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物种的概念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0: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态学物种的概念,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态学物种的概念

篇1

一、引言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漫漫的人类历史长河中,自从语言问世以来,它就以其独特性维系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语言又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其内涵与外延的弹性空间极大。当人类使用语言来表达身外的大千世界时,大千世界所包含的信息量既错综复杂又无穷无尽,而人类对大千世界的把握与认知却是有限的,尤其是对诸多客观现象的边界与属性的把握总是模糊的。所以,当人类在进行抽象、概括、判断等逻辑思维时,常常没有办法用精确的语言勾勒出某一思维对象的内涵与外延,这时必须借助模糊性的语词来进行表达,模糊性便应运而生,成为语言的本质属性。正如康德所言,“人类生活中不能没有模糊语言”,因为有时“模糊观念要比清晰观念更富有表现力”。由此看来,模糊语言的客观存在,不但是语言表达的实际所需,而且更是提升语言表达空间与效果的必要手段。所谓模糊语言,是指对某些类属边界不明晰、性态不确定的事物的表述,或者是人们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表达效果而运用具有模糊概念的语言单位来进行表述的语言现象。目前,对于模糊语言的研究,人们已在诸如模糊语言产生的根源、模糊语言的实际应用、模糊语言的美学意蕴等领域结出累累硕果。20世纪中期以来,随着跨学科研究在西方的兴起以及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由分离、对峙日益走向交融,语言学的跨学科研究动力也日益强劲。针对当今时代之现状,窃以为当前很有必要从生态学层面挖掘模糊语言之深蕴,此既为时代计(当下人类普遍存在着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亦为模糊语言传承计。因为模糊语言的传承和弘扬乃需要不断地注入时代因子,用一种“视野融合”(即模糊语言非孤立之语言,乃参渗时代因子)的立场去解读它,进而赋予其鲜活的生命力———此乃弘扬模糊语言之要旨。诚然,笔者倡导“模糊语言的生态学隐喻”并非空穴来风,更非牵强附会,而是因为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相互关系的学科,它与模糊语言一样都是以“人”为最根本的出发点。因此,在模糊语言研究领域中借鉴生态学的视野、方法与观念,不仅颇为必要,而且极有可能,这也为模糊语言的深化研究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二、生态学隐喻的路由 “生态”是近年来时尚度较高的一个词,由它所构成的一些极富时代特征的新词新语常见诸于报端。《现代汉语词典》把“生态”一词解释为是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也就是说自然界的生物都是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的状态下,各生物物种的生长、发育与繁殖均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外部的自然环境是生物赖以生存与发展最基本的条件,任何生物都是在这一特定的外部环境中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可以决定、也可以改变一切。生态学的概念是由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在1866年提出,他把生态学理解为关于有机体与周围环境关系的全部科学。[1]人类在研究自然生态的同时并没有忽视自身的存在,社会学创始人奥古斯丁•孔德早在1850年初就已明确指出社会是人类生活的有机整体,这种整体结构同它的部分与要素之间具有一种“普遍的和谐”。[2] (一)模糊语言的生态学向度 语言是关于人类经验的理论,是社会行为的原则,语言群落的发展进化与生物群落的发展进化一样也遵循着生态学规律:人类的语言习得与运用依赖于一定的社会环境,语言是与其赖以生存的整个语言生态系统协同进化的,没有这个系统,人类要获得与提高语言的应用能力和水平也只能是一种神话的乌托邦。鉴于此,生态学为我们研究语言之间、研究语言和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联无疑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与模式。“语言生态”这个术语是豪根(1971)提出来的,他认为,“语言生态”是指特定的语言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关系。很显然,豪根的定义借用了生态学的基本内涵,并进一步强调了语言与语言的环境之间的关联与互动的关系,这种关系是本文探究模糊语言的生态学隐喻必须准确把握的一个基本点,没有它,语言生态的研究永远只能是“哥德巴赫猜想”。语言在本质上不是超结构,它属于意识的范畴,是意识和物质相互作用的产物,而意识又是错综复杂的客观世界的能动反映,所以人们很难时刻、处处都使用变化节奏较慢的精确语言,那么模糊语言灵活多变的特性便变得尤为重要。作为语言家族中的臻品,模糊语言有力塑造着人类的意识。它不但能系统的映射出人类的生态意识及意识的形态,而且也表达了一种绿色的理念,促进了全球的生态化进程。此外,建立与完善模糊语言的生态系统,即通过语言手段来维持人类和生态的整体性,不仅可以增强人类的生态保护意识,还有助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学隐喻的路由 隐喻如影相随,无处不在,在人们的日常交际中平均每三句话就会出现一个隐喻,[3]因此对隐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事实上,隐喻不只是一种修辞手段,还是人类思维的元方式、元范畴。隐喻思维是一种超越型的思维方式,它直接诉诸于认知对象的本质属性与关键特征,最终达到对事物的整体认知与把握。自从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隐喻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已横跨了心理学、社会学、哲学、语言学等多维学科,据此研究者从生态学的视域去研究其在模糊语言中的重要作用。所谓模糊语言的生态学隐喻,即用生态学的方法来观察、研究与解释模糊语言以及模糊语言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关系。生态学对于语言科学的意义在于,它强调了运动性、多样性与适应选择性。因此, 在模糊语言的研究中引入“生态学”隐喻,当然不是由来已久的环境决定论的翻版,而是为模糊语言提供一种新的研究范式或纲领。本文关注的是模糊语言和周围的环境之间的生态学关系。周围环境的状况与生成发育机制对模糊语言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模糊语言又是其环境的建构要素之一,是环境的生产者,模糊语言与其环境构成了回环、网状的因果关系。本文在对模糊语言及其环境进行研究时对生态学资源的利用,是沿着隐喻的路由展开的。当我们剥离去“隐喻”的外衣而探视承载“隐喻”的整体生态思维模式时,我们自然走进了模糊语言的生态之门。

#p#分页标题#e# 三、生态学隐喻的旨归 (一)模糊语言的运动性 我们从生态学中获悉到,各种生物物种所具有的生命力是其最基本的活动能力和存在的前提,它表现出各种生物物种运动不息的动态特性。作为人类之交际与文化之传承的载体,模糊语言亦同样具有这一明显的生物特性。事实上,模糊语言的存在、发展与演化的进程和自然界中的各生物物种的生态之间不仅具有某种形式的相似性,而且还具有某种程度的内在同构性。在纷繁的自然界中,各生物物种为了维持自身生命的延续与发展就必须不停地运动,如果静止不动,生命就会消亡。模糊语言亦是这样,只要存在,它就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之中,并且模糊语言的内部语言生态系统与模糊语言的外部生态环境作用与制约着其运动变化,这种运动变化还与多种生态因子处于普遍联系之中。这种普遍联系的、有目的性的运动,本质上就是生态运动,它是由模糊语言这个生态因子和其周围的各种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促发的。可以说,研究模糊语言的生态运动,既是对模糊语言的运动规律的一种探索,又是对模糊语言的运动目的的一种揭示。因此,在动态发展中多维度、多层面、全方位的研究模糊语言,把模糊语言回归生态系统,这不能不说是模糊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逻辑起点。 (二)模糊语言的多样性 在生态学的众多原则中,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就是倡导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何谓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其实就是指自然界的生物物种和它们赖以存在的周围的自然环境之间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产生的一种动态复合体。在某一特定生态环境下,各生物物种之间、生物物种与其周围的自然环境之间互相促发,进而形成生物群落。只有当许多生物群落中的各生物物种之间和谐共生,并且各生物群落的内部生态结构能够有效的保持各生物物种的均衡与发展,这样的生态环境才是良性、健康的。也只有在这样良性、健康的生态环境之下,各生物物种才能够互利共生。自然界中各生物物种的多样性造就了人类种群的多样性,从而直接促成了文化的多样性。[4]模糊语言是人类文化的智慧与结晶,本源上亦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产物。在Mühlhusler看来,语言的多样性与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的同构之处就在于,两者都具有功能作用,[5]都是地球这个大生态系统自我调控的结果。模糊语言的多样性既包括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又包括非自然语言的模糊性,它是人类在发现与适应世界的过程中所积累的基本生存条件,反映了人类数千年来对复杂生存环境的适应性。生物物种的多样性生存环境能够产生多彩多姿的食物链,来适合生物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同理,人类数千年来所积攒的生存智慧、人类对大千世界的认知都深深地蕴藏在他们的语言中,只有当生物物种的生存环境变得越来越丰富,人类可利用的模糊语言资源就越来越多,人类在自然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就越来越强。 (三)模糊语言的适应选择性 自从1882年达尔文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新的生物物种进化的规律之后,“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就成为现代生态学的一条基本规律。施莱歇认为,达尔文对动物与植物的研究方法基本上也适用于人类语言演变的研究,因为人类的语言和世界上的任何生物物种都一样,均有其存在、发展、成熟、衰亡的不同生命历程。[6]模糊语言在接触中,为了特殊的语用目的而不断的进行优胜劣汰,同时模糊语言的使用群体之间亦要进行相互的适应与选择,模糊语言的传播与相互适应、选择是进化的核心与关键。在生态系统中,无论是占主导地位的强势生物物种,还是位于从属地位的弱势生物物种,既然这些生物物种能够存活、发展并延续下去,它们肯定有其独特的生命活力。同理,在模糊语言的生态系统中,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与时事的变迁,模糊语言自身也存在着出新、变异、消亡等生物物种生命发展的动态特征。当模糊语言的内、外部自然环境均符合其生长发展的条件时,模糊语言就会在整个语言群落的发展进化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语言的数量和语言的语用幅面的发展就快,反之则走向消亡。

四、余论 本文将生态学范式引入模糊语言的研究,从运动性、多样性与适应选择性等方面来研读模糊语言的存在与发展。本研究既具有时代特征,也具有应用价值。当然,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也要避免对生态学理论的生吞活剥,强让模糊语言“就范”的问题。因此,本文强调模糊语言研究的生态学是一种隐喻,是哲学意义上的方法论,目的是使生态学与模糊语言研究在方法上实现自然、平滑的对接与过渡,最终有机地融合为一个整体。同时,用生态学之视角体味和发掘语言的模糊性,只是一种新的尝试。能否充分继承生态学之精髓,进一步拓展模糊语言的研究路径,是今后相关研究的努力方向。

篇2

关键词:生态园林;园林建设

中图分类号:X1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3-0-01

前言:城市化的加剧恶化了城市内部的人居环境,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城市绿化,特别是园林的建设,其目的旨在缓解工业化、城市化等因素造成的环境破坏,缓解与改善城市及周边范围内的环境污染问题。而生态园林建设是一种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和理论基础的园林构建方式,它具有自然、环保、低能耗、高艺术性等显著特点,各方面的优越性让这种园林建设方式逐步发展成为了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发展方向。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和涵义

(一)生态园林的概念

所谓生态园林,指的是一种以生态学为建设依据的环保绿色型园林工艺,其整个园林系统的构造都是从自然生态当中植物之间的依存关系来进行布置的,园林对于系统中的各类植物,包括灌木、乔木、草本以及藤本植物等等的种类选择,数量选择以及种植位置的选择都要依据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布置。这种植被上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目的在于达到各个植物与园林中的土壤、空气、阳光及养料形成一个互利共生的有机整体的目的,从而促进整个生态园林的和谐发展。

(二)生态园林的涵义

生态园林系统概念的提出,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在过快的城市化建设当中,园林系统的兴起大大的缓解了城市生活环境的压力,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空气。生态园林首先在其外观上,具有一定的美观性,在美化环境的同时,能够为城市中劳累一天的人们提供放松身心的环境;其次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人类所需要的氧气,同时叶片的吸附作用也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从而达到净化空的作用;最后生态园林的建设是根据植物科学原理,合理化植物的种植种类、密度、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从而建造一个能够自给自足,不断循环的生态园林系统,并且集中建设的生态园林能够有效的降低城市噪音,为居民提供安静舒适美好的居住生活环境。

二、生态园林的主体功能

(一)改善环境气候

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现象日趋严重,人们生活环境的气候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而城市生态园林却具有对气候的调节功能,生态园林主要是建设绿色植物圈,调节气候功能主要集中在绿色植物的叶片上,从生物学的角度上我们可以了解到,绿色植物的叶子表面能进行蒸腾作用,太阳光照射在植物的叶片上,植物蒸腾出的水分能够有效的降低温度,增加空气中的湿度,能够对一定范围内的气候环境起到缓解和调节的作用,如果在城市中增加生态园林的数量,那么大量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会加强整个城市的空气湿度,生态园林还可以将郊外的自然空气引入城市当中,使得城市和郊外之间产生空气对流,缓解夏日城市气温压力,营造通风避暑的环境。

