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1:2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篇1

【关键词】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效率;均衡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014-02

一、简述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与效率

(一)社会保障制度中的公平观

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观是: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适应,以促进社会公平为根本目标和评级标准,给同类的人以同样的权利和待遇,将不同类的人的待遇差别控制在社会公认的合理范围之内并尽可能缩小这种差距。

社会保障其自身的只能中最重要的就是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以维护一个稳定健康的政治和经济环境,所以在“社会保障”这个命题中,与生俱来的就包含着公平的含义。

(二)社会保障制度中的效率观

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观是:以提高制度结构的合理性和制度运行的规范性为前提,以提高社会保障需求的满足程度和社会保障资源的利用程度为手段,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保障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效率”在主要意义在于面对有限的资源应尽最大可能地提高其使用的效率,发挥资源的更大价值,价值发挥得越大,这种使用和配置的方式才是最有用的。将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资源最高效地配置,使其创造的价值最大化,便是最有效率。在“社会保障”这个领域,虽然其与生俱来的职能是促进公平,但是运作的过程中,如果没有一些机制来激励,非常容易产生搭便车效应,因此,在促进公平的前提下也要注重效率。

二、在社会保障制度中注重公平与效率平衡的重要性

从理论上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既考虑经济效率,不降低劳动者的积极性,也要保证分配的公平,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从社会保障实践看,不同的社会保障模式是不同国家根据其经济发展水平、国情或文化传统,对公平与效率之间的不同组合进行选择的结果。当前,大多数国家进行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正是从调整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出发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已逐渐成为各国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原则。

在公平方面,社会保障是一种促进公平的机制,所以,在社会保障中首先还是要注重公平,因为社会保障所关注的主体毕竟是社会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可能已经身处弱势、可能在未来一个固定时间或者某个不确定的时间有面临危机的可能,社会保障以其公平性保障这类人群的利益,以帮助他们在危机时渡过难关。对于个人而言,这种帮助可谓雪中送炭之举,意义重大;对于社会而言,这种机制是社会危机的“减震器”,可以有效地维持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对于促进经济发展、社会发展都意义重大。

在效率方面,社会保障在注重公平的同时也要注重效率,这主要说一下社会保险。一方面,对于缴纳社会保险费不同的个人,要区别对待,对于缴费高得多给付、缴费少的少给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公平的一种体现;另一方面,这种激励也可以鼓励人们多缴纳社会保险费,不仅可以为未来的潜在危机提供更大的安全保障,而且可以促进为社会保险的安全稳定运行提供更充沛的资金,提高其运作效率。

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收入再分配手段,事关广大社会成员的切身利益和积极性的发挥。建设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必须考虑增进公平与提高效率的有机结合。

三、中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效率与公平

从公平的角度看,传统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低公平的制度安排,但可以看到的市,社会保障逐渐向公平迈进,以养老保险制度为例。党的十报告指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基础养老金全国统筹。目前,我国城镇已经建立起使用城镇各类企业职工和个体劳动者的养老保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城镇居民的养老需求。然而,要解决我国城乡养老保险存在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我国于2003年开始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现状并不理想,不能满足农村对养老保障的客观要求。

比如对于“社会保险”而言,在注重公平的前提下却也强调了“效率”。再拿失业保险而言,累计缴费满一年不足五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二个月;累计缴费满五年不足十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十八个月;累计缴费十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二十四个月。这也是一种对“效率”的追求。对于所有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人,当他们失业的时候都可以按照相关程序领到相应的保险金,但是对于缴费不同人领取保险金的时限不同。这种对“效率”的追求,一方面能够进一步促进公平,对于那些缴费多的人也是一种公平的保护,同时又可以起到激励员工缴费的作用,一举两得。

正因为有了“效率”方面的激励,社会保险才能够更加健康有效的运行,如果只注重公平,理性的“经纪人”势必要选择尽量少的缴费,这样会造成社会保险的资金不足;如果只注重“效率”,那么社会保险便会沦为“商业保险”,因此两者的调和不可或缺。现今的政策已经在这方面初具成效,期待着在我们共同的努力下,社会保障在公平与效率中取得更加完美的共赢。

四、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分析如何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一)公平与效率间同步增长的矛盾性与长期发展的统一性

从长期来看,公平与效率是统一的:没有效率的持续提高就没有实现公平的物质基础,高效率有助于实现更高层次上的公平,而公平的增进也会为经济效率的提高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但在短期内,效率的提高和公平的增进并非同步,任何一方的增加都会以对方的一定损失为代价。

公平、效率与社会保障制度密切相关。公平是社会保障的本质和核心,社会保障制度从其建立之日起,就有互助互济、保障公平的固有特性。效率是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物质保证,效率的任何下降,都会造成或加重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困难。过分追求公平特别是高保障水平的公平,会导致严重的负面效果:一方面,人们逐渐形成依附社会保障的惰性,宁愿领取失业保险金,也不愿从事体力劳动;另一方面,因社会保障支付水平过高,国家财政负担日益加重,政府只能通过高税收来弥补社会保障赤字,导致资本和技术外流,抑制经济发展。超越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保障制度即使公平,也难以长期有效地实施。但是,如果片面追求效率而忽视公平,财富分配的极大不公则可能引发社会动荡,经济发展也会面临动力不足的问题。因此,社会保障制度既要坚持公平,也要体现效率,寻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二)正确处理社会保障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

合理确定支付水平,使社会保障水平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根据我国人口众多、年龄结构老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较低、未来社会保障负担沉重的现实情况,再考虑到国家层面上的社会保障资源严重不足,社会保障具有刚性、经济不景气时社会保障支出反而会急剧增长,因此,在扩大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的时候,支付起点应相对低一些,社会保障制度的受益者从整体上只能享受低层次的社会保障水平。低保障、广覆盖应成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一项长期政策选择。

(三)扩大深化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城乡平等

从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看,社会保障最初只覆盖工业工人,随后依次逐渐扩展到商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者、公务人员和农业工人、个体劳动者和小业主,甚至工薪劳动者的配偶。扩大社会保障范围,使之逐步覆盖城乡所有劳动者,这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长期奋斗目标,也是实现社会保障制度公平性的必然要求。

(四)由社保需求的多元化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

社会保障在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经济条件和不同制度的国家中表现为不同的模式。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注重结合自己的国力与国情,建立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决定了国家建立的基本保障制度只能起到基础性作用,解决国民在遇到收入风险时的基本生活问题,尚无法满足人们多元化的需求。这样,补充保险或政府鼓励的基本保障以外的其他保障选择就显得十分重要。建立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一是能满足不同个体和家庭对社会保障的不同需要,有助于在坚持公平的基础上促进效率的提高;二是有利于解决低保障、广覆盖所造成的公平有余而保障不足以及可能存在的效率损失问题。多样化的社会保障模式由多功能的社会救助体系和包括国家强制的最低水平的社会保险、由缴费决定或自愿购买的补充保险在内的多层次的社会保险体系构成。

(五)扩大筹资渠道,实现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多元化

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以往主要采用现收现付制。这种模式既不公平,也不能筹集到足够的基金以备未来之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均寿命延长,老龄化社会到来,人们对生活质量和健康质量的要求进一步提高,要求社会保障既能体现自己养活自己的原则,又能够筹集到足够的资金以备将来使用。这就要求实行多样化的筹资模式,即实行以部分积累制为主体,现收现付制和完全积累制并存,个人账户制、捐赠、发行彩票和可降低管理成本的志愿者服务等形式相结合的多种来源渠道的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模式。

参考文献:

[1]阿瑟奥肯.平等与效率:重大的抉择[M].华夏出版社,1987.

[2]王大东.浅谈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公平与效率[J].山西财大学报,2007(4).

