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畜牧业发展前景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6: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代畜牧业发展前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1养殖方式
根据强农惠农政策的出现,畜牧业的发展飞速前进,畜牧业生产方法有着快速的转变,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区域化也加快了步伐。在我国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就是畜牧业的大力发展,畜牧业是一个农民收入的重要来源,它的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也成为了农民经济的支柱,导致延生出大批的优秀品牌,为畜牧业快速发展作出了贡献。个体养殖的方式还是中国养殖业的主体,从统计看来中国的畜牧业还是处在两种方式并存的养殖方式。通过快速发展能尽快推进现代化养殖方式的推进。
1.2环境和生态恶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挨家挨户的养殖方式在改革开放过后就已经完全不能满足市场的增长需求了,商品经济的出现使小农经济加速向其靠拢转化,但是商品化的经济模式还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所以还有不少农户在家中养殖,形成了畜禽与人争生存空间的局面,畜牧业日益加快的发展,对环境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粪便的处理不当使大家的生活受到的严重的影响,土壤,水资源,空气的大力污染,让农民束手无策,也因为这样的情况跟生态环境管理起了非常大的冲突。
1.3疫病预防不到位
由于分散的饲养畜禽,使一些疫病的发生得不到控制和预防,发病率的不断提高,交叉感染的风险系数大大提升,使一些公共卫生防疫站的工作难度提高,环境控制标准得不到制定。相当重大的畜禽疫病得不到完善的体制预防,从而在交叉感染中畜禽的发病率相当的高,对畜牧业的发展也构成了威胁。
2展望我国的畜牧兽医业
2.1发展模式相对落后
畜牧业的发展在我国受着土地使用,资源开发,技术开发的等等方面制约,所以,总体上算是传统发展模式的劳动密集型。一个国家畜牧业的大力发展是体现一个国家的农业经济的前景一片辉煌。
2.2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入人心
各国政府也对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做出的回应。采用先进科学技术的加入,规模化的发展理念,降低了畜牧业的投资,提高了产品产出和提高了产品效益,培养高质量的畜禽品种,减低饲料的喂养量,将饲料的转化效率提高,更加科学的搭配饲料的喂养,加快生长速度,提高自身的养殖技术,让养殖技术科学化,标准化,提高疫病的防治技巧等等,让畜牧兽医的生产过程更加科学化。
2.3不断推动畜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化
中国应该积极的加快产业化的推动,拉快多种产业形式的发展,经济结构的多元化,使农村的经营模式向产业化经营模式靠近发展,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快速优化,促进产业市场化的加快。走出中国的标准化,规范化,品牌化等等,逐渐将中国建立成资源节约型,经营集中,生产商品化的现代农业模式,使中国畜牧业稳步快速的发展。
3结语
篇2
关键词:玉米;农业生产;作用;展望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432014
玉米是一种起源于美洲大陆的谷类作物,其在世界上多个国家中都被作为主要农作物之一[1]。玉米在中国粮食作物中产量仅次于水稻与小麦,其可显著促进我国现代化农业经济快速建设与发展,这就意味着玉米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为促进玉米产业的长远发展,推动农业生产,农业相关工作者应重视探究玉米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就玉米产业现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1 玉米产业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1 重要粮食作物
在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粮食可直接影响国计民生,当其出现短缺时,国家安全及社会稳定一定会受到直接的影响。我国总人口约占到世界人口的1/5,属于人口大国,因而在粮食供给的问题上一直采取粮食自给政策[2]。玉米作为我国3大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约占了我国现有耕地的1/5,在粮食年总产量中,玉米年产量更是占到25%以上。这意味着玉米产业在促进我国粮食增产增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2 主要饲料作物
相关研究指出,世界上近65%的玉米均被用作饲料。玉米可作为能量饲料,其秸秆可作为青贮饲料,100kg的玉米可发挥的饲用价值等同于135kg的燕麦,这就意味着玉米提供的饲料价值与其他谷物相比有明显较优,因而玉米被称作“饲料之王”[3]。畜牧业作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部位,其发展与饲料供给量与质量离不开。而玉米作为饲用价值较高的农作物,其产业的发展对于畜牧业而言也起着毋庸置疑的推动作用。
1.3 高效经济作物
由于玉米籽粒中含有丰富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因而其在食品加工或工业中也多被视作良好的加工原料,其综合利用率远高于其他作物,可达99%。由于玉米中淀粉含量高达78%,且化学成分佳,可作为药源、糖源、能源等,所以其在各类加工中均能作为优异的淀粉供给源。在工业领域的生产中,其不但可提供淀粉,可加工出氢化油、饲料、果葡糖浆等。玉米淀粉还可用作可降解塑料的生产,以推动环保工作的开展。加之玉米油富含维生素E,含较低饱和脂肪酸,因而被称作“健康营养油”,在目前人们愈加重视健康食品的环境下也逐渐开始受到了追捧。玉米可在商品农业生产中作为高效的经济作物。
1.4 有效调节作物
在现代化栽培技术的影响下,玉米种植也实现了合理轮作,主要表现在茬口好、耐连作等方面,因而可发挥着优于水稻与大豆的轮作优势。加之玉米种植可为畜牧发展提供充足的饲料,推动畜牧业的发展,而畜牧业的发展又可为有机肥料提供大量的原料,从而得以持续循环地维持土壤肥力。玉米秸秆实施还田时,还能有效增加了土壤养分与有机质,对其生物活性的提高起着良好的促进作用,以此真正实现了维持土壤良好肥力的农业生产良性循环。
2 玉米产业在农业产生中的前景展望
玉米产业的发展受市场需求的直接影响。而由于玉米产量稳定,具备较大增产潜力,种植成本较低,且在食用、饲用、加工等多个方面均能发挥良好应用价值,因而玉米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具备较良好的发展前景。玉米可在饲用、食用、工业原料等方面应用,这就对玉米产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随着能源危机的加重,绿色能源的使用也逐渐开始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而玉米可用作生产酒精,因而其在未来对燃料乙醇消费需求不断增加的环境下也将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这也要求玉米产业应提高单产水平[4]。在此认知基础上,玉米产业应将发展目光聚焦于培育并推广优良杂交种,确保实现玉米高产、减少病虫害、提升适应性。主要可通过优化玉米化肥理化特性,实施科学合理施肥来达到玉米增产增收,还要对玉米病虫害的物理、化学防治手段积极进行完善、创新,确保的玉米优质栽培,并需加强玉米现代化耕作栽培水平,以真正实现玉米稳定增产。
3 结语
玉米在农业生产中不但可作为重要的粮食作物,还能作为饲料作物、经济作物、调节作物等,从而在农业多个方面发展中均发挥着良好的影响作用。而在现阶段农业生产对玉米产业愈加重视的环境影响下,探究玉米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积极推广科学玉米栽培技术已然成为了玉米产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这要求农业相关工作者应重视研究如何科学栽培玉米,真正实现玉米增收,从而为推动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助力。
参考文献
[1]周晶.玉米栽培技术的研究与展望[J].农业与技术,2016(04):
130.
[2]张秀青.中国玉米产业困境及破解途径[J].农业展望,2014(07):
50-52.