(二)净化城市空气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排除人类所需的氧气,二氧化碳是造成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因素,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时刻影响着城市的空气质量,据科学统计,在城市中,一个人应该对应十平米左右的绿地,这样人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而植物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两者之间的循环才能达到平衡,从而维持空气碳氧平衡。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科技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煤油、石油等燃料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的气体,从而污染大气,而绿色植物对于有害的气体也有具有一定的吸收能力,通过研究发现,银杏、罗汉松等植物能收吸收二氧化硫,长春藤、吊兰等植物可以有效的吸收甲醛,而桦树、柳树对于氟化物有较强的吸收能力。

(三)缓解噪音污染

噪音污染已经全球四大污染之一,噪音不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休息,诱发多种精神疾病,严重的甚至能导致建造物的破坏,动物死亡。生态园林种植的树木,能够形成有效的阻隔,对降低噪音污染有一定的功效,这主要是由于植物的形态是呈现交错状的,尤其是植物的叶子,当噪音到达生态园林中时,噪音遇见叶子,会被反向的反射,交错的叶片使得噪音呈现乱反射,从而减少传达到外界的噪音,与此同时,噪音在遇见树木的同时,也会消耗掉一部分的噪音强度。

三、城市生态园林建设注意事项

(一)维护物种多样化

生态园林的建设的是根本是要依照生态学的原理,来绿化城市,自然界的各类的物种其实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物种与特种之间其它都存在着一个潜在的生物链,植物界中也同样如此,这是物种之间的必然联系。因此生态园林在建设的过程中应该维护物种的多样化发展,物种的存在即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作用性,因此生态园林的稳定性建设的基础是物种的多样化选择,多样化物种不仅可以提高生态园林的观赏性,同时也提高了园林中各类植物的自我调节和适应能力,从而避免出现有害物种侵入时,产生大面积死亡的现象。故而在植被的选择上要尽量优先使用本地植物,这样更能够保证园林整体绿化系统的稳定性与强健性。

(二)遵循自然生态科学

在建造生态园林时,应该尽可能的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植物的生长的时间和空间都是物种在经历了千百万年的进化和演变而来的,自然的生长方式才是植物生长最科学最易存活的方式,因此在种植植物时候不仅要考虑到种植的时间、气候、空间位置等等条件外,还要考虑到不同物种之间的养分竞争,要详细的了解到每一个物种的生长方式,从而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将生态园林打造成一个结构科学、物种多样、生产稳定的园林系统。

(三)把握互利共生生长原则

物种和物种之间的关系,既有可能是相互竞争关系,也有可能是互利共生关系,物种在经历了长时间的进化和演变之后,都形成了其独特的养分来源,自我保护能力,例如一种鱼类是以另一种鱼类的粪便为食,一种植物的生长,可以有效的保护另一种植物不受其他物种的伤害,因此在挑选植物种植的时候,要了解了解清楚植物之间的关系,将能够互利共生的植物科学的种植在一起,将对某种植物有害的物种尽量避免相邻种植,从而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也保护了植物的安全。

篇3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 城市景观规划 应用

中图分类号:V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2(a)-0151-01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地球的负担也在不断加剧,环境的不断恶化、全球气候变暖、人口数量不断膨胀等问题充斥着我们的生活,种种问题使得我们不得不更加重视城市景观规划问题。景观生态学理论是解决环境和发展问题的重要社会研究课题,我们可以发现景观生态学理论在改善生态环境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尤为重要。景观生态学为景观和生态两门学科相融合提供一个契机,为园林学科的研究与实践直接提供了方法。

1 景观生态学的概念及原理

1.1 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1937年德国地理学家卡尔特罗在《航空像片判图和生态学的土地研究》中首次提到了景观生态学这一概念。卡尔特罗提出这一概念主要是因为他发现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中都存在各自的不足并且发现了它们相互之间存在互补关系。所以,如果将地理景观学和生态学综合起来研究,就可以解决大尺度地理区域中的生物群落之间以及生物群落与环境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问题。由此至今景观生态学逐步发展成为了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

1.2 景观生态学的相关原理

从区域范围来看,城市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从较小尺度上看来,城市作为一个景观单元,它是由基质、廊道、斑块为主的三要素所构成的。

(1)基质的基本原理。

在三因素中,基质是对景观控制作用最强的景观要素。基质的面积大连接度强,它控制并且影响着生境中斑块间的物质能量的交换,同时也控制着整个景观的连接度,从而影响斑块间物种的迁移。

(2)廊道的基本原理。

廊道是景观唯一的线性要素,它具有连续性,由于人类的种种活动使得自然景观被分割得很零散,从而造成景观的功能受阻。因而加强孤立斑块间及斑块与种源间的联系,是我们目前在进行现代景观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进行绿廊建设以及加强各类块状绿地的连接度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各种防护林带,这样不仅可以发挥廊道基本的分隔作用,而且能够充分体现廊道理论中的核心保护作用。多一条廊道就可以减少一分被截流和分割的风险,所以两条廊道比一条要好。值得注意的是廊道如果宽度不够的话,不但不能起到保护的作用,相反的还会为外来物种的入侵创造有利条件。

(3)斑块的基本原理。

对城市内各类林块绿地进行合理的调整能够最大限度地释放块状绿地的作用,一般而言,大型斑块与小型斑块相比,大型斑块能够承载更多的物种,大斑块更有能力持续和保存基因的多样性,特别是对一些特有物种而言它们只能在大型斑块的核心区存在。增加一个自然斑块,就意味着增加了一个可替代的避难所。减少自然斑块就是减少景观和物种的多样性和某一物种的种群数量。就斑块的形状而言,圆整形的斑块可最大限度地提高核心区的面积比,从而降低外界的干扰,有利于林内物种的生存。

2 景观生态学在城市景观规划中的运用

城市在大范围内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干扰斑块,但在小尺度上,城市就是一个由廊道、基质、斑块等组成的景观单元。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城市中的风’景区、公园、街头绿地等都是以块状存在的,城市本身就是这一景观单元的基质,另外,道路绿地、河流等可以起到廊道的作用。

2.1 城市生态系统的基本特点

城市生态系统是由经济、自然、社会构成的一个复合体,它和人类生态系统是存在某些共性的。当今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我们的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人造环境,科学技术在人类生态系统中作用正在逐渐突出。城市生态系统具有人为性、开放性、不完整性、脆弱性等特征。而它的这些特征决定了城市绿地景观在改善城市环境、增加城市景观异质性等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2.2 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设计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在规划过程中应该尽量将景观作为一个整体单位进行优化利用。

(2)多样性原则城市景观规划设计过程中,可以运用均匀度、镶嵌度等对景观多样性进行描述。

(3)协调原则要做到人与环境、经济与资源、生物与环境等方面的协调,只有充分协调和这些因素间的关系,才能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4)综合性原则在进行城市景观规划的过程中,要综合多种因素满足人们的各方面的需要。

(5)异质性原则景观空间的异质性是维持发展景观生态规划的一个重要原则。

(6)历史保护原则祖先留给我们的历史文化遗迹是一笔重要的财富,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对其进行保护。

(7)个性原则每个景观作为一个单独的存在它都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应高度重视景观的个性。

3 三要素的运用

城市景观是一个高度人工化的景观,所以建筑的比例很大,而绿地相对较少。因而必须在城市景观结构中增加绿地廊道及绿地斑块的比例,针对每个城市的特点确定绿地斑块的位置及面积,使得绿地斑块在城市中可以均匀分布。每个城市的具体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廊道既是各种流的通道,又是造成景观破碎的原因和前提,同时还决定着城市景观的轮廓,因而,城市廊道的发展引导着整个城市景观格局的发展。在进行绿色廊道的植物配置时,应主要以乡土植物为主,以地带性植被类型为设计依据,尽量保持自然的本底。不同道路应当体现不同的主题与特色,如历史特色、现代化内涵、文化连续性等。

由于现代城市往往都包括了其周围的郊区,郊区的一个巨大特点就是拥有大量的天然绿地,因此在进行城市整体规划的时候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合理地对城郊景观结构进行规划,协调好廊道、斑块及基质等景观要素,使市区、郊区之间的景观具有连贯性。

4 景观生态学理论对城市景观规划的意义

当今世界,随着不可再生资源的日益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环境的急剧恶化,我们的城市自然景观正在逐渐被人文景观所代替,不难发现在我们身边越来越多的绿地被高楼大厦所取代。在我们的经济取得蓬勃发展的同时,我们的环境也在不断地恶化。景观生态学理论的核心在于重视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处,它的提出和运用,使得维护生态环境与经济或资源的合理开发不再相违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人类建设一个理想的城市生态环境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因此,将景观生态学理论中的和谐发展理念融入到城市绿地设计中,可以使理论和实践进一步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从而创造出更高质量的生活环境。

只有将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正确而充分的应用到城市的景观规划建设中去,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可持续发展战略,这样才能建设出一个最适合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城市生态园林环境。

篇4

传统的生物保护战略被动地强调现存濒危物种和景观元素的保护,如果将物种运动和生态过程作为一个能动的景观控制过程来对待,我们将会有一种全新的景观规划途径。其中有三个方面的概念对这种新的景观规划途径有启发意义:即景观的空间构型对生态过程的作用,生物进化空间轨迹与景观格局设计及景观阻力与潜在的生态基础设施的设计。景观生态安全格局正是在这些方向上的一个新的探索。

关键字:生物多样性;生物保护;景观生态;景观规划

1.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

景观规划设计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的意义已引起生物学家的高度重视,用Wilson(1992,P317)的话说“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专业,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将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环境日益人工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通过林地、绿带、水系、水库和人工池塘及湖泊的巧妙布置来使生物多样性保持在很高的程度。总体规划不但考虑经济效益和美,同时考虑生物种类的保护”。

生物多样性(Biopersity)包含三个层次的含意:(i)遗传多样性,即指所有遗传信息的总和,它包含在动植物和微生物个体的基因内;(ii)物种多样性,即生命机体的变化和多样化;(iii)生态系统的多样性,而栖息地、生物群落和生物圈内生态过程的多样化(见 McNeely等1990;Soule1991;NAS1992)。相应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也分别在环环相扣的多个生物空间等级层次(Biospatial hierarchy)上进行,即(i)景观或生态系统综合体层次,(ii)群落层次,(iii)物种层次,(iv)种群层次和(v) 基因层次。生物多样性的空间等级层次与空间位置和格局紧密相关, 这也正是本文关于生物保护景观规划讨论的出发点。

总起来讲,生物多样性保护可分为两种途径:以物种为中心的途径和以生态系统为中心的途径。前者强调濒危物种本身的保护,而后者则强调景观系统和自然地的整体保护,力图通过保护景观的多样性来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保护战略上的两种不同途径也体现在以生物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设计中:以物种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和以景观元素为出发点的的规划途径。尽管两者都考虑物种和生态基础设施的保护,但前者的规划过程是从物种到景观格局,而后者是从景观元素到景观格局。

1.1 以物种为出发点的景观规划途径

该规划方法强调,使景观生态规划具有意义的充分必要条件是选准保护对象,并对其习性、运动规律和所有相关信息有充分的了解。以此为基础来设计针对特定物种的景观保护格局。一个整体优化的生物保护景观格局是由多个以单一物种保护为对象的景观最佳格局的叠加与谐调(Amstel等1988;Selm 1988)。这一途径一般可分为下列五个步骤:

(i)根据物种的重要性,选择目前的或潜在的保护对象。

(ii)收集关于保护对象的信息,包括查阅文献,明确适合于每一保护对象的最佳景观结构。

(iii)汇总和比较所有保护对象对景观的需要。

(iv)修改保护物种清单以取得保护的谐调与一致性。

(v)综合以单一物种保护为目的的景观规划来获得某一地域的总体生物保护景观规划。

如果有足够详尽的关于物种及其相关联系的信息的话, 以物种为中心的景观规划途径可以说是,最有效和科学的生物保护途径。但是,这一途径一开始就将可能遇到规划师和生物学家都无法解决的问题,即什么物种应优先保护的问题。人们一般从三个方面的标准来选择优先保护的物种:

(i)目前的稀有、特有性,受协状态及其实用性,大型哺乳动物和那些被列入国际濒危物种名单之列的物种显然应作为首选的保护对象。往往被作为首选对象。

(ii)物种在生态系统及群落中的地位。保护对象应对维护整体生态平衡有关键作用。

(iii)物种的进化意义。一种杂草可能本身很不起眼,在群落内也表现不出重要意义,但却有可能对进化史及未来生物多样性的发展有重要价值。用进化的观点来进行生物多样性保护比被动地保护现存的濒危物种更具有意义(Edwin 1991)。

