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6: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浅谈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摘 要: 本文通过对中西方传统自然教育观的比较,系统地论述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探讨了各自教育观的影响问题,主要分析在当今教育全球化形势下中西方自然教育观对当今教育的启示及可取之处,提出了当今应该坚持的教育观。
一、序言
中西传统文化对待自然的态度大相径庭,中国人认为自然是万物的本原,对自然保持着敬畏与呵护的态度;西方人则认为自然为上帝的造物,且从上帝处获得了掌控自然、征服自然的权力。这样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深刻地影响了中西方人的思想观念。因此,在看待问题、接受教育上会有不同的方式。
二、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概述与比较
中西方传统与观念的冲突,尤其是中西方哲学与自然科学所形成的不同背景,可以从中西方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差异中找到合理的诠释。
在中国,自然教育观首先出现在以老庄为首的道家思想之中;在秦汉时期,黄老之学对自然教育观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老子的自然教育观的核心是“无为”。他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1]但老子的“无为”绝不是什么也不做,排除一切人为。
在西方,最早的自然教育思想发源于古希腊时期,形成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近代。例如:在西方教育史上,古希腊教育家亚里士多德首次提出教育应当效法自然的观点。他进一步指出:“教育的目的及其作用犹如一般的艺术,原来就在效法自然,并对自然的任何缺漏加以殷勤的补缀而已。”[2]
中西方自然教育观是在两个不同的地域独立发展的,但存在着差异。
中西方自然教育理论对于培养人才的理解是大相径庭的。在中国,由于自然教育理论发展较早,因此中国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圣贤”。而在西方,自然教育理论所要培养的人是“公民”,就是亚里士多德认为教育所要培养的具有高尚的道德、丰富的知识的人。
三、中西方自然教育观的影响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纵观中西方自然教育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自然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社会、经济、文化的进步会促进自然教育的进步,相反则阻碍自然教育的发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对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从中得出一些经验,以对后人有所启示。
(一)自由、民主是学术发展、繁荣的坚实基础。
在思想发展的历程上,只有宽容不同学派自由发展,才能繁荣学术,激发活力,促进思想的发展和实践的进步。而学派之间的自由发展,需要民主来保证。例如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由于诸侯国之间的斗争,形成了短暂的民主氛围,从而造成了真正意义上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而西方在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引导下,自然教育观得到了长远的发展,这得益于西方自由、民主的学术环境。以来,中国的有识之士一直在思考中国和西方的差异,意识到思想上存在巨大的差距。
这种认识是比较全面的。中国确实不能坐井观天、自以为是,虽然中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落后。落后就意味着和西方有一定的差距,这就要学习西方,但不能只限于学习西方的经济,更要将改革深入到制度、思想的层面。
(二)对当代教育改革的借鉴意义。
当代中国的教育不是顺从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而是违背了这一规律。中国教育研究者对这种现象并不是无动于衷的,而是积极地提出许多对策,例如近年来所倡导的素质教育、新课程改革等。自然教育观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重视学生的个体需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努力使教育顺应学生的天性,而不是对学生的天性进行压抑。
在现实的教育中,自然教育存在一个难题,即如何在现代教育制度下使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充分的发展,这可能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的两难问题。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然的发展是教育的理想。在这一过程当中,应主动掌握理想的教育形态和具体表现形式,在现实发展过程中为了理想的教育而不懈努力。
四、结语
自然教育理论在中西方教育思想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远在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就有了关于自然教育的论述;早在古希腊时期,一些哲学家的思想中就包含有自然教育的思想。自然教育理论在不同的年代有其不同的表现,但其核心是不变的,就是教育要适应人的天性,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本性。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
0 引言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达绘画思想的重要工具,是艺术语言的重要因素。色彩于绘画而言,就如同表情对于表演一样重要,能够更好地传递作者的情感、思想。同时,绘画中色彩的使用也能够搭建起一座画家和观众之间的桥梁,使得两者能够跨越地域、甚至时空进行沟通。同时,色彩具有象征性、表现性的特点,色彩的这些特点能够增强绘画的表现力,使得越来越多的观众能够通过色彩窥见作者的内心,从而实现两者之间的沟通、交流。但是,受到文化、历史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绘画对色彩应用有较大的差异。
1 中西绘画色彩在文化上的差异
由于历史发展、风俗习惯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赋予相同的颜色以不同的意义。这也就导致了中西绘画色彩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在中国,红色被赋予了喜庆、成功的内涵。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中新郎、新娘都会身着红色的喜服,床上铺设红色的被褥、屋内燃烧红色的蜡烛,这些都是一对新人幸福生活的象征,也是对新人未来生活的祝福。同时,红色还被应用在传统佳节、文人登科等诸多喜庆、圆满的场合,由此也能够看出红色在中国所代表的内涵。而在西方,红色则被赋予了残酷、血腥、灾祸等内涵。在西方的斗牛文化中红色是用来激怒斗牛的,因此红色在西方被赋予了比较消极的内涵。黄色也是中西内涵差异较大的色彩之一。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黄色是皇权的象征,代表着高贵、荣耀等内涵,但是,黄色在西方的内涵则是恰恰相反,黄色不仅与权利没有丝毫关系,还被认为具有卑劣、等内涵。
2 中西绘画色彩表现形式的差异
在绘画艺术发展的过程中,绘画色彩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西方的色彩观念并没有较大的区别,都是借助简单的颜色来进行绘画。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颜料的稀缺。由于技术限制,当时的颜色类型比较少,这也就使得画家形成了单调的色彩观,使得当时中西方的绘画都出现色彩单一、醒目等特点。
但是,二者在表现形式上也有所不同。在绘画艺术出现伊始,中国的绘画在色彩运用上更加简练。对已经发现的岩画或者陶器绘画进行观察可以发现,绘画大多展现了一些抽象的事物,并且大多数的绘画都是平面的,而西方的绘画则恰恰想法,其在色彩运用上比中方绘画更加丰富,且绘画倾向于立体感。到了其秦汉时期,我国的绘画色彩逐渐丰富起来,但是并没有出现表现形式的变化,还是平面化为主。在色彩应用上则是通过色彩的铺陈,从而形成一种美感;而西方绘画则在这一时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出现了分野,一部分画家比较倾向于装饰性的色彩,而另一部分画家则倾向于再现性的色彩。
时间推移到魏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阶段我国在绘画的过程中对于色彩的应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开始向再现性发展。在《洛神赋》中色彩的运用就比较熟练,通过色彩的名都变化来使人物、景色变得更加真实。而这一时期的西方绘画在进行颜色使用的过程中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与灭亡,绘画的社会功能发生变化,此时绘画已经宗教统治的工具。通过绘画向人们展现出上帝的光环和天国的美好,为了能够更好地发挥绘画色彩的功能,西方的教堂往往被装饰的富丽堂皇。
在唐宋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趋向于两种发展方向。一种花鸟画、春绿山水画为代表的,另一种是一文人画为代表的。这一时期,绘画的色彩应用开始向清淡转变。文人更推崇用墨色的变化来展现苍茫天地、世间万物,因此,这一时期的画作极少设色,也是从此时起,中国的绘画开始倾向于一种精神的表达与寄托。而此时的西方绘画,受文艺复兴的影响,再次向再现性转变,作品也更加的饱满、鲜艳。
3 中西方绘画色彩运用上的差异
中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色彩运用具有一定的差异中国画的典型代表就是水墨画,也就是用墨代替颜色,通过浓墨、淡墨等不同类型的墨色的运用,从而将空间、光感表现出来,虽然没有五颜六色的颜色,但是却承载了作者的思想。在进行墨色运用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色度、饱和度的控制从而对作品的光线进行控制,而西方绘画更注重对色彩的运用,通过色彩的运用从而更好地表现光、空间等,从而是最终的作品非常的逼真。西方绘画的一个典型代表就是油画,油画主要是由光影、明暗色调组成的,通过光线和色调的组合,从而能够将每一个细节都细致的描绘出来,给人以真实的感受。光的具体表现就是色彩,通过色彩的应用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使得绘画充满生机和情感。例如,印象派在运用色彩的过程中就逐渐形成了主动性的运用色彩的意识。为了能够更好地完成作品,会对事物的色彩进行认真的观察,从而能够获得正确的主观认识,并在绘画的过程中将正确的主观认识表现出来;同时,他们注重光线的应用,认为光线的不同表现方式能够达到不同的效果。
4 中西方绘画在色彩的感受上的差异
中国画大多都是水墨画,都是通过墨色的调整来获得变化的,而西方则与之不同,西方的绘画以优化为主,主要是通过立体感、明暗透视等来进行表现。
我国绘画的一个典型特点就是浓墨淡彩,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和绘画所用的采用有关系,中国画一般以墨作为绘画的材料,将墨进行研磨、稀释从而达到想要的效果。而西方在进行绘画的过程中看重的是色块厚重。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和其所用的油画颜料有一定的联系,这也就使得西方绘画颜色更加浓郁、奔放。
5 结语
不同的国家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风格各异的文化,而绘画风格只不过是其中一种。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形成与其文化差异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考虑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的过程中应该考虑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对中西方绘画进行比较,可以发现中国画更加意境和思想的展现,对于事物的具体形态却没有太多的追求,而西方的绘画则要求形似,追求逼真的效果。同时,中国画的主要创作手段是用线条来表现一个个人、一座座山以及其他所有的事物,而西方画则与之不同,西方画更重视光和色的应用,通过光和色的变化,从而能够更好地完成绘画任务。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增多,中西方绘画之间也开始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旅程,通过两者之间的相互学习,一定能够促进绘画艺术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宇克伟.浅谈中西方绘画色彩差异[J].艺术研究,2009(07).
