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教育的弊端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西方教育的弊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西方教育的弊端

篇1

关键词:美术教育 弊端 未来发展 创新

一、高校美术教育的现状

近年来为顺应市场和教育体制的要求,高校美术教育逐渐受到重视,很多美术高校大批扩招,但是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教育开设课程传统化,教育方式单一等,随着艺术院校的扩招,越来越多的学生已经违背了学艺术的初衷,他们不再是因为爱好而选择,而是把学习美术做为升入高校的跳板,这样长而久之,就颠覆了人们对艺术生的看法,他们普遍的认为:艺术生就是不学无术,靠写写、画画、唱唱去混个录取通知书,没有真才实学。甚至在高校的领导也存在片面的认识,他们认为艺术生专业方面优秀就行了,文化科凑合就可以。正是这样的观念导致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呈现现在的局面。我国的艺术文化悠远流长,美术教育的发展是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上的,一味的追求美术技巧的娴熟,我国美术界只会徒增一个画匠,却少了一个美术大家。

二、高校美术教育的弊端

(一)教学定位不清晰

上海师大刘大鸿教授曾指出:“高校美术教育的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有创造力的人,使受教育者在感受观察思考、时空设计构成、技能材质运用等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责任感、艺术素养、身心健康的实干创新型的美术工作者。”高校应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但多数高校并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美术教育的重心。高校对美术教育定位不清晰,导致大部分美术生在大学的几年光阴里,没有学到实实在在的知识,最后只余四年光阴的回忆和一本沉重的毕业证书。

(二)教学体制不合理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很多东西都与金钱联系上了,同样美术也不例外。由于高校对技巧的过分重视而忽视了对学生原本创造能力的培养,使大部分学生成为了一个单纯的画匠。再加上一些教育工作者过分在乎金钱与名利,不能静心研究与探索,都直接导致学生以老师为榜样,空有技巧而没有内涵,内容显得空洞平凡,这些对于个人修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没有任何作用。这与美术教育的初衷南辕北辙。

(三)教学方式错位

现代美术教学采取的是一种舍本逐末的教育方式,过分强调学生的技巧,而不教学生发现美术的魅力所在,这样就造成了美术教育的恶性循环。鉴赏能力和欣赏眼光是建立在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底蕴上的,能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人才,关键在于此人的文化涵养和综合素质。现在很多高校的课程开设现在有些高校甚至于连美术史论这样的课程也不开设。试问,学生不了解美术,不理解美术的真正魅力又怎么能拥有发现美的心灵呢。在一些高校课堂上,我们可以看见很多老师的讲课方式就是照着课本读书。我们的学生需要的是一个引导他们学习的老师,而不是要一个读书机。不善于也无法理解书本上那些看着简单却包含着作品深刻内涵的文字。这使得学生在欣赏完作品后,也只是知道了这是谁的作品,用了哪些绘画技艺,至于为什么会有这幅作品,作品给后人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等等,就不知晓了,更谈不到学生从中感悟到什么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难真正培养出懂得美、欣赏美、发现美,进而装扮美的人才,有的也只是那些一知半解、心灵混沌的庸才。

三、高校美术教育未来的创新方向

(一)改变现在的教学模式

单一的美术教学模式制约了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发展,不利于高校美术生的健康发展,因此改变我国高校现有教学模式势在必行。单一的美术教学方式是我国传统美术教学的遗留问题,这种模式学生被束缚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没有任何创造和创新空间,即使学生多么努力,他也只会成为传统美术教学的牺牲品。因此高校的美术教师必须改变教学方式,丰富教学手段,在教给学生扎实、娴熟的美术技巧的同时,加强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打造学生丰富的文化内涵,营造一个开放、轻松的创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引导学生美术的创新。

(二)完善课程设置

落后的课程结构是制约我国高校美术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现有的课程安排不能满足新课程下学生发展的需求,因此应根据实际需要开设课程,而不是沿用传统的课程结构,完善课程设置,要拓宽专业课程以外的其他课程,达到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艺术修养为目标,为建立比较深厚的文化底蕴打好基石;尽量拓宽学生的思维,使他们的世界不要局限于画纸上,要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己的思想去发现世界的美,洞察美术世界的美。

(三)提高人才的培养层次

作为高校美术教育的主体,美术教师应潜心从事美术教学和创作,以自己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节操去影响和提高他们;高校美术教育应从教师抓起,努力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实力,建立优秀负责的教师团队,提高美术教育的水平和层次,打造良好的师资基础。

参考文献

篇2

西方教育是一种尝试教育,先让学生尝试进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难点,然后在解决难点中积累经验,最后,得出结论,那是真正属于自己研究的成果。中国教育是一种灌输式教育,先将成人的经验告知学生,让学生按已有成功经验去操作(并非所谓的真学习),在经验的指导下学习实践,同样,也是可以得到自己的结论,但是往往很难跳出已有的固定模式。

二、教育的方式

中国的教育方式精致细腻,西方的教育方式则贴近自然,更接近社会。学校考试和对知识的透彻理解是中国学生的拿手好戏,而西方学生则更注重实践和锻炼各方面的能力。我们中国国土面积大,人口多,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高,使竞争残酷激烈。中国老师传授的课本知识面面俱到,大多数的家长把孩子照顾得细致入微。由于历史传统、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中西方教育观念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中国学生学习以勤奋为主,美国和德国的学生主要以探索为主。我认为学习既离不开勤奋,也离不开探索创新。每个国家都有它的特点,中国教育自有它的特点,并不能一味的否定,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发扬中式教育的长处。但目前可以说是大部分中国人都对现阶段我国的教育制度不满意,学生压力大,教育脱离实际,学生几乎学不到社会能力…… 教育是一个民族的希望,而有希望的民族一定是不断创新的民族。当然,中国现行的教育也并非一无是处。我们的教育重视文化基础课,学生学到的数学和其他自然科学知识比大多数美国学生多得多,这无疑在某些方面上提高了学生的社会竞争力。

