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0:3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气候变化的总体发展趋势

篇1

关键词:气候变化;温室气体减排;温室气体评估;甘肃省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3-0055-04

人为来源的温室气体排放是当前观测到的全球变暖现象最主要的驱动因素[1],温室气体减排是目前最重要的气候变化减缓举措,也是国际社会最广泛认同的气候变化减缓行动。但在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温室气体减排义务分配等具体问题上,国际社会也存在巨大的分歧。温室气体的排放主要来自工业活动和土地利用变化,其中尤以发达国家工业化发展所产生的贡献最大,在过去150余年间,发达国家排放的温室气体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75.3%。温室气体减排意味着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约束,对历史排放少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更是意味着生存和发展机会的减少。

温室气体减排是重要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最重要的是协调减缓气候变化与保持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之间的巨大矛盾。发展中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中的欠发达地区更是如此。目前发展中国家中欠发达地区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参与气候变化行动的可行性的系统研究还未展开,而这些地区可能是发展需求最迫切、减排空间很大、减排压力也很大的特殊区域。本文以甘肃省为例,从脆弱的生态环境、巨大的社会经济发展需求、艰巨的温室气体减排任务等角度着眼,分析欠发达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为欠发达地区制定面向未来的气候政策、参与国际和国家的气候变化减缓行动提供参考。

1.甘肃省的气候变化挑战

甘肃省地处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生态系统脆弱,自然生存环境相对恶劣,气候变化潜在威胁较大;社会经济水平总体较低,不能满足当地居民持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求;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甘肃省具有突出的工业发展与温室气体减排的矛盾,高排放产业比重较高,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高,但继续加快发展的需求较强。由于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约束,甘肃省在适应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行动方面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1.1 气候变暖趋势明显

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近40年来,甘肃的气候存在明显变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是甘肃近40年中最温暖的时期,多数年份偏高0.4℃以上,特别是1997年以来,年平均气温偏高都在1.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和全球平均值。1998年最高,达1.6℃,其中兰州市偏高2.1℃,为1932年建站以来的最高值。冬季增温最为明显,百年平均偏高1.0℃,1998~1999年的冬季是历史上有气象观测记录以来最暖的冬季,全省大部分地方气温偏高都在2.0℃以上,其中兰州、武威、西峰等地超过了3.0℃。

1.2 降水量下降,干旱事件频发

从1961~2000年,甘肃省平均降水量下降接近20%,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干旱频繁发生。近50年来,全省共发生严重干旱13次,而90年代就出现了6次。近100年中(1901~2000年),20世纪20年代和90年代是甘肃省曾发生的两个最为严重的干旱时段,而90年代的干旱,其持续时间、严重程度、出现范围都超过了20年代。

1.3 极端恶劣天气频繁出现

甘肃每年发生沙尘暴的频率总体呈现增加趋势,目前,甘肃省区域性沙尘暴过程平均每年21次左右,其强沙尘暴过程1次左右,强沙尘暴过程3次左右,一般沙尘暴过程17次左右。近几十年来,甘肃省暴雨次数明显增多,实测和调查24h的点暴雨量超过200mm的特大暴雨发生过15次,冰雹、霜冻天气也呈现增多趋势。

1.4 土地沙漠化形势严峻,可利用耕地面积减少

甘肃省土地沙化面积已达4 800km2,其中河西为4 100km2,占总沙化面积的85%;强烈发展的沙化土地2 270km2,严重沙化土地1 820km2,弃耕农田1 270km2。另外,白银市北部、华池县西北部、环县北部也有沙化现象和沙化发展趋势

1.5 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损失迅速由于干旱、过牧和毁草开荒等原因,造成草原、绿洲退化。全省草场退化面积

71 300km2,占全省可利用草场面积的52%。其中,重度草原退化面积22 300km2,中度退化面积19 700km2,轻度退化面积29 300km2。草场退化面积占草场面积河西为40.39%,黄土高原为91.8%,甘南高原为10%,祁连山为18.8%,陇南为19.2%。虽然最近几年以来退耕还林措施成效显著,但在一些森林覆盖区域,生物多样性降低趋势仍不容乐观。

1.6 社会经济水平较低,气候变化潜在风险巨大

甘肃省近年来社会发展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社会经济总体状况得到较大改善。但在全国持续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与东部地区社会发展的差距仍在拉大,社会发展与经济发展总于全国后列,社会各领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及影响社会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因素仍然较多,环境与发展矛盾日益突出,社会保障和抵御风险的水平较低[2]。这些问题也是欠发达地区的共性问题。

另外,甘肃省的内陆湖泊萎缩、冰川后退、降水变率增大等变化事实也不容乐观,这些已经或即将为甘肃省脆弱的生态和社会系统带来更大的潜在威胁。

2.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量评估

当前全球轰轰烈烈开展的温室气体减排谈判、减排活动以及排放贸易等行动,强烈依赖于对各种时空尺度人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精确评估,这是讨论、分配各国政府承担温室气体减缓义务的基础,也是衡量温室气体排放效率、公平发展机会的重要依据。

温室气体的排放既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也受人类活动的影响,其评估既涉及基础科学研究,又与技术和应用科学密不可分。在进行一般性的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时,国际上广泛采用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温室气体量为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代用指标。本文主要利用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参考方法对甘肃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评估,以获得甘肃省等欠发达地区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信息。

鉴于我国温室气体排放相关数据的规范不同、数据支持程度差异等实际情况,本文参考相关文献[3-8]中的数据对部分燃料类型和计算系数进行了适应性的修订,并据此对甘肃省200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分析。

根据计算,甘肃省200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为79 897.96KtCO2,其中,来自石油的排放是11 401.22 Kt CO2,煤炭的排放是66 657.03 Kt CO2,天然气的排放是1 839.72 Kt CO2。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来自于煤炭消费,煤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83.43%。

为了获得有关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和规律信息,本文按照同一方法对甘肃省2004年温室气体排放情况、以及与甘肃省在经济发展模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具有显著差异的上海市和全国在2005年的温室气体排放情况进行了评估(表1);基于获得的温室气体排放数据,结合GDP和人口数据,本文也对甘肃省、上海市和全国的单位GDP排放量和人均排放量等指标进行了计算(表2)。

3.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分析

3.1 煤炭消费对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贡献巨大

通过比较甘肃省、上海市和全国各种来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发现,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量中煤炭消费的贡献为83.43%,这一比例要高于中国平均77.63%的排放水平,远高于上海市56.15%的排放水平(图1)。与此相呼应,石油消费对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的贡献仅为14.27%,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42%和上海的41.48%。但甘肃省由于区位的相对优势,来自天然气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比例要高于全国1.95%的排放水平,与上海2.37%的排放水平基本持平。来自煤炭消费的排放量对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贡献最大,这成为甘肃省与全国平均水平和上海市显著不同的排放特征,这表明甘肃省的能源消费结构具有以煤炭为主的特点。

3.2 甘肃省单位GDP排放量遥遥领先

根据甘肃省、上海市和中国2005年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可以计算获得2005年单位GDP排放数据(表2)。甘肃省2005年单位GDP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13t/万元人民币,是上海单位GDP排放量的2.51倍,是全国平均水平的1.66倍。但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甘肃和上海的数据均高于全球单位GDP排放量,其中,甘肃省是世界平均水平的4.54倍,上海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81倍。(图2)反映了甘肃省与其他地区在单位GDP排放上的差异。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多数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产业分工差异、能源结构不尽合理、单位能耗产值较低等现实情况,这导致我国单位GDP排放量高于世界平均水平。处于发展中国家欠发达地区的甘肃省,单位GDP高排放的特征更为突出,造成这一局面,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现实的原因。

3.3 甘肃省人均排放量处于较低水平

温室气体排放情况反映了社会经济活动的水平,在目前限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国际背景下,温室气体排放空间更是被看做一种有限的资源。人均排放量可以反映各地区总体的社会经济水平和享受温室气体排放权的情况。2005年世界人均温室气体排放量为4.22 tCO2/人,同期,中国的人均排放量为3.48 t/人,上海为8.49t/人,而甘肃省仅为3.08t/人。甘肃人均排放量分别是中国的88.52%、上海的36.28%、世界的72.99%(图3)。这些指标说明甘肃省人均排放量处于较低的水平,所享受的以工业文明为代表的现代社会经济福利较少。

3.4 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情况总体向好的方向发展

在注意到甘肃省相对全国和作为发达地区代表的上海市的比较形势不容乐观的同时,本文也注意到甘肃省所发生的一些好的变化趋势。相对2004年,甘肃省在2005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了3 970.13Kt CO2,但增长率仅为5.23%,这相对过去几年中超过10%的GDP增长率来说,是一个相对较低的排放水平。就排放结构来看,甘肃省在2005年来自煤炭的排放贡献为83.43%,而2004年煤炭的贡献率为83.98%,来自煤炭的排放贡献有所降低,与之相呼应,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比例略有上升。这些数据表明甘肃省的能源效率和能源结构总体在向更高效和更清洁的方向发展。

4.结论与建议

本文在修订、发展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温室气体评估方法的基础上,对甘肃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了评估和比较分析。总体而言,甘肃省的温室气体排放具有:煤炭消费贡献大、单位GDP排放量高、人均排放量低的特点,但随着经济结构和能源结构逐步向好的方向发展,甘肃省来自煤炭的排放贡献和单位GDP排放量正在降低。

本文参照国际通行方案、结合中国和案例区域的数据情况,对温室气体排放评估方法进行了适应性的修订,基于修订方法所提出的评估结果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由于数据和调查的局限性,本文在非能源利用的燃料消费量、过境加油量、固碳产品转移等数据的获得和计算上具有一定的误差,但本文的工作旨在寻找作为欠发达地区代表的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特征和规律,这些误差不足以对评估结果和比较结论产生较大影响。

通过评估和比较分析甘肃省温室气体排放的特征,可以为欠发达地区参与国际和国家的温室气体减排行动提供决策参考。具体建议:

①欠发达地区需要增进对气候变化的科学事实和潜在威胁的了解,提高适应能力,加强减缓举措,增强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能力;②利用温室气体排放环境相对宽松的时期,逐步实现经济转型,提高应对未来低排放发展模式的应对能力;③将温室气体减排与生物固碳等工作相结合,发展有特色的欠发达地区的减排模式;④将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的承担与国家的政策扶持、补偿机制、资金投入相结合,彻底改善欠发达地区社会经济状况;⑤鼓励欠发达地区与发达地区在温室气体减排工作中的合作,实现资源、效益、经验和减排空间的共享;⑥加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工作,逐步增加可再生能源、新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⑦发展、转化先进的低碳排放、碳捕获与封存的先进技术,减少发展过程的累积排放,实现跨越式发展;⑧发展欠发达地区有关气候变化的社会风险评估、保险、预防、预报和救助能力,建立可以积极防御气候变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基金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的检测与分析技术研究”(2007BAC03A11-01)、中国科学院2005年“西部之光”项目“甘肃省利用清洁发展机制的对策与实现途径研究”和甘肃省重大科技专项“甘肃省清洁发展机制项目开发”(编号:2GS063-A74-014-01)联合资助。

参考文献:

[1] IPCC. Climate Change 2007: The Physical Science Basis. Summary for Policymakers[EB/OL]. ipcc.ch. 2007.

[2] 甘肃省统计信息网.甘肃省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价报告[EB/OL]. gs.stats.省略/doc/ShowArticle.asp?ArticleID=507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6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统计出版社:2006.

[4] 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组.中国气候变化国别研究[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5年中国能源统计年鉴[M].统计出版社,2005.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编.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6.

