解决,提升产品的差异性,推进产品的特色化发展,对于休闲旅游和旅游体验项目进行开发,对于村镇的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并且分类,明确主题,尽力培育出服务优秀、乐于参与、体验良好等类型的无景点乡村旅游发展,同时也可以进行创新性开发,丰富扩展旅游业务,也能够将观光旅游转变成为新型自助游和半自助游。

(四)新媒体推动旅游发展

利用新媒体进行无景点乡村旅游发展,由于受到不同地域的影响,想要吸引更多的游客就需要借助网络和新媒体的力量进行旅游的推动,将乡村旅游打造成为专业科学明确化的无景点乡村旅游品牌。我国无景点乡村旅游可以利用微信、微博以及网站进行旅游信息的,更好地介绍无景点乡村旅游概况,吸引更多的游客。

篇4

关键词:乡村旅游;海南;国际旅游岛;开发

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这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海南从此成为全国乃至世界瞩目的焦点,掀起了区域旅游全面开发的热潮。在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大背景下,海南乡村旅游该如何定位和发展,成为当前业界关注的一大热点。

乡村旅游作为现代乡村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模式,目前在各地方兴未艾。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压力的增大,回归大自然已经成为人们的向往。特别是对于久居喧嚣都市的人们来说,利用周末闲暇,到城郊乡村野外体验农事、休闲度假,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于有着特色热带海岛农业旅游资源的海南来说,发展乡村旅游潜力巨大。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内涵

乡村旅游是指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依托农村区域的优美景观、自然环境、建筑和文化等资源,在传统农村休闲游和农业体验游的基础上,拓展开发观光度假、休闲娱乐等项目的新兴旅游方式。

乡村旅游至少应包含以下三点:一是以独具特色的乡村民俗民族文化为灵魂,以此提高乡村旅游的品位和丰富性;二是以农民为经营主体,充分体现“住农家屋、吃农家饭、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民俗特色;三是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应主要定位为城市居民,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淳朴民俗的愿望。

(二)乡村旅游的类型

1、观光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赏型乡村旅游,如参观特色农业生产景观、乡村民居建筑,或观赏民俗表演等。

2、品尝型乡村旅游。即将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让游客品尝乡村特色美食,或到菜园、果园采摘新鲜蔬菜和水果,品尝绿色食品。

3、体验型乡村旅游。主要是让游客深入田间和农户,体验农村生活,从中获得乐趣,并兼顾农业生产与教育功能,通过实践使游客学到一定的农业生产知识。

4、度假型乡村旅游。主要是利用优美的乡村环境,开展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旅游活动。

5、文化型乡村旅游。主要是以乡村民俗文化、民族文化以及传统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6、综合型乡村旅游。即综合上述各种类型于一体,兼顾观光、度假、体验和文化功能,即通常所说的休闲农场。过去的乡村旅游项目不少是在原来的果园、花园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而现在开发的乡村旅游项目都朝着综合型、多功能方向发展,不仅有生态、生产、生活功能,还具有销售、文化、娱乐、交流功能。这样可避开农业生产的季节性,使乡村旅游景点一年四季均能接待游客。乡村旅游对于乡村的更新、乡土文化的保护、乡村经济发展、乡村活力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2000年9月,海南正式启动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10年多来,全省文明生态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已经初具规模。这些生态文明村的村容村貌、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经济发展都有了很大变化,成为海南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必备条件。而海南作为国家重点扶持的热带农业大省,有着很多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

(一)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特色

1、热带特色。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有着丰富的热带农业旅游资源,包括各类热带作物、热带雨林、热带水果、热带花卉、热带蔬菜、热带渔业资源,对于地处高纬地区的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特别是在冬季,温暖的气候、宜人的环境,吸引了大批游客来海南避寒度假,形成传统的旅游旺季。

2、海岛特色。海南作为我国第二大海岛,孤悬于南海,地理环境相对封闭。独特的岛屿地理环境,孕育了独特的滨海乡村和渔岛乡村风貌。这里有传统的“三S”(阳光、沙滩、海水)景观,还有清新的空气、碧蓝的天空以及色彩斑斓的海底世界,是开展休闲度假、海底探奇、海岛探险的理想胜地。

3、民族特色。海南乡村民俗风情独特,民族文化绚丽多彩。目前全省有30多个民族,各民族的特色民居、民族歌舞、民族服饰、风味饮食、民族器乐、民族节庆等构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黎苗风情是海南最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如黎族传统的竹竿舞、黎锦、鼻箫和船型屋,都极具特色。此外,儋州调声、临高哩哩美、民间艺术八音、苗族刺绣等也都是海南民族文化的奇葩。

(二)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

1、生态环境优势。海南作为我国唯一的热带海岛省份,生态环境优越,被称为生态岛、健康岛、长寿岛。1999年海南省被国家环保总局批准为全国第一个生态示范省,2010年底海南森林覆盖率达60.2%,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绿岛”。特别是中西部山区有丰富的热带雨林资源,空气负离子含量高,有天然氧吧之称。海南岛是世界上少数未被污染的净土之一,岛上生态系统多种多样,生物种类丰富多彩,生态环境指数达92.66,居全国第一。

2、资源优势。海南很多乡村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到处充满了阳光、海水、沙滩、椰树和清新的空气,是极为理想的度假休闲胜地。全省旅游资源类型多样,具体可概括为以下10类:海岸带;海洋与海洋生物;岛屿;山岳、热带原始森林;珍禽异兽;河流、瀑布、水库;火山、岩洞、温泉;历史文化、古迹名胜;地方民俗、民族风情;热带作物及田园风光等。

3、气候优势。海南岛纬度与夏威夷、巴厘岛、普吉岛等世界著名旅游胜地相近,属低纬度热带季风区海洋性气候。这里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凉爽宜人。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热带风情,加上长夏无冬的气候,四季如春的氛围,赋予了海南独特的气候优势,使海南成为国内著名的休闲度假旅游胜地。特别是冬季到海南泡温泉、打高尔夫、避寒度假、康体疗养,已成为一种趋势和时尚。

4、政策优势。海南作为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享有许多特殊的优惠政策。如对26国游客免签证、离境游客购物退税、离岛国内游客购物免税、航权开放等,极大地促进了海南旅游的发展。特别是2009年底,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成为海南旅游发展的一个转折点,标志着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

三、海南发展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海南发展乡村旅游条件优越,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开发却还不尽如人意,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在海南省全部旅游收入中占的比重还比较低,还没有形成全国知名的农业旅游品牌和精品。具体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大乡村地区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较为落后

海南由于目前经济还不发达,还无法拿出大量资金用于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大部分乡村交通、通讯、供水供电、环卫、医疗、安全设施等还不够完善,配套住宿、餐饮、娱乐和购物设施也不健全,制约了当地乡村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观念落后,服务水平低

在海南很多乡村地区人们的教育文化水平还不高,信息相对闭塞,对乡村旅游的认识不足,人们的旅游服务观念和服务意识落后,服务水平低,难以满足广大游客的需求。加上乡村居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散漫、自由、不受约束的习惯,与国际化旅游接待服务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反差。