西方教育的优点是重视学生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习惯和方法,从而为进入一个重视创造性思想的社会做好准备,它的弊端是,学生基本功不扎实,性格放任,纪律涣散。

三、教师在课堂中所起的作用

西方教育大都是基于人文思想展开的,从小开始培养人的实践和分析能力,鼓励思想的自由,并对自己的言行负责。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指引者,往往像朋友一般和学生一起去探讨问题,对于学生的疑问,经常一指图书馆,让学生自己去寻找资料,自己做出判断,尽可能的不去影响学生的自主思考。它最大可能的保护了人类创造力的根源――思想的自由和自主。如何让学生在课堂上感觉开心,使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学习,这在西方是老师常常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堂积极发言,学以致用。中国,课堂属于老师,老师在讲台上涛涛不绝的讲课,学生认真的听讲、记笔记,对课本的答案和教师的答案深信不疑,是一种倾向性的灌输式教育。学生和老师之间缺乏紧密沟通,造成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牢而不固。

四、社会教育的差异

中国的社会环境太缺少尝试的机会。在中国,一旦你失败了就很难有机会“再来一次”。人们过分看中他人的家庭背景和所拥有的经验,一位没有经验的应届毕业生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试问:“经验是否是与生俱来的呢?”不给新人一个机会,那他们永远也不可能有经验,这样一来,有经验的人老了死了,而没经验的人还是没经验,这样社会还能保证继续向前发展吗?西方的社会提供给了人们很多重新开始的机会,他们对于家庭背景和经验也比较淡化,一个社会最底层的人完全可以爬到社会上层,而在中国,家庭背景不好的人一开始难免会受到他人的冷落。生活在这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态自然也不同,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害怕失败,更不敢去尝试新的工作方法,也更缺乏向社会挑战的勇气,缺乏创造精神。

五、教育理念的差异

中国目前的境况是:人们狂热地追求学历,把学习与今后的工作联系在一起,不注重实用主义。孩子从一进学校就被鼓励要刻苦学习,导致竞争激烈,负担加重,孩子不可避免的处于一种紧张之中,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西方注重的是人性的“自由、平等、发展”的理念,他们的基础教育不会强迫孩子去做他们不喜欢的事,不会在孩子应有的课余时间里还让他们去上钢琴课、围棋课等等。的确,我们所应该做的是尊重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学会如何去思考问题,如何去更好的学会创造。

篇3

关键词:大学生 教育与改革

我们中国人非常重视教育,但过于神化教育了。虽然教育是国家文明与科技发展的体现,但不应该让人感到高等教育有特殊层次。从教育总体差异上来讲,我们教育传统的定义往往是学生在被动地学,而西方是自由主义学说。有人说:“中国教育模式对学生有利于打基础,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西方的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发挥,但往往学生受制于自己的基础功底,也容易出问题”。打基础和发展创造力,这个平衡点如何取得,是我国现在教育难点和重点

一、我国教育体制的弊端

如果我们还是为自己的分数和名次而拼命,如果还是为了可以上更好的大学而学习的话,中国强则是一句空话,如果我们老师还是看分数来决定这个学生是否优秀,我们孩子将失去童年的记忆。

我国的教育制度有点僵硬。而且高考制度非常让人无语和无奈,先不说地方招生分数差异的问题。光是加分就让人纠结。但是我们生活在这个国度,我们只能学会去适应,去争取,因为我们不能改变这个社会,也不能让社会来适应我们,只有自己去适应社会,高考的道路就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力争自己可以踏过这人生转折点的独木桥,只能力求自己不成为那个被挤掉的人。中国的教育是面对大多数学生,不否认这种“广泛”的教育尺度或者方法会埋没一些所谓天才学生,但教育体制不会因为某个人有特长或者潜力而改变,它教育的原则是教会大多数的学生,而不是只教某个人。很多同学抱怨很多课程没有用,但是还设置了这些课程。其实学生没有注意到这些课程的重要性。在人生中,很多的知识是一定要学的,只不过是学习时间和空间上的一个先后的问题。高考确实不是什么讨人喜欢的制度,但是相比之下这是目前最好的制度了。

二、西方国家的教育体制

西方个人本位的教育传统,这种教育体制在新旧文化冲突中形成的新的世界观,打碎了宗教的精神枷锁,使教育获得了新生,教育上的种种变革生气勃勃地发展了起来。从教育总体差异上来讲,我们的定义往往是学生被动的,而西方是自由主义。我们的教育方法是有利于打基础,但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由想象力。西方的有利于创造性发挥,但往往学生受制于自己的基础功差,也容易出问题。打基础和发展创造力,这个平衡点如何取得,是大家都在头痛的事情。

很多人会说,如果说中西方教育各有所长,那为何我们的科技发展落后于美国那么多。从这点看,因为美国有向全世界开放的高等教育体系,因此他们结合自己学生基本功不好的这个弱点,用大量的优秀留学生来弥补他们的不足。如今在美国高校搞科学研究的,很多是来自中国、印度等第三世界国家。他们除了学美国的先进技术之外,于博士和博士后提供更为丰厚的报酬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整个美国社会庞大的商业、教育界、政府研究机构等,都为这些学生毕业后提供了就业机会。所以才造就美国教育的世界龙头老大地位。

三、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意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如何切实有效地逐步提升中国教育的质量和学术水平,教育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局限着我们中国教育的落后于其他国家,教育水平和方法的好坏和优越,教育体制和社会发展密不可分。而我们中国现在的总体社会经济发展,还是处于第三世界的水平,加上一些过去的条条框框和传统文化,导致总体水平环境必然落后其他发达国家。此外,中国人传统极其重视教育,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财富,可近几年来由于父母们对教育的重视做过了头,导致教育商业化色彩太浓。加上中国人口多,学生竞争激烈,这样的国情和社会问题也影响了学校以及整体的教育方法和质量。

虽然在教育之前,基础要打好是非常重要,但过度的重视强压,对很多孩子失去原有自然成长,导致高分而低能。而对于高等教育,一旦学生跨越了大学这个门槛,原来的依赖使他们显得迷茫。我认为高校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学习选择权。同时学生们应该尽可能选修其他非专业课,有利于培养学生个性的发展、增加知识面。

