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金融科技的理解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0:1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对金融科技的理解,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
我国目前正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和困难,比如资金筹措困难,信息甄别困难等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环境来支持。科技金融是为推动科技创新和科技型企业发展而开展的金融活动的总称。我们国家的科技金融正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只是小部分企业对其进行了初级的探索。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就必须要加强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的结合。
一、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定义
(一)科技金融
科技金融的本意是科技和金融的缩写,当下,对于科技金融有三种理解:一种是科技和金融的互动,强调的是互动;二是科技对于金融的需求,指的是金融如何才能支持科技的研发和开发、成果和技术的转移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指科技金融是一种企业,就像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的发展一样。以这样的方法理解科技金融,科技金融的发展就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二)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
从参与的主体来看,所谓的科技金融,就是在金融环境下,由资金的需要方和供给方以及中介机构等要素组成的结合体。基于上述的理解,区域性金融服务平台就是把区域经济当做基础,政府参与组建各种中介机构在内的集合体,为规划内的金融机构提供各种投资、担保、融通等专业便利的金融服务,最终实现解决高新技术融资困难问题,使区域内的科技和金融实现有效的结合,从而达到区域经济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探析
(一)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的原则
1、区域性科技金融平台的构建要坚持由政府牵引,多元化共同支持以及市场运作的原则来进行。政府不仅在平台的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还要充分调动各个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平台的整合和建设。重点强调区域性科技金融平台不能离开政府的指挥和管理,但是得保证其运行的主体还是在市场上,尽可能的减少行政管理对于市场的干扰,从而不断提高平台的运行质量和效率。
2、要突出共享的原则,保证制度先行。平台建设的核心就是以平台为契机实现资源的共享,从而改变资源分布不平衡的现状,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所以,要不断加大法律的执行力度,修改相应的法律法规,理顺各种关系;还要不断创新探索资本共享的机制,不断地加强资源共享,互联互动。
3、坚持分阶段支持的原则。中小型企业目前面临不同的发展时期,针对不同的成长阶段对应的不同层次和不同需求,要把政府的职能发挥出来,通过融资等多种方式,构建科技型企业梯形融资模式,从而将各种难题有效的破解。
(二)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的定位
平台包括投资与融资、引导与催化以及综合服务三个功能。
1、投资与融资功能是指平台通过和政府以及招商财政部门的合作,更深一步的了解科技型企业的经营状况、技术水平以及市场的前景等情况,找到更好的科技企业和创新项目,并且及时的把企业推荐给投资机构。投资金钩通过平台把业务的种类介绍给被推荐的企业,并且根据企业的需求,创新出融资服务,提供存款贷款担保或者投资等方面的业务,利用平台的服务功能,实现资金的需要方和贷款方的完美结合。
2、引导与催化功能。科技投资平台中的各种高新技术企业要从分利用自己原有的资金,通过贷款或者担保等方式支持高科技成长企业的发展。平台要对初期的企业进行额外的帮助,从而体现科技投资平台对其他企业的拉动功能,使有限的科技发挥出无限的功能,从而激活更多的社会资本等进入到高科技领域。
3、综合服务功能。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集聚了各种金融机构,可以为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各种帮助和推动,提供综合服务功能,同时有助于各金融机构之间的长期合作与发展。我国目前的金融业还是分散经营的模式,但是银行证券之间的一些业务合作已经在进行之中,与国际接轨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平台可以根据自身的巨大影响力推动金融业的综合化发展与经营,为更多的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多的全方位的服务。
篇2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A
内容摘要:本文在科技金融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科技金融概念,并从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构建其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拓展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开辟了农业科技金融这一新的研究领域,对于实现科技创新战略、“四化”同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关键词:科技金融 农业 理论框架 逻辑起点
引言
农业科技金融是在科技金融理论的基础上,根据农业自身的特征,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限定在农业领域,实现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目标。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其研究范畴、研究对象以及本质等重要概念都需要进行科学的界定。本文首先依据历史的逻辑对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演进进行回顾,进而对农业科技金融的一些重要概念进行解释,最后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的构建是科技金融理论研究的拓展,对未来科技金融在农业领域的发展也有较强的实践指导意义。
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
从历史的研究逻辑上来看,农业科技金融的发展历程可分为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农业科技金融的铺垫阶段和农业科技金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阶段等。
农业科技金融导入阶段是指我国在计划经济体制以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下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之前的阶段。在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初期,国家政策主要是推动科技和金融的融合、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发展等方面。在这一时期,科技贷款、风险投资等形式也开始起步,但金融资源的配置并没有体现市场的特点,更多的是将金融元素“有计划”的引入科技领域,以实现资金对科技的支持。
农业科技金融发展的铺垫阶段是指国家开始从政策层面重视农业科技与资金的结合,这其中又分为农业科技金融雏形期以及农业科技金融形式不断创新的阶段,即20世纪90年代至2009年这一阶段。这一时期,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农业科技园区、农业风险投资等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同时科技金融的其他形式更加的丰富,并且风险投资、创业基金等形式日益成熟。
农业科技金融概念的提出源于2010年7月首届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的举行。这次大赛开创了农业科技企业和金融资本对接的新模式,创新了农业科技领域科技管理体制,延伸了科技金融的研究范畴,也为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发展提供了鲜活的实证材料。
上述对农业科技金融发展历程的回顾表明,农业科技金融的提出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而不断演进的。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的构建
(一)农业科技金融的研究方法和逻辑起点
鉴于国内对科技金融的研究还刚刚起步,相关的理论体系还很不成熟,本研究借鉴目前农业科技金融工作的实践,总结农业科技和金融结合的经验并加以提炼,进而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这一过程遵循归纳式理论构建模式,属于理论构建研究。
本质是学科理论体系中最基本、最抽象、最简单的一个理论要素。本文采用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具有较强的稳定性,是认识农业科技风险投资的起点,从本质出发,可以把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结构中各要素有机统一起来,且有利于农业科技金融各项工作更好地运行。
(二)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构建路径
本文借鉴了其他学科理论的构建过程,以本质为起点来构建农业科技金融理论框架,如图1所示。
(三)农业科技金融理论体系构成要素
农业科技金融理论的构成要素包括: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主体、功能、结构、目标和内容。
1.农业科技金融的本质。农业科技金融可以理解为一个产业概念,即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就可称之为农业科技金融。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完整概念应该是:在一定制度背景下,汇集政府和市场的力量,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资本在农业领域的有机结合,为不同发展阶段的农业科技企业提供融资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一系列政策和制度的系统安排。该定义需要进一步说明:
政府和市场的结合。由于农业的弱质性、较低的资本产出比和较高的风险等特性,使其很难吸引市场化的金融资本进入该领域,再加上我国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和社会性等特点,所以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以财政性的资金为主。但是完全的财政科技投入方式在资源配置上又有一定的缺陷。这就需要在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式上采取两者结合的方式,按照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原则进行大胆的创新。
农业科技金融是一种创新活动。农业科技金融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农业科技创新对金融创新有需求,农业科技创新要求金融工具或是金融服务形式以更加灵活的方式来满足包括融资、分散风险、监管在内的各种需求。
农业科技金融是全社会投入性活动。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的特点,需要政府、银行、科技企业自身、担保机构、各种中介机构等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同进行资金投入的一体化组织构架和机制。
2.农业科技金融的主体。一是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根据前面对农业科技金融定义的阐述,农业科技金融需求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融资需求、农业科技金融服务需求。其需求主体包括:农业科技企业、科研机构等事业单位、政府和农民等。其中农业科技企业是农业科技金融的主要需求方。
