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科学管理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0: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环境与科学管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环境与科学管理

篇1

 

前言

 

环境保护是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企业也将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面对更大的环保压力,这就需要企业的环境管理工作与时俱进,不断利用新的理论方法进行充实和完善,让企业在新形势下能够更主动、更积极、更正面的应对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从而更好的促进企业发展。

 

一、现代企业安全环境管理的重要作用

 

科学的安全环境管理,需要安全理论作为基础,为了实现安全生产,必须研究安全的科学理论,揭示安全的科学规律,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提高安全环境管理工作水平。

 

以往安全环境管理工作大多采用传统安全环境管理模式,与现代化科学管理方法相比存在明显不足。传统安全环境管理工作的着眼点主要放在系统运行阶段,一般是事故发生了,调查事故发生的原因,根据调查结果修正系统,这种模式称为“事后处理”模式。由于存在许多弊端,致使事故不断发生。而科学化安全环境管理工作的着眼点是预先对危险进行识别、分析和控制,变“事后处理”为“事先控制”,预防为主,关口前移,防患于未然。

 

安全环境管理虽然是极其艰巨的一项工作,但是,只要坚持用唯物辩证法指导,不断研究探讨和把握安全环境管理的规律,就能掌握工作的主动权。科学乃安全之母,愚昧无知往往是安全之祸,事故之源。许多事故的发生是由于人们缺乏必要的教育培训和科学知识造成的。面对先进的技术装备,如果没有相应的科学知识,别说很好地驾驭它、使用它,完好的装备也可能遭到破坏。每一名职工如果掌握了科学文化知识,就会减少盲目性,再复杂的装置也能掌握。有的同志在多年的工作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安全状态,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运用了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因此,科学管理对做好安全工作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二、环境安全管理的实施策略探究

 

1、提高企业环境科学管理的措施

 

1.1健全企业环保管理体系,细化环保管理制度

 

企业要适应新形势下的环保压力,必须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环保管理体系及相关环保管理制度。企业的环境管理应建立由厂长(总经理)总负责,生产副厂长(副总经理)具体负责,职能机构为环保部,环保部的主要职责可以概括为规划、管理、组织协调、监督、考核、统计。要设置监测机构,负责生产装置的排放监测和厂区的环境监测。企业分厂的厂长兼管环保,车间设有专职或兼职环保员。此外,还要加强企业环保管理制度的建设,如企业排污的管理、企业污染物防治设施的管理、企业危险废物的管理,企业职工的环保职责以及企业环保责任追究考核等等。

 

企业还需要结合当地政府环保机构和企业自身特点制定企业近期或长期环保管理目标与计划,由企业专门的监督检查机构监管。通过企业完善的环保管理体系及管理制度,加强企业职工对环保的重视程度,增强职工的环保素质,规范企业的环保行为,达到最大限度生产经营活动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

 

1.2实现“本质安全”是环境安全管理工作的最高目标

 

通俗地讲,“本质安全”就是指设备或装置在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到其运行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和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设计阶段通过设计手段消除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在使用过程中即使操作者发生操作或使用错误,由于设备或装置本身存在的安全性能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由此可见,“本质安全”是科学的体现,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有力保证,是安全环境管理工作追求的最高目标。

 

1.3环境安全管理要以人为本

 

在现代管理哲学中,人是管理之本。管理的主体是人,客体也是人,管理的动力和最终目标还是人。在安全生产系统中,人的素质(心理与生理、安全能力、文化素质)是占主导地位的,人的行为贯穿作业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因此,在安全环境管理过程中,企业必须尊重人、关心人、激励人、以人为本。目前,多数企业安全环境管理采取的是负激励即违章罚款,虽然有激励效果,但效果不佳。因此,企业要注意多运用正激励。一方面可以根据各级安全责任制,对完成情况好的集体和个人进行物质和精神奖励,数额必须大或较大;另一方面,可以评选安全标兵,从管理层到基层都要有代表,满足个人的荣誉感,体现“全方位”管理。

 

2、加强企业环境风险管理措施

 

近几年,环境事件频发,紫金矿业污水渗漏、大连海洋石油污染、吉林化工桶被冲入松花江、南京栖霞区化工厂爆炸等等,其不同于一般的污染事故,它总是突然发生,影响范围广,持续时间长,处置难度大。在这些突发环境事件的处置过程中不仅给地区环境带来严重危害而且也给企业造成了经济利益与信誉的巨大损失。因此,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显得尤为重要,是现代企业环境管理的核心。

 

2.1要做到对企业的突发环境事故正确处理。这就要求企业首先要按照突发环境应急预案编制标准制定有效的应急预案,并纳入当地政府的应急管理体系。应急预案中要明确应急组织机构、报告方式、联系组织方式等。

 

2.2企业应急物资要储备充足,有专人负责。对于应急物资的使用、应急处置、人员疏散要做好培训,并定期组织演练。对突发环境应急事故要科学处置,在污染区域要设置警示标志,对在事故处置过程中产生的“三废”要严格控制,并要加强对污染区域的监控,防止发生二次污染。

 

3、持续推进清洁生产管理

 

现在企业管理者不理会环境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由于我国环境管理的落后,大部分企业的环境管理仍然采用末端治理的方式,随着国家污染减排与防治工作形式的日益严峻,末端治理的潜力已经非常有限,因此企业要积极开展进清洁生产工作,实现从源头减少消耗,控制污染,保护环境的目的。通过清洁生产对企业的现状进行一次全方位的诊断,了解企业目前所处的环境污染和资源利用的水平和状况,找出企业存在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本行业的各种技术进行一次全方位的搜索和论证,为企业的发展和技术升级指明方向,同时进行相应的技术方案的储备,依靠改进工艺技术、实施精细管理、提高生产效率、杜绝各种浪费等措施,使企业降低成本,减少污染,从而未达到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双赢”模式。

 

4、加强同当地环保部门的联系

 

地方政府环保部门是环保法规、方针政策的具体执行机构,它对企业的环保工作行使监督、检查、指导和支持职能。企业的环境管理部门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省、市、区的环境保护方针、政策、法规和标准,做好环境保护工作。企业同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加强联系可以及时了解到当地省、市、地区的环保法规的最新动态,有利于企业较好的开展环保工作。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对企业的例行监测数据为企业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可有针对性的解决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另外,加强同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的联系,在其指导下进行政策扶持的环保工程项目建设,可申请环保项目专项补助资金,减轻企业的资金压力。

 

三、结束语

 

总之,安全环境管理对于促进企业不断发展壮大、国家经济繁荣和维护社会稳定等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增强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安全环境管理,认真落实各项安全环境管理措施,使企业达到最佳安全状态,从而切实维护员工的生命安全和根本利益,推动经济持续、健康、稳步发展。

篇2

一、人和环境的关系

什么是环境?所谓环境,是指人类和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它是指周围事物的情况。人类环境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大类;

一是指自然环境。它是由岩石、土壤、水、空气、阳光、动物、植物等各种自然要素组成的综合体,自然环境是人类和其他一切生物体赖以生存、发展的植物基础。一切生命物质时刻不能脱离环境,只能在一定的环境下生活。人类的进化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变迁是紧密相关的。

