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1: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国际贸易培养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90-03
收稿日期:2013-06-19
基金项目:蒙英华主持的2011年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案设计”资助的成果(B11065)
作者简介:蒙英华(1977-),男,广西苍梧人,副教授,博士,从事国际贸易研究。
导言
上海市政府已明确提出,到2020年要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的确立无疑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则更为迫切。尽管上海地区每年有不少国际贸易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但大多数毕业生仅掌握理论方面的知识,缺乏足够的工作经验。据《2010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国际经济与贸易是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之一(2007届至2009届)。据麦可思研究院的一份报道表明,截至2010年末,全国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已达到了610所,相比2006年,在不到五年的时间里,新增419所高校,新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高校增长比率高达高达219%,而在现行培养机制下,中国培养出来的国贸人才往往缺乏国际视野,不能熟知国际惯例准则,缺乏过硬的专业技能和国际交流合作能力。而针对上海市的发展目标,上海各高校培养的国贸人才数量和层次与社会实际发展的实际需求已经脱节,构成上海建立国际贸易中心的瓶颈。
一、上海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方式的对比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对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体系设计的理解,我们对上海高校国贸专业本科生的培养方式进行对比。
(一)国贸专业的师资情况对比
从表1可以看出,上述几所大学的生师比都偏高。根据2004年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的相关规定,普通高校的生师比不应超过18∶1,所以,从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都存在着教师缺乏的问题。因此,在可行的范围内,各学院应尽力降低生师比。其次,我们发现,对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和上海立信会计学院而言,教授所占比率都普遍低于其他几所学校,教师结构还不够优化,但是这也是二本院校普遍面临的问题。
(二)国贸(经济类)专业课程设置对比
下页表2列出了几所高校国贸(经济类)专业本科生的课程体系。各个学校的毕业学分差别比较大,最低150学分,最高171学分,中间的跨度达到了20个学分。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两所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十分类似,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实习上的比例近似为9∶3∶9∶1。专业选必修课以及公共必修课占所有的近75%,而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例还不足13%。相比较之下,厦门大学的专业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公共必修课程、实习的比例近似为16∶13∶17∶1,专业选修课程占了所有课程的26.25%。另外,复旦大学的专业必修课比其他高校高出了近10%,因此可以看出,复旦大学是非常重视基础能力的培养的。在专业选修课上,上海财经大学则采用了和其他的大学不一样的策略,其课程设置上以专业必修课居多,而专业选修课所占比例略低。除此之外,上海交通大学在学生培养上采用宽口径培养的方式,其学生大学前两年所学内容都完全相同,而在大二结束以后才进行专业分流。
同时,我们对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课程设计进行对比后发现,在课程上设计了很多针对国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如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技术贸易、外经贸文献选读、外贸英语口语与书信写作等),扩大了学生的专业的知识面与理论基础,但对于实务类课程的安排仍然较少。值得注意的是,上海财经大学国贸专业所有课程均采用外文原版教材并且外教教授课程所占比例很大,所以在国际性视野方面,上海财经大学的学生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要求的具有一定的切合度。另外,上述高校都特别注重对英语技能的训练。随着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逐步建设,外资企业的数量与国际跨国公司中心数量将急剧增加,而学生的外语能力越好,越能极快适应外企工作环境。
(三)国贸专业的实习与海外交流情况对比
对上述国内几所985高校的实习与海外交流情况进行简要对比后发现: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的实习占学分比率分别为5.85%、4%、1.88%。从上述数字可以看出,上海交通大学对其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还是很高的。而对于海外交流,复旦大学的每年交流人数比率为5.93%,① 而其他大学的比率也大都在5%② 左右。因此,在高校中,特别是对于上海地区的一流的高校而言,学生出国交流的比率仍偏低,主要原因在于交流项目有限,资源较为稀缺,可供学生选择的项目就更少了。所以学校应多方面拓宽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项目。
二、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与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
上海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可以完善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的结构、优化学科和专业结构、优化师资队伍、提高人才素质。另一方面,高校在某些资源的匮乏上具有共性,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设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平台,把相关资源都整合起来,降低重复建设。首先,可以由政府牵头,各高校之间的资源整合寻求新的合作项目(境内或境外);其次,可以通过将各高校有特色的国贸专业课程进行跨校课程选修,或进行研究资料、数据库与信息共享,建立跨校的研究队伍与兴趣小组,举行校际间的国际贸易沙盘大赛,共享企业关于国际贸易与商务类的招聘信息,高校实践基地共享让学生进行选择等方式,形成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资源整合。
上海国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的启动则为上海市高校国贸专业的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性与可能。上海国际贸易中心的建立,可以为高校国贸专业学生的实习实践提供与联系相关场所和基地,并且能够专门针对各高校的资源与特色进行统筹 。在这种整合下,高校间以及高校和贸易中心间通过各种契约、协作等形式来实现各种具有公共使用属性的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一方面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高校发展成本,另一方面,利于高校与贸易中心的优势互补和做大做强。例如,可由政策牵头建立网上国际化培养平台,而有相关招聘意向或有培训实习意向的企业可以在平台上进行信息展示,同时该平台也可建立学生资源数据库,把有相关实践意向的学生加入到数据库,提供给企业进行筛选;通过该平台,也能够将最新的国际交流信息、贸易信息以最快的速度传递到学生与企业。
三、上海市国贸专业本科生课程体系的国际化方向调整
1.教材的选择应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对待。首先,有些公共课程的内容资料更新十分迅速,因此将文献、期刊引入,作为公共教材的补充是十分必要的,并且可以借鉴哈佛大学的案例学习法,增添案例学习这一环节。
2.原有课程的结构调整。第一,在通识类课程中,学校应明确提出通识教育的具体目标,然后根据具体目标进行课程的分类,对每个分类阶段进行一定的选课学分限制,并且予以学生明确的分类提示,让学生能够广泛的学习理科类以及社科类的知识。第二,实验性课程不足。经济学类的专业往往缺乏系统的实验以及实践类的课程。第三,加大英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第四,在原先的国际贸易地理课程上,应进一步细化分区域的国际贸易惯例与文化课程。
3.新型课程的选择与设立。第一,增设国际惯例、法律类课程。在国贸专业的课程培养中选开《国际商法》、《国际经济法》、《合同法》、《知识产权法》、《公司法》等与国贸专业联系比较紧密的法律课程。第二,在原先的国际商务谈判课程基础上,设立实践与可操作型的商务沟通课程。利用上海国贸中心的资源,邀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国际商务谈判师讲课,让学生模拟谈判过程。第三,设立实习前心理课程、跨国公司文化、行为准则等课程以利于在进入实习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
结语
为解决上海高校所培养的国贸人才数量和层次与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目标相脱节,应:一是在可行的范围内,各国贸专业所属学院应尽力降低生师比,特别对于上海地区二本院校而言,应尽快提升教师的师资结构水平。二是课程设计上应重视能力的培养,在以原有国贸专业的必修课程基础上增加实务(实验)类课程;教材的选择应将通识教育课程和专业课程分别对待;课程设置上更加与国际化接轨;注重英语交流能力的培养;注重文理科通识教育;加大英语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比例;设置与国际贸易中心建设人才需求相关的新课程。三是在海外交流上应拓宽交流渠道,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海外交流模式(访问学习项目,交流学习项目,暑期游学项目等)及更多的海外交流项目。四是设立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的国贸专业本科生国际化培养平台,进行上海高校国际贸易资源的优化整合。
参考文献:
[1] 毕家驹.大学国际化的实践和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2005,(2).
[2] 侯俊平,张春河.教育国际化与高水平大学建设[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3,(1).
[3] 袁本涛,潘一林.高等教育国际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清华大学的案例[J].高等教育研究,2009,(9).