二是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与农业科技金融需求相对应,农业科技金融供给包括:资金供给、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供给。供给主体包括:金融机构、投资机构、政府和个人等。其中,投资机构是农业科技金融最有潜力的供给主体,在提供资本的同时,还能提供人力资本、企业管理方法及社会资源等附加服务。
三是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是连接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供给方的桥梁。中介机构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科技中介机构;另一类是金融中介机构。
科技中介机构。科技中介机构是指面向社会开展技术扩散、成果转化、科技评估、创新资源配置、创新决策和管理咨询等专业化服务的机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中介机构包括:科技评估中心、科技担保公司、创业风险投资引导基金等。
金融中介机构。金融中介机构主要是指科技创新主体的融资者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功能性机构。包括:信用评级公司、资产评估公司、咨询公司、以及各种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
农业科技金融需求方、供给方和农业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及其活动构成了农业科技金融市场。
3.农业科技金融的功能。满足科技资源的融资需求。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农业科技金融的核心。农业科技企业在起步阶段无足够的固定资产,其拥有的知识产权和专利类的“软”资产很难变现和估价,导致传统的金融机构不愿意对其融资。再加之在科技创新的整个过程中,每一个阶段都需要大量的资金予以支持。现阶段无论是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探索科技银行、建立政府引导基金,还是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都是为了解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为科技工作提供包括融资、担保、评价、监管在内的一系列的服务。在融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融资前的农业科技成果的价值评价,融资过程中的融资担保,融资后的监管等诸多问题。因此,农业科技金融不是简单的投融资体系,而是包括投融资体系、服务体系、监管体系、政策法律体系等的一个完整的综合体系,其作用是为了满足融资以及为融资提供相关的服务。
4.农业科技金融结构生物学视角剖析。和DNA的双螺旋结构相似,农业科技金融也呈现出双螺旋结构。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的原理和特点可以概括为:
第一,农业科技金融的双螺旋结构中,农业科技和金融分别是两条主链,这两条主链也呈现反向平行的方式。农业科技金融实际上是农业科技创新与金融创新的结合,是从结合到高度融合的演进过程。当农业科技与金融达到高度融合,农业科技金融也就达到了稳定的结构。第二,科技活动分为不同的阶段,每一个阶段会有不同金融的工具根据每个阶段的特点,来配置金融资源。这就实现了农业科技与金融的“配对”。第三,碱基对不同的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由于金融资源与农业科技活动结合方式的不同导致了农业科技金融形式的多样性。第四,在农业科技金融当中充当“氢键”的是一系列的运行机制,包括:农业科技与金融的结合、信息共享、财政投入、金融支持、风险管理以及创业风险投资等一系列的运行机制。第五,DNA处于一定的环境当中,不同环境会对基因的表达产生一定的影响。同样,农业科技金融也有一定的外部环境,即政府一系列的政策以及国家制定的法律法规。
5.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当农业科技金融双螺旋结构稳定后,就会实现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具体而言,农业科技金融的目标可以分为初级目标和终极目标。
初级目标是帮助农业科技资源解决融资问题。农业科技创新是发展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但是在科技创新的初级阶段对金融资本有着巨大的需求,而该需求是农业科技企业自身难以提供的。农业科技金融能够用金融资本来孵化、支持和推进农业科技创新解决农业科技企业的融资需求。
最终目标则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四化”同步。农业科技创新是引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驱动力量,但其离不开金融的支持。将农业科技与金融结合,就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投融资渠道为农业科技注入大规模的资金,不仅可以解决农业科技的资金问题,而且提高了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效率,推动农业科技创新的浪潮。
6.农业科技金融体系内容剖析。农业科技金融的体系分为农业科技金融的投融资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支撑服务体系、农业科技金融的政策法律体系三部分。
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是为了满足农业科技企业融资,按照金融制度的一系列规则,而建立的资金融通系统。农业科技金融融资体系的主要功能是将金融资源进行聚集,然后再进行相应的配置。在借鉴国内外融资体系建设,并结合目前我国融资体系现状的基础上,农业科技企业融资体系应呈现出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为主,银行间接融资体系和政府支持体系为辅的结构。
篇3
[关键词] 金融可持续发展 区域金融 金融资源 东北老工业基地
一、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
金融可持续发展是在遵循金融发展的内在规律的前提下,建立和健全金融体制,发展和完善金融机制,提高和改善金融效率,合理有效地动员和配置金融资源,从而达到经济和金融长期地有效运行和稳定发展。区域金融是一个国家金融结构与运行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在外延上表现为具有不同形态、不同层次的金融活动相对集中的基若干金融区域。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对区域金融资源的长期合理开发和利用,以推动区域经济与金融的协调发展,其最终目标是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际上,金融与经济的日益融合决定了金融可持续发展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所以,为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然要以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为依托,这正是研究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意义所在。要确切理解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应在基本方法上注意把握以下两个问题:
1.要注意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个规律最根本的就是金融与经济之间的关系问题,区域金融发展与区域经济增长间存在互生共长的关系,这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律。一方面区域金融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因为:(1)区域金融发展有利于增加区域资本的投入,而区域资本的形成和积累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2)区域金融发展通过对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资金支持,推动了科技进步,而区域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均离不开科技进步。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增长促进区域金融发展。原因在于,区域的经济运行状况决定区域金融运行及其效率,具体而言,区域经济规模、结构的变化会引起区域金融资源供给与需求规模和结构的变化,比如,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对区域金融产品和服务产生新的需求,这也正是区域金融发展的内在动力。
2.要在运动中把握区域金融发展的一般规律,即认真分析区域经济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特征、新趋向,以及这些变化将对区域金融发展提出哪些新要求。国内外学者研究表明,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不但因国家或地区的不同而不同,而且还随着时间变化而发生改变。比如,我国在计划经济下,金融资源更多地由国家按照计划在全国进行协调配置,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金融资源则以市场为基本导向实现其配置,受此影响,各区域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作用程度并不相同,东、中部地区在金融发展促进经济增长方面表现更显著,而西部地区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方面表现更突出。
二、东北区域金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有效治理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东北作为我国老工业基地,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与资源基础,但是这些并没有能够完全转化为产业整体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比较优势,相反,与全国其他区域相比,东北区域金融生态环境较为恶劣,具体表现为:债务包袱沉重;金融机构不良贷款率高;融资渠道狭窄;对外资的吸引力较低。因此,为实现东北区域金融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治理金融生态环境入手。
就东北目前发展情况看,扩大商业银行规模对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不大,只有加强内部管理,才是提升金融效率,改善金融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一方面要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人力资源。由于金融专业的一度热门,加之我国高校扩招的原因,近年来已经出现金融人才的供给过剩,据不完全统计,国有商业银行招收的本科生有80%从事柜员工作,这不仅是人力资源的浪费,也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劳资成本,为此,各家商业银行要切实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既要建设一支能够熟练运用高科技手段从事日常工作的技术队伍,又要培养一批面向全球化、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而且要使人才管理工作系统化、制度化。另一方面以金融创新为核心,提高金融服务质量。区域内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方式,给外资的流入造成了不便,也使区域经济发展错失了很多良机,要改变这一状况,各家商业银行要以创新为经营理念,以创新激励作为自身运行机制的核心,以创新的产权激励及市场激励,以创新的制度、创新的业务、创新的工具、创新的服务方式,适应和支持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以此实现行业自身效益的最大化。
2.抓住机遇,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针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国家制定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发展战略,这为东北区域金融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本区域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有利时机,有力抓住国家政策倾斜的机遇,创建东北区域金融中心。
