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网络环境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现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现在的网络环境

篇1

关键词:网络环境;教育;教师;学生;教学;资源;交流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5-0000-02

作为人类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系统,网络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正因为如此,我们郑州教育局才投入巨资兴建校园局域网与互联网相结合的“校校通”工程,并以此来实现教育资源与信息的共享。那么,怎样将网络用到教学中来,怎样将网络的优势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出来?下面就上述两个问题结合实际谈谈我们对“网络环境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的一些构想。

1 创建优越的网络环境,为师生的沟通架设桥梁

1.1 教师备课的设想

网络环境的引入对教师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备课将逐渐向下表所示的三个阶段靠拢。

教师备课全过程 A.前期形成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的基本教案的形成

B.教学辅助阶段:媒体辅助教学教案的形成,题库的形成

C.网络阶段:将上述资源以网络的形式向学生公开

A.前期形成阶段:教师经过反复研读教材和教学大纲,总结和归纳知识点,写出基本教案。

B.教学辅助阶段:不同的教学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手段体现出来。在我们的日常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手段有以下几种:

(1)板书+讲解;(2)教学投影片辅助教学;(3)电视录像辅助教学;(4)实物投影辅助教学;(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上述几种教学手段各有特点,如果我们用得恰当,不但能够帮助我们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因此,教师不仅仅要写出教案,而且要写出高质量的生动的教案来。

媒体辅助教学教案的形成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教学辅助阶段,教师除了制作媒体辅助教学教案以外,还可以考虑将历年教学中所有接触过的习题整理出来,并进行适当的归类,形成某一科目的专门题库,为习题的网络和学生的自主学习作好准备。

C.网络阶段:教师经过千辛万苦创造的劳动成果,是否就这样搁置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呢?如果说前两个阶段是一个“播种”的过程,那么现在应该是“收获”的时候了。时下很多学校都有了较为良好的网络环境,教师把教学资源放到网上后,不但可以指导学生有效地进行预习和复习工作,而且也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在教学资源网络的过程中,同一科目的几位教师可以采取分工合作、交换审阅的方法,以不断扩充、改进和完善网络中的教学资源。

1.2 网络为师生角色的转换和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了便利

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的要求,教师首先要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才能适应网络时代教育发展的根本要求。教师角色转换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文化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学习者通过网络就可便捷快速地获得所需要的各方面的知识,个体的发展水平将越来越取决于不断利用信息、培养自我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信息化时代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地获得知识,教师不再是文化知识传播的中介,而是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者。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充分利用信息资源快速高效地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教材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研究者。传统教学中,国家统一编写教材规范教师对学生的知识传授。网络时代教师是课程开发和教学研究的主体,运用现代化手段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开拓多媒体教学空间;编制教学软件,促进课程向地方化、校本化、个性化、综合化方面发展,实现课程教学综合化和知识的融会贯通;主动投身课程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提高网络时代课程教学理论的研究水平。

第三,学生品德培养者转变为未来生活设计者。网络时代学生的学习活动成为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网络化学习丰富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涵,开阔了品德培养的视野。教师要成为学生未来生活的设计者,建构具有前瞻性的道德价值观体系。通过网络渗透现代道德理念,积极引导学生的内在道德价值取向,培植学生道德理想和信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第四,教育教学管理者转变为人际关系艺术家。网络时代,信息技术打破了人与人之间的时空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师生交往趋于多样化、平等性。网络形成的开放式教育系统,有利于师生之间平等民主关系的建立,教师作为人际关系艺术家,应更多地理解、信任、同情学生,爱护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应提高自身的道德品质修养和情感素养,形成宽容、尊重的良好个性和人格魅力,开展平等对话,提高师生间的协作水平,创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课题准备阶段,我们每位参与研究的专业老师都向学生公开了自己的E-mail地址,利用我校已经接入“校校通”工程的便利条件与学生展开了真正意义上的网上交流,我们发现,在书信已经远离我们的现在,通过网上与学生进行交流确实收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效果,在这里教师与学生是真正意义上的朋友,通过这样的手段密切了我们师生之间的关系,加深了师生之间的相互信任与理解,为今后教学工作的开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1.3 创建优越的网络环境,架好师生沟通的桥梁

目前,随着郑州市“校校通”工程的逐步深入,校园网、网络多媒体教室和电子阅览室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开始走入各中小学校,为网络环境的创建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但是,由于网络的开发在我国起步较晚,特别是网络在教学领域的应用更是后来的事,所以无论在技术上还是管理制度上都有一定的滞后性,网络建设的高投入与低效用所产生的矛盾成了现代教学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因此,要创建优越的网络环境,除了抓好网络的硬件建设外,其它因素同样不容忽视:(1)提高网络管理和使用人员的素质;(2)完善学校网络管理制度;(3)加快网络应用平台和网络数据库的开发和研制;(4)尽可能地让所有师生都参与到网络的建设和使用中来。

2 增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促进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1 教师间交流的三种常见模式

A.校内教师间的交流

B.校际教师间的交流(常规交流模式)

说明:图中虚线表示理想的交流方式,即未来的网络交流方式

C.校际教师间的交流(网络交流模式)

2.2 现代教学的进步与发展给我们的启示

(1)校内交流固然重要,校际交流不可偏废。从图A中不难看出,校内交流活动起来比较方便,形式也比较多样,校内交流可以促进校内教师教学水平的平衡发展。但是,由于限于校内进行,教师交流的面积比较小,时间长了难免会产生“闭门造车”、“夜郎自大”等弊病。因此,要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进一步得到提高和发展,校际交流也是很有必要的。两者的交叉进行有助于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的广泛传播,有助于各校整体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2)在校际教师间的交流中,通过网络交流比常规交流更具优势。在校际教师间的交流过程中,常规的交流方式具有很多缺陷:第一,交流仅在有限的几所学校和几位教师之间进行;第二,活动安排起来比较烦琐;第三,教师往返乘车路途劳累、浪费时间。但是,如果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那么将是另外一番景象了。教师在家里或者办公室里就可上网进行交流;交流将在几千甚至几万位教师中进行;交流没有时间的限制,大家只需发表自己的教学观点,同时可以借鉴他人的教学长处。由此看来,在校际教师间的交流中,通过网络交流比常规交流更具优势。

(3)网络交流是教师间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教师只需支付少量的上网费用,就可以和成千上万的其他教师进行教学探讨。网络为教师提供了更大的选择余地和思考空间,网络使得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变得简单高效。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新事物终将代替旧事物,大部分教师已经开始设法通过网络寻找教学资料,这一事实正预示着网络将成为教学的一大助手,网络交流是教师间合作与交流的发展趋势。

在准备课题的这段时间里,我们几个专业老师成功的与几个兄弟学校的专业老师实现了网上说课和课题研讨等实践操作,我们发现在网上大家才真的是畅所欲言,平时几个学校的老师面对面不太好意思说的话在这里却变得很平常,我们觉得网上的交流除了没有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外,确实是使教师间的交流变得简单而高效。

2.3 网络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

(1)前期实验阶段——以省为单位,以重点中学为实验对象,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为了增强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为了促进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可以以省为单位,以重点中学为实验对象,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该“平台”可以将各校教师推荐的优秀教案(包括媒体辅助教案)、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教师教学心得和体会等资料收集起来进行分类汇总,形成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以网页的形式公开。

(2)后期成熟阶段——吸收一切先进的教学资源,不断扩充、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共享平台。事物是发展的,教学不可能一成不变,教学资源共享平台的创建要抛弃“一劳永逸”的想法。随着网络的全面普及和郑州市教育局“校校通”工程的快速进展,我们郑州地区所有中小学校开通网络也是近在眼前的事,我们要鼓励所有中小学校都积极参与到教学资源的共享中来。“只要是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任何教学资源,不管它来自重点学校还是一般学校,我们都要豪不犹豫地将它吸收进来”,只有这样,教学资源共享平台才能日趋完善、不断成熟。