(三)盲目开发,重复建设

海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重视和村民的积极参与,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和论证,造成很多乡村景区盲目开发,重复建设和项目雷同,导致市场的恶性竞争,带来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破坏。

(四)缺乏创新,产品单一

随着游客消费心理的成熟,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的乡村观光旅游,人们更加注重旅游产品的参与性、体验性、娱乐性和趣味性,更加注重产品的文化内涵。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还是偏向于传统的观光、餐饮、休闲活动,乡村旅游开发深度不够,产品相对单一,缺乏创新和特色。

(五)宣传不足,知名度不高

海南生态环境优美,有很多独具特色的乡村旅游资源,但是由于宣传促销不足,很多资源还深藏闺中,不为人知,在国内外知名的乡村旅游品牌还不多,与国际旅游岛的建设要求还有较大差距。

此外,海南乡村旅游还面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农业科技总体水平还不高、乡村环境卫生条件较差等诸多问题,急需改善。

四、海南发展乡村旅游的对策

(一)规划先行,有序开发

海南有特色的乡村很多,但不能一哄而上,全面开花,应做到规划先行,合理有序开发。在进行乡村旅游规划时,要综合考虑经济规划、农业规划、文化规划、生态规划等多种因素。在空间布局上,乡村旅游规划要充分考虑海南地理格局东西差异、南北差别,根据各地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特色,划分不同的片区。每个片区突出一个主题,实现合理地域分工,避免重复建设和恶性竞争。在进行科学规划的前提下,还要合理设计旅游线路,把海南最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主要乡村旅游景点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二)发挥特色和优势,做强热带农业旅游

海南有着丰富的特色热带农业资源,如冬季蔬菜、热带水果、名贵花卉、热带作物、中草药材、热带养殖等,都属于传统优势产业。特别是海南正在建设国家热带现代农业基地,未来发展潜力巨大。因此,在发展乡村旅游时,要突出这些特色和优势农业资源,建设一批特色热带农业园区,大力开展观赏、采摘、品尝、体验、科普旅游。同时,要坚持市场导向,紧紧抓住比较优势,充分挖掘资源潜力,提高科技含量,加快优质农产品规模化种植,做精做强特色农业旅游,塑造海南农业旅游品牌。

(三)完善基础和服务设施,规范旅游服务

当前海南正在进行全省生态文明村建设,乡村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进,但距离乡村旅游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今后要在各主要乡村旅游区完善交通、水电、通讯、环卫设施建设,并配套建设一定数量的住宿、餐饮、购物、娱乐服务设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的建设,要和城市区别开来,尽量避免乡村设施和景观城市化,要突出乡村文化特色,使设施景观化,展示现代乡村的良好风貌。如住宿设施建设,可采用田园式乡村别墅、家庭旅馆形式,建筑的外观、材料和颜色要和周围环境协调。在完善设施的同时,还要加强培训,积极引进培养人才,提高乡村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并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规范乡村旅游服务。

(四)准确定位市场,加强宣传促销

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差异性文化和生活方式是城市居民对乡村旅游感兴趣的主要方面。因此,在开发乡村旅游产品时,首先要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准确定位海南乡村旅游的目标市场,了解细分目标市场的特征和需求,并且针对目标市场的需求来开发旅游产品,设计旅游线路。同时,还要主动走出去,加强宣传促销,积极宣传海南优美的乡村景观和特色文化,展现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国际旅游岛的良好风貌。

(五)适度开发资源,加强文化和环境保护

良好的旅游资源是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资本,优美的生态环境和多元性文化是增强旅游吸引力的保障。海南在发展乡村旅游时,一定要注意资源和环境的保护,维护生态平衡,保护多元性的乡村文化。对于资源条件优越,经济基础较好的乡村优先开发;对于资源条件一般,经济基础薄弱的乡村要适度开发;对于一些具有重要环境保护意义或生态脆弱的地区,则暂缓开发,以实现海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六)深挖文化内涵,突出本土元素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海南有着丰富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如黎苗风情、特色民居、骑楼文化、乡土音乐、民族舞蹈、织锦刺绣、地方饮食等,这些乡土文化是海南特色的象征。因此,在开乡村旅游产品时,要深挖其文化内涵,凸显海南独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体现海南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切忌为了迎合部分游客的不合理需求,开发一些低档次、媚俗化旅游项目和产品,应该走精品路线,打造海南旅游文化品牌。

(七)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打造国际化乡村

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的逐渐深入,进入海南的国外游客会越来越多。他们的旅游需求和国内游客明显不同,往往对具有当地特色的乡土文化和优美的自然风光更感兴趣,而这些资源大都分布在广大乡村地区。因此,海南在开发乡村旅游时,要针对国外游客的需求,设计开发相应的旅游产品,满足不同国家和地区游客的需求。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旅游基础和服务设施,加强外语培训,营造良好的国际化氛围,打造国际化乡村。

五、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现代城市工业污染的加重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旅游如今已受到越来越多游客的青睐,成为人们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首选活动之一。海南岛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吸引了来自岛内外乃至国外的大批游客,乡村旅游发展日新月异,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目前海南乡村旅游仍然存在设施落后、盲目开发、缺乏创新、宣传不足等诸多问题。在当前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背景下,海南广大乡村地区应积极采取措施,融入国际旅游岛建设之中,充分发挥海南乡村旅游的特色和优势,打造国际化乡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凭借优越的资源和环境条件,借助国际旅游岛建设东风,海南乡村旅游一定会成为全国乡村旅游的典范!其未来发展前景一定会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2、张学银.乡村旅游的类型探析[J].管理观察,2009(27).

篇5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首先,建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乡村旅游工作的扶持力度: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乡村旅游点卫生环境的整治,同时注意对周边生态环境的保护。在当前金融危机下,对乡村旅游加大投入不失为当前政府加大投资、拉动内需的良策;二是要加大统筹管理力度,加强对乡村旅游的整体规划。

其次,乡村旅游点本身应抓住契机,提高自身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实现城市和乡村生活的对接,本项目组认为目前应充分利用农民工资源。金融危机下,大量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农民工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农民工阶层和来自农村的大学毕业生作为农村与城市的连接者,对农村非常了解,对城市生活也有非常深刻的体验。如果对部分符合条件的农民工进行乡村休闲旅游管理人员岗位职务培训,不仅对推动乡村旅游的管理规范化、提高乡村旅游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且对解决当前金融危机下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论文关键词]乡村旅游休闲度假金融危机

[论文摘要]当前,在金融危机下,乡村旅游已成为拉动内需、扩大消费的关键角色。乡村旅游能否长远地抓住当前的发展契机,本项目组认为乡村旅游应该由传统的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乡村旅游本身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一、乡土性与现代性;二、物质性与精神性;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参考文献