篇2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改革
一、人才培养方案改革的背景
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国际市场跌宕起伏和贸易理论空前繁荣的大背景下,传统的专业培养方案正在面临严峻的挑战。我国目前仍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到2020年实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0%的目标,高等教育大众化必将改变传统的精英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由此,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必须要充分体现“宽口径、厚基础、重应用、强能力、高素质”的要求。同时,在大学生整体就业形势严峻的条件下,加上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经贸人才总体供过于求的趋势日益凸显,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在整体数量供过于求的背景下,中国偏重理论的传统教育体系又造成了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于是出现了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聘人才也难的局面,而社会迫切需要高素质人才,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同时,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真正从事国际经贸工作的只有15%-20%,多数从事一般经济管理、企业经营工作,尤其是市场营销。这些都给国际经贸专业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我院于2005年设立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截止2010年9月,共招收了5届学生650余人。经过5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成熟的教学体系,并在不断地优化培养方案。现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创新型实用人才存在一定的差距,极大地影响了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亟待加以调整与变革。主要体现在:一是人才培养定位不清与培养目标不明确;二是课程体系不合理,理论课程偏多且滞后,实践课不足或者实践环节少;三是校内外实训仍需加强。为了适应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推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改革和建设,不断提高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教学质量和水平,对于学院而言,如何突破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在专业建设方面突出自己的特色,结合自身的条件,培养社会需求的人才,提高学生的市场竞争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人才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与定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很强、适应面很广的经济学科专业,同时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我国最缺的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作为一个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我们的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定位围绕“培养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人才”主线,根据国家和社会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需求,确定了我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系统掌握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掌握国际贸易业务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具有较强国际贸易实务操作能力,能在涉外经济贸易部门、外资企业及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复合性应用型高级人才。毕业生主要服务于外贸公司、外资企业、银行、海关、外汇管理部门、进出口商检部门、对外运输企业、货代公司、涉外法律部门、外经贸管理部门、相关科研教育咨询部门等。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的改革
1.根据培养规格中的能力要求设置课程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主要存在以下两种倾向:一是以学科体系为中心来定位,把学生培养成“研究型”人才;二是过分强调现行岗位操作技能的实际需要,把学生培养成“岗位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两种倾向的缺陷是显而易见的,前者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后者则忽略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和职业选择与迁移能力的培养。一般而言,培养目标的定位就决定了培养规格。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独立学院的特点就是既是本科教育,又要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结合我院的特点,就在培养规格中突出国贸专业人才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按照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要求开设专业课。
表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
2.优化理论课程体系
当前,普通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中普遍存在理论性强的课程过多、过于抽象和与实践结合不紧密的问题。而企业希望一个新的业务员能够很快进入到工作角色之中。我院以往的课程体系也比较偏重于理论教学,理论课程偏多,在这次改革中我们特意整合了部分理论课程。比如专业理论课《国际经济学》和《国际贸易理论》重复内容较多,两门课合为一门课,修订为只开设《国际经济学》,周学时改为3学时,在第四学期开设。《中国对外贸易》是一门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知识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具体情况有机结合到一起的课程,我们把该课程进行改革,改为《专业前沿知识讲座》,专业教师及专家学者针对当前国内与国际的热点及前沿经济与贸易问题开展讲座,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拟构建《专业前沿知识讲座》模块,包括以下专题:当前国际贸易领域的最新形势与热点问题; WTO专题;国际技术贸易与服务贸易专题;海关管理专题;国际市场拓展专题等。既让学生了解了宏观形势,又了解了具体相关部门的业务操作。
3.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基本能力的训练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必须掌握以下基本能力:外贸制单与审核能力、外贸业务洽谈的基本能力和进出口报关基本技能等。外贸制单与审核能力主要通过相关课程的课内实验练习,使学生掌握主要外贸单证的制作与审核,从而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很快为企业处理一般的单证业务。外贸业务洽谈的基本能力主要体现在市场的开拓中,通过相关练习使学生掌握企业走向国际市场应具有的营销知识,提高业务拓展能力。对于进出口报关基本技能的练习主要通过海关报关实务的学习和职业资格培训。
表2 基本能力训练
(2)专业综合能力的训练
专业综合能力主要是学生处理外贸业务的综合能力,除了专业实习外,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训练。一是国际商务英语,国贸人才对商务英语的应用要求较高,达到熟练应用商务英语的能力,可考取国际商务英语中级以上证书,提高进入跨国公司就业的可能。二是国际商务谈判中的国际贸易谈判模拟,要求完成每一个环节的谈判,掌握商务谈判的基本技能与技巧,这是外贸业务洽谈中很重要的一项能力。三是国际贸易综合实训,利用外贸实习平台系统V 3.0,通过角色扮演,使学生全方位熟悉贸易业务,综合掌握国际贸易流程和各环节的基本技能。
表3 专业综合能力训练
四、结论
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只是完成了第一步,要使所设置的目标能实现,设置的课程真正地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更重要的是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的改进。国贸专业的实践性强,并且由于政治体制、经济发展水平等各方面的差异和政策、实践不断变化,国贸专业的理论课教学不能局限于单纯的理论传授,必须紧密结合实际,其教学方法需要以案例教学、讨论式教学和互动教学为主,并与经济现实连接,使学生融入到现实经济问题中,熟悉其就业环境。实践教学主要采用实验室模拟业务教学,但是毕竟是虚拟的,学生没有切身感受。为此,可以在相关课程中增加手工缮制纸质单证和小组协作共同一项国际商务企划任务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参考文献:
[1]田明华,宋维明.新形势下北京林业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中国农林教育,2006,(3):6-10.
