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6:5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

篇1

近年,史学理论创新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关注。史学理论将以怎样的面目呈现于21世纪是我们不能不思考的问题。笔者以为,史学理论创新应从两个层面入手:创立新体系,包含新内容。

一、基本体系的构建

这一问题首先涉及“史学理论”的界定。从中国学术发展史来看,对史学理论体系的认识不尽相同,且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

个极端。

改革开放前,中国史学界把史学理论仅限于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及其在分析中国历史问题时的具体化。

随着史学理论热的兴起,史学理论不能简单等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成了史学界的共识。不过,在史学理论体系构建上见仁见智。有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之说,另有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史学内在规律之说,尚有历史研究理论和历史编纂理论之说,再有高中低三层次说,更有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之说。近年来,又有人提出史学理论应包括历史意识、历史情感等而不是什么历史规律问题。但总体说来,有一根本分歧,那就是史学理论是否应包括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的理论。

把关于客观历史过程理论摒于史学理论之外的观点出现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其中典型的理论出发点是,历史学是主体与客体或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其据以立论的事实是,过去史学界对理论问题的研讨大都属于历史理论的范围,而西方史学思想的发展趋势则把理论反思对象从客体转为主体,即从研究客观历史规律转为探讨主体的认识能力;其结论是,历史理论是对史学客体的理论概括,而史学理论则是对史学主体及其与客体关系的抽象。这种观点的理论出发点无可非议,其所列证据无疑是事实,但我们仍难以从逻辑上推导出结论,只能说对史学主体及其与客体关系的理论反思应该加强。它是史学理论不能简单等同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的过渡发展,是对把史学理论只限于客观历史理论观点的矫枉过正,结果从一个偏执走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以为,对史学主体、客体及两者之间的关系,史学理论都要加以研究。从发生的角度说,史学理论是对人类最初的历史意识的总结与提炼。这种历史意识大致可分为两部分:其一,人一旦自觉后势必思考以下问题: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为什么出身于同样血亲的兄弟姐妹有的役使人而有的却被人役使?为什么一个好端端的社会组织会被一些突发的事件诸如异族的侵略、火山的爆发、江河的泛滥化为乌有?我们生活得好吗?我们应该这样生活吗?这一切可以改变吗?其二,人类也意识到:人们世世代代延续下去,而祖先的业绩不应忘记,因为它可鞭策后人奋进且为后人提供对解决现实问题总是有用的东西,人

们应该做些什么把历代的事迹传下去。于是产生了口耳相传、结绳记事和刻木记事等历史知识的传播手段。当人类进入文明社会后,上面两部分历史意识转化为人的历史观和历史编纂理论。

从发展的角度说,史学理论是对史学实践中不断出现的问题的解释与解决,或者说是对史学实践的知识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史学理论所概括的对象是历史学,且是相对于史学实践而言的。历史学实践包括历史研究和历史知识的传播。历史知识的传播自应有边缘学科去研究,我们不妨把历史学实践缩小到狭义的即历史研究的范围内。历史研究就是史学主体在一定的历史观指导下,运用一定的方法,通过史料认识客观的历史过程并把所得的历史认识表达出来的过程。这样,便有历史认识、史学客体与主体、史料、史学方法和历史编纂的明晰划分。史学理论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对史学进行反思。

对历史认识的理论反思。分析史学的特征,介绍史学的目的与功能,总结史学发生发展的规律。也就是史学特征论、价值论与规律论。

对史学客体的理论反思。依据已有的历史知识,对已知的历史过程进行反思并延伸到尚未穷知的领域和过程,诸如人类的起源、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等,即历史观,在西方称作思辨的历史哲学。

对史学主体的理论反思。传统上是刘知几、章学诚等人总结并倡导的才、学、识、德。才是史学主体的才干,包括运用史料的能力和处理文字的功力;学为史学主体的知识结构和对材料的占有;识是一种认识历史的角度和深度;德为历史研究者的治史态度、原则和学风。为有所发展,可再益之以“情”即历史情感。

对史料的反思。史料的范围、性质、作用与分类,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史料的存真与取精是史学理论不可或缺的内容。

对史学方法的反思。这是人们对现有的形成历史认识的方法的合理性与局限性进行分析,并针对现行史学存在的问题指出可能运用的潜在的方法。

对史著编纂的反思。包括史著的体裁、体例、文风等方面的问题。

二、具体内容的创新

作为史学分支的史学理论的系统化是史学母体发育成熟以后才出现的。随着史学的不断发展,史学理论的一些具体内容必须更新。

史学发展决定了史学理论的发展,而史学理论的发展则意味着具体内容的创新。历史学从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变化甚至是质的变化之中,中外史学都为我们提供了无数的很有说服力的证据,这里勿需再援例说明。这种史学变化(抑或称之为发展),既来自于历史时空因素的规定,又来自于时代主题的规定,亦来自于史学主体的要求。不同时期,人们对历史整体的把握上具有不同的时间观念。一般说来,时代愈后,历史学所要考察的历史时期愈长,历史地域亦愈广。由于时空的延长与扩展,历史学的内容随之发生变化了,继而又要求史学形式的相应发展,这样就构成了史学的整体发展。时代主题规定史学的变化也是显而易见的。譬如在民主革命时期,政治史、军事史和边疆史地成为史学重头戏,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改革史、经济史又成了热门话题。不仅如此,革命和建设时期对历史上革命或改革的评价也完全不同了。至于史学主体所要求的史学发展是不容忽视的另一方面。因为不同时期,人们具有不同的历史观、价值观、思维方式和认知条件,当人们以这些不同去认识历史时,史学的领域和观点都大不一样了。即使是同一时代,由于个体履历和性情、志趣、知识结构等个人修养的差异,他们对相同历史内容的取舍与看法也不会完全一样。这些就是史学史上有论者所谓的重新改写历史。

既然史学实践发展了,那么以史学实践为反思对象的史学理论在内容上理应有所调整,包括关于历史过程理论的发展,对史料认识的发展,史学方法的进步与历史编纂上的完善。总之,史学理论内容随着史学的发展需要全面更新。

当前史学面临的问题直接推动着史学理论的创新。在某种意义上说,自觉的史学理论研究是针对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近年来史学的发展遇到和提出一些问题,促使我们去思考以作出合理的解释并提出解决的办法。

问题之一:人类社会有没有普遍的历史,若有,这种普遍的历史是什么?这个问题是老话题,思想史上不断有人作出过回答。当前又提出来是有原因的。过去,我们长期遵奉人类社会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事实上许多民族或国家的历史与此不符。随着思想的解放,我们一方面认为五种社会形态理论作为人类整体发展理论具有真理性,一方面又认为机械地以单线论来看待任何一个民族或国家是非科学的。这一基调定下来后却遇到了新的挑战。前苏联和东欧巨变之后,在世界格局中社会主义力量锐减,有西方学者依据黑格尔的人性理论去发现普遍的历史,提出自由民主社会是人类社会历史的终结。这一理论的偏颇是显然的,但我们的批判仅仅说它为霸权政治张目是不够的,我们必须正视这一挑战,在学术上给予有力且有效的应战。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内,史学理论对历史观的建设在重心上有所转移。

问题之二:如何解决史学庸俗化的偏差?改革开放以前,我们的历史研究重在政治史和军事史;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受西方年鉴新史学重视研究社会经济文化史的影响,我们的史学也开始向这一领域转移,研究广大社会成员所热衷的文化史。为便于向广大群众传播历史知识,人们选择群众感兴趣的内容,采取生动活泼的表述,出现了史学通俗化或大众化的趋势,这是一件好事。但在通俗化中却出现了庸俗化的偏差。这种偏差表现为追求低级趣味,以故弄玄虚取代科学态度,以历史演义代替历史真实,其直接动因在于追求经济效益。历史知识如何普及?如何在史学通俗化中避免庸俗化?史学理论必须提出指导意见。这样便导致了史学价值论和传播理论的创新。

篇2

【摘要】 中医心理学是以经典的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中医心理学事业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本文综述了中医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并重点论述了当代中医心理学发展。最后我们对中医心理学发展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 中医心理学;发展;展望

[Abstract] The psychology of TCM takes the classics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s the leadership,in the practice of medicine health care activity,grinds looks into a matter between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 and disease or the health network relations,and uses in instructing the practice for a system scientific system.The psychology of TCM experienced the winding development course,this article summarized history of psychology of TCM,and elaborated the contemporary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with emphasis.Finally we proposed the forecast to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y of TCM.