篇2

一、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的内涵

(一)社会保障制度衔接

社会保障制度衔接是指当居民在城乡之间流动时,其社会保障待遇能够自由、合理、有序转续的制度调整与变革,旨在使社会保障待遇在城乡之间能够实现有效对接,居民不会因城乡流动而导致社会保障待遇的损失。制度衔接主要是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需要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建立起顺畅的联接通道,包括身份资格认定、缴费年限认同、保障资金转移、待遇核定计发等,尽量将城乡流动导致的待遇损耗降至最低。

(二)社会保障制度整合

社会保障制度整合是指推动城乡社会保障一致性的制度调整与变革,在建构理念、制度模式、筹资机制、运行机制、待遇计发等方面缩小直至消除制度性差异,实现基本社会保障城乡均等化。城乡一致是社会保障制度的理想状态,制度整合以消除同类社会保障项目的城乡差异为目的,将城乡分割的二元制度整合为一元制度,力图使居民不分城乡身份、公正平等地享受养老、医疗、低保等社会保障待遇。制度整合主要是城镇社会保障制度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整合,首先需要在筹资机制和待遇计发机制上做到一致,使城乡居民在统筹区域内流动时,无需担忧社会保障权益遭受损失。

(三)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的关系

衔接与整合是社会保障制度调整与改革的两种实现形式,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第一,衔接与整合均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发展的必要手段,都是解决两种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制度差异的方式,体现着不同社会保障项目在不同时期的特殊改革需求,衔接解决的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从“不通”到“通”的问题,整合解决的是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从“异”到“同”的问题,二者不可替代。第二,衔接与整合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城乡差异上截然相反,前者承认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差异的合理存在,后者旨在消除制度性差异。第三,衔接与整合在改革时序上通常有先后之别,基于改革时机和改革难度,一般是先衔接后整合,衔接是整合的基础,但不排除不经过衔接的整合的存在。第四,衔接与整合在空间需求上往往有强弱之分,如果社会保障制度以统筹地区为界,各统筹地区之间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一致的话,那么跨统筹地区进行制度整合的难度就非常大,制度衔接的可行性相对强一些。

衔接与整合具有条件性和动态性,虽然所有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之间存在衔接的必要性,但并非所有的城乡社会保障之间需要进行整合。基于城乡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等少数社会保障项目的城乡差异在一定时期内具有继续存在的合理性。同时基于城乡流动人口规模和流动范围的扩大,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保障项目与城镇化的关联最为紧密,受社会公众的关注度最高,因此其衔接与整合,不仅必要,而且紧迫。

二、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乡分割,农村社会保障待遇普遍低于城市

城乡分割是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最大问题,由此导致城乡社会保障待遇差距等一系列问题。从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规律和国际经验来看,城市社会保障制度往往先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诞生,也早于后者进入完善成熟阶段,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也逐步完善成熟,并与城镇社会保障制度统筹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体系中,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均有城乡之别,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还进一步将城市居民区分为就业人口和非就业人口。城乡制度分割在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早期的存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制度差异的弊端日益显现,其负面效应也越来越大。2011年,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保的月人均养老金分别为1558.4元、39元和57.5元,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人均养老金约为新农保的0.68倍;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农合的年人均补助标准分别为935.9元和130.1元,城市约为农村的7.19倍;低保方面,平均标准和补助标准的城乡之比分别为2.01倍和2.26倍。

(二)群体分立,进城务工人员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不到位

进城务工人员在我国现阶段具有较强的时代特定涵义,是城镇化背景下劳动力流动与严格户籍制度管理共同作用的产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前后的新、老制度都没有对这类特殊群体给予重点考虑,但这类特殊群体的人员规模和社会影响又迫使在政策设计时对其不能忽略。进城务工人员的基本特征是,工作流动性大,劳动收入较低,城市归属感不强,年轻时在各城市之间漂泊谋生。从现有城乡二元社会保障制度来看,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与城市社保和农村社保均难以完全接轨。如果让其加入城市社保体系,相对高昂的参保成本、相对固化的制度安排使其主观上和客观上都不愿意参保。以养老保险转续为例,单位缴费比例为20%,但只允许按12%的比例进行转移。再如农民工养老保险,单位缴费比例为12%,个人缴费比例为4%至8%,如果农民工达到待遇领取年龄而缴费年限累计不满15年且参加了新农保的,转入新农保享受相关待遇。如果让其加入农村社保体系,相对绵薄的保障能力、行权程序的繁琐复杂使其参保积极性不高。比如,新农合一方面不完全承认异地医疗机构的医疗费用,参合农民在异地就医首先需要明确当地是否有指定医疗机构,如果有,则必须到指定机构就医;另一方面大幅度降低异地就医的报销比例,且办理报销手续比较麻烦。少数经济发达城市或社保改革试点城市为农民工建立起有针对性的社保制度,但也遇到一些不可避免但又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制度不一致导致社保关系无法衔接等。

(三)区域分离,城乡社会保障关系跨区域转续困难

城乡人口跨区域流动是城镇化的一大特征,而统筹层次不高恰好又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一大障碍,因此城镇化背景下的社保关系如何转续也是一个值得慎重思考的问题。虽然《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已经出台,但政策甫一出台,其公平性与合理性就备受争议,同时可操作性不强。而且就目前来看,仅有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出台了跨区域转续办法,城镇居民养老保险、新农保、城镇职工医保、城镇居民医保、新农合均处于制度空白状态,制度如何衔接、待遇如何对接等问题尚处于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在当前城镇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如何解决城乡社会保障关系的跨区域转续显得尤为重要。

三、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的政策建议

(一)时机合适

当前我国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实现了制度全覆盖,实际覆盖面也在迅速提高。与此同时,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凸显,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践领域,推动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与整合已经达成广泛共识,争议焦点集中于目标方向和实施路径等方面。近年来,公共财政实力大幅增强,能够为制度衔接与整合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先行先试、大胆探索,已经积累出大量成功经验,同时也反映出诸多问题,这为全国层面的制度衔接与整合提供较好的实践参考。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现行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全面定型,有些仍在磨合和探索,此时的改革成本远小于彻底定型后的改革成本,越往后的改革成本越高,因此需要当机立断,做好整体设计,早下决心推动实施。

(二)总体思路

十报告指出,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这表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是当前社会保障制度衔接与整合的主要领域,城乡制度整合是关键举措。鉴于当前制度分割、分立和分离具有很深的背景特征和阶段合理性,综合考虑财政承受能力和社会稳定要求,制度衔接与整合必须分步实施、渐次推进,最终实现制度整体一致,这也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史相吻合。

养老保险方面,第一阶段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衔接,将特殊群体养老保险融合进来。第二阶段整合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模式不变。第三阶段做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衔接,改革社会统筹账户和个人账户,形成第一支柱的国民养老金和第二支柱的基本养老金。对城乡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进行分拆整合,两个制度的基础养老金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国民养老金,通过开征社会保障税来筹资,国民养老金调整为待遇确定型,实行普惠制,待遇为等额养老金,同时建立家计调查制度;两个制度的个人账户养老金进行整合,建立强制性基本养老保险,通过单位和个人缴费来筹资,实行缴费确定型。养老保险制度整合的最终框架体系由四个支柱组成:第一支柱为国民养老金,实行待遇确定型等额养老金,具有普惠性质;第二支柱为基金积累制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强制性缴费确定型,城乡职工由单位和个人缴费,城乡居民由个人缴费,政府给予一定补贴支持;第三支柱为基金积累制的补充养老保险,实行自愿性缴费确定型或自愿性待遇确定型,主要针对城乡职工,由单位和个人缴费,包括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等;第四支柱为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通过购买商业保险和家庭成员之间转移收入等途径来实现。

医疗保险方面,第一阶段做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衔接,将特殊群体医疗保险融合进来。第二阶段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立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第三阶段整合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形成第一支柱的全民医疗卫生服务和第二支柱的基本医疗保险。

(三)政策措施

1、加快推进社会保障法制建设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运行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性支持,尤其是在市场机制比较成熟、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社会环境中,社会保障制度对法律法规的依赖性更强。首先要在全国层面上出台专项法律法规,建议尽快制定《养老保险条例》和《医疗保险条例》,修订《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和制订《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其次要强化落实社会保障相关法律法规,以加强社会保障基金的监督管理,减少地方政府对社会保障基金管理事务的行政干预,保证社会保险缴费率的稳定性。

2、促进城乡社会保障统筹发展

重点是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坚持城乡并重、相互协调的发展思路,从制度建设上实现农村居民的基本社会保障。首先要统筹考虑农民工、被征地农民等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应向制度相对先进、运行相对成熟的城镇社会保障制度靠拢,尽量避免二者在基本构成要素方面的偏差。其次要深入推进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向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靠拢,实现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制度的统一。

3、完善社会保障的公共财政投入机制

要合理界定各级财政在社会保障方面的事权和财权,明确各级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在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之外,增设社会保障预算,以增强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权威性和稳定性。各级财政应不断调整支出结构,加大对社会保障的支持力度,逐步形成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待遇调整机制,在保证全体社会成员基本社会保障的同时,努力使人们合理分享经济社会的发展成果。根据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公共财政实力,建议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财政投入的重点方向是解决养老金隐性债务和做实个人账户,提高对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补贴水平,提高对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补贴水平,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4、改进社会保险基金投资管理

篇3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为了保持社会和经济发展的稳定,对公民在年老、伤残、疾病、失业、生育、面临生活困难以及遭遇灾害时,由社会和政府依法给予物质上的帮助,从而使公民基本的生活需要得到保障的一项制度。由此可见,要落实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其责任主体是政府或国家,因为也只有政府或国家才能够保障公民的“生存权”,才有能力维护这一项人的基本权利,并按照公平兼顾和效率的原则来使公民基本的生活需求得到满足。

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

1.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竞争愈发激烈,而收入的分配机制又与竞争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造成分配不均的现象,从而造成贫富差距,并且这个差距会不断地拉大,而实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就能够将社会所有成员的收入再次进行分配,将高收入人群的部分收入适当地转移给低收入人群,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够起到缩小贫富差距的作用,这样就能够使社会矛盾得到缓解,促进社会公平。