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融资创新;风险;控制策略
1国际贸易融资的重要意义
在银行工作中,国际贸易融资是重要的内容,用于调整国际贸易结算中产生的资金和信用。国际贸易融资对银行的产业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对中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也具有一定的影响,有效推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1]。当前,中国的国际贸易融资活动依然处于初级发展时期,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会导致风险,随之一些管理问题就会出现。国际贸易结算与国际贸易风险之间存在着直接相关性。如果依然采用传统的融资方案,虽然风险相对小一些,但是,融资业务要适应新形势,就需要在新的融资环境中将科学有效的结算方案制定出来,以降低国际贸易融资风险的发生率,保证融资质量,提高融资效率。国际贸易融资与普通贸易融资有所不同,国际贸易融资是为进出口商服务的,中国的企业不能获得国际贸易融资服务。融资机构在运行的过程中还需要接受监督,国际贸易企业开展商业活动的过程中,就需要发挥监督机构的职能,对商业活动进行监督,确保融资合法化。国际贸易融资不断推进,对于中国的国际贸易而言是机遇。中国的贸易企业就需要紧紧抓住当前时机,对贸易环境合理利用,处理好风险问题,对贸易融资予以创新,提高风险控制能力。
2国际贸易融资创新存在的风险
2.1原创性创新存在的贸易融资风险
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国际贸易融资中,银行就要为国际贸易工作做好准备,对当前的市场行情做出判断,对融资方式予以创新,使得国际贸易的运行质量和运行效率都有所提高。在对融资方式进行创新的过程中,要从国际贸易市场的宏观运行趋势出发,采用适合于市场行情的融资方式,将中国的市场贸易与国际市场贸易建立关联性,使新型的融资方式符合中国的国情,不仅实用而且体现中国特色。国际贸易环境中,银行要更好地展开业务,就需要考虑到自身的业务状况,分析国际贸易的行情,定期调查金融市场,还要对客户展开跟踪式调查,不断地更新融资方式。不同的国家,客户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对于客户的个性化要求要充分满足,让国际贸易水平有所提高。在国际贸易创新中,原创性创新的特点是非常显著的,其不仅具有新生性,而且还具有变质性。处于不同的市场环境中,商业活动要顺利展开,达到预期的效果,就要对市场环境适应,在具体的商业活动操作中,不仅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由于创新的成本比较高,中国的国际贸易融资市场就会受到影响,处于低水平的状态。大量的资源投入到创新工作中,国际贸易工作效率就很难提高,也正是因为如此,中国的国际贸易融资与其他国家之间存在明显的差距。需要关注的是,国际贸易融资中,创新是重要的内容,是不可忽视的,对于人才的要求也会比较高。中国在培养国际贸易融资领域人才方面还没有成熟,依然处于初级阶段,由于专业的人才缺乏,就需要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2.2吸纳创新存在的贸易融资风险
国际贸易融资的各项创新过程中,需要详细分析当前国际贸易市场的运行情况以及所存在的风险,积极吸纳创新方案,以更好地开展创新工作。国际贸易融资开展吸纳创新的过程中,需要大量地收集资料,包括国家出台的有关政策以及银行自身管理方面相关的资料等等都要进行分析,根据贸易融资需要对融资贸易模式做出调整,做好归类工作和总结工作,使得新型创新成果符合本国的国情。国际贸易融资的创新模式存在自身特色,但是在国际市场中能够与市场上的各种创新融合,由此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满足不同国家发展的个性化需求。国际贸易融资采用创新模式,还可以应用适合于自身的管理模式,根据需要对方案做出调整,提高创新质量。在国际贸易融资中采用吸纳创新的方式,虽然其应用度非常高,而且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吸纳创新已经有所认可,但是,吸纳创新需要在很短的时间内吸收大量的信息,通过对贸易创新方式进行收集,还要从国际贸易融资的角度出发进行筛选[2]。不同的国家之间在贸易创新方式上就会有所不同,不仅体现在创新内容上,创新模式也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在收集资料以及对资料进行整理的过程中,工作人员的数量比较少,每一名工作人员需要承担大量的工作。开展融资工作的过程中就会受到各种制约,融资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工作质量也会受到影响,吸纳创新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起来。将吸纳创新应用于国际贸易融资市场当中,其有效性不能发挥出来。
3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的风险控制策略
3.1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要减少投入资金
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过程中要减少投入资金,提高工作效率是有效的途径。对于国际贸易融资的原创创新方案,如果投入的资金过高,就需要对此采用相应的解决策略[3]。国际贸易融资中提高工作效率是比较好的解决办法,不仅工作的时间减少了,国际贸易融资的成本也会相应地减少。传统的工作模式中所存在弊端显现出来,成为创新模式中需要解决的问题。这就需要将风险控制措施制定出来,并根据具体的工作需要不断地完善,做到管理科学化。从当前的国际贸易市场运行情况来看,在市场占有较高地位是创新。中国在对国际贸易融资人才的培养中,不仅注重职业技能的培养,还要注重专业素质的培养,激发工作人员积极地投入到工作中,而且积极探索当前金融背景下国际贸易融资的发展趋势,把握住创新的脉搏,及时跟进,防范体制得以进一步完善[4]。注重创新模式,降低资金成本,而且工作内容也会做出相应的调整。随着工作方式的改革,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也会端正态度,原本内容繁琐的工作内容就会得到精简,工作时间缩短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国际贸易融资创新方案更加实用。
3.2国际贸易融资要对融资手段予以创新
增加直接融资的比重,并逐渐形成由高度依赖信贷资金向直接融资转变的格局。与信贷融资相比较,直接融资是存在一定优势的,可以有效地改变债务结构,原有的单一化的债务比率也会有改变,避免过高负债。对公司债券灵活使用,采用多种融资方式,诸如资产证券化、短期融资债券以及私人渠道融资等等,对融资结构优化,使得融资成本相抵,可以有效地缓解直接融资比例低的问题,短期偿债风险就会相应的降低。
3.3国际贸易融资创新中采用bot融资策略
Bot就是“建设—运营—移交”,为契约型的直接投资方式。bot投资模式与其他投资模式之间存在着不同,需要在经营期满之前进行操作,通过固定资产折旧和利润分享的方式将投入的资金回收,当合同到期后,就可以将财产无条件转让给东道国,不需要进一步的清算,具体条件需要和参与方商定。
3.4国际贸易融资创新过程中融资租赁策略
融资租赁是指出租人根据承租人的请求,提供规范、与第三方(供应商)签订供应合同,出租人根据与承租人的约定订立租赁合同,承租人向出租人支付租金。融资租赁事实上所采用的是物业融资形式,富于金融业务色彩。所以,是一项与设备具有密切关联性的贷款业务。
篇4
[关键词]国际贸易 专业 双体系融合
一、南通市外贸人才需求状况
国际贸易步入新一轮增长期,贸易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愈加凸显,南通已成为江苏甚至全国的国际贸易增长的新生崛起力量。具体地说,随着中国加入WTO和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我国对外经贸高速发展,具体针对南通近年的外贸发展情况,我们在调研过程中作了详细了解,根据资料显示,2007年,南通的进出口总额达到127.76亿美元,比去年增长27.4%,高于江苏省平均增幅4.3个百分点。拥有外贸经营权的企业不断增加,大批操作性和服务性较强的金融、保险、电信、信息、咨询、旅游等行业的涉外工作岗位不断出现,这将吸纳国际贸易专业(外贸专业)毕业生,从而促进需求增长。同时,更多的国际性企业看好南通,国际各类投资及其贸易趋向活跃,2007年仅南通开发区新增外商投资396个,其中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183个,商务部确认资金实际到帐注册外资23.23亿美元,这将产生更多的涉外就业岗位。国际贸易人才将出现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结合我们的调查资料结合南通人事局的预测,在今后的五年内,南通对国际贸易(外贸)专业从业人员的需求量在11000个岗位到15000个岗位。
二、目前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中遇到的几个关键问题
1.对市场需求的调查不够,导致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偏差
高职院校国际贸易专业对国际贸易企业的市场调研都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查的企业面比较窄,数量有限,不能反映实际的用人需求情况。部分高职院校在调查时,通常以几家企业或是几十家企业为调查样本进行,最终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是即以此为依据。但是国际贸易企业有着专业贸易型外贸企业和生产型外贸企业,其所属行业也千差万别,因此几家企业或几十家企业不能代表整个行业的用人需求,导致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偏差。其次,对用人需求的调查分析的深度不够,不能反映企业用人的规格要求。很多学校在用人的调查表设计时往往注重调查企业用人需求的数量和岗位,但是对于企业某一岗位用人具体需要哪些基本素质、基本技能,以及要达到的标准等调查不够,导致对用人单位的调查结果没有真正为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起到参考作用,人才培养也因此产生了偏差。
2.没有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双赢”机制,导致学生岗位实习欠缺
高职院校培养的国际贸易人才是应用性人才,因此校企合作是一条实用、高效的途径,可以对国际贸易人才的培养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目前就国际贸易这个专业而言,校企合作缺乏“双赢”机制,首先,从学校角度而言,学校十分希望将所有学生派到国际贸易企业的相关岗位去实习,并在实习中通过企业外贸从业人员的指导,真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实践技能。但是学生数量众多,平均一个班大概有30到40人,一个年级大约有100人甚至更多,以每个企业接纳3到4名实习学生计算,一届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大概需要找30到40家国际贸易企业,这对于学校而言十分困难。其次,从企业角度而言,企业接纳学生实习的积极性不高,实习效果普遍不高。其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是国际贸易企业普遍对其业务特别是客户资料采取保密的态度,学生参与到实习中去企业担心其客户资料流失给企业带来损失。另一方面,外贸业务环节繁琐,很多细节东西问题需要有丰富经验才能应对自如,企业担心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参与其中会导致业务出差错,因此一般只让学生观看,不会让学生上手操作,导致实习学生有时干脆被晾在一旁,实习质量无法得到保证。
3.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鉴定联系不紧密,学生实践技能水平参差不齐
目前,对于国际贸易专业而言,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规范,主要有商务部及人事部联合颁证的国际商务师(执业资格)即外销员考试,商务部外经贸企业协会的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职业资格考试,海关总署的报关员资格考试,国家质检总局的报检员资格考试,国际货运协会的国际货运员资格考试,剑桥商务英语初、中、高级考试等。对于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证,很多学校没有重视,仍然沿用以前的学科式教学计划,没有将职业资格鉴定课程和教学计划紧密结合,使学生毕业时手中含金量较高的国际贸易职业证书缺乏,实践技能也相对较差,在就业竞争和岗位竞争中处于落后局面。
三、“双体系融合”的基本思路及其实施措施
1.“双体系融合”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基本思路