[Key words] psychology of TCM;development;forecast

在我国传统的中医学中有着丰富的心理学思想,医学的发展是永无止境的,新学科的出现也是必然的,中医心理学是近二十多年才兴起的,它的出现极大地推动了中医学的新兴发展。我们从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近展、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初步地讨论。

1 中医心理学的含义

中医心理学(psychology of TCM)是以经典中医理论为主导,在医事保健活动中,研究情志心理因素与疾病或健康之间的网络关系,并用于指导实践的一门系统的科学体系[1]。

2 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2.1 中医心理学的历史渊源 远古时代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系统形成时期,尤其是《黄帝内经》的出现,使中医心理学的内容更加丰富,它也是世界上较早阐述中医心理学临床思想和治疗方法的一部著作,对后世中医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很有价值的参考。《内经》对中医心理学思想发展重要性主要表现在《内经》中人格体质的分型理论、心理与发病的问题、心理与诊断、心理治疗理论等。中医心理治疗的方法在《内经》中表现得很丰富,主要有祝由、情志疗法、导引吐纳等。后世的华佗也曾运用心理疗法治疗疾病。《后汉书·方书列传》中记载华佗曾治一太守久病,使之盛怒,“吐黑汁数升而愈”。这便是运用“怒胜思”的心理疗法。同一时期的巢元方在《诸病源候论》中对心神疾病也作了详细的研究,论及的心神症状多达四五十种。金元四大家对于情志疾病的理论和治疗都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特别是“攻邪派”的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记载了大量的情志疾病治疗的医案。明清时中医心理学思想有了进一步发展,其中重要的就是对脑的认识较前人有了很大的进步。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了“脑为元神之府”的说法;清代王清任于《医林改错》中提出“灵机记性不在心在脑”的观点,并指出脑与各脏器之间的联系及脑髓生长与智能发展的关系,其对人脑作用的研究与论述,堪称是中医心理学思想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同时中医心理治疗方法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明代张景岳明确提出了七情致病说以及治疗方法,清代陈士铎在《石室秘录》中提出了许多颇具匠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如“意治法”、“神治法”、“劳治法”、“逸治法”等[2]。众多的医家如:傅青主、叶天士、王纶、徐迪、秦昌遇等都对中医心理学思想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2.2 现代中医心理学的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中医心理学概念被提出后,有关研究逐渐活跃起来。经过这些年的发掘、整理、研究,中医心理学已逐渐建立起较为系统的学术体系,并出版了一批中医心理学专著和发表了数百篇中医心理学论文。至20世纪90年代中期,专家学者们关于中医心理学思想研究的成果越来越丰富。从整理出的相关内容来看,可以说在以《内经》为代表并经历代逐步完善的中医理论框架中,心身统一的观念是一以贯之,交融于中医基本理论中,并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的[3,4]。我们总结了二十多年的中医心理学发展中的重大事件,见表1。表1 二十年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重大事件

1985年在成都召开了首届中医心理学学术会议,中医心理学从中医学中“分娩”出来,成为一门新兴学科。二十多年来,中医心理学事业在坎坷曲折中不断发展[5]。中医心理学经过董建华、王升龙、苏复等老教授们地开拓,现在形成了初步的体系,也得到了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重视。中医心理学的论文、专著大量增加,我们根据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中国学术期刊检索、CSCD期刊源对中医心理学二十年的出版物进行了初步地统计,见表2。以上表明,中医心理学这门学科从理论研究、著作论文、教学教材、文献整理等多个方面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1986年,全国14家院校和单位共同编写的《中医心理学》教材正式出版,之后很快被译成日文在日本出版发行。东南亚、日本、香港等地的医学界都很关注中医心理学的发展。随之出版了《实用中医心理学》、《中国古代医学心理学》、《中医心理治疗》、《中医心理学原旨》等,完善了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我们将对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建构具有重要意义的著作列于表3。表2 中医心理学出版物统计(截至2008年)表3 中医心理学代表著作(以年份序)

3 展望

中医心理学的未来中医心理学是祖国医学宝贵遗产的一部分,其最显著的特点是强调整体性,以中医学整体观为指导,整体地看待人的心理现象、心理与生理的关系,以及心理现象与环境的关系。正体现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容[6]。我们不仅要继续完善中医心理学的理论体系、研究范围;同时也要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地从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等方面去研究中医心理学,并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积极吸收西方心理学、精神治疗学中有利于中医心理学发展的部分。构建适合于中国社会文化的心理学理论,在临床实践中探索适合华人的中医心理疗法,为心理学的研究与应用实现本土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米渠.中医心理.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18-19.

2 刘维超,彭江云.浅谈中医心理学的发展.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7,28(1):49-51.

3 周莲菊.《黄帝内经》中的中医心理学理论探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2,8(7):3.

4 张小虎,古继红,区永欣.《黄帝内经》对中医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影响.湖南中医杂志,2003,19(4):4.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就业心理教育 改革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74-02

当前,高校就业教育大多注重就业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大学生就业心理调适,从而制约了高校就业教育成效,限制学生就业能力发挥,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前途。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个体的发展潜力和美德,将关注点放在人本身所具有的积极的、建设性方面,主张发挥个体人格优势,利用积极个性优势力量帮助个体发挥自身潜力,从而获得美好生活。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阈,针对当前高校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就业心理教育的改革。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及教育理念

(一)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内容:

1.积极的情感体验。我国积极心理学研究专家任俊将积极的情感体验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满意感、成就感等针对过去的积极体验。第二类是诸如快乐感、流畅感等此时此刻的积极情感体验。流畅感是指个体对于所感兴趣的事,在其中体会到的全身心投入的体验。它可以让人充满激情、富有创造力。第三类则是乐观、希望等对未来生活的积极体验。赛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个体可以经过学习而形成的一种解释风格。乐观的人往往把消极事件解释为暂时的、内在的、特定的因素,而非普遍的、稳定的、内在的因素,使个体对未来充满希望。B.L.Fredrick于20世纪末提出了拓延―构建理论,认为诸如兴趣、快乐、自豪、满足以及爱等积极的情感,在某种程度上能够增强和构建人的智力、体力以及社会协调性等认知、社会交往能力。经常体验积极情感的人,往往在判断、认知以及策略上与经常体验消极情感的人有区别。

2.积极的个性特征。积极的人格具有两个特征:其一,正性的利己特征,主要指个体能够接受自我,具有生活目标和意义感,能够积极应对环境的挑战,感受到个人独立。其二,与他人的积极关系。即能够获得重要他人的支持,愿意为他人提供帮助,重视与他人的关系并对自己的人际关系感到满意。研究发现,诸如乐观等积极的个性特征有助于个体在生活中采取更为有效的应对生活困境的策略,从而更好地面对和处理生活中的压力情景。

3.积极的社会组织。积极心理学家认为,个体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品质的形成与发挥,与社会大背景密切联系,个人的道德、素质和行为,必须纳入整个社会生态系统中进行考虑。因此,构建积极的社会、社区和组织,能够有效促进个人美德和个性的积极力量的发挥。积极的社会组织在某种程度上塑造着个人素质,诸如社会文化规范、社会成员关系以及家庭背景,在个体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个性特征形成中影响巨大。在某种程度上,积极的社会组织起着保障作用。

(二)积极心理学的就业心理教育理念。具体如下:

1.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对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在就业教育理念上,积极心理学重视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对就业能力的促进作用。个体在生活中经常体验到满意感、成就感和快乐感,在从事自己感兴趣的任务时体验到流畅感,对未来生活充满希望的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的个体,其智力水平、判断能力以及应对挫折的策略往往与经常体验消极情感的人不一样。因此,高校就业教育必须关注学生积极情感体验和心理健康水平,在就业教育课程中引入情感教育,重视情景教育和活动教育,加强学生就业教育中的积极情感体验,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水平,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同时也能拓展简历制作、面试等就业技能的提高。

