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6:4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

篇1

1.1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不断升级作为我国优势的农产品,畜产品的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我国在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畜产品对外出口的量不断升高,但是传统的小规模养殖方式存在很多问题,其饲养的动物往往达不到国际市场的标准或者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产品标准化程度较低,严重影响到了加工行业的发展和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

1.2市场风险抵御能力不足,疫病防治难度大我国畜牧业专化程度较低,采用的饲养方式也比较分散,无法有效的防治疫病的传染,疫病在防治和治疗过程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同时,传统的饲养方式对长的变化感知能力较差,无法在第一时间对市场存在的潜在风险进行分析,及时的抵御风险发生,对整个产业的波动控制能力较差,阻碍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

1.3畜牧业产业链没有形成畜牧养殖产业生产者和经营者多数在没有组织的形式产生,基本上都是以农户为主要单元独自经营,各个产业之间的联系很少,或者干脆是一些孤立存在的产业部门,产业链不集中根本不能集中发展一个地区的畜牧产业,地区的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2畜牧业发展前景分析

2.1畜牧业由数量向着质量转变在发展畜牧业过程中应该积极的推广畜禽产品良种,提高产品的质量,这是发展畜牧业产业的关键。最近几年,畜牧业生产规模虽然得到了不断的扩大,但是总体的质量却不尽如意,其很难适应市场对畜禽产品多样化的需求。其自身在市场中竞争能力较弱,为此,在发展畜牧产业过程中我们应该从良种推广下功夫,使畜禽产品的质量得到明显提高,保证整个产业健康持续的发展。

2.2畜牧业由耗粮型向着节约型转变目前,很多家庭养殖的动物多数以猪为主,牛、羊的养殖比重比较低。家禽养殖以鸡养殖为主,养鹅数量不多,研制结构比较单一,而且猪、鸡、鸭养殖多数以粮食和配合性饲料为主,对粮食的消耗量比较大,投入的成本比较高。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对除了猪、鸡、鸭其他动物产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大力发展其草食性动物养殖对于降低粮食消耗,节约成本,满足人们对草食性动物的需求有着显著的作用和意义。

2.3畜牧业由传统养殖向着规模化、专业化养殖转变传统的分散养殖模式已经不能够适应市场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我们不断转变发展养殖思路,采用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养殖模式。当地的农业部门应该在农民群众中积极推广规模化养殖技术,提高畜牧业的集约化水平,集中发展养殖大户,同时还应该积极的与政府部门进行沟通和协商,获取更多的资金,建立专业合作社。通过合作社向农民群众和养殖户积极的进行技术指导,同时通过这个合作社建立产销一体化经营,建立相对稳定和集中连片的生产集体,积极的培养动加工龙头企业,提高畜牧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同时还能够在市场中树立品牌,更好的提高养殖户的经济效益。

2.4畜牧业由低效率向着高效率转变目前,我国畜牧生产的科技含量还不是很高,与国外相比较,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显著影响到了我国畜牧业效益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及时转变生产策略。首先,完善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加强选育优良的品种,并及时的进行推广;其次,加强科技推广体系建设,强化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广大兽医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加强对基层畜牧兽医站的管理,稳定基层技术服务队伍,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最后,进一步加强防疫检疫工作力度,将发展畜牧业真正转移到依靠科学技术进行而提高养殖户专业素质轨道上去,从而保证畜牧业为地区经济发展和国家经济建设做出突出贡献。

篇2

本文从青海省门源县的自然环境实际现状出发,围绕门源县生态农业发展前景及当地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及私人承包人参果经济作物,分析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具体单位,阐述了门源县特色农业的发展潜力、优势以及开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且提出相应措施,以此实现门源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特色农业;经济作物;生态;发展前景

1.自然环境与产业发展现状

门源县境内地势复杂,平均海拔2866米,高差悬殊,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中间是低地,构成了气候湿润、水分充沛的门源盆地。门源盆地属于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具有典型的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等高原寒温湿润性气候特征。春季多风雪,夏季多雨,秋季时间短而温和,冬季寒冷漫长。由于冬半年受来自西伯利亚干冷气候影响,气候比较寒冷干燥。而夏半年受孟加拉湾的西南暖湿气流影响,气候则显得凉爽湿润。