目前,对专业成功与否的评价,主要涵盖诸如专业的师资力量、科研能力、课程建设、学生就业率等等指标。但是,对于高职国际贸易这一具体的专业而言,真正能够体现其成功与否的应该是以下两个方面:首先,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能否被社会和企业认可,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即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与岗位适应性是否强;其次,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能否有较强的发展后劲,即人才的可塑性是否强。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认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建设应当坚持“双体系融合”的思想。
所谓“双体系”即国家学历教育体系与国家国际商务职业资格、职业技能认证体系的融合。“双体系”在重视其职业技能资格培养的基础上,还注重学生的整体素质能力的培养。在我国,所有的高等职业教育是包含在国家学历教育体系中的,每一个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修完教学计划规定必须修完的课程才可以获得国家承认的大专学历文凭,所以,我们高职高专的全日制学校首先应当使学生完成教学计划并获得大专学历。同时,基于直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本教育职能,决定了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必须具有本专业的从业或执业技能,而目前我国的从业或执业技能往往通过国家(行业)建立职业资格制度、标准,并通过行业、认证培训机构培训并颁发相关的资格证书来完成。这就需要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必须结合学历文凭教育体系和职业资格、技能教育体系两个方面,这两个体系必须进行良好的融合才能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高职高专人才。双体系融合示意图如下:
2.“双体系融合”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实施措施
(1)实施“双体系融合”,需要对我国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理性考证
虽然,国际贸易行业职业标准的开发相对完善,发证也比较规范,有外销员考试,国际贸易业务员、跟单员、单证员、国际货运员等职业技能考试,也有报关员、报检员等职业资格考试,同时也有一些含金量较低的所谓的职业技能考试混在其中。因此,在实施“双体系融合”教学时,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职业资格认证体系进行研究,引导学生合理和理性考证。因为,这些职业资格和技能的考试在外贸行业有着一定得层次性,对从业人员的个体特性要求也不尽相同,所以国际贸易专业还应该结合学生自身的职业规划,将国际贸易职业资格认证形成体系,并将该体系融合到学历教育过程中,提高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的针对性、层次性和差异性,完成对学生的人性化培养。
(2)改革教学计划和人才培养方案,将职业资格认证的内容有机的融合到教学课程中,构建符合“双体系融合”思想的课程体系
根据“双体系融合”的思想,在构建本专业理论课程体系和实践课程体系时,首先通过调查明确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资格、技能认证教育体系的模块课程构成,这些模块课程主要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职业领域中的六大职业资格和技能考试而设定的,它们分别是报关、报检、外销、单证、跟单、国际货代,其模块课程构成如下列图所示:
在考查了上述岗位课程后,针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规格要求,结合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用人单位意见,将这些课程进行了课程的整合,从能力培养的角度出发设计了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总体结构如下图:
(3)在“双体系融合”教学中,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应当注重学生拓展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
在“双体系融合”教学中,“双体系融合”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国际贸易专业素质和技能。但是,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学生的性格差异、成长环境差异、心理差异等,他们在从事国际贸易相关事务的工作中其实有着不同的适应性,我们在注重专业技能课程的同时,还应该关注学生的这些个体差异,还应当注重学生拓展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的就业面。据调查,高职国际贸易专业毕业生有一部分毕业后会进入营销、管理和会计等岗位,因此,我们设计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国家税收、证券投资、公共关系、电子商务、企业管理、经济应用文写作和推销技巧与商务谈判等课程加入其中,使其毕业后具备与个体特性相适合的岗位工作能力和后续发展能力。
(4)构建“双师”型师资队伍,保障“双体系融合”教学的实施质量
运用“双体系融合”的思想来建设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具有较好的可执行性和预期效果,但是如果要保证“双体系融合”思想基础上的人才培养方案的成功,我们还应当建立一支技能和素质水平较高的“双师”队伍作为“双体系融合”教学的实施保障。培养国际贸易“双师”时,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引进加培养的方法,首先,可以直接从企业引进有丰富经验的外贸人员充实教学队伍,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其次,可以将专业教师派驻到企业去,进行下厂实习,在实践中提高学校教师的实践操作技能,在此基础上对课程和课堂进行改革,真正提高教学质量。达到“双体系融合”的教学目标,为社会培养符合要求的国际贸易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姚志毅.国际贸易专业人才供需失衡原因及对策分析.现代商业,2009.10.
[2]等.高等职业教育理论探索与实践.东南大学出版社,2005.11.
篇5
关键词:国际贸易专业一体化 人才培养目标 课程设置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7.163
1 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大部分还是采用专业基础模块加专业实践模块的形式,虽然将专业实践课单独划块,使其不再是专业基础课的依附,突出了实践能力的培养,但课程设置体系也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调整与变革。
1.1 课程教学与岗位能力要求相脱节
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需要学生具备用英语进行贸易磋商的能力、独立撰写英文函电的能力,以及制作英文进出口单证的能力。但现在的国际贸易专业的教学和英语教学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专业课教师在教学中对英语的应用不够,英语教师在教学中也缺乏对专业知识的讲解。
1.2 专业基础课的教学与专业实践课的教学之间联系不紧密
在现有课程设置基础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分列,二者中间还缺少一个“桥梁”。这就使得学生不能通过专业基础课的学习而走上专业实践课这一平台。
1.3 专业基础课开课先后顺序不合理
目前,有些高职学院的课程安排存在先后顺序不合理的问题,如“国际贸易实务”排在“国际贸易理论”的前面,有排在一年级的,也有排在二年级的,这不符合教学规律,难以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1.4 缺乏适合的专业基础课与专业实践课教材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短,专门撰写的教材少,目前多数高职院校普遍借用普通大学或普通大专教材。这样既不能充分反映职业国际贸易人才的“应知”、“应会”的要求,也不能真正提高高职学生的素质。
2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思路
2.1 以人才培养目标为起点,构建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
职业教育应体现极强的职业性特点,因此,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既是职业教育的目的,也是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起点。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应以市场为导向,根据职业岗位对人才的需求,明确高职国际贸易专业对应的职业岗位(群),通过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分析,确认典型工作任务,实现对专业人才目标的定位,根据人才目标进行课程设置,专业课程体系构建与开发流程见图1。
2.2 以工作过程为切入点,对外贸工作领域进行分析
在第一阶段基础调研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共同对与国际贸易专业相对应的不同职业岗位(群)工作过程及典型工作任务进行深入研究,在确定典型工作任务后对有关行动领域的数量、范围、基本情境、职业资格标准、工作过程知识与能力等进行系统分析和描述,这是课程体系构建的最重要环节,也是进入专业学习领域即专业核心课程设计的主要依据。
2.3 遵循教育教学基本规律,依据工作岗位和职业资格标准进行专业课程标准建设
从教学基本规律出发,构建符合学生学习习惯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标准;从高职教育的职业性出发,构建以工作过程为核心,反映岗位和职业资格要求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标准。
3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框架――以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国际贸易专业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为例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是“以企业调查为前提,加强专业建设;以岗位目标为基础,找准人才培养定位;以岗位能力要求为依据,确定教学内容;以工作项目和任务为载体,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新课程;以技能为核心,整合对应知识;并在职业情境中把‘学会做事’的工作标准落实为‘把事做好’的教育标准”。
根据以上原则,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做了三个方面的调研:一是参观考察了省内外多所院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就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等多方面与对方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二是开展了对20多家企业的外贸人才需求调查,包括生产型企业、贸易型企业和工贸一体企业等不同企业类型,充分了解了不同企业对外贸人才的真实需求;三是对2008级、2009级、2010级国际贸易专业的毕业生进行了调查,从学生的就业岗位、薪资待遇、技能需求、对专业教学的建议等多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充分了解本专业现阶段人才培养的质量。将三个调研结果汇总形成了国际贸易专业的专业调研报告,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找准了目标。此外,国际贸易专业还开展了实践专家会议,通过对12名外贸领域的实践专家的调查和访谈,提取了外贸的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开发“工学结合一体化”的新课程的重要依据。另外,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写提供指导和帮助。