2.注重学生积极的个性特征对自身弱点的克服力量。积极心理学的就业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学生都有弱点,就业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发挥个体原本的优势个性特征,用人格的力量来弥补自身的不足,而非关注对自身缺陷的修改。在就业教育中,要重视培养学生学习乐观的个性特征,提高对学生理解关注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就业心理教育需要重视培养和发现学生积极的人格力量和心态,重视学生美德和职业道德的养成,关注学生的工作责任感和在团队中合作。而这些在与办事能力密切结合的优势特征,也契合了用人单位对员工的素质要求。

3.关注构建积极的社会组织对教育效果的保障作用。关注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培养的就业心理教育理念,不能脱离社会和校园这种大环境,必须通过高校积极的组织和校园氛围来实现。构建积极的社会组织,一方面,需要整个社会重视构建和谐的就业氛围,进一步发挥人才市场的作用,不仅有针对性地提供岗位给当代大学生,还需要提供增强就业积极情感体验和发挥就业优势人格力量的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必须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给就业教育的教师进行统一培训,指导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情感教育、生命教育和就业心理健康教育。同时,还需要建立专门的学生组织,致力于帮助学生探索就业目标,切实提高专业技能,提升就业信心。

二、我国高校就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重专业技能教育,轻就业心理教育。随着高校毕业生的增加,加之经济下行的压力,当代大学生就业形势极其严峻。许多大学生在毕业时出现焦虑失眠等身心失调的现象,就业心理教育刻不容缓。但是,传统的就业教育往往忽视就业心理教育这一环节,而侧重于做简历、面试技能辅导以及专业技能教育等。

(二)重传统授课方式,轻情感体验环节。当前,我国就业教育在课程内容设置上仍然偏重于就业观及职业道德等知识传授,教学方法则依赖于传统的讲授法。很多高校会在大二的时候进行职业规划教育,要求每个学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进行思考,提交职业规划书作为期末考核内容,大四的时候进行就业形势教育,指а生做简历并进行模拟招聘。虽然这在某种程度上突破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但仍然缺少社会调查、见习实习等实践环节。对于就业心理教育,也以传统讲授为主,缺乏情景体验等针对情感教育的教学方式,不足以促进学生就业情感体验、内化知识和切实提高就业能力。

(三)重课堂教学效果,轻课外活动组织。高校就业教育普遍呈现重视课堂教学效果,而轻视课外活动组织的现象。一方面,高校专门成立就业指导中心,建立就业教育教研室,要求就业指导课老师进行统一备课,加大对就业教育教师的指导,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就业教育的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高校还未能构建完备的学生组织,促进就业活动在校园的大力开展,甚至有教师认为在高校大力倡导就业教育,会增强学生的功利性思想,削弱高校学术研究的纯粹性。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个人能力的形成、情感体验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完备的校园组织、大学生就业社团的建立,能够在全校形成关注就业能力提升的氛围,给学生提供体验就业成功或失败的情景,充实学生的就业体验,促进大学生就业实践能力的提升,弥补课堂教学偏重知识传授的不足。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的高校就业心理教育改革方向

(一)增强积极体验,树立就业自信心。根据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当今高校就业教育改革必须坚持重视大学生积极体验,增加大学生就业愉悦感,提高就业自信心的方向。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大环境下,高校学生普遍对毕业后的就业有恐惧心理,大多数毕业生所找到的工作往往是专业不对口的,使得高校专业技能教育不足以提高学生对自身就业能力的信心。在就业心理教育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积极的体验,重视学生在就业教育中自我成长的经验,同时加大实践体验教学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积极的就业体验;密切结合就业现实情境,让学生做自己就业教育的老师;不要求学生记住就业理论和具体的就业技巧,而是提供机会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积极情绪,从而提高大学生就业自我效能感,促进大学生就业认知,扩展大学生就业能力,掌握就业挫折应对措施,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健康水平。

(二)发掘积极个性,促进就业能力提升。积极的个性特征教育理论认为,高校就业心理应该关注如何将大学生的优势人格发掘出来,让学生成为智慧、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卓越的人,这正是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所应该具备的品格要求。积极心理学认为优势个性特征和美德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弥补缺陷,帮助个体克服缺点,从而帮助个体在就业上走向成功,最终发挥个体潜能,收获美满幸福的生活。在就业中,发掘和培养大学生的优势,能够提升大学生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措施。在就业心理教育中,塑造和发掘学生优势个性特征的实践途径在于增强学生某方面的积极情感体验。同时,可以借鉴积极心理学中运用积极的人格理论来塑造学生的优势个性特征,对此,积极心理学家提出了许多可操作性的建议,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

(三)构建积极系统,加强就业保障力量。积极心理学认为,高校就业心理教育,必须重视积极组织系统的构建。社会、学校和家庭组成良好的支持系统,有助于大学生在就业教育中体会积极的情感,发掘个性优势,充分发挥人格的力量。建立组织良好的社会、学校和家庭系统,需要三方给予重视,发挥合力,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因此,要倡导社会关注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成立专门的组织支持和帮助大学生就业,同时给予切实的就业指导教育。高校在建立专门的机构的同时,要大力支持与就业有关的学生社团建立,促进各行各业的职业协会在校园开展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在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中进行探索。家庭要关心理解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压力,支持大学生自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行业,不要对子女给予过高的期望,指导不要过于具体,切忌强烈要求子女一定要从事某行业,达到某工资标准。建立起以课堂教学为引领,校园社团为练兵场,社会、学校、家庭和个体融为一体的多元就业心理教育指导体系。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54-265

[2]Fredrick B.L.The Role of Positive Emotions in Positive Psychology:The broaden and build theory of Positive Emotions[J].American Psychologist,2001(3)

[3]王林召.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心理教育[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3)

[4]李群,岳晓东.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学生就业指导课程建设――以《大学生就业指导》为例[J].裸程・教材・教法,2011(8)

[5]张慈,刘晓峰.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学生积极人格塑造的探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4)

[6]裴利华.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0(23)

【基金项目】嘉应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一般项目(JYJG20150220);嘉应学院人文社科学思政专项一般项目(2015ZSY03)

篇4

方法论既包括心理学具体的方法和技术的采用,同时也包括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立场。具体方法和技术包括被试的选择、条件的控制、材料的分析和数据的统计等。而方法论的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关于对象的基本立场和理论预设。方法论是建立在关于对象的理解基础上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这里的逻辑根源在于,任何方法、技术的选择和使用,都无法离开研究对象而单独考察,方法和技术是为研究的问题和对象服务的。方法的正确性有赖于其关于对象的本体论和认识论前提的正确性,孤立分离地考察方法和技术没有实际意义。

文化心理学思想从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发展,近几十年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种重要视角。文化心理学的基本立场在于,文化做为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应该成为心理学研究的一个基本视角,文化与心理的相互生成关系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内容。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不仅仅是对主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扩大,更预示着心理学理论思维的变革而这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就是文化心理学在方法论上的创新。因此,文化心理学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是心理学研究方式的一种改变。可以说,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演变关系到整个心理学的方法论变革,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问题是心理学的基本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心理学研究中关于文化内涵的理解在不断发生变化,这也使得“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具有不同的含义。广义的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从跨文化心理学,狭义的文化心理学到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三个发展阶段,不同阶段的方法论有很大区别。“文化心理学”在这里主要指文化心理学发展的第三阶段,强调文化与心理相互的建构性与共生性,这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最基本内涵,学者们也大多是在这个意义上使用“文化心理学”这一术语的。

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特征

2.1主流心理学中的文化地位及其演变

文化进入心理学的研究视野,并逐渐成为理论构建的重要成分,经过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文化在这个历史发展中,也被加以不同的说明和处理,在研究中有过不同的角色和地位。科学心理学诞生之初,实证主义成为心理学研究的支配思想,普遍性、客观性成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追求。主流心理学研究基本是一种无文化或超文化的研究,或者说,在研究中文化是以隐身的方式存在的。尽管文化对研究发挥着实际上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并未进入研究者的视野,实际成为“存在着的无”。西方主流心理学的研究凭借其强势力量主宰世界心理学的研究模式,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也就成为了标准的方法论。

