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产业化的特征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1:1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业产业化的特征,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业产业化的特征

篇1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龙头企业 ;融资 ;现状特征

中图分类号:F83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4161(2012)01-0086-04

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阶段,作为基础性和弱质性产业的农业要想真正强大起来,必须改变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通过将个别资本、个别生产经营单位与生产者全部连接起来,把农业生产与市场联系起来,用产业化推动农业实现优质、高产、高效发展,才能推动整个农村经济的大发展[1]。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大任务的重要举措。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经营一体化,其关键是要有“龙头”企业的带动。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力军,是带动农村经济整体发展的助推器,已成为区域经济的一支重要力量和新的增长点。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目标的实现;有利于发挥龙头企业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稳定市场价格、促进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2]。

一、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现状

甘肃省农业产业化经营经过多年的调整与发展,已成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和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现已形成以定西、张掖为中心的马铃薯加工业发展区,以兰州、酒泉为中心的乳业发展区,以武威、金昌为中心的粮食加工业区,以陇东地区为中心的果蔬重点发展区,以甘南、临夏、河西地区为中心的牛羊肉重点发展区,以陇南、天水为主的中药材发展区。全省的农业产业化经营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明显发展,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得到了充分的发挥。随着农业产业化的稳步推进,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也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不仅数量和质量呈快速增长趋势,其经济规模与效益也显著提高,各级龙头企业将农户、基地和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为全省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截止2007年底,拥有国家级、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20家。

本项研究中,我们采取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相结合的方法,选取21家典型龙头企业,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其融资现状进行了深入了解。抽样调查的龙头企业共21户,占甘肃省龙头企业总数的10.19%,包括马铃薯加工企业10户,蔬菜加工及运储企业8户,酿酒原料生产企业、综合农贸市场及饲料企业各1户,占样本总量的比重分别为47.62%、38.10%和4.76%。21家企业包括年平均销售收入约10 247万元,实现净利润1 365万元,平均销售净利润率22.9%,平均投资利润率为17%,在农业类企业中属于效益较好的企业。无论从企业规模、注册类型、从事行业和组织形式看,样本企业涵盖面都比较广,具有较强的代表性。

调查显示,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张,融资需求规模也逐年扩大。2002―2008年21家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年均增长54%,中期贷款需求年均增长25%。2008年企业平均规模为4 365万元,平均实现产值6 885万元,平均每个企业资金需求为1 500万元。融资困难已成为制约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特征

目前,我国农业正从自给自足、分散化、低投资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向农业产业化发展和高投资为特征的现代农业转化,现代农业体系的建立和农业产业化的形成急需大量资金投入,因而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然而,相关数据显示,2006年甘肃中小企业、乡镇企业和非公经济建设项目有400亿左右的资金缺口,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基本包含于这几类企业中。由于甘肃多数龙头企业为土生土长的地方企业,在资金实力、管理水平、财务管理规范化和抵押担保能力等诸多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企业发展的资金来源渠道少且起点低,加之农业企业的弱质性,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非常脆弱,仅凭自身发展和积累很难形成产业竞争优势。因此,农业企业在市场化运作的融资体系中处于劣势地位,融资难已成为制约其进一步持续发展的重要障碍。

借助于总体数据及典型调查,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的特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贷需求旺盛,但资金总量供应不足

从调研结果来看,龙头企业贷款需求呈逐年上升趋势,但可获得资金总量仅占需求额的40%左右,资金需求季节性明显,且以流动资金需求最大,占短期贷款的80%左右,中长期贷款需求主要集中于处于发展初期的企业,尽管仅占贷款总需求的20%,但需求企业集中。从上述分析可知,甘肃农业龙头企业的贷款方式以向正规金融机构(农业银行和农村发展银行)做抵押和担保贷款为主,需要以自有不动产(一般为地产和房产)作为抵押物。而农业企业普遍存在自有资产不足,或企业在投产初期已将不动产进行抵押的现象,因此很难向银行提供充裕的不动产抵押和担保[3]。因此,正规金融机构对企业的满足率极低。信贷资金供给总量不足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企业所需固定资产融资需求量大,但满足率低。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普遍存在用于配套设施建设和扩大再生产融资需求量大,但满足率低下的问题。目前,甘肃大多数龙头企业尚处于初级规模阶段,在建设初期利用贷款完成厂房建设及生产设备购置后,可用于贷款的担保资质已基本用完,已无能力建设相关配套设施,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生产加工能力的充分发挥,致使企业产品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利润率难以提高。以马铃薯淀粉生产企业为例,由于没有冬贮能力,企业或是将收购来的大量马铃薯堆放于露天,或是由农户自行存储随用随购。由于存储条件差,一方面导致原料浪费严重,另一方面也影响到淀粉的生产质量。

同时,企业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特别是一些产品定位较高的外向型加工和生产企业。为了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不断引进先进的生产设备,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但同样受抵押能力的制约,得不到正规银行的固定资产贷款,资金的供需极不平衡,极大地制约了企业扩大再生产的进程,影响企业发展壮大。

参与调查的企业中,有17家2008年用于固定资产投资的中长期融资需求为22 350万元,而实际获得的贷款额仅4 100万元,满足率仅18.3%。其中马铃薯和蔬菜加工企业融资需求分别为13 580和8 500万元,实际获得的贷款额仅为2 800和1 300万元,贷款满足率分别为20.2%和15.3%。其中蔬菜加工企业贷款满足率更低,与其运储风险更大,季节性更强,规模与影响力等都不及马铃薯企业有较大关联。在调研发现,许多企业为了发展,经常动用流动资金来搞技改和基建,不仅导致流动资金紧张,也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更增加了还贷风险[4]。

2企业流动资金需求量大,银行信贷供给量难以满足

农业产业化企业收购、加工有明显的季节性,不同产品的收购、加工时段不同,但资金需求相对集中。以中国农业银行张掖市分行为例,截至2008年9月,为大力支持以甘绿、四通为代表的蔬菜保鲜、贩运和深加工龙头企业,共向企业累计投放贷款2.1亿元,占全行累计投放涉农贷款19.6亿元的10.71%。尽管银行信贷规模逐年扩大,但仍无法满足其全部资金需求。

马铃薯受储藏能力限制,加工只能集中于当年9月至来年5月,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的资金收购足量的马铃薯。从调查结果看,该企业流动资金贷款需求增长迅速,2002―2008年年均增长52%。2008年,参与调查的10家省级以上马铃薯龙头企业平均流动资金需求3 320万元,实际贷款1 513万元,贷款满足率45.6%,满足率偏低。加之需求时间集中,融资供需矛盾突出,导致收购资金不足而使原料供应不足。此外,年开工时间短,最短甚至不足60天,设备严重闲置。

从整体上看,银行将中长期贷款转为短期贷款,与蔬菜产业短期资金贷款需求大不相符。蔬菜产业的收购、加工季节性更强,每年4月开始需要前期的投产资金。受储藏能力的限制,加工只能集中于当年的7~12月,这就要求企业必须在短时间内投入大量资金收购原材料,7~10月是流动资金的集中需求期。同时,由于蔬菜生产和运储企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普遍存在设备更新与技术引进的需求,中长期贷款需求量也非常大(据调查,短、中及长期贷款需求约各占1/3)。但由于企业缺乏更多的抵押能力,不能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中长期贷款,只能占用短期贷款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最终致使流动资金不足而影响企业的收购、生产能力。

(二)信贷资金供给结构性矛盾突出

企业发展阶段、规模及资金需求期的不同,导致其对资金贷款的需求结构不同。但银行对这些企业的贷款衡量标准、发放贷款的程序却是统一的,因此企业可获得贷款与发展需要不匹配,普遍存在资金供给结构性不足,产生中长期贷款与短期贷款、固定资产贷款与流动资金贷款的供给矛盾。建设期固定资产贷款为银行主要的中长期贷款类型,在没有还清建设期贷款的情况下,银行不能继续为企业提供流动资金贷款。与此同时,企业扩大生产方面的固定资产贷款又不能满足银行的抵押担保条件。目前,农业加工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期限一般不超过半年,只能用于填补流动资金的缺口,因此企业更需要较长期限的贷款,以便用于技术改造和厂房设施建设。

通过对比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和蔬菜加工及运储企业2008年的融资需求状况,可以看出,马铃薯生产加工企业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已初步形成规模,对资金的第一需求是以收购和储运为主的流动资金需求,其次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购置与更新。而蔬菜加工企业发展相对滞后,对资金的需求偏重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的购置、更新,其次才是产品的收购、储运和加工。两类企业由于发展阶段不同,导致对资金需求的结构有较大差异,反映出资金供需结构性不足的问题。这一现象在蔬菜产业发展中表现更为显著。问卷显示,2008年蔬菜产业融资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生产设备购置、更新的企业占到27%,用于农产品收购、储运和加工生产的占55%。

(三)内源融资能力不足,贷款结构以政策性银行为主,融资渠道狭窄

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多数起步于2000年以后,由于企业创办时初始投资大,很多企业目前尚未收回原始投资,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能力弱,内源融资不足。根据企业利润率调查,2007―2008年蔬菜企业的利润率仅为10%左右,资产负债率均在40%以上,因此仅依靠利润留成作为企业的主要资金来源,远无法满足企业投资扩张规模和发展的需要。马铃薯加工企业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参与调查的10家马铃薯龙头企业平均利润率8%,资产负债率41%,其中最高企业接近60%。目前大多数正常经营的企业流动资金主要依靠外源融资,而外源融资基本上依赖向正规金融机构贷款。

从融资渠道来看,90%以上的企业以金融机构贷款为主,且银行贷款在企业外部融资来源中所占比重高达80%;从获得贷款额度上看,通过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占82%。在金融机构中,农业发展银行贷款业务发展迅速,2004―2008年增长了6倍,至2008年在农业企业可获得贷款中所占比例最高,约为50%,其次为农村信用社,约占30%,农业银行约占20%,呈现收缩的趋势。

因当前甘肃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尚难涉足主要为大企业服务的资本市场,而适合中小企业要求的直接融资市场,如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创业板市场、场外交易及各种产权交易市场在我国尚未建立,导致马铃薯加工、蔬菜加工及运储企业没有直接融资的来源。在间接融资市场上除银行提供少部分贷款外,其余资金全部由民间融资解决。即便是发育相对良好的马铃薯加工龙头企业年盈利率加权平均也不到8%,在自身资本积累不足,既不能获得银行贷款,也无其他融资渠道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借贷融资成本较高的民间资本,采取亲友借贷、职工内部集资以及民间借贷等非正规金融融资方式筹集资金。据调查,10家马铃薯企业民间借贷和其他渠道贷款占总贷款额的18%,利率平均为11%,过高的利率大大增加了企业的财务负担。但由于甘肃整体上民间金融组织发展滞后、可供融资的资金积累有限、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以及民间信用体系建设的差异、融资利率相对较高等问题客观存在,非正规金融在地区间发育程度差异极大,整体发展尚处于非正规的起步阶段,融资额度受到很大限制。