3.1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通过认真调研及在由国际贸易行业有丰富工作与管理经验的优秀从业人员和专业教师团队组成的国际贸易专业课程体系开发小组充分研讨的基础上,我院将高职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熟悉国际贸易实务基本流程及WTO基本规则,能熟练处理国际贸易往来函电,制作进出口单证,懂计算机操作,具有较高外贸专业英语水平和综合职业素质,主要从事外贸业务、外贸单证、报关、报检等职业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确定主要专业岗位为:外贸业务员、外贸单证员、外贸跟单员。
3.2 职业行动领域分析及课程设置
根据确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主要专业面向岗位,确定职业岗位的主要工作任务(见表1),根据典型工作任务确定专业课程(见表2),整个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课程、专业学习领域课程、拓展学习领域课程和独立实践环节四部分构成。其中,专业学习领域课程主要呈“三三制”结构,根据人才的主要培养方向,有“单证”、“业务”和“跟单”三条主线,根据职业发展方向,“单证”线的课程有《外贸制单》、《信用证制单》;“业务”线的课程有《进口业务操作》、《出口业务操作》、《谈判及会展英语》;“跟单”线的课程有《外贸跟单操作》、《国际物流运作》。
3.3 教学建议
打破学科型课程教学以往注重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实践与理论脱节的实施方式,形成主要进行任务实施、学生主动构建,融教、学、做一体的实施方式;以学生为中心,关注每个学生的特殊需要,尊重每个学生的职业成长体验,完成从明确任务、制定计划内、实施检查到评价反馈整个过程;在培养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促进学生关键(核心)能力的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的特点。
参考文献:
[1]陈伟芝.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课程体系之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11,(6).
[2]张君斐.外贸类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J].科教文汇,2007,(10).
篇6
[关键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10-0160-02
1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需求现状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主要是面向企业培养其所需人才。自从我国加入WTO以来,我国对外贸易权的管理方式由原来的审批制改为备案登记制,准入门槛降低后,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幅度增加。由于国际贸易特殊的贸易环境和运作惯例,外经贸业务工作具有较高的风险性、较强的专业性。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在员工招聘中倾向于录用动手能力强、能够直接进入业务状态的外贸人才。对于中小企业而言,业务量不大、设岗较少,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全面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业务量大、部门分解较细、设岗较多,要求外贸应用型人才具有过硬的专门操作技能和独立解决问题能力。无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他们的贸易程序都是相同的。
出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出易前的准备、签订出口合同和履行出口合同。出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出口计划、组织货源、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出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开展广告宣传、办理商标注册;签订出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出口合同包括以收取货款为核心的货物、租船订舱、办理保险、出口报关、办理保险、缮制单据、出口收汇核销、出口退税;必要时,还有出口索赔。
进口贸易的基本程序通常也包括三个阶段:进易前的准备、签订进口合同和履行进口合同。进易前的准备包括编制进口计划、国外市场和客户调查、制定进口经营方案、建立客户关系、选择交易对象;签订进口合同包括邀请发盘、发盘、还盘和接受;履行进口合同包括以交付货款为核心的租船订舱、派船接运、办理保险、买汇、审核单据、进口付汇核销、进口报关、检验货物;必要时,还有进口索赔。
从国际贸易的进出口程序可以看出,国际贸易所涉及的业务环节非常多。因此,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人才应该是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具体来说,该专业的毕业生应具备的技能和能力包括:①基本技能,如阅读技能、写作技能、现代办公设备操作技能、网上进行商务处理技能、商品检验技能、识别与填制外贸单证技能。②基本能力,如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变能力。③专业能力,如贸易业务处理能力、外语运用能力。
2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脱节
实习是学生在系统地完成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的相关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熟悉进出口业务程序的现场活动。毕业论文是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本科生实践教学非常重要的环节,是学生运用所学习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理论,去研究和探讨实际问题的实践锻炼,是综合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动手操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撰写毕业论文有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受到科学研究工作或设计工作的初步训练。但是,由于外贸业务量大,一项外贸业务涉及时间较长,从发盘到完成业务全过程可能经历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而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安排在不同的学期,它们之间相互脱节,学生很难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这样就造成了实习的非系统性,毕业论文选题、开题与实习脱节,难免脱离实际,不利于学生的能力培养。
2.2 专业课案例教学不能相互衔接
案例教学是把实践案例进行处理后引入课堂,让学生根据案例提供的背景资料分析案例、讨论案例,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案例教学使学生身临其境般地经历一系列事件和问题,接触各种各样的组织场景,通过深入地研究与分析,加深对所学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和反应能力,提高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由于各专业课任课教师均从所授课程角度出发组织案例教学,重点当然在所讲课程之中,这就导致不同课程的案例很难形成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学生也很难将多门课程的知识应用到一笔业务,这样就会造成所学知识的“无用性”,知识之间形成壁垒,很难相互衔接。
2.3 课程设计组织难度大
通过课程设计考查学生对相关理论的掌握情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也是对理论教学效果的检验。但是,由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所涉及的环节较多,如讯盘、发盘、还盘、接受,在合同磋商的每一个环节里,又涉及贸易术语、商品的数量和品质、商品的包装、商品的运输及保险、商品的检验、货款的收付以及索赔等。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还要联系其他课程的知识,不容易组织。
3 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针对当前独立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实践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根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应具有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沈阳工业大学工程学院的自身特点,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实践教学进行了改革,制定了具体的改革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1 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
我们首先对原有的时间短而又分散的专业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和毕业实习进行了整合,统一调整为四周的专业实习,将原来为期十三周的毕业论文调整为十八周,调整前后实习和毕业论文的总周数却没有变化。然后,在学期安排上也进行了调整:专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前四周进行,毕业论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前四周,安排在第七学期后四周进行,第二阶段为后十四周,安排在第八学期后十四周进行,专业实习恰好置于毕业论文的两个阶段中间。
改革之后,学生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相关企业,选择一笔或几笔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毕业论文前四周的时间和寒假进行选题、开题和收集资料,从而确保论文选题的客观性和实用性;在接下来的四周专业实习期间里,学生依据选定的论文题目和完整的国际贸易业务,利用所学的专业知识,继续在企业里进一步了解、熟悉相关的业务,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案;在毕业论文最后的十四周里,学生要确定论文撰写提纲、查阅资料、撰写、修改、审查、进行答辩等环节。
通过实习与毕业论文相互衔接,可以使学生在实习单位亲历一笔完整的外贸业务,同时也可以使学生的毕业论文选题、开题、撰写等环节紧密联系实际,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3.2 按国际贸易业务程序统一制定案例教学方案
我们通过组织专业课教师进行共同商讨、相互沟通,依据一项完整的、系统的国际贸易业务和程序,最终制定出来一套统一的案例教学方案,所有专业课的案例都按照业务程序融合在其中,确保了案例教学相互衔接,便于学生对所学理论的理解、掌握,提高了学生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效果得到了明显的提高。另外,我们学院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与中国石油辽阳石油化纤公司相邻,可以组织学生到辽化对其国际贸易业务进行实地参观、考察,在企业进行案例教学,通过案例教学校企合作共同搭建实践教学平台。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企业有更多的感性认识,还可以将各门课程的理论知识联系并运用到实际。
3.3 情景模拟组织课程设计