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和金融中介集中交易的场所,是“中介的中介”,是合理、高效配置金融资源的场所。区域金融中心对区域内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不言而喻,上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与上海作为我国金融中心不无关系,因为金融中心能够有效引导风险交易、配置资本、动员储蓄,提供对产品、服务和金融合同的交易等,所以必然对经济增长产生推动作用。要解决东北地区所面临的经济结构难于调整、金融状况不佳等问题,应该寻求更多的金融支持,建立东北区域金融中心,不仅有助于吸引资金,化解历史包袱,而且可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加强金融深化与金融创新。
篇4
关键词:科技金融 模式 市场主导型
1 对科技金融的理解
科技金融在我国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程,科技与金融结合的讨论十分盛行,而国外的相关文献中则较少关于科技金融独立而系统的理论研究。
科技金融是什么,仍需阐释。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以下界定尽管宽泛,却在一定程度上阐释了科技金融的本质:科技金融是促进科技开发、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一系列金融工具、金融制度、金融政策与金融服务的系统性、创新性安排,是由向科学与技术创新活动提供金融资源的政府、企业、市场、社会中介机构等各种主体及其在科技创新融资过程中的行为活动共同组成的一个体系,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和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金融是科学知识和技术发明被企业家转化为商业活动的融资行为总和,是科学技术被金融资本孵化为一种财富创造工具的过程。
2 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分析及经验借鉴
结合国内外情况,科技金融模式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市场主导型和社会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政府机制在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从整体情况看,我国科技金融发展就是这种模式。该模式下的政府融资支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贷款贴息、信用担保和直接提供融资。尤其表现为特定行业(比如国防)科技创新的支持;R&D活动中的基础研究投入;具有高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市场发展早期等。其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市场失灵。
主流模式市场主导型模式又可分为资本市场主导型和银行主导型。资本市场主导型认为,资本市场特别是证券市场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是至关重要的,这里的资本市场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还包括创业风险投资市场。采取该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如下特点:证券市场发展成熟,具有较高流动性;有专门针对高新技术企业或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市场;创业风险投资活跃。银行主导型认为,主要的科技型企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融资机制是银行机构。采取银行主导型模式的国家一般具有以下特点:银行是企业融资主要来源,间接融资占据企业融资主体地位;银行可以持有企业一定比例股份,处于公司治理核心地位,银企关系紧密。
银行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在实践中是值得一提的科技银行模式,比如美国硅谷银行模式和杭州科技银行模式。科技银行最早发源于美国硅谷银行,而当前全球有超过1.1万家受到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和创新科技公司是硅谷银行的客户。硅谷银行在投入上模糊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界限,在客户选择上联手风险投资机构,构建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网络平台,资源共享,同时建立专业团队,掌握高科技行业商业模式和产业周期,有效规避风险。杭州科技银行借鉴硅谷银行模式,进行本土化创新,建立起“银行+担保+额外风险收益补偿机制”商业可持续业务发展模式,他们采用了专家联合贷审机制、单独信贷审批制度、科技企业价值发现机制等,都开创了国内先河。
印度的班加罗尔被评为全球十大高科技城市之一,被誉为印度的“硅谷”,是全球第五大信息科技中心。印度政府将针对于该地区的风险投资的投资收益免税,并建立不同层次和性质的风险基金,包括国家风险基金、联邦风险基金和私营风险基金,为风险资本设立10亿卢比的基金。
社会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是社会机制在科技金融资源配置中起主导作用。在这种模式下,通过亲朋好友和业务关系形成的社交网络对高新技术企业融资有着重要影响。该模式也称社会关系主导型科技金融模式,主要采取自我融资和非正式融资的方式。台湾的科技金融模式便是典型的社会主导型,其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比如民间标会、质押借款等。据统计,台湾民营企业大约有36%的资金来自民间借贷市场。该模式的最大优势在于速度快、节省时间。
3 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政府扶持力度和财政投入强度不断加强,但仍存在弊端 近年来为促进科技投入、强化科技管理、激励企业创新河北省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科技发展的配套政策,比如《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条例》、《河北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河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条例》、《河北省民营科技企业管理条例》等,有力地推动了全省的科技进步。同时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意见》、《河北省科技中小企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暂行管理办法》以及科技金融制度和知识产权抵押贷款制度等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此外,在税收方面,2009年出台了《河北省企业研究开发费用税前加计扣除项目鉴定办法(试行)》。
近年来,河北省财政科技支出绝对规模呈不断上升趋势,相对规模比较平稳。表1列示了2006年~2010年河北省财政科技支出规模情况:
■
科技活动的核心是科学研究与试验发展( R&D) 活动。表2列示了2008年~2010年间河北省的R&D经费内部支出情况。
■
从表2可以看出河北省近三年R&D内部支出总体规模水平呈逐年上涨的趋势,R&D经费内部支出中的财政资金规模呈下降的趋势,财政资金占总支出的比重亦呈下降趋势。河北省的财政科技支出的绝对规模和财政资金对R&D的支持都是偏低的,而相对规模的全国排名也是出于中下游水平。
3.2 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但作用仍不突出 近年,在相关部门的大力推动下,河北省创业风险投资发展迅速。2009年,河北省成立了创业引导基金,其初始规模为1亿元,以其为“母基金”,按阶段参股和跟进投资两种方式投入资金,转变了政府投入方式,杠杆效应明显。2011年由该引导基金代表省政府出资的“河北汉明达信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和“河北国创生物医药产业创业投资基金”的组建方案获得国家相关部门批复,成功对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参与组建国家级股权投资基金。国家对每只基金参股5000万元,省引导基金代表省政府对两只基金各匹配5000万元,其余为社会出资。省引导基金直接和间接投资的企业中,已上市1家,拟上市6家。此外,省引导基金还积极对接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计划出资3000万元与转化基金共同发起设立规模为1亿元的创业投资基金,专项用于支持我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创新和重大成果转化。相关资料表明,到2011年年底,累计在河北省发改委备案的风险投资企业共有21家,其中有4家为国有独资企业,7家为国有合资企业,其他为民营企业。
但河北省风险投资起步晚,多以政府投资为主体,回报率不高,资本规模和数量与创业风险投资特点地区相比相差较大。资金来源单一,且回报率不高,失去对其他资金投入的吸引力,没能形成完整的风险投资网络,从而无法推动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3.3 信用担保体系不断壮大,但仍不健全 河北省信用担保经过近十几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基本形成了一个覆盖省、市、县三级的融资信用担保体系,各类各级担保机构已达数百家,其中民营和县级担保机构数量众多,担保资金总额达到近百亿元。但由于社会整体信用体系缺失,银行资信封闭,担保机构资金规模小且其担保品种单一,导致银行对其信用不认同,同时担保机构也难从金融部门了解到担保需求方企业资信状况。此外,由于担保行业自身以及各级政府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使得担保行业内外部补偿机制不健全,且由于其缺乏专业人才,很多业务开展不及时,大量资金闲置,盈利较差,风险巨大,无法充分发挥其对科技企业发展的支持。
3.4 科技金融创新发展缓慢 首先,银行鲜有创新。为支持科技企业发展,省政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要求商业银行设立科技企业的贷款窗口的政策,但商业银行积极性不高,也较少有商业银行有针对科技企业的整套金融服务方案。其原因在于科技活动的不确定性与银行安全性经营原则不一致,使其融资很难和商业银行传统业务对接。其次,科技保险不受重视,保险机构提供的产品无法满足科技企业的保险需求。且由于缺乏专业评估机构对科技成果进行评估定价,使得科技企业利用知识产权质押取得融资难以顺利进行。
4 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的路径选择
针对上述科技金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科技金融发展模式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河北省科技金融未来发展模式应为:以政府科技投入为引导,大力发展以银行和风险投资为主的市场主导型模式。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第一,优化科技企业融资政策环境和服务体系。制定科技型企业信贷支持总体规划,健全与科技型企业融资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着力改善民营科技企业在取得担保、创业基金以及税收优惠等方面的待遇。协助重点科技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制度、强化财务管理,并为其提供专业的融资辅导等。第二,强化财政科技投入力度。近年来河北省的GDP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借着打造经济强省的东风,经济发展,科技先行,财政科技投入应借鉴国内其他省份的先进经验,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并不断提高其占比,充分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对于全社会资金投入的引导作用。第三,加强银行和其他机构合作,不断推进科技金融创新。建立科技型企业信用保证基金制度,解决企业担保抵押品缺乏、融资信用不足的困难。建立科技创新信用担保体系,搭建银行与企业之间的融资信用担保桥梁。推进建立专业的评估机构,对科技企业知识产权进行合理估价。推动科技保险的发展。在积极创造适宜环境的基础上,设立专门为中小科技企业服务的科技银行,着力进行本土化的科技金融创新,比如专家审贷、知识产权抵押贷款等。第四,重点发展风险投资。拓展风险资金的来源渠道,充分吸引来自个人、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国外资本等各类资金,加大对风险投资的补贴,引导风险投资积极投资处于种子期和起步期的科技企业,并规定风险投资企业建立风险补偿机制,形成完整强大的投资网络。第五,积极推动科技投入的多元化。积极推动租赁融资模式以及民间互助模式等多元化方式加大科技投入,以解决科技型企业融资难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昌文等.科技金融[M].科技出版社,2009年.
