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系统分析范文

时间:2023-03-16 18:18: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智能化系统分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智能化系统分析

篇1

[关键词]弱电系统智能化系统弱电管道

中图分类号:TB3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3-0081-01

1 前言

弱电系统的子系统多,技术涉及自控、通信、计算机、电子、传感器、机械等领域,现有的理论体系,有些焦点问题还未形成定论,值得借鉴推广的工程建设经验寥寥无几;弱电设计在实际工程中很容易受其它专业、单位人员的制约,往往在工程后期设计才能全面展开,造成设计时间紧张,来不及深思熟虑;工程实施中招投标行为不规范,系统产品随意变更,造成许多设计工作的浪费;施工图与装修严重脱节,用户要求的不恰当、不明确,使设计人员做了很多的无用功;用户功能随时变更,更给设计带来很多的不便。

2 传统弱电系统

2.1 闭路监控电视与周界报警的配合

高档景观别墅区的基地往往是容积率较低,周界较长。同时小区的出入口(门卫)相对较少,多数景观别墅区位于绿化较好、离城区较远的城乡结合部。出于安保的要求,沿周界围墙设置周界报警系统是必需的。故有必要沿围墙设置闭路监控电视系统,这样既能及时了解报警点的实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理,也能识别一些误报。

2.2 室外背景音乐系统

景观别墅区是住宅区的一种,有别于公园,发展商力求营造一种舒适、宁静的气氛。在室外绿化中设置背景音乐系统扬声器是不可取的。如果一定要设置,也应局限于与宅基地有一定距离及分隔的中心绿化或景点,这些地方可以用作社区集中娱乐场所,如儿童嬉水、中心广场等。

2.3 访客系统

为便于对小区的外来人员进行管理,访客系统的设置是必需的。应该在小区入口处设置门口机,别墅内设置用户话机,而在别墅的门口则不必设门口机。为了更好地实现身份认定,应选择可视型访客系统,同时为保证私密性,不宜使用CATV来实现可视功能。

2.4 住户防盗报警系统

住户防盗报警系统也是十分实用的,如业主要求不高,可以采用带有安保功能的访客系统,组成安保型访客系统。而对于报警探头种类多、有远程控制功能、要求预留一定扩展余地的系统,应采用独立的住户防盗报警系统。系统探测器的设置切忌。

3 弱电电源与接地系统

智能建筑的弱电电源系统必须是可靠稳定和无干扰的。其中计算机及外部设备、消防火灾报警设备以及通讯设备属一级用电设备负荷,采用双电源末端自切供电。对终端计算机设备配置单独UPS装置。

4 智能化系统

目前,国家尚未出善的住宅智能化系统设计标准、规范。与此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化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住宅小区智能化的定义各有各的观点,但在设计中应掌握以下基本原则: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通过网络将各种通信、安防、管理子系统集成,从而为住户提供丰富的信息服务、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4.1 开放性BA系统

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智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小区的公共照明、绿化喷灌、水体循环、 自动抄表、别墅内部照明及空调等不同系统构成一个整体,相互协调、集中管理控制,以保证各个子系统运行于最佳状态。设计中应优先采用开放性控制系统,即使用标准通讯协议的集散控制系统。而LonWorks技术体现今后自控技术、系统集成的最新技术,它利用一根总线就可将所有符合LonMark标准的系统模块连接起来,扩展性大大增强,并能进行实时处理,也简化了系统布线。这样系统可不受原生产厂商的限制实现随时按需更新,为用户今后提升系统性能提供了标准的平台和开放的基础,从而保证系统的先进性。

4.2 三表远传

实现水表、电表、煤气表的远传自动抄表能减少抄表工作对别墅住户的打扰,同时能减轻物业管理的工作量。在技术上,它的实现并不困难。关键是它涉及三个行业的管理部门,需要有关方面协同配合,而相应的建设管理办法尚未出台,协调工作难度较大,故工作重点是与公用事业管理部门进行协商,以确定一个合理的方案。

5 弱电管道与机房

5.1 管道设计与管线综合

弱电系统管道设计应重视近期建设,并考虑远期发展的需要。对于分期开发的小区,要充分考虑预留后续工程所需管道数量,对弱电设计标准相对较低的,特别要注意室外主干管的预留。小区内管线种类众多,电气管线主要有:住宅配电、室外照明及动力、各种弱电管线;其它管线主要有:雨水管、上水、水体循环管(造景要求)、消防管、自动喷洒管、煤气管等。各种管线的功能和施工时间不统一,在小区有限的道路断面内应进行综合安排、统筹规划,以减少各种工程管线在平面和竖向空间上的冲突。

5.2 室外分线设备

各种弱电系统都有中继、分配、分线设备,景观别墅区不同于一般住宅楼,它没有室内的公共部位及设备用房,故应将整个小区划分成若干个“组团”,以“组团”为单位集中设置室外落地的分线设备箱。分线设备箱应靠近主干管,用灌木作必要的遮挡或与小区内小品相结合以伪装箱体。

5.3 总机房的设置

小区弱电总机房应优先考虑设置在小区主入口的门卫,靠近主干道的会所等公共建筑内。建议分隔成以下几个部分:

5.3.1 消防安保中心――处理火灾、防盗、访客、电视监控等事务;

5.3.2 音像中心――管理电视信息接收与处理、背景音乐等;

5.3.3 电话机房――管理电话通信;

5.3.4 计算机中心――管理局域网。各部分相邻设置,铺设防静电活动地板,地板下各中心有联络通道。

篇2

关键词 网络平台;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

中图分类号TP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10-0218-02

近年来,随着广电事业的不断发展,广播数量频率及其覆盖面也逐渐扩大,对于传统的广播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推动了网络技术、信息技术的发展成熟,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建立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营造广播多元发展空间。

1 网络平台上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简介

媒体随着时间与技术的推移,不断进行了时空社会结构的演变,从口语到书写,再到印刷、电子、网络,一步步的实现了智能化媒体发展[1],如下图所示:

图1 媒介发展史角度的新媒体结构

为了进一步的发展广播的多元化,打破传统单一的表现形式,将其融合成整体统一,各种媒体形式集成交互的平台,采取了新的数字导播系统,力求将热线电话、微信、微博、QQ等展现在统一平台。网络平台上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需要有1个总控机房、多个直播机房和备播出机房组成,才能实现系统全面数字化,实现音频频率、量化精度、传输格式、记录格式与同步标准等相关规范标准。其中通过多个直播机房调音数字信号处理,将主机与总控机房组合成主用矩阵和备用矩阵,能够直接切换单元设备、总控机房对讲模块、控制PC机等,共同连接到中心交换机上,形成星形的拓扑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2 播控系统基于网络平台的原理图

根据上图通过系统中心节点的交换机,就能将所有广播设备与交换机联系,简单、安全、便捷。同时该系统不会因某一点出现问题,而影响局部甚至整体网络系统,导致直播机房出现状况,即使出现极端情况,也可以通过断网来保证节点内部工作顺利正常进行。由此可见,利用网络平台能够大大的提高广播的安全性,还能突出广播形式的多样,系统的全面等特点。简单来讲,就是在脱离网络的情况下,也能实现播音的安全正常进行。

而保证网络平台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实现,主要是利用计算机以太网技术,建立互联网传输协议和用户数据协议,即TCP和UDP两种,用于实现节点信号数据的传输控制,达到资源交流共享的目的[2]。其中TCP实现数据链的点对点的数据传输,保证数据链的稳定,还能有效的验证接收数据与发送的数据的内容、顺序等信息,充分体现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在上图的系统中,DSP主机、总控机房的主备用矩阵同PC机间的信息传输都是通过TCP实现的,进行数据信息的编辑、检测、上传下载指令。