为了解决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计难以组织的问题,我们采取了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情景模拟教学形式。按照国际贸易相关业务和程序要求,将学生分成若干组,每组都有自己的工作和职责,发给学生一些背景资料,要求学生认真研读,也可以查找相关资料作为补充,模仿国际贸易业务的实际操作,进行模拟训练,可以对出口报价、结算以及所涉及的单证等业务进行模拟。学生在模拟过程中,可以相互交流、沟通、商讨,共同理解、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和方法,学生的学习乐趣倍增。
3.4 组织学生进行暑期社会实践
为了让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我们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一至大三的学生安排了暑期社会实践。针对每个年级学生已经学过的课程,我们分别制定了不同的暑期社会实践大纲。学生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暑期社会实践,学生将自己进行暑期社会实践的过程及体会写成报告,开学后上交报告及相关材料,指导教师据此评定成绩。通过暑期社会实践,学生认知和了解了企业及国情,加深了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篇7
2005年,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逐步建立和完善半工半读制度”。2006年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的16好文件,特别强调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的一体化;积极推行订单培养,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能力的教学模式;引导建立企业接收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习的制度,加强学生的生产实习和社会实践,高等职业院校要保证在校生至少有半年时间到企业等用人单位顶岗实习。工学结合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高等职业院校要按照企业需要开展企业员工的职业培训,与企业合作开展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可见工学结合在高职各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二、国际贸易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
我院国际贸易专业成立于1994年,当时在校生50人,教师3名,发展到今天,拥有专兼职教师16人,在校学生近200人的专业,现拥有3个专业实训室和校企合作办公室以及多个校外实习基地等配套实习场所和设施。国际贸易专业在教师们的努力下,不断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尝试和改革教学方法,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尤其近年来,国际贸易专业积极探索和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大胆尝试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有效的成绩。
1、“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于人才培养方案中
首先,国际贸易专业教师深入石家庄外贸行业对企业进行了人才需求数量、相关行业数量、规模的分布特点的调研,系统了解了外贸企业和行业外贸岗位情况及对应的主要职业技能;分析了各岗位技能及相应的能力要求。通过调研分析专业培养目标进一步明确,专业定位更加准确。
在对外贸行业、企业调研的基础上,对外贸相关服务和管理部门:海关、商检、外管局、银行、国税局等也进行了走访,搜集到相应的行业背景知识和资料。同时,走访了近三届优秀毕业生,召开了座谈会,认真听取毕业生对于人才培养“工学结合”模式的措施建议。教师们实实在在地走进企业,了解企业的需求,了解岗位的设置和需求,了解学生毕业后真实的想法和对学校的建议,通过多方面调研分析,为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最新、最直接的依据。确保新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从企业出发,从需求出发,真正贯彻“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理念。尤其制定出了完全符合“工学结合”模式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以外贸行业职业生涯的成长规律为主线进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
通过调研,外贸行业职业生涯一般要经历这样三个主要阶段:新人、一般业务员和业务经理,对应三个不同阶段我们进行了课程体系的构建和设置。针对新人开设:公共英语、商务英语、经济法、国际电子商务、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及外贸业务入门模块。一般业务员在新人的基础上开设:商务英语、国际结算、国际贸易流程、国际贸易实务、国际货运实训模块、外贸业务综合实训模块.业务经理在一般业务员的基础上增加:现代会展基础与服务、国际商务谈判、外贸企业管理、外贸业务经营与管理模块。由此可以看出国际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的特点,课程设置打破了学科体系,按照企业岗位能力需求及工作过程开发课程;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按照能力和职业成长规律实施三阶段培养;将“单证员 ”和“跟单员”职业资格标准融入课程;校内培养与校外实训有机融合;加强学生的时间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时数占总学时50%以上,加大真实业务的实训比例,使真实业务实训比例逐步达到整个实践环节的30%。
2、根据岗位技能要求调整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式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体系的设置解决了教什么的问题,怎么教必须靠各个课程的具体实施来实现。针对每门课程,教师们集思广益,对课程的教学进行系统化设计,保证教学的实施有效。首先教学方法和手段设计的整体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学习能力与工作能力并重;将岗位工作任务引入课程学习中;具体来讲就是“以项目(行动)驱动课程”。课程教学内容围绕项目实施,即以项目为中心分解教学内容,项目完成,课程教学也完成。项目化教学是一种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并学习工作知识的教学模式,运用项目教学法,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教学活动,以达到学习知识、掌握能力的目的。项目化教学,强调教师的“讲”和学生的“练”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任务为中心,通过对教学目标项目的分解、实践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做项目中学习理论知识、掌握实际工作能力,最终完成一个完成的业务工作或任务。以国际贸易实务为例,该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化教学法,在教学安排中,根据实际工作要求把课程划分为标的条款设计、运输条款设计、支付条款设计、价格条款设计、条款综合设计共五大项目,大项目又设立分项目、子项目,如标的条款设计又分为纺织品、玩具、食品标的条款的设计。通过师生的共同实施,学生学会了如何设计标的条款,掌握了设计标的条款的各项能力。学完各岗位的课程,也就掌握了各岗位的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最终完成“岗位、知识 、能力”三位一体化的效果,真正实现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培养目标。
3、依托典型企业,通过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学生的岗位实践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实践环节分为两大块: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践。“校内”实训是指在利用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教学软件进行实训基础上,进一步参与校企合作办公室两家企业的真实业务操作。具体包括河北宝泰进出口贸易公司的外贸业务和河北百威特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的国际货运业务两部分;具体做法就是首先把学生分小组,不同小组从事不同业务的开发,比如有的小组负责劳保服具体产品的市场开发和维护,有的小组负责滴灌设备产品的跟单处理,还有的小组负责所有外贸业务的单据处理,并有另外小组负责相关的租船订舱业务和报关报验,一定时期后,所有小组轮换业务,这样可以基本保证每个小组都能较充分接触更多的业务实践,学到真正的业务操作处理经验。“校外”实训是指到合作企业即校外实习基地参观和实习,比如我们先后带学生到秦皇岛港、清河羊绒基地、正定小商品博览会以及河北安平丝网集散地等参观、学习、实训,在港口一线的专业人员给学生具体讲解外贸商品的进出口流程、需要注意的具体问题,学生们真实体验进出口商品的来往情况;在生产工厂,一线的专业人员给学生讲解,如何根据网上询盘得到的业务,进行生产商品,发送商品;在国际博览会,学生们感受到中国与世界的交流,了解到商品的国际需求。学生们开拓了视野、增加了感性认识的教学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4、通过校内外国际贸易技能大赛提高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
国际贸易专业从2004年开始,为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强化学生动手技能,每年都举办外贸技能大赛,大赛的内容主要包括单证制作、信用证审核、外贸函电的处理、业务谈判、以及外贸风险的防范等。2009年国际贸易专业举办了关于信用证操作能力技能大赛,比赛内容以外贸公司和银行的实际信用证为基础,整合成两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信用证审核技能考核;第二部分是根据所提供的信用证及相关资料,缮制结汇单据,进行制单技能考核。本次竞赛在命题和考试方式上进行了创新:一是试卷均为来自外贸公司和银行的原始信用证,二是学生以虚拟公司和虚拟银行的身份参与比赛。比赛中可以查资料,可以互相切磋,正是在这样一个过程中,学生的业务以及岗位职业素养、团队合作意识等得到了锻炼和提高。2010年在全国单证员技能大赛中,我院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取得了二等奖的好成绩。
篇8
关键词:高职;国际贸易;教研室工作;思路
教研室是一个最基层的教学单元,是日常教学工作的直接监督和管理单位,是教学研究的直接组织和实践单位,也是学科长远发展计划的重要执行单位。教研室所属成员业务素质的提高和晋升,教研室所辖专业和课程的改革发展,配套实习实训设备和场所的改善,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就业情况调查,都可以进入教研室的工作范围。上述很多工作都是长期性的,没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和正确的思路,难以充分发挥教研室的基层推动作用。因此,教研室工作思路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科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本文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以课程建设、专业建设和日常教学管理三项教研室常规工作的开展为切人点,简要论述了教研室在调动教师积极性,提高教师思想认识,增强教师素质,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精品专业,改善实习实训设备和环境等方面的工作思路。
1教研室课程建设的工作思路
课程建设是教研室的一项具体工作。这里的课程不是指哪一门单独的课程,而是指教研室所属专业的所有专业课程。这些课程分为两个部分,即核心部分和辅助部分,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带动作用,辅助部分课程的建设能够较好的突出专业特色。教研室可以为每一门专业课程安排一名课程负责人,相同课程的教师组成一个课程建设小组,以核心部分课程的建设为重点,并在核心课程中挑选一到两门课程作为精品课程,动员教研室所有相关教师都参与到精品课程的建设中来,以点带面,建设好核心部分的专业课程,进而带动辅助部分的课程建设,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有高职特点的优质课程乃至精品课程。
