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概论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媒体融合概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媒体融合概论

篇1

1媒介融合对营销决策的困扰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和发展,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对广告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深入和扩散。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广告媒体市场格局,改变了广告受众的媒体接触方式和习惯,对广告运作、管理流程和方式也产生影响。为了寻找目标受众,分析目标消费者的行为特征,市场营销的广告策划和媒体策略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而且这些新的变化越来越困扰广告主的营销决策。

2广告与营销的融合新技术和媒体受众的偏好正在改变现有的传播环境,使得信息、娱乐和商业信息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各种植入广告就是最好的呈现。在此基础上,人们借鉴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将市场调查、营销策划、公共关系和广告等多种营销手段融为一体,用“大广告”来推进市场营销。广告与其他促销手段融合在一起,分散在各种不同的营销活动和媒体中,对媒体种类和形态繁多的广告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同一广告主的总体广告运作也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3经管专业的广告课程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广告的融合改变了媒体和受众,增加了广告主开展广告活动和获取广告效果的难度,从广告主角度进行的经管类专业广告教育的实践性特征变得更加突出。因此,不能像普通广告专业的广告学概论课程突出基本专业理论知识和广告学框架体系的构建。如何在双重困境之下推进高校经管专业的广告课程教育,有着重大现实和理论意义。

经管类专业广告课程改革策略

1明确课程定位经管类专业的广告教学为培养市场和营销人才服务,授课对象是广告活动中的广告主,因此授课主要是站在广告主立场上的广告教育,与普通广告学专业主要针对广告制作者和传播者的立场有重大区别。因此,笔者认为,在经管类专业中的广告教学定位于培养经管专业学生的广告意识和广告策划思维,掌握营销活动中所需的广告知识,立足于经管专业自身的知识结构来诠释广告理论和构建课程体系。所以,课程定位仍然是实用操作性的“术”,但是这种“术”不是教会学生怎么“做”广告,而是如何“用”广告:了解广告运作流程,懂得如何运用广告活动促进营销目标的实现。

2合理的课程设置根据专业特点设置先行课,使专业课程设置更加合理。以市场营销概论、国际贸易理论和电子商务等专业课程作为先行课,在学生建立了基本的专业知识和对广告的基本了解之后,再开设广告课程。课程设置要使广告课程与经管类专业的其他专业课程内容上能够互相衔接和呼应,从大到小,从总体到局部,逐渐深入地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在广告课程的内在结构方面,要符合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建立适合经管专业自身特点的教学内容体系。所以,经管类专业的广告课程不只是用一个固定的概论模式来涵盖所有专业需求,而是可以灵活使用其他广告课程来替代现行的具有广告学概论性质的广告学课程。例如,符合电子商务专业需求的网络广告学课程,符合市场营销专业特点的整合营销传播课程等多元化的广告课程设置。

3课程内容突出营销背景在具体的课程内容安排上,要突出广告的营销背景,不再纠缠在营销、艺术和传播的学科归属上,高屋建瓴地用市场营销学的总体知识框架来统和广告学的内容。注重广告学与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其他课程内容间的配合,正确处理交叉内容,突出广告策划与营销策划的配合,广告目标、广告预算、广告效果测定、媒体策略等内容都是重点。此外,也要介绍广告主与广告机构的沟通技巧,切实引导未来的市场营销人员正确对待广告。

4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了切实有效地提升广告教学效果,教师必须不断完善学科背景和提升专业素养,立足于传播学和市场营销学,辅助心理学、美学等综合学科素养的提高。而且,光有理论知识的提升还不够,教师也需要加入业界实践。以教师自身的业界实践为基础,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教学。广告学课程教学必须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实践教学中可以将广告实践课程与学生的营销等专业实践课程相融合。同时,配合广告学课程的多样化设置,采用案例教学,运用新技术和网络平台,开展互动教学也能很好地提高广告教学效果。

小结

篇2

>> 校企深度融合的策略探析 教学深度融合的几点认识 缔造财富与绿色的深度融合 深度融合后的战略合作 两化深度融合的“顺德特色” 走向信息社会的深度融合 融合深度信息的BRISK改进算法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新思维 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广东经验” 媒体融合背景下的深度新闻生产 多媒体与语文教学深度融合策略 校企制度文化深度融合的策略选择 高职院校校企深度融合的探索和实践 企业战略和国家倡议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的探究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信息技术与美术教学的深度融合初探 体育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研究 音乐教学,追寻理念与技术的深度融合 课堂教学中生、师、技的深度融合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2-09-05.

[3]崔允.有效教学:理念与策略(上)[J].人民教育,2001,(6):46-47.

[4] Yong S & Shaw D.profiles of effective college and university teachers. 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 1999(70):670-686.转引自:姚利民.有效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4.

[5]吕广波.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河南教育, 2012,(4):11-12.

[6][10]王卫东.有效教学的再审视[J].课程教学研究,2012,(1):20-25.

[7]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通知[DB/OL].http:///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 61386.htm,2001-06-08.

篇3

关键词:广告学;全程作业;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50-0154-02

一、《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的含义

《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就是在广告学专业纲领性课程《广告学概论》授课期间,按照广告公司开展广告活动的具体过程与业务要求,设计对应的教学内容,开展对应的技能训练。具体做法是:在授课学期内,参照广告公司一次广告活动周期所需的时间,把这一活动周期具体分为几个阶段,安排在几周内,每一周课程作业的内容对应相应的广告理论教学,每一周讲清理论后,再引导学生开展课程作业。

《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对接的是专业,在教学形式设计上对接的是行业。二者通过渐进式的团队作业来融合。虽然学生并不具备开展全程广告活动的能力,但可以促使学生刚开始接触专业时即了解广告活动的全过程,明了广告专业工作所需的知识与能力,清楚自己缺什么,以后需要补什么,在后续的专业学习中形成自觉。

基于这一认识,《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确立了“二个明确”、“三树立”、“三加强”的课程指导思想。“二个明确”就是明确课程的基础性地位和基础性作用、明确社会的要求及发展趋势,“三树立”就是树立面向社会需要的教育价值观、树立知识和能力全面发展的教育质量观、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发展观。“三加强”就是加强课程与社会的联系、加强与学生合作和交流、加强教师由“教”(单一传授)变“导”。