[2] 孙海燕.浅谈中西方绘画差异[J].大众文艺,2010(12).
[3] 马小勇.中西方绘画色彩之比较[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4] 董亮亮.浅谈中西方绘画之典型线质和色彩运用对我创作的影响[D].西安美术学院,2015.
[5] 曾诚.色彩与中国新文学问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
篇3
关键词:婚礼 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G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06-0109-02
“死生挈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c子偕老。”婚姻,是人伦之首,也是一个永恒的话题。自古以来,婚姻几乎是所有人都必须经历的一件人生大事。婚姻习俗也就衍生出来,成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婚礼作为一种男女双方在确立婚姻关系时所举行的宗教仪式或法律公证仪式,几乎存在于每一种社会文化中。
一、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
1.中西方婚礼服饰对比
中国礼服较为喜庆,西方的则更浪漫庄重。中西方的传统婚礼服饰都很好地展示出了独具特色的东西方文化。
中国传统婚礼上新郎新娘都要穿着红色的礼服,以示喜庆,也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期冀,预示着未来的生活红红火火,幸福美满。“桃花好,朱颜巧,凤袍霞帔鸳鸯袄”从诗句中不难看出新娘礼服上通常都绣有图案,新郎衣服上的暗花和刺绣要与新娘的服装相搭配。中国神话中占重要地位的龙凤图案在传统婚服上当然也必不可少,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龙象征男性,凤象征女性,都预示着富贵吉祥。中国服装文化在穿着上强调统一,习惯于不突出个性,不强调用服饰体现人体曲线,所以无论是女士婚服还是男士婚服都十分宽松。并且在婚礼当天,新娘还要以红色盖头遮面,象征着小两口从此鸿运当头。婚礼结束后盖头由新郎用秤杆挑去,取意“称心如意”。
在西方传统的婚礼服饰中,白色是最常用的颜色。除婚纱外,新娘的服装配饰还包括头纱、手套和捧花。白色婚纱强调浪漫纯洁而有个性。自罗马时代开始,白色就象征着快乐、喜庆,后来亦成为了财富地位的象征。直到上世纪初,白色婚纱又演绎成圣洁、忠贞、高雅的象征。以致再婚的女士不可以再穿白婚纱,需穿其他颜色的婚纱以示与初婚的区别,从而奠定了纯白婚纱的崇高地位。传统的西式婚礼上新娘还需准备一些“旧、新、借、蓝”的东西。“旧”是指新娘头上的白纱必须是母亲用过的旧纱;“新”指新娘的白色礼服必须是新的;“借”是指新娘手里拿的手帕必须是从女朋友那借来的;“蓝”是指新娘身上披的缎带必须是蓝色的。与新娘的婚纱相配的则是新郎笔挺的西装。同时,西方的婚礼服饰以展现人的形体为美,在服装造型上通常贴身修形,彰显个性。
2.中西方婚礼色调和氛围对比
中国婚礼的主色调是红色。红色在中国人心目中代表着吉祥喜气。过年过节要张贴大红对联,送贺礼要用红纸包裹,婚礼上红色也是无处不在,红色的花轿,红色的凤冠霞帔,红色的绣鞋,红色的盖头,到处张贴着红色的喜字,一切都显得热闹红火。虽说现在有些婚礼形式逐渐西式化,但中式婚礼热闹的气氛并没有因此改变。结婚越热闹越好,通常都是从浩浩荡荡的迎亲开始就已经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
在西方,白色是婚礼上独一无二的主色调,象征着纯洁,神圣。白色的婚纱,头纱,手套,白色的布置,白色的蛋糕。在西方文化里人们对白色的正面理解主要来自对很多美好白色事物的直观认知,如新出生的小羊羔,新飘下的白雪等。通常来说西方婚礼的氛围较为安静低调,所有宾客安静地坐在椅子上注视着在神父面前完成结婚步骤的新人,整个婚礼过程安静而简单却有着让人不可亵渎的神圣与庄严。
3.中西方婚礼地点和婚宴对比
中国人喜欢热闹的气氛,婚礼地点通常选在能热闹起来的地方。在古代,人们会选在空间开阔的自家场院里,而现代人们逐渐将交通方便的大型酒店作为首选。在中国,婚礼地点一般与婚宴场所在一处,在举行完“三跪九拜”的礼节后,宾客们围桌进餐,畅饮热聊,热闹非凡,体现出中国特色的“人前婚礼”。在婚礼上新郎新娘要分别向每个酒桌上的每位来宾敬酒以表感谢和欢迎。中国人讲究“排场”,因此婚宴显得有些铺张浪费。至于婚宴的费用,一般由男方出钱,但宾客所给的礼金也足以支付男方的婚宴,并略有盈余。
西式婚礼讲究神圣、简单,是“神前婚礼”。他们认为在神的见证下的婚姻才是最完美和有效的,因而西方的婚礼大多会选择在教堂或其他较为安静的地方举行,在牧师的主持下,在亲朋好友的祝福下,进行发誓:
“to have and to hold from this day forward, for better, for worse, for richer, for poorer, in sickness and in health, to love and to cherish, till death do us part.” 从今往后,不论境遇好坏,家境贫富,生病与否,誓言相亲相爱,至死不分离。誓词后新娘新郎将放在《圣经》上的两枚婚戒互为对方戴上。整场婚礼简单安静且浪漫。少有中式婚礼的热闹。婚礼仪式过后, 经常会举行招待酒会,采用自助餐形式, 宾客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 吃多少取多少, 不会造成浪费。食物的种类是以新郎新娘的文化传统以及新娘家的喜好和经济状况来决定, 因为在西方经常是由新娘的家庭来支付婚宴费用。
二、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形成的原因
自春秋战国起,儒家思想就对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产生深刻而又巨大的影响,它早已融入了中国人的血液之中。“仁孝”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深深地影响着中国的传统婚礼习俗。《孝经》中云“人之行,莫大于孝”,“孝”作为诸德之本要求:听从父母安排教诲;心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承担血脉传承的责任和义务。古代人在结婚时一直遵从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即便在今天中国,“父母之命”仍然在年轻人的婚姻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婚姻择偶上往往会有父母、长辈的参与,这种思想在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的《礼记》中便有直接体现。在《礼记・昏义》中有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及后世也,故君子重之”。在中国人的传统婚姻观中,结婚不单单是两个人之间的事情,更是关系到两个家庭,两个家族之间的事情。婚礼过程中的三拜九叩,“拜天地”“拜高堂”“拜家祠”等婚礼习俗都体现着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怀。儒家思想中一直有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说法,所以在传统婚姻观中子嗣的延续和血脉的传承,成为中国传统婚姻选择的重要目的。西汉“独尊儒术”的董仲舒在儒家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三纲”之说,强调“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确立了父权、夫权的牢固性,实际也规定了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卑下而屈从的地位。
在西方,人们的很明确,浓厚的宗教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因而他们的婚礼是按照信仰的宗教来举办。基督教是对西方人影响至深的宗教,在基督教中,婚姻是神赐予人类的礼物,同时,婚姻象征着神的爱护和祝福,是人们感受神的恩赐的重要方式,是神圣而又美好的。正因如此,人们通常会选择教堂作为婚礼地点,希望在上帝的见证下完成婚礼。在《创世纪》的第二章十八至二十四节有着这样的启示语:“耶和华神说:那人单独不好,我要给他创造一个相称的助手……因此人应离开父母与妻子连合,二人成为一体。” 在基督教的思想里,男女双方的婚姻应该独立于其原有的家庭而存在。也正是由于这样的思想才产生了新娘由父亲引导,交给新郎这样的婚礼习俗。而白色在西方是一种极具宗教色彩的颜色,白色的天使代表正义,白色的百合代表纯洁与高贵,而很多白色的动物也常被选作献给神的祭品。因此在西方传统婚礼上人们会选择白色作为主色调,象征着虔诚圣洁,新娘也会身穿白色的婚纱。并且与中国传统婚姻观相比,西方的传统婚姻观更加开放、自由。它更加重视个人的自由意志。因此对于西方人来说,婚姻中没有父母、家庭过多的干涉与参与,父母对儿女的婚姻也没有决定权。