[3]王倩.关于我国玉米产业问题研究综述[J].科技展望,2016(10):
篇3
关键词: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问题;改善措施
大力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有助于保证我国的食品安全、预防和控制动物疫情、提高农牧民的收入、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因此,进一步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有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意义。
1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的意义
1.1益于国家与政府管理
如果能保证畜牧业科学合理的发展,这不仅能提高农牧民的经济收入,还能帮助国家和政府对畜牧业体系进行具体化管理,制定和科学合理的政策,有效履行政府和国家的基本职责,从而建立健全畜牧业兽医体系,使畜牧兽医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有科学合理且具备可操作性的执行标准可以参照,保证兽医对畜产品的安全标准、生态环境保护标准、资源利用标准等相关行业标准能有较为具体全面的把握[1]。
1.2有利于提高畜产品质量
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对于畜牧业来说,新的畜禽品种不断出现,养殖技术也在不断革新,而对于新品种的安全研发和大力推广离不开畜牧兽医技术体系[2]。为保证现代畜牧业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势必要实现畜牧业的产业化经营,而畜牧兽医技术在产业化经营过程中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另外,大力推广畜牧兽医技术有助于完善管理体系,提高技术水平,保证生产能在短时间内达到预期的目标,使生产始终保持在最优状态,而这也能有效提高畜产品的数量。同时,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通过制定统一的投入品安全使用、动物防疫的体系标准,并在本系统内得到有效实施,从而保证畜产品的质量。
2畜牧兽医技术推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推广队伍素质不高
畜牧兽医技术对整个畜牧业的发展起推动作用,但在推广过程中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推广队伍来看,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不足,专业能力未能达到一个较高层次。就现阶段的基层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来看,有相当一部人推广人员是从上级畜牧业行政部门调剂过来的,尽管这部分人的理论知识储备较好,但普遍缺乏实践经验,操作水平较低,多适合理论知识的传授,但对于技术指导层面的实践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队伍中还有部分人员是从别的部门调过来的,专业与畜牧兽医不对口,且对实际情况知之甚少,理论知识也不合理,无法担当技术推广职责[3]。
2.2缺乏技术推广机构和制度
现阶段畜牧兽医推广过程中出现问题大多是因为许多地区的地方领导并没有意识到畜牧兽医的重要性,因此地方上的畜牧兽医建设力度不足,没有可以依照的科学合理的政策标准,也就无法有效管理畜牧兽医站,从而加大了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难度。尽管在畜牧兽医方面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法律及制度,也要求设立畜牧兽医站,有效控制动物疫情,但是由于相关技术人员的认识不足,从而使国家制定的法律无法落到实处。而针对这样的漏洞,也没有相关监管部门给予有效监督和审查[4]。
3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的改善措施
3.1提高推广人员的团队素质
畜牧兽医技术推广队伍需要综合素质过硬的人才开展工作,才能保证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因此畜牧兽医站不仅要吸纳优秀的兽医专业毕业生,以及时更新理论体系,保证技术能紧跟时展,还要集结经验丰富的兽医对新人进行培训,帮助新人能在短时间内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另外,我国畜牧兽医站非专业人士占比大,管理人员应定时组织培训工作,帮助畜牧兽医提高自身综合素养和专业能力,还要帮助畜牧兽医及时了解行业动态,严格把握市场动态,对国家相关政策及行业标准有全面而准确的理解,还要建立考核制度,相关管理人员应逐步探索建立现代畜牧业考核办法,将现代畜牧业的考核融入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考核中去,制定统一的考核指标和方法,有助于挑选畜牧兽医人才,改善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工作。
3.2理顺畜牧兽医管理体制
如果要加强畜牧兽医技术推广力度,就要建立起良性管理体制,政府相关部门及时整合畜牧业、林业、财政和计划政府部门资源,还要重视畜牧行业协会的作用,使多个部门能协调运转,保证管理效果。在推广畜牧兽医技术的过程中,各部门的协作能力能否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是影响推广效果的重要因素,如果能保证各个部门之间协调工作,就能有效提高畜牧兽医技术水平。另外,畜牧兽医技术也要紧跟时代潮流,不断革新,而这就要联合高等院校和相关科研单位,共同推动基层畜牧业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总之,各级政府要加强同畜牧兽医的合作,根据各地的不同区域特点,采取不同的推广方案,从而保证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工作有序开展。
4结语
近年来,随着农业的不断发展,进一步提高农业技术水平成为相关人员工作开展的重点,而畜牧业作为农业技术中较为重要的一环,加强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力度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相关从业人员应全面而又准确地把握推广现状,采取具有可行性的推广方案,并针对推广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从而有效提高畜牧兽医技术的推广效果,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方明.畜牧兽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探究[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6(12):9.
[2]吴文华.浅谈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中的问题及对策[J].医药卫生:文摘版,2016(5):295.
[3]黃焯新.对农村畜牧兽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思考[J].吉林农业,2014(2):67.
篇4
【关键词】性别控制,畜牧业,性别决定,发展前景
性别控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性别控制技术是指通过对动物的正常生殖过程进行人为干预,使成年雌性动物产出人们期望性别后代的一门现代生物技术,是一项能显著提高家畜繁殖效率的生物工程技术,对家畜育种,生产和遗传疾病的繁殖都有很重要的意义。在畜牧业生产中许多性状受到性别因素的制约,性别控制技术对于我国现有生产条件不变而奶制品和肉制品需求迅速增加的现状来说,更意味着生产资料的高效利用和畜牧业生产效率的提高。
1性别决定原理
哺乳动物性别分化之前,仅有位于中肾内缘的性腺原基,这种未分化的性腺中胚层处于中性。胚胎是含有牟勒氏管、吴夫氏管两套生殖导管和未分化性腺的中性胚,性腺原基分化的类型决定了机体将来性别的发育(张红卫等,2001)。当性腺原基被决定因子(SRY)诱导发育成,支持细胞则会分泌抗牟勒氏管因子而使牟勒氏管解体,这时吴夫氏管发育为雄性生殖管道。当性腺原基发育为卵巢,由卵巢分泌的雌激素则使牟勒氏管发育为阴道、子宫和输卵管等(朱必才等,2002)。目前发现, 性别决定过程中有三种基因调控未分化性腺的发育及雄性性别决定,分别是WT-1、SF-1和SOX9。
2性别控制方法
目前研究性别控制的途径和方法主要集中在受精前X、Y的分离,受精后的胚胎性别鉴定和控制。
2.1 X与Y的分离
精母细胞经过有丝分裂后产生X、Y两种不同类型的,如果X和卵子结合则产生雌性后代,若Y和卵子结合则产生雄性后代。分离动物中X和Y, 是解决家畜性别控制的关键问题。
X和Y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形态上,X 头部比较大, DNA含量多;在重量和比重上,X重,比重大且表面膜电荷多;在运动性和活力方面,Y活动能力较强, 速度快;耐酸碱性方面,Y 嗜碱不耐酸;并且YF一小体阳性(朱晓华等,2001)。
目前分离X和Y的方法主要有:沉积分离法、梯度离心法、电泳法、白蛋白沉淀法、免疫法、流式细胞仪分类法。