就国际贸易教研室而言,教研室所属的专业主要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这个专业的核心课程有《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外贸函电》;辅助课程有《通关实务》《商检实务》《货运实务》《跟单实务》《商务谈判》《电子商务》《国际商法》等,前面3门课程概括了一个外贸业务员必须掌握的职业知识,其他的课程只需要一个刚走上工作岗位的外贸业务员基本了解。在这些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是具有提纲挈领作用的课程,它的建设成果具有较好的迁移性和示范性,可以将其作为精品课程进行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教研室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1注重课程内涵建设,凸显精品课示范地位
精品课的建设是示范性建设,尤其应当注重课程的内涵建设,教研室可以通过定期和不定期的教研活动,组织教师们在学习的基础上归纳引进先进高职课程开发理念,努力突出课程的高职特色,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师队伍和实践条件5个方面加大内涵建设力度。
可以把《国际贸易实务》精品课的建设作为试点,努力在课程定位、课程对应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和提炼、课程学习任务体系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选取和教学模式的改革上做出一些成绩。注重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师“双师素质”提高,基于外贸工作过程设置课程教学模块,合理调整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支撑关系,实现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一致性,丰富有高职特色的教学方法,深入探索并实践“工学结合”的高职课程开发模式,改善实践教学的软硬件环境,在校企合作等方面实现突破,丰富《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涵,奠定课程的示范地位。
1.2注重在课程改革中提高队伍的教改水平。建立团队教研室
教研室可以借课程改革与建设这个契机,利用“大教研”的理念,建立团队教研室…,组织教研室教师合作开展高职课程开发方面的教学研讨,鼓励教研室老师广泛涉猎各高职教学专家有关课程开发的论文,广泛借鉴比较成熟的精品课网站,在内部交流的基础上加深教研室教师在课程开发建设理念上的认识,探索高职课程开发先进理念的推广应用办法,提高教学改革实践的质量。
在国际贸易教研室,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相关课程已有省级精品课和国家级精品课,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较多;在高职课程改革方面,有关学习领域的课程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都是比较成熟的理论,可供教研室教师们参考。教研室可以组织教师认真学习借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开展外贸类课程的教改科研,并鼓励教师在实践中检验和运用,并及时申报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
2教研室专业建设的工作思路
专业建设是教研室的另一项重要工作。教研室在专业建设方面应当时刻结合人才的需求标准把握专业的发展方向,注重通过交流合作理顺专业发展思路,注重专业课程体系的科学性,注重职业能力培养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注重专业实习实训的有效性。以国际贸易教研室为例,具体来讲应当注意:
2.1基于工作领域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并根据市场需求适时调整
外贸行业是不断发展的,新的工作方式、新的岗位职业能力结构、新的人才需求标准都是国际贸易实务专业建设的参考因素。专业建设的科学性正是体现在基于行业变化的适时调整上。
教研室要安排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顶岗锻炼,在锻炼中了解行业的最新动向,除此之外,还要邀请行业的职业经理人与教研室的相关教师座谈,了解行业对外贸人才的最新需求标准,开展专业建设研讨会,在分析外贸工作领域的基础上,调整课程之间的支撑关系,优化课程体系在职业能力培养方面的功能结构,并结合实际调整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设置、学期安排、实训安排和考试安排,逐步形成基于工作领域、注重职业能力培养、适应当前人才需求新标准的人才培养方案。
2.2能力培养靠实训,实训环境可模拟,循序渐进引入真实实训环境
教研室要把“如何强化学生外贸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课题。外贸工作是一个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学生在校期间的职业能力培养要借助于完善的实习实训,因此实习实训建设是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支撑。
教研室在提高实习实训质量上有3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实习实训的环境建设,其次是实习实训的模式设计,最后是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安排。其中,实习实训环境是关键,不同的实训教学环境,实训的模式和人员安排各不一样。
高职教学提倡采用工学结合的模式,这就要求深入开展校企合作,但国际贸易实务专业与外贸企业合作难度比较大,目前国际贸易实务专业比较成熟的校企合作范例几乎没有,学生校外实训效果不稳定的情况还很普遍,教学改革因此受阻。在这种情况下,教研室可以通过在校内营造模拟外贸实习实训环境,聘请有多年工作经验的外贸业内人士担任实习实训指导老师的办法,缩小模拟实习实训与真实工作的差距。因此,教研室应当注重从实习实训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上弥补实习实训环境建设上的不足,大力吸纳企业的工作人员参与专业的实践教学。与此同时还要继续深入校企合作,循序渐进地引入真实实训环境,寻求在实训环境上的新突破,以进一步提升实践教学的层次。
3教研室日常教学管理工作思路
由于高校教师在职称评聘上偏重论文和科研成果,对教学上的“硬性”要求在执行过程中“偏软”,导致高校教师普遍存在科研强、教学弱的失衡状态。针对这一问题,教研室应采用引导、监督与激励相结合的办法,本着尊重和满足教师需求为导向,以争取最大的个体满意度为目标,强调把个人的综合表现与职称评聘挂钩,既促进教研科研,又能保证日常教学工作的质量。
3.1制定学期教学任务整体方案,实现教师相互配合。课程相互支撑
每一学期的课程都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重要部分,它与前后学期的课程是有联系的,无论是在内容上、课程类别上,还是在职业能力培养的阶段上都是有衔接的。教研室要引导教师们处理好这个问题,在每学期开始,可就本学期的课程进行一个基本的分析归纳,然后制定一个教研室教师相互配合完成教学任务的整体方案,在方案中要明确关联专业课程的教学侧重点,教学方法上的互补操作办法等。
例如在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的课程中,《国际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单证实务》《国际结算》《外贸函电》等课程中就有重合的内容,为了避免不同老师在缺乏沟通的情况下,不分主次地反复讲解课程中的相同内容,而导致课程侧重点不突出,就应当在学期之初组织相关任课教师集中研讨以明确课程的衔接关系和支撑关系,让学生在上课时能够感受到教学的严密性,帮助学生建立清晰的专业知识体系,更好地完成专业全程计划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
3.2监管工作可以辅以教研,有始有终才能有成效
篇9
关键词:货运;实训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282-02
收稿日期:2013-08-19
基金项目:重庆交通大学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基金资助(SYJ201210)
作者简介:雷洋(1985-),男,河南信阳人,助理实验师,硕士研究生,从事发展经济学研究。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贸易得到迅猛发展,国际货运业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发展壮大,需要大批基础理论知识扎实、实际操作能力强的从业人员(公双雷,2012)。中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状况并不十分理想,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学校培养与社会的需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蒋忠卫,2012),因此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加大了对学生实务操作技能的培养,《国际货运实务》成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重要专业课程,通过实训课程的开设,使人才培养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提升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国际货运实务》实训课程建设质量影响着货运人才的培养质量,因此讨论该课程的建设具有实践意义。
一、课程建设思路
雷洋(2013)认为优质经管类专业实验课程应该结合市场对人才的素质要求,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实验内容应该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体系应该具备时代性、先进性与设计性,并提出了“八步循环建设周期”的实验课程建设思路(如图1所示)。“八步循环建设周期”主要思想是首先确立实验课的目标,能力培养要求,然后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同时配备相应的软硬件,最后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改进,根据经管专业优质实验课程的内涵与标准。,本文基于“八步循环建设周期”的课程建设思路,提出《国际货运实务》实训课程的建设内容。
二、《国际货运实务》实训课程建设内容
1.确定实训课程目标。强调培养实务操作能力,满足市场对货代人才的素质要求,因此实验课程设计强调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实训,使学生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掌握交易流程、交易费用、货运的基本业务。
2.实训教学方案。引导学生自行设计实训案例,然后运用设计案例进行上机实务操作,完成相关业务流程,提交相关的外贸单据。
3.编制教学大纲、实训指导书。细化实验教学模块,实验教学内容共设计四个模块,分别对四个任务编写相关的要求与任务(见下页表1)。
4.装备购置。采用中海2000国际货代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实训载体。
小结
优质实验课程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改进的过程,随着实验教学实践的不断开展,需要不断地更新实验体系、实验内容、实验装备,实验教师也需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与教学技能,持续的革新才能使得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践与市场需求吻合,提升学生的实践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雷洋,吴园,黄承锋,等.经济管理类专业优质实验课程内涵与标准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181-184.