跨文化心理学表现出主流心理学在文化问题上的退让。跨文化心理学出现以后,研究主要是以文化比较的观点,把两种或多种文化下的心理现象加以比较,从而确定文化对心理行为的影响。虽然发现了很多不同文化条件下心理行为差异的存在,但在对这些差异的解释上,跨文化心理学的结论有很多不足甚至悖论。文化或者作为标签,用来标定何种心理差异出现在何种文化之中;或者作为一种自变量或文化背景,诱发或是抑制某种心理现象的出现。总的来说,仍然是延续早期人类学中文化与人格学派的研究思路,用文化作为变量来解释不同文化条件下的心理行为差异,持有的是文化决定论的主张。跨文化心理学实质是主流心理学的变式,在方法论上并没有发生本质的改变。

2.2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主张

对于文化与心理关系的探讨,构成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文化心理学的基本主张在于,文化与心理是相互建构,相互生成的。文化是一种价值和意义系统,既是人类心理和行为的结果,也是人类心理行为的资源,文化与心理是一体之两面,无法分割地联系在一起。文化心理学的这些主张,对实证主义心理学的研究产生了根本的挑战。从关于对象的立场看,文化心理学反对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认为不能假设固有的先天统一的心理现象的存在,人类的心理行为是在人与文化的互动中创造生成的。而从研究方法和技术看,文化心理学强调现场研究、话语分析等,从对象的日常生活世界开始,对其心理行为的意义建构过程进行解读。

总之,文化心理学研究以主流心理学方法论作为批判对象,强调文化与心理的创生关系和互动关系,力图改变传统文化与心理学领域研究中的文化决定论模式。具体来看,文化心理学从文化与心理二者的互动关系入手,考察二者以象征符号形式和主体实践过程相联结的互动过程;突出作为对象的人的主体性,赋予研究对象以主体实践能力,强调研究对象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研究者与对象的互动关系,不是对对象进行单纯的描述和解释(expla¬nation),而是强调关于对象的同情和理解(understanding)力图恢复研究者和研究对象的双重主体性,从而达到突出学术实践主体性的目的。

3 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

从文化心理学的整个发展历程来看,它始终无法逃避的矛盾是究竟如何处理其与至今仍具影响力的实证方法论的关系。这种矛盾体现在文化心理学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分歧之中,同时也体现于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之中。首先,文化心理学在关于文化与心理关系上与传统主流心理学存在着对立观点,这些对立至少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文化进化论与文化相对论。文化进化论假定,人类文化的发展也是一个类似基因进化的过程,不同的文化模式产生不同的心理行为特点,而这些文化模式和心理行为特征是一个发展序列,处于人类发展进程的不同阶段。文化相对论认为,各种文化心理和文化行为都有其存在价值,相互不具有可比性,应当平等对待各种文化中的心理行为。

第二,文化比较与文化解释。文化比较强调不同文化间横向的比较研究,注重不同文化和心理的差异,并力图以不同的文化模式的差异做为解释这些心理行为差异的根据。当前的跨文化研究基本遵循这一模式。文化解释侧重在社会历史的纵向发展中理解文化与心理的关系,寻找其历史的演化脉络,注重文化意义的获得、运用及演变的过程。如关于传统心理学思想史的研究即属于此类。

第三,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所谓客位与主位实际是关于心理学研究中研究者与研究对象的关系问题。主流心理学的研究采用客位研究方式,强调研究者与对象的分离,从而把对象作为客体进行价值中立的说明和控制。主位研究强调研究者与对象在互动中进行理解,研究者应该深入对象的文化生活空间,感受文化的意义和日常实践活动。

第四,量化方法与质化方法。量化方法侧重数量化的描述和说明,通过统计推论确定心理行为的差异,这种差异是数量上的而非本质上的差异。质化方法侧重历史社会脉络的考察,重视研究者与对象间的共同体验和相互理解。量化方法是主流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式,而质化方法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新兴趋向。

其次,文化心理学自身的演化历史也显露出,它在面对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时候进退维谷,难以摆脱或者依附或者背离主流心理学的二元对立窘境。

文化心理学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早期的文化心理学强调研究应该具有文化敏感性,在研究设计和理论建构上力图加入文化因素,关注文化背景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这种研究方式虽然较主流心理学的实证主义研究方式有所进步,但仍然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缺陷。具体表现为:一是文化实体论,把文化当成个体现实生活之外不变的实体个体的心理行为是在静态封闭的文化模式中得以发展;二是文化决定论,把文化与心理的双向建构关系简化为单向决定关系,成为文化决定心理行为的研究模式;三是文化差异论,只关注描述和说明不同文化下的心理行为差异,而不注重对文化与心理关系这一根本问题的建构和理解。总之,文化成为没有时间向度的不变实在,独立于个体的理解和实践之外,人与文化成为分立的两个实体。“当前的文化心理学研究在实践探索中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的扩大和研究兴趣的转移,而并没有形成研究体系的转变,没有形成方法论的革新。

新近的文化心理学主要体现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关于文化与心理对立的争论。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认为没有固定先在的心理事实,所谓的心理乃是通过社会互动过程获得意义并得以体现的。同样,也没有外在控制心理行为的客观文化事实,社会文化的意义有赖于人的认识和解释。这样,心理学的研究就成为对于文化与心理的建构生成过程的考察。然而,这样的研究预设又容易陷入相对主义的境地。因为由个体的主观性决定,每个人、每种文化都会对社会文化做出不同的解释和说0月,也就建构了不同的心理行为特征。建构主义心理学主张理解的多元化,支持各种意见的合法性和平等地位。但是,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主张多元文化共存的同时,却无力对多元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做出说明。不同的文化中存在不同的心理行为,而这些文化、心理、行为却是不可通约的。实际上,文化建构主义心理学在批判主流心理学的同时,不自觉地以其对立面塑造了自己的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在否认一切本质主义、基础主义、普遍主义的同时,自身却陷入了相对主义的境地。

总的来说,文化心理学在处理文化与心理关系的问题上并不成功,具体体现为批判改造实证主义心理学方法论时,仍然受制于二元对立思维的影响,执行着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这使得文化心理学无意中把实证论作为批判的对象,而不自觉地以实证论的反面建立了自身的方法论。这样做的结果是文化心理学失去了存在的现实根基,成为了比照主流心理学而存在的“他者”,从而使得研究缺乏历史性和现实性。换句话说,文化心理学的研究仍然是以批判主流心理学及其方法论为依据,而不是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实际活动出发建立自己的方法论,因而未能真正实现方法论的创新,依旧局限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思维。这就是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内在困境的根源。

4文化心理学方法论困境的出路

文化心理学的核心任务,是如何把当前对人们心理行为的探讨,与其文化资源联结起来,使得心理学的研究处于广大的社会历史文化脉络中,成为变化的、活动的、发展的过程,而不是把文化视为固定的、僵化的、静止的客体即把对文化的认识从实体论转为系统论[7。这里应该解决的两个核心问题是:第一,文化与心理的关系是文化心理学研究的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研究存在的缺失是如何把文化间心理行为的比较研究转化为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的研究;第二,如何解决文化与心理行为的二元对立,把二者视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力系统。而实际上,这也就是文化心理学如何处理与主流心理学的方法论关系的问题。

应当指出,不同文化间心理行为的对立以及文化与心理的对立,本质上都源于西方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是在其漫长的学术实践中形成的理性主义思维传统。显然,若要在西方心理学的研究基础上有所创新和突破,就必须有其他可供选择、参考、借鉴、利用的文化资源和学术传统。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从此可以漠视甚至舍弃西方的研究方式和研究成果。否则,就必然依旧陷入二元对立的窠臼之中,成为研究者想象之中的学术改造。

从历史发展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发展及其方法论的困境,实质在于这是一种文化补偿(culturalredemption)。文化补偿或称文化救济是指,在我们的历史实践中,由实践的结果产生问题,使我们不得不回头寻找失去了什么,再加以补偿和救济。[8]从研究本质和特征来看,文化心理学,也包括本土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的研究都是一种具有文化补偿性质的研究,即在心理学的历史实践之后,试图重新加入文化和重新解释文化,补充这个本来应该却没有进入心理学研究视野的因素。这是文化心理学发展所应正视的前提。