无论父母还是学子必须记住一点,不要指望任何教育制度能改变一切。我曾经就读过普通和重点中小学校,总而言之,学生自己的能动性发展才是最关键的。自己不要,好学校也没有办法来改变你。即便是学校制度僵化,作为学生也应该采取主动出击的方法,这样才能更好挖掘自己的潜力,为今后人生道路奠定必要的基础。

中国学生抱怨高等教育对自己的制约太多,大家知道,即便是国外著名学府,学校的制约还是存在的,欧美大学生对此常常反抗。他们的心态和中国学生们现在的逃课心态,是非常类似的,是对旧有轨制的挑战。不过,我不建议拿逃课来抗议。最好的方法是思考一下,自己想学什么,然后自己去发掘资源,去学习。教育体制的不足,我们可以通过个人的努力来弥补。毕竟再好的大学,也只是提供资源,学生自己是否要学、学哪些,学生自己决定。如今中国的大学和社会气氛比80年代宽松多了,可看可学的资源丰富。应该尽量自己主动争取,而不是消极抗议。我们要改变这种状况,重要的还是从根源上杜绝,从教育体制上进行改革,循序渐进地消除教育体制上存在的弊端。

参考文献:

[1]连淑能.论中西思维方式[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2.2

篇4

关键词:钢琴教育;中西方文化;思考

前言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跨文化传播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越来越深入,从而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钢琴作为一种西方经典乐器传入我国已有很长一段时间,其在我国的发展传播让人们逐渐加深了对西方文化的了解,同时其在传播过程中也在不断吸收我国的传统文化。文化的传播主要依赖于教育,钢琴教育的文化传播让我国的本土文化变得更加丰富,为我国的文化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但在这一文化融合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对钢琴文化的发展极为不利,也影响了中西方文化的交流。

1文化在钢琴发展中的意义

钢琴作为西方乐器中的经典,在传入我国后迅速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西方音乐文化跟随钢琴一起传入我国之后,与我国的传统音乐发生了巨大的碰撞。东西方音乐文化的差异在钢琴传入我国之后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但是这两种音乐文化碰撞的过程也对文化交流的本身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所以钢琴教育的跨文化传播对于我国的音乐文化而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能够促进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首先,由于传统文化的巨大差异与不同的,中西方文化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同,这就导致中西方对音乐的品鉴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站在我国的传统文化基础上对西方音乐进行了解时,就会感知到不同的音乐内涵。而在不同音乐文化的影响下,即使是钢琴这一同样的乐器,也能让人体会到不同的音乐感受,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下,就会弹奏出具有我国传统文化韵律的音乐。其次,对于任何乐器的演奏而言,都需要在具备熟练演奏技巧的情况下才能演奏出美妙的音乐。通过对音乐灵感的激发,能够让自己形成与众不同的音乐感受,从而把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在我国钢琴教育中这方面的引导相对欠缺,过度强调手指技术的训练,不太重视对音乐本身的感受,尤其对作品相关的背景知识理解不够深入,导致钢琴教育失去其应有的作用。因此钢琴教育里中西方文化传播就显得极为重要,只有在深入理解不同音乐文化的前提下,才能让钢琴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再者,钢琴的出现本来是让人们借以表达感情的一种工具,通过钢琴让人们生活中的压力得到释放。根据我国钢琴教育的现状来看,不太重视人的情感需求,导致钢琴教育原本的目的逐渐淡化。艺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美育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到什么是“美”的事物,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钢琴教学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能力,能够分辨出什么是“好”的声音,通过接触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风土人情,不同的民族特点,展示出不同的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增强对音乐的审美创造力。第四,在现代社会科技不断更新的过程中,人们的价值取向也随之发生改变,如今有些人学习钢琴的目的不再单纯是因为喜爱,更多的是出于某种功利性的目的。有的学生盲目的、频繁的考级,平时弹琴也只弹考级曲目,其他曲目一概不练。还有的学生把艺术高考当做升入大学的敲门砖,认为高考艺术类考生的文化课录取分数较低,在自己文化课成绩不甚理想的情况下,到了高二甚至高三再匆匆忙忙突击学习音乐,只练习准备考试的曲目,一首曲目反复弹奏一年或两年。这种脱离了整个文化背景,忽视整体音乐综合知识的构建,仅仅机械式的重复练习,犹如“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导致钢琴教育失去应有的基础,钢琴的传承出现问题,教学质量的下滑,对钢琴教育的发展带来严重不良影响。

2钢琴教育模式存在的问题

随着钢琴传入我国的时间不断增加,钢琴在我国社会中的地位也在不断提升,成为音乐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我国各个年龄层次、各个不同阶段的教学活动中。随着钢琴在人们心中地位的不断攀升,人们往往站在钢琴的立场来看待我国的传统音乐,使钢琴成为我国音乐欣赏中的主体和基础,而传统音乐却成为一种客体而存在。这样也就形成了由主体到客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而这种传播模式对文化的多元化发展极为不利,更会影响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一种障碍。

2.1不利于发扬我国的传统音乐

由主体到客体的单向跨文化传播模式,会导致对钢琴教育文化价值的理解出现误差。钢琴教育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其中主要是人们将钢琴作为一种主体的时候,其他音乐将以客体的形式存在,人们在接触到其他音乐时就会以客体的眼光去审视这些音乐,而由于受到钢琴这一主体的影响,人们很难客观地对其他音乐进行评价和判断,极有可能会降低对其他音乐的兴趣,不利于其他音乐的传播。有些人认为钢琴作为在世界上流传较为广泛的乐器,与世界接轨更为密切,可以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中国传统音乐的传播范围有限,其影响力也存在一定的范围,所以人们在审视传统音乐的时候往往将其作为一种客体,导致传统音乐的发扬受到严重的阻碍。而实际上,的确学习钢琴的人数逐年递增,琴童越来越多,而学习我国的传统音乐被误解成不够高雅、不够时尚,学习的人数也相对减少,范围越来越狭窄。

