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活动的意义范文

时间:2023-12-21 17:20: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艺术活动的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艺术活动的意义

篇1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对大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

1、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身心活动的察觉,是人对自己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大学生处于青年中期,他们长时间思考能力、自我评价能力都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在实践活动中的应用较少,对自己的实力认识还不够清楚。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是校园集体意识,学生在特定的文化艺术氛围中活动,有利于大学生形成与群体一致的文化意识和文化品格。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大学生可在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实践中检验自己的能力,发挥各自的特长,在各种类型的艺术活动中展现才艺。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中才艺表演大多是以比赛的形式,大学生在选拔的过程中能够清楚的认识到自身的实力,努力表现出自己最好的一面,树立自信心,同时在观看其他同学表演的过程中也认识到他人的优势,取长补短,谦虚谨慎,从而有利于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

2、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的发展道德意识是人们在长期的道德实践中形成的道德观念、情感、意志、信念和道德理论体系的总称,道德行为是在一定的道德意识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待他人和社会的有道德意义的活动。大学生正确的道德意识和健康的道德行为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文化艺术具有形象、令人身心愉悦且极富感染力等特征,它对人们的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文化艺术在推动校园德育工作开展中的作用不断受到重视,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如火如荼。通过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大学生受到文化艺术的感染和熏陶,心灵得到净化、道德品质得到提升,对我国传统文化艺术的学习和欣赏,使大学生感受到我国优秀的文化内涵,激发了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自豪感。

校园文化艺术活动以集体活动为主,大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团队合作精神、集体意识、意志品质和坚定的信念都得到了培养,促进了大学生的道德意识的形成和道德行为的规范。

3、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对世界总体、人生问题、价值问题的根本看法。

大学生面临着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校园文化艺术活动通过各种文化艺术形态引导大学生主动接受一定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促进大学生朝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内容丰富,例如弘扬校园文化精神、展现世界各民族优秀文化艺术、文化艺术资源保护、文化艺术作品展览、文化艺术作品创造比赛等活动。

篇2

为帮助我校初一(7)班李媛菁同学得到更好的治疗,令其早日康复,重返校园,我校团委、学生会倡议全校同学为李媛菁同学举行一次“献爱心义卖活动”。希望各位同学热心响应、积极参与,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李媛菁同学筹得更多的治疗费用。

活动具体安排如下:

(一)活动对象:全体同学(初三除外)

(二)活动内容:以班为单位,个人自愿为前提,收集各种书籍、参考资料、复习资料或其它学习用品,不主张花钱买新的学习用品。

(三)活动时间:6月11日——15日下午5:15分——6:15

(四)活动地点:校大厅前的空地

(五)活动形式:各班每天派出2至4名同学在团委规定的地点摆桌设摊,并把每天义卖所得现款上交至团委所设的义卖爱心箱里。

注:

1、团委、学生会将独立设置摊位,届时各班的工作人员听从团委老师或学生会干部的统一安排;

2、因初三的同学马上要进入中考,所以本次活动不组织参加,如有同学想参与活动,可将捐助的义卖物品交予班长,由班长收齐后交到团委,由学生会的义卖摊代为义卖;

3、每班制作一份简单的写有班级名称的海报或宣传标语置于摊位前;

4、摆摊的桌椅各班自理,一般以两张桌子为准,如义卖物品较多的可自行加设桌椅。

篇3

关键词: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活动策划;创意发展

一、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重要意义

开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不仅能够将文化工作者聚集在一起,更好地挖掘和发展群众文化的内涵,而且还能够促进群众文化队伍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业余生活,为有文化特长的群众提供展示自身能力的平台,有利于人民群众精神生活的极大丰富。政府和文化馆等相关部门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重要推手,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对艺术活动的需求,而且还有利于政府和文化馆提升地位,树立形象。

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策略和方法

(一)积极进行创作

力求原创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创意的重要方法,其中常见的原创方法是头脑风暴法,运用这种方法参与创意的各个成员都能够在比较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发表自身的意见和看法,不会受到别人的批评和嘲笑,尽情的提出自身的想法,最终在内容丰富的创意中挑选出具有建设性的创意。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迅速发展、知识更新的学习型、知识型社会,文化工作者应具备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充分的专业特长,过硬的文化技能,在加强理论学习的同时,接受更宽、更广的业务技能辅导,不断充实知识,更新业务,吸收传统,继承创新,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文化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也应当与时展紧紧贴合,群众文化工作者应当积极调动思维,提出更多、更有新意的意见和建议。