《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的入门课,也是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里一门纲领性的课程,内容涉及广告学专业知识体系的全部方面。近年来,《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的重要性渐渐被人们认识和重视,有关《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教育科研、教学改革的论文也不断发表。但这些研究也有自己的局限:普遍着眼于《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的具体的战术设计和模式安排,忽视了《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的战略导向和理念选择,在明确《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课程体系里一门纲领性的课程时,缺乏一种坚实、有力的指导思想。因此,把广告作业活动与《广告学概论》课程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在“全程作业”视野下,围绕广告活动各个环节所需知识与能力来设计《广告学概论》课程的理论教学,尚是一项具有创新价值的工作。

二、《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的内容设计

《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的内容设计是其核心,也是开展《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的基础。因为《广告学概论》是广告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入门课,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广告观,掌握广告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懂得如何去科学合理地认识广告、理解广告、评价广告。因此,教学的重点是正本清源,着重对广告学专业理论体系的整体教授。基于这一认识,《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具体概括为紧扣广告运作流程、采用三段制安排、阐释广告学核心范畴。

1.紧扣广告运作流程。紧扣广告运作流程就是课程紧扣“广告主―广告商―广告媒介”这一广告运作程序整合教学内容。在现代广告中,广告运作的核心链条是广告主―广告商―广告媒介,这是现代广告市场的基本运营机制,即广告主委托商负责广告业务,商委托媒介进行广告,广告主支付媒介广告费,商从媒介获得佣金。广告市场的这一运营机制,揭示了“做广告”的整个过程。在这里,广告主、广告商、广告媒介密切合作,分别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担负着不同的任务,形成了最基本的广告运作模型。从这一广告运作模型出发,围绕广告主,课程着重介绍广告计划的制定、广告预算的编制、广告商的选择等方面的内容;围绕广告商,课程着重介绍广告调查、广告策划、广告创意、广告表现、广告效果等方面的内容;围绕广告媒介,课程着重介绍广告媒体类别、广告媒体评价、广告媒体选择等方面的内容。

2.采用三段制安排。采用三段制安排是因材施教,把课程内容调整为广告学基础模块、提高模块、扩展模块三大板块。广告学基础模块主要满足专业后续课程学习,要求具有初步的广告应用知识;提高模块主要针对将来准备继续深造的学生,介绍现代广告思想,把握学科前沿;扩展模块是以应用为主,追踪现代广告趋势,介绍方法与技巧,开阔学生视野。

由此出发,课程以科学的广告起源观、广告本源观为逻辑起点,兼顾西方广告学体系中的有益方面,以历史和辩证的眼光介绍中西方、既往和当代的不同理解以及与时俱进的新发展。在知识结构上分成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三大板块。本体论部分侧重阐述广告的概念、对于广告的基本认识、广告传播的基本规律;认识论部分侧重以科学广告观为指导,阐述广告事业的产生发展、性质功能以及广告的运作、规范;方法论部分侧重阐述科学广告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基本要求。三大板块由共性到个性,由点到面,由基础知识到现实应用,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3.阐释广告的核心范畴。从目前出版的《广告学概论》教材来看,这门课程的核心概念、理论体系并不完善。这就启示我们,在理论教学中,始终坚持科学的广告观、方法论的指导,一方面,把中国特色的广告经典论述作为理论教学的思想指导,另一方面,又深入研究西方经典广告理论论述,补充、丰富《广告学概论》教学内容。从本质上说,广告就是一种信息传播的过程,必须依靠各种传播手段,广告信息才能传递给一定的受众。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包括了传播者、受传者、信息、传播媒介、传播效果五个方面,传播学者拉斯韦尔把这一过程概括为“5W模式”。“5W模式”中的五要素构成了广告运动的全部内容,对每一个要素的把握是广告运动能否成功的基础。因此,阐释广告的核心范畴重点就是阐释广告主体(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者)、广告的目标受众、广告文本、广告效果等广告的基本构成要素。

三、《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的形式设计

《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的形式设计解决的是“全程作业”教学方式操作上的问题。具体做法是分解课程教学内容、瞄准职业职位要求、接受合适的角色训练。

1.分解课程教学内容。分解课程教学内容是把每一章的教学内容分解成思考与问题、职业与案例、目标与任务、知识与理论、工具与操作、展示与讨论六大板块。从行业实践中的问题入手,引出职业所需的素质(也就是知识与能力),再提出达成职业素质所对应的专业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为完成这些目标与任务,需要掌握哪些知识与理论、能力与技巧?这些知识与理论就是本章要设计的教学内容,提升能力与技巧,就必须介绍相应的工具与操作方法。最后的展示与讨论是要求学生把达成的目标与任务成果向老师、同学展示、评价,讨论遗留问题。

2.瞄准职业职位要求。瞄准职业职位要求是要求学生的专业训练与学习标准以广告行业中的具体职位、职业岗位任职条件为依据,有针对性设计教学要求,即根据广告公司的职位设计及岗位任职要求开展技能训练。在《广告学概论》的教学中,不仅要教给学生严谨的、完整的知识体系,还要启发引导他们关注现实社会,并应用学到的理论解释和解决广告实践中的问题。

3.接受合适的角色训练。接受合适的角色训练是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广告行业中的具体职位、职业岗位,在团队作业中承担相应的职责、完成相关的工作。鼓励学生到实际生活中去感悟广告、体验广告,既突出职业教育,又强调知识教育,促使学生认识到广告业不仅仅是一项职业,更是一项事业。

四、《广告学概论》“全程作业”教学方式的价值

1.有利于提高《广告学概论》课堂教学效果。“全程广告作业”教学方式的引入,首先改变了教师授课的单向性传播,使得师生在教学内容的把握上呈现双向互动,加快知识的传播与吸收,促使学生表现出学习上的积极性;其次可以变学生被动听讲为主动参与,增进其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性地位,促使学生掌握学习上的主动性;再次能够延长教学过程和拓宽教学空间,即学生为准备作业内容,需要事先收集大量资料、学习相关内容,促使学生发挥出学习上的创造性。因此,“全程作业”教学方式能够把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出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有利于提高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广告学专业因其应用性特点要求学生应该具备思维能力、表现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全程作业”教学方式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表现能力,改善学生的沟通能力。即:在完成“全程作业”过程中,训练其思维能力,辩证、全面地分析看待作业的内容;在具体广告活动操作中,综合训练学生的表现能力、沟通能力。从而使广告学专业学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得到进一步夯实。