1.2 以景观元素保护为出发点的途径

这一途径并不基于对单一物种的深入研究来作景观规划,而是把生物空间等级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集中针对景观的整体特征如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和景观的动态变化来进行规划设计。该途径认为,现实的生态过程发生在一个时空嵌合体中,包含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而批评以物种或群落保护为对象的规划只是偏面地解决了一个连续的复杂系列的局部和片段(Noss and Harris,1986)。因此,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整体规划途径强调以下的步骤(Harris 1984, Noss and Harris 1986; Noss1991):

(i)生态过程和生物多样性成份包含在一个广泛的时空尺度上,因此,一个全面的规划应该以生物等级系统的各个层次的受协成分或节点(Node)作为保护对象。强调节点的多样性,这些节点小到一棵孤树或一个森林斑块,大到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区。而对单一物种本身则不作深入考察。

(ii)因为景观的破碎和分割被认为是危胁生物多样性的一个最重要因素,所以,规划强调景观的连结关系和格局设计。规划的目标是将每一景观中各种大小的节点连接成为整体的保护网络,并在区域和大陆尺度上建立景观保护体系。

(iii)景观及其保护必须从时空系统和动态的、飘移的嵌合体(Shifting Mosaic)角度来认识和理解。所以,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景观规划旨在维护嵌合体的稳定性,综合考虑保护及发展规划,以实现景观的可持续性。

与以物种为核心的规划不同,以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的第一步不是确定单一物种作为保护对象与研究其特性,而是首先分析现存景观元素及相互间的空间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方案来利用和改进现存的格局,建立景观保护基础设施(Conservation Infrastruture)。包括在现有景观格局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联接廊道、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和调整土地利用格局。

此景观元素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理论指导包括岛屿生物地理学(Island Biogeography)和景观生态学。景观的连续性、异质性、动态和飘移等是规划着重考虑的景观特性。

这一规划途径的一个典型代表是所谓的景观群岛模式(Archipelago Model),或称为综合利用模式(Multiple-use Model,简称MUMs)(Harris,1984;Noss and Harris 1986)。这一模式包括一个绝对保护的核心区和周围缓冲区。沿核心区向外人类活动强度逐渐增加。核心区是生物多样性等级系统中任一层次上的某一节点。

一个关于整体景观保护的类似的概念是所谓的景观补偿区网络(Network of Landscape Compensative Areas),这一概念强调景观规划和管理的一个最重要原则是景观的多样性和最优格局。而这样一种最优格局表现为地域内多层次的景观补偿系统和生态基础设施(Mander等1988)。这一理想的景观格局实际上是一个等边六角形。在这样一个六角形中,景观的生态多样性和稳定性通过多层次的生态过渡带和补偿区网络来实现。

以景观元素为导向的规划避免了上述的以特定物种为核心的规划途径的缺点,而从整体上来设计全面的、包容的景观格局。对于景观这一复杂的系统来说,这似乎是合理的。问题是,这种从形式出发的景观格局设计是否能满足内容即物种的保护需要?景观格局是为谁而设计的? 2.多样性保护的空间战略

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主要有以下六方面的原因:

(i)栖息地的消失; (ii)栖息地(景观)的破碎化;(iii)外来种的入侵和疾病的扩散;(iv)过度开发利用;(v)水、空气和土壤的污染;和(vi)气候的改变。

其中,栖息地的消失和破碎是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在中国尤其如此(BCCA,1992)。栖息地的消失直接导致物种的迅速消亡,而栖息地的破碎化则导致栖息地内部环境条件的改变,使物种缺乏足够大的栖息和运动空间,并有利于外来物种的侵入。适应于在大的整体景观中生存的物种一般扩散能力都很弱,所以最易受到破碎化的影响。

尽管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有所不同,一些空间战略都被普遍认为是有效的。这些战略对克服上述人为扰有积极作用。包括:

(i)建立绝对保护的栖息地核心区;

(ii)建立缓冲区以减少外围人为活动对核心区的干扰;

(iii)在栖息地之间建立廊道;

(iv)增加景观的异质性;

(v)在关键性的部位引入或恢复乡土景观斑块。

2.1 绝对保护核

这是自然保护中最传统的战略,其基本思想是将保护对象(残遗斑块或濒危物种栖息地)尽量完整地保护起来,并将人类活动排斥在核心区周围的缓冲区以外。

岛屿生物地理学强调自然保护区设计中的面积和临近关系。这一理论最早由Preston(1962)和MacArthur及Wilson(1963,1967)等首先提出并发展。这一理论假设一个岛上的物种数目最终将趋于一种动态平衡。导致平衡的两种过程是物种的迁入和灭绝。达到平衡状态的物种数主要取决于岛屿的大小和岛屿离种源的距离,即面积效应(Area Effect)和距离效应(Distance Effect)。也就是说,一个小的保护区不但最终将只能允许少数物种的生存,并在一开始就使物种迅速消亡。而远离种源的保护地,则很难使物种有再迁入来取代消亡的个体。这一假设或多或少在海洋岛屿和孤立的陆地残遗斑块的观察中得到证实(见Frankel and Soule,1981; Harris1984;Forman and Godron 1986; Forman 1995)。但是,陆地景观斑块与海洋岛屿的状况有很大差异(Forman 1979; Harris 1984),目前还没有一个有效的途径来衡量陆地景观斑块隔离状况。有学者提出用景观阻力(Landscape Resistance)来衡量栖息地斑块间的隔离程度(Forman and Godron 1986;Formam 1995)。影响景观阻力的因素包括景观的基相质地和边界频率等。Kanaapen等(1992)提出用最小累积阻力来衡量隔离程度。

岛屿生物地理学的越大越好和越近越好的基本原则在今天仍被广为接受,但也有不同的看法(如Simberloff and Abele 1976),认为几个小的保护区可能比一个大型保护区有更多的优越性。

一些反映面积和物种及种群关系的门槛为规划提供了有用的指导。其中之一是种群健康所需要的最小面积(Viable Minimum Area)。对此,有两条法则,即近期法则和长期法则。近期法则主张最小的有效种群数是50;长期法则主张最小种群数为200-500,这样才能保证生物保护的长期安全。根据这两个门槛,可以相应地确定最小面积(Frankel and Soule 1981;Harris 1984)。

根据岛屿生物地理学,物种与面积之间存在着以下的关系(MacArthur and Wilson 1967)

其中S和A分别是物种数和面积(公顷), C和z是特定物种及环境条件下的参数。尽管C和Z因具体情况变化很大(见Wilcox 1980),这一公式指出,当栖息地斑块很小时保护面积的微小增加会导致物种的大幅度增加,而当栖息地斑块很大时,其面积的进一步扩大只能增加少量的物种。根据这一特点,一般认为保护区的面积每减少十倍,物种数将损失30%。

另一种门槛变量是破碎度。根据采伐的模拟表明,景观中至少有50-70%的原有森林生境才能保护物种及生态过程的健康和维持正常秩序(Franklin and Forman 1987)

2.2 缓冲区

缓冲区(Buffer Zones)或过渡带(Transition Zones)的功能是保护核心区的生态过程和自然演替,减少外界景观人为干扰带来的冲击。通常的方法是在保护核心区周围划一辅的保护和管理范围。但试图在保护核周围建立缓冲区的设想往往会落空,原因是缓冲区土地的所有权法律上不属于保护区管理部门(见McNee1y 1992)。在有的情况下保护区内部也设缓冲区。但是,国际上关于如何划分缓冲区的技术问题一直没有解决。也就是说缓冲区应该划到什么地方,如何划才最有利于保护同时不给当地居民带来过分的经济损失。显然,以保护核心为中心同心圆式地划分缓冲区的做法是不科学的。一个新的划分缓冲区的途径是利用阻力面的等阻线来确定其边界和形状(Yu,1995a-b,1996a)。阻力面类似与地形表面,其中有缓坡和陡坡,呈现一些门槛特征。据此来划分缓冲区不但可以有效地利用土地,而且,可以判别缓冲区合理的形状和格局,减少缓冲区划分的盲目性。

2.3 建立廊道(Corridor)

对抗景观破碎化的一个重要空间战略是在相对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之间建立联系。其中最主要的是建立廊道。生态学家们普遍认为,通过廊道将孤立的栖息地斑块与大型的种源栖息地相联接有利于物种的持续,和增加生物多样性(见Forman and Godron 1986;Harris and Scheck 1991;Saunders and Hobbe 1991;Forman 1995)。这一观点最近在景观规划和设计领域内得到认真的对待(Smith and Hellmund 1993)。

理论上讲,相似的栖息地斑块之间通过廊道可以增加基因的交换和物种流动,给缺乏空间扩散能力的物种提供一个连续的栖息地网络,增加物种重新迁入的机会和提供乡土物种生存的机会。许多实地观察也证实了廊道的这种功能(详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Forman 1995).

廊道的联系和辐射功能使他们成为促进未来生物多样性进化的重要景观结构(Erwin 1991)。根据这一功能,廊道的设计应与生物进化的轨迹相适应,联接重要的物种源以保护不断的物种交流和辐射。

但是,廊道的意义也不能过分地强调。他们有时并不能起到联系乡土栖息地的作用。相反,他们有可能对乡土物种带来危害。在大尺度空间上的一个例子是南北美大陆联接的形成在过去几百万年内导致生物多样性的灾难性的损失(May 1978;Gould 1993, p347)。在小尺度上的观察也证明廊道对乡土物种的危害性(见Harris and Sheck 1991)。对某些生态过程有促进作用的廊道,恰恰对某些物种的运动有阻碍作用。联结孤立栖息地之间的廊道往往会引导天敌的进入,或外来物种的侵入而危协到乡土物种的生存。美国佛罗里达州的开发就有许多这样的问题。外来物种沿着交通廊道侵入景观深处,危协乡土物种的生存(见Harris and Scheck 1991)。

由于廊道功能的这些矛盾,要求景观设计师谨慎考虑如何使廊道有利于乡土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特别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Harris and sheck 1991):

(i)多于一条廊道:多一条廊道就相当于为物种的空间运动多增加一个可选择的途径,为其安全增加一份保险。

(ii)乡土特性:构成廊道的植被本身应是乡土植物。

(iii)越宽越好:廊道必须与种源栖息地相联接,必须有足够的宽度。否则,廊道不但起不到空间联系的效用,而且,可能引导外来物种的入侵。至于多宽的廊道较为合适,目前尚无定论,但越宽越好是一条基本原则。

至于针对某一种动物运动的廊道,当地的生物和生态专家的经验往往能提供最可靠的参考(Binford等1993)

(iv)自然的本底: 廊道应是自然的或是对原有自然廊道的恢复。任何人为设计的廊道都必须与自然的景观格局,如水系格局相适应。

其它联接破碎斑块的方式包括建立动物运动的"跳板"(Stepping Stones),改造栖息地斑块之间的质地和减少景观中的硬性边界频度等以减少动物穿越景观的阻力。 2.4 增加景观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

实验观察和模拟研究都显示,景观异质性或时空的嵌斑特性(Patchenes)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连续及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Turner 1987; Pickett and Thompson 1978;Kolasa and Pickett 1991; Renshaw 1991; Kozakienicz 1995; Forman 1995)。许多物种需要两种或多种栖息地环境。景观的空间格局与时间更替一样可能会显得杂乱无章。但这种动态和交替抹去了景观中的剧烈性的变化,使系统保持稳定。所以,保护和有意识地增加景观的异质性有时是必要的。(Frankel and Soule 1981; Hayes等1987)。增加异质性的人为措施包括控制性的火烧或水淹、采伐等。

2.5 恢复栖息地

另一种代价很高的生物保护战略是栖息地的恢复,在关键性的部位引进乡土栖息地斑块,作为孤立栖息地之间的“跳板”,或增加一个适宜于保护对象的栖息地。这样可以大大增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效果,同时也可提高景观的美学价值(Hayes等1987;Morris1987)。

上述多种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战略都在不同程度上有积极作用。关键的问题是在什么地方和怎样来构建上述空间结构和战略。也就是说在什么地方划分缓冲区?在什么地方建廊道来联接栖息地斑块?在什么地方引入新的斑块来有效地影响生态过程? 这些问题还远未得到解决。

3.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讨论

3.1 普遍的缺陷和应改进的方面

上述关于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途径和空间战略总起来有以下两个方面的不足:

(i)被动的途径

除少数例外,目前生物保护多采用被动方式。生物多样性或乡土栖息地被作为被动的保护对象,被圈在一定的地区或限制在一定的网络内运动。如果把生物对景观的利用作为一个能动的生态过程,一种对景观的竞争性的控制过程,情景可能会很不一样。在这种假设下,通过识别关键性的景观局部和空间联系,而利用物种自身的对空间的探索和侵占能力来保护生物多样性。这也正是景观生态安全格局(Ecological Security Patterns)概念的基本出发点之一(Yu 1995a-c,1996a-b)。

(ii)局限于对“实体”景观的保护

由于上述关于把物种作为被动对象保护在特定地域和现存景观元素中的局限性,生物保护中的景观生态研究和规划往往注重现有景观元素及格局与生物运动过程的关系 (Laver and Haine-Young 1993)或偏于记载和再现现存的景观实体元素而对景观的另一半,即作为景观实体元素背景的部分研究很少。 而恰恰是这部分“虚体”景观,如作为景观中森林斑块背景的农用基质,对物种的空间运动起作很重要的作用。那么,在这种景观基质、或背景中是否存在着某种隐藏的或是潜在的结构,影响、甚致控制着景观生态过程呢?