(四)正规金融机构信贷标准高,贷款手续繁杂,贷款成本高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具有相对弱质的特征,高标准的信贷条件,繁杂的借贷手续以及较高的贷款成本,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借贷效率。从信贷渠道看,调研涉及的企业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比例高达86%。从贷款方式看,企业贷款方式以抵押贷款为主,约占总贷款额的76%,担保贷款次之,约占24%。98.6%的企业认为贷款难,其主要原因为无抵押或担保资质、有不良贷款记录、贷款手续繁杂等。除抵押、担保资质和不良贷款记录这两方面属政策规定的信贷标准高的影响外,贷款手续繁杂则属于可以规避的软。此外,筹资费用高于贷款利率是造成企业贷款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之一。据企业初步估计,筹资费用一般约为贷款额的8%,主要用于风险保证金、抵押物的评估费、登记费、公告费、企业财产保险费、企业人员保险费。此外,在金融机构融资服务方面,企业普遍反映银行竞争不足,服务方式单一,无法满足需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规模化、多元化和外向型发展,要求金融机构不仅提供传统的信贷结算服务,还要根据不同贸易方式和融资特点,提供开证、征信咨询、委托等综合配套的金融服务,而这些都还无法满足。

(五)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强

据企业反映,政府在龙头企业扶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相关的税费减免政策,政府担保基金或保险基金覆盖面较小,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少、担保总额有限,难以满足企业借款需求。

三、基本结论

第一,从资金需求方面看:龙头企业贷款需求逐年上升,季节性明显,且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对信贷资金的需求结构不同。由于企业资金需求结构与银行贷款供给结构存在偏差,且通常企业很难向银行提供充裕的不动产抵押和担保,因而贷款需求的满足率很低,影响到企业的设备更新、技术改造、原料采购和生产加工效率,极大地延误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未来企业要规范经营管理,提高经营效率,增强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此外,农村信用状况直接关系着农业产业化融资体系的建设进程,在农业产业化过程中,要加强信用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农村的信用意识,规范农村信用秩序,探索建立良好信用环境的方法,将龙头企业纳入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推进龙头企业信用制度建设进程,为农业龙头企业享受到方便快捷的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第二,从资金供给方面看:不同规模、不同发展阶段、不同农产品性质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其对资金的需求结构应该是不同的,他们需要层次化的资金供给体系来满足其资金需求。然而,目前融资渠道狭窄,银行作为目前农业企业主要的资金供给方,也缺乏差异化和高效率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和服务程序,直接造成了贷款成本高,贷款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的不匹配的状况。未来应该实现农村金融组织的多样化,建立和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以商业金融为主导、以政策金融为辅助、民间金融为补充的分工协作的农业产业化金融服务体系。对建立在血缘、亲缘、地缘等社会关系基础上的民间金融安排,可以在加强引导、监督并纳入法制管理的前提下,适当给予发展空间,以发挥其在农村金融体系中的补充和辅助作用。从政府扶持力度看,政府在龙头企业扶持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税费减免政策,政府担保基金或保险基金覆盖面较小,政策性担保机构资本金少、担保总额有限,难以满足企业借款需求。

基金项目:本文为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甘肃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张莉芬.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和对策探讨[J].云南农业,2011,(1):48-49.

[2]龙新.农业部农发行出台措施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融资[J].农村工作通讯, 2009,(5) :41.

[3]冯兴元,等.试论中国农村金融的多元化――一种局部知识范式视角[J].中国农村观察, 2004, (5).

[4]郎洪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思考[J].企业经济, 2004, (2).

篇2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因子分析;综合评价

中图分类号:F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1.04.1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1)04-38-02

新疆玛纳斯县农业优势资源丰富,是昌吉州的农业大县。2009年玛纳斯县提出以农牧民持续大幅度增收为目标,以品种优良化、作业机械化、农田水利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服务社会化、农民知识化、农村信息化、农业生态良性化、城乡一体化为重点,着力构建新疆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和统筹城乡发展先行区,率先在全疆各县市中实现农牧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是以农业产业化为主要特征,同时农业产业化也是实现工业化的主要表现形式,也为城镇化发展起到关键作用。所以发展农业产业化成为玛纳斯县经济发展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指标说明

农业产业化是以农业产业为主体,相关产业为依托,使农业产业实现产业延伸和产业扩张,从而形成穿透产业层次,联通一、二、三产业,以农业为基础,二、三产业中相关行业协同发展并组成利益共同体,连接农业的前产业和后产业构成产业链,实现大规模、整体化、综合型、高效率的产业经营过程系统。从实践角度出发,农业产业化则是产品商品化、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经营一体化、服务社会化和管理企业化等综合特征。根据农业产业化的内涵建立农业产业化指标体系,评价新疆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水平。

指标体系的构建要遵循以下原则:(1)科学性。指标要能反映农业产业化的基本内涵和要求,同时要考虑数据的可获性。(2)综合性。指标体系的涉及要系统且相互配合,各有侧重形成有机整体。(3)统一性。评价指标的计算口径要统一,运用统计指标可以计算,要便于量化。

本文选取2005-2009年能够反映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经济变量,这些变量分别从产业化基础、产业化配套设施、产业化效益、产业经济实力及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对农业产业化进行评价。经过反复筛选并考虑数据的可得性,选取17个指标作为评价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水平的指标,分别为人均GDP(x1)、农产品加工能力(x2)、人均消费品零售总额(x3)、农村人均固定资产投资(x4)、城镇化水平(x5)、人均机械总动力(x6)、单位面积化肥施用量(x7)、单位面积用电量(x8)、社会化服务能力(x9)、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x10)、农产品零售业总额(x11)、农产品加工业从业人员(x12)、土地贡献率(x13)、产业结构优化程度(x14)、人均播种面积(x15)、人均农产品产量(x16)、劳动力规模(x17)。

二、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

因子分析是通过研究多个变量间相关系数矩阵的内部依赖关系,找出能综合所有变量的少数几个随机变量,这几个随机变量是不可测量的,通常称为因子。然后根据相关性的大小把变量分组,使得同组内的变量之间相关性较高,但不同组的变量相关性较低。因子分析的目的就是减少变量的数目,用少数因子代替所有变量去分析整个经济问题。因此,本文运用SPSS17.0统计分析软件,用因子分析法对新疆玛纳斯县农业产业相关的17项指标进行处理。处理后输出结果如表1所示。

由表1可知,从这17个变量中提取的3个因子所得到的累积方差占总方差的99.679%,由此可以说明这3个因子所包含的信息占17个变量所表示信息的99.679%。其中,第一、第二、第三主成分方差的贡献率分别是57.95%、30.873%和10.856%。

基于因子分析玛纳斯县2005-2009年农业产业化主要指标,分别对影响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的主成分进行具体分析。因子一中的信息包括农业产业化基础、产业化配套、产业化规模、产业化效益和产业科技化,说明该因子是影响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的因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到因子中各分量的得分,可以得到因子一的主分量方程为:

Y1=0.111x1+0.116x2+0.126x3+0.227x4-0.066x5+0.084x6-0.026x7+0.151x8-0.070x9+0.114x10+0.097x11+0.105x12+0.076x13+0.079x14+0.054x15-0.172x16+0.103x17

其中,x13和x14反映的是产业经济实力,对主因子的贡献最小,系数分别为0.076和0.079,虽然在因子中是最小控制农业产业化的因子,但土地贡献率是影响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因素,而产业结构优化程度既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又影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结果。从分量式中可以看出,x6对因子的贡献率也很小,仅为0.084,它是反映产业科技化的重要指标之一;x11反映的是农业产业化效益,它对因子的贡献率是0.097,说明农产品的零售额对农业产业化带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综上,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产业经济实力不断增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科技化程度有待提高,最终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体现在农业产业化的效率上,同时农业产业化的效率提高又能够使农业产业化不断向农业现代化转变。

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因子二中的各分量的得分,得到因子二的主分量方程为:

Y2=-0.053x1-0.128x2-0.005x3-0.247x4+0.242x5+0.068x6+0.194x7-0.021x8+0.221x9-0.006x10+0.020x11+ 0.061x13+0.024x15+0.229x16+0.001x17

其中,x5、x7、x9的成分得分系数最高,它们所表示的是农业产业化实现的基础性要素。城镇化水平的系数最大,其次是社会化服务能力。城镇化的发展对农业产业化有带动作用,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空间和良好的市场环境;社会化服务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和谐的配套服务和设施,能够推动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因子三中成分得分系数最高的是人均农产品产量,它反映的是区域农产品生产能力和水平,也属于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农产品生产能力对农业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实现农业产业化的有利保证。根据因子三中各成分的得分得到因子三的主分量方程为:

Y3=0.024x1+0.103x2-0.128x3-0.171x4-0.131x5-0.131x6-0.034x7-0.701x8+0.084x9-0.076x10-0.064x11-0.048x12-0.075x13+0.050x14+0.100x15+0.475x16-0.045x17

综上分析,玛纳斯县近年来农业产业化主要是通过农业产业基础投入和产业配套完善带动产业化发展。但农业产业化科技投入不足,产业化规模比较小,没有依托农业主导产业为主的大型企业;产业经济实力不强,产业结构优化对农业产业化带动作用没有凸显;农业产业化效益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较为缓慢。

三、促进玛纳斯县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县域主导产业

确立和培育主导产业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长远基础。所以玛纳斯县必须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巩固提高现有传统产业,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扩大生产能力。充分利用资源,发展具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和优势产品,形成主导产业,进而转化为产业优势、市场优势。

(二)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快速发展

龙头企业是提高农副产品比较效益、延长产业链、实现增值的关键,集中组建和重点扶持一批规模大、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科技水平高的龙头企业, 以便带动发展优质、高效农业。现阶段玛纳斯县,龙头企业规模小,带动能力差,对农产品没有起到强化发展的推动作用。所以龙头企业的发展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适销对路、潜在需求量大的产品。对小企业进行整合,使其形成经营规模和经济优势雄厚、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销售、科技开发等大型企业。

(三)依靠科技进步,加强农业产业化进程

一是要建立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需要的科技创新体系,为产业升级提供技术保障。二是完善科技推广体系,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三是加强科技队伍建设和农民技术教育,做到农科教结合。

(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以当地特色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棉花和番茄产业,重点支持棉花、番茄生产和加工基地建设。综合考察多种因素,产业结构要适应消费市场和加工业原料市场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基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责任编辑:方涵)

参考文献:

[1] 郭建宇.农业产业化研究的国际比较:一个文献综述[J],生产力研究,2007,(08).

[2] Escobal,J.,Agreda,V.,Reardon,TA.,2000.Endogenous institutional innovation and agroindustrialization on the Peruvian cast.Agric Econ.23.

[3] Key,N,Runsten,D,1999,Contract farming, smallholders,and rural development in Latin American: the organization of agroprocessing firms and the scale of outgrower production. World Dev.27.

[4] 刘媛媛.关于推进黑龙江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建议[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03).

[5] 王新.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J].畜牧兽医杂志,2009,(03).

[6] 郭菊芳.欠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J].农技服务,2009,(03).

[7] 翟春玲.论我国农业产业化问题――基于新兴古典经济学的思考[J].江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02).

[8] 丁建中等.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综合评价――以江苏省为例[J].经济地理,2007,(01).

[9] 李青、徐崇志.新疆南疆兵团农业产业化综合发展水平的实证分析[J].生态经济,2010,(01).

[10] 孔祥智.现阶段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基本状况、组织管理及政府作用[J].农业经济问题,2006,(01).

[11] 郭东红.影响农户参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行为的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4,(05).

[12] 杨盛菁.对城镇化及相关指标概念的探讨[J].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6).

[13] 郑长德、钟海燕.现代西方城市经济理论[M].北京:经济日报出版社,2007:337.

[14] 雷海章.现代农业经济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10.

[15] 王厚俊.农业产业化经营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1-42.

[16] 付学坤.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县域经济发展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5.4-8.