篇2

关键词:气候变暖;影响;工业革命;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Q93 文献标识码:A

1 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

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得出,在近一百年的社会发展中,全球平均气温经历了冷-暖-冷-暖的发展波动。在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随着世界各个经济水平的上升,全球气温变化更为突出,就我国的气温发展趋势而言,与全球总体趋势基本保持一致。就这种现象出现的具体原因进行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人口因素。在工业革命之后的时间里,世界人口总量急剧增长,这也是导致全球气温变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人口不断增多一方面造成各种社会资源消耗的增加,另外也严重威胁着生态环境、自然环境的平衡。目前,世界总人数已经高达六十亿以上,这么多的人口每年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其结果就将直接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的增加,这样就形成了二氧化碳温室效应直接表现在地球气候表面,也造成了严重的气候变化影响。

1.2大气环境污染因素。截至目前,环境污染已成为构成全球经济发展威胁的重大问题,是阻碍和制约人类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更是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环节。现在,全球气候变化的研究已经明确的指出,自从上个世纪末期自地球表面温度的不断上升,这种现象表现的越来越突出,也是整个气候变暖原因的具体体现。

1.3 生态环境的恶化。众所周知,良好的植被是保持水土流失、涵养水源、遏制土壤破坏的主要手段。但截至目前,人类在社会发展中为过多的获取木材过度砍伐森林,开垦土地,或过度放牧,从而造成了各地植被的严重破坏。就目前全世界平均现象分析,世界整个破坏极为严重,土壤侵蚀和土壤肥力的保持极为严重,并可能造成大范围洪涝和沙尘暴的出现,给社会经济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并且严重恶化了环境。

2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影响

目前,全球气候不断变暖极大的改变了世界各地的温度场,并严重影响到大气的运行规律,使得各地蒸发量和降水量也出现了一定的变化。而且,气候变暖的出现造成了海水、冰川的融化,造成了海水受到热膨胀的影响而出现上升,这也给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和资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以农业为例,分析了全球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影响。

2.1对农作物生长习性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将明显的提高了我国各地的气温,使得各地无霜期不断延长,这种时展现象一方面有利于各种复种、耐温性植物的生长,并造成了喜温农作物逐渐向高纬度延伸,但是也意味着我国农作物生长习性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近年来,全球气温不断变暖使得整个管理模式出现了一定的影响,并且在工作中出现了众多新的、适宜种植区的变化。各地的农作物种植安排上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动,虽然目前种植区的不断北移有效的促进土地资源的利用,但是温度的升高也造成了整个植物生长习性出现了严重影响,更或是造成了极大的农业生产阻碍。

2.2对农作物种植面积造成影响。全球气候不断变暖使各地冰川逐渐融化,导致了海平面的不断上升。自从十九世纪以来,全球范围内的冰川几乎都出现了大规模的后退,就有关数据统计得出,时至今日,全球冰川面积总体减少了13%左右。随着全球的进一步变暖,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对中国来说,这可能会淹没东南沿海大片肥沃的低地,并造成地表水排泄受阻,地下水位提高,带来大片土地沼泽化。

2.3洪涝的增加。随着全球气候的不断增暖,气候变率势必也发生变化,极端气候频繁出现。研究表明,在气候要素平均值的变化与极端事件(灾害)发生概率的变化之间,往往存在着某种非线性关系:即使温度、降水平均值发生微小变化,也可能导致灾害性天气发生频率显着增加。这意味着干旱、洪涝、台风、暴雨等发生频率将会增加。新世纪以来,各种极端天气就没有间断过,特别是2010年更是反常,北方出现冬天暴雪奇冷天气,春季西南5省出现百年一遇的特大干旱,受灾耕地面积达到1.11亿亩,2 212万人出现饮水困难,持续干旱近五个月,仅云南一省就损失170亿元。

3 全球变暖的应对策略

碳循环是地球上最主要的生物地化循环,它支配着大部分陆地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深刻影响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圈。全球气候变化与碳循环动态及其反馈效应密切相关。碳循环失衡,改变了地球生物圈的能量转换形式。因此,针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因素我们有以下措施:(1)全面禁用氟氯碳化物;实际上全球正在朝此方向推动努力是以此案最具有实现的可能性。(2)保护森林的对策方案;今日以热带雨林为生的全球森林,正在遭到人为持续不断的急剧破坏。有效的因应对策,便是赶快停止这种毫无节制的森林破坏;另一方面实施大规模的造林工作努力促进森林再生。(3)汽车使用燃料状况的改善, 减少化石燃料的消耗。日本汽车在此方面已获技术提升,大幅改善昔日那种耗油状况。但在美国等地,或许是因油藏丰富,对于省油设计方面,至今未见有何明显改善迹象,仍旧维持过度耗油的状况。因此,该地区生产的汽车在改善燃油设计方面具有充分发挥的余地。由于此项努力所导致的化石燃料消费削减。(4)改善其他各种场合的能源使用效率:今日人类生活到处都在大量使用能源,其中尤以住宅和办公室的冷暖气设备为最。因此,对于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方面,仍然具有大幅改善余地。

结语

气候变化对我国在能源方面的影响是深远的,对我们长远的能源战略有很重大的影响。简单来说,就是我们能源怎么样实行一个转型,从高碳能源转到低碳能源,适应气候变化。概括起来,发达国家走的是一条先高碳、又低碳,先污染、后治理。我们要走的途径是一边发展一边要降低碳排放,一边发展一边要治理污染。

参考文献

[1]陈剑锋.依靠科学技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1):92-94.

篇3

关键词 碳排放权交易;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39.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12)08-0028-05 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2.08.005

气候变化不仅属于环境问题,目前也成为值得关注的市场问题。麦肯锡公司的报告《温室气体减排的成本曲线》比较了有关温室气体的法规和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对公用事业的影响,并指出,相关法规会影响经营战略中的一些关键因素,其中包括“生产状况、成本结构、投资决策、各种不同资产的价值”[1-2]。企业管理者必须把气候变化看作一种市场变化,并解决气候变化所带来的问题。而当前一种解决方案就是碳排放权交易。但是碳排放权交易的实施对原有传统环境风险管理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一是传统环境审计程序的设计没有明确的导向;二是整个审计程序未充分考虑环境风险这一要素;三是现有审计程序不适宜开展相关审计。因此,需要对环境管理审计程序进行系统的研究,以指导碳排放权交易审计实践[3]。对碳排放权交易风险研究的深入以及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财务审计中的推广为研究碳排放权交易审计程序提供了新的思路。本文拟将风险管理的思想引入对碳排放权交易审计程序的研究中,以企业的碳排放权交易风险作为分析的起点,对风险导向碳排放权交易审计程序进行全面的探索。

1 碳排放权交易事项导致的风险识别

在商业活动的层面上,企业进行碳排放权交易可能面对的风险可分为两大类:行业风险和经营风险。行业风险是指在特定行业中与经营相关的风险。企业选择在哪个行业中经营非常关键。有的企业属于低碳排放类型,有的企业则是属于高碳排放类型,后者受到政府、公众、媒体等各方的监督。经营风险包括市场风险、政治风险、操作风险、法律/合规性风险、项目风险、产品风险和声誉风险等。管理层需要充分了解企业所面临的碳减排交易风险。这其中最大的问题是没有认识到潜在的障碍威胁。如果要发现企业风险识别过程中在实施碳排放权交易、应对有关气候变化的法规及其所导致的市场变化方面的薄弱环节,从行业整体价值链的角度来分析温室气体的排放状况和交易状况是必不可少的。一些企业可能会发现,限制碳足迹和碳交易只会带来轻微的影响;而另外一些企业可能会发现他们在这方面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例如,经过风险识别,制鞋企业天木兰公司(Timberland)发现,影响其碳足迹和碳交易的最大方面并非来自于原先设想的材料和最终产品的运输,而是来源于原材料的生产。也就是说,对其碳足迹和碳交易的主要影响来自于制鞋过程之前。

碳排放交易风险识别中需要着重把握四个问题:

一是确定排放名单。世界资源研究所、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联合制定的《温室气体盘查议定书——公司会计与报告标准》是测算温室气体排放量的通用标准。该议定书把排放分成三大类:直接排放、购买使用热能、蒸汽或电力所产生的间接排放,以及从行业上下游排放源所产生的其他间接排放。

二是排放预算的方法和技巧。测算温室气体是一个繁琐过程。可以根据现场监测确定实际碳排放量,也可以估算碳排放量。

三是管理信息系统。收集信息之后,就是信息的储存和分析工作。许多企业都开发了新的信息系统来连续监测温室气体的排放。

四是碳足迹的注册登记。为了使减排行动能够获取碳权额度(指标),必须通过各种机制来注册登记企业的减排量,使之得到认可核准。

启动风险识别程序的一种方法是,找出列明属于企业层面的重要设施及经营单位的高层级的组织结构图。每个重要的经营单位都可能在全球许多地方建立了设施,也可能开展了多种不同的业务。每个单独的设施也会有其自己的部门和职能,其中一些部门相互之间是密切关联的,而另外一些部门与企业投资几无差别。应在整个企业范围内实施风险识别程序以识别各独立领域的所有风险。当然,这很困难,有时甚至是比较复杂的任务。而且,企业内处于不同级别的不同成员将从不同的角度考虑某些相同的风险。管理层一般会注意与经营相关的一组风险,但这些风险的水平不尽相同。但是,所有这些风险至少应被识别出来,并分别按照每一个经营单位及整个企业层面考虑这些风险。

2 碳排放权交易事项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评估

篇4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组织

投资和企业司司长詹晓宁

今年是《世界投资报告》诞生20周年。今年报告的关注点是低碳经济投资,研究了跨国公司可以在哪些方面支持发展中国家向低碳经济转型,抓住低碳经济带来的机遇。今年的报告还研究了外国直接投资(FDI)流量和政策的发展趋势和前景。其中有两个关键信息:

首先,对FDI流量的短期前景“谨慎乐观”, 中长期前景比较乐观;

其次,世界各国政府正在重新调整它们对FDI的认识。投资自由化的长期趋势仍在继续,但各国政府逐渐在加强对FDI的审查和 监管。

全球国际投资的趋势和前景

全球FDI流量在2009年下半年跌至谷底,在2010年上半年出现了缓慢复苏,这意味着在短期内FDI的前景比较光明。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2010年全球FDI流入量有望升至1.2万亿美元以上,2011年进一步增长至1.3万亿至1.5万亿美元,2012年则上升至1.6万亿至2万亿美元。然而,我们也应该考虑以下因素:FDI流量在2009年急剧下跌之后,尚处于恢复阶段。去年,全球FDI流入量进一步下降了37%。不仅如此,2010年至2012年较为乐观的FDI前景中仍然伴随有风险和不确定因素,尤其是全球经济复苏还比较脆弱的现实。

2008年以来,全球FDI流量的格局出现了重大变化。中短期之内这些变化预计还将继续。首先,2009年全球FDI有一半流入了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全球FDI流出量中有四分之一来自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作为FDI的目的地和来源地,发展中国家和转型经济体的相对作用还会进一步增强,因为全球FDI是在这些经济体的带领下复苏的。其次,服务业和第一产业吸收的FDI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 制造业比重不断下降。第三,尽管此次危机造成了跨国公司的销售额和附加值下降,但是FDI存量和资产仍在不断增加。

全球跨国并购市场的持续疲软是造成2009年FDI流量下滑的主要原因。总体而言,跨国并购的金额比2008年下降了近65%。绿地投资在危机期间表现出一定的抗跌能力,但是反弹的速度低于跨国并购。

2009年,世界各地的FDI流入量均出现下滑;2010年初,流入大部分地区的FDI开始恢复。FDI的演变特征和作用不尽相同,各个地区均有自身的鲜明特点。

流入非洲的FDI又有了新的来源地,尤其是来自亚洲发展中国家的FDI。由于初级产品价格复苏,预计2010年流入非洲的FDI会缓慢增长。

全球金融和经济危机对南亚、东南亚和东亚地区的FDI影响相对较小,而且它们是率先止跌回升的地区。在亚洲,借助FDI促进产业升级的趋势正在向更多的行业和国家扩展。

2010年,西亚各国政府大规模开发基础设施的努力有助于FDI流入量的复苏。

2009年,拉丁美洲地区的跨国并购大幅下挫,因为许多外国子公司被当地公司收购,从而导致FDI流入量减少。今年流入拉美地区的FDI有望恢复增长,而FDI流出量预计将强劲反弹。该地区的跨国公司经过多年的区域内发展,目前开始向全球市场扩张。

对于流入转型经济体(东南欧和独联体)的FDI,在初级产品价格上涨、新一轮私有化进程以及经济复苏的推动下,2010年流入该地区的FDI将出现反弹。外国银行在东南欧发挥了稳定作用,但是它们的大规模进入也引发了人们的隐忧。

流入发达国家的FDI在连续两年下滑之后,有望在2010年止跌回升。发达国家的高失业率引发了人们对外向投资可能会影响国内就业的担忧。

国家和国际投资政策的趋势

下面从国家和国际投资政策层面来看当前的趋势:在各国政府继续推动投资自由化的大趋势下,在特定方面对FDI加强监管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其中包含以下四个主要特点:

首先,政策导向存在二元性。各国一方面继续推动外国投资自由化和促进外国投资,另一方面又出于各种政策目的强化其投资监管框架。

其次,政府设法重新调整国家与投资者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平衡。联合国贸发组织发现,2009年对外国投资产生影响的政策措施中有近三分之一属于更严格的监管,这是自1992年此类措施占比最高的一年。

很多政府推出的庞大的经济刺激方案以及采取的国家救助措施并未导致大规模的投资保护主义。但投资保护主义的隐患及隐形投资保护主义犹存。6月底在多伦多举办的二十国集团峰会授权联合国贸发组织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继续监控东道国的投资政策。