二是社会环境。人类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通过长期有意识的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人工环境,叫社会环境。比如城镇、工矿区、农场、疗养地、风景游览区,等等。

广义的地理环境,是由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人类和环境息息相关。为了维持生存,人类从环境里索取物质和能量,同时又向环境输出废物。人类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纵观几百万年人类发展的历史,可以看出、人类对自然的影响程度和改造能力,千百年来,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建立了丰功伟绩。人类从开垦荒地、采伐森林和兴修水利,到开采矿藏、兴建城市、发展工业,创造出大量的物质财富和光辉灿烂的文化。

我国的孟轲是环境保护理论的鼻祖。早在二千三百多年前,他回答梁慧王问政时曾说:“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北宋朱熹解释为“撙节爱养”“天地自然之利”。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要保护自然环境,保护生态平衡,保护国家资源。孟轲认为,只有这样老百姓才会安居乐业,才能使后代赖以繁衍生息,才能使国家不断发展壮大,既“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人类作用于环境,环境对人类又有反馈作用。在正常情况下,环境具有调节和自净能力。由于人类向自然所取得物质和排放到环境中的废物都与日俱增,已达到大自然无法容忍的程度。当生态平衡和物质循环遭到破坏,超过自然本身的调节和自净能力的限度,达到致害的程度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

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引起环境的问题很多,可分为自然原因和人为两大类。自然原因主要是指自然界发生变迁对生态系统造成的破坏作用,或者是自然环境中本来就存在的对人类和生物有害的因素,例如火山爆发、地震、台风、海啸、水旱灾害、地方病等灾害。人们一般把这类破坏作用称为原生环境问题或第一环境问题。人为原因主要是指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的,比如盲目开发资源所引起的环境退化、工业三废对环境的污染、城市人口膨胀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人为原因造成的环境问题又叫次生环境问题或第二环境问题。

现在,随着工业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人口的过快增长,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严重。

据联合国两市基农业组织统计,地球上每分钟有20公倾森林被破坏掉。从1950年到现在,全世界的森林面积一减少了一半。土壤的侵蚀日趋严重,世界耕地不断退化。全世界耕地每年流失的表土达250亿吨,大大降低了土壤的生产能力。从70年代至今,地球上每年因沙漠化而丧失的土壤,由2000万公顷增加到2100万公顷。有35℅的世界陆地受到了沙漠化的威胁。目前,非洲有30多个国家遭受到了旱灾,有几亿人面临饥饿和饿死。 转贴于

几千年来,沙漠化使我国被吞没的良田沃土达12 万平方公里,半个世纪以来,它又以平均1000平方公里的速度蚕食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使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漠化。我国有13个省、区的200多个县、市、旗的5000万人口受到沙漠化的影响。我国的沙漠化面积已达到132万多平方公里,占土地面积的13.8℅.我国的环境污染日趋严重,每年因大气、水、固体废物等污染酿成的经济损失达700亿元,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污染排放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当前,环境问题已引起了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不安和关注,普遍加强了对环境的管理。进了宪法。保护环境已成为我国的国策。中学地理课是阐述人与地理环境系的学科,地理教师义不容辞的要在教学中加强环境保护。

三、搞好环境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讲述《高中地理》生态平衡破坏时,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历史上的定西的区,森林、草原广布,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畜牧业发达的《膏腴之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在二三百年前,森林、草原的破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林草变荒漠,长期干旱多灾,三料俱缺,人们生活贫困。晚清时就已“陇中苦天下”了,定西地区成了甘肃最困难的地方。用这样的资料来说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四、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篇3

【关键词】课堂环境;语文创造力;思维风格

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离不开自身潜力的挖掘和开发,而创造力是所有潜能中最宝贵的。一个缺乏创新精神的民族是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进入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社会发展迅猛,培养创造性人才越来越成为学校教育的目标和方向。

而语文作为作为基础学科之一,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创造力和个人思维因素的研究渗透到日常语文教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课堂环境与语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一)不同学校类型的课堂环境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类型在课堂环境各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城市中的教师在日常学习中更容易营造出宽松的课堂环境,对学生态度、评价也更加民主。城市课堂能够提供更加活跃和开放的课堂环境,而且学校设施方面也相对比农村学校要好很多。

相对来说,城市是一个信息发达、活跃而开放的环境,所以城市孩子更容易接触新鲜事物。另外,城市竞争激烈,孩子们潜移默化,解决问题常以个体形式,缺少交流和合作。而其他地区的孩子由于受区域限制,信息较为封闭,个性也较为温顺,他们关系相处融洽,常以合作形式来解决问题。

(二)不同学校类型、性别与语文创造力间的差异

研究表明,不同学校类型学生的创造力存在显著地差异,同时,性别在语文创造力各项目上也存在显著地主效应。

城市学校中能够为学生提供较为全面的硬件设施,不断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城市学校的其他资源也较为丰富,能够不断地扩宽学生的视野。另外,城市学校中,教室高素质的行为和言语有利与开阔学生思路、发散学生思维。

(三)课堂环境与语文创造力差异

不同水平创造力组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师态度上差异明显,高创造力组的老师对学生的态度更加和蔼宽容,师生关系相处的更为融洽;教师评价维度方面差异非常明显,高创造力组教师善于利用夸奖、赏识等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融洽而和谐的气氛。

二、思维风格与语文创造力的关系

研究表明,语文创造力跟某些思维风格有很大关系,有的思维风格促进创造性,但是还有很多思维风格则使语文创造性不断减弱。具体来说,高创造力者设计方案,喜欢批判和评价,能够打破常规、敢于创新。同时能够进行多种活动,做事情临危不惧、井然有序。在立法型、自由型、审判型等思维风格上更为突出。低创造力者则更喜欢按照程序做事,按部就班,不喜欢变化。在执法型、保守型方面表现更为突出。

三、课堂环境、思维风格与语文创造力之间的关系

思维风格本身并没有好坏之分,它只表现个体的行为方式。对创造性而言,有的思维风格能够能够促进创造性,而有的思维风格则不利于创造性的发展。课堂环境和思维环境一样,对语文创造力都有影响,但这两个因素影响语文创造性的程度不同。思维方式可能是作为调节变量对其进行影响的,调节变量的作用方式可以通过对因变量的影响以及与自变量的交互效应得以体现,因此无论是自变量或调节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是否吸纳汉族,都可以证明调节变量的作用。所以,只要课堂环境与思维风格对语文创造力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交互作用就可以证明思维风格作为调节变量的性质。

创造力的培养必须营造一个积极良好的环境,在封闭、限制的环境中,会出现缺乏幽默、批评、严格限制、模仿的问题;在轻松、支持的环境中,会出现有创意、幽默感和同情心,积极模仿对象等;在消极的环境中,会出现反应较为冷淡、缺乏热情等特征,这些负面的特质都对创造力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对于创造性思维的养成提供了充满挑战性的空间。初中阶段是一个人发展的关键时期,促进个体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以此为中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迎接未来的多重挑战,不断适应这个多变的社会。

四、结语

(1)不同学校类型的课堂环境存在显著差异,在教学方式、师生关系、教学方式、物质环境上差异较为明显。

(2) 不同性别、学校类型在语文创造力上差异明显,中学生在语文创造力各项目和现象探究项目上性别差异明显。

(3) 总体来说,学生思维风格更倾向于等级型、执法型、无政府型、激进型、局部性等等。性别来看,男生倾向于平等性、专制型、内倾型得分会较高,而女生在无政府性、执法型、外倾型等思维风格上得分可能会较高。

(4) 思维风格在课堂环境与语文创造力的灵活性和流畅性起到调节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朱富文. 课堂环境、中学生思维风格与语文创造力关系[D].山西师范大学,2010.

