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档案管理制度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0: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信用档案管理制度,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与创新
我国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是以政治身份登记、城乡户籍以及土地所有制等为代表的社会身份登记制度。然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关键时期,一方面,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于个人的信息获取还做不到“快、精、准”。另一方面,人才流动的频率越来越频繁,事业机关单位引进企业人才致使企业人才流向事业机关单位的现象越来越多,而现有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限制了人才流动,并出现了擅自建档、弃档、扣档、伪造档案以及内容陈旧单一等现象,不仅影响其作用的发挥,还影响了人事档案管理的真实性和权威性,降低了人事档案的可信度,不利于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进行。因此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一、当前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不重视。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反映了一个人的学习经历、工作经历以及社会活动等各项内容的信息材料,均是以个人为单位保存下来的文字、表格以及证件等其他形式的原始资料,它是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等机构考核人才的重要材料之一。人事档案管理则是按照国家规定对人事档案进行收集、整理、归档以及管理利用的过程。当前很多人对于人事档案管理的认识出现了一些认知方面的偏差,从而出现了擅自建档、弃档、伪造档案等现象。另外,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流动的次数越来越频繁,这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二)人事档案的信息化水平低。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已经逐渐渗透到我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是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的速度非常慢,很多人事档案依然还是采用过去的纸质档案记录,只对部分人事档案实现了电子化管理,对于很多人事档案的资料检索、调阅档案以及档案记录等仍是手工操作,还没有建立起现代化的人事档案管理信息资源库,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率低,没有发挥出人事档案管理应有的作用。
二、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对一个人的社会活动进行真实的记录,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为了更好地维护事业单位人才的合法权益。针对当前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方面存在的认识偏差,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必须要加强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宣传,提高人们对人事档案管理的正确认识,从而促进人事档案管理资源的收集、保管、开发以及利用,不断提高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以及工作质量。其次就是作为人事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要不断学习新知识和新技能,掌握现代化的信息处理手段,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加快人事档案数字化建设。
计算机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普及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生产方式,将计算机信息技术应用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提高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水平。首先,人事档案管理单位要积极引进扫描仪、复印机以及打印机等相关的硬件设备,为人事档案的数字化建设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其次就是要建立人事档案信息管理系统,将所有人事档案资料录入信息管理系统中,并将这些资料分门别类存储好,进而有利于后期的管理、调取和利用,不断提升人事档案信息的利用率。第三,根据相关规定,国家对于干部人事档案必审、个人事项报告必核,注重对干部实际工作能力的考察,进而全面选择那些专业素养以及专业思想过硬的行家,但为了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人事档案管理人员必须对所有档案信息资料进行摸底与核实,为国家机构、社会组织以及企事业用人单位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参考。
(三)将人事档案管理纳入个人信用体系的建设中。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不断建立,事业单位也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与变革,很多事业单位开始逐渐市场化。在当下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事档案还应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个人信用体系联系起来,将个人身份证明、银行信用记录情况、是否涉案等信息真实反映出来,给用人单位提供参考。目前秦皇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正在积极探索人社信用体系建设,将社会流动人员的人事档案管理纳入到社会信用体系中,并制定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中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实施意见》,要求全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加快信用体系建设,制定信用信息目录以保护个人资料,推广职业信用报告以加强职业道德建设,这对于推动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以及人事档案管理改革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三、结束语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事档案管理直接关系到我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创新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加快数字化建设、建立多元化管理模式让我国人事档案管理符合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曲方.论社会转型时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6):1546.
篇2
关键词:档案管理;事业单位;高效;科学;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rocess of China's socialism, the process of institutions is to further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the progressive realization of the efficient and convenient. In the business unit, archives and records management i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work,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informationization, systematic, efficient, it must not to scientific archives management.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importance of scientific archives management, analyze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institutions archives management in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ncrete measures for the scientific management, for the reference.
Key words: file management; institution; efficiency; Science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档案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最原始记录,体现了单位及个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程,是一笔重要的财富和第一手信息来源。所以,加强档案的管理是各个单位应该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在事业单位,应该致力于通过对档案的科学化管理来助推单位的高效化运行。
一、科学化管理档案的重要意义
档案管理作为事业单位的一个重要基础性环节,应予以高度重视,档案出现混乱必将给单位带来管理上的隐患。当前,一些事业单位的人员流动较快,导致档案出现在流动的个人手里或个别部门,这就容易造成单位秘密泄露,甚至导致知识产权流失等严重后果。首先,在事业单位中,档案还承担着信用管理的重要作用,档案是信用资源的有效印证,科学的档案管理能有效印证事业单位的科技成果及管理水平的高低,在社会的信用体系建设中,档案管理建设也承担着重要的角色。其次,档案是事业单位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源泉,文化建设都是从源远的历史发展中提炼获得的,而档案就是一个最好的反映载体,它能全面真实的反映出单位的历史状况、发展规律、文化特点等元素,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二、事业单位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对于档案的管理没有形成一整套制度,对于资料收集也是抓一时,没有形成系统的收集制度做以支撑。尽管当前有些事业单位已经意识到这一情况并做出努力,但是呈现的是,有一定的管理规模,却和单位的发展未有效衔接,各部门分散的管理着自己部门的档案,或者设立档案室后,未形成一系列查阅、登记等制度,没有形成管理规模,不能做到系统、准确的对档案进行管理。
(二)单位重视程度不够