(二)有效整合各种资源

政府和文化馆等相关部门应当对自身掌握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分析,要将这些现有的资源进行积极的整合,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方式。例如可以将现有的舞蹈演员、绘画者和书法爱好者等进行有机结合,在悠扬的琴声、笛声中观看各位艺术家挥毫泼墨,开创出书画艺术音乐会,将动态的艺术形式与静态的艺术形式进行有机的融合,创新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让群众能够深入其中,自由评说书画作品。另外,还可以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实现技术资源与文化艺术活动的有机结合,实现形式以及内容上的新颖,更好的满足群众文化需要。在文化艺术活动中可以安装射灯、播放音乐等使观众的视觉效果更好,并通过微信、微博等将文化艺术活动展示在网络媒体中,通过网络评比、投票等加强群众的参与和体验。同时开展高质量的文化艺术活动,由政府主导,寻求市场合作,充分吸收企业、商家的资金、资源,促进文化艺术活动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

(三)积极学习和借鉴

在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中,还可以积极的学习和借鉴,帮助文化工作者进一步拓宽思路,避免陷入思维的死循环中。同时,文化工作者应当保持较高的敏感度,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注重留意国内外比较优秀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借鉴其可行之处,并且注重各种类型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形式和内容的总结和对比,挖掘出其中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内容,并不断创新使其成为自己独有的艺术特色,创造出具有独特艺术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

三、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的方式和方法

进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策划就是要对文化艺术活动进行设计研究。活动策划能够进一步指导活动创意,使文化艺术活动更加科学、有效地开展。

(一)从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需要出发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主要目的是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为群众生活进行服务。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的出发点应当是群众精神文明生活的需求。在策划相关活动之前,文化工作者要通过走访、调查的方式对群众的文化生活需求进行了解,调查的方式可以通过实地调查与网络调查等相结合的方式,并且调查的样本要具有很好的代表性。另外,政府和文化馆等相关部门要有目的、有计划的向群众推广某种目的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

(二)对现有的资源进行充分掌握

在调查和明确群众艺术活动需求之后,就要对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明确,例如自身拥有的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财务能力等等。其中人力资源包括演职人员、组织人员、后勤保障人员以及安保工作人员等等。物质资源包括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需要的灯光、道具、摄影、影响和宣传栏等等。财务能力就是确保群众文化艺术活动顺利开展需要的资金和资金分配情况等等。要对这些基本资源和情况进行充分、全面的分析和统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规模。

(三)明确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主题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虽然是大众性质的活动,但是这不意味着要将所有的艺术形式都集中到一起,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要具有一定的主题和定位,这样才能够保证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才能够确保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符合人们的真正需求。例如可以根据文化活动开展的场地,确定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主题。如果是在比较大的场地开展活动,可以开展一些活泼、大型的表演活动形式。

(四)把群众作为开展活动的主体

群众文化活动是人们职业之外的休闲娱乐活动形式,是自我参与、自我娱乐、自我开发的社会性文化,突出群众性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主题。文化工作者要牢记,文化活动要贴近生活,结合实际,真实地反映广大群众的精神状态和心理要求,把群众作为开展活动的主体,充分调动群众参与的自觉性、积极性,结合他们的爱好组织开展文化活动。

(五)开展精密的活动策划

精密的活动策划是确保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开展的重要保证,能够保证文化活动的顺利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和组织人员在活动策划的时候,不仅要对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进行确定,而且还要对群众文化活动现场可能会出现的突况进行充分考虑。例如如果是在室外开展活动,则需要对天气情况、观众数量的变化等进行考虑,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避免出现混乱。文化活动工作者要对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各种相关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在遇到突发状况的时候能够冷静处理。

结束语

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还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方式。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策划和创意需要从人民群众的实际需求出发,积极整合各种资源,注重学习和借鉴,明确文化活动的主题和相关因素,不断创新和丰富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促使群众文化生活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明慧.浅谈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创意与策划[J];东方企业文化.

篇4

关键词:校园;戏剧;措施

一、引言

戏剧艺术是我国的宝贵传统文化形式之一,是我国高校文化的优秀组成部分。在当前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和谐校园的大氛围下,在高校广泛开展戏剧艺术,对于广大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对于我国优秀戏剧人员的培养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笔者将结合工作实际,对戏剧艺术在高校的开展活动展开讨论。

二、戏剧艺术活动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意义

1.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众所周知,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大工程。高等院校是培养祖国未来栋梁的摇篮,所以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在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教育工作是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人才的培养,左右着我国在自然科学以及社会科学的发展,影响着我国未来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大学生作为这个时代的精英,对社会大众具有不可替代的示范作用和引领作用。

2.推进学校文化建设的现实要求

和谐校园的打造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水平的必要前提。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跨越式发展的重要阶段,高等院校招生量不断扩大,社会影响力逐年提高,各方面矛盾也逐一显现。

3.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

大学生群体是祖国的未来,是未来社会财富的创造者。大学生的成长状况直接影响到当前和谐社会的构建。大学生的成长说到底是综合素质的提高,和谐校园氛围的营造,和谐校园文化的打造,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是当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