第三,从国际投资协定的层面来看,各国继续签署新的协定(大约每周签订四项),国际投资协定网络不断扩大。国际投资协定体制还在以下几方面取得了进展:

(1)国际投资协定出现了新的整合趋势――尤其是在区域层面。例如,《里斯本条约》的生效使欧盟取代各成员国成为签约主体;一些发展中国家近年来也在商签或修订相关协定,推动区域投资区的建设。

(2)国际投资体制的改革,如许多国家重审其双边投资协定,或对国际投资协定重新谈判。

(3)对国际投资协定内容的创新。

最后,投资者―政府的投资争端解决(ISDS)体系也发生了一些变化。一些国家修订了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投资者与国家间争端解决条款,设法降低投资者提出争端请求的可能性,或提高争端解决程序的效率及正当性。此外,几套主要的国际仲裁规则已经或正在修订。同时,一些发展中国家不再诉诸国际仲裁程序,退出《投资争端解决中心公约》。这些变化对国际投资体制产生重大影响。

总的来看,各国决策者在如何使投资政策与其他政策相互相互协调、相互支持方面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这包括投资政策与其他政策(与农业、金融和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政策)间的相互衔接。

低碳经济投资

今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一个主题是低碳经济投资。目前,关于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全球政策讨论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否采取行动。现在的问题是应该采取哪些行动,采取多大力度的行动,以及由谁来执行。发展中国家在向低碳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要充分认识其中的机遇和风险,同时还要迎接两大挑战:首先,确保融资畅通并且对适当的领域进行投资;其次,研发或获取相关技术。在这方面,跨国公司既是主要的碳排放来源方,也是低碳投资和低碳技术的供应方。因此,它们既是导致气候变化问题的原因之一,也是这个问题的解决之道。

实际上,跨国公司已经开始在全球积极开展低碳投资。联合国贸发组织估计,2009年仅流入三个主要低碳行业(可再生能源领域、循环再利用领域以及与环保技术有关的产品制造领域)的FDI就达到了900亿美元。跨国低碳投资已经形成了相当的规模,随着世界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其潜力将不可限量。

尽管许多发展中国家并不是主要的温室气体排放国,但吸引低碳外国投资和技术仍能为它们带来机遇。主要的好处包括扩大生产能力,提高出口竞争力,缓和全球气候变化,并且加快向低碳经济转型;从长期角度来看,后者是大势所趋。

各国政府需要在追求最大回报的同时,把引进低碳外国投资的风险降至最低,但是这并不能一蹴而就,因为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这方面缺乏经验。此外,促进低碳外国投资以及相关技术转让的国家战略必须与国际层面的气候变化和投资政策相互协调。但许多发展中国家缺乏金融资源以及有效完成这一任务的制度能力。有鉴于此,建立国际支持框架至关重要。

联合国贸发组织充分认识到气候变化的诸多挑战,以及在迎接挑战的过程中利用跨国公司促进发展的机遇。我们建议推动全球合作伙伴关系,让投资与气候变化政策相得益彰,从而促进低碳国投资。这种合作伙伴关系主要包括以下因素:

建立清洁投资促进战略。应将低碳外国投资的潜在作用纳入发展中国家适合本国的行动方案,建立扶持性政策框架。

实现清洁技术的转让。发展中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方面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包括锁定相关技术,建立技术跨界流动框架,促进通过国内公司和外国子公司的联系传播技术,以及增强国内企业的技术吸收能力。

确保国际投资协定有助于缓解气候变化。有许多政策办法,包括加强国际投资协定中促进低碳外国投资的条款,并重新拟定和阐明其中可能导致与气候变化相关政策措施之间冲突的规定。

实行统一的跨国公司温室气体报告标准,并强化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信息披露制度。

成立国际低碳技术援助中心。此类中心可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制定并实施国家气候变化缓解战略和行动计划。

中国FDI的最新趋势和突出特点

最后介绍一下中国FDI的最新趋势和突出特点:

1.FDI流入流出基本情况。根据贸发组织的估计,中国2009年FDI流入量达到约95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二,仅次于美国;FDI流出量达到约480亿美元,世界排名第六。截至2009年底,中国吸收外资存量估计约为4700亿美元,海外投资存量约为2300亿美元。

2.中国对外投资的潜力。对中国而言,继续加大对外投资力度(特别是制造业领域的海外投资)已成为其经济持续发展、再上台阶的必然要求。按照邓宁的“投资发展路径”假说,中国经济总体上已经到了海外投资大规模增长的阶段,目前海外投资和吸引外资1∶2的比重可望在不远的将来升至1∶1。

3.中国对外投资的作用。近年来,亚洲地区由外国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驱动的产业升级过程出现了一些新特征:首先,区域内外国直接投资对于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贡献不断增大;其次,更多的国家和地区参与到了区域产业调整和升级的过程中;再次,更多的产业和更高技术的产品加入到区域内“雁阵”式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亚洲新的一轮产业调整和升级过程中,中国正日益显示出成为领头羊的巨大潜力。例如,中国在东盟的直接投资2009年估计达到近30亿美元。与此同时,中国也已经成为其他发展中区域(特别是非洲)重要的外资来源。中国对非投资在2006年到2008年达到年均26亿美元,在发展中国家中仅次于南非。

4.FDI和产业结构调整。在产业调整和升级的战略中,引导外资内迁是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对那些具有一定技术含量、资源和环境约束较小、且劳动密集的产业而言。对中资企业而言,在政策引导上则应更多地着眼于推动其走出去。将制造业产业链向海外延伸,以低收入邻国为生产基地和出口平台建立以基于亚洲的生产和出口体系,将帮助中国企业突破产业升级中面临的一些瓶颈。中国的对外投资已进入从量的增长到质的飞跃转变的时期,即从点式投资向国际一体化生产体制过渡,进而建立中国的全球生产网络。

中国清洁能源经济与外资政策建议

2009年,中国在清洁能源经济方面的投资近35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风电装机规模连续四年翻番。与此同时,中国已显露出在低碳相关的设备制造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迹象――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组件出口国,也是风力发电机制造能力最大的国家之一。然而,某些领域出现了产能过剩:仅多晶硅生产就有50多家企业,产能20多万吨。因此,中国需要大力培育国内市场,拓展国际市场,做到市场和产能同步发展。而通过技术进步实现成本的持续降低是一个关键。

篇5

能源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从我国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环境的改善显得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重点研究了中国减少碳排放的路径和发展对策,发现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量要低于技术进步情景中的碳排放量,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碳排放;情景分析;系统动力学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人类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持。一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取决于一个国家的能源消费量与生产量的多少。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石油危机促使人类意识到了能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随之而来的能源消费也成为新世纪备受关注的主要问题。

1研究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的能源生产量全面提升,能源消费也大幅度上升。我国消耗的能源主要来源于不可再生能源,其中对于煤炭和石油的消耗比重比较高。在这种能源的消耗过程中,会产生大规模的废渣和废气等污染环境的物体。在倡导低碳环保的大环境下,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我国政府进行了深刻的变革,把改造生存环境作为改善民生的最重要的工程来进行,并同他国共同立下“到2035年将亚太地区总能源强度比2005年降低45%”的指标。从我国现在的情况来看,发展低碳经济对于环境的改善显得刻不容缓。基于此,本文以中国能源“十二五”规划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作为参考依据,研究中国减少碳排放的路径和发展对策。

2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情景分析的思路和方法,从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碳排放等不同层面进行探究,设置出三类不同情景来分析中国能源消费在经济增长中所起的作用,这三类情景分别反映出不同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能源消费的情况。本文参数设定主要以中国能源“十二五”规划和《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作为参考依据。中国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将能源结构优化为:电力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11.4%,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7.5%,煤炭消费比重降低到65%左右,石油比重16.1%。根据《中美气候变化联合声明》中提出的中国计划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提高到20%左右。假定2013~2030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在情景中都为7%,分别设定不同的目标能源强度、煤炭、天然气、石油、电力消费占能源总消费比例目标值,用来分析在中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和能源消费的结构调整下,这些参数的变化对中国碳排放造成的影响,围绕这些参数,分别建立了基准情景、技术进步情景、可持续发展情景三种情景,表1是对各种情景设定的基本描述,表2和表3是对三种情景的参数设定表。

3研究结果分析

针对以上三种情景,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对碳排放总量进行了模拟仿真。采用2013年数据作为模拟仿真的初始数据,数据来源于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将系统在Vensim软件中进行反复的调试及运行后,得出在不同情景下的系统运行结果。从图1的结果可以看出,至2030年,两大情景碳排放总量具体情况如下:基准情景,2451550万吨碳;技术前进情景,1802610万吨碳。两种碳排放总量相差648940万吨碳,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国增加能源技术进步率的投资,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少排放648940万吨碳。由图1可以看出从2013年到2026年技术进步情景中的碳排放总量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26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然后出现一个拐点,到2027年碳排放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这就说明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能够降低碳排放总量。从图2的结果可以看出,至2030年,两大情景碳排放总量具体情况如下:基准情景,2451550万吨碳;可持续发展情景,1512250万吨碳。两种碳排放总量相差939300万吨碳,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国在增加能源技术进步率的投资同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少排放939300万吨碳。由图2可以看出2013~2024年可持续发展情景中的碳排放总量呈现缓慢增长的趋势,2024年碳排放总量达到峰值,然后出现一个拐点,到2025年碳排放总量呈现下降的趋势。

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是能源消费结构的调整,同时增加能源技术进步率的投资,能够使碳排放总量的峰值提前到2024年出现。从图3的结果可以看出,至2030年,技术进步情景与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总量具体情况如下:技术进步情景中的碳排放量达到1802610万吨碳;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量达到1512250万吨碳,两种碳排放总量相差290360万吨碳,这就意味着如果我国按照可持续发展情景的能源消费结构进行调整,到2030年中国碳排放总量将少排放290360万吨碳。从图3可以看出,到2030年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量要远远低于技术进步情景的碳排放量。从图4的结果可以看出,到2030年基准情景、技术进步情景、可持续发展情景下的碳排放总量分别为2451550万吨碳、1802610万吨碳、1512250万吨碳。基准情景下的碳排放明显高于技术进步情景和可持续发展情景,而技术进步情景的碳排放量又高于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总量。在图3中可以看出,在技术进步情景中到2026年出现碳排放量峰值,而在可持续发展情景中2024年出现碳排放量峰值,这一现象说明了通过提高能源行业技术进步率同时优化中国能源消费结构能够使碳排放量峰值提早两年出现。

4结语

通过对中国碳排放情景的分析,通过能源行业技术进步的作用下有效降低能源强度,能够抑制二氧化碳的排放。结果显示,在技术进步的介入下,技术进步情景的碳排放量要比基准情景下碳排放总量要低,并且在2025年达到了碳排放量的峰值,然后在2016年碳排放总量出现拐点,呈现出降低的趋势;在技术进步的作用下同时调整能源消费结构。结果显示,可持续发展情景的碳排放量要低于技术进步情景中的碳排放量。根据情景模拟和模型预测结果,可以得出未来2013~2030年中国能源消费的发展态势。总体上看,无论在哪种情景下,中国的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将保持稳定发展。

综合考虑到不同情景下的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中国能源消费在低碳经济发展下的政策建议。一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提高优质能源比重。我们理应清楚地了解全球能源消费结构正在发生改变,这种变化将会对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所以,中国理应强化对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的技术改革,努力提升可再生资源及高质量的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二是依靠能源技术进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掌握能源使用技术,努力创建技术创新系统,实施先进技术开发,推动技术改革,以促进能源节约及综合利用全局技术能力为根本目标。增进“产学研”相结合,实现能源节约及资源总体利用科学成果的产业。三是大力发展低碳能源,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提高风电发展速度,合理地选用生物质能发电技术,加大推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进步的步伐,主动且稳定地推动液体燃料技术的前进,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AntuelaA.Tako,StewartRobinson.Theapplicationofdiscreteeventsimulationandsystemdynamicsinthelogisticsandsupplychaincontext[J].DecisionSupportSystems,2012,52(4).

[2]陈红敏.包含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的产业部门隐含碳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3).

[3]许广月,宋德勇.中国碳排放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实证研究——基于省域面板数据[J].中国工业经济,2010(5).