三、结语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中西方的文化思想也在不断地碰撞融合,现在大部分中国年轻人在结婚时以西式婚纱替代了凤冠霞帔。在现代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里,学习到更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席晓.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异同[J].科教文汇,2008(8).
[2]刘丽萍.浅谈中西方婚礼文化差异[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0(25).
[3]廉庄妍.――中西文化差别的根源[J].科教文汇,2009(3):223-223.
[4]潘晓梅.婚俗简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篇4
中国的建筑学教育建立在西方建筑教育体系之上,梁思成、刘敦祯、柳士英等均是接受了正统的西方建筑教育学成回国的。虽然中国的建筑形制与西方迥然不同,但那时候中国积贫积弱,所以外来思想很容易占据主导地位,包豪斯时期形成的三大构成体系如今仍是各大院校建筑学专业的必修基础课。反观中国传统的文化、艺术思想,大概只能在中国建筑史中管中窥豹。做建筑设计,学生追捧的是解构主义,做室内设计,大家尝试的是地中海风格,言必谈赖特、安藤忠雄等西方建筑领域的圣贤,甚至对梵高、毕加索的绘画作品都耳熟能详,但却对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很多著名画家的艺术风格、代表作品知之甚少。这不能不说是现行建筑学教育体制的一个尴尬。
虽然中国的现代建筑学教育起步较晚,但仍涌现出很多卓绝的人物,如奠基人梁思成先生,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挖掘和整理中国传统建筑的历史遗珠和组成体系,体现了对我们民族的大爱。21世纪,在据佛光寺大殿发现已有76载的今天,如何把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严肃的课题。把中国传本文由收集整理统文化引入建筑学教育中,有很多种方法,但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了解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所在。同时在浩如烟海的中国传统艺术中,找到与现行建筑教育的结合点,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坚持实践,总结创新,把对祖国、民族的爱转为对建筑教育思想改革的动力。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分析把传统文化因子引入建筑学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增加传统文化课程
现在国内很多院校的艺术类专业,如装潢、环艺、摄影、动画等都开设了中外美术鉴赏考查课,笔者认为这门课程应该引入建筑学教育中。这门课的中国部分主要介绍中国古代的雕塑艺术、绘画艺术、工艺美术品艺术、民间艺术等。在古代雕塑部分,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特点,如装饰性相当突出、具有明显的绘画性、意象性、注重头部的刻画等,中国古代雕塑的这些特点不仅反映出中西方雕塑艺术的差别,也折射出中西方思维方式和艺术意境的本质不同。通过欣赏中国古代雕塑作品,可以使学生了解本民族的艺术标准和审美习惯,参悟中国文化中“以形写神”的创作意蕴。中国古代绘画艺术部分主要介绍中国画的分类、表现技法、艺术传统和风格,通过欣赏中国古代壁画、山水画、人物画和花鸟画等各个分类的作品,学生可以集中体味中国画的意境、格调、气韵和色调,而这与中国传统美学是相对应的,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必将会极大提高同学们的美学素养。除了增设中国美术鉴赏外,还可以增加中国古代诗词赏析、中国书法艺术鉴赏等公选课,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式的美学观念、思维方式,掌握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思想,深谙中西方不同的审美取向。而这些知识点也正是建筑师们创作新中式建筑的理念源泉,可以有效避免在中式建筑创作中闭门造车、拼凑符号等缺乏灵魂的设计怪象。
二、在原有课程中增加传统文化的知识点
在原有的课程中引入传统文化的因子,也是增加学生传统文化知识素养的一种积极方式。如笔者在建筑学专业平面构成、室内设计等课程的讲解中,增加了中国传统图案的内容,介绍了中国精美的云纹、冰纹、花草纹、锦类等纹饰,以及线描、剪纸等传统艺术和装饰,通过图文并茂的几个章节的专题介绍,不仅丰富了学生的理论知识,而且增加了他们的知识储备。就像打开了一扇窗,他们作业的选材不再局限于现代的艺术风格和形象,而是扩大到中国古代、现代的所有艺术形式。他们可以从剪纸的图案中获得灵感,经过抽象、简化从而得到一个全新的“基本型”,也可以直接利用冰纹做一套重复构成或者特异构成,甚至在图纸的底色上淡淡地渲染出中国画里的山峦叠嶂。在室内设
计的作业中,很多新中式的设计更是妙意迭出,才思泉涌。这充分反映了学生在接受知识后的思维反馈是十分活跃、积极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应用和推广也是充满了热情和使命感,只要有正确的引导,假以时日,学生群体必然会转化为弘扬传统文化的最直接推动力,传统文化因子引入也必然会取得卓越的成绩。
三、举办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
北京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曾组织过一系列电视讲座,如宋晓霞的“中国古代山水画”、李仰松的“岩画”、张猛的“汉字的形成”、李大遂的“汉字的现状和未来”、白化文的“汉化佛教、佛教造像”等。这些电视讲座内容丰富、图文并茂,是学生理想的传统文化学习资料。高校可以通过正规渠道获得讲座版权,组织学生观看。此外,还可以组织学校的优秀教师开展中国传统文化的讲座,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还增加了与学生的互动机会,如武汉博士生导师赵林举办的“中西文化的精神差异”讲座,现场有很多学生提出了颇有深意的问题,如“中西方文化内核产生的主要机制和必然性”“中国文化的内敛问题”等。通过赵老师对这些提问的精彩解答,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根本性差异,从而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核,并把这种精神理念应用到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去。这对提高建筑专业学生的文化素养、艺术境界、鉴赏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四、增设中国古建筑实地调研和测绘的课程
开设古建筑调研、测绘课程,让学生实地考察中国古代建筑遗迹的制式、结构、保护现状,也是在建筑教育中引入传统文化因子的重要手段。如高校可以组织低年级学生参观苏州园林、故宫、颐和园等明清代建筑,了解中国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造园艺术的差异,追溯中国古代园林的艺术特色和美学精神,探讨中国园林与书法、戏曲、绘画等其他传统艺术的关联。也可以带领高年级学生对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南禅寺大殿等唐代建筑或者晋祠圣母殿等宋代建筑进行测绘,掌握中国唐、宋、元时期建筑的特点,以及与明清木构建筑的传承关系。通过实地调研,学生看到实物,必然会留下深刻的记忆,这对学习中国古代建筑发展史,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有莫大的帮助。