三、戏剧艺术活动对构建和谐校园的重大作用

校园戏剧艺术活动是当前高校艺术教育活动的重要形式:其主体是校园的广大师生,戏剧艺术的表型手法、表现内容直接展示了校园这个特殊群体的审美情趣、价值取向以及思想道德水平;校园戏剧形式多样,表现内容不一,所有师生均可参加,是一种大众化的艺术形式;校园戏剧艺术融合了多种艺术形式的优秀部分,在表现手法上不拘一格;校园戏剧艺术切实反映了当前高校大学生的生活状态、精神层次,也表达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健康向上的戏剧艺术能够促成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戏剧艺术活动在构建和谐校园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能够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心态,激发创新创作灵感,启迪智慧。广大高校学生在参加校园戏剧活动中,要经过剧目的创作过程,编排过程以及最终的表演过程。这一系列过程能够很好地帮助高校学生形成很好的审美愉悦感,增加对美的感悟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想象力以及艺术创造力。另外一方面,校园戏剧综合了文学、话剧、美术以及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优秀元素,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在体育、美育、智育以及德育方面的发展。

2.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情操

在我国,很早就有学者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真知灼见。艺术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的作用十分明显,能够很好地引领学生朝着真、善、美的方向转变。在校园戏剧艺术活动中,很多优秀的作品都可以被称为是生动的思想教育素材,对戏剧受众起到了强烈的引导作用和教育作用。

3.促进良好校园文化氛围的形成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是积极向上的,是朝气蓬勃的。众所周知,校园文化的主体是广大的师生,高校在广泛开展校园戏剧艺术的同时,为广大的师生提供了展现自我才能、表达心中情感的舞台。有助于学生各方面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培养广大师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促进良好校园文化的形成。

四、校园戏剧艺术活动开展措施

广泛开展校园戏剧艺术活动好处很多,任务很重,困难重重。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认为开展戏剧艺术活动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1.开设戏剧艺术课程

很多院校没有设置戏剧相关的艺术课程,丧失了大学生戏剧教育的基础。我们教育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戏剧艺术教育的重要性,将戏剧艺术课程纳入大学生综合培养方案中来,大力开设相关课程,将戏剧教育带入正规课堂,聘用专业戏剧老师,充分提高校园戏剧艺术教育的专业性。

2.组建戏剧社团

学生社团是当代大学生组织活动、进行业余爱好的重要手段。大力发展学生社团的同时,要充分解决好社团会费、社团活动经费、社团互动场地、社团活动时间等问题。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组织高校间戏剧艺术比赛,促进交流,增进友谊。

3.组织戏剧比赛

开展戏剧艺术教育活动自然离不开各种实践活动,要广泛组织高校戏剧艺术比赛,让众多的戏剧艺术爱好者在比赛过程中相互交流、共同进步。戏剧比赛的设置要符合具体学校的具体情况,比赛的内容和形式要结合学生实际,重视艺术技巧,更要重视艺术内容在道德和精神层面的反映。可以聘请专业老师担任比赛的评委,通过必要的点评提高校园戏剧表演水平。

五、结语

“十二五”规划以来,文化建设成为我党在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部分,高等院校是培养我国未来栋梁的重要场所,打造良好校园氛围,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校园和谐文化的构建十分重要。戏剧艺术是众多艺术表现形式中的优秀部分,很值得在高校推广,本文就戏剧艺术在高校的开展活动展开讨论,分析了戏剧艺术活动的重要意义,剖析了戏剧艺术活动对构建和谐校园的独特作用,最后提出了开展校园戏剧教育的措施,希望能够为广大的高校戏剧艺术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参考,为我国高校构建和谐校园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1] 洪美娟.校园戏剧艺术教育之我见[J].东方艺术.2008

[2] 李王芳.对校园戏剧艺术活动的几点思考[J].艺术与文化.2009

篇5

为进一步营造与谐校园与爱心校园,学校开展首届“爱满校园”爱心义卖活动,号召全体同学将闲置的各类物品(书籍,学习,生活用品等或DIY爱心制作),以班级为单位到跳蚤市场上进行义卖。

一、 活动目的:

1.通过此次爱心义卖活动,让全体学生树立关爱他人的意识,养成乐于助人、乐于奉献的良好品质。

2.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提高学生的组织能力,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为幸福班级营造氛围。

3.筹集学校“爱心基金”,帮助更多需要爱来温暖、关怀,鼓舞与激励的同学。

二、参加人员:

全体师生

三、活动地点

田径场

四、活动时间

1、各班动员、组织时间:(2.7日开始)

(1)班主任介绍活动相关情况,明确活动目的、意义;

(2)讨论、确定本班活动开展各项安排;

2、义卖时间:

2月17日下午第八节课后开始(16:00---- )

说明:

1、展台布置人员提前15分钟到位布置2、如遇下雨,另行安排

五、活动准备:

1 . 班级动员工作。

2 .各班准备义卖物品,统计定好物品价格,价格要求合理。

3 .活动前由学校准备好宣传标语、宣传横幅、桌子与椅子。

4 .各班要准备好一定数目的零用钱积极参加本次活动。

5 .各班根据活动内容与形式安排好售货员(3-4)、推销员(1-2)、环保员(1-2)等。具体情况可以根据班级实际情况而定。

六、活动要求:

1 、每班设计一个展台,总务处以班级为单位事先安排桌椅至指定地点设摊。各班级制作一张活动宣传海报,在义卖当天在展台旁悬挂展示。

2、义卖物品(要求):

A 每位学生从家中准备 1 ~ 2 件义卖物品,义卖物品需家长同意。 B 义卖物品要求健康、卫生、安全,班主任对义卖物品进行验收后才能进入义卖市场。

C 义卖物品可以是自己的学习用品、书籍、饰物或自己制作的手工艺品、书画作品、装饰品等。所有物品要求质量完好,最好能保持八、九成新以上。

D 每件物品都贴上标价,且每件价格基本在控制 1 至 20 元。

3 、活动要求全校师生人人参与,奉献爱心。各班主任共同带班参与活动。

4 、总务处(体育组协助)负责划分义卖场地,搬放桌椅、横幅悬挂,团支部、学生会负责营造活动氛围,政教处负责安全保障与活动的协调、评比。

5、教师展台由团支部林娟娟老师负责。

七、活动过程:

1 、 请各班销售人员提前20分钟布置好义卖展台,当广播响起《爱的奉献》这首歌时统一进行义卖活动,全校师生可以到各展台进行消费 , 允许前来购买的师生进行还价,以公道的价格将物品卖出。

4 、义卖活动结束后,请各班工作人员统计好义卖款,上缴到“学校爱心基金”(由周海鸿老师统一管理),学校将对各班上缴的义卖款进行公示。

5 、各班义卖结束后,剩余义卖品可以在班内第二轮义卖,义卖款项由各班主任在班内公示后,各班自行管理。

八、活动评比、总结

1、请老师(由各工会选定2名非班主任教师)、学生(各班级1名)担任本次活动大众评委(各教师与学生对非本年级组班级进行打分),参加到爱心跳蚤市场义卖中,从展台宣传布置、销售人员服务态度、销售物品吸引力、展台人气、会场卫生五个方面(各20分)打分,由团支部汇总评分表,根据评委打分与捐款金额,评比出若干个“最佳组织奖”、“最具贡献奖”、“最旺人气奖”等优秀班集体。

松花江中学

篇6

一、广泛开展为老年人办实事献爱心活动。在“敬老月”活动中,全国各类老年群众组织要发挥公益性、非营利的社会组织作用,积极开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热心为老年人解决实际困难。积极帮助孤寡、贫困、残疾、高龄和“空巢”老年人解决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问题,努力为老年人办实事、做好事、献爱心,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生命质量。努力营造帮贫助老、共建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让老年人真真切切感受到老年社团组织的关爱和照顾。

二、切实开展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活动。在“敬老月”活动中,全国各类老年群众组织要发挥自身优势,以维护老年人权益为重点,加大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的宣传力度,要积极组织开展老年法律援助和涉老政策、法律咨询活动,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老年人维权知识和敬老主题教育活动的宣传,积极参与老年人法律服务工作。协助有关单位认真落实各项老年优待政策和惠老政策,在衣食住行、人身和财产安全等方面积极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三、大力开展为老助老志愿服务活动。在“敬老月”活动中,全国各类老年群众组织要利用自身的社会影响和业务优势,团结和动员身体健康有一技之长的老年人,在社区或到老年人家中开展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法律援助、心理咨询、生活服务等多方面的志愿服务活动。鼓励通过“一助一”、“多助一”、邻里互助等多种方式建立老年志愿者与被服务老年人长期稳定的服务关系,推动老年志愿服务活动的深入开展。

四、积极开展老年文化体育活动。在“敬老月”活动中,全国各类老年群众组织要借助自身优势和群众基础,在基层和社区组织开展一些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活动,倡导科学、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展现当代老年人热爱生活、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要以“第二届中国老年文化艺术节”为契机,在重阳节期间重点开展一些有影响、有示范和带动作用的文体活动,如老年人舞蹈、健身操展示、服饰表演、合唱和书画活动等。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尊老敬老助老事关你我他,连接千万家。让我们团结起来,共同努力,让我们行动起来,集聚关爱的力量,为构筑文明和谐的社会,为我国老龄事业的发展和老年人美好的明天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今年10月16日是中华民族传统的敬老节日——重阳节。为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爱老助老社会氛围,全国老龄委决定今年10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以“关爱老人构建和谐”为主题的“敬老月”活动。为积极响应全国老龄委“敬老月”活动的号召,我们在京13家全国性老年社团向全国各级老年群众组织发出如下倡议:

篇7

关键词:高校;艺术活动;创建

1 丰富校园文化内涵:酝酿品牌土壤

校园活动作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在育人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它超越了高校课程所能提供的单纯的智育,甚至在一定背景下具备着智育、德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功能和意义。高校开放性办学,多样性的文化组合成生态型的校园文化,而对校园文化内涵的培养,则对艺术活动品牌的设立提供孕育土壤。学校艺术活动的风格与个性是一所学校历史与人文积淀的显现。历史不同的学校有着自己独特的校园文化和人文稍神,它们是学校艺术活动品牌建设的源头.也是品牌孕育的土壤。例如,高校秉承在以往的历史中存在的独有的文化传统,围绕着继往开来的思想观念,开发出一系列的例如话剧、电影节等艺术活动,以校园内各种文化符号为素材而展开艺术活动。

这类活动在独立时间阶段的某一次艺术活动中,它涉及校园内的各种被同学熟知并感亲切的素材,并以一种独特地视角和呈现方式给受众以不同以往的感受。而在时间维度上,每隔一段时间适时举行,会逐渐形成活动的风格并不断的植入新的元素而被不断创新。在这样举办活动的过程中,特色或者叫品牌便会逐渐的现出雏形。目前,多数普通高校展开的艺术活动基本以比赛类的活动较多。有利有弊。一方面,比赛类的活动可以增强参赛学生的荣誉感,但是另一方面,只有参赛学生参与,影响力和辐射力受限。因此,校园艺术活动应当尝试超越校内活动的性质,与多方面的资源做互动。

2 活动联合地方文化:多方资源互动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流行或者消逝都与有话语权的当权者的爱好和趋向有不可剥离的关系,而品牌的艺术活动的创建也是如此,它与大背景下的相关政策和话语权者的要求密切相关。

云南艺术学院自2004年开始,连续九年来设计类专业坚持每年与一个地方政府合作,结合地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和毕业综合实践开展创意设计,打造了 “创意腾冲”“创意石林”“创意瑞丽”“创意个旧”等一系列的文化创意活动。旨在搭建一个设计艺术教育与文化创意产业之间信息交流、项目合作的重要平台,为最鲜活的艺术创意结晶的产品化、商品化和市场化提供直接的窗口和广阔的空间。同时举办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搭建展示自我、便捷沟通的平台,促进用人单位甄选适合人才及毕业生的高效就业。各地丰富的地方性的传统文化为学校学生的毕业设计提供了素材,而学生们富有活动和年轻气息的设计作品又赋予了传统文化以时尚元素,并将其转化为文化商品,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的传承和发展,并为文化产品的产业化生产奠下基础,由此成为该校品牌性的艺术活动,在云南省内外产生很大的影响力。

这一系列的艺术活动由政府牵线、由地方提供文化资源、由高等院校提供创意资源,多方面联合打造的将文化资源转化为产业资源。此类艺术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校园内的范围,而是走出了校园并且对社会造成了一定的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影响,特色性和影响力独树一帜。

3 校园活动与社区:因地制宜建设品牌

将高校课外艺术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对高校的艺术教育和对社区文化建设来说都是一件好事.可以说是双赢的好事.因为将两者结合既是社区文化建设的需求也是高校的需求。有效地整合了高校和社区两方面的资源。高校作为城市社区的特殊单位.既有朝气蓬勃的青年团体.又有富有创造力的知识分子群体.在参与社区文化建设上有着天然和特殊的优势。将高校课外艺术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起来。既能解决社区文化建设人才匮乏.质量不高的问题,又能为大学生提供了解社会、锻炼自我、提高素质的舞台和机会。在实践中。高校课外艺术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结合的模式有以下几种:1)高校组建学生艺术社团。几乎每所高校都有很多艺术社团,如大学生艺术团、美术协会、舞蹈协会、书法协会、戏剧协会、吉他协会、集邮协会、棋类协会。学生艺术社团走向社会,走进社区.宣传精神文明成果,可以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丰富多彩的活动支持。2)举办文艺汇演、文艺比赛。各高校可以利用节假日或者社区周年庆联合社区举办一些文艺汇演、文艺比赛,把校园里的演出、比赛拿到社区,这样即有机会可以多次展演.还丰富了社区的文化生活,为社区文化建设提供了高品质的节目。3)组建社区青年志愿者志愿者是现代社会文明发达的一个重要标志。从大学生人手,尤其是在有相关专业背景的大学生中培育和壮大志愿者群体。既符合现代社会发展潮流.也适应了我国社区文化建设人力不足的现状。高校可以招募一批有文艺才能和奉献热情的大学生组建社区青年志愿者,让他们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一展所长。尤其是要把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的需求放在首位。如社区志愿者可以辅导社区各种群众性合唱团、少儿艺术团等团队。借助于社区文化资源,校园艺术活动走出单一的校内学生活动,而融合多种元素,为艺术活动的品牌化特色化奠定基础。同时成功提升了校园艺术水平,更是在引领学年思想,辐射社会方面,有着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罗玲云.浅析高校课外艺术活动与社区文化建设的结合[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8).