篇6

【关键词】智能电网 必然性

一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把电力市场上生电、输电、配电、储电和用电所有相关实体连接在一起的一体化网络。智能电网覆盖了从发电到最终用户用电的整个能源转换链。智能电网把分散的大型和小型发电商和电力用户都整合到一个总体结构中,具有很高的透明度和灵活性,允许最终用户作为产消合一的“生产消费者”参与能源市场的活动。

智能电网是一个相对灵活的电力产销用一体网络,可以根据用户对用电频率、数量等的不同需求而改变,或者根据用电变化而变化,这样就能满足来自世界各地的能源需求商们日益增加和变化的供电需求。

二 智能电网的重要地位及其智能化技术

智能电网项目在全球均被列入重要或首要位置。世界范围内智能电网的建设进程已全面启动,许多国家都确定了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行动路线、投资计划等,同时根据自身情况拟定了不同的战略。比如美国的智能电网计划致力于在基础设施老化背景下建设安全可靠的现代化电网并提高用电侧效率、降低用电成本;欧盟的超级智能电网计划则以分布式电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为主要目标,同时注重能源效率的改善和提高。巴西致力于推行智能电表,并且进一步加快了智能电网的建设和改进工作。在中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被列为绿色通道项目近期,发改委又对智能电网等多个绿色通道项目采取即报即审、简化程序、尽快发行的方针,可见智能电网的建设受到从上到下的重视。

智能电网技术包括大规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接入技术及其与大规模储能联合运行技术;大电网互联及远距离输电及其相关控制技术;配电自动化和微网;用户侧的智能电表及需求响应技术等。可以说,智能电表是智能电网智能化的先行者,智能电网要靠这些技术支持、配合,最终实现智能化。

三 建设智能电网的必然性

1.建设智能电网是世界也是我国能源形势和节能经济的需求使然

能源问题一直是困扰全球的首要大事,世界能源紧张趋势不减,催生了众多有关节能的项目,智能电网就是在节能大背景影响下生成的项目之一。

我国能源的电力发展现状面临两个基本现实:一是能源资源贫乏,难以支撑现在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而且能源资源与用电需求地理分布不均;二是气候变化催生的低碳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压力迫在眉睫。适应能源需求和气候变化的压力,各种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发展目标是作为传统火力发电的替代电源而非补充电源,而集约化的发展模式带来的并网技术难题远远超越了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建设智能电网可以在发电、输变电、配用电及电网运行控制等各个环节实现全面的技术跨越,在不断提升电网输配电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现代先进技术的高度融合,大规模开发和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提高大电网运行控制的智能化水平,提高电网输电及供电能力,抵御重大故障及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供电服务能力和水平,实现我国电网的跨越式发展。

2.建设智能电网是国家政策鼓励和支持的重要项目

我国正在大力发展以智能化为主要特征的智能电网,不仅给新能源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也给储能行业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我国已坚定了智能电网建设之路,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利用和储能行业的发展正在被凸显。2012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作为重要任务,这在我国尚属首次。鼓励新能源发展、改善能源消耗和使用效率也成为了重要的国家政策。

“十二五”期间,国家电网将投资5000亿元,建成连接大型能源基地与主要负荷中心的“三横三纵”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和13回长距离支流输电工程,初步建成核心的世界一流的坚强智能电网。到2015后基本建成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的坚强智能电网,形成以华北、华中、华东为受端,以西北、东北电网为送端的三大同步电网,使电网的资源配置能力、经济运行效率、安全水平、科技水平和智能化水平都得到全面提升。

3.智能电网能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能源效率,发展节能经济

智能电网是实施新的能源战略和优化能源资源配置的重要平台,涵盖了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环节,将广泛利用先进的住处和材料等技术,实现清洁能源的大规模接入与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确保安全、可靠、优质的电力供应。国家已经将建设智能电网列入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实施智能电网重大科技产业化工程,对于调整能源结构、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大意义。

4 智能电网能带动其他能源行业前进

作为智能电网分布式发电、微网、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关键环节,储能产业正成为能源领域投资的热点之一,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计划2009年将要发展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性产业,在国民经济体系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储能行业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到目前为止,我国能达到规模,真正能提供技术支持的电网仅有国网的张北项目和南网的储能示范项目。

另外,智能电网的实现还可以推动光通信产业,电力光纤到户工程已全面启动。电力光纤到户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供电企业在铺设电缆的同时,把光纤包含在电缆内,不仅能节约成本,避免重复投资,同时能够随电缆深入千家万户,拥有天然的电力客户优势,节约了与业主、物业之间的沟通、协调成本,对于宽带网络的普及应用是一个有益补充。

篇7

[关键词] 天气气候 预报技术 发展现状 发展趋势 战略对策

1引言

随着相关科学技术发展成果的引入和大气科学本身的发展,天气监测已经从低分辨率、有限视野的间歇常规观测向遥感信息与常规观测相结合的高分辨率、多方位连续监测方向转变;同时天气预报亦从传统的天气气候理论、数理统计与预报员半经验半理论的定性方法,发展到以数值天气预报为基础,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平台,综合应用多种科学技术和方法的新时代;预报方式也从分析大气表象演变逐渐向深入考虑大气运动的内在规律转变。数值天气预报以其能够反映大气物理规律的优势,被认为是最有效解决天气预报问题的科学途径。遥感等非常规观测信息和数值预报已成为当今气象工作者进行天气监测、分析和预报的最重要的技术基础。天气预报正在逐步向客观化、精细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但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目前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程度和准确率还不能完全满足国家和社会的需求,尤其是突发性、异常灾害性天气如局地短时强降水、强对流等小概率事件,当前的气象科技水平还不可能作出有较长提前量的准确预报。因此,进一步总结我省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发展的状况,分析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明确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是十分必要的。

2福建省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发展现状

2.1数值天气预报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减灾防灾要求提供高准确率和较长时效的气象预报,数值天气预报是气象工作者进行天气分析和预报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数值预报产品成为了现代天气预报的基础。经过过去20多年的努力,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从无到有,逐步壮大,目前已建立起比较完整的数值天气预报业务体系,北半球中期数值预报可用时效达6天,水平分辨率达到30公里,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

1995年,福建省气象局开始进行中尺度数值预报试验研究,1997年5月建成“福建省中尺度数值预报业务系统”并在省气象台进行业务试验,模式框架采用MM4中尺度模式框架,预报时效24小时,在HP5/75 586微机上运行。

2003年8月,福建省气象局引进了含有24个CPU的SGI Origin350高性能计算机,用于中尺度数值预报的业务运算。同年10月,福建省气象局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开发了基于MM5V3中尺度模式框架的新一代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在省气象台投入业务运行。系统采用两重网格嵌套,细网格分辨率为10公里,模式每天运行2次,预报时效为60小时。预报产品包括站点、格点常规气象要素和物理量等,供省内各级气象台预报员参考使用。

2006年,在已建立的福建省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基础上,开展基于参数化方案的集合预报的业务试验研究。

2.2中短期天气预报

2.2.1 建立了较先进的预报业务平台

随着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卫星遥感、雷达探测和数值预报产品的不断丰富,预报业务中获得的气象信息大量增加。为了能使预报员快速方便地分析和综合应用各类气象信息,1996年,中国气象局组织开发了新一代天气预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气象信息综合分析处理系统Micaps(Meteorological Information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Process System)。该系统是与卫星通讯、数据库配套的支持天气预报制作的人机交互系统,具有强大的各类气象信息综合处理显示功能,可以快速检索各种气象数据,叠加、动画

* 第一执笔人:林新彬,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福建省气象学会副理事长,福建省科协第七届委员会常委,高级工程师。

显示各类气象数据的图形和图像,可对各种气象图形进行编辑加工。1997年,该系统1.0版本在全国气象部门正式投入使用。福建省气象台在应用基础上,于1999年完成了Micaps系统的本地化开发工作和新业务工作流程的制定,并在预报业务中加以应用。同时,福建省自行研发的“中尺度气象信息集成显示系统”和“新一代天气预报业务系统”也一并投入应用。这些系统将图形图像处理技术、人机交互技术、多种显示功能和编辑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为预报员提供了非常方便的工作平台,不但为预报员提供数量众多、门类齐全的各种天气预报信息,还实现了天气预报制作的现代化流程,使天气预报的作业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实现了从传统的手工作业方式向人机交互处理方式转变。先进的气象预报业务平台的建立,为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2 预报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在过去几十年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以前,由于气象观测资料和计算机能力的限制,天气预报考虑的总是槽来脊去,变压、变温的大小,风向风速辐合辐散等,没有较好或较多的方法与工具。如今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天气预报业务平台的建立应用,天气预报能够从分析各种物理量场入手,了解天气系统内部结构以及大的环流形势、各系统之间、上下层之间的相互关系,预报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随着我国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更新换代,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推进卫星气象综合信息网络系统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中国气象局提出了“以数值分析预报产品为基础,以人机交互系统为工作平台,积极研制各种预报技术方法,提高综合分析、集成和预报决策能力”的天气预报新的技术路线以及逐级指导的业务体制改革要求,提出了天气预报要向“定时、定点、定量”的精细化方向发展的要求。数值预报业务试验和数值预报产品的天气学释用等多种预报技术研究开发及预报系统建设进入了积极探索和快速发展中。

此间,福建省气象部门积极组织了数值预报产品的释用研究,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研制了分县气象要素预报、前汛期区域性暴雨短期客观预报、台风暴雨短期客观预报、冰雹强对流天气短期预警等预报方法。近年来,我省气象部门大量的研究工作和技术交流,主要集中于对台风、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过程和本省疑难天气进行各种类型的诊断分析、数值模拟、数值预报产品能力检验,寻求预报判别指标,使灾害性天气预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例如,参加国家“八五”科技攻关计划《台风、暴雨灾害性天气监测、预报技术研究》,对台风路径突变、移速突变和暴雨突变气候特征和环流形势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热带云团、东风波等对台风疑难路径的影响、北上台风尾流暴雨云团和几种特殊地形对台风区域性大暴雨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台风暴雨突增和路径突变、移速突变诊断预报方法。参加国家“九五”攀登专项计划《海峡两岸及邻近地区暴雨试验研究》项目,通过数值模拟和数值试验,探讨台风系统中尺度暴雨的物理机制和地形对台风中尺度暴雨增幅作用,研究建立了福建台风系统中尺度暴雨的诊断分析预报方法。

以前的中期天气预报主要是制作旬报,作旬降水量、平均气温和降水天气过程的预报。其中旬降水量和平均气温预报采用的是统计预报方法,降水天气过程也主要应用周期外推和统计规律来作出预报。随着中期数值天气预报业务系统的建立,中期天气预报业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到上世纪90年代后期,欧洲数值预报中心的预报产品可用时效达到8天,我国的也已达到6天。中期天气预报在预报技术和方法上也逐渐改变了以经验统计、数理统计为主的预报方法,向以数值预报产品的解释应用为主、辅以统计分析预报方法的方式转变。研制了以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应用相似预报方法,制作“福建省5~6月大范围连续性暴雨预报”、“福建省寒潮过程中期预报”、“福建省高温过程中期预报”、“福建省春季低温阴雨过程预报”、“福建省中期天气要素预报”等客观预报工具和方法,对提高福建省中期天气预报准确率起了积极的作用。

2.3短时临近预报

近年来,随着雷达、卫星、闪电定位仪表、自动站等气象监测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带动了非常规探测资料的应用研究和中尺度分析及短时临近预报的开展。

我省自1999年开始建设新一代天气雷达,到2004年建成了全省4部(福州、厦门、龙岩、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并组网运行,2007年又建成了宁德移动式新一代天气雷达。近年来我省应用新一代天气雷达探测资料,开展对台风定位、短时临近定量估测降水、短时强降雨、强对流天气判据和概念模式等的研究,建立了多套短时临近预报工具。

密集的区域自动站资料弥补了常规站点观测资料在短时降水预报中空间密度不足和获取时间滞后的缺陷,与多普勒天气雷达相配合使用,有效提高了对短时降水的监测和预报能力。

卫星云图有助于弥补雷达探测范围小的局限。2005年汛期FY-2C气象卫星的业务化应用,使利用卫星云图对中小尺度天气系统发生发展背景场的监测由原来的1小时1次改为每半小时1次,从而提高了气象卫星对强风暴等系统活动大舞台的监测能力,但要捕捉其具体活动过程,还需应用闪电定位和多普勒资料进行综合分析。

2002年,我省建成了由9个探测点和1个中心站组成的多站式雷电监测定位系统,雷电监测范围可覆盖全省和台湾海峡地区,可对我省及周边地区的雷暴活动及其变化趋势实施全天候监测,是短时强对流天气监测和预报的有效工具。

目前,我省短时灾害性天气监测预警主要通过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闪电定位仪和自动气象站等遥感、遥测手段综合应用。短时临近预报技术主要包括以雷达资料为基础的雷暴识别追踪和外推预报技术、中尺度数值预报产品以及以实时常规观测资料结合卫星、雷达分析观测资料为主的概念模型预报技术等。