2.2过度夸大钢琴演奏技巧的弊端

钢琴的演奏主体是人,对于钢琴教育的发展来说,有可能存在的另一个弊端,就是钢琴演奏的技术性会被过度强调,演奏技巧成为钢琴演奏中最重要的部分。这主要是因为钢琴在传入我国之后,人们没有对钢琴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更为注重对钢琴弹奏技巧的钻研,长时间保持这样的状态导致钢琴在我国的传播形成了技术为主的模式,人们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忽视对钢琴文化的了解,将全部精力放在对钢琴演奏技巧的学习上。这样不仅让钢琴失去表达情感的能力,弹奏出的音乐空洞苍白,成为空泛的节奏点,而且无法全面而深入地掌握钢琴演奏的精髓和诀窍,钢琴的学习也因此而变得越来越困难。在钢琴演奏技巧被过度夸大的情况下传统的音乐文化将会显得更加渺小,音乐的学习也将成为一种注重形式却忽略精神的活动。一些外国音乐家在评价我国孩子的钢琴演奏时曾说到:中国小孩的演奏技巧高超,手指的使用十分灵活,但是音乐没有灵魂。实际上这是我国钢琴教育的悲哀,这些孩子演奏钢琴的时候只关注对技巧的使用,并没有将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演奏中,演奏出的音乐缺乏欣赏价值。单向教学的钢琴教育模式让钢琴文化在我国的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钢琴的发展可能出现停滞不前的现象,并且还会让我国传统音乐文化被人们不予关注重视,不利于中西方音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所以,只有改变我国现有的钢琴教育模式,让钢琴教育更重视对学生演奏情感的培养,在学习钢琴演奏技巧的同时,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演奏中,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钢琴文化在我国的正常传播和发展。

3如何在钢琴学习中开展文化教育

钢琴是由西方传入我国的一种乐器,在本质上有着与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不同的底蕴。所以,在开展钢琴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让学生对钢琴的传统文化有足够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逐渐掌握在实际演奏中融入自己情感的方法。在学生熟练掌握利用钢琴进行情感表达的技巧之后,再对学生进行钢琴演奏技能的强化,从而让我国的钢琴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首先,在开展钢琴教学的时候要先对钢琴的历史进行讲解,让学生从钢琴的起源了解钢琴的整体发展历程。同时,还要对钢琴演奏大师级的历史人物进行重点介绍,让学生有足够的认识。因为钢琴文化在我国属于非本土文化,所以在其跨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必须要对其历史进行强调,才能让人们全面地了解钢琴文化,在不断感知钢琴文化魅力的过程中加深对钢琴文化情感内涵的认识,从而让教学活动的开展有更好的基础。其次,在开展钢琴教育的过程中,还要让学生对我国传统的音乐文化有全面的了解,掌握我国传统音乐文化内涵,认识中西方传统音乐文化的不同以及两者的融合点。音乐跨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掌握音乐的情感表达方式,从多个角度去欣赏音乐的美。我国传统音乐有独特的魅力,而钢琴作为一种外来乐器也有其本土的特色魅力,所以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通过对两种文化的深入比较,引导学生将钢琴音乐和我国传统音乐结合在一起分析,寻找两者的融合点,从而让两者之间的发展融为一体,才能创造出具有我国特色的钢琴文化。另外,钢琴的演奏技巧对于钢琴的学习而言极为重要,虽然不能让其取代音乐情感表达的地位,但没有良好的技巧也不能将演奏者的情感恰当地融入到钢琴演奏中。所以,在进行钢琴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对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进行必要的强化,让学生具备更加灵活的手指,掌握更加娴熟的技能。在训练学生的钢琴演奏技巧时,让学生学着去感受自己弹奏出来的旋律,用“耳”听、用“心”唱、用“脑”想,按照自己内心对音乐的理解去弹奏,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演奏风格。在开展钢琴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实施者,对教学有着绝对性的主导作用。要让钢琴教学的质量得到提升,就必须从教师入手,让教师掌握更好的钢琴教育方法,具备解决钢琴教学中存在问题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进钢琴文化的发展。

4总结

钢琴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西方乐器传入我国,迅速成为我国音乐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钢琴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给我国的传统音乐文化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尤其是钢琴教育中由主体到客体的单向传播模式,让我国的传统音乐在与外来音乐文化融合的过程中失去主导作用,成为一种被动接受钢琴文化思想的客体。所以正确引导中国的钢琴教育,把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的西方文化融合在一起,两者互相交流,共同发展,显得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篇5

大学英语教育 跨文化交际能力 外教

一、目前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中所存在的弊端

在我国目前的英语大学教学课堂中,大部分的英语教育工作者都存在一种比较保守的教学关念,认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当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为更为重要。从而在教学过程中更为注重英语语法如何应用,词语的基本意思的教学讲解;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自身作为主导的进行满堂式的教学,与填鸭式教育相差无二,课堂教学中气氛呆板沉闷,学生无法调动学习的主动性。而另一方面,在跨国文化素质方面,负责教学本身的教师就不具备过高的素质,为英美等以英语为主体的国家的文化内涵更是不慎了解,在课堂中对于当地文化的引入也是一知半解,这样的教学无法使学生更多的了解当地的文化氛围。而国内大多数的高校非英语专业课程的设置中并没有设置英语文化课,致使很多教师忽视了再教育过程中对学生文化知识的培养,不能够有效的将教学课程与语言文化背景相结合。由此可见,在大部分的英语教学过程中都普遍的存在了这一忽视文化教学的弊端。

二、在大学教学过程中引入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1.不同的文化创造的不同的语言文化,语言作为一种思维模式的外在形式,对于文化的承载一个历史的文化信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工具,那么,就决定了语言的教学必须与文化相结合,则成为了必然的教学措施。语言是无法独立存在的,而是与文化成为互相的支撑与依托,并且互相制约。在一个国家中,它的文化氛围与当地人中的思维方式和精神状态都是由语言而表达反应出来的。