并且有丰富的野生动物资源,有雪豹、麝、猞猁等受到国家保护的珍稀动物,还有水獭、天鹅、雪鸡、兰马鸡等珍贵动物,另外还有虫草、大黄、雪莲等六十多种珍贵的野生植物。而随着社会现代化发展,不仅仅是工业,农业也逐渐从传统农业向第二、第三产业发展,多层次多角度多反面地利用好农业资源从而达到预想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铁路、公路等交通的逐渐便利,信息传输能力的加强,尤其是互联网的盛行,保障了门源县发展特色农业的可行性。门源县由于地处相对比较偏远,农业形式较为单一,发展特色农业将会有利于改善其较为单一的农业结构,也有利于门源县对外形象的改善。门源县的主要农业形式是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的,其中小油菜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盛开的花海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除此之外还有当地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及私人承包人参果经济作物。这些特色农业的发展将会为门源县经济发展带来强有力的支持。

2.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是以当地的整体资源优势为特点,依据独特的农业资源,为追求区域内最大的经济效益和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市场的需求来突出地域特色,并且还将各种重要的生产要素加以配备。以当地的特色农业资源为建设目标,做成一条符合市场和逻辑的产业链,有合适的规模,良好的效益,高配置的体系以及强有力的市场竞争力。

2.1油菜花观光农业门源县的农业以种植业和畜牧业为主,其中小油菜的种植面积更是达到了几十万亩,盛开的花海在国际上也是负有盛名的,极具观赏性的美丽花田也被网络媒体评选为“全球十大花海之一”。县政府也观测到其中的巨大潜力,于几年前便开始办起了“油菜花节”。本县的油菜花节于每年的7月18日—25日举办,可以想象,在辽阔的原野上青草繁茂,底下牛羊成群,在景色秀丽的古城台举办男女老少齐聚城台,共观美景。这样的景观有利于旅游农业的发展,本身门源的油菜花已经具有了很大的名气,另外需要做好周边产品的完善和基础建设的完善,比如便利的交通工具、可得到的居住环境和较安全完善的制度。当然,这些建设都需要能保障长期的资金支持和技术的可能。而建设完成走上正轨的油菜花田将会给门源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特色的生态果蔬园、蔬菜大棚发展特色的生态蔬果园和蔬菜大棚也是发展特色农业的良好选择。以门源县的“青鲁缘”高原冷凉现代有机农业示范基地为例子,这是一个以山东援建为主的项目,省、州、县配套建设的门源县“菜篮子”工程,是集惠民和公益于一体的民生工程,总投资达近三千万元。为了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门源县政府部门根据客观条件加以创新,将室外种植和室内种植相结合,进行有机种植。依托于门源县所特有的大面积钙含量丰富的黑土,发挥其本地高原冰冷的气候特点,还有优质的水资源等等环境优势,采取合作社与基地、个体户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不断加大产业的投资生产,最终做大了这个品牌特色。并且结合了旅游观光形成了蔬菜生产、加工、运输、销售为一体的一体化产业链的现代高原冷凉蔬菜农业生态基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使自然资源的使用率最大化,增加了农民的生产收入,增加了经济创收,同时也实现了经济、社会和生态三方面的效益。这个项目的成功,也为之后的生态特色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思路和学习方法。

2.3人参果致富路“人参果”是一种存在于神话故事里的作物。而在门源,当地人把“鹅绒委陵菜”称蕨麻,也叫人参果。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作物,口感清爽,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可补血、改善营养不良等,人参果算是门源的一大特色,很多家庭都会在春耕时节人参果采挖的季节前去田地间开采人参果,现挖现卖,带来大量的经济收入。门源的水土适合人参果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产物的种植生产,私人承包种植人参果就成为了发展门源特色农业的一大商机,通过技术的改良,塑料大棚的种植等等提高种植的效益,不同于野生生长的人参果,提高其亩产、产量,增大其种植效益,可以将人参果作为有价值的有特色的农业产品销往周边地区甚至全国范围。也能为门源发展色农业提供良好的启发。

3.特色农业新建设

特色农业的发展和门源县的新建设,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互相推进互相影响。最终的问题都是为了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门源县的经济增长和发展,为当地农民和政府带来经济上的创收,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生态发展的可能性。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发展特色农业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生态、人文环境的完整性,需要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结合起来,创新管理体系,合理化规模,维护好生态环境,做好正确的规划和设计。以建设特色农业为依托,以点带线、以点带面、点线面结合的发展方式,通过投入资金和技术支持来确保特色农业的合理发展,同时加强基础设施的完善,实现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门源县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完美协和。

参考文献院

[1]吴晓燕,吴记峰.成都地区休闲观光农业发展的特色、问题与前景探讨[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3:52-58.