篇6

乡村旅游在金融危机中所面临的发展契机并非偶然。黄洁根据心理学家荣格(CarlGustavJung)的情结理论,认为乡土情结是引发乡村旅游的根本动机。2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日益加速的今天,城市居民其实承受着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压力,在他们的内心深处,蕴藏着贴近自然、贴近泥土的渴望。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速度慢下来了,人们的工作节奏和生活节奏也随之慢下来了,人的心态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怀疑、犹豫之后会变得从容、淡定。在这种时候人们开始有时间回过头来观察、反思过去的生活,重新思索生活的意义。乡村区域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洁净的自然环境、淳朴的乡风民俗、独特的农家情调都在吸引着城市居民疲惫的身心。

尽管乡村旅游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但返观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对乡村旅游能否抓住机遇,我们尚无法作出肯定的答复。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目前乡村旅游点大多处于初级阶段。在金融危机下如何发展我国乡村旅游?本文认为,乡村旅游地大多环绕城市、与中心城市交通联系便捷,具有观光、度假、娱乐、康体、运动、教育等不同功能,是特别适合“短期休闲度假模式”的游憩空间。在金融危机下,政府方面应加强规划,加大对基础设施和公用设施的投入,经营者方面应不断创新乡村旅游经营模式,提高服务质量,这是目前发展我国乡村旅游的根本途径。具体说来,应处理好以下几个相互矛盾、相互关联的问题:

一、乡土性与现代性

毫无疑问,乡土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属性。,保持乡土性应防止标准化、商业化和城市化等现代性对乡土性的侵蚀。但是我们也注意到,过度强调乡土性、强调乡村生活的原汁原味并不符合游客的审美心理。虽然城市居民是为了体验乡村的乡土味而来,但是作为本身已经高度现代化的人,对乡村生活本身必不可免的落后方面无法容忍。城市居民心中的乡村是诗意的乡村,与我国现阶段真实的乡村距离遥远。乡村旅游点如何在真实性和理想性之间定好位,是关系到其未来发展的根本问题。为此,政府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在建筑风格改造、公共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清洁能源等方面提供支持,把以上公共设施设计成与农村的乡村性和谐的形式,如麦秸垛式的停车场、豆栅瓜架下的餐厅、拱顶绿坡式的垃圾场等等。

二、物质性与精神性

目前,我们注意到,全国各地、市相继推出了旅游消费券,这些消费券可以到某些指定的乡村旅游点使用。南京、江西的某些地、市还特地推出了专门的乡村旅游消费券。消费券一般和现金套用,在给游客以实惠的同时,也确实推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各地现在正在蓬勃开展的自助摘草莓活动就是最好的例证。但是,我们还应该注意到,文化灌注才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如果乡村旅游点仅仅以物美价廉的农贸市场样态存在,那么是不会长远的。乡村旅游本身应该是一种大规模的文化交流,乡村旅游的内在价值及附加值都经由文化表现出来。精神资源永远是用之不竭的,源源流传的各种神话、传说、诗歌、故事、谚语、谜语、歇后语等民间文化为乡村旅游增添了无穷的乐趣和传奇色彩。文化是乡村旅游的灵魂,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当然,这里的文化概念非常宽泛,不仅包括音乐、舞蹈、雕塑等狭义的文化范畴,也包括手工艺品、方言、饮食、历史遗迹、建筑、宗教、服饰等都可被视为文化范畴。纵观国内外乡村旅游胜地,无不以文化特色作为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石。

处理好乡村旅游物质性与精神性的关系,是提升旅游品位的关键环节。在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方面,有以下几种类型的资源可以挖掘:一、节事活动;二、饮食文化。乡村旅游节事活动的主题是否具有特色,是能否产生吸引力的关键所在。饮食是旅游重要的六要素之一。乡村饮食文化资源的挖掘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古代菜谱;2、文人诗词;3、地道祖传。

三、功利性与非功利性

要处理好乡村旅游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本项目组认为应强调乡村旅游的休闲审美功能。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转变乡村旅游的经营理念与模式,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目前中国的乡村旅游大多还停留在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为主要内容的农家乐水平上。实现乡村旅游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本项目组认为当前应抓住金融危机契机。

篇7

关键词:乡村旅游;旅游经济;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7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4-0245-02

近年来,乡村旅游成为全国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国家旅游局将1998年旅游主题定为“华夏城乡年”,2006年定为“中国乡村旅游年”,2009年旅游主题为“中国生态旅游年”等等。各大旅游景点纷纷打出了“吃农家饭、住农家院、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旅游理念和口号,乡村旅游一时间成为旅游市场中的一股浪潮,席卷全国各大城市。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下,如何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实现乡村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未来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一、乡村旅游的定义

乡村旅游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名词,目前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没有统一的标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是通过旅游业的推动,向传统农业延伸的尝试,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形式。目前,国内一些乡村旅游还仅仅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经营管理模式相对粗放,效率也较为低下。对乡村旅游的定义有着狭义和广义之分。其中,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游客在农家田园游玩,欣赏农村风景,体验农村乐趣的旅游方式;而对经营者而言,就是通过农村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与乡村文化,吸引广大游客群体来农村吃、住、玩、游、娱、购的旅游形式。广义的乡村旅游是以农业为基础的,其是指农村家庭以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及农家生活为旅游资源依托,吸引城市居民前来观光、度假以及体验的旅游活动形式。

二、乡村旅游的基本特征

乡村旅游不同于平常所见的旅游方式,其经营主体为农村家庭,在经营管理上相对松散自由。在乡村旅游发展背景下,农村家庭通过自身的果园、鱼塘、牧场等农村资源来吸引城市旅游群体。相比较而言,乡村旅游呈现着以下几方面特征:

1.乡土特征鲜明。乡土特征鲜明是乡村最为明显的特征。相比较文化古迹、风景名胜,乡村旅游的载体为田园风光、乡村自然景点,因此,其所展示的为农村所特有的自然风貌,而且其将农村自然风貌与乡土文化融合在一起了。乡村旅游使得游客感受到了农村的乡土气息,体验了现代农村生活的氛围和节奏。

2.平民性明显。目前,国内旅游被诟病的一点就是费用过高,旅游群体基本上是以富裕阶层为主,而这点在乡村旅游中却不明显。尽管国内一些乡村旅游景区也是向富人开放的,但总的来说,乡村旅游的群体还是集中于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都市白领和工薪阶层受制于收入与工作的因素,其出行旅游主要是以短距离为主,而乡村旅游则是其首选。因此,乡村旅游具有大众化和平民性的特征。

3.参与体验性强。参与体验是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主打牌。在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区的旅游形式中,主要是以观光、欣赏为主,而乡村旅游方式则有着本质的区别。乡村旅游所开展的旅游项目就是农村生活的组成部分,游客一方面可以体验农业生产活动,参与赶牛犁地、播种栽苗、浇水施肥、松土除草等农事作业,体验农耕生活的辛酸劳累,同时也可参与采摘、收获、品尝等农业生产活动,让游客感受农业丰收的喜悦。