UDP是一种独立实现一台计算机到另一台计算机信息数据传递的协议,它不具备TCP传递的稳定性,不能保证接收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当然对于信息数据的内容、顺序也不能保证。因此UDP不能实现接收信息的及时性,一般进行DSP主机间逻辑指令的传递处理,如Global Logic、Global Potentiometer等,还能通过DSP去遥控另外的DSP主机[3]。利用网络平台可以进行TCP/IP通讯协议建立,进行广播播控系统音频信号的,接收,覆盖整个直播机房网络,对数据信息的路由、编组、时间表进行更改、拷贝、删除,展现网络平台带来的广播播控系统的灵活多变,功能扩展等。

2 基于网络平台的系统优势分析

2.1网络平台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建设原则

根据广播总局的安全要求,所建立的播控系统必须具备安全可靠性原则,才能应对设备故障问题,将损失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同时根据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音频技术的快速发展,也提出了技术更新的要求,对于播控系统进行经济、先进性进行考察分析,才能建立系统简化、技术先进、性价比高的设备系统。当然在进行系统建设时,要重点考虑资源的共享,系统的扩展性等,竭力保证网络平台上播控系统的开放性、可扩展性、灵活性原则。

当然基于网络平台的广播播控系统建设,还要考虑广播电台的特殊性,在系统软硬件设施上设计要符合国际、国家各项技术标准,统一采用标准的接口,便于实现系统的稳定性,利于系统的进一步维护、扩展、升级,保证整个网络的成熟稳定。

2.2基于网络平台的广播播控系统优势

1)方便快捷的实现音频信号的管理、共享、调度与切换

根据播控系统基于网络平台的原理图可知,在直播机房同总控机房间的音频信号传输,采用的是MADI光纤点对点形式。光纤内可同时实现双向传输64路数字音频信号,再进入总控机房,分配到各直播机房[4]。而通过网络技术进行中心节点检测,就能利用计算机软件将音频信号方便快捷的进行传输,减少了节目播出过程的设备环节,进行了音频信号的管理、共享、调度和切换,具有一定的安全稳定性。

2)利用远程遥控软件,实现直播机房工作检测、管理

远程遥控软件是用于监视、控制广播播控系统板面的软件,通过网络登陆,利用整体广播播控系统,技术人员可以进行直播调音台控制面板使用的监视,精确的了解到各推子的位置、信号传输状态、面板按钮、指示灯等情况。同时还能监视到节目人员的调音台使用情况,协助进行正确设置,再出现极端情况下,还能通过虚拟界面来保证音频信号的正常传输,更甚至可以通过播控系统进行节目质量监视,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系统扩展功能的实现

利用该系统的网络接口通讯协议,能够对总控矩阵进行系统扩展功能,如果有需要可以进一步提高广播总控的外延扩张功能,将制播网整个也纳入总控的监控之中,实现了广播总控监控技术的全网覆盖,成为一个有新的意义的广播总控系统。如下图所示[5]:原不属于总控范围的一些业务纳入总控系统示意图。

图3 新纳入广播总控平台业务示意图

为了配合网络平台上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运行,还可以在全市各地建立总控监控分站台,实现音频信号间的共享与监控,将各种网络媒体的优势集中实现。同时在录音室建立通讯设备,与总控音频信号共享,在紧急情况下,作为广播的直播间工作。

3 结论

数字化的网络环境,为广播智能化发展提供了技术、资源共享平台,推动了革命性的变革,有利的实现了信号调用、资源共享、监控、调度切换等功能,为广播中心提供了全新的工作模式。

参考文献

[1]荣艳玲.广播电台总控系统的研究[J].中国传媒科技,2013(12):70-72.

[2]王宁,王东丽.基于网络平台的智能化广播中心播控系统[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6,33(7):72-75.

[3]刘建国,吴晓应,郑毅清.广播电台数字化网络化播控系统整体解决方案[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5(2):56-62.

篇3

关键字: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分析

引言

目前,智能建筑节能作为我国的建筑事业的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讨论重点和热点,它提出的理念:环保节能是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关键,它符合现今时展的要求。而建筑节能它最关键的是对其能量的利用率进行有效提高。故而,在建筑节能的项目规划和节能标准中,我们都应当把对其能量的利用率进行有效提高作为主要的目标。以优化暖通空调的系统来达到对大楼运行的成本进行节约的目的。

一、关于智能建筑和暖通空调

1984年,在美国的城市哈特福德建成了第一幢智能大厦,而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是我国的智能建筑开始起步的时代。

所谓的智能建筑指的就是通过对建筑物的服务、设备、结构和管理依照使用者的需要来对其进行最合理、最优化的构成组合,使之可以让使用的用户们有一个非常的舒适、便捷以及高效的非常人性化、科学化的建筑环境。它是现今的所有科学技术汇集一身形成的产物。由现代的电脑、通讯、建筑和控制等技术组成了智能技术的基础技术。

它是通过建筑物的结构、服务还有系统和管理这几个最基本的要素和它们彼此之间的内在之间的联系,用最好、最优化的设计,来个客户一个非常的舒适、便捷以及高效的非常人性化、科学化的建筑环境和空间。而所谓的暖通空调就是指的是它的三个主要功能的综合,即通风、采暖以及空气的调节。

二、拥有智能化系统的智能建筑

以最大程度的对人的工作效率和创造力进行提高的目标为中心,而且拥有许多的智能化设备的建筑,它的构成是由各种各样的诸如:数字通信、控制、电视、计算机网络、光纤、数据库还有传感器等等的高科技技术,来组成的智能化系统。

它可以分为通信自动化的系统、办公自动化的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的系统、安全自动化的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的系统外加综合布线的系统。

三、能量管理优化和控制系统优化的智能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

智能建筑它的特点就是智能建筑的楼宇自控系统使得建筑内部里面的所有的设备都被汇集聚合形成了自动化控制的系统,这个系统它不仅可以对这个建筑进行综合的监控管理,还可以让自身的资源和别人实现一定程度上的共享。而且在此之中,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充分的发挥了它的效益和能力,所以我们想要更加好的对这些效益与能力进行实现,那么对智能建筑的暖通空调进行处理和优化就是不可或缺的。

智能建筑拥有的最主要的构成部分就是楼宇自动化的系统,智能建筑就是通过对楼宇自动化的系统管理来实现对建筑物内部的所有的设备和这个建筑周围的建筑环境的全方位的监视控制管理,给建筑的用户们带来了一个一个非常的舒适、便捷以及高效的非常人性化、科学化的生活或工作的环境,而且还可以对它使它的设备的运转和管理得到优化,来对其建筑的运营的成本费用进行减低。楼宇自动化的系统它包含的系统和设备非常的广泛,其中有电力、空调、给排水、照明、防灾、通风、还有车库管理和安全防范这些系统和设备,它是智能建筑中最大的一个分系统。当然,我们要谈的主要还是对暖通空调的系统进行的优化分析。

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以下的几个方面的特点来看智能建筑:

(一)进行能量管理和控制系统的智能建筑的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的措施。例如:

1. BA联网和变风量空调系统项目,它对新风量和变风量空调送风储压进行优化,能够对其的能耗进行节约,可以对房间里面的空气质量进行优化,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在对送风压和风压末端的装置温度,还有温度和新风量等全部进行控制的基础之上,对新风量和送风静压进行优化的设定。

2.受流量控制的空调水系统项目,它的优化的原则是依据冷热的负荷进行冷热煤水进行调节,对于系统的运转的效率进行提高,使得不出现没有效率的耗损,可以进行最大限度的节能,同时冷热煤水的供回水的温度是一直都保持不变的。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的措施,根据其的参数,使得它的要慢慢的趋于恒定。

(二)它能够对其的环节的控制进行减少,还会对它的稳定和可靠这两个性能进行提高,并且可以进行状态化的模拟对其系统和它的过程,把它可能发生故障的几率降到最低,使得能够使得系统的输出和相应达到最优化。

(三)为了使得智能建筑的总体的效能达到最好的状态,使得它的系统效率能得到提高,对其的运转的资金费用和投资能够一定限度的进行减低,我们可以在系统的各个参数和可能结构中找出最适合的进行配对,使其达到最佳的效果。