3.有利于广告学专业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既要着眼于创新思维的训练,又要立足于对行业的浸染,“全程作业”的开展,既要求学生以创新的视野、思维、立场来组织相关作业内容,又要求以“准广告人”的角色来服务广告活动的对象,在训练创新思维的基础上,再培育创新精神,增强创业能力。

4.有利于广告学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规范化。围绕“全程作业”来设计广告学专业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贴近行业实际,不仅解决了课程理论教学的“度”的问题,也训练了学生综合运用广告学专业理论和技能的能力,进而促进广告学专业能力培养的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跨媒介 新闻人才 培养模式 教育改革

目前对跨媒介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媒介经营、跨媒介传播、跨媒介出版、跨媒介语境下新闻教育等方面。正如电子媒介的兴起。催生了新闻和传播业的发展一样。随着网络媒体、新媒体等的出现,媒体间出现了一种融合互动的趋势。这种趋势对高职新闻教育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高职新闻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其专业设置、培养目标与市场的关系更为紧密,因此,重新构建高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是跨媒介语境下高职新闻教育必须做出的选择。

本文结合西京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建设探索性实践经验,对跨媒介语境下高职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从学科框架、课程体系、教学平台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一、建设精专业、多方向、可融合的学科框架

高职新闻专业普遍面临的一个体制性问题是专业设置过窄。在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高专教育指导性专业目录中,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与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作等专业都是属于“广播影视类”的,可见新闻采编与制作是偏向广播影视类的,即该专业是主要以培养广播电视台新闻采、写、编、评以及广播电视节目录制、剪辑、合成等技术性人才的专业。

高职新闻教育必须密切联系行业实际,以市场和就业为其导向。在跨媒介语境下,跨媒介传播现象即同一文本常常在介质不同的媒体间交叉传播与整合互动成为常态。这就意味着编辑不仅限于纸质媒体的编辑,还要适应网络编辑、新闻图片的摄影上传处理、新闻视频的摄像剪辑合成等。在高职专业目录中,无论是广播电视技术、摄影摄像技术、影视动画、影视广告、主持与播音、电视节目制作、电视制片管理等,都是以专业方向精细划分为特征的,都存在专业方向过窄的问题,这实际上很难适应跨媒介趋势下新闻教育的需要。我们认为,建设精专业、多方向、可融合的学科框架是解决上述困境较为可行的途径。

西京学院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已近5届,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我们对学科框架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媒介融合的趋势。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形成了新闻采写评论组、报刊编辑发行组、广播电视新闻组、摄影摄像技术组、文秘广告公关组5个教研组。每个教研组两三名教师,承担2-3门专业课程。这一措施保证了专业的多方向性。今年开始。我们还对高职新闻进行了模块化改革,即将原来学校统一课程设置中人文与社科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等课程设置为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模块化课程。我们将其称作“X加Y模块化课程改革试验”。X是指以理论知识够用为度,将新闻概论、传播学等课程整合成高职新闻传播理论概要,将新闻采、写、编、评、制作等整合成高职新闻业务基础,以及现代传播技术、公共关系基础等多门课程。Y是指根据行业和社会需要设置的报刊编辑发行、电视节目编排、网络编辑制作等多个课程模块。专业模块化课程主要以讨论教学、案例教学和模拟演练等方式。在实验室和实训场地进行。而且,我们以5个教研组为单位,鼓励教研组之间互相交流,鼓励教师交叉代课。这样一来。既保证了该专业的多方向性,又保证了专业内部各个方向(专业模块)之间的可融合性。

二、建立宽口径、厚基础、跨媒介的课程体系

经过几年的建设,高职新闻专业基本形成了稳定的课程体系。但是这些课程体系,还基本处于由传授知识和经验为主的“知识本位”向侧重体现职业教育的职业性、技术性、实践性和应用性的“能力本位”过渡阶段。在媒介融合的趋势下,跨媒介现象经常化,高职新闻人才培养目标应该从岗位实用性人才向复合应用型人才转化,因而侧重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人格本位”,即教会学生“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发展”更符合教育的真谛,也更能适应新媒介环境对学生的素质要求。

西京学院的高职新闻也在考虑:如何以就业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笔者认为,以下做法是有益的尝试。

建立宽口径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教育是为人的全面发展而提供的高层次的文明教育。通识教育课程设计应保证学生了解基础的人类文明知识和价值体系,掌握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信息技术等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个人品格修养。因此。我们在考虑,改变目前高职通识教育体系过于简单僵化的状况。在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国防教育、计算机应用基础、心理健康、体育等课程基础上,增加文学、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以及自然科学概论,以适应新闻学科的特点和跨媒介趋势对新闻人才的需求。

建立厚基础的专业基础课程体系。西京学院高职新闻在课程模块化改革中,将基础采访与写作、音视频制作、数字传播技术、媒介经营与报刊发行、互联网技术及应用、新闻传播概论等作为专业基础课,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新闻专业最基本的专业技能。

建立跨媒介的专业课程体系。尽量打破高职专业之间的壁垒,以专业交叉和融合的跨媒体思维设置课程。如网络新闻传播学、广播电视新闻学、新闻心理学、广播影视美学等课程本身都具有交叉融合性和跨媒介性。

我们还鼓励学生选修不少于3个学分的公共选修课程,这些课程包括演讲、社交礼仪、广告策划、文学鉴赏、应用文写作等,拓宽学生的视野和就业渠道。总之。我们既强调专业性,又兼顾知识面的广泛性:既重视人文科学,又兼顾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既强调新闻采编制作基本能力,又追求“一专多能”;既传授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又兼顾学生的品格修养。

三、建设多功能、跨媒介、可拓展的教学平台

过硬的教学平台和科学的教学组织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保证。随着社会的日益智能化与信息化,在网络数字技术环境中,教学平台建设已不仅是传统概念中的实验平台和实习平台的建设,而是包括日常教学平台建设在内的多专业功能、多目标融合的教学平台建设。我们认为,建设多功能、跨媒介、可拓展的教学平台是高职新闻教育的必然要求。