沉积分离法主要是利用X沉积速率比Y快的原理来分离,但是这种方法由于缺乏重复性和其它动物实验的证实而为广泛采用(张光勤和李建民,2002)。梯度离心法是根据X染色体的体积比Y染色体的大,且比重不同等特点来分离的,但是该方法只能做到大部分分离,因此性别控制也只能达到70~80%(岩崎说雄等,1987;张光勤和李建民,2002)。电泳法主要是根据X、Y所带的生物电不同而设计的一种分离方法,以中型缓冲液电泳时向阳离子移动的X比Y多来对进行分离,但是分离结果的准确性和重复性都不理想,并且在电泳液中不易存活,分选后的活力低,因此难以推广(张淑娟,2005;George et al., 2002)。
白蛋白沉淀法是依据Y在白蛋白溶液中的运动速度比X的快的原理来分离的,但是这种方法对于性别比例的改变并不是十分明显,因此存在争议(White et al., 1984;石磊和岳文斌,2007)。免疫法是根据H-Y抗原特异表达于Y细胞膜上,利用H-Y抗体来检测抗原,但是有研究表明X也能结合抗H-Y抗原抗体,因此,在本质上X、Y会共享抗原(Zavos,1983;Hendriksen,1999)。
目前比较理想的方法是流式细胞仪分类法,它是根据X、YDNA含量的微小差异来分离的,是当前分离纯度最高的一种方法,一般分离率可达70~90%,而且分离后的仍具有发育能力,其主要缺点是分离速度慢、时间较长、成本高难以商业化(冯伯森等,2000;George et al., 2002; 张明和卢克焕,2003;陆阳清等,2005)。
2.2胚胎性别鉴定
胚胎性别鉴定的主要方法有核型分析法,X-相关酶法,免疫学方法,分子生物学方法等。核型分析法通过查明胚胎细胞的性染色体类型为XX型和XY型来鉴定胚胎的性别,该方法准确率高,几乎可达到100%,但操作繁琐,对胚胎有一定的伤害,不适合生产实际,目前主要用来验证其它性别鉴定方法的准确率(葛宝生等,1998;华进联等,1999)。X-相关酶法是通过测定与X染色体相关的酶活性来鉴定雌性胚胎的一种方法,其依据是:在胚胎发育早期,雌性的一条X染色体失活;在胚胎基因组的激活和X一染色体失活之间的短暂时期内,雌性的两条X一染色体都可以被转录和翻译,这表明在雌性胚胎中与X一染色体相连的酶细胞内活性是雄性的两倍,但这种方法中测定次黄漂吟磷酸核糖转移酶对致密桑套胚或囊胚阶段的胚胎应用有困难,难以确定X染色体失活的准确时间,并且还具有潜在的细胞毒性(魏雅萍,2003;张传生和杜立新,2001;冯伯森等,2000)。
免疫学方法是利用H-Y抗血清或H-Y单克隆抗体检测胚胎上是否存在雄性特异性H-Y抗原,从而鉴定胚胎性别的一种方法,它包括间接免疫荧光法和细胞毒性分析法(Hossepian,1993)。间接免疫荧光法先将胚胎在H-Y抗血清或单克隆抗体中培养,再用异硫氰酸盐荧光标记的免疫球蛋白IgM处理, 然后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查胚胎是否带有荧光素, 若有则判定为H一Y+胚胎, 不显荧光则为H一Y-胚胎。这种方法虽然不损害胚胎,准确率高,但是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冯伯森等,2000)。细胞毒性分析的原理是在补体存在的情况下,H一Y抗体可以和H-Y阳性雄性胚胎结合并使卵裂球溶解,而仍能正常发育的为雌性胚胎。但是这种方法对细胞杀伤作用,已很少采用(冯伯森等,2000;张光勤和李建民,2002)。分子生物学方法是近十几年发展起来的一种利用雄性特异性SRY基因和PCR扩增技术鉴定性别的一种方法。扩增后经电泳检测,能扩增出序列的为雄性,反之为雌性。这种方法灵敏度高, 准确率高,是目前为止最为理想的胚胎性别鉴定方法之一(魏雅萍,2003)。
3性别控制的意义
性别控制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一,可以大大提高畜牧业的经济效益。畜牧业生产中不同性别的家畜有不同的用途,因此可运用此技术提高大量雌性个,如奶牛、母鸡的数量,而且可以节约雄性个体在繁殖年度的饲料消耗。相,雄性肉牛,绵羊和猪等增重要快,肉质优良等特点也可通过此技术控制多产雄比后代。并且可以有效的防止牛的异性孪生不育症。其二,可以排除动物群体中的有害基因,预测和控制家畜的遗传和表型性别,增加选育强度,获得最大的遗传进展。其三,控制性别与胚胎移植,胚胎冷冻等技术的应用,可加速濒危动物,珍稀动物的繁殖和保种进程。.性别控制也是体外受精,核移植单精注射及转基因动物的一项配套技术,它的应用必将促进其它生物技术的发展。
我国是个发展中国家,奶、肉人均消费长期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我国对奶、肉的需求量巨增,通过性别控制技术来快速繁殖性别控制后代,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快速的需求增长(文国艺,2004)。
4问题及其发展前景
性别主要是由遗传决定的,目前家畜的性别控制技术已在商业上应用,并且已成为畜牧业发展中的主要技术之一。尽管应用流式细胞仪分离已取得了很大进展,但是性别控制技术在生产中的普及还存在许多限制性的因素,如成本高,耗时长,技术要求高等。我们可以通过添加饲料营养或碱性饲料、添加微量元素、按摩、提高冷冻的解冻温度等措施来提高产雌率(齐义信和李爱芸,2001;赵峰,2002;白海湖,1997;姜忠玲,2004)。
畜牧业的发展促进了家畜性别控制的研究,目前动物的性别控制技术已取得了一定成果,但距离对生物性别进行有效控制或使用胚胎性别鉴定达到实用化水平还有一定差距。运用流式细胞分离法和SRY基因PCR扩增法是准确而发展前景比较广阔的性别控制方法,但是分离速度较慢,因此,需要提高速度以便在生产中广泛应用,同时加强与体外受精和显微受精技术的结合,从而提高的利用率。运用SRY基因PCR技术鉴定胚胎性别关键在于提高灵敏度减少细胞取样对胚胎的损伤,取样胚胎冷冻后移植妊娠率等。另外, 需要研究家畜SRY基因PCR扩增试剂盒,使这种方法的操作简单而实用,同时广泛的进行研究运用胚胎工程等学科的前沿技术来提高性别控制的准确率,将在畜牧业上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相关生物技术的发展,效果耿介稳定的性别控制技术是可以实现的,并且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技术与胚胎移植技术、体外受精技术、胚胎冷冻技术相结合将会共同推动畜牧业产业化的前进。
参考文献:
[1]George E, Seidel Jr, Duanel. Current status of sexing mammalian spermatozoa. Reproduction,2002, 124(6): 733-743.
[2]Hendriksen P J M. Do X and Y spermatozoa differ in proteins. Theriogenology, 1999, 52: 1295-1307.
[3]White K L et al. Immunofluorescent detection of a male specific factor on preimplantation bovine embryos. Theriogenology, 1984, 21: 275.
[4]Zavos P M. Preconception sex determination via intravaginal administration of H-Y antisera in rabbits. Theriogenology, 1983, 20: 235-240.
[5]白海湖. 与性别有关的镉元素. 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7, 9(2).
[6]冯伯森, 王秋雨, 胡玉兴编, 著. 动物细胞工程原理与实践.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0, 90-95.
[7]葛宝生, 李善如, 张忠诚等. 哺乳动物的性别控制. 内蒙古畜牧科学, 1998, 2: 14-17.
[8]华进联, 郑茂, 窦忠英. 家畜早期胚胎性别鉴定. 黑龙江畜牧兽医, 1999, 8: 9-11.
[9]姜忠玲, 王国志. 奶牛性别控制的研究途径与现状. 黑龙江动物繁殖, 2004, 12(2): 10-12.
[10]陆阳清, 张明, 卢克焕. 流式细胞仪分离法的研究进展. 生物技术通报, 2005, 176(3): 26-30.
[11]楔田博司等。第1回家畜繁殖技术研究会大会要旨。1987.
[12]齐义信, 李爱芸, 齐鲁全, 等. 家畜性比的综合控制技术. 中国奶牛, 2001, 5: 34-36.
[13]石磊, 岳文斌. X、Y分离性别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7, 2: 6-7.
[14]魏雅萍. 畜胚胎早期性别鉴定的方法. 青海畜牧兽医杂志, 2003, 33(1): 41-42.
[15]文国艺. 动物性别控制任重而道远.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4, 21(6): 1-2.
[16]岩崎说雄等. 第79回日畜学会大会要旨. 1987: 135.
[17]张传生, 杜立新.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机理及性别鉴定方法研究进展. 黄牛杂志, 2001, 27(3): 38-42.
[18]张红卫, 王子仁, 张士璀, 等. 发育生物学,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34-340.
[19]朱晓华, 赵万里, 王志跃. 家畜性别决定的机制及其控制的研究进展.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 18(1): 22-24.
[20]朱必才, 高建国, 张子峰, 等. 哺乳动物性别决定及其机制的研究. 细胞生物学杂志, 2002, 24(5): 282-286.
[21]赵峰. 奶牛性别控制技术研究及其利用. 中国奶牛, 2002, 2: 31-33.
[22]张光勤, 李建民. 哺乳动物XY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2, 36(2): 168-171.