篇3

关键词:麻城绿壳蛋鸡;饲养管理;前景

中图分类号:S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13)08-0055-02

麻城绿壳蛋鸡是湖北省新发现产绿壳鸡蛋的蛋用型鸡遗传资源,主要分布于麻城市及周边的地区。该品种2002年经湖北省畜禽品种审定委员会审核确定为麻城绿壳蛋鸡,首次载入《湖北省家畜家禽品种志》,并于2011年通过了国家畜禽品种遗传资源委员会的鉴定,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成为国家级地方优良品种遗传资源,也是目前国家批准的湖北省惟一的以地域名称冠名的以产绿壳蛋为主的蛋用型地方优良品种。

麻城绿壳蛋鸡具有耐粗饲,适宜野外散养,产蛋性能适中,蛋色翠绿鲜亮,蛋白浓稠,蛋黄呈金黄色,蛋黄大,鸡蛋口感好,风味好等优点,深受当地农户喜爱和消费者欢迎,是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将麻城绿壳蛋鸡的和发展前景分析介绍如下,并提出了麻城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技术,以期为麻城绿壳蛋鸡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1 麻城绿壳蛋鸡的饲养管理

麻城绿壳蛋鸡放养时首先要选择良好的养殖环境,做到不破坏生态平衡、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物种生态和繁衍,并减少各种疫病的发生。在整个饲养过程中,要按免疫程序进行各种疫苗接种免疫,避免传染病的发生。根据饲养管理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种饲养方式。

1.1 农户原始自然散放

农户庭院散养,以每群20~30只左右为宜,饲料主要为稻谷、玉米、剩饭、剩菜及青饲。原始粗放的饲养管理,农户多采用春季孵化,在春暖花开的时节,用抱母鸡天然孵化,雏鸡由母鸡带养[1]。出壳后7 d内让其在室内活动,饲喂给碎米、包谷粉及切细的青菜,每天饲喂5~6次,1周后每天饲喂3~4次,可适量饲喂小鱼小虾,以补充蛋白质饲料的不足。20 d后,以放牧为主,由大母鸡带领,让其在田间地角,房前屋后觅食虫、蚁、谷物等食物,在早晚补喂饲剩菜剩饭、碎米、包谷、糠麸、野菜,少数农户也使用配合饲料,拌湿后与切细青草混合饲喂,成年鸡终日放牧,早晚补饲剩饭剩菜和原料粮以稻谷、玉米、小麦为主。

1.2 规模化饲养

饲养规模,以每群50~300只左右为宜,放牧场地大则可扩大群体;半放牧半舍饲,育雏期和育成期饲喂全价配合饲料,产蛋期放牧加补饲饲剩菜剩饭和自配料(以稻谷和青饲料为主)。育雏期间,多采用垫料平养或网上平养,热源常采用红外灯或煤烟道供热,饲料多采用全价日粮粉料,采用饲喂器和引水器,不限量采食和给水的饲养管理,管理上要特别注意温度和湿度控制,要经常保护室内通风与卫生,要勤换垫料,50 d后可选择天气晴暖的时候,围栏放牧,之后逐步转入以放牧为主,让其自由觅食,采取早晚补料的办法饲养。

1.3 林下生态养鸡“1551”模式

麻城绿壳蛋鸡林下生态养殖绝不是把鸡群简单地放在地面饲养就是生态养鸡。在理念上,生态养鸡必须做到鸡群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互为依托,相互促进,放大效益。在适宜的养殖模式下,鸡为果树、茶园、林地除草、施肥,林地为鸡群遮阴、避雨,并提供部分饵料,形成互惠共生的生物循环体系,达到了降低养鸡生产的饲料支出、提高了禽产品品质和养鸡收益,节约了经济作物的除草、施肥支出,并改善产品品质,降低了农药、鸡粪对环境的污染。

麻城绿壳蛋鸡生态养鸡“1551”模式,其基本内涵是:1个农户养几棚土鸡,每棚规模不大于500只,每亩地养鸡不大于50只,鸡群饲养周期为一年(350 d左右)。这一模式强调的要点。

(1)选择适宜的放牧场。开展生态养鸡的农户,选择适宜的放牧场地,建立相互间隔100 m以上的鸡棚多个,每个鸡棚面积30~40 m2,每棚可饲养土鸡300~500只。这样便于做到小群分散、合理间隔、轮牧饲养。

(2)一棚鸡群规模不大于500只。根据鸡的生物学特性,鸡群的活动半径围绕鸡舍不大于200 m,如果群体过大,则鸡舍周边寸草不生,造成水土流失、生态恶化,而离鸡舍远处有草有虫,鸡不去采食,造成资源浪费。生态养鸡根据牧场条件,规模以不大于500只为宜,这样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降低养鸡对环境的污染。