[2]杨勇.广东科技金融发展模式初探[J].科技管理研究,2011年第10期:31~34.
[3]田云等.河北省科技金融发展的现状及制约因素分析[J].哈尔滨金融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41~43.
[4]唐晓娟等.河北省科技发展中的金融支持问题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9年第一期:13~14.
[5]周昌发.科技金融发展的保障机制[J].中国软科学,2011年第3期:72~81.
[6]肖泽磊等.我国科技金融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9月:6~8.
篇5
一、全面认识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当前,金融企业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的高度依赖,使得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安全和金融体系的稳定。随着我国银行业科技进步的步伐逐渐加快,特别是近两年来银行业信息和数据逻辑集中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科技风险已经成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稳健运行的又一重要隐患。近年来银行业爆发的一系列与信息科技有关的风险事件,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教训和启示。2006年4月,银联全国跨行交易系统瘫痪6小时,国内大部分商户的POS机无法刷卡,所有银行的ATM终端无法进行跨行操作,以日均量估算,“停刷”阻断交易量246.6万笔,金额1287.7亿元,造成了重大的社会影响,实际损失和由此造成的声誉损失令人痛心。再例如,2007年1月1日,北京工行所有网点系统瘫痪90分钟,2007年5月23日,工行网站出现故障120分钟后恢复,8月15日,工行网银及客服电话大面积故障及拥塞约8个小时。这几起银行业的信息科技事故表明,如果银行系统中断1小时,将直接影响该行的基本支付业务;中断1天,将对其声誉造成极大伤害;中断2-3天以上不能恢复,将直接危及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目前,农村信用社的IT建设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在设备规模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相对显得十分薄弱。重建设、轻管理,重上档次、轻视风险,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是十分普遍。农村信用社迫切需要加快对信息科技风险的清晰认识,抓紧建立统一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手段。因此,树立和培养信息科技风险意识,规划落实好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是与农村信用社IT治理成效密切相关的重要大事。农村信用社必须充分认识信息科技风险对整体业务和金融体系的影响,全面理解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重要性。
一是农村信用社迅速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基础。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为防止创新产品轻而易举地被竞争对手抄袭,必须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只有具有高技术含量的创新产品才能避免被直接和简单地复制。在产品的创新过程中,每开发一个新产品就有自身的风险管理的重点,都需要迅速敏捷的信息系统予以支持。一个能够充分满足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和创新需要的信息科技运营体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竞争力建设的重要保障。
二是维护农村信用社金融体系稳定性的需要。现在,IT系统是整个业务的操作平台和运转中枢,一旦出现事故,已经基本上很难恢复到传统的靠手工运转的模式上去。同时信息科技的应用和普及也加快了农村信用社与同业机构和外部市场的风险传导,极大地放大了科技风险的影响范围,一旦农村信用社出现信息科技问题,很可能会威胁到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
二、农村信用社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对策
1.逐步建立完善的IT治理结构,合理的IT架构及各项规划。
IT治理是信息化建设及管理方面的科学理论和方法,它是信息系统审计和控制领域的概念,可以指导农村信用社合理利用IT技术,平衡IT技术与流程的风险、增加价值来确保实现农村信用社的发展目标。因此,逐步引入IT治理的各项内容,是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大势所趋。农村信用社必须解放思想去学习、借鉴国内一线、二线大型银行在IT治理建设中的经验与教训,专门研究、部署、规划对IT风险的分析、定位、评估和治理。必须站在更高的层次,更深远的思路和更大的投入来对信息科技风险进行管理控制。
2.将信息科技风险、业务风险有效整合,建立统一的风险管理战略 。
我国农村信用社目前采取省级联社-市级联社-县级联社的“三级管理”模式,管理层次多,作为一级法人的县级联社具有一定的资产业务决策权,省级联社对县级联社控制力不足,从而导致银行战略意图从上向下的传导不够通畅。同时目前农村信用社的风险管理大多实施的是风险的分散管理,即不同类型的风险由不同的部门负责,信用卡风险由信用卡中心负责,网上银行风险由电子银行部门负责等。面对新形式下的挑战,农村信用社需要建立统一全面的风险管理战略。这种管理要求将业务风险、信息系统风险等不同类型的风险,都纳入统一的风险管理范围,并将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对各类风险依据统一的标准进行测量并加总,依据全部业务的相关性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风险管理部门要通过风险管理规划、制定风险管理政策等方式,实现全社集中的风险管理架构。
3.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或工具,提高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类金融案件呈现出由传统作案向高科技作案转变的特征。传统作案手法技术含量低,而高科技作案则通过诸如信用卡、网上银行等新型金融工具达到作案目的。因此,农村信用社需要不断追踪技术及管理的最新发展,使信息科技风险管理不断符合技术和管理的发展趋势。利用商业智能技术,对数据进行抽取、集成、转换和综合分析,实现对各类风险的监控和有效管理,这也是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信息分析和风险管理决策采用的主流技术。
4.建立IT审计的长效机制。
篇6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不断深入,银行业务日益多元化、复杂化和国际化,金融机构尤其是基层金融机构内部控制呈现出“机制功能弱化”的趋势,产生操作风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风险意识不强。一方面是重业务拓展,轻风险管理。表现在一些银行负责人短期行为严重,没有正确处理和把握好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的关系,许多营业机构目光局限于完成考核任务,甚至不惜冒着违规操作的风险以实现短期业绩;许多员工在操作岗位上工作却被迫承担了大量营销任务;不少员工自身对操作风险重视不够,风险意识不强,只要领导命令,就惟命是从,对其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另一方面是重事后管理,轻事前防范。其表现在银行看重的是对已发生或已存在的风险采取事后的管理处罚措施,试图以严历的处罚遏制风险的出现,而对事前的防范和事中的控制措施关注较少,或形同虚设,这种做法充其量只能是“防君子不防小人”。
其次是业务学习不到位,执行制度有偏差。随着金融信息化、金融产品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种理财产品、电子业务等层出不穷,有的管理人员借口业务忙,对规章制度、特别是新的规定不能认真学习,管理松懈,对员工的业务培训也不到位,致使操作人员对新业务不熟悉,潜藏风险隐患;少数员工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对新业务、新制度的学习滞后,对业务流程理解不深不透,典型的是许多产品的创新是先发展业务,后规章制度,并且有些制度本身制订就不够精细,过于理想化,甚至不适应业务发展需要,可操作性较差,再加上操作人员本身理解不深不透,业务素质不高,致使业务发展潜藏很多风险隐患。
第三是查处力度不到位,警示效果不明显。近几次操作风险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多数属于屡查屡犯、屡整难改的顽症,主要原因还是重检查、轻处罚,对违规违纪甚至违法行为低调处理,强调客观原因,未能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处罚力度不够,因而不能产生有力的警示作用,削弱了制度执行的严肃性,导致一些问题屡查屡犯,直至案件发生。
第四是计算机网络系统不够完善,易形成较大资金风险点。主要表现为硬件及软件、设备及通讯故障、程序错误、计算机等原因造成交易不成功而形成客户及银行资金损失。例如有的银行因通讯故障引起的银行单边帐,形成较大的资金风险。此外,员工强制休假制度和定期轮换制度未落实,人事管理中不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地调整相关重要岗位人员,使其职务行为中存在较大风险。
加强内控建设,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
