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范文

时间:2023-12-21 17:36:3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积极心理学的理论,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积极心理学的理论

篇1

心理学的作用在当今生活日益凸显,个人、社会乃至国家都重视学生心理的发展情况。所以各学校都开设了心理健康课程,心理咨询等机构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随着心理健康课程教学实践的不断增多,心理健康课程的理论也逐渐发展与完善。其中,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实践最具影响力的就是积极心理学,不管是心理健康教学理论还是实践的各个方面,都与之有着密切的联系。

 

一、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使用心理学由开始到现在已较为完备和可靠的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研究手段,来探究人们的品德、潜能等积极品质的一股心理学热潮。它开始于20世纪末的美国,代表人物为塞里格曼。积极心理学中的“积极”的主要内容包括: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消极心理的改进;提倡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应限定在人心理的积极方面;强调对心理问题的解释也应该从它积极的方面入手,并从中获得积极意义。

 

所以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重点是在人内在品质中积极的那一面,积极心理学深深地受到人本主义的影响,人本主义作为心理学的第三大势力,二者都强调人内在的潜力,相信人内在都拥有积极向上的动力。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重点应该是从人内在的向上的力量和人的生活出发,倡导用一种乐观的心态来看待人的许多心理现象,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解释心理方面的问题,在负面的事件中看到积极的一面,就像人本主义的积极关注一样,这样就有利用发现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人们如果能够认识到自己的内在能量,就可以用他们在面对困难时提供力量,也可以让人们在最大范围内发现自己的内在的力量,由此而达到一种幸福的生活。同样,心理健康课程的目的也是为了帮助学生强化心理能量,认识自我,发现自身的内在潜能。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包括三个层面:一是在主观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主观体验。包括幸福感和满足、希望和乐观主义、快乐和充盈,重点是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以及充满希望并乐观地面对未来;二是在个人层面上,研究积极的个人特质。包括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勇气、人际交往技巧、对美的感受力、毅力、宽容、创造性、关注未来、洞察力、才能与智慧等。三是在群体层面上,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包括研究安定的社会、关系良好的社区、健康的家庭、有效能的学校以及有社会责任感的媒体等,从而使公民具有责任感、利他主义、有礼貌、有职业道德。

 

心理健康课的目的从主观层面来说,是让学生在授课过程中产生积极的主观体验,正确的看待自己的过去和展望未来,这种体验能够帮助学生在以后遇到相同的情景时能够学以致用;从个人层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发展自己的积极品质和才能,这些在以后的生活中都会产生深远的持久的影响;群体层面是通过打造良好的课堂和班级风气,让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安全健康的。这群体环境包括了教室课堂氛围、学校环境,也可以延伸至学生的家庭,多方面环境的塑造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社会支持资源。

 

所以,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与方向来看,是可以给心理健康课程实践提供相关的指导与帮助。

 

二、从积极心理学角度对心理健康课程的分析

 

(一)课堂上以学生为主体

 

心理健康教育认为,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自己为主体,同时教师教育也是以学生为对象。心理健康课需要取得实际效果,就需要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的参与进来。与人本主义颇有渊源的积极心理学也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任务就是创设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潜能发挥的情境,让学生主动的在这种情境中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

 

而心理健康课程正可以给学生这样的空间,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创造性,发挥其自身积极力量上,即找到学生自身存在的积极力量和潜能。也让学生自己明白内在存在的克服困难能量,从而可以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存在的障碍,利用这种积极的潜能来完善自己,而不是没有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使成长有所滞留。

 

在心理健康课程中,教师也要做到以学生为中心,从而使学生大胆地释放自我,呈现出一个真实的自我。这样就使心理健康脱离了其他学科的教学的方式和中心,不是以教师的教授为主,而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主。让学生能够发挥自己的潜能,看到自己内在的力量,认识到自己的强大资源。但是传统的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还在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堂上存在着,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因为教师主导课堂的方式使知识的传达率提高了,也可以防止一些突发的意外的事件,但是降低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都受到影响。所以学生的主体性也体现了学生兴趣的激发和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价值观念。

 

(二)应重视学生的主观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其中一方面就是研究个体如何看待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生活中获得的感悟与收获,包括人类的快乐、幸福、美好等等,强调人应该对待生活是感恩的,是充满希望与幸福的,由此形成丰富多彩的人生感悟。具有这种感悟的人会以“积极”为主要目的,即“用积极的视角发现和解读问题的积极方面;用积极的途径培养积极的品质;用积极的思想浇灌积极的心灵;用积极的过程提供积极的情感体验;用积极的反馈强化积极的效果;用积极的态度塑造积极的人生”,形成豁达、宽容、大度的生活态度。

 

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特点是以目的明确、计划详细、可行性强的活动为主,在活动中需要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使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与收获,再从切身的体验中领悟一些道理或精神上的成长。同时,活动场景还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在某些生活情景下的行为反应,这样就可以与生活中的实际情景进行对比,并可以把这种行为反应应用到不同的生活情景中。这种形式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参与、认真领悟、专心体验和技能的操作训练。

 

心理健康课程注重学生的主观体验,体验不断的积累,能够加深内在的强化,慢慢就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这更注重内在感悟,而不是知识的获得。心理健康课程教师不应用灌输或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记住某些知识,而应当通过角色扮演、对话等方式让学生在过程体验中有所收获。通过体验获得的感受会比通过记忆的方式获得的知识更长久,也更有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课堂授课内容和氛围都是积极的

 

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心理课堂应强化通过“积极”这条主线来进行课程,教学的目标也始终围绕着“积极”设定。在当代心理学的范围中,“积极”一词,应该是正向或充满活力的含义。因此,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心理健康课程也应该是充满活动的,具有正能量。从情绪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对恐惧的负面的事印象更深刻,而积极心理学更重视传授学生正面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心理健康课的教师在选取案例时应该是正面的案例多一些,虽然一些心理问题的事件可以教会学生如何解决和应对这方面问题,但是负面案例的介绍强化了学生内在的恐惧;另一方面也应在情绪情感方面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更加重视学生内在良好品质的发展和心理能量的强大。以积极为主旋律,用丰富健康的内容与合理的方式塑造学生的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让学生对未来的期望是乐观,富有希望的。在活动中的体验也是积极正向的,这样就激发了学生内在成长的积极动机,强化学生的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学理论下心理健康课堂的教学目标与宗旨。

 

(四)课堂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格是社会活动的外部表现,在一定生理条件的影响下,以积极体验为中介,由外而内,转为个体内部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也就是说人格是个体内化社会活动的结果。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的第三方面也重视学生周围环境的变化。

 

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除了在课程内部,通过课程自身的特点帮助学生内在潜能的发现与发挥,还需着力营造积极的外部环境,包括课堂,学校乃至家庭。以积极心理学理论为导向,从影响学生开始,带动了学校家庭的全面发展,由点到面的整体环境得到了改善,而好的环境又给学生以强化,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这样走出心理课堂之外,学生也能继续保持在课堂上这样积极的情绪体验,久而久之,能帮助学生人格的健全与发展。

 

总之,积极心理学理论下的心理健康课堂是积极向上的,从教师的授课方式以及主体的改变,到课堂氛围和环境的塑造,都体现了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中的指导作用。针对根据积极心理学理论而进行的心理健康课程实践的方法还有待完善和发展,其效果,也需要长时间的实践才能得到体现。

篇2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中职物理 教学 应用

一、前言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是高中教育阶段所进行的职业教育,其目的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基础上培养出技能型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物理课程作为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重要公共基础课,是许多专业职业技能训练的重要基础,从而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与动手实践的训练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近些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中职生源的质量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而且中职学生在物理学科方面的学习能力掌握情况也难以达到相关要求,从而对中职物理教学的质量带来了影响,在这种背景下,本文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应用方法,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

二、积极心理学的定义及其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1、积极心理学的定义

积极心理学虽然也属于心理学的范畴,但是和传统的心理学有着较大的不同,其主要对生活中的幸福感、力量以及美德等积极的因素进行研究,同时提倡对个体或社会的问题做出的解释,能够使得个体或者社会从中获得积极的意义。通俗地理解,积极心理学也即是鼓励人们在面对逆境的时候,通过积极的心态来面对逆境,从而在工作和学习中将自己的潜能有效地发挥出来,并提升自身的创造性与适应性,继而提升工作和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2、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重要性

积极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重要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教学对象。在传统的心理学中主要是对人类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诊断以及治疗为中心的,比如焦虑与异域等。而积极心理学则主要是对人类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并挖掘人们的潜在能力。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应该重点关注教学对象积极情感的培养,主要包括创造能力、学习能力以及自信心的培养等等。

2)教学目标。在传统的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往往都是将重点放在了对教学结果的认知上,而并没有对教学过程引起必要的重视。而通过积极心理学的应用,能够有效降低物理教学过程中的负面情绪,使其对教学的影响降低到最小,甚至还能够放大或者增强积极情感的作用,从而有效提升中职物理的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只有当学生出现了学习障碍或者认知困难的时候,教师才对教学过程进行调整,实际上这是一种被动调整的模式。要知道,在中职学生学习的全过程中,情感变化是一直伴随着教学过程的,而良好的情感能够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因此,应该在积极心理学的作用下,引导着学生朝政更加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4)教学评价。在传统教学评价中,往往只是一考了之,这样的教学评价往往是重结果、轻过程,重知识、轻情感,强调对负面情绪的修正,而忽视对积极情感的培养。然而,心理学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学习过程往往是理性与感性、认知与情感的相互交融。所以,教学评价不能只是一条腿走路,而应是修正负面情绪与培养积极情感并驾齐驱。