2.有利于维护社会的稳定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市场为导向的改革逐渐拉大了收入的差距。我国的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相比,不管是收入还是消费水平差距都十分明显。如果这样的差距继续拉大,社会矛盾会越来越突出,不利于社会稳定。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其本质的要求就是要达到人民共同富裕,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就能够有效地缩短公民的收入差距,保障公民基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公民的生活质量,保障社会的和谐稳定的发展,实现城乡共同进步。

三、我国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

1.我国对于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没有统一的方案。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就目前看来,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针对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只有一些指导性的思想,并没有具体可行的改革思路。由于没有统一的方案,地方政府也无法全面深入地进行改革,因为如果地方出台的政策与国家出台政策发生抵触,将会损害参保职工的利益,增加转制的成本。这就导致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停滞不前,面临着进退两难的局面。

2.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遇到了巨大阻力。在乡镇事业单位中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中,方向是向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并轨。由于二者在待遇上存在着巨大的差距,乡镇事业单位又没有建立职业年金或补充养老保险,所以乡镇事业单位中的职工都认为二者并轨后自己的养老待遇将会大幅下降,因此大家都对制度的改革采取消极的态度,使得改革遇到了很大的阻力。

3.国家财政投入的减少使基金的支付难以为继。目前我国对养老金的财政投入在逐步减少,很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依靠的是基金的积累,所以基金的支付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有些随着事业单位中退休人员的增加,会渐渐面临支出增加、收不抵支的问题,使得基金不堪重负。而有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入不敷出的现象,只有向当地的财政借款,来保证乡镇事业单位养老金的按时发放。

四、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

1.国家应该尽快拿出统一的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方案。由于缺乏统一的方案,我国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缺乏动力,举步维艰。如果国家制定出统一的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方案,那么将有利于规范各地方不同的做法,减少制度转接的成本,使改革继续得到深入和发展。

2.注意改革前后待遇的平稳过渡。目前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还处于起步阶段,基本的养老保险制度还未成熟和完善,也还没有建立起补充养老保险或是职业年金。由于我国乡镇事业单位的职工和企业的职工在养老的待遇问题上存有较大的差距,如果盲目地将二者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合并运行,可能会加大制度的摩擦,增加分配的矛盾。所以为了使矛盾得到缓和,我们要设置出二者并轨前合理的过渡期,放慢并轨的脚步,逐步缩小二者的差距。

3.在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得到完善之前,不能过早地减轻财政负担。如今我们要建立起的是由个人、单位和国家三者共同负担的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这样的制度建立就是为了减轻国家的财政负担。但目前乡镇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够完善,如果财政过早地将负担甩开,那么将会引发一系列的问题,比如一些能力有限的乡镇事业单位将无法为全体职工缴纳社保费,从而引起职工的不满,激发社会矛盾。所以只有逐步的完善乡镇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制度,才能从根本上减轻财政的负担。

五、结束语

篇4

一、公共事业管理概念及特点

公共事业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事业,其包括对行政、文教、体育、艺术、环保等方面进行管理,配合我国政府及相关部门工作开展需求,以促进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共事业管理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整体性特点。我国公共事业管理是以政府为主导,以非政府部门为辅的管理模式,二者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根据相应负责内容进行工作的开展,具有整体性的特点。二是定位过高问题。由于我国政府部门的特殊性,要求我国政府立足于法律要求,进行公共事业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相关部门工作的规范性,从而提升公共事业管理的效率。三是综合性特点。公共事业是一项综合性的概念,其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

二、社会保障问题分析

1.覆盖面问题。社会保障覆盖面是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直接影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作用的发挥,它是指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适用范围。目前,相比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存在覆盖面较低、从业人员与社会保障人数不符的现象,导致较大部分从业人员并没有社会保障,不利于我国从业人员利益的维护。2.养老保障基金问题。目前,我国社会保障基金是由个人+企业共同承担,在这种基金缴纳的模式下,出现“空账”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从业人员在进行保障基金缴纳时,由于年龄不同,出现账户资金不同的现象,再加上历史遗留问题,导致不得不挪用新缴纳账户的现象,长此以往,可能会出现支付危机的问题,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3.就业与失业保险问题。就业与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两大重点难题,其主要压力来自于城乡。目前,为了解决就业与失业问题,我国政府与企业不断为城乡人员提供就业与再就业机会,但是,由于城乡经济水平的差异,就业与失业问题仍然严重,不利于我国城乡经济的和谐发展。4.管理体制问题。我国社会保障管理体制中存在管理分散、权责不清等方面的问题,并没有统一的管理体制,导致各个部门之间出现各自为政的现象,不仅增加了各部门之间管理的成本,还不利于各部门之间进行协调工作的开展,从而降低了社会保障工作的效率。

三、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保障的关系

公共事业管理是以我国社会成员利益为目的,提供公共服务的管理工作,其为社会保障的开展提供了基础保障。因此,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结合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进行相应问题的解决,从而提升社会保障的效果。1.社会保障范围的扩大。社会保障制度对于我国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可以结合公共事业管理的目的,进行社会保障制度范围的扩大,从而保障我国社会成员的基本权益。首先,扩大社会保险范围。针对我国社会从业人员社会保险覆盖面较低的问题,可以基于从业人员权益保护需求,进行从业人员社会保险范围的扩大,逐步提升社会保险的覆盖面,保证从业人员的基本权益。其次,扩大社会救助范围。针对贫困居民救助政策,可以通过完善救助制度的方式,进行救助条件的放宽,提升贫困补助标准,从而提高贫困居民的收益。最后,扩大社会福利范围。社会福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结合公共事业管理需求,进行社会福利资源的整合,提升社会福利的法律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水平,从而借助社会福利促进社会发展。2.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经济基础,政府应当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扩大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渠道,从而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经济基础。首先,健全社会保障制度。政府可以以我国法律为基础,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渠道为目的,以公共事业管理的要求进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工作,制定规范化的基金缴纳内容,从而保障相关单位依照要求进行社会保障基金缴纳工作的开展,降低拖欠、逃避缴纳的情况。其次,政府部门可以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进行社会保障资金的管理工作,增加与其他机构之间的沟通,做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工作,在保证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社会保障基金的金额,为社会保障制度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支持。最后,针对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应当根据城乡经济发展的不同,有针对性地进行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调整,加大对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社会救助,从而提升我国贫困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人民的生活保障。3.医务、教育改革完善。医务、教育、体育、艺术等内容是公共事业管理的主要内容,做好医务、教育改革的完善,对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具有重要的作用。由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不同地区在医务、教育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影响了社会制度保证水平。因此,应当基于公共事业管理需求,进行医务、教育改革工作的完善,从而促进社会保障制度内容的完善。一方面我国不同地区政府应当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认识到医务、教育改革的重要性,结合改革需求,进行与其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促进体育、艺术、娱乐等行业的发展。由于公共事业管理具有非盈利特点,各地政府应当结合区域经济发展现状,进行改革方式的丰富,不仅可以促进不同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升,还有助于不同地区人民思想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保障之间存在相互影响作用,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共同承担起社会保障问题解决的责任,加强对于社会保障工作的监督,从而为医务、教育改革提供更多的支持。4.环保卫生范围的扩大。环保卫生工作对于我国个人生活质量提升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基于公共事业管理的需求,面对人类生存所面临的问题,应当进行环保卫生范围的扩大,提升我国人民的环保意识,引导人民做好疾病防控工作,以促进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方面在我国人民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前提下,我国人民对于生活质量的需求逐渐增加,公共事业管理与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需要根据人民需求的变化,进行工作内容的科学调整,做好环保卫生工作,有助于我国社会卫生水平的不断提升。另一方面随着人类社会发展对于环境破坏的日益严峻,环保卫生范围的扩大,有助于社会保障工作的有序开展。不同地区政府应当做好城乡居民环保卫生宣传工作,提升城乡居民的环保卫生意识,使其可以主动参与地区环保卫生工作的开展,提升不同地区的环境卫生水平。同时,环境破坏的同时也导致各种疾病问题的出现,扩大环保卫生的范围,可以对不同地区居民,进行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让不同地区居民认识到环境保护、能源节约与卫生维持的重要性,使得不同地区居民肩负起自己的责任,配合政府及相关部门进行环保卫生工作的开展,不仅改善不同地区的环境污染情况,还为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增加了各地人民群众对于社会保障工作开展的认同度。

四、结语

篇5

中小企业肩负着众多经济和社会的任务及责任,而其融资难的瓶颈制约了其生存和发展。突破难题,创新举措,以制度设计切入,建立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是一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有效之路。

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提出的背景

1.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目前,全国工商注册登记的中小企业占全部注册企业总数的99%,达4000多万户。中小企业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实现利税分别占总量的60%、57%和40%;流通领域中小企业占全国零售网点的90%以上。中小企业大约提供了80%的城镇就业机会。近年来的出口总额中,有60%以上是中小企业提供的。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