档案管理工作一直都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岗位,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事业单位往往对人事或组织及财务工作管理力度较大,而忽视了对于档案的管理工作,忽视了档案管理在单位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没有意识到档案的材料是一个单位的重要信息来源。久而久之,档案管理呈现出应付的状态,也就无从谈起加强管理加强服务。
(三)科学化管理水平低下
伴随着信息化、办公自动化进程的加快,档案的存在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电子档案已悄然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易于复制、删除等特点使得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适应不了现化化的要求, 对档案的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要创新管理方法,提高科学化、信息化水平,研究出适应电子档案特点的新方法。
(四)档案管理人员水平不够
当前,一些事业单位的档案管理人员大多是由兼职人员担任,或者有全职的保管人员也未经过岗前培训,因而缺乏如何借阅、登记,如何通过自动化手段实现档案管理等知识,大大限制了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建设。
三、构建档案管理科学化的措施
(一)建立科学化管理制度体系
一项工作的具体开展,必须依托于完善的制度作保证。因此,事业单位应致力于建立起科学化管理档案的制度,可依据国家相关档案管理规定,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订出相应的实施细则,包括档案的借阅、登记、转出、销毁等具体规定,将制度悬挂上墙,组织单位人员深入学习,让档案管理有法可依,要以能否满足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需要为准则,为档案的作用发挥提供支撑。同时,要加强检查和监督,确保制订的制度能够深入人心,能够落到实处。
(二)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
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要高度重视档案管理在单位建设中的重要作用,从顶层设计中把档案管理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增强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可成立单位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档案管理的开展,并择机召开档案管理形势分析会,总结经验和不足,及时查找出问题隐患,以不断的改进工作方法。可以单位中挖掘了宣传档案管理工作中的优秀人物,发挥他们的“辐射”作用,引导全体人员认识到档案管理的重要性,以带动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
(三)加强科学化管理建设
单位要致力于档案管理的科学化建设,依托计算机、网络等信息化工具加强档案的管理,组织技术力量有针对性的研发档案管理系统,单位提供相应的财力支撑,可主动与地方单位交流档案管理心得,学习借鉴他人科学化管理的经验。对于电子档案的存储、复制要严格予以控制,将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有效结合,通过建立电子标签等方法集中整合管理,建立起规范化、完整化、系统化的档案体制。
(四)加强档案管理人员培训
档案保管员的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单位档案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单位要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不仅要学会相关的管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通过科学化、信息化手段来管理档案方法。可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系统培训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及相关计算机软件使用,并注重平时工作中的帮带督导,培养档案保管人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采取“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法,与先进单位挂钩结对,提高单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结 语
综上所述,档案管理是一个单位的重要历史财富和信息源泉,事业单位领导应高度重视起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完善起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科学化管理水平,努力提高档案管理人 员的综合素质,多措并举提高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水平,以促进事业单位管理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 彭群颐.高校电子文件归档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3)
[2] 赵连强.小议现代电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建议[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12)
[3] 贾士宝.以档案管理科学化促进机关管理高效化[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0(06)
篇3
前言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指通过人力资源规划、组织结构设计、招聘与配置、教育培训、绩效评估、薪酬与激励、职业发展等管理形式对医院内部与外部的相关人力资源进行有效运用,以保证医院目标的实现与医院员工发展的最大化。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即是医院在人力资源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通过收集、鉴别、整理、立卷保存起来的记述和反映医院职工在社会生活和医院工作中的历史经历、思想品德、知识才能、奖励惩罚、工作业绩等情况的原始记录。如何管理好、利用好医院人力资源档案,是关系到医院医疗水平提升、医院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本文试从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实践入手,浅谈对提升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六点建议。
1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实践工作的六大模块
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是预测医院人力资源需求并做出人力需求规划、招聘选择人员并进行有效组织、考核绩效支付报酬并进行有效激励、结合医院与职工个人需要进行有效开发以便实现最优绩效目标的全过程。在具体实践工作中主要包括:医院人力资源规划、医院人才招聘与配置、医院人才培训与发展、医院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医院人员薪酬福利管理、医院人员劳动关系管理等六大模块。
1.1医院人力资源规划
根据医院内外环境和条件的变化,通过对医院未来的人力资源的需要和供给状况的分析及估计,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组织设计,对人力资源的获取、配置、使用、保护等各个环节进行职能性策划,制订医院人力资源供需平衡计划,以确保组织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岗位上,获得各种必需的人力资源;
1.2医院人才招聘与配置
根据医院人力资源规划的要求,寻找、吸引那些有能力又有兴趣到医院任职的人员,从中选出适宜人员予以录用,并根据医院岗位设置和岗位用人需求合理将新录用人员进行岗位配置的全过程;
1.3医院人才培训与发展
科学评估医院内部的培训与发展需求,提供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培训与设计,以满足医院的事业发展需要;
1.4医院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通过对医院员工的工作业绩、医德、医风等绩效考核,结合工资薪酬、职务职称、福利待遇的奖惩激发员工工作业绩和工作效率的提升,推进医院事业发展目标的有效实现;
1.5薪酬福利管理
在现行法律、法规体制框架下,结合医院人力资源规划和医院人力激励制度设计和提供科学合理的薪酬和福利方案标准,以激励员工创造更高的工作业绩,确保医院发展目标的实现和稳定的优秀人才;
1.6医院人员劳动关系管理
依照《劳动法》等法律、法规实施医院员工劳动合同管理,规范和明确医院和医院员工间的权利与义务,推进医院与医院员工间关系更加法制化、和谐化。上述六大模块是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工作,在具体工作中形成大量的文字、图表、音像等档案资料,这些在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关系到医院人力资源科学发展和优化配置的成败,关系到医院整体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与绩效优劣,因此,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就不言而喻。
2制约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四大症结
目前制约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主要包括: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管理队伍不专业、档案管理安全保障弱、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低等四大症结问题。
2.1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人力资源”这一概念最早是1954年由彼德·德鲁克在其著作《管理的实践》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成熟,并在实践中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企业广泛接受,并逐渐取代原有的人事管理理论。进入20世纪90年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不断发展,也不断成熟。但在国内,虽在以往的人事管理理论基础上,对人力资源管理理论进行一些有益的探索与实践,但仍处于初步阶段,理论体系尚不健全和成熟,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这对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发展来说是最关键的制约因素之一。
2.2档案管理队伍不专业