篇5
作为以农牧业为主的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的,农牧职工增收问题是我们经济工作中的头等大事,没有农牧职工的增收和的稳定,经济和发展都无从谈起。就目前情况看,由于特色农业和经济作物的种植覆盖面不足,市场价格波动大,还不足以拉动农牧职工收入的更快增长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是新疆传统的畜牧业大区之一,畜牧业已具备相当的规模,面对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我国加入的新形势,基于资源比较优势和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的区域经济分工日益明显,我具有发展畜牧业的丰富的资源优势,畜产品价格优势明显,畜牧业必将面临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正确地认识和分析我发展畜牧业的优势的面临的不利因素,并采取行之有效的应对措施,对我们今后进一步趋利避害,加快发展畜牧业,促进农牧职工增收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发展畜牧业的优势和劣势分析
(一)加快发展畜牧业的优势
⒈地缘优势。地处、塔城两地区,东西长余公里,南北宽余公里,分布于地区的、××等县一市和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我有个与哈萨克斯坦共和国、蒙古国接壤,部位于地区中心,位于国道、省道、省道交汇处,奎北二级柏油路及奎北铁路在近几年内即将开工运行,交通极为方便,有三个已开放口岸,我国西北唯一与俄罗斯交界的喀纳斯口岸,正在积极争取早日开放。为畜牧业产品流通带来了许多便利条件。
⒉水利资源优势。我位于山麓,水资源十分丰富,垦区有额尔齐斯河、克朗河、别列孜克河、阿拉克别克河、乌伦古河、和布克河、乌勒昆乌拉斯图河大小条河流,总径流量亿立方米。垦区周边主要有乌伦古湖,若巴色苦尔湖、阿拉哈克湖三个湖泊垦区大小自然坑塘个,总水面万亩,可引水灌溉的个,可用于养殖的有个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农田草场水利基本建设已具备一定的规模,有利于畜牧业的进一步发展。
⒊土地和草场资源优势。全土地总面积万亩,发展畜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现有天然草场万亩还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和茂盛的湖草具有发展畜牧业的良好基础条件。
⒋从事畜牧业的人文环境优势。我有着畜牧业生产的悠久历史,广大农牧职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有一大批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牧工队伍和高科技养殖示范户,实行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形成了、、连三级畜牧业兽医服务网络。他们是我实现畜牧业产业化的有力保证。
⒌畜产品价格优势。现阶段,我国的畜产品价格普遍低于国际市场,而我的畜产品价格又低于国内其他市场,特别是加入后,随着我国畜产品出口环境的不断改善,我的畜牧业生产价格优势逐步显现出来。
(二)制约畜牧业发展的不利因素。
⒈自然环境条件恶劣。我位于新疆的最北端,全年平均气温℃,冬季漫长,气候条件恶劣,平均每隔三至五年就遇到时一次较大的风灾、雪灾、洪灾等自然灾害,漫长的冬季使牲畜只能舍饲,增加了生产成本。
⒉畜草矛盾、林牧矛盾与传统草原畜牧业的困境。随着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牧草资源已严重退化,牧草的品质降低,产草量下降,草畜矛盾较为突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加之我绝大部分牲畜集中在额尔齐斯河和乌伦古河的河谷进行越冬,这一带又是我区天然林保护的重点地区,林牧矛盾长期存在。
⒊以牧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生产经营以及畜群结构不合理、品种落后造成的低效益。我的畜牧业生产中,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有相当的比重,绝大多数是以户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生产方式粗放、低效;畜群结构中大多以羊为主,大畜的比重小,牲畜品种混杂的现象随处可见,良种牲畜比例小,科技含量较低,科学的饲养方法没有得到普遍推广。
⒋畜产品的生产标准与国际不接轨,品质较低,缺乏竞争力,没有品牌优势,没有商标。兽医防疫工作滞后,设备陈旧、技术老化、初级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大,畜禽疫病时常波及到本地,往往造成一定的损失。
二、加快提升畜牧业整体水平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进行结构调整,退耕还草,大力发展种草业,这是加快发展我畜牧业的先决条件。
发展畜牧业,草业要先行。我以农区畜牧业为主,要想做大畜牧业,必须大面积种植草料地,要利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的有利时机。积极争取项目投入,加快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结合种植业结构调整,把包括旱地、沙地、碱地全部种草种料,迅速扩大苜蓿等高蛋白优质饲料的种植,全面推进青贮、黄贮技术,走规模化集约化的道路。要保护和改善天然草场,加大牧区退化草场的治理,推进划区轮牧、围栏封草、草地自然保护区建设和草原地治蝗等天然草场保护措施,建设优质饲草饲料基地。
(二)重点发展农区畜牧业,农牧结合,这是加快发展我畜牧业的方向。
要快速增加农区牲畜总量,支持农牧职工发展养殖小区,扶持养殖大户,带动千家农万户发展养殖业,增加农牧职工收入,必经要树立大农业格局,集中精力狠抓农区畜牧业,彻底打破农牧区别。围绕畜牧业发展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利用田间林带、宜草的弃耕地、荒地等扩大人工种植草面积,将农区变成养殖种植结合的畜牧业饲草饲料基地。
三提高科技含量,大力进行牲畜品种改良,提高畜产品附加值。
科技含量低,是我畜产品市场竞争力不强的关键。要以牲畜品种改良和科学饲养常规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重点,积极落实“科技兴牧”战略。在大力改良和发展本地特色优势牲畜品种的前提下,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良品种。鼓励农牧职工引进高品质的冻精和胚胎,缩短改良周期,淘汰本地的劣势牲畜,扩大良种畜数量,提高牲畜的单体效益。引进 企业化经营机制,集中进行胚胎移植,分散饲养。要建立科学化的完善的畜牧业疫病测防御网络,按照国家通行畜产品的标准生产,为我畜产品打入国际市场创造条件。加强对畜牧技术人员的培训,严格执行承包责任制,提高科技人员的收入,调动工作积极性,引导建立面向畜牧业市场的、规模较大的畜牧业服务队伍。
(四)多渠道筹集资金,大力加强牧区基础设施,这是加快我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减少牲畜的灾害损失,基础建设是关键,搞好牧区基础建设,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争取国家的项目投入,另一方面,要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农牧职工贷款等形式自筹资金建设棚圈、房屋、围栏等设施,以调动农牧职工自我投入的积极性。同时,为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建立以“给牧区以资金、给城市以市场”的富民政策,改革农牧区货币长期供应量紧缩的状态,采取贷款方便政策,更重要的是有了资金的支持,牧区经济得到快速发展,农牧工才能增加收入。
(五)以市场为导向,大力推进畜牧业产业化进程,这是加快我畜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
畜牧业产业化程度低、缺乏有带动和辐射能力的畜产品加工企业是制约着我畜牧业快速发展主要原因,结合我实际,走牧区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畜牧业产品加工企业,重点要抓好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龙头企业,二是要抓外向型企业,要实施外向拉动战略,大力引进扶持和培育具有竞争力和发展前景的龙头企业,面向内地和国际市场,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积极做好各项服务,把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来我投资,办厂,或以联合、兼并、入股等经营方式,通过引导外资和国内资本参与,整合资源,积极完善畜牧业产业化运行机制,实行专业化生产,区域化布局、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完善龙头企业与基地、基地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逐步形成产加销一体化的生产经营体系,要坚持市场化原则,打破行业界线和所有制界线,走区域融合发展的开放畜牧业的路子。要以为中心,在周边集中布局,建立龙头企业生产基地,扶持、培育家庭养殖大户,以大带小、以大促小,发挥养殖大户在技术、信息方面的示范作用,促进养殖水平的提高。要围绕畜牧业,以加工业为主线、流通为手段、市场化为内容,采取优惠政策,广泛吸引国内外资金,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租赁制、承包制等多种方式,进行产业化经营,延长畜牧业产业链,提高畜牧产品附加值,增加农牧职工收入。
(六)抓好教育事业和人才队伍,这是加快我畜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篇6
[关键词] 地理信息系统 畜牧养殖 应用
[中图分类号] S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3-0200-02
一、地理信息系统浅析
地理信息系统也被称为地学信息系统或者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是一门新兴的信息技术系统和重要的空间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计算机的软件与硬件的双重支持下,发挥信息传感作用,能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有时也包括大气层)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和储存,再进行管理和运算,继而进行科学有效的分析、显示和描述,提供科学的参考和决策的参数及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在畜牧养殖领域上,应用的是最为广泛的,该技术有效促动了畜牧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该系统是集测绘遥感学、现代地理学、计算机科学、空间科学、信息科学以及环境科学为一体的新型和边缘性科学。
二、地理信息系统在畜牧养殖和防疫方面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信息技术平台,它在畜牧养殖和防疫方面应用的比较广泛,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去剖析这一课题。
1. 在畜牧养殖方面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是实用性很强的信息系统技术,很长时期以来,就已经被广泛地应用在了畜牧养殖领域,并在推动畜牧养殖业发展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帮助畜牧养殖进行地理数据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辅助决策,有效研判畜群发展动态,跟踪畜群生长繁殖等第一手情况,对实施科学畜牧和科学养殖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在畜牧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现在就以奶牛养殖为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成功使用,充分保障了奶牛养殖时能及时准确地收集、加工、存储奶牛及养殖场的基础信息,并通过反馈的数据科学综合地处理各类信息,实现对奶牛饲养牧场实行现代化管理,使现代奶牛养殖的经营管理水平和牛群生产水平都得到有效的提高。