根据2010年6月的《2009年度中国中小企业融资与担保状况调研报告》,我国中小企业融资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1)金融业的滞后发展导致融资渠道单一――主要依靠商业银行贷款。虽然理论上讲中小企业融资有银行借贷、第三方机构担保和民间融资三种渠道,但中国中小企业融资的主要来源是仍是商业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提供比较单一的间接融资,这一点较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发展。

(2)政策不完善导致不利于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营造――很难从商业银行取得贷款。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虽然依赖于商业银行的贷款,虽然中小企业贷款占商业银行总贷款的比例逐年上升,但目前仍只占0.9%~1%。

3.中小企业融资难原因分析:

(1)没有全面的、有效的制度支持。近年来各地逐渐重视起中小企业的作用和其发展,但全国范围内仍旧缺少一个统一的全面完善系统的支持中小企业成长发展的政策和制度,包括中小企业融资等法律法规和制度。

(2)没有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有很多专业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但在国内,商业银行一定程度上服务现代化大银行的发展目标,较少顾及中小企业独特的发展需求;而其他机构比如城市信用社更是走上了变身商业银行甚至上市的道路,完全改变了其应该服务于中小企业的初衷,造成了严重的目标偏移。

(3)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经营历史短、财务信息披露不规范以及市场淘汰率高等特点,导致了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不愿承担和冒着各种对中小企业放贷的风险和责任。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新兴企业更是具有投资收益期长且收益不确定性的特点,造成这类企业无法进行传统贷款的还贷。

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初步构想

针对存在问题,本文提出建立一个全新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来根本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该制度可以简述为“政府发起,商业银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协同”的服务于中小企业的社会保障制度。

1.“政府发起”的解读:政府是整个制度的发起人和带头人,在整个制度运行的过程中政府只负责提供一定资金平台支持以及进行法律监督而不对具体的融资行为进行行政干涉。

2.“商业银行为主”的解读: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是一个有政府适度参与的侧重市场化的制度,有别于带有我国现有的福利性质的“个人社会保障制度”,商业银行在其中进行完全市场化的运作,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商业银行的利益而且能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并承担市场风险。

3.“其他金融机构的协同”解读:随着今后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机构参与其中。同时,在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诸如信用档案建立、资产评估等环节也需要其他金融机构的协同帮助。

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及核心:

1.政策的制定:政策的制定包括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具体内容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机构设立:成立全新的“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公司”,由适度参与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政府及其他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为主)共同成立,在北京设立总部,各地分别设立分部。为实现对中小企业融资的一站式服务,企业社会保障公司有单独的办公地点、但只做接待客户功用,参与的金融机构(商业银行为主)仍各司其职,在原办公地点工作。

3.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可以简述为“一种借、贷分离的新型借款还贷模式”。“借、贷分离”指的是:放贷方(商业银行为主)提供贷款,根据传统还贷模式还款方(政府专项资金平台为主)在一定条件下先行替中小企业代支付贷款,待中小企业逐渐有了还贷能力再向还款方支付之前所欠资金。还款方出资为中小企业的还贷提供了一个时间上的缓冲,使中小企业能摆脱资金对企业发展的束缚。前文已经说到,中小企业尤其是新兴的高科技、新技术企业因为自身特点无法按照传统的贷款时间表进行还贷,这就是企业社会保障制度要解决的问题。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解决“借不到”,还要解决暂时“还不起”。

4.具体流程设想为:

(1)某个需要资金的企业先到“企业社会保障公司”的接待部门进行登记,表明该企业加入企业社会保障制度。

(2)企业必须接受“企业社会保障公司”的评审部门对该企业的规模、发展前景以及信用等方面专业审核和评级,并提供报告,报告用于限定企业贷款的规模以及具体还款办法。

(3)企业持有报告后可以向“企业社会保障公司”的放贷部门(商业银行为主)申请贷款,贷款的规模由第二环节中的报告决定。

(4)企业同“企业社会保障公司”的放贷部门以及还款部门(政府专项资金为主)签订三方贷款协议,明确“借、贷分离”的贷款还款细节。

(5)企业根据协议取得贷款。

(6)还款方根据三方协议向贷款方还款。

(7)企业根据三方协议向还款方还款。

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创立的可行性分析

1.从政府的角度:在整个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只是执行政策引领以及资金支持的任务,无须耗费过多的人力物力。虽然目前在整个制度的运行过程中政府方面并没有直接的利润收入,但长期上讲中小企业的发展带来的是税收上的大幅增收。而且从长远上看,随着金融制度的逐渐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代替政府专项资金在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中的作用,政府可以减轻更多的负担。

2.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角度:商业银行等其他金融机构虽然参与成立“企业社会保障公司”,但实质上由于“借、贷分离”新模式创立,使得商业银行等放贷部门的利益更加有保障。目前的放贷方以商业银行为主,但随着其他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会有更多的金融机构参与到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中来,甚至有可能涌现一批专门从事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来壮大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

3.从中小企业的角度:根本上解决了融资难的问题。

4.从整个社会发展的角度: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不仅解决的是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而且根治了许多中小企业融资难带来的信用卡套现、私募基金发行混乱等其他问题。企业社会保障制度促进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带动了经济社会的进步,是一项有着多重意义的工程。

中小企业社会保障制度未来发展需要注意的问题

1.关于机构建立

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短期内依然依赖于政府,现有的“政府发起,商业银行为主,其他金融机构协同”一定程度上会造成权责不明等问题,但在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初期这不失为一种恰当的过渡模式。将来随着金融业的发展,势必出现一批具有“企业社会保障公司”功能的专业金融机构。

2.关于制度功能

企业社会保障制度目前仅着眼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项问题,而现实情况是中小企业的发展还有很多诸如内部管理、企业诚信、法律意识、市场监管等其他问题,一个完善的企业社会保障制度应该涵盖企业“初创期――成长期――扩张期――成熟期――衰退期”等不同阶段中的全部环节,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站式的全面服务。

篇6

目录

中文摘要……………………………………………4

英文摘要……………………………………………5

前言…………………………………………………6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6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8

三、在贫困的农村建立社会保障的重要性………10

四、对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对策………………12

参考文献……………………………………………17

辞谢…………………………………………………18

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

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

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在以农业为主的我国越来越重要了,尤其是在贫困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更是得到人们的关注。建国以来,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从无到有发展到现在,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绩,但是在贫困的农村地区依然存在着非常严重的问题,如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水平低,资金来源不足等。研究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实施方案,对于建设和谐社会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社会保障农村社会保障贫困地区

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research

abstract:alongwithmarketeconomydevelopment,the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hasbeenbeingmoreandmoreimportantbyagriculturalprimarilyourcountry,inparticularinimpoverishedcountryside,thesocialsecurityquestionobtainspeople''''sattention.sincefoundingofthenation,ourcountr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growsoutofnothingdevelopetothepresent,hasobtainedtheinspiringresult,butstillhasextremelyseriousissueintheimpoverishedcountrysidearea,likethesafeguardcoverageisnarrow,thesafeguardlevelislow,capitalsourceinsufficiencyandsoon.studiestheimpoverishedlocal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questionandproposedthefeasibleimplementationplan,saysregardingtheconstructionharmonioussocietyhasthevitalsignificance.

keywords:socialsecuritycountrysidesocialsecurityimpoverishedarea

社会保障是一国政府为全体国民(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在农村)因各种原因失去收入来源而生活贫困时,向他们提供的生活保障。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能不考虑到我国的地区差异。我国贫困地区人口比重大,经济发展程度相对较低,而且集中了我国大部分的贫困人口,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更艰巨,贫困农村社会发展中的问题更为突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的紧迫性更为明显。我国目前正在建立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限于城镇地区,尽管从1991年开始已经在发达的农村地区进行了商业性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试点,但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农村地区仍是一个空白。我国现在仍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其迫切性及意义不亚于城镇的社会保障。

一、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

建国50多年来,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建立了一些初步的社会保障制度,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安定,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都曾发挥过极为重要的作用。部分地区解决了部分群众“老有所医,老有所养”的问题。但是,由于它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在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的,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推进,它对农村社会发展的保障功能,却没有很好地发挥出来,存在多方面的弊端和问题。

(一)范围小,覆盖面窄

1994年,建立社会保障网络的乡镇虽达14854个,却仅占全国乡镇总数的31%,建立社会保障基金会的村委会仅占24%。没有建立社会保障机构的地区,尽管集体也以公益金和合作医疗基金的形式向农民收取社会保障费用,但由于个人缴纳的公益金只是赡养无儿无女的孤寡老人,社会供给性差,而且使用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农民没有积极性。而且大部分乡镇企业和私有企业以及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三资企业对农村劳动者的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这种情况,使国家无法对农村劳动者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极不适应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格局。

(二)保障水平低下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长期处于极低的发展水平,农民可自由支配的收入也极其有限,所以他们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消费,也只能是一种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例如,自1992年开始在全国推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尽管民政部门和政府其他部门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但距离农民最基本的养老需求的满足尚有相当距离。农村的医疗保障制度也基本上处于同样的境地。农民很多情况下都陷入缺医少药、疗费昂贵、毫无医疗保障的窘境,社会保障无论是范国还是标准都是很低的。有调查显示,占人口80%的农村居民,仅享受社会保障的11%,可见保障水平之低。