2.4短期气候预测

福建省短期气候预测(长期天气预报)从建立业务起,大体经历了经验统计分析、数理统计分析、物理统计分析、动力与统计相结合四个阶段。通过对各种气象要素序列周期性、持续性、转折性和年际、年代际变化特征的分析,寻找统计规律,对气象要素未来的变化进行预测是早期长期天气预报的主要手段和工具。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广泛采用回归分析、判别和聚类分析、模糊数学、序相关(相似)、灰色系统、经验正交函数、均生函数等在内的数理统计方法。但由于数学统计模型所选择的因子质量不高且缺乏物理概念,从而影响统计预报的效果。此后,开始注重长期天气物理过程的演变,逐渐采用物理统计技术,即在寻找有一定物理意义的影响气候异常因子或强信号的基础上,经过统计分析,建立较为清晰的具有天气气候学意义的物理统计方法(预测概念模型)。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展动力气候模式与统计方法相结合的预报方法研究,建立了《福建省气候灾害短期气候预测业务服务系统》,大大增强了我省短期气候预测的能力。目前,我省短期气候预测应用的主要方法有:

(1)气候背景分析和预测,即降水、气温等气候要素自身演变规律的分析和预测;

(2)前期天气气候特征和综合相似年分析;

(3)环流特征量相关相似分析和预测;

(4)大气环流异常、海表温度与气候要素相关相似统计分析与预测,包括典型年份的合成和对比分析等;

(5)季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高原积雪、ENSO循环、太阳活动、天文背景等异常气候物理因子分析和预测;

(6)因子或多因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均生函数法、最优气候值法、自然正交迭代、典型相关法等数理统计方法;

(7)动力气候模式产品的降尺度释用,即在月动力延伸预报模式输出产品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区的天气气候特点,综合运用动力学、统计学等方法进行再分析、再解释,将月平均环流形势的预报转化为本地区月平均要素的预测。

近10年来,我国在利用全球环流模式做季度预报方面有了较大的进展,气候动力学的预测方法随着业务预报的需要,越来越受到重视并被广泛应用。用各种全球气候模式做短期气候预测已逐步应用于业务,使气候预测向着定量化方向发展。国家气候中心使用T63动力延伸预报和动力―相似制作500hPa环流形势和距平预测,从1998年开始用T63动力延伸预报制作月降水距平百分率预测。从2005年开始,国家气候中心在全国推广气候数值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技术,我省于2007年开始进行气候数值模式产品的解释应用研究,并应用到日常的短期气候预测业务之中。

我省气象事业虽然取得很大成就,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服务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需求不相适应。主要表现在:一是天气预报技术在整体上还没有完全向以数值预报为基础的现代天气预报制作技术转变,数值天气分析预报产品解释应用水平不高。自动气象站、卫星、雷达、风廓线、GPS/MET和闪电定位等新观测资料在天气预报业务中的有效应用不足。突发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能力不强,天气预报的精细化程度不高,还没有足够能力作出时效较长的定点、定时、定量的客观预报。二是气象科研与创新能力还不够强,气象科技总体水平与发达省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高水平科研成果不多;部分研究没有能够紧扣业务实际需要,成果转化率不高。三是高层次人才、一线高级专门人才和管理人才缺乏,人才队伍建设尚不能满足科研水平大步提高和业务能力大步加强的要求。

3福建省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发展思路、目标和趋势

3.1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发展思路和目标

发展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依靠科技进步,大力发展具有本省特色的中尺度数值预报技术,开展集合预报,发挥预报员主观能动性,提高天气气候预报预测准确率和精细化水平,充分发挥我省气象事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中的重要作用。

发展目标:以提高天气预报、短期气候预测准确率为核心,建立精细化、无缝隙的气象预报预测体系。广泛释用气候系统乃至地球系统模式等产品及集合预报产品,建设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气候变化监测、预测和影响、预估业务体系;发展具有本省特色的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技术;研制基于集合预报的灾害性和高影响天气中短期预报方法;建成定量的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在天气雷达业务、台风预报、海洋气象服务等领域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3.2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发展趋势

3.2.1数值天气预报向精细化、集合化方向发展

业务数值天气预报将获得快速发展,更多的遥感、遥测资料得到有效的同化应用。云物理、陆面和边界层过程等在模式中的表达将更加仔细,对中尺度对流系统有预报意义的数值天气预报成为可能。预报时效和准确率将进一步提高。超级集合预报技术、海陆气耦合数值预报系统将获得快速发展,数值天气预报的有效可用天数进一步延长。

3.2.2天气预报向定量化、精细化、无缝隙方向发展

随着精细的快速分析预报和解释应用技术的发展,更加精细的气象要素预报成为可能。多种观测资料融合技术的发展,将明显推动临近预报技术的进步,使临近预报具有多种强对流天气的识别和预报能力。资料融合和外推技术与数值预报技术的结合,以及快速资料分析预报系统的发展,使客观定量的短时预报业务成为可能。延伸期预报技术的发展有可能使某些天气过程的预报时效延长。天气预报将在无缝隙化方面取得重要的进展。

3.2.3气候监测诊断向定量化、多领域发展

气候监测诊断是福建气象业务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通过对气候系统的动态监测和分析,揭示气候变化的基本事实,对气候变化和气候异常作出判断。

通过实行实时和历史气象资料的有机衔接,加强卫星、雷达、自动站、闪电定位仪等新型气象资料的监测分析处理工作,建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业务监测体系,逐步实现跟踪监测―预警―预评估―评价的定量化业务流程,提高气候变化、评价工作的时效性和公益性。此外,为应对气候变化,加强对大气、海洋、陆地、冰雪圈和生物圈组成的气候系统在各种不同时空尺度上的有关监测,逐步实现监测动态内容向多领域拓展,提高应对气候变化的综合评估能力。

3.2.4气候预测向数值化方向发展

由于短期气候预测的复杂性,许多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目前我省的短期气候预测还处于不断探索和试验阶段,使用数理统计和物理统计方法制作月、季、年及以上尺度的气候预测是当前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的主要依据。随着动力数值预测模式的发展,在研究月、季时间尺度的动力气候模式、模式产品释用技术以及物理统计预测模型、方法的基础上,实现动力模式预测产品和物理统计模型相结合,并逐步向数值化方向发展。

4福建天气气候预报预测技术发展的主要任务和战略对策

4.1 主要任务

天气气候预报预测要深化对福建省天气气候及其变化规律的研究,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研制客观化、精细化的天气预报技术和方法,发展具有全国先进水平的现代气象业务,增强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功能,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及我省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气象科技支撑与服务保障。

4.1.1发展具有本省特色的中尺度数值天气预报技术

通过以变分同化为主导的资料同化技术,使卫星、雷达、风廓线及GPS等大量的遥感、遥测信息和加密观测信息在数值天气预报业务模式中得到应用。

优化和发展福建省中尺度数值预报模式,模式分辨率由10~30千米提高到5千米,特殊需要时水平分辨率可达到1千米;并能够有效反映我省下垫面的中-尺度细致特征。

根据不同模式和不同物理过程预报的系统性误差及分布特点,采用动力统计技术,构造反映模式预报误差特点的动态集合权重函数,建立多模式、多物理过程产品集成方法。

发展具有动力学意义,基于集合预报的概率预报方法,开发集合平均、离散度、概率预报、集合分类等产品;利用统计方法对集合预报产品进一步加工与释用,直接预报天气要素值及可能变化范围;将集合预报作为其它专业模式的气象背景场资料,形成衍生的专业气象集合预报产品。不断发展与拓展集合预报应用技术与方法。

4.1.2加强短时临近强对流天气监测预报业务

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业务。开发天基、空基、地基遥感遥测信息以及其它观测信息在天气及相关灾害监测中的综合应用方法,发展和优化针对监测对象的天气及相关灾害监测系统,提升监测业务与服务的及时性与准确性。高影响的中尺度灾害性天气监测率达到90%以上。

临近预报业务。建立定量的灾害性天气临近预警、预报业务系统。充分利用气象卫星、多普勒天气雷达及自动气象站、风廓线仪等观测信息以及多元资料融合系统提供的高分辨率格点分析资料,密切监视天气系统演变,研制以天气雷达和地面自动观测信息为主,客观、定量的临近预报技术方法。滚动制作0~2小时天气,尤其是台风、突发性暴雨、龙卷、冰雹、雷暴、大风、下击暴流、风切变等恶劣天气及相关灾害的临近预报和警报。

短时预报业务。逐步建成精细短时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在对各类天气及相关灾害的发生发展机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以新一代多媒体、多功能、可视化人机交互预报制作系统为工作平台,以天基、空基、地基观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为基础,应用天气学及相关科学对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实现对12小时内天气及相关灾害的移向、移速、影响范围、持续时间、强度变化等的精细预报和预警。

4.1.3建立精细化的中短期天气预报业务

气象要素预报业务。常规气象要素预报走客观化、定量化的发展道路,以数值天气预报产品解释应用为基础,制作精细化的气象要素预报产品,预报水平进一步提高,能对8天内任何地区的常规气象要素做出精细预报。

发展各类灾害性天气预报业务系统。开展各类灾害性天气的特征物理量统计分析研究,建立具有普遍意义的灾害性天气预报模型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指标体系。开发基于模式输出的“配料法”(或叠套法)灾害性天气落区的客观预报产品。在对灾害性天气的发生发展机理充分认识的基础上,加强各类常规和非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数值预报产品的综合分析。大力发展灾害性天气落区、强度等级的集合预报和概率预报技术。

建立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预警业务流程,综合利用雷达、卫星、自动气象站、闪电定位等观测资料以及中短期、短时临近预报产品,结合各种不同等级气象灾害的临界气象条件指标,建立气象灾害客观预报模型。制作多种时效的气象灾害预报产品。实现气象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强度等的预报和危害程度的预评估。

发展热带气旋预报警报业务。坚持引进和自主开发相结合,建立台风预报技术支持系统,包括台风历史资料库、实时资料库的建立,台风路径、强度及风雨影响程度的预测技术方法的研制等等,不断提高台风预报水平。

4.1.4建设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短期气候预测和气候变化预估及其影响评估业务体系

短期气候预测业务。研制建立月、季、年短期气候预测和干旱、洪涝(暴雨)、台风、冷害等重大气候灾害的客观预测方法,重点发展以物理统计和动力数值模式产品释用技术方法,提高预测水平,并进行滚动订正。

气候变化预估及其影响评估业务。应用我国研制和发展的气候系统模式的预测产品,研究我省未来50年的气候变化趋势,对社会经济敏感领域和区域影响进行预估。引用我国研制和发展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式系统,研制开发适合我省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模式系统,建立旱涝、台风、冷热害等重大气候灾害和气候年景的客观评估方法。为我省国民经济布局、大型工程项目、区域开发、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生态建设等重大决策提供科学咨询。与此同时,做好以气候资源、气候灾害评估、气候安全等为主要内容的气候变化影响评估工作。

4.2保障措施

4.2.1着力培养新型的天气预报专家

随着数值预报水平的逐渐提高,其在天气预报中的作用将越来越大。然而,观测误差、模式误差和大气系统的非线性特性,以及地形及陆面状况各有特点,数值预报不可能绝对地预报准确,所以预报员永远是天气预报的主体。在新的预报技术条件下,提高预报技能要坚持走以研究总结为支撑、不断在业务实践中积累新型预报经验的道路。预报员既要随时跟踪了解对数值预报产品定期的统计检验结果,更要通过在实际预报工作中加强应用经验积累和不断进行总结提炼,以把握各种数值预报产品的性能,积累数值预报产品释用经验。通过对不同类型、不同地域天气的深入研究,加强对不同天气发生发展物理规律的认识,从而提高数值预报产品的应用能力,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要把预报员培养成为能对数值预报结果进行正确修正的新型天气预报专家,成为能在不断实践中总结提炼科学问题、进行科学研究、提高对大气运动规律的新认识的预报科学家。

4.2.2大力推进气象科技创新

要加强对预报员的新技术、新方法、新产品的应用培训,加强预报员的技术总结和经验交流,加强省、市预报员骨干到高一层次预报中心短期工作训练。立足我省实际,从适应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需求出发,依托福建省中尺度灾害性天气预警系统、福建沿海和台湾海峡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系统等重点项目建设,吸收消化国内外最新科技研究成果和技术,以福建天气、气候科技研究为重点,建设海洋气象、天气雷达产品应用等具有福建区域特色的气象科技创新平台,提高我省气象科技创新能力。

加强科研与业务相结合,实现气象科技创新主体与气象业务技术的良性互动。建立并完善科研成果转化的业务检验、业务准入机制,强化科研成果的业务化应用,保证科研成果业务应用的有效性和科学性。进一步创新气象预报与信息服务产品种类、形式和服务方式,提高预报精度、时效与服务质量。