三、积极心理学在中职物理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学准备阶段、教学实施阶段以及教学评价阶段是三个主要的阶段,而本文主要探讨如何利用积极心理学在这些教学阶段中进行应用。

首先,在教学准备阶段,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以引导他们充分发扬自身的优点,积极面对自身的不足,以提升学生自我认同感。而且在教学计划的制定中,还应该注重学生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同时兼顾学生积极情感的体验,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积极、融洽的教学环境;

其次,在教学实施阶段,一是提升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二是巧用影响策略,从而建立良好和融洽的教学关系,三是引导中职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培养他们乐观进取的学习态度;比如,在学习“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等相关的物理实验内容时,可以在教学准备阶段提出问题,“声音传播需要不需要介质?”、“没有介质能不能传播声音?”等,在实验进行过程中,要多对学生进行表扬,坚持“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让学生在开展实验学习的过程中还能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在教学评价阶段,应该注重如下要点,一是要采用积极的解释方法进行归因,二是采用多元评价的方法,全面了解学习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情况,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满意地面对过去、幸福地享受现在以及乐观地憧憬未来。”

总之,在教学准备阶段实施积极心理学之后,预期能够达到如下几个目标:

1)能够客观地评价自我,肯定自己的优势和长处;

2)对完成学习目标充满信心;

3)对教师和同学信任,积极地融入到学习环境中。

在教学实施阶段中实施积极心理学之中,预期能够达到如下几个目标:

1)注意力集中,虚心好学;

2)师生关系融洽,情感互动顺畅;

3)享受学习的过程,合理地调控自己的情绪。

在教学评价阶段实施积极心理学之后,预期能够达到如下几个目标:

1)养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2)提升自我效能感;

3)培养出健康积极的人格。

四、结束语

总之,在现代化的中职教育中,对学生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以及价值观进行全面综合教育是关键所在,而教师利用积极心理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以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潜力,继而形成“知学、乐学、好学”的良好学习态度。

【参考文献】

[1]季晓冬. 刍议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2015,06:60.

[2]江银燕. 初中物理教学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J].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5,09:74.

[3]严叶飞. 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激发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J]. 考试周刊,2014,42:141-142.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中职生;学生管理

作者简介:周娟娟(1984-),女,湖北监利人,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罗燕红(1965-),女,广东广州人,广州市财经职业学校,高级讲师。(广东广州510095)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6-0135-01

一、积极心理学的概述

积极心理学是Siligman和Csikszentmihalyi于2000年在《美国心理学家》上刊登的《积极心理学导论》一文中正式提出。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思想、新的理念和新的技术,很快在心理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并影响与其密切相关的教育学,给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视角与启示。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对人的积极品质的研究。它把心理学从关注人类的疾病和弱点转向关注人类的优秀品质,从而建立了一种心理学研究的“健康模型”。积极心理学有三个层面的含义:第一,从主观体验上看,它关心人的积极的主观体验,主要探讨人类的幸福感、满意感、快乐感,强调人要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建构未来,保持对生活的忠诚;第二,对个人成长而言,它主要关注积极的人格心理特征,如宽容、智慧灵性、爱的能力、工作的能力、创造的勇气、积极的人际关系、审美体验等,以期找到一个培养个人具有积极的人格特征的途径;第三,从群体层面看,它涉及公众的品质,包括一个人的社会性、作为公民的美德、利他行为、对待别人的宽容和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和成为一个健康的家庭成员。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中职学生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学生管理工作方法简单、生硬,过分强化学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在很多负责学生管理工作的教育工作者眼中,中职学生品行恶劣、难以管理。因此,他们在教育学生时,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心态。一旦出现问题,也多采取责备、批评的方式。更有甚者,一些学校采取了军事化的管理来杜绝问题的出现,这样做虽然表面上赢得了太平,却忽视了平静背后的隐患。积极心理学认为,教育学生应从关注他们的“缺点”转为关注其“优点”,从而欣赏它,那么优点和整个人都会增值。中职生正处在世界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错误和缺点的过分关注、强调,会使他们忽略体验积极的主观情绪,不利于培养他们良好的个性品质,很难让他们感受到现实的幸福、乐观地构建未来以及保持对生活的热爱。

2.评价标准单一,忽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

中职学校的领导多关注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健康。因此,很多学校最担心的是学校校园事故的发生。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学校都希望培养出遵守纪律、听话、顺从的学生。积极心理学认为,学校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公众品质,即培养他们作为公民的美德、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感等,以达到企业所要求的人才标准。往往在现实中,学校的评价标准落后于现实的需要,依旧以传统的“三好”标准来评价学生,即“学习好”成为首要条件,而“品德好”被理解为人缘好、老老实实不惹事,“体育好”被曲解成运动技术好。

3.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影响根深蒂固,且途径不全面

中职生的年龄一般在15~18岁之间,属于青年初期,也是学生身心发展最迅速、最旺盛、最关键的时期,又称为人生的黄金时代。在这个时期他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成长的烦恼,如人格发展、意志力培养、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的培养等。因此,需要得到一些外界心理教育方面的指导,而很多中职学校缺乏专门的心理学咨询人员,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或者把心理咨询等同于一般的学生行为规范管理。

另外,很多学校的心理咨询教师也以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即“疾病模式”为指导。这种模式以关注学生心理成长中的弱点和在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为主,把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强化了学生身上存在的消极方面,忽视了学生自身的潜力与优点。积极心理学认为,问题解决了不一定会快乐,停止了抱怨不一定会行动,心理咨询和教育的目的是要把一个人“从不积极的被动的受害者”变成“一个主动的人”。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中职学生管理

1.转变观点,树立积极的意识,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的“疾病模型”,中职学生是一群问题学生,教育的目的是如何阻止他们出现问题。积极心理学是一种“健康模型”,它认为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学生的优点,而不是缺点,至少把优点和缺点看的一样重,从而发掘学生自身的潜能。这需要学校领导、教师转变教育观念,认真学习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念,消除传统的“疾病模型”的影响,树立“健康模型”的观念。在转变观念的同时,应建立科学、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与之相适应,重视发展性评价,以动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学生,为学生确定个性化、“有用即人才”的评价标准,使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学生在多元化的评价中获得自尊、自信,并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练就一身“硬功夫”。

2.开设专门的积极心理教育课程

学生良好品质的培养需要在活动中完成,因此,把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引入中职教育的学生管理工作,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开设专门的积极心理学课程。选择以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幸福能力观”为课程主题,同时配套相应的心理训练课,如体验交往的快乐,做情绪的主人等,以巩固积极心理教育学科课程所学的有关知识,把心理知识通过运用变成个体的心理品质。

(2)在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在平时的团委学生会活动、班级活动中,有目的、有计划地用积极心理学所倡导的理论对学生的心理施加积极的影响,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自己积极向上、健康的人格素质。

总之,在学校教育中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在活动中渗透积极心理教育的因素,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训练学生的技能,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性格。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积极心理学

教学活动是学生在校的主要活动,在教学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管理,培养他们积极的品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1)教学内容积极向上。积极心理学注重对积极情绪的体验、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心理过程的研究。因此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尽可能的体现“积极”。尽可能迎合学生的积极心理需求,积极吸引学生参加,让他们在活动中体验积极向上的力量,充满信心,过着快乐而又意义的生活。

(2)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只有一个拥有春天的生命,才能引导另一个生命创造自己的春天。因此,教师首先自己要有积极的心态,在课堂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心理来调动学生的积极心理。这要求教师尽量在课堂中使用积极的词汇,如尊重、分享、体验、快乐等,发挥自己的教育机智,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和谐的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

4.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学会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学生进行管理

“有什么样的班主任,就有什么样的学生。”这说明班主任不仅是学生发展的总体设计者,而且是学生发展的直接影响者。积极心理学认为,积极的环境可以改变人。这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努力营造一个积极的文化氛围。首先,班主任要制定积极向上的规章制度。其次,班主任要优化班级管理方式,不应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尺度,而要改变评价策略,使不同学习层次上的学生都能超越自我,不断进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后,班主任要表现出愉快、乐观、积极进取、自信、自尊、自爱,用正确的动机、积极稳定的情绪、高尚的情感、顽强的意志、良好的性格、健全的个性去影响学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影响。

5.学校与家庭、社会协同对学生进行管理

积极心理学认为,要注重学生公共品质的培养。学生群体品质的形成,不仅受到学校同伴的影响,也受到家庭、社会的影响。因此,在对学生进行管理时,要形成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相结合的教育网络,要充分考虑到家庭、社会因素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尽最大的努力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并合理吸收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各种影响。同时,学校也肩负着对家长进行积极心理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和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总之,学校要尽可能地调动和利用一切积极的因素来完善积极心理教育工作,使学生的心理潜能得以有效开发,个性得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文书锋.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中职生心理健康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34).