据统计,目前我国HR(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缺口达50万之众,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在全国各企业、事业单位需求的大幅增加,人力资源管理类职业证书含金量大幅提高,目前,人力资源管理师、助理人力资源管理师、人力资源管理专员三个级别职称考核通过率仅为30%左右。因此,目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中的在岗员工取得上述三种级别职称的人员少之又少,甚至基本没有。医院如何“引才、用才、留才”是决定医院发展成败的关键所在,而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则是这一关口的核心把控者,在这种现实情况下,医院就需更多的具备人力资源管理职称的、同时具备档案管理知识素养的专业人才队伍来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事业发展。所以,专业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队伍的缺失是制约当前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的另一个核心因素。
2.3档案管理安全保障弱
当前,随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在各行各业起到的重要作用和直接效益的不断提升,社会对人力资源档案资料的安全意识也在不断增强,2016年,国家档案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强调档案安全是档案工作“底线”的地位。但在实际人力资源档案管理过程中,由于受到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档案安全管理意识薄弱、个别部门档案管理重视程度不高等客观因素影响,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仍然存在档案收集整理不及时造成档案资源缺失、档案存储不规范造成档案丢失或毁损、档案归集标准不统一形成档案资料不完整、档案借阅管理不规范造成档案资源流失等档案安全管理隐患。由此可见,档案管理安全保障弱化是制约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2.4档案信息化管理程度低
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广泛应用使档案管理发生质的变化,过去以纸质为主要载体的档案存储模式已逐步被当前以磁带、磁盘、光盘、胶片、云盘等为主要载体的档案存储模式所替代,在档案的检索、调阅、利用和开发等档案管理工作中,也逐步实现档案信息数字化、系统软件模块化、数据信息云计算等大变革。但由于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具有其医疗职业的专业性特点,近年来,专业性开发应用的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仍不多,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在电子信息化建设仍处于探索与实践的起步阶段,档案管理信息化程度仍不高,这也是制约当前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3提升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六点建议
综合当前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发展的四大制约因素分析,笔者以为要提升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应从提升档案管理意识、健全档案管理制度、打造专业管理团队、强化档案安全管理、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提升档案开发利用等六方面入手,以推动并提升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水平。3.1提升档案管理意识推动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首先要提升医院领导决策者的思想认识,让医院领导决策层充分认识到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在医院事业发展、人力资源建设中起到的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全面提升对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视程度;其次要提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档案管理意识,从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专业角度上领会和掌握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建设。
3.2健全档案管理制度
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重点在于健全和完善具有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特色的档案管理制度。
3.2.1健全和完善医院在招聘、配置、辞退等人力资源使用方面的档案管理制度;
3.2.2健全和完善医院在薪资待遇、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激励方面的档案管理制度;
3.2.3健全和完善医院在教育培训、劳动关系等人力资源发展方面的档案管理制度;
3.2.4健全和完善医院在人力资源档案存储、转移、借调、利用等环节中的档案安全管理制度;与此同时,应将医院事业发展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融入到医院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制度中,切实保障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紧扣医院事业发展的脉搏,有效推进医院整体事业发展进程。
3.3打造专业化管理团队
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团队不仅要具备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还需要同时具备档案管理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这就需要医院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和档案管理双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建立岗位竞争机制,优先聘用具有人力资源管理和档案管理双重职称或执业资格的员工进入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队伍,逐步淘汰无执业资格、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较差的员工,全力打造专业化的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团队。
3.4强化档案安全管理
坚决贯彻落实国家档案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档案安全工作的意见》精神,守牢档案管理“安全”底线,在医院人力资源档案收集、整理、存储、转移、借调、利用等环节中强化制度约束、规范工作标准、建立机制监督和加强绩效考核,确保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在档案管理的全过程中实现收集及时、整理规范、存储集中、转借备案、利用登记,有效保证医院人力资源档案归集安全、存储安全、流转安全和利用安全。
3.5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可从三方面入手:
3.5.1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的纸质化向电子数据化转变,切实提升档案检索、查阅、和开发利用的工作效率;
3.5.2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系统软件开发和应用,将医院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涉及到的六大模块集成嵌入系统软件,引入数据汇总、筛选、分析功能,提高医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汇总整理和分析利用效率;
3.5.3推进医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云平台大数据建设,实现医院人力资源档案信息在区域间、行业间甚至跨区域、跨行业的大数据资源共享,推进区域间、行业间医院人力资源流动与交流。
篇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 5918( 2015) 08- 0032- 02
doi:10. 3969/j.issn.1671-5918.2015.08-016
[本刊网址]http://hbxb.net
系部档案是真实记录高校二级系部单位全部活动的档案材料,详细的记录该二级单位的发展历程,同时也是该二级单位的重要信息资源。系部档案管理是系部日常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收集和保存着所有教学档案、学生档案、行政档案和党员发展档案等,非常详细的记录系部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利于为系部领导做出科学决策的智力宝库,是系部增加效益的重要保证。
一、系部档案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性
(一)档案管理是系部日常管理的根本
档案管理是系部日常管理工作的根本,管理着全系部的重要档案信息,包括教学档案,学生档案,行政档案,甚至是未公开未申请专利保护的技术档案。这些档案记录着各项教学活动或科研教学或实践教学的原始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原始证据。系部档案管理无序或零乱不规范都有可能给系部造成损失,例如,实验室实践数据等流失会造成实验结果泄漏,重则可能泄漏技术机密;会议记录丢失会造成领导管理层内部混乱,重则可能涉及人员任命机密;学生档案不详细或随意篡改,影响学生终身评价。因此,必须加强系部档案管理科学化,避免产生各部不必要的损失,影响系部的生存与发展。
(二)档案管理是系部信用管理的保证
档案管理是系部信用管理的保证,真实反应系部的管理水平、财务状况和科研水平。档案是我国信用信息的重要组成部分,真实反映了一个单位或个人的信用信息。系部档案是反应系部真实信用的资源,一套完善的系部档案可以完整的展示该系部的自身诚信。随着国家信用体系的完善,反映学生或教师的系部诚信档案一直备受关注,用人单位希望高校毕业生具有较高的信用,社会科研机构希望信用高的科研人员参与企业技术的开发与研究。因此,必然加强系部档案的信用化发展道路,时刻牢记系部档案是个人或单位信用保证的基础。
(三)档案管理是系部文化建设的供给
档案管理是系部文化建设的供给,展现整个系部的精神文明面貌。谈到一个单位的文化建设,肯定是从它的渊源历史开始的。要反映历史,只能从档案材料里找。系部档案是完整反应系部的管理水平,系部文化的提炼离不开系部档案,档案是历史文化的存在形式。因此,只有加强系部档案管理科学化,才能助推系部校园文化建设。
二、当前高校系部档案管理的主要困境
(一)系部档案管理不受重视
高校系部档案管理普通不受重视,大部分系部领导认为系部档案管理就是保管资料,整理整理内务的事情,差不多能应付就行。大部分系部师生员工也都认为系部档案管理就是管理管理学生或教师的日常教学管理工作资料而已,资料齐全与否并不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更有甚者,许多系部档案长期没人管理,灰尘满地;或者用兼职管理人员来管理,压根不懂档案管理知识,只负责开门,这些都大大限制了系部档案管理的发展。
(二)系部档案管理水平不高
高校系部档案管理水平普遍不高,没有专业背景的档案管理员。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不懂档案管理的简单操作,不熟悉整个档案管理的流程,连基本的收集、整理、装订等技术都没有掌握。还有些档案管理人员是由教工家庭兼职,没有文化,也没有时间认真归档,或档案收集不及时,不全面就归档,造成大部分档案不全,或数据处理方法不当,造成档案不真实,严重影响档案的信用管理。
(三)系部档案管理模式相对落后