网络和信息时代的到来,对于我们来说,既是一种机遇又是一种挑战。在现代教学中,网络不但为师生的沟通提供了便利,而且为教师间的合作与交流创造了条件。如果能将网络环境很好地应用到教学中来,不但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而且能够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从而推进教学事业的现代化进程。如果所有的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都能积极投身到教学网络的建设中来,如果所有的教师都能慷慨地将自己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推荐给其他教师,又能虚心学习其他教师的教学长处,那么,中国的教学事业必将迎来光辉灿烂的明天,“教学现代化”也将不再是句空话!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无线传感器网络;考古发掘现场;环境监测

中图分类号:K879.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106(2013)01-0113-07

引 言

我国是文化遗产大国,地下文物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埋藏环境复杂,文物保存环境差异明显,保护难度大。尽管近30年来随 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科技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文物发掘保护手段的发展依然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科需求[1]。

文物经过处于地下一段时间后,埋藏环境渐趋于稳定,文物也处于相对的动态平衡之中。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的进行,文物已形成的固有平衡被破坏,所处环境的温湿度、光辐射、氧气等因素突变,极易导致文物的毁坏,加之出土后文物所处环境条件的反复波动,加快了破坏反应的进程。同时文物内部也存在肉眼看不见的细微变化,缓慢地影响着文物的保存状况,如遗址土壤内部的温湿度、含水率等。全面而准确地了解文物实时变化,有利于对文物实施精确的保护措施。除此之外,大型不可移动文物,如壁画等,在发掘及存放过程中也会出现空鼓、起甲等现象,而这类病害的发展过程缓慢,无法使用人工进行长时间连续监测。全面了解文物存放环境的长期变化状态也有助于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将文物的损害发展过程延长至极限。因此对考古发掘现场动态环境进行实时监测,以制订相应的出土文物保护策略是考古发掘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环境监测精确掌握文物埋藏环境参数,为后期文物保护环境的控制提供最佳保存环境的参数依据。

目前考古发掘现场缺乏实时性强的在线监测系统。如果使用有线方式将多个传感器连接起来,通过有线网络将数据传送至终端进行环境状态监测,则布线工作复杂、工作量大。尤其当发掘工作深入开展,场地发生变化时,需要重新部署网络,人力物力投入量大,很大程度上增加了考古发掘现场文物保护的难度和成本。

相比有线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2,3]能够避免有线网络的上述缺点,且传感器节点具有价格低廉、部署方便、实时性好、集成化程度高、具有自组织等特性。而且根据传感器种类的不同还能够针对考古发掘现场的各类参数进行实时监测。通常使用的传感器除针对温度、湿度、光照、降尘和有害气体进行实时监测的温湿度、光照紫外线及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传感器,还有实时监测土遗址裂隙发展状况的裂隙监测传感器、倾角传感器等(图1)。

通过对考古发掘现场综合环境动态监测并建立相应的参数数据库,不仅能够从大量的数据中揭示其变化规律,为后期文物保护环境的控制提供最佳保存环境的参数依据,能够对发掘现场环境进行实时监控,还可为遗址类文物的保护加固提供基础数据,必要时能够起到及时的预警作用。通过对实时数据库的综合采集、挖掘和分析估计,最终实现对考古发掘现场的有效控制,达到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减少损害、节省资源的目的。

一 无线传感器节点结构设计

1.1 节点硬件结构设计

如图2所示,无线传感器节点的硬件设计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支持多种不同总线传感器的分立式结构,不仅可方便支持多种不同总线传感器,更可避免传统的一体化设计中传感器驱动电路在传感节点睡眠状态下的漏电流问题,从而降低了睡眠状态下的功耗,大大延长了无线传感网络中传感节点的寿命。节点主要由三个模块构成:电源模块、传感器模块、处理及传输模块。

电源模块采用2块3.6V的锂电池供电。

传感器模块采用多种类型传感器,如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度传感器、土壤含水量传感器、二氧化碳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以温湿度传感器为例,节点采用数字温湿度传感器SHT15[4]通过无线网络对监测区域内温度和湿度进行数据采集,具有极高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稳定性。与同系列的温湿度传感器SHT11相比,SHT15具有更优越的性能,其供电电压为2.4-5.5V,测湿精确度为±2.0%RH,在温度为25℃时测量精度为±0.3℃,封装形式采用了SMD(LCC)贴片封装。

处理及传输模块由TI公司的CC430F5137单片机[5]组成,用于处理及传输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CC430F517是TI公司MSP430F5xx系列的MCU与低功耗RF收发器相结合的产品,可以实现极低电池供电的无线网络应用,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CC430 F5137为16位超低功耗MCU,具有16KB闪存、AES-128位加密、2KB RAM和CC1101射频收发器,其工作电压为1.8-3.6V,工作频率为433MHz,正常工作模式下耗电电流为160μA/MHz。

1.2 节点软件结构设计

无线传感器节点内采用了元智公司自主知识产权的、专门面向无线传感网络的、层次化的、可动态改变内核的实时嵌入式操作系统WiseZ。与传统无线传感网络操作系统相比较,使用层次化的设计更有利于提高操作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小系统尺寸和增强跨平台特性;较传统无线传感网络操作系统,可动态改变的内核使操作系统的适用性更强,柔性更好。

二 系统体系结构设计

如图3所示,考古发掘现场(以下简称发掘现场)动态监测系统由发掘现场动态环境监测系统和发掘现场无线实时监测平台两部分组成。

2.1 发掘现场无线实时监测平台

发掘现场无线实时监测平台的作用是为发掘现场监测子系统提供实时的数据支持,由发掘现场硬件平台和发掘现场软件平台两个部分组成。

发掘现场无线实时监测硬件平台由传感器节点、中继节点和网关三个部分组成:布置在现场的数据采集节点负责采集实时环境数据(如大气温湿度、光照强度、降尘和有害气体等),按照一定的路由规则将数据发送至通信范围内的父节点,然后通过中继节点的相互中继,将数据不断转发直至到达网关节点。网关节点通过远程通信方式,如卫星通信、Internet、GPRS等手段,将数据传送至远程客户终端。其中各个数据采集节点和中继节点根据RSSI(接收信号强度指示)和跳数来选择合适的中继节点作为父节点,并以此在数据采集节点和中继节点间建立簇内星状网络拓扑结构,中继节点之间则根据RSSI值建立树状网络拓扑结构。每个传感器节点和中继节点在上电后自动加入网络,并定期将采集到的数据沿最优路由方向传送至网关。

发掘现场实时监测软件平台则由中间件、数据库和数据采集接口三个部分组成。数据采集接口将接收到的实时监测数据存入数据库中,中间件的作用则是将数据库中保存的监测数据取出,并提供给用户和子系统。

2.2 发掘现场环境监测系统

由于监测系统需要对发掘现场的内外环境同时进行监测,因此发掘现场监测子系统由环境监测子系统和气象监测子系统组成。

环境系统检测子系统主要是针对文物所处环境参数,如大气温度、大气相对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文物表面温度、文物表面湿度、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有机挥发物总量等参数进行监测。

气象监测子系统主要是针对发掘现场所处小环境的气象参数,如光照度、紫外线强度、风速、风向、降雨量等参数的实时监测。

监测系统的目的在于对文物所处环境的各种参数进行数据挖掘整理,精确掌握文物埋藏的环境参数,实现对出土文物在第一时间的检测分析以及文物出土环境参数的采集,建立环境参数历史数据库,为文物预防性保护提供技术支撑,并为文物保护措施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三 案例研究