五、开展蕴涵中国传统元素的设计竞赛
篇5
关键词: 中西文化差异 ESL课堂 影响
引言
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的ESL教学工作者和专家们把理论与教学系统中各种因素优化组合之后,提出了主要的语言教学法流派有情景法英语教学、功能法英语教学和交际法英语教学。三者各有独特之处,情景法英语教学中新的语言点通过情景进行教学;功能法英语教学按功能类别组织教学内容;交际法英语教学中一切活动围绕交际。然而理论终归是理论,在实践中,总会有令人不觉理想之处,因此如今的广大ESL教师们甚至纷纷觉得是否应该回归到最原始的语法翻译法,即用母语讲解各类语法词组等新生语言要素,以便学生完全地理解和牢记;或则语言教学流派互相争论,各执己说都有。不过笔者却无意参与其中,只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探讨一下ESL课堂会存在的问题,那就是不管怎样的教学理论和教学法的实际操作不能不考虑到教学对象ESL学生的内在本质原因,ESL老师们必须考虑到学生群体与所学语言之间存在的文化背景差异,而文化差异对人的影响是如影相随、无处不在的。近年来国内对于该方面的探究还是大有人在,如刘芳(2010)的文化差异在英语课堂中的影响就谈到了具体的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会引起的理解误差;张巧(2010)的浅谈中英文化差异与英语教学就谈到了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董一潼、廖正刚(2011)的中西文化差异对英语教学的影响就谈到英语教学中学生会遇到的瓶颈问题往往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如此等等都谈到了文化差异在英语教学中应该受到的重视。然而笔者与一些网络国际友人交流的时候无不感到遗憾的是中国人在英语教学中投入世界上最多的人力物力,却始终无法让自己的子民可以顺利地与英语国家的公民交流沟通,客观上这一点足可以让中国周边国家诸如印度,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传为笑谈,抛开历史上这些国家曾经是英语国家的殖民地不谈,大概也与他们国民所受到的来自于殖民国家的文化熏陶是分不开的,这让笔者试图重新认识为什么绝大部分中国学生在ESL课堂就是“死不开口”、“过于敏感”、“泛泛而谈”、“流于形式”呢·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孔子说:“因材施教。”我们是否应该在引进和运用西方ESL的各类教学法的时候更应该注意到中国学生群体的不同文化背景差异呢·本文想从中西方文化价值观、思维方式和社会关系三方面对该问题进行探讨。
一、价值观差异
1.低调与张扬:中国人一般都主张低调,内敛和谦虚,中庸之道,因为“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曾说:满招损,谦受益,所以中国人一般避免锋芒可能给自己带来的麻烦;而西方人比较崇尚独立、自主和个人奋斗,以及个性的张扬,比如克林顿当年就是班上最出风头的一个,他们喜欢表露自己的成功和自信。因此笔者在中国的ESL课堂上就曾经见过这样的怪现象:某些学生本来是很积极活跃的,突然之间就沉默寡言起来,无外乎是受到周围同学的“舆论压力”;有些学生明明就某问题很有见地,可是他们站起来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偷偷看看四周同学的反应,一个细微的眼神都能让他感到自己是否应该更加收敛一点,不要讲的太多。
2.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国人非常重视群体归属感,愿意牺牲个人的利益来成就集体,对于群体有明确的划分:“圈外”与“圈内”,人们往往根据是否属于自己的“小团体”来区分对待周围的人和事;而西方人比较推崇个人自由,认为“我为人人,人人为我”,集体是自己信心和荣誉的源泉,集体应该在有必要的时候为个体利益让步,个体的成绩最终属于集体。因此,他们把自我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崇尚为争取个人自由而奋斗。如是笔者又常常发现另外一些怪现象:每个小组会为了老师一些并不重要的课堂评判争执不休,本来很沉默的学生如果在小组的需要下也会“拼出吃奶的力气”,结结巴巴几句,一个班级的整体氛围沉闷,那个班上几乎全是哑巴,不过他们在各自的作业本上却会有不俗的表现,因为在作业本上他们有表现个体的自由。学生虽然是个体的,可是笔者基本上觉得他们都只是集体中的一员,很少有学生能够标新立异地提出看法,他们更愿意一次次地把自己“不合流”的想法生吞下去,烂在肚子里。
二、思维方式的差异
1.思考问题逻辑顺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从大到小,从整体到局部,比方说地址从国家、省、市、县、乡、村等顺序;大小发言都首先谈国际大环境,然后国内大局,再是各地方的不同。而西方人则恰好相反,他们是由小到大,由点到面,西方人的地址写法是从街区、大道、行政区域、市到州。国外的论文往往会从某个很小的点来证实该理论,因此来自中国的投稿在他们看来往往有点显得“假大空”。如是,笔者发现那些慷慨激昂的学生往往有些泛泛而谈,不着边际,那些“显得小家子气”的学生不想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感觉气势上就先输了,对于大的概念学生都可以说上几句,对于概念中存在的微型要素,学生往往甚至找不到其在课本中所在的位置。
2.直接性与间接性:这点在中西方语言表达上差异尤为显著。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在表达自己的时候往往顾及别人的感受而采取绕弯子的策略,有时候甚至干脆沉默,唐突和直接的表达方式被认为是缺乏教养的。而西方则不同,他们更倾向于直接的表达出问题要点以便更快得以解决。在他们看来,很多时候可以更积极明确地抢先表达出自己的见解以便体现出该观点的价值,在表达的时候,一二三四五,条理清晰易于理解。然而在笔者的课堂上,学生扭扭捏捏或则顾左右而言他的现象时有出现,也会“说了半天不知所云”,而实际上这种发言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往往一个小组很难发现发言思路清晰,语言组织能力符合英语逻辑的优秀学生,或则他们选择用小条子要点提示的方式。
三、社会关系的差异
等级和权力意识:因为漫长的封建制度的历史原因,更因为儒家文化的孔孟之道的深刻影响,“三纲五常”,中国人对权力十分迷恋和遵从,等级观念也十分严重:“师道有尊卑。”而西方人认为“天赋人权”、“人人平等”,尤其是美国文化里面从来就强调通过个人努力达到自己想要的成功,更对门地和等级观念进行了无情批判。在教育领域,学生更是可以挑战所谓的“师道尊严”,苏格拉底式的民主课堂主张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主张,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而根本就不会考虑到老师在教室里必须有绝对的权威。然而笔者发现几乎没有“胆大妄为”的学生会在中国的ESL课堂上挑战老师的讲义,如果偶尔有个别的同学提出异议,周围的反应是要么对之狠狠瞪眼睛以维护师尊,要么是窃笑。这种奇怪的现象还会滋生另一结果,那就是在学生座谈会上学生无的放矢,提出来的意见光怪陆离,一点也不顾及师尊的存在。这种奇怪的权力观念让中国的ESL课堂的师道尊严就是一种畸形的虚设,阻碍了学生的民主意识和思辨能力的培养,大大促进了学生对于权力本位主义的微妙理解接受并且善于运用。这一点让笔者很是痛心,因为学生有可能成长为既没有东方的礼仪之美,又毫无西方的民主思辨意识的无能之辈,这才是跨文化语言教育的最大悲哀。
结语
ESL课堂从来就是一个挑战,因为似乎永远有发现不完的新问题,似乎永远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结果。当然,作为一名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指导老师,笔者越来越意识到:文化差异如影相随,无处不在。我们是否应该放慢探寻引进和运用最新教学理论和方法的脚步,而从本质上去探究语言教学中的本体——ESL学生所存在的文化差异对他们外语学习的影响呢·因为那才是真正主宰他们课堂的思维和行动的核心所在,至于探寻如何克服这种文化差异带来的深层次影响则无疑需要广大奋战在中国ESL课堂同仁们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刘芳.文化差异在英语课堂中的影响(职业与高等教育版)[J].广西教育,2010(10).