[2]吴增强,马珍珍.积极心理学及其教育启示[J].上海教育科研,2008,

(6).

[3]金巧兰.论积极心理学在职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应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13).

[4]杨变云.积极心理教育:中学心理教育的重心[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6.

篇4

[摘要]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以积极的生命情感、积极的生命品质、积极的生命关系、积极的生命意义为核心内容,旨在帮助职校生实现知识技能掌握与人生幸福追求的双赢。建构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念,开设校本化的生命教育模块课程,在职校生活中嵌入积极生命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努力提升职校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拓展积极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

[

关键词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 积极心理学

[作者简介]郝永贞(1982-),男,山西寿阳人,江苏理工学院院长办公室,助理研究员,硕士,研究方向为德育与生命教育;崔景贵(1968-),男,江苏海安人,江苏理工学院副校长、职业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心理学。(江苏 常州 213001)

[课题项目]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教育学一般课题“职校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范式研究”(课题批准号:BJA13009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并得到江苏理工学院心理教育研究所资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5)19-0049-03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明确提出要重视生命教育,这一国家教育战略层面的规定使得生命教育由“要不要开展”的理论阶段逐渐转向“如何开展”的实践探索阶段。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江苏、上海、湖北、辽宁、黑龙江、云南等地得到积极实施,但在实践过程中也面临诸多的困境,需要从全新的积极视角重新认识和建构职校生生命教育。

一、消极倾向:职校生生命教育实践的现实困境

(一)功利化的教育目的使职校生生命教育停留在乌托邦状态

受“何以为生”的功利化教育观念影响,职业教育工作者虽然知道生命教育对职校生生命成长的重要意义,但出于现实的考量,他们还是将知识技能的掌握作为职业教育的首要目的。因为学业、技能、就业是可以量化的指标,也是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家长衡量学校教育质量的显性因素。虽然近年来职校生自杀、校园暴力、吸毒、厌学等现象屡见不鲜,但一些职业教育工作者认为只要强化教育管理,上述现象就能避免,生命教育充其量只是锦上添花的点缀。这种功利化的心态和侥幸心理忽视了职校生生命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诉求,使生命教育很难在职业学校推广。

(二)问题化的教育模式使职校生生命教育沦为工具性教育

生命教育的兴起与发展大多源于应对青少年自杀、伤害他人及对异类生命的伤害等危机事件。这种取向的生命教育模式主要指向生命自身的安全和他人生命的安全,把保护生命、尊重生命作为教育的重点,试图通过开展安全教育、预防教育、预防艾滋病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矫正青少年存在的各种生命问题,达到帮助青少年保护生命、珍惜生命的目的。不过,一些职业院校采取的这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矫正教育模式,使得生命教育停留在珍惜生命、预防自杀的消极层面,大多仅作为一种权宜之计,而忽视了生命教育更为重要的激扬生命,使人活得有尊严、有价值的使命,使生命教育成为失去内在价值的工具性教育。

(三)同质化的教育内容使职校生生命教育有名无实

国内生命教育仍处在起步阶段,无论在理论研究还是实践层面都不够成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职校简单移植套用中学生或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内容进行职校生生命教育。虽然不同教育对象的生命教育在内容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职校生明确的职业定向性使其具有特定的心理和生命特征。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职校生会更多地思考“我是谁”和“我将走向何方”等人生课题,在考虑未来发展及人生抉择时更具现实性;在对社会、他人与自我之间的关系上,他们易出现困惑、苦闷和焦虑,对家长、老师的管教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在情绪情感方面,不少职校生存在比较突出的自卑心理,容易给自己贴上“失败者”“淘汰者”“低能儿”“边缘人”的标签。职校生这些特有的心理和生命诉求,需要生命教育给予深切的回应与观照,而同质化的教育内容遮蔽了职校生独有的生命诉求。

二、积极范式:职校生生命教育的科学建构

(一)积极心理学视角:职校生生命教育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主张心理学的研究要以人实际的、潜在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和善为出发点,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新的解读,寻找其规律,从而激发人自身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来帮助普通人或具有一定天赋的人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力并获得幸福生活。积极心理学关于人的积极力量和品质的研究,为现代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和积极因素。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立足于职校生生命的基本诉求,应从积极心理学视角出发,充分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和方法,来激发职校生的积极生命体验,挖掘、培养职校生的积极生命品质,建构积极的生命关系,追寻积极的生命意义,以实现知识技能掌握与人生幸福追求双赢的教育。

1.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是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的深度融合。这种融合是源于生命教育与积极心理学在促进生命成长和发展方面共同的追求——幸福和丰盈的人生,在这一共同目标下,生命教育涵盖了更广的内容,而积极心理学提供了更有效的实现路径。

2.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其他取向生命教育的有益补充。积极心理学取向并不排斥健康、伦理、社会、生死等取向的生命教育内容。当下,职校生确实存在着生命意识淡薄、生命观念扭曲、生命意义虚无等问题,需要对其进行保护生命、珍惜生命、提高生存技能的教育。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从积极情绪体验、积极生命品质培养、积极生命关系建构等方面人手,更能激发职校生的积极力量,满足职校生的心理需求和生命诉求。

3.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是一种既教人“何以为生”,又教人“为何而生”的双赢教育。积极心理学在教育领域的实践表明,积极情绪能产生更为全面的注意力、更加积极的思维,积极生命品质的培养和自身突出优势的发挥能带给学生更多的成就感、意义感、幸福感,而这种幸福感、意义感反过来又能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这种双赢的教育能够更加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优势,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甚至可能带来职业学校精神面貌的彻底改变。

(二)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更强调从积极的视角对学生进行积极力量的培养与挖掘。

1.积极的生命情感教育。积极的情感是个体在内外事物的影响之下而感受到快乐的、积极向上的情绪。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积极情绪能促使个体充分发挥积极主动性,使认知更全面、准确,特别是能产生一些创造性或创新性的思想和行为,而且这些思想和行为也更容易迁移到生活的其他方面。积极情绪可以扩展并建构人的智力、社会和身体资源,积极情绪的累积可以成为人们抵抗挫折与不幸的心理资本。面对职校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严重缺乏,积极的生命情感教育迫在眉睫,这也是生命教育最有效的切入点。

2.积极的生命品质教育。人性的积极品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核心要素,更有助于人类深刻地理解自己。长期以来,受功利主义教育思想的影响,职业学校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习得,而忽视了积极生命品质的培养与发现。积极心理学家用科学的方法归纳出各种不同文化都推崇的6种美德:智慧与知识、仁爱、正义、勇气、节制、精神卓越,并提出了拥有上述美德需要具备的创造性、勇敢、感恩等24种积极生命品质。这些积极生命品质的建构可以通过有效的教育来增强,但更为重要的是发现学生的积极品质,并在每天的生活中发挥这些品质。

3.积极的生命关系教育。人的生命与周围的事物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与周遭生命、所处环境的共在。这种共在包含了人与自然、人与自我、人与他人、人与社会的多重关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生命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的存在。积极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更能积极地认识自我、接纳自我,也更愿意与他人分享自己的快乐与幸福,倾向于为他人与社会奉献爱心,承担起应有的责任。反观当下的职校生,或多或少存在着生命关系紧张的状态。因此,对职校生进行积极的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伴关系、物我关系的教育应该成为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

4.积极的生命意义教育。人的一切生命活动都以价值、意义和目标作为归宿。人之为“人”的本质,应该说就是一种意义性存在、价值性实体。人的生存和生活如果失去意义的引导,成为“无意义的存在”,那就与动物没有两样,这是人们不堪忍受的。积极心理学为我们指出了一条可以实现高远目的和生命意义的可靠之路一那就是追求幸福。积极心理学大师塞利格曼指出,幸福不在遥远的未来,幸福不只是愉悦,幸福来自每一天应用你的突出优势(积极的生命品质),并将优势用于增长知识、力量和美德,使自己的人生更加丰盈蓬勃。积极的生命意义教育可以引导学生体会到生命的真正含义,进而拥有乐观幸福的人生。

(三)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的实践策略

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既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积极的生命教育实践。它更注重通过多样化的方式、全方位的过程、全员化的投入来改善职校生的生命状态,激发职校生的生命活力,提升职校生的生命质量。

1.树立积极生命教育的现念。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职业教育工作者改变过于关注知识技能掌握的传统理念,树立以人为本、育人至上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不仅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让学生活出生命的精彩。具体来说,就是要从发现、矫正学生生命问题为主导的观念,转向挖掘、培养学生积极生命力量的新理念。坚持积极的教育价值观,相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生命潜能,每一位学生都有属于自己的突出优势,并且可以通过发挥和加强优势,增进生命积极品质。即使面对学生出现的生命问题,教师也应该以积极的视角、发展的眼光,予以正确引导。

2.开设校本化的积极生命教育模块课程。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需要专门化的课程来实施与支撑。根据积极生命教育的核心内容,可开设积极情绪、积极品质、积极关系、积极意义等专题模块课程。这些课程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积极心理学的方法进行改造和改组,变成校本化的生命专题课程。例如,可通过每晚临睡前写下当天的三件好事、感恩、宽恕等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通过寻找和运用自身突出优势练习,培养学生的积极品质;通过沉浸体验练习,引导学生发挥优势专注地做事情,体验成功后的满足感;通过积极主动回应练习,培养学生积极的人际交往能力;通过对不好的事情进行反驳,培养学生乐观的解释风格,形成乐观的人格;等等。这些模块课程都可以借鉴和运用积极心理学经过反复验证的各种量表,通过前后测验让学生感受积极的生命力量。