4.消费水平较低。在近年来城市物价水平居高不下的背景下,农村的消费水平则相对维持在较低的水准。乡村是以农村消费为基础的,接待者为农村家庭,旅游的内容也是以农村生活的体验的感知为主,这使得乡村旅游的消费水平相对较低。在乡村旅游模式下,吃的东西是农户自产自销,住的是农家小屋,娱乐是以果园、花圃以及风景区的农村资源为主。因此,乡村旅游总体消费价格较为低廉,城市一般家庭都可以接受。

5.经营方式以家庭为主。目前很多名胜古迹的旅游发展模式是以旅游公司为主导的,通过旅游公司来经营管理旅游资源的开发和日常维护。然而,乡村旅游的经营主体则是农村家庭,夫妻或上下两代人等直系亲属共同操持,雇佣的服务员也多是亲戚。

三、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

旅游作为绿色无污染的第三产业组成部分,其对经济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乡村旅游所依托的是农村旅游资源,其对农村经济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特别是在目前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对当地经济的发展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第一,乡村旅游推动了农业产业的分工,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目前,农村经济是三农问题的最核心问题,乡村旅游模式可以形成一整条产业价值链,通过乡村旅游延伸开其他各个产业的发展,如农渔养殖业、运输业、农副产品加工业、餐饮住宿业等等。同时,乡村旅游的开展还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在三农问题中,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再就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乡村旅游帮助这部分剩余劳动力实现了再就业。据调查显示,乡村旅游的工作人员基本上以50岁左右的农村居民为主,而且很多乡村旅游地区对工作人员都没有年龄、学历上的限制,这无疑为这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的舞台。

第二,乡村旅游增加了农村居民的收入,刺激了农村消费的发展。乡村旅游经营的主体为农村家庭,而且相比较其他旅游方式,乡村旅游的投资金额相对较少,成本低,收益率高,这可以有效增加农村家庭的额外收入。同时,农村家庭收入的增加则有助于刺激农村消费,配合“家电下乡”、“汽车下乡”政策的开展。

第三,乡村旅游改善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有助于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开展。乡村旅游发展的基本条件是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在乡村旅游的带动下,农村的村容村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整洁的环境、文明的语言与举止在农村和农民中逐渐形成,而且游客对餐饮的卫生要求也使得农民的卫生意识不断提升,这极大地推进了农村精神文明的建设,促进了邻里和睦。

第四,乡村旅游促进了农民民主和主体意识的提升,有利于现代化农村的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毕竟是市场化的竞争活动,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生存,就必须增强主体意识,主动适应市场,这使得农民主体意识不断得到强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和农村周边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使得农民更加注重农村集体环境的建设与发展,使得农村整体环境不断改善与提高,而且在管理上也更加民主。

四、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乡村旅游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水平关系着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目前,一些乡村旅游做得好的农村地区,农民收入水平已经逐渐和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持平,而且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也日益提升。为使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与建议:

第一,加强市场需求导向,做好主动营销宣传工作。主动营销是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重要渠道,其有助于乡村拓展游客,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形成足够的影响力,提升自身的品牌价值。当然,在主动营销宣传工作前,首先要明确宣传的品牌主题。对乡村旅游而言,其所强调的是城乡文化的差异,城乡文化差异是城市居民向往乡村旅游的深层次动因。因此,必须要深度挖掘乡土文化内涵,提升乡村旅游产品品位。与此同时,伴随着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未来的市场需求将呈现着多元化与多层次化的趋势发展,而且一些乡村旅游的高端市场将逐渐形成,游客除了关注健康、舒适、卫生以外,还追求品位独特、文化底蕴、个人空间。因此,在对乡村旅游进行宣传营销的过程中要从高起点、高品位着眼,对深层次的农业民俗文化的开发,才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品味提升。

第二,切实解决乡村旅游目前存在的“三化”问题。所谓的“三化”问题,就是庭院的美化、居住环境的城市化以及服务的标准化。这“三化”问题是目前乡村旅游服务层面存在的弊端,因此,政府部门与经营主体要科学栽花植草,美化农家环境;同时,学习城市一些星级酒店的居住环境,改善卧室的寝具和卫生间的洗浴设施的方便、卫生、整洁程度。此外,最重要的是加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标准,做到既要有农民的质朴热情,也要有向城里看齐的标准化、规范化服务。

第三,对乡村旅游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的主导和规划,目前一些乡村旅游景区的规划呈现着乱象的态势,这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埋上了一层阴影。因此,政府部门要对乡村旅游景区进行统一的规划,建立扶持乡村旅游的配套政策机制,通过对乡村旅游景区在土地、交通以及税收等方面的优惠和支持,实现乡村旅游景区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针对乡村旅游景区的多个地区,进行交通标志、旅游厕所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配合乡村旅游景区的发展。此外,建立农村本土特产产品的生产与物流配送机制,发展乡村旅游的农副食品行业。

第四,转变经营理念,形成乡村旅游的品牌化发展模式。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要从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角度切入,打造自身的品牌形象,提升产品服务的附加值。一是要充分认识乡村的经营理念精髓,转变经营观念,通过“农”、“家”、“乐”这三方面形成自身的经营理念。二是结合营销宣传,塑造自身的乡村旅游品牌,通过品牌化辐射各个区域,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水平和能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需要服务水平的配合与支持,只有服务能力的全面提升,才能促进乡村旅游的品牌化经营。

参考文献:

[1] 陈欣,马莉,董珊薇.农家乐旅游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以西安市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0,(28).

[2] 罗康荣.农家乐与休闲运动产业相结合发展模式研究——以成都地区为例[J].农村经济,2011,(8).

[3] 曾建明,肖洁.略论中国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差异化战略——以农家乐为典型业态[J].改革与战略,2010,(8).

篇8

关键词:新农村 社区规划 农村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134-02

作为我国国家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农村社区发展关系到乡村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科学合理的新农村社区规划则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为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合理布局具有深远的意义。

然而,由于我国新农村建设缺少必要的规划意识、科学观念,再加之建设资金短缺、建设力量薄弱等因素的影响,结果导致新农村其普遍存在着建设无序、公共设施建设滞后、建筑质量存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到了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影响到了乡村产业发展,也不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因此,进行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从地域文化、社会伦理、环境友好、产业发展、农地利用、资源节约等多角度分析,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为基点,以促进乡村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乡村的主人――农民的眼前及长远需求为核心,进行科学的规划设计。只有当乡村的主人――农民成为实际受益者时,新农村社区规划才算做到位,后续的设施完善配套,地域文化传承、地方特色经济发展才有了民众基础。

一、依据农村区域的现状,分析促使其发展的因素,带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作为新农村社区规划者,应该首先弄清楚农村社区的固有传统、已有特点,充分了解农村地域的“生产、生活、生态”特征,要尽量使农村社区未来的发展方向与本地域及县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保持一致。只有与地域社会经济发展方向一致,才能较好地发挥农村社区的已有优势并推动农村经济的稳步发展。

通过制定新农村村域规划(即社区规划),可以促进新农村社区与县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可以整合农村社区的区位、资源、环境、交通等优势条件,同时,也有利于统筹规划农村地域的基础设施建设。