篇3

[关键词] 传统农民;现代农民;农业产业化

一、农民行为的一般性和特殊性

行为是指行为主体为了满足自身需要所确定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而采取的活动过程。农民的经济行为,指农民为了满足自身经济需要所确定的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个目标在物质资料生产活动过程中所采取的一系列活动过程(严瑞珍,1997)。为了研究农民的经济行为,严瑞珍(1997)将农民分为三类: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民、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农民以及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经过10几年的发展,我国广大的农村地区都纳入到了商品经济的范围内,自然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已只占有很小的规模。发达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中所需要的现代农民,但是在我国仍然只占有很小的比例。我国当前农民最主要还是属于简单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农民。为了与现代农民进行对比研究,也可将其称为传统农民。

由于现代农业是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资本和科技投入为主,生产工具完全实现了机械化作业,投入品科技含量高(例如,良种、全价配合饲料等)。因此,对现代农民的要求即是:掌握许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是一批“职业化”的农民,他们既要有专业知识,又要有专门劳动技能,还懂得农场的经营管理。他们是集经营管理、生产示范、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农村规模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经营的新一代劳动者。他们在现代的市场竞争中,是属于完全的市场经济行为:具有自主性、趋利性、竞争性、科技性等特征。

而我国的现实是,传统农民是我国农民的主体,传统农民的经济行为通常表现为投资行为上的乏力性和随意性、生产经营上的局限性和弱质性、市场行为上的分散性和脆弱性以及科技行为上的被动性和狭小性。因此,如何改变传统农民的行为特征,使其向现代农民转变成为一个重要的课题。

二、农户经济行为的特点与影响

我国对于农户行为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研究的内容包括农户经营决策行为、农户投资行为、农户生产行为等等。总的来看,都是属于农户经济行为的研究范畴。从相关研究来看,农户经济行为的特点主要有: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性、农户经营目标的兼业性、农户生产经营的多样性、农户经济行为的趋同性。

总的来看,农户的经济行为与农业产业化之间既有统一性,又有矛盾性(王风兰,1998)。其特点有的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大多却是阻碍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

1.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性

农户经济行为的双重性体现在,自给性生产与商品性生产并存(韩耀,1995)。因为,农户是一个生产与消费合一的经济和社会单位,兼有纯粹生产者如现代企业和纯粹消费者如城市家庭的双重特征(康云海,1998)。一方面农户利用已有的家庭生产要素——土地和劳动力,进行农业生产,首先满足自我消费,达到小富即安的低水准经济状态(王风兰,1998)。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生产发展的进步,市场经济越来越深入到农村地区,商品性的消费品在农村逐渐增多,农户为了获得更多的购买现代消费品的资金,必须要将其农产品更多的在市场上出售,最终供应家庭的商品性消费。这时,农户经营的内在动力是生活消费商品化。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生活消费需求,农户将选择更有竞争性的、比较收益较好的产业进行投资。因此,目前越来越多的农户正参与到边际效率相对较高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康云海,1998)。但是,他们仍不愿把全部资源投入到为卖而进行的商品生产中去。因为,他们的目标是要保证一定程度的自给自足,又要获取货币收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利润。这两部分的份额也因条件的变化而异。当市场风险较小,商品经济显示较大利润时,自给自足的生产就会给挤占,商品生产的份额就会加大;反之,自给自足的份额就会加大,市场经济就会萎缩,农民的经济行为就在这两者之间游移(严瑞珍,1997)。

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传统农民虽然不断的加入到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来,但是却是不稳定的,农业产业化的过程随时面临倒退的可能。因为他们不像现代农民完全进行专业化的商品生产,他们的行为动机仍然是自给或半自给,而现代农民的行为动机则是价值增值或利润获取。

2.农户经营目标的兼业性

自20世纪80年代,我国的兼业农民比例呈现不断上涨的趋势。据统计2001年,我国农户兼业率已达59.23%(梁謇,2004)。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城市创造出更多的就业机会以及更高就业待遇,农民为了获取更高的经济收入,产生了兼业行为。此外,兼业行为的出现还与农业生产劳动的季节性、我国土地经营规模的超小型、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有着密切的关系。农业生产劳动的季节性与土地经营规模的超小型都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局面,而我国农村尚未建立非农就业社会保障制度,则使得农民保留一部分土地,靠兼营农业作为失业保险的手段。

兼业这种倾向在微观农户角度来看,极具合理性,并且与农户双重目标相吻合,但从宏观层面看,却容易造成农村稀缺资源利用上的低效率(张广胜,2000),同时也与农业产业化的方向相矛盾。因为农业产业化实际上是农业专业化的一个过程,要求农户以专业投资的身份进入产业化过程(康云海,1998)。而开展兼业的农户由于较小的土地规模,只愿意生产出满足自身需求的各种农产品,因此并不需要对农业进行过多的投入。这不仅使得农户经营的商品率低,更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中对专业化、规模化的要求。

因此,有学者提出我国这种资源高度分散型农户兼业化的模式只能作为我国农户兼业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过渡模式,最根本的还是要实现以适度规模的主业农户(由专业农户和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兼业农户构成)为主体的农业经营格局。

3.农户生产经营多样化

多数农户为了确保生产和有效供给,特别是基本食物供给的稳定性。或者说,为了抵挡社会大市场突变的风险,降低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他们在安排农业生产活动时都考虑生产内容的多样性(康云海,1998)。高新才等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农户进行多样性生产经营是为了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风险,不同的农户根据承受风险的不同能力会选择不同的经营组合,这使得我国本来超小规模农业生产更加细碎化,使本来就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更加分散投入,减弱农业生产的能力。

从农业产业化专业化与规模化的要求来看,无疑农户生产经营的多样化是与之背道而驰。但是,从农民的劳作能力来看,他们积累和拥有了大量用于日常生活的乡土知识实践经验,对于农业生产的各种品种和环节都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无论当地选择了发展何种农业品种,当地农民都能从以往的经验中很快地开展生产。

4.农户生产行为的趋同性

林海(2003)认为农民的经济行为具有很强的趋同性,往往是看到别人选择某个项目获利大,就选择某个项目。这种行为有可能会有两种结果。一种是,农民盲目跟风、赶潮流,最终导致市场上农产品饱和,造成谷贱伤农的局面。另一种则是在跟风中进行创新,使得当地形成了某农产品专业村,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规模发展的效应,成为开始农业产业化的第一步。但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能够在模仿中创新与提高的很少。大多数情况是随意的“羊群”行为,缺乏科学性和预见性。这也造成了农民生产行为的短期性,在种植或养殖的农产品品种上经常变化的现象。

总的来看,传统的农民经济行为对于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存在利弊两方面的影响,充分抓住特点里有利于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因素,可以将农民经济行为中的落后因素转变为有利条件。

三、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因素

要想利用农户经济行为的有利特征,达到改变农户行为与态度的目的,首先需要了解影响农户经济行为的因素。从内外因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农民自身态度与外界环境两方面的因素。从各研究者的研究情况来看,主要可将内因归为农民对利益与风险博弈的选择,以及农民的个人能力问题。外因主要体现在国家政策与环境条件对农民的影响,以及信息因素对农民的影响。

1.利益与风险的博弈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作为自主经营的经济活动主体。提高经济效益,追求最大利润是其基本目的。但是农业也是一个典型的风险型产业,面临自然条件、市场、合同、资金和技术等多种风险。农民的经济行为往往是利益与风险博弈的结果。詹姆斯·斯科特认为农民经济的主导动机是“回避风险,安全第一”。利润越大,往往风险也越大,而农民不愿意冒风险经营,因此往往会选择风险较小、利润也较小的经营方式。农民的这种心理导致了农民在生产经营的产品大都数量少、种类多而全。为了规避风险,农户多倾向于选择多元化、兼业化的生产经营形式。

2.农民的个人能力

农民的个人能力包括劳动生产技能、信息收集与分析能力、文化水平与传统价值观等等。高启杰(2001)对农民采用新技术新成果的研究中发现,阻碍农民采用新技术的个人要素有传统的价值观与信仰、技术水平较低、文化程度不高、经济状况落后等原因。徐薇(1998)认为我国农民在传统的生产技能上具有优势,但是在专门生产技能(实用先进技术的能力,或者是需要专门学习才能掌握的能力)上呈现较大的差异。目前,我国农村中具有专门生产技能的农民占的比例较小,与农业产业化要求的以高效、优质农产品占领市场很不适应。

王云飞等则从传统文化的角度,认为传统文化对农民能力的建构产生了很多的制约因素,这些因素在宏观方面的表现为:分散性和封闭性,缺少现代管理制度,缺乏现代精神,没有权利意识等,在微观上则表现为:社会成员的柔顺与固执,质朴与保守,短视语狭隘,惰性与冷漠等等。这些特点都限制了农民适应现代社会能力的发展,当然也影响着农民进入农业产业化的进程。

总的来看,我国农民文化水平低、小农意识浓厚阻碍了农民快速加入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同时也限制了农民对自身能力的发展。

3.政策与环境因素

在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对农业的现行政策主要有三点,号召发展主导产业、生态农业、并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从这一点来看,我国的农业产业化进程处在一个极好的政策环境下,这个政策不仅影响到传统农民的农业生产行为,还使得更多的城市人口关注农业的发展,或者直接加入到发展现代农业的进程中。

而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硬环境,包括交通、通讯、电力、水利设施等。其优劣情况直接地影响着社区内部农户的生产活动,基础设施好的,可促进自然资源优势的发挥,提高生产率,反之,则抑制生产发展(徐薇,1998)。基础设施通畅还有利于市场经济的渗入,以及各种信息的获取,为农民提供及时的信息资源。

4.信息因素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民决策越来越依赖于市场信息和政策信息(张广胜,2000)。在满足利益和权力因素的条件下,农户对外部环境反映与否及速度如何,完全取决于接受信息与否及速度(宋鸿远,1994)。因此,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保持信息的快捷畅通对农民经营行为有着重要的意义。

耿劲松(2001)对农民信息需求的分析中,认为农民特别需要了解有关的惠农政策,以有效地保护自己;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的信息,包括市场预测、价格走势等,以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和保持销售的畅通性;了解农资信息以购到货真价实的农用生产资料。另外,保持信息的畅通与快捷还有利于农民在与“龙头”组织的博弈中,保持平等的地位与谈判水平。

但是,我国农村大多处于半封闭状态,特别是西部农村,信息不畅是制约农民增收的原因之一。

四、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策略分析

从农民经济行为的特点与影响因素来看,传统农民的经济行为受到农民个人以及外在环境的影响,最终对农业产业化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要转变农民行为需要将传统农民改造为现代农民,这需要农民自身的努力外,还需要政府、“龙头”组织等投入与支持。

1.正确认识农民行为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尊重农民意愿

传统经济学认为农民是愚笨的、顽固的,在现代化过程中,他们是改造、限制的对象。但事实上,农户是最有理性的经营者,他们能充分地应用理性的效用性、创造性和均衡性来确定他们的行为目标(康云海,1998)。因此,要把农户看成是平等的经营者,尊重他们的选择,决不能采用强迫欺骗的手段强迫农户参与到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来,要让农户看到,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带来更的效率与利益(王风兰,1998),通过真正的利益获得来吸引更多的农民加入到产业化的进程中。