(四)还可以使得节能变成可以主动的进行节能,这是通过对办案进行优化控制达到的,它与别的进行改造过的被动的进行节能不同。

三、智能建筑对暖通空调的BA系统的优化

(一)优化的DDC。

各种各样的大小处理能力不同的直接数字的控制器都是由主流的BA系统的供应商们进行提供的,同时为了对故障出现的几率和控制间里面通讯进行减少,我们都应该使用大规模的控制器在热力站的监控点和进行冷冻机房这些密集的场合。而小型或者是中型的控制器就可在新风机、通风机还有窄气处理机中进行使用。

(二) 优化控制策略。

1. 空气的处理机的独立控制盘一般采用的是自动控制技术(PID)进行控制,其中使得空调系统能够稳定运转的核心关键就是要对PID的参数进行合理的选择。空调对房屋里面的温度的波动反应的特性的曲线比较的陡,就说明PID的系数比较的高,设定温度的到达过程比较的短,反之则是较长。可是系数并不是越高越好,因为这样很容易使得其独立控制盘的控制系统失去稳定,使得房间里面的温度起伏与电动的调节阀的周期性的运动无法在一个歼度上进行固定的运行。

2.PID可以对许许多多的场合里面的空凋进行控制解决,可是在一些大型的场所里面,依靠参数较高的PID系统并不能够使得空调机组对于负荷发生变化进行响应的速度得到提高,使得问题得到解决。所以我们可以再空调的窜内和送风道里面分别的进行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将房间里面的温度设置成总的DDC的控制器来进行完成,并且由副的DDC依据总DDC发出的指令和风道的温度传感器来进行水阀驱动的完成,可以使得系统对温度的波动的回应速度加快了。

(三)优先的控制权。

在中央控制站中综合集中的管理是BA通常会遵守的原则。可是这项原则的遵守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便。在一些场所里面为了能够更加的和用户的使用要求相适应,所以就将通风系统和空调设置在现场,并对它们的参数功能进行了设定。可是直接的数字控制的这种功能它是不给予提供的,所以要依靠专门的这类部件来进行实现。而且这样与VRV的控制面板的设定器相似的功能会给这个房间的用户带来很好地使用效果,所以我们一定要积极的进行运用。

(四)关于BAS的监控中心。

BAS的监控中心它主要是所有的设备和功能汇集到一起,在一个房间里面进行的一项操作监控。它主要监控目标房间里面的全部的设备、包括通风、空凋、动力系统.还有不同的常见的安保监控和消防控制等等,且这些监控都是在一个房间里面完成的。可是因为这间房间一般离锅炉和冷冻机这些房间比较的远,不适合远程的操作。因此可以单独设立一个对其进行分开的管理。

结论

节能减排是我们对智能建筑进行分析与评价的时候所要遵守的原则,而智能建筑的暖通空调的系统,它的能量管理与控制这些系统的优化是它的起点与目标,所以对它的优化对于智能建筑实现节能有着非常大且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何为燕.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探讨[J].科学与财富,2011,(6):205-206.

[2] 张国杰,张秋宇.暖通空调的系统优化方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1,(7):358.

[3] 林信贤.浅谈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方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4):105-106.

篇4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设计分析;通信系统

当前智能建筑的显著特征是向以太网传输技术和IP应用技术靠拢,这给设计者提供了更宽广的设计思路和更多样的技术手段,选择更为合适的技术路线来实现建筑物的实际功能需求。

1 建筑通信系统

作为超高层建筑的通信系统,因其规模庞大,一般由当地电信运营商承担建造,提供语音、数据、视频、传真、因特网互联等多媒体综合传输业务。在建筑物内设置的用户电话局是城市级别的通讯网络的一部分,设计者应考虑预留物理上分开的双通信接入系统路由,以满足如城市SDH(同步数字体系)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的应用需求。

在超高层建筑物内应根据不同的使用功能和竖向分区的特点,分别采用分级和分区的设计措施:

1)按照使用功能的不同,宜建立两级的通信网络系统。一级通信系统由提供建筑物整体业务的中心程控交换机等局端设备组成。在不同使用区域构建二级通信网络系统,如办公、酒店、商业等区域,采用网络型程控交换机,分别提供各类业务需求。

2)可考虑如图1所示以无源光网络等通信接入技术在建筑物内的应用。可将光网络单元(ONU)部署在避难层的电信小室内,管理避难层之间功能区的数据、语音业务。

通信系统的网络组成方式需要结合当地电信运营商的本地资源情况进行部署,因其组成方式直接影响建筑物内的综合布线系统的拓扑结构,因此设计者应立足于超高层建筑的特点,与当地运营商尽可能早地共同制定出网络方案,才能更好地把握设计品质。

2 构建控制网络的统一通信平台

超高层建筑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构建控制网络,并以此作为智能化系统的统一通信平台。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的监控点数量可在万点以上,采用RS485总线式传输系统,从中心向外辐射的总线数量将会超过10条以上,总线之间不能统一利用和备份。

安防系统中视频监控系统前端摄像机可在千台左右,采用数字IP网络化监控系统能有效削减线路敷设成本。

广播系统的分区可在百个左右,尤其是背景音乐兼作消防广播系统时,如不采用数字式系统,其系统的构成将相当复杂。

如上子系统中采用数字式网络系统不仅更有利于建筑物建造,其占用机房面积更小、线路敷设成本更低、功能调整灵活,降低后期维护,而且数字式网络系统可以更好地提高系统品质,提供备份传输机制,软件控制替代部分硬线控制,后期维护和功能调整相对简单等。为了进一步发挥数字网络的优势,需要将如上子系统的传输部分统一整合成一个独立的网络,控制网络系统,如图2所示。

控制网络系统应具备:

1)采用两层网络体系,网络的核心设备部署在总控机房内。核心层设备采用稳定的双机热备系统,与接入层交换机采用千兆连接。考虑到技术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变化,主干网采用可升级至万兆传输的物理传输介质。

2)每台核心交换机内还应提供多层次的冗余,包括引擎冗余、电源冗余以及支持模块和端口的冗余分布,保障业务的无缝切换。

3)接入层设备选用百兆端口的交换机,分布部署在各楼层弱电机房内。多台楼层交换机级联后,通过双上联端口与核心交换机互联。

4)按照服务区域及系统服务类型进行VLAN划分和Trunk连接。

5)网络系统具备数据包级别区分、标识、带宽控制、队列管理等功能,支持各类服务质量措施。

6)与其他网络互连时,网络系统采用设置防火墙、AAA认证方式等措施以确保网络的安全。

7)配置网络管理软件,便于网络管理员的系统维护。

统一的控制网络通信平台不仅可将应用于建筑物内的各类基于IP技术的智能化子系统从形式上集成起来,而且可将控制网络进一步扩展到智能化集成系统、物业管理系统、智能一卡通应用系统等信息应用系统的构建中。

3 系统互联

超高层建筑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选择适宜的智能化子系统并建立互联机制。

超高层一般都有两个及以上的功能分区,如办公、酒店、商业等功能分区。首先,对于不同的功能分区即有不同的运营、管理及维护部门,必须为其设置相对独立的子系统,确保不同管理部门的各子系统独立管理和操作;其次,对于不同管理部门的同一子系统应能实现各功能分区的子系统之间信息互联互通。但其互联的机制应结合功能的需要和子系统结构,分别建立主从式、对等式和分立式互联方式。

一般来说,通信系统、有线电视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等宜统一设置设备总机房,在各功能分区设置设备分中心设备,属主从式互联方式。

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宜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各功能区共享功能通过系统软件的权限划分来确定。

在不同功能区子系统存在异构形式或不需要共享功能的,如会议系统、扩声系统等宜采取物理上分开的分立方式。

4 系统集成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宜根据建筑物的规模和功能需求建立纵横式集成方式。

目前较为常见的系统集成方式为建筑设备管理系统(BMS),对建筑设备监控系统(BA)、安全技术防范系统(SA)、火灾自动报警系统(FA)实现设备状态、控制指令、历史数据的动态图形显示;根据决策预案实现各子系统的联动。

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集成宜从子系统和功能分区两个层面考虑:一方面,不同功能分区的同一子系统(如BA、SA、FA)宜采用对等式互联方式,通过用户权限设置等手段实现信息共享;另一方面,同一功能分区内的BA、SA、FA子系统进行集成(BMS)。其系统构架如图3所示。

5 结语

智能化建筑是将信息技术与建筑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其信息管理科学、设备高度自控以及使用灵活方便等特点,成为建筑设计的新亮点,智能建筑将成为能够使用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的现代化新型建筑。文章中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分析说明,希望可以为相关专业人士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吉星;赵飞.智能化的建筑设计理念分析.大庆市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期刊】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15.