新农村社区建设规划,它与农村的生产、生活、生态密切相关,绝不仅仅是建设乡村房舍与乡村道路,而是影响到乡村向哪里发展的大事。新农村社区规划关系到农村否能稳定发展,关系到构建的新社区未来的经济活力与经济价值。尤其是在那些移动搬迁的村落中,由于已经从根本上打破了村庄原先存在的既有生产和生活格局,因而在重新规划时务必要考虑周详,要保障未来的新农村社区在生产和生活上相互协协调。

通过实施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为农民提供新的就业机会,要考虑到农民生产环境、生活环境的改善,还要考虑到农业经营的便利性和农民就近就业等问题。只有为农村生产提了供便利条件,才能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

二、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

农村产业发展在新农村建设中尤为重要。在做新农村社区空间规划之前,需要先分析当地(或本区域)的产业发展前景,包括第一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前景、第二产业(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产品加工业和传统手工技艺加工业)的发展前景和第三产业(交通、物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

通过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要实现全面带动农村产业发展的目标,这是规划根本目标。一方面,要在确定县域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来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这样就可以为农村产业发展确定大方向,并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另一方面,在新农村住宅设计规划中,应该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经营如何与新农村产业发展相结合的问题。如果这两者协调的好,就可以带动农村产业发展,并促进农户实现增收。

在我国大力倡导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背景下,在设计农村住宅时,就可以通过适当增加农户的住宅面积,来满足农户家庭未来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需求。如果能预留出休闲农业发展用房的空间,就能增加农村庭院的产业发展功能,未来就能更好地带动农户以家庭为经营单位发展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

规划人员在制定新农村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时,必须考虑到农村产业发展的走向,比如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的发展,比如由于土地转包而产生的土地规模经营,比如乡村传统手工业的发展等。必须要使乡村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传统手艺的传承、乡土文化活动的开展等所需要的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比如乡村要预留出开展公共活动的空间、土地规模经营以后农业机械的放置场所、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和农民培训的会议场所等。另外,为了保障乡村产业的长远发展,农村基础设施的修建标准要适当提高,以保障未来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基础设施不需要重新修建而只需要适度扩建。

三、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以农村土地集约利用为基本宗旨

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就要考虑到农村社区的土地价值。在新村社区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土地之间存在的质量差异,要促使农村土地合理利用,并尽量提高土地的价值和土地利用率。

对于农民宅基地的占地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农民的生产、生活情况,尽量实现集约有效的利用农村已有宅基地,不宜盲目扩大农村宅基地的占地规模。要调整农村土地功能的,尽可能提高农村已有土地的价值。通过调整乡村土地的空间布局,实现乡村土地更加科学与合理地利用。“迁村并点”就是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调整的路径之一。通过这种农村社区土地空间布局的调整,实现居住集中化,这有利于乡村生活设施(供水、供电、污水处理等)的基础条件的改善,也能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

比如,通过提高生活用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可以减少民居用地,这有利于集中建设农村产业园,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以集中建设休闲农业设施和相关商业设施,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以提高农村社区的经济发展程度,促进农业综合经营水平的提高。同时,对于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用地,也要区分不同的土地质量和特点分别进行不同的规划利用。

四、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保留原有的乡村地域特色,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保留村庄原有的建筑文化和建筑特色,要使原有的地方建筑特色和乡村风貌得以传承,要使自然山水环境与新农村社区融为一体,要使具有悠久历史的古民宅、老建筑、古村落相映成辉,同时,还要有利于当地传统民俗文化活动的开展。

现在,我国不同城市之间的建筑风格已经日益趋向于大同小异,这种发展不利于城市保留各地独特的传统文化,这是前车之鉴。因此,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务必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村庄既有的特点。乡村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经历了几千年。因此,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乡村传统文化,要把新农村社区作为乡村传统文化传承的载体。

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前,应详细查阅村庄的历史资料,并对当地的地域文化特色、乡土文化做仔细研究,并将这些传统文化要素落实到新农村社区的规划之中,使之体现在空间布局中、生活场所中、生产场所中、乡村民居建筑风格中。要使新农村社区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机结合,同时,也要促使地域乡土文化能够不断传承。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保持传统村落原有的自然特色和地域特色。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如果一定搬迁村庄,那一定要选定一个历史最悠久、文化底蕴最丰厚的村庄为建设基础,要保留这个村庄在原址不动,并保留其完整性,而迁移其他村庄靠近这个村庄。当其他几个村庄迁入这个村庄时,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尊重原来村落的完整性,要尊重村庄原有的伦理结构。同时,要让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加以整体完善。

规划要与当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相结合,要有利于保持农户之间的日常联系与交往。比如,当地农户如果大多都从事果树种植,那么就可以通过合理配置树种和合理布局果园,让这些果树种在发挥其生产功能的同时也起美化乡村的作用,同时还可以通过休闲农业设计,使这些果园更加便于人们来赏花和采摘果实。如果当地保留有某项传统文化活动(比如庙会、秧歌赛等),那就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来促进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比如在开展传统文化活动的季节,要为外来的游客提供参与传统文化活动的空间和便利。

乡村传统产业的经营和传统文化活动的开展,在增加乡村经济活力的同时,也为村民拓展了新的收入来源;在增加乡村文化自信和乡村凝聚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乡村传统文化的传承;在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休闲娱乐的同时,也宣传了乡土特色和传统文化,更促进了城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五、新农村社区规划要与农村生产活动相结合

农村生产发展是农村保持经济活力的基础。新农村社区建设应该与农民的生产活动紧密结合。规划建设的新农村社区,既是乡村农户的生活场所,也是乡村发展农业类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因此,新农村社区规划必须与乡村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相结合,必须适应“生产发展”的需求。

第一,对于那些以农业生产经营为主的村落,在制定规划时,应该考虑到新农村的地理位置与村庄耕地之间的距离,要保证两者之间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的可行性。同时,还要合理配置新农村的产业发展空间。特别要注意到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共享性问题,农村各类资源之间的有效循环利用问题等。

第二,由于农村的社区人口规模有限,在制定规划时,就应充分考虑到为农户提供较为充足的生产活动空间,并提供较多的混合空间。这里所说的混合空间,是指那些可以有多种用途综合空间。比如,传统上乡村农民的居住空间与生产活动空间就是混合在一起的,这可以变现为作物种植空间与生活居住空间混合在一起,生产经营空间与休闲农业发展的空间的混合在一起等。

第三,在交通规划中,应该考虑到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时对交通运输的需求,要考虑农业规模经营以后的农业机械的存放场所和空间,要做到既便于农机具的使用,也便于农机具的保养与存放,还不应与农户的日常生活有所冲突。另外,随着乡村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农村社区规划中也应该考虑到农户家用汽车的发展需求。在乡村宅基地规划设计中,要考虑到农户家庭生活与庭院经营功能的结合,要考虑到家庭生活生产用房舍与经营活动开展的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