由于上述两个局限性,生物保护的上述空间战略的有效性也就值得怀疑了。如传统的缓冲区的划分方法,和根据现存的自然结构来建立廊道并相信物种能利用其进行空间运动等都值得进一步讨论。

所以,下列三个问题依然存在:

(a)如果要选择某一栖息地进行保护应如何选择,包括什么和在什么位置。

(b)如果两个或多个孤立的栖息之间需要构筑廊道,什么地方设廊道才具有高效性。

(c)如果恢复一个退化的景观,应在什么地方着手,才可以使恢复过程更有效,包括有效地使乡土物种得以维持和繁衍,和有效地阻止外来物种的侵入。

对这些问题的回答不但需要考察现存景观元素及其空间格局,同时还应研究潜在的景观基础设施。景观生态安全格局理论在这方面作了初步的探讨(Yu 1995a-c, 1996a-b)。

3.2 一些具有启发意义的概念

针对上述普遍采用的景观规划和空间战略的局限性,有学者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模式。尽管这些新概念仍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理论阶段。但对未来生物保护的景观规划发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i)景观的空间构型概念(Spatial Configuration)

这一概念强调景观的构型,即景观元素的毗邻关系。景观的空间构型可能比笼统意义上的景观异质性或景观的嵌合体特性更具有意义(Forman 1990, 1995)但关于这一设想尚没有进一步的实验观察的支持。

同样的设想也包含在森林的群岛模式之中,这一模式主要讨论破碎化的残遗森林景观的空间分布(Harrs 1984)。该模式强调斑块在联系整体群岛系统中的作用应作为斑块被选作为保护对象的首要因素。单一斑块选择作为保护对象的标准包括:①空间位置,②总的物种丰富性,③对特有区系成分生存和延续的意义,④发生遗传变异的可能性。而“选择栖息地岛屿保护地的压倒一切的保护标准是其在整体景观生态系统中的作用”(Harris 1984, p158)。

(ii)进化动态世系概念(Evolutionary Dynamic Lineage)

这一概念认为,目前生物保护的战略基本上是保护那些正走向灭绝的稀有物种,而这并不是我们所需的。 应该保护的是进化的过程(Erwin 1991)。 那些对当代进化过程有重要意义的关键地区应作为我们的保护和管理重点。 根据物种进化的空间轨迹来设计景观生态保护格局,才使生物保护更具有意义而应作为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

(3)景观阻力的概念(Landscape Reristance)

篇5

关键词:生态学原理;外语教学;互联网生态环境

一、引言

“互联网+”概念在2012年被首次提出后,以“互联网”为驱动实现中国传统行业重构的同时,也引领了我国教育领域的变革和发展。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理的学科。对于外语教学来说,互联网已然形成了新的教学生态环境,在变革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也为外语行业带来了无尽的教学设想和途径。网络环境下的大学英语课程以互联网为依托、移动技术为补充,具有虚拟社会化、教学交际化、情景真实化、学习泛在化等特点,为模拟真实自然的语言习得环境创造了优势条件。

二、构建互联网外语教学生态环境

(一)种群与生态环境

种群是指生活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的同一物种的集合体。在生态环境中,种群中的个体彼此影响,通过相互依存与竞争的关系使得该种群得以生存和发展。换句话说,种群中的个体不是孤立存在的,只有种群中的共生关系才能保证每个个体的存在。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总和。自然的生态环境有助于物种的健康发展以及生态系统的平衡。适当的人为干预确实能够促进某些物种的存续,但是过多的人为因素最终会导致整个生态平衡的破坏。

(二)构建适合学生种群发展的网络生态环境

在教学中,学生和教师是两大种群。学生种群内部、教师种群内部以及学生和教师种群之间都存在相互作用。与生态学中的种群发展类似,学生种群只有在自然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才能得到语言技能上的发展。互联网的介入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生态环境,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的优势特点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既可以自建小型网络教学平台,也可以采用较为成熟的、正式发行的网络教学平台,如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引进的《朗文交互英语》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以下简称LEI)。这些网络平台为听说课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真实的语言环境、互动的交流平台、全面的学习跟踪和多样的考核模式(王瑞尧,2016)。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学生群体在适当的指导下能够在自然的语境中模仿母语的习得过程,促进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有效内化。根据种群的内部相互依存和竞争的关系,教师还要着重创建鼓励积极互动和良性竞争的交互环境,使学生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学习的网络,不仅语言知识信息丰富畅通,同时在虚拟的环境中加强学生之间以及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学习的共同体。

三、生态学原理在互联网生态化外语教学中的指导与应用

(一)遵循“生态位理论”,保证利于学习的师生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某一物种在生态环境中的功能地位。生态位理论指出每个生物在长期的生存竞争中都有一个最适合自己生存的时空位置(任丽,2013)。随着生态环境的变化和自身的发展,某一物种的生态位会动态发展的变化,但是为了保证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该物种的生态位又会在某一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在同一个生态环境中,不同的物种不会占据同一个生态位,他们会通过彼此的协调与竞争最终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生态位。在网络教学生态环境中,教师和学生主体的生态位也不能产生混乱。与传统外语课堂不同,互联网能够为学生模拟真实的语言情景,在这种仿真的环境中,学生主体需要更为主动的参与,教师在网络环境下的角色也会变得更加弱化,课堂教学过程不仅要加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理念,还要积极推进学生自主性学习模式,因此良好的师生生态位能够促进网络教学的有效进行。

(二)利用“限制因子定律”,寻找网络外语教学的限制因子

在生态学中,“限制因子定律”也被称为最小因子定律。李比希(JustusLiebig)在1840年发现谷类作物的产量通常不受它大量所需营养元素的限制,而是受到那些微量元素的限制,这些影响生长的微量元素就是限制因子。任何接近或超过生物耐受范围的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虽然其他生态因子的作用量都非常适度,生物个体的正常发展也会受到明显的限制,因此限制因子是影响生物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因子(任丽,2013)。在互联网的外语教学中,寻找限制因子并将限制因子转变为非限制因子是教学和研究的关键。根据笔者之前的实践教学和相关研究结果发现,影响互联网外语教学的限制因子主要有以下几个:1.自主学习能力。在亲身体验式的网络外语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是关键的限制因子。无论网络资源多么真实丰富,网络平台多么科学有效,教师多么认真负责,如果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就不能主动有效地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因此,在网络外语教学中指导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是教学环节中的关键。2.网络教学资源的合理安排。如果网络教学资源缺乏趣味性、语言活动单调乏味、教学内容冗长繁琐、网络资源结构混乱,那么学生就会失去学习兴趣,被动或拒绝继续学习。因此选择内容丰富有趣、结构合理的网络教学平台是保证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子。由于需要经济上的投入,这也确实需要学校和教师所在部门的大力支持。3.大班授课。由于网络机房的配置问题,大班授课是比较普遍的情况。大班授课之所以是限制因子是因为人数过多会导致由于过度依赖网络而产生的学习孤立、师生互动减少等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3-5人的合作化小组(4人为最佳)可以将大班分成小的模块,通过完成任务、内部互助来削减大班限制因子。至于其他影响网络外语教学的限制因子如学习动机、计算机操作技能等以及这些限制因子对于教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还需要进一步的实践研究。

(三)根据“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进行适度的自主性学习

美国生态学家谢尔福德(Shelford)在1911年提出了“耐度定律”,即生物对每个生态因子都有耐受的上限和下限,上下限之间即是对该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最适宜生存的区间是“最适生存区”,在教学生态学中也被称为“最适度原则”。某一种生态因子过多或过少都会对该生物产生不良的影响。在耐受范围内,根据“最适度原则”互联网外语教学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教师的教学参与度,也可以被理解为学生的自主学习程度。教师过多地参与网络教学过程会减少学生主动体验网络语言环境的机会,教师过少地参与教学或者学生完全自主性学习也会产生学习目标和学习内容模糊的情况。齐莫曼(Zimmerman)提出了自主学习研究框架(表1),该框架包含自主学习的六个方面,这六个方面都达到或都达不到是学生自主学习耐度的上限和下限。因此在网络外语教学中建议教师在课前根据这六个方面向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内容和方法,通过安排清晰的学习任务、适当讲解重难点以及课后通过网络平台一对一跟踪和评价,使教学在最适度范围内顺利进行。

(四)遵循“协同进化理论”,促进合作与竞争

一个物种的进化必然会改变其作用于其他物种的选择压力,引起其他生物也发生变化,这些变化反过来又会引发相关物种的进一步变化,这种相互适应、相互作用的共同进化关系即为协同进化(曹凑贵,2002)。除了“教学相长”是“协同进化”的一个方面外,学生之间相互影响、刺激、竞争和合作也能够促使学生个体和群体的共同发展。因此,网络外语教学不能单纯地把学生置于互联网的学习任务中,而是要在教学设计和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交互合作,同时在考核评价中注意学生的良性竞争。(五)根据“最优采食理论”,给予学生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最优途径的建议“最优采食理论”是指捕食者在付出代价的同时应该喜食有最大净回报的食物。根据该理论,学生会根据自身特点和环境来采取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以及最佳的途径来获取语言知识和技能。但是,在实际外语教学中由于学习目标模糊、学习内容混乱,学习方法传统、学习途径单一等问题,学生自身并不清楚该通过何种方式和途径获取相应的语言知识。在笔者针对该问题所设置的问卷调查中,有70%的学生认为英语学习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课堂教学。尽管有一部分学生提到了丰富的网络资源,如英美视频、外语学习网站等,但是都普遍反映不知道该学些什么也不知道该怎样学。因此,在“最优采食理论”指导下,教师应指导学生明确语言知识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也可以通过积极引入不同的网络资源、网络教学平台为学生创设多种学习环境和方式,满足不同的知识采食途径。(六)规避“花盆效应”,促进学生可持续性学习发展“花盆效应”是指在人为提供的适宜条件下花可以长的很好,但是一旦脱离人的照顾就会枯萎(王瑞尧,2016)。互联网就是一个开放的半人工花盆环境,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顺利进行网络语言学习,但是一旦脱离教师的监控和管理,往往会出现网络学习障碍。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明确网络学习任务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除此之外,在课上和课后都要进行及时有效的一对一监控和评价,使学生在教师的主导下自主完成学习内容,逐渐培养学生可以脱离教师的独立学习能力。

四、结语

生态学与教育相结合形成了一个新的学科——教育生态学。在外语教学中,利用生态学中的原理和规律分析和指导语言学习也是外语教师和研究者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和方向。在以互联网为依托的外语教学中,教师要着重为学生创设适宜语言学习的网络生态环境,在师生协同合作下提高网络学习效率,使学生利用互联网找到新的语言学习途径和方法。

参考文献:

[2]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3]任丽.生态学视角下大学英语教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学院,2013.

[4]师琳.建构主义视角下的大学英语网络教学生态环境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2(5).