2.政府明确定位,立足服务建设

政府作为国家政策的制定者,已经采取的改革开放政策,使我国开始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农民的分化。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政府在农业产业化发展进程中的角色应当是导向、协调和服务,而不是用行政命令加以干预。简小鹰(2010)认为政府应该在三个层次上有所作为,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第一,政府要研究和制定农业产业化政策,形成体现地方优势的特色产业化发展规划,整合政府、社会和农民的资源,规范农业产业化经营中所有组织和个人的行为;第二,“招才引智”,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建立高效的人才队伍;第三,营造同农业产业化运行相适应的社会环境。

具体而言,梁謇(2004)提出政府要加大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就业政策力度、建立农村就业保障制度、完善土地经营权流转制度,使剩余劳动力可以完全转移到非农产业,逐渐减少兼业化现象,并给予具有农业经营优势的主业农户以政策扶持,促进农业专业化的发展。何伟(2009)则建议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减少农户农业生产的自然风险,提高农业信息的传递速度。政府还可设立农业风险基金,使从事种养业的农户可以在事前、事中、事后从风险基金中申请一些主动防范资金、补救资金和补偿资金(何伟,2009),有利于农民投资风险较大、利润较高的生产经营行为。林海(2003)认为资金是制约农民经济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要完善农村金融支持系统,调整对农户的信贷政策,为农民积极进行生产经营提供保障。康云海(1998)提出应该建立规范农业产业化参与主体的经营制度,主要是完善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法律法规、秉持自愿平等互利的原则调整各参与主体之间的利益分配关系、加强合同管理,确保参与主体利益的真正实现。

3.“龙头”组织让利农民,建立互信机制

作为“龙头”组织应充分理解农户在农业产业化建设初期的经济行为,具有长远眼光,从合同意识就注重保障农户的既得利益,与农户结成一个较为紧密的联合体(高新才,2001)。不过,他们同传统农民的关系模式也不应简单地定位在利益关系上,对于农业产业化的成功运行以及现代农业的建设,他们更应承担起对传统农民的教育功能(简小鹰,2010)。因此,“龙头”组织也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自身功能,与农民形成紧密的经济利益共同体,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肯定农民在农业产业化中的重要地位,才能协调和完善“龙头”组织与农民的关系。

4.对农民进行分类管理,培育新型农民

新型农民的基本特点是懂技术、会经营、能管理,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力,拥有较强的市场分析和判断能力,勇于接受农业新思想、新观念,善于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对农业产业化充满着实践的激情与活力(何伟,2009)。但是,由于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民已经出现分化的局面,不可能按照统一的要求与规格去培训不同层次的农民。因此,李录堂(1999)提出了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他将农户按竞争力大小进行分类,并在分类的基础上实行分级管理。具体而言是由县农业局管理高级农户(完全市场化的竞争性农户)、乡级机构管理初级农户(竞争性自给自足式农户)、村级机构管理中级农户(半自给半竞争性农户)。简小鹰(2010)从其自身对农民的划分来看,提出了转移传统农民、改造兼业农民、教育专业农民和培训职业农民的建议。不管针对哪种建议都指出了对农民的培训需要分层次进行,不能按照统一标准进行。

简小鹰(2010)还提出了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农民的价值观进行改造,开展有关诚信的教育,构建现代农民所应具有的职业道德。其次才是能力的培养,包括信息能力、谈判能力、合作能力、生产技术能力和协调能力等。

5.提高农民组织程度

何伟(2009)提出,在农业产业化经营中,分散的农户与龙头企业博弈时,由于双方实力、资金、信息、组织结构不对称,农户始终处于弱势地位,出现矛盾和纠纷时,最终受损的往往是农户。如果能够把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成立农民合作社、农民协会或股份制合作组织,由合作组织代表入社农户与公司商谈农产品购销合同,监督公司履约行为,向法院违约公司,就可以节约农户交易成本,规避公司道德风险,避免由企业单方毁约给农户造成的经济损失。

六、研究评述与展望

通过以上对文献的分析,我国现有对农民行为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首先,对传统农民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较为全面;其次,从农民决策行为、投资行为、生产行为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量化的分析,还用到了经济学模型进行客观的论证;第三,研究了传统农民与农业产业化的密切关系,并提出了众多的解决措施。但是,现有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空白区域。比如,对现代农民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境研究较少,对现代农民的特征描述不清晰,对现代农民的认识还没有统一的认识与验证指标。

因此,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还有必要对现代农民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分析其特征、行为模式以及农业生产需求等,有利于判定传统农民如何才到达了向现代农民的成功过渡,并制定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的培训措施与方式,最终顺利完成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成功转变。

参考文献

[1] 董冠鹏,郭腾云,基于农业产业化视角的农户分化行为研究——以鄢陵县花木种植村为例,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

[2] 高启杰.农业技术推广中的农民行为研究,农业科技管理,2001(1)

[3] 高新才,杨林.农户经营行为对农业产业化的影响分析,兰州商学院学报,2001(4)

[4] 耿劲松.农民的信息需求分析,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01(5)

[5] 谷树忠.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生产经营行为,农村经济,1993(6)

[6] 韩耀.中国农户生产行为研究,经济纵横,1995(5)

[7] 何伟.农业产业化中农户经营风险因素分析,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6(19)

[8] 黄安胜.国内外农户投资行为研究综述,经济研究导刊,2008(14)

[9] 简小鹰.中国现代农业的组织结构,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北京,2010

[10] 康云海.农户进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行为分析,云南社会科学,1998(1)

[11] 李录堂.农户分类管理持续激励机制研究,科技导报,1999.11

[12] 梁謇,咸立双.我国农户兼业化问题探讨,理论探讨,2004(5)

[13] 林海.农民经济行为的特点及决策机制分析,理论导刊,2003.4

[14] 王凤兰,吴明远等.农户经济行为与农业产业化关系研究,农村经济,1998(10)

[15] 王云飞,李远行.农民能力发挥制约因素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1(1)

[16] 谢成林.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户决策行为的研究,中国农业大学,2005(5)

[17] 熊云飚.对新农村建设中新型农民培养的思考,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1)

[18] 徐薇.农业产业化与农户生产行为,天府新论,1998年第1期

[19] 严瑞珍.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村经济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经济研究,1997(10)

[20] 严瑞珍,孔祥智,程淑兰等,转轨时期农民行为与政府行为的轨迹,经济学家,1997(5)

篇4

[关键词] 新农村建设 农业产业化 经营模式创新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随着农产品市场化、农业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产业化经营已经从自我发展阶段,成为农业农村经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新发展观念、转变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的重要路径。如何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应该作为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大计。目前,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对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研究,是实现农业与市场对接而实现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经验分析

1.国外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经营模式

(1)农工商联合公司模式。工商资本直接渗透到农业,将农业生产与产前、产后各关联环节纳入到一个统一的经营体内,形成完全垂直一体化的综合经营。这种经营方式,一般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经营范围涉及供、产、加、销各个领域。如美国和欧盟就是如此。

(2)合作社模式。主要有农牧业生产合作、生产资料供应合作、产品加工销售合作、经营管理和技术信息咨询合作,以及信贷保险合作等。合作社在生产、交易中统一行动,实行资金融通方面的合作,减少中间商和高利贷剥削,共享加工增值的效益。合作社自愿参加,社务工作由全体社员协商,实行民主、规范、科学、法制、高效的管理,其收入一般是在扣留必要的公共积累后按社员投入多少进行分配。

(3)合同制模式。即私人公司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合同,在严格明确双方责、权、利基础上,进行业务往来的一种经营方式。50年代,特别是60年代以来,由于商品农业高度发展,农场主与农外工商企业之间经济往来日多,经济关系日深,经济摩擦也日渐增加,迫切需要通约束力的联系形式,来规范双方的经济行为。在这种情况下,合同制得以迅速发展。

(4)专业协会模式。由社会团体牵头把分散的农场或农户通过市场和服务等环节加以连接,形成利益联结、互相依赖的社会化生产和销售服务体系。如日本的农业协同组合(简称农协)、澳大利亚的全国羊毛协会等。此外,还有韩国的产、学、管、研一体化模式、泰国的“政府+公司+银行+农户”模式等。

2.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特点

国外农业产业化建立在迅速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和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基础上,以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为例,家庭农场是农业生产的基本组织形式,农场经营规模大,生产过程的工业化程度高,农业生产的巨大发展主要依靠国家支持、增加资本和技术投入来实现。国外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点:一是不断推进农业专业化和集中化。二是通过某种经济约束或合同,把农业生产过程各个环节纳入同一个经营体内,实现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公司统一生产计划、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分别核算统负盈亏,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三是强化农业内部分工,实现生产经营全方位社会化服务。

3.国外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经验

(1)农业由于弱势的产业地位和市场机制的特征, 在产业化经营各种模式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支持和参与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在产业化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

(2)与垂直一体化经营的模式相比,由农民自己联合起来的合作组织,更能代表农民的利益,更有利于农民作为一种整体力量,在进入市场的过程中,抵制中间盘剥,提高对话地位。日本农协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3)农业产业化要求不断扩大经营规模,讲求规模效益,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

(4)由工商资本进入农业形成垂直一体化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其中尤以合同制的模式,更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调动农民积极性,应作为实际推行中的首选模式。

二、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1.现存的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龙头企业带动模式的利益联接机制还不够强,主要原因是企业与农户都有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倾向。龙头企业与农户都是经济体,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都想追求利益最大化。一旦农产品市场价格有较大变动,企业与农户之间签订的订单就往往难以落实。同时,企业强势、农户弱势的状况没有明显改变。由于龙头企业可以为地方财政增加税收,因此,当龙头企业与农户发生矛盾时,不少地方政府大都保护龙头企业。于是,大多数农户难于真正获得农产品加工增值的利益,根本原因在于大多数的龙头企业不是农民自己组织的合作制企业。

2.现存的合作组织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上看,由于合作组织都存在着规模较小、实力不强、运作不规范、运行质量较差、不够稳定等问题,很多合作组织既缺少自有资金,又很少有固定资产,特别是缺乏加工转化能力,因此在拓展市场、占领市场上,难以获得较好的效果。

3.现存的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存在的问题

发挥专业市场的带动力,辐射带动分散经营的农户走进大市场,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但这种模式因其利益联接机制主要是依靠契约来维系,属松散型联接,而且这种模式主要适用于加工层次少、只进行初级分类整理即可出售的新鲜蔬菜瓜果等农产品产业化经营。

4.现有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运行中的主体缺位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由政府包办代替一切,农民不是参与的主体。地方政府和部门对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战略决策的积极性是非常高的。工作力度也很大,但是由于受长期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一些干部没能正确地摆正政府引导与农民群众为主体的关系,缺乏引导和激发农民进行产业化经营的有效措施,进而把农民群众排斥在外,完全忽视了农民群众在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化经营模式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很多县乡的新农村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规划,是规划部门做出来的,农民没有说话的机会,这一切都严重挫伤了一部分农民的积极性,在由政府主导的强势作用下,一些农民也忽略了自身的存在,没有把自己摆进去,表示“上面要干啥就干啥”。

三、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呼唤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实质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农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环节有机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加工、销售环节把获得的利润返回一部分给农产品生产者。它的主要组织形式是公司(龙头企业)+农户。

1.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原则

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服从国家的战略布局。我国部分地区无论是在地理环境,还是在资源禀赋及在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等方面,都具有发展农业生产的独特优势,由此负有不可推卸的农业责任。我国的农业产业现状及其经济特征决定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以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在确保粮、棉生产稳定增长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养殖业,实现粮棉生产、畜禽养殖、食品加工之间的有机结合和良性循环,形成以农产品加工为重点,并由此拓展农业的产业链,建构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体制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