六、新农村社区规划要注重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

新农村社区规划应尊重自然和文化传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倡导与自然和谐共处。在社区选址时,要考虑到建筑密度、容积率、日照间距系数等,社区建筑规划与布局要讲究科学,并在新农村社区建设中选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另外,还要注重社区建设中的资源节约问题以及环境友好问题,要发展太阳能的乡村利用技术、秸秆气化燃料利用技术、农村沼气燃气利用技术等,要实现乡村能源的因地制宜多样化发展。

要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来提高社区建设的效率和社区运营的效率。在农村社区的社会经济发展中,要考虑到降低碳排放的问题,要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要考虑农村社区的环境承载力问题,要实现以最小的资源代价获得尽可能高的社会经济效益。同时,在制定新农村社区规划时要科学选址,尽量避免在自然灾害频发的地方选址。在选择地形方面,应当注意避免选择极端地形,要尽量减少村庄建设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新农村社区规划中,要合理地规划乡村居住地,构建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保存乡村的人文与自然风貌,使规划设计更加符合乡村的生活习惯与乡村住宅的传统风格。在设计新农村住宅时,不能按照城市居民的高层建筑进行设计,应该站在乡村的主体――农民的角度,满足他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要,体现乡村地域的独特景观与文化,满足当地农民对新住宅多方面需求(生活需求、生产需求、发展休闲农业的需求等)。还要通过采用新型建筑技术手段与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民的生活成本支出,以达到改善农民生活的目的。

总之,对新农村社区进行全面的规划,是建设新农村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建设乡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进行相关规划设计时,一定要从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要立足于长远,设计出农村老百姓认同的实用、便利、节约的满意工程。规划者要充分考虑到乡村的经济发展需求、农民致富需求、乡村传统文化发展需求、村容整洁和环境友好需求、乡村社会和谐发展需求等,努力为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基础、把握好方向。

参考文献:

[1] 陈韶英.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规划问题探讨[D].河北师范大学,2007

[2] 崔功豪,魏清泉,刘科伟.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 侯立白,李新然.农村发展研究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4] 贾安强.社会主义新农村村庄建设规划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2008

[5] 李晓,林正雨,何鹏等.区域现代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0(,3)

[6] 帅文波.区域生态农业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

[7] 徐涞.新农村建设规划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

[8] 周灿芳.我国区域农业规划研究进展[J].广东农业科学,2010(06)

[9] 朱朝枝主编.农村发展规划[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4

[10] 周广生,渠丽萍.农村区域规划与设计[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11] 方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多角度思考.建设科技,2006(11)

篇9

关键词:乡村旅游;发展研究;湖南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1)-10-0032-2

湖南旅游的发展起步较晚,缺乏科学系统的乡村旅游理论指导,仍处于初期发展阶段,存在着游客比较分散,市场没形成规模,开发盲目、缺乏规划与管理、项目单一没有特色、文化品位不高等一系列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对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总结出相应的理论,成为湖南乡村旅游发展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1 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分析

1.1 湖南乡村旅游的基本类型

按旅游者的需求和选择,湖南乡村旅游主要分为以下6个类型:

娱乐休闲型:主要以娱乐休闲为主,如城市周边的度假村和农家乐等。

养身运动型:主要采用山野及水体运动,以乡村自然环境疗养健身为主,如常德万福温泉。

采摘品尝型:主要以采摘垂钓或特色餐饮为主,如湖南石门橘海采摘游。

观光审美型:主要是以当地的特色风光或村落名胜等的旅游观光为主,如岳阳的张谷英村。

学习认识型:主要是以教育机构或家长安排的,有目的的旅游或素质拓展、写生、考察、实习等为主,如夏令营。

综合型:以上几种兼而有或其中的几种,且不过分偏重于某一种。

1.2 湖南乡村旅游的空间布局

湖南乡村旅游资源非常丰富,根据市场发育程度、交通条件、资源属性和依托城市分布情况分为四大片区:湘南山地区、湘北农业渔业区、湘西民族文化区、湘东城市群区。湘南山地区是指永州、邵阳、郴州以及娄底地区,因为在地形上属于南岭山地地区,拥有很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由于本区没有良好的交通线路(湘桂铁路和京广铁路把本区分割成几大部分)把各类旅游资源联系起来,所以在旅游客源市场发育上和产品规划开发上都较为落后,景区较为分散,发展并不理想。如郴州的东江湖风景区、五盖山狩猎场等。湘北农业渔业区是指湖南的岳阳、益阳和常德地区,这一地区丰富的农业旅游资源和特殊的渔业旅游资源别具特色,潇湘八景之一的“渔村夕照”就在这里。湘西民族文化区是指湖南的张家界、湘西自治州和怀化地区,该地区有着神秘的民族文化,是我省少数民族较集中的地区,土家族的“哭嫁”,苗族的吊脚楼,侗族建筑三宝――风雨桥、鼓楼、凉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这些无不吸引着我们。湘东城市群区则是农家乐的产品形式受到欢迎。

2 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SWOT分析

2.1 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

湖南地处我国中部腹地,北靠长江,南接两广,邻近港澳,地理区位优势明显。湖南目前已建立起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相结合的立体运输网络。铁路方面,有京广线、湘黔线、浙赣线、焦柳线经过或到达湖南,武广高铁的开通,为湖南乡村旅游带来的新的机遇。航空方面,长沙、常德、张家界三大机场以及永州、芷江两个支线机场的轮辐式结构,组成以区域性枢纽为核心、干(支)线机场同步发展、小型旅游机场合理布局、畅达省内、连通全球的湖南航空体系。由于湖南处在“珠三角”和“长三角”经济开放带之间,以长沙为圆心,2个小时飞行半径内能涵盖中国绝大部分城市,具有承东启西、南联北进的枢纽作用。

湖南素有“鱼米之乡”、“森林宝库”之称,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显著,有着丰富的生态,森林,水域,民俗旅游资源。湖南农业历史悠久,各地形成了特有的农作及生活习俗和社会风尚等农业文化景观。

2.2 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劣势

2.2.1 专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不规范 由于大多数乡村旅游资源所在的地区,经济相对而言比较落后,很难吸引到外地有专业知识的人才,所以旅游服务人员多是当地农民,文化素质偏低,而且缺乏专业培训,管理和服务与专门人才相比,差距很大。

2.2.2 旅游产品单一雷同,缺乏特色 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很快,但是有很多旅游资源开发不到位,不科学,导致产品开发之后,缺少让人耳目一新的特色,产品同质化严重,服务项目大同小异,缺少创新。

2.2.3 基础设施不完善,乡村旅游发展缓慢 由于乡村旅游目的地,大都位于城市的远郊和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农村,许多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满足不了游客的需要。在很多方面造成游客的不便和不适应,导致游客享受不到高质量的服务,影响其重游热情,回头客大量流失。

2.2.4 品牌意识淡薄,经营不突出 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也没有系统的营销战略,休闲者多为自发前往的群体,缺乏旅游市场竞争力。湖南乡村旅游活动点众多,但彼此很少联动,各敲各的锣,没有形成一条成熟的活动带。资源再多,不进行整合,没有规模化经营,就达不到起码的盈利点,就很难助推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