建设多功能、跨媒介、可拓展的教学平台,硬件设施是基础,教师队伍是核心和关键。在跨媒介语境下,教师队伍既需要新闻专业知识,也需要跨学科背景知识;既需要精深的理论知识,也需要媒体的实践经验。新闻学科的教师面临着调整知识结构,突破专业局限,建立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思维的挑战。特别是专业课的教师,更需要跨媒体和跨学科专业知识。最近,我们西京高职新闻教学也在考虑并逐步调整:如出台制度鼓励教师交叉代课;鼓励教师通过实习带教、科研与进修进入业界媒体,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科研水平;将基地负责人聘为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加强沟通与联系;大胆引进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名记者、名编辑承担教学任务等。

实验平台建设上,我们建有报刊电子采编实验室、新闻摄影摄像实验室、广电节目制作实验室等多功能实验室。以报刊电子采编实验室为例,实验室既是教学实习报编辑部,又是网页制作和报纸编排场所;实验室既可满足报纸编辑课程的实践教学,也可满足网页设计与制作的实践教学。

篇5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近些年来一直在审视、思考媒介时代我们的新闻教育问题,认识新闻教育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发展,顺应历史的大趋势,必须树立大传播理念,所谓复合型、专家型的新闻人才,必须具有全媒体的理念和技能,既具有全媒体的技能又具有跨学科的理论与知识。具有全媒体的技能是媒体融合时代对新闻传播提出的新要求,反映出在新闻教育上要抛弃在原来根据媒体形态进行专业设置的方法,新闻传播学分新传播学专业,现在有一些高度的重合,还有一个特设专业叫“数字出版”,必须打破新闻教育。

具有跨学科的理论知识,这是在今天人人都是记者的护身之本,新时代的新闻职业记者必须要有专业素养,要用专业的眼光来报道新闻事件。所以近年来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这个问题上达成共识以后,本着培养复合型新闻人才的培养目标,新建了一个新闻传播学专业。

所谓跨专业的教育培养模式的具体举措就是,新闻传播学按照教育部的规定有七个,当然这七个专业各有各的专业培养方案,各有各的专业培养目标,但是这些专业培养目标一定是单一的新闻传播专业人才,不是复合型的,新闻传播学各专业之间的围墙也由此构成。我们从2011年开始,复旦大学建立制订了在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的教育培养方案,在具体落实到课程设置上,这一培养方案已经不再从专业层面上设置课程,而是将原来各个专业的所有课程整合为三大类课程,学科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学科选修课程。所谓的学科基础课程就是要为学生打下一个厚实的新闻传播学的理论支撑。

新闻学概论、传播学概论一定是新闻传播学科的重要课程,这几门课程在复旦大学已经贡献给学校了,作为整个学校纳入学校层面的能力技术课程当中,供复旦大学所有学生选修,目的就是要加强大学的媒介素养教育。随着新技术的不断问世,几乎所有人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地当记者、传播信息、传播观点。就高等教育而言,加强大学媒介素养教育已经是当务之急。

专业基础课程,各个专业也有自身特点,所以我们也不能完全地否定,也应该有一些专业技术课程,但是我们在学分上必须削减,不能全是专业课。现在我们各个专业课程基本上是在20个左右,复旦大学新闻学有别于其他学科就是8个学分,广告学的选修课也可以作为他们的选修课,原来的选修课都是封闭式的,现在都是全开放的。

我们把原来以专业为导向的各专业选修课改为按照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的实际状况设置了一套学科选修,供新闻传播学里所有的学生任意选修,分成新闻传播、艺术传播、商业传播等等。在这个之前,从2009年开始我们已经开始对新闻传播学的招生专业大大改革,不再按照新闻学、广告学这样的形式,两年以后由个人自由选择,前两年完全是融合的。在课程设置方面如果细化下来,从08年开始新建了顺应媒体融合时代的新课程,媒体融合报道等等,我们在国内是最先引进美国的一套模式,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掌握媒体融合时代所需的全媒体的实践技能。

篇6

关键词:新媒体技术;艺术形态;装置艺术

1 新媒体技术的概述

“新媒体”这一概念是1967年由美国人G・戈尔德马克率先提出来的。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是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以后发展起来的新的媒体形态,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1]相对于“旧媒体”而言,“新媒体”具有明显的开放、共享、兼容的特征,它几乎包含了所有影响当代人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新的技术和媒介。

西方传播学巨匠麦克卢汉曾提出“环球村”这一思想,他认为当今电子媒介使得信息传播速度突飞猛进,全世界重要信息通过电子媒介已经能够实现同步共享,空间距离和时间差异已经不复存在,整个世界“越来越小”。每一种新的媒介的出现,都伴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例如,包括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声光在内的数字技术不单是新媒体的核心,同样也是新媒体技术的核心所在。新媒体技术便是通过数字技术的支持,以新的媒介为载体,让普通大众能够接受并应用,作用于人类生产生活的媒体技术。

2 新媒体技术语境下当代艺术形态的表达

在人类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艺术形态从一开始便不是单一存在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们艺术实践的增多,创作经验的积累,艺术形态也就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艺术形态会随着社会、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推陈出新,在形成新的艺术形态的同时也对旧的艺术形态进行改变、丰富和再造,人们的选择也会更加多样化。

温德汉・刘易斯曾说过“艺术家总是从事详细撰写未来历史的工作,因为只有他才能察觉当前的特性”。这就说明艺术家们在面对新技术来袭的时候,能够在潜意识里把自身的创作行为和当前新知识间的步调相协调、统一。当今,在新媒体技术的发展进程中,艺术家们在适应新变化的同时,艺术形态在创作过程中的表达也随之发生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即新媒体艺术,它是科技和艺术相互融合的产物。此后,在创作过程中,单一的艺术形态已经使人们感到乏味,而新媒体技术的发展恰好为艺术形态的表达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更倾向于综合、全面、多元的形态,人们的创作想法通过科学技术不断实现,使得艺术形态表达方式更加丰富多彩。新媒体装置艺术则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且随着新媒体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向前发展。