由此可见,如果想要真正的掌握英语,那么就必然要更多地了解英语为母语国家的文化气息。而大学的英语教育则是与文化的学习不可分开,只有充分的将西方文化知识传授,才能更好地使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与运用更为灵活。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更为重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导入英美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有意识的学习西方文化。

2.目前的教育趋势中,语言文化教学已经成为了英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的语言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高等院校现在已经提出了对于语言的实用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而在这个原则的基础上引用外教资源则能够更真实有效的增加学生对于语言的掌握与运用。从而取代了往昔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地位的教学方式。由此可见,大学英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与教学观念的转变已经迫在眉睫,应当更为着重的培养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从而提高学生对于英语的掌握能力,增加学生对于英语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曾经的被动接受、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将文化与语言结合,在教授过程中使学生更为了解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从而避免了学生因为不同的文化背景所造成的沟通障碍与交际障碍。

三、外教资源在英语课堂中对学生跨文化教育培养的作用

1.在英语教育中引入外教资源可以更为有力地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外教对于英美当地的文化了解相当丰富,这些资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文化与语言相结合的学习平台,能够使学生对于异域文化的掌握更为扎实,并让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获得更为有效的提高。外教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教授语言、融合文化、提高学生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与适应性,是实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关键之所在。外教本身就是一个国家当地的文化、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一个缩小版,外教的教学过程中能够更为深刻的将地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使学生通过外教的讲授而更为全面的了解到与一些非语言交际的方法和手段,此类手法,与语言息息相关。例如,英美国家的一些生活习惯,个人认知,社会风气,以及语言的语调、手势、表情等。

2.在课堂中外教的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英语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外交授课的课堂中能够更为有利的培养学生对于语言的理解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链管理,从而达到能够自由交流的目的,结合外教本身的对于语言的掌握以及文化交流,为学生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理解、交流、合作的平台,使学生在生动的教学过程中轻松的掌握英语的听力、读写、交流、表达、融会贯通的过程。外教把一个更真实的英语文化带到了课堂上,把纯正的英语口语以及西方文化带入到课堂中,使学生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自然的领略到西方文化,以及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加更多的词汇量的掌握,对于语调以及情景模式的掌握也更为严谨。外教将英语课堂打造成一个很纯正的英语环境氛围,可以使学生接触到更为纯正的英语口语词汇,以及更为真实地体会到英语国家中日常生活中的语法与语句,从而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一个全面的提高与掌握。使学生更容易进入到英语情景中,逐渐找到该语言的思维表达方式。

四、结束语

大学英语中合理地引用外教资源能够有效地增进对于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而且能更为生动形象地表达语言,加大了学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最佳方法,使学生在课堂中增强跨文化交流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大学英语教学大纲[J].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2]陶洁.希腊罗马神话一百篇[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89.

[3]邓炎昌.刘润清.语言与文化[M].上海: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1988.

篇6

在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中记录,家庭教育,按照传统观念,就是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对其子女实施的教育。而按照现代观念,家庭教育则是在家庭生活中,家庭成员(包括父母和子女等)之间相互的影响和教育。

家庭教育是大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是终身教育,它开始于孩子出生之日(甚至可上溯到胎儿期),婴幼儿时期的家庭教育是“人之初”的教育,在人的一生中起着奠基的作用。孩子上了小学、中学后,家庭教育既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又是学校教育的补充和延伸。

王晓红在《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一文中提到:在中国社会中,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子女的经验,守着陈旧、落后、错误的教育观念,重教而不会教的现象比较普遍,解决家庭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刻不容缓。在中国,父母关心孩子的事,如帮助孩子洗衣服、整理卧室是很多的。这也有内在的原因,中国中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重,由于最终将以分数决定学生所上的高等学校,学生必然重视分数。

与中国的中学生和家长把目光盯在升学上、老师和学校把目光盯在升学率上不同,西方国家更重视兴趣培养。当然,西方教育也有弊端。在西方,学校教育中基本没有素质教育的内容,做这件事的是宗教和家庭,《圣经·新约》就是绝大多数西方人的思想品德教科书。 以美国为例,美国的正规学校教育中根本没有专门针对素质的教育内容,而主要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各种技能的培养。要求理工科的学生选修一点人文方面的课程,其目的是扩大他们的知识面,而不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素质。通俗地说,西方现代教育主要是教人做事,而不是做人。

(1)教育倾向不同

中国父母重社会教化,轻儿童成长。中国父母十分重视社会适应性的教化,但却常常忽视了从孩子达到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来促进其成长,他们往往按照既定的模式来培养子女,为他们的成长铺设康庄大道,外铄各种品行于子女。

西方父母更重视为子女提供一个可以与之抗争的成长环境,并养成他们坚韧的个性和良好的品行,根据社会的变化和子女身心的特征不断的调节、选择自己的培养观念和方式。

(2)家庭教育价值观不同

中国家庭教育职能是为中国传统文化所强迫,传统中国几千年的儒家文化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在此家国同构的思维定向中,家庭教育被赋以直接的社会意义。此外,中国传统的文化又将父母教育跟子女的个体成长与成就看作是直接相关的因果。中国父母十分看重人们对他们的教子方面作出的誉毁,认为教子成材是他们的成就,而教子不善则脸面无光。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谋生,为了脸面。

西方家庭教育则认为教育的目的不是准备谋生,而是准备生存。他们所强调的“博雅教育”是具有一种塑造心智的价值,一种与功利的或职业的考虑无关的价值。

(3)家庭主体观与教育的相互性不同

孙琼如在《中美家庭教育的比较与启示》向我们解释,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因袭着统治的模式,表现为家庭内部的权威意识。强调服从和尊重,重视外部控制。中国家庭几欧阳的肢体是教育者——父母。中国父母的家长意识十分强烈。他们把孩子视为自己的独有私人财产,看作是他们的附属物。因此十分看重他们单方面的塑造,影响孩子的个性建构。他们注意到自身的形象,忽视了孩子与成人的相互作用,忽视了相互影响的过程和全面性,使幼儿处于被动地位,无视幼儿个体的存在。