3.1 凤栖原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数据分析

凤栖原张安世墓葬遗址属于西汉宣帝时期的重臣、被封富平侯的大司马将军张安世。张安世在西汉的地位举足轻重,其墓葬的出土文物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出土的很多随葬品都属于西汉皇帝御赐物件。

根据发掘现场实际状况及需要,目前已部署七个监测点,监测时段大约在八个月左右,监测点部署图如下(图4)。

数据记录及分析

3月份期间,凤栖原张安世墓葬遗址气象站监测数据存在较大波动(图5)。其中3月19日-3月21日期间,环境温度基本保持在4℃左右,环境湿度基本保持在100%,波动均不大,光照变化范围也缩减至0-2000lx之间。结合当时的天气变化,3月天气刚刚由寒转暖,气候变化较频繁,3月19日-3月21日是降雨天气,持续阴天,光照度较低,导致空气中水分蒸发较少。3月22日停止降水后,光照开始恢复,环境湿度逐渐下降,气温也逐渐回升(因水分挥发缓慢,恢复的较为迟缓)。总体来看,3月份气象站的大气温度变化为0℃到23℃之间,大气湿度在16%到75%之间,每天的照度变化最大范围0lx到8500lx内,气象站数据与环境数值较一致,温度、湿度、光照度也保持合理的变化趋势。环境变化正常,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

查看这一段时间82号监测点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遗址坑内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波动较大(图6),其中3月19日-3月21日土壤水分含量逐渐升高(由4.34%上升至4.65%),土壤温度也随之逐渐降低(由10.5℃下降至5℃)。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3月天气变化频繁,3月19日-3月21日为降雨天气,室内土壤虽然不直接受到降雨给监测数据带来的骤然变化,但由于受到外界土壤水分的渗透作用,土壤温度和水分含量也随之以相同的趋势逐渐变化。3月22日停止降水后,土壤水分含量逐渐下降,土壤温度也逐渐回升。总体来看,土壤温度在5.2℃到13℃范围之间、土壤含水在4.3%到4.65%范围之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

查看这一段时间90号监测点的大气温湿度变化,3月期间遗址环境的大气温湿度波动较大(图7)。其中3月19日-3月21日,大气温度由10℃骤降至1℃,大气湿度由41%骤升至98%,变化显著。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3月19日-3月21日为降雨天气,大气温湿度受到直接影响带来的突然变化。3月22日停止降水后,大气温度逐渐回升,大气湿度也逐渐回落,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总体来看,大气环境温度在1℃到22℃范围内、大气环境湿度在20%-98% 范围内保持着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

查看这一段时间92号监测点的大气温湿度变化,3月期间遗址环境的大气温湿度波动较大(图8)。其中3月19日-3月21日,大气温度由10℃骤降至0℃,大气湿度由50%骤升至100%,变化显著。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3月19日-3月21日为降雨天气,大气温湿度受到直接影响导致突然变化。3月22日停止降水后,大气温度逐渐回升,大气湿度也逐渐回落,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总体来看,大气环境温度在0℃到22.5℃范围内、大气环境湿度在20%-100%范围内保持着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

总结对比4个监测点的数据变化,监测点的传感量数据变化和环境变化保持一致,并且与当时的天气环境较一致,说明数据正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

3.2 高陵张栋家族墓文物保存环境监测数据分析

2011年陕西考古研究院专家在高陵县泾河工业园发现一处罕见的完整明代家族墓园。据墓志记载,墓主人张栋生前为秦藩王府知印。这一发现对研究明代墓葬制度、风俗文化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发掘现场实际状况及需要,目前已部署十一个监测点,监测点部署图如下(图9)。

说明:

100号监测点:自动气象站--监测外界环境。

52、53、54、55号监测点:大气温湿度传感器--其中53号监测点监测墓室底部到地表中间部位的环境,其他监测点监测墓室中的环境。

61、62、63、64、65号监测点: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传感器--其中65号监测点监测墓室底部到地表中间部位的环境,其他监测点监测墓室中的环境。

71号监测点: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测墓室中二氧化碳含量。

数据记录及图形分析

查看这一段时间52号监测点的大气温湿度变化,5月期间遗址环境的大气温湿度波动较大(图10)。其中5月1日-5月3日期间,湿度维持在82%-93%之间,温度在17.5℃-22.5℃之间,基本保持在高湿、低温的水平,昼夜温差和湿度差较小;5月11日-5月12日温度湿度和光照度骤变,湿度由62%升至88%,温度由25℃降至最低17℃。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5月为春季末尾,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并偶尔伴随降雨。5月1日-5月3日、5月11日-5月12日是降雨天气,湿度很大,气温较低。无降水期间,光照逐渐充裕,环境湿度逐渐下降,气温也逐渐回升并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当月大气环境温度在16℃到35℃范围内、大气环境湿度在20%到98%范围内保持着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进行对比)。

查看这一段时间71号监测点的二氧化碳含量变化,5月期间遗址环境的二氧化碳含量波动较大(图11)。以5月9日为分界,5月1-9日二氧化碳含量在200-450ppm之间波动较大且均值偏高,5月9-20日二氧化碳含量在200-330ppm之间波动较小且均值偏低。经调查,5月1-9日,71号监测点放置于M4考古发掘现场,现场白天有大量工作人员活动,白天由人体排放的二氧化碳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较高,夜晚则恢复至正常水平;5月9日之后,为防止因挖掘工作破坏监测设备,工作人员将其挪至无人活动的M5内,并以不透气薄膜覆盖,给71号监测设备营造出密闭的微环境,故而二氧化碳含量偏低且波动较小。其中5月1日-5月3日期间,二氧化碳含量在300-430ppm之间变化幅度相对较小,基本保持在高湿、低温、高浓度二氧化碳的水平。经分析,因期间有降雨,空气流通不畅,故而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且波动较小。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并且三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进行对比)。

查看这一段时间53号监测点的大气温湿度变化,5月期间遗址环境的大气温湿度波动较大(图12)。其中5月1日-5月3日期间,湿度维持在60%-100%之间,温度在16-28℃之间,基本保持在高湿、低温的水平,昼夜温差和湿度差相对较小;5月11日-5月12日温度湿度和光照度骤变,湿度由62%升至100%,温度由25℃降至最低17℃,之后的3天内,湿度的最高值均能达到100%。结合气象站的监测结果看,5月为春季末尾,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并伴随偶尔降雨。5月1日-5月3日、5月11日-5月12日是降雨天气,湿度很大,气温较低。无降水期间,气温呈缓慢上升趋势。结合监测点的布设位置(53号节点布设在墓底部和地表中间位置),且通风不畅导致湿度在降雨之后的3天内并没有立即回落,而是逐渐降低且较其他监测点数据高。总体来看,监测点数据准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环境变化正常。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

查看这一段时间65号监测点的土壤温度和含水量的变化,坑内的土壤温度和土壤水分含量变化波动较大(图13),5月1-11日土壤水分含量保持在20-43%之间,土壤温度变化范围维持在18-21℃之间;5月12日土壤水分含量由15%突升至42%,土壤温度峰值也由29℃大幅降至23.5℃,之后逐渐恢复至平均水平。经调查,5月1-11日监测设备放置于墓室内,故而受外界降雨等影响较小且缓慢,5月12日之后设备被挪至墓室外环境,由于当日有降雨,室外湿度较大,所以监测数据突增。总体来看,土壤温度在19.5℃到29.5℃之间、土壤含水率在15%到43%之间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变化,并且二者保持相符的变化趋势。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可查看气象站数据变化)。