再以绵羊养殖为例,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合理应用,养殖者可以及时了解到绵羊养殖过程中一系列数据分析和资料,比如哪些地区更适合绵羊养殖,还有养殖场及相关区域的水温、空气湿度、草原分别情况等绵羊的放牧养殖元素,都会从地理信息系统那里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同时,地理信息系统还在辅助绵羊免疫双羔羊、塑料暖棚养羊技术、绵羊穿衣技术、季节性绵羊养殖等方面提供辅助技术,提供有价值的参数和数据,推动绵羊养殖业不断壮大。目前,专家和学者正准备对畜牧养殖领域实行地理信息系统的全方位推广,届时,畜牧业将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帮助下更加快速科学地发展起来。
2. 在畜牧防疫方面的应用
在上一点中,着重谈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畜牧养殖方面的应用,还有实际养殖过程中所取得的效用。不可否认的是,地理信息系统不但在畜牧养殖上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同时在畜牧防疫上也是功不可没。有目共睹,就是在近年来,各种畜禽疫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畜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是近几年还出现了从前没有出现过的疫情,叫不出名字、甚至查不到原因的疫情,令专家和养殖者防不胜防,十分头痛。抓畜禽养殖先抓防疫,已经成为让业内人士率先达成的共识,为此专家学者们将地理信息系统逐步应用到畜牧养殖防疫上,为的就是更有效地防治和控制、避免疫情的发生,应用以来确实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目前,在畜牧防疫方面,已经开始广泛利用3S技术,该地理信息系统通过监控体系的成功建立,实现了全方位、及时高效的信息沟通,保证了在监管体系辐射范围内,疫情的准确反馈,及时有效地避免了畜牧疫情的发生、扩散和流行,地理信息系统能及时、准确地监控、捕捉疫情,让疫情得到即时防范和救治,在畜牧防疫工作上功不可没。
地理信息系统在畜牧防疫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快速反应和积极应对畜牧疫情拥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政府部门和畜牧行管部门还可以通过地理信息技术平台的建立,大大提高了对监管对象的监督和管理能力,新疆牧民们称“地理信息系统”是畜牧业的保健医生,为疫情防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再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面,通过地理信息系统的有效应用和防疫信息资源的有效开发整合,为政府部门和行管部门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充分保证了畜禽的产品安全,还可以高效抵制国际市场的强烈冲击,保障国家畜禽产品和食品安全,切实提高我国农业、畜牧业、养殖业的国际竞争力和抵抗风险的能力,在这方面的贡献,地理信息系统的意义和作用都十分重大。
3. 对畜牧产业的推动作用
地理信息系统在畜牧产业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畜牧产业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的快速发展,发挥的推动作用是积极且显著的。地理信息系统确保了畜牧养殖的信息畅通,以万只肉羊养殖为例,在确定区域养殖规模、存栏数和产能调配上,羊群数量较大、新疆草原广袤,这都给饲养管理者带来很大的实际困难,而地理信息系统应用后,就可以统筹调配、管理到位。在羊肉淡旺季的价格预测,市场波动的幅度等方面也都起到了关键的预测作用,因此,加快推进畜牧业信息化建设已经是时展的需要。地理信息系统更是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进一步拓展在畜牧产业的应用深度和广度,各级政府部门和行管部门也要予以大力的支持和扶持,保证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空间和政策鼓励。同时,政府部门和行管部门也不要忽略了对养殖户的悉心指导,严格把关、仔细审查、强化监督、加快推进,充分保障地理信息系统采集数据的质量,有效推动畜牧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三、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发展前景
可以预见,地理信息系统必将应用得越来越广泛,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发挥的作用也必将会越来越巨大。地理信息系统不仅仅要活跃在畜牧行业,而且还要在其他领域中大有一番作为,这里包括地理信息系统在地质领域、农业农村领域、城乡建设领域、商业领域、国土资源领域、环境保护领域、军事领域等方面得到的广泛应用,并且要取得显著的实效。
四、总结
通过本文的粗浅探析,让大家对地理信息系统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对地理信息系统在经济与社会方面做出的贡献也有了较深的印象。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在畜牧养殖和防疫方面发挥着突出的作用,需要广大专家学者进一步深入研发,让地理信息系统更发达、更科学全面,从而在畜牧产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庞扬;刘晓东;严亚军;于琦;地理信息系统在畜牧养殖与防疫方面的应用[J];农业网络信息;2011(03).
[2]养殖场、养殖企业管理软件介绍[J];中国牧业通讯;2006(05).
篇7
【关键词】新疆;草业;可持续;宏观远景
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省,是我国第三草地资源大省,天然草地占国土面积的34.4%,为耕地面积的14.43倍,林地面积的8.06倍,是新疆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农牧区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 ,作为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牧养着新疆家畜(不包括猪) 总数的一半以上,草业的发展关系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增收问题,更直接关系新疆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研究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和发展前景是很有必要的。
1、新疆草业情况概述
1.1 天然草地:新疆草原,总面积达5725.88万公顷,可利用面积4800.68万公顷,是我国第三大草原省区, 草地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昆仑山和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边缘及河流沿岸;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 草地季节利用明显,全疆约有70%以上的牲畜不同程度在草地放牧,包括四季、三季或二季在草地放牧。另外,还有几千万亩的农林副产品可以利用。形成了其独特的温性荒漠草地类型及山地草地类型的多样性, 平原荒漠草地与山地不同类型草地共同组成了完整、严格的季带, 成为新疆草地利用的特点之一, 新疆有野生牧草种, 约占全国牧草总种数的43%, 尤以菊科、豆科、黎科牧草种类丰富, 是新疆牧草资源的特色。广阔的草原不仅为新疆畜牧业发展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也为祖国西部边陲筑起一道绿色生态屏障[1]。
1.2 人工草地:新疆具有发展人工草地的良好条件, 但受到水资源的限制, 其人工草地发展比较慢,只有50万公顷,约为内蒙的20%,甘肃的65%。
1.3 草种:新疆有着生产种子的良好气候条件,日照长,太阳能资源丰富。象北疆的紫花苜蓿种子,籽粒饱满,色泽澄亮,奇台布、尔津县的“新苏一号”苏丹草种子,千粒重达到普通苏丹草种子的1.5倍, 伏地肤、鸭茅等种子,无论品质还是发芽率都高于其他省区同类品种。新疆草种类资源居北方各主要牧业省区之首, 可牧用的植物有多2900种,其中优良牧草380余种,世界上被公认的品种几乎都有,有些品种在品质上驰名中外。但由于生产及管理不善, 种子质量逐年下降。目前, 我区牧草种子主要依赖外地的供应, 每年经新疆牧草种子质量检验中心检验的入疆牧草种子就达1000t左右[2][3]。
1.4 新疆草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1.4.1天然草地退化严重。“立草为业、草业先行”的指导思想和“加强保护、扩大改良、合理利用、重点建设”的草原工作方针贯彻还不得力。尽管新疆有着丰富的草地类型和良好的牧草品种, 但由于长期忽视草原建设及滥牧, 对草原的多头管理,草原执法难, 造成毁草开荒。滥挖草原野生药用植物资源, 使草原遭到毁灭性破坏,加之大面积的开荒耕作以及挖矿采油等造成天然草场的严重退化、沙化、碱化,对牧民的补偿不能落实, 影响牧民的积极性。目前,新疆草地退化面积高达2300万公顷,严重退化而积达到670万公顷,草地年退化速率几乎达到29万公顷,与此相伴的是草地生产力迅速下降,单位面积草产量及种子产量比20世纪60年代下降近乎45%[4] [5]。
1.4.2 草地长期投入不足,建设缓慢。牧业、草业的投入只占全区投入的1%左右,占大农业投入的7%~8% ,但牧业产值占大农业的25%左右。人工草场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牧民定居建设更是一个薄弱环节,没有专项建设资金,致使定居和草原建设速度缓慢。据各地州调查,现留给牧民定居的草地,改造难度大,水、电、路建设十分困难。我区大部分牧民定居的资金靠牧民自筹,牧民负担过重。正如原农业部部长何康视察新疆牧区时所说“三多三少”现象,即产出多,投入少;要得多,给的少;讲得多,落实少[6]。
1.4.3草地分布不平衡,草畜矛盾尖锐。新疆地域辽阔,农业自然资源分布差异较大,加之受资源、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影响,形成了南北疆在发展上的差距。北疆地区借以良好的草业发展基础和劳动者素质相对较高,无论是生产,还是物质技术投入和牧民收入都高于南疆地区。而南疆地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草地资源贫乏,人均占有可耕地又少,牧民收入长期低而不稳,贫困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且四季草地不平衡,草畜矛盾尖锐,尤其是冷季饲草不足。据测,新疆草地载畜能力只有3,202.77万头(只) ,但至20世纪末,我区牲畜已达4,525 万头( 只) ,远远超过载畜能力。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直接影响新疆草业的腾飞发展与牧民整体同步进小康的进程[4]。
1.5 新疆畜牧业发展及畜产品产量基本情况:新疆有许多优良畜种驰名全国,如新盗细毛羊,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阿勒泰大尾羊,新疆羔皮羊,新疆绒山羊,新疆双峰驮等。无论是从肉食上还是毛用及乳品上, 新疆畜产品都有很大的优势。
纵向来看,经过这些年的发展,我区主要畜产品产量有了大幅度提升,但横向比较,我区畜产品市场占有率一直处在全国比较低的水平上,人均畜产品占有量与内地畜牧业发达省市区相比差距很大。2007年,我区肉类总产量169万吨,占全国总量的2%;奶类产量202万吨,占全国总量的5.5%;禽蛋产量27万吨,占全国总量的0.9%。2006年,我区人均肉类占有量77公斤,人均奶类占有量88公斤,人均禽蛋占有量13公斤。而同一时期,内蒙古人均肉类占有量90公斤,人均奶类占有量363公斤,人均禽蛋占有量21公斤。作为全国的五大牧区之一,目前我区畜牧业发展水平,特别是畜产品总量和人均占有量距应有的水平相差甚远,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必须树立现代大市场观念,切实把增加畜产品有效社会供给摆在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位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大力提升新疆畜产品产量。