4.2.3大力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

建立科学合理的选人、用人标准,积极引进具有一定学历和较高综合素质的人才充实到预报员队伍。建立有利于预报员队伍稳定及在预报岗位上发挥才能的良好机制,保证预报员安心致力于预报业务工作,避免优秀预报人员的流失。加强预报员岗位交流,组织预报员到先进国家的预报业务机构学习进修,促进国家级与省级、省级与地市级预报员的交流,促进预报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4.2.4加强国际国内合作,突出闽台气象科技交流

适应世界科技快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针对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瞄准气象科技发展的方向,整体提升气象国际国内合作能力,加强国际国内特别是与台湾地区的合作与交流。制定有利于国内外合作与交流的政策和计划,积极派员参加国际气象科技及相关学术交流和培训,发展双边气象科技合作。深入开展闽台气象科技交流,积极推动气象实时资料共享,建立闽台气象科技研究计划。

课题组成员:

1、林新彬,福建省气象局副局长,高工。

2、刘爱鸣,福建省气象台副台长,正研级高工。

篇8

【关键词】 低碳经济 经济评价 气候变化

一、低碳经济的起源

在国际社会上,关于低碳经济的起源,笔者认为大致可以分为如下五个阶段:

1.气候变化引发国际社会关注

在1979年第一次世界气候大会上,气候变化首次作为一个引起国际社会关注的问题提上议事日程。联合国于1988年建立了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以监测和报告全球气候变化。

1987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主席布兰特兰的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从一个地球到一个世界》拉开人类重新评价西方工业化及其后果,改弦更张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序幕。

2.初步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体系规则

1992年6月,在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150多个国家制定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其宗旨是将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不对气候系统造成危害的水平。

3.初步建立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规则

1997年12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次大会上,参加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作为《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补充条款。《京都议定书》提出了采用市场机制来解决环境问题的思路,并规定了《公约》附件一国家(发达国家和经济转型国家)的量化减排指标;即在2008~2012年间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平均削减5.2%。

4.低碳经济的正式提出

“低碳经济”这一概念是由英国首相布莱尔于2003 年2月24日发表的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中提出的,并且英国政府为低碳经济发展设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那就是英国将到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削减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

5.低碳经济的发展时期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指出,全球以每年GDPN 1%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GDP 5%~20%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 。

2007年12月,在印度尼西亚巴厘岛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了“巴厘岛路线图”,明确了气候变化谈判机制和时间表,确定了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举行的缔约方第15次会议将成为“后京都时代”谈判的最后关口,制订出一项新协定,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至40%。“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在此背景之下,转变经济发展模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转型逐渐的被世界各国提上日程。

2009年7月8日,八国集团峰会提出,到2050年,发达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应在1990年或其后某一年的基础上减少80%以上,到2050年使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至少减少50%。实现这个目标,全球经济就必须转型到低碳经济。这预示着从现在到2050年的未来40年,低碳经济将是国家竞争力和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二、国外低碳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评价的综述

1.国外低碳经济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首次出现低碳经济(Low Carbon Economy)术语的官方文件,是2003年2月24日由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发表的《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的白皮书。白皮书指出,英国将在2050年将其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的水平上减排60%,从根本上把英国变成一个低碳经济的国家[1]。

莱斯特・布朗(2003)掀起了一场“A、B发展模式”之争。“A模式”即以化石燃料为基础、以破坏环境为代价、以经济为绝对中心的传统发展模式。“B模式”则是以人为本,以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资源、小型水电、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为基础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2006年10月,由英国政府推出、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斯特恩牵头的《斯特恩报告》(Stern Review) ,它是以气候科学为基础,用“成本―效益分析”方法对欧盟提出的全球2℃升温上限加以论证(进行学术和方法论阐释),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切实可行的行动,尽早向低碳经济转型[2]。

巴里・康芒纳(2006)认为,环境危机的根源,不在于经济增长本身,而在于造成这种增长的现代技术。这种技术往往是从单一的追求生产效率的角度,或从单一的消费使用的目的出发,而发明出来的。它忽略了整体,忽略了这种技术赖以发展的基础―生态系统,从而粗暴地破坏了不断循环运动的生命之圈。因此,要克服危机,首先要克服这种技术上的缺陷;要做到这点,则必须树立生态学的观点。

2.国外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述评

当前国际对低碳经济评价指标是“脱钩”指标评价,以及关注如何提高生态效率的对策与途径。

在脱钩研究方面,sturiuson(2002)认为脱钩指标虽然有很多缺点,诸如缺乏与环境容量的自动联系,难以兼顾各国国情以及受环境压力的最初水平和使其选择的影响等,但脱钩仍然是非常重要的。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2002)研究了环境压力与经济增长脱钩指标的国家差别,发现环境与经济脱钩的现象普遍存在于OECD国家中并且环境与经济的进一步脱钩是有可能的,从而得出结论:在OECD国家,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己经得到有效的控制,并在继续向好的方面转化。可以预计,在不遥远的将来,环境与经济的冲突,可以得到满意的解决方案[3]。

TaPio(2005)利用“脱钩弹性”(decoupling elasticity)的概念,进一步将脱钩指标由原有的初级脱钩(经济增长与资源利用即能源与GDP的脱钩)、次级脱钩(自然资源与环境污染即CO2与能源的脱钩)、和双重脱钩(同时达到初级脱钩和刺激脱钩)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分为连接、脱钩和负脱钩三种状态,再依据不同弹性值,进一步细分为弱脱钩、强脱钩、弱负脱钩、扩张负脱钩、扩张连接、衰退脱钩与衰退连接等类,使得脱钩指标进入新阶段。该指标的优点在于对环境压力指标与经济驱动力指标的各种可能组合给出了合理的定位。

此外,国外许多学者都对本国及世界温室气体排放与经济发展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进行了检验。Panayotou(2003)认同对部分环境污染物(如颗粒物、二氧化硫等)排放总量与经济增长长期关系呈倒“U”型关系的论断,并从人们对环境服务的消费倾向角度解释了原因:随着国民收入的提高,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人们的消费结构也随之产生了变化。此时,人们开始关注环境的保护问题,环境服务成为正常品,环境恶化的现象逐步减缓乃至消失[4]。

综上所述,国外有关低碳经济的理论与评价研究为我们对低碳经济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由于国家差异的影响,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评价尚无法直接套用国际上通用的评价方法。

三、国内低碳经济理论和低碳经济评价的综述

1.国内低碳经济理论研究文献述评

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自21世纪以来,有关低碳经济的研究才逐渐增多。总体而言,国内学者对低碳经济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低碳经济的内涵方面。付允(2008)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绿色经济发展模式,它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三低三高)为基础,以低碳发展为发展方向,以节能减排为发展方式,以碳中和技术为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鲍健强(2008)指出,碳排放量成为衡量人类经济发展方式的新标识,碳减排的国际履约协议孕育了低碳经济,表面上看低碳经济是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所做努力的结果,但实质上,低碳经济是经济发展方式、能源消费方式,人类生活方式的一次新变革,它将全方位地改造建立在化石燃料(能源)基础之上的现代工业文明,转向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金乐琴(2009)认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它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与当前大力推行的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也有密切联系。

第二,发展低碳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方面。黄栋(2009)认为,中国发展低碳经济出于以下考虑:首先,当前中国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伴随工业增长所带来的能源和资源消费会大幅度增加。其次,从国际政治的角度来看,随着中国的崛起,国际社会也要求中国承诺更多的温室气体减排义务。第三,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为代表的低碳产业是一个潜力无穷的朝阳产业。冯之浚(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我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资源能源使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也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的情况下增强国内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扩大出口以及缓解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等问题上所面临的国际压力的需要。这既符合我国现代化进程的要求,又可以面对来自国际上的挑战。

第三,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方面。(2009)指出,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方面,探索低碳发展之路不仅符合世界能源“低碳化”的发展趋势,而且也与我国转变增长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节能减排目标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一致性。从另一角度看,中国如果不能尽快实现包括低碳化在内的发展方式的转型,将会面临更多的风险。金乐琴(2009)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面临诸多不利条件:一是发展阶段。二是发展方式。三是资源禀赋。四是贸易结构。当然,中国发展低碳经济也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减排空间大。二是通过结构调整、技术革新和改善管理等途径,实现节能减排的余地较大。三是减排的成本低。四是技术合作潜力大。

第四,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途径和战略对策。鲍健强(2008)认为,我国发展低碳经济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具有低碳特征的产业,限制高碳产业的市场准入;二是降低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走有机、生态、高效农业的新路子;三是发展低碳工业,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四是建设低碳城市,开发低碳居住空间,提供低碳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五是通过植树造林、生物固碳,扩大碳汇。郭万达、刘艺娉(2009)认为未来40年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鉴于气候变化的国际外交谈判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应“内外有别”,对外要本着“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进行国际谈判,“对内”,则要抓住机遇,积极主动地发展低碳经济。吴昌华(2009)指出低碳经济涉及政府、企业和公众等相关利益群体,是政策、制度安排、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的大变革和结构重构。任力(2009)认为发展低碳经济的措施:如实施低碳发展战略,调整产业与能源结构,加强低碳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建立碳交易市场,促使企业承担低碳社会责任等。

2.国内低碳经济评价研究文献述评

张雷(2003)运用多元化指数方法分析了经济发展对碳排放的影响,认为经济结构的多元化和能源消费结构的多元化会导致国家从以高碳燃料为主转向以低碳为主。赵云君等(2004)通过选择多个单一国家的不同样本,发现有些指标的实证结果相互矛盾,从而提出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只是一个客观现象,而不是一个客观规律”的论断。赵一平(2006)根据“脱钩”和“复钩”的思想,提出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相对“脱钩”和“复钩”的概念模型,并对我国经济发展与能源消费的响应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对我国能源弱“脱钩”现象背后存在的深层次问题及主要矛盾进行识别与分析。脱钩指标研究初步显示出其重要价值。谭丹,黄贤金,胡初枝(2008)首先测算了我国工业各行业近十儿年来的碳排放量,并总结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的特征,进而运用灰色关联度方法分析了我国工业行业碳排放量与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产业产值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通过测算工业各行业单位GDP碳排放量的变化,分析了工业行业产业结构与碳排放的关系。

四、总结

通过对国内现有低碳经济理论和评价研究的文献进行归纳分析,可以总结出几点结论:一是近年来(下转第9 页)

(上接第 4页)国内对低碳经济的研究正悄然兴起,但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与评价体系研究尚未得到足够重视,尤其是有关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评价的研究文献则鲜有见到;二是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如何对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进行设计完善,而并没有应用指标体系对区域或者城市低碳经济发展水平进行实证评价,设计出来的指标体系与实践应用操作尚有一段差距;三是在低碳经济评价方面,多限于某一个城市或一个地区低碳经济发展状况的评价,缺乏对多个城市或地区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比较研究,没有体现出区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的可比性。

参考文献:

[1] DTI(Department of Trade and Industry),Energy WhitePaper: Our Energy Future-Create a Low Carbon Economy[M]. London:TSO,2003.

[2] Stern N. Stern Review on The economics of Climate Change [M].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

[3] OECD.Indieators to Measure Decoupling of Environmental Pressure from Economic Growth[R].Summary Report, OECDSG/SD,2002.

[4] 付允.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 境,2008(3):14-19.

[5] 朱守先.城市低碳发展水平及潜力比较分析[J].开放导报, 2009(8):10-13.