篇4

另一个原因是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在探究中学生是自由的,教师对学生管理得越少越好,于是便有了放任与放纵的现象。放任学生自行探究,甚至放纵学生的不合理行为,在目标不明的环境下,想仅凭学生的自律产生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几乎是不可能的。

在如此大班额之下,如果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不能很好地组织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学生实验只能是在闹哄哄中开始,在乱糟糟中结束,科学探究目标不能落到实处,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无从谈起。那么,在目前我们无法改变大班额的现实条件下,我们如何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有序地开展实验教学,引领学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呢?

一、大班额教学,必须采用有效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

(1)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做法

第一 学生之间进行合作学习的重要条件是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我们根据学生座位情况,将全班学生分为10—12个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学业水平、能力倾向、个性特征等方面存在着许多差异,这样的小组为异质小组,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只有小组成功,小组成员才能达到个人成功。即小组成员不仅要努力争取个人目标的实现,更要帮助小组同伴实现目标,通过互相合作,小组成员共同达到学习的预期目的。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群体学习(在群体学习中的个体学习行为)转变为"组内合作"和"组与组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单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对学习 的自我控制,提高了教学效率,也促进了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的进步。不仅如此,我们还指定或推选一名组长,来具体组织和实施,并以此来形成合作学习小组的核心。

第二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活动时间。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几乎没有合作机会,也就谈不上合作的时间。我们成立了合作学习小组后,在课堂教学中,合理安排了学生的合作学习时间。因为小学阶段的孩子自觉性仍然较差,给予孩子太充分的时间、空间容易让他们渐渐忘记原来的任务而开始无谓的交谈。从而造成课堂上热闹活跃却缺乏有效性的假象。因此教师要杜绝此类现象在课堂上的发生,就要使自己成为一个在场者,用教师本身的威性和带有鼓励性的关心引导来防止“走过场”现象的发生。

二、改进组织策略

1、主导态度:放飞探究的心灵。当儿童发现令他们迷惑不解或是能引起他们兴趣、激起了他们好奇心的物体或现象时,他们就会发问并想方设法寻找问题的答案。教师松开了束缚学生的手脚,放飞了学生的心灵,学生的智慧才能得以施展。

2、行为方式:引导学生亲历科学。古今中外的有识之士都认为学习要以亲历活动为主。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和神往,他们乐意开展的很多探究对他们来讲也是“好玩”的。我们无法想象,如果让小学生从事跟他们基本没关系而无趣的长时间探究,他们还能否坚持下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分析小学生的“玩”的特点,从中获得启发,针对小学生的兴趣指向,组织他们进行探究。把进行严谨的科学探究变成学生感兴趣的活动,让他们感觉到仿佛就像自己在“玩”一样。这是许多科学课深受学生喜爱的原因。

三、习惯养成

良好的实验习惯,可以帮助学生一步步迈进科学的殿堂,走向探索科学的高峰。在大班额的教学活动中,如果没有良好的实验习惯约束,课堂上将会是研究时轰轰烈烈、汇报时各抒己见、归纳时收效甚微,师生付出的精力与其所得极不相称,这就要求我们在科学教学中要不失时宜的、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良好实验习惯。

首先,用教师的典范作用感染学生。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可敬的,其言语具有威信。但老师一定要言必行,行必果。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要做到。

其次,培养学生有序操作实验的好习惯。要训练学生动脑思考、规范操作、正确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怎样让学生将实验做得更好,教师要定出标准,如:实验室行动听指挥,实验探究不是“玩”和“闹”,实验仪器物品要归原位等等。这些日常的实验习惯,也就是常规工作要坚持不懈地训练,而且要做好。

最后,培养学生整理实验器材的好习惯。实验结束要规范进行仪器整理。严格要求学生有序拆除,有序清洗,有序安放,对乱摆乱放,丢三落四,一走了之的行为要进行教育并及时纠正。如果学生做完实验后,将实验材料乱扔乱放,溜之大吉,下一次实验绝对没有人有很大的兴趣来做整理工作,而且实验的效果也是可想而知的。

篇5

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有效的创建良好的课堂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是促进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途径,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不仅能够使学生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提高学习动机,增强课堂的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

一、小学数学课堂环境与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之间的关系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谚语告诉我们,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也是如此. 小学生处在一个对世界充满好奇的阶段,在正确的引导下,会对知识产生极大的兴趣,从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就需要老师在教学中尽可能的创设良好的课堂环境,在良好氛围的影响下,带动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引导学生去学习,在探寻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反过来也会影响课堂的教学环境,在课堂上只有学生们积极的配合老师的教学,回答老师的问题,与老师一起对数学知识进行探索,那么,整个课堂也会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课堂环境和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双方的发展,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二、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的创设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是很多学校的选择,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该教材将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密切的结合,将几个领域的教学内容交叉安排,尽量把数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社会生活紧密联系,不仅有利于各领域教学活动的展开,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能力. 同时,在教材的编写中,该教材选择了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事情作为引入例题,富有极强的现实意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鉴于苏教版教材的各大编排亮点,本文以该教材为例,探究了对小学数学课堂环境的创设和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之间的关系和路径.

1. 展示学习情境,能够有效的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课堂的开始是需要通过老师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入学生的注意力的,通过情境的创设,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此过程中,老师需要注意对学生两个方面的培养:① 找问题的方法. 提问的开始需要对问题进行一定的了解,老师可以创设一定的图片,提出与生活相关的问题,在对问题的分析中,引导学生找到问题,或者创设与该问题相似的问题、同类的题目,通过对问题的分析,鼓励学生对其进行进一步的探索. 例如,对于简便运算:225 + 127 + 75 = 225 + 75 + 127,可让学生探究为什么这样计算的原因. ② 提问题的方法. 语言在数学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何清楚的表达老师的意思,如何对学生进行清楚的提问,都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这里可以采取追问法和类比法进行提问. 追问法中,在对某个问题得到学生肯定或否定的情况下,为了巩固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就问题的思路,设置相应的问题. 例如, = ,为什么可以这么计算. 运用类比法时,可创设与问题相似的情境,让学生通过与问题情形进行联系,在比较和类推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2. 开展相应活动,在实践中提出和解决问题. 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时候,必须让学生亲自参与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去,在老师精心设计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在得到老师传递的信息之后,必须在老师的带领下再次通过老师设置的情境,获取知识形成的过程,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 老师在创设情境的过程中,不仅需要使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例子,还需要让这个例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情境创设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器官,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对其感官进行多重的刺激,以增强其动手能力.