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视角

延伸农业产业链、运销链、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

(1)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过程中应该注重延伸农业产业链。延伸生产链,运用新技术开拓新的农产品系列加工、精深加工,要把国内外新技术、新品种应用于现有的生产领域,在生产过程中利用新工艺、新技术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产品价值。

(2)延伸运销链通过培育和拓展市场网络,发展市场中介组织,加强农产品流通,促进农产品融入国内外大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

(3)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链要围绕主导产业或拳头产品,大力发展农用工业、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情报信息、邮电通讯、金融、保险等相关产业,使农业在一种完备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中高效地运行。

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的经验借鉴

因经济发展的背景、条件不同,各国在走产业化道路时所选择的具体形式也各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比较其主要模式的特点,借鉴国外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验,进行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1)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要求国家通过法律、政策、信贷等手段或措施对其进行扶持。在稳固农业基础地位的前提下,推进生产经营的集中化、专业化、一体化,加快农业的产业化进程。

(2)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包括许多不同层次的经营主体和利益主体,他们的行为方式必须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和市场制度来规范。同时,经营创新模式必须与完善、发达市场体系相适应。

(3)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不断扩大经营规模,提高规模效益,以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市场竞争力。以适应激烈的市场竞争,改变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的状况。

(4)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创新应该确保了企业与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在利益上的一致性,利益风险共担。也就较好地避免了以往产业经营模式在利益联接上存在的弊端。这样才能确保农业产业化经营创新模式将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4.创新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的主要思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能否发展壮大的关键在于产业化各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接是否紧密。创新经营模式,促进产业化经营就显得尤为迫切。

(1)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既可以把农产品的加工、销售所获取的利润留在农业内部,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又可以形成“农户+专业合作组织+企业”的模式,实现产业化经营模式的创新。

(2)改造龙头企业带动模式,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以往“公司+农户”的模式,之所以利益联接不紧,主要还是公司与农户之间的联接多为契约联接,通过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从而形成“公司+农民合作组织+农户”的模式。这种模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但事实证明其利益联接机制仍然存在问题。比较彻底的办法是通过产权制度改革,使松散型、半紧密型利益联接向紧密型联接转变。松散型依靠契约联接。半紧密型依靠“契约+部分利润返还”联接,尽管半紧密型比松散型的利益联接要紧密一些,但公司与农户之间依然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通过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变契约联接为“契约+返利”联接为产权联接,使原来在产权上与农民没有关系的龙头加工企业逐步演变成由农民合作组织创办的加工实体,从而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

(3)改造专业市场带动模式,创新产业化经营模式。

单纯的契约联接机制有不完善的地方,可以实行加工及销售环节的部分利润返还农户、为农户提供各种服务等措施,实现由单纯契约式的松散型联接向“契约+部分利润返还+服务”的半紧密型联接。另外,专业市场带动模式目前还存在缺乏深加工能力的问题,也应围绕专业市场,适时发展深加工,形成“培育一个支柱产业、带动千家万户、促进专业化区域经济发展”的格局。

参考文献:

[1]袁见歧:国内外农业经营模式的模式与经验,[J].新农村,2006(6),P22

[2]蔡荣祁春节虢佳花:发达国家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类型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07(3),P47

篇5

有人认为,农业企业化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因此农业企业化经营也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还有人认为,农业企业化理论与实践是在农业产业化之后,因此农业企业化经营也产生在农业产业化之后。其实,农业企业诞生之日就是实行农业企业化经营之时。的推行,使农户具备了生产经营自、决策权和产品的处置权,农村土地所有权的模糊性和承包权的长期性,使农户的土地承包权具有准所有权的性质,使农业企业化经营具备条件、成为可能;乡镇企业的产生和发展揭示了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客观必然性,发展的必要性、可行性和广泛适应性,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具体实践;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企业经营,是农业企业化的继续,是农业企业化的“三化”(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员工化)结果之一;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越来越具有经营的属性,它是农业企业化经营的重要形式,而不是手段。农业企业化伴随着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乡镇企业的发展和农业产业化经营而全面推开、推进。

2、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和区别

2.1农业产业化经营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业产业化的主体是谁?表面来看,似乎不是一个问题,但现在农业产业化真正意义上的主体是谁?不是农户,不是农业企业,而是基层政府!农业产业化把应该重点扶持的广大农户放在了相对较次的地位,影响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一方面使基层政府有可能干预企业正常的市场经营活动,造成政府行为的越位,为极少数的农业企业和政府官员提供了的土壤;另一方面,造成政府对企业的发展规划、咨询、条件支持等服务的不到位,造成对农户服务的不到位,造成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规模化农业经营没有质的提高。农业产业化实践中存在经营主体错位、政府行为越位和服务缺位等现象。

2.2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联系

首先,农业产业化的核心是农业企业,是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形式主要有:企业+农户、合作组织+农户、专业市场+农户、主导产业+农户等。由于2007年7月1日开始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含农村供销社)与传统意义上的农业企业一样,具有法人资格地位,多数专业市场实行的是企业运作模式,按法定程序登记的农业协会、农业中介组织是具有(事业)法人资格地位的团体……因此“企业+农户”为产业化的基本组织形式,农业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核心环节和关键步骤。农业产业化通过合同契约、参股分工、全面经济核算等制度,使多元参与主体在各个环节互惠互利,实现企业化管理。企业化管理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征之一。

其次,在发展行业农业企业化方面,二者有相同的内涵。农业企业化在对某一个产品进行企业化经营时,其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是基本一致的,二者都是通过建立一定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或参照企业经营的形式,把农产品种植与销售、加工等相互脱离的环节联系起来,从而达到提高各经营主体经济效益和农民组织化程度之目的。当某个行业内的产品都基本上进行企业化经营时,就是行业农业企业化,行业农业企业化经营即为农业产业化的高级阶段。行业农业企业化的特点就是农业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大部分或绝大部分作为农产品加工业的原料,种植业成为加工业的第一车间。

其三,农业企业化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根据社会分工和市场交换的不同特征,可将农业产业化的进程由低到高分成商品化、市场化、企业化三个阶段。在农业企业化的低级阶段,社会分工由垂直型向水平型转变,在农业企业化的高级阶段,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逐渐形成垄断性的农业企业集团。农业企业化的充分发展,将直接导致农业产业化。即商品化、市场化阶段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农业产业化,而到了农业产业化的高级阶段,其典型特征则是农业企业化。

其四,目前各项农业产业化政策其实就是发展农业企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上升为我国的国家战略后,从国家到各个地方政府、甚至是涉农的各个部门和机构,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政策措施,从政策和措施层面证明了农业产业化的核心就是农业企业化经营。

2.3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的区别

其一,农业企业化概念更明确,更有利于实施。关于农业产业化,一种观点认为,农业作为一个产业,提“农业产业化”不仅同义反复,而且不科学。即便是农业产业化,也有两种不同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农业产业化与国外的农工商一体化概念是等同的,他们主张采用“农业产业一体化”的提法。第二种基本上还停留在对农业产业化实践经验的总结上,不少地方是作为整体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种新思路,存在一种试图把农业和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中的各种新经验都囊括在“农业产业化”这一个概念中的倾向。农业企业化是指使各个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或逐步按照企业特点与要求进行生产和经营的过程。农业企业化概念更明确,更利于实施。

其二,农业企业化的组织化、规范化程度更高。“公司+基地+农户”是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组织形式,它能否叫产业化,要看其本质,要看参与产业化经营的各方是否真正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目前多数是简单的商品买卖关系。由于农业企业采用现代企业制度来进行组织管理、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劳动工资管理、物资管理、经营管理、财务管理,按企业化经营进行经济核算和成本核算,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具有较高的组织化程度。

其三,关注和强调的重点不同。农业产业化强调产业的联系,引导工商业进入农业,增加“三农”投入,经营主体是企业或政府。农业企业化则强调的是企业化经营这种形式,更加关注农户,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员工化是农业企业化发展的“三化”结果之一。

其四,组织方式不同。农业产业化强调的是产业的联系,强调的是二、三产业对农业的带动,政府干预意识较浓,因此其主要是通过外生性农业企业带动农业的发展,这就可能造成企业对农业的控制,甚至搞圈地、掠资源,在企业与农业的发展目标不相一致时,企业就可能牺牲农业的利益(这种例子很多)。而农业企业化经营主体之间的合作,很多时候是原有的、自生的,即使企业是游离在农业之外,但多数时候,龙头企业的掌门人是或曾经是农民,即热心于推进农业企业化的龙头企业多数是内生性企业为主,例如整乡整村推进模式中的农业企业几乎全部是内生性农业企业,属于整体利益联结。

其五,目标(结果)有可能相反。农业产业化是想用二、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业的发展,企业为了获取利润甚至是超额利润,它就必须实现对农业的控制和对资源的占有,让二、三产业占有农业的资源或利益,是二、三产业向农业内部的拓展,是由外向内引导农业的发展,主要解决农业问题。农业产业化可能向农业返还二、三产业的利润,也可能争夺农业内部的利润。但除非有非市场安排,否则利润返还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农业企业化在提高农业自身的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民自身的组织化程度的同时,引导农业由内向外发展,提高农业向二、三产业拓展的能力,较好地实践“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向二、三产业要利润,整体解决“三农”问题。

其六,农业产业化从属于农业企业化。农业企业化会分为两部分:产品农业企业化和区域农业企业化。产品农业企业化即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农业企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即为行业农业企业化,行业农业企业化为农业产业化的高级阶段。区域农业企业化即为在某一个区域整体推进农业企业化,目前有条件整体推进农业企业化的区域是乡镇和村屯。虽然农业产业化也可以在乡村甚至更大范围内进行整体推进,但它主要是在产业内或产业之间进行推进,而农业企业化在乡村的整体推进,除了在产业进行推进外,还带动了整乡整村的城镇化、城市化,使农民身份实现由村民向股东、股东向工人的转变(农民员工化)。从经济学分类来看,我们也曾经认可胡鞍钢教授的观点,认为如果农村经济属于宏观经济,则农业产业化属于中观经济,农业企业化属于微观经济。但随着整乡整村农业企业化的推进,农业企业化已超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范围。如果说农业产业化除了在产品和产业的农业企业化经营之外还有其它内涵、也还是属于中观经济的话,农业企业化与农业产业化一样,也属于中观经济。而且就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企业化而言,农业产业化从属于农业企业化,而不是相反。农业企业化是我国继、农业产业化之后,农村经营体制的第三步改革,是农业产业化的替代战略。

3、农业企业化经营路径

农业企业化经营路径分为四部分:一是农户企业化经营。这主要是指广大农户通过自身努力,或者通过准农业企业、农业企业带动等形式,成为企业化经营农户,并由企业化经营农户发展壮大为农业大户、联合农户,再由农业大户、联合农户发展成为具有法人地位的农业企业的过程。二是准农业企业和农业企业的企业化经营。这主要是指在做大做强准农业企业和农业企业的同时,促进准农业企业向农业企业转变,农业企业向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上市公司转变。三是产品农业企业化经营。产品农业企业化主要是指某一或某些产品通过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等形式,通过龙头企业、专业市场、合作组织、中介组织等带动进行一体化经营,也即初级阶段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产品农业企业化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当某个产业或行业内的产品基本上在进行企业化经营时,就叫产业或行业农业企业化,即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高级阶段。四是区域农业企业化经营。区域农业企业化是指在某一特定区域内进行的农业企业化经营。就我国而言,按行政区域划分有村屯、乡镇、市县、省和全国农业企业化之分,其它还有如某某场、某某园区农业企业化等。如果只是区域内的某些产品或产业进行企业化经营,则它与产品和产业农业企业化经营无异;区域农业企业化区别于产品产业农业企业化主要是在于其在某一区域内整体进行农业企业化,涉及农业各产业,土地等各种农业资源,农民身份转变和农村城镇化城市化等各个方面。