同时,文化心理学研究也面临着文化并置(cul¬turaljuxtaposition)9,也就是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现实,这当然也包括以主流心理学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传统。心理学的发展一方面要面对不同文化样态中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有多种文化传统作为可以利用的资源。如今的心理学越来越趋向全球心理学,文化心理学的发展更是要正视这种多元文化的现实。这种文化并置决定着研究者不可能也决不必要抛弃任何可利用的文化传统。

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就容易理解。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是一个逐渐展开的过程,可以分为不同的发展阶段[10。文化心理学研究也是认识人类心理的文化性质的一个阶段。文化心理学是对于心理学历史实践中文化缺失的补充与重建,这需要反思主流心理学方法论的历史实践;同时,关于人类心理的文化特征的认识也是一个文化传统整合的过程,以多元文化传统并存作为背景。文化心理学要面对多元文化传统冲突的局面,也需要整合多元文化传统资源,西方的文化传统也当然是可以利用的资源。从文化补偿和文化并置的视角看,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困境也就有了解决的途径,即反思历史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把各种立场与方法视为可供选择的资源加以采用。这不是抛弃现有研究,也不是恢复和回归传统,而是在过去实践的基础上,运用批判思维加以整合。文化心理学的方法论突破,不是在过去意义上的修补,也不是另立门户的发明,而是在反思原有方法论历史实践基础上的创新和转化。

4.1 反思历史实践

现代心理学主要是在西方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那么对这种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的系统反思和脉络解读,就是掌握这种心理学形态局限与价值的重要手段。西方心理学的研究,是以西方哲学自笛卡儿以来的二元对立思维方式为基础的,把身与心、我与他划分出明显的界限。在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中,关于本文化与他文化、文化与心理的关系等问题的考察,也明显受这种对立思维方式的影响。那么,要打破这种二元对立、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就要从根本上反思研究的前提预设,把主流心理学看作西方文化和理智发展的历史产物加以利用。而研究者具备丰富多元的文化素养,当是对单一文化传统进行有效反思的一个首要前提。研究者只有具备了丰富而多元的文化传统的滋养,才有可能在多元视角中做出比较和选择进行各种文化传统资源的沟通融合;才能够在对比中深入检视当下的社会文化历史线索,并自觉运用这些线索去理解植根于历史文化中人的心理生活状态。因此,文化心理学的首要前提是研究者的自省,摆脱单一西方理论思维和文化模式的羁绊,建立自身的学术实践主体性。

4.2 面向现实生活

通过反思心理学的历史实践过程,我们可以理解并掌握主流心理学的理论预设。而要在这种反思基础上有所突破和创新,则需整合多元理论思维,打破单一文化实践的限制。这就涉及了文化资源和理论思维的判断、选择、筛选、利用的过程。这个价值选择过程应该以人们的现实生活、日常实践作为根本标准。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和价值系统,并不是抽象的符号操作,而是存在于人们的生活实践中,存在于人们日常的心理行为之中。那么,文化心理学的探索,也应该是立足心理生活,对生活实践的考察。无论研究者的理性概括与逻辑推理,还是实验模拟与统计推论都应该是以现实生活中人的现实活动为基础的,而且也必须以是否能够增进人的幸福和自我认识为最终判断标准。简单地说就是从生活中来再到生活中去,扭转学术研究中作为主宰的研究者的理性独白,增加主流心理学中“沉默的大多数”参与、衡量、评价学术研究过程的权利。只有这样才能弥补心理学学术实践与现实生活的巨大裂隙,恢复学术研究的主体性和可理解性。

篇5

关键词:人本主义 高校 心理健康教育 启示

一、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不足

教育对象不够全面,教育程度不够深入。目前大部分高校是由开设心理健康公共课和设置心理咨询中心为形式,开展集体教育和个别心理咨询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由于授课形式的局限,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的教育对象和效果都是有限的。教育内容不够丰富,教育方式不够创新。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过渡时期,促进身体、心理健康和谐发展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立足于学生成长发展需要的本位。组织教育内容,但是针对新时期学生普遍面临的新情况,教育内容还没有及时得到更新。在当前社会环境下,大学生主要的压力来源包括:生活和学习适应、宿舍人际关系、恋爱关系、职业生涯问题、学业压力、金钱问题,人生目标和乐趣等。而不同年级学生而对的主要发展问题又有所不同,对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目标不同,要培养的技能也不同。要针对问题,有计划地开展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教育是否会有成效的关键所在。另外,目前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及心理咨询、针对性心理训练开展情况效果不够明显;大学生心理测评及心理档案仅限于排查层面,对于跟踪和改善效果的评估则开展较少。

教育观念不够科学,教育互动存在脱节。目前的在校大学生大多数是八十年代出生的独生子女,很多学生在上大学前都是家中的宠儿,父母对其过分呵护,缺乏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上大学后,老师就成了他们的爸爸妈妈,来咨询中心求助的学生常常是来这里找“父母亲”的。而我们的压力在于,家长普遍认为,把学生送到大学,大学就应对学生的一切负责任,如果学生在学校生病或遇到困难挫折选择了极端的手段,如自杀等行为时,学校要负全部责任。这种现状导致我们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还是教师负责灌输的比例大,而学生自我教育、主动学习、积极担当的比例小。

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论优势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宗旨是以人为本。人人皆有受教育的权利,教育要面向大众,学习也是终身的。该理论强调价值的原则,认为教育应使学生获得价值感,应该挖掘、激发学生的内在价值,使受教育者获得生存的意义。人本主义心理学和超个人心理学把人的本性、潜能、价值、创造力提到心理学研究对象的高度,这是人类心理学史上的一个创举。马斯洛认为人类共有真、善、美、正义、欢乐等内在本性,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达到人的自我实现关键在于改善人的“自知”或自我意识,使人认识到自我的内在潜能或价值。

人本主义心理学探索和研究的内容丰富。他直接探讨意识经验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打开了心理学研究向上或向社会方面发展的通道,再次从主体内部出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丰富了关于人类精神生活研究的内涵。如人的价值、生活意义、自我实现、意识状态转换、超越自我、高峰体验、生死体认、宇宙觉知、人类协同等等。马斯洛把完善的人性教育作为人本教育的基本内容。通常人在低级需要获得满足后即追求高级需要的满足,追求的内容是实现人的“内在价值”,包括真理、美、新颖、独特、公正、严密、简洁、善、效率、爱、诚实、单纯、改善、秩序、文雅、成长、清洁、宁静、和平等。如果能实现这些价值,’便可以达到人生最大的幸福和快乐。人本主人心理学的核心是自我实现理论。人本主义的目的,追根究底就是人的自我实现,是人所能达到的最高度的发展,即帮助人达到他能够达到的最佳状态。在马斯洛看来,人具有一种与生俱来的潜能,发挥人的潜能,超越自我是人的最基本要求。环境具有促使潜能得以实现的作用。然而,并非所有的环境条件都有助于潜能的实现,只有在一种和睦的气氛下,在一种真诚、信任和理解的关系中,潜能才能像得到了充足阳光和水分的植物一样蓬勃而出。为了使儿童健康成长,应当充分信任他们和信赖成长的自然过程,即不过多干扰,不揠苗助长或强迫其完成预期设计,不以专制的方式,而是让他们自然成长和帮助他们成长。

三、借鉴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深化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改革

篇6

关键词:化学教师;知识能力;知识结构

Abstract: In the new curriculum reform, with the teacher’s role changes, chemistry teachers need to upgrade in the structure of knowledge and ability.

Key words: chemical teachers;knowledge capacity;knowledge structure

新课标下教学,对老师的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比过去,中学化学老师应具备哪些专门的知识呢?