篇5

关键词:智能化小区;弱电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小区智能化弱电系统的设计工作与普通的单体建筑物的弱电设计不同,智能化弱电系统已经从一栋楼扩展为由几十栋楼组成的建筑群,涉及室内、室外的弱电系统设计以及与市政管网、园林绿化景观设计的配合。小区内的弱电工程主要由以下几个系统构成:可视对讲系统,信息通信系统,三网(电视,电话,宽带)合一,智能一卡通,安全防范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下面主要介绍几个系统的设计。

1可视对讲系统设计

当前小区一般采用的是YA-98型小区联网式对讲系统。该系统的配置为:管理中心机(1台),围墙机(若干台),门口主机(若干台),联网控制器(1台主机配1只),解码器(8部分机配1只),室内分机(若干部),视频放大器(7只解码器配1只),不间断主机电源(1台主机配1台),不间断可视分机电源(12部分机配1台),电控锁或电磁锁(1个单元配1把),自动闭门器(1个单元配1把)。管理中心机安装在小区管理中心室或保安室,管理人员或保安人员可以通过它呼叫小区内任意一用户、监控各单元门口状况,接收各单元门口机、可入口围墙机、各用户分机的呼叫,接收各分机的报警信号。围墙机安装在小区的各个总入口,是为了防止闲杂人员进入小区,访客可以在围墙机上呼叫住户。单元门口主机安装在各单元门口处,访客可以通过门口机呼叫住户与其通话,也能呼叫管理中心与其通话,并能实现管理中心,住户,访客三方通话。室内分机的功能主要有对讲开锁,防区报警,反呼叫三大功能。解码器安装在单元楼层之间,主要在单元主机与用户分机之间起到信号的转换、视频的分配,同时使各用户分机之间相互隔离。当有某用户分机出现故障时不会影响到其他住户分机的工作。联网控制器安装在每个单元内对应每台主机,对整个联网系统的对讲、视频、数据等信号进行区分、处理,对各单元之间的各类信号进行过滤、隔离、保护。视频放大器对整个联网系统内的视频信号进行中继、放大,使视频信号传输得更远,提高各分机视频信号的质量,保证整个联网系统视频信号的稳定性。整个联网系统中所需的电源由专用电源箱供给,分为12V和18V两种。12V电源主要供给围墙机、单元主机、解码器、电控锁等设备使用。18V电源主要供给管理中心机、可视分机、视频放大器等设备使用。

2信息通信系统的设计

在室内构建独立的计算机内部网、电话通信网,统一出口,实现多分机内部通话,自动共享外线,有线电视网络支持双向数据节目。光纤到户,宽带网络可给用户提供:10Mbps、100Mbps至1Gbps的INTERNET接入。

3三网合一设计

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合一。现阶段因为其管理和一些技术细节的原因,实际上很难合一,设计上不必多考虑。

4智能一卡通设计

实现整个智能化系统集成的各项功能,始终离不开一项贯穿始终的关键技术棗智能身份识别技术。通过该项技术可以实现严格意义上的小区“一卡通”智能管理和保安控制、家居安防预警等功能。住户凭一张授权的IC卡,可用于停车场收费、电子信报箱、电梯楼层控制、出入单元大堂。

5安全防范系统设计

小区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人防、物防和技防。其中人力防范和实体防范是古已有之的传统防范手段,它们是安全防范的基础,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这些传统的防范手段也不断融入新科技的内容。技术防范的概念是在近代科学技术(最初是电子报警技术)用于安全防范领域并逐渐形成的一种独立防范手段的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新的防范概念。技术防范包含:监控、报警、巡更等系统。

1)周边防范系统。对小区的周边进行实时监测,同时采用闭路监控系统进行实时监控。在小区围墙上方采用主动红外线对射式探测器进行防范,若有不速之客非法入侵,将及时报警,通知安保中心及时处理。周边防范系统主要由前端探测器部分和主控部分组成。前端探测器部分:根据小区周界各段直线部分的长度,选择探测有效距离为40米或100米的主动式红外对射探测器N对,N个边界接口。主控部分:安保中心的报警控制主机与楼宇对讲系统共用1台管理机,通过接口与电脑连接。闭路监控系统由前端、后端和传输部分组成。前端主要由摄像机、镜头、云台、支架和护罩组成。后端由硬盘录像机、录像机、画面处理器、监视器、显示器、控制系统、电视墙和操作台组成。传输部分有视频线、控制线和电源线组成。

2)电子巡更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信息钮、巡查棒、通信座、系统管理软件四部分组成。系统结构框架如下:其工作原理是在每个巡查点设一信息钮(它是一种无源的只有钮扣大小不锈钢封装的存贮设备),信息钮中贮存了巡查点的地理信息,巡查员手持不锈钢巡查棒,到达巡查点时只须用巡查棒轻轻一碰嵌在墙上(或树上或其它支撑物上)的信息钮,即把到达该巡查点的时间、地理位置等数据自动记录在巡查棒上,巡查员完成巡查后,把巡查棒插入通信座,将巡查员所有的巡查记录传送到计算机,系统管理软件立即显示出该巡查员巡查的路线、到达每个巡查点的时间和名称以及漏查的巡查点,并按照要求生成巡检报告。

6停车场管理系统设计

停车场管理系统配置包括停车场控制器、远距离IC卡读感器、感应卡(有源卡和无源卡)、自动道闸、车辆感应器、地感线圈、通讯适配器、摄像机、MP4NET视频数字录像机、传输设备、停车场系统管理软件等。该系统的功能有:图像对比功能、常用卡管理、自动切换视频,进出场无冲突、实时监视功能、支持永久卡和临时卡的工作方式,自动识别,记录存储、防砸车功能、满位检测功能、支持脱机运行,网络中断或PC故障时,停车场系统工作正常、手动控制功能,停电时道闸能正常使用、系统自动维护,数据自动更新,自动检测复位、停车场控制器支持局域网网络通讯功能,可实现多个出入口的联网、各种事件查询功能,提供摄像的图片时间查询、强大的报表功能,能生成各类报表,并提供多功能数据检索、具有延时、过压、欠压自动保护。

7火灾自动报警及消防联动系统设计

火灾自动报警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是整个小区消防系统的心脏,由它向消防设备、非消防设备发出控制信号,并做出对火灾确认后的处理单元。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这一职能决定了它的工作可靠性,直接关系到初期火灾扑救的成败。根据小区建筑规模,结合《高层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应采用控制中心报警系统,即采用区域-集中报警,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联动控制方式。该系统的职责为:控制中心对探测回路进行巡测,当某一探测区域内着火,该处的探测器采集到现场信号,并立即把信号发回控制中心的控制器,控制器将此信号进行判断,若确认着火,控制器则向火灾现场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和火灾应急广播,通过联动控制器向需要联动的消防设备发出执行信号,并切断非消防电源,消灭初期火灾。

结束语

小区智能化弱电系统是将当今发展迅速的计算机、通信、网络、自动控制、图像传输等技术与传统的建筑业相结合的高科技产物,所以在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所采用的技术还需认真研究和探讨。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小区的智能化服务要求必然是越来越高。智能化小区建设必须通过业主,设计院,系统集成商,施工单位密切配合。才能实现建设一套先进,严密,实用,性能稳定的弱电系统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居住小区智能化系统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修订稿),2000一12一1