高校系部档案管理模式相对落后,大部分档案处在分散管理的状态。目前,全国高校的档案管理基本都是以部门为阵,教务处有教学档案,人事处有师资档案,财务处有财务档案,科研处有科研档案,系部有日常教学管理档案,但各种档案是分散管理的,且冗余重重复,甚至是不一致。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技术要点不统一,零散无序。大部分系部采用“信袋式”的管理模式,只管把档案装进档案袋,不管科学性,也不管是不是利用查阅。
(四)系部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
高校系部档案管理现代化水平不高,大部分系部采用人工管理的方法,非常不利用查阅。随着计算机影像技术的发展,许多档案可以利用扫描或摄像的技术实现电子文件化,通常档案管理系统来管理和查阅档案,这有利用保护原始档案不受损坏,尤其是纸质材料。全国高校系部档案管理几乎没有实现现代化水平管理,偶尔有几个,那也是简单的电子化,没有充分考虑档案查阅的方面性,或档案管理的实质性。
三、改进高校系部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加强系部档案管理认识
系部档案管理是系部日常教学科研管理的重要环节,应该加强系部档案管理的认识。系部档案管理在各项教学质量评估,就业评估,党建评估,师资水平评估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研究教学规律都起到调节作用。应该转变档案管理认识,不要传统的档案管理认识来看待今天的档案管理,一贯认为档案可有可无,任何人都可以做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认真营销自己,重新树立“档案管理人”的形象,心中牢记竞争意识,创新思维,多学习专业知识,使用现代化档案管理水平来支撑教学、科研工作。
(二)争取系部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
系部档案管理要想引起重视,就必须争取系部师生员工的大力支持,牢记系部档案资料为师生员工服务的宗旨。首先,积极主动争取系部领导的支持,多为领导献计献策,挖掘系部档案的信息价值,让系部领导感觉得到系部档案管理的存在,引起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然后,大力推广系部档案管理的营销推广,为广大师生员工提供服务窗口,实实在在的通过档案服务来帮助师生员工解决实际问题,为全系部的教学、科研、日常管理提供智力支持,营造出人人重视档案管理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档案管理员队伍
系部档案管理看似谁都可以干的工作,但实质上不同的人做档案管理,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只有认真负责、具有档案管理常识的档案管理员才能收集好,归类好,保管好系部档案。目前,大部分高校系部档案管理员都是由系部办公室主任或办公室工作人员兼职或全职,他们熟悉整个系部工作的流程,承担着办公室的大量工作。应该强化档案管理员队伍,定期开展档案管理知识的培训,并且鼓励档案管理员安于本职工作,待遇等倾向档案管理员,另应该保证档案管理员工作的继续性,尽量保证档案管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所有教职员工的档案管理意识。
(四)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
系部档案管理具有档案管理的基本特征,也具有学校档案管理的独特特征。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改进高校系部档案管理方法,一定要加强档案管理制度建设,通过规章建制,严格规范档案管理的流程,通过明确档案管理员的职责,规定档案服务的内容,明确档案查阅手续与档案归档等最终时间,建立非常合理的档案管理制度,让系部档案管理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五)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
系部档案价值可能不会像文物古董那样有价值,但系部档案却是反应系部一线教学、科研单位的一手资料。在高校教学、科研管理与评估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学质量评估,系部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计划建设,课程设置等方面都要依赖于系部档案。应该注重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充分发挥系部教职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以系部档案为基础,做好系部档案的分析统计工作,探讨教学规律。还可以及时参与教学改革课题,提供大数据样本给相关的就业保障部门或学生管理部门,深入探讨学生成绩管理,诚信管理,毕业生就业管理等方面的价值。打破传统档案价值利用的局限,向社会单位或用人单位或企业单位开放档案查阅功能,扩大档案服务内容,给系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一个新的局面。
篇5
关键词:高校;学籍;管理
1 引言
高校学籍档案记载了一个学生在校时的基本情况,不仅能够反映其德智体美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也是其教育过程中达到知识水准的基本信用凭证。高校逐步认识到学生档案的科学管理对于高校自身和学生发展的意义,从教育科研、教学、学生管理各个角度来看,加强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然而,不少高校的管理手段和理念仍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高校发展的需要,加强档案管理并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是学籍档案人员所应关注的问题。
2 我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在高校学籍管理方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也没有一个符合实际情况、可以遵循的管理规章制度。在高校内部,每个部分都希望采用最适合自己的管理方式,导致档案在归档的时候出现问题。在管理上权责不够明确,有的时候管理档案的工作人员并不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与实际工作脱节,无法保证一些材料能够真实准确的归档。一些学生为了更好的就业,不惜在档案上造假,有时一个班级出现多个学生会主席,学校有时为了使毕业生获得就业就会,甚至将一些学生处分的材料扣除,正是由于缺乏制度上的统一领导,造成了档案失真,学籍档案和毕业生的诚实信用度下降。
(二)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方法不够科学
由于管理制度的欠缺,导致一些高校的档案管理方法也比较落后。只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籍档案的编排比较混乱,有的学院按照学生的专业来分,有的学院按照学生的专业交叉编排、有的学院按照学生的毕业年份来分,总之没有形成一个相对统一的标准,形成相对规范的做法。另外,一些学籍档案的组卷和装订也不够规范,缺少总的案卷目录,一旦有卷宗缺失或者被改动,工作人员很难发现,电子档案学籍管理正在逐步普及,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严格施行。
(三)高校学籍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学籍档案管理是一项比较复杂的综合性工作,很多管理人员并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而是认为档案管理就是简单的材料堆砌,而不需要进行系统的分析。其实,在实际工作中。通过学生档案的记录信息和去留情况,不断开发有效信息,可以更好的为学校教学服务。但是相关的管理人员很少受到过这一方面的专业培训,没有没使用过计算机等技术辅助完成工作,简介造成了学籍档案管理水平的落后。
3 我国高校学籍档案管理应采取的对策
(一)加强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意识
目前高校学籍管理所涉及到的学院和专业繁多,很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混乱,因此,要提高对学籍档案管理的重视,不断制定并完善更加健全的管理制度。很多高校在不同地点开设了分校,学生的成分也比较复杂,管理的时间跨度变大,更需要学校的领导对学籍档案管理统筹规划,将档案管理正规化,严格制定档案管理的流程,努力实现档案归档的真实性,一旦查找可以快速获得有效的信息。在日常的工作中,做到管理有章可循。建立透明的监督机制,明确权责,一旦出现问题,可以有效的解决。
(二)引进更加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
一般来说,学籍档案包括入学注册、成绩考核、毕业证书等材料,是一个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最原始记录,也是教学和学校管理的重要部分。随着市场经济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影响越来越大,学生的原始资料对于就业单位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成为了企业选聘人才的重要参考之一。为了更好的指导高校的教学、科研工作,应当引进更加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讲究档案分类,便于信息的查找。不仅从学校的角度进行一个统一的编号,同时,分配到不同学院,也应当遵循相同的规律实现信息的管理。要学习一些先进的管理方法,如利用计算机软件档案信息记录分析,分析数据,发现学校在教学之中出现的问题。
(三)加强高校学籍档案人员的素质
档案管理人员既要了解学籍管理的政策、方针,也要熟悉基础的业务操作。与传统的档案管理相比,如今更需要掌握电子管理技术,同时由于信息技术的更新换代,要求学籍档案人员加大对单位内从业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增加相关的素质培训和业务能力训练,对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的需求。除了日常性的操作,管理人员应当根据高校自身的需求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多管齐下,真正实现科学的学籍管理。这就需要高校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不断提升其管理能力和水平。
4 结语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高校为了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不仅要从教师的教学、科研,学生的就业等方面发力,也需要不断提升管理的能力和细节。积极探索,善于思考,将高校的学籍档案管理落到实处,不断满足社会的发展和高校的需求。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档案管理、管理体系、管理人才
he new era of enterprise records management
QiuBaixia
ZhongshanCity Xiaolan Town Planning Survey Design Studio
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tage enterprises in the process of records management problems, and by raising awareness of records management work, establish a scientific archive management system,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ocuments to enhance the maintenance of hardware facilities, to strengthen theCredit records management talents in five areas proposed countermeasures.