篇6

满分:150分 时间:l50分钟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和干物质积累在变温条件下比恒温条件下 ( )

A.不利

B.有利

C.一样

D.不确定

2.植物体一般含水量达 ( )

A.30%~40%

B.40%~50%

C.50%~60%

D.60%~80%

3.土壤真菌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的共生体称为 ( )

A.菌丝

B.根瘤

C.菌根

D.子实体

4.顶极一格局假说的优势顶极,相当于单元顶极论的气候顶极的 ( )

A.后顶极

B.前顶极

C.分顶极

D.气候顶极

5.植物对高原生态环境适应方式是 ( )

A.形成CO2的储库

B.光合作用量子效率升高

C.细胞内叶绿体大、数量少

D.气孔导度减小、数目增多

6.粳稻和籼稻属于 ( )

A.气候生态型

B.土壤生态型

C.生物生态型

D.以上都不正确

7.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 ( )

A.群集分布

B.均匀分布

C.成丛分布

D.随机分布

8.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数数量为 ( )

A.大于K/2

B.等于K

C.等于K/2

D.小于K/2

9.生态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原因是由于 ( )

A。它与其他学科的交叉

B.它研究内容的广泛和深入

C.它的理论逐渐形成

D.以上全部内容

10.鸟类繁殖季节在春季,促使雌鸟排卵的主要因素是 ( )

A.温度上升

B.食物质量提高

C.光照强度增强

D.日照时间加长

11.旅鼠啃食植物,其数量增长。植物遭破坏后,会引起旅鼠外迁或因饥饿而死亡及遭到捕食。旅鼠的减少,使植物量增多,这为存活的旅鼠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旅鼠的数量又逐渐增长。旅鼠的这种增长现象是 ( )

A.指数增长

B.季节性增长

C.周期增长

D.逻辑斯谛增长

12.群落之间、群落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可见标志是 ( )

A.生态位

B.群落水平结构

C.群落垂直结构

D.群落外貌

13.在青草一蚱蜢一青蛙一蛇一猫头鹰这条食物链上,猫头鹰的体重每增加1kg,理论上至多需青草 ( )

A.500kg

B.1000kg

C.5000kg

D.10000kg

14.生态学巩固时期,生态学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主要是指 ( )

A.生态学概念的提出

B.生态系统概念的提出

C.生态学的广泛应用

D.生态学同其他学科的渗透交叉

15.根据地球环境的性质,可将环境划分为 ( )

A.区域环境和生态环境

B.区域环境和自然环境

C.生态环境和人工环境

D.自然环境和人工环境

16.下列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 )

A.鸟与树

B.青蛙与水稻

C.豆科植物与禾本科植物

D.豆科植物与根瘤菌

17.r对策生物种群容易发生 ( )

A.种群平衡

B.种群爆发

C.种群衰退

D.生态入侵

18.关于生物群落的特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生物群落的特征是群落内所有生物的群体表现

B.一棵草、一棵树各自显示着不同生物群落的外貌

C.一棵树木的高大挺拔代表了森林群落的外貌特征

D.植物、动物、微生物对生物群落特征的影响大小一致

19.饶基耶尔频度定律表明 ( )

A.属于低级频度的种类通常较多

B.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高

C.频度越高的种的数目越低

D.低频度种的数目较高频度种的数目少

20.动物对冷环境的适应最直接的方式是 ( )

A.减少体内能源物质的消耗

B.主动地避开低温环境,进行迁移

篇7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生物在生存斗争中是K对策生物的是 ( )

A.蝼蛄

B.金雕

C.乌龟

D.蟾蜍

答案:B

2.高原植物叶肉组织具有丰富的含较多单宁或胶状物质的异细胞,其作用是 ( )

A.形成CO2的储库

B.增加抗寒、抗旱能力

C.有利于增加光的吸收量

D.吸收高原增多的紫外辐射

答案:D

3.油菜的抗病品种和感病品种属于 ( )

A.气候生态型

B.生物生态型

C.土壤生态型

D.不属于生态型

答案:B

4.种群分布调查得分散度S2和平均数m,若S2=m,即每一个体在任何空间的分布概率是相等的,其分散度S2等于平均数,种群的分布为 (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群集分布

D.成丛分布

答案:A

5.在渔业生产上为获得持续捕捞量,海洋捕捞时,应使鱼类的种群数量保持在( )

A.K/2

B.K/3

C.K/4

D.K/5

答案:A

6.植物分泌毒素抵抗微生物入侵称为 ( )

A.他感作用

B.抗毒作用

C.他毒作用

D.抑制作用

答案:A

7.下列生物属于r对策的是 ( )

A.蝗虫

B.大象

C.丹顶鹤

D.银杏

答案:A

8.关于群落概念的叙述,下列不正确的是 ( )

A.群落的特征就是植物个体的特征

B.群落内植物与动物之间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C.群落内植物与植物之间构成一定的相互关系

D.群落内动物与动物也具有一定的相互关系

答案:A

9.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五级,其中属于E级频度的种类往往是 ( )

A.优势种

B.伴生种

C.偶见种

D.残遗种

答案:A

10.植物受低温的伤害决定于降温的速度,它表现在 ( )

A.温度一直缓慢降低到-20℃,植物冻死率高

B.温度迅速降低到-10℃,而后缓慢降低到-20℃,植物冻死率低

C.温度缓慢降低到-10℃,而后迅速降低到,-20℃,植物冻死率低

D.温度缓慢降低到-10℃,而后迅速降低到-20℃,植物冻死率高

答案:D

11.当代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使生态学的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 ( )

A.以植物为研究主体

B.以人类为研究主体

C.以动物为研究主体

D.以种群为研究主体

答案:B

12.氧气对水生动物来说,属于 ( )

A.地球因子

B.限制因子

C.替代因子

D.一般生态因子

答案:B

13.下列条件中,能提高雏鸡的孵化率,降低“死胎”率的是 ( )

A.昼夜变温

B.恒温条件

C.高温条件

D.低温条件

答案:A

14.当水量低于植物生长所需最低点时,植物会 ( )

A.萎蔫

B.烂根

C.休眠

D.缺氧

答案:A

15.在下列哪种条件下,土壤养分有效性,最有利于植物生长 ( )

A.pH5~6酸性

B.pH6~7微酸

C.pH7~8微碱

D.pH8~9碱性

答案:B

16.下列现象中属于风对植物的有利影响的是 ( )

A.风媒

B.“旗形树”

C.风折

D.矮化

答案:A

17.下列属于原地实验的是 ( )

A.实验室中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B.在田间通过罩笼,研究棉铃虫的发育和死亡

C.应用人工气候箱研究不同温度对昆虫发育和死亡的影响

D.用线粒体和细胞核DNA标记序列,分析证实欧洲大陆的沙漠飞蝗来自两个起源地

答案:B

18.睡莲属于 ( )

A.浮水植物

B.沉水植物

C.挺水植物

D.多浆植物

答案:A

19.在一些水域中,由于氮、磷等矿物质过多而引起一些浮游生物的突然增殖,并引起水色异常,即赤潮现象。这一现象属于 ( )

A.生态入侵

B.种群平衡

C.季节消长

D.种群爆发

答案:D

20.群落发育初期的主要标志是 ( )

A.植物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B.植物伴生种的良好发育

C.植物建群种的良好发育

D.植物亚优势种的良好发育

答案:C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山坡有凸形、凹形和____ 三种基本形态。

答案:直形

32.种群是____ 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答案:群落

33.个体生态学的基本内容与____ 相当。

答案:生理生态学

34.根据植物对土壤含盐量的反应,可将植物划分出盐土植物和____。

答案:碱土植物

35.种群各个年龄或年龄组的个体数占整个种群个体总数的百分比结构称为____。

答案:年龄结构

36.我国从东南到西北受海洋季风和湿气流的影响程度逐渐减弱,依次有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的气候,相应的变化植被依次出现____ 、半干旱草原区和干旱荒漠区三大植被区域。

答案:湿润森林区

37.群落随着气候季节的交替,形成周期性变动,群落呈现不同的外貌,叫群落的____。

答案:季相

38.冲积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较风积物母质上发育的土壤,其肥力____。

答案:较高

39.在太阳光谱中央附近,可分为紫外光区、可见光区和____ 三个区。

答案:红外光区

30.认为群落并非自然界的实体,而是生态学家为了便于研究,从一个连续变化着的植被连续体中,人为确定的一组物种的集合,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____。

答案:个体论观点

31.由树木构成防护森林带,风可以从林冠上方和下方通过,这种林带结构是____

答案:通风结构

32.营养级之内的能量转化效率包括组织生长效率、____、同化效率和维持价四种。

答案:生态生长效率

33.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包括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和____。

答案:价值流

34.土壤是指地球陆地表面具有肥力且能____ 的疏松层。

答案:生长植物

35.恒温动物身体的突出部分,如四肢、尾巴和外耳等在低温环境中有变小变短的趋势,这是减少散热的一种形态适应,这一适应常被称为___ 。

答案:Allen规律

36.地形是通过改变其他生态因子而对生物产生影响的,所以地形称为____生态因子。

答案:间接

27.生态系统中生物有机体在能量代谢过程中,将能量、物质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生物产品(糖类、脂质和蛋白质等)的过程,称为生态系统的____。

答案:生物生产

38.根据演替起始基质的性质不同,生态演替可划分为____和次生演替。

答案:原生演替

39.根据形成生态型的主导因子不同,将植物生态型分为气候生态型、生物生态型和____三种类型。

答案:土壤生态型

40.当环境条件相当一致,且生物没有群集的要求,则该生物种群的内分布型是____。

答案:随机型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41.多度是指群落内各物种的个体数量。既可以是个体的绝对数量,既可以用各物种的个体在群落中的比率来表示。 ( )

答案:√

42.生物的生态位重叠必然导致竞争。 ( )

答案:×

43.太阳能和化学能只有通过绿色植物,才能源溽丕断地输入到生态系统,成为消费者和还原者的能源。 ( )

答案:×

44.栖息地的减少和改变,滥捕乱猎和污染是影响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原因。 ( )

答案:√

45.生态学研究的对象是生物与环境。 ( )

答案:×

46.酶的活性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温度越高对生物体的发育和生长的速度越好。( )

答案:×

47.在经常有大风的地区,只有最善行的动物生存。 ( )

答案:×

48.农业生态系统是一种耗散结构。 ( )

答案:√

49.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需要大量二氧化碳,所以农业施肥只用含二氧化碳含量多的肥判就可以了。 ( )

答案:×

50.植物的性别决定只由其基因决定,而不受其他任何因素影响。 ( )

答案:×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什么是优势种、建群种?

答案:优势种是对群落的结构和群落环境的形成起主要作用的植物,它们通常是那些个体数量多,投影盖度大,生物量高,体积较大,生活能力较强,即优势度较高的种。

建群种是在优势层的优势种中起构建群落作用的植物。分单建种群落和共建种群落。

52.简述种间竞争的竞争类型。

答案:种间关系是生活于同一生境中的所有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种间.关系主要包括竞争、捕食、共生、寄生或他感作用等。

(1)种间竞争是指两种或更多物种共同利用同一资源产生的相互竞争作用。一般将种间竞争分为干扰竞争和利用竞争两种。种间竞争的一个重要原理是竞争排除原理,其主要内容是,当两个物种开始竞争时,一个物种最终会将另一个物种完全排除掉,并使整个系统趋于饱和。

(2)一种生物攻击、损伤或杀死另一种生物,并以其为食,称为捕食,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捕食与被捕食者应保持着平衡。否则生态系统将会被破坏。

(3)共生是生物间的一种正相互作用,包括偏利共生和互利共生。

(4)寄生是一个物种从另一个物种中的体液、组织或已消化物质获取营养,并对宿主造成危害。

(5)他感作用是一种植物通过向体外分泌代谢中的化学物质,对其它植物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53.什么是初级生产、次级生产?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答案:初级生产是指地球上的各种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辐射能以有机质的形式贮存起来的过程。

次级生产是指生态系统初级生产以外的生物有机体的生产,即消费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级生产所制造的物质和贮存的能量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转化形成自身的物质和能量的过程。

初级生产是自养生物有机体生产和制造有机物的过程,而次级生产是异养生物有机体再利用再加工有机物的过程。牧草被牛羊取食,同化后增加牛羊的重量,牛羊产奶、繁殖后代等过程都是次级生产。

五、论述题:54题,20分。

54.论述捕食者与猎物的协同进化。

答案:一个物种的性状作为另一物种的性状的反应而进化,而后一物种的性状又作为前一物种性状的反应的进化现象称协同进化。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捕食者通常具锐利的爪,撕裂用的牙,毒腺等或其他武器,以提高捕食效率,猎物常具保护色、警戒色、假死、拟态等适应特征,以逃避被捕食。

蝙蝠能发放超声波,根据回声反射来确定猎物的位置;而一些蛾类能根据其腹基部“双耳”感受的声纳逃避蝙蝠的捕食。不仅如此,某些灯蛾科(Arctidae)种类能发放超声波对付蝙蝠的超声波,并使其堵塞或失灵。更有趣的是,为了对付蛾类这种“先进”的防卫系统,蝙蝠还能通过改变频率,避免发放蛾类最易接受的频率,或者停止回声探测而直接接受蛾所产生的声音以发现猎物。捕食者与猎物的相互适应是进化过程中的一场真实的“军备竞赛”。

在捕食者与猎物相互的协同进化过程中,常常是有害的“负作用”倾向于减弱。捕食者如有更好的捕食能力,它就更易得到后裔,因此自然选择有利于更有效的捕食。但过分有效的捕食可能把猎物种群消灭,然后捕食者也因饥饿而死亡,因此“精明”的捕食者不能对猎物过捕。

一、选择题: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有效积温计算公式中Y代表 ( )

A.一段时间的温度

B.生物学零度

C.一段时间的天数

D.总积温

答案:C

2.为了减少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家引入了一种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与真菌相似,但毒性相对低的真菌,从而使该果树增产。园艺家利用的是种间关系中的 ( )