[2]蒋小洛.智能建筑的发展趋势.工程设计CAD与智能建筑,2002(7)

[3]张保杰.现代住宅的新趋势一智能化住宅小区.港工技术,2002,6(2)

篇6

关键词: 智能化建筑电气系统安装

中图分类号: 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 前言

智能建筑是现在科学技术一项重大的产物,随着人们生活,工作等各方各面的要求,智能建筑渐渐成为社会的大势所趋。人们对这项科学技术愈发的强烈关注,各个国家也在这个至关重大的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来加强开发,使得智能建筑更加合理化,方便化,快捷化,人性化。

2智能建筑系统

2.1 智能建筑系统的主要内容

智能建筑主要包括办公自动系统(OAS)、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BAS)、通信自动化系统(CAS)。因此智能建筑电气设备自动化为智能建筑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系统之一,是采用具有高信息处理能力的微处理机(即中央处理机)通过通信网络对整个建筑物的空调、供热、给排水、变配电、照明、电梯、消防、广播音响、闭路电视、通信、防盗、巡更等众多设备进行实时测量、监视和全面监控。实现最优化的管理,从而提高系统运行的安全可靠性,节省人力、物力和能源,降低设备运行费用,随时掌握设备状态及运行时间、能量的消耗及变化等。因此其主要内容有:

(1)各种设备按规定时间进行启停控制。以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2)供电系统、空调系统、供排水系统、冷热源等的参数调节控制监视和设备运行状态的监测;

(3)对各种设备运行时问积累和维修期限达到报警.以便及时更换或维修服役期满的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服务质量;

(4)根据建筑实际需要的冷负荷, 自动控制冷水机组投入运行的设备台数达到最佳的运行方式;

(5)根据设备运行时间自动更换工作和备用设备,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6)对各种能源消耗进行计量和计费;

(7)各种文本的自动生成和打印。

2.2 主要设备构成

智能建筑设备监控系统是以分布在建筑各处的远程处理机和中央处理系统设备,通过总线桥进行信息交换的,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包括主机、网关、通讯设备、DDC、控制屏等)、系统输入设备(包括各类温、湿、压力、流量、电量传感器、水流开关等现场设备)和输出设备(包括各类风门、执行器、阀门及其执行机构等)等。按结构方式分成四大类:

(1)中央处理机系统设备:由操作键盘、彩色显示器、打印机、中央电脑、数字化仪等组成。

(2)远程处理机:智能建筑可以采用TA67 1 1和TA6585两种型号的RPU设备.这两种型号的RPU功能基本一致. 区别在于其输入输出接口的配置不同。RPU也可单独使用或通过各种设备组合经过总线桥接到M7中央系统构成2级控制系统。

(3)总线桥:是一个用于2级控制系统的通信网微处理器。它有8条通信线路,每条通信线路可连接3O个区域控制器及1O个RPU。

(4)测量元件和控制件:通常采用的测量元件有各种型号的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液位传感器、压差传感器、流量传感器、功率变换器等。控制器件包括各种型号的带执行机构的二通阀、三通阀和直流24V的继电器。

3 安装工程技术要求

3.1 远程处理机的安装要求

楼宇自动控制系统与各RPU之间的通信是透明的,可利用同一线路不同的RPU完成同一个控制系统。一般而言.BAS系统大量监控的是空调机组,所以将RPU布置在机房之中或附近.把空调机组控制系统使用后剩余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连接附近的水流量计、水位信号、照明控制等。为了日后的发展.RPU的接口要留出20—30% 为宜。

3.2BAS线路安装要求

在BAS进行布线时,要注意某些线路需要专门的导线.如BAS的通信线路、温度湿度传感器线路、水位浮子开关线路、流量计线路等。它们一般需要屏蔽线。或者由制造商提供专门的导线。电源线与信号、控制电缆应分槽、分管敷设;DDC、计算机、网络控制器、网关等电子设备的工作接地应连在其他弱电工程共用的单独的接地干线上。智能建筑中安装有大量的电子设备.这些设备分属于不同的系统,由于这些设备工作频率、抗干扰能力和功能等都不相同一对接地的要求也不同。在安装中.按下述方法进行接地:

(1)电子设备的信号接地、逻辑接地、功率接地、屏蔽接地和保护接地。一般合用一个接地极,其接地电阻不大于411:当电子设备的接地与工频交流接地、防雷接地合用一个接地极时.其接地电阻不大于1 n。屏蔽接地如单独设置,则接地电阻一般为30011;

(2)对抗干扰能力差的设备一其接地应与防雷接地分开。两者相互距离宜在20m以内.对抗干扰能力较强的电子设备. 两者的距离可酌情减少但不宜低于5m;

(3)当电子设备接地和防雷接地采用共同接地装置时,两者避免雷击时遭受反击和保证设备安全。应采用埋地铠装电缆;

(4)电缆屏蔽层必须接地.为避免产生干扰电流,对信号电缆和1MHz及以下低频电缆应一点接地;对1MHz以上电缆,为保证屏蔽层为地电位。应采用多点接地。闭路电视和工业电视都必须采用一点接地。

3.3 输入设备的安装要求

(1)安装位置应能正确反映其性能的位置,便于调试和维护的地方.不同类型的传感器应按设计和产品的要求和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其位置;

(2)水管型温度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水管流量计不宜安装在管道焊缝及其边缘上开孔焊接;

(3)风管型、湿度传感器、室内温度传感器、风汽压力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应避开蒸汽放空口及出风1:3处;

(4)管型温度传感器、水管型压力传感器、蒸汽压力传感器、水流开关的安装应在工艺管道安装同时进行;

(5)风管压力、温度、湿度、空气质量、空气速度、压差开关的安装应在风管保温完成后进行。

3.4 输出设备的安装要求

(1)风阀箭头和电动阀门的箭头尖与风门、电动阀门的开闭和水流方向一致;

(2)安装前宜进行模拟动作;

(3)电动阀门的口径与管道径不一致时,应采取渐缩管件。但阀门口径一般不应低于管道口径二个档次,并应经计算确定满足设计要求;

(4)电动与电磁调节阀一般安装在回水管上。

3.5 安装的其它要求

BAS的监控是由电脑按照编制好的程序进行的、设计工程大大简化。不需要进行各种设备的电气联锁图控制调节原理图等。只需要简单的监控原理图就可以满足要求。但设计人员必须编制较为详细的监控说明软件。另外还要向制造商提供各测量元件、控制器使用的条件清单。如管道规格、流体名称、压力、温度、流量等。以便制造商选用各种元件规格。安装人员一般只根据图纸及提供的主要元件的规格和数量进行组装。

篇7

根据美国、如本、新加坡和香港酒店管理公司的最新动态和有关技术资料显示,酒店智能化系统正在向数字化、节能化、网络化、美观化、方便化等方向发展。特别是在智能化系统在酒店节能耗材的应用,管理手段的智能化以及满足数字化、节能化、网络化新型美观产品的选用方面的迅速发展。

1、酒店AV系统技术分析

高星级酒店AV系统一般包括:背景音乐、宴会厅AV系统、会议室视AV系统、游泳池/健身中心AV系统等。以下选取星级酒店有代表性的背景音乐、宴会厅和会议室AV系统进行分析。

1.1背景音乐设计

星级酒店的背景音乐设计需要四路音源以上,并在以下区域设置独立分区和功放:大堂、休息酒吧、电梯厅/客房走廊、咖啡厅、餐厅、娱乐吧、游泳池、健身中心、员工餐厅等。星级酒店特殊要求包括:客房音乐通过电视机实现, 电视音响输出到洗手间扬声器, 紧急广播扬声器安装在客房入口处等。

1.2 大/中型宴会厅AV需求

满足大中型会议及报告扩声要求;

满足多语种会议活动;

中型娱乐演出;

可召开中型宴请或庆典活动;