篇9

关键词:海北州;发展;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5-0084-02

1 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实践

低碳经济是近几年来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强烈关注的新的社会经济概念。全球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及今后长时期内人类所面临的最严峻的环境与发展挑战,各国都在积极为碳减排的责任和目标寻求途径和方法。低碳经济概念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提出的。2003年英国政府发表《能源白皮书》题为“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首次提出低碳经济概念,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响应。短短几年时间,推动低碳经济已经成为许多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家行动和社会实践。低碳经济作为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能源的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已成为全球热点,被誉为人类第四次“低碳革命”。欧美等国家已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向低碳经济转型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正成为各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保障未来能源安全的重要路径,也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抢占未来经济制高点的重要战略选择。

近年来,国内一些省、市、区及城市纷纷积极行动起来,对低碳经济展开研究,采取措施推进低碳经济,转变传统的增长方式,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低碳经济相关试点陆续展开,参与研究和试点的地方和城市越来越多,发展势头强劲。目前,我国已有保定、上海、贵阳、杭州、德州、无锡、吉林、珠海、南昌、厦门等多个城市提出了建设低碳城市的构想,还有不少城市正在加入打造低碳城市名片的行列。这预示着:不久的将来,低碳经济区可能成为国内各地区竞争的新的经济制高点。谁能把握低碳经济的先机,谁就将在未来处于战略竞争的优势地位。

以上种种,预示着“十二五”将是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新起点,我国将迈入低碳经济时代。

2 海北培育发展低碳经济的重大意义

2.1 对于海北而言,这是一个机遇

发展低碳经济不是为了“赶时髦”,而是在坚持“生态立州”的背景下,实现生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我们应当高度重视并顺应当前国内外低碳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抢抓机遇,积极探索实践海北州以低碳增长方式为方向的绿色经济模式。

2.1.1 一是发展低碳经济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需要

从发展趋势看,未来20――60年间,中国需在工业化发展和温室气体排放之间进行平衡。改革开放以来,海北州经济社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仍属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水平低、城镇化水平低、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低、经济总量小的主要矛盾仍很突出,加快发展始终是第一要务。随着国家拉动内需以及支持藏区发展政策的深入实施,海北州经济将进入一个速度加快和总量扩大的新阶段。目前,海北经济增长主要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拉动。海北工业经济主要以电力、煤炭、有色金属采选冶炼、农畜产品加工以及煤炭物流为主导产业,2009年海北州实现工业增加值12亿元,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28%。一方面,富民强州离不开工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海北工业是资源依托型工业,工业经济发展模式必须转变到高能效,低能耗,少污染的新的模式。在气候变化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的条件下,海北的经济发展将面临越来越严格的环境约束,发展低碳经济就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因此,发展低碳产业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具体体现,是大力实施资源转化战略、做大做强能源产业、加快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必须把切入点和落脚点放在发展上,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消除贫困,又根据自身能力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为应对气候变化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2.1.2 二是发展低碳经济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

要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重要的方向就是在坚持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前提下,大力提高服务业在经济中的比重,着力发展旅游等低能耗产业;在第二产业内部,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产业结构的调整过程,实际上也是能源结构的调整过程;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实际上代表着“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要求。低碳经济不会放慢经济增长,相反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的转变,将使现有产业中的电子信息、旅游经济等更好地升级发展,交通运输业可以成为低碳模式的新能源利用,促进经济的新一轮高增长。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

2.1.3 三是发展低碳经济是实施生态立州战略的需要

海北地处青海湖北岸,是湟水河、黑河、托勒河、大通河的源头,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和河西走廊生态水系安全和控制西部荒漠化向东蔓延的天然屏障,其生态地位举足轻重。生态环境脆弱与资源富集并存,必须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保护优先,必须坚持从战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低碳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最有力的突破口,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通过发展低碳经济,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生态破坏,减轻环境污染,改变公众消费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提升城乡生态文明的水平,有利于推动海北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3 海北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条件和发展潜力

3.1 一是资源禀赋得天独厚

低碳经济就是利用新的清洁可再生能源更多的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实现节能和减排。海北是全省重要的能源资源基地,具有得天独厚的能源资源禀赋条件。海北州矿产资源总量居全省第二位,现已探明的矿产有煤、石棉、铁、铬等55种。海北州有天然草场264.8万公顷,其中可利用草场232.8万公顷,耕地5.25万公顷。境内森林面积58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15.2%。青海湖湿地是重要生态多样性基因库,栖息鸟类196种,湟鱼和濒危物种普氏原羚均生活在青海湖水系的青海湖畔。湿地、草原、雪山、林海、峡谷等独具特色的高原自然景观,悠久的历史、多样的民族宗教文化,不仅使海北成为青海省的旅游资源大州,同时,也拥有丰富的碳汇资源。海北有丰富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资源,境内河流年径流量69.22亿立方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11.2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资源67.8万千瓦。但我们目前除水能资源外,其它尚未开发利用。丰富的碳汇资源禀赋和生态品牌,决定了海北发展低碳产业的可行性和潜在优势。

3.2 二是生态立州战略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多年来,海北州大力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持续开展了生态恢复,生态总体恶化的趋势得到遏制,局部地区生态环境得到恢复。探索发展生态工业、生态畜牧业、生态旅游业等绿色经济。积极探索发展煤炭加工、煤炭转化、污染控制等清洁煤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方面,大力开发水电资源,水电装机容量近40万千瓦。上世纪80年代中期,海北州已建成了一个“太阳能光伏提水示范点”。在生物质能开发领域,在农村沼气技术得到广泛应用,截至2009年底,海北州农村沼气总数达12860座,并以每3000多座的速度推广。据测算,建一个沼气池年可节煤1500公斤,按海北州已建成12860座沼气池计算,总节煤量为193吨,减排潜力和清洁生产开发潜力非常大。建成日光节能温室1850栋、畜用暖棚10937幢。落实企业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等节能减排措施,2009年海北州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7.9%。

3.3 三是自身发展具备的优势

海北属于“欠发达”地区,但“欠发达”从某种程度上说并非劣势,由于工业化起步晚,经济模式和工业体系尚未完全定型和成熟,这是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优势。经济发达地区由于前期大规模的工业化,向低碳经济转型必然需要淘汰、限制之前高耗能等产业的发展,这必然面临着巨大的“阵痛”,而海北则具有成本低、阻力小的特点。因此海北发展低碳经济面临的机遇和条件比发达地区更好。

4 海北发展低碳经济的建议

4.1 积极争取、组织申报,将海北列为低碳经济试点区

按照国务院的要求,国家发改委将制定出台低碳经济发展指导意见,并准备选择部分地区,开展低碳示范试点。国际气候组织也已宣布,未来3至5年内,将在中国发展5至20个“低碳城市”,旨在推动地方政府、金融企业通过政策激励和融资支持,驱动技术创新和资本流动,在城市中推广能有效节能减排的低碳技术,以推动降低二氧化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青海省也将推进碳交易试点;今年将在西宁城市圈探索做好低碳能源、低碳交通、低碳产业发展的试点工作。海北州应紧紧抓住这一难得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组织申报,将海北列为低碳经济试点区。

4.2 组织力量抓紧开展低碳经济的调研,把低碳经济纳入

“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展低碳经济,涉及经济结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等的调整和转型,政府管理的理念更新和制度创新。目前,低碳经济理论对于我们还是比较陌生。因此,应尽早组织相关单位的力量开展专题调研,比如低碳经济发展战略,低碳、非碳能源的开发利用,能源的洁净、高效、廉价开发利用等。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海北州未来预期内的低碳经济路线图,并将低碳经济纳入“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提出重点低碳经济发展领域、推广采用的低碳技术,以期为海北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政策选择,为地区、部门、城市、重点行业和企业的低碳经济实践活动提供依据和导引。发展低碳经济要与生态立州、循环经济、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等工作密切结合,统筹发展。

4.3 以结构创新和科技创新推进低碳经济

在推广清洁能源方面,依靠科技进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以清洁能源高新技术及其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应用为依托,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把低碳经济作为发展导向,大力发展以资源节约型、清洁生产型、生态环保型为主的循环经济,构建资源再生、产业延伸的循环经济承载平台。通过建设工业集中发展区,加大清洁能源的使用比例,促进工业提高能效,将工业集中发展区建成高技术、低污染、环境优美、结构优化、布局合理、配套完整的循环经济区。把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攻方向,开发利用水电、沼气、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加大投入、完善政策、落实责任、强化监管、加强宣传,强力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工作,促进海北州经济社会的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根据海北的资源特点首先应选取两个切入点:节能减排;增加碳汇。减少排放的途径包括能源结构低碳化和产业结构低碳化。加强产业连接,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以推广开发低碳技术,开展能源的梯级利用。充分发挥水电、农林、矿产等资源优势,坚持就地转化、精深加工、集约环保、集群发展,促进资源梯级利用、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大幅度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降低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在农村大力推广沼气技术,加快水能资源开发和利用,以低碳的水电代替火电,利用生物质能,如秸秆气化。培育发展农副产品循环经济区,逐步建成产业链完善,废弃物充分利用,无公害、无污染的生态农产品加工基地。

4.4 广泛宣传教育,提高社会认知水平,弘扬低碳文化,倡

篇10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经济环境;十二五;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F1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1-0038-05

一、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发展态势

起源于2008年美国华尔街进而席卷全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和现行国际经济金融秩序造成严重冲击。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面临深刻调整,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世界经济格局和全球经济治理结构孕育着许多新变化,我国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将呈现以下发展态势。

(一)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但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

金融危机后世界经济将逐步走出衰退,但复苏历程不会一帆风顺,仍将受到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影响。一是从金融危机的发展前景看,由于银行金融机构资本金损失、流动性紧缺和偿付能力不足问题依然严重,仍面临巨大的去杠杆化压力,剥离处理大量不良资产和坏账需要注入上万亿美元的资金和耗时数年。二是从世界经济面临的调整压力看,全球经济再平衡调整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世界经济难以重现危机前几年的快速增长,需要在调整中逐步恢复。三是世界经济复苏还会受到其他方面因素的制约。美元贬值和未来流动性过剩,有可能在金融市场和商品市场形成新的价格泡沫,影响经济金融的稳定运行。此外,发达国家失业率持续攀升和发展中国家就业压力增大,以及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也会制约和干扰世界经济复苏。

但也要看到,仍存在诸多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有利因素。一是从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政策措施看,各国采取了一系列力度空前的大规模综合性措施,这对恢复当前市场信心、扭转经济下滑、促进经济复苏将发挥积极作用。特别是各国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纷纷加大相关领域的投入,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这有利于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和促进世界经济长期增长。二是经济全球化仍将在曲折中继续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还将不断取得新进展,资源配置效率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仍将继续促进世界经济增长。三是从以往世界经济的增长趋势和波动规律看,金融危机虽然会造成经济短期减速甚至衰退,但不会改变世界经济长期增长趋势。此次金融危机虽然导致世界经济大幅下滑,但根据以往规律,世界经济在“十二五”时期还是有可能逐步回升到长期年均增长水平。

我们预计,“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将逐渐恢复增长,总体呈现前低后高走势。预计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3.5%,2012年将增长3.8%,从2013年起增速将达到不低于4%的正常增长。据此预测,“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年均增速仍有可能达到3.8%左右。

(二)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

金融危机的爆发表明,以全球经济失衡为代价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是不可持续的。金融危机实质上是对全球经济严重失衡的强制性调整,这种调整虽然有助于缓解全球经济失衡状况,但却是以全球经济衰退为代价的。

从中长期看,要想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增长,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爆发,必须对以往难以持续的世界经济增长模式进行主动调整。美国等发达国家必须转变负债消费和超前消费模式,适当提高储蓄率;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需要调整出口导向的经济增长模式,适当降低储蓄率,提高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由于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全球产业仍将继续向有成本和市场优势的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转移,全球产业分工格局决定了现行的全球贸易失衡格局难以根本消除;加之美元仍是主要的国际结算和储备货币,造成全球经济失衡的金融因素也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因此,世界经济增长模式的调整将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虽会有所缓解,但不会完全消除,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三)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

金融危机后,特别是在我国“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仍将继续深入发展。其一,当前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远高于以往,任何国家都不可能脱离世界经济而独立发展,也不可能单方面采取保护主义措施而不受到其他国家的抵制和报复。当前出现的保护主义倾向不可能无限制地加强,更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经济全球化继续发展的大趋势。其二,虽然经济全球化还会不断受到贸易、投资和金融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干扰,但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基本动力依然存在,加之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仍将在曲折中继续发展。其三,随着金融危机的平复和经济的逐步复苏,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和多边贸易体制建设,以及扩大市场开放和继续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仍将是世界各国实现经济发展和繁荣的必然选择。

金融危机后,在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的同时,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转移也将出现许多新变化。一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有望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加大在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的技术研发投入和推动产业化进程,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发展,有可能引发全球产业结构新的调整重组,推动新一轮世界经济增长。二是发达国家在技术创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国际分工中仍将处于领先地位。发达国家在大力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和运用低碳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同时,仍将继续发展金融、保险、信息、技术、会计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更加重视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服务和更新改善基础设施条件。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在电子信息、生物制药、航空航天,以及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领域奋起直追,努力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三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更深层次上进行。国际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多层次、多梯度和多向性,垂直转移与水平转移相互交织,从而形成更加错综复杂的国际分工和产业发展格局。

(四)国际贸易投资将再趋活跃,但会受到保护主义的干扰

随着世界经济逐步摆脱金融危机影响重新走向复苏,预计“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还将再趋活跃。一是国际产业转移将在更广范围、更大规模和更深层次上进行,推动产品内和产业内贸易扩大,并带动相关服务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增长,从而创造出更多的国际贸易和跨国投资机会。二是从发展趋势看,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仍将继续深化,区域内产品、资金、技术、人员等要素流动会更加便捷,区内贸易和投资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三是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的迅速发展,将创造出对绿色产品、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等方面大量新的需求,带来更多贸易和投资机会。