[2] 曾嵘.论高校艺术活动品牌的多层“孵化”体系[J].大众文艺,2010(8).

篇8

撕纸艺术活动是一种造型艺术活动,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常见形式之一。它以手指作为工具,辅以思维感官的配合,利用双手手指的运动来撕出所需形象。它有着清新、活泼、健康并富有创造性等特点,有着独特的造型以及多样的色彩,散发着浓郁的民间气息,蕴涵着深远的文化内涵。活动中,孩子们能通过折、叠、撕等动作来锻炼手部小肌肉,发展自我。由于幼儿不宜拿剪刀,撕纸活动在幼儿艺术教育中就彰显了它的主要作用。开设撕纸艺术课,让幼儿逐步形成善于动脑、勤于动手、敢于思考、勇于探索,对开发幼儿大脑具有非常的教育意义。同时,幼儿通过撕纸活动进行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的情感体验,而且能培养幼儿耐心、细致的学习态度及创造能力。

一、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

在活动中还必须有个很重要的前提――幼儿喜欢动手去进行撕纸活动,所以激发幼儿对撕纸活动的兴趣是活动的前提条件。选择贴近幼儿的内容和吸引幼儿的材料是激发幼儿对撕纸产生兴趣的最好办法。在活动的安排中可以利用一切幼儿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作为课题内容。如:装饰小手帕、给娃娃穿衣服、让课桌更漂亮等。幼在基本掌握撕纸的方法,然后老师再逐步提高要求,如按直线撕,撕成长条,到粗、细均匀,并进行粘贴,组成漂亮的图案。

选择同一目标进行不同内容的训练,让幼儿掌握更多的撕纸方法。如在“撕长条纸”的这一训练过程中,我创设了不一样的活动内容以增加趣味性。如小课桌、吃面条、绿草地、美丽的兰花等。这些内容与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比较贴近。虽然是同一技能,但每次内容都不一样,参与的兴趣高。

撕纸活动在小班的阶段主要是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在活动的材料的选择中也十分的重要,幼儿的用纸不能太硬,要方便幼儿撕,在色彩的选择上要鲜艳、多样。要根据不同的内容选择不同的材料上,如在撕花朵时用皱纹纸,撕城堡时用报纸撕,底板纸则用色彩鲜艳的色纸,撕汽球、苹果时用色彩鲜艳的蜡光纸进行。

二、学习方法从易到难,循序渐进

对于小班幼儿进行撕纸活动来说,撕纸的技能是需要学习的,在刚开始的几次活动中,有的幼儿还不会撕,所以必须要先教他们怎样把纸撕开,然后在以阶段性的训练开始学习。从学习随意撕小碎片或长条纸,并粘贴在指定的地方到学习沿线撕直线条,认识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及曲线进行背景的装饰,丰富画面。最后,学习沿线撕圆形、椭圆形的曲线条,巩固对图形的认识。并运用绘画来装饰背景,感受组合画面的美。

幼儿的活动目标从易到难,进行多次的练习幼儿对阶段目标的掌握,学起来也比较快,活动开展就比较顺利。

三、撕纸和绘画结合,丰富美化画面

在撕纸活动中,由于幼儿的撕纸水平有限,不能将细小的部分用撕纸的方法来表现,因此运用与绘画相结合的方法,使画面的形象更加生动,富有童趣。撕纸活动结合添画的这一形式同时也拓展了撕纸活动的内容,在内容的选择上也更加的开阔,能选择更多幼儿喜欢的内容进行活动。添画活动使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更好的发挥。幼儿的作品画面更加生动、漂亮。

四、展示作品,体验成功的乐趣

每一幅撕纸作品都是幼儿对美的感受和表达。每一次撕纸活动也是对幼儿美的熏陶,美的教育,对于幼儿来说,自己的每一幅作品都是最漂亮的、最成功的,把每一次的作品展示出来,让大家一起来欣赏,使撕纸活动成为幼儿欣赏美、感受美的途径。看着自己的作品在园内展出,孩子们都感到十分的高兴,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使撕纸活动真正成为了一种快乐教育活动。