5月份期间,高陵张栋家族墓遗址内气象站监测数据存在较大波动(图14)。其中5月1日-5月3日期间,湿度维持在82-100%之间,温度在15-23℃之间,照度在0-5000lx之间,基本保持在高湿、低温、弱光照的水平,昼夜温差和湿度差较小;5月11日-5月12日温度湿度和光照度骤变,湿度由60%升至100%,温度由22℃降至最低12℃,光照度变化范围也缩减至0-4200lx。结合当时的天气变化,5月为春季末尾,气温总体呈缓慢上升趋势,并偶尔伴随降雨。5月1日-5月3日、5月11日-5月12日是降雨天气,持续阴天,光照度较低,气温降低。无降水期间,光照逐渐充裕,环境湿度逐渐下降,气温也逐渐回升并呈上升趋势。总体来看,气象站的大气温度在12-32.5℃之间,大气湿度在18%-100%之间,照度变化最大范围为0-9000lx,气象站数据与环境数值较一致,温度、湿度、光照度也保持合理的变化趋势。环境变化正常,期间出现的特殊变化,多是天气变化引起的。

总结对比4个监测点的数据变化,监测点的传感量数据变化和环境变化保持一致,并且与当时的气候环境较一致,说明数据正确反映了监测区域的环境变化。

四 结语

本文针对目前考古发掘现场的环境状况,采用高集成度的传感器节点作为数据采集源,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特点以及优势,将传统文物保护与现代传感器技术相结合,设计了考古发掘现场动态环境监测系统。监测系统向文物保护工作者提供相关的采集数据,为其研究文物发掘及文物保护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黄克忠.浅议文化遗产地的监测工作[N].中国文物报, 2011-02-25(第6版).

[2]孙利民,李建中.无线传感器网络[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善仓,张克旺.无线传感器网络原理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篇3

[关键词] 网络环境 农产品 现代物流 跨区贸易

在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的背景下,在农产品大力拓展跨区贸易的过程中,仔细研究分析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物流配送发展的现状,结合自身的特点,推动农产品跨区贸易中应用,将是每一个从事于农产品商务的机构和个人都无法回避的业务领域和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所处网络环境及其发展现状

2007年1月23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1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2006年底,我国网民人数达到了1.37亿,占中国人口总数的10.5%。调查结果显示,使用xDSL、Cable Modem、专线等宽带上网的网民达到10400万人,占网民总数的75.9%。中国互联网将迎来更快速的增长期。

把基于Internet技术的跨区贸易形式运用于传统的农产品跨区贸易、物流配送领域,这既是农产品业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农产品进一步发展的战略增长点,更是跨区贸易得以有效应用的一个非常适用的阵地。据了解,中国每年农产品行业的总价值约1000亿元,在流通中的费用约为700亿元,如果全面推行以网络为主的跨区贸易,将极大地改变整个农产品的传统业务流程,有利于促进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诚信、和谐、快速发展。

我国跨区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现状是。农产品物流体系逐步完善,形成了从生产、收购、流通加工、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到销售的一整套组织环节,但是众多的参与个体和组织规模小、层次低、离散性强、联合性差,组织化程度低;跨区农产品物流主体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交易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跨区农产品物流信息体系初步建立;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和跨区农产品流通中心发展较快,但市场交易法规建设薄弱,交易规范化程度有待提高。

二、如何完善我国农产品在网络环境下的现代物流配送

第一,要建立一个现代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现代物流业必须符合运输合理化,仓储自动化,包装标准化,装卸机械化,加工配送一体化,信息管理网络化等.现代物流管理系统要以国际先进物流理论为指导,从业务流程整合入手,采用Internet大型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及条码技术,GIS和GPS等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实现信息采集和识别的自动化. 系统组成一般有:运输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客户管理信息系统;货物报关管理信息系统;运输(配送)管理信息系统;仓储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要选择一个适合发展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我国农产品跨区贸易中的现代物流配送模式有四种配送模式可供选择:企业自建物流配送中心;请供应商进行商品配送;与供应商合建配送中心;直接委托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配送。四种配送模式各有特色,对于采用哪种配送模式,应结合企业的优势。但随着企业向专业分工方向的发展,外包物流配送服务是发展的必须选择。通过与第三方物流的建立有效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流程再造及单品管理,可大大减轻配货工作量,缩短配货时间,压缩配货成本寻求压缩库存和降低商品缺货率的最佳点,最终实现生产、物流、销售(即产、供、销)一体化, 双方可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第三,建立一个成功实施的跨区农产品市场电子商务保障系统。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的成功实施,不仅依赖于网络技术,还取决于跨区农产品的标准化运作、快速物流配送体系和安全的网络环境。电子商务与传统批发市场最大的差别是,买方在交易前无法直观地获取跨区农产品详细的品质信息,因此有必要事先对跨区农产品进行标准化鉴定,主要包括农产品品名和类别、质量登记、重量标准、包装规格、保鲜标准等,通过标准化这些信息,明确同一级别的产品具有的相同或相似特征,以利于买卖双方的沟通和接洽,保障双方的利益。实施跨区农产品电子商务还必须有快速的物流配送服务。电子商务的最大优势是使信息流、资金流在瞬间完成,而快速的物流服务决定了商流的最终实现。

第四,提高农民素质,增强农产品现代物流意识;加大对跨区农产品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在跨区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提高农民素质是在市场竞争中取胜的关键。跨区农产品物流业是固定资产投入较大的产业,很大程度上依赖着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完备和便利与否,因而首先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才是发展物流业的基本要求。跨区农产品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必须加强农村道路建设和跨区农产品运载工具的开发生产,加强各种农用仓库的建设,发展跨区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以及产地、销地跨区农产品批发市场。

三、结束语

在网络环境下,以网络为主的跨区物流商务活动究竟改变了我国农产品的什么呢?总之,作为一种带有鲜明网络特征的商务活动过程,农产品跨区贸易正在赋予农产品物流以新的内容和发展意义,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与人参与到农产品的跨区贸易活动中来,其发展将愈来愈从容和灿烂。

参考文献:

[1]陈方建:中国图书物流:从传统储运向现代物流转变. 物流技术, 2006,(11)

[2]姬志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社会.科技咨询导报,2006(20)

篇4

首先是对网络的认识。我们电子商务的重要依托之一就是互联网,无论是局域网还是因特网,总之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现代就是一个网络时代。那么,现代的网络都能做些什么,未来的发展方向又在哪里呢?

现在的网络几乎无所不能,我们可以上网聊天娱乐,休闲灌水,例如:QQ,MSN,BBS,飞信,论坛,社区,空间,博客,微博,玩游戏,ps,cs,看书、报刊,听歌,看电视、电影等视频,下载书、歌、视频、软件等,建个人网站,在网上找友聊天、恋爱……当然,我们在网上除了可以休闲娱乐,还可以做很多有用的事情。例如:看新闻,浏览信息,查找资料,网上学习、创作、发表作品(文章或其它),寻求帮助(求医,求创意,求法律顾问等),收发邮件,找工作,找商机(把大山里的带给城市,把城市的带给大山,国内的与国外的东西互换,把你的给我,把我的给你),产品、推广、销售,网上购物(淘宝,团购,秒杀,拍卖等),网上缴费(水费,电费,通信费用等),网上办公(公司,企业,政府等),炒股……只要你能想到就能找到,即使现在找不到,不久也会找到。总之,今天没上网就感觉今天有很多事没有做。或许,我们不应该问现在的网络能干什么,而应该问现在的网络不能干什么。