(3)养殖密度。在非人工草地情况下,天然饲料资源是有限的,从维护生态环境出发,并保障让鸡群能够吃到一定数量的牧草和昆虫,以此达到节约饲料、改善肉蛋产品风味和品质的目的。

(4)饲养周期。麻城绿壳蛋鸡的产蛋率相对低,饲养350 d左右,鸡的产蛋高峰期已过,再延长饲养时间则产蛋率下降而不经济。另外,从鸡肉品质看,350日龄左右其肌内脂肪、肌间脂肪、肌苷酸、谷氨酸钠、牛磺酸等风味物质含量丰富,肌纤维细嫩,味道鲜美。如果饲养时间过长,则肌纤维和结缔组织老化,肉质口感变差。生态养鸡以生产鲜蛋和肉鸡相结合,其鸡群饲养350日龄左右是获取效益的最佳结合点。

(5)生态养鸡合理喂料。麻城绿壳蛋鸡因其生长速度较慢,饲养周期较长,可分为三阶段进行饲养。

育雏期(0~5周龄):饲喂易消化、营养全面的雏鸡全价饲料,饲料中粗蛋白含量比快大型仔鸡全价饲料低2%,并做到少量多餐,以促使雏鸡生长发育良好。

中期(6~9周龄):饲喂配合饲料,要求粗蛋白17%~19%、钙0.7%、有效磷0.3%~0.4%、含硫氨基酸0.6%~0.7%。

后期(10周龄至出栏):以放养为主,多喂青绿饲料、农副产品、土杂粮,特别应适当提高饲喂黄玉米、花生饼的比例,以加深皮肤颜色、增加绿壳鸡蛋蛋壳色泽、改善肉蛋品质和风味。出栏前1~2周,如鸡较瘦,可增加配合饲料喂量,限制放养进行适度催肥。中后期配合饲料中不能加蚕蛹、鱼粉、肉粉等动物性饲料,限量使用菜子粕、棉子粕等对肉质和肉色有不良影响的饲料,不要添加人工合成色素、化学合成的非营养性添加剂及药物。可加喂一些能改变肉色、改善肉蛋品质和增加鲜味的绿色饲料添加剂:①在日粮中按2%添加大蒜,可增加肉蛋香味;②在日粮中按2%添加松针粉,可增加麻城绿壳蛋鸡皮肤颜色和增加绿壳鸡蛋蛋壳色泽;③由干酵母70%、大蒜20%、姜粉4%、五香粉3%、辣椒粉3%组成添加剂,按日粮的0.5%添加,可增加麻城绿壳蛋鸡肉鸡蛋的鲜味和香味。

按照近年来麻城市生态养鸡实践,通常饲养麻城绿壳蛋鸡350 d左右,一只鸡可产蛋140枚左右,鲜蛋一枚0.7元左右,一只鸡1.5 kg重售价50元左右,一只母鸡年总收入150元左右;由于鸡群采食部分天然饲料,加之鸡的个体小、耗料少,一只鸡350日龄时年总支出100元左右,产蛋与活鸡出售相结合,一只鸡纯收入可达40~50元以上。

一个农户饲养500~3 000只鸡,一年可获得2万~10万元收入,这一效益是饲养其他良种家禽所无法相比的,且市场风险较小,有利于农民增收。

2 麻城绿壳蛋鸡的发展前景

麻城绿壳蛋鸡除有我国地方品种鸡的共同特点外,鸡蛋、鸡肉口感和风味好,口感弹性细腻,蛋黄呈金黄色,蛋黄大,营养丰富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麻城绿壳蛋鸡既适合于山区圈养,也适合于农区散养。因此,养殖麻城绿壳蛋鸡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和小城镇建设加快,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对优质鸡产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2] 。

加大对麻城绿壳蛋鸡的种质资源保护和综合开发利用,是提高遗传育种水平和生物技术的基础,不仅能保持生物的多样性,满足人民对畜产品优质化的需求,而且对调整优化畜牧业结构,壮大麻城绿壳蛋鸡产业优势,增加农民收入,推进新农村建设,提升我国畜产品的竞争能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2年3月2日,国家农业部笫1731号公告,麻城绿壳蛋鸡首次入选《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品种目录》,成为国家保护的地方优良品种遗传资源,也是目前湖北省惟一的以地名冠名的以产绿壳蛋为主的地方优良鸡种。今后要建设麻城绿壳蛋鸡特色板块基地,培植麻城绿壳蛋鸡特色大龙头,培育麻城绿壳蛋鸡特色大品牌,鉴于国际国内市场对麻城绿壳蛋鸡的巨大需求,为湖北省麻城绿壳蛋鸡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