3 新媒体技术支持下的装置艺术

装置艺术始于20世纪60年代,是指艺术家利用特定的时空环境,有效地选取、利用、组合和改造人类生活中的物质消费品与文化实体,创造具有人类共通精神文化内涵的艺术形态。[2]

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持下,装置艺术与传统艺术相分离,更加明确地显示出自身表现形式和传统艺术表现形式的不同,并且向着新媒介、新观念、新形式的创作模式继续迈进。新媒体装置艺术则是新媒体技术与装置艺术间相互融合的产物,是一种根植于数字技术、多维的新兴艺术形态。

20世纪80、90年代兴起的新媒体艺术使得在纯艺术世界里“走失”的趣味得以重生。致力于推动互动艺术发展的艺术家们在新媒体装置艺术的创作中开始大展拳脚,新的一批艺术品的完成给艺术爱好者们一场前所未有的震撼,大量新媒体技术的运用,使作品呈现更为多元化的面貌,受众在与作品互动过程是组成作品的重要部分,对作品完整度的实现起重要作用。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变化与发展使得多样的新媒介在新媒体装置作品中得以应用的同时也展现了其多元化的艺术内容和表现形式。

互动装置作为新媒体装置艺术众多艺术形态范畴里的其中一种,是最具有前景和潜力的艺术类别,基于交互技术的发展,互动装置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关注。从互动装置的发展历程中可以看出,早期的交互设计所应用的技术相对简单,但是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和革新,新媒体装置艺术中交互技术也逐步得到提升,同时,互动装置艺术的发展也有赖于各种硬件设备的更新。

人机交互技术在互动装置中的应用越来越普遍,交互技术正在向多媒体、多通道的方向发展,相关的人机交互的技术与设备也层出不穷。例如,实现跟踪技术、表情识别技术、手势识别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互动装置艺术的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的不断创新正是由于艺术家们对新技术和新设备的不断探索、研究以及尝试,新作品才得以不断涌现。

2010年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举办的“编码与解码――国际数字艺术展”中,人机交互技术的应用在许多新媒体装置作品中得到很好的体现,这部分作品通过强调观众的参与,与展品互动,因而延伸了作品的变化,使作品更加的完整。例如,荷兰设计师达恩・鲁斯嘉德的作品《沙丘》便是一种互动回应装置,当观者穿行于作品之中时,它会做出反应,它用LED-7点亮的芦秆对观者的运动和触摸做出反应,营造出一种千变万化、让人沉浸其中的环境,轻抚芦秆与作品互动。

装置艺术作为艺术而言,形式的应用永远是由要表达的内容的需要而选取的。装置艺术设计中交互技术的选取以及应用也是由创作理念所驱动的,也就是说一旦技术在作品中失去了实际的作用,那么它便不具有价值和意义。因此,如何根据作品要表达的内容,适当、巧妙地选取相关的交互技术对作品内容和意义的展现是非常有必要的,好的交互设计必定会有助于作品的艺术内涵的表达。

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艺术的创新,在无时无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维观念和生活方式。科技与艺术的相互渗透、融合,使得他们彼此间相互依存。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向前发展,装置艺术也将处于不断创新更替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在新媒体艺术的背景下,充分利用新技术对新的艺术形态进行不断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黄传武.新媒体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2013:2.

[2] 马晓翔.新媒体装置艺术[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13:14.

[3] 马歇尔・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局,2000.

[4] 李四达.数字媒体艺术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5] 林迅.新媒体艺术[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1.

[6] 陈晶.艺术概论[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2.

篇7

【关键词】医学概论;教学;公共事业管理

《医学概论》是我校针对统计学、英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法学、市场营销、公共事业管理等非医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综合性学科。本课程围绕各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强调整体、注重能力培养、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出发,选取医学院校基础课程及临床课程中最基础、最核心的内容进行了有机的融合。现以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为例,从以下三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进行介绍。

1 课程概述

《医学概论》是在对医学知识进行概括的基础上,介绍并解释各医学学科的知识结构体系和主要知识点的医学相关课程,是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围绕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分子―细胞―器官―系统”为主线,打破传统学科界限,把医学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融为一体,并进行精简优化。其教学内容涵盖了人体解剖学、生物化学、组织胚胎学、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免疫学及药理学等在内的众多基础医学学科和包括外科学、内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等主要临床医学学科的基础医学知识,按物质代谢与体温、运动系统、神经系统、血液和免疫、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内分泌系统及生殖系统等几个章节进行讲授,使学生在掌握一些基础医学知识的同时,了解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社会医学》、《健康教育学》、《预防医学》、《卫生统计学》、《医学伦理学》及《流行病学》等其他专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程打下一定的基础。

授课学时共204学时,其中理论学时为144学时,实验学时为60学时。授课内容共12章节,除第一章绪论以外,其他章节都有相应的实验课跟随,如学习机体的细胞与组织部分可以让学生在显微镜下观察复层扁平上皮、单层柱状上皮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透明软骨、骨骼肌及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等的形态,使学生对于构成人体的四大基本组织的知识有了更直观的认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再比如再讲述消化系统时让学生从白菜中提取维生素C,并进行定量测定,使学生了解关于维生素的知识。

通过课堂的讲授及实验实践操作,在知识方面,使学生能够掌握人体的基本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及其机制、病理变化及药物作用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同时了解一些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在能力方面,通过掌握基础医学及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熟练分析与卫生事业管理有关的医学资料;在素质方面,通过对《医学概论》课程的学习,在掌握医学基础知识,具备较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和医学思维能力的同时,着重培养学生的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养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以后能在卫生行政机关、医学院校、医院、防疫机构等部门从事管理、教学、研究等工作打下基础。