Keywords: file management,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personnel
企业档案与企业的生产、管理、统计和决策等各项活动都有着极其紧密的联系,企业档案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档案分析,企业能够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定位战略目标,使决策更具科学性;二是通过档案管理,能够比较系统、全面的掌握国家的相关方针、决策以及具体的法律规定,为企业的决策提供依据;三是企业档案对现有的决策具有借鉴意义,能够摆正企业的位置,总结经验,提高企业管理决策的成功机率。所以企业档案既是管理的工具,又是战略资源。
一、企业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对档案的利用率很低
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有着重要意义,它对企业部门活动都有辅助作用,合理有效的运用档案统计的信息资源,能够为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对档案的重视程度,决定了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档案工作到位与否,从一个侧面能反映出一个企业的整体素质。但是大多数企业将档案建立以后,便少有查阅,仅仅是为了完成上级所布置的任务,对档案价值的挖掘、探索缺乏认识,所以企业对档案的利用率很低。
2、企业档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企业有一个严格的制度,员工才能按照规章办事,档案管理工作才能更规范、更标准。但是在实际管理工作过程中,档案的搜集、整理、保管、借阅等制度很不健全。有的企业虽然建立了制度,但仅仅流于形式,没有真正的贯彻执行。
3、企业投入的经费不足,设备老化
作为一切工作的基础,财力和物力是企业档案管理不可缺少的,没有这一基础,档案工作无从谈起。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诸多环节之中,管理水平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只有少数的企业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进行档案管理,多数还是采用手工整理。信息量小,检索进来也比较困难,利用和开发的价值不高。企业的档案室建设不规范,档案柜也老化,保密性大大降低,保管条件也极其简陋。
4、档案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不高
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对档案工作质量有决定作用,档案管理人员既要有很高的业务素质,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还要有踏实肯干的实干精神和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但是当前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还不是很高,在业务水平、文化程度、专业素质上都有很大的差距,与时展脱节。这已经不能适应新形势下,企业档案管理的需要,如果企业想要提高档案的管理水平,必须把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放在第一位。
二、新时期如何加强企业档案管理
1、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程度,特别是提高企业管理者对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企业中,管理者是否认识到了档案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是直接影响该企业档案管理的水平。企业管理者必须加强档案管理的意识,并对本公司档案工作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已经将档案工作纳入企业战略和目标管理之内,让企业各个部门的相关负责人都有一个合理的认识,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才能向着规范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
2、建立科学的档案管理体系,强化档案管理工作的责任。规范档案的管理机制,完善档案的管理制度,是档案管理的重中之重。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档案管理的科技含量和管理水平在不断提高,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能与之相适应的管理体系,将各个部门、不同用途的档案进行统一的管理,让档案管理能与企业决策、管理同步发展。
3、加强对电子文件的管理。一是将部分传统的以纸质文件资料转变成电子文档的形式,这样数据生成以后,马上会贮存在企业的数据库之中,被档案管理人员和其它部门技术人员所共享,能够让信息在企业内部流通更畅通。二是在企业的管理活动中,电子文件比传统纸质文件更方便,快捷,失误率低,而工作效率会大大提高,电子绘图会比手工绘制有更大的优势,它的设计、修改、查询比手工更方便、更准确。三是企业传统的档案分类方法被打破,如声像档案、人事档案、技术档案等等,可以被企业的信息集成系统分成几个管理模块和流程。一份档案信息可以被几个管理系统所分享,计算机可以依照规定的指令,依据工作目的随时设置和更改类目。
4、加强对硬件设施的维护。要想让档案部门充分发挥它们的职能作用,除了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和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还必须加强对硬件设施的维护工作。对于纸质的材料,要防虫、防鼠、防霉,特别是防水、防火,这是档案工作的头等大事。一是档案库房、借阅、办公使用分开的房间;二是为档案部门配备一些专用的设施,用来保证档案的完整和安全,这是提高档案管理水平的物质条件。
5、加强对信用档案管理人才的培养。信用档案的建立过程,其实就是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归类的一个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多种知识的综合,包括财务分析、统计分析、计算机网络技术、各种法规条款、档案分类等等。
参考文献:
[1]王恩汉.企业档案管理的重要理论课题[J].上海档案,2001(03)
[2]杨书卫.新时期企业档案工作刍议[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7(01)
[3]石永霞.浅析企业档案管理[J].供电企业管理,2008(03)
篇7
论文摘要:在我国社会实现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人才的流动已经成为一种客观的事实,,但是在传统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中总是存在着主观随意性强、容易弄虚作假、以及多头管理混乱等弊端,使得档案制度改革难以实施。本文主要从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改革出发,从人才强国的战略高度,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意见和建议。
档案是知识的宝库与历史的见证,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宝贵历史材料,记录社会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发展历程,对了解历史、查考现实、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政策规划、教人育人,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如一个单位在制定各项改革方案、描绘未来发展蓝图时,都要参考档案资料;又如学校、单位、企业,通过档案编写史料、举办展览、电教宣传等方式来教育人、感染人,增加职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归属感等等。
一、传统人事档案管理中的弊端
(一)主观随意性强
传统人事档案中有“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其直系亲属的档案”的规定。这一规定源自干部人事档案制度,并应用到其他人事档案规定中。对当事人保密的目的一般认为是安全的需要以及方便组织管理,但正是这种高度保密性反而降低了人事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因为信息垄断而使“组织意见”主观随意性增强。