西方文明是以儿童为主体的,更强调个人的奋斗,强调平等、民主并尊重个人权利。西方父母把孩子视为家庭中的平等成员,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尊严,能让孩子独立思考,自由选择。他们尊重孩子的权利,不搞强迫教育。尊重孩子的自尊,主张孩子的天性发展,自然发展。父母的责任只在于发现并引导孩子的兴趣和潜能。为孩子创造有利的环境,重视与孩子的交流,重视教育的相互性。西方家庭教育中父母不是孩子的主宰,而是孩子的朋友。

(4)教育的重心不同

中国传统文化所掌握的是生命与道德,所以十分重视生命、人伦。所以中国父母在教育上历来以道德作为最高价值取向。中国人心目中的“好孩子”首先是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是指向群体的,人见人爱的。所以家长培养孩子修身养性,自我收敛,讲求含蓄,强调等级观念。中国家教的主要内涵是“仁、义、礼、智、信、忠、恕”中国孩子从小得到的是历史故事、伦理道德、忠孝节义的教导。儿童自幼耳濡目染的是冰冷的道德律令与清规戒律。自幼习读的是《三字经》、《弟子规》。

西方文化所掌握的则是知识,家庭对儿童主要是启发对大自然的好奇心与想象力。知识的创造来自好奇心。所以借由引发对大自然的兴趣,借由各种天马行空的童话故事,让孩子们具有广大的想象空间,以有利于对知识的创造,他们以儿童的心理发展作为最高指向,培养孩子的兴趣和创造力是西方家教的重心。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中西家庭教育传统各有千秋,他们都是扎根于各自的传统文化土壤中的。我们要一方面继承和发扬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一方面汲取西方家教的精华并融会贯通,从而促进有中国特色的家庭教育的改革,培养出现代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曾芝兰.论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2]郑金洲.教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张楠.不同类型的家庭教育.2008,

[4]萧愚.教育孩子需要大智慧.2000,

[5]王晓红.中美家庭教育的差异比较[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

[6]赵燕.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美家庭教育比较[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

[7]冯建军.生命和教育.2005,

篇7

1.重视多元文化的教育。即幼儿教育在内容和方式方法上应考虑不同地区的文化传统、思想方式与行为习惯,尊重所有民族的儿童,通过了解儿童不同的知识经验来设计丰富多彩的课程。

2.尊重家长的教育知情权。家长有权了解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了解孩子每天在园的活动情况。幼儿园要尊重家长的教育知情权,以口头、书面等各种方式及时向家长报告儿童发展状况,积极与家长交流。

3.制定简单的规则,尊重幼儿。美国教师在课堂上更关注的是孩子的专注度,而不是让孩子始终保持一种姿势,因为孩子的身体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不可能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

4.将规则渗透在环境中。美国幼儿教师在课堂中更注重把规则渗透于环境中,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说教,增强环境的熏陶功能;另一方面可以使规则外显,便于孩子学习。

“洋幼教”有先进之处,但文化、社会环境的不同导致“洋幼教”在中国幼教的发展上并没有明显成效,操之过急甚至适得其反。

二、“洋幼教”与“土幼教”教育理念的差异

西方幼教从尊重孩子做起。认为尊重孩子不仅是因为儿童年幼需要爱护、关心和培养,更因其从出生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自己的主人,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无论父母还是老师都没有特权去支配或限制他们的行为。这一点是中外教育观念差别的根源所在。西方教育注重孩子主观意志的发展,但有时流于放纵;中国教育侧重于让孩子做父母喜欢的事,父母帮孩子设计未来,让孩子为了实现父母的设想而努力。

明确了“洋幼教”、“土幼教”理念的差异,让我们看看不同的理念是如何在课堂中得以实施的。例如午睡,起初我试图强硬地实行“洋幼教”式的做法,但很快发现这是行不通的。西方儿童很小就被鼓励自己睡觉,因为家长特别看重孩子的独立性。西方教师可能会准备好孩子睡觉的摇篮,但不会天天花很长时间摇着孩子睡觉;中国教师却常常顾不上午饭,很辛苦地哄孩子睡觉。试验过程中,简单地禁止抱孩子哄睡觉的做法起到了相反的效果。期望一个没有学会自己睡觉的孩子在没有家人的情况下,在一个新环境中不被抱哄睡觉是不现实的。所以最终还是放弃了“洋幼教”式的做法,用中国老师式的做法使孩子顺利入睡。

这给我上了很好的一课:在明确我们的做法有共同的目标――一切为孩子着想之际,我们必须敏感地了解“洋幼教”与“土幼教”之间的差异。正确积极地学习“洋幼教”的同时,我们还需要尊重实际,不能盲目照搬。

三、中西合璧之“洋幼教”为我所用

对任何一种幼教模式,持“全盘接纳”或“全盘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可取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糅合“洋幼教”和“土幼教”,改良出符合国情、切实可行、促进孩子发展的、适应未来需要的“新幼教”。

蔡美儿――“虎妈式”教育的开创者,这位华裔母亲和她的女儿们不仅登上了卡内基音乐大厅,也登上了美国媒体的首页。《华尔街日报》对她的故事进行了连续报道,《时代》周刊将她选为了封面人物。她中西合璧的成功教育无疑成为“洋幼教”为我所用的典范。

蔡美儿认为,严厉的中式家教比宽松的西式教育优越,并以自己为例――为使小女儿露露熟练地弹奏雅克・依伯特的钢琴曲,她要求女儿从傍晚一直弹到夜里,中间不允许喝水,不允许吃饭,不许上洗手间。最终她的女儿在著名的卡内基音乐大厅登台表演。

“虎妈式”教育其实是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美国延续,是一种中西合璧的新型教育方式。在中国传统的观念里,学生要用比较严格的方式进行教导,而西方教育观念普遍认为,让孩子有自己更多的自主发展才是更好的教育方式。

篇8

对于大多数刚接手家族事业的第二代企业家来说,因为受到过良好的教育,通常会借鉴西方的管理制度来改造传统的家族企业中的弊端。方太创始人茅理翔很开通,当年他大胆放手让儿子茅忠群出面管理企业,他做后盾,并相信儿子能使方太走出低谷。实践证明,茅忠群没有辜负父亲的希望。