1知识的分类

对于知识,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理解。1986年,舒尔曼(Shulman)对教师的知识分类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7种类型的知识:即一般教学知识、关于学生的知识、学科知识、教学内容知识、其他内容知识、关于课程的知识以及教育目标的知识。我国学者认为,能胜任教育教学的教师,其合理的知识结构应具备三方面的知识:学科知识(也称为本体性知识)、条件知识和实践性知识。

1.1学科知识

要求教师既要熟悉、深刻理解所教学科的知识,知晓知识的由来、组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以及在现实情境中的应用,还要具备向学生传授学科知识的专门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学习困难,注意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2条件性知识

即教育教学中所运用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的知识,包括学生发展、课堂互动、个体差异、教学评价、教学方法与策略、教学计划与目标等,掌握条件性知识有助于教师认识教育活动的规律,也有助于教师采取行之有效的策略对教育进行灵活而有效的调控,从而顺利实现教育目标。

1.3实践性知识

即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这类知识大多数来自于实践,是教师经验的积累。

2中学化学教师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2.1 化学学科知识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因人而异,但根据当前化学教师的工作任务,化学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应该是“鸡蛋式”结构,包括核心知识、紧密知识和外围知识。核心知识是指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实验技能以及教材的结构安排等内容。紧密知识是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较高层次的化学理论、化学学科的体系框架、化学学科发展史、探究化学学科知识的标准与思考方式、对化学学科及其发展的基本认识和价值判断等内容。外围知识是指与社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化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化学学科最新成就等内容。核心知识反映教师教学工作的基本内容。紧密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纵深度,这部分内容不仅有助于教师讲清“是什么”,更有助于教师讲清“为什么”,使教学做到深入浅出,得心应手。外围知识反映教师学科知识的宽度,这部分内容可帮助教师灵活多样地处理教材,缩小教学内容与新知识、应用之间的差距,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的学科知识结构是影响乃至制约教师创造力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所内化的知识的性质、数量、类型和程度不同,其创造力的强度和方向也就有所不同。所以,教师应该建立合理的学科知识结构。自学、参加继续教育、阅读报刊、查阅网络资料等可使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得到更新。

2.2条件性知识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更加个性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不断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能够以新的教育理念来面对自己的教学对象。

新课程的最大特点是彻底改变“学问中心”的应试模式,将素质教育落实到新的课程标准中,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的发展。但在长期的应试教育中,化学教师形成了重教师的知识传授轻学生的主动学习,重书本知识轻社会实践与发展,重考分轻能力和情感的陈旧教育观念,根本不能适应新课程中让学生全面发展理念对教师的要求。

新课程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要地位,现代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是青少年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中学化学教师必须具有关于青少年发展与教育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即要真正拥有这两方面的理论与实践知识,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以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效地从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知识增长各方面指导他们全面发展。

可以说,没有坚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理论和实践知识,就不会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没有正确的教育观念,就不能摆脱应试教育的“镣铐”,也就很难成为一名新课程的执行者和实践者,其他新课程中的角色更是无法胜任。

条件性知识是动态的,可以通过系统的学习来掌握,但更多的是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逐渐地了解和习得,需要动态地把握领会,并在实践中加以发展和加深。可通过请进来(专家引领)、送出去(在职培训)等方式使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得到充实,但关键还需要广大化学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去内化,只有把外部的知识纳入个体的知识体系中,才能把理论自觉地落实到行动中去,从而克服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现象。

2.3实践性知识

具有丰富的实践性知识可以使化学教师在课时计划、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材呈现、课堂练习、家庭作业的检查以及课后评价等方面游刃有余。专家型的化学教师能够根据过去的教学经验有效地勾勒出对待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方案,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能够补充很多课外的东西。

篇7

关键字: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特点;问题;建设和改革;措施和对策

作者简介:高(1958-),辽宁沈阳人,广西经贸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旅游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码:1001-7518(2012)08-0030-02

在我国教育不断改革的大趋势下,对高职课程的建设与改革是提高高职院校教育质量的核心部分,也是目前高职教育教学构建的一项重要任务。从90年代开始,我国很多所高职院校相继开设了旅游心理学专业,在我国旅游行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同时,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改革和研究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其经济性和普及性可以为旅游行业的快速发展培养出大批专业人才。但是目前我国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设置仍存在一些问题,还需要我国教育部门和高职院校的努力和探索,因此,改革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对于培养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和深化实践教学提供了可靠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1]

一、旅游心理学及其精品课程特点

所谓旅游心理学,它是一门存在于心理学和旅游学之间的特殊学科,拥有自身的独自研究领域并且实用性较强,因此旅游心理学在整个旅游学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而针对其教学规律和课程改革的探索就更为重要。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是把教学特色和教学水平结合起来的优秀课程,不仅能够恰当的运用当代的教育模式和技术突出教学效果优势[2],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它是旅游心理学专业的核心部分,对于高职旅游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具有促进和推进作用。通过对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改革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旅游心理学的有关基础知识,把握专业中涉及到的旅游相关因素的心理活动和文化风俗,清楚旅游心理学发展的历程和现状,使高职学生更好地了解旅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和解决方法。

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以其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占领专业领域的一席之地,不仅涉及范围广泛、学科交叉性强,而且理论基础全面、实用价值较高,旅游心理学课程系统、全面地介绍了旅游心理学概念、理论和方法。一方面,其基本内容和目标是针对旅游业及旅游者的特点来进行分析,研究旅游管理中个体的行为和心理环境;另一方面,以心理学作为理论基础,并结合实践以深入分析和探究旅游者的心理活动状态规律,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改革要注意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掌握旅游因素的各个环节,这是高职院校学习旅游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所必熟识的问题。[3]

二、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很多高等职业院校关于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设置不够合理,尚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培养21世纪新的旅游心理学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已迫在眉睫。下面从几方面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在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上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学生在旅游心理学课程上学习的主动性不高,对精品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将旅游心理学设立为基础考查课程[4],这就使得很多高职学生对这一课程的兴趣不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性。旅游心理学强调学生的独立行动和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很多高职院校中旅游心理学教师的填鸭式教学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跟随教师的思维,形成懒惰性和依赖性,进而体验不到这门课程的新鲜感,导致其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也难以充分被调动起来。

(二)在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过程中,内容和选材不够合理科学,教学模式过于守旧传统,同时课堂上多以教师为中心,忽略了对学生的心理分析能力研究。目前来说,关于高校旅游心理学的教材版本众多,并且侧重点和内容结构也不尽相同,这就造成高职院校对于此课程的教材选择多向性,如果对其选择不合理,则直接关系到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和改革。再加上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实施上教师的主导位置,使得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上学生长期得不到满足,不仅使得高职学生的学习状态明显降低,而且思维活跃性受阻,这大大阻碍了其对于旅游心理学科的学习和掌握。

(三)对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运作过程缺乏创新精神,并且缺乏学生之间、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由于学生的整体素质和高职院校的培养目标不同,使得不同高职院校对旅游心理学课程设置的改革程度不同。目前来说,很多高职旅游专业的课程一般是模仿普通高校旅游专业的课程设置,并且出现大量重复,忽略了对高职学生实践性培养,不仅使高职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很大影响到学生对这门课程知识结构的认知和补充,从而不能充分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过于独立,导致学生间、教师与学生间很难做到有效地沟通和互动,这样在某些角度限制了学生对旅游心理精品课程的吸收和利用,从而降低了教学成效。[5]

(四)除此之外,高职院校对于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相对一般高校较落后,在对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依旧只注重于课堂的授课,根本不理会学生接受的程度和深浅,一些高职院校对旅游心理课程的教师教学评价上不够完善,多以教学大纲的内容来进行评估和考核,从而导致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滞后。同时,由于缺乏专业教师的具体指导,使得学生在对此课程实习中综合实践运用较少,而面临一些实践性较强的部分由于经费、场地和教学理念的限制又不能使知识同实践有机的相结合,直接影响到高职学生对旅游心理学课程的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三、建设和改革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措施和对策

首先,高职院校应对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进行结构的重组,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和选择主动性。在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的设置上既要重视高职学生的学习心理和兴趣,又要对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给予指导,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对目前的旅游心理精品课程建设进行审视和重组,以基本专业理论和基本专业技能作为课程的主体,真正实现高职旅游心理专业教学目标,以培养实用型和复合型的旅游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在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上应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合理选择教材、挖掘教材潜力,并更具教材的内容把基本知识和创新实践结合在一起,作为高职旅游心理学的教学重点来抓,提高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成果。比如可以运用教学仪器和器材等先进的教学手段,以多媒体、图例、景观等形式直观的展现教学特点,在课堂上也可以采用讨论、心理测试等手段提高课堂的学习氛围,为高职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公平展示的机会。