对于不断出现的银行操作问题,早在2005年银监会就提出了13条防范操作风险的意见,并督促银行机构落实“内控十三条”,从央行的重视程度和督促力度,就可看出防范操作风险已成为规范银行业务发展的重要和必要内容。因此,我国各商业银行近年来纷纷开展了全行性的操作风险大检查,同时采取不同的方式来防范操作风险。对如何加强内控建设,构建防范操作风险的长效机制,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打造先进的内部控制文化,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树立健康经营理念。正确认识内控机制的重要性,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培养和警示教育,提高内控与员工的价值关联度,切实防范员工因道德风险引发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培育金融企业合规文化,营造良好的内控文化氛围,并通过教育与管理、激励与约束相结合,这不仅有助于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还使人的自觉行为与制度对人的约束有机结合,也有助于防范道德风险。同时正确处理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牢固树立先规范、后发展的经营理念,严禁违规办理业务。
严格岗位职责管理,要以风险防范为前提,培育风险管理文化。岗位职责要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和下属分支机构的内控职责,一级对一级负责。实行任务到岗、责任到人,做到定人、定事、定责,做到工作岗位、工作范围、职责权限清晰,使内控覆盖所有风险点,包括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重要岗位、主要风险环节做到相互制约、相互制衡。
加强风险管理基本制度建设,要以规范管理为目的,夯实持续发展的基础。严格岗位分离制度,加强事前防范;严格授权管理制度,加强风险事中控制;加强对高管和重要岗位人员的控制,离岗审计。强化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要加强制度建设,进一步建立建全制度,清理制度盲点,弥补制度空白点,坚持内控在前,制度先行,使各种经营行为都置于制度约束之下,加强制度执行力度,特别是要切实落实业务营运制度、管理制度、处罚制度,把管理工作和控制融入到每个岗位、每个环节。其次要加强岗位控制,按照纵向有监督、横向有制约,从优化业务流程着手,形成机控和人控的联控机制,切实解决业务操作岗位的失控问题。
篇7
今天,互联网时代让信息传递的速度不单变得更快,且所传递的信息也已经从原来单一线条的资讯发展到了综合视频、语音等多元表现方式,能够记录下蕴含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等的多维度内容,金融业也再度面临新科技的冲击与改变。
2015,国内网贷行业成功突破万亿大关,这是我和许泽玮在2011年创办91金融时万万没有想到的。2013年,在“互联网金融”东风的推动下,我们无意间走到了行业的前沿。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快速发展的行业让我们不得不每时每刻去思考互联网金融的下一步会怎样发展。
在过去两三年里,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正名,再到监管政策落地的过程。很多人都在讲“互联网金融会如同钢铁、煤炭等传统行业一样,最终演变成一个独立的行业。”
但在我看来,当互联网与金融业开始融合时,互联网开放的属性就注定了互联网金融会成为一种辅助、而并非独立的行业。今天,我们所经历的互联网金融只是一个时代,当这个时代结束后,互联网金融将会如同水、电一样,融入到各行各业,完全融合到人们生活中。到那时候,就不会有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换言之,互联网金融最终会消失。
当然,消失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进化的过程。而我认为,这个进化过程可能会出现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 2016年80%网贷平台会倒闭
2015年,我们看到,类似于《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等监管政策相继出台,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监管意图很明显:规范发展。
目前,从网贷平台倒闭数量我们就可以看出,倒闭潮已初见苗头。我认为,2016年,随着监管逐步细化落地,还会有更大面积的倒闭潮,因为法律法规的介入会对行业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对一些存在非法集资、私设资金池、或图谋不轨的“伪互联网金融平台”进行严厉的法律制裁。
2015年,总理的“互联网+”战略引爆了国内互联网金融市场。如今,一年过去,市场规模初见。可以预见的是,今年两会上,互联网金融势必会被再次提及,将有更多的提案建议被引入行业之中。
我估计,互联网金融大面积倒闭潮将在两会后三个月集中爆发(2016年6月左右)。预计到2016年年底,全国80%以上网贷平台会倒闭或转型。
第二个阶段: 2017年“一站式”会更火
当下,“对科技改变金融”的理解:一部分是技术让既有的产品服务更好,另一部分是创新过去没有的金融产品和服务。而我们看到,几乎所有人对互联网金融的理解都还停留在互联网理财、互联网贷款方面,致使一大批百姓将P2P等同于互联网金融。
在未来,互联网金融势必会深度发展,大量创新型互联网金融业务会诞生,类似于互联网证券、互联网私募、社交众筹等都将变成一种常态业务。而此时,互联网金融平台会呈现出一种“一站式”金融服务,金融消费者可以在一家平台上同时进行理财、保险、贷款等多项业务,而不是这家平台买保险,那家平台做贷款。
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类似于互联网金融搜索这种垂直业务将受到一定挤压,最终被迫转型或倒闭。
或许,“一站式”互联网金融服务会在2017年更加火爆,因为按照目前的发展速度,假如2016年80%金融平台倒闭的话,那就意味着剩下的20%需要完成现在的市场需求、甚至更多。在需求不变或增长的前提下,供给方有所减少,而随着国家“供给侧改革”战略的推进,最终势必会倒逼互联网金融平台趋向多元化以及“一站式”金融服务。
第三个阶段:2018年互联网金融被“边缘化”
虽然在互联网金融起步阶段没有真正跟上这种变化。不过在这股信息科技浪潮中,很多行业已经被“裹胁”着前行。外卖、保险、洗车、维修等行业都开始从互联网上寻找新的突破口。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金融的先行者们可以说承担着一定程度上的传道授业的角色,与各行各业进行着良性互动。
互联网金融给传统业务方式注入的创造力和活力,经过时间的推移也逐步开始影响并渗入到各行各业和渠道中。互联网金融会被边缘化,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可能被互联网金融所感染。
我认为,互联网金融深度感染将在2018年有所呈现。因为此时,不足20%的平台瓜分着一个万亿级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巨大的利益会刺激各行各业“触网”。到那时候,互联网后面可以加上保险、煤炭、钢材等任何行业,互联网金融就会慢慢的被边缘化。
第四个阶段:2019年正式进入寡头时代
在经历了监管和行业大洗盘过后,国内互联网金融行业会呈现出一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到时候,今天我们所看到的P2P平台99%的都会面临死亡。而与此同时,优胜劣汰的过程让少数的综合型互联网金融平台占领了70%以上的市场,并赢得了人们的信任。
从各大商业银行的网上银行、微信银行陆续涌现,再到非银系统中互联网券商、互联网保险的起势,我们现在已经能够明显看到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融合趋势的形成。在这个大融合的过程中,传统金融机构正在向联网金融企业学习一些关于大数据应用、关于用户体验,关于场景营销方式的知识;而新兴的互联网金融企业,也在向传统金融机构借鉴更多风险控制、资产管理方面的经验。
当传统金融与互联网金融实现融合后,紧接着会出现“互联网金融+”,人们会像引入“互联网+”概念一样,借鉴银行互联网金融融合机制,将“互联网金融+”应用到各行各业,呈现出一种大融合趋势,煤炭、钢铁、汽车等所有行业都可以通过互联网金融完成交易。
第五个阶段:2020年互联网金融消失了
篇8
一、美国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体系经验借鉴
(一)美国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体系
1.政策性科技金融机构
美国的政策性农村金融体系非常完善,主要包括农民家计局、农村电气化管理局、商品信贷公司、小企业管理局等,由美国农业部直接管理,资金都来源于政府提供,是美国政府贯彻实施农业政策的主要工具。政策性金融机构通过政府资金、预算拨款与借款等手段为农业提供市场金融机构不愿提供的贷款服务。农民家计局主要对农场主发放水利和土地等贷款;农村电气化管理局为电力和其他农村基础设施提供贷款;商品信贷公司对农产品和农业生产提供支持与补贴;小企业管理局专门为融资困难的农业小企业提供贷款帮助。
2.农村合作性科技金融机构
美国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是在20世纪初经济大萧条时期由政府倡导建立的,主要由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联邦土地银行等构成。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吸收城市资金贷给农民合作社等农民经济组织进行融资。合作社银行通过贷款为合作社添置设备、补充营运资金、购入商品等提供贷款,帮助农村合作社扩大农产品的销售与出口农业有关的活动。联邦土地银行主要通过向农场主、农业生产业及与生产有关的借款人提供长期不动产贷款来支持农业发展。
3.商业性科技金融机构
美国的商业性科技金融服务机构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个人和经销商开展的农业信贷服务。商业性农业科技金融机构作为政策性与合作性农业科技金融机构的补充,共同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金融支持与服务。美国联邦储备局规定,农业贷款占总贷款额25%以上的商业银行享受税收优惠,这极大地增强了商业银行参与农业科技金融服务的积极性。
(二)美国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体系经验