2、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
2.1 草业的发展关系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新疆的基础产业,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涉及社会、经济、技术等多方面问题,但是在具体措施上,发展草业是重要切入点。走农、草、畜结合道路,即草地农业的道路,应是新疆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向,作为农业生产发展的长远方针。在世界上,一些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国家,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是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标志,我国平均只占到30%。从新疆农业发展现状看,总体上讲有了很大发展,经济、农民收入一度有所增长,但这种增长的持续性与效益性逐渐在动摇,在经济与生态上暴露出的危机日益突出。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问题、食物安全性问题、土壤肥力衰减及其荒漠化问题、白色与农药污染所引起的环境问题,以单一种植业结构的持续发展问题,以往和现行农业发展模式,已难以解决存在的这些矛盾,必须重新调整农业发展模式,树立新的发展思路。
发展草业,在农区推行粮食—饲草料—经济作物“三元”种植结构,农、牧区间以草地农业系统为依托,通过物质、能量交流实行广泛的系统耦合,保持植物生产与动物生产有机联系,对农业新技术革命和持续发展有不可取代的重大作用。
2.2草业的发展关系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新疆是我国主要牧区,重要的畜产品生产基地。目前,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受资源限制,各地州基本均都到了发展极限;农区畜牧业多为秸秆畜牧业,生产水平低下,效益不高。新疆要把畜牧业做强做大,要成为农业发展的主导产业,农牧民增收的主渠道,实施新的草业发展工程,开发新的饲草料资源,是畜牧业发展和畜产品安全的重要保证。
2.3草业经济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与繁荣:新疆是我国第三草地资源大省,天然草地占国土面积34.4% ,为耕地面积的14.43倍,林地面积的8.06倍,是新疆少数民族集中分布区。作为畜牧业生产基地之一,牧养着新疆家畜(不包括猪) 总数的一半以上。2004 年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达到25%。从总体来看草业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经济效益相对于其他产业不是很高,但它对人类文明与发展、社会进步,特别是对依赖于草地生存的少数民族兴衰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草地是当地生产发展的主要生产资料,广大牧民的经济活动迄今为止仍然主要依赖于草地,草地畜牧业是这些民族的传统经济和主体产业,是物质生活和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草地兴衰,直接关系到当地少数民族地区的进步与繁荣,牧民能否奔小康和生态安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直接关系到西部大开发地区经济振兴,缩小地区间差距宏伟蓝图的顺利实施。
草业经济也是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疆是一个农牧业大省,农牧区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0% ,农村经济的发展,农牧民增收问题,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和谐社会的构建。过去一段时间内,新疆主要农产品价格和比较效益一直处于低而不稳的状态,从2003年开始,国家对主要农产品价格进行了适当调整,农民得到了一些实惠。但从长远发展来讲,仅从政策上来调控,以政策替代市场经济规律,发展终究会受到限制。目前,新疆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各省区的排位中仍处于较后,改变这种状况,除了继续坚持已有特色农业的发展,还应大力发展草业,加快畜牧业发展步伐,完善二、三产业,可实现多环节、多层次、多领域的增值增收。还可以更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优化资源配置。发展草业对新疆经济社会发展、边疆安定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7]。
3、草业发展对新疆的特殊意义
3.1全国全面奔小康,关键在农业,新疆更为突出。现在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已经深深意识到这个问题,要使农牧民富起来,关键在发展现代化畜牧业,发展牧业的重中之重在于发展草产业,包括:牧区草业、农区草业、林区草业、沙区草业、渔区草业。
3.2对草业应该有个新的看法,要用生态学的概念重新认识草原。使草地产生出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化合物,供家畜、动物食用) 与环境(覆盖地面,保护土壤免受侵蚀) 协调的最高生产力。
3.3新疆生态建设中草业起着骨干作用。新疆属于干旱地区,尤其占5/ 6 的平原地区,除了部分河流两岸外,大多属于荒漠、半荒漠植被,都以草本植物为主,也有部分灌木。有专家认为,从生态作用而言,草与林各有千秋,不可厚此薄彼。应该合理的建立草林灌木复合植被,既促进牧业等生产发展,又保护了环境,达到生态平衡。
3.4国家农业部最近在《关于加快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中明确提出,西部地区特色种植业产品生产历史悠久,产品质量好,具有进一步发展的潜力。所以,向西部推荐重点发展五类特色农业,其中有一项就是“草业和草地畜牧业”和“特色农畜产品加工业”,在国内外草、畜产品需求量日益增长的情况下,发展草业是新疆农牧民脱贫致富的新兴产业[6]。
4、草业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
4.1改革现行草业运行与管理体制。目前新疆草业的运行与管理体制还难以适应加快草业发展、建设现代草业和市场化对产业进行灵活、有效宏观调控的要求,也不适应充分调动广大经营者的生产积极性和经济快速增长的要求。因此,自治区人民政府要进一步加大对草业发展、建设、运行与管理的支持与宏观调控力度,对产业的产前、产中、产后和生产资料的供应、草业生产、草畜产品流通以及产品国际国内贸易实行统管,财政、金融、工商、税收,土地管理、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政策措施都应给予扶持,以真正实现草业的两个根本转变。
4.2 建立人才、科技保障体系,积极推进草业科技进步。无论是当前还是在今后,在草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增长,保持可持续发展和向现代化迈进的进程中,科技进步的作用显得越来越重要。重视和充分发挥科技进步在草业发展中的作用,一方面依托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技、人才优势,积极开展基础和应用研究,在重点领域进行科技攻关,为草业的发展和产业提升提供技术支撑。另一方面要重视基层生产者人才的培养,提高接受和应用科技的能力。重视现有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在饲草料新品种的开发、生产、加工、利用转化,病虫害防治、集约化养殖等方面增加科技含量。同时,要加强科技普及工作,提高科技成果的应用效率。
4.3 大力推进退耕还草,增草增畜。 牧区要大力推进高产优质高效的人工饲草料基地建设,对被开垦的草地及摞荒地加快发展人工种草和恢复草地植被,山区旱地全部退耕还草;农区特别是南疆要大力推广新和县林荫带种植苜蓿带的生态发展模式,把现有种植业中将一部分中低产田,一部分风险棉区和一部分效益比较低的其他种植业区域,发展苜蓿等优质饲草种植,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力争用3~5 年时间使全区农业种植业结构中,苜蓿等饲草的种植比例由现在不足5%提高到15% ,使全区棉、经、草比例尽快达到4∶4∶2 的比例[7][8]。
4.4 加大对草业的投入,大力发展人工草场种植。根据自治区2008年7月畜牧业工作会议精神,着力改善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提高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一要大力发展优质饲草料种植。一方面,要通过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青贮玉米、饲料玉米和苜蓿等优质饲草料的种植面积,建立“粮、经、草”三元种植结构模式;另一方面,要大力推广饲草料优质高产技术,加强牧草种子繁育基地建设,积极发展草田轮作、玉米复播和牧粮、牧林间作套种,提高饲草料种植的技术水平和单位面积的产出率。二要加快高标准饲草料生产基地建设。畜牧业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三个1000万亩”饲草料基地建设的要求,其中在农区新建一千万亩优质饲草料基地。今后,自治区土地整理项目恢复的基本农田,主要用于种植饲草料,新开发土地的60%以上要用于饲草料生产。三要加快推进以水利为中心的牧区基础设施建设。必须高度重视生态效益和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发展人工草场、采取舍饲和半舍饲圈养、实行禁牧休牧和划区轮牧制度以及实施围栏封育、退牧还草、休牧育草、减牧增草等一系列措施,减轻草场压力,增强草场自我更新、自我修复能力,从根本上遏制草原生态恶化的趋势,提高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四要切实转变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推行暖季放牧、冷季舍饲圈养这一举措作为一项革命性的、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畜牧业生产方式的重大措施来抓,制定科学合理的目标,拿出切实可靠的配套办法,积极稳妥、持之以恒地予以推进,力求把这项措施抓实、抓到位、抓出成效,彻底改变我区草原畜牧业粗放养、低效益的状况。
4.5进一步完善草地承包责任制。在新疆90%以上地区实行了多种形式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但多数地区没有完全做到家庭承包制,部分草地利用仍存在着无序利用和无人建设的状况,这不利于草地的可持续利用与建设发展。需要进一步做的工作,主要是稳定牧区草地的承包关系,要赋予牧民长期而有保障的草地使用权和转让权,同时也明确牧民有建设与保护草地的责任。要制定《草地承包法》,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牧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和使用草地的责任,妥善处理好草地使用权50 年不变和承包期内人地矛盾变化的关系。
4.6完善草业立法,健全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草原法法律法规的配套建设,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法、守法、用法,要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宣传车、培训班、街头咨询及公告等多种形式,开展深入的宣传教育,逐步增强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依法保护草地的意识和法制观念,从而为草地保护和建设提供有效的法律保障。基层草原保护和执法机构要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执法与服务意识,全面推行草原监理制度,充分发挥草原监理的职能,为草地的保护与建设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许鹏.新疆草地资源极其利用[M].乌鲁木齐:新疆科技出版社,1993:293 - 297.