其次,高职院校应以学生为中心,充分体现高职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师指导下,根据自身的职业特点和专业目标来确定课程的具体内容,从而对高职院校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课堂教学进行合理的优化和改革,提倡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同步进行的方针。通过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和教授,形成多元化、多层次的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体系,以培养高职学生对此门课程的理解和解决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改革教学模式可以强化学生对旅游心理学知识的掌握,同时培养其将所学知识转为实践行为的能力。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本位,不能单纯强调高职技能的培训,而应突出课程设置的职业性,以满足不断发展的我国教育体制。

再次,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改革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质量观,其评价标准应该是建立在素质教育和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基础上,应高职学生的能力提高水平作为衡量依据,对教师的课程评估也是如此。教师自身素质的提升是十分重要的,在努力提升自身水平的同时,可以采取教师自己评价和学校评价以及学生评价的多种评价形式,在评价的时候要向多元化发展,不仅要考核其专业基础知识,还要进行相应的口试训练,并重点对教师和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和评价。针对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这一特别课程,教师应正确的清楚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重要性,从根本上改革教学的整体思路,并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以达到课堂教学质量的标准。在课堂上纠正高职学生固有的心理,最大限度的使课堂变得活跃,从而调动起学生们学习旅游心理学的强烈愿望,让学生以科学的态度自觉学习,增长技能。

最后,高职专业教师应合理构建旅游心理学情境学习模式,因为作为特殊专业的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尤其强调学生对于情境的分析能力,及在客观环境中感知事物和解决事情的能力。再加上几乎所有的旅游心理都产生在一定的情境之下,通过营造真实的情景和模拟过程,可以给学生创造一种身临其境的实践环境,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感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高职院校传统的模式下不利于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实施和改革,这就要求学校有关部门特别是旅游心理学教师应开设一定的生活体验教学课堂,甚至可以进行户外的教学,使学生真正置身于未来的工作当中,增强学生的实战效果。使学生们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氛围内,更好地对旅游心理学进行掌握和熟记,从而缩短学生与课程之间的距离,从而不断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和爱好。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我国不断改革的教育体制下,高职教学模式面临着更大的机遇与挑战,传统的高职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体系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当代旅游产业的发展需要,我国高职院校在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的设置和实施上应努力跟上时代的步伐。对此,加强和改革高职课程教学成为衡量学校教学水平的重要因素,学校和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思维和方式,打破原有的不合理的教学模式,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质量关,提高教学评价机制,并建立适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环境和场所,使理论知识同实践能力相结合,从而提高和完善我国高职院校学生旅游专业的体制结构,才能真正推动高职旅游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赵根良,陈小云.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建设与改革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1(09).

[2]沈梅.高职旅游心理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13).

[3]薛群慧,等.论旅游心理学精品课程建设的创新与实践[J].旅游研究,2011(01).

篇8

然而,文化养老与单纯追求健康的身体锻炼,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更加强调的是满足人的精神需求。这就要求与其他养老不同,文化养老要更加注重的是与养老对象在情感方面的沟通,思想方面的交流。让广大的老年人,在精神愉悦、享受快乐的同时,能够独立、个性的拥有一个健康的身心和积极的老年生活。而这就意味着公共文化在针对老年人提供服务的时候,要更多的考虑在情感方面的投入与倾斜。

以上种种因素显示,对于为这一庞大人群的文化养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人员,都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1.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上不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自然村落的消失,城镇化的进程不断深入,城市内的居住人口正在大服的增长。这里既有务工后留在城镇里的人口,也有大量随着子女进城务工后,留在城里的老人。而固有居民中,随着子女外迁,还有一大部分空巢老人。

而与之不相匹配的则是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数量上的不足。以我市为例,全市人口468万,而专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约百余人,人均服务人口达4.68万人。如果按照2014年中国老年科学研究中心数据计算,张家口市约有60岁以上老年人69万,专职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人均服务老年人则高达近7000人。这其中还没有统计有些辅导项目不适合老年人开展。由此可见,我国现有的公共文化服务人员不身就存在着严重的不足,而能够针对60周岁以上,甚至是超过65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开展“文化养老”的专业性人才,就更不够了。

2.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人才专业性不够。

从专业人才培养上来看,目前培养公共文化服务人才的专业不足,或者说,目前能够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人员,特别是新加入到这一队伍里的人员,还存在着不适应公共文化服务的要求的现象。

首先,在专业培养上没有群文专业。笔者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而言,群文专业的人才,在培养的过程中,与我国现行的幼师的培养有相似的地方。例如,群文专业人员,在掌握一门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其他的专业门类有所了解,甚至是精通,这样才能做到“一专多能”。也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群众在群文活动中的多样性需求。

其次,应分层次设立群文专业。在我国一些地区,还存在着人口过万,甚至是十数万的地区,没有专职的群文工作人员。这些地区多为县乡等偏远地区,而这些地区对群文活动的需求之大,更是可以理解的。如果能够分层次设立群文专业,多层次的培养,有助于一部分“回乡”就业。这部分人将既有专业知道,又了解当地文化样式;既能够学有所用,又能服务乡里。

再次,缺少能够针对“文化养老”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复合型人才。针对于“文化养老”,则对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基于“文化养老”的概念,我们可知,整个“文化养老”是以满足精神需求为基础的,它是以沟通情感、交流思想、拥有健康身心为基本内容的。也正是因此,就需要能够提供这部分公共文化服务的人才,在一专多能的前提下,更为复合。它需要的是对心理学的了解,特别是老年心理学的了解。而这类人群对基本的急救操作,也应有一定的了解与掌握。

3.提供“文化养老”的公共文化服务的专业性不足。

我们知道,“文化养老”的特点表现在广泛性、群体性、互动性、共享性上,而归根到底,“文化养老”是要通过公共文化服务,为老年人提供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大家有共同的爱好,共同的兴趣,共同的话题。是一个“文化养老”的平台,更是一个“文化社交”的平台,而通过这个平台,可以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而目前这一平台的搭建,这一平台所能提供的服务的专业性,还是不足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到,在对幼儿提供类似服务的地方,除了人员的专业性之外,对场馆的设备设施的专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设备设施的色彩、材质、形状、性状等等,都有着明确的要求,而它的出发点,则是安全、高效、愉悦等。

篇9

【论文摘要】教育美学是把哲学、伦理学、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教育的一门新兴美学学科,它着力探究让教育按照美的规律来运作与发展,从而通向至美纯美的境地,以提高当代教育的整体质量。德、智、体、美、劳这五项指标中,“美”是这几年才加上去的,这一时代的进步,更促进了教育美学的萌芽与发展。

当前,我国的教育正处于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重大转型期,而素质教育环境的优化是个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这就是迫切需要我们不断地、及时地运用美学、心理学理论研讨存在于教育领域的美的现象及其发展规律,引导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真正全面提高中国教育的质量。素质教育的任何环节都离不开教育美学,教育美学促使教育环境整体协调,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素质教育网络。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优美的品质、良好的学风,要培养出正直诚实、奋发向上、自立自强、坚韧勇毅、开拓创新的一代新人,都离不开教育美学的实施。若要对学生施以深刻的审美愉悦与审美感受,以陶冶其情操"丰富其情感"提高其审美能力,这一切也只有通过教育美学来完成。可以这样说,教育美学是素质教育改革的突破口之一,因为教育美学与美育一样,具有形象具体的鲜明特征,受教育者极易接受。它又具有以情感人的情感性,极易实施。

创设与发展教育美学势在必行,亦切实可行。这一点,马克思在分析人类劳动与动物本能活动之区分时就透辟指出:“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进行”。创设与发展教育美学,即为了充分发挥美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好地深化教育改革。应当指出:教育美学的形成与发展,颇符合教育艺术与科学发展的趋势,亦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当前,我国教育领域深入改革触及到一个重要问题,即是需要很好地加强教育审美化,正确判断与强化教育的审美属性,用美学心理学原理与方法来正确指导教育与教学活动。国人对教育审美价值的清醒认识,对教育审美属性的深入开发,对教育审美经验的不断提升"使教育美学取得长足发展且日益深化。