(三)社会化程度低

目前,在我国农村推行的各种社会保障制度从严格意义上说都不是真正的社会保障,而仅仅属于社区保障。农村以养老、医疗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工作仅在小范围内实行。没有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推广,社会保障基金调剂范围小,在如何确定福利水平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方面国家没有一个具有法律意义上的数量规定。全国虽有1100个县开办养老保险,但参加人口只占总人口的10%,积极推行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虽然解决部分群众“病有所医”的问题,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农村人口在保健医疗问题上对集体的依附关系,医疗保障只是社区化,而不是社会化。一般说来,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农村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亦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许多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另外,农村地区各社会保障项目发展不平衡,大部分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项目不全,而且各项目间缺乏有机联系,构不成整体优势。

(四)资金来源不尽合理

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是以农民个人激纳为主,集体次之,国家为补充。这使国家和集体所体现的社会责任过小,不仅造成了资金来源的不足,降低了保障标准,而且也影响了农村参加养老和医疗等保障的积极性,加大了保障工作的难度。所以我国应尽快改变目前这种资金来源方式,寻找适合我国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多渠道的来源方式。

(五)立法不健全,管理不够科学与规范

首先,管理体制不顺,表现为政出多门,管理多头。民政部门、计生委、基金会、寿险公司等机构涉及了农村社会保障,导致相互扯皮,办事效率低下的状况。其次,有些地方的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难以保证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健康发展。再次,国内尚未立法,使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无法可依,由于多家分割,条块分割,职)权不分,缺乏监督,使本来已经够乱的管理体制更加混乱。

二、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成因

(一)贫困地区的农村人口比重较大

贫困地区城市化仅为20%左右,低于全国20个百分点,这使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远高于我国其他地区。而且由于贫困农村城乡非农经济不发达,广大农村人口又大多积淀在农业领域。1999年,我国农村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员的比重高达63.7%,而其它产业从业人员的比例又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农村人口比例大,农业从业人员比重高,那么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任务和负担重,这是显而易见的。

(二)农民收入水平低下

贫困地区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低,贫困面大,贫困率高,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其人均可支配收入远远低于其他地区。另外,贫困地区农业产值水平低,农民人均收入水平低,加上非农产业落后,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扩大收入的机会也很有限。大部分地区的居民收入还处于维持生计水平的状态。收入的低下使他们维持基本生活都很困难,根本不会考虑社会保障的问题。所以,农民收入低会严重制约其对加入社会保障网的积极性。在当前这种情况下,要农民自己出一部分钱,无疑还是一个不小的负担。

(三)政府财政困难大

由于一系列原因,贫困地区各级政府的财政困难较大。以1998年的统计资料为例,西部11个省区市财政收入共868.58亿元,财政支出则高达1678.21亿元,收支相抵,赤字为809.63亿元,财政赤字为当年财政收入的93%。分省区看,则各个省区市都有赤字。而东部地区地方财政既能办大事,又能有节余,并且还有潜力可挖,西部则支出不大,赤字不小,暂时也没有多大的潜力可挖。如果在现有财力的基础上再增加大笔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支出,地方财政可谓是雪上加霜。

很显然,贫困农村经济实力薄弱,三农问题突出,地方财力又很有限。而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从总量上看首先是大笔的、而且是持续的支出,然后才是持续的受益。它的财政支付能力和农民的经济承载力的困难是问题的核心。解决支出的问题在先,办成好事的收获在后。解决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在先,形成良性循环在后。这是对在此地区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难题所做的基本估计。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建立和完善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健全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对国民收入再分配、矫正收入分配市场失灵的有力手段,是促进社会公平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

作为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是不可动摇的目标,对于贫困地区的农村尤其如此。因此我们必须注意防止两极分化,主要是防止城乡分化和农村内部分化。要防止两极分化,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便是一个重要的措施。社会保障可以在高收入和低收入之间进行分配,使整个社会收入趋于公平,这不仅可以保障老、弱、病、残等农民的基本生活,而且也促进了农村社会稳定。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农村社会的“稳定器”,而且是经济运行的“稳定器”。

(二)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符合利益对等原则和税收公平原则

从农民的角度看,他们不仅以上缴各种费税直接为国家财政做出贡献,而且还通过工农业产品剪刀差的方式间接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财政资金,且这种积累方式目前还在持续。按照利益对等的原则,政府以财政资金向社会提供服务及公共产品,作为这些服务及公共产品的受益者应该包括所有向政府上交税费的人。社会保障实际上就是政府向国民提供的一种公共产品,与城镇居民一样,农民应该是享有社会保障的主体。税收公平原则的标准之一就是根据受益的多少,即享受到政府提供的服务水平,一般而言,多享受服务者多交税,反之则少交税,但无论如何纳税人都应在不同程度上享受到政府的服务。因此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也符合税收公平的原则。

(三)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是贯彻以人为本,应对人口老化,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条件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执行这一国策的难点在贫困地区的农村。在农村社会保障欠缺的情况下,除了土地,养儿防老是农民生活保障的第二道防线。农村老年人在年轻时,其全部收入投入家庭,主要是子女养育上,当其年老时只能由子女尤其是儿子来赡养。在这种社会存在下,要改变几千年来在儒家传统文化中形成的“多子多福”、“养儿防老”的生育观念,是非常困难的。何况,我国已明文规定“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可见,只有建立健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用”,逐步淡化传统观念才成为可能。

随着改革开放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空巢家庭”增多、“3859”部队成为农村主力的情况日益突出,因此农村养老压力将十分沉重,未雨绸缪是智者的选择,对于国家也是这样,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才有可能度过这段危险时期。

我们常说要提高全民素质,全民素质主要是指身体素质和文化素质,而农村医疗保障的缺乏严重威胁着农村人口的身体健康。在贫困地区的农村,有不计其数的农民不是因为医疗设施不健全便是因为昂贵的医疗费用而耽误了病情。社会保障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它既保障公民的生存权,也保障公民的发展权,后者主要是指保障公民受教育的权利。据统计,“八五”期间,我国1.45亿失学儿童中,绝大部分分布在中国的贫困地区。要改变这诸多情况,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非常重要的。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有利于刺激消费,扩大内需

启动内需,一个重要的出路就是启动广大的农村市场。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农村市场是非常可观的。但是当前农民消费水平比较低,据调查,1997年全国农村居民平均每百户仅拥有电冰箱8.49台,彩电27.32台,洗衣机21.87台,摩托车10.89辆。没有社会保障的农民希望为自己和家人的生老病死积攒下足够的钱,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和教育积攒基础,这样就抑制了他们对高水平的消费。农民每年增加为数不多的收入很大部分会沉淀到储蓄中去,很多研究显示,中国农村居民的边际消费倾向要远小于城市居民。所以没有社会保障的配合,只通过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减轻农民负担和向农村提供合适的产品并不一定就能取得理想的启动农村需求的效果。

四、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的对策

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因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而面临新的任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家庭结构的变化、人口老龄化以及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的趋势等客观现实情况,以及过去搞的社区型社会保障的夭折,迫使我们必须建立起中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这对我们既是一个严峻的挑战,又是一个很好的机遇。建立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立足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国情,即人口多,底子薄,经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我国目前城镇职工社会保险的做法和国际社会保障经验,都不能很好地解决我国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按通用的社会保障方式,即按严格的收入比例、严格的时间和地点、严格的投保年龄建立起一种规范的管理办法,在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村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难以做到的。因此,建立我国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指导思想是:从农村实际出发,坚持以保障农民的基本生活为目的,借鉴我国城市和国外社会保障的经验和教训,以农民自我保障为主,自助为主与互济为辅相结合,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保障、企业保障相结合,实现全方位的社会保障。建立一个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济和生育等全方位的、城乡一体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农村劳动者和全体农民在面临年老、疾病、生育、丧失劳动能力以及其他诸困难时,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能享有老有所养,病有所医。

(一)加大投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覆盖面是反映劳动者消除生、老、病、死、伤、残的后顾之忧,生活于有安定感的网络之内的比例数。覆盖面越高,社会越稳定,我国社会保障城乡的差别很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和社会保障水平都很低。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我们必须重视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这样就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大资金、技术和精力的投入,建立包括养老、医疗、工伤、教育、生育等在内的全面的保障制度。

(二)采取各种措施加速农村经济发展,从而提高社会保障水平

社会保障基金的多少直接受经济发展的制约,社会保障水平的提高必然要依赖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全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在于加速农村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经济不够发达,这就要求我们全力发展经济,同时要求我们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时,保障水平不能要求过高。