3. 拓展变化,增强学生对问题的应用意识. 老师在拓展学生能力时需要注意以下两个方面:① 理论联系实际. 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在接近真实的生活中,能够对知识有更深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在理解透彻的前提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自然得到了提升. 例如,在学习完三角形特性之后,可让学生找一个三角形对其进行实验,看所得到的结果与课堂上学到的是否是一致的,巩固所学知识. ② 在实际生活中学习知识. 理论源于实践,很多数学理论知识都是从不断的实践中得来的,很多问题和结论都能在生活中找到实例,比如,在式子“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中,对于工作效率这一概念理解的不够,老师可以让学生组织相关的一次实验,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在这项活动中,学生很容易就能理解“工作效率”这一概念了. 4. 促进学生反思概括,增强学生的问题创新意识. 对学生的培养不仅是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的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这不仅要求老师在创设相应的学习环境时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更多的方法,还要求学生自身在课堂上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跟随老师的脚步,有意识的对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培养,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篇6

关键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 案例教学法

《环境规划与管理》是环境科学的重要分支科学之一,是环境科学与管理学、系统学、规划学、预测学、社会学、经济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相结合的产物。《环境规划与管理》侧重于研究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学问题,是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科学。而高校学生往往因为缺乏社会实践和生活实践经验,从而影响了课程教学的有效性。案例教学法最初是学习法律的常用方法,目前已被多门学科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如管理学,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房地产经营和环境教育等[1]-[4]。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相比较,案例教学是一种注重师生互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开放式的教学方法,是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培养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方法。

案例教学法使教师与学生同时从枯燥而单调的纯理论知识中解放出来,能够将部分现实生活和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实践引入课堂,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身临其境地面对一系列环境规划与管理的事件和问题。在环境管理和规划领域,许多问题都有很强的现实背景,具有区域性、综合性、整体性和实践性的特点。只有结合具体案例进行生动、具体和深入的分析,才能充分揭示其中所包含的独特而深刻的内容,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案例教学法就是把理论知识应用于指导实践,打破传统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促进其相互交流与沟通,塑造健康的人格品质和正确的价值取向有着积极的影响。

“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从实际出发,对案例教学法的一种本土化改革,它是以课堂为基础的案例教学法的创新。“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就是在一般案例教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案例的对抗性,立足课堂,分析案例,案例分析与理论讲授相结合,以此发现和理解课程理论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5]。本文将“对抗式”案例教学法引入《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主要是抓住环境规划或环境管理案例的“对抗性”,让学生模拟现场招标的情景,真实而全面地模拟现实,分别站在相互竞争的对立场面上,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同一个规划或管理项目不同的备选方案进行抗辩,这样学生在思考、剖析这些案例的同时,也可锻炼自己在真实情景中解决类似问题的能力。可见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教学过程中,运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方法。笔者把案例教学法的组织和实施过程分为撰写教学案例、组织案例“对抗性”辩论和案件的总结三个步骤,现分述于下:

一、撰写教学案例

案例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一样,其教学目标仍然是提高学生对教材内容的把握能力和程度。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选择的案例必须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案例内容除了要与课堂讲授的理论知识具有密切的相关性,还必须容易使学生将案例中所讨论的问题与将要学习的知识或已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一般案例教学法所采用的方式基本上是苏格拉底问答式或讨论式,即教师通过不断提问或与学生一起就某个案例进行讨论,引导学生总结出理论知识的方式。而“对抗式”案例教学法主要是抓住案例的对抗性,将“模拟真实竞标现场”引入课堂,让学生从相互对立的立场上,对案件进行辩论。因此,“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搜集、撰写案例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真实性。案例的真实性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解决实际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类案例才能深深吸引住学生,让他们感觉置身于真实的场景当中。因此,在“对抗性”案例选择时,我们要在丰富的案例汇编的基础上筛选出特别有价值的高水平的案例。案例一般是实践中发生的真实案例,必要时也可以在案例中假设某些情节,或提供多种可能性。在《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中,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案例的选择可以充分考虑当地的一些规划或管理方案,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样可以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和实用性。

2.典型性。案例应该具有典型性,能显示同一类事物共同的特征、意义,在环境规划与管理方面有足够的分析价值,可引发出多种类型的复杂问题,能带给学生丰富的启迪。通过对这一事例的研究,就能探索同一类事例相同的内在规律,具有很强的标准性、联系性。由于课堂授课时间的限制,典型性案例可以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握某一类型的案例分析手段。“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典型案例可以更加有效地加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环境规划与管理》,譬如在模拟环境影响报告书审查会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内容是针对“公路项目环评报告书编写”。从典型性出发,我们应该选择一条路况稍微复杂一些的公路,例如可选择同时途经隧道、河流和生态脆弱区的某一公路进行评价。这样就可以使案例具有其典型性,更加全面地锻炼学生的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3.对抗性。“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要求案例一定要具有观点冲突和对抗性,并且,这种冲突是要充分体现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相关理论和解决问题的原则与方式。例如,对于环境规划课中“区域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案例,可以给出2-3个存在对抗性观点的方案,学生就可以在立足于本观点的同时,对另一方的方案进行抗辩。一个案例可能有很多的解决方案,而在“对抗式”案例中,若学生要在抗辩中战胜对方,“对抗性”案例的选择就是关键。案例应具备适度的复杂性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性,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认知上产生冲突,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

二、组织案例“对抗性”辩论

组织学生对案例进行抗辩是“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中心环节。由于“对抗式”案例法的特殊性,案例的辩论一般以分组形式进行。教师以所撰写或挑选的案例为分组依据,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立足于本方观点,进行分析、讨论、辩论。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辩论过程中,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对抗性。与一般的案例教学法不同,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辩论中,小组间的讨论并不是单纯地陈述己见,归纳总结。而是以己方观点为基石,利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攻击对方观点,此辩论过程有很强的对抗性。此时,教师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必要时做一些说明,提一些建议,提醒他们曾经学过的某个理论,但不能具体提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如果辩论的对抗性过弱,学生各讲各的,整个过程没有进行交锋,这时教师就可适时点拨,调整他们的辩论方向,使他们做到“对抗性”辩论,使课堂活跃起来。

2.整体性和民主性。案例来源于学生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现实生活,目的是给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的创作平台,有利于整体推动。“对抗性”案例教学法要求全班学生都参与到激烈的辩论中来,学生是主角,教师只是从旁指导或引导。整场辩论都建立在完全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平台上,围绕案例和教学内容,使学生享有充分的话语权和表达权,辩论双方互相尊重,以平和的态度进行教学沟通和学术讨论。

3.激励性。“对抗性”案例教学法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在进行对抗性辩论时掌握分析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并非是为了获得一个最终答案。案例教学法中案例的讨论是没有所谓的“标准答案”的,因此,在辩论过程中,教师应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的内在认知结构充分激活、展现,实现从知识再现型向知识创造型的飞跃。

三、案件的总结和评价

对学生学习的成果进行评价,是案例教学法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展示学生学习进步的一个重要依据[6]。在“对抗式”案例教学法的最后一个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做好对案件的总结和评价。在对抗发言中,学生对案件的分析是否正确、环境规划与管理的理论知识是否运用得当、对抗双方谁的分析更正确等问题,都需要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学生可以根据教师的总结更进一步认识自我,了解自己对理论知识的把握程度。

可见,“对抗式”案例教学是《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教学中很有价值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学生的观点冲突和激烈争辩,可以激发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对抗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在随后的教师的总结讲解中改正自己的错误,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运用能力。实践证明,根据《环境规划与管理》课程教学特点,把案例教学法应用于教学中,可收到良好效果。案例的对抗性,使学生热情陈词,纷纷各抒己见,使课堂气氛十分活跃,能激发学生的辩论激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思考。

参考文献:

[1]马凌.《管理学》课程中案例教学法的探讨.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05-106.