3.在职校生活中全方位嵌入积极生命教育。生命教育要取得实效,还要在学校生活中进行全方位的渗透。例如,可以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积极的角度看待各种问题,找出不好事情的积极方面,培养学生的乐观品质;通过心理健康教育课引导学生寻找自己和同学的优点,进行积极地评价;通过德育课认识生命的积极力量,讨论生命的意义,如何活出生命的精彩;通过开展各类积极生命品质最突出人物评选等校园文化活动,发挥榜样的引领与示范作用;通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关注留守儿童等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生命的艰辛与美好,激发积极力量。

4.提升职校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不管是开设生命教育专门课程,还是在教育教学中渗透积极生命教育,都需要教师掌握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教师自身的情绪、状态以及教学方法都能够影响学生们的整体学习氛围。因此,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力量,首先要提升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要求教师无条件地接纳学生,用欣赏的眼光和态度去发现学生积极的品质及优势。同时,也要求教师改变自己的认知风格,增强积极的情绪体验,以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学生和家庭,进而增强自身的积极能量。

5.拓展积极生命教育的网络平台。今天的职校生置身于信息高度发达、价值多元的网络时代,网络已经成为职校生的一种生活方式。积极心理学取向的生命教育不能回避这一现状,而是要积极利用网络和信息技术的优势开展生命教育。如学校可以开通官方微博,宣传积极生命教育的理念、知识、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创建博客、微博,与学生分享生命经验与体会,坦诚地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教育管理者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向学生推送积极生命的练习方法和案例,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积极的生命教育。此外,还可以开发积极生命教育的应用软件、游戏等,引导学生在有趣的网络文化与活动氛围中进行生命教育的自我学习、体验与感悟。

研究证实,在积极、和谐的氛围中,学生更有可能拥有积极的情绪和乐观向上的品质。积极心理学取向的职校生生命教育,需要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之间良性互动的教育支持与合作体系,来推动积极生命教育范式的科学建构与有效实施。

[

参考文献]

[1]崔景贵,职校生心理教育论纲[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4(4).

[3](美)马丁·塞利格曼.持续的幸福[M].赵昱鲲,译,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2.

[4]孟维杰,马甜语.积极心理学思潮兴起:心理学研究视域转换与当代价值[J].哲学动态,2010(11).

[5]郝永贞.90后职校生生命观存在的问题与教育策略[J].当代教育论坛,2011(9).

[6]高清海,人就是“人”[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1.

篇5

本文将对超个人心理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大意义的并居于中心地位的问题加以探讨,弄清这几个问题的是非得失以及其如何导致整个理论体系的最终效果。这几个问题是:超个人心理学的人生意义论,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论以及其科学观。正是在这几个关键性的问题上,超个人心理学都有所突破和贡献的,然而同时,为了将其所主张的思想推向极致,超个人心理学在这几个方面都犯了严重的错误,从而导致其理论上的根本错误。

一、超个人心理学的人生意义论

超个人心理学十分重视人生的意义或价值,并认为对人生意义的研究、探讨是心理学无可逃避的责任。

人本主义心理学坚持人生的意义并认为心理学应从事这方面的研究。例如,马斯洛就曾多次批评过传统心理学的“脱离价值、价值中立的科学模式”,认为心理学如不涉及人生的价值和意义问题,就不会为培养真正健康的人格(成员)发挥作用[1](p171)。超个人心理学坚持人本主义心理学的这一主张,并加以。这种发展使人本主义心理学所理解的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变得更为广大、永恒和崇高。正如李安德在其《超个人心理学:心理学的新典范》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多亏人本心理学的努力才把价值与意义重新引进心理学研究范围,超个人心理学不仅肯定这一发展趋势,还把价值与意义放在人类生活的中心地位。此外,超个人心理学特别强调超越个人兴趣的价值与意义,并且打破传统的忌讳,研究终极的价值与意义[2](p204)。

超个人心理学实现自己的这一主张的第一步是对当前流行的个人主义的自我观念与相应的价值观念的批判,认为社会上的许多问题都是由这种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念所引起的。李安德特别认真地列举了前后曾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七位著名的心理学家对流行的个人主义价值和意义观点的严厉批评。这七位心理学家包括有:詹姆斯、墨菲、斯密斯、阿尔波特、罗杰斯、马斯洛和堪拜尔(Campbell)。这些人大都批判了从个人主义来理解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错误和危害,主张从超脱个体的更广阔的范围来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虽然这些人并非都是超个人心理学的同道者和支持者[2](p319-324)。

应该说,到这一步为止,超个人心理学家们的主张、立论都是正确的和无可厚非的。但在其努力的下一步即如何扩展对人生意义的理解上却发生了重大的问题。

从其具体讲,所谓人生意义不外是指人的生活活动所造成的结果和,一般说是指其积极方面的影响而言的。从此就可以分析出所谓意义的成分或构成要件。其中除了这种结果和影响本身以外,还有两个方面的要件,即这一影响的始发者或制造者以及这一影响的承受者和评价者。由于人的活动是有目的有意识的,因此,影响和意义的发生常是人的有意识活动的结果。但它却不以有这种意义的制造的目的者为限,因为无此目的的活动依然有其意义存在。意义的存在还依赖于这种影响的承受与评价者的存在。影响而无其承受者不成其为意义,其理极明。而如果没有评价者,没有对这种影响的觉察、审视和评价,也不会成其为意义。因为对于没有觉察、评价能力的东西来说,虽然有各种各样的影响,但却是谈不上意义的。另外,还需要指出,上述的影响虽属客观存在之物,但随其制造者与承受者及其间关系的变化,它的作用也会有极大的不同。

正是上述三个方面的差异造成了人生意义的差异。而在这三者之中,可以认为,正是影响的制造者与承受者两个方面的差异对人生意义的差异有更大的影响。例如,对影响和意义的承受者所理解和认定的范围,就对人生意义的大小和时间的持久性有重大的影响:当把影响和意义的承受者只设想或限制于其制造者个人本身的时候,人生的意义就会是极其狭小的或在时间上极其短暂的,如超个人心理学家所批判的极端个人主义者或我国上杨朱派所主张的那样;而当把它扩展到他人、制造者所属的群体乃至人类全体时,人生的意义就会更为广大并在所经历的时间上大为延长,如果进一步把它理解为和推广到超出人类之上的某种精神实体时,则不仅人生的意义会得到无限扩大,在时间上也成为永恒的东西了。而从影响和意义的制造者一方来看,如果把它仅归结为个体的某种偶然的行为,则其意义就会显得平凡而不足称道;而如果能使之归属为人类的某种普遍本性(如弗兰克尔的“意义意志”),它就会显得更为高尚和圣洁;而如果能把这种制造意义或影响的行为与某种超越人类的精神力量联系起来作为其作用的结果,则这种行为及其所体现的人生意义,就将成为无上神圣的了。

超个人心理学的倡导者们就是从这种思路出发来行事的。超个人心理学者提出要求人类“从小我归向大我”。他们认为,除了我们通常所体验到的自我之外,还有一个超乎个体之上的高层的我。它也可以被称之为“大我”、“宇宙我”或“普遍我”,它是我们自己以外的存在的“全体”。这种“宇宙我”或“大我”与我们的个体自我同样具有有意识的性质,具有个体我所具有的那些优美的品性,只不过它具有更为广大、根本和原初的性质。两者相比,个体之我不过只是它在意识之中的残缺不全的倒影,个体我的一切思想行为都是在它的指令或感召之下发生和实现的[2](p317-318)。经过这样的一番提升工夫,个体之我也就成了这种具有意识性的宇宙大我的一部分,个体我对影响和意义的创造行为与承受评价等,都成了这种无所不包的永存的大我的意志和愿望的表现,因而人生的意义也就可以提升到无限宽广、永恒和至高神圣的境界了。

这种作法是有效的,但也给超个人心理学带来损失,使之受到理所应得的责难。因为,作为与宇宙同在的超人类的精神的、意识的本体是不可能存在的,而这种主张的提出是与整个科学发展所积累的事实相冲突的。同时,这种主张也使超个人心理学沦入与宗教为伴的境地。虽然超个人心理学家不断申言自己与宗教的区别,强调相信来世和再生的只是他们之中的一部分,但是这种辩解只能是徒劳的。因为,承认一个超越整个人类之上的有意识的本体(如詹姆斯所称为的宇宙意识流)的存在,这个有意识的本体不是宗教中的神又是什么?教人们相信一个超自然的、永恒的有意识的力量的存在及其对人的一切思想和行为的支配作用,其社会作用与一般的宗教宣传有什么差别?因此,对某些超个人心理学家来说,即使他们不公开宣扬宗教中的人格神的作用,也不能使他们摆脱其为宗教的亲密伙伴的尴尬局面。这样,为了提升人生意义的广阔性、永恒性和神圣性,而不得不放弃对其现实性上的要求。