(二)弄虚作假,以档谋私
在传统管理方式控制下,“以档谋私”现象屡屡出现。欲从行政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跳槽的人受到单位扣留档案不放人的“人质档案”现象并不鲜见。部分“弃档族”在进入需要人事档案的单位就业办理调转、报考公务员、考研等时候,也徒叹“档到用时方恨无”。现实中有个别人通过在档案中伪造干部履历、入党材料和专业证书,靠弄虚作假,平步青云走较高级领导岗位;也有单位个别领导通过档案打击报复,给职工带来极大的伤害。不同形式的虚假档案,“以档谋私”现象的屡屡出现,使档案制度的严肃性、准确性、惟一性屡受挑战。由于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无法适应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而新的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尚未建立完善,当前的档案管理工作出现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呈现“弃档族”
过去个人只能对人事档案所决定的命运无条件接受,而在现在这一转轨时期,大量新阶层与流动人员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它的影响。根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人才流动中心为15.4万个国有和非国有单位代为管理保存的三四百万份人事档案中,至少有60多万份与主人失去联系。作为60多万“弃档族”中很多人是“漂”到大城市就业,档案现在对他们来讲没有什么用;有人甚至长期拖欠人才流动服务中心档案托管费,且未作补交的打算。调查显示:有68%的被访者认为档案在他们求职及职业发展中不重要或作用不大,而且越是年轻人和非党员,越是不重视档案。对于流动人员而言,调整档案工资、进行职称评审、提供合同鉴证、办理社会保险和出国政审等人事项目实际上也并不需要。流动人员并不在国有单位,按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给他们定级、晋资可谓是画蛇添足。
(四)在非公企业,不关心员工人事档案
与部分人自动抛弃档案相应的是许多非公企业在招聘员工时也并不关心人事档案。企业经理通常是采取“合格不合格干了就知道”的方式评价聘用员工。某咨询公司的一项调查表明,不关心员工人事档案的企业占了调查总数的80%。在政府机关或国有企事业单位,情况就不一样了,人事档案在提干过程中“还是相当重要的。”如今,企业必须在市场上寻找最优秀的人才,以应对激烈的竞争。但现有的人事档案,在很大程度上已经不能够帮助他们正确判断某个人的真实才能和准确的客观背景,有些甚至提供了与实际情况截然相反的结论。因此,它已越来越成为用人单位的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三是对人事档案处于越来越忽略的状态。目前,众多跨国公司、民营企业、上市公司越来越多地转向去做人才的背景调查,而对人事档案基本上都处于越来越忽略的状态。用人单位在忽略旧的人事档案的同时,却又发现或多或少需要建立每个人员的新“人事档案”,只不过这份“人事档案”现在有着更多不同的形式:有的企业是建立在人事信息管理系统之中,有的企业干脆自己建立在人才中心保管的人事档案之外的“第二人事档案”;然而这些都处于各自为政的状况,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各种所有制市场参与者的大量涌现,具有社会公信力的集人才信息与信用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又确实有其存在的价值,现行的人事档案管理制度乃“弃之可惜”。
(五)人事档案管理改革难以推进的原因
人事档案虽小,但关系到千百万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我国人事制度改革进程的进一步深入,关系到依法治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具体实施。由于传统体制下人事档案管理牵涉到组织、人事、劳动、档案等多个主管部门,档案的功能则延伸到民政、公安、教育等其他有关部门,特别是由于档案收费管理为政府所属人才流动服务机构、职业介绍机构带来巨大收益,致使目前人事档案制度改革举步维艰,大大落后于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整体进程。
二、对新型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设想
(一)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性质
在组织人事部门成立人才交流机构之前,干部人事档案一直是由组织人事部门集中统一管理的,在性质上属于公共服务,而且带有很强的政治性。出于深化机构改革和机关转变职能的需要,党委组织部门和政府人事部门在成立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后,把流动人员档案管理这类比较具体的事务性工作委托或授权给人才交流服务机构负责,但这并未改变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性质。所以应当进一步明确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的性质,维护人事档案的真实性、严肃性,完善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的公共服务体系和人才流动社会化服务体系。
(二)建立人事档案管理相互分离的管理制度
从长远看,我国的人事档案制度改革必须明确所有社会组织都具有建立和保管本单位人事档案的权利和责任,不管公共部门或三资、民营企业都应在法律规定的制度和原则下享有人事档案的管理权。为保障流动人员权益和各单位的专有知识信息,非公单位的人事档案应以单位为中心建立,主要用于企业日常管理,不得作为个人身份证明随个人在不同单位之间调动。个人到新的单位供职服务,则新的服务单位应重新为其建立档案。个人离职后原单位应在若干年内保留其人事档案。
个人求职或服务的新单位欲了解查阅其原单位的人事档案由本人书面授权,原单位应无偿提供。非经个人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扣留、公开、披露个人档案信息。
(三)发挥好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服务作用
档案管理绝不仅仅是单纯保管,而是有一系列服务内容。比如《人事档案管理暂行规定》第七条明确:“人才流动服务机构应认真做好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转递等管理工作,认真做好与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有关的流动人员身份认定、档案工资记载、出国(出境)政审工作,经授权做好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评、合同鉴证、社会保险等社会化服务工作。”为了适应服务人事工作的需要,《规定》还要求“做好流动人员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不断充实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内容。”这些服务内容是今后人事档案管理的很重要内容,也是发挥档案作用,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超级秘书网
(四)执行“收支两条线”
为了保证规定落到实处,应当收取少量服务费,必须严格执行物价部门批准的标准,并接受群众监督。但是要坚决执行“收支两条线”,收取的服务费要如数上缴政府财政部门,不得私自截留。“收支两条线”是对行政事业费的管理措施,对企业则无法执行,这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企业是不能管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的,因为那样一来,实际就把这项公共服务变成了企业行为。
总之,只有以“以人为本”和“以民为本”来进行人事档案管理制度的合理改革,才能使人事档案成为一个透明、适度开放的个人社会公信平台,才能充分保障人事档案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得到保障,才能解除就业者的后顾之忧,让人们安居乐业,使现有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在公共平台上实现共赢,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参考文献
[1]胡伟.浅谈人事档案的特点和作用[J].科技,2004,(10).