[2]唐世龙,康健.试论案例教学在《工商企业经营与管理》课程中的应用.中国科技信息,2006,(13):245,253.

[3]田良,袁九毅.高校环境规划与管理专业中的案例教学.高等理科教育,2002,(1):69-72.

[4]卓菁.浅谈案例教学法在高职《房地产经营》课程中的应用.广西轻工业,2006,(5):93-94.

篇7

关键词: 政治认同 多维互动性 核心素养

在2016年苹果秋季新品会上,苹果公司宣布了一项“教育+iWork”计划。苹果将和全世界共计114所学校合作,南京外国语学校正是全球114所合作学校之一,成了唯一一座大中华区的公办学校加入了这个项目。在目前试点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状况来看,这种教学方式加入了“即时课堂反馈”和“课堂问卷调查及分析报告”等互动形式,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政治课堂的趣味性和实践性,但对于提高新课标理念下中学政治课的多维互动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索,教学工作者需要更加准确地理解政治课的内涵和意义。

一、紧扣“主旋律”:引领政治认同

(一)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生活的互动。

政治课从根本上讲,是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有两个维度需要教学工作者思考,一个维度就是“谁的生活”,首选是学生的生活,第二个维度就是“什么样的生活”。首选是真实的生活。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上,教学采取“用ipad分析在班学生的消费心理”方式进行课堂调查,调查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行为心理,实现课堂上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和总结,这就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把政治课内容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心理的教学才能够增强政治课的理论说服力,这样的政治课更有利于培养和引领学生的政治认同。

(二)政治认同来源于学生与自身实践体验的互动。

没有实践活动就没有体验,没有学生真正地参与,就无法体验,实际上学生真正的体验应该到生活中,政治课程标准也是制订了活动性课程,并且要求三个必修模块,用三分之一的时间参与,可以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生活。但有的时候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课时不够,交通不便,组织困难等一系列困难,但是教学工作者可以把生活搬进课堂。要把生活搬进课堂,需要课堂有一定的生活情境的展示,此时教学工作者更应该根据环境、条件、能力进行选择,最后在适时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在实践和体验的基础上生成政治认同。

二、紧抓“核心素养”:使学生有所学更有所思

(一)学有所思,源于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把握新课改理念下的政治课培养目标就是将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贯穿每节课,使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感悟来源于思考。学生只有思考,才会有感悟,激发思考,就需要有观点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政治课堂需要有讨论、辩论,甚至有争论,否则很难引发学生的思考,更不要说深刻的思考,即所谓的“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指有自己的感知、感受、感悟。这样的学习从学习过程的角度来分析,可解释为:内化,内化为学生的什么呢?内化为素养,这种素养称之为学科核心素养。

(二)立德树人,源于学生所学的各门学科素养之间的互动。

在新课标中有一个重要的词,一个是立德树人,政治课的目的是立德树人。在南京外国语学校政治课ipad教学课上,在高一政治课“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中,法治精神其实可以体现在消费心理和消费观的引导中,这里的法治精神既涉及政治,又涉及经济和文化。从这个角度讲,深度学习就是使学生实现学科知识的内化,实现立德树人。

三、紧握“指南针”:源于一切教育的形式与内容的有机互动

南京外国语学校的高一政治课ipad教学:“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堂课中,教师最终的教学目的就是试图通过一定的现代数字化教学手段和方式让学生认识到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心理,让学生认识到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现实生活中存在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源于生活,学生应该坚持什么样的消费观是服务于生活。回到政治课的目的层面,这一节政治课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并提升自己参与公共生活,过幸福生活的能力,否则这节政治课的意义和价值就没有实现。所以教师在定义核心素养时除了关键素质和必备品质这两个方面之外,还要谨记一个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一个是学生自身的发展需要。

四、对未来中学政治课的思考:教育者与教育技术的互动

在政治课上,既然用现代手段,就必须思考这个互动的问题,可行的解决办法就是及时互动,深层开放。教师能够保证让技术服务于教育,技术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调节课堂氛围。未来的中学政治课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个要求包括课程理念、学科素质、教学能力、信息技术素养等方面。

五、结语

政治课程标准会根据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的发展不断完善,中学政治课会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提高和形式的丰富对教学工作者提出更高的专业素养要求和综合能力要求,教学工作者需要在教学实践和专业学习中不断提升自己,以适应最新的国情、社情、学情。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12.

[2]谢树平.思想政治课程及其资源开发研究[M].黑龙江: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11.10.

篇8

1 现代血站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人性是指人区别于动物、特有的,通过人的活动所获得全部属性的综合,是现实生活中的人所具有的全部规定性,或者说是一切人普遍具有的各种属性的总和[1]。曾指出:“一切物的因素只有通过人的因素才能加以开发和利用”。人的行为是由动机决定的,而人的动机是由需要引起的[2]。因此,从人的需要出发管理人,才能调动和激发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血站人性管理的内容

人性化管理是以人性原则为基础的管理,强调管理应以人为中心,把人视为管理的主要对象和血站最主要的资源,一切管理活动应围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而展开,管理中应尊重人、信任人,使职工在工作中体现归属感、价值感,获得超越生存需要的更为全面的自由发展,为献血者提供和谐的人文服务条件。

3 血站人性化管理与科学管理的辩证关系

科学管理是以制度和职权为条件,利用约束、监督、强制和惩罚等手段进行管理。它是一种以“工作”为中心的管理,其核心是强调提高工作效率。其指导思想是:只有管理得严,效率才能高。但是,从当今社会管理环境的新发展来看,其理论有不足的方面:科学管理思想将人看作“会说话的机器”进行现代管理。人与物都是管理的对象,但这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人有思想、有感情,是最具有主观能动性,最有活力的客体,如何激发人的积极性至关重要。不考虑个性化的需要进行整齐化的管理,会极大地挫伤职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精神,科学管理思想过分夸大经济手段的激励作用。激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事情,激励机制能否发生作用取决于多种因素,有物质方面的,有精神方面的。激励要以满足个人需求为前提。

人性化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主要不是依靠外力,而是依靠人性解放、权利平等,每个人当家作主的主人翁责任感,从内心深处来激发每个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能真正做到心情舒畅、不遗余力、优质高效地工作。它弥补了科学管理理论只适用于物态生产要素管理的不足。突出人力资源管理的特殊性与重要性,从物与人两个方面研究管理,使管理的双属性得以统一。