篇6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跨文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52-0094-02
1我国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基本情况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中,一直以来都是存在语言知识教学多、文化知识教学少,对语言能力关注多、对实际交际能力关注少,课本知识教学多、课外知识延伸少等问题。很多课堂英语教学没有做到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为应试教育的附属品。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只重视英语知识的教学,却往往忽视了语言技能的实际应用,也没有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文化知识教学。造成这样的教学状况,不仅有外部的影响因素,也有一些内部因素影响,主要表现为高职院校英语教学课时少,而实际教学内容又比较多,很多不是英语专业的学科,学生的实际学习时间都不足一年半,部分专业甚至更少。这就使得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很难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所以教师只能相对的专注于英语精读以及听力训练。还有一点就是,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没有及时进行更新,也没有建立起实际教材知识联系文化语言的模式。此外,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英语知识的不重视,也是一个主要原因,高职院校的学生往往专注于专业课知识,以及专业技能的训练,为的只是毕业之后能有一个合适的工作,这就使得学生没有更多的精力来进行英语学习。以上几方面影响因素,决定了我国高职院校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这也造成了很多学生缺少跨文化交际能力。所以,在未来时间里,如何帮助高职学生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我们工作的重点。
2高职院校进行英语跨文化教学的必要性
2.1英语跨文化教学是高职英语教学大纲的实际要求
我国教育部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指出:涉外交际活动的能力训练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主要任务。所以,高职院校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训练以及语言知识的运用,是教师的重要教学任务。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中的学生中西方文化的基础知识相对薄弱,所以教师必须要进行文化导入,以此来培养学生们的多元化文化素养以及对文化的敏感性以及洞察力,这样才能在本质上帮助学生提高英语知识的实际运用,增强英语知识的听说能力。
2.2高职院校跨文化教学是语言交际的客观要求
在实际教学中,英语教学体系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语言知识、语言文化以及语言交际,三者是有机结合的,不可分割。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对语言知识教学以及语言文化教学的越深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就会越强,就会越少犯文化知识的错误。所以笔者认为,文化差异所造成学生的交际障碍,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一个重要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没有掌握英语交际规则以及英语交际模式的基本知识。其次,学生在实际学习中,不会针对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实际交流沟通。学生对英语知识的掌握一般只停留在单词以及语法知识上面,对于各个国家的文化、经济、历史以及生活习惯等缺少相应的了解,对于中西方文化的各方面差异更是知之甚少。正是这些原因造成了学生难以正确地用英语进行交际。所以,针对这些方面的问题,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文化的输入,帮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以及面对不同的对象时,都能够使用合适的语言,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如果教师不重视这方面的教学,那么即使学生语法知识掌握的再全面,单词背得再多,专业技术知识再过硬,由于缺乏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那么在学生进行实际语言交流时,还是会出现沟通障碍以及文化失语现象。
3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基本原则3.1要遵循关联性原则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文化教学内容要和实际所学内容相一致,在介绍或者讲解文化内容的时候,一定要围绕着教学内容来开展,要合理运用相关的跨文化语言材料,来对学生进行相应的职业文化渗透。文化所包含的内容十分广阔,所以教师必须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课堂上文化知识的导入,要密切联系学生日常交际情况,把握好学生的实际情况,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应用文化的动力。随着学生不断地学习和应用,学生的学习量将会越来越多,学习的效率也会有所提升,跨文化意识也会慢慢得到培养。
3.2要遵循引导促进原则
在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学中,文化教学不只是单独的教学活动,它是从属于语言教学的,是语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坚持语言教学为主,文化教学为辅的基本原则。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文化教学渗透到语言教学之中,使得文化教学起到改善和提高语言教学质量的作用。教师在实际文化教学过程中,必须要重视这一点,因为,如果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太过于重视文化教学,那么就会削弱语言教学的地位。所以教师必须要合理的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之间的关系,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正常学习。
3.3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在开展文化教学的时候,没有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没有根据学生的语言知识水平以及领悟能力,来确定相应的文化教学内容,这就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十分吃力,或者对所学知识不感兴趣。这需要教师认真对待,教师必须要联系学生实际知识掌握情况,联系学生的知识兴趣点,才能帮助学生有效掌握教学内容。在文化教学初始阶段,教师可以侧重的介绍一些简单有趣的文化知识,比如说西方国家的日常行为模式以及西方的风俗习惯等。在学生学习一段时间之后,对西方文化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慢慢开始对西方文化感兴趣,这时教师可以适当的讲解一些深层次的文化知识给学生,比如说西方国家的经济政治变革以及等。
4高职院校英语跨文化教学的主要方法
4.1重视教材内容,挖掘其中的文化内涵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的英语教材内容里面包含了很多话题,其中有很多的文化背景方面的知识,主要涉及了西方英语国家的生活方式、风土人情、历史、地理以及价值观念等多方面领域。教师在实际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教材内容来了解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还可以使用小组式讨论学习以及写作等方法来进行中西方文化之间的比较。通过教师一系列的主动引导,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出文化敏感性,深刻感受到西方国家文化的内涵,促使学生的文化知识有效积累,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比如说笔者在讲到“Food”一课时,我先在课程导入部分以西方国家人们的饮食习惯为切入点,然后通过电脑幻灯片来展示西方国家的饮食特色,比如说pizza、hot dog、steak、hamburger等,然后让学生举例说明一下中国的传统特色饮食,学生的回答千奇百怪,比如说jiaozi、 zongzi、mooncake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中西方饮食文化的对比,通过学生们的讨论,来总结出中西方饮食文化的不同之处,以此来帮助学生掌握西方国家饮食文化知识。再比如在日常交际用语上面,也存在着很多的文化知识。比如说笔者在讲到“Greetings”一课时,对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也进行了相应的比较,“同学们,我们中国人见面的问候方式很有趣,通常都是:你吃了么?”但是英国人在见面打招呼的时候,通常会关心天气情况,这是因为英国地处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年均降雨量十分大,所以经常会下雨,所以英国人总是特别的关心天气情况,就好比我们中国人特别关心吃饭问题一样。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教学,就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跨文化知识,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基础。