A.寄生关系

B.共生关系

C.竞争关系

D.捕食关系

答案:C

3.根据生态因子的性质,可将其分为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人为因子和 ( )

A.气候因子

B.地球因子

C.外来因子

D.非生物因子

答案:A

4.地中海果蝇的生物学零度是13.5℃,发育所需要的有效积温是250℃,则其在26℃条件下生长发育所需时间为 ( )

A.50d

B.40d

C.30d

D.20d

答案:D

5.在长期人为培育生产环境中,各种大Et农作物也形成了相似的形态、生理、生态特性,下列不属于其生活型特征的是 ( )

A.顶端优势强

B.耐肥

C.抗病力弱

D.具有较高的光合能力

答案:A

6.种群分布调查得分散度S2,若S2=0,即绝大多数样方的个体数稳定接近于平均数时,种群的分布为 ( )

A.随机分布

B.均匀分布

C.群集分布

D.成丛分布

答案:B

7.生物个体大、寿命长、存活率高,要求稳定的栖息环境,则其生态对策是 ( )

A.对策

B.K对策

C.S对策

D.r对策

答案:B

8.物种频度从高到低分A、B、C、D和E五级,按饶基耶尔频度定律,在一个种类分布比较均匀一致的群落中,属于五级频度的种类的物种数的关系是 ( )

A.A>BD>E

B.A>B>C>D

C.A>B

D.A>B

答案:B

9.鸟类试图把所有的雏鸟喂活。一旦出现食物短缺,亲鸟会集中喂养部分雏鸟,而放弃对另一部分雏鸟的喂养。亲鸟的这种育雏方式体现了生物的 ( )

A.生殖对策灵活性

B.生殖对策延续性

C.生殖对策竞争性

D.生殖对策季节性

答案:A

10.生态学根据生物类型可分为 ( )

A.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微生物生态学等

B.分子生态学、细胞生态学、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等

C.陆地生态学、水域生态学等

D.森林生态学、农业生态学、山地生态学、城市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

答案:A

11.比较理想的耕种土壤是 ( )

A.黏土

B.壤土

C.沙土

D.盐碱土

答案:B

12.原始森林遭到破坏后,形成森林的过程为 ( )

A.原生演替

B.次生演替

C.旱生演替

D.逆行演替

答案:B

13.玉米与豆类间作,其关系属于 ( )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共栖作用

答案:C

14.在强风地区生长的植物,其结构特征一般类似于 ( )

A.水生植物

B.湿生植物

C.中生植物

D.旱生植物

答案:D

15.群落内部环境不具备的特点是 ( )

A.光照强度减弱

B.土壤湿度增加

C.空气湿度增加

D.气温增加

答案:D

16.下列生理生态过程中的水用做代谢原料的是 ( )

A.保持温度

B.植物挺立

C.光合作用

D.气孔开闭

答案:C

17.生态学学派分化是在 ( )

A.生态学的萌芽时期

B.生态学的建立时期

C.现代生态学时期

D.生态学的巩固时期

答案:D

18.高原植物类胡萝卜素含量显著增加,并有花色素苷形成,其作用是 ( )

A.降低光合反应适温

B.提高光合作用量子效率

C.吸收高原增多的紫外辐射

D.阻止吸收高原增多的紫外辐射

答案:C

19.生态位是一个既抽象而含义又十分丰富的生态学专有名词,它的主要内涵是 ( )

A.生态环境

B.生物单位适应性的总和

C.生物单位生存条件的总集合体

D.生物在群落中的功能作用

答案:B

20.欧洲的穴兔于1859年由英国引入澳大利亚,十几年内数量急剧增长,与牛羊竞争牧场,成为一大危害。这种现象从种群数量变动角度看是属于 ( )

A.种群平衡

B.生态入侵

C.不规则波动

D.种群爆发

答案:B

二、填空题:21~4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

21.生态学金字塔有能量金字塔、____和数量金字塔三种类型。

答案:生物金字塔

22.生态系统中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大气圈、水圈和____。

答案:岩石圈

23.建群种生活型相近而且群落外貌相似的植被型联合为____。

答案:植被型组

24.生态因子中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称为生存因子、____。

答案:生存条件或生活条件

25.在光照不足时,植物的光合作用量刚好与植物的呼吸消耗相平衡之处,称为光____。

答案:补偿点

26.饶基耶尔划分生活型的最重要依据是____。

答案:休眠芽(复苏芽)

27.可持续发展遵守的三个原则是:共同性原则、公平性原则和____

答案:持续性原则

28.植物地上部分垂直投影面积占样地面积的百分比,叫____。

答案:盖度(投影盖度)

29.植被随海拔的升高依次成带状分布。这种植被大致与山体的等高线平行,并有一定的垂直厚度,称为植被分布的____ 。

答案:垂直地带性

30.成群分布的原因是种子传播方式以母株为扩散中心、动物的群居性和社会行为及___

答案:环境资源贫富分布不均

31.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这一法则称为____。

答案:有效积温法则

32.动物种群中各个动物的地位具有一定顺序的等级现象称为____。

答案:社会等级

33.认为群落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一个有组织的生物系统,像有机体与种群那样,这种群落性质观点是____ 。

答案:机体论观点

34.根据数量稳定性、自然更新性以及人为再回收性等方面的差异,自然资源可分为___和可枯竭的自然资源两大类。

答案:不可枯竭的自然资源

35.世界植被水平分布一般规律是北半球自北向南依次出现寒带的苔原、寒温带的针叶林、温带的夏绿阔叶林、亚热带的____以及热带的雨林。

答案:常绿阔叶林

36.高纬度地区恒温动物的身体住往比生活在低纬的同类个体大,因为个体大的动物,其单位体重散热量相对较少,这就是____。

答案:Bergmam规律

37.生态系统的两大部分是____和非生物环境(非生命部分)。

答案:生物群落(有生命部分)

38.某些生物种群的个体、配偶或家族,常将它们的活动局限在一定的区域内,并加以保护,这种现象称为 ____ 。

答案:领域性

39.植被类型的地带性分布包括水平地带性分布和____。

答案:垂直地带性分布

40.坡向主要影响光照强度和____ ,使不同坡向的水热状况有较大差异。

答案:日照时数

三、判断题:41~5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判断下列各题的正误,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内划“√”。错误的划“×”。

41.生物群落是生态系统的一个结构单位,即指其形态结构。 ( )

答案:×

42.负相互作用是有害的。 ( )

答案:×

43.世界植被的水平分布的经度地带性规律,与海陆分布、大气环流和大地形的影响无关。( )

答案:×

44.温室效应魄加剧将导致大气中CO2浓度降低。 ( )

答案:×

45.从一个营养级到另一个营养级的能量转化效率为10%。能量游动过程中有90%的能量损失了,这就是营养级不能超过4级的原因。 ( )

答案:√

46.水生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一般比陆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长。 ( )

答案:√

47.广适性生物是食性广的物种,狭适性生物是食性窄的物种。 ( )

答案:×

48.在温暖季节里,干燥风带来热而干燥的空气,受这种风的影响后,植物体内水分平衡受破坏。 ( )

答案:√

49.植物根系深入土壤,利于一部分微生物和穴居动物进入土壤的深层。 ( )

答案:√

50.次生演替的结果是群落复生。 ( )

答案:×

四、简答题:51~53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

51.简述温室气体浓度升高的后果。

答案:(1)出现温室效应,使地表温度升高。

(2)导致极地和高山冰雪消融速度加快、海水受热膨胀,使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受到海水的侵袭。

(3)改变了全球水热分布格局,部分湿润地区可能变得干燥,而部分干燥地区可能变得湿润。

(4)改变了生态系统原有的平衡状态,一部分生物可能不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濒危或灭绝。

52.简述二氧化碳使气候变暖的原理。

答案:二氧化碳影响地球能量平衡,即热量的辐射。能量主要是以光线的形式到达地球,其中大部分被吸收并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热量,热量最后以红外(热)辐射形式,从地球再辐射出去。在大气层中,二氧化碳对光辐射是透彻无阻的,但要吸收红外线并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顶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越多,热外流越受阻,从而地球温度升得更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除二氧化碳以外,大气中的甲烷、氮氧化合物等气体浓度的增加,都能引起类似的效应,但在全球增温作用中以二氧化碳为主,约占60%以上。

53.简述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哪两个方面的内容。

答案:生态系统的动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态系统进化和生态系统演替。生态系统进化是长期的地质、气候等外部变化与生态系统生物组分活动结果所引起的内部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早期的生态系统应该是水域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演替就是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随时间的改变。演替有原生演替和次生演替之分,也有正向演替和逆向演替的区别。

五、论述题:54题。20分。

篇8

论文摘要:后现代生态观对于我们确立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体现了人对生命进化不同方向的智慧选择。它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一、后现代生态观的定义,起源与演变

(一)定义

后现代生态观,顾名思义就是在批判传统哲学理论,批判现代性基础上,以生态学的观点重新定位人类,重新看待人类在世界中的生存位置。认为人只是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每一种生物非生物都有其存在的生态理由,并对其他存在产生着或大或小的影响。而生态系统是有其自身的平衡规律与资源限制的。人类当代的经济增长繁荣,实际是以掠夺破坏自然资源,侵害其他物种甚至是人类下一代的生存权利换取,以地球的生态危机为代价的。而最终,将反过来伤害人类自身,导致人类作为一个物种在地球上灭亡。因此,后现代生态观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强调用一种全新的价值观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用生态学整体主义的世界观和生态科学的方法论去观察、评价和调节自然,技术、社会的关系;以寻求人,自然,社会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二)起源

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西方工业革命的兴起促进了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同时也造成森林资源和野生物种的破坏,带来城市的空气、水源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人们开始关注人类保护生态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反思人与自然关系的本质。1933年,德国哲学家阿尔伯特·施韦兹提出了“敬畏生命”的伦理原则。1949年,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的论文集《沙乡年鉴》出版,在该书“大地伦理”一章中,提出,为了保护“生命共同体的稳定、完整和美丽”,需要一种新的大地伦理。在这个生命共同体中,人类只是“普通的成员和公民”

(三)演变

20世纪80年代,“地球第一”的概念已经形成,许多哲学家、科学家以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论证自己的环境价值观念,提出自己的环境保护方式,并开始确立起相对稳定和比较完整的思想理论体系。1981年,斯可利穆卫斯基在伦敦出版了《生态哲学:设计新的生命策略》。1983年,汤姆·雷根出版了在动物权利理论方面的重要著作《动物权利的情形》。罗宾·阿特弗尔德出版了专著《环境问题的伦理学》。生态哲学的突破之代表首数阿伦·奈斯提出的深层生态哲学。深层生态哲学的目的在于克服西方二元论哲学,摧毁西方哲学关于自然的陈旧的思考、范式,变革西方的经济、政治、社会和制度。所以,生态哲学的任务是人们在自然—技术—社会的关联中加强对我们生存基础和我们人类基础的反思。在技术的运用上趋利避害,在顺应自然的基础上利用自然,重新确立人与社会发展的方向,创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生活。

我国学者余谋昌在《生态哲学》一书中对生态哲学的特点作了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哲学方向。它产生于人们对当代生态危机的哲学反思,以及生态学发展的理论概括。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世界观,它用生态学整体性观点去观察现实事物和解释现实世界。生态哲学是一种新的方法论。它以生态学方式思考,是科学的生态思维。”

生态哲学家强调人类应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以及现代社会的价值观与组织方式中违背生态规律之处进行深刻的反思和深层的改造。如一些生态哲学家指出的,“可持续发展”应以可持续的生态圈为前提。深层生态学从现代生态意识的整体性和相互依存性出发提出的现代环境价值新观念,对社会学来说是富有启迪的。它们从根本上有利于人们转变传统的思想价值观念,对人与自然环境作出新的观照与思考,促进人类与自然界和谐相处,推动人、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整体性的生态伦理思想

有机整体观是后现代生态观的一个基本主张,它认为世间万事万物是联结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赖,整个世界是一个生命整体,人在自然之中,人的生存与其他物种的生存状况密切相关,其他物种的存在状态关乎人类的生存质量。因此,整体的性质是首要的,部分是次要的;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差别是相对的,联系才是基本的。有机整体论也被称为新有机论,是一种生态主义世界观。它强调有机创造性、内在联系性,力图克服现代性的机械观和二元论方法,主张内在关系不仅是生命体的基本特征,而且是最基本的物理单位的基本特征。有机整体观承认物种的独特性和价值,但没有将价值总体化和绝对化,与绝对生物中心主义不同的是,它承认人的特殊性并对之有适度的凸显,在这种世界观看来,人类的经验也向这个星球注人了许多据我们所知其他物种所不能有的经验。人际关系和人类的创造力所特有的享乐的特性具有独一无二的内在价值。我们是自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点丝毫不有损于我们已实现的价值的独到之处。