人性化管理离不开科学管理:科学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前提,现代血站人性化管理是以追求规范化科学管理为基础的,是一种内在的包蕴着科学管理的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人性化管理强调尊重人性,但不是离开科学管理去空谈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人性化管理的实施需要一定的科学管理环境,是对传统科学管理的扬弃。因此,它不但不排斥科学管理,而且,还是人性化与科学化的有机融合。科学管理是人性化管理的生命之根,在规范化管理的基础上建立一种人性化管理模式才是我们的真正追求。

4血站人性化管理与管理创新的辩证关系

组织生存的环境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变化给组织带来的冲击。在社会价值取向多极化、群众心理需求多样化的条件下,要保证无偿献血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就要掌握社会的发展潮流。寻求社会发展内在的心理基因,要求管理适时而变,不断创新。人性化服务是一种永无止境的质量品质的追求,要不断跨越和创新,才能为实现自身完善开辟道路,从而跟上时代的步伐。人性化管理不是一种保守性、束缚性的活动,其本质是一种动态变化的活动。因此,人性化管理与管理创新相互包含,有着内在的一致性,二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推动。

5 血站人性化管理的目的是人性化服务

人性化服务是血站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人性化管理的具体实践。血站人性化服务,需要科学化、系统化、群众化,需要深入人心,深入整个社会。因此,如何尊重、理解、关怀人,如何为献血者提供温馨的人性化服务,提供充满人情味的献血环境和服务举措,让献血者感受人文关怀至关重要。当现代血站的人性化服务特色日益突显,形成氛围时,它也就具备了在更大空间发展的实力和自由,具备了更强的磁场和引力。

现代社会的进步必须以对人的关怀程度作为评价的标准[3]。在工作实践中,撇开了社会、道德、文化等因素,仅仅依靠单纯的技术是无能为力的[4]。血站管理者只有将人性化管理的理念具体贯彻到献血服务活动中,并且发挥它的积极能动作用,体现人文关怀和人性化服务,才能推动无偿献血事业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任真年.现代顾客满意度研究.中华管理杂志,2003,19(6):370-322.

[2] (美)斯蒂芬•罗宾斯,柯江华.组织行为学精要.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4.

篇9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在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如何抓住机遇,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位置,获得良好的发展,是企业管理人员重点研究的问题。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企业的发展与企业的管理水平有着直接的关系,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而与此同时,现代领导理论认为,企业的管理活动受到多方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其内涵是十分丰富的,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就必须充分认识到管理效率对于企业管理的重要性,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不断提高企业自身的管理水平。

二、管理效率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

管理效率,是指运用投入产出分析工具,对管理状况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从狭义方面看,管理效率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消耗的管理费用与所带来的收益之间的比例关系;从广义方面看,管理效率是指在管理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关系,对于一个企业或者单位而言,就是总的投入与总的产出的关系。广义上的管理效率与企业效率在量上保持一致,在企业的财务管理方面难以严格进行区分。管理效率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管理模式的根本标准。对于企业管理而言,不同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率,而即使是同一种管理方法,如果放在不同的内外部环境中,也会产生不同的管理效率。因此,对于企业而言,要想提高自身的管理效率,就必须对管理模式、管理方法等进行有效选择。在企业管理中,影响较大的管理理论有两种:其一是之前提到的科学管理理论,主要是以效率、利润为管理对象,以现代统计学等为工具,以纪律、制度、规范化和标准化为核心,对人与机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解决,在社会生产和发展的过程中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其二是人文管理理论,这种理论与科学管理的基本原则相反,以优质服务为管理对象,以员工价值观的培养为管理重心,对人际关系进行了解决。两种管理理论产生分歧的根本原因,是因为社会历史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的变化,科学管理是“经济时代”的产物,在当时有着极高的效率;而人文管理则是“文化时代”的产物,在以文化需求为重心的社会中,可以产生较大的效率。对于我国而言,由于当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水平和技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上存在较大的差距。因此,科学管理可以产生最大的效率,企业在对管理模式进行选择时,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在强调科学管理的同时,适当应用人文管理,推动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管理制度兴衰的重要标志。管理制度与管理效率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良好的管理制度必然会带来管理效率的提高,反之,则会造成管理效率的下降,可以说管理效率是反映管理制度兴衰情况的重要标志。以社会制度和企业制度进行分析,从社会制度来看,当新的社会制度建立时,其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社会进步的方向,不同程度地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而客观上推动了社会文明的提高,在社会管理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些高效率特征。例如,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等。而一旦社会制度开始衰败,则社会管理的效率就会降低,表现为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等。可以说,制度是历史演进中的社会法则,直接体现了社会的生产关系,而效率则是历史演进中的自然法则,体现了社会的生产力水平,效率是制度选择的根本标准,制度是提高效率的先决条件,只有与效率相适应的制度,才能够推动效率的提高。从企业制度看,在社会生产力的推动下,企业制度经过了手工业工厂制、近代工厂制度以及现代公司制度三个阶段,而对于更高管理效率的追求则是企业制度的变更的内在驱动力。手工业工厂制、近代工厂制度在应用初期,由于使用了企业对于更高效率的追求。因此,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是当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企业对于管理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两种企业制度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则必然会遭到淘汰。现代公司制产生了管理阶层,并促进了科学管理理论的建立,同时,为科学管理效率的发挥提供了宽广的舞台,把管理推向一个前所未有的新的效率高度。因此,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

(3)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实际上,管理效率并不是一个新兴的管理理论问题,而是随着科学管理的产生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科学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本原则。效率本身可以算是一种价值分析,在实际的企业管理活动中,管理工作即使做得再差,也不可能完全没有效率,因为这样的管理是无法长久存在的。从管理思想的发展情况看,之所以会出现科学管理,是因为企业对管理效率的现状存在不满,想要追求更高更好的管理效率,以提升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传统管理中,由于缺乏科学管理的规划,管理人员只能凭借自身的经验进行管理,无组织无纪律,而且管理效率低下。对此,美国管理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罗(Frederick Winslow Taylor)在1898年,通过著名的搬运铁块和使用铁锹等研究,提出了科学管理理论,指出科学管理的五项基本原则,即:1)用科学的方法取代仅凭经验的方法。2)在集体活动中取得一致和协调以取代不一致。3)实现人们的彼此合作以取代混乱的个人主义。4)为最大的产出量而劳动,而不是限制产出量。5)尽最大可能培养工人,使他们自己和工厂都获得最大的利益和成就。

之后,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奠基人之一,哈林顿?埃默森对科学管理理论进行了拓展,指出管理效率是科学管理的核心,并提出了效率的12个原则。到今天,现代管理科学将提升管理效率作为一项最新的科研成果,应用于管理活动中,结合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以及统计学的相关理论,实现了管理活动的数学化和模型化,进一步提高了管理效率。

三、企业管理效率的影响因素

在当前,我国企业在管理方面,已经逐步由计划经济下僵硬死板的管理模式转变为市场经济环境下具备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模式,无论是整体管理水平还是管理效率,都有了极大的提高,但是与大型跨国企业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管理理念问题。从目前来看,我国企业基本上都完成了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以及管理方式的转变,但是受主观因素的影响,企业的管理理念仍然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以往的思维方式和思维习惯,在实际管理中,以任务考核为目标,管理方式粗暴简单,无法有效调节管理中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使得员工不服从管理,向高层领导投诉的现象时有发生,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也会造成企业生产效率的大幅下滑。同时,也有部分企业在管理中,盲目引进新的人文管理理论,而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发展情况以及所处的环境,使得管理工作脱离实际,出现基础管理下滑的局面,严重影响了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