(三)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按步骤分期实施

一般地区,先从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入手,创造条件逐步展开。经济贫困地区,根据贫困地区农村的实际情况,要把社会保险与救济救灾工作统一起来,鼓励每一位农民参加社会保险,尤其要扶持贫困户参加社会保险,提高他们战胜灾害、脱贫致富的能力。保障范围由小到大,项目由低到高。逐渐从社区化的保障制度中走出来,建立全国范围的社会化的保障制度。总之,开展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要顺应农民的要求,尊重农民的感情,留有余地,循序渐进,以适应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群众心理上、物质上的承受能力。

(四)多渠道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要给我国贫困地区的农民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无疑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设贫困地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首先要求国家投入资金。由于我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多,国家财力有限,单一依靠国家财政来开展社会保障工作,是极不现实的。这就需要我们多种形式筹措资金。如,通过有关政策来大力发展集体经济,来强化农村集体对保障资金的投入,采取政府积极引导和农村自愿相结合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推行强制性养老保险和养老储蓄,建立个人账户,不论集体补助多少连同个人缴费全部记在个人名下,属个人所有,让农民既有安全感又有自主感,从而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加社会保险的积极性,鼓励农民积极参加各种商业保险,因为商业保险适应性强,能适应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

(五)加快相关立法,提高管理水平

首先,在鼓励农民自我保障的同时,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而社会保障又必须通过国家立法才能得到保证,目前社会保障在农村进展不力,举步维艰,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社会保障立法滞后,比如,在许多私营、三资企业中,常常以社会保险不是法律规定为由,拒绝为农民工设立保险。因此可见,加快农村社会保障立法建设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使贫困地区的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法可依,使贫困的农民感觉到社会保障有了法律的保护,可以很容易地落在实处。其次,要根据我国农村的现实情况建立多层面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社会保障的管理水平。因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国情,就是在同一村庄,户与户之间的收入也各不一样,单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很难照顾到各方面的要求。在农村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必须改变以往“政出多门”的现象。各项保障项目都设立一个统一管理的机构,统一指挥,统一领导,让保障有统一文件,有统一的人员,把事情落在实处,确实让农民感受到社会保障的益处。

(六)坚持国家政策指引,农民自我保障为主,集体补助为辅的保障原则

社会保障也有度的问题,社会保障若过于浓厚,农民从社会保障中得到的好处越多,他们就会减少劳动供给,产生一种惰性心理,只等着社会的补助,而自己不去劳动,导致社会和经济效率的损失,国家财政负担过重。所以社会保障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设法引导农民产生自我保障的意识,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保障,把集体保障作为辅助方面。务必要处理好“养穷人”与“养懒人”之间的关系。因此,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要制订一个适度的保障标准,即社会保障的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既能够使低收入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制度的保障,同时又不会丧失寻找新工作机会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树文:《社会保障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耿忠平:《社会保障学导引》,同济大学出版社。

[3]史探径:《我国社会保障的几个理论问题》,《法学研究》1998年第4期,加上起止页码。

[4]郑功成:《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专家谈》,《劳动保障通讯》2000年第10期,加上起止页码。

[5]尚长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中国财经信息资料》2002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6]周一平:《中国西部地区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议》,《中国劳工通讯》2000年第3期,加上起止页码。

[7]纪尽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现状、问题及对策》,加上出版社。

[8]王文韬等:《农民工社会保障调查》,《半月谈》,2004年第7期,加上起止页码。

[9]杨立雄:《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可行性研究》,《社会》,2003年第9期,加上起止页码。

[10]郑功成:《农民工的权益与社会保障》,《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2年第8期,加上起止页码。

[11]李强:《城市农民工的失业与社会保障问题》,《新视野》,2001年第5期,加上起止页码。

[12]翟从海:《我国民工社会保障现状与立法建议》,《社会保障制度》,2004年第6期,加上起止页码。

篇7

关键词:农村;有效需求;社会保障

一、引言

市场经济常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萧条)的现象,凯恩斯认为总需求决定就业量;总需求不足造成失业。总需求不足,导致商品滞销;存货充实,引发生产缩减;厂商解雇工人,造成失业。

(1)组织生产时,要同时考虑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如果总需求价格大于总供给价格,厂商就有利可图,进而增雇工人,扩大生产。反之亦然。资本家预期获得的总利润达到最大化,生产和就业达到均衡时的社会总需求,即为“有效需求”。

(2)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造成消费需求不足,也造成投资需求不足,即社会总需求的不足,必然导致社会总就业量的不足和经济危机的产生。

在这次影响深远的经济危机中,我们看到虽然我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基本上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但出口的下降、外资的流失、居高不下的失业率、较高的通货膨胀率等诸多问题逐一显现,还是给我们的政府和管理部门提出了挑战。我国13亿人口中有8亿在农村,但受传统城乡二元结构模式的影响,我国城乡发展极不平衡,在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的同时,农村社会保障却存在着保障水平低、社会化程度低、政府扶持力度小、覆盖范围窄、法律制度缺失等诸多问题。适时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维护社会稳定,更是从经济学角度达到促进有效需求增加的关键一步。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现状和困境

1、五保供养。根据相关规定,老年、残疾或者未满16周岁的村民,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而又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享受农村五保供养待遇;但是五保供养的费用来自于地方政府和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能否尽到供养的责任,取决于两级政府的经济能力。

2、家庭赡养。也就是所谓的养儿防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规定了老年人被赡养的权利,这也成为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的主要形式。可是随着人口老龄化压力增加和物价上涨,农民生产生活压力增加等原因,很多农户家出现了养儿却不能养老的情况。

3、土地保障。在我国,土地对于农民来说既是生产资料又是生活资料,对于中国绝大多数农民,尤其是对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民来说,土地就是命根子。近年来,随着国家农村税费改革政策的实施,农民在土地中获得的收益较之从前有所增加。但是经济危机来临,物价上涨加剧,农民的土地却没有增产,粮食价格的上涨无法抵消化肥价格的增长,农民子女受教育的费用也是有增无减,在当前环境下,农民生活压力正在逐渐增大。

4、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我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规定,按照“个人交纳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国家给予政策扶持”的筹资原则,以个人账户积累方式为主的农村养老保险工作开始在各地推广开来。刚推广的几年农民的参保热情非常高,但随着后来农保资金管理不善、各级政府支持力度不够,导致农村社保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和障碍,参保人数急剧下滑。

5、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治病难,历来是中国社会尤其是农村社会制度完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2002年我国开始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即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政府、集体、个人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农民治病难的问题。

6、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贫困人口,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差额补助的制度。目前在城镇这个制度推广的比较好,但在农村该制度的推广还是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广大农村地区,8亿人口的消费规模却小的可怜。消费规模是有两个因素构成的,一是消费者数量;二是消费能力。就消费者的数量而言,我国人口有13亿之众,其中的8亿多农民构成了我国最大的消费群体,他们消费能力的大小,很大程度上影响内需规模的变化;就消费能力而言,中国是世界上储蓄率很高的国家,居民储蓄存款已经超过了20万亿人民币,这可以从凯恩斯的流动性偏好理论得到合理的解释,因此我国农民的消费潜力尚未开发出来。

三、通过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来扩大有效需求

就当前经济形势严峻,为了缓解有效需求不足,应加快“保障”体系的建立。这是减少农民后顾之忧、促进农村消费的关键。要使农民能够消费(有消费能力)和敢于消费,就需要建立一个以养老、医疗、教育为主的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居民之所以把数量不多的剩余资金积蓄起来而不敢消费,其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养老,二是看病,三是教育。一旦建立起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民自然而然就会敢于消费、勇于消费并最终成为扩大内需、拉动经济持续增长的主体力量。

1、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中国国内消费市场低迷的原因不是居民没有消费的需求和愿望,主要是由于相应的社会保障体制还不够完善。在中国转轨过程中老百姓过多的承担了这个社会改革的成本。过度市场化的住房制度,养老、医疗等负担让农民不得不进行积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可以有效解决居民后顾之忧、扩大消费倾向、促进消费市场的繁荣。

2、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居民消费倾向

当前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处于关键时期,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仅是稳妥落实各项改革的重要保障,也是促进国内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基础和前提条件。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范围、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健全失业保险、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方面还需加大投入,加强引导,使广大消费者形成更加乐观的未来预期,增强其消费意向;另一方面则可直接提升市场的消费能力,扩大市场消费规模。

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动经济和就业良性发展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是扩大内需的要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保障居民的基本生活水平,可以改善居民的消费心理预期,因而有利于促进居民增加消费,扩大内需,进而推动经济的稳定发展。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不仅体现在养老保险、医疗保险,还应把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也都纳入到推广范畴,取消城乡差别待遇,取消农民、自由职业者与正式职工差别待遇,从根本上保障农民利益,增加消费信心。

综上所述,根据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理论,分析国内外经济形势,拉动内需,尤其是促进农民消费是增加有效需求,缓解经济压力的重中之重,而加大力度建设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解除农民后顾之忧,是最有效、最根本的解决途径。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欧林宏.对凯恩斯流动性陷阱理论及其政策主张的全新认识[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0(7)

[2]王慧红.如何理解我国的结构性有效需求不足[J].商业经济与管理,2010(10)

篇8

关键词:社会保障支出;财政支出;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12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9)05-0045-03