[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畜牧厅.新疆主要饲用植物志(1, 2 册) [M ]. 乌鲁木齐: 新疆科技卫生出版社, 1994.
[3]胡自治.草原分类学概论[M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
[4]朱进忠。对新疆草业发展的思考(二).新疆农业科学,2006,43(4):281-285
[5]刘长娥.新疆草业可持续发展及前景展望.新疆畜牧业,2003,3:9-10
[6]王爱民,塔拉什.克比.草业系统工程与草地科学经营体系建设.草食家禽,2003,119(2):4-7.
[7]朱进忠,对新疆草业发展的思考(二).新疆农业科学,2006,43(4):95-199
篇8
随着时代的发展,畜牧业已逐渐成为现代农业重要的生产对象之一,阿勒泰作为全国畜牧产业较为重要的牧业基地,其拥有优质的地理环境和放牧条件,虽然其条件与其他地区相比是最佳区域,但畜牧产业发展较为缓慢。畜牧产业的发展状况与畜牧使用的饲草料离不开关系,由于新疆的畜牧产业基础设施较为落后,草原畜牧业仍在依靠传统的饲养模式来进行养畜,这种养畜方式不仅是导致新疆畜牧业落后的原因,也是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1 阿勒泰地区的饲草种植状况
阿勒泰作为我国的重点牧区之一,其饲草种植情况是大众关注的对象之一。阿勒泰地区是典型的草原畜牧业地区,是当地牧民基本的生产资源和牧业发展的基本物质,草地分布极其广泛,是当地牧民畜牧产业的重要资源来源,截止2014年底,阿勒泰地区人工草地总面积约120万亩,整个地区草原的总面积为1.48亿亩,可利用的草地面积为1.08亿亩,全区的植物种类高达1500-1600余种,拥有良好的天然资源和地理环境,是种植饲草料的最佳场所。
2 饲草种植新模式现状
根据阿勒泰地区的畜牧产业发展状况来看,虽然阿勒泰拥有良好的产地资源和优越的种植环境,但由于阿勒泰的种植技术较为落后,其种植物品较为单一,很多生产技术都不成熟。经过对现代市场上的调查,发现了大部分牧民一直在采用苜蓿作为传统饲草料,这种饲草料受到广大牧民的喜爱,在畜牧产业中被广泛的应用着,这也表明了现代畜牧产业的市场需求量,但是,由于很多种植产业一直都在使用传统的种植模式,导致种植效果不显著,其带来的经济效益也不高,对此许多农民的种植积极性都不高。阿勒泰地区四季气候特点显著,但当地开发的饲草料地多用于种植经济作物,其主要种植产品为油葵、打瓜等农作物,这些产物的种植对当地区域土地的伤害力非常大,在种植的5到6年后,那片种植区域就会出现土地退化的现象,一旦出现这种现象这片土地就再也无法种植其他农作物,最终变成荒地。据相关人士统计,目前阿勒泰被荒废的区域已越有55万亩地,这些土地常年被荒废,无法为农民带来经济效益。而苜蓿草的种植对土地要求和环境要求都不高,能在贫瘠的土地上进行大面积种植,苜蓿与传统的农作物相比不仅存活力强,其对环境的抵抗能力也非常强大,在冬季的冰雹天、冰冻天、夏季的干旱天、大风天等对植被伤害较大的天气下苜蓿都能够有效的抵抗,这也表明这苜蓿的种植风险小,不会因气候的突变而导致出现农作物产量下降的现象,其管理方式也不复杂,与传统的农作物相比管理方式较为简单,是现代市场上农作物中最好的草料。
3 种植饲草料节水灌溉技术推广
要想在荒地上种植苜蓿,其过程与灌溉土地离不开关系,随着农产业的不断发展,已研发出了节水灌溉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有效的为荒地带来水源,使其减少种植过程因缺水带来的不便,虽然科技技术减少了苜蓿的种植缺水问题,但苜蓿不一定就会种植成功。由于许多农牧民都缺乏对种植技术的管理,在使用节水灌溉技术时没有维护设施的意识,当设施出现了问题时时常不清楚怎么去解决,这种现象会致使节水灌溉技术一直被停用,也导致国家对设施投入的资金没有发挥最大功效。阿勒泰地区的农牧民长期以来一直是以牧业为主要收入来源,但这些农牧民在种植的过程中常常出现缺乏经验、种植技术不完善、种植过程简单等现象,在耕种苜蓿的过程中常常使用错误的耕种手段,导致农作物的管理方式出现了很大误差,缺乏一套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在这些问题的基础上,就算拥有再完善的科技技术也无法生产出让人满意的效果。对此,针对这些现象,农业户可采用渗灌苜蓿种植技术,这种技术能够控制农作物的整个生产过程,能有效的农民进行土地和植物的管理。
渗灌苜蓿种植技术在管理上,主要是使用代管代种的新模式,这种模式能够在农牧民生产农作物的过程中完全的管理农作物的生产状况,在实施这项技术前,农户要签订相关合同,并收取相应的管理费用和种植的材料费用,这项技术需要种植经验丰富的人员才可进行实施,其管理过程为播种、施肥、管理三个步骤,其中还需对节水设施进行有效管理,这种种植新模式使销量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也大量的减少了人工劳动力,使当地的种植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改善。经过有效证实,这项技术使当地的种植水平逐渐走向科学化与专业化,农民不再只关注农作物的产量,而是更加关注管理手段和养殖过程,这项新技术不仅使原有的荒地变为了绿色资源地,也为当地农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经济效益,改善了土地的荒废现象,使土地有了更好的用途。
4 产业开发
随着种植技术的创新,饲草料的种植技术得到了巨大的突破。以往的牧民虽然有稳定的居住点,但是由于没有稳定的饲草料来源,牧民只要采用放牧方式来饲养牲畜,这也是导致牧民的居住点一直飘渺不定的原因。也有很多牧民因为不了解种植饲草料技术,导致种植饲草的效果时常不显著。但是有了渗灌苜蓿种植技术后,可以使种植过程变得简易化,其管理方式也非常的简便,渗灌苜蓿技术能为当地农民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减少了饲草货源短缺的现象。渗灌苜蓿技术不仅改善了种植过程,也为当地的畜牧产业带来了大量的货源,减少了草原植被的破坏现象,也使当地的畜牧产业链大幅度提升了,改变了以往因气候原因、地理位置等原因带来的饲草短缺现象,使当地相关的饲草料企业、肉制品企业、奶制品企业都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也使当地的土地植被得到了有效的恢复。
5 结束语
畜牧产业的发展与饲草料种植息息相关,饲草料的货源充足直接影响着畜牧产业链的发展前景,对此,当地地区各个部门应重视饲草的种植情况,对饲草种植投入相应资金,研发新型饲草种植模式,让饲草不再出现货源短缺的现象,面对还在使用传统种植技术的农民当地部门应派发专业人士来进行专业指导和管理,让牧民使用科学合理的方式来种植饲草,使其未来有更好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篇9
关键词 动物科学 素质教育 人才培养
加强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已成为高等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实施素质教育,其核心就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造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带来的机遇和挑战,高等农业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创造型人才,已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本文结合动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阐述了如何就通过实施素质教育来培养动物科技人才的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性
我国加入WTO以及动物科学欣欣向荣的发展前景,对高等农业院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对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等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影响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一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较强的动物科学的理论功底和实践技能,从而能用动物科学理念和专业技能解释和解决所遇到的现实问题;二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了解动物科学及其相关专业的发展趋势和前沿动态,适应农业现代化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三是要求所培养的人才能明确动物科技在畜牧业生产上的应用,促进畜牧业生产的发展.近几年来,我国高等农业教育的改革不断深化,学科交叉不断加快,在专业设置与布局等方面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仍面临着学科结构单一,专业范围狭窄,教学质量较低,招生和就业困难,毕业生无竞争优势等的困惑。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解决三农问题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任务,这也向我们农科高校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因此,新世纪新形势下,在借鉴国际通用的先进人才培养模式和一切好的经验的基础上,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必须努力实现)在科学视野上,要从狭窄的专业教学层面转到以动物科学为背景的教学上,从而使学生具有更广阔的知识视野;在知识结构上,要从分得过细转到注重整合综合上,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在能力结构上,要从注重专业技能转到在提高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注重增强人文素质的培养;要注重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动物科学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