美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的特点是以资本市场为中心,同时辅之以政府政策引导和商业银行信贷支持,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的独特优势。
1.发达的风险投资体系
美国风险资本热衷投资于新领域的科技创新,并将资金主要集中在企业的初创期和成长期,有力推动了高新技术研究和项目开发,被誉为美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为了鼓励风险投资,美国政府于20世纪50年代推出了小企业投资公司(SBIC)计划,规定SBICS发起人每投入1美元到风险投资项目中,便可从小企业管理局(SBA)得到4美元的利率仅为2%的低息贷款,同时还可享受特定的税收优惠。20世纪80年代后期,又对税制进行改革,使风险投资税率由49%大幅降到20%。通过这种手段增强了市场对于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支持力度。
2.完善的信贷担保体系
美国目前形成了3个层次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全国性的信用担保体系。由小企业管理局及其在各地的96个办公室直接操作。小企业管理局为15.5万美元以下的贷款提供90%的担保;为15.5万~75万美元的贷款提供85%的担保。通过政府贷款担保计划,商业银行可对小企业提供最长达25年的贷款,并且利率优惠。二是区域性的专业担保体系。由地方政府操作,因各州情况不同而各有特色。三是社区性的担保体系,为社区性融资提供担保服务,服务于基层农业科技创新组织。通过完善的信贷担保体系的担保,农业科技创新组织能够顺利地进行融资,实现农业科技创新研究,促进农业发展。
3.灵活的债券发行市场
美国政府对农业企业发行债券融资规定较为宽松。农业企业与作为承销商的证券公司对债券发行总额、发行条件协商一致,即可作出发行决定。科技创新型农业企业能够方便地发行资信等级低或无等级债券。活跃的“垃圾债券”包销市场为科技创新型农业企业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融资平台。此外,美国政府所属的小企业管理局还对农业中小企业提供直接融资支持和技术、管理支持。
4.发达的科技金融资本市场
国外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除了财政和信贷之外,方式十分多样。如美国联邦土地银行可向金融市场发行债券和票据筹集资金。当美国农业科技型企业发展到成长阶段的后期或者处于成熟阶段的时候可以进入交易市场通过发行股票来进行融资。美国还专门成立了纳斯达克市场(NASDAQ),为中小企业及科技型企业进行融资服务。
二、美国支持农业发展的科技金融政策经验借鉴
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政策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美国具有丰富的科技金融手段,主要是以政策性金融为主导,商业金融、资本市场、农业保险、财政支持与其他投资主体为辅助的综合金融服务,促进农业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促进农业发展。
(一)美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
1.金融支持大型水利工程建设这类工程投资量大、涉及面广、工期长,工程的建设资金尤其是前期投入资金一般以国家投入为主。在前期投入基本完成时,金融机构也会以收益权质押或国家担保为条件介入对这些项目的支持。金融支持的方式主要是银行贷款、建立信托基金、发行建设债券和股票等。以美国田纳西河流域治理工程项目的建设为例,在开发田纳西河流域时,美国建立了田纳西河流域管理局,在政府拨款不足的情况下管理局通过向银行贷款、发行公债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并建立了“开发基金”,以保障项目对资金的需求。
2.金融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田基本建设美国的农田基本建设如平整土地、建设水利工程等采用成本共享政策,所需资金由农场主和联邦政府或州政府共同负担,农场主所负担的部分可由农民家计局提供低息贷款或由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提供贷款,农民家计局可以为这部分贷款提供担保。农业电气化管理局主要对农村电业合作社和农场等发放贷款,用于建设农村电网、购买发电设备等,以促进农业电气化水平的提高,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
3.分阶段地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美国专门对小企业提供贷款的机构是小企业管理局,向那些不能从私人信贷机构获得贷款的小企业提供贷款。1976年美国国会通过法案,将该局的贷款范围扩展到农场和农工联合企业的技术改造,并发放农场经营贷款。小企业管理局对小农场的贷款是与农民家计局分工协作,借款人经济状况不好且贷款额度小,由农民家计局提供资金支持;当借款人经济状况得到改善后,更多的贷款需求则由小企业管理局提供。美国金融集团根据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在不同阶段的融资需求,量身定制各种金融产品,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融资服务。将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分为3个阶段,并分别成立独立的业务小组为它们提供不同的金融服务:一是加速器(Accelerator)阶段,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处于初创期或早期发展阶段,农业产品或技术还在研究开发过程中,没有销售收入或销售规模很小,不足500万美元,在此阶段主要提供中长期创业贷款,与企业吸收的创投资金进行配比,以支撑农业科技创新企业完成产品的研究开发并实现对外销售。二是成长期(Growth)阶段,此时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产品已经进入市场,销售收入日益增长,规模在500万~7500万美元,主要为农业科技创新企业提供业务发展需要的流动资金贷款,一般采用应收账款质押等供应链融资产品。三是公司金融(CorporateFinance)阶段,此时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的销售规模已经超过7500万美元,向企业主要提供现金管理和全球财务管理解决方案。
4.科技金融支持农业生产活动对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支持的金融机构既有农民家计局、联邦信贷系统等政策性金融机构,也有联邦土地银行、联邦中期信贷银行、合作社银行等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例如,联邦土地银行主要提供长期不动产贷款,用于购买土地、修建房舍、改进生产设施等。联邦中期信贷银行主要提供中短期贷款,用于农民购买种子、饲料、生产设备等;中央合作社银行为区合作社银行提供资金并独立办理跨地区的大额贷款,还可以买卖商业票据,办理清算;区合作社银行主要是对农业合作社提供贷款和咨询服务。
(二)美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丰富手段
1.健全的政策性农业科技金融农业科技研发具有风险性高、收益不确定等鲜明特征,因此市场融资环境恶劣,政策性金融就成为科技金融支持农业科技发展的基础力量。美国农业金融以政策为导向,为农业机械化、科技化、土地改良、育种等项目进行融资服务。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有专门的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或政府部门专门负责,实现产学研相结合。政策性金融为其进行融资服务。
2.完善的商业性农业科技金融商业金融因其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因此只能作为农业科技金融的辅助项目,主要服务于能够创造利润的农业技术的研发融资。美国等发达国家具有发达的商业金融服务体系,能够为农业生产者、企业、农业科研院校及科研机构提供科技开发融资。在尽量保证投资盈利的前提下,支持农业科技开发。商业金融与政策性金融相辅相成,共同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促进农业发展。
3.先进的农业科技金融保险由于农业科技研发风险大、成本高,美国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保险制度支持农业发展。美国主导着全球农业保险,它提供了两个非常庞大的农作物保险计划,一是联邦农作物保险计划(FCIP),它提供有补贴的多险种农作物保险(MPCI)。二是私营企业、商业化运作、无政府补贴的农作物雹灾保险方案,以及一些规模较小的牲畜保险计划。农业科技保险能够分散农业科技开发的巨大风险,为企业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
4.农业科技财政支持美国经过70多年的不断调整和充实,目前已形成一整套完整而又复杂的补贴政策体系。美国通过利差补贴、税收优惠等手段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通过直接财政补贴、专项补贴等手段鼓励农业科技人员进行科技创新;通过税收优惠等间接手段鼓励商业性金融机构支持农业科技创新的融资、保险业务。
5.其他投资主体除了金融、财政、保险等传统科技金融手段之外,美国还采用了灵活多变的手段支持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发展。美国私人企业通过基金委员会农业科技研发进行融资;农业科研院校的研究经费通过联邦政府和国家科学基金进行拨款,企业、个人也可以进行资助。并且通过补贴的手段鼓励民间资金投资于农业科技研究。这些投资手段都极大地丰富了农业科技经费的增长。
三、对中国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启示