[2]孙鹏.人事档案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J].中国科技信息,2005,(06).
篇8
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确保全员意识提高
我局的档案工作一直得到领导的高度重视,为了提高区局档案管理水平,使之逐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制度化、现代化的道路,他们意识到档案是国家宝贵的历史资料,是区局开展各项活动的历史依据。档案工作是机关管理工作的基础,必须以《档案法》为准则,全面提高档案专业人员素质,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开发利用,结合区局工作实际制定了“三合一”制度,并以此为依据。加强档案管理,使档案的归档率、查准率、查全率一直保持省特级标准,案卷质量达到《标准》要求。积极开展档案的编目、检索工作,购置档案管理软件和硬件设备,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规范化。同时,我局还大力宣传贯彻《档案法》以及国家档案局、国家税务总局颁布的《全国税务系统机关档案管理办法》和《湖北省档案管理条例》,并将档案工作纳入了区局“十二五”规划,增强干部职工的档案意识。有计划地投入资金,进一步加强档案库房的建设,使档案的收集、整理、统计、保管、检查、利用等方面逐步达到高水准。
加强档案基础设施,确保做到“三个到位”
·硬件到位
为了达到《档案法》、《条例》的要求,做到“三铁”(铁门、铁窗、铁柜)、“十防”(防高温、防盗、防光、防潮、防尘、防虫、防鼠、防有害气体、防磁、防辐射),我们在资金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保证了综合档案室硬件设施的到位。我局综合档案室配备了防盗门、防盗窗,购置了密集架、防磁柜、去湿机、温湿度计、灭火器、吸尘器。为了确保档案管理硬件设施到位,我们设立了陈列室、阅览室,铺设了高级地板,更换了阅览柜,改善了档案管理的条件和环境。同时,我们为了使档案管理达到规范化、现代化的要求,更新了电脑、打印机、复印机等,许多同行参观后都对我们的硬件设施赞不绝口。
·软件到位
我们根据档案达标要求,购置了全国统一的档案管理软件,并且把案卷目录、卷内文件目录标题录入微机,完成了6年以上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建立了室藏档案目录数据库,并实现了计算机全文管理,对文件也做到了办公自动化收发。另外,我们根据行业特点和区局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了“三合一”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会计档案管理制度、档案管理人员岗位责任制度等一整套档案管理制度,使区局的档案管理走上了电子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人员到位
为了保证区局档案收集完整齐全,分类科学规范,我们加强领导,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班子成员任副组长,有关科室内勤人员为成员的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和相应的档案鉴定销毁领导小组、档案保密领导小组。由于机构人事改革人员变动频繁,但每次人员变动,我们都及时进行调整,使工作始终有人抓、有人管,从来未断过档。区局配备了一名专职档案员、各科(组)抽出一名内勤任兼职档案员。为提高专职档案员的专业技能,我们多次派送参加市档案局举办的业务技能培训,向档案局领导和其他兄弟单位学习请教,使专职档案员的技能大有提高。同时,在区局对兼职档案员进行档案法规宣传和基本技能培训,利用区局局域网建立起区局档案管理网络,提高大家的档案意识,保证了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加强档案管理工作,确保细节注重“三抓”
·抓奖惩兑现
为了调动档案员工作积极性,我们每年都与专职档案员签订岗位目标责任状,将当年档案工作的目标、要求和任务与档案员的工资、奖金挂钩,年终严格按责任状的规定奖惩兑现。每年上半年整理档案时,我们都要组成专门的整理小组,集中人力、物力,限时对上年的所有档案进行收集、分类、装订。由于这项工作量比较大,常常要求参加档案整理的同志加班加点,我们每年在档案整理完毕后,都根据工作量发放补助,并奖惩兑现。2009年3月5日,我局被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评为档案管理先进集体后,我们按区局制度规定对有关人员进行了奖励。另外,我们在区局的“能手评比”中专门设有“文档能手”,我们的专职档案员年年被评为“文档能手”,受到了区局的表彰和奖励。这项措施,都极大地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从而使档案人员觉得这项工作有干头、有作为,提高了档案员敬业爱岗,一心奉献的热情。
·抓规范管理
在未成立综合档案室之前,区局的档案未能按档案局的要求整理归档。综合档案室成立后,我们请市档案局、市局领导一道,帮助我们制定整改措施,并结合区局实际制定了“三合一”制度。在具体整理归档时,又请市档案局业务指导科的领导们亲自来进行现场指导,使区局档案达到规范化要求。97年,市档案局和市文明委联合发文,要求把“文明创建”在“三合一”制度中单列一类。我们立即着手重新制定了“三合一”制度,报市档案局审批,在全市首家按要求单列了“文明创建类”,受到市档案局、市文明委的好评。近年来,通过市文明办、市档案局推荐介绍到区局参观学习档案管理工作的每年至少有5个单位达50余人次之多。
·抓开发利用
篇9
关键词:民营企业 会计档案 管理
近年来,民营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尤其在财务会计活动中的诚信问题日渐突出,作为记录和反映市场主体经济业务的重要证据和史料的会计档案也出现了严重诚信危机。某些民企管理者出于损公利己的目的,而置《会计法》、《档案法》于不顾,任意伪造财务报表、篡改会计记录及伪造或变造票据、凭证,导致会计档案信息的严重虚假,损害了国家利益,也制约了民企自身的健康发展。
■一、当前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基础工作混乱
这是个体私营企业会计档案出现诚信危机的源头。一些应当建立会计档案的业户不建档或资料混乱,不按《会计法》、《档案法》、《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等的规定进行立卷、归档和管理;一些业户在“档外设档”,采取真资料内部归档,而以虚假会计资料形成伪档案应付调查,建立两套档案,分别管理,分别存放,因工商和税务机关无搜查权利,因而可以瞒天过海;对基础性的会计档案资料如企业原始凭证、会计记帐凭证等不按规定的要求填写,填制不符合规范,通过夸大和缩小的方式达到隐匿事实的目的,并且不能按要求把有关账簿完整归档,而全凭自己的利益需要,会计档案管理制度形同虚设;生产经营和经济业务活动缺乏必要的原始会计记录、计量、确认等基础性工作制度,使会计档案信息源建设缺乏可信的基础。
2、档案资料不符合会计规范
表现有:转帐凭证后面不附据以说明转帐理由的原始凭证,无根据肆意进行转帐和调帐现象严重;记帐时不记摘要或记录模糊不清;借贷方发生额在双方互相以红兰字进行串位,使得累计发生额严重脱离业务发生的实际数额,给利用档案资料进行分析者带来极大不便;帐、表、物互不相符,尤其是往来帐目因挂帐或列帐不符的情况更严重;不及时处理应处理的款项而长期无原则挂帐;混淆长期投资与应收款项的区别,其管理与核算极为混乱和随意,等等。
3、业主短期利益思想严重
相当一部分个体私营业主出于短期行为和对经济利益的不当追求,为了近期、局部的利益,指使、强令会计人员在会计档案资料上弄虚作假,会计人员作为个体私营业主的雇员,不得不奉命造成假档案,作假会计资料,使会计档案信息严重失真;有些会计人员受个人利益驱使,放弃职守,或知情不举,甚至为业主的违法违纪行为出谋划策,与业主串通作弊。
■二、加强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管理所要解决的问题
1、法律与自律问题