在生态学中,人的悲剧性的弱点是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恰好相反),是其征服、人化、驯养、侵害、剥削每一自然事物的强迫症。另一位美国学者查尔斯·詹克斯也于1986年发表《什么是后现代主义?》,明确指出后现代主义世界观承认全球所有生物和非生物都是相互联系的生态学观点。到了1989年,英国学者史蒂文·康纳将生态思想定位为后现代思想:人们已经以各种方式指出,生态学思想是后现代思想,因为它不是要我们将文化与自然的关系设想为同一的、附属的或对立的,而是要我们将其设想为动态的、差异的、相互交流的。在同一年里,美国出现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声称:生态学为后现代世界观提供了最基本的要素。

后现代主义从解构转向建构时,其生态学维度已经逐渐生长起来。生态批评既是这种成长的结果,又是其内在动力。作为聚焦于文学的生态学实践,作为建设性的后现代的一支理论劲旅,它将现代性的思想基础即机械自然观、单一性的男性精神、经济主义意义观等视为现代性危机和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并对之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检省。在深人发掘这些作为现代性的深层思想基础的各种理念、因素与生态危机之间的内在联系的同时,它倡导有机自然观、恢复女性的文化象征,标举后现代的生态世界观,提倡后现代的生活方式,从而消除现代性的危机,重建人与自然、人与自身、人与地方的关系。其目的,是想探寻恢复生态、救赎人类的理想之路。

后现代生态观的批判目标是单一性的现代性世界观。对现代性世界观的深层思想根基的检省和批判,构成了这一思潮的主要内容。生态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现代性危机尤其是现代精神的危机,与男性精神的单向度膨胀扩张和女性文化精神的缺失有着密切的联系。这种文化维度的缺失引发了严重的结果,造成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紧张和恶化,时至今日,这种单面精神仍在继续产生着影响,而且,它在现代大规模破坏性技术中的体现使得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具有更大的破坏性。美国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人物大卫·雷·格里芬批评笛卡尔式的自然观说:按这种观念,“在决定对待自然的方式时,人类的欲望及其满足是唯一值得考虑的东西。这就意味着一种掠夺性的伦理学:人们不必去顾及自然的生命及其内在价值;上帝明确地规定了世界应由我们来统治(实质上是‘掠夺’)。

后现代主义则倾向于把人类当作自然的一部分,强调人类与其他物种之间连续性的亲缘关系。生物和生态系统的各种因素,包括生物因素、环境因素及它们的关联性,都是相互依赖的。因而,后现代生态世界观强调自然世界本身的“内在价值”,要求将道德关怀的对象从社会扩展到整个生命和自然世界。激进的生态中心主义者甚至说宁愿杀死一个人而非一条蛇,也就是说,对于自然生态平衡的维护来说,他们认为某些濒危物种的保护,其意义更有甚于某个社会成员的保护。

生态伦理学现在已经为许多环境主义者所认可,被当作判断人对环境的行为是否正当的价值基础:如美国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大地伦理》中所说的,“一件事情当它倾向于保持生物群体的整体性、稳定性和美时就是对的,反之则是错的”。和传统伦理学相比,生态中心伦理学的激进之处表现在它对所谓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激烈批判上。

由此可见生态中心伦理学和传统伦理学差别之大。生物中心主义者则体现了类似于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以此与形形的人类中心论或人类优越论抗衡。生物中心主义者认为,既然动物赋有与人一样的感觉痛苦与快乐的能力,那么也就理所当然地赋有与人同等的生存权利。英国学者彼得·辛格论证说:“如果一个存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什么道德上的合理性。不管一个存在物的本性如何,平等原则都要求我们把它的苦乐看得和其他存在物的苦乐同样重要。”

准确地理解评价国外不同派别的生态学与生态伦理思想对落实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科学发展观视域中的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求的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生态伦理思想

伦理学的基础是价值论。价值论讲内在价值也讲外在价值。所谓内在价值是说事物X自身就是好的,就是目的,无须借助其他尺度来衡量;它自身就是尺度。这种价值显然就是人,也只有人。而外在价值刚好相反,它是指事物Y相对具有内在价值的事物X而具有的意义,或被认为是好的;它的价值是由后者经过评价所赋予的,后者是其价值有无、高低和正负的衡量的尺度。这就涉及到了人在历史性的社会实践中与之相遇的自然界或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价值问题。自然界对人所具有的外在价值用马克思的话说就是“自然界的属人本性”或“自然界的人类性”;这种本性或属性随着人的全面发展也会变得日益丰富,换句话说,外在价值是随着内在价值的提高而不断增值的。环境保护论者说的“大地的价值”、“森林的价值”等等应该指的是森林或土地相对于人(即内在价值)的外在价值。价值论总应是人本主义的,它认为只有人才是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这种人类中心论至今没有修正的必要,而且今天西方大多数生态伦理观仍是这个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

从人类中心论的价值论出发仍然可以持对自然进行保护的态度或立场。它的两个基本方向是:1)属人的自然界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存在方式。它具有不断增加着的外在价值以及无限多样的可能性,同时也是人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我们应为了自身发展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更好的利用它,保护它。这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当成人与家园的关系。2)属于人的自然在历史和社会中中介着人与人的关系,人对自然万事万物的关系实际上都是人与人(现实的他人、他民族、古人与未来的人)的利用关系。因此,应本着尊重基本人权和各民族平等发展权、尊重人类共同文明的原则处理有关自然、生态和环境的问题。这就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看成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这也就是所谓人与自然之间的伦理关系的真正含义。

反之从生物物种的“内在价值”出发的“生态伦理学”在理论上是难以想像的;希望以自然科学为规范构建某种“科学的生态伦理学”,实际得到的只能是这个自相矛盾的术语本身,因为伦理学总是以价值论为基础的而自然科学总是标榜价值中立,于是“科学伦理学”最多是一个总拥有零的分配方案。

篇9

【关键词】:环境;生态学;园林;景观设计;原则

从地球形成开始,所有生命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作用的、平衡的网络。这种生命构型或生物圈,产生于土壤、空气、火和水,包括我们的整个生存环境。

1 引入生态理念

生态学是一门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学科,生态学(Ecology) 是研究有机体及其周围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任何生物的生存都不是孤立的:同种个体之间有互助有竞争;植物、动物、微生物之间也存在复杂的相生相克关系。人类为满足自身的需要,不断改造环境,环境反过来又影响人类。生态学主要研究有机体相互之间以及它们与其生物及物理环境之间的关系。美国国会要求联邦政府所有机构“在资源导向型项目的规划和开发中,倡导并使用生态信息”。

2生态学理论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关注点

2.1 自然生态性的关注

一切自然生态形式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是适应自然发生发展规律的结果。一切景观建设活动都应从建立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出发,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尽可能小的对环境产生影响。自然生态系统二直生生不息地为人类提供各种生活资源与条件,满足人们各方面需求。而人类也应在充分有效利用自然资源的前提下,尊重其各种生命形式和发生过程。生态学家告诉我们,自然具有很强自我组织、自我协调和自生更新发展的能力,它是能动的。人类在利用它时,应像对待朋友一样去尊重它,并顺应其发生规律,从而保证自然的自我生存与延续。

2.2资源持续利用的关注

人类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供应能力,当代人资源的利用不应当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不能超前消费后代人的资源,城市住区景观生态更新就是将原有的那些不利于资源高效利用的设施进行改善更新。提高设备的效率起到有效降低能耗的效果,照明能耗是住宅能耗中的常规耗能项目,可以在楼梯间内装置声控照明灯、采用节能照明灯等可大大降低能耗;建立雨水收集系统 (从屋面、阳台、露台、住区内地面)以及二次循环利用生活废水系统,充分利用中水系统,节约水资源,化害为利,保护环境、缓解水资源不足:将一些对人体和对环境存在危害的设施或建筑改为采用环保的、高效的、节能的、无污无害的建材;提倡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充分利用住区环境提供的可再生自然资源,例如风、太阳、雨、绿地区域、土壤(各种地热资源)等。

2.3基于经济性的园林景观设计考虑

景观生态设计还必须考虑到“应用程序”的问题。所谓“应用”指的是园林的功能为客户。“应用程序”的观点具有一定的永恒的和长寿。景观设计师的审美要求,根据群众,活动规则功能需求等方面,创造一个优美、卫生、健康的兴趣,舒适和方便的园林空间,以满足游客的游览、休息和娱乐健身活动开展的功能要求。作为一个绿色的空间,即使是设计,因为不同的建筑材料,不同规格的苗木,不同的建筑标准,将需要不同的建筑区。当然,设计者应利用有限的投资条件,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技术,节约成本,创造最好的工作。

3生态学理论在园林景观设计的延伸

自然系统保障着人类的幸福和健康,对它的理解和维护是明智的土地和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理想的园林景观营造的环境是自然场址和景观环境的最佳组合。这一目标的实现程度可作为衡量营造环境的成败以及感受者适应性、健康程度的标准。

3.1 尊重地形,维持园林的完整性

在园林景观设计当中,应当尊重基地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如对于原有的植被、地形、水系应加以保护利用,而不是一味推平重建。在国外设计师中也在遵循着这一原则,海尔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大家应该不陌生,1995年德国巴登符腾堡州重要的工业与商贸城市海尔布隆市在原来的废弃砖瓦厂上,建成了一座砖瓦厂公园。景观设计师鲍尔决定建立一个混合式公园包括为市民提供运动与体育锻炼的部分,保护原有砖瓦厂历史痕迹的区域,以及野草与其他植物自生自灭的区域等。

3.2 对自然环境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自然环境资源包括当地的气候、土壤、植被及水文等。气候的差异是形成各地地域差别的重要原因。它造成人们生活方式的差异,从而极大影响到地域园林风格的形成。例如,在古典园林中的南方园林建筑占地面积大,往往连成片的建筑,它是为了适应炎热的天气并获得遮荫面积,并且起到缓解雨季交通和国防台风的。

符合生态的设计是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前提下,有效利用自然环境资源,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这要求设计者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保护自然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设计,而不仅从美观、形象出发进行设计,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设计观。

3.3 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当前社会的热门主题之一。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进行了热烈和广泛的讨论,城市设计也不例。从城市规划到建筑设计、从景观设计到室内设计,几乎所有研究会谈谈可持续发展。那么什么是可持续发展?它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含义是什么?

3.1.1 可持续发展概念

可持续发展最初于1972年提出,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1987 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需要的发展”。它以社会的发展进步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共处为主调,旨在能够确保自然环境的安全。它以社会的发展进步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共处为主调,旨在能够确保自然环境的安全。

3.1.2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原则探析

生态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设计者应明白,如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等,对生态的基本概念,制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理论和方法,从设计到寻找影响的决策,在设计过程中的内容。吴良铺先生指出,这项研究的设计应该是“连贯性的综合研究”。如果园林设计师准备的工作环境和环境责任的承诺,关系到设计的态度,就需要采取的生态思想的全面角度,在景观设计的综合研究。

一般来说,生物多样性可以从3个层次上去描述,即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与景观多样性)而后者与园林设计有着密切的关系.遗传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基础,物种多样性又是构成景观多样性的最重要条件,如在外地植物的引种驯化过程中,长期的近亲繁殖必将使物种的遗传多样性大大降低.不少引进植物在当地繁衍几代后,其枝形美观度和抗病能力也下降;但是,如果能将这些引进植物与当地的一些近缘种进行杂交,则可以提高它们的遗传多样性,甚至还可能培育出优异的新品种.品种的多样化常使叶色和花色多样化,如不同叶色的变叶木和不同花色的三角梅,从而使植物造成景更丰富多彩.生境的多样性也直接影响着物种的多样性,所以在设计时要营造成多种生境,为更多的生物提供栖息地,如密植的森林、疏林草地、驳岸少加处理的水系等.把湿地引入郊区或城市也是一种尝试,因为湿地是物种多样性最丰富的类型之一.另外,在设计时,建议少用大量草坪,因为草坪是一种非常单一的生态系统,只能为极少数的生物提供生境,所以,设计时要有一定量的乔木、灌木地被这种生态群落才有利于生物物种多样性的维持.