(2)管理体制问题。在企业管理中,如果管理体制的安排不合理,必然会造成管理成本的增加以及受益的下降。对于企业的发展而言,一种体制如果不是以效率为标准,则必然会造成效率的损害。以计划经济时期的工厂制度为例,在管理中,往往是将政治目标放在首位,而将利润目标放在次要位置,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企业管理的效率。同时,效率体制的安排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永远不变,企业管理人员如果一直想着迅速改进管理体制,提高企业效率,显然是不可取的。

(3)管理人员问题。管理人员是管理工作的主体,直接影响着管理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管理人员素质偏低,管理能力不足。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企业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专业素质偏低的现象,对于管理工作不够重视,认为企业与员工的关系就是一种付出与回报的道理,对于员工的情感需求和物质需求则直接无视,严重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热情,影响了管理效率。其二,组织纪律观念差。在企业管理中,多以经验管理和人文管理位置,没有形成严格的纪律观念,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管理的效果和效率。其三,在管理中存在有法不依、有章不循的现象,一方面使得企业的自主权难以得到充分落实;另一方面导致厂长、经理的权利失去制约,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的现象屡见不鲜,严重损害了企业的利益。

(4)外部环境问题。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对于其管理效率同样有着很大的影响,各种外在因素。例如,法律、政策、技术水平、经济发展程度、市场环境等,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发展,而且这些因素都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因为企业的存在而出现变化。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应该正确对待这一问题,调整自身的状况,以适应市场的实际需求,适应外部环境的需要,而不是盲目进行管理。相对来说,企业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尽管是为了推动企业的长远稳定发展,但是同样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和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管理效率。

四、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1)转变管理理念。要想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及时更新观念,重视企业管理,对管理理念进行转变,摒弃传统粗暴简单的管理方式,在管理中坚持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首先,要充分重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作为企业价值观念的直接体现,包含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可以说是一个企业发展的灵魂,需要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不断地总结和提炼,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并将其集中转化为企业的精神财富,对员工进行教育和激励,不断提升员工对于企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确保员工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其次,企业要建立相应的安全健康环境管理体系,确保安全健康环境的相关理念可以深入员工心中,并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减少企业生产对于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推动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可以提升企业形象以及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而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后,向大型跨国企业进行学习,引进其先进的管理理念,拓宽视野,同时,开展员工培训工作,确保这些先进的管理理念可以深入人心,成为每一个员工都认真遵守的行为准则。

(2)完善管理体制。管理体制是管理活动得以高效运行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条件,对于企业而言,管理体制的设置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企业自身的管理效率和管理成果。一个科学的管理体制,应该能够对企业单位与社团单位的性质进行合理区分,明确企业的本质是以盈利为目标的经济组织,利润和效率应该放在企业管理的首要位置,并作为企业管理的根本原则。同时,企业应该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原则以及科学管理理论的相关方法,对管理体制进行不断改进和完善,使得管理体制可以始终保持良好的活力。

(3)强化人才管理。一方面,企业领导层应该充分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树立人才观念,加强对于企业管理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其专业素质和管理能力,同时加大对于管理人才的引进力度,不断健全和完善管理队伍,提升企业管理的整体水平;另一方面,要树立“大人才”观念,将每一个员工都当作人才来培养,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和创新精神,使得其可以积极参与到创新和管理活动中去,推动企业管理效率的提高。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为员工提供一定的学习和创新平台,使得员工可以实现自我提升,及时发现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合理有效的改进措施。在培养和引进人才的过程中,企业应该摒弃各种条条框框的限制,不拘一格,只要是需要的人才,都应该进行招揽,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良好的人才基础。

(4)适应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企业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对自身的经营管理理念进行适当体征,适应外部环境,进而利用外部环境,将影响企业发展的外部因素转变为可以促进企业发展的有利因素,进而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相关研究表明,企业组织经营的结果,有44%取决于企业所处的行业,换言之,企业组织效率的高下,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决定的。而与此同时,外部环境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企业不可能去强求客观环境迎合自身的发展需求,而应该通过对相关管理措施、管理模式等的调整,去努力适应外部环境,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管理效率的有效提升。

(5)创新激励制度。员工是企业生产管理的主体,对于企业的管理效率有着直观的影响,对于企业管理人员和领导层而言,如何提高员工的生产积极性,充分发挥员工的创新精神,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对此,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更新观念,对薪酬考核制度和员工激励制度进行创新。一方面,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薪酬考核制度,结合企业的整体经营目标,对其进行层层细化,将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个人,并对目标任务加以量化,通过透明、量化的目标薪酬考核标准,使得每一个员工都可以明确地了解到自己每日的工作所得,从而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建立合理有效的员工激励制度,如优秀员工奖、合理建议奖、节能降耗奖、安全生产奖等,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进而提高企业生产管理的效率。

(6)强化沟通协调。一方面,要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利用身边的实例,使得员工充分认识到沟通协调必须及时到位,否则很可能会产生极其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沟通与协调机制,公司每周要召开例会,了解一周以来的生产经营情况,协调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各部门每周要召开一次调度会,一方面贯彻公司有关指示;另一方面及时发现和解决部门内部出现的问题,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行为上严格规范,对影响企业管理效率的这一顽疾进行根治。

篇10

一、科学管理的概述

1.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

科学管理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它以以下几个假设为前提:

(1)当时,劳资矛盾日益尖锐的主要原因是社会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如果能通过科学管理将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则劳资双方都会得到利益,这些矛盾就可以解决。

(2)对工人,其基本假定,即人是“经济人”。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货币收入,或者说只要能使人得到经济利益,他愿意配合管理者挖掘出他自身最大的潜能。

(3)单个人是可以取得最大效益的,集体的行为反而导致效率下降。科学管理是使单个人提高效率的有效办法。[1]

泰勒科学管理试验及其理论是建立在这三个前提假设基础之上的,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形成了科学管理理论,但这三个前提假设并不全面和科学,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补充和完善。

2.科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根据上述科学管理的基本假设及作业研究和时间研究两个基本原理,以及科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和主要任务,科学管理理论的内容可分为三个主要方面:管理哲学、作业管理和组织管理。

(1)管理哲学。科学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思想和管理理念,它是以管理哲学为指导的,管理哲学是管理中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是从思维和存在的角度对管理的本质和发展规律所作的哲学概括。而科学管理正是在管理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上对管理进行了归纳和变革。泰勒指出:“从实质上讲,‘科学管理’是人和公司或产业中工人方面的一种切实的精神革命——是这些工人在对待他们的工作职责、对待他们的同事、对待他们的雇主方面的一种彻底的思想革命。他同样也是管理当局(工长、监工、企业主)方面的人的一种精神革命——是他们对待职责、对待同事、对待工人、对待所有日常问题方面的一种彻底的精神革命。如果没有这两种彻底的精神革命,‘科学管理’就不会存在。”[3]