2.3 湖南乡村旅游发展的潜在威胁

2.3.1 特色退化,资源破坏 湖南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和旅游者素质、文化以及经济等方面的反差,从而致使部分从业人员是一种弱者心态,为了实现短期效益,盲目迎合一些旅游者的需求,却对乡村旅游资源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构成了威胁。湖南乡村旅游发展大部分都缺乏整体的规划以及专家指导,乡村旅游项目的设置随意性很强;许多经营管理者缺少对生态环境和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缺乏对乡村旅游资源本质内涵的认识。

2.3.2 周边省份竞争激烈 湖南与江西、湖北、贵州等中部省份在旅游资源方面相似,客源市场相近,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对乡村旅游客源市场份额的争夺。目前,与这些省份相比,湖南乡村旅游业面临着缺乏专业人才,旅游产品缺乏特色等问题。因此,要求我们必须解决发展中暴露出的问题,抓住机遇,加强和相邻省份的合作,从而将威胁转化为机遇。

3 促进湖南乡村旅游未来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为了促进湖南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政府方面的调控、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的保护和整合、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做好人才的引进和人员培训工作、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多管齐下,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好。

3.1 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

为确保乡村旅游的发展,政府在给予一定的税收、土地使用和宣传推广等政策倾斜措施的同时,还应该加大投资建设、改造公共性基础设施的力度,尽快改善接待条件,完善服务功能,疏通乡村旅游发展的瓶颈,实现无障碍旅游,为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打好坚实的基础。

3.2 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特色以及内涵

湖南乡村旅游产品在设立旅游项目方面,首先,要做到因地制宜,因为不同地区环境、自然条件、基础设施、民俗和旅游资源都不同,所开展的乡村旅游项目也应不同。其次,开发湖南乡村旅游产品注重自然与民俗、教育的融合。在开展乡村旅游时,要大力宣扬当地的民俗文化。湖南各地农村的饮食、民歌民谣、房舍建筑、节庆、穿着打扮、古传工艺等乡土文化都充满浓郁的地方色彩,再配上专业人员的解说,不仅可以使游客寓教于乐、接受乡土文化的熏陶,提升旅游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使民俗文化得到更广泛的传播。

3.3 规范经营管理

湖南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不规范问题,不能趁早解决,势必会影响湖南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的先进经验和模式,不断加强湖南乡村旅游服务组织和自律建设,积极培育并发展湖南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行业协会、旅游服务中心等组织,制定并完善湖南乡村旅游相关行业标准和运行规则。要从环境保护、经营场地、服务质量、接待设施、特色项目、安全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对湖南乡村旅游经营户经营行为的规范管理,推进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促进乡村旅游业健康发展。

3.4 有效的营销策略

在产品和服务都改善后,摆在眼前的就是湖南乡村旅游产品的销售问题。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好的营销策略,对于湖南乡村旅游的发展至关重要。首先,我们应当在口碑宣传的基础上,使用网络营销、节假日活动宣传等多种营销手段。其次,湖南乡村旅游企业除了使用直接销售渠道外,还要寻求与中间商的合作,通过中间商的宣传和促销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信誉度,建立湖南独具特色乡村旅游品牌。最后,我们借鉴国内外乡村旅游企业的先进经验,企业间采用联营与合作的方式,相互宣传、相互促销共同发展,从而达到有效地避免恶性竞争。

3.5 强化员工培训,提高服务质量

要尽快建立专业化的乡村旅游队伍,在引进人才的同时,开展原来的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提升他们的服务意识和服务技能。进而提高服务质量,让旅游者可以享受到高品质的服务。从而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来旅游。同时,还应该建立科学的引人、选人、用人、留人和培养人的机制,为乡村旅游的发展做好管理人才的储备工作。

参考文献

[1] 刘锐.乡村旅游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因素及模式研究[J].宜春学院学报,2010(4).

[2] 罗冬娥.论促进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法制建设[J].改革与战略,2009(4).

[3] 张定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江西省的案例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8(5):249-251.

篇10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生态与人文;乡村特色;乡土文化

[中图分类号]F3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848(2014)01-0103-05

[作者简介]桂俊荣(1974—),女,湖北武汉人,艺术学博士,南昌航空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研究中外设计思想及其理论。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工业化、城镇化背景下中国新农村乡村规划研究”(10YJC760022)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新农村建设从前期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进入到了新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新农村建设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推进,逐渐从“上楼”、“强拆”走向注重科学、因地制宜发展地方经济,彰显地方文化,突出乡土生态的乡村特色建设。乡村特色建设强调在改善人居环境的基础上保持农村环境生态,凸显地区经济特色提升农村经济实力,重视发展地方文化,发掘村庄历史文脉。

一、新农村建设现状与村庄生态特色建设

中国在发展工业生产的过程中所造成的二元结构模式导致城市与乡村间的巨大差异。这种差异具体体现在户籍、物质供应、就业、社会福利等诸多方面,造成城乡发展失衡。进入21世纪,这种城乡对立模式对中国社会发展带来一系列问题。新农村建设问题提上日程。从城乡问题提出到现在,中国新农村建设从理论探索层面进入到实质建设阶段。在经历大拆大建后,农村出现大量“新”房、中西合璧式洋楼,农村呈现“崭新”的面貌。同时,农村原有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农村呈现出从南到北“全国化”的统一面貌。现代都市中的钢筋水泥将人与人、人与自然隔离开来,社会问题日益突出。越来越多的城市人走入乡村,体验农家生活,带动了乡村旅游经济热。新农村建设是以现有的城市发展模式为方向,还是保留农村独有的面貌?这一问题成为新农村建设新阶段需要明确的关键问题。乡村特质问题引起普遍关注。

乡村特质是指乡村这一聚落空间中自然生态景观、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结构所具有的特性,它区别于城市聚落。新农村建设中对乡村特质的突出与彰显成为形成乡村特色的关键。乡村由物质形态与非物质形态两个层面立体建构起乡村特质。物质层面具体体现为村聚落空间、乡村生态空间、乡村基础设施空间、乡村服务设施空间;非物质层面表现为产业与经济、社会组织及乡土文化等。乡村特质所凸显出来的是农村生存环境的生态和谐以及村庄文脉的清晰路径。这是当今农村政府工作的重点。

二、村庄生态特色建设的理论维度与实施举措

(一)物质空间

从物质空间层面来说,乡村特质更多地依托乡村聚落空间和生态空间得以呈现和展示。乡村格局、街巷肌理、院落构成、建筑形体色彩等将时间与空间有机融合,构成了乡村独有的聚落生态空间。