1999年,茅忠群开始引进世界500强的高管来企业任职,初衷是学习西方管理模式。但很快暴露弊端,“在外企的制度中,外国人看到的是规矩,但中国人看到的却是漏洞,并会想着如何去规避”。这个问题让茅忠群开始思考所谓的西方制度的完美是否值得推敲。

推敲的结果是,认为西方企业是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发展模式,以人性恶为假设,订立各种制度,通过制度化管理来完成绩效。然而对于中国的员工来说,内心如果不认同企业的文化,没有与企业愿景相同的价值观,过于理性的管理制度就会显得冷酷、缺乏人性。如果激起了员工的反弹,他们就会抵触甚至千万百计钻空子。这也是现在不少中国民营企业遭遇的实际问题。

究竟怎样才能让西方的管理制度变得人性化,让员工乐于接受?茅忠群在传统国学文化,特别是儒学上找到了答案。儒家首先强调教育,或者说价值观,然后才强调制度。在儒家思想的核心价值观里有“五常”之说,“可以治理国家的思想,一定可以管理企业。”悟出这个道理,茅忠群提出,方太必须实践儒家文化管理模式。

在茅忠群看来,仁义理智信是上天授予人类恒常不变的本性,放之四海而皆准,能够穿越时空而不变,过去几千年证明其是正确的,现在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几千年它依然是正确的,因此,方太完全有理由践行儒家模式。为此,企业将儒家思想作为文化价值观去推崇,并提出“普及传统文化”,由方太出资在中国高校中推广传统文化教育。治企若为人,他率先在方太建立了孔子堂,在孔子堂,员工读《三字经》、《弟子规》、《论语》,公司高管每周都来交流心得并做书目推荐;他借鉴晋商模式,提出了全员共享的“身股制”。

如今在方太,每个部门员工都会在固定时间读经,很多人都熟悉得可以背诵下来。在中国企业中,这些行为实属罕见。

而方太的长期坚持也让茅忠群看到了效果,“自从我们将国学融入管理之后,以前的一些小问题现在都没有了。”《道德经》说:“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日益健全的管理机制,开始让员工感受到了来自企业的善意,对方太有了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是为什么方太能留住外来高端人才的原因。

除了精神上的归属感,方太也同时在为员工提升物质待遇,这也是儒学管理理念的体现。方太的员工,不管是流水线上的工人还是身处异乡的销售员,一律按照国家规定享受保险,甚至在2008年经济危机时,方太不惜花费几千万元为员工做这件事。

篇9

新公共管理以经济学和私营部门管理为理论基础,主张将私营部门的管理方式引入公共部门来提高管理效率;在公共管理中引入竞争机制来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试图打破僵化的等级的官僚制,向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形式转变;主张政府应广泛采用授权和分权的方式进行管理等。新公共管理对西方国家政府实践及公共管理水平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正逐渐成为世界公共行政改革的潮流和趋势。新公共管理在西方国家日趋流行,它的一系列创新成果产生了世界性的影响,也越来越多地影响到许多发展中国家,并为发展中国家所借鉴。

二、新公共管理与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

新公共管理理论主要在英、美等西方国家兴起并发展起来的,是西方发达国家特定政治、经济和文化合力作用的产物。因此,对新公共管理的引入我们必须以审慎的态度,从我国现有的国情出发,结合教育行政改革的实际状况,做进一步的思考和分析。

1.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中引入“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必要性

从我国教育行政研究的现状来看,公共管理学界对教育行政管理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立足于管理学理论基础的研究并不多见。如何从公共管理理论入手来研究教育行政管理问题,成为公共管理学者面临的问题。应该通过比较,分析新公共管理适用的条件,有选择地吸收和借鉴其先进思想和理念对丰富和发展我国教育行政的理论内核具有现实意义。

从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实践情况来看,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进行的行政体制改革:减少政府机构数量;转变政府职能,实行下放权力(经济管理权、财政收支权、人事管理权)和政企分开;完善公务员制度以及逐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有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体制等,无论在时间上还是内容上与新公共管理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并且可以在新公共管理理论中找到依据;此外,新公共管理运动的不断发展为我国行政体制改革提供了有利的国际氛围及经验教训来分析和借鉴,因此引入新公共管理是必要的。

在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背景下,考察和借鉴当代西方“新公共管理”运动的理论和实践,近而深化教育行政体制制度和机制改革,探索建立与国际接轨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教育行政体制和教育管理模式,提高教育行政水平和教育行政效率,是推动中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现实选择。

2.新公共管理理论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的适用性

我国在教育行政体制改革中借鉴西方“新公共管理”理论中的先进理念,主要基于我国与西方国家教育改革面临某些共同背景的原因。

一是我国和西方国家共同面临经济全球化、教育国际化和信息时代的挑战。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进一步加快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技术与网络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行政信息快速膨胀、政府行为变得公开和透明,政府不再是信息资源的垄断者,越来越多的公众和社会组织要求加入到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教育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伴随着教育的开放,一方面,国际间文化交流日益增多;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家长、社会团体、企业等逐渐参与到教育事务管理中来,对教育质量、学校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此同时,信息科技加速了国际间的竞争,要求各国政府不断提高行政效能、提升本国的综合国力。而科技的竞争取决于教育的发展,各国政府面对瞬息万变的内外部环境,要想能够及时、准确、科学地作出回应,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必须摆脱传统的陈旧的教育管理模式,转变政府教育行政职能,提高教育行政效率,把部分职能交给社会和第三部门,即由“划桨”的政府转变为“掌舵”的政府,由具有“无限”职能的政府转变为“有限”职能的政府,从而不断提高公共教育服务质量。

二是高度契合的教育管理改革目标,即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教育行政管理模式。西方国家针对政府规模过大,职能过多,效率低下等弊端,重视发挥市场的力量,在教育领域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来打破政府垄断教育供给的传统体制。实行集权制的国家开始进行教育分权改革,如法国实行高度集权的教育行政体制,近年来,不断下放权力给地方,提高地方办学积极性,从而提高了教育质量和管理效能。