虽然,现在的网络几乎是无所不能的,但是,我们的网络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例如,网络上的各种盈利模式很容易被抄袭,这也让已经有一定影响力的网站面临很大的竞争,所以网上创业容易守业难,只有不断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还有,网络中存在着泡沫,使人有机会投机倒把。除此之外,网络中也存在着黑社会,他们利用各种手段钻网络的漏洞,给广大网民和商家造成了很大的困扰。这些问题都需要专业的网络警察来管理。

网络就是一个社会,而且更像是一个阿凡达。现实社会该有的网络社会都应该存在,现实规定的秩序网络都应该执行。而网络存在的东西现实未必会有。因此,对网络的规范要更加严格。在完善的规章制度下我们的网络生活才会更加精彩。

现在网络环境已经趋于良好,因为网络的优势,中国网民数量逐年快速增长,商家看到这里有利可图,更是疯狂地进军网络市场。相应的机遇也是有很多。网络的发展也带动了社会的发展,就像近年来物流公司、风司的发展。而且,未来网络的线上和线下应该更紧密的结合,并向高新科技方向发展。怎么利用这些,怎样抓住机会实现自己的才华,这些都是我需要好好思考的。越早抓住商机对我们越有利。我相信,未来,得网络者得天下。

网络是美妙的,学习是重要的。

大学是我们学习的大好时期。我们应该学会多种计算机技术。首先是语言。现在一般企业网站运用的语言是asp,php168,jsp.学这些语言要懂全部而精一门。可以下载源代码来观察、分析、记录。其实,好程序就是n个好片段组成的。其次还有等。熟练掌握搜索(排名靠前技术),网站推广、维护、美工(一般企业网站必要的方面),信息的搜集(从爆炸的信息中快速找出有用信息)。同时,要注意更多的软件信息。现如今软件的应用可以使网站的维护和推广更方便、快捷。这些技术有些是课上可以学到的,但大部分还是需要我们自学的。

除了学习,还要把自己学的东西有理的结合起来,多分析,多思考。死读书是没用的,尽量把这些东西用到实际中。比如,做一个个人网站,参加各种比赛或能力秀(这些让我们更真实地感受知识应用到实际的过程),经常写一些文章(在个人网站、博客、空间,百科里等),尽量参加企业的工作,做些推广、维护、美工、网络营销诊断,为网站起名……再就是注意人脉的积累。以后无论是和同事工作还是做广告都离不开人际关系。qq的成功就是群众基础好。尽量了解人们之间的关系和需求,客户和客户的客户都是我们的客户。当然高端人脉也是很重要的资源。

学会发现并利用一切资源,例如亲朋好友,提高内涵(口碑,品牌,资讯等),利用已有的网站(友情链接,bbs,qq,社区,论坛,博客,微博,人肉搜索,百科,知道,团购,秒杀……)。巧妙利用这些环境也是我们营销学的重要内容。我们电子商务就是一种产品营销手段,而电子商务的依托就是那线下的产品。

还有锻炼团队合作。在团队的环境下使自己的优点得到最大发挥,各司其职。大现在已不是个人主义的时代,团结才能力量大。什么时候都不要头脑发热,盲目乱来结果可想而知。准确为自己的能力和资源定位,做事三思而后行。

篇5

【关键词】web3.0 新媒体 运用特点 建议

一、web3.0的特点

(一)信息个体化,有权威信息源向个体信息源转变

web3.0进一步深化了网络信息的双向交流,扩大了网络资源的来源,以前只是由权威部门发表信息,而现在信息的来源逐渐向个体化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将自己的一手信息到网络上,这就大大增加了网络信息量。但同时相对于原来的权威信息源,现在的个体信息源的扩增会大大降低网络信息的质量,大概就会是一种多而杂的状态。这种情况向就要求网络使用者要拥有一双慧眼,善于找寻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资源。

(二)信息搜索的智能化

我们可以举一个例子来充分说明web3.0网络的搜索的智能化。假如你只有有限的资金去旅游,但是你又想着坐飞机、住酒店,在你旅游之前一定会在网上提前查询好哪个航班在打折,到了目的地后哪个酒店会在这个时间点打折等一系列的问题。面对十分庞大的网络信息量,在查询这些的时候会花费你大把的时间和精力,但是有了web3.0网络的搜索引擎,你只需输入你的要求,它会自动进行全面的信息搜索和整合,提炼出最符合你的意向的信息。

(三)造成信息的大爆炸

很早就有人说21实际是一个信息大爆炸的世纪,也就是说web3.0是网络发展到一定的时期的必然产物。相对于web1.0、web2.0来说,它融合了更多的网络资源,真正的实现了信息的大爆炸,但是由于web3.0的发展还不是很完善,我们暂时还无法客观的判断信息大爆炸是否是一件好事。

(四)信息搜索的跨度大

网络架起了人与人、国家与国家沟通的桥梁,当web3.0的出现,真正的实现了信息的共享。web3.0将各国的信息都汇总在一起,无论是你在搜索相关信息还是在平时浏览新闻的时候,都很容易的将世界各地的信息囊括进来。

二、基于web3.0时代,大学生对新媒体的运用特点

(一)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重要依托

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薄,网络的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这就标志着网络信息的普及。我们可以从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总结出网络对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例如,当你看到学校门口的各种快递时,你会想到现在网络购物已经是追求时尚潮流的大学生的每天必修功课。当你看到图书馆越来越冷清的时候,你会想到大学生已经将电子书代替了纸质的书。当你看到复印店里的人越来越多的时候,你会想到现在的大学生已经用打字代替了手写。生活学习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体现出网络已经是现代大学生的重要依托,可以说,没有网络,他们寸步难行。

(二)网络的娱乐性大于学习功能

网络的确给当代的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带来了极大的变化,增加了大学生的学习途径,同时还丰富了他们的娱乐生活,但是,“网络是一把双刃剑”这是自网络成熟以来一直不变的事情。大学生利用网络来丰富自己的娱乐生活我们都无可厚非,但是娱乐过当就不是一件好事了。

(三)网络资源的使用率不断提高

网络的正确使用问题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这样否认了网络在当代大学生的学习上发挥的作用。Web3.0的搜索引擎是一个大型的资料库,并且它也融合了世界上各个国家的各个领域信息,它比世界上最大型的图书馆所囊括的信息都要多,并且搜寻速度也迅速许多。因此,各种优越的条件决定了现代大学生对网络资源的使用率。

三、就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资源的几点建议

(一)开展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针对现代大学生沉迷于网络以及浏览不健康的网站等问题,归根究底就是因为思想教育的欠缺。大学的思想教育很少有专门针对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随着网络在学生生活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对学生进行网络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件刻不容缓的教育工作,只有在思想上实施正确的引导,才能从根本上避免网络的消极作用。

(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网络

现在的大学生整天沉迷于聊天打游戏等娱乐性活动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网络的认识不够全面,没有真正的了解到网络出了聊天打游戏还有其他十分强大的学习功能的。老师应该积极的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网络。

(三)利用技术措施进行网络净化

上文已经介绍了web3.0是一个“多而杂”的网络环境,一方面是由于它的特点――涵盖内容广决定的,另一方面是因为它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网络资源需要进一步的整合以及深化,这样才能净化网络环境。但是这一要求估计在短时间内实现不了,或者说,即使它实现了自身的完善,那也不会只是一个只适用于学生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各大高校建立一个统一的健康的适合学生使用的网络环境。

网络在逐步壮大,学生对网络的使用特点也在不断变化,根据当下的web3.0时代,我们可以总结出比较明确的大学生对新媒体的使用特点,主要是网络在学生的生活中占得比重越来越大,学生对网络的娱乐功能的使用量大于学习的使用量,但是相对以前来说,在网络的资源的使用率方面在不断地提高,根据学生的使用特点,我们可以采取正确的方式引导,帮助学生实现网络资源的正确利用。

参考文献:

[1]张鹏超,李杰.谈大学生的特点与上网需求[G].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4.