因此,农业企业化的路径为:大力发展企业化经营农户,促进企业化经营农户向准农业企业、准农业企业向农业企业转变;发展产品农业企业化,促进产品农业企业化向产业或行业农业企业化转变;发展区域农业企业化,促进区域内某些产品或产业的企业化经营向区域整体企业化经营转变;促进行业农业企业化、区域农业企业化向全国农业企业化转变。

4、农业企业化经营政策建议

4.1提高认识,全力推进农业企业化

农业产业化没有也不可能完全解决我国的“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创新我国农村经营机制、完善农村经济体制:农业企业化已到该总结和提升的时候了。政府部门长期以来对农业企业化存在认识上的误区,对农业企业化的必要性认识不够,低估了推行农业企业化的可能性。目前在已实施农业企业化的地方,个别地方存在与农业产业化雷同现象和回归农业产业化的倾向。为此,建议政府加强农业企业化的调查研究,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在积极性较高的地方设立全国农业企业化综合改革试验区,争取在更大范围、更高层面上推进农业企业化。

4.2坚持家庭承包责任制,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是我国农村的基本制度。这个制度是根据我国的国情建立的,它予农民以长期而有保证的土地使用权,使农民具有充分的生产自,从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的生产力,推进农业企业化也必须坚持以为基础,同时必须坚持以“自愿互利、三权明晰、责任明确、收益显化、注重效率、产业导向”为方针,按照“稳定承包权、搞活经营权、保护收益权”的原则,依法鼓励农户通过出让、入股、转包、租赁、土地信托、置换、股份收购等形式盘活土地使用权,促进农业企业化经营。

4.3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

农民是困难群体,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就是提高生产力。因此,农民的组织化不是要不要提高的问题,而是如何提高、尽可能快地提高的问题。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路径有:一是发展农业企业化,二是发展农业产业化;三是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四是村民自治;五是发挥现有村各种组织的作用;六是发展规模经营;七是促进土地流转;八是转移农民,减少农民,农民市民化……总之,路径是很多的,但最关键的一条是我们是否允许农民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在市场经济和法制经济逐步完善的今天,我们要深刻反省这个问题。

4.4建立农业和农业企业化的长效投入机制

一是构建政府宏观农业投入机制,提高对农业的支持效率。基于农业弱质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特点,需要政府不断规范其农业投入行为,自觉承担起宏观农业投入主体的责任和义务。二是建立和完善信贷农业投入机制,拓宽农业融资渠道。三是重构微观农业投入机制,激励农户的农业投入行为。四是扩大农业利用外资的渠道和规模。

篇6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结构调整;城镇化

中图分类号:F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1

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是农业现代化和中国现代化的一个必然过程,其重要意义在于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可以提高农业的规模化效应和农业的竞争力。

一、对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再认识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依靠各类龙头组织的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紧密结合起来,实行一体化经营的一种组织形式和经营方式。其特征表现为生产专业化、布局区域化、产销一体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经营规模化、质量标准化、营销市场化。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用农业产业化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是可以有效地解决初级农产品进入市场的被动局面,完成以初级农产品为主导向以加工产品为主导的过渡。二是可以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第二产业在农村经济中的比重。三是可以有效地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将农民不断从土地中分化出来,向非农产业转移,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裂变。四是可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能力和农户抵御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五是可以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推进农业市场化。六是可以优化配置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促进具有区域特色的主导产业形成。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同时,又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城镇化战略对于解决“三农”问题、开拓农村市场、缓解内需不足、增加就业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

城镇化为农业产业化创造了条件。农业产业化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但农业产业化的基础和条件却是城镇化。应该说,当前小城镇建设给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需求空间。一是农村城镇化引起城镇人口增加,农产品消费需求量增大,直接刺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二是农村城镇化引起的商业繁荣和便捷的交通,为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与市场之间架起了桥梁。三是农村城镇化为农产品加工企业、为农贸市场的形成、为科技和人才的聚集创造了条件。

农业产业化为城镇化提供了支撑。农村的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使农村城镇化走上一条自我积累、完善功能、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但城镇化的发展,并不意味着农业的消亡或农业地位的弱化。当前,在发达国家和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周围或城市圈里出现了集约化、专业化程度很高的“都市农业”,其功能并不仅限于经济,还包括社会、生态甚至文化方面的功能。这就要求我国在城镇化的进程中要注意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避免出现城镇化过程中农业衰败从而制约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情况。

农业产业化与城镇化相辅相成。农业产业化为农村城市化提供了生产力进步的物质基础,城镇化的发展为产业化提供了工业、技术、文化教育、信息、市场、金融及交通通讯、社会服务等方面的先导和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为城镇化的发展寻找到了最佳结合点,城镇化的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拓展了发展空间。二者互为发展条件,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三、农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趋势必须加快推进工业化、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进而发展现代农业

(一)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目前,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推进阶段,传统农区也迎来工业化发展黄金时期,尤其是随着沿海发达地区经济转型步伐的加快,后发地区面临着承接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但是由于产业基础薄弱,配套能力差,再加上要素供给和资源环境压力增大,传统农区很难通过“植入”式发展再造沿海发达地区在改革开放初期的辉煌。实际上,传统农区一般农业基础都比较好,尤其当农业结构是建立在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上时,农业的比较优势就格外明显。传统农区依据农产品资源优势,通过延伸产业链条的路径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推进工业化进程,一是基础稳固,具有原料优势;二是易于围绕主导产品的运销加工形成产业集群;三是避免了“植入”式发展中外来企业水土不服问题;四是农产品加工业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同时,这种延伸式发展并不排斥“植入式”增长,可以围绕本地主导产业,定向招商引资,借助外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二)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发展现代农业。农业产业化实质上就是农业与其关联产业的关系问题。与一般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明显不同步,即农业产业化发展面临的不是“公司+规模化家庭农场”的平衡结构,而是“公司+小规模分散农户”的不平衡结构。同时,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公司”对应的不是落后的农村市场,而是处于高端的城市市场甚至国际市场。这样,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就呈现出一个“V形链接”:一端是现代化的农产品加工企业,另一端是高端的城市消费市场,中间则是小规模分散农户,这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基本约束,也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发展乃至破解“三农”问题面临的主要矛盾。

(三)农区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增收问题,农民增收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就业问题。在人多地少这一基本国情的约束下,解决农民就业必须依靠两条腿走路,一是通过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推进农区工业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就业,二是通过促进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异地转移,缓解人地矛盾,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1]何忠伟.农村城镇化与农业结构调整协调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4(11).

[2]姜长云,蓝海涛.当前小城镇发展的状况、问题与对策思路[J].中国农村经济,2003(01).

[3]钱纳里,塞尔昆.发展的型式(1950-1970)[M].经济科学出版社,1988.

篇7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 农业经济 产业化升级

一、十二师农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全面推进十二师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必须解决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解决农业基础设施仍然比较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的现状;二是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农业经营体制,充分发挥集团化优势;三是解决农业产业结构不够合理、产业化经营水平较低、品牌建设滞后的状况;四是要进一步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农业产业化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发展这个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抓住新机遇,迎接新挑战,坚定不移地加快农业产业化;五是必须进一步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拓宽发展思路,创新发展理念;六是农业产业链建设要借鉴企业经营的理念,按照农业标准化体系规范农产品的生产、加工环节,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随意性,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七是要建立长期的、牢固的、具有发展前景的、符合公司发展特点的产业化基地。

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优势

面对差距和挑战,我们别无选择,还是应该坚定不移的的走农业产业化经营之路。

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把分散的小规模经营组织起来,依据市场需求和当地资源的比较优势决定主导产业产品,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一体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的生产经营体系。

农业产业化的关键,是发展龙头企业。龙头企业集成利用资本、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带动职工发展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重要主体,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支持龙头企业发展,对于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现代农业建设和职工就业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发挥集团公司带动作用,促进十二师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发挥地缘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十二师地处乌市周边,优势在城郊,土地资源十分稀缺。传统的、大面积种植的农业不是十二师农业发展的方向,因此,农业发展必须在“高、精、特” 上下功夫,以农业产业化经营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是十二师城郊农业的具体体现,也是农业依托首府城市的发展道路。坚持蔬菜、果林、畜牧、花卉、苗圃共同发展的农业发展思路,促进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和高效型转变,推动农业产业化取得大发展。结合屯垦戍边新型团场建设,以职工增收、团场增效、产业发展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围绕十二师农业和团场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一主线,遵循“依托比较优势、培育竞争优势、构建特色经济、实现共同发展”的原则,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发挥优势,整合力量,突出重点,围绕特色做文章,以特色为基础,形成有竞争力的农产品,促进农业产业链升级换代,推进农业产业化,关键是发展龙头企业。

(二)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农业发展

农业的发展,一靠政策,二靠科技,三靠投入,但最终还是靠科技解决问题,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发展的强大动力。把农业新技术推广、科技成果转化作为工作重点,加大农业技术推广力度,不断完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新技术、新成果转化步伐。加强关键技术和高新技术研究,力争在新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农产品加工转化、资源高效利用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引导龙头企业成为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主体,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自建研发机构,或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开展联合攻关,重点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品种、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提高十二师农业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

(三)加大农业科技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提高农业队伍整体素质

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关键在于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是加快十二师农业发展的希望所在,是职工致富的关键所在。把提高职工综合素质摆在重要位置,充分发挥现有科技部门在农业科技推广中的重要作用,围绕增强职工自我发展能力,通过发展面向团场和企业的职业技能教育,以“科技之冬”为载体,加大对职工培训力度,广泛开展对职工和企业员工的教育培训,积极培养和引进有丰富经验的农业科技人才、管理人才,达到强化农业生产管理和科技水平,加强科学知识普及、先进适用技术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塑造与新型团场建设相适应的一代新型职工,为农业产业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高素质队伍。

四、结束语

总之,实现十二师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从发挥城郊优势、区位优势等方面入手,以培育优势特色产业为重点,以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特色农业,增强农产品竞争力,用新观念、新思维、新举措,解决制约农业发展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全面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努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快速健康发展,为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构建和谐十二师创造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篇8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全面深化改革决定中“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让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同分享现代化成果”的论述,是新时期“三农”理论的丰富和发展,对维护农民平等权益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是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首要途径。现代化国家的经验表明,一国或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往往是由主导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起来的[1]。“十二五”期间国家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鼓励和支持优势产区集中发展大宗农产品,并通过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水平,使农业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与农业产业化水平相适应。陕西秦岭是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和最适宜栽植区之一,具有发展猕猴桃产业的独特资源优势。陕西省的猕猴桃种植已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不仅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也形成了一定的规模。随着国际国内市场需求量的大幅增加和猕猴桃价格的日益上涨,其种植面积连年增长。2011 年陕西猕猴桃种植面积90.9万亩,产量62.9万吨,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占全国的45%和60%,猕猴桃产区果农人均猕猴桃纯收入高达7 000 元。2012年,猕猴桃面积超过100万亩,总产达80万吨,分别占到全国的55%和70%,两项指标均占全球的1/3以上。猕猴桃产业已经成为秦岭北麓眉县、周至等县域发展的主导产业[2]。农业产业化发展是建立在科学技术被广泛应用基础上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通过农民科技培训,推广与应用农业科学技术是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支撑力量。为了使围绕区域主导产业开展的农业科技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必须弄清楚农民科技培训的需求意愿。