在当代西方著名的心理学家中,弗兰克尔要算是最重视对人生意义的研究了。因此,他的名字和言论也就极常为超个人心理学的有关的著作所引用。但是,弗兰克尔与超个人心理学之间是有同又有异。弗兰克尔与超个人心理学家同样重视人生意义的研究并将它置于自己心理学理论的中心位置上,这一点使人们有理由把他们同样地称为意义心理学家;但是,他们关于人生意义的理解和说明却有根本的不同。弗兰克尔也将影响和意义的承受者从其创制者的个人加以扩延,但他所扩及的只是他人、个人所属的人群以至全人类为止,并未扩展到一个超人类、超自然的精神实体;在人的有意义的思想和行为的内在依据方面,他也只是达到了人类本身所普遍具有的“意义意志”,并未提到其背后的超人类超自然的宇宙精神实体。而如果一切都还停留在“全人类”本身,就不可能有超个人心理的被推出并加以宣扬和推崇,因为作为整体的“全人类”是不能离开人类的个体存在的,完全没有必要和可能引申出超个人,超出个体的脑,身体和心理的[3](p18、20-21、220)。从这些看来,弗兰克尔并不是原本意义上的超个人心理学家,而频频地引用弗兰克尔,也终将无助于超个人心理学摆脱其理论上的真正困境。

二、超个人心理学的意识论

超个人心理学理论的另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其关于意识的理论。意识理论同样是其整个理论的支柱,但与其关于人生意义理论的作用有异。如果说后者主要的只是为其整个理论提出的缘起的话,前者的作用则在于为其理论提供某些重要的例证和依据。

超个人心理学是以反对还原主义为号召而建立其意识理论的。因此,反对还原主义的有关理论阐述及其中的是非得失也无不在其有关意识的理论中留下深刻的影响。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思想教育;运用;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3)04-0104-02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以平均水平的普通人为研究对象,利用心理学研究者已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研究人类的优秀品质和美德的心理学思潮。其首倡者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赛里格曼(Seligmen M.E)。该理论改变了传统心理学偏重于治疗和改善负面情绪的理念和做法,将心理学的功能转向了人类自身积极力量(积极的心理体验如快乐、希望、幸福等;积极的人格特征如责任感、自尊、自信等)的建设。目前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其设计目标、实施理念与积极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越来越多的思想教育工作者开始关注积极心理学理论中包含的方法论,并自觉地将其运用于思想教育的各个领域。

一、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的探索

1 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面

彭海霞认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特点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价值导向有共同的逻辑,发掘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前提,增进大学生的积极体验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支撑,培育大学生的积极人格是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的。

2 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

王贺认为,可以采用树立积极教育理念、增加情感体验、完善积极人格、营造积极组织系统等方式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励骅在研究中提到,要通过确立适当的发展目标、加强综合训练、培养意志力等帮助学生树立目标;通过引导学生积极认知,形成乐观人生态度,建立和谐师生关系;通过为学生创造成功机会、赏识学生、积极暗示、提供榜样等,保持学生的自尊,维护他们的自信,增强他们成功的信念;通过培养学生自我决定能力,促使学生独立发展。郑祥专则提出以积极心理学的视角,采用宏观认知结构重建策略,帮助大学生淡化人生境遇,增强挫折耐受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从而达到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3 在思想教育工作各个具体领域的教育方面

谢守成主张在积极心理学模式下增强贫困生积极情绪,注重贫困生潜能的发挥和培养,鼓励贫困生参加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裴利华认为,在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中首先要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预防的意识;其次要对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引导他们注重积极主观体验;最后通过全方位的生涯规划教育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构建积极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组织系统。凌取智认为,需要在诚信教育中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挖掘和培植大学生的诚信品质,全面优化诚信教育的环境。程肇基将积极心理学视为道德学习的新方式,认为积极人格的形成依赖于积极体验,积极体验是大学生成长的一种有效方式;而李文英则主张思想道德教育应该高度关注人类生命本身蕴涵的积极品质。

二、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的效果

1 积极心理学理论改变了高校思想教育“消极应对”学生的“问题处理”模式

传统的思想教育工作模式把学生当做问题的来源,常常戴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发现的都是消极的一面,诸如“虚荣自卑”“懒惰自私”“逃课”“作弊”“班级不团结、支部没有战斗力”“没有创造力”“就业率低”,等等;开展的很多活动也是基于“先给学生打个叉,再帮他们改正”的模式。这样就潜移默化地向学生传递了负能量,强化了问题意识,扼杀了他们的能动性与创造性。而事实上,只有把学生当做是充满潜能的个体,把培养他们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做思想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充分发挥,问题意识才能得以减弱。

2 积极心理学理论改善了高校思想教育的主客体关系

积极心理学理论认为,教师是教育的主体,积极地影响着学生,同时也是教育的客体,承接着学生的积极影响;学生不再仅仅是教育的客体,同时也是教育的主体,可以通过挖掘自身的潜能,培养优秀、积极的品质等参与到教育活动中。积极心理学改善了教育的主客体关系,充分调动了教师与学生的积极性,实现了教学相长。

3 积极心理学理论拓展了高校思想教育的内涵和途径

传统的教育方式过分强调形式,把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的学业教育和学术发展割裂开来,不但造成了思想教育活动缺乏载体,还使得学生的专业职业技能发展、社会性发展缺乏“心理推动力”。蕴涵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思想教育活动都是致力于开发那些激励和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的活动,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体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关心自我发展。

三、对积极心理学理论在高校思想教育工作中运用的思考

1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需要对传统加以继承

虽然在心理疾病治疗和预防领域中积极心理学理论是对传统病理学视角下的心理疾病治疗工作的颠覆,但是将其运用到思想教育中,并不表示要对传统思想教育工作进行全面否定。诸如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以及职业指导、情感疏导、危机干预等教育内容不会因为新理念的引人而改变,改变的仅是教育者的工作思路和形式而已。再如思想教育中实践的观念、制度建设的观念、系统的观念等都可以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相融合。全面放弃传统思想教育工作中的内容和方法,不但不能发挥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指导作用,甚至连基本的教育工作都难以开展。可见,积极心理学理念在观念上突破了传统思想教育的局限,是对传统思想教育模式的拓展和深化,但两者绝对不是冲突的。

2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需要把握好尺度

积极心理学理论给思想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视野,有利于思想教育工作的推陈出新,使得教育形式更符合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但任何一种理论都有其局限性,积极心理学也不例外。在诸如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意识形态教育等方面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想要取得好的效果,需要在深入理解理论的前提下把握尺度。比如,针对积极道德教育,研究者周围认为,“开展积极的道德教育采用以正面、积极为主的教育方法,但并不意味着积极道德教育完全排斥惩罚,或者说把惩罚排除在道德教育之外,只不过积极道德教育对惩罚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解和看法,因而也有了对惩罚这种道德教育方法的独特要求。积极道德教育认为完整的道德教育应该包括惩罚而不是排斥惩罚”。另外,在教育者的理念没有提升到能够理解新的理论之前,盲目地将新的理论设计在教学活动中,不但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还会造成学生对教育目的的曲解。例如,在纪律教育中,并不是需要学生一定要在“违反纪律的体验中积极改变”,许多教育内容是可以直接传授给学生的,学生凭借自身的人生经验和知识背景是能够直接理解并获得良好认知的。因此,教师在运用新的理念时不但自身需要加强学习,也要教会学生主动掌握这些新理念,防止在教育互动时过分解读,影响教育效果。

3 在高校思想教育中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需要进行本土化实践

篇7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进行某种活动的倾向。兴趣是学习动力的源泉,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各个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产生愉快的情绪。本文通过运用认知心理学的学习动机理论,归因、习得性无力感理论,分析了造成初中英语学习中学生兴趣低下的原因并给出若干建议。

1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的原因

1.1认知心理学的指导意义

认知心理学家安德森将知识看作是个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后获得的信息及其组织。认知心理学分别从学生是怎样学习和教师是怎样教学两个方面,分析了学校的教学工作,提出了独特的有价值的观点。

1.2运用认知心理学相关理论或原理分析问题

针对本文提到的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低的问题,可以运用下面一些认知心理学的理论:

1.2.1动机与学习兴趣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它有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因素构成。学生的学习兴趣受到动机的支配,这种动机就是学习动机。

1.2.2归因和习得性无力感

归因是指人们对自己或他人的活动及其结果以及其他社会事件的原因做出的解释或推论。维纳将成就任务时的成功和失败归因于四个原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习得性无力感是指由于连续的失败体验而导致的个体对行为结果感到无法控制、无能为力、自暴自弃的心理状态。维纳的二维归因理论认为,成就动机高的学生,倾向将成功或失败归因于努力或不努力,进而提示自己下次应该更加努力取得成功;成就动机低的学生大部分都是英语学习差或学习没兴趣的学生,如果考试没考好,倾向于把原因归为任务太难和自己的能力不足,进而产生无力感,认为自己怎么做都不会成功,也就对英语学习更不感兴趣了。

2 运用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分析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运用认知心理学理论分析学生兴趣低下的原因:缺乏学习的内驱力;消极归因和习得性无力感后,笔者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