[2]石铃.运用扎根伦理分析大学生网络使用偏好和建议[G],东南大学学报.2009,(3).

篇6

【关键词】 连接主义;商务英语阅读;应用

一、商务英语阅读的教学目标

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是商务英语教学的基础课程之一,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能够提高阅读速度,掌握阅读技巧,丰富专业知识,提高综合阅读水平,从而为专业知识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商务英语阅读课程包括两个方面的教学。一是基础阅读教学,即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通过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的练习,各种题材文章的阅读来提高学生的词汇量、认知能力和综合阅读能力。另外一方面就是商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学生在课堂中通过书本学习和教师讲解,阅读和商务知识有关的英语文章,从而了解商务信息,为以后的专业知识学习做好准备。

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特点以及发展困境

(一)商务英语阅读资料有较强的时代性

商务英语阅读材料应该涉及当前最新的经济形式和经济发展。在全球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许多和商务英语有关的行业也在迅猛发展。而现在很多商务英语阅读教材的更新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学校使用的教材过于老化,很多文章节选于前几年的材料,缺乏时代性。学生在学习后,会发现和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商务知识出现了脱节的现象。学习到的知识,不能满足工作实践的需要。

(二) 商务英语阅读范围广泛内容丰富

商务英语通常结合了某种行业或工作的特定内容和商务环境下的一般交际能力相关的内容。现在的商务环境范畴很广泛,而在实践中所运用的商务英语知识涵盖到各行各业,并且存在于各个商务组织、政府机构、公司、个人等层面,处于不断的变化中。现在的商务英语阅读材料,内容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商务知识各方面都涉及一些,但是不够全面、深入。对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而言,统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不能满足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也难以考虑在复杂的商务环境中,个人、机构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

(三) 商务英语课堂多是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现在的商务英语阅读课堂上,学生为主体的启发式、研讨式教学方式使用得较少。多数教师没有商务英语的工作经历,只有从书上得来的知识,对真实的商务工作环境并不是很了解,所以无法很好地给学生作出案例分析和解答。大部分教师都认为商务英语很有必要进行模拟教学,但因各种因素限制,很难在实际教学实践中得以有效地实施和开展。而其他相关课程的任课教师也认为目前商务英语阅读课程的内容只局限于书本,很难和其他专业课程紧密衔接,整个商务英语的教学体系没有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当传统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实践中的商务英语知识的运用时,我们迫切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来弥补当前阅读教学中的不足。

三、连接主义在商务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2004年加拿大教育学家George Siemens提出了“连接主义” 学习理论。指出学习不再是一个人的活动,是连接专门节点和信息源的过程。其具有代表性的理论是 “电子时代的学习”、“网络创建的学习”以及“当今的学习和知识”。

(一) 连接主义学习理论与原则

传统的学习理论,无论是行为主义,认知主义还是构建主义,都是单一的个人活动。而当新的学习工具被使用,人们的学习方式和目的就发生了变化。连接主义是以网络学习为基础,强调两个核心元素:节点与连接。通过节点,个人可以连接其他可以形成网络的元素,如个人、单位、团体、网络或其他任何信息。因此,通过各种节点的建立,个人可以关联自己不太熟悉的领域、思想和观点,将各种信息连接起来,形成网络。通过这种学习方法,学习者可以更加系统有效的学习,学到比现有更多的知识,使个人学习和组织学习统一起来。

(二)连接主义在商务英语阅读中的应用

1、找到节点,建立商务英语网络学习环境。传统的商务英语阅读教学,基本上局限于书本教材中,强调的是个体对书本的学习,单一的接受知识。连接主义理论在解决商务英语阅读材料单一、散乱以及时代性不强的状况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建立学习网络,首先要建立学习节点。连接的建立,比学什么更加重要。节点一旦建立,一个网络的知识,就可以很快流向另一个学习网络,可以加快信息的流动。除了课程知识,从最有时效性的电子网络、报刊、杂志、书籍或者一些帮助学习手册当中选取阅读资料,这就是连接主义中的节点。学习个体可以将这些资源标记、收集、连接、整合,从中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因此,在进行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时,教师通过教授学生找到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工具,让学生除了会“怎样学”以及“学什么”,还会“从哪里学”,以此获得持续学习的能力和源源不断的知识。

2、在已建立的学习网络中,选取具有现时性的阅读资料,了解阅读文章的相关性以及学会连续性的学习方法。对于传统教材阅读材料的更新慢的问题,连接网络的建立可以很好地解决。报纸、杂志、商业著作、书籍、电子网络和其它多种信息源,都可能作为陈旧教材的知识补充。网络作为一个开放的媒体,是知识来源的重要渠道,它具有快捷性、广泛性、共享性和时代性的特点,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类型的文章和所需的最新的专业知识。现在的商务大环境,所包含的内容不仅越来越多,而且日新月异,应用网络进行学习,可以博采众家之长,接受来自不同渠道、不同方面、不同层次的知识,为将来的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学习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是在不断的变化过程中,网络一旦建立,学习可以成为一个连续的行为。通过这种持续学习,可不断掌握所需的最新知识,更新知识结构,提高所学知识的新颖性和实用性。这不仅能提高在校期间的教学水平和效果,更重要的是给学生教会在今后实践中不断更新知识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数字时代的连接主义学习理论,为商务英语阅读教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模式。以此为教学指导,可以打破固定教学模式的局限,给学生传达不同领域的、最新的知识,而弥补当前商务英语阅读教学的不足,给学生提供能够满足实践所需要的知识。

参考文献

[1]王菲.连接主义视角下商务英语学科体系的.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3).

[2]蒙斯.李萍译.关联主义:数字时代的一种学习理论 .全球教育展望,2005(8).

篇7

【关键词】英语混合式教学 改革和探究

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改革,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学的方法和效率,同时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科目,本身就是应该注重其在实际生活的中的应用。老师通过采用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兴趣和自主学习英语的能力,同时还能提高学生对英语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能力。所以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未来英语的教学中会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我国已经被研究很久了,但是在我国应用的却并不是很广泛,而且没有形成一个统一固定的定义。其主要的特点是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很好的运用了网络这个平台,让学生可以更加自主便利的进行学习。它很好的彰显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便于老师进行指导和监督,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进行相互的交流,培养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等。这样混合式教学模式很符合现在我国新课改的多种要求,所以对教学模式的探索和研究也显得尤为重要。

所谓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就是把传统教学模式和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现代网络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充分的把微信、微博和各种手机应用软件应用到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来,促使学生可以在一个网络大平台上进行相互交流和学习,实现学生线上线下都可以进行学习。而且极大的丰富了教学的资源,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加的方便快捷。

二、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1.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英语的学习当中,兴趣是非常重要的,提起学生对英语的兴趣,才能使得英语教学事半功倍。而混合式教学模式则可以很好的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学生无论是对音乐、动漫还是电影等感兴趣,通过现在的网络信息技术都可以很好的让老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做到投其所好。比如一个学生喜欢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那么老师就可以通过手机发个这个学生一些关于泰勒・斯威夫特的歌曲或者是MV等,老师针对学生不同的爱好发给他们不同的英语资料,从而引起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而在课堂上,老师也可以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使自己的教学变得更加的立体、生动,让枯燥的课堂也变得有趣。从而让学生无论是在课上还是课下都感受到英语的乐趣。