满足远程电视电话会议的功能;

大宴会厅可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也可

以分割为若干会议空间单独使用

(1)大型宴会厅AV系统解决方案之一

1、设置主音箱、超低音音箱、返送音箱及相应的功率放大器来满足不同扩声的需要:整体使用扩声功能或分割为独立空间单独扩声使用, 设置数字调音台和一套智能数字音频处理设备,可对音频系统进行调节并贮存,可做到不同的模式预制以方便不同的功能,以及无线手持、领夹U段话筒、鹅颈式会议话筒等。

2、设置多台投影机组成的中心拼接显示系统, 同时设计电动升降辅助显示系统满足分割为独立空间独立视频显示使用, 以及便携式投影机用于流动辅助显示。

3、AV可编程矩阵, 支持视频、计算机、音频等信号输入输出, 并预留升级接口,具备音视频数字记录系统。

4、 数字发言系统采用便携式设备;实现4+1声道同声传译功能,配备同传接收单元,设备与其他同传会议室设备共用。

5、设置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用于异地商务交流,可选用内置MCU设备。

6、 具有全方位壁挂高速全球摄像机满足视频的采集及操作人员的监视。

7、设置网络化智能中控系统,实现无需专业人员就可对会议室内的所有设备进行操作管理, 室内灯光开关及窗帘开合的功能, 支持无线触摸屏、有线墙装面板控制及远程控制和管理。

8、 配置专业会议照明所需的基本专业面光灯、顶光灯及背景照明灯, 同配置满足小型演出用的电脑灯及各种效果灯的预留点。

1.3 大/中型会议室AV需求

满足大中型会议及报告扩声要求;

满足多语种会议活动;

多屏幕资料显示功能;

满足远程电视电话会议的功能;

可作为一个整体使用,也可以分割为

若干会议空间单独使用

(1)大型会议室AV系统解决方案之一

1、 扩声系统满足分割为独立空间单独扩声使用功能.;设置相应的主音箱及功率放大器来满足不同扩声的需要;配置智能数字音频处理设备,可对音频系统进行调节并贮存。

2、 具有多套投影幕和投影机组成的中心显示系统。

3、 数字发言系统采用多个便携式单元;实现4+1声道同声传译功能, 同传接收单元设备可与其他功能厅共用。

4、 要求具有RGB和AV可编程矩阵,支持视频、计算机、音频等信号输入输出, 并预留升级接口,具备音视频数字记录系统。

5、 设置远程视频会议系统用于异地商务交流,视频会议终端。

6、 具有各个角度的吸顶高速全球摄像机来满足视频的采集及操作人员的监视。

7、 设置网络化智能中控系统, 实现对会议室内的所有设备进行操作管理,室内灯光开关及窗帘开合的功能,支持无线触摸屏。

2、 酒店节能管理技术分析

通过智能化系统对酒店的能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管理是建筑业的重要课题之一,酒店是耗能大户,一幢300个房间的宾馆空调调高1℃ 。将解决几十户人家的用电问题,酒店的能源管理水平是其经营水平的衡量标准之一 , 因此酒店业节能潜力巨大。

2.1 酒店用能基本状况

目前我国酒店业能源消耗费用平均约占酒店收入的1 3% 左右,其中空调占51% ,照明占21% ,机电占17% ,其他占10% 。从酒店用能一般比例来看, 空调用能占酒店用能的一半以上,节能潜力最大。

2.2 酒店空调节能技术分析

(1)空调循环水系统变频节能技术

目前酒店大多数中央空调循环水系统的冷冻泵和冷却泵转速都是不可调节的, 只要空调一运行, 无论负荷情况如何、季节如何,冷冻泵和冷却泵都是以额定转速运行, 所以能源浪费现象严重, 而采用交流变频器控制水泵运行,是目前空调系统节能的有效途径之一。按需要设定温度,使设备系统储备的热容量和随时间季节变化的热负荷通过转速自动调节,在满足热负荷正常使用的条件下,达到最大限度的节能。

(2)新风量控制

酒店宴会厅、多功能厅、餐厅等公共区域空调负荷较大。当非就餐时, 或不举行宴会、不举办各种庆典会议及活动时, 室内空调负荷很低。但当一旦启动,人员和负荷大增,因此在这些区域的空调冷负荷设计计算时,均充分考虑满员和超员的冷负荷余量,所以设计的冷负荷均很大。如何根据空调的实际负荷变化而合理的调节新风量达到节能,可以通过采集空间的CO,浓度至控制器, 从而调节风阀, 以达到调节和控制新风量一直处在最佳节能运行状态。在设有送、回风空调方式的场合, 节能值平均可达20% ~35%以上。

(3)空调余热回收技术及其应用

充分利用热交换原理,将空调的余热(冷凝热)进行回收, 生产50~60oC热水,供酒店客房、桑拿、员工浴室等使用。由于回收的空调是冷凝热余热。所以产生热水量是零能耗。同时, 由于部分余热回收利用, 从而降低了冷凝温度。又使中央空调机组效率提高5% ~ 10% 。由于技改后主机负荷减少,不仅节省主机的耗电量, 同时也减少主机的故障率,延长了主机的使用寿命。

(4)照明系统

首先要充分利用自然光,在不降低照明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照明用电。其次要根据不同的场合, 优先采用光效高、显色性好的光源和高效灯具。

(5)供热系统

供热系统的能源计量、冷凝水回收是很重要的节能措施,鉴于酒店对热电冷的需求,在有燃气资源条件的地方, 对热电冷负荷相对稳定的酒店, 建立热电冷联产系统将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率。夏季采用燃气制冷既可以提高燃气负荷, 又可以降低电力负荷, 这对于合理利用能源具有重要的意义。

篇8

关键词:化学镀铜织物;性能特点;测试方法;含量检测

1试验条件

1.1试验原料

试验样品为锦纶66化学镀铜平纹织物。

规格:经、纬纱的线密度均为70 D,经、纬纱密度分别为380、310根/10cm。

1.2试验仪器及方法

1.2.1镀层表面形貌测试

采用Philips公司的XL30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测定镀层表面形貌。

1.2.2织物拉伸性能测试

采用Instron 5565型万能强力机测试织物的拉伸强力,拉伸速度110 mm/min,预加张力1 N。

1.2.3 织物导电性能测试

常用的导电性能测试仪器有:纤维比电阻测试仪、万用表、四探针测试仪等。其中,适用于织物导电性能测试的仪器有万用表和四探针测试仪。但是使用万用表测织物电阻率时,两探针之间的距离不易控制,且读数不稳定,所以本试验中采用SX1934(SZ282)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定镀层的电阻率。

1.2.4镀层结合力测试

常用的镀层结合力测试方法有:冷热循环法和透明胶带测试法。

冷热循环法:此方法试验条件较严格,适用于化学镀纤维的镀层结合力测试。具体方法如下:将化学镀纤维样品在100℃的沸水中煮沸20 min~25 min,然后在0~5℃的冷水浴中保持3 min后取出,显微镜下观察镀层无起泡、脱落,此时镀层的结合力不低于0.8 kg/cm~0.9 kg/cm[1]。

透明胶带测试法:此方法简单方便,适用于化学镀织物的镀层结合力测试,并通过失重率来间接反映织物与镀层的结合牢度。本文采用这种方法进行测试。具体方法如下:

用电子天平称量测试样品重量,记为m1;把聚酯胶带粘在测试样品上;用2kg滚柱在聚酯胶带上面往返摩擦10次;用滚柱来回擦10次测试样品后立刻从测试样品上慢慢剥掉聚酯胶带;用电子天平称量剥掉聚酯胶带后的测试样品重量,记为m2。

测定m1和m2之前,所有的样品都经过干燥,且在21℃,65%RH的标准大气环境下调湿24 h。

2试验结果与讨论

2.1镀层的表面形貌

图1为放大10000倍下镀层的扫描电镜图。

图1镀层表面形貌

由图1可见,镀层表面颗粒大小较不均匀,颗粒间存在空隙,大颗粒周围不规则地散布着一些较小的颗粒。因此,镀铜织物手感较粗糙,镀层总体的光泽度较低,并随镀层厚度的增大逐渐呈现棕色。