1.完善的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成功的案例显示,发达国家具有完善的农业科技金融服务体系,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财政,保险等全方位支持农业技术发展,实现了科技与金融的深度结合,促进了农业的快速高效发展。农业政策性金融在支持农村科技发展的金融体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并以其他多种形式的科技金融方式进行辅助,为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融资服务。同时,美国政府通过优惠政策促进市场金融与农业科技进行结合,让商业性金融在农村科技融资中发挥重要的补充作用。
2.政府的主导作用由于农业科技创新的高风险特征决定了政策性金融是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主导力量,这就决定了政府在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中起到主导作用。政府一方面直接通过政策性金融手段直接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融资服务,鼓励农业技术创新与发展;另一方面政府通过财政专项拨款、税收优惠、制定科技保险政策等优惠手段激励商业性金融机构为农业科技创新提供金融服务。美国在科技金融支持农业发展的过程当中扮演着主导作用,引导整个过程的进程。
篇9
因为通常情况下,理财的赚钱效应会让我们放松对产品风险的防控意识。另一方面,同样的理财产品,所处的经济周期大背景不同,收益或亏损也完全不同。
比如说黄金,比如说股市,相信大多数投资者一定都能够理解:不是什么时点买,都会赚钱!
同样,我们看到自2010年以来,信托产品、银行短期理财产品的规模以年复合3 0%的增长率在增长,在经济发达城市,几乎5 0%的资产在3 0 0万元以上的客户都购买过信托理财产品,尤其是固定收益类产品。那么,这些投资者是否已经意识到这些理财产品的风险正在加剧积累呢?比如信托产品,还有很多人在强调“刚性兑付”,但是行业规模急剧增长与某些信托公司的风控能力已不相适应,“刚性兑付”更多地成为一种销售的词汇和手段,对产品安全性并无实质帮助。
7月19日,经国务院批准,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此政策从长远来看,将对金融市场和理财产品带来深刻的影响,这无疑将影响投资者的投资选择。
据国际金融协会(II F)最近的一份调查报告,目前亚洲新兴国家的银行借贷环境已经达到金融危机以来最糟糕的时刻。而这一趋势的扭转,尚需一段时间。因此,投资者必须谨慎投资,做好资产配置。
考虑下一阶段的投资理财策略时,希望投资者的态度是“慎重+转向”,能够根据经济周期不同,在不同的投资工具间合理配置资产。在目前经济不景气环境下,为消除过剩产能,很多行业将会出现兼并收购等行为,并购基金无疑会有很多获利空间。同时,在政府推进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原来不完全竞争的行业如电讯、金融、媒体等行业,也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专注于这类行业的PE基金,也是一个好的投资选择。
此外,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那些轻资产科技创新基金的投资空间也较看好。在股市方面,可以重点关注I PO重启的机会以及基于股指套利的标准证券产品等局部性的投资机会,保存实力,等待投资机会的出现。
具体而言,建议投资者将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以及类信托固定收益产品的投资占比由之前的70%调减至40%以下,而适当增加一些业绩经过市场验证了的阳光私募资产配置。因为,由于近年大量资金并没有流入实体经济,而是在金融体系内空转,真正缺钱的企业反而得不到资金支持,有关部门已着手对市场上“结构性的流动性充裕”进行梳理。
篇10
关键词:甘肃省;科技金融;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6(12)-0058-04
一、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内涵
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平台”这个词语在报刊文献中出现,例如中外合作交流平台、政府融资平台等。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提高,平台的概念不断延伸,人们对平台的理解也更为广泛。平台既可以是提供各类服务的物理场所,例如各类园区、学校、集市等;也可以是提供各类服务的虚拟中介组织或空间,例如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电商网站等。从经济学角度观察研究,平台就是各类市场的载体,是各类交易市场的具体显化。平台通过向参与主体提供各类有效服务,来吸引参与者的加入。同时,通过向参与主体收取合适的服务费用来实现平台的自身发展。平台的本质在于聚集各类资源和要素,通过制定一定的规则约束各类参与主体,进而实现资源和要素有效利用的最大化。
随着科技金融的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也在繁荣发展。通过总结各类文献和平台案例,可以将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界定为集科技金融需求者、科技金融供给者、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及政府共同参与,运用信息网络技术,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网络化服务体系。该平台通过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各类科技金融资源的聚集整合,制定一系列规则实现科技金融资源的有效传递和利用,通过各类参与主体的在线协作互动,实现科技金融产品与金融服务的创新。
二、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运行模式
目前,全国已有几十家平台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金融服务。根据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政府管理运营参与程度的不同,本文将各个平台划分为三类:政府主导型、政府参与型和市场主导型。
政府主导型金融服务平台一般是由政府出资建设,政府科技部门等职能部门组织管理运营,典型代表有苏州市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等。通常来说,政府主导型金融服务平台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依托政府。通常情况下,政府主导型的金融服务平台一般都是政府出资设立、组织管理运营,并受政府指导监督,是政府职能的延伸。第二,在业务管理方面,政府通常赋予平台固定职责服务企业,进而促进政府职能的实现。但是,通常情况下,平台的专业化服务能力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第三,该类金融服务平台的发展需要政府大量的资金支持和政策支持,会增加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第四,该类服务平台一般都是公益平台,没有稳定的盈利收入,后续发展需要市场化改制,以提高平台运行效率。
政府参与型金融服务平台一般是由政府下属企业出资或者下属企业与其他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独立法人主体管理运营,以四川盈创动力为代表。该平台通过构建庞大的数据库进行资源整合重组,同时构建属于自己的中小企业信用体系,提升自己的专业化服务水准。政府参与型服务平台既能够保障平台的公益性,也能够兼具市场性。政府一方面可以设立平台专项建设资金来保障平台的运营管理,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平台进行市场化运作,向服务主体收取服务费来获得后续发展资金。这种平台模式非常适合科技金融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但是如何寻求公益性和盈利性之间的平衡点则是运营主体所需关注的焦点。
市场主导型金融服务平台是在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在科技金融发达地区由市场化民间企业出资成立并管理运营的中介服务机构,以浙江全球网为代表。该类平台是在综合了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价值和经营风险的基础上,运用各类金融工具,进行金融业务模式创新,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实现各类资本、技术、人才等资源的有效对接。该类平台发挥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使平台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是政府职能手段的有效补充。市场主导型金融服务平台通常会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该类平台通常具有较强的专业化服务能力,能够提供科技型中小企业所不具有的行业服务,具有至少一项稀缺的且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核心能力。第二,拥有许多的专业化人才。该类平台一般会拥有行业领域里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能够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各类金融服务。同时平台会注重人才的培养与激励,也注重自身的学习和发展。第三,市场化运营。该类平全是市场化运营,具有自己的业务模式、盈利收入和发展规划。但是这类平台一般可复制性较低,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政府的参与力度有限。
科技型中小企业在种子期、初创期风险较高,金融机构为其提供金融服务的意愿较低,此时,政府设立的引导基金就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处于成长初期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更容易从政府主导的金融服务平台上获得资金支持。同时该类平台注重融资公平性,这对急需资金的科技型中小企业尤为重要。但该类平台一般只向本辖区的科技型企业提供金融服务。同时,由于行政干预较多,企业容易受地方政府财政政策和税收的影响,这样不利于企业的健康成长。市场主导型金融服务平台市场化运作程度高,融资效率和融资便利比政府主导型高。但是由于追逐利润和规避风险,该类平台的融资公平性较差。政府参与型的金融服务平台则能够兼顾融资公平性和平台的市场化运作。