2.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英语混合教学模式可以在保证学生课堂核心地位的同时,充分发挥出老师在教学中的指导和监督的作用。当学生在英语学生中遇到困难或者是难题的时候,比如像不懂的词汇或者生僻的句式等,学生可以直接的询问老师,请求解答。老师也可以充分的利用移动网络为学生提供更多有关英语方面的知识,同时为他们创建一个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从而不断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学生这样的学习中,会慢慢的被各种优秀的英文作品,像歌曲、电影或者动画等深深吸引,慢慢的养成自主学习英语的习惯,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自己的英语水平。

三、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建立

1.把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很好的结合在一起。在英语学习中,因为各种原因,每个学生的学习英语的情况是各不相同有好有坏的,他们之间英语水平和学习能力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于一些英语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来说,仅仅采用网络教学是不太合适。因为他们英语学习差的原因可能本身就是讨厌学习英语、而且课堂的自制能力差等,自主学习的能力也不高,采用网络教学的话,不能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英语成绩,反而可能因为课堂气氛的轻松使他们浑噩度日。对于这些学生还是应该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侧重于老师对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多些管束,就像一颗小树苗要想长成苍天大树的花必须要进行修剪。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学生学习的不同情况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制定出不同的学习计划和目标等,从而把传统教学和网路教学混合起来,弥补彼此存在的不足。

2.把课堂学习和课下学习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提高整个英语课堂的效率,促进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建立起一种融洽的课堂气氛。其次就是老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其存在的问题,从而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学习计划和目标,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比如在网络环境下,为学生创造出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通过音乐、图片和影响等多方面的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到了课下,老师可以通过现在的手机建立起微信群等建立起网上的第二课堂,在这里学生没可以自由活跃的发言,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精心挑选的英语课件等好的学习资料分享到这个群里。而且老师也可以通过这里给学生布置各种学习任务和有趣的学习活动等。这既保证了学生和老师的沟通,同时也极大的扩展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所以通过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可以很好的把课上和课下教学混合在一起,提高英语教学的整体质量。

3.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多种互动。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类的学科,只有通过学生视觉和听觉共同的学习,才能进行很好的掌握,但是传统的英语教学中很难做到这一点。而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在现代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则可以很轻易的完成这一点,让学生的视觉和听觉都接受到知识,从而使他们在学习中得到双重的感官体验,让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掌握的更加牢固。在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时候,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方面就是演示型的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方式主要是把教学的内容编制成一个多媒体课件比如一个PPT,并且在其中配上与文中相关图片和录音等,这样不但是减轻了老师的工作负担,同时在学生进行学习的时候,学习氛围变得有趣,知识内容变得形象,有助于加深了他们对知识的记忆。

另一方面就是在网络环境下可以进行交互性教学。这和传统的教学模式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传统教学是线性的教学模式,而现在网络教学是多面性的教学模式。网络可以将大量的英语的知识信息通过图片、声音和视频等形式传达给学生,学生也可以及时的的反馈出自己对知识的接受情况和学习成果,老可以对此进行有效的指导和掌控。而且英语作为语言的学习本身就是为了其可以在生活中的应用,而交互性的学习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应用英语的能力。比如学生在学习有关Food的时候,在课下老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个小的游戏,在微信群这个平台上,首先老师可以给定学生一些食材,比如像fruit、meat、和drinks等,然后让一些学生扮演服务员,一些学生扮演顾客,然后进行对话,微信本身也就有对话功能,所以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可以很好的锻炼学生的口语和听力能力。

四、总结

随着现代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英语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的教学、多媒体教学和移动网络教学很好的结合起来。说到底就是把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应用到现在的英语教学中来。在英语的教学中,老师应该加大力度推动这样的混合式的教学模式,努力改革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学模式跟上时代的变化,从而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聂爱国.高等院校教学改革中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101-102.

篇8

关键词:网络环境;高中思想政治;挑战;对策

一、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的挑战

1.网络环境下对教学目标的挑战

网络已经深入千家万户。在网络世界里充斥着各种思想,使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对高中思想政治的教学也提出了新要求。因此,作为德育主要阵地的课堂,如何在网络环境下更加有效地开展教学显得十分重要。特别是目前网络上的信息繁多,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网络上的新事物以及新思想等,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目标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网络环境对教学模式的挑战

网络环境产生的新鲜事物对中学生来说吸引力很大,它一方面提供了活跃思维、开阔视野的空间,另一方面也留下了一些网络误区。例如,现在的QQ、微信等网络平台给予了学生从多个渠道接触社会的机会,但是却没有正确引导学生的网络观点,这就需要思想政治课程在这方面积极开展教学。

3.网络环境下对学生能力的挑战

现在学生通过网络可以快速地获取信息,学生对一些新的思想和社会现象通常会产生不解,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师进行导和解答。但是,目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还是围绕着已经制订好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环节按部就班地向学生传递知识,学生消极被动地配合教师活动,接受知识,造成学生缺乏去主动思考问题的探究精神以及遇到困难后解决问题的能力,对网络上的不良信息的是非判断力不强,弱化了学生的道德意识。

二、网络环境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

1.网络环境下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教学重点,将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作为德育开展的中心。要改变过去以分数来衡量学生优差的思维定式,灵活地开展思想政治教学,将学生从死记硬背的条条框框中解放出来,建立更加合理科学的授课环境,让学生在轻松的课程上快乐地接受知识,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觉悟,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2.网络环境下要理论联系实际地开展教学

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的基础课程,它是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的一门学科。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把课堂上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导,这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知识点。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要具有时代感,教师应该能够敏锐地捕捉到社会现象并与教材知识相结合,把网络上的热点知识扩展到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关注生活、关注科技、关注政治,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3.网络环境下要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

高中阶段是学生压力最大的时段,他们不仅面对着生理以及心理逐渐成熟过程中的困惑和苦恼,而且还承受着升学的压力。网络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上不良思想的误导,在一时冲动的情况下发生过激的行为。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时,教师要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对学生有爱心,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

4.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目前,由于独生子女的家庭较多,学生的集体意识已经逐渐淡化,这已经影响了学生日后的成长。因此,在思想政治课上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以小组进行讨论或者合作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建立网络交流平台,大家用QQ群、微信等多种形式进行交流,将课堂从课上延伸到课下,极大地缩短了学生间以及学生与教师间的距离。

总之,当前的网络环境已经成为影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主要因素。如果不合理引导学生,那么,会有更多学生沉迷网络游戏、产生偏激的思想等一系列负面现象。针对高中阶段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性,教育工作者需要共同努力,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思想政治课堂成为伴随学生健康成长的好伙伴。

参考文献:

篇9

(一)政府政策对营销环境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个对其影响巨大的因素是所在地经济政策所形成的一个环境,这个环境是指企业推广自己产品和服务的一个销售空间,也就是企业终端销售的具体的一个区域。在这里,不同区域当中的消费者所呈现出的消费水准也是不相同的,同时消费者的消费概念以及所需要的服务模式也是呈现出不同的需求,因此,消费者对于产品的需求面会产生多种多样的个性消费思维,所以,一个企业要在市场中进行营销活动,必须要根据不同的市场空间环境使用不同的营销模式,但是,不论怎么转变销售的模式,所面对的消费者还是我国人民为主,所以在营销的模式上也不会出现太多差异。但是,现如今我国的经济发展逐渐与国际接轨,这样也会让企业的营销活动今后会面多更多的外国消费者,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营销模式,就会很难的在市场当中占据有利的位置。