篇9

现代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学生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两种。机械学习是一种形式上死记硬背的 学习,它只能使学生获得虚假的知识(假知)。假知没有“活性”,既不能迁移,更不能运用。有意义学习是 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的学习,它可以使学生获得真正的知识(真知)。这种知识是有心理意义的,它有 机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去,转化成为学生自己的心理品质、自己的血肉,成为“我的知识”,学生记 得准确而又牢固,还能用得迅速而又合理。正因为如此,当代所有的教育心理学家都竭力主张有意义学习,反 对机械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怎样才能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呢?美国当代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奥苏 伯尔认为,有意义学习必须具备两个先决条件,即认知基础和情感动力。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导入环节中应着 重强调抓好以下几点:(1)确立认知停靠点。认知基础是决定学生进行有意义学习的一个最重要的内部因素。这 是因为,从学生的认知发展角度来说,任何新知识都是在原有的旧知识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换句话说,学生 对新知识的掌握总是借助旧知识而实现的。新知识好比一条船,旧知识好比锚桩,头脑里原有的认知结构就好 比港湾。没有锚桩,船就无法停泊在港湾。旧知识是学习新知识的认知停靠点,为此,在新课导入中要引导学 生对旧知识进行复习,搞好铺垫,架起“认知桥梁”,做到温故知新。比如在学小数的除法时,就要先复 数是整数的除法法则和商不变性质;在教比较复杂的求平均数应用题时,先复习一下以前学过的简单的求平均 数的问题。因为没有前者,后者就失去了落脚点,学习便只能是机械地进行。苏霍姆林斯基说得好:“教给学 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识,这是最高的教学技巧之所在。”(2)寻找情感激发点。在有意义学习中,学 生必须具备有意义学习的心态,表现为积极主动地把新知识与原有认知结构中的适当观念加以联系的倾向性。 这种倾向性就是教学中的情感动力,没有这种情感动力,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相互结合就不能积极发生。为 此新课导入设计一定要激发学生学习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情感,一般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列举典型、说明 意义、明确目的,使学生感到有学习和探求的需要。如在教比例尺一节时,教师通过阐明比例尺知识在设计图 纸和画地图等活动中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激发学习积极性和提高学习自觉性;二是通过设 置疑问,创设悬念,造成知识冲突等,使学生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求知欲。如在教“通分”一节时,教师有 意让学生在比较3/4和5/6的大小时“卡壳”,制造悬念,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迫切要求的求知状态下变“ 要我学”为“我要学”。 

    有意义学习过程是思维活动和心灵活动的统一,为此我们在授新课过程中还应着重强调抓好以下“两点” ,即思维展开点和心灵交流点。 

    新旧知识的相互同化、相互作用,只能是在学生思维活动中才能实现。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说,有意义学 习是一种以思维为核心的理解性学习,没有思维,就谈不上理解。为此教师在讲授活动中一定要引导学生展开 充分的思维,“自奋其力,自致其知。”那么教师应在哪些地方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呢?我们认为,教材 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容易出现错误的知识点、有助于智能开发的知识点均是思维的展 开点。以数学概念教学为例,概念所反映对象的范围、概念定义中的关键词语、概念定义中词语的严密性、概 念的语言表达方法、概念中的“特例”与“一般”、概念间的相互联系等等,都应是思维展开点。教师只有引 导学生在这些地方展开充分的思维,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概念、掌握概念。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思维展开” 重视不够,表现有二:一是以学生认识的特殊性为理由,抹煞数学知识形成的思维过程,让学生走捷径,直接 地消极接受现成的结论,这是导致学生机械学习的一大原因。二是片面夸大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把应由学生 独立思考和解决的难点、疑点和关键点全部代替包办了。这种课堂教学活动具有极大的片面性,是导致学生机 械学习的另一原因。我们感到,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活动之所以显得特别重要,乃是因为这一过程不仅是 学生主动获得真知的过程,而且也是学生思维品质和思维能力真正有效发展的过程。 

    有意义学习过程是一个涉及教师在学生理性和情绪两方面的动态的人际过程。为此,教师不仅要在认识上 引导学生展开充分的思维,而且要在情感上与学生进行不断的心与心的交流。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 ,才能创设一种和谐、祥和、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 状态之中。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那 么,教师怎样与学生进行心灵交流呢?我们认为最重要的首先是关注,教师在课堂教学全过程中始终都要积极 地关注班上的每个学生。教师讲授时,眼睛不能只看书本和教案,而应该与学生保持交流,连在角落处的学生 都能感受到教师的亲切目光。请学生起来回答问题时,教师更应全神贯注地、友好地注视他。其次是激励。教 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说得好”、“说得很有道理”等赞扬和激励学生的话 应常挂在教师嘴上,即使对于说错的学生,也决不能漠然置之,更不能随意责难,而是要想方设法减轻学生因 发言不好而带来的心理压力,并在适当时候再给机会,让他尝试获得成功的欢乐。 