民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尤其是财务会计活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建立民企会计档案应从法律与自律两方面着手。我国目前已有《会计法》、《档案法》、《会计档案管理条例》等一些可对民营企业会计档案的建立和管理起指导作用的法律、法规,但并没有形成具体针对民营企业特点的规章或制度。由于我国当前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期,法律机制的不完善,势必妨碍企业在对密切关系自身根本经济利益的会计档案资料管理上自律机制的形成或有效运行。故应在尽快构建有针对性的法制体系的同时,由作为民企管理者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作为会计档案管理者的财政部门颁发自律准则,逐步让民营企业为了切身利益而规范自己的会计资料建档行为,建立起政府监管与民营企业自律监管相结合的会计档案监管体系。
2、真实与信用问题
真实性是档案的生命所在,会计档案尤其如此。但目前由于民企经营机制的不完善和部分民企管理者素质不高,导致民企经营管理活动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极其严重,相当一部分企业自设三套帐,即面向工商一套,面向税务一套,自留一套,这必然造成企业会计档案的信用危机,背信者得益,守信者吃亏。为此,国家工商、财政和档案部门必须建立起民营企业会计档案信用评估体系,运用科学方法,对民营企业经营者的个人财务信用、财会人员的能力素质、对内对外会计记录等各方面做出全方位的评估和预测,从而确定民营企业会计档案资料信息的信用级别。工商部门应定期对民营企业各类会计档案资料进行信用等级评估并做出具体明确的会计信用调查评估报告,根据报告进行量分评级。调查报告经审核后,也必须归档备案。
3、服务机制问题
一方面,民营企业内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要定期向工商、税务部门及其他国家有关的利益方提供本企业财务会计行为信用报告,为做好对民营企业运行监控和制定政策、做出决策、改善经营、加强管理提供依据;另一方面,应用户的要求,编制财务会计信用报告,为用户是否与其发生经济关系提供参考。此外,可利用会计档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为其无形的监督作用,可促使民营企业尤其是一些小型的家族式民企摒弃传统、落后的财务管理方式,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方式,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4、管理体制问题
迄今为止,民营企业会计档案还没有专门的管理制度和方法,民营企业管理档案时,只是参照行政事业单位或国有企业的管理标准,往往是各家有各家的管理体制,各自为政,没有一定的管理系统,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模式。为此,需要探讨建立符合民营企业实际的健全的会计档案管理机构,机构的设置要有利于开展档案工作;同时,要建立健全会计档案管理的制度,将制度和规定纳入企业岗位责任制和考核办法之中。从民营企业整体角度来看,除财会部门自身之外,民企领导层、经营管理部门等也都或多或少地会形成一些会计资料或与会计工作有关的资料,资料形成分散,往往会影响档案的收集。这就需要一方面提高有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使之积极主动地归档,配合会计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另一方面要建立会计资料的传递、登记制度,实现动态管理,一旦发现遗失,必须及时查找和补救,以确保会计档案资料的完整性。
5、档案意识问题
篇10
1 企业信用档案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1 我国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制度体系不健全。在关于企业信用信息管理的法律体系建设中,只有几种较为片面的与信用有关的法律,如《会计法》、《合同法》、《票据法》、《刑法》、《税法》等。虽部分城市如上海和深圳也出台了关于信用方面的法律,但这些法律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体系对企业进行管理。
1.2 企业信用信息的分散性及隐蔽性使信息收集难度增加。在当今社会,企业的信用信息主要分布在企业内部、工商管理、银行、质检等部门,企业信用信息的分布具有分散和隐蔽的特点,使得企业信用信息的收集比较困难。
1.3 企业信用信息管理没有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信用信息管理要求信用信息收集要及时、连续和完整。传统的手工收集的方法已不能满足信用管理建设的需要,有一定的限制和滞后性。
2 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对策
2.1 尽快建立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相关法规体系。国家应加快相关法制进程,尽快将信用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法制轨道,以政府为主导来促进企业信用档案体系的规范运作。区、县政府负责制定总体规划与规章制度,培育和监管信用市场。按照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的方向,发挥市场机制作用,促进信用服务市场发展,规范有序地建立全区、县企业信用档案体系。按照信息共享、公平竞争、有利于公共服务和监管、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要求,制定企业征信管理、信用信息查询披露管理、信用评级管理、信用服务机构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和相关制度。
2.2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收集体系。要对企业信用档案进行档案化管理还要有正确和高效收集档案的措施,才能满足档案化管理的需求。从企业信用档案的收集制度上来看,金融、税务、工商、质监等部门要结合工作职责,建立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充实企业信用信息数据,为全区、县信用建设提供数据支撑和数据服务,积极推进联合征信系统建设。同时,建立企业信用综合评级系统,根据各行业的企业信用信息,按照不同的权重,建立区、县企业信用综合评级系统,向各部门和社会提供企业信用综合评级信息,促进企业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不同的信用信息在信息采集时具有不同的情况,具体的信息采集方式应该按照以下的几个方式进行:可以采取定期采集、不定期采集和一次性采集三种方式相结合。如企业经营状况这类“一年总结一次”的信用信息,可以根据其的惯例,采用定期采集信息的方式。
2.3 建立企业信用档案管理机制。要健全管理机制,政府及部门要把企业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本部门工作目标。要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充分发挥组织、协调和督促作用,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加强舆论宣传,共同推进企业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建设。信用信息档案化管理的组织领导上应由政府主导,工商部门或专门的信用管理部门或政府授权的信用机构具体负责建档,其他能够提供企业信用信息的部门如工商、海关等全力配合,各级档案部门指导信用档案信息的采集、整理及保管利用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建立信用档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发挥职能优势,协助有关方面制定相应的政策和办法,规范和完善信用档案管理。
- 上一篇:传统艺术与现代艺术的融合
- 下一篇:社会责任意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