4.2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知识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使用的教学手段也不断多元化,不仅可以使用电视、视频录像以及幻灯片等教学方式,还可以选用放电影、听音乐等手段,来促使学生掌握西方国家英语文化知识。比如说笔者在讲到“Music”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地投入到学习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中西方音乐的差异,我在电脑幻灯片上面展示了西方国家的音乐乐器图片,然后再配上相应的乐器音乐,还顺便介绍了一下一些乐器的著名演奏家等,通过实际图片以及实际声音的结合,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感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本质内涵,解决了书本上知识的单调和枯燥问题。此外,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西方国家音乐文化,我还组织学生们在课堂上看了电影“The sound of music”,《音乐之声》是一个经典的音乐剧,在观看电影的同时,我向同学们介绍了电影的故事背景,以及发生的时代。在电影播放的同时,对于电影中的一些西方文化知识进行了相应的讲解,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及时进行解释,对于影片中女主角所唱的英文歌曲进行相应的中文解释,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内容,然后在电影结束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影片的讨论分享,对于不懂的地方以及有疑问的地方进行讨论,再由教师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实际课堂活动,不仅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也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了西方国家的文化知识,还有效地促进了学生跨文化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杨裕珍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07(4)
[2]章益静英语教学中学生跨文化意识的现状和培养策略[J].新课程(初中版),2007(7)
篇7
关键词:文化差异;现代教学法;传统
【中图分类号】G640
由于国际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学生必须很好的掌握英语这门语言。目前,学生们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多,而且我们国家也花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着重培养英语人才。然而,学生们英语学习的进展却不尽人意,许多人花了大力气学习英语,最后发现既费时又费力。造成这种后果的原因是由于两种语言间的差异和国与国文化间的差异。根据斯波尔斯基的《第二语言学习条件》理论可知,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过程中受汉语环境影响颇深,缺乏英语语言环境。要克服这种影响,学习者首先要注意语言的迁移作用和跨文化的交流,其次要端正学习态度,树立可达到的目标,最后尽可能利用现代的资源创造适合学习英语的条件。
一、 中国英语学习的现状
《纽约时报》最近以《上海正在纠正"中国式英语"》为题,列举了一些匪夷所思的英语表述方式,比如"小心滑倒"成了"slip and fall down carefully"(小心地滑倒),"存取款一体机"更是变成了"Cashrecycling machine"(钞票再生机)--不知道要诱惑多少外国人乐滋滋地把钱投进去,指望成倍地吐出来呢。文章指出,上海世博会举办之前,上海成立专门委员会,请600 名志愿者来纠正这类chinglish。英国《独立报》曾发文预测,"中国现拥有全世界最多说英语的人",一个说英语大国,日常所见的英文翻译水准何以如此之差?归根结底还是,中国人的英语大多都是中国人自己教的这个现实。而中国有多少母语为英语的老师呢?答案令人吃惊:不足5000人--按照EF 英孚教育统计的去年有3 亿中国人在学英语这个数据,那么母语为英语的老师与学生的比例是:1 比60000。我们都知道,英语非母语的老师只能够教授知识而非技能,这也意味着在中国公立学校学习的学生能够顺利通过知识性的测试,但是想要学会现实生活中的口语、阅读和写作方面,这种教学方法并不合格。
二、 中西语言文化上的差异
在开放的现代社会,跨文化的言语交际显得愈发重要,已经成为现代交际中引人注目的一个特点。交际中的文化差异随处可见,言语环境中的文化因素受到普遍重视。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运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
三、 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作为一门非母语的语言,学习环境的选择和营造显得尤为重要。我国学生在教学中最缺乏的是英语语言环境,总是教师"一言堂",这是不科学的,要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兴趣,配合生动的原声英语教学片,利用身边的资源,例如将自己的手机语言系统设置为英语模式,电脑语言也设置成英语模式,一切能用到英语的地方都想办法设置成英语模式,不断的接触不断的应用。听英文原版歌曲,看英文原声电影,引导学生把自己的想法用英语来表达等等。英语是在应用中巩固和提高的,多"听",多"读",多"写",利用互联网和外国友人建立良好的关系,用英文发邮件,聊天,规范自己的英语语言,尽可能的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
综上所述,汉语环境影响英语学习其实是很正常的事情。这是因为,人们学习一门外语,主要是学习该目的语的语言知识及与之相关的其他方面的知识,而不是冲感知周围世界。所以,从认识事物的角度来看,这种学习实际上并不是从"零"开始,而是人们通过自己在母语条件下所获得的整个知识系统和思维定势来"调节"甚至来"左右"的。人们长期以来在自己的母语环境中和特定的社会条件下所积淀的固有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是根深蒂固的,它以顽固的方式影响外语学习。面对汉语环境的影响,我们不能气馁,对学习英语的理想目标望而生畏,更不应该一碰到挫折就唉声叹气,怨天尤人。只要能正确认识它,在学习中处处留心,勤于积累,就可以一点一点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一步一步地学习掌握对英语的语感,并且逐步熟悉英美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排除一切不利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Leech, G.N. Principles of Pragm atics. Longman, 1983
[2]Quirk, Randolph, et al. A Grammar of Contemporary English Longman, 1927
[3]Ellis Rod Understanding Second Language Acquistion. 上海:外教社。1994
[4]章振邦 新编英语语法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篇8
关键词:病句分析;中西语言文化对比;母语负迁移;对外汉语教学建议
一、引言
鉴于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外国学生在汉语学习时常受到母语负迁移的干扰,而导致汉语词汇、语法在运用上犯了不少错误,本文以笔者在暑期项目中搜集到的所带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句子为例,说明在汉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对学习者的影响,进而强调进行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的重要性,并结合自身实践情况来探讨如何在对外汉语中有效教学。
二、研究对象及范围
本文是针对来自美国两个暑期项目中的近20名汉语学习者所作的研究,本文搜集的病句,皆来自于这20名汉语学习者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所犯的错误。在这20名美国学生中,华裔学生有4人,占%20,非华裔学生有16人,占%80本文的研究测试,皆来自书面作业、师生之间的对话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三、语料整理分析
和中国学生学习英文一样,美国学生在初学汉语时都认为每一个英文单词都能找到相对应的汉语单词,以为汉语词汇在概念意义、内涵意义及词的搭配上完全等同英语,从而机械地引用英语的语义和结构套在汉语身上,以致造成不当的汉语表达效果,笔者将所搜集的语误实例归纳为五项进行分析。
(一)搭配不当
“词语在具体语境中所产生出来的意义,是词与词搭配习惯或词在固定的组合中所具有的意义。”例:
英语: this T-shirt is very beautiful。
汉语直接翻译 (这) (T恤) (是) (很) (漂亮)。
汉语的正确意思为“这件T恤很漂亮”,但如果学生直接从英语翻译过来,就会变成“这T恤是很漂亮”,不但忽略了量词“件”的存在,而且把“是”也直接用在汉语句子里。
因此,如果汉语学习者平时不注意汉字固定的搭配,而仅仅记得汉英词汇的单一性,那他们在英语母语的负迁移影响下,就容易出现搭配不当的问题。
(二)用词不当
由于历史背景和文化习惯的差异,汉语和英语的词汇及词义在具体使用上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我们知道,英汉两种语言都具有一词多义的表达现象。有时英语的一个词可以表达汉语的多个意思,反之亦然,这些都是极为普遍的现象。有些学生在学习和运用汉语时不正确理解词的概念意义而仅仅局限于汉英之间单一对应的词义,因此造成较多的表达错误,以下是笔者搜集到的一些用词不当的例子:
英语:It’s starting,you must go.
快开始了,你赶忙走吧。(赶忙-赶紧)
This box is very heavy,I can’t move it。
这个箱子很重,我们两个拿不动。(拿-搬)要是明天下雨,就没打乒乓球。(“没”不能用于否定将要发生的动作,没-不)
(三)语序不当
英语与汉语在语序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笔者所了解的项目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常犯的语序不当的错误例子主要有:
英语:They went on a trip to Qingchengshan yesterday.