(2)作业管理。科学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也是科学管理的基本出发点之一。首先,泰勒通过试验和研究,对工人的工时和动作进行研究,从而制定出有科学依据的工人的“合理的日工作量”。其次,为了提高劳动生产率,必须挑选“第一流的工人”。泰勒认为,人具有不同的天赋和才能,只有工作对他合适,才能成为第一流的工人。企业管理者的责任就在于为雇员找到最合适的工作,同时,运用培训工人的科学方法,最大程度地挖掘他们的最大潜力。在制定了恰当的工作定额,并挑选了“第一流的工人”后,还应当实行标准化原理,即工人掌握标准化的操作方法,使用标准化的工具、机器和材料,并使作业环境标准化。

(3)组织管理。泰勒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改变了凭经验工作的方法,代之以科学的工作方法,以确保管理任务的完成。计划职能归管理当局,并设立专门的计划部门来承担,计划部门从事全部的计划工作并对工人指令和命令;工人和工头从事执行职能,按照计划部门制定的操作方法,使用规定的标准工具,从事实际操作。

在组织机构的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所谓例外原则就是,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把一般的日常事务授权给下级管理人员去处理,而自己只保留对例外事务(即重要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如有关企业重大政策的决定和重要人事的任免等。[1]

二、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

高等学校相对于其他组织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主要是由高等教育的目标、要素、活动、结构与功能的特殊性所决定的,即高等教育自身的内在规律决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特点。高等教育管理的特殊性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管理目标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系统的目标是根据高等教育规律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的需求来制定的,因此,高等教育的管理也应该以高等教育的规律为指导,而不能采用企业管理中的各种原则或原理。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提高人才质量为根本目标的管理活动,它不能、也无法只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应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起来。

2.高等教育管理要素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包括管理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即组成高等教育系统的主导性成员——教师和高等教育的主体性成员——学生。高等教育管理要符合他们的劳动特点和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特点。正是由于高等教育系统组成人员的特殊性,管理中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管理现象——自我

管理。自我管理是管理中存在的一种普遍想象,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自我管理具有特殊的意义:一是高等教育系统中的人都是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人,因此具有很强的自我管理、自我组织和自我发展的能力;二是他们的心理特征也表明,在管理过程中有必要让其发挥自己的自我组织管理的能力。 3.高等教育管理活动的特殊性

高等教育管理要协调学术目标与其他目标之间的矛盾。学术目标体现了高等教育系统的整体性质和本质功能,这就要求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一定要以学术目标为主导目标,与高校的学术目标一致。

鉴于高校师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管理师生的过程中,民主性比其他任何系统的管理显得更加重要,教学民主、学术自由是高等教育管理必须优先考虑的问题。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健全民主管理制度,首先要求管理思想民主化,尊重教职工的智慧与才干,在管理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其次,建立健全民主管理的各项制度,充分发挥各个学校成员的作用;第三,积极创造多种形式的、生动活泼的、简便易行的、有利于广大师生员工参与管理的民主运行模式。

4.高等教育管理功能的特殊性

与一般管理一样,高等教育管理具有两个基本的目标功能:管理的“维系”功能和管理的“结合”功能或“放大”功能。高等教育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与其他社会系统有所不同,高等教育为社会提供的主要是精神产品。因此,在高等教育管理中,上述两个功能都有特殊的表现:首先高等学校的管理对“凝聚力工程”提出了更高也更难的要求。更高体现在高校的师生对于人际关系交往比较看重,在人的需求层次中,教师对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强烈,这就要求注重人本管理,提高师生员工的向心力;其次,高等教育系统是最具有创造力的社会系统,通过各成员、各要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系统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效果”。[2]

三、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应用的评价

1.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理论意义。教育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需要高效率的教育管理的配合,否则无法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而高效率的教育管理实践又需要管理理论的指导。科学管理是一次管理思想上的大综合,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同时又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管理思想体系。因此,科学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管理理论,是高等教育管理的重要理论支撑,为高等教育管理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更好地为人才培养服务,最终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2)科学理念。科学管理通过对时间、动作、工作的研究,第一次使管理由经验上升到科学,第一次把科学研究和科学方法应用于管理,使管理从此成为一门科学,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科学管理尊重科学、运用科学的理念亦是高等教育管理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高等教育管理顺利进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高等教育培养出高质量的高级专门人才。其次,大学是一个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是以追求学术目标为重的组织,因此高等教育的各项活动都应该尊重科学、运用科学,各项决策都应具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高等教育管理作为一个重要的高等教育活动也应运用科学方法,通过科学研究,进行科学决策,科学地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3)教师激励。根据“经济人”假设的原理,科学管理为最大限度挖掘工人的潜能和提高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主张对工人实行激励性的报酬制度。对员工进行激励在管理学上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管理理念,包括经济激励和精神激励,其能够有效调动工人的工作积极性,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在高等教育管理活动中,教师激励是教师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不仅关系到教师的精神面貌和工作积极性,更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与否。没有良好的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高质量的人才培养,因为教师是教育的主导者。但根据教师劳动的特点和其作为具有高层次文化水平的群体,精神激励比经济激励更为重要,教师对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尤其强烈。教师激励应符合教师需要的特点,遵循教师激励的公平性原则、社会性原则、闭合性原则及支持性原则等一些基本原则,可采取目标激励、竞争激励、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和考评激励等多种激励方式,促进教师的良好发展。

(4)组织理论。科学管理主张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实行职能工长制和例外原则。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组织管理理论,大学作为一个复杂的组织同样需要这些组织理论的指导,因此,科学管理中的组织理论对高等教育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大学组织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复杂性,大学组织的成员复杂、结构复杂,大学组织的权力结构也较为复杂,同时,大学的职能又具有多样性。因此高等教育管理需要把计划职能与管理职能分开,各部门分工合作,如现行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就有其存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2.科学管理在高等教育管理中存在的缺陷

(1)“经济人假设”。科学管理的一个重要的基本假设前提就是“经济人”。认为人最为关心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经济收入,即如何实现个人物质利益最大化。与后来的行为管理学派和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想相比,科学管理中对人及人性的理解还是表现出了很强的时代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过多侧重于从理性的、科学的角度来认识人、管理人,忽略对人的非理性层面、人的自由发展的全面认识,使得泰勒本人尽管在其着作中和生活中对科学管理做过许多辩解,但总给人们一种冷酷无情、缺乏人性的印象。[4]人性是复杂的,同时也会根据时间、环境的变化而变化。

高等教育管理的对象——教师和学生,比起一般的普通工人他们更为关心的是精神层面的尊重和自我实现,比较看重人际关系的交往。因此,科学管理的“经济人”假设不符合高校师生的特殊需要,高等教育管理也就不能照搬科学管理的一些相关原则和原理,而应根据高校师生的特殊需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才能完成预期的管理任务。

(2)效率至上观。管理的中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即谋求最高的工作效率。科学管理诞生于经济管理领域,企业讲求的是经济效益最大化,但高等教育管理是以更好地培养人才并且着眼于调高人才的质量为根本目的管理活动,它不能、也无法只追求经济效益,更不能以追求利润为目的。同时,教育又具有周期性长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