那么,当今我们广大理论工作者怎么样去构建、发展这一门新的教育美学?笔者以为至少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准备:

首先,要加大对中外教育美学史的研究力度与广度。教育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虽是近几年才起步,但是这方面的思想诚如上文所言却早已存在。古今中外的教育思想家关于教育美学的认识,为我们今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这就需要我们去耐心提取、认真分析、科学总结。

在我国漫长的教育发展历程中,有许多教育思想家在教育美学、尤其在教育艺术和教学艺术方面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见解。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非常重视教学艺术的意义。而我国古代的教学艺术思想则集中体现在《学记》中。《学记》全面论述了课内学习和课外活动、学习与游乐、学习与休息、亲师与乐友等多种辩证统一关系,是我国古代很有代表性的教学艺术辩证法,《学记》还非常重视教师的教学艺术。此外,明代的王守仁,近现代教育史上的、鲁迅、梁启超等,都对教育美学理论提出了独到的见解。

西方对教育美学的研究也可上溯到古希腊,其教育美学思想是在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古罗马的西塞罗等人的教育艺术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之后的夸美纽斯、卢梭、第斯多惠、斯宾塞、马卡连柯、苏霍姆林斯基等也都从各自的教育观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教育美学见解。现代外国很多教育家也都关心教育中的美学问题。

古今中外众多的教育家对教育中的美学问题所进行的探讨,取得了相当有价值的成果。其共同特点是:他们都认识到教育、教学工作是一门艺术;在教育指导思想上,他们大多都强调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求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在教育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在教学方法上,都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有些教育家还身体力行,将自己的思想和理论运用到教育实践中去,表现出了高超的教学艺术水平,但中外历史上的教育美学思想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一是研究范围窄。他们大多只是论及教育美学的一个方面——教学艺术问题,而且对教学艺术本身的探讨也不够全面,谈论较多的是教师的语言艺术、提问艺术等。二是理论层次低。他们对教育美学的认识,大都停留在经验描述状态。具体来说,它们只是作为某种感想或言论而存在,没有进行系统的理论论证,没有真正上升到应有的理论高度。这也就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拓展空间。

其次,构建、发展这一门新的教育美学,我认为还要不断加强教育美学的基本理论建设。加强教育美学理论建设须切实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规律与特点,须深入理解现代心理学美学,须正确摆布教育学、美学、心理学三者的关系。这里着重阐释一下对现代心理学美学的借鉴。新时期中国美学研究的一大成果,是深化了对审美主体、审美体验与文艺创造、文艺鉴赏的心理研究,现代心理学的相关经验给当代美学研究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我们欣悦地看到:心理学美学的崛起与拓展,已与传统的哲学美学双峰对峙。而现代心理学美学对现代教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心理学美学重在探索与揭示教育的审美主体心理的特殊功能、目的与任务,它对于教育的实践功能与社会功能作用甚大,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化教学改革。当然,教育审美与教育艺术知觉过程中的实验探究,易见显效,而教育心理实验方法用于教育审美经验探究时,受各种条件制约,见效较慢。所以说,当前如何在对教育学、心理学、美学理论进行科学分析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各方理论的有益营养与科学结论,博采各家之长,寻求创新发展,丰富与拓宽一种能够正确阐释教育领域审美经验与心理机制的新理论——教育美学,已成当务之急。

在教育美学的基本理论建设方面,笔者认为要特别加强教育领域的美学问题,心理学问题即教育美学的主要研究对象的研究、此外,笔者认为还应下大力气拓展与研究以下几个问题。教育美学这个概念内质的准确界定,教育美学的发展空间研究,深入探讨教育主体美、教育客体美、教育环境美、教育心理美、教育形态美这几个具象及其在教育美学中的位置,作用及存在价值、研究教育美学的教育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教育美学与教育心理学的辩证关系,教育美学与美育的辩证关系、科学总结,正确解释教育领域的审美现象、形象揭示教育的心理基因与审美规律$创设教育审美学说,有力指导教育的审美实践,系统总结教育美的创造、寻求深化素质教育与教育美学的契合点、深入探寻将教育主体美、教育客体美、教育环境美、教育心理美、教育形态美等落在实处的技术问题;这几个问题我认为是加强教育美学理论建设的重点,也是强化教育美学内涵的根本所在,做到这几点,我们就能真正释放出教育美学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教育美学的社会价值,使教育美学发展到更高、更成熟的阶段。

篇10

本文主要分析了多媒体技术的概念、它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的问题以及在使用过程中应该坚持的原则。

【关键词】情境教学 思想政治课 课堂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64-01

一、什么是多媒体技术

多媒体技术从不同的角度有着不同的定义。我们一般认为,多媒体技术是指把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交互式综合处理的技术。即通过计算机,用多种媒体手段来存储、传播和处理信息的技术。

二、多媒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的必要性

(一)提高教学效率的客观要求

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增强信息传输,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对开发智力、加强记忆、提高效率有重要作用。从教育心理学看,人们从听觉获得的知识能记忆15%,视觉能记忆25%,两者同时使用能记忆65%,而且视听结合也可获得最佳的知识保持力。教师把教学内容通过信息技术制作成课件,在课堂上演示,使学生边听边看,有助于学生的记忆理解。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现代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开拓智力,培养能力”。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学生学习,指导学生主动探究,搜集学习信息,将演讲式的教学过程转向讨论式、推导式的教学过程。

(三)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新课程改革要求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四)提升课堂活力的必然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学习理论是探究人类学习的本质及其形成机制的心理学理论,它是从学习实际和实验研究中概括总结出来的。学习理论经历了从行为主义到认知主义的转变,近年来,又出现了向建构主义发展的理论倾向。

(五)思想政治课目标实现的要求

众所周知,教育的目的是“育德”和“育智”,而我国的思想政治课程则集思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通过教学效果直接体现了我国对当代高中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以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基本要求,体现了我国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的主流意识形态。

三、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重要作用

(一)跟时代脚步,把握社会热点

作为集思想性和知识性于一体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其主要目的在于努力提高当代中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方面以及社会科学知识方面的基本素养,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一定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将思想政治课的基本内容与时事政治保持一致。

(二)多层次、全方位的立体学习环境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通过借助各种多媒体手段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变的丰富多彩。

(三)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国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青少年的学习目的与兴趣是相辅相成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初动因,它是指一个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一事物,力求参与该活动,并且具有积极情绪色彩度心理倾向。

(四)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的作用

思想政治课的基本理论比较多,其中有一些是比较抽象的、深奥的,单纯的靠教师运用语言传授,很难使学生真正理解这些知识点。而多媒体技术在政治课中的使用,则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使得思想政治课能够调动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四、多媒体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

(一)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的理论依据之一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借助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时要以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为前提。这与当前新课改的主题相一致,都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都要求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传统教育模式的改革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存在的问题

提倡在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最终目的是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潜能的前提下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不是为了改革而改革,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而使用多媒体。

五、多媒体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适应学生发展的策略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他主张我们要在生活中寻找教育,要为了生活而教育,而不是为了考试而教育。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是我们在多媒体教学设计时考虑的重点。学生只有在自己的真实生活中才能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

(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策略

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为了培养创新型人才,教师在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的选择必然不会仅仅局限于课本上已有的基础知识,而会借助多媒体技术的便捷引入大量的课外知识和信息,以求达到政治课与时俱进的、实时性的特点。

(三)寓教于乐的策略

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学生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变“苦学”为“乐学”、变“厌学”为“好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学习中快乐,在快乐中学习,以最佳的精神状态来自觉的配合教师的各项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从应试教育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六、结束语

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最大的特点就是突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通过发挥学生在课堂中主体性作用,力图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而这一特点恰恰迎合了新课改的要求。显然,多媒体辅助教学就可以发挥如此功效。但它毕竟是个新而大的课题,这就要求广大教师要大胆实践,积极探索,让多媒体技术更好地推动教育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

参考文献:

[1]高利明,现代教育技术――通向未来教育之桥,中国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97,9.

[2]颜辉,当代美国教育技术,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