[2] 祖祎.中国国际货运业现状及发展对策[J].对外经贸,2012,(8):27-28.
[3] 蒋忠卫.对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2,(2):122-123.
篇10
[关键词]:《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 应用型本科 “模块化”课程体系
一、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进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渐从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型,与精英教育偏重学术型人才培养不同,大众教育则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这就要求高校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也应按照应用型体系来进行建设或设置。
GB/T 28158-2011《国际贸易业务的职业分类和资质管理》推荐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中将国际贸易业务人员职业类别分为国际贸易业务运营类、单证类、财会类和翻译类四种,并对各职业类别规定了相应的职业资质要求和管理机制。该“标准”不仅为国贸专业的人才培养指引了方向,也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提供了指导依据。应用型本科是将新型的本科教育和新层次的高职教育有效结合的教学培养模式,与传统的普通本科教育相比,它更注重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培养,而相比高职教育,它培养的人才又有更高的学历层次。“模块化”教学是教学模式的一种有效形式,已成为应用型本科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趋势。本文基于“标准”构建了国贸专业应用型本科“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二、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建设方案
按照“标准”中职业资质对业务知识和技能的要求,应用型本科国贸专业的培养方向应具备专业化、实践性与应用型的特征。在学科课程体系建设与设计中应注重学生的基础能力、职业能力和专业能力三种能力的培养。“模块化”课程体系以课程模块为基本单元,通过建立科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来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该课程体系内容包括以下4个模块。
1.基础能力模块
基础能力模块主要以素质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主要培养以下能力和素质:
(1)职业道德与政治思想素质。使学生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与法律基础知识应用能力,设置的课程主要有:思修、毛邓、形势与政策等。
(2)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以运动和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对学生机体进行科学的培育,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大学体育等。
(3)心理素质与自律能力。培养心理素质和抗压、受挫能力,课程主要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等。
(4)语言及人际能力。培养学生人际沟通和交流能力,课程或活动主要有:大学英语、各种讲座及社团活动等。
(5)安全与环保意识。培养学生拥有高度的安全与环保意识。设置的课程或活动主要有:消防演练、环保讲座等。
(6)计算机应用能力及经济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熟练应用计算机,具备将经济问题量化为数学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计算机应用、经济学、经济数学等。
2.职业能力模块
职业能力模块以基础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兼顾岗位专业能力的培养。主要包括能力有:
(1)商务沟通能力。使学生具备现代商务信息的获取、与客户及对手有效沟通、商务谈判、理解国际商务文化、现代商务礼仪、化解矛盾与危机的能力,课程主要有商务礼仪、国际商务谈判等。
(2)外贸英语应用能力。使学生具备利用外贸英语函电建立业务关系、获取订单、进行交易磋商的能力,课程主要有商务英语读写、商务英语口语、外贸函电等。
3.专业技能模块
专业技能模块以职业专业能力的培养为主,主要目标是力求符合“标准”国际贸易职业资质管理中的岗位要求,为学生“零距离”就业打下基础。
(1)国际贸易单证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交易磋商、订立外贸合同、信用证及外贸单证阅读翻译与缮制能力,课程主要有:国际贸易单证实务、国际贸易单证实训等。
(2)办理国际货物运输、报关报检及物流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为进出口货物选择合理运输方式、签订运输合同的能力,货物运输的能力,为进出口货物合理投保的能力,报关报检能力,掌握现代物流管理理论与方法、精通国际物流业务、具有国际物流运作组织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国际运输与保险、国际海运运输实务、国际空运运输实务、现代物流概论、物流与供应链管理、报关与报检实务等。
(3)国际(外贸)结算能力。使学生具备对国际贸易业务进行核算、分析、预测和控制的能力,具备出口退税及相关核算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金融学、国际金融学、国际结算、会计学、外贸会计等。
(4)外贸跟单能力。使学生具备根据外贸订单对货物从生产到出运进行全程跟踪的能力,包括寻找客户、设定目标、传播信息、推销产品、提供服务、收集信息、分配产品及承担各类单证的运转,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外贸跟单理论与实务等。
(5)营销策划及管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从事市场调研和分析的能力,营销策划、市场开拓、直接销售的能力及客户管理等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应用统计学、市场调查与分析、国际市场营销等。
(6)电子商务能力。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及运营特点,具备维护电子商务网站、网络营销、网络运营及电子商务创业的能力,包括的课程主要有电子商务、跨境电商工作实战等。
(7)专业综合能力。使学生具备寻找客户、贸易磋商、签订合同的能力,组织履约、报关报检、制单装运、核销退税、处理争议,办理进出口实务操作和管理全过程的综合性工作的能力,包括的课程有国际贸易流程模拟等。
4.专业提升及拓展模块
由于应用型本科教育在知识结构上具有知识面较宽、基础较扎实、应用型较强的特点,因而需要精简理论课程,突出理论教学的应用性,改革传统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向应用型培养模式转变。可探索性的对传统的、偏重理论的本科课程(如中国对外贸易、国际经济合作、国际服务贸易、国际投资等)进行“改革试水”,根据培养目标和职业要求适当精简教学内容,缩减教学课时,并转换教学方式,如采取讲座、让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写论文等形式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部分核心课程如国际贸易实务等可根据学生的意愿及英语水平,开设双语选修课。此外,还可通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使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完成上岗前的训练,最终形成“零距离”就业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应用型本科教育重视应用、重视实践的特点。
三、结语
教育部在2014年度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高校转型。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创新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基于《国际贸易业务分类和资质管理》标准的国贸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方案,体现了新形势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对应用型本科的教学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郑建仁.以就业为导向创新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创新,2013,(5).
[2]罗明.衔接国贸资质管理国家标准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建设探索.大学教育,2013,(10).
- 上一篇:高分子复合材料发展前景
- 下一篇:建筑企业行政管理
相关期刊
精品范文
10国际金融专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