2 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首先,在学生专业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文科生和理科生皆有,其中文科生在高中阶段对生物、物理和化学相关知识的储备较少,基础比较差,在学习医学相关知识时较理科生而言更容易出现理解困难,从而可能出现厌学情绪;在知识方面,虽然学生通过初中、高中阶段生物课程的学习及日常的科学普及,对医学相关知识已经形成了基本概念,但对于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活动和机制及常见疾病的症状和诊治方法尚不清楚,还需要通过医学概论课程的系统学习才能掌握医学相关基础知识;在情感方面,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对外界新鲜事物较感兴趣,求知欲比较强,希望能学习到关于自身的一些知识,而且因为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后续要学习的课程很多都与医学知识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所以大部分同学的学习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当然也有一少部分同学认为自己以后未必一定会从事和医学相关的工作,医学概论这门课程和自己以后的工作关系并不太大,所以学习态度比较消极,课堂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即使来上课也基本是在看手机,学习效果很差。对于这部分同学,我们需要进行正确的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学生被动的接受教师在课堂上灌输的知识,这种刻板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无法引起学生尤其是这些非医学专业学生对于医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我们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灵活运用了CBL-TBL教学,即把以案例为基础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两种教学方法融合在一起, 按照教师提供的案例,学生分组查找资料、讨论及归纳总结,并选出代表在课堂上讲解分析,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沟通及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讲授本课程教材内容的同时,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八版基础和临床医学书籍作为参考教材,对医学概论当前所用教材内容进行一定的补充,方便同学们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同时,向同学们推荐我校教务系统网站中的网络教学综合平台,其中既包括《医学概论》课程的相关多媒体课件及教学视频,也有其他医学院校的医学相关课程资料,另外还有松鼠会、生物谷等医学相关网络资源,以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此外,在进行课程成绩考核时,期末考试卷面注重考察学生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在实验考核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报告中体现出来的对实验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上述CBL-TBL教学中根据每组学生案例讲解汇报的表现及随堂抽查答疑情况进行现场评分,教师评分和各小组互评分的平均值作为每个小组全部学生的平时成绩也计入期末考试成绩中,提高学生参与案例分析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篇8

一、我国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课程设置分析

如今,高等院校传播学本科专业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开设在最初的综合性院校,一些单科类院校,比如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农林类等院校也都陆续开设了传播学专业。各级各类院校的传播学专业,是否能够结合自身地域、文化、经济等方面发展的特点,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是笔者非常关注的问题。传播学专业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知识能力:一是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二是较强的专业实践能力。只有实现二者的融合,同时做好两个方面的教学工作,才能使培养的人才既“上手快”,又“有后劲”。要完成这一目标,就需要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支撑。

(一)理论层面课程设置

在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的下设机构中,并没有成立单独的针对传播学专业的教学指导委员会,因此,关于传播学专业本科阶段的主干课程也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定。笔者对一些有代表性的院校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收集整理(见表1)。

1.学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学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从中不难看出,几所高校不约而同地开设了“传播学概论”这门课程;“新闻学概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这两门课程开设的比例也超过了半数;另外还有2门课程,开设比例达到了40%。除此以外,武汉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还开设了“新闻史类”的课程;复旦大学和深圳大学增添了“新媒体类”的课程。

2.术理性课程。笔者对上述高校中术理性课程名称出现不止一次的课程作了统计,80%的高校开设了“新闻采访与写作”这门课程(其中包括分开设置“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高校);“传播伦理与法规”和“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设置情况也超过了半数;“广告创意及策划”类的课程有40%。

(二)应用层面课程设置

相对于理论层面的课程设置有一定的共同性而言,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则差异较大,这是由不同高校各自传播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所决定的。侧重的方向不同,所开设的应用层面的课程自然会大不相同。但是,笔者通过统计对比,根据其各自侧重的不同方向,各个高校都尽可能地提供了其专业方向相对完善的课程组合,在这一点上仍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见表2)。从表2中我们不难发现,在各个高校传播学本科专业的应用层面课程设置中,开设率较高的集中在以下几门课程:网络技术基础、网页设计与制作、多媒体应用技术、电视摄像、电视节目制作、动画制作等。上述课程都可以归纳到两个方向的范畴中,一个是广播电视方向;另一个是网络方向。其余的课程设置,则重复性不大。笔者认为这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是专业的人才培养规格决定的,不同级别的学校其学生未来发展的定位是不同的;另一方面则是学校类别和教师学缘结构决定的,充分利用学校的各类教师资源,突出特色办学,也是各校传播学专业追求的目标。

二、吉林农业大学本科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探索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广义上的单科类院校,其传播学专业从2004年开始正式招生以来,至今已有4届本科毕业生。从这4届毕业生的去向来看,每年都会有3‘~5人考取研究生,其余的则会就业,就业去向又主要集中在各级电视台、广播电台、广告公司、企业宣传部门等单位。虽然2006年学校针对课程设置中不尽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订,但整个课程体系仍是以广播电视传播为主要培养方向,修订也主要集中在课程开设顺序及个别选修课的调整。因此,目前学生的毕业去向选择面仍过窄,无形之中也增加了其与其他高校相关专业毕业生的竞争激烈程度,提高了就业难度。针对上述问题以及七年来在实践教学中得到的反馈,我们对2011年新的课程设置进行了探索f生的改革。

(一)划分专业方向

吉林农业大学作为省属院校,其传播学专业学生的知识结构并不一定要面面俱到,在顺应时展的前提下,如何形成自身特色是我们一直关注并思考的问题。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媒体已日益成为公众的资讯工具,未来即将发展成为公众主要的资讯工具。因此传播学专业的未来发展方向也应关注,甚至专注于新媒体,这已赢得了很多同仁的共识。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论证,决定在新的课程体系中设定两个专业发展方向:“广播电视方向”和“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学生在大二下学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发展方向的模块课程。

(二)完善课程体系

现有的课程体系主要是以广播电视的课程为主,并没有涵盖传播学专业应有的知识范畴,也没有整合和利用农业大学特有的资源。按照上述高年级分设两个专业发展方向的构想,我们必须精简广播电视的课程,增加网络与新媒体的课程,加大跨院系的选修课程的数量,并填补一些专业基础理论课程,开阔学生视野,使其具备更大的发展潜力。