    心灵交流如同肥沃的土地,思维和知识的种子就播在这片土壤上,有意义学习因此也就在深层次上把知和 情有机地统一起来。 

篇10

幼儿美术活动,是培养幼儿审美创造力的一种活动,幼儿的绘画过程是幼儿追求美、向往美、表达美的过程。而我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大胆的推行新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诱发兴趣、启发思维,激发创意入手,培养幼儿学习的主动性,让幼儿发挥其最大的潜能,使他们通过绘画的形式来展现生活中的美和揉发内心世界的美。

1.教师应加强对美术活动的理性思考

目前,在幼儿园美术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有些教师缺乏对美术活动的理性思考,对一些问题停留在感性阶段,没有上升到理性角度来认识,理论没有指导实践。主要表现在:在幼儿进行创作时,教师往往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幼儿,有时甚至包办代替。追究其原因,笔者认为是教师缺少对自己在幼儿创作时充当什么角色的认识。在幼儿进行美术创作时为了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除了必要的基本技巧,教师不宜做不必要的、限制性的示范。更不能以自己的意愿支配幼儿的决定。作为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绘画创作心理,从思想认识辅导的重要性,透彻地明白辅导者的作用。

2.注重引导孩子从实践生活中发现美

在美术教学中要培养孩子的创新思维就必须引导他们去感悟生活中的美。具体可从如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引导孩子观察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从客观角度而言,美术作品中蕴藉着浓郁的美感,这种美感来源于实践生活,同时高于生活,她所展现的美感比生活中的自然美感更典型、更集中。因此美术教师应做有心之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引导孩子去发现生活中的"美",这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基础与前提。根据孩子们的性格特点引导他们主动观察身边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借助视觉、听觉等感官去感受自然界中具有美感的色彩,万事万物美丽的形态,从中获得极为深刻的生活感悟,最终提高孩子们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能力。只有具备了审美能力,才能激发孩子们在绘画上的创新思维。第二、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去观察生活中具有美感的事物。观察要有目的、有重点、不能盲目而行。譬如告诉孩子们在外出时可以观察见到的高楼大厦,路人的言行举止或马路上飞驰而过的汽车。带领孩子们观察幼儿园内植物的生长变化,在户外开展游戏活动时引导孩子们观察其他小朋友的活动场面。此外,还应在教学活动中随时引导他们感悟美,表现美,为孩子以后的美术活动积累更多素材。第三、引导孩子欣赏具有美感的名家之作(名画)。美术作品的创新既包括题材的创新,又包括表现手法的创新。为了培养孩子们在美术上的创新能力,可让他们欣赏名家名作,譬如欣赏毕加索的名画《拿烟斗的男孩》,梵高的名画《鲜花与玫瑰静物画》,能丰富孩子们对颜色种类的认识,感受丰富多彩的颜色,通过观察这些著名画家的经典之作,用引导的方式让孩子们感受画面中的美感,学习表现画面美的技巧,从而培养其在美术方面的创新能力。

3.鼓励幼儿自信心,正确对待幼儿的创新

幼儿对周围的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同时,对一些陌生的事物也会有着恐惧。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可以更深入的挖掘幼儿的潜力,对幼儿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由于能力以及认知的限制,幼儿掌握不了过深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的作品的要求不用达到惟妙惟肖,而只求其意,不求其形。如若对技能要求太高,会让幼儿失去创造的信心,抑制了幼儿表达的愿望,挫伤其积极性。教师应将发展幼儿的智力放在传授知识技能的首位,更多的给予表扬和讲评,及时的肯定幼儿的创作成果。

4.运用各种学科的优点,融会贯通,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

4.1 美术与音乐的完善融合。音乐与美术同属艺术范畴,他们之间有许多可以融合的地方。音乐中的乐符,需要高低起伏、快慢相间的组合才会成为有旋律、节奏的音乐,美术也是一样,不同的个体,通过变化、创造组合在一起,才会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画画。音乐是有声艺术,美术是无声艺术,在美术教学中穿插适宜的音乐,可以营造轻松、愉快、活泼的氛围,激发、促进学生想象力、创作能力。在人的逻辑思维活动中,含有想象的成分,因此柚象作品中离不开想象思维,并充满音乐性,音乐直接刺激创造想象,从音符、旋律中创造出抽象作品来。让学生从身心摆脱束缚,走向创新、创造的道路。

4.2 美术教学中需要文学的渗入。文学中的诗歌与美术的渊源最深,关系最密切。中国的国粹"国画"一直以来沿袭着诗画相配的原则,用文学和画面两种形式完整地表达画者的心声。文学给人以足够的想象空间,每个人可以有不同的理解,给学生广阔的创作空间。有时教师可以用一个故事或者一首儿歌、诗歌来调动他们的兴趣,引导他们根据听到的内容设计一个画面,这样不仅对文字有深入的了解,也会使学生的创造力得到培养。

5.用大师感悟童心,拓展创造思维