但是,“十二五”时期也存在一些制约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发展的不利因素。一是全球经济失衡的再平衡调整,特别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减少消费和提高储蓄率,降低进口需求,制约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出口的增长,从而抑制国际贸易的增长。二是金融危机后各国就业压力增大,一些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倾向明显增强。三是发达国家对来自新兴发展中大国的投资和收购兼并活动,有可能设置更多的障碍和采取更多的限制。

“十二五”时期,国际贸易和跨国直接投资将再趋活跃,重新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预计国际贸易的年均增速将恢复到5%~7%的正常水平,全球商品和服务贸易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继续维持在25%~30%之间,全球贸易失衡状况有望缓解;跨国直接投资将逐步回升,年均规模有望重新达到1万亿美元以上,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跨国直接投资中的比重将进一步提升,能源资源、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和绿色产业将成为跨国投资的重点领域。

(五)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问题更加突出,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进一步增大

“十二五”时期,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制约将进一步加大,世界各国都面临着转变发展方式的挑战。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环境,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社会的共同责任。其一,应对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节能减排和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但也不可避免地增大世界经济发展的成本。其二,随着世界经济复苏和重新恢复增长,全球能源资源需求还将进一步增大,而能源资源的供给增长有限,价格仍有可能再度大幅上涨,加之世界各国对能源资源的争夺不断加剧,未来能源资源供求紧张和价格高位波动都会影响世界经济的稳定发展。其三,随着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对世界经济发展约束的不断加大,世界各国必须对传统的工业化道路和工业文明的负面效果进行深刻反思,转变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建立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模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六)新兴经济体地位进一步提升,全球治理结构发生深刻变化

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对比将继续此消彼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继续增大,主要新兴经济体在国际经济金融事务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将显著增强,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新的深刻变化。其一,发达国家将继续受到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即使经济复苏也只能维持低速增长;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为应对金融危机冲击,转向立足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仍将推动经济恢复较快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进一步增大,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也会明显提高。据推算,到2015年,美国、欧元区、日本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分别为18.9%、13.5%和5.3%,比2008年分别下降1.44、1.39和0.84个百分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将达到52.2%,比2008年上升4.7个百分点。其二,金融危机爆发后,由发达国家和主要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已经取代八国集团,成为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和解决全球性重大问题的主要平台。随着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份额的继续增加,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中还会争取到更多的投票权和话语权,从而在国际经济政策协调和解决全球性问题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其三,虽然主要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不断提升,但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领先的优势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发展中国家在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和维护自身利益方面依然任重道远。

(七)国际货币体系孕育新变化,但美元主导地位难以改变

“十二五”时期,世界经济格局将发生深刻变化,国际货币体系也将面临新的调整和变革,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将受到来自多方面的挑战。一是金融危机重创美国经济和金融体系,世界各国对美国恢复金融体系稳定和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信心受到极大打击,纷纷采取措施降低对美元的依赖,以规避美元贬值带来的风险。美元在国际贸易结算、金融市场交易和各国外汇储备中所占比重有可能因此降低。二是金融危机后,国际社会特别是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强烈要求改革以美元为核心的现行国际货币体系。虽然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在我国“十二五”时期还难以出现根本性改变,但国际货币体系变革将不可避免地朝着弱化美元地位的方向发展。三是随着新兴经济大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提升和区域经济金融合作的深入发展,美元的独霸地位不仅继续受到欧元不断成长壮大的制约,而且将受到来自人民币等新兴市场国家货币国际化进程加快的挑战。不断增强的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趋势将推动国际货币体系朝着更加均衡和公平的方向发展。

总之,在我国“十二五”时期,美元仍将是最主要的国际货币,但其在国际货币体系的地位将进一步削弱,国际储备货币将不可避免地走向多元化,有可能形成由美、欧、中三大经济体货币共同主导的格局。从长期发展趋势看,未来世界各国有可能效仿欧元区的做法,探索建立世界中央银行和全球统一货币,彻底打破美国利用美元的特殊地位主导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运行的不合理格局。

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金融危机虽然给我国的国际经济环境带来许多新变化,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经济全球化仍将继续深入发展,科技进步还将推动新兴产业发展,世界经济将在调整中走向复苏,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提升。但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在政治、经济、军事和科技等方面领先的优势地位不会发生根本改变,综合国力竞争更加激烈,世界经济发展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发展既面临需妥善加以利用的机遇,也存在需妥善应对的挑战。

(一)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我国带来的主要机遇

1.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加快发展的重大机遇。经济全球化是我国发挥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充分利用国外市场、资源、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还将在曲折中继续深入发展,仍将为我国加快发展提供诸多机遇。一是有利于我国利用国际市场规模扩大和进一步开放稳定出口,带动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二是有利于我国继续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设备、人才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技术进步和产业转型升级;三是有利于我国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能源资源合作开发,拓宽能源资源供应渠道,为小康社会建设提供能源资源供应保障。

2.绿色产业在全球兴起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契机。当前,主要发达国家争相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积极培育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预示着未来全球产业调整发展的方向,这为“十二五”时期推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的新契机。其一,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有利于保护环境、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也是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结合点和突破口。其二,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正在全球兴起,但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这为我国赶上新一轮全球产业调整发展步伐,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改变我国在全球分工格局中处于低端的不利地位,提供了重要契机。其三,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市场前景广阔,为我国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市场需求提供了重要机遇,发展这些绿色新兴产业也有利于利用节能环保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3.美元国际地位削弱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机遇。国际金融危机后,美元作为主要国际货币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在长期有可能大幅贬值,这为我国在“十二五”时期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带来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其一,美元国际地位的削弱将刺激国际储备货币进一步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为人民币成长为国际货币提供更大的空间。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国际收支持续“双顺差”,外汇储备规模庞大,具备加快推进资本项目开放和实现人民币可自由兑换的物质基础,人民币完全有可能最终成长为与美元、欧元等并驾齐驱的国际货币。其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体系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中国等新兴大国在推动建立更加均衡和公平公正的国际货币体系方面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话语权和影响力不断提高,这将有助于我国加快实施人民币国际化战略。其三,为寻找更加稳定的国际储备货币,降低对美元的过度依赖,许多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加强区域货币金融合作,为人民币首先实现区域化带来新机遇。我国也适时同更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双边货币互换机制、开展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试点和发行境外人民币债券,为推进人民币区域化国际化进程进行了有益尝试。

4.世界经济格局变化将进一步提升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国际金融危机催生世界经济格局发生新变化,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力量此消彼长,主要新兴经济体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这为我国在“十二五”时期提升国际影响力带来诸多机遇。一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地位提升必然要求对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机构进行改革,增加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投票权,这将增加我国在国际组织中的话语权和决策权,扩大我国在国际经济规则制定和宏观经济政策协调中的影响力。二是由主要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组成的20国集团正在取代仅由发达国家组成的八国集团,成为全球经济金融事务中最为重要的对话磋商协调机制,全球治理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为我国广泛参与全球经济金融事务提供了更多的国际舞台。三是世界经济格局变化还将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这有利于我国和发展中国家更好地维护自身利益,实现长远发展目标。

(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给我国带来的主要挑战

1.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复苏加大了我国扩大内需的紧迫性。“十二五”时期,我国增加外贸出口将面临更多外部因素制约,难以继续依靠出口拉动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紧迫性加大。一是世界经济在调整中复苏不利于全球需求恢复,外需减弱将制约我国出口快速增长;二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将增加储蓄减少消费,由于这些国家是我国主要出口市场,其进口需求下降将对我国出口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三是一些国家为刺激本国经济复苏和增加就业,有可能加强对国内市场的保护,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贸易保护主义限制措施势必增多;四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很可能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减少碳排放为借口,设置诸如碳关税之类的绿色壁垒,严重影响我国相关产品的出口。

2.应对气候变化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识。随着后京都议定书时代的到来,“十二五”时期我国将面临更大的减排压力,不仅国内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环境硬约束增大,而且发达国家也会从各方面施压,要求我国承担减排责任,这对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确定的基本原则是“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不应承担强制性定量减排责任。但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既要维护自身的发展权益,也要变压力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保护全球气候作出新贡献。

3.国际能源资源争夺加剧继续影响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能源资源供求紧张暂时有所缓解,但供求关系长期偏紧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十二五”时期,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安全仍面临诸多挑战。一是受政治、经济、安全等因素影响,国际上围绕能源资源的争夺还会进一步加剧,有可能影响到我国的能源资源供应安全;二是出于地缘政治和意识形态等方面的考虑,一些国家对我国企业“走出去”参与海外能源资源合作开发设置种种障碍,有可能影响我国建立稳定的海外能源资源供应基地;三是国际能源资源价格仍有可能继续大幅上涨,能否以合理价格稳定地获取能源资源,始终是确保我国能源资源供应安全和降低工业化成本所必须面对的挑战。

4.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措施可能干扰我国对外经济发展。“十二五”时期,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措施还会继续干扰我国对外经济发展。一是除了反倾销、反补贴等传统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外,诸如碳关税之类新型保护主义措施还会层出不穷,加之我国与世界经济的联系日趋紧密,针对我国出口产品的各种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还会增多,并由此引发更加频繁的贸易摩擦;二是我国正在成为对外投资大国,会有更多的企业本着互利共赢原则“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但也不可避免地与东道国发生利益纠葛,一些国家出于种种考虑,有可能采取各种形式的投资保护主义措施,防范和限制我国企业在海外的发展;三是我国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正处在快速成长期,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将更多地进入到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国际竞争,为我国企业“走出去”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但由于金融行业的敏感性,一些金融业务会受到金融保护主义措施的限制而无法开展。

三、应对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策略选择

国际金融危机后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既给我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会带来新的挑战,机遇总体大于挑战,本世纪头20年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没有改变。我们要奉行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一)扩内需、稳外需,增强国内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在“十二五”时期,要继续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就必须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增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同时,也要千方百计稳定外需,继续发挥出口对拉动经济增长和促进就业的积极作用。

在扩大国内需求方面,重点是着力扩大国内居民消费需求,力争使居民消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目前的38%提高到50%左右。一是较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要下决心调整宏观分配关系,增加居民收入份额,降低政府收入份额,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收入用于扩大消费。同时,在微观分配上,要调整资本要素所得与劳动要素所得的比例关系,逐步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二是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较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建立健全城镇居民基本住房保障制度,解除群众扩大消费的后顾之忧。要结合财税体制改革和转变政府职能,增加政府对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投入,减少对居民正常消费的“挤出效应”。三是改善消费环境和调整消费结构。要净化消费环境,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惩治力度;还要大力发展方便群众生活和满足群众文化精神需要的各种服务业,扩大服务性消费;此外,要扩大高效节能产品市场占有率,积极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在稳定外需方面,重点是稳定传统的出口市场,积极开拓新兴市场,应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稳定现有促进出口的政策体系,并不断加以完善。保持出口退税政策和加工贸易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为出口企业创造相对稳定的政策环境。同时,要加大对外贸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二是继续推动转变外贸增长方式,优化出口产品结构。要继续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努力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高附加值产品的出口,继续严控高耗能、高污染和资源性产品出口,改善出口产品结构。同时,鼓励和支持出口量大的传统优势产业开拓建立海外自主营销渠道,在延伸价值链的同时巩固海外市场。三是积极应对贸易摩擦,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要加强对贸易保护主义新情况新动向的跟踪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贸易摩擦预警、应诉和应对机制,充分利用双边和多边渠道,主动防范、积极应对和努力化解贸易摩擦。通过加强双边经济技术合作、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和推动多边贸易谈判等方式,大力开拓新兴市场,努力实现出口市场多元化。

(二)抓机遇、调结构,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

在调整需求结构的同时,也要采取必要措施,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一是加强自主创新,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要使我国经济发展尽快从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更多地依靠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参与国际竞争,提升我国在全球产业分工中的地位。二是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要顺应全球产业转型升级趋势,大力发展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新兴绿色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发展的战略制高点,形成新的国际竞争优势。三是加快发展服务业,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业,促进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全面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三)谋共赢、防风险,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十二五”时期,经济全球化继续深入发展仍是我国面临的重大外部机遇。我们要坚持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同时也要趋利避害,更加重视防范和有效化解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负面影响,确保国家经济安全。一是加快形成双向开放格局。在优化结构、注重质量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领域,优化利用外资的产业结构和地区结构。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鼓励和引导我国企业“走出去”,更好地利用国外市场和资源,提高能源资源的供应保障水平,逐步形成双向开放格局。二是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在充分发挥我国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与发达国家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经贸关系,与发展中国家尽量错开产业竞争层次,进一步扩大进口,逐步实现进出口基本平衡,与世界各国共同创造更大的市场空间。三是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立健全国际经济风险预警、防范和应对机制,重点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和能源资源供给安全,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建立以产业安全为基础的外商投资准入审查和监测系统,切实维护国家经济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