2.1创造一个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重视师生间的沟通与交流,以情感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充分尊重每一位学生,不要处处摆老师的架子,不要过分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还要以满腔的热情,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学中去,仪表要洒脱,精神要饱满,语言要纯正,书法要规范,板书设计要合理醒目。

其次,教师应该用爱心去抚慰和感化学生的心灵,发挥爱的力量去感化后进生。别林斯基说过:“爱是教育的工具和媒介,对孩子的信任是教育成功的保障。”成就感是英语学习中非常宝贵的情感体验,它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教师应不断地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让他们更多地尝到成功的喜悦,逐步增强成就感。

最后,每个学生都需要鼓励和表扬,适当的赞扬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但并不是对学生随意夸奖,而是要抓住学生的心理特点,时刻关注学生的进步给予积极的评价。同时对学生的错误也不能纵容,只是要特别注意纠正错误时的艺术性,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2.2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教师应该从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不断探索创造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提高兴奋度,增强求知欲;教师还要把微笑和鼓励带进课堂,使每一位学生无论优秀与否,都能感觉到老师的信任与支持,使他们在积极、肯定和自信中努力学习。

2.3合理利用多媒体这一创新型教学手段,创设生动活跃的教学情景,优化教学过程

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调动学生感官,获得最佳的认知效果,为广大师生提供了最理想的课堂环境,使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充分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篇8

关键词:积极 心理学 道法自然 祸福相依 冥想 婴儿

积极心理学称为“幸福学”,又称为“帮助人类发挥潜能的科学”,1998年由时任美国心理学会会长的马丁・塞里格曼提出的。后由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将其发扬光大,幸福课超过《经济学导论》成为哈佛选修人数最多的课程,泰勒教授也成为最受学生欢迎的人生导师。泰勒教授将学术研究的价值为真正推动人类的幸福着眼,采用各种实操方法,引领人们实现主观幸福的感受。在《幸福的方法》中文版中,他特地写作了《致中国读者》,他认为积极心理学虽然是心理学的新流派,但很多核心元素都来自中国的哲学思想和世界观。尤其提到身心合一的重要性、中医养生的神奇、按摩和传统冥想方法的运用等。同时他本人也大力倡导中国读者阅读《道德经》,认为“积极心理学的实质其实就是在诠释 《道德经》的精华,只不过是更系统化、科学化。现在的年轻人都热衷关注潮流,其实回归传统才会让我们更幸福”。

然而,通观《道德经》全文并未出现幸福二字,那么积极心理学又是如何将道德经要义贯穿进去的呢?下面我们通过泰勒的著作《幸福的方法》看看古今对幸福的共识。

一、关于幸福的定义――幸福至上,道法自然

心理学上关于幸福的定义,主要关注的是主观幸福感( SWB),主观幸福感是个人对幸福的主观感受,许多人将主观感受等同于感官感受,甚至说感觉器官的满足。《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第十二章》),讲明了现代社会一些人过分放纵感官欲望的弊端。老子又说:“是以圣人之治也,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老子・第十二章》)此处并非要求人们过度克制甚至压抑人的正常欲望,而是要求节制过度的感官享受,以免因物欲或感受而误入歧途。

老子核心理论是“道”,所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即天地万物都有他遵循的规律,万事万物包括人均应顺应自身情况遵循规律地发展,以达到“无为”的境界(不妄为)。在《老子》五十一章又再次强调:“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 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命而常自然。 ”可见,老子非常重视“道”、“德”对于生命的本质意义,世间万物无不尊崇“道”重 “德”,其中没有任何外在的强加与干预,一切自然而然。作为人个体来说,遵循道表示遵循规律,不轻信,不盲从,不妄为。

泰勒教授认为幸福是人类的终极追求,因为没有任何人或国家或事物能剥夺人享受幸福的权利,享受幸福是人与生俱来的要求。如果将幸福视作人生的最高追求,必须为更幸福遵循道,并建立良好的习惯。如每周运动3次、每天早上冥想15分钟、每个月看两场电影等。每次建立新习惯不要太多,在一个习惯被固定下来之前,不要增加新的习惯。而老子的道的本质即揭示了万事万物遵循规律的问题,人遵循生活规律也是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习惯养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生活、作息、学习、工作习惯,对建立或提高幸福感至关重要,以达到自我和谐,甚至“天人合一”。

二、协调现在与未来――祸福相倚,自助助人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这里所说的福并不是人的幸福感,而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福。祸福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辩证道理说明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本质,不必苛求福,对祸不要太在意,如后世范文正公范仲淹所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在《道德经》第四十六章中,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人产生正常的欲望是可以理解的,但贪欲却是祸害的根源。无数故事道理验证了老子的观点,贪欲造成了人的堕落、人际关系的不协调、人对自然的破坏甚至国家间的战争。

“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道德经》三章)道家认为有比较就有争执与烦恼,提高幸福感的方法是不去比较。金钱、名望都会变化,幸福与不幸的关系是辩证的,是互为基础的,又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泰勒教授认为:幸福,在路上。人们应该为自己的幸福负责,而不是他人。每个人必须为自己的幸福付出努力,而不是将个人的幸福托付他人。可设定幸福目标,包括事业或生活的长期目标、中期目标、短期目标、行动计划。成立自己的幸福董事会――成员是那些关心你和你的幸福,并对你的幸福有重要影响的人。幸福面前人人平等,改变对工作或学习的偏见,活到老,学到老,主动去寻找生命的意义、快乐和优势。幸福还包括美满的婚姻――无条件的爱与被爱。学会释放爱的能量,培养爱人的能力。要体会爱,找到爱,表达爱,加固爱自己和关爱他人――消除自爱与爱他的边界,幸福其实很简单。幸福不是一个常量,而是一个变量。它与其他物质性的事物不同,它不会因为给了别人而自己就失去,而会因为传递了幸福,幸福扩大了,正能量更强了,人的内部更加和谐统一了。

《道德经》里说:“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意思为圣人不积攒财物,财物用于扶持别人,自己更加充实。越是乐于助人,自己得到的也越多。所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分享快乐可以使快乐加倍,分担痛苦可以使痛苦减轻。自助与助人是辩证统一的,自助可以更好的助人,助人为乐这个成语充分说明了助人对自助的意义所在。

三、幸福的冥想―― 活出真意,复归于婴儿

有研究报告指出,有规律的冥想可以为生活带来深刻的改变。找个安静的地方,盘腿坐在地上,找到一个舒适的姿势,保持背部和颈部挺直。闭上眼睛,感受呼吸,用意念慢慢扫描全身。深呼吸,将积极情绪灌注全身。可以什么都不想,让积极的情绪在身体里流动。可以用二十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练习冥想,并将冥想变成每日的必修功课。

道家提倡“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道德经》19 章) 。冥想可以使人清空大脑,返璞归真, “复归于婴儿”状态。这也是老子追求的最高境界――赤子境界。这样世人可以摆脱现实生活的纷扰,活出本我、真我、大我来,活出质朴仁厚、豁达超然来。冥想状态容易让人达到“复归于婴儿”状态,无妄念,不妄为,达到自由自在的无我状态,对身心合一、身体健康极为有好处。

人是一台精密运转的仪器,身心合一方能周行不怠,冥想清空大脑,感受身体,达到身心合一的至高境界,甚至学习的涌流状态(无杂念,全然投入当下的工作或学习)。大脑思维运作高效,判断力精准。学会冥想可以放慢生活的脚步,学会活在当下。

泰勒教授认为,增强幸福感最好的方法就是尝试、汲取经验,同时关注内在的感受,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而许多人太忙了,忙着赶路,忙着登顶,没有闲暇问问自己:我做的事对我有意义吗?它能给我带来乐趣吗?我的内心是否鼓励我去做出不同的尝试呢?我们必须留心地去听,倾听我们的内心和头脑――情感和理智。长期下去,拥有开放的思想加上有分辨力的头脑和心灵,幸福还会远吗?

参考文献

[1] 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 (以)泰勒・本・沙哈尔.幸福的方法[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7.

[3] (德)埃克哈特・托利.当下的力量[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9.

[4] (英)理查德・怀斯曼.正能量[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

[5] 朱翠英,付在汉,胡义秋.道家思想对现代幸福感理论的审视[J].船山学刊,2012(2).