1.引言

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稳定器、安全阀,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社会保障被明确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适应经济体制转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努力健全公共财政体系,调整支出结构,逐年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1]。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地方经济增长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在当前既要保持经济增长又要兼顾社会公平的大背景下,研究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河南省近年来的数据为例对此进行分析。

2.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经济原理

社会保障是一种社会性的活动,是独立的市场主体无法依靠自身的力量完成的,只能由作为社会组织的国家来进行,绝大部分的社会保障资金的取得和支出都需要由国家来完成。因此财政与社会保障制度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财政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后盾。实践证明,代表公共利益的政府始终在承担着社会保障最终保证人的角色,运行一个财务可以持续发展的社会保障制度,必须有政府财政的强力介入,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的良性运行和合理发展。综观世界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我们能够发现:几乎所有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都十分重视财政对社会保障的作用[2]。

市场经济的发展以社会稳定为条件,要发展市场经济必须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以解决市场竞争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宏观上讲,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能够起到深化企业改革,促进公平竞争、促进劳动力合理流动、加强宏观调控,促进经济稳定持续发展等多方面的作用。从社会保障与经济主体微观决策的关系来看,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会有效地改变经济中无数家庭和厂商面临的预算约束和经济激励,进而影响他们的储蓄、人力资本投资以及生育行为,而这些微观决策共同形成了包括物质资本积累、人力资本形成和技术进步等在内的促进一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因素,因此社会保障制度必然会对经济的长期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3]。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政府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不仅是社会保障制度健全和完善的重要保障,而且必然会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的影响。

3.河南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影响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稳步提升以及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加快推进,社会保障力度逐步加强。河南作为中国的第一人口大省,近年来经济实力已位列全国前五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力度也在逐年加大。从1998―2007年,GDP总量由4 308.24亿元增至15 012.46亿元,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由25.49亿元增至287.43亿元,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也由27.36元增至291.25元。河南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产生了什么影响呢?本文从河南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以及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全员劳动生产率两方面产生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

3.1 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在长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增长主要是由于技术进步造成的,而在短期内,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投入数量和效率。经济增长简单地说就是国民经济数量的扩张,其中最主要的衡量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的规模水平及年递增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和资本、劳动的关系可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表示:

Y=AKαLβeu(1)

其中Y代表国内生产总值,K代表资本投入量,L代表劳动投入量,α、β分别代表资本和劳动的产出弹性,A被称作全要素生产率,它实际上是一个杂项,包括技术进步、制度变革等。

本文以模型(1)为基础来分析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经济增长理论是研究长期经济增长的理论,是从供给的角度来研究经济增长。在经济增长理论中,财政政策具有改善经济增长绩效的作用,政府通过财政支出提供包括社会保障等在内的公共用品、给予科研教育补贴、纠正外部性等措施,使经济产生持续稳定的内生增长成为可能。

对模型(1)稍加变动,加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非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两个变量,则模型(1)可变为:

Y=AKαLβG 1γ1G 2γ2eu(2)

其中G 1代表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额,G 2代表其他财政支出额。

对生产函数(2)两边取对数,得下式:

InY=A+αInK+βInL+γ 1InG 1+γ 2InG 2(3)

利用河南省1998至2007年以上5个变量的数据(GDP、K、L、G 1和G 2的数据来自河南统计年鉴和河南省财政厅相关年度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见表1,利用模型(3)进行估计,在进行估计前,由于使用的是时间序列数据,为避免伪回归,首先进行单位根检验,各变量的单位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1 原始数据表

注:(1)表中数据《河南统计年鉴》和河南省财政厅相关年度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中的有关数据整理。(2)GDP按当年价格计算,以2008年《河南统计年鉴》为准,K为河南省固定资本投资额,L为河南省历年从业人口。(3)财政社会保障支出额,2006年以前按照历年《河南统计年鉴》和河南省财政厅相关年度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里的“抚恤和社会福利救济费”、“行政事业单位离退休经费支出”、“社会保障补助支出”之和作为当年“社会保障支出”,2007年度按照2008年《河南统计年鉴》和河南省财政厅一般预算收支决算总表里的“社会保障和就业” 作为当年“社会保障支出”。

表2 变量平稳性检验结果

注:C,T,N分别代表检验中是否带有常数项,时间趋势项及滞后阶数,滞后阶数的选择为AIC。

最小化原则,采用Eviews3.1软件计算。

由单位根检验结果可知,5个变量都是非平稳的,且它们的一阶差分都是平稳的,所以全部是一阶单整变量。为了避免伪回归,还需要进行协整检验,在这里采用EG两步法,最终得到估计结果如下:

lnGDP=0.488lnK+0.391lnL+0.112lnG 1+0.125lnG 2

(3.7023) (3.4711) (2.1547) (2.3446)

括号中的数字表示系数检验的t统计量值,由于常数项不显著,所以模型没有常数项。从模型可以看出,产出的资本弹性为0.488,产出的劳动弹性为0.391,产出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弹性为0.112,产出的非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弹性为0.125。因此河南省的经济增长主要是靠要素投入提供的,其中资本作出的贡献最大,由于收入分配主要按要素进行,由此决定了在收入分配中国民收入大部分为资本所有者所有,这也是河南省目前贫富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和非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的贡献程度差不多,非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作出的贡献稍大,主要原因在于非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中有一部分为生产性财政支出。从总体来讲,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还是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未来时期随着财政对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比例的逐步提高,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进一步增强。

3.2 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为了实证分析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还可以采取另外一种方法――分析河南省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如果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就可以判定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河南省1998―2007年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情况,如表3所示:

图1 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全员劳动生产率散点图

为了进一步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以表3中数据为基础,以全员劳动生产率为因变量、以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为自变量,利用SPSS软件对全员劳动生产率(PGDP)与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R)之间的关系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结果为:

PGDP=5412.36+69.779R(4)

R=0.972R2=0.944F=151t=12

回归结果说明,全员劳动生产率(PGDP)与人均财政支出(R)之间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4.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上述研究表明,1998―2007年间,河南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促进作用。10年来,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由25.49亿元增至287.43亿元,增长了近11倍;GDP总量由4 308.24亿元增至15 012.46亿元,增长了3倍多。产出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弹性为0.112,而且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全员劳动生产率之间存在着高度的正相关,实证表明了河南省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对河南省的经济增长起到了一定的积极的促进作用。

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党的十七大也再次明确了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以及政府加快建设社会保障体系的决心,政府财政用于社会保障方面的支出将会得到持续的提高[4]。河南应抓住目前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制,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继续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使社会保障制度在加快和谐社会建设和促

进经济增长方面起到更大的作用。4.1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增加财政社会保障投入

目前河南省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力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可以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要逐步降低经济建设支出的比重,应该继续缩减财政性经济建设支出,同时加紧民间投资体系的培育,加快金融体制改革的步伐,创造出一个良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投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从经济建设中抽出大量财政资金,充实社会保障资金,加大社会保障力度。另一方面要适当压缩行政管理费用支出,应该进一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真正改变目前机构臃肿、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现状,努力减少财政供养人口,节约财政支出,减轻社会负担,支持社会保障。

4.2 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拓宽社会保障基金筹集渠道

社会保障基金是社会保障支出的源泉。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二元化特征明显,以河南为例,2007年河南省农业人口占全省人口的比重为66%左右,而这部分人口有相当一部分被排除在现代社会保障体系特别是社会保险之外,这也是造成中国社会保障水平低下、社会保障来源不足的原因之一。因此,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将社会保障制度向农村拓展,向城镇个体工商户和所有灵活就业人员、自由职业者拓展,不失为扩大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的好办法。

4.3 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

根据目前财政收支的现状,为了减轻财政负担,除了采取上述措施外还应该积极寻找其他的途径、采用其他的财政手段及措施来补充社保基金、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从而为社会保障财务运行的良性发展创造条件。目前可采取划拨国有资产、大力发展社会福利彩票事业和慈善捐赠事业等方法为社会保障筹集资金[5]。

参考文献:

[1]孙志筠.着力改善民生 积极做好财政社会保障工作[J].经济研究参考,2008,(01):31-35.

[2]蒋筱江.论社会保障与公共财政的关系[J].中国物价,2008,(04):60-63.

[3] 王利军.中国养老金缺口财政支付能力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08,(02):127.

[4] 王子龙.中国社会保障的财政问题分析[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09):52-56.