生态思维是整个研究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由于在不同的生态系统有相互关系、相互作用的网络模型,每个系统的变化会影响到整个系统操作的一部分。生态景观设计的重点方面,应借鉴生态学的角度看的总体思路。属于更广泛的景观生态系统的子系统,该子系统应该关注景观材料,能源和物质投入和产出人为的,即在生产精炼各级投入,航运,使用和最终处置等造成的资源消耗;输出废水,废物和循环再用的物料,例如对环境的影响。

小结

现代园林生态设计是要把人与自然、环境更紧密联系在一起。它表达了人类渴望与自然亲近、并与自然融合共生的愿望。随着公众生态意识的增强和生态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园林生态设计手法的探索也在持续进行。无论过程或结果,无论表象或本质,它们都体现了设计师对人与自然之间一生态关系的思索与探究。

【参考文献】 :

[1] 张毅川,陈亮明,乔丽芳,一姚连芳.城市化进程中的景观资源及其保护―以河南省新乡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5,(07):56-57

[2]李楠,唐永金.生物多样性原理在园林建设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07,(32):47-48

[3] 段斐.关于构建生态园林城市的思考[J].陕西农业科学,2004,(05):19-20

[4] [美] 约翰.O.西蒙兹.景观设计学―场地规划与设计手册,2000,(08)

篇10

[关键词] 生态错位;品牌差异化;品牌定位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1-0046-03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于耗散结构与熵理论的民营企业扩张研究”(批准号:05JA630023);镇江市软科学项目“镇江民营科技企业持续成长力分析”(批准号:RK2007033)

[作者简介] 姚慧丽,江苏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企业成长、企业生态学。(江苏 镇江 212003)

一、生态位理论与品牌差异化定位

生态学本质上是一门关系学,生态系统是其研究对象,但不是特有的研究对象,特有研究对象应是生态关系的集合。生态位是生态学中一个极重要的概念。生态位的定义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全面的一个定义是Whittaker(1970)在前人定义基础上提出的。他指出每个物种在一定生存环境的群落中都有不同于其他物种的自己的时间、空间位置,也包括在生物群落中的功能地位。这表明物种间存在趋异性,也正是趋异性使得不同物种组成的生物群落能更有效地利用环境资源。张光明、谢寿昌在文章《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中认为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和群落中,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在时间、空间上所处的位置以及与其他相关生物单位间的功能关系。生态位同物种对资源的利用情况相联系,同生物间的竞争现象密不可分。当两个生物利用同一资源时,就会出现生态位重叠现象,从而发生彼此相互抑制的作用,即竞争。生物竞争排斥原理指出:具有相似环境要求的两个物种为了争取有限的食物、空间等环境资源,大多不能,除非环境改变了竞争的平衡,或是两个物种发生生态位分离,否则两者之间的生存竞争迟早会导致竞争能力差的物种灭亡或被取代。

根据生态位原理,没有两种物种的生态位是完全相同的,如动物界特别是凶猛动物之间,为了避免因争夺食物而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其寻食时间和区域总是错开的。在大自然中,具有同样生活习性或生活方式的物种,不会在同一地方出现,即使在同一区域内出现,大自然也会用空间把它们各自隔开。如果它们在同一地方出现,它们必定利用不同的食物生存,如虎吃肉,羊吃草,蛙吃虫;如果它们需要的是同一种食物,那么,它们的寻食时间必定要相互错开,如狮子白天出来寻食,老虎傍晚出来寻食,狼深夜出来寻食……,这就是生态位错位。

品牌作为一个生态系统,也符合生态位原理。整个市场经济体系其实就是一个大的商业生态系统,在这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存在着各行各业,每个行业中相同类型的企业都使用相似的原料、设备、相同技能的人员,生产或提供相似的产品或服务,所以在实际竞争中各自的品牌的差异就起到了很多微妙的作用。

二、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品牌差异化定位方式

1.基于营养生态位理论的品牌差异化定位。食物是自然界生物之间所争夺的重要资源,大自然并没有因为物种的不同而多造适合各个物种单独使用的专有食品,所以在食物的问题上自然出现了竞争。这也是自然界竞争的大部分原因。自然选择的结果是不同物种对食物的选择又进行了细分,例如:两种生活在同一区域、外形相近的食草动物,一种喜食灌木顶部的叶子,一种喜食灌木下部的叶子,这两种动物就处于不同的生态位(营养生态位)。

每个企业都有自己对应的消费群体,争夺顾客的过程其实也就相当于生物界争夺食物的过程,同样是你死我活的竞争。如果将不同需求的顾客比做“灌木”不同部分的“叶子”,那么我们何不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态和企业的实力和经营目标找出适合自己的“叶子”呢?只要能确保对这部分叶子的所处位置的相对占有权,自己也就有了市场分额的保证。所以品牌定位应该立足于这一细分的消费人群,尽最大可能保证顾客的需求。在满足特定消费人群的需求的同时,企业品牌其实也相应地确立了自己的品牌特色,在顾客心中也确立了自己的品牌形象。这就是营养生态位理论给品牌差异化带来的启示。根据营养生态位理论进行品牌差异化定位,必须分两步走。

第一步骤,依照消费群体的需求特征(包括需求量的大小)、品牌战略目标和企业满足需求的能力选择品牌的目标市场,确定品牌目标市场特征(见图1)。把需求特征、品牌战略目标和企业满足需求的能力作为三个变量,建立三维坐标系。A维代表消费者的需求特征,包括地理、人文、经济和行为等方面许多特征,可根据需要作为选择目标市场的依据,如年龄、性别、收入水平、职业、国籍、品牌忠诚程度、追求利益、家庭生命周期、消费者的个性等。B维是指企业实施品牌战略的目标。根据企业战略规划,可以品牌的生命周期变化,把品牌知名度、认知度、美誉度、品牌联想和忠诚度作为战略目标,也可以把塑造品牌文化、彰显品牌个性和提高品牌价值等作为战略目标。C维代表企业满足需求的能力,包括满足消费者各种需求特征的能力和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供给能力。根据这两种能力的不同将企业满足需求的能力分为大、中、小。

第二步骤,根据竞争对手状况和企业实力确定品牌在市场中的位置和形象。正确的品牌市场定位是与竞争对手品牌区分开来并在市场上获得竞争优势的差异化方式。寻找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可从四个方面入手(见图2所示)。a、b、c、d四条线分别代表:产品差异化,如特点、性能、款式和设计等方面的不同;服务差异化,如配送, 安装, 修理服务, 顾客培训服务等方面的不同;形象差异,如标志, 人物, 事件等方面的不同;人员差异,如比竞争对手雇用并培训更优秀的员工等的不同。首先要建立目标市场上的品牌差异线结构图,即在目标市场上从这四个方面确定竞争对手品牌的位置,再将每一个竞争对手在这四条线上的位置(点)连接起来,就是竞争对手的品牌差异线,如图2中的两条曲线。其次,选择自己品牌在四条线上的位置,确定自己的品牌差异线。这种差异化定位一般选择两种方法:(1)填补空缺定位。企业可以寻找那些没有引起对手注意差异化需求特征,并推出能够适应这一潜在市场需要的品牌。填补空缺定位的企业必须对该细分市场的机会与自身条件相结合考虑。只有在该细分市场的容量足够大、生产技术上可行,而对手无力经营或不屑经营时,企业的填补空缺行为才可能获利。(2)反向定位。企业采取与竞争对手完全相反的定位,甚至公开与某些知名品牌企业划分界线,也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七喜”公开宣称自己是“非可乐uncola”型饮料,吸引了大量的不喜欢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的消费者,成为美国第三大软饮料公司。这种定位一定要建立在对竞争对手、顾客需求与企业内部产品组合的充分分析的基础之上,只有在自己的产品与对手确实存在差异,而这些差异又能满足顾客的某种需要的时候才能采纳。

在确定了品牌的市场定位以后,企业的主要任务就是向消费者描述和传递自己的品牌定位差异特征,并采取合适的市场营销组合来支持企业的品牌定位决策。

2.根据时空错位的品牌差异化定位。生物之间为了规避无谓的过度竞争,往往还通过时空的错位,使彼此之间“和平共处”。这种错位表现在对生存空间和生存时间的差别上。生存空间的不同:自然界对这种划分有的是按地理位置来的,不同的物种具体生活环境不尽相同,如高山、平地、水中和天空等,各有各的活法,天生互不影响。而在同一生存环境下的不同的物种,它们为了生存划定了自己的活动地盘,如狮子、老虎、狗等动物都有各自的地盘,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甚至同种之间也是如此。生存时间的错位:这种差异是由生物本身生活习性的不同造成的,不同物种出来觅食的时间不同,如老鹰和猫头鹰,避免了碰面的机会,自然也就少了摩擦和激烈竞争的条件。

企业品牌在发展过程中,品牌所对应的产品或者服务可能毫无差别,品牌所对应的消费人群也可能相同,但决没有能覆盖所有消费区域和满足所有时间消费需求的品牌。因为有消费环境,消费习惯和品牌自身能力等诸多的不同。因而,根据时间和空间生态位错位理论,提出两种更可利用的品牌差异化战略。

(1)空间不同的品牌差异化定位。品牌的影响范围往往是不同的,如果在大范围的竞争中无法与国际大品牌相抗衡,不如退而考虑在某个区域内找到大品牌的薄弱点,利用自己的优势加以发展,比如利用传统特色,比如利用别的品牌涉足不多的地区等。总之是要找到别人对所有地区差异化不能充分利用的空挡来,并在这个地区大力发展自己,创造独特的差异化的品牌形象来,避免在其他品牌的主力战场竞争。因此,根据竞争对手和自己的品牌在不同区域的竞争力不同进行差异化定位,为自己品牌建立优势的差异化区域,是十分必要的。

(2)时间不同的品牌差异化定位。企业并不是全天候为顾客待命的,至少都有其工作能力相对低下的时期。于是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特点进行品牌差异化定位,补充竞争对手某个低效时期的市场空缺,包括一年的不同季节或一天的不同时段。比如24小时营业的便利店,比如只有凌晨营业的餐馆等等。只要找到行业的有效赢利时间的空缺,自然也就找到了品牌的定位,这种与众不同的定位方式,给顾客的印象是很深的,而且没什么竞争压力。因此,根据竞争对手和自己品牌在不同时段的工作能力和效率进行差异化定位,为自己品牌建立优势的差异化时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3.根据泛化和特化生态现象的品牌差异化定位。生态位是指在生态系统中一个生物单位(包括个体、种群或物种)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适应性的总和。当动物的生存环境中优良的资源不足时,捕食者往往形成杂食性或广食性,即泛化生态现象;相反,在食物丰富的环境中,劣质的食物将被放弃,从而产生特化生态现象(如某些哺乳动物的单食性)。这表明在激烈竞争的情况下,不同的物种趋向于采取不同的策略,以填补不同生态位之间的“空隙”,形成错位。

企业在激烈竞争的过程中,面对行业、市场和自身等方方面面的压力。根据泛化和特化生态现象,一个成功品牌可通过两种品牌定位方式实现,一种为综合品牌差异化定位,一种是单一化品牌差异化定位。

(1)综合品牌差异化定位。即同一个品牌同时使用在多个产品和服务领域。这样做分担了企业和品牌的经营风险,扩大了收益范围。同时也使品牌面对多个消费市场,增大了品牌的认知领域,从某种角度扩大了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使品牌在多个角度影响了消费者,为品牌确立了更加细致和完整的形象,也就与其他品牌拉开了距离。

(2)单一化品牌差异化定位。单一化品牌就是确立更加专业的品牌地位,促使企业成为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领导品牌。采取这种战略有两个途径:一是必须使企业在产业中成为低成本生产厂商,即成本领先竞争战略;或者,企业力求就客户重视的某些方面在产业内独树一帜,即所谓标新立异竞争战略。确立了某行业的领导品牌地位,可以说也就是从根本上保障了自己的市场分额。由于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和消费习惯等原因,其他后期品牌面对根深蒂固的行业巨头,想要重新洗牌是很难的。

走单一化或者综合多元化的品牌差异化策略,都可以获得成本领先或者标新立异的竞争优势。对于综合多元化来说,要考虑产品组合的相关性,以便充分利用企业在长期经营过程中所获得的技术、人员经验、营销渠道、供应商关系和品牌资产,在突出差异化的同时,使成本控制在产业的平均水平左右。

参考文献:

[1]王兴元.品牌生态学产生的背景与研究框架[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3,(7).

[2]张?,张锐.谈生态型品牌关系的框架构建[J].企业管理研究,2005,(3).

[3]张?,张锐.品牌生态管理:21世纪品牌管理的新趋势[J].财贸研究,2003,(2).

[4]张?,张锐.品牌生态学――品牌理论演化的新趋势[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3,(8).

[5][美]温克勒(Winkler A. M),著.赵怡,等译.快速建立品牌:新经济时代的品牌策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6]王东.现代生态学领域概念范式变迁[J].汉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2002,(6).

[7]张光明,谢寿昌.生态位概念演变与展望[J].生态学杂志,1997,(6).

[8]赵红.生态智慧型企业成长及其仿生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