篇9

关键词:压力管理;生理机制;心理机制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119-02

一、压力管理的概念

压力是个中性词,但人们往往给它赋予了太多的贬义色彩,总是把它与绩效不佳、职业枯竭、身体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逃避行为、工作满意度下降等一些消极的行为联系起来,这源于过度压力的症状是明显的,是负面的,而忽略了适度压力的积极作用。如何解决工作中的压力问题,这就需要科学有效的压力管理。压力管理就是通过一定的途径将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的压力的负面效应最小化,而最大化的发挥其正面效应的过程。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压力管理是将作用于个体或组织的压力调节到适宜的水平而不是将压力完全消除掉,如果生活或工作中没有了压力,那么也会产生没有压力的压力。

二、压力管理的生理学机制

汉斯・薛利认为,机体具有保持体内平衡的内驱力,当压力源威胁到体内的动态平衡状态时,机体会自动作出反应来维持平衡,但机体作出反应的能源物质是有限的,如若得不到及时的补充,机体就会失去应对持续压力的能力。

薛利把压力与机体的对抗分为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警戒反应阶段。当出现警戒反应时人体会出现急性应激反应,这些反应会引起我们身体机能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若这些状态持续时间短或及时得到了缓解,则产生的压力会成为工作的动力,反之就会出现不良影响。因此,这是一个警告阶段,用以提醒人们引起重视,及时作出调整,若忽视了或者调节失败,或者外界压力过强则会进入第二阶段;第二阶段称为对峙阶段。在这个阶段,一方面人体的生理、生化变化进一步加强,另一方面个体会竭尽所能的调用体内的各种潜能做抵抗。在对峙阶段,人的身心已经开始出现故障、发生病变的临界状态,若及时调整,增强自我力量,获得有效的支持,并可阻止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变化,并可能退回到第一阶段,否则很容易急剧发展到第三阶段;第三阶段为衰竭阶段。在这个阶段,若人体的压力还是没得到很好的解决或缓解,则人体的唤醒状态和免疫系统开始崩溃,疾病纷纷而至,会直接导致心理防御系统崩溃或者生命因疾病而终止。

从薛利的理论的三个阶段来看,机体对压力自有其免疫的功能,即机体可以通过自身的调节来应对压力的存在,但毕竟机体对压力的应对是有限的,在很多时候我们必需借助外界的手段来缓解或消除压力对个体产生的不良影响。而且最佳的时机就是在警告阶段就采取行动是对个体最小的伤害,而很多时候,我们忽视了机体发给我们的信号,等想采取行动的时候,往往已经发展到了第二阶段,更有甚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正如过劳死或心理崩溃导致的自杀。所以压力管理应宜早。

三、压力管理的心理学机制

1.归因理论。心理学家用因果关系推论的方法,从人们行为的结果寻求行为的内在动力因素位称之为归因。归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韦纳,该理论解释了归因的维度以及归因对成功与失败的影响。他认为,内因外因、稳定与不稳定是人们在进行归因时所考虑的两个维度,这两个维度相互独立,人们如何归因会影响今后的成就行为。

韦纳于1982年又提出了归因的第三个维度――可控性,即失败的原因是个人能力控制之内还是之外。在韦纳看来,这是三个维度经常并存,可控性这一维度有时本身也可发生变化。

从韦纳的归因理论可以看出,压力的产生很多时候来自于个体的归因,如同样面对完成得不理想的工作任务,如果把原因归结为个人的能力导致的,则个体会产生很大的压力,如果把原因归结于不确定的环境导致的,相对的个体体验到的压力就会小一些。同理,同样面对升迁,有的人会感觉很开心,觉得那是上级对自己工作的肯定,是自己工作努力的结果,而有的人会忧心忡忡,考虑自己能否胜任,会感到很大的压力。之所以有很大的区别,就在于个体的归因。所以,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更重要的是形成积极的良好的归因。

2.门槛效应。登门槛效应源于弗里德曼和弗雷瑟做的一个试验:他们派人随即访问一组家庭主妇,要求他们将一个小招牌挂在他们家的窗户上,这些家庭主妇愉快地同意了。过了一段时间,再次访问这组家庭主妇,要求将一个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有超过半数的家庭主妇同意了。与此同时,派人又随机访问另一组家庭主妇,直接提出将不仅大而且不太美观的招牌放在庭院里,结果只有不到20%的家庭主妇同意。从这个试验里我们知道门槛效应是指一个人一旦接受了他人的一个微不足道的要求,为了避免认知上的不协调,或想给他人前后一致的印象,就可能接受更大的要求。这种现象,犹如登门槛时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登,这样能更容易更顺利的登上高处。

从门槛效应中可以给我们很多压力管理的启示,有时候压力的产生往往也和个人或组织不合理的目标设置有关,超出个人暂时能力范围内而又无法达到的过大的目标,肯定会使自信心受挫,而且也会影响工作绩效等,所以,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不管是个人还是组织都应当像登门槛一样,一步一个台阶,通过小目标的完成来实现最终大目标的实现,通过提升自信心来缓解压力。

3.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亦称“罗森塔尔效应(Rosenthal Effect)”或“期待效应”。最早源于希腊神话。但对这一效应做出经典证明并使它广泛运用的是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他的助手们。罗森塔尔和福德告诉学生实验者,用来进行实验的老鼠来自不同的种系:聪明鼠和笨拙鼠。实际上,老鼠来自同一种群。但是,实验结果却得出了聪明鼠比笨拙鼠犯的错误更少的结论,而且这种差异具有统计显著性。对学生实验者测试老鼠时的行为进行观察,并没发现欺骗或做了其他使结果歪曲的事情。似乎可以推断,拿到聪明鼠的学生比那些拿到笨拙鼠的不幸学生更能鼓励老鼠去通过迷津。也许这影响了实验的结果,因为实验者对待两组老鼠的方式不同。

皮格马利翁效应其实体现的就是暗示的力量。如果你始终给事物传递一种良性暗示,它会出现转机,或者变得更加出色;但是,如果你给他传递一种不良暗示,事情往往会真的变得很糟糕,因为不良暗示中包含有对人的贬低、歧视,它会让人消极自卑,乃至一事无成。皮格马利翁效应给我们的启示是,积极的暗示有利于压力的化解,而消极的暗示会加深压力的程度,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暗示。

4.群体动力学理论。库尔特・勒温(Kurt Lewin ,1942)是首先将格式塔心理学原理用于研究动机、人格及团体社会历程的心理学家。他指出,任何一个群体都会具有格式塔的特征,群体是一个整体,群体中每个成员之间都具有交互依存的动力。此即勒温提倡的群体动力学(group dynamics)理论。勒温称个人在某时间所处的空间为场,在同一场内的各部分元素彼此影响;当某部分元素变动,所有其他部分的元素都会受到影响。他用场论来解释人的心理与行为,并用以下公式表示个人与其环境的交互关系:

B = f(P E)

其中,B:Behavior 行为;P:Person个人;E:Environment 环境;f:function 函数。此公式的含义是,个人的一切行为(包括心理活动)是随其本身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的。

勒温认为,压力是“动力场”的产品,所有的个体或组织都处在一个充满动力和阻力(如压力)的场中,这些力量会阻碍或推动个体的行为,以维持动力场的平衡,但如果缺乏这种限制力就会使行为朝相反的方向发生变化。

根据勒温的理论,我们在进行压力管理的时候,实际上是在维持一种压力的平衡,如果没有压力,个体会感到极度枯燥,没有目标,会产生没有压力的压力,如果压力过大又会产生消极的影响,所以压力管理就是把压力调整到适宜的水平。同时,个体是生活在群体之中的,对于压力的管理不仅仅是个人,还应考虑周围环境的影响以及个体对他人的影响。

参考文献:

[1][英]瓦莱丽・J.萨瑟兰,卡里・L.库珀.战略压力管理――组织的方法:第1版[M].徐海鸥,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10.

[2][英]斯蒂芬・皮尔比姆,马乔里・科布纳基.人力资源管理实务:第1版[M].廉晓红,贺靖文,译.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5:1.

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高校“双困生” 心理救助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Psychological Aid of Positive Psychology to"double-poor Student"of College

ZHANG Jieping, LIU Wei, YE Xueliang

(Department of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Luzhou Medical College, Luzhou, Sichuan 646000)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 education in the 21th century,the number of college students is increasing year by year.At the same time,the college students in financial difficulties are gradually increased,even producing a certain percentage of"economic poverty"and "psychological poverty"of the "double trapped students".This paper analyzed the origin of the "double poor students"and took some suggestion for these reasons. It is an unavoidable issue that we provide a psychological environment for these dual-poor students'healthy growth. Positive psychology promotes positive human nature theory,mainly studying the people's positive power, the good side and the virtue, exploring and cultivating the students'positive mental quality. It is an instructive meaning for the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of"doule-poor students".

Key wordspositive psychology; "double-poor student" of college; psychological assistance

健康的心理是一个人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条件和基础,21世纪人才的心理承受能力将经受更为严峻的考验。“双困生”作为大学校园的一种弱势群体,其身心发展是否良好,不仅关系个人今后的人生发展,还关系到学校乃至社会的整体健康发展。因此,对帮助他们完善健全人格刻不容缓。

1 “双困生”与贫困生的区别

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无力支持教育及其相关生活费用,或支付教育及其他相关费用很困难的学生。在贫困生中,很大一部分学生虽然经济困难,但精神上却很富有,他们自信、乐观,心理健康。他们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大学,并通过自己的劳动赚取自己的生活费,或通过申请奖学金完成自己的学业。而所谓“双困生”是指那些不仅由于家庭经济困难造成经济贫困,更重要的是由“经济贫困”带来了“心理贫困”。“双困生”背负着经济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心理发展与成长处于一种畸形的环境和氛围之中,往往会产生自卑、孤僻的性格,对社交也有一定的恐惧心理。这些因素往往导致“双困生”难以适应校园环境,如不及时调整心态,摆脱“心理贫困”,势必影响其学业,甚至毕业以后也会对社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2 “双困生”形成的原因分析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贫困”是指经济上的困难,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贫困就不只是单纯的经济困难,而更主要是驾驭和调动各种社会资源的能力较低。“双困生”所要面临的社会关系不仅包括对物质资源的调动和利用,而且包括对信息技术、人际关系的协调和把握。当一个人因这一套关系失衡而导致他无法满足自己的基本需求,就已经沦为“双困”状态。高校“双困生”的贫困应包括以下四种情况。①