(二)信息科技发展对于营销环境的影响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时代已然来临,这种互联网当中所孕育而生的电子商务其实早已展开,不过早期的电子商业还是以大宗商品作为主要的发展对象。然而,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零售行业也是逐渐向着网络销售的模式开始靠拢。在如网络营销成为大势所趋的环境下,企业想要进行市场营销活动一定要牢牢的抓住?@一环节,企业一定要做到利用互联网来进行市场营销活动。在今后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中,企业无论是在对于产品的宣传还是对于产品价值的定位时,使用互联网进行相关的宣传推广以及调查都是必须并且能够有效做到的,消费者在网络上的消费已经成为了其主要的消费方式,网络消费者更是成为了当今消费人群的主要组成部分。所以企业要对于网络营销的全新环境,要加大对于企业当中的销售团队进行全面的培训以及改建,保障营销活动能够达到网络环境的需求。

(三)人力资源管理体制的变化对营销环境的影响

一个好的人力资源管理体制是每个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人才是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的力量。因此,企业要建立一个有效而又合理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并且要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专业型人才,让人才资源成为企业向前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保障。企业在市场上进行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一名优秀的营销人员为企业创造经济价值是非常巨大的。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制度所产生的变化也会使企业从产品的价格和产品的质量方面向员工的职业素质以及业绩方面转变,如果一旦有着高素质的营销人员出现了流失情况,那么对于企业的市场营销进程将会出现严重的打击,所以企业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打造出一支高质量的营销团队。

二、企业应对市场营销环境变化的对策

(一)调整市场营销策略

现如今我国的政府对于市场经济的政策开始不断的放开以及目前全球经济形势所呈现的局势变化都会让企业今后所面临的市场变得更加的开阔。同时对于企业之间的竞争能力也会随之变得更加激烈,目前全球化的经济交流也会让企业所面对的客户就会有着更多样的选择,同时企业也能够有机会去开阔出更大的市场。因此,企业如果要面对现在的营销环境的各种各样变化,一定要在关键时间根据环境变化来改善不能适应新环境的策略,把握市场环境变化的一个方向,在最早的时间里做出相应的改变。因为现在的竞争非常的激烈,市场上能提供给顾客选择的产品多如牛毛,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要做好对市场调查的工作,一定要及时发现顾客对自身产品选择发生改变的形势,企业应该对这个情况做出有效果的策略改变,根据消费者改变的原因来更新自己的产品和调整销售策略。

(二)对于产品进行创新

虽然现在的企业已经把互联网营销当做一个营销的重点领域,大多数的企业也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网络销售人员,网络营销在当今已经发展得很成熟了。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要面对的不单单是营销人员建立的问题,同时也要注重自身产品的所面对的问题,要做到协调发展,在做好市场营销的同时,也要做到产品生命周期延长这一点。目前,很多企业在生产产品时,只要是能够保障产品的性能可以达到相关的规定就算是合格,而忽略了对于产品的创新意识。现如今很多企业都是缺少相应的创新机制,也就导致了产品的性能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也就导致了销售的利益出现了问题。所以,企业要对此专门建立一套完善的创新团队,来满足消费者的多种需求,以此来加大产品的销售数量。

(三)重视营销人才的积累

营销人才的积累工作是目前企业在面对营销市场出现变化最有效的保障机制,只有企业能储备更多的营销人才,才能在现如今营销市场变动中,占据有利的位置,一个好的营销人才是能给于企业创造出无限的经济利益。因此,在进行营销人才引进的工作中,企业要做到岗位需求的加大,与此同时也要配合岗位的加大拿出合适的绩效工资管理制度以及完善的培训系统来作为企业对提高营销人才的专业水平的重要方式,同时,企业在人力资源管体制的模式上要也以合理且公平的绩效评估以及有效的绩效管理来进行对营销人员的激励。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 文学教育观 转型

互联网时代,学生们获取文学知识的途径与以前大不相同,不需要再费时费力的到图书馆进行借阅,也不需要迎合老师的进度,从老师口中获取知识,他们通过网络查询,可以快速的对自己感兴趣的文学作品进行下载,利用手机或其他的电子设备进行阅读,网络中的文学作品涉及的范围更广,题材更宽泛,带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可能性。网络文学也正在渐渐地取代纸质文学作品,与此同时,我国的文学教育也在逐渐向信息化靠拢,通过转型、重塑来适应现在的大环境。

一.传统文学教育的弊端

凡事都讲究与时俱进,文学教育也不例外,传统的文学教育观念已经不能适应当下的文学思潮,也与当代学生的文学观念不能重合,存在以下几点弊端;

1.时至今日,我国关于文学的讲授还在以课本为重点,已经无法满足现在学生对文学量的需求,而且我国教育部无法保证教材的更新速度特别的快,致使文学讲解内容过于陈旧,对学生的吸引力也不强。

2.当代学生因为已经大量的吸收了国外的文化以及思想,对于传统教学中提问以及讨论的学习方式,存在一定的排斥心理,教师不能够及时创新自己的教学方式,致使文学的教授越来越不受学生的爱戴,使文学教育一度进入教学瓶颈期。

二.网络文学的存在优势

1.首先网络文学之所以在当下成为流行趋势,是因为人们对于网络的需求度。现代社会是一个电子信息化的社会,95%以上的人群都在应用电子设备,而学生对于网络的利用率更是一直居高不下,学生利用网络看视频、查资讯、玩游戏、交友,还有购物,现在有80%的孩子能够熟练使用电子设备,正因为对网络以及电子设备的强烈需求,让人们开始将文学也向网络靠近,大量的文学作品通过网络展现给大家,方便快捷。

2.网络阅读让“阅读”这件得更加随时、随地、随心,没有了书本以及地点的限定。传统的文学展现方法就是书籍,人们需要通过书籍来感受文学的魅力,但是书籍不便于携带,甚至有些书籍只能在图书馆馆内借阅,不提供馆外借阅的服务项目,致使学生的文学学习受到了很大程度的限制,但是网络文学通过电子书的形式存在于手机里,不占空间利于携带,且网络上文学资源较丰富,利于学生学习。

3.网络文学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其存在形式较多,包括人们现在常说的心灵鸡汤、反心灵鸡汤、微小说等,形式众多题材新颖,而且很多学生还在网络上尝试创作,对于学生的文学素养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三.互联网时代下文学教育观念的转型与重塑

实现互联网时代的文学教育观念转型,首先要让文学教育与学生之间的传达者――教师,对于文学教育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长春某高中语文王姓老师对于文学教育的改革有自己的见解,并且将自己的教学方法实际应用到高中文学教学中,深受学生欢迎。他通^了解班级同学发现,实际上现在的学生阅读面非常宽泛,而且在老师眼中许多没有营养的文学作品深受学生们喜爱,于是他设立了文学交流课程,在课堂上,学生可以自由讲解最近自己阅读的文学作品,但分享过后要说出自己爱看的原因,通过这样的交流课程,他发现其实学生和教师对待文学作品的看法是不一样的,教师更加注重文学作品是否出自大家,阅读过后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是否有一定的帮助,但是学生的思维就很简单,有时候文学作品中能带给他们同感,或者有激励他们的因素,他们就会阅读,王老师发现现在的教育方式首先禁锢了教师,教师也就相应的禁锢了学生,因此,应该改变教师的看法,把眼光放长远来进行当代学生的文学教育。

互联网时代下文学教育需要改革,与时代相接轨的同时又适用现在的学生。其文学教育的转型首先就是继续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只不过在教学形式上做出相应的改变,文学教育的主体依旧是学生,但是根据现在学生的需求,文学教育可以转至线上,通过线上与学生进行沟通,既符合学生对于网络的需求,又提高了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更加喜爱文学。

参考文献

[1]杜丽萍.移动互联网时代文学教育观念的转型与重塑[J].语文建设,2016,18:7-8.

[2]王小英.超长与微短:互联网时代“文学”的两副面孔[J].社会科学,2015,10:18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