2.2锦纶织物拉伸性能

图2为锦纶织物和锦纶镀铜织物拉伸曲线。

图2织物拉伸曲线

由图2可见:经过化学镀铜后,织物初始模量增大,织物手感变硬;镀铜织物拉伸断裂强力增大,断裂伸长减小,因为锦纶织物经过化学镀后,织物被金属镀层固结,纱线间摩擦力增大。因此镀铜织物的拉伸性较好,但弹性较小。

2.3锦纶织物导电性能

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得的电阻率稳定性好,前后两次测量值差异小于0.1%;测得锦纶织物电阻率为1019Ω・cm,锦纶镀铜织物电阻率为0.01Ω・cm。结果表明:经过化学镀铜后,织物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金属铜镀层,使导电性能显著提高。

2.4化学镀铜织物镀层结合力测试

通过镀层的结合力测试可知,本试验中,镀铜织物失重率为2.23%。失重后,经四探针测试仪测试其电阻率,结果表明电阻率增大12%。因此在镀铜织物的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织物表面镀铜层的摩擦,洗涤过程中尽量手洗,以减少表面镀铜层的损耗。

3电磁屏蔽织物中镀铜纤维含量测定

由于化学镀铜纤维表面的铜镀层溶于酸或碱,因此常规的化学溶解法不适用于镀铜纤维含量的检验;由于镀铜纤维的细度不一,密度变化大,因此用人工识别并分别测其根数和直径来计算各组分的含量的方法也不可行;鉴于以上情况,本文提出了一种简单的、可操作性强的测试镀铜纤维含量的方法,即:首先人工区分不同种类的纤维,然后称重,计算其含量。

以化学镀铜纤维与棉纤维的混纺机织物为例,镀铜纤维含量测试方法如下:

距布边10cm处呈梯形剪取3块5 cm×10 cm的试样,并标明经纬向,然后分别沿试样经向中间剪断,分成两块,分别作为测试样品和备样。将机织物样品拆出经纬纱,区分两种纤维[2]。方法如下:

(1) 浅色织物:可根据纱线光泽区分。镀铜纤维呈现金属光泽,棉纤维则光泽柔和。

(2) 深色织物:可根据纱线导电性区分。用万用表测量纱线电阻率,阻值较小者为镀铜纤维,较大者为棉纤维。

将已分好的镀铜纤维和棉纤维分别放入已烘干称重的容量瓶内,瓶盖放在旁边,在(105±3)℃烘箱中烘干(连续两次称的重量差异不超过0.1%)后,迅速盖上瓶盖,并移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常温(一般不能少于30 min),从干燥器中取出,在2 min内完成称重,精确至0.0002g。

镀铜纤维质量百分比

棉纤维质量百分比 P2= (1-P1)×100%

其中:m1―― 镀铜纤维干燥质量,g;

m2――棉纤维干燥质量,g;

W1――镀铜纤维公定回潮率,%;

W2――棉纤维公定回潮率,%。

测试结果以两个试样计算结果的平均值表示,若两次计算结果的差异大于3%时,应测量第三个试样,最终结果取三个试样结果的平均值。

4结论

(1) 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可清晰获得化学镀铜锦纶织物镀层表面的形貌,因此可用来分析评价镀层表面质量,颗粒和缝隙越大,则镀铜织物手感粗糙,镀层总体的光泽度越低;

(2) 织物镀铜后手感变硬,强力增大,拉伸性变好,但弹性减小;

(3) 数字式四探针测试仪测试较适合用于镀铜织物的电阻率测试,结果表明:这种方法简便迅速,稳定性较好;

(4) 利用粘结法可以方便地用于测试镀铜层与织物结合力,从测试结果来看,这种织物在使用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对镀层摩擦,洗涤时要尽量轻柔;

(5) 常用的测试混纺比的方法不适用于电磁屏蔽织物,用本文所提供的方法,可简便、快捷地测出电磁屏蔽织物中镀铜纤维的含量。

参考文献

[1] 武学高.塑料电镀技术[M].成都:四川科技出版社,1983.

篇9

关键词:智能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应用分析;科技发展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2.13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愈加复杂化的市场经济使得各个行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够在市场中有一个立足之地,所有的企业都在进行转型和改善。随着近些年的发展,我国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已经逐渐的趋于完善,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弊端,最明显也是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不论是农业还是工业,都存在着一定的不确定性、多层次性以及非线性等特征,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不便。为了能够解决这个问题,智能控制应运而生,智能控制的出现不但有效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时促使我国机电一体化行业的快速发展,使其能够更加从容的面对各种操作,提高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操作效率。

1 什么是智能控制

所谓的智能控制指的就是在没有人为的干预下能够自主驱动智能机器,从而有效完成对目标进行自动控制的技术,换句话来说就是用计算机对人类的大脑进行模拟,从而完场智能控制。智能控制在当今的社会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技术,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有很多复杂多样的控制任务和控制目的,这些控制任务和控制目的以传统的控制手段来完成是非常复杂和不方便的,而智能控制的出现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实际操作更加的简单方便,同时还能更好的完成控制任务。对于智能控制来说,传统控制只是其中最为简单的一个部分,真正的智能控制是由多个学科相互交叉而成,而在众多的学科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自动控制论、信息论、人工智能以及运筹学等学科。与传统控制相比较而言,智能控制有着一些非常明显的优点和特征,其中最为主要的特征主要有七个方面,分别是智能控制的核心在高层控制、智能控制具有变结构特点、智能控制器具有非线性特性、智能控制器具有总体自寻优特征、智能控制一个新兴的技术、属于一门边缘交叉学科以及其能够满足更多的要求和目标。智能控制主要分为了六种类型,分别是:混合或者集成控制、专家控制系统、分级递阶控制系统、学习控制系统、人工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组合智能控制系统以及金华计算与遗传算法。

2 什么是机电一体化系统

所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又被称之为机械电子学,指的就是讲信息技术、机械技术、电工电子技术、借口技术、传感器技术、微电子技术等多种技术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形成了所谓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同时将这种系统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机电一体化系统在组成的过程中需要几点组成要素,主要包括了运动组成要素、结构组成要素、智能组成要素以及感知组成要素。

3 智能控制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逐渐从传统方式向着智能控制转型和发展,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迈向了新的领域。同时随着机电一体化系统面对的任务和目标来说,智能控制也必然是其主要的发展方向,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智能控制的水平直接决定整个系统的水平,智能控制水平越优越,那么机电一体化的整体水平也就也高,反之亦然。

3.1 智能控制在机械制造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机械制造只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而对于目前的机械制造技术来说,最为先进的技术就是将计算机辅助技术与智能控制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得机械制造技术逐渐的智能化。机械制造技术的智能化其主要目的就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人脑进行模拟,以其来代替一部分的脑力劳动,从而完成整个人类制造机械的过程。在智能化的机械制造的过程中,首先是由智能控制技术对神经网络系统进行利用,通过它对机械制造的实时情况进行动态模拟,然后再利用传感器的融合技术对采集而来的信息进行处理,同时对控制模式中的一些参数和数据进行修改。在机械制造的领域中智能控制的主要应用有机械制造系统的智能监控和检测、智能诊断机械故障、智能学习以及智能传感器。

3.2 智能控制在数控中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和我国市场化经济的不断变更,对于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发展来说数控技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对于数控技术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数控技术不但要有效的完成各种智能功能,同时还需要数控技术完成扩展、延伸以及模拟等一些全新的智能功能,从而可以通过利用数控技术来完成智能监控、智能编程以及对智能数据库的建立等一些目标,从而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通过智能控制来完成一些目标,比如在对数控领域中一些算法不确定或者是没有明确结构的问题进行综合处理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利用推理规则对数控维修提供一定的数据和参考。