他们去青城山旅游了昨天。(“昨天”是时间状语,应该放在动词“去”之前)
I study in Sichuan university。我学习在四川大学。(“四川大学”是地点状语,应放在动词“学习”之前,“我在四川大学学习”)
As long as do well in Chinese,I can find a job in china.只要汉语学得好,就我能在中国找到工作。(副词“就”不能放在主语前,要放在动词前面,应该是“……我就能找到工作)
(四)成分残缺或多余
He has been gone for two days.他已经走两天。(应该在“走”后加“了”)
I send you.我送送你们一下。(应该改成“我送送你们”,去掉“一下”,因为“一下”与“送送”意思重复。)
We will have a meeting tomorrow afternoon.明天下午我们有开会。(“有”“开”只取一个)
句式杂糅,关联不当
1、Today Jim bought apples,bananas,grapes and many fruits.今天吉姆买了苹果、香蕉、葡萄和很多水果。(苹果、香蕉包含在水果里面,但很明显水果和具体的苹果、香蕉不是并列关系,因此不能用连词“和”)
He not only learned Chinese,but also met many Chinese friends.他不但学中文,而且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学中文”和“认识中国朋友”不是递进关系,应该改为“不但学会了中文,而且认识了很多中国朋友”)
此外,诸如“我要去见面我的辅导老师”“我下周就要回去美国”之类的错误表达方式在留学生当中屡见不鲜。
四、总结与反思
在笔者看来,汉语学习者之所以会犯以上的错误,究其原因,首先是外国学生在语义、结构、使用场合方面没能很好地掌握汉语的规律,尤其是汉语中各种特有的形式、各类补语等语法现象,学生掌握起来困难较多,容易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病句。其次则是受母语或媒介语的负迁移影响,在第二语言习得的过程中,由于学习者的母语与外语的相异成分而对外语习得产生不利的、消极的影响,这是学习者掌握和运用外语的障碍。笔者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如果能够让学生意识到中西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性,找出中西语言文化的相同点和相似之处,进而减少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将不失为一个事半功倍的有效方法。
学生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由于汉语语言知识的缺乏,因此他们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时,难免喜欢套用母语的思维定式和规律,但这在汉语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要减少或排除学生在汉语词汇学习中受母语负迁移的干扰,就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思维习惯。以下是笔者结合自身实践情况对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所做的一些思考。
(一)、加强母语和目的语文化思维背景的对比教学
中西文化差异是造成干扰汉语学习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并对文化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通过语言不仅可以反映一个民族的文化背景,同时还包括其风俗习惯、生活方式、民族特点和思维模式。所以语言和文化是相互影响,彼此不分开的。要理解语言必须了解文化,要了解文化则需要了解语言。在不了解对方文化的前提下使用对方的语言,很容易造成失误,形成交际上的障碍。
在进行对外汉语教学时,教师要注意中西语言中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如动植物、颜色、地名等相应词汇通过对比分析中西部分词汇的文化内涵,展示中西方文化差异。西方人重理性和逻辑思维,汉民族重悟性和辩证思维,通过让学生了解这种思维习惯上的文化差异,体会其对语言表达方式的影响进而学习汉语语法,减少母语的负迁移影响。另外,教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广泛收集适合自己的阅读材料,如各类报刊,文摘杂志等,通过大量的阅读,学生可以借此开阔眼界,有助于在深层次上对异域文化有所了解,教师还可以借助幻灯片,娱乐电影等,增加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度。
(二)、加强母语和目的语词汇的对比教学
汉语学习过程中母语的负迁移不仅体现在文化上,同时也大量存在于语言层面上。在进行词汇教学的同时,教师应明确任何两种语言的词汇都不可能一一对应。母语负迁移使得学生因对汉语词汇一知半解的理解而犯错。因此在汉语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学生对词汇的解释和理解。词汇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两种语言词汇所代表的共同概念体系和不同的概念体系,使学生明白不是所有的汉语词义都可以用英语解释。在实践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有意识地比较母语和外语的差别,就能更清楚地掌握学生在汉语学习中的真正障碍,从而更好地实施教学。
(三)、创造良好的中文学习环境
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尽量给学生创造良好的汉语学习环境,以便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机会更多地使用目的语来交谈。教学的重点也应该多考虑创造真实的交际氛围、角色、话题,使学生在相应的环境下如何使用目的语进行良好的沟通。教师除了在课堂上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语境外,也应该时常鼓励学生到课外自行创造更多的汉语学习语境,多与汉语母语者进行汉语沟通,达到双管齐下的作用。语言只有在语境的实践中才能学得更深刻,只有在运用中才能更好地把握。
总之,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加强中西语言文化对比研究,让学生了解双方文化的差异,创造有利于外国学生学习汉语的环境。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理解不同的语言文化内涵,对于外语学习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语言差异反映着本质上的文化差异,通过让学习者对中西语言文化差异进行对比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语言交际中的文化倾向,适时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语言文化差异的本质,使学生正确地理解语言,灵活运用汉语进行交际,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效果。(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 李翠霞,第二语言习得中母语负迁移现象及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8年第2期
[2] 张灿灿,二语习得中的母语迁移现象,吉首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
篇9
关键词:《论语》;中西差异;宗教性;社会性;道德建构
时下一直盛行着一种观念,中国人如今普遍缺乏信仰,导致全民的浮躁性,无畏无惧。强调《论语》对现代人空虚的精神生活的一些补益与启发,以呼吁人们重拾对传统经典的热爱和尊重,不仅仅停留在一种商业性的“国学热捧”,从而增强我们本民族的文化自信心,提高民族的文化软实力,应对国际舞台上纷繁复杂的竞争较量。
一、儒学的巨大包容性。中国的儒家思想虽在汉朝时被汉武帝尊为至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往往是“外儒内法”或“儒道互补”,甚至“儒释道”三位一体的文化合流。这与儒学自身具有极大的包容性相关。反观西方宗教,例如基督教,上帝就严禁他的信徒阳奉阴违,必须是全心全意地虔诚,才能受到主的庇佑,背叛上帝和异教徒的下场一样凄惨。但是儒学不但能兼采众长,随着时代的发展得到不断的更新和发展,同时也并不排斥宗教,甚至融入宗教的成分,也正因此,儒学才能在中国千年文化中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它不仅仅如黑格尔所说是“警世格言”,“处世哲学”,更是一种理性探索。中国的知识分子数千年来没有宗教份子的偏执和迷狂,却是“唯理是从”,能够博采众长,接受各家学说,纳为己用,所谓“海南百川,有容乃大”,这是儒学这种宽容性,能使它在如今成为建构社会公德的一种重要资源,注重个体的自由发展,允许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这也将助我们的儒家思想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二、《论语》的人情味。《论语》中的孔子从来不是在庙堂上正襟危坐、完美无瑕的神,而是会因为子路不高兴就认真地说“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会在江水之畔惆怅地哀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缺点,有脾气,有任性,深具人格魅力。这也正是他可爱的地方,虽然他有时会狠骂学生“朽木不可雕也,粪土志强不可圬也。”甚至诅咒子路“不得善终”,但其实他是一个活泼又喜欢开小玩笑的性情中人。而且孔子也一直特别重视人性情感的培养,由情入理,不是泛滥的个人情感,主观臆想,也不是冰冷的理性判断,而是“情理交融”,重视人际关系的情感交流,重视人伦的社会关系,但其中又蕴含着理性的积淀,有底线,有原则,有条件。如“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即使是到了古稀之年,历经世事而虚怀若谷,凡事看开,由心所欲,但仍需不逾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论语》不是《理想国》,孔子也不是柏拉图,没有虚无飘渺的空中楼阁,而是要求仅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直接的现实作用,所谓“以实事程实功”。而且《论语》通俗易懂,从不卖弄玄妙艰涩的文字游戏,或是洋洋洒洒的长篇大论,与大众生活和社会现实息息相关,所以古代知识分子大多把《论语》当做案头小书作为休憩闲暇的“心灵鸡汤”,后代朱熹等人的“四书五经”反倒把原来活泼可爱的孔夫子变作一个迂腐陈旧、不苟言笑的刻板圣人。我们在《论语》中品味着人生的智慧,感受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