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体制。虽然我国与采用新公共管理的西方国家在市场经济发展程度和教育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但从某种程度讲,这些国家与我国当前教育管理改革的目标有着高度的契合,同是建立以市场为基础的教育管理模式。因此,借鉴发达国家所采用的新公共管理理论,不是盲目的引进,而是建立在对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和教育改革实际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

三是降低教育服务成本,提高教育行政效率和教育服务质量是世界各国教育行政改革面临的共同问题。新公共管理采用竞争机制和私营部门成功的管理经验,鼓励社会参与办学、监督和评估,将私营企业中的绩效管理、顾客导向、人力资源战略管理等措施引入公共服务领域等,这些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对我国降低教育服务成本,提高教育行政效率和教育服务质量等不无借鉴意义。如契约学校――合约式管理,校本管理――赋予学校自,民营教育公司――办学主体多元化,教育中介组织――移交部分权力给社会中介组织等都对我国教育行政体制改革具有很大的启示。

篇10

摘 要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在科学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指导下,学校教育教学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尤其是后现代课程理论所构建的“新课改理念”,对于解决传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积极意义。后现代教育思想反对整齐划一的秩序性、同一性,倡导“什么都可以”的开放性,倡导张扬自我的个性和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对研究我国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进一步实施我国学校体育教育个性化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后现代主义 学校体育 改革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解决在科学主义课程与教学理论指导下,学校教育教学所存在的一些弊端。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尤其是后现代课程理论所构建的“新课改理念”,对于解决传统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一定积极意义。在此许多体育工作者已经逐渐在体育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传授方法和途径发生改变。并且许多教育理论者更加侧重后现代主义所强调的知识的建构性、个体价值平等性和道德领域内的公平性等观点。这样为了使体育学这门科学走在时代前沿,体育工作者必须在思想观念上产生深刻的改变,从根本上使接受者个体对体育知识意义的关注焦点发生转移即从关注知识的外在作用向关注知识的内在意义的转移。同时,这种转移也突破了教授者的观念、价值体系和世界观的根本变化。要求体育教师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无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组织或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还是学生的评价体系、考核方向上都要进行调整,以便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起源与基本特征

(一)后现代主义思想的起源

后现代主义起源于19世纪50年代,原仅指称一种以背离和批判现代和古典设计风格为特征的建筑学倾向,后来被移用来指称哲学、文学、艺术、美学、社会学、政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诸多领域中具有类似倾向的思潮。现代意义上的后现代主义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是一种以西方发达国家二战后进入现代主义社会为背景,以反思批判或否定现代主义文化、理论趋向、理论基础、思维方式为基本特征,以一种新的话语、新的形式阐释世界为特点的文化思潮。它的主要观点就是强调世界自身的多样性,反对、否定和超越传统形而上学、二元论、本质主义、理性主义、机械主义、父权制等。西方一些学者们选用后现代一词来描述现代还未退出人类发展的舞台,而崭新的社会状况还未到来之时的生活间隙时期的感觉,开始对现代教育进行多方位的反思,逐渐形成和发展为后现代主义教育潮。

(二)后现代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

关于后现代特征这个问题,学术界也有着各种不同的说法。王宁在其《后现代主义:从北美走向世界》一文中,在肯定了“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具有某些相通之处的前提下,突出强调二者间的对立。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想是在西方流行的一种哲学和文化思潮,它看到的不仅是现代教育给人类带来的积极效果,也看到了现代教育事业已显示出的消极响。其主要特点如下:

1.反中心性

传统哲学被基础所规定,而且也被“中心”所规定。从方法论的角度,基础主义是一元决定论的学说,而不是多元决定论学说。一元决定论必然导致对“中心主义”的文化理念的肯定,而后现代主义思想家坚决反对这种人类中心主义,人应该平等地来看自己与生态系统中的其他物种,这就有效地调整了人与自然的对立关系,为人与人的不平等关系的打破以及人与人平等、尊重关系的重建提供了依据。在现代教学中,教师和教材处于中心的地位,成为教学的权威,这种教学权威实质上反映了教育的霸权性和压迫性,对知识的霸权、对学生的压迫。后现代教育者认为,要使教育关注边缘文化、边缘学科以及学生自身的自主性,就必须去除这种教学权威。

2.反权威性

后现代教育思想倡导对任何“自明之理”的质疑和否定,对一切合法性、真理性的东西进行批判和质疑,不要迷信前人的权威。提倡研究过程中不断进行批判和反思,认为批判本身包含着肯定,从而用更广阔的视野和多样性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以往不言自明的存在。对前人得到的成果要质疑的学习,质疑的接受。

3.反同一性

后现代教育思想反对整齐划一的秩序性、同一性,倡导“什么都可以”的开放性,倡导张扬自我的个性和尊重个体的差异性。后现代教育思想体现在教育观念是寻求各种各样的“不同声音”,不是寻求把教育上的所有东西都变得具有“同一性”,而是强调尊重个体的“差异性”。教育者应该是不同声音的倾听者,应该是不同文化的聚集者,应该是文化矛盾的协调者。教育不应只受一个声音的摆布,应该在不同的思想、文化中汲取营养。教育不应该是差异、个性的压抑者,而恰恰应该是其倡导者和协调者,即课堂应成为一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场所。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教育的目的、过程、组织结构以及课程、教学方法等各个方面都应朝多元化方向发展。

4.反模式化

后现代教育思想提倡超越现代的、非线性的、开放性的思维方式,反对机械化、模式化、秩序性对受教育者进行教育。后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旧课程内容不再作为绝对客观的稳定不变的知识体系,课程目标不再是完全预定的,课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新知识的发展过程”。

二、目前我国学校体育的现状

随着后现代教育主义思想的不断深入,我国原有的学校体育教育与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不相适应;学术竞争力不强,科研队伍不强硬,严重影响着体育教育质量。其主要表现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