1.专业基础课。在专业基础课中,我们选定了5门学理性课程,其中“传播学概论”和“广播电视概论”为原方案中课程予以保留,新增“新媒体概论”“新闻学史论”和“传播学研究方法”3门课程。其中“新媒体概论”作为与“广播电视概论”相对应的专业方向发展的概论性课程,可为学生选择专业方向提供参考;“新闻学史论”有助于打牢学生的专业基础,具备长远发展的潜质,同时它也是一些高校传播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课程;“传播学研究方法”作为研究方法类课程,也是一个专业课程设置中所必需的。另外,传播学专业要求学生具备扎实的语言与文字功底,原培养方案中我们在低年级开设了“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两门课程,由于新方案要在低年级增补一些理论课程,考虑到学时的限制,我们决定将上述两门课程整合为“中国文学赏析”这一门课程来开设。同时,为了充分利用校内资源,突出自身办学特色,我们开设了“农业科技概论”这门课程,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打好基础。

2.专业主干课。我们对原有方案基础课之外的专业课程作了梳理,把一些术理性课程以及两个专业方向都需要涉及的应用型课程作为主干课开设。其中,“数码摄影”强调数字化的拍摄和后期处理;“电视摄像与照明”是原方案“电视摄像”和“电视照明”两门课程整合后开设的课程;新添加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课程旨在加强学生的文案策划与写作表达能力;“媒介经营与管理”也填补了原课程体系中媒介管理类课程的空白;其余课程,即平面设计、非线性编辑、新闻采访与写作、媒介经营与管理、广告创意与制作、编辑出版、媒体政策与法规则是两个专业方向都要涉及的原方案课程,予以保留。

3.专业方向选修课。(1)广播电视方向。对于广播电视方向课的设置,相对较为明确。根据原有方案的实施情况,结合学生的反馈,我们决定在广播电视方向设置“广播节目制作”(由原方案的“录音技术”和“播音与主持”整合)、“影视后期包装”(由原方案的“影视合成”和“影视动画”整合)、“农业科教片与专题片创作”(新增),其余课程为原方案课程,包括影视语言、电视节目制作、影视作品解析、栏目与节目策划。(2)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对于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国内成型的课程设置还很难找到,大家还都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其实,新媒体只是一个新的平台,其包含的内容几乎无所不在,主要包括资讯、娱乐、商务和社交。从传播学的专业特点来看,我们应该重点关注资讯方面的内容。结合现有的硬件设施和师资状况,并考虑学生未来的发展,我们购买了大量的相关教材,反复讨论,并逐一落实开课教师,充分兼顾了教师和学生的利益。最终决定在网络与新媒体方向开设7门选修课程:网络传播概论、网络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及应用、网络新闻编辑、网页设计与制作、数字媒体、农业新媒体运营。整个该方向课程中,除“网页设计与制作”为原方案课程以外,其余课程都是新开设的。

三、关于单科类院校传播学专业人才培养未来发展的设想

(一)专业联合培养很多媒体行业的负责人表示:他们更需要传播学之外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只有一点,学生的内容制造能力不足。针对这一现象,我们不妨尝试在本校非传播学专业的大三学生中进行二次招生,由其入学时的专业(比如农学等)负责培养学生的内容制造基础能力,由传播学专业培育学生从事媒体工作所必需的媒体和运营能力。这也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突出办学特性、提升人才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二)行业辅助培训深入媒体,按照专业人才培养规律循序渐进,开展确保质量的毕业生产实习,是传播学培养合格毕业生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目前,虽然各级院校都注意开展学生的教学实习与毕业生产实习,但具体的实习质量、规模以及整个实习的标准都参差不齐,没有统一的科学要求。如果能够通过各地各级政府部门,筛选指定若干媒体部门作为毕业生入行前的培训机构,而不仅仅是作为一个不管不问的定点实习单位,按照行业规范对学生实施一年左右的入行培训,那么对于统一行业人才教育标准,增强各级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意识,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篇9

关键词:基本原理概论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被称为影响课堂教学的一项重大技术变革,是目前全球教育界前沿的教学理念。它的出现,被认为是变革传统课堂的一个有效途径,同时也为高校基本原理概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翻转课堂的主要特点在于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和宏观社会教育系统设计理论,打破了传统课堂的时空界限。与欧美发达国家的翻转课堂起步早发展成熟的现状相比较,我国的翻转课堂模式尚处于理论研究和试验阶段。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其科学性

所谓翻转课堂,就是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征及其科学性主要表现在:

首先,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在翻转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实践主体地位得以突出,由原来教学活动中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积极主动的参与者,而教师则由原来教学活动中的主导者转变为导学者、助学者、督学者和评学者。课前,教师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教学视频,教学课件等教学资源,在教师有步骤的逐级引导下,高效地甄别和利用资源,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较好结合。

其次,教学流程更为优化。传统教学中教师课堂讲授,学生课后完成作业的模式较为死板,缺乏灵活性。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灵活多样,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它将理论知识讲解过程放在课下,把学生对知识深度理解的过程放在课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于学生的作业答疑、学习小组的交流研讨以及师生间的互动等。

最后,学习氛围更加轻松。教师精心编排、图文并茂的教学视频是翻转课堂教学资源最核心的组成部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便捷性可以自主选择学习时间,对理论难点和重点可以实现回放和重放。更加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以及学生对知识的复习及巩固。而且,学生在课下观看教学视频,学习方法更加灵活,学习氛围也更为轻松。在遇到问题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向教师寻求帮助,与同学进行研讨和交流。

二、高校基本原理概论课堂的“翻转”型教学模式设计

通过将翻转课堂的特征与理念和基本原理概论教学目标相融合,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

1.课前教学准备阶段。授课教师需要准备多种类型的课程教学资源,包括基本原理概论的电子教案、相关微视频、参考书籍、相关专题的学习网站等,并将采用专业件制作翻转课堂的微视频课程上传,方便学生随时下载观看。此外,教师还需设计包括主题任务、活动指南、评价规则等在内的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观看教学视频,并总结自己学到的知识和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反馈给教师,或通过组内研讨解决问题,巩固知识。

2.课中理解应用阶段。课中教师作为课程的引导者,教学过程起始于教学目标的导入。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观看相关视频课件,对网络资源进行甄别选择、分组讨论辩论等,能够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相关课程内容。教师综合采用个性化指导、总结点评、参与小组合作等方法,明显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之后,学生通过作业练习、小组项目等学习活动,做到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新的问题情境之中。

3.课后综合评价阶段。课后,结合理论知识学习特点,学生可通过学习笔记、实践报告、小组辩论、组内互评等形式,展示学习效果。通过综合评价既能发现教学准备阶段的不足,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又能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如果评价的结果表明既定教学目标已经实现,则可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如果评估的结果不甚理想,则需要重新回到原来的教学目标导入,寻求更为有效的教学实践途径。

参考文献:

[1]邵霞.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模式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120-121.