三、强调“人治”。论语中有很多篇都涉及劝服君主实行仁政的教导“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希望通过选贤任能,唯才是举来达到政通民和。后又有孟子“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孰不知没有制度的保障,再清廉的官吏也很难做到“众人皆醉唯我独醒”。所以比起西方的民主和自由的政治观念,儒家的过于理想化不够现实,百姓只有期待明君、贤臣的出现,才能伸张正义,天下为公,这种消极的等待使国民性受到几千年的压抑,所以才产生了所谓中国的“顺民”,鲁迅先生批判的“奴性”,出现高度集中的封建专制制度。即使是孟子的“民贵君轻”说也只是强调为人君者要for the people, 而不是像西方文明主张的government of the people.因为儒家思想的预设是“人性本善”,乐观地相信人性是好的,政府也是好的,由道德修养,礼仪教化可以让整个社会臻于郅治。只能说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一种理想化的社会图景,,暗中有其现实的政治目的,但本质上还是蕴涵着对人的终极关怀。
四、“人文主义”思想。需要注意的是儒家思想虽然以“人文主义”为核心,但并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提倡的“人文主义”,儒家思想注重道德性的教化,由内心的道德责任感上升至政治思想观,主张“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西方则是强调个人主义,重视人本身的价值和欲望,从而发展出“人道主义”、“英雄主义”。而且西方事实上是以机械理性为主导,提倡民主和科学,儒家则更多的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实用理性,经验积累。儒家思想所持的是人道主义者的态度,与宗教的神秘玄学也完全不同,相信道德的力量,相信教育的力量,相信艺术的力量,相信礼教的力量,相信文化历史的传统,相信国家间的规范准则,相信人与人之间高度的道德标准。可如今物欲横流,人们更多地关注外面的世界,却荒芜了心灵之园,这越来越偏离孔子的训诫,人亦步亦趋地陷入周而复始的被动工作中,与曾经的理想越来越远,无法超越现世的精神困境,不能不说是现代人的悲哀。
五、结语。分享《论语》的心得体会,比较东西方的思想差异,为了站在不同的角度、视点,客观地看待文明的发展轨道,从而帮助我们看清传统文化的发展趋向,也为了更多的人能回归我们的传统经典,不仅向外,更由内探寻建构主流价值观、社会公德的智慧资源。
参考文献:
[1] 李泽厚《论语今读》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7-3
[2] 于丹《 心得》中华书局2006-11
篇10
关键词:中国服饰 “合” 美学 意象
一、中国服饰独特的审美文化
如果将中国服饰和外国服饰放在一起比较,我们不难发现中外服饰在款式、色彩、质地等设计上是迥然相异的,总体来看,中国服饰显得更为内敛,展露着一种娴雅、静态的、封闭性的美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异?因为服饰中涌动着文化的因子,“这种涌动着的文化是人在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互相作用下造就的,人类便在社会的长期实践活动中摸索出服装材料和服装加工的一系列制作方法,与此同时,在这一过程中还形成了关于穿着方式和穿着行为的一整套的社会规范――包括服饰习俗和习惯法律禁忌”①。
在我国,正是因为服饰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相连,所以,中国服饰才具有独特的审美取向。起源于大陆文明的中华文化自古以华夏为中心,文化本体是一种较封闭型的隐喻文化,所以,这就决定了在服饰的穿着上,中国服饰着重突出服装构成要素蕴含的精神寓意,注重体现人的气质和神韵之美。“和中国服饰的形象表达相比,借物言志是另外一个显著的特点。花纹造型和色彩搭配等方面都包含着某种意念,彰显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心理的具体表现――吉祥、平安、祛邪、纳福的传统意识。”②这种具体表现体现在中国服饰创造上并蕴含了独特的美学意象。
二、中国服饰“合”的美学意象
美学,就“艺术”和“审美经验”层面而言,属于探究哲学的一门专门性、学术性的课类。一般意义上我们所说的“文化”,又包括三个层面的内容。“物质文化”,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人们生活的一种方式,比如服饰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凭借什么样的裁剪方式;“精神文化”,指人类对自身生存意义和存在价值的一种自觉的追寻方式;“社会文化”,指围绕人类社会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生发的诸种文化因素,由此从这个角度来说,服装便是“在不同文化环境下,人们根据不同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从文化价值的层面规范和表现人们的穿着观念和穿着行为”。③美学,作为文化的一种重要而独特的学科,为揭示服饰中潜藏的“文化”内涵提供了全新的研究视角,而这一视角洞察到的,便是蕴含在中国服饰中的“合”的美学意象。
(一)人、衣、自然三者相融合的和谐之美
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是儒、释、道三股文化合流构成的中国文化的重要两极,直接作用并影响着中国服饰文化的美学走向。“站在整个社会的群体审美价值观的立场,儒学文化要求着装在外在造型的形式美和内在气韵的品质美要相勾连,将理想人格的塑造和道德修养的提升在服装造型的观念上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将张扬个性的美学观融入强调群体无意识性的风尚之中。而道家文化则认为,人类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纯自然的状态,由此也就决定了服饰必须走进自然,以展现人格的自然性价值。”④这样的文化趋向使中国服装注重凸显人的精神美、神韵美和气质美。同时,在服装的各个构成要素,如色彩、纹样、图案等方面倾注心力以彰显内在的精神美,如龙袍下端设计的斜向的线条,取名为“水脚”,其上绣有波涛翻滚的水浪,水浪之上又增添了山珍宝物,这种设计意在传达“一统山河”这一绵延不断的精神寓意,其实更是一种借助自然界的山、河、水等物之形来将人和衣缝合在一起的意识。
在服饰设计和制作的理念上,中国人遵循服饰在不束缚身体的同时,不能破坏了自然规律,这使得服饰在追求遮盖身体这一最基本功用之外,不追求大肆炫耀的人类个体行为的功利心理,这样的服装不仅宽松得体、轻松舒适,使身心获得无拘无束的自由感,而且更加彰显一己融于自然的超凡脱俗境界。由此,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渐渐相互融合,形成一种和谐之美。
(二)精神美和人体美相契合的协调美
有人说,中国文化尊崇伦理道德至上,所以,中国的服饰只注重群体性的统一而忽视个体性的独特,这使中国服饰在整体面貌上呈现出淡化个性的单一性。事实上,在中国,每朝每代对人的穿着服饰有着严格的规定,比如在宋代,“朝服衣身为绯色罗的袍和裙,里面衬以白花罗的中单,腰部束以罗大带,又以革带系以绯色罗的蔽膝,佩挂以玉剑、玉佩、锦绶等。”⑤正是这种强调群体的统一,造就了中国服饰独特的美学特征,使中国服饰在设计理念上向意象结构法靠近。
中国服饰的这种意象结构法,讲究衣服在适体的同时,又不完全合体;不炫耀的同时,又不造成束缚的原则,在遮羞蔽体中隐约表现着清雅温婉的特质,使流畅的人体曲线美与含蓄的精神气韵相契合。与突出个体、夸张人体效果的外国服饰相比,中国服饰不是用哪种明确的立体几何法去平面剪裁服装造型,而是从心理和视觉角度追求一种服饰上的整体感,这种将人体美和精神美相结合的方式造就了一种独特的协调美。
注释:
①③李立立.中西方服饰美学文化之比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11):196.
②冯淑云.服饰美学意义与意境的认识及把握[J].剧作家,2007(1):97.
④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6(10):268.
- 上一篇:政治文化的内涵
- 下一篇: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