二、文献回顾和理论框架

(一)文献回顾

农业产业化是指随着科技进步以及农业市场化和社会化的发展,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农户与有关利益各方为获取规模经济效益,自愿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联合从而实现一体化经营的过程[3]。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深化农村改革的必然结果,而农民科技培训是实现现代农业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连接的纽带。

国外关于农民培训的研究大都是与科学技术、农业经济、教育与社会发展等相关学科的研究相结合。David J.Spielman[4]从区域农业发展体系的视角认为农民培训不仅仅可以提升农村人力资本,而且在传递和接受新技术、新产品、新的组织文化和行为的过程中有重要作用。Achim Spiller,Julian Voss[5]对德国农民的培训需求进行评价,通过模型分析发现农民对于教育培训的花费、机会成本、对供给的评价等因素影响农民培训的市场需求。国内自1999 年北京大学林毅夫教授在理论界正式提出“新农村运动”概念后,对农民培训的研究便层出不穷。其中针对农民科技培训意愿的实证研究主要有,农户的培训需求受到农户个体和家庭特征如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是否为村干部、家庭收入水平等,农户对农业技术的选择、政府偏好以及农户风险偏好程度多因素的影响[6,7]。刘芳[8]运用PASW Modeler数据挖掘,从农民的需求情况、参与情况、认知情况等方面得出农民对农业科技培训的有效需求不足。马启云[9]的以需求为导向的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于农户视角以辽宁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民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和行为习惯等影响农民农业科技培训的意愿。此外,杨锦绣等[10]从政府和农民两个层面剖析农民培训的供需均衡,建议政府依据经济规律配置培训要素。

综合现有研究可以发现,国内关于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影响因素的研究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民的个体特征;二是农民的家庭特征;三是农户行为选择因素。而从农业产业化发展视角研究农业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文献却鲜见,忽略了现今的农业科技培训是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大背景下进行的。本文在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从农业产业化发展影响农业科技培训的途径展开理论分析,采用陕西省猕猴桃主产区农业科技培训的调查数据,构建农业科技培训需求的有序Logit回归模型,探究农业产业化发展视角下影响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因素。以期对现有相关研究的不足稍有弥补,并为农民培训在我国的发展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理论框架

农业产业化发展对农业科技培训的影响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组织模式。在传统的“公司+农户”模式存在着明显缺陷的实践基础上,“合作社(公司)+农户”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成为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组织模式[1113]。可见,农民合作社有联结农户和市场的纽带作用,是产业化发展的中介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过程就是发展农业合作组织的过程[14]。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指示,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而以产业化需求为导向的合作社的发展为农业科技培训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平台[15]。二是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是以农业科学技术的有效推广、应用以及高素质的农业劳动者为支撑的。相对于工业技术,农业科技的见效周期长。无论是优良品种的选育、新栽培技术的推广还是新的肥料、农药、生长激素的使用都需要较长的周期[16];从公共经济学的研究视角分析,农业科技的外部性特征也使其具有了公共产品属性[17]。因此,政府公共部门的参与、介入是促进农业技术进步的主要制度安排[18]。农业产业化集农工商一体化经营方式要求农民须集生产者、管理者和经营者于一身,成为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化高素质劳动力。在改造传统农业的同时改变农民旧的理念,使其能够主动接受新技术、新品种的推广和应用。

依据Schultz和Popkin“理性小农”假设(舒尔茨-波普金命题):小农或农户是有理性动机的行为个体,是“一个在权衡长、短期利益之后,为追求最大利益而做出合理生产抉择的理性经济人”[19]。改造传统农业的出路就在于寻找一些新的、廉价的现代农业生产要素和创造外部条件。一旦合理成本下的投入能够确保在现有价格水平上获得利润,农户便会积极选择符合成本约束下各类现代技术要素的投入[20]。通过对已有研究的分析和思考,提出以下研究假说:

1.合作社在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实现资金、技术、信息等互助合作的过程,使农户逐渐体会到农业产业化发展对传统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改造。合作社社员和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能够主动求助合作社的农户,会表现出更主动的科技培训意愿。

2.农户对现代农业生产要素的需求程度与农业科技培训需求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农户采用农业新设备、新品种、新技术的态度越积极,其农业科技培训的需求程度越高。

3.政府对农业产业和农产品的公共政策与农业科技培训需求意愿呈正相关关系,国家的惠农政策比如建立主产区与主销区之间的利益协调机制、科技入户工程、良种直补等能够有力地推动农民参与农业科技培训的积极性。公共政策对农业产业的支持力度越大,农户对农业科技培训需求的意愿越强。

三、数据来源与样本基本情况

(一)数据来源

本文研究数据来源于2012年7月和8月对陕西省眉县和周至县四个村的实地调查。其中,周至县是我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也是全国惟一的猕猴桃标准化管理示范县,被称为“猕猴桃之乡”。眉县不仅产业规模大、种植户多,而且是最早与农业高等院校合作开展猕猴桃科学研究和相关农业科技培训的县域。2005年眉县人民政府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开展“猕猴桃科技入户工程”,此项培训充分利用当地产业资源,依托大学科研优势,整合各类教育资源集多方之合力。2012年全省猕猴桃种植面积约100万亩,其中眉县和周至县达64万亩,占到了60%以上。因此本文选择上述两县为调研地点,在全省具有较好的代表性。本次调查采取入户问卷调查的形式,抽样方法是多级整群抽样。首先,在眉县和周至县各选取2个乡(镇);然后每个乡(镇)抽取2个村。眉县是金渠镇(红星村和第二坡)和首善镇(第五村和红东村),周至县是哑柏镇(庄头村和吕家堡)和竹峪乡(凤凰岭和丹阳村),经实地走访,以上8个村都以猕猴桃种植为主导产业;最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在每个村选取125户农户开展调查。此次调查共1 000户农户填写了调查问卷,获得有效问卷948份,有效率为94.8%。

(二)样本基本情况

从调查样本的基本情况来看(见表1),大多数样本农户的年龄都在60岁以下(占86.9%),其中41岁至50岁区间内的农户所占比例最多。样本农户中男性居多,基本为已婚(占92%)。文化程度为初中及以下占83.9%,大专及以上仅有33人(占3.3%)。样本农户的年人均收入5 000元以上占74.8%,8 000元以上的占到了52.2%。以上特征符合本研究的需要,且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四、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模型

(二)变量选取

根据本文的研究假设将影响农民科技培训需求的因素分为农民合作社、农民对农业科技的态度、政府农业政策三类。考虑到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培训经历、种植成本和耕地面积等因素对研究结果的影响,将其作为控制变量引入模型。变量的名称、含义、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见表2。

(三)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在对农业科技培训需求的各影响因素和变量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10.0软件进行有序Logit回归分析,结果见表3。

通过模型(1)-模型(4)可以得出:控制变量中年龄、培训经历、种植成本和耕地面积是影响农民科技培训的稳定因子;本文所重点研究的三类解释变量的分析结论如下:

1.合作社对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影响。农户是否参加了合作社与其培训意愿在统计上不具有显著性,原因可能是此次调查中仅有14.8%的农户参加了合作社,大多数农户表示还不了解合作社的具体职能。农户寻求合作社的科技支持与培训意愿在模型(1)、模型(4)中呈5%统计水平上显著性正相关。如表4所示,社员中能够主动去寻求合作社农业科技支持的农户,其农业科技培训的需求意愿明显高于其他。

2.农户对农业科技态度。农户采用新技术、新品种的态度与其培训意愿在10%统计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说明农户对新技术、新品种的接受程度影响其对农业科技培训的需求程度。农业科技培训对增产增收的效果与农民培训意愿在统计上呈正相关,且显著性很强。调查结果显示,农户认为科技培训对农业增产增收效果为“基本没作用”、“有点作用”、“有作用”和“十分有作用”的样本农户比例为2.8%、12.1%、60.0%和25.1%,表明农业科技对增加产出和提高收益的作用越明显农户的培训需求越高。

3.政府农业政策对农民科技培训需求意愿的影响。农户对政府惠农政策的认可度在1%统计水平上正向显著影响其培训意愿。调查结果显示,农户对国家惠农政策认可度为“很不满意”、“不太满意”、“一般”、“比较满意”和“非常满意”的样本农户比例是0.3%、0.7%、10.0%、42.5%和46.5%,呈逐级递增的态势。对当地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的满意度与农户培训需求意愿在模型(2)中呈5%统计水平上呈显著性正相关,说明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对农业科技推广与培训的重视程度和服务水平影响农户的培训需求意愿;但在模型(4)中显著性水平不强。

五、简要结论与建议

篇9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市场经济;农民增收

农业产业化( Agriculture Industrialization)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

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意义

(一)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农业作为基础产业,既要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消费需求,又要不断增加农民收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农村经济作为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把农业和农民推向了市场,一切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近几年来,我县农村粮食生产喜获丰收,但同时也存在着农民增产不增收的现象,农产品“买难”与“卖难”交替出现,影响的因素自然很多,但根本的还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和农民市场意识不强造成的农民增产减收、高产低效的后果。通过引导、宣传、培训等手段,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十分重要。

(二)加强规模专业化生产

农业的生产经营要受经济规律的制约、供求关系的影响,农民和农村经济不仅要承担自然风险,还要承担瞬息万变的市场风险。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维持一家一户的“小船”状态,很容易被市场海洋的风浪打翻。因此,必须谋求农业的组织化生产,建造农业产业化的“大船”,以提高搏击风浪的能力,有效的预防或分解自然和市场的双重风险。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发展农村经济已成为一种客观必然。农村经济通过产业间的相互关联,把资源配置、产业发展、经营活动、市场容量统一起来,依靠利益这条纽带连接企业与农户、生产与经营、基地与市场,有效的客服盲目生产、产销脱节、生产起伏、效益波动等实际问题,从而快速发展起来。

(三)提高认识增强竟争力

在实践当中经常出现的阶段性剩余,结构性积压,季节性卖摊,实际上就是因为产业间缺少这种内在的联系造成的。比如,一些养鸡、养猪户,效益好时一哄而上,致使市场供大于求,价格下降,效益滑坡。实力较弱的业户,吃了亏退了下来,却又导致市场供小于求,价格上扬,效益看好。那些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业户挺过去了,就实实在在的赚了一笔。这些事例说明发展农村经济不仅要有市场观念,认识市场规律,还要千方百计地创造并发挥好自己的优势,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传统封闭的农业生产经营相比,具有以下一些基本特征:

(一)市场化

市场是农业产业化的起点和归宿。农业产业化的经营必须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自我服务的封闭式状态,其资源配置、生产要素组合、生产资料和产品购销等靠市场机制进行配置和实现。

(二)区域化

即农业产业化的农副产品生产,要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相对集中连片,形成比较稳定的区域化的生产基地,以防生产布局过于分散造成管理不便和生产不稳定。

(三)专业化

即生产、加工、销售、服务专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产品商品率等等,这些只有通过专业化才能实现。特别是作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基础的农副产品生产,要求把小而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进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在保持家庭承包责任制稳定的基础上,扩大农户外部规模,解决农户经营规模狭小与现代农业要求的适度规模之间的矛盾。