篇9

城市化水平是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内经济、科技、教育等综合实力的体现,其中经济发展水平则是城市化水平的支柱。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耦合协调关系,两者互相影响、互相推动。正是经济的发展,使大量产业和人口在城市聚集,推动了城市化的进程,只有经济增长才能从客观上推动和实现城市化。然而农村人口的恋土观念使农民与土地的关系凝固化。对于农村人口而言,土地不仅是主要的生产因素,也是他们生活的可靠保障。

但绝大部分农村人口只依靠土地的生产作为他们的经济来源,低收入使他们无法摆脱贫困的生活状态。同时,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改革,也有一部分农村人口认识到土地对他们自身发展的限制性和落后性,从而脱离农村进城就业,投身到城市的经济建设中。剩余劳动力外流和坚守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是当今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现象。这两种现象不但不适应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潮流,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给我国城市化道路带来困难。第三,社会保障制度不完善。在农村人口城市化的过程中,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土地制度等等都对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过程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在这些众多的影响因素中社会保障因素是阻碍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最大障碍。因为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二元性,在城市化进程中缺乏化解市场风险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使得处于城市化过程中的农村人口处于“边缘人”的地位。城乡二元性的社会保障制度安排使得进城的农村人口无法列入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

2农村人口城市化应采取的措施

首先,推进户籍制度改革,促进人口城市化。我国的户籍制度改革设计面比较广,受到各个方面的因素影响,所以这就要求户籍制度改革的每一个阶段和每一个地区都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因地制宜稳妥有序的逐步放宽户籍制度管理。随着人口城市化过程出现的最大问题就是人户分离,要实行开放的动态管理制度,将原有的二元制换成一元制,要在住房、就学、社会保障、社会管理等方面推进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配套改革,取消对外地户口人口的歧视,使之逐步获得平等的权利。

其次,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在新的形势下,要更好的实现农村人口城市化,单凭农村人口进城务工是远远不够的。针对我国农村的特殊条件和现状,要加快发展农村经济就要合理的利用有限的土地资源,实现农业经营产业化。要突破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把土地集中起来进行规模经营,形成区域优势。同时对于生产结构进行调整,就农村的当地气候和生长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鼓励农民种植具有当地特色的作物。同时,农村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村人口的自身素质。受历史条件,社会制度,生活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农村人口素质普遍较低,尤其是在我国偏远山区的农村人口的受教育水平和开放程度较其他地区比较落后。所以,改善农村的经济条件不能一味的从农村的大环境出发,要把目标对准农村人口,从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入手:一是,以提高城市农村人口素质为前提,进一步的整合社会力量,广泛的吸引社会各个部门参与到提高农村人口素质的工作中来;二是,放眼未来大力培养学习型知识型农民,城市各有关部门应该转变观念把提高群众的知识化和现代化作为工作的重点;三是,从根本上转变进城人口的观念,使他们深刻的认识到知识和技术的重要性,要他们充分的认识到自身素质的提高才是改变落后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对于已经进城从事小买卖的农村人口从政策上和资金上给予帮助,放宽对农村人口的创业限制。鼓励农村人口自主创业。

篇10

论文摘要:农村社会保障建设是我国整个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农村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逐步建立起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成为当前河南乃至全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

农村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乡的和谐,更不可能有中国的和谐。所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让农村成为和谐有序的社会、稳定发展的社会和健康繁荣的社会。而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的关键举措是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1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包括农民养老保险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个方面。从1991年试点到2003年底,全国有1870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其中有5 428万人参保积累基金总额为259亿元。2003年当年领取养老金的农民有198万。由此看出,农村社会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应清醒地看到,目前农村社会保障还很薄弱,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层次低,范围小,覆盖面窄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除对缺乏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生活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等实行“五保”制度外,绝大多数农民没有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其养老、医疗、工伤主要靠自我保障、家庭保障。

1.2社会化程度低,保障功能差目前,农村保障制度是乡、村两级统筹,造成的主要问题一是苦乐不均,二是保障程度普遍偏低。有些地方,保障对象的保障金几十年不变,经过几次通货膨胀后,原有保障基本生活的目的也难以达到。这种状况不仅削弱了社会保障对劳动者的生活保障作用,而且成为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和参与市场竞争的障碍。

1.3保障制度的可操作性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救灾体系没有形成科学的等级评价制度;第二,没有一个具体的贫困标准和救济标准,因而评价一个家庭是否贫困时,就只能凭直觉,标准一降再降,受救济的人数逐步减少;第三,确定收入没有一个统一的方法,这是由于农村的特点造成的。

1.4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缺乏法律保障,资金筹措不足,同时难以保证保值增值。

2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有利于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据统计,我国目前全国70%以上的老龄人口分布在农村,2004年,我国农村60岁以上老人已近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0.90%,且老年人口数量大体以年均3%的速度增加。进入21世纪,农村65岁及以上的老人比例大幅度上升。在农村,大多数老年农民的现状是一无积蓄(有的只是少量积蓄),二无保障,从经济来源到生活照顾几乎完全依靠子女。因此农民老有所养势将成为我国农村面临的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

2.2有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众所周知,资源的流动性是保证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作为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其流动成为资源优化配置和保证经济运行的重要方面。我国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相互分割的,特别是所有制分割和城乡分割。乡镇企业职工和农民享受很少甚至根本就享受不到社会保障待遇,使农村劳动力难以向其他所有制流动,难以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同时由于广大农村地区养老只能靠家庭,劳动力为赡养和照顾父母所束缚,也不利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

2.3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3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可能性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国家财力有限,这就给农村社会保障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但是中央财力的快速增长和中央政府对“三农”的支出政策的加强使得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的经济可能性增加。

①持续稳定增长的经济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物质基础;②城镇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准备;③农民观念的更新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思想基础;④部分地区的实践经验为农村社会保障提供了参考;⑤改革为农村社会保障铺设了道路;⑥原有的基础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供了条件。

4 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对策构想

4.1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①把农业保险纳入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目前,在我国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客观存在的情况下,把传统的社会保障项目延伸到农村中的做法,受国家财力、农民收入水平等诸多因素的限制,不可能建立较为公平、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而农业保险的纳入,则可以较好地保证广大农民的基本生活条件,使农村、农业稳定发展壮大,从而保障整个社会稳定。即使在一些发达国家,面对反复无常的自然界和社会风险的侵害造成的重大灾害损失,如果没有农业保险的保障作用,往往也会使农场主们步履维艰。②加快立法,为农村社会保障健康发展提供法律依据。社会保障的性质在于它的政府强制性和非盈利性,它体现的是社会成员在政府保障下的平等保障权利。目的是使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分享经济发展的实际利益,共享经济发展成果。所以,从科学管理的角度出发,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而不能以政策的形式出现。必须确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法律地位,依法建立包括社会保险法律制度、社会救济法律制度、社会福利法律制度、社会互助法律制度、社会优抚法律制度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筹集社会保障基金,确保基金使用安全、高效。

4.2具体措施①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责,改革农村单一的社会保障组织形式,建立专门的社会保障机构,统一管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②采取多种形式筹措资金以支持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与运行,建立严格、高效的资金的管理和运营机制;③统一协调,加强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领导和宣传工作,更多地体现农民自我保障的原则,实行国家、集体和个人自我保障相结合的模式;④建立和健全三项制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中,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项制度是重点;⑤建立与社会保障体系相联系的相关政策保障体系,加强服务网络及平台建设。具体为养老保障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就业保障体系、职业伤害保障体系、生育保障体系、社会救助体系、社会福利服务体系、社会优抚体系等。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根本出路在于加速农村经济发展。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存在的许多问题都是由于农村经济不发达,农民收入低的原因造成的。如果农民收入丰厚,除日常所需外有多余的存款,那么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大力发展农村经济,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增加农民收入。

5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创新的重点

5.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要重新定位与制度创新。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我国从试点到推广至今已有近20年时间,现在需要总结经验教训,结合新情况和新形势,提出新的政策措施。新制度的设计需要重点解决以下问题:一是寻求新的筹资模式;二是扩大保障对象范围;三是制定新的待遇标准;四是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充分体现政策扶持;五是要逐步拓宽养老保险基金运营渠道,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六是要整合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源;七是要保持政策和业务的稳定性、连续性,妥善处理历史遗留问题,特别是现行制度承诺的高利率问题,以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5.2继续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实行分类保障,适时与城镇合作医疗保险接轨。

5.3建立医疗救助制度,弥补合作医疗保障的不足,并对其功能进行矫正。医疗救助制度是医疗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救助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医疗保险制度尚不普及之时,其重要性更为突出。为此,在完善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基础上,应加强建立医疗救助制度,为那些确实有经济困难、无钱看病的人群实施医疗救助。

5.4加强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实行网络化管理。

5.5实行社会保障“一卡”管理制。基于人口流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衔接、转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统一管理等多方面的需要,有必要以身份证号码为账号,建立“一卡”缴费账户,该账户可以随居民的流动而转移,保险关系进行属地化管理,其账户上附带的保险费,只需要随卡由迁出地划转迁入地。这一制度要求社会保障的管理和服务能够配套,如社会保障实行城乡统一机构管理,业务实行网络化管理,服务机构要求由城市延伸到农村等。依目前社会保障工作基础看,实行“一卡”制管理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但目前可先以身份证号码建立个人账户,为未来统一管理打基础、做准备。

参考文献

[1] 蒋翠珍.建立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初探[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1(9).

[2] 王延中.中国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问题[J].经济管理出版社,2004.

[3] 刘翠霞.中国农村的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J].新华文摘,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