1.乡村格局与街巷纹理

乡村聚落形成是理性选择的结果。人类最初择地而居时,基本都会结合周边自然环境的适宜性及生活便捷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在新农村建设规划中要针对乡村具体情况,在实施撤村合并的非移民新村建设规划要尊重乡村现有村庄格局,有针对性地解决格局存在的问题,不需要通过建设完全改变村庄格局。如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堪称是古村落良好生态格局的经典。村中水系发达,与村落民居布局有机融合,形成良好生态空间。自建村以来,这种生态空间为生存于此的居民提供了便利,同时也营造出优越的生存环境。新时期,这种具有独特生态空间的村落成为乡村旅游的热点区域。①以此为借鉴,在延续这种良好生态空间的基础上,新农村规划建设可着力突出乡村街巷纹理特色,营造具有乡土气息的人居生态环境。通过篱笆、石板、竹篱等形式突出乡村街巷特色,强化阡陌交通、巷道相连、墙头栉比、青石路延伸这些已经成为人们记忆中的乡村特征。

2.院落建筑

由于我国地域范围极广,受一定文化影响所形成的民居建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可识别性极强,譬如陕西的窑洞,的碉楼,土家族苗族的吊脚楼等。它们一方面表征了地域文化,另一方面也成为地域差异最为鲜明的标识。这种民居院落形式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在一定区域形成,作为有形的文化形态构造独具特色的村貌。在新农村建设中,大面积对旧建筑进行拆除改造,虽然能重返展示新农村的“新”面貌,但在很大程度破坏了村庄本有的环境空间,也消解了区域乡村民居特征。所以,如何处理新旧民居建筑,抑或是对村庄面貌的定位,将是新农村村庄特色呈现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这些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民居院落在形成之初就契合了该地的自然环境,成为居民对抗自然环境,营造优越生存空间的最佳形式。譬如,黄土高原土层厚且松软,同时这一区域气候干燥少雨,窑洞就充分利用这一区域多土少木、雨水偏少的特点,依势而开,或沉入黄土塬下或靠崖而凿,营造出冬暖夏凉的生存空间。对院落建筑的处理可遵循乡村原有模式,在建筑体量、色彩、构造空间等方面强化乡村形貌特征及色彩特征。在村庄的规划建设中,对院落建筑的处理需要遵循村落与环境所建构起的生态和谐原则,院落格局和建筑风貌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有机融合。

(二)非物质空间

诚如先生在《乡土中国》陈述的,乡土性构成了中国农村的本质。①农村的社会组织形态及文化形态有别于城市,乡土性是乡村非物质空间的重要特征,它表现为对传统伦理道德的承袭、熟人人际交往空间、农业经济模式等。

中国农村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宗族、孝亲等伦理思想观念。也正因为此,很多现代学者都强调,中国伦理道德传统在农村。虽然在市场经济冲击下,农村社会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但是其社会组织基本上延续了以宗亲血缘为基础的社会构成模式。这一点在传统民居建筑结构就能够清晰看出。现在农村建筑空间发生了很大变化,新建民居中三间式的传统民居格局(中间为客厅,两边设厢房)虽不复存在,但是,人们在客厅或多层建筑顶层仍保留着家庭神龛的位置。这种神龛最早为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神圣空间,是家庭生活中多重神化及中国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物质呈现。其中很重要的就是对祖宗的尊崇。对祖宗的追慕及尊崇是农村日常化祭祀活动中最重要的内容,这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血缘宗亲关系的确认。尽管新时期血缘宗亲维系的农村社会及人情网络出现很多新的情况,但是,乡村民居中祖宗位置的留存即表明中国农村中仍存在较突出的血缘宗亲观念。这种观念虽然并不具有普遍性,但在宗族伦理观念较强的几个区域仍是维系农村社会组织的主要力量。②从21世纪初期开始在全国农村蔓延的续谱活动,也是中国农村基本社会组织关系的写照。很多地方新修的祠堂成为宗族活动的场所,同时也是新农村村民活动中心。随着国家权力和法制管理逐渐取代地方伦理道德力量,乡村人际关系逐渐松散,熟人社会变成“四海之内皆兄弟”的需求主导下的关系模式,乡村社会组织向现代村治模式转变。

在转型的过程中,要通过规划建设强化中国农村乡土性特质,确立以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民风、民俗、民艺为核心的文化建设模式,进一步彰显乡村生态环境中的特质。应配合乡村文化建设,利用乡村现有自然资源,寻求自然资源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在强化乡村自然健康、绿色生态特质的基础上,着力于农村特色产业的发展及经济振兴。

三、江西井冈山市大陇镇乡村生态特色规划实例

井冈山市依凭井冈山,拥有极好的生态环境,山体葱茂,水资源发达。大陇镇位于井冈山市东南部,东临茨坪,西接葛田乡,北部毗邻茅坪乡,南部与湖南炎陵县隔山相邻。大陇镇具有鲜明的地方文化特色。革命战争时期,大陇镇辖区建立了最早的革命根据地。农村建设改制后,大陇村下辖13个村民小组、9个自然村,是大陇镇政府所在地。由于大陇乡位处镇政府,因而在上一轮新农村建设中基础设施建设都较该镇其他村更好。

2013年井冈山市制定新的《村庄规划》,总体上确立了井冈山地区新农村建设的总原则和总体规划方针。③井冈山市针对25户以上自然村进行新农村规划,未来将把新农村建设推向每一个村庄。在新一轮新农村建设中,大陇镇投入近400万元打造大陇镇中心区域建筑特色(如图1左)。临街房屋统一规范,楼高不超过四层,白色墙壁,檐部统一为青色砖,窗棂设朱红木质镂空窗框。对街道道路进一步建设,协调街道房屋,做到“有出头,有绿化”,街道不占民居门前空间,房屋与街道间有绿化带分隔(如图1右)。同时,大陇乡积极参与井冈山地区红色生态旅游区域建设,着力发展旅游经济及特色生态自然经济。

结合大陇镇的现状,针对井冈山市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当地对其生态空间及文化空间进行了综合规划。大陇乡朱屋组所在位置较为优越,是大陇镇镇政府所在地,交通便利,集市、通讯、学校等相对齐备。该地与湖南省接壤,集市活动频繁,吸引了大量的外地商客逗留。同时,该地紧邻井冈山风景区,未来旅游业发展前景较好。综合各方情况,该镇的规划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在不改变村庄聚落结构的前提下,进行村貌改造、硬化道路,根据民居状况对现有民居进行保留修整、拆除重建等。对主干道实行加宽处理,不占农田,总体上不改变道路走向。道路硬化采取分级处理,入村主干道实施水泥硬化处理,村中各户交通的小路采用鹅卵石或当地石材铺设。

(二)保留村庄文化特色。村庄入口加油站后有近十棵古树,为该村风水树,最大树龄约为200年。这一区域具有中国传统村落村口的基本生态特点。规划中将该区域建成小型的公共活动区域。利用古树分布情况和地势特点,将绿化带进一步扩展延伸,打造一个绿色走廊。结合村民对公共活动空间的需求,将这一区域建设为村民活动广场的绿色天然背景。村民活动广场配合当地文化发展及传统文化宣传,采取弧形舞台造型,可作为地方剧赣剧演出场所。为适应该区未来发展,在村民活动广场旁的桥林路建四层楼高的商务酒店,配套停车场等设施。建筑外观风格与大陇镇镇中心建筑风格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