动物科学专业主要培养从事畜禽生产、动物繁殖与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动物环境保护及畜牧业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高级农业科技人才。动物科学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既有动物科学相关的专业素质又有新时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人文素质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的人才,即培养能独立从事畜禽生产”动物育种”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等科学领域及畜牧业经营管理,又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农业科技人才,
三,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培养的措施
社会和科技发展要求大学开展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目标,它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技术”创新精神和能力”身体和心理等方面,它们共同构成完整的素质体系,只有通过各方面素质的协调发展和进步,才能培养出适应二十一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人才,因此,培养动物科学高素质人才,应结合本专业特点,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施素质教育,从而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思想道德素质教育是动物科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一个优秀的动物科技人才必须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首先,进行专业思想教育,树立大学生学农爱农服务于农的思想,学校可通过举办一些本专业专家教授的讲座和一些本专业学术”科研成果展览等活动,让学生更多的了解自己所学的专业与学科,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激发学生学习专业的兴趣,学校还可聘请公司集团的一些优秀企业家开座谈会,如一些成功的饲料企业”现代化养殖场等的专家,他们对于本行业的发展”市场前景更具有发言权,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以更新的角度和更高的思想层次认识和了解本专业,另外,社会实践和实习是大学生转变思想观念的重要途径,学校可利用假期”节假日多组织一些实践活动,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热爱本专业的思想,其次,进行人文素质教育,人文素质除基本的知识修养外主要是指做人应具有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通过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也是思想道德素质的核心,很难想象,一个缺乏崇高理想和信念,缺乏责任感和事业心的大学生会是一个学习刻苦”知识丰富的人。我们高等农业院校培养的人不仅应是精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专家,而且他们首先应该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从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而目前一些大学生,他们对外界事物漠不关心”充耳不闻,视而不见,不辨是非,他们缺乏自信心与自觉性,常产生悲观失望的情绪,这不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只有通过实施人文素质教育,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综合素质的高水准人才。
总之,学生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还可能从这里发现和提出新问题来,成为创新之源”所以,要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必须重视教学与科研、生产、社会实践的有机结合,切实落到实验、学习、生产劳动、社会调查、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教学活动中去;当然,要完成这项任务,也需要学校的大力支持,加速实验室建设,加强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与一些条件好的畜牧场签定协议,挂牌设立教学实习基地,并鼓励各专业课老师为教学基地服务,这样既有利于教师、学生的培养,又给教学基地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另外,改革奖学金的评定制度,如设立多种优秀学生单项奖,鼓励那些单科成绩特别优秀的学生,重点奖励那些在学习、科研以及在各项活动、工作中有创新精神,并做出突出贡献的学生,这样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创新积极性,有利于培养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的合格大学生。
参考文献:
[1]牛临虹,郭建强.试论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道德教育的相关性[J].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篇10
都需要农业的发展支撑经济的飞跃。台湾在近几年的农业发展中走出了属于自己的条道路,而济南的农业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如今随着两岸交流的加深,在农业方面的合作也将会进步增加,借助双方的优势,学习双方的特点让济台的农业发展来一次质的合作大飞跃。
台湾地区地狭入稠,境内三分之二为山地丘陵,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台湾现代农业生产发达,现有耕地面积1290万百农户78万户,农业人111400多万,占台湾总人口的19%,目前台湾农业总产值为4000亿元新台币,占台湾经济生产总值的3.3%在台湾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
台湾农业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与林业四大部分。近50年来,台湾农业生产结构已逐渐由以种植业为主的单
传统农业,逐步转变为农林牧副渔综合发展的多元化农业与商业性农业。台湾的种植业分为粮食作物(农艺作物)
经济作物(特用作物)与园艺作物三大类别。台湾是我国著名的产稻区,素有“海上粮仓”的美称。台湾的经济作物有甘蔗,茶叶烟草花生、薄荷等其中以甘蔗和茶叶所占比重最大,素有“东方甜岛”之美誉,盛产的阿里山高山茶享誉海内外。园艺作物主要包括水果蔬菜花卉等,在台湾种植业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此外,畜牧业、渔业林业也很发达。
台湾的农会组织网络健全,在农业生产经营的每个环节每个角落都有农会人的身影和足迹。其主要功能有,是农业推广,业务主要包括推广优质品种,生产资料和先进适用技术组织开展农民教育培训等。二是供销经营,即办理农产品运销及批发市场业务,办理农业生产资料及生活用品经营,兴办农业金融业务,涉及农业存贷款,农业和农民保险等等。
技术改进、品种改良结构调整、效益提高是台湾现代农业的特征真正实现了产学研结合。目前在农业品种的改良食品加工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在国际上处于领先水平。
食品工业是台湾的传统产业,对带动台湾农业发展具有很大作用。近年来,一些食品工业企业正在实施改造,逐步扩大农业经营和加工企业规模,推行共同作业及专业化经营,以食品加工带动农业工业化,农业企业化农业商业化,缓解产销失衡的压力,增加附加值维持农业的持续经营。
台湾农产品的运销体系十分发达健全,且运行高效快捷,主要形式有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直销店、产销班,帮助农业生产者解决市场方面的后顾之忧,有力地推动了农业产业的顺利发展。
随着台湾农业高度市场化,发展高经济价值作物并与休闲、生态、美化等功能相结合,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精致农业的精髓。
台湾休闲农业方兴未艾,正发展成为新兴产业。台湾的休闲农业是为了解决传统农业经营困境与转型而发展起来的,能提供休闲服务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兼之有农产品生产经营和三产服务业于体的新兴产业。目前,台湾休闲农业正处于发展阶段,主要有观光农园,野生动植物的观赏与研究、品尝野味的休闲旅游综合性的休闲农场居民民宿旅游等。
济南市以建设环城都市农业、南部生态农业、平阴特色农业、沿黄滨河农业,历城临港农业,章丘现代农业黄河北高效农业等七大特色农业区为重点,努力构建“一圈三带”(环城都市农业圈,南部山区、中部平原北部沿黄三大特色农业经济发展带)现代农业区域布局新框架。要毫不松懈地抓好粮食生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三条底线”。
济南进一步做强畜牧业做优蔬菜业,做大林果(花卉苗木)业,积极发展水产业。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重点扶持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实施农业标准化工程和
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积极发展外向型农业。加快农业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努力提高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大力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实施新轮沃土工程,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减少面源污染,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加快发展节约型循环型农业。充分发挥农村独特的山水景观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现代科技发展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