3.3 智能控制在机器人中的应用

机器人具有非常多的特性,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非线性、时变性以及强耦合,而这些特征主要都是体现在机器人的动力系统之中。同时在机器人的控制参数系统当中,机器人具有多边变性以及多任务性的特征,而这些特征的存在是非常适合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就目前的技术和发展来说,在机器人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智能控制技术主要变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对机器人的行走轨迹和行走路径以及跟踪等方面进行控制;对机器人手臂的姿态以及动作进行智能控制;有效利用专家控制系统对机器人的运动环境进行建模、监测、定位以及规划控制;对机器人的传感器信息融合和视觉处理进行智能控制。

3.4 智能控制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智能控制在建筑中的应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照明通信系统,另外的一个方面是空调系统。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生活的质量要求也是越来越高,因此智能建筑成为了主流。智能建筑主要是通过智能控制对建筑进行智能化控制,而在众多的智能控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实用的就是这两种。首先是照明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指的就是小区内部的互联网通讯,主要是通过小区内的控制器对每个用户的通讯线路进行控制和检测,一旦发生故障,能够对线路进行快速的检修并且进行维护,使得通讯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更加的便捷和安全。照明系统指的就是对建筑群的照明进行实时控制,在控制的过程中主要是对照明区域、照明时间、照明逻辑以及照明系统节能灯方面进行控制;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在对空调进行智能控制的过程中,主要是通过比例积分调节器闭环的方式来模拟四季温度,同时对空调的风阀进行智能调节,不但有效提高了建筑内部的空气质量,同时还能尽可能的减少能量浪费。

4 总结

随着科技和市场化经济的快速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为了能够适应更过的工作环境和任务要求,需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和转型,智能控制的出现使得机电一体化系统能够更好的面对各种各样的操作难题,不但能够有效解决问题,还可以减少工作人员的脑力和体力劳动,更加重要的是促进了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快速发展,使其有了质的飞越,使其能够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唐淑云.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汽车制动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有色金属,2016(17):151-152.

[2]华爱琴.关于企业智能制造中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分析与应用探讨[J].时代农机,2016(09):51-52.

[3]田永利,邹慧君,郭为忠,李瑞琴,张青.基于DPAM-F的机电一体化系统广义执行机构子系统智能设计[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5(01):66-70.

[4]崔连涛,胡希勇,金龙国.Me093399型机电一体化柔性装配系统智能子站的设计及应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19):39-41.

[5]张寒松.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发展及其在钢铁行业中的应用[J].机械制造,2012(12):68-71.

[6]王阳,王玉倩.分析检测传感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中现状、应用及其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7):108.

篇10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问题;管理措施

建筑智能化管理体系属于智能化工程在建筑技术中的系统联合体,它主要是通过工业自动控制的原理、计算机网络通讯技术以及建筑设备的监控技术等多种专业性的学科构建起来的智能化系统,因为建筑智能化设备管理系统依旧处在一个不断向前发展的阶段中,新一代的建筑智能化系统正在渐渐的更新和完善,从而让现代建筑的智能服务功能更加的稳定。

一、智能建筑与建筑智能化系统

我们常说的智能建筑主要是以建筑为基础,同时具备通讯、办公自动化,融合了系统结构、服务以及管理功能,为建筑的使用者带来一个非常高效舒适的环境的建筑。建筑智能化系统主要指的是在这样的一个建筑基础上,通过系统集成技术来达到通讯自动化、建筑功能自动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效果,从而构成一个完善全面的智能建筑环境。

建筑智能化系统是现代科学技术和建筑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得到了极大的进步,建筑智能化技术主要依靠了计算机技术、建筑技术、图像显示技术以及现代通讯技术,而它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智能建筑的集成化发展,同时在部分的建筑中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建筑弱电系统,在很大程度上达到了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综合管理的目的,突出体现了智能建筑的优势与预期设计目标,而这恰好是人们从智能建筑中所想要的。

二、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各阶段的管理措施

建筑智能化系统在集成工艺上表现为综合性强、专业跨度大,其施工过程中也要求不同分项、工种、环节之间的统一协调、相互配合,因此其施工管理相对于传统的建筑设备安装,更加注重在施工各个阶段的细节管理。

(一)施工前准备

相关的施工技术人员在建筑智能化系统施工的准备时期必须要对各个分项的施工图纸及相关的资料进行审核,施工工程师应该对施工条件、质量要求以及施工范围有充分的了解。应该按照相关施工设备的性能、施工标准以及施工设备的种类和使用方法,要求相应的施工技术人员和设备操作人员进行沟通交流,从而能够科学合理的对施工现场进行布置,有计划有步骤的对施工设备进行选择和使用。

(二)技术交底

机电施工技术是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保障,在保证系统施工进度、确保系统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当专业工程师相互进行了技术沟通之后,还应该对工程施工的全体技术人员进行交底。系统工程施工交底应该有层次、分重点的进行。技术交底工作常常在工程施工开始之前进行,同时应该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中;技术交底的内容一般有施工技术的选择、施工工艺的规范标准、系统工程质量安全要求等。技术交底作业应该由系统工程主要技术负责人分层次的展开,从上至下直到基层施工技术人员,同时必须要保留相关资料和文件,并通过交底技术人员签字确认,之后再归档保存。技术较低工作是为了提出更好的施工安全措施,从而避免在系统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安全质量风险,其中主要包含的项目有:大件物品的运输、高空作业、大型设备的调试以及其他风险较大的施工作业。

(三)资料整理

施工资料指的是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合同签订到正式开始施工,再到系统工程竣工的全过程的详细记录。施工资料必须要做到全面、准确,不能随意进行修改和仿制,不得丢失。对于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的关键环节,必须要着重的进行记录和保存。

(四)交付前准备工作

随着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作业的推进,当施工作业即将交付之前必须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调试工作,确保建筑智能化系统可以顺利运行,应该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检测标准以及检测计划。工程检测工作必须要结合工程技术文件、施工设计、洽商记录以及产品技术文件来开展。检测计划的制定必须要与国家相关的标准规范相符合。当办理委托手续的过程中,必须要向相关检测部门提供竣工文件、设计文件以及合同技术文件等。在对建筑智能化系统进行检测的过程中,还必须要做好检测记录和检测报告。

(五)工程实施阶段

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实施阶段主要任务重心是对项目目标进行管理和控制,从项目开始直到结束,通过全面系统的规划管理,让整个系统工程的质量、进度、技术、成本等都能够达到相应的目标标准。而管理的具体要求主要是:思想系统化、过程动态化、手段信息化、组织专业化。

1、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管理必须要对项目的整体性进行掌控,对于系统内部各个要素以及子系统之间的联系、与外部环节之间的联系要有充分的掌控。

2、注重动态管理,对于系统工程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在对其进行管理时应该动态的对其内部各要素进行“计划-执行-控制”的调整,从而确保整个系统工程内部各个要素在静态管控与动态调整中不断的完善和推进。、

3、善于利用计算机技术,结合现代管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手段,对管理信息数据进行量化,同时把定性与定量经验相融合,从而构建起系统管理模型,经过科学的评估和分析工作来进一步的提升系统管理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4、实行开放式的管理结构,注重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统一。

(六)验收阶段

在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的验收环节我们必须要着重处理好系统工程资料审核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根据系统设计的实际需求以及相关合同条款对建筑智能化工程的运行情况进行检验;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其进行审核;另外还应该组织第三方测试机构会同做好验收工作,确保系统工程的稳定运行。

三、结语

总之,建筑智能化系统现阶段还属于一种综合性较强、结构功能复杂的高科技产物,其涉及到的科学技术领域较广,具有高科技性以及高复杂性的特征。我们必须要充分认识到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积极作用,意识到其施工复杂性,更好的掌握建筑智能化系统不同专业科学技术之间的联系,把握好在其施工过程中的设计阶段、实施阶段、验收管理等环节,能够清楚的了解对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产生影响的因素,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如此才能够保证建筑智能化系统的作用得到有效的发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