三、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结构模型
经过上述分析,鉴于甘肃省目前科技金融发展滞后的现状,完全依靠市场是不切实际的,还需要更多依靠政府的力量。因此,甘C省应该构建一个由政府引导、政府和市场化企业共同出资、独立法人运营管理、多方参与共建的共享共建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该平台的运营将以市场化运作为主,充分发挥市场的力量,政府作为辅助力量来引导、指导、辅导平台的建设发展。同时,政府需要制定相关财政、税收、金融政策来引导民间资本通过平台流向科技产业,进而优化金融资源配置。
在总结各个区域金融服务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结构模型(见下图),该平台以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为基础,征信服务平台、增值服务平台、担保服务平台为保障,投融资服务平台为主体。
信息资源服务平台是以各类政策信息、科技信息、金融信息、中小企业信息和平台内部发生的业务信息等为基础,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重组,供平台各参与者使用。信息资源服务平台包含门户网站、企业信息服务平台、金融机构信息服务平台、政务信息服务平台等。
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功能主要通过信息收集、信息分析重组、信息输出三个流程来实现的。以企业信息资源服务平台为例,企业通过企业信息服务平台注册成为平台的会员,通过平台提供的信息输入模块向平台提供自己的基本资料(营业执照、法人代表、公司章程、企业性质、业务范围等)、最近3年及最近一期的财务报表、信用状况、相关产业信息、相关优惠政策、已有的技术专利等信息,经过平台工作人员审核后,进入到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对收录到系统的信息,运用大数据技术,对信息进行重组整合。经过系统分析重组整合后,平台将企业有效的信息储存到相关数据库中,供金融机构、政府等有关机构查询,同时也将数据和信息与其他平台互动、沟通和交流。
在信息录入的过程中,企业要保证其提供的信息是真实有效的。而且一旦企业的信息发生较大的变动时,企业应及时更新其在系统中的信息。当平台发现企业提供的信息是虚假的,应给予企业警告或处罚,并规定其在一定的时间内改正。行为严重的,应禁止企业加入平台,并给予通报批评。同理,其他信息资源服务子平台也采取类似的运作原理。
征信服务平台采用大数据算法,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对采集到的企业数据进行整合重组,建立统一的征信模型来对企业做信用评估,因此可以保证企业信用评估的标准性、可比性和通用性。本平台通过与有关政府部门、金融机构、担保机构、信用评级机构、证券公司等进行业务合作,从这些机构采集到企业的数据,结合企业在本平台的数据,构造征信服务平台的数据中心,因此企业的信息会更加全面,信用评估会更加准确。同时,本平台在信息数据采集时,设定了严格的把关机制和纠错反馈机制,从而保障了信息数据的真实有效。
投融资服务平台可以分为股权融资服务平台和债权融资服务平台。股权融资服务平台主要包括政府创业引导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天使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众筹平台等。针对科技型中小企业各个成长阶段的特点及资金需求,平台对各类基金和企业进行撮合,促进企业的发展。此外,平台可以与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进行业务合作,选取优质的企业,向股权交易中心推荐,促使企业在甘肃省股权交易中心进行挂牌,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壮大,最终能够实现企业进入新三板、创业板甚至是主板市场进行融资。
平台通过与辖区内的银行、融资租赁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进行业务合作,来搭建债权融资服务平台。债权融资服务平台包括银行金融机构、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租赁公司、统借统还平台及P2P融资平台。为推进债权融资服务水平的提升,平台可以加强和推进各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交流和业务合作,从而创新出新的金融业务模式,为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更好的金融服务。此外,平台在发展P2P业务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到科技产业的同时,要注重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来防范和化解风险,同时还要保证业务合法合规。
增值服务平台和担保服务平台主要是为企业提供法律、财务等增值服务和担保服务的,在此不再论述。
四、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对策
甘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平台的建设、运营和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为了能够实现辖区内科技金融资源集聚、科技金融供需无缝对接,有效打破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促进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稳定发展以及保障金融服务平台各项工作稳步向前推进,需要有关政府部门和平台运营公司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
(一)政府政策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资金投放,大力引进各类中小金融机构。针对当前科技融资障碍仍然较多,科技金融产品难以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问题,应该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科技型企业各个生命周期的资金投放。政府可以以平台为依托,设立科技产品风险专项补偿基金以及完善科技贷款的奖励机制,降低金融机构的风险,提高其积极性。还可以利用财政资金设立政策性小微金融机构如政策性小额贷款公司、政策性小银行、政策性担保机构,弥补市场化机构因为利润最大化原则忽视初创期企业的情况,给予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大力加强科技金融产品合作创新。由于科技型中小企业独特的经营模式、产品特点等,当前金融机构的融资产品已经不适应科技企业的融资特点。融资产品的创新是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业务的内在需求。针对当前存在的科技金融创新不足问题,探索科技金融创新机制,这里的科技金融创新是指金融产品的创新。而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离不开市场各主体的密切合作。平台应利用各机构集成效应的优势、信息共享机制以及良好的信用环境,促进各类金融机构的产品创新。
(三)广泛引进投资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共同打造投融资生态链条。通过有关政府部门的组织和协调,平台可以广泛引进实力强、专业化程度高的投资机构和中介服务机构。同时,通过与各类专业机构合作,如知识产权评估机构、律师事务所等,共同打造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生态链条。
(四)加强对企业的资本市场上市需求调查、上市辅导、后续服务。针对企业的上市需求调查、上市辅导、上市后续跟进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应该积极对科技企业展开上市需求调查,开展上门服务。在得到企业的上市要求之后,平台通过联络各金融机构、咨询机构对企业进行上市辅导。在企业成功上市之后,要定期对企业资本市场融资状况展开调研,监督企业按照资本市场规则进行企业运作。
参考文献
[1]陈凯,付永红.江苏省科技金融信息服务平台运行模式的思考[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2(15):8-10。
[2]韩一萌.金融创新背景下中国科技金融的发展出路探析[J].江苏科技信息,2015(1):16-18。
[3]马鹏.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比较分析[J].科技管理研究,2014(14):37-40。
[4]徐晋.大数据平台组织架构与商业模式[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39-45。
[5]游达明,朱桂菊.区域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构建及运行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1 (1):40-46。
[6]张贵t.我国科技创新体系中科技资源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3:58-62。
The Study o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Financial Service Platfor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ic SMEs in Gansu Province
FAN Shengshen
(Lanzhou Provincial Sub-branch PBC, Lanzhou Gansu 7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