2.1 经济十分困难

“双困生”来源主要有:多数来自边远山区,父母以务农为生,经济来源比较匮乏;来自于城市的单亲或双亲下岗、待业、失业的城市贫困家庭;部分孤儿,单亲或双亲残障,或家庭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多子女家庭学生,甚至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子女同时在高校就读;家庭的突然变故、自然灾害造成贫困等等。他们的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并且这一问题不可能在短期内彻底得到解决,直接导致学生经济困难。

2.2 学业面临挑战

部分“双困生”背负着父母和全村父老乡亲的厚望,因而他们生怕学习不好,甚至出现了焦虑不安、悲观失望、逃课、考试舞弊等不良现象。调查显示:部分“双困生”由于身心压力和生活贫困而使学习精神不能集中,学习上感到困难和吃力,部分“双困生”因四处奔波打工而无法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2.3 心理压力颇大

心理学认为,自尊与自卑都是个体的一种心理体验。自尊感体现的是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一种肯定和认可。自卑感是指个体对自我价值感的否定和贬低。“双困生”在经济窘迫的情况下,排除外在种种诱惑,经过自己的不懈努力,进入到大学学习,潜意识里有一种对自我价值感的肯定和认可。但是人的自我价值感具有不稳定性,它会随外在条件的改变而改变。特别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尚未完全形成,身心发展还不成熟的“双困生”来说,自我价值感难免会发生某些变化。一些“双困生”的自尊感会在巨大的经济反差下产生动摇,在内心深处萌生出与自尊感相反的一种体验,进而否定自己,在能力、自身价值等方面低估自己,从而导致自轻、自贱、自我鄙视,对自己持有完全否定的态度和情感体验,否定自己的长处或对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久而久之,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影响个体的发展。

2.4 社会技能欠缺

人的社会技能包括人际交往技能、适应环境的能力、正确认知自己的技能、克服困难的技能等。据观察,“双困生”社会技能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弱势:第一是社会适应性方面。绝大部分“双困生”来自农村,从封闭落后的农村来到现代化的城市,周围环境的剧变令他们感到无所适从。第二是人际交往方面。首先,由于受生活环境和家庭经济状况的影响,大多数“双困生”从小就因自卑形成了内向的性格。他们不善言辞,不善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往往导致在人际交往中失败体验颇多。其次,由于家庭经济的贫困,许多“双困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比较节约,这就使其他同学认为其“小气”、“斤斤计较”而不愿与其交往。第三是个性发展方面。“双困生”由于其家庭经济拮据,家长供其读书已属不易,根本没有经济实力再让其进行业余爱好的学习,到了突显个性与能力的大学校园,没有任何特长的他们就成了竞争中的弱势群体。第四是知识获取方面。“双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因为其经济情况与地理环境的限制,获取知识的来源有限,获取知识的渠道单一,仅能通过所学的课本获取极其有限的知识,这造成了他们知识面的狭窄,同时限制了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以上四种情况并不是独立存在,它们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经济贫困已经严重影响了“双困生”正常的学业,他们迫于生活压力,经常奔波打工挣钱,耽误了大量的学习时间,学业上感到困难和吃力;或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精力,学习时精神不能集中,学校组织的活动参与少,其基本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训练不够,由此影响其长远发展。一些贫困生毕业时,不但不能缩小文化资本的差异,相反却更加扩大了差异。从而显示出一个自我加强的“贫困链”现象。其基本图式如下:

3 “双困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

3.1 自卑心理

自卑是“双困生”最为突出的心理问题。由于缺乏稳定的经济来源,他们常常为学费、生活费发愁,不能像经济宽余的学生那样自由参加校园文化活动,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学习和生活用品,不愿参与一些需要自己承担费用的集体活动。他们大多比较自卑、敏感、怕受伤害,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不敢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锻炼和表现自己;有时候同学随便的一句话都有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容易形成情绪和情感上的强烈波动。

3.2 封闭心理

“良好的人际关系,同学之间的相互理解、信任、关心、友爱是维持和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②但相当一部分“双困生”由于经济的原因,不能融入集体中去,把自己当作“异类”看待,总觉得矮人半截,尽量少参加集体活动,对老师和同学的好意总摆脱不了被施舍的感觉,在心灵深处设置了一道屏障。渐渐地,他们在同学们的眼中总显得沉默、孤僻和封闭。

3.3 焦虑心理

“双困生”还经常处于精神紧张焦虑,情绪烦躁不安之中。表现为自尊心的损伤,自信心的丧失,失败感和愧疚感等交织而成的紧张、不安、忧虑、恐惧的情绪状态。一般情况下,适度的焦虑对人体并无害处,有时还会有助于分析和处理所面临的问题。但这种焦虑状态强度过大,持续时间过长,就会损害正常的心理活动,引发心理障碍,严重影响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3.4 掩饰心理

“有些贫困大学生由于不能正视自己的经济贫困,担心因为贫困而让人看不起,就采用各种手法伪装自己,掩饰自己,平常所表现出来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与自己真实的经济状况不符合,甚至完全相反。”③平时尽管囊中羞涩,但衣着打扮、生活质量、学习用具等却特别讲究;在同学聚会时借钱也要摆阔绰。

3.5 依赖心理

有些“双困生”缺乏自强意识和克服困难的精神,依赖性很强,总是把解决困难的希望寄托在学校发放补助上,并在心理上十分坦然地接受这些补助,认为补助是应该的。一旦补助的名额不是自己,就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不公平”的感觉。他们没有把经济贫困当作磨练自己的一种优势,而是把它看作得到补助的一种资本,缺乏解决困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目前,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围绕“双困生”的上述情况,对其心理救助问题,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不少建设性的工作意见和措施。其中,尤其对积极心理学的作用给予了高度关注。

4 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positive psychology)是一种关心人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的心理学,它主张以人的善端、道德、健康、爱等积极力量为研究对象,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也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从而使每个人都能顺利地走向属于自己的幸福彼岸。④积极心理学的最大追求是使一切生命过得更有意义。积极心理学的研究已经证实,和一般人相比,那些具有积极观念的人具有更良好的社会道德和更佳的社会适应能力,他们能更轻松地面对压力、逆境和损失,即使面临最不利的社会环境,他们也能应付自如。

积极心理学相信在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都存在着两股抗争的力量:一股力量是消极的――它代表压抑、侵犯、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自卑、怨恨、高傲、妄自尊大、自私和说谎等;另一股力量是积极的――它代表喜悦、快乐、福乐、和平、爱、希望、负责任、宁静、谦逊、仁慈、宽容、友谊、同情心、慷慨、真理、忠贞和幸福等。这两股力量谁都可以战胜对方,关键是看个体自身到底是在给哪一股力量不断注入新的能量,在给哪一股力量创造适宜的生存心理环境。积极心理学是对人性的尊重和赞扬,它揭示了人身上存在着的优于其他生命形式的外显或潜在的积极品质,而这种积极品质的存续和发扬光大将是个人和社会的福音。⑤

5 积极心理学对“双困生”心理救助的作用

5.1 扭转社会对“双困生”的消极认识

当前,“双困生”已成为一个专用词,用以表示家庭经济贫困和同时存有一定心理负担的学生。在社会舆论导向鼓励富裕、鼓励消费的今天,“双困生”多少带有消极的和负面的色彩。“双困生”头衔正逐渐脱离最初的含义,近乎成为社会的一种评价标准。实质上,人们对贫困的态度始终与文化和时代紧密相联,在20世纪60-70年代,我们提倡的是越穷越光荣,越穷心越红,因此,当时人们乐于言贫,觉得贫得光荣,贫得高兴。但从80年代改革开放后,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成为时代的主题和现实,富足成为文化张扬的重点之后,人们由乐于言贫而变为羞于言贫,在行为上也极力脱贫致富。今天,贫穷已经不再与光荣相关,相反与低自尊、丢面子相关密切。这一标准已导致“双困生”群体过分重视自我价值判断的金钱化倾向。他们害怕让人知道家庭的状况,拒绝资助,认为这是施舍,也不接受“双困生”称谓。

一些关于“双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和调查,其基本结论是“双困生”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并认为,“双困生”由于经济原因而导致长期精神负担过重,心理压力过大,群体自尊程度低,普遍有不安全感、依赖感。也有人指出,因为贫困,“双困生”在思想上和心理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包袱”,同时还存在着不少突出的矛盾及潜在的隐性问题。这些分析,给“双困生”群体涂抹上一层浓厚的消极色彩。许多研究流露了这样一种心理预设,“双困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贫困造成的。如果的确如此,那么“双困生”心理问题的最终消除,依赖于其经济地位的改变。显然,这里存在归因错误。家庭经济条件低下,对人的发展的确可能造成某些阻碍,但是这些外部条件不能决定个人成长。积极心理学强调人人都有发展的可能性和能力,强调每个人天赋的潜能在解决自身心理问题、促进自身成长中的积极作用。

5.2 积极心理治疗的目标与“双困生”心理救助的目标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