(四)规模化

生产经营规模化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条件,其生产基地和加工企业只有达到相当的规模,才能达到产业化的标准。农业产业化只有具备一定的规模,才能增强辐射力、带动力和竞争力,提高规模效益。

(五)一体化

即产加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把农业的产前、产中、产后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龙”型产业链,使各环节参与主体真正形成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同兴衰、共命运的利益共同体。这是农业产业化的实质所在。

(六)集约化

农业产业化的生产经营活动要符合“三高”要求,即科技含量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高,效益高。

(七)社会化

即服务体系社会化。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建立社会化的服务体系,对一体化的各组成部分提前、产中、产后的信息、技术、资金、物资、经营、管理等的全程服务,促进各生产经营要素直接、紧密、有效的结合和运行。

(八)企业化

即生产经营管理企业化。不仅农业产业的龙头企业应是规范的企业化运作,而且其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为了适应龙头企业的工商业运行的计划性、规范性和标准化的要求,应由传统农业向规模化的设施农业、工厂化农业发展,要求加强企业化经营与管理。

三、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中采取的措施

近年来,我国各级政府把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以基地为依托,以企业为平台,以产业为支撑,积极发展粮油、果蔬、禽畜等重点产业项目,加快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发展区域主导产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形成了龙头企业催动、农产品市场拉动、农民专业组织带动的产加销龙型产业链。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

一是建立健全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支持体系。针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园区建设、主导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引进培育、农产品市场发展等方面制定了财政、税收、服务、奖励等一系列扶持政策。如东明县为鼓励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发展,财政每年拨出100万元专款主要用于鼓励企业扩大规模、上档升级,支持基地农户采用新技术新品种、开展标准化生产,对企业获得有关产品认证、出口创汇等,财政还另外给予重奖。二是建立了与政策体系相配套的组织领导体系和考核体系。组织领导体系建设中,先后设立农业产业化经营领导小组、农业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园区管委会、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协调领导小组等,有力的协调和组织了产业化的发展工作。在考核体系建设中,将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主导产业发展等工作纳入对部门、镇的考核。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发展农业产业化的积极性。

(二)科学选项立项,扶持农字号龙头企业做大做强

为提高农业龙头企业的综合竞争力,东明县坚持以争取产业化经营项目扶持资金,作为加强对农产品龙头企业扶持的重要举措,解决了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立项过程中,坚持以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企业为扶持目标,以科技含量高、管理运行好的新技术为推广核心,以市场前景广、发展潜力大的产业为培育重点。严格执行选项程序,整合资源、集中资金、重点投入、连续扶持,通过不断完善产业化经营项目库,动态管理,择优立项,保证了项目的可实施性和实效性。

(三)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促进企业和农业双赢

在扶持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的同时,东明县积极发挥项目管理的作用,引导企业建立“公司+基地(合作组织)+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等多种有效组织形式,强化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与农民群众建立利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合同农业”、“定单农业”,提高企业的当地原料采购量占所需原料的比重,带动全市农户发展产业种植。这样既能保证企业的原材料供应,降低企业的成本,又可以保证农户稳定的经济收入。为促进农民增收,即墨市一方面突出资源优势,围绕花生、甘薯、果蔬、茶叶、花卉、畜禽、特色农产品等优势主导产业,大力培育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增强对农民致富的带动作用。另一方面,积极把产业化经营项目与土地治理项目进行结合试点,对优势农产品的主产区加大中低产田的改造,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组织带动农户建设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种养基地。优先扶持与农民订立规范收购合同、按照保护价收购基地农产品的龙头企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达到农民与企业双赢的效果。

四、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的对策

农业产业化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创新,是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带动力量,已成为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实现农业最大效益的必然选择。但是,当前农业产业化发展仍存在着重生产、轻加工和流通、龙头企业带动力不强,产业基地规模较小,利益机制不完善,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较松散等问题,制约着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影响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因此,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关键要创新服务形式,重点是完善运行机制,才能实现带动产业全面发展的目的。为此,在农业产业化发展上,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培育主导产业和产品,抓好规模化生产基地建设

推进农业产业化就要积极培育有特色、有优势的主导产业和产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本地资源等优势,以效益为中心,科学确定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导产业,选择市场容量大、发展前景好、单位产出高、经济效益好的产品,进行重点扶持,重点开发,尽快形成区域性产业优势和产品优势。

(二)培育扶持壮大“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

培育和发展一批经济技术实力雄厚、市场影响力大、能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关键。对于各领域中具有“龙头”作用和具潜力的企业予以政策、资金、技术、物资等方面的倾斜扶持,使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带动能力强、经营机制灵活、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龙头”企业脱颖而出,发挥带动作用。当前应坚持国营、集体、私营、联合体、合资一起上,谁有能力谁牵头的原则,重点培育农产品加工和流通企业。同时要发挥农业部门的优势,扶持各级农业部门兴办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产品购销服务公司等经济实体,并通过推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办法,使各类农业企业不断扩大规模,尽快起到强有力的牵引带动作用。

(三)建立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加强市场信息网络建设

市场体系是农产品迅速进入市场并实现其价值的条件,也是产业化的最终要求。要坚决克服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规模适度、功能完善的原则,在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集散地,建立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产地市场为骨干,以集贸市场为支点,以市场中介组织和农民经济人队伍为纽带,以大中城市直销直供市场为补充的农产品销售网络,形成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同时,要加强信息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利用现代化信息工具,形成遍布全国、产销联动的销售网络,及时准确地收集和传递市场信息,将生产与市场紧密联系起来,以利于指导生产,促进流通。

(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合作组织

农村经济合作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载体,要按照“民办、民有、民营、民管、为民服务”的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支持鼓励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建设,加强指导规范,促使其健康发展。

(五)建设农业标准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标准化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基础。要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管理和农业生产过程的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六).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建立农业产业化的良性运行机制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运行机制,实现农户与市场的有效衔接。一要建立新的经营管理体制。打破原有的从生产、加工到销售过程中管理脱节的体制,建立新的一体化管理体制,由一个机构或实体统一管理其过程,以提高产出效率,减少经营损耗。二要建立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龙头企业、生产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关系是靠经济利益这根纽带联系在一起的,共同的经济利益是农业产业化形成和发展的内在动力。必须坚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完善的约束机制和利益调节机制,实行契约化经营、合同化管理,合理确定各方的责权利,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强化双向约束,使其真正结成稳定的利益共同体。

(七).大力实施科技兴农战略

要通过科技培训、科技教育、科技引进示范、科技推广应用,把农业产业化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上来。积极开展农业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引进、推广工作。要着力培育一批规模大、效益好、科技含量高的示范项目基地,发展一批科技示范村、科技示范户和科技示范园,加快农业新技术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并使之真正产生效益。培养一批服务农业生产的稳定的高水平科技服务推广队伍,推动农业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八)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保障

篇10

一、湖南农业市场化程度测算

(一)农业市场化程度测算指标

农业市场化程度主要体现为农业经济活动中各个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这里选取最重要的四个要素,即土地、劳动力、农产品和农业资本,分别测算出各个要素的市场化程度,然后综合这四个要素的市场化程度计算出最终的农业市场化程度。1.土地市场化程度(A1)。土地是农业经济活动中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因此土地流转的市场化程度是反映农业市场化程度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测定方法应该是在市场上流转的土地数量占全部土地数量的百分比。2.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A2)。劳动力是农业经济活动中不可或缺的要素,这里主要从数量方面测度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即农村非农从业人员占农村劳动力总数的比重。根据湖南统计年鉴查到的数据,将乡村从业人员数作为农村劳动力总数,将农林牧渔业劳动力作为农村农业从业人员数,乡村从业人员与农林牧渔业劳动力的差值即为农村非农从业人员,其占乡村从业人员的百分比则为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3.农业资本市场化程度(A3)。农业资本市场化是指在农业的各种固定资产投入当中,由市场配置部分所占比重。从投资主体可以划分为国有投资、非国有投资两部分,国有投资基本上是无偿、保本或微利投入,非国有投资基本上是为了追逐利润的投入。显然可以将农业非国有经济投资作为市场配置的资本,根据湖南统计年鉴查到的数据,将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作为农业资本投资总额的资本。4.农产品市场化程度(A4)。农产品市场化用主要农产品人均销量占主要农产品人均产量的比重表示。

(二)湖南农业市场化程度

对农业经济活动中四个要素市场,即土地、劳动力、农产品和农业资本平均分配权重,然后加权计算出各年度湖南农业市场化程度如表1。

二、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测算

(一)农业产业化评价指标

农业产业化水平主要使用直接体现农业产业化特征的指标进行测算,包括基础指标、规模指标、效益指标和科技指标。1.基础指标(B1)。农业产业化水平的高低与产业基础密切相关,良好的产业基础是农业丰产、优质和高效的前提,包含农业资源、运输能力、信息化程度和城镇化程度4个指标。其中农业资源用农作物人均播种面积表示;运输能力用人均货物运输量表示;信息化程度用人均邮电业务量表示;城镇化程度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表示。2.规模指标(B2)。规模是产业化发展水平最直观的指标,包含龙头企业规模、商品基地规模2个指标。其中龙头企业的实力能够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农业产业化的水平,其规模用产值表示;商品基地是规模经营的保证,是龙头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条件,可以用商品基地面积与耕地面积的比值表示。3.效益指标(B3)。获得良好的效益是产业化的主要目标,包含劳动效率、人均年纯收入2个指标。其中劳动效率用产业化产值与乡村从业人员的比值表示。4.科技指标(B4)。科学技术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强大动力。包含农技人员比重、农业科技贡献率2个指标。其中农技人员比重用农技人员与乡村从业人员的比值表示;农业科技贡献率可从科技进步统计公报获得。

(二)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

根据历年湖南统计年鉴、农村统计年鉴以及湖南省农办提供的数据,首先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然后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出各指标权重,并与标准化处理后的数据进行累乘相加,最后计算出湖南农业产业化水平如表2所示。

三、湖南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化的内在联系

(一)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化指标关系分析

将表2中的农业产业化指数(B)与表1中的土地市场化程度(A1)、农村劳动力市场化程度(A2)、农业资本市场化程度(A3)、农产品市场化程度(A4)进行相关分析如表3所示。从表3可以看出,农业产业化与土地、劳动力、农产品3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对应的p值都接近0,表示农业产业化水平与这3个指标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而资本与农业产业化水平之间的相关性稍弱,但是也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通过检验。

(二)农业市场化与产业化指标关系分析

将表1中的农业总体市场化程度(A)与表2中的基础指标(B1)、规模指标(B2)、效益指标(B3)、科技指标(B4)进行相关分析如表4所示。从表4可以看出,农业市场化与基础指标、规模指标、效益指标和科技指标4个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都在0.8以上,对应的p值都接近0,表示农业产业化水平与这4个指标都具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三)农业产业化与市场化总体关系分析

根据表1、表2中的样本数据,利用SPSS13.0对湖南农业产业化指数和农业总体市场化程度进行回归分析,得到如下模型:B=0.252+0.372A(10.685)(7.621)R2=0.921F=58.077从结果来看,回归的可决系数为0.921,即农业产业化水平有近90%都可以被该模型所解释,拟和优度较高。回归方差分析F统计量为58.077,对应的p值为0.01,所以,拒绝模型整体不显著的原假设,即该模型的整体是显著的。从各回归系数的显著性t检验来看,无论是常数项还是解释变量x,其t统计量对应的p值都小于显著性水平0.05,因此,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都通过了t检验。变量x的回归系数为0.372,即农业总体市场化程度每增加1点,农业产业化水平就提升0.372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