篇10

关键词:全媒体;新闻;融合

全媒体是对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的传统媒体与包括网络、手机报刊、数字电视等在内的新兴媒体的总称。最先由美国的一架家政公司提出,十多年来,随着日新月异的科技和传播手段,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尽管没有获得学术界的共识,却在传播领域的实践中日复一日丰富发展着它的内涵。

“全媒体”可理解为: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如文、图、声、光、电,来全方位、立体地展示传播内容,同时通过文字、声像、网络、通信等传播手段来传输的一种新的传播形态。而所有的信息传播普遍地以这一方式运作时,我们说,我们进入了全媒体时代。

媒体演进的过程充分调动了人的各种感官,报纸调动了人的眼睛,广播调动了耳朵,之后更新的各种媒体都具有超越前一个媒体的技术,电视将视听结合起来,网络构建了立体化的传播时代,互联网的超链接功能进行深层报道和分析,使得信息的形成与传播处在了一个生生不息的环境之中,它不仅调动了我们的耳朵、眼睛,而且也调动了我们的手,人可以主动地参与,把过去的单向的形式变成了互动的形式。当人类一出现,人的两种本能说话与行走就被分开,但是手机的出现将这两个功能结合起来,以手机为终端的个性化媒体被称为第五媒体,手机媒体不仅调动了我们的眼睛、耳朵、手,而且也调动了我们的脚,使得人们不被约束,人成了媒体创造者。

在全媒体时代,新兴媒体和传统的媒体有这么一个关系,第一个阶段是孕育,第二个人阶段是发展,随着传统媒介不断创新发展,产生了自己新的特点,开始独立,实现与创痛媒介的并存,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传统媒体与移动媒体共存并且是一种共生并存的关系,第三个阶段是交互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实现共同发展。一种新的媒介的产生并不意味着旧的媒介消亡,一种旧的媒介在变革之后又蜕变出新的媒体,报纸的发展贯彻了多个历史时期,历经500多年,从手抄报纸到现在电子报纸、手机报纸,报纸通过与新兴的媒介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新的传播媒介。

“融合新闻”又称“多样化新闻”,主要指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新闻传播活动。不同的媒体例如报纸、电台、电视台和网站及手机等,集中在一个信息操作平台上,统一策划、相互协调,取长补短,根据各自媒体和受众特点对信息进行分类加工,发挥各自的传播优势,有针对性地传播给特定受众。

融合新闻要求媒体将所拥有的媒介整合在一起,依靠统一的规划与协调,提高新闻业务流程的效率与通畅性

在全媒体时代做融合新闻需要媒介融合,传统媒介与新兴媒介的结合是制作融合和新闻的必要前提,媒介是信息的传播载体,各个媒介从独立经营到多媒介联合经营,可以使传媒的各类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更好地占领未来的传媒市场。

十多年来,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尤其是互联网时代与手机媒体时代的到来,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日益融合互通,信息传播手段层出不穷,传播方式不断丰富,报纸、杂志、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网路、电信、卫星通讯在内的各类传播工具,涵盖视、听、形象、触觉等人们接受资讯的全部感官,而且针对受众的不同需求,选择最适合的媒体形式和管道,深度融合,提供超细分的服务,实现对受众的全面覆盖及最佳传播效果。

融合新闻可以根据不同受众对内容和形式的偏好,制成不同类型的产品供他们选择,以实现分众传播,将群众的个性化需求与新闻传播媒介的特点结合起来,在采集新闻素材之后,根据新闻事件以及各个媒体的个性选择不同方式播出,用最简洁的语言和最快的速度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发送出去,以满足那部分生活节奏快而只需要事实梗概的人群,再由电视提供比较完整得新闻事件现场节目和图像,向儿童妇女等群体提供信息,然后将载有对新闻事件及相关背景的详细资料介绍通过报刊等纸质媒体发送出去,最后再将榆次市有关的信息全部链接到互联网上,供查阅。

坦帕斯新闻中心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该新闻中心下的各家媒体拥有各自独立的人员、办公区域和运作机制,但同时设置“多媒体新闻总编辑”来策划、组织、协调和安排个媒体的新闻处采访活动。首先电视台的总编和各部门的负责人要召开编前会,多媒体新闻总编辑也参加,安排好电视台在这一天的新闻采访活动,并讨论哪些新闻可以与报纸、网站进行融合;然后多媒体新闻总编辑召开报纸编前会,向报纸总编提出当日“融合”新闻的内容,然后进行讨论;报纸总编也会向多媒体总编辑提供他们认为用电视新闻形式报道更为合适的消息。下午多媒体新闻总编辑还会再召开一次报纸与网站的编前会,向网站负责人提供可供融合的新闻。若有重大突发新闻,多媒体新闻总编辑会及时将消息通报给报纸、电视和网站这三家媒体,并制定统一计划,协调其采访活动,力求让三家媒体在采访中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到极致,同时又做到互补不足。

各种媒介相互渗透、包容、转换和整合之后相互成为对方的一部分,其间,电子报纸是纸媒与网络的结合,手机报是纸媒与电信增值业务和网络的结合。其中不乏成功地手机报刊,如《浙江手机报》,“浙江手机报”的彩信业务由浙报集团,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和浙江在线共同打造、创新推出,是国内第一个用手机彩信方式实现真正的手机报纸。自从2005年开始创办之后,逐渐完善,先后创办手机财经报,手机娱乐报等,详尽展示新闻原生状态、深度剖析事件背景原因,全进行时态报道、强互动民意调查。充分发挥了新兴媒体的独特优势。

其间,我们要明确,做融合新闻的关键是培养新闻工作者,首先就是记者个人要培养专业技能,采写编评技能要具备。“超级记者”的信息采集融合。其次,新闻专业院系要建立起先进的教育平台,仿真实践环境,为未来的记者提供更为便捷的途径。作为新闻专业的学生,我们更应该跟紧时代的步伐,认清